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成本会计实操培训精选(九篇)

成本会计实操培训

第1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字:计算机;培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并已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几乎每项工作都能看到计算机的影子,从数据的录入采集、编辑修改、数据处理、汇总统计、报表打印等等,可以说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一个计算机操作盲是根本无法开展工作的,但就目前各单位现状而言,由于各位员工自身情况的差异,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员对计算机的各项操作比较陌生,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经常因为计算机问题导致差错,影响工作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计算机知识培训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进行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就计算机培训内容、要求等方面做详细说明。

一、培训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计算机基础培训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原理》,主要培训计算机的各硬件组成、组装及作用,例如CPU是哪个,基本作用是什么,光盘驱动器如何安装。《BIOS设置》,主要培训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设置,如设置密码、设置设备启动顺序等。

2、计算机维护知识培训:

计算机维护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系统安装》,主要培训操作系统安装,如XP安装。《XP操作系统操作》,主要培训XP操作系统操作,比如设备驱动管理、文件夹操作等。《常用软件安装及使用》主要培训一些必要的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如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病毒防治及系统安全》,主要培训病毒查杀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如360杀毒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办公软件知识培训:

办公软件知识培训包括《办公软件安装的使用方法》,主要培训办公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如WORD2007的安装及使用。《网络及网络相关软件的应用》,主要培训网络硬件的安装使用和网络软件的安装及使用,如集线器的安装及网络软件的设置,网络相关软件的使用,如网络通讯软件和邮件处理程序的使用等。

4、专业软件使用培训:

专业软件是指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而专门使用的专用软件,这类软件的培训可以按照软件相关的培训教材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

5、其他知识培训

其他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现状、最新动向、最新技术等,如最新CPU及特点、最新机型等情况。

具体培训安排:

《BIOS设置》 1.计算机历史、发展情况;

2.计算机硬件组成、各部件名称、作用、硬件安装方法。

1.BIOS基本原理;

2.常用项目设置。 1.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硬件拆装方法,能够简单处理硬件问题。

1.了解BIOS基本原理;

2.设置密码;

3.设置硬件启动顺序。

《计算机系统安装》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

《常用软件安装及使用》

《病毒防治及系统安全》 1.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

1.掌握Windows系统设备管理;

2. 掌握Windows系统存储管理。

3. 掌握Windows系统自带程序的使用方法;

4.其它基本Windows系统操作

1.压缩解压缩软件;

2.音频软件安装及使用;

3.视频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4.图形图像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1.病毒查杀软件下载安装;

2.病毒软件使用。 1.能够自行安装Windows系统,如XP。

1.能够进行设备驱动;

2.能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3.能够进行录音机、windows media player、画图、写字板等软件的使用;

1.掌握密码压缩、自解压压缩;

2.掌握音频播放及音频格式转换的方法;

3.掌握视频播放的方法;

4.掌握图形图像软件的简单使用方法,如:图像缩小、扭曲、截取、颜色调整、背景设置等。

1.病毒查杀软件下载、安装、更新;

2.病毒查杀、木马查杀、恶意插件检查等;

3.修复漏洞、电脑清理、系统修复等;

4.系统备份,进行Ghoset镜像处理。

《办公软件安装的使用方法》

《网络及网络相关软件应用》 1.word文字处理软件安装及使用;

2.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安装及使用;

3.幻灯片展示软件。

1.网络设备硬件安装及驱动

2.网络软件安装、设置及使用; 1.文稿编辑、处理、打印;

2.图片、表格、声音等插件的插入几格式设置。

3.文稿、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插件设置。

1.网卡、网线、集线器、路由器等网路硬件安装及驱动设置;

2.网络连接、网关、子网、WINS、网络账号密码设置;

3.网络下载软件安装及使用;

4.网络通信软件安装及使用;

5.邮件处理软件使用,能进行分组并群发邮件;

1.计算机现状、最新动向、最新技术等,如最新CPU及特点、最新机型等情况。 1.现实的一些计算机新知识。

第2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1.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不易。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大多采用到国内同类装置实习,由于炼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特点,实习人员一般不允许在装置现场和控制室动手操作,即使跟班实习三个月,也只能熟悉现场流程而少有机会动手操作。同时,炼油化工装置通常生产平稳,不会经常碰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所以新建装置需要学习的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技能在同类装置实习中很少有机会真正学到。

2.新进员工的技能培训困难重重。由于新进员工进入装置初期,只能“看”不能“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师带徒师傅往往有劲使不上,学员操作技能学习往往仅限于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短时间难以提高。

3.在岗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升缓慢。炼油化工装置不允许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试验性操作,因而技能提高培训通常采取授课形式,然而现场生产流程工序关联强、平衡控制难度大、DCS动态变化复杂,很多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难以用语言表述,员工也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技能的提升明显缓慢。

4.装置长周期运行给培训工作带来新课题。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检修周期通常2-3年),日常生产过程中很少出现停车。但这种“长”周期和“少”事故的好现象,对操作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却不很有利,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技能得不到日常操练,经验的淡忘往往危及安全生产。

二、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特点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动态数学摸型,设计出与现实化工生产操作过程十分相似的环境,实现传统培训与实践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培训功能(如图)。相对传统的培训,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培训成本低。仿真系统通常是以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上运行,其使用的材料、能耗都很低。同时,由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的主要开发商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仿真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不同炼油化工装置的仿真系统投资会更小,培训投入的成本很底,一次投入,可反复使用。

2.培训效率高。仿真系统具有记录和追忆功能,使得培训可以在某一个中间过程或局部重复多次进行,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针对高度危险或制造难度很大的事故进行仿真并用于培训,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培训工种多。仿真软件运行在普通计算机上,一个平台多个装置仿真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使不同装置的操作工可以在一个仿真机房参加培训,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个体培训与集中培训有机结合。

4.培训管理易。仿真培训软件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使用,有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的自动评分与自动记录等功能,使得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更加方便容易。

三、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1.通过仿真培训常态化,不断完善仿真基地建设

(1)仿真培训常态化。从2001年的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培训开始,我们与国内仿真技术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和应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系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使培训实现了常态化。

(2)多渠道投入。通过新建装置项目、教育经费、职工技协等多渠道投入,目前炼化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已有6个仿真机房、90台仿真电脑、12套装置级、11套单元级仿真系统,已成为中石化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

(3)仿真培训得到积极支持。炼化部每年参加仿真培训人数在600人次以上。

2.以新建装置上岗培训为主,不断拓展仿真培训的领域。

(1)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仿真系统的特性,使其成为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主要载体。炼化部从10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开车培训起,在70万吨/年乙烯装置、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等历次新装置开车培训中,都引进和应用仿真培训系统,为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一岗多能培训。仿真系统将整套装置的运行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为技能操作人员的一岗多能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

(3)转岗和新进员工培训。从2003年开始,炼化部在新进和转岗人员入厂教育和转岗初期增加为期二至三周的仿真培训,使新进和转岗人员预先熟悉DCS操作的方式方法,缩短炼油化工操作培训的适应期。

(4)技能鉴定的实际操作考核。仿真已成为炼油化工特有工种实际操作考核的主要手段,使用仿真系统中的操作评分系统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作出科学、客观的评分。目前,在催化裂化、常减压、乙烯、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制氢等装置的特有工种技能操作考核中已实行仿真考核。

(5)技能竞赛。根据实战要求,充分利用仿真系统的联机功能,组织操作工进行全流程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三个项目的各种竞赛,为仿真系统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进行了拓展。

3.优化仿真系统运行状态设置,提高操作人员精细操作意识。

为了提高操作工精细操作意识和加强质量控制要求,在仿真培训中组织装置技术人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1)调整组态步骤的操作控制值范围和得分。提高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控制精细度;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步骤的分值。

(2)对控制物料平衡的阀门,开度操作在组态的步骤描述中增加显示“小量多次操作”的警示,对物料控制骤增骤减的“野蛮”操作设置扣分,使操作工养成精细操作的习惯,从而避免实际生产中因物料控制的大幅变化而产生工艺波动和现场设备发生故障的人为因素事故。

(3)通过对仿真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现场生产中的可能事故状态。装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仿真系统的模拟运行,检验了70万吨/年乙烯装置加氢反应器的飞温工况,优化了操作规程。

四、仿真培训带来效果

1.仿真培训体现了低成本理念

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设计成与现场装置一致的流程、工况,逼真地模拟装置现场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而又全部在仿真机房进行,既没有危险性,又能反复培训运行,与其它的培训方法相比,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节省了培训费用,缩短了培训时间。

2.仿真培训实现不同工种、不同班次人员的混合培训

目前炼化部共有7大生产联合装置,37套生产装置,各生产装置的工种大多数不一样,个性化很强,并且操作工作息是四班二倒,因此用常规方法集中组织技能培训班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仿真系统的特点可以使不同工种、不同班次的人员在同一间教室培训,颠覆了传统培训模式。

第3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教学;高职

Computer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an Rong

(Jiangxi Press&Public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Nanchang3300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is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vocational computer major actual operation skill and the basic approach to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practice teaching as a key link of construction,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construct a computer training,in order to ensure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goal.

Keywords:Computer;Practice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一、构建高职计算机实训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实训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系列: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课程系列和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一)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主要开设“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课程。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课程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字录入、常见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常见应用软件的简单使用。

(二)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主要开设如下实训课程:

1.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平台:Microsoft Office;2.数据库应用,平台: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 SQL Server;3.应用编程技术,平台: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Delphi 7.0、Microsoft Visual C++6.0、Java 2、汇编语言;4.图形图像应用技术,平台:3dmax 8.0、Photoshop CS;5.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平台:网页三剑客(Macromedia Flash MX、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Macromedia Firework MX)、web程序设计;6.因特网操作,平台:Netscape 9.0、Internet Explorer 7.0;7.局域网管理,平台:Windows NT、Windows server;8.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制作,平台:Director MX、Authorware;9.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AutoCAD。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模块及平台将不断扩充或更新。

二、高职计算机实训的教学方式

(一)上机练习

上机练习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形式实施教学过程。如果在实训课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按老师安排或实训指导书机械地进行练习,势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就会不太理想,甚至有学生会趁老师不注意玩游戏,这就要求老师采用一种比较好的实训教学方法。计算机实训中任务驱动法可以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将所有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完成任务。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综合化的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实训教学可以与理论课程交叉进行,也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老师将课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完整的过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实用性,突出学生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少要有一项成果输出,这个成果可以是一项制作、一个设计或者一项网络工程等。

三、建立健全实训体系

(一)实训计划

制定培养计划时充分体现出有关实训计划,而且要详细。有关实训的课时、开设时间、实训地点、实训指导老师安排都要一一明确。定期进行专业调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及市场需求情况,每年对实训计划做修订,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实训大纲

具有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经过认真地研讨,集体制定包括专业的基本操作训练、复合作业训练、生产性训练和工作适应性训练等部分的实训大纲。制定大纲必须与社会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使培养的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技术知识,与行业的标准、企业的需要相适应;实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适应当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水平,应保证学生所学操作技能是先进的;实训大纲的结构必须遵循学生实践技能形成的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连贯、由生疏到熟练,逐步形成技能技巧;实训大纲必须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主要课题的安排上应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并在教学时间上力求协调一致;实训大纲还要充分体现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实训教学规程

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训教学制度是有效实施实训教学的有力保障,在各项严明的教学制度规范下,形成条理清楚、运作合理的实训教学规程。每年根据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专业市场调研情况修订培养计划,从而确定实训计划,按计划由各课程组制定相应的实训大纲,根据实训大纲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实训任务和实训指导书,各个实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训,并进行实时指导。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和实训作品,最后由实训考核小组根据每个同学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上交的实训报告及作品给出合理的成绩评定。

(四)实训校外基地的建设

结合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实习基地,能拓展学生实习和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尽快熟悉就业岗位。高职学校可以联系学校周边地区企业,每学期结合学生所学计算机专业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去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实习,从而锻炼学生在校期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教育道路。

第4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一、建立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和车间班组的三级培训教育体系

一级培训是集团公司负责集团大政方针、公司文化、发展战略、员工心态、规章制度、管理技能、新技术、新知识等前瞻性教育和培训。培训对象为集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集团全体管理人员。组织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二级培训是各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班组长以上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主要内容是公司企业文化教育、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负责人为各分公司总经理。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三级培训是各车间班组负责对所管辖的全体员工的培训

主要内容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工艺技能专业知识、作业指导书等,负责人是各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培训时间是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利用每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反复学习本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各分公司专业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

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二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三是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

三、各部门(如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国际贸易、办公室)专业知识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主要内容就是本部门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培训交流,教会下属如何去做好工作,提高下属的专业技能,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四、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新员工集中招聘八人以上者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不得少于三天,主要内容是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产品介绍、通用规章制度和通用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到车间后(或班组)进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第一个月内在车间实际培训不得少于6小时,使每个员工到岗后明确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本岗应知、应会,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岗位工作做到什么标准,明确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在上岗二个月后要有书面考试,考试成绩纳入试用期转正的考核评定中。对于平时补充招聘到岗的新员工人力资源部每月集中进行一次岗前培训。

五、培训的考核和评估

培训计划的有效运行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并要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培训结果要跟踪。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档案,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作业上交等情况纳入档案管理和全年的考核之中。考核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二是对员工参训后的评价和考核;要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使培训工作真正成为公司的基础工作,培训真正起到作用,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并使之能科学、扎实而又有效地开展起来,变员工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以适应公司的转型和高速发展,塑造学习型组织,体现公司和个人的价值。

第5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96-01

引言:实训课是培训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现场实训设备的实际操作,将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和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实操技能传授给学员的活动。由于培训学员都来自生产一线,实训是培养和提高这些学员运用新的规程、规范、规则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培训计划达到培训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通过实训课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实训课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员日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上能否胜任本工种的工作。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好实训课是培训师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电能计量工种的具体情况,探讨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要上好实训课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即所谓的备好课,备好课是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的必备条件,实训课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员、备实训操作方法、危险点、安全措施等,而且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课题讲后示范,还是边讲边示范,课前要准备充分。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操作程序统一,操作动作规范,让学员很容易模仿和直观理解。对实训时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把学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了解该班学员的基础,根据学员的基础状况循序渐进的安排实训操作,另外,课前要把实训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这样上实训课时,保证人人都有工具、有工位,学员就会有事可做,不会在实训室虚度光阴或影响其他学员学习。否则会造成学员实训操作时,看的看,做的做。如果学员还不太熟悉就停止操作,让那些没有实训的学员进行操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学员实操技能不过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学员太多的话,可以分组进行,一定要课前考虑周到。另外对于实训操作的课题,培训师要课前做几遍,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

二、讲授示范

因为实训是让学员学会独立操作,所以培训师一定先讲授规程、规范和规则的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然后讲授示范电能计量每一个课题的实际操作步骤,例如: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接线检查实训时,使用相位伏安仪进行电压、电流和相位的测量,首先,告诉学员仪器面板上插孔的功能和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转换开关所指示位置的功能,使用转换开关的注意事项,电压表笔的正确插法,电流钳的插法以及极性标志;其次,应讲授测量哪些数据、如何测量及读数,如何记录,千万不能带电转换档位,并亲自示范,加深学员的印象,方便学员模仿和操作。如在讲授电流的测量时,要注意电流钳有极性标志的一侧朝着电流的流入方向,测量前将档位放置在电流钳插孔对应的档位,如何读数,如何记录。因为读数很重要,一旦学员测量档位错误、读数错误、记录错误,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所以每次都要求学员按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学员自然就能正确掌握好相位伏安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试出电能计量装置每一相的电压、电流和相位,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经过更正后保证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准确计量。

三、巡回指导

在实训课中,培训师示范后,大量的时间需要学员去练习操作,这时培训师就要进行巡回指导,主要体现对学员操作方法的指导,一是保证人员的安全,二是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所以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认真模仿,规范操作。特别是技术要点和操作难点、危险点,更应强化指导,让学员学会、学好并学以致用。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快达到应有的技能操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学员由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失误,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台体报警而无法进行实训,这时培训师不应指责、批评,应给予正确的讲解、帮助指导。有了培训师的帮助指导,会大大增强学员实训的勇气和信心。

四、实训总结

第6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模式;比较

护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是提升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是护士执行力的核心体现。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350张,继2006年医院管理以来,新聘护士逐年增多,3年内增加护士78人。护理部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经过2年的培训,逐渐摸索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现将两种培训效果进行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护士分层培训计划,以3年内进院的72名注册护士为对象,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护士36名,其中男性3人,女性33人,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3.57岁;学历分类: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20人;职称分类:护士31人,护师5人。对照组护士36名,其中男性1人,女性35人,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46岁;学历分类:大专学历14人,中专学历22人;职称分类:护士30人,护师6人。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及考核项目均相等,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各随机分为3个培训小组,每个小组12人,各设组长1名。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即教学组长示教并讲解组长组织护士训练考核;实验组培训模式:护士操作并接受提问教学组长示教讲解组长组织护士培训考核。由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教学护士长、教学组长组成考核小组。按照《陕西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评分标准考核,两组人员分别随机抽签,对所培训的某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数据处理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考核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略)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对3年内进院的72名注册护士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不同的培训模式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即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示教讲解护士训练考核;实验组培训模式为:护士操作并接受提问示教讲解护士培训考核。结果: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以提高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动式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效果。

【关键词】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模式;比较

护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是提升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是护士执行力的核心体现。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350张,继2006年医院管理以来,新聘护士逐年增多,3年内增加护士78人。护理部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经过2年的培训,逐渐摸索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现将两种培训效果进行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护士分层培训计划,以3年内进院的72名注册护士为对象,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护士36名,其中男性3人,女性33人,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3.57岁;学历分类: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20人;职称分类:护士31人,护师5人。对照组护士36名,其中男性1人,女性35人,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46岁;学历分类:大专学历14人,中专学历22人;职称分类:护士30人,护师6人。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及考核项目均相等,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各随机分为3个培训小组,每个小组12人,各设组长1名。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即教学组长示教并讲解组长组织护士训练考核;实验组培训模式:护士操作并接受提问教学组长示教讲解组长组织护士培训考核。由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教学护士长、教学组长组成考核小组。按照《陕西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评分标准考核,两组人员分别随机抽签,对所培训的某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数据处理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考核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略)

3 讨论

操作培训模式改变的目的是培养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有目的、自我调控判断的过程,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理及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的解释说明,或对判断所依据的全部情况的考虑[1]。通过提升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理技能操作培训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护理操作技术更规范、科学。

两组培训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对照组护士参与的是一种被动的培训形式,这种形式限制了护士的思维,束缚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在观看教学老师示教过程中不能对照自身的操作细节,易养成不良习惯性;实验组护士面对小组成员进行操作,同时接受教学组长的提问,无形之中促使操作者要预习和思考,且通过提问可启发护士、纠正不足,继操作之后再观看教学组长的示教和讲解,自觉对照细节,这种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形式会促使护理技术操作更完美。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增加,护士的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每个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效果显著的培训方式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第7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化工技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目还是在校生的数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教学思想、培养规格、课程建设、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来解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在不断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仍需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投入大气力,把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本文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为背景进行探讨。

一、基于化工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整合核心课程

本系课程团队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分析,认为化工操作技术、化工分析技术、化工试验技术构成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群,而化工操作技术的核心理论是化工原理,以化工原理为中心,有效整合多门课程,打造以化工生产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辅之以适度够用理论知识并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命名为化工操作技术。和后面的一年顶岗实习教育教学构成化工专业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化学工程系已经整合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等课程为化工操作技术,在使用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2008年,在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组的努力下,有效整合了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的整合)、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工艺仿真实训、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设计、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制图及CAD、信息检索、专业外语等课程资源。将原有的5门实训课程和5门理论课程按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工作需要,进行有机整合,按认识规律进行梳理,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从根本上断绝了“理实两张皮”的问题;以“能力为本、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六个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外语、德育教育,成为课程组的共识。

二、基于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

课程组以化工原理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子项目组成,子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以任务驱动教学。课程教学资源来源于企业,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共同组织对学生进行化工生产技术训练,学院向企业提供合格员工;已经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讲义由校企共同编制,每个模块下辖实践训练项目(基本技能和知识)、仿真操作训练项目(操作规程及操作技能和知识)、实践训练项目(操作规程及操作技能和知识)、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四个项目组成。化工操作技术课程项目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本实践训练项目。在该类项目实训中,为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对生产设备结构的认识入手,进行设备拆装训练,培训学生熟练使用拆装工具的技能、掌握设备拆装技能,并获得相关的设备知识。根据项目需要引出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为仿真操作训练项目。通过化工仿真实训,快速掌握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判断和处理事故,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有关知识,能读懂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带控制点的流程图。

第三层次是实践训练项目。通过本项目训练,学生要巩固操作技能、化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有关知识,同时要学会绘制带控制点的流程图,学会编制操作规程。在该类项目实训中,为克服学生按项目实训指导书“照方抓药”,而忽视对项目实训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课程组开发了“事故”实训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实训教学效果。

第四层次是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开设综合实践训练项目,使学生成为项目的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或主动总结实操和仿真中遇到的理论问题,针对项目,对本项目的理论做一个梳理和小结,以项目考核成绩的形式提交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中学生的实训结果未必在预计之中,针对学生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应具有基本的判断、评价、启发、解释等指导素质。这种较高的素质要求使项目实训指导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不仅增强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实训项目教学,可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基于项目化课程的推进,转变教学方法

课程组认为,项目化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向适应工作要求的项目操作技术训练转变;授课方式注意采用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向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内容演变;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项目化情境教学推进;考试方法由“单一的笔试”,向过程考核转变。

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制作多媒体系列教学课件是必要的。课件制作应注意以下原则:

1.制作的课件要思路清晰、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视觉效果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枯燥的、复杂的、抽象的内容以形象化和动态演示,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2.授课时应用的课件,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主持人”,更不能使自己成为乏味的解说员,导致课件的设计者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要取长补短,动静结合、图文相间、师生互动,活跃课程气氛。

3.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教学平台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同学开展交流讨论。

课题组把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分解到本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革实践,2004级、2005级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对口率100%;有63%的学生从事化工生产技术和控制操作岗位工作。2007、2008年的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化学分析工大赛,参赛的选手均获得好成绩。

四、基于“定岗双元”培养模式,融入工学结合

课程组将原有的5门实训课程和5门理论课程按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工作需要,进行有机整合,体现理实一体化;以“能力为本、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六个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并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外语、德育教育;对毕业顶岗实习期间从企业获取的项目进行筛选和精炼,使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成为必然结果。课程内容全部由实际问题引出,课程项目全部从企业生产项目中获取,工学结合,学生实践,师生归纳总结,教学互动,以学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配之以反刍性总结。

把理论综合运用于训练项目之中,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首先,设计题目要有明确的化工工业背景,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事业心,才能更加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设计中安排1-2次现场参观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厂,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通过现场调查学习可以获取许多实际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增加了AutoCAD内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并密切配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基于能力培养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在项目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确定了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从单一、终结性考核转变为以过程评价为主,拟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考核方法是指导教师给出每天的若干考核点成绩,过程考核,得到当天的实训成绩,与学生团队自评和互评成绩按权重得出每个子项目的成绩;考核内容由7个大项目组成,大项目包括若干子项目,按难度和重要程度给出系数,权重平均,过程考核,总评得到成绩。

在考核中,注重能力培养。经过训前预习、训前计划、实训操作和训后总结四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学习主要以实训操作为主,在考核中比重较大;通过综合标定训练项目,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提升,实现反刍性实训;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实现了教学内容来源企业;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或改革了专业教学内容,而且基于过程导向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组把这些能力培养设计成考核点,纳入考核范畴。

六、基于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在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中,课程组以能力培养为主,确定课程的基本目标;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整合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以本系教师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为根本,促进工学的深度融合和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以建设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为建设标准和努力方向,加大改革和研究力度,不断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

化工操作实践性很强,具有较大的外延性与较强的渗透性,化工产品、过程开发需要极强的实践性与群体协作性。这就要求化工技能型的培养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即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因而需要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项目化实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是树立实践观念、启迪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高职改革的趋势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的教学作了整体优化设计,革新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从模式、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班遴选优秀生列为培优生,从设计性、综合性单元操作开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试验和操作的能力。结合认识实习和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由生产岗位需求确定,知识由实践需要引出。

综上所述,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的实施是化学工程系“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之一,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探索。化工操作技术对多门课程整合已跨越了单一学科内容,项目化内容设计不拘泥于培养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进程,教学情境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课堂,引入企业绩效管理文化,与项目化课程的过程考核相融合,为化学工程系课程改革拓宽了思路,成为工学结合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7.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

第8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系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结合社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积极研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增加实用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想。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常用工具软件”等计算机技术与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整合,把中英文录入技术、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演示文稿制作技术、简单网页设计技术和Office综合应用技术作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形成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6+1”课程内容体系。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理论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新组织了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案例中,整个课程内容形成了认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应用、Word图文排版、Excel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Office综合应用七个模块20个案例,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

2融合专业知识,为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信息化服务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素养,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平台和使用工具,而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教学中,职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直处于脱节的现象。我们非常注重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与学生专业能力的结合,积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多次探索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融合,开发了符合我院各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15种,见下表。教学活动中,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从而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引入案例、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引入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借助实际工作情景引导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做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边做边提高,教学过程一体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4强化技能训练,构建逐步推进的能力培养方案

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能力锻炼分为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条线,同步训练是教师在介绍学习情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和学生同时实施操作的案例,以教师展示的实际效果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教师模仿本次课的学习情景提出的工作任务,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案例,以巩固性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需要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学生课后的训练任务,该任务较课堂任务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实行教考分离,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一直都被当作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通过考试来引导学生强化能力的训练?我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计算机“6+1”能力考核方案,将考核分为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与网络应用能力、图文排版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演示文稿制作能力、网页制作能力六个子模块和一个Office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六个子模块分别仿真实际工作环境,创设考核任务,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能力的测试,方便教师实时监测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整个教学活动实行教考分离,实施融合六个子模块的Office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将6种计算机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升华为计算机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6校企合作共建,提供社会服务,构建工学结合的学习环境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开展社会合作,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共建课程,共同培养人才。一是开展顶岗实习,与校园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长年聘请校外办公业务技术能手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及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参加办公自动化业务实习;二是开办文印社,对外承接文印业务,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轮岗、顶岗等多种形式参与到该活动中,提高办公业务的操作能力,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三是为社会进行计算机基础培训,先后为企事业单位办公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为学院各系部教师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为下岗职工举办再就业电脑培训、为残疾人免费上门电脑学习培训;四是对社会开展计算机考试培训,多次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考生200~300人左右,合格率较高;五是通过网络答疑,为学生和社会人员免费提供办公自动化的咨询和答疑。

自我院实施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66年学生参加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07,(9).

[2] 万德年,周小仨. 高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实践[J]. 职业时空,2007,(11).

[3] 万德年. 高职“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与实践[J]. 农业网络信息,2007,(12).

[4] 熊发涯..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3).

[5] 万德年,朱伟. 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科技信息,2006,(6).

第9篇:成本会计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环节;形式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会计毕业设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定位

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了97.3%。会计人员绝大部分就业于中小企业,这说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中小企业。而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是不行的。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会计核算工作,所以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这也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更看重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要能尽快熟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独立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等操作,做到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工作的关键是实务,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这也说明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会计毕业设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会计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操作型、技能型财会人才,偏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会计基础岗位技能。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般采用随课分散实训、分课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四种,前二种实训一般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顶岗位实习一般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则可在校内模拟实训室和企业进行。

一是随课分散实训。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主要是结合理论教学进行相应技能作训练。

二是分课综合实训。按照课程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训,主要结合课程开展相对完整的会计技能操作训练,例如《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财务软件应用实训》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

三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会计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是顶岗实习。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在完成所有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实践等之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边实习边找工作的过程。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业务实践和调查研究,使学生通过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和培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上四种实践教学方式,而毕业设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提高会计操作技能的重要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收集、理解和运用各种会计资料,培养和锻炼独立调查研究企业会计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毕业设计在会计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衔接,是学生真正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实际的连接点,具有其他任何会计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毕业设计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综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的方式之一。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训练。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能够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求真理、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模拟企业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具体操作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熟练掌握填制会计凭证、开立并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装订账册的动手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树立会计规范化的观念,最终达到培养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素质,提高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企业调研报告

通过企业调研,结合会计专业所学内容,根据调研企业的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财税法规应用、企业管理等某一方面的情况,分析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等。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是采用毕业论文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这两种形式,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性不够强,要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性很强的毕业论文不太现实。毕业论文写作仅就某一论点进行阐述,与企业会计实际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考查。

二是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多是采用会计手工实训或是会计电算化实训,但缺乏综合多课程设置的会计专业实践,使得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习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况且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相对有限,实训内容与会计的实际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毕业尽快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因此,本文正是切合高职会计专业定位,提出要在内容上、形式上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建立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

高职会计的毕业设计要建立多方向毕业设计。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在完成统一任务即会计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会计技能提高的操作,例如财务管理方向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税务方向进行税务计算和纳税申报等操作,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多方向毕业设计。

(一)多方向毕业设计的设想

多方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首先根据所给的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手工会计模拟实践要求完成统一任务,即“凭证-账簿-报表”一整套会计操作。

其次,学生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要求,完成统一任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凭证-账簿-报表”的电算化操作。

再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如财务分析,税务申报和计算,接受审计后发现问题进行调账,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改变会计核算方式等,从而能够将所学的不同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

最后,学生就实训过程和结论及完成的分支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多方向毕业设计的创新

1.结合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多方向毕业设计中要求进行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操作,使学生系统地练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梳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提高“凭证-账簿-报表”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专业知识,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2.多方向的分支任务。

多方向的分支任务既能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又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会计专业知识。多方向的分支任务的设置可灵活多变,可结合其他课程、会计技能竞赛结合、会计改革变化的新政策设置,也可让学生根据在企业事业单位实习调研发现的会计问题自己设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结合会计技能竞赛或会计改革变化的趋势,从而提高会计技能竞赛成绩,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关注会计改革的新变化,或是通过实际解决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计毕业设计总结。

结合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过程和结论及选择完成的分支任务,完成会计毕业设计的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完成财务报告或财务分析的写作,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实践工作。

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就是要切合高职会计专业定位,在形式上、内容上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创新,开发研究适应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来综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操作型、技能型财会人才。

作者:景红华

【参考文献】 

[1]章惠敏.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