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杨贵妃传范文

杨贵妃传精选(九篇)

第1篇:杨贵妃传范文

关键词:唐玄宗 杨贵妃 没有爱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77-01

一、唐明皇对杨贵妃没有真正的爱情

1.唐明皇对武惠妃的宠爱胜于杨贵妃

历代帝皇,后宫佳丽三千,很难说有真正的爱情。

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有一个武惠妃,李隆基即位后,对武氏相当宠爱。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废正室王皇后以后,封武氏为惠妃,而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皇后。

玄宗对惠妃宠爱始终不衰,惠妃向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他们母子,玄宗震怒,想要废太子。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惠妃陷害三位亲王成功,自从后,武惠妃多次见到他们的鬼魂,害怕成疾,最后因此而死。玄宗对武惠妃是相当偏心的,由于闹鬼事件,他多少知道了武惠妃的亏心事,但他仍然对她的死表现得极其伤感。并以“贞顺皇后”的名份和尊荣入葬敬陵。玄宗面对这样一位谗杀了三名儿子的女人,虽然不按皇后丧仪发丧,但仍给了皇后的名分,还满脑门子装着“贞”、“顺”一类的词汇,不得不让人叹息。这在《旧唐书 列传第一 后妃上》《新唐书 列传第一 后妃上》《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都有记载。

2.杨贵妃与武惠妃长相相似

杨贵妃的受宠仅仅因为她长得漂亮吗?这就让人怀疑了,因为任何一个朝代的皇不缺漂亮的女人,那李隆基为什么独宠她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杨玉环与武惠妃长相相似,这一点寿王李瑁也常对人提及。而唐玄宗看上杨玉环的时候,恰好是唐明皇痛失自己的爱妃,思念自己的爱妃武惠妃的时候。此外,唐明皇独宠杨贵妃,这还和杨贵妃丰腴的身体有关。曾有记载说杨贵妃走几步路就会不已,香汗淋漓。那时的李隆基已60多岁,白昼从事歌舞美学的打造,夜晚则借爱妃丰腴肥润的玉体暖身。这一点也符合心理学中寻找伴侣“异性我”的原则。可能就因为这个干瘪的老头过于消瘦,偏偏就会喜欢体态丰腴的杨玉环。

3.杨贵妃前后两次被赶出皇宫

杨贵妃真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吗?不是,就唐明皇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的第二年,他照样选美不误。因前任宠妃梅妃唐明皇将杨贵妃赶出皇宫,后因自己的姐姐被再次赶出宫,就在唐明皇专宠杨贵妃的同时,又和贵妃的三个姐姐乱搞一气。唐明皇与这位是个性解放的在宫中公然,一点也不避杨贵妃,杨贵妃的这种宫廷生活,难道能够过得舒畅吗?这些事情绝非野史或道听途说,而是在《旧唐书.杨贵妃传》上就有记载。杨贵妃也多次因妒而触怒唐明皇被“遣归”。从杨贵妃本人来说,宫廷生活她已经过厌了,锦衣玉食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与痛苦,能够“遣归”也是好事,可以得到解脱。但这时的她已做不了主,娘家的三亲六戚大都希望沾她的光,获得富贵,唯恐她一旦被贬,不仅富贵不保,还会大祸临头。于是全家都来说服她、动员她,要她向皇帝认错,早日回宫。作为李瑁妻子的杨玉环,自己的家庭被拆散,自己的身体被霸占,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唐明皇与三姐乱搞,不许忌妒,她幸福吗?但是为了保护杨门趋福避祸,为了保护前夫李瑁,也为了保护她自已,她别无选择,只好与唐明皇妥协,俯伏认错,回到宫廷。别人羡慕她朝朝宴会,夜夜笙歌。但宫廷对她来说,是物质上的天堂,精神上的地狱。又有谁能理解她内心的痛苦?杨贵妃满意她这段人生吗?不见得。

二、唐明皇与杨贵妃 老夫少妻的悲哀

到了危难关头,唐明皇没有保护自己所爱的女人,山盟海誓之虚伪也就和盘托出。再者,我认为杨贵妃对唐玄宗的爱仅是物质上的爱。活在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谁都会沉醉其中,唐玄宗给了她那么多好处,大大的满足了她在物质上的需求。此外,我认为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感情大多是敬慕和对父亲似的依恋,毕竟他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敬他的地位,他的功绩,慕他的才华。杨贵妃10岁时丧父,寄养在时任河南府士曹的三叔杨玄d家,后来又迁往永乐(山西永济)。杨贵妃从小没有父亲,作为一个女孩,她肯定渴望得到父亲的疼爱,而唐玄宗在年龄上又足可以做她的父亲。

要说才22岁的杨玉环不爱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皇子李瑁,却心甘情愿地投入年近花甲的公公的怀抱,谁会相信?而且李瑁是皇子,是有可能继承帝位的皇子。

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他们的相识、相伴仅多是日子在一起久了,慢慢有了感情,而这其中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亲情。无从跨越的还有两人之间两个甲子的时代,他的生命章节已写到最后,而前面那些关键的章节,萧条异代不同时,她甚至尚没有出生,又怎样用超前的心智一起去重数、去缅怀、去相濡以沫?

杨玉环与唐玄宗这一对老夫少妻定也不会特殊到哪去,因为他们再特殊也特殊不过男人与女人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和男人与女人特定的思维与情感。

清代李调元《雨村诗话》谓:“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作家感情的介入是冷静而客观的, “惟杨妃秽迹,直言不讳”(吴梅《瞿安读曲记》),根据相关史料,以客观呈现的方式,合理地推测了杨玉环作为原寿王妃所应有的隐痛与情感,虽然唐明皇对她恩宠有加,但由于帝妃婚姻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使这个被从结缔六载的丈夫身边夺走的青年女子不可能对谋夺她入宫的年迈帝王产生真情。对于唐明皇,已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剧目《贵妃醉酒》,尽管是艺术作品不是史料,但他是经过对杨贵妃在彼时彼地的生活基础上推理和研究而创作的,是符合艺术真实的,颇令人信服。剧情简单,只有两个人物:杨贵妃和高力士。明月东升,夜色美好。唐玄宗不知去向那个嫔妃宫中,抛下杨贵妃孤独难耐,冷冷清清,愁绪满怀,遂借酒浇愁,只喝得酩酊大醉,她那寂寞、苦闷的心情,通过如泣如诉的唱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颇引人思索和同情。我们可以清醒和理性的看出,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结语

从唐明皇对武惠妃的宠爱胜于杨贵妃,因前任宠妃梅妃唐明皇将杨贵妃赶出皇宫,到唐明皇不顾杨贵妃公然与杨的姐姐调情作乐,杨贵妃不满,唐玄宗将其再次赶出皇宫以及马嵬坡危急关头,唐玄宗为了他的性命、为了他的皇位从容下诏对杨玉环“赐死”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看出唐明皇对杨贵妃没有真正的爱情。同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根据相关史料,以客观呈现的方式,合理地推测了杨玉环作为原寿王妃所应有的隐痛与情感,将其描写为一个对唐明皇毫无爱情并进而私通藩将安禄山的人物,也揭示了李杨之间感情的底细。因而,白朴没有像前人那样对李隆基、杨玉环之情加以理想化,而以历史的逻辑,将其上演为一幕彻底的悲剧,一个“宛转蛾眉马前死”,一个“双袖龙钟泪不干”,生死隔绝,永不相见。这种清醒的剖析和理性的认识,我认为更符合历史,更接近真相: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传第五十一[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白居易.长恨歌(卷435)[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同上.

[4]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5]蔡东藩.唐史演义・中卷[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01.

[6]洪升.长生殿[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第2篇:杨贵妃传范文

一、 如初见,难回鸾,纵有爱在口难开

(一)一回眸,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注定了是一部传奇的爱情经典杰作,影片中的丧典是颇费笔墨的铺垫过程,是影片主题的画龙点睛,同时,也为杨玉环与李隆基的初见提供了最佳的代入契机,此所谓有爱情处皆缘于传奇,以生命为大的唐明皇李隆基在观看丧典时其心情固然是沉重的,但是,沉重的心情却止于丧典中领舞的杨玉环的白衣曼舞的那一回眸,这一回眸,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中,一刹那间,曾经脂香粉丽的六宫粉黛尽皆失去了颜色,后宫中的三千佳丽也顿觉黯然失色了,现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中只有杨玉环。影片中杨玉环这一角色的出场处理虽淡雅s炫丽,雅致与脱俗、丰姿与妖娆、清纯与可人,一样都不少,唐明皇李隆基也不能不为之动容,以至于无法自持,其实千古情场皆因一念之精诚,唐明皇李隆基的“她该是朕家的人”为影片的继续演绎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鸾谱错,惊鸿起,明皇重色杨家女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开篇的丧典领舞揭示了杨玉环命运的丧始丧终,随影片基调展开的是几乎所有宫斗剧中都难以免俗的明争暗斗,唐明皇李隆基的爱情一波三折,更具传奇色彩。影片中所演绎的爱情与以往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截然不同,本片中所表现的爱情更像是观众所司空见惯了的平民百姓的爱情,在寿王李瑁与唐明皇李隆基共同指向杨玉环的爱情纠葛冲突之中,观众看到的是两父子的绝类平民百姓的一对痴情,所不同的是寿王是一往情深,而唐明皇则是一见钟情。都说爱情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原来爱情也不分辈份,皇家的爱情甚至不分道理伦理。这注定是乱点的鸳鸯、错书的鸾谱,但将错就错不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性情,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里,爱情似乎真的可以高于一切。[1]只是影片中唐明皇李隆基的戏处理得略硬了一些,将唐明皇李隆基演绎得颇有些像唐太宗李世民了,片中这段巅峰爱情的前奏演绎得既悲情又壮烈。

(三)爱若在,情自来,玉环金钗恩如海

在《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这部影片中所塑造的巅峰爱情更具有普适意义上的真实观感,难能可贵的是,片中的爱情如同邻家发生的故事,如在百姓身边,影片所塑造的是一个也食人间烟火的皇帝,观众们会看到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原来皇帝也和庶人一样,富有天下的皇帝原来也有那么多的苦衷,皇帝原来也能够屈万乘之尊去道观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爱,并且也会被无情地拒绝。正如片中所演绎的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爱一次更难,巅峰爱情也是普通的爱情,普通的爱情也能够转变成为个体生命中所独有的巅峰爱情。从女性的视角来看,或许真的如片中所言,做你所爱着的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才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杨玉环与寿王新婚洞房的盟誓一场戏份量过重,过度的渲染使得整部爱情戏变得头重脚轻,反而显得后面杨玉环与李隆基爱情戏的份量略显不足。

二、 骊宫云,仙乐闻,三千宠爱加一身

(一)芙蓉帐,金步摇,从此君王不早朝

整部影片的前半时都在围绕着爱情与伦理之间的纠结中度过,夹杂着的宫斗为爱情与伦理的纠葛平添了不可谓不多的烦恼,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紧张的气氛,当一个皇帝还能利用权力为爱情修成正果时,这个皇帝无疑是幸运的,而如果将对方的爱情与己方的生命当做一决输赢的赌注,就已经成为爱情所无法承受之重,而且,作为一代帝王还能屈尊枉驾对道观中的前儿媳说出,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你,只此一生,只此一世,这就已经成为历代帝王中的绝响,片中的唐明皇李隆基的用情之痴可见一斑。影片对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巅峰爱情的演绎也开始渐入佳境,事实上,当杨贵妃一袭轻衫单人独骑驰入朝堂脚踩地图的那一刻起,一代帝王与贵妃间的爱情之火就已经在两人的心中熊熊燃烧了。如果要从中国历史中找点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巅峰爱情的明证的话,应该是:“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二)比翼鸟,连理枝,金屋妆成更漏迟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所演绎的唐明皇李隆基与历史中的李隆基其人略有不同,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刻意要将这位唐明皇李隆基演绎成一位更接地气的普通人,诸如易怒、神经质等等问题,在这位大唐皇帝的身上同样存在,不管怎么说,影片中的这位大唐皇帝对于杨贵妃的爱是真诚、忠诚得甚至有些赤诚,这在历代帝王中虽不是绝无仅有,但也算是极少见的。在唐朝的历史上,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巅峰爱情感动了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为他们的爱情创作了一首长达六十句的长诗,如此之长的诗作在唐诗之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堪称千古名句,以这句诗来描摹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彼时的巅峰爱情的坚贞程度是对这段爱情的高度评价。[2]从影片来看,唐明皇李隆基睡梦惊醒的一场戏,将一代帝王演绎得更具真实感,依偎在杨贵妃怀中的他像极了一个大男孩,粉衣映照下的一代帝王的脸庞上显露出单纯的神色与目光。

(三)凝丝竹,漫歌舞,尽日君王看不足

作为天朝上邦的鼎盛的大唐朝堂上,万国来朝,轻歌曼舞,一派祥和景象,既像是为这巅峰的爱情献上的祝福,又像是对大唐王朝献上的崇高敬意与礼赞。影片中凝视歌舞的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对话耐人寻味,杨贵妃的堂兄因妹贵竟然扶摇直上当上了丞相,这就为后面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巅峰爱情之上如果说杨贵妃还有什么期望的话,我想那期望应该是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了吧。唐明皇为杨贵妃打造的金屋妆成,配以玉楼笙歌,只待千秋万岁捧霞觞了。影片中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至此已经真正发展到了巅峰,后宫三千佳丽的宠爱现在已经集于杨贵妃一身,唐明皇李隆基已经视后宫无物了,就连平时与唐明皇李隆基颇亲密的梅妃也远避到东都洛阳去了。按说巅峰爱情还应该发展出一个又一个的新的高潮,但是影片至此出现了转折,遑论爱情,就连大唐王朝都因此而变得岌岌可危了。

三、 长生殿,梧桐雨,空留霓裳羽衣曲

(一)渔阳鼓,六军怒,蛾眉难舍空踯躅

如果说宫斗仅仅只是内斗,那么,一场威胁大唐王朝命运的外斗在大唐王朝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骤然间发生了。其时的大唐王朝十分强盛,强盛到已经不惧任何番邦外族的入侵,但是,意在节制诸王兵力与权力的藩镇节度使制度却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恶性肿瘤,一旦藩镇节度使叛乱就会使得大唐王朝变得不堪一击。[3]就在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情方浓时,他们的干儿子,平时绕膝取乐、卖乖甩宝,但其实内里却早怀异志十分,悍气千寻,且手握三镇重兵的节度史安禄山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在渔阳叛乱了。大唐一方兵败如山倒,偌大个长安城,偌大个大唐王朝,已失去了往日的祥和安定,考验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巅峰爱情的时刻到了,与演绎甜蜜爱情有所不同的是,在酷寒的雪地里,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对天盟誓:若非死别,绝不生离。

(二)鸳鸯瓦,翡翠衾,马嵬坡下辞太真

影片中那种“更喜贵妃对新妆,频进酒,春风荡漾玉生香”的场景已经永远不再,大唐王朝的核心在叛军的追击下奔波在逃往蜀州的路上,行至马嵬坡,暴怒的六军拒绝前进,将士们将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在了随军出逃蜀州的丞相杨国忠的身上,影片中的六军将士出现哗变,诛杀了丞相杨国忠,但是叛乱并未止息,玲珑剔透的鸳鸯瓦下宫殿中的贵妃,与曾经翡翠衾中的玉环现在已经成为矛头所指,高力士也对杨玉环进行开解,老奴只是在圣上的身边而已,可是贵妃娘娘您则是长驻在圣上的心里,已经成为了圣上的一部分,然而,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那句若非死别,绝不生离,现在却一语成谶,纵使君王有千般万般地不舍,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情势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命运竟真的如裂帛般令人撕心裂肺,丧始丧终,杨贵妃只落得个魂断马嵬坡。[4]

(三)阴阳隔,穷碧落,何忍翻做长恨歌

曾经陪伴唐明皇李隆基的武惠妃陪其走过了开元盛世,继任者杨贵妃又陪其走进了天宝年间,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影片中的唐明皇李隆基爱江山更爱美人,影片中的杨玉环则践行了爱一个人就要成为他的最后一个女人,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巅峰爱情中的双方可谓心比金坚、誓有心知,然而,影片中的冷酷的现实却将巅峰的爱情迷梦击得粉碎,杨玉环的自尽正应了诗人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马嵬坡,只空留一曲霓裳,一觥月光,无限惆怅,教人如何恨不长?想当年,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胭脂香,情字长,而如今却只能是遗恨永在心里藏,听夜半骊歌教人如何不断肠?阴阳永隔的杨贵妃不知道还能否记起一代帝王的誓言:“玉环,就算长城塌了,你我的誓言仍在!”影片戛然而止,然而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巅峰爱情传奇,却将永远留在中国历史中,继续感动世人。

第3篇:杨贵妃传范文

然而不久前,由于发现了一座与中国历史上一位绝代佳人相联系的墓葬。这座偏荒的高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拉近了都市人的心理距离,也为都市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滋润。

几年前,为配合《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卷》的编制,广元市和朝天区的文博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调查文物分布情况,来到了朝天区的荣乐村茅坝堡,原本是对此地一处明代建筑“金蝉寺”进行调查,无意间在“金蝉寺”后面的一座小石山下,发现了一对宋代的豪华型崖墓。

这一对墓穴的开口在一座高约40多米的小石山腰部,凿崖为穴,两座墓穴间隔约70厘米,呈水平排列,很明显为同时开凿。墓主也应当为同时下葬的一对生前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因为在中国人的丧葬观念中,决不会在一个不相干的墓旁近距离埋葬自己的亲人。现存的墓穴基本完好,高约1.5米,门宽1.2米,进深2.5米。从墓的型制、雕饰风格及有腰坑来看,为典型的宋代崖墓。从石山下的泥土为后来的堆积分析,当年开凿的墓穴应离地面1.5米至2米高,相当于悬在空中的崖墓。

墓外的杂草中和泥土下面,还留有被丢弃的石雕残件,雕工细致,石质讲究。可以想象当年未遭破坏时,这是一处繁华的墓葬。

通过当地的村民还了解到,过去墓外的空地上,还有依壁而建的木构建筑,遮风避雨,用于护墓。墓上方的崖壁上还有人工开凿的排水沟,将山上流下的水导引到别处,以保护墓内不受水侵。石壁上还残留有柱洞,就是当年修建墓外木构建筑时留下的。这处木构建筑当地人一直称作“玉人庙”,墓主被称作“玉人”。也就是将墓主作为庙主加以敬礼的圣地。历史上当地村民常年有人前往祭奠。据说这个“玉人庙”一直从祖上传下来,不知建于何时。村民们一直将这一地区的地名称作“玉人庙”。

巧的是,当地的文化站站长焦得友的家,就在离玉人庙几百米远的地方,也是离此庙最近的一户人家。因而他从小就对此庙及附带的传说耳濡目染,并且亲眼目睹这座庙及两座墓在中被毁坏的情况。

据焦得友讲,此两墓及玉人庙过去一直保存完好。当地人也很尊重其墓主,多以敬爱之心维护此庙及墓,没有人去破坏它们。直到初期(1967年10月的一天),当地造反派“巴山之火”战斗队头目张兴金,带了二十多个战斗队员来到玉人庙,声称他们要“破四旧”,先砸坏了玉人庙中的几座石碑,又用钢针、十字镐挖开了两座崖墓,墓门挖开后,发现其中一座棺盖上放有一朵石雕的莲花,还有彩陶碗、盆等。“造反派”们花了很大力气才将两口棺木拉出墓外,然后将遗骨倒出,劈开棺木点火焚烧。目击者讲,棺木很厚,约有四、五寸,表面涂有黑亮的漆。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漆厚,烟味呛人难闻。

通过初步调查,对这处墓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这是一处宋代墓葬。从两墓同期开凿同期下葬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一对夫妻。从两墓穴开凿于坚硬的崖山及残留的配件雕饰精致、规模较大及诸多信息来看,墓主一定有个非常富裕的家庭。

然而,留下的疑问更多:墓葬出现于曾家高原的腹地,这一地区自古偏僻落后,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作物主要是玉米,何以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出现这样一个富裕人家?修建如此豪华的墓葬?如果墓中是一对夫妇,为何不只凿一穴合葬,而要如此费神,在这样相近的地方开凿两穴分葬?又是什么原因使一对夫妻同时死亡?越来越多的疑点使这处墓葬的背景更加扑朔迷离,难以辨识。直到一处惊世的碑文发现。

这一对墓穴的发现,引起了广元市和朝天区文博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注意,并多次前往发现地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一方古代留下的碑记被发现。由此,玉人庙及墓主的故事浮出水面。

这块碑刻在与墓穴同在的崖壁上,离现在的地面约3米高,为一人工开凿的摩崖室。室高1米,宽80厘米,深约35厘米,碑记就刻在摩崖室的后壁上。正是由于此碑记刻在3米高的崖壁上,才得以保存至今,真是不幸中之万幸。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又裸置于空中,碑面部分已风化,个别字迹模糊,但其中大部分字迹尚能辨识,现录于下:

伏以生老之源生则愿处于荣贵老则领仆云其吉承为人世之先德者于斯备矣公祖乃湟州人也生宜昌居绵谷媲陈陈者自三相之后故得其姓也名思聪字君听天宝乙酉降生娶杨氏为适杨氏者乃贵妃之裔也今戍子夫妇献序男女孪三贿财堂万公或曰乃觉布乃觉观世少不知壮壮不知老者不能歇也此所谓世之大也遂又惜府库大开廪卖择用开禧丙寅十二月丁未十四日庚申卜其厝本之原醮斩艮山下捐造祀祠二所其地青紫表合山水奔聚应成舀生杀费余为一石成若非皇上之请苍天何兴将事实凿斯地唐后人不能安蠲犯于贫在仁宾即无怨也等放公流公夜吝于其所改元岁次戊辰闰四月吉日。

由于碑文中个别字迹模糊难辨,恢复的碑文中可能有少量误字,导致个别句子不通,难以解意。但其中一些重要句子和主要内容尚清晰可辨。特别是碑中“杨氏者,乃贵妃之裔也”一句,非常清楚。当释读碑记的文博人员读到这一句时,不由心中一震,反复核对后,才确认不疑。至此,可以认为,此崖墓中的女墓主为杨贵妃的后裔。

碑文中大致记录了这样的故事:崖墓中的两位墓主生前是一对夫妻,男的名叫陈思聪,生于天宝乙酉年(唐玄宗天宝3年,公元745年),祖籍甘肃,生在益昌(唐代广元市的名称),居住在绵谷(唐代广元市中区);女墓主姓杨,是杨贵妃的后裔。今天,开禧丙寅年(公元1206年),(我们)率众(后裔)带资来祭祖――“卜其厝本之原醮”――经访问调查找到了墓主原来的葬地,启坟重葬。经占卜确定选址在斩艮山下,进行了二次厚葬,并捐造祀祠二所……(落款)改元岁次戊辰闰四月吉日(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5月或6月),刻制者落名为“玉人庙”。

碑中虽简略地记录了上述故事,但也出现一些让人一时不解的问题:一是碑记落款为宋代开禧二年才刻此碑。从两墓穴的形制来看,也为宋墓,可以认为,墓也是与碑记同期开凿的,但碑中却记录着唐代的故事。如所记男墓主陈思聪生于天宝三年,也即公元745年,上下相差500多年;二是碑记中所记的贵妃,是否是唐代唐明皇的杨玉环贵妃,因为历史上姓杨的贵妃应不止杨玉环一人;三是如果真是皇妃后裔,怎会埋在这偏远的深山老林之中?既不是贵妃的出身地,也不是出嫁地。当地也从未有过本地女子被选入宫作妃的传说――碑记故事与生活常规有诸多不符。可以说,这块碑记的发现,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迷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碑室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不能忽视:刻碑记的摩崖室左下角有一男子身着唐代宦官服,正坐于室角的浮雕,当是对墓中男子的礼仪性画像;左边墓室外沿的顶部有一打坐莲花之上的肥胖女子像,位在室中上部,也以唐装打扮。不仅清楚地表现了墓中的主人曾经生活在唐代,同时表达了女子地位比男子高。

前面零散地给出了有关杨贵妃之死及玉人庙两个墓穴和碑记的情况,这里,我们再进行归纳,将诸多的疑问在此一一剖析,以辨真伪。

首先,杨贵妃有无女儿?这一点,流传至今的历史文献均未记载。但未记载不等于没有儿女。从逻辑上看,应该有儿女。杨贵妃入宫成为贵妃之时,已年有二十一、二,正是妇女的生育旺盛期。加之,她一入宫就受到皇宠,并且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不像其他妃子,短期受宠后便被打入冷宫。唐代美女多以肥胖为美,而肥胖之人多为身体健康者。按理,杨贵妃在与唐玄宗欢爱的十多年间,应当有子。如果无子,按封建后宫制度,反而会被弃入冷宫,另娶新欢,不可能十几年独受皇宠。

从广元市朝天区荣乐村自古传说着杨贵妃女儿杨玉人的故事,及日本国也有一族人数百年来固执地认杨贵妃为祖的情况来看,杨贵妃一定有后代在马嵬坡幸免遇难,并在后来繁衍后代。因为古人,特别是有着深厚礼教习俗的中国古人,从不乱认祖宗。哪怕是贫民百姓,也不会乱认皇室祖宗,因为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即使有皇室与平民之间认亲,也得明确是“义子”“义父”身份,决不会当作血亲相认和继承。杨玉人墓碑记上明确写明为“贵妃之裔”,这绝不会儿戏,况且是已经死了的人,还要这种虚名何用?

以前述安史之乱后期,唐玄宗率众匆忙出城,带上了所有的皇亲国戚、皇子、皇孙及贵妃的姐妹来看,杨贵妃的女儿肯定也被带上出逃,并随队至马嵬坡,目睹了整个事件。当时的将士们怒杀杨国忠及其杨氏家人,主要是杀那些曾经依仗皇权作恶的成年人,因为将士们憎恶这帮人误国殃民,是从政治角度的憎恶,包括杨贵妃的两个姐妹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因为她们也是成年人,不仅可能在一些政治事件中煽风点火,而且可能以上犯下地责难过这些禁军,因而也被砍杀。但史载这些将士们并未杀一个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更说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杨贵妃的女儿当时尚未成年。如果已成年嫁人,也一定会是杨氏族派的活跃人物,参予当朝政治,并会引起将士们的憎恶而遭杀灭。可以认为,当时的杨玉人(当时的名字已无从知晓)不过十一、二岁,正好躲过了这场劫难。

其次,碑记中的“杨氏贵妃”是否是唐代的杨玉环贵妃?中国历史上皇帝所娶的贵妃中杨姓者应当不少,但名声最大的只有唐玄宗时代的杨玉环贵妃,也只有杨玉环才有一直受皇宠、近乎至尊的地位,而又突然迭落马嵬坡的传奇经历,为其女儿逃离皇室隐居流落民间提供了可信的历史背景。其他朝代的杨贵妃若有儿女,均为正常的皇子皇女,不会也没有必要隐居民间。

况且,碑记上提到杨玉人所嫁之夫,正好出生在杨玉环时代,这就大大缩小了我们寻找的空间,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杨玉环时代来寻找碑记中所述的“杨贵妃”。最为绝妙的是,碑记中所述的杨玉人的丈夫陈思聪“生益昌、居绵谷”。而“益昌”作为广元的地名,也恰好在这一时期。据《广元县志》载,整个唐代和宋代,广元建制均为“利州(府)”。恰恰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这16年间由利州郡改为“益昌郡”。在此之前和之后,广元地区均名“利州”。而杨贵妃生于公元719至756年。碑记中述陈思聪生于天宝三年,即公元745年。也就是说,杨贵妃约27岁时,陈思聪就出生了。杨贵妃死时,陈思聪约十一、二岁――陈思聪和杨玉人均出生于杨玉环时代。从年龄上看,比杨贵妃小27岁左右,正是母子辈的年龄。由此可以确定,碑记中的杨贵妃,肯定是唐玄宗时代的杨玉环贵妃。

第4篇:杨贵妃传范文

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故貂蝉是王允家中的歌妓这一说法流传最广。王允是汉献帝时的司徒,因不满于太师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无良策,终日茶饭不思。他视为亲女儿的歌妓貂蝉窥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于是王亢精心设计了个“连环美人计”,先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貂蝉对王允的意图心领神会,一会儿在吕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许,却被董卓霸占的痴情人,一会儿又在董卓面前装作受吕布调戏的无辜者,使董、吕彼此恨之人骨,终于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董卓,夷其三族。貂蝉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计划实施得天衣无缝,顺利地铲除了当时朝中一大祸害,后人叹日:“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于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说。据《后汉书·吕布传》载,董卓任吕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两人誓为父子。有一次,吕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手脚轻健方得避开,从此吕布对董卓暗怀怨愤。后董卓派吕布守中(宫中的小门),这是对他的信任,吕布却趁机与侍婢私通,两情相许,又惟恐董卓识破,由此生出许多矛盾。由于这段记载与三国故事中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相会,董卓明画如刺吕布的情节相合,人们认为使董、吕反目的貂蝉,实际上是董卓的婢女。

还有人认为,貂蝉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曰,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向曹操请求说,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请把秦之妻赐我为妻。曹操答允了。后关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产生好奇心:那秦宜禄之妻是否乃绝色之人?于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将秦妻送入自己营帐,随后便“自留之”,关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杂剧就在此基础上附会出一个《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来,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往引诱。貂蝉使出千种柔情,百般,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杀死貂蝉,以示心迹。这里,貂蝉与秦宜禄之妻便合二为一了。

此外,徽剧、川剧、绍剧、京剧都有《斩貂》剧目,写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其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至关羽处。关羽甚爱怜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便逼令貂蝉自刎。因而,又有“貂蝉为吕布之妻说”。如果貂蝉成为吕布妻(或妾),是在吕布杀董卓之后,那么此说与一、二说不矛盾,有人据此认为此说不能自成一说。

总之,貂蝉的故事,或出于小说,或出于戏剧,文人的渲染与演绎使她越来越不可捉摸。由于这些故事或多或少与史实有关,真真假假,更为难辨,以致历史上的貂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就成为难解的悬案了。

王昭君

王昭君名王嫱,昭君是她的字。西汉元帝时她被选入宫,但一直未见过元帝的面。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十分强大,经常南下到汉的边疆上骚扰掳掠,西汉的对策是软硬兼施,一面经常派大军 征伐,另一方面又常用“ 和亲”的方法笼络。所谓和亲,就是皇帝将自己的女儿(实际上多半用皇族姑娘甚至宫女冒充)嫁给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单于,结成亲戚关系以求暂时的和平共处。

汉元帝竟宁元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汉元帝,汉朝廷隆重欢迎,关系很融洽。呼韩邪表示:愿 做汉家的女婿,复和亲之好,元帝很高兴地同意了。这时,住在深宫从未见过元帝面的宫女王昭君听见此消息 后,主动提出愿意充当和亲人选。传说批准后元帝当众召见王昭君,见她长得非常美貌,后宫里少有,于是有些留恋不舍之意。但由于已答应了呼汉邪单于,不便失言,只好让她远嫁匈奴了。

昭君出塞到匈奴,旅途上骑乘什么,打扮如何,历史没有明文记载。唐代人则猜想是骑马去的,身穿红斗篷,怀 里抱着琵琶。因此唐诗中也就多半这样描述了

杨玉环

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后徙居蒲州永乐,因父杨玄琰为蜀州司户,而出生于四川。杨玄琰早逝,杨玉环被其叔父河南府士曹杨玄?收养。她十分美丽,能歌善舞,也很聪明。开元二十二年,第十八子寿王 瑁纳玉环为妃,于是,她从河南来到长安皇宫。

李瑁为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所生。由于武惠妃特别受宠,又生了儿子,所以,她的地位超过了未生儿子的王皇后。地位优越的皇子与杨玉环这样的美女结为夫妻,理应是美满的婚姻。但是,好景不长,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死了。玄宗两位爱妃先后世,终日郁郁寡欢,高力士于是寻得美人杨玉环献给玄宗 天宝四载八月,杨玉环正式被封为杨贵妃。这时,玄宗已经六十一岁,杨贵妃才二十七岁,相差三十四年的老夫少妻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杨贵妃一人受宠,杨家满门飞黄腾达,除了他已死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外,三个姐姐地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杨贵妃与这些皇亲国戚,奢侈腐化,挥金如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开支。仅其三个姐姐的脂粉费每年就需一千贯钱。至于诸杨的住宅,更是富丽堂皇,非一般官员可比。

杨贵妃虽然过着听歌观舞,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却时刻提心吊胆,稍有疏失,便使玄宗不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杨贵妃曾经两次冒犯玄宗,以忤旨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是在天宝五载,杨贵妃被送到其堂兄杨?家中。由于杨贵妃去后玄宗心情不佳,半日不思饮食,对左右的人横加捶挞,于是高力士奏请迎回杨贵妃。杨贵妃见玄宗,伏地请罪,玄宗才得之如初。第二次是天宝九载,杨贵妃又被逐出宫门,玄宗很快后悔,派人送去御膳,杨贵妃也表示有忤圣颜之罪,并剪发一缕,献给玄宗。杨贵妃遂又被迎回宫中。尽管有过这两次曲折,但总的看来,玄宗对杨贵妃还是十分宠爱。每年十月,玄宗都要到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过冬,杨贵妃照例陪同前往。在华清宫修有端正楼,作为杨贵妃的梳洗之所;还有莲花汤,专供玄宗沐浴;另有芙蓉汤,是杨贵妃沐浴之所。韩国夫人、虢国大人、秦国夫人等也随同前往,并在骊山下修有住宅。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碌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次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进逼长安。玄宗问策于宰相,因杨国忠曾遥领剑南节度使,主张去四川避难,玄宗遂决定逃亡成都。玄宗带杨贵妃姊妹、太子、高力士等少数贵族、亲信,仓促离京。午时到了咸阳,打前站的宦官王洛卿与咸阳令都已逃走。玄宗与杨贵妃饥饿难忍,无人献食,杨国忠买来蒸饼,暂解了燃眉之急。

西行至马嵬驿,护卫玄宗的禁军将士饥饿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通过宦官李辅国与太子密谋,先诛杨国忠,然后宣布杨国忠是引起祸乱的罪魁祸首。在穷途末路之际,玄宗离不开军队的保护,不仅没有追究军士擅杀宰相之罪,反而亲劳军士。但军士仍然不满,陈玄礼说:「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应正法。」玄宗替杨贵妃辩护道:「杨贵妃深居宫中,怎知杨国忠谋反!」高力士说:「杨贵妃虽然无罪,但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还在你身边,军士岂能安心!」玄宗自然清楚,军队是否稳定与自己的安危直接相关,于是不得不忍痛割爱,命高力士缢杀杨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一个年方三十八岁的美丽女子就这样在逃难途中告别了人世,但亦有一说被缢死的只是一名宫女,杨贵妃本人则逃到日本,到安史之乱平后,玄宗欲召贵妃回长安,但杨贵妃已沦落风尘,已再无颜面面圣了。

第5篇:杨贵妃传范文

西安著名的饺子宴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是皇室和达官贵人的专用品。传说唐代贵妃杨玉环和饺子宴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杨贵妃虽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她最爱吃的水饺,吃多了也起腻。于是有一天,她交代御厨,想点儿办法,做出她从来没有吃过的饺子。唐代女性流行丰满,杨贵妃也不例外。御厨想让杨贵妃再丰满些,讨她欢心,决定用肥肉和韭菜做馅儿,并做成胖娃娃状呈上。杨贵妃只咬了一口,立刻吐了出来,红颜大怒,下令将御厨斩首。御厨被五花大绑,推出午门外候斩。恰好此时唐玄宗从午门经过,问明了缘由之后,饶御厨不死,但是要求他必须做出令杨贵妃满意的饺子。唐玄宗回宫后,问杨贵妃为何不喜欢御厨做的饺子,杨贵妃撒娇说:“那么油腻的饺子,谁吃得下?厨子的本意是要妾身长胖。妾身要是真的长那么胖,还怎么给皇上跳舞呢?”

话说那御厨大难不死,绞尽脑汁,再做饺子。这回,他想改用凤肉,却找不到凤,那就用鸡肉代替;又在饺子的形状上下工夫,蒸出了凤凰饺。凤凰饺端到杨贵妃面前,不仅样子好看,口感更佳。她芳心大悦,命御厨多做些花样蒸饺,好让她宴请宾客。从此,饺子宴在宫廷里慢慢流行起来。这大概就是龙凤饺子宴的雏形。

西安的饺子宴,大致分为宫廷宴、吉祥宴、迎宾宴、牡丹宴、百花宴、龙凤宴和八珍宴等数十种宴席。龙凤宴的来历和杨贵妃有关,那么八珍宴的来历,又与哪位贵人有关呢?传说她就是唐皇的亲生女儿升平公主。

唐代名将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唐皇为了奖励他,将升平公主下嫁给郭子仪的六子郭暧。两人婚后虽然幸福美满,但是郭暧得让着刁蛮的公主,未免有些怨气。那天正好是郭子仪大寿,升平公主见到公公后,不但未行跪拜之礼,还强词夺理,说她是“君”,公公是“臣”,哪有君给臣行礼的道理?气得郭暧伸手打了公主一巴掌。升平公主挨了打,立即跑到父皇那里去告状,要求满门抄斩郭暧一家。唐皇问明情况后,对公主说:“你公公和父皇―起并肩作战,才平息了安史之乱。他的赫赫战功,保住了朕的江山。你即刻停止胡闹,回婆家给公公拜寿!”升平公主虽然心里明白是自己不对,但面子上还是下不来。此时,恰好郭子仪绑了郭暧来给皇上和公主赔罪,唐皇笑嘻嘻地替郭暧松绑,并给郭暧连升三级,公主也趁机给公公行跪拜礼祝寿,一家人皆大欢喜。

郭子仪为了庆贺,回家后命厨子用玉兰片、蘑菇、干贝、虾米、鱿鱼、鸡肉、海参、木耳等八种美味拌馅包饺子,做了一桌“饺子宴”。郭子仪共有八个儿子,个个将门虎子,人称“八宝”,而饺子馅正好是八种宝贵原料所做,称其为“八宝宴”正合适!这就是八珍宴来历的传说。

第6篇:杨贵妃传范文

杨贵妃与安禄山有染当属坊间八卦传闻,从诸方面都难圆其说,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出结论:

1、正史上毫无记载,就连暗示也没留下一点,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记也是依据野史,不足证信,《资治通鉴》本是用来警示皇帝的“警示教育”片,司马光觉得这“杨安恋”实在是个难得的“噱头”,弃之可惜,便将其放进了“正史”,再说司马光所记“贵妃洗禄儿”的时间是天宝十年,这正是杨贵妃受综专宠的时期,俩人“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几乎形影不离,安禄山实无机可乘。

2、杨贵妃通情安禄山毫无动机可言,杨贵妃为贵极一时的皇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朝宰相又是自己的族兄杨国忠,安禄山不过一封疆大吏,不值得她去投怀送抱,如果说其是为满足个人的欲望,然而安禄山不仅比她大二十几岁,而且十分肥胖,其貌不扬,言语粗鲁,雍容华贵的杨贵妃不可能瞧得上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杨贵妃传范文

有人调侃说,范冰冰演遍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美女,是为了弥补之前演丫环“金锁”的遗憾;也有人说,范冰冰饰演的众多角色里,只记住了“金锁”……这些评论带着些许褊狭和揶揄,在范冰冰从“金锁”成长为“女皇”的路上从未断绝过。为了应付这些纷扰,范冰冰从内自外越来越强大。《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自上映以来,“马震”成为热词,对范冰冰演技的质疑随之而来。范冰冰在网上做出正面回应,“你心里面想到什么,眼睛里才会看到什么。如果心里面是一个极其肮脏的人,那你的眼睛里看到的也会是一片极其肮脏的景象;如果你的内心足够清纯美好,你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美好的。”这种直接、强势的回应或许并不能让讨厌她的人欣赏起她来,却让喜欢她的人更加喜爱她。因为在当今的娱乐圈,敢在媒体前率性而言的女星除了范冰冰,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范冰冰的率性,和《王朝的女人・杨贵妃》里的“杨贵妃”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同样的美艳绝色:一个是唐朝的美貌象征,一个是如今美丽的代名词;同样的敢爱敢恨:杨贵妃在电影里“为情赌命”,范冰冰在现实中高调恋爱。也正是因为这样,拿到电影剧本时,范冰冰轻易就被“杨贵妃”打动。在很多人看来杨贵妃是柔弱的,没有抗争的勇气和力量,她和唐明皇的爱情是一段让人遗憾的悲剧。但读到这版电影剧本后,范冰冰却有新的理解,“真正体会了那个痴音爱舞、多才多艺又命运曲折的女人的故事之后,会发现她只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浪漫女子,无论开始与结局如何,只要彼此相爱,她就无怨无悔。”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范冰冰的魅力,那就是――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却无法不在意她;你可以不看她的戏,但你却忍不住去谈论她。

Q:杨贵妃这个人物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A:她的天真和纯粹,以及她对爱情的执著和不顾一切。

Q:在《武媚娘传奇》里你饰演了武则天,这次又饰演杨贵妃,在诠释这两个唐朝最著名的女人时你是怎样理解她们的?

A:她们虽然都是帝王家的女人,但是命运和处境截然不同,性格也天差地别。杨玉环是诗情画意的浪漫女子,更看重温暖的情感,而武则天更在意名利的最高点。如果要我选, 我宁愿做纯粹的杨贵妃,受尽宠爱,纵然最后为深爱的唐明皇牺牲,却无悔。相比之下,武则天的一生承载得太多了。

Q:电影里,杨贵妃分别和寿王、唐明皇有两段不同的爱情,你怎样理解这两段情感?

A:一个是情窦初开的两小无猜,一个是以命相托的爱情。面对唐明皇,她由最初的无奈到被打动,最终爱上他,甚至为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杨玉环其实是单纯而敏感的,要爱就不畏惧付出一切。

Q:对于爱人唐明皇,杨玉环一方面想要平常百姓的夫妻之爱,一方面又需要面对现实的身份带来的压力,你怎样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

A:女人即便处在矛盾之中,在处理感情方面也都会有一把平衡尺,杨贵妃也是一样,她知道何时温柔以待,何时以大局为重。所以她一生虽然被动,却能一世轰动。我觉得她其实像平常人一样渴望平凡的感情,希望两个人在一起彼此尊重、互相照顾,一起面对困难和抉择。杨玉环和唐明皇之间的感情需要面对很多困难,环境造成他们无法如愿,她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只能被动接受。但她只能以她认为最聪明的方式来解决――纯粹地沉浸在爱情里、沉醉在诗歌音画中。这也是她可怜又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这也是在我在表演中对她的理解和诠释。

Q:电影中,杨贵妃对皇宫里的争斗一直是疏离的态度,最后仍然成 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她最后的结局更像是种宿命?

A:虽然电影与很多宫斗、争宠戏有很大不同,但古往今来的每一个王朝都有前廷后宫的争斗。所以注定杨贵妃是躲不了也逃不掉的,她可以对自己的爱情、兴趣做到极致,但无法避免这种悲剧。可以说这是她的宿命,但死别对她来说既是无奈,也是解脱。

Q:电影有舞蹈、骑马这种难度很大的戏,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A:杨玉环本身就是个通音律、爱歌舞的人,也是因舞入宫,因才情而得宠,用音乐和舞蹈来强化她的诗情画意和整个唐朝韵味,是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进组之前就开始每天晚上进行形体舞蹈课训练。拍骑马的戏时,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都让我小心,实际上我骑上马就冲出去了,当时把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其实,拍了这么多年戏, 我马骑得很不错,也很喜欢马,所以通常骑马的戏都让我觉得很享受。

第8篇:杨贵妃传范文

目前,《大唐贵妃》已进入紧张的创排阶段。笔者有幸采访该项目的负责人――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老师。谈起《大唐贵妃》与梅葆玖先生,周老师如数家珍、感慨万千。《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上个世纪20年代的名剧《太真外传》与《贵妃醉酒》,同时参考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的《长生殿》等名篇、名作及今人的一些作品。重新创作的《大唐贵妃》,就艺术形式而言,将现代交响乐融入京剧的传统音乐之中,将京剧的演唱配以西洋的合唱,将京剧的舞蹈配上传统舞蹈艺术的群舞。所谓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梅葆玖先生在遵循京剧艺术规则与形式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同时就内容而言,《大唐贵妃》突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真诚爱情。在塑造杨贵妃形象时,回避了其原为皇子之妻的身世,也摒弃了与安禄山一些暧昧的关系,突出了她的纯洁、无辜和对爱情的忠贞。对唐玄宗的塑造,则写出他性格上的复杂性,他是开元之治的开创者,又是安史之乱的责任者。在爱情上,他有真挚的一面,又有荒淫的一面。剧中,最后一场,退位后的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表现他的人性复归。由此,引起观众一连串的思考,加大戏的人文价值和讽谏意义。

《大唐贵妃》2001年创排,2003年与2008年两次进京,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与保利剧院公演。彼时该剧由梅葆玖、张学津等艺术名家领衔主演,李胜素、于魁智等当红名角儿配演,并由翁思再编剧、杨乃林作曲、郭小男导演……从台前至幕后,阵容空前豪华,交响音乐的加入让观众耳目一新。极高的艺术品质让《大唐贵妃》成一时之美谈,成为票友心中的又一部经典。《大唐贵妃》也成为梅葆玖先生艺术人生的佳作代表。对于此戏,梅葆玖先生钟爱有加,常在各种演出场合将选段奉于观众,抑或在授课之时,将此戏作为教材的范本。2008年之后,梅葆玖先生还对《大唐贵妃》做了细致的加工与打磨,并期冀该戏有朝一日再次重排,与观众见面。

2014年,正逢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双甲之约”全球巡演项目启动。梅葆玖先生想借此机会将《大唐贵妃》搬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与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舞台之上。但由于此剧的主创与主演分布全国各地,在重排组织上困难重重,演出的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世界级舞台的标准。林肯中心与肯尼迪中心是全球艺术家心驰神往的舞台,恰恰因此,梅葆玖先生提出,如果时间来不及,不能降低标准瞎凑合。在梅葆玖先生的眼里,一出戏的艺术水准是最重要的。如果水准不行,再喜欢的戏,该下还得下。

就这样,《大唐贵妃》的排演被遗憾地搁置下来。但北京京剧院的领导很理解梅葆玖先生的心情。这样一出好戏,因为时间的问题迟迟不得重排上演,戏被放下了,但梅葆玖先生的心一定放不下。于是,在2015年,剧院的领导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重排《大唐贵妃》的计划终于再次被提上日程。

此次重拍《大唐贵妃》,主创仍尽量沿用原班人马,例如编剧仍是翁思再老师、作曲杨乃林老师、导演郭小男老师、服装蓝玲老师,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为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建老师。另外,由于当年此戏的主演梅葆玖与张学津先生均已仙逝,因此杨贵妃由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胡文阁饰演,李隆基由张学津先生的得意弟子朱强饰演,张馨月、杜则分别饰演此戏前半出的杨贵妃与李隆基。此外,安禄山由优秀青年演员方旭饰演,杨国忠由国家一级演员黄彦忠饰演,李龟年由谭派得意门生马博通饰演,陈元礼由国家一级演员王雪清饰演,高力士则还由老班底的黄德华老师饰演。二胡则沿用梅葆玖先生的御用琴师舒健老师。另外,整个梅兰芳剧团是此次《大唐贵妃》演出的主力军。

由于此剧还有交响音乐的元素,因此项目组还邀请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参演,包括70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和40人组成的合唱团,以及28人组成的舞蹈队来配合京剧表演,达成大型交响京剧的恢宏效果。

2016年8月15日,《大唐贵妃》项目组正式启动。排练分成两条线,北京京剧院这边一条,中国歌剧舞剧院那边一条。此外,由于《大唐贵妃》的主创与演员遍布全国各地,为了保证排练的效率,项目团队在微信里特别建了交流群,大家直接将排练的视频发在群里,由远在异地的主创、导演看后提出意见。周铁林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群里的一段视频,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排的最后一场戏,28位舞蹈演员表演仙女的群舞。视频下面郭小男导演留言,先是予以鼓励,并提出建议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再淡化一些。看得出来,《大唐贵妃》项目组很好地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排练的效率,让剧组全体人员有一个好的交流、协调工作的平台,也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看到了北京京剧院的一棵菜精神。

谈到变化,由于《大唐贵妃》是重排剧目,因此在舞台调度与呈现上与以往有所不同,新的舞台呈现给予了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另外,还增加了舞蹈表演的戏曲效果,使舞蹈之于京剧艺术更加圆融。同时,戏里的唱词与唱腔保持原汁原味。只是应梅葆玖先生的要求加入一句《太真外传》的戏词:“杨玉环生置在华阴小郡。”放在开场杨玉环的自我介绍之中。

言及梅葆玖先生的遗愿,周铁林老师说这是重排《大唐贵妃》面临的挑战之一。在梅葆玖先生抱恙之前,先生一直亲力亲为。就在先生3月30日发病前,29日他刚刚结束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授课。晚上周铁林老师给先生来电话,交代工作进展,说已经将《大唐贵妃》的主创联系好了,让先生不要再去上海了。“他本来要亲自去一趟上海,去找翁思再,再去杭州找郭小男,把他的想法与修改意见告诉他俩。”周老师说,“梅葆玖先生总是这样亲力亲为,在他的带动下,3月份他的艺术理念与新的想法,通过我们的协调,已经与主创有了很好的沟通。”

梅葆玖先生去世以后,他对《大唐贵妃》的理念与修改意见被完全保存了下来。先生的离世对《大唐贵妃》项目团队的打击异常巨大,团队的工作一时暂停。但将《大唐贵妃》再次搬上舞台是先生的遗愿,项目团队最终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继承梅葆玖先生的艺术理念,认真执行先生的修改建议,排练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完成先生的遗愿――把一出完美的《大唐贵妃》奉献给观众,以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重排《大唐贵妃》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资金问题。毕竟《大唐贵妃》是一部大型交响乐京剧,演出人员众多,资金自然捉襟见肘。庆幸的是,梅葆玖夫人林丽源女士了解到这个问题后,慷慨解囊,为梅兰芳艺术基金会个人捐款一百万元人民币,保证《大唐贵妃》能够如期上演。

第9篇:杨贵妃传范文

历史记载:杨贵妃身高1点64米,体重138斤。

杨贵妃,四川人氏,名玉环,是一位传奇式的古代美人。典故有“环肥燕瘦”,她和汉成帝时的赵飞燕一起成为古代美女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杨玉环原是唐玄宗的儿媳,武惠妃病逝后,由高力士推荐入宫,唐玄宗因顾忌名分,不能直接将儿媳妇纳入宫中,于是以追荐太后为名,度她为女道士,住太真宫修道。天宝四年,玄宗正式册封她为贵妃。其时的杨玉环已是一个成熟的女性,她赢得了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相形失色。这说明杨贵妃美容有术,因而能够长期固宠。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