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作背景范文

创作背景精选(九篇)

创作背景

第1篇:创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宣传;主要原则;策略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宣传工作特点

(一)信息传达的便利性和高覆盖性。在以往的普通通讯方式中,较为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手机短信,而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飞信、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多种方式的出现,使得高效宣传工作更具便利性,同时也能有效覆盖到更多群体,大大增强了宣传工作的便利性。

(二)信息形式的丰富性。在新媒体平台中,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新式开展高效宣传工作,从而使得原本枯燥的宣传工作更具特色,通过图片、语音等形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宣传工作的灵活性,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了解。

(三)宣传工作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宣传工作,由于宣传渠道以及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了宣传工作实现了原本的单方面灌输向双向互动方向的发展,同时宣传工作互动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宣传工作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回应。

二、新媒体环境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信息具有随意性,因此很难对信息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思想意识较为活跃的高校学生群体来说,其在很大程度上较为容易接受外来信息的影响,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各项信息鱼龙混杂,如果不正当的言论在公共平台上出现,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追随效应,在别有用心的人员的推动作用下,势必会造成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其次,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当前进行沟通的方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手机族”、“低头党”的大量出现使得了沟通方式逐渐向虚拟化发展,在该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从而形成对外来信息的惰性,产生一系列的孤僻以及逃避现实等问题,该种对新媒体的严重依赖,同样也会造成人际关心的不和谐。

三、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党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应充分体现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以及组织原则的行为准则,其同时也是工厂党性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坚持党性原则首先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在政治上应做好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组织上应坚决维护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地位,高校各宣传人员应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主要是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对于高校宣传工作来说,其核心内容就是说服教育和引导,而新闻宣传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首先明确学生与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各项策略的制定应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出发点,对师生的诉求和建议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从而确保高校师生参与高校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并最终使宣传工作进一步创新。

(三)正面宣传原则。该项原则主要是指高校宣传工作要以宣扬社会政能量、产生正面社会效果以及积极的校园舆论为目标,充分围绕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主旋律,从而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具有积极意义和正面性质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得新闻舆论发挥出有力的思想保证作用。

四、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宣传工作的策略

(一)理念创新。首先树立大宣传理念,亦即全员宣传理念,需要高校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单位的整体式参与。作为高校自身来说,应充分调动其校内外各项资源,从而推动高校宣传工作的全员化及社会化,从而形成高效宣传工作的“全民宣传”新格局。其次是分众化理念,分众化理念主要是指高校宣传工作应在遵循传播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媒介传播。“分众”主要是指对传播受众进行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的划分,从而选用适宜的传播媒介,最终有效提升宣传工作的成效。

(二)载体创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应改变以往传统的上传下达和单纯的外部灌输模式,在日常宣传工作过程中在充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突出具有高校自身特点以及原创性质的报道,通过新闻事件的背后的时代精神以及内涵的挖掘,使得宣传工作更具说服力。其次,高校宣传工作应注重寻找关键切入点,在本着以师生服务的思想基础上,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通过贴吧、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载体,运用师生所熟悉的语言和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内外宣传和疑问解答,从而使高效宣传工作更具人性化、亲和力。

(三)方法创新。高校宣传工作应在借鉴现代工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将宣传工作视为工程项目进行开展,通过定期的高校宣传文化活动的举办,采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式和管理思路开展宣传工作,将责任划分到人,从而实现高效宣传工作的虚实结合。其次,应进行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整合,从而有效增强宣传工作的合力作用,在充分依托团党组织的基础上,采用新媒体软硬件设施进行网络教育团体的创建,从而实现高效宣传工作的网络化。同时还应建立起相应的网上宣传工作管理系统,实现宣传管理工作向宣传教育和服务过程的转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到了高校宣传工作,在新时期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措施,对高校宣传工作大力创新,提高宣传效率;同时,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扩大覆盖面,强化宣传效果。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跟随时展的脚步,积极学习,多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 衡志.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分析[J].才智, 2013(35).

第2篇:创作背景范文

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而主要的目标则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等组织中通过专门的方法对这些组织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以及全面的核算以及监督,并提出相关的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展开一定的预测以及决策,能够对相关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以及分析的管理活动。[1]会计工作在企业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企业管理以及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创新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的背景下,云会计的理念被提出,而在云会计的背景下,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和发展。

二、云会计

云会计指的是在云计算的环境下所进行的会计工作,是企业利用相关的云技术在网络上对虚拟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构建,从而完成企业相关会计的核算以及管理的内容。[2]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云会计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的发展能力。

1、可以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本

目前是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因此在社会的很多工作方面都在逐渐信息化,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信息化不可避免,信息化的会计处理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但是我国企业传统的会计模式和信息化的会计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上都存在着天壤之别,要想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就必须在设备的更新以及人员的培训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会大大增加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本。但是云会计通过租赁的方式却能有效的降低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成本。

2、对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扩展性进行提升

相关会计的操作软件会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和换代,企业在对相关的会计管理软件进行采购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种是选择符合当前的需求再根据具体的变化而进行更新的软件的采购,一种是选择一步到位功能强大的软件的采购,这对企业会计工作中信息化的扩展性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云会计中云计算所使用的服务器其维护以及更新都可以由对软件进行提高的公司来进行负责,不需要企业亲自处理,在运用云会计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来对相关的会计软件功能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只需要向软件提供的公司缴纳相关的租金即可。

3、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效率能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企业在运用云会计对企业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遇到软件使用的相关问题,会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解决,这就能够在会计工作人员在遇到软件更新或者是功能扩展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处理以及适应,从而降低会计工作中问题出现的概率,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提升和发展。

三、云会计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的创新

为了促进企业进一步更好的发展,云会计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信息化的管理观念落后,发展的环境不够良好,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以及企业中的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目前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云会计的背景下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创新。

1、利用云会计对企业关于信息化的管理进行提升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势在必行。企业的管理者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在将云会计相关软件引入之后,要定期组织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学习有关信息化的知识,提高其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在对相关的信息化软件进行引入之前,要参与相关的使用培训等,这样都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更好的获取相关的信息。在云会计的背景下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的意识,能将相关的信息技术引入到会计的工作当中,更好的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

2、利用云会计对企业成本的管理能力进行提升

目前在大部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问题,这对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带来了挑战。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对日常的开销以及水费和电费等进行良好的控制,长期坚持下能为企业节省不少的开销成本。云会计的运用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能力,在云会计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中各项开销以及财务的去向都能够进行清楚的展示,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将一定的浏览权限授予员工,让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基本开销以及财务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提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节约意识。同时通过云会计的财务明细作用,提高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环保以及节约意识,让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对财务做好严格的管理以及控制的工作,将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在日常工作的节俭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成本的管理能力,将有效的资源利用到合理的地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利用云会计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的环境建设

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云会计的背景下,企业要对自身的基础设施进行相关的完善,在?W络技术方面要及时进行更新,为企业云会计下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相关的企业管理者要对目前企业中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以及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条例,并为相关的网络财务交易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在云会计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环境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相关发展现状来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让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更具有方向性以及目标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3篇:创作背景范文

一、高中物理作业布置内容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布置内容的创新并不否认一般性作业内容的必要性,它是在常规性作业内容基础上进行突破,以适应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物理素质的要求.

1.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物理作业布置的内容要结合物理教学尝试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与学习兴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设计好探究型作业内容的梯度,一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难易适度”等原则,使学生能够在作业探究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操作、体验性作业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缺乏通过实验的方法以获取对知识更直观、更全面的认知,那就根本不能真正把物理学好”.我们要准确把握物理课程的特点,在作业布置内容设计上突出其操作性、体验性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切体验.

3.调查性作业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学生的物理素养不在于能记得多少物理概念、原理,能做多少物理题目,而在于学生是否认识到物理对生活、社会生产的作用,能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改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因此,我们要在物理作业内容设计上要融入一些调查性作业.

二、高中物理作业布置形式创新

相同内容的作业,布置的形式与方式不同,作业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创新高中物理作业布置形式对于提升作业的实效性非常重要.

1.专题型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点性”特点较为显著,即学什么做什么,作业往往围绕所学知识点布置,缺乏知识的整合.专题型作业很好地起到整合作用,将系统的物理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解决实际问题.专题型作业形式非常丰富,可以是实验操作、测验、调查报告、小论文,也可以是小制作、问题、小发明、问题辩论等.通过专题型作业,帮助学生脱离“题海”,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日记型作业

所谓日记型作业是让要求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现的物理现象、问题、灵感、理解等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扎实的把握所学物理知识,增强物理学习灵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三、高中物理作业布置中的要素创新

高中物理作业布置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由诸多要素组成,我们要善于挖掘作业布置中的要素进行创新.

1.教师要素

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普遍存在“惰性”,认为教师只要布置好作业就行了,做作业是学生的事情.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必须要做到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先行做,这样才能把握作业的难易度、内容关联性、作业梯度等,才能有效避免学生由于作业过难或过易引起的“畏难”或“轻视”思想,提升学生作业效率,真正发挥作业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2.学生要素

第4篇:创作背景范文

2.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课题:《学前教育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项目编号:SGH13205)

【中图分类号】 J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338-2

在艺术歌曲的历史上,地位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一位是舒伯特,另一位是沃尔夫。舒伯特使艺术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确立。沃尔夫则对这一艺术体裁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思想内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挖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了艺术歌曲的表现力,确立了艺术歌曲的重要地位,也使自己的名字闪耀在艺术歌曲的历史长河中。沃尔夫在创作艺术歌曲的最初阶段,学习并继承了舒伯特、舒曼等音乐名家的创作观念与写作方法, 一生共创作了二百多首艺术歌曲,他对艺术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进行大胆改革,注重歌词的重要地位,坚守诗词的客观性,把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创了现代艺术歌曲的新局面。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既体现了古典浪漫主义的情怀,又具有现代音乐的色彩。沃尔夫认识到声乐的表现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创作的需要,因而他将钢琴伴奏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作用有时甚至经超过了声乐, 他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追求音乐的内在本质和自我提升,注重诗歌的内涵,强调情感的表达以尊重原诗的情感为基础,推进了浪漫主义音乐走向理性化的方向,对艺术歌曲进行大胆的创新,赋予艺术歌曲超凡脱俗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沃尔夫的音乐风格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的磨砺和提炼,最终独树一帜,。沃尔夫使德国艺术歌曲传统有了创新和发展,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典型代表,是艺术歌曲演唱与教学的优秀范例,在沃尔夫去世半个世纪后,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给沃尔夫予以充分的肯定:“他完全是瓦格纳的化身……都十分明显的感觉到不稳定感和紧张度……舒伯特不会为这最后的继承人而感到羞愧的。”对沃尔夫高度的评价,突出了沃尔夫在艺术歌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一切与其创作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总是其所在的社会和生活也就是其所在的背景的产物。因此对其历史背景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作曲者的作品,更好地走近作曲家本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复杂动荡的年代,经过普法战争后,昔日的老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光辉已经不复存在,奥匈帝国仍然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列,在一个大帝国日益走向没落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兴起的历史背景下,以哈布斯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反动政治,在镇压了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使整个德意志完全恢复了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为了彻底打死毒杀民族血液的革命细菌,保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一系列迫害进步力量为主的反动法令被事实,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后的政治气氛时写道:“生不能,死不得,不能结婚、不能写信、不能思想、不能出版、不能开店营业、不能上学、不能集会、不能建设工厂、不能迁移。不经当局许可,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做。”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反动的专制主义,始终活跃在政治气氛中。

在奥地利,从19世纪开始,哈布斯王朝面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的觉醒,露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来面目,对各种自由主义、非德意志民族采取高压和歧视政策,取消了言论自由,奥地利的广大人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从70年代起,哈布斯王朝中各种各样的“泛德意志”组织纷纷在国内建立起来,到了80年代以后,公开投入德意志帝国的怀抱,寻找保护,它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扩张,连续几次与德意志帝国缔结防守同盟。

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在数量上占比例最大,工业化的大幅度推进,政治复杂、动荡,人民一方面渴望幸福生活,一方面又不得忍受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大多数音乐家对生活不满,对用音乐表现生活的热情已有所下降,战争、自由、民主、平等在人们生活中日益严重凸现出来,政治的复杂、动荡,使得一部分人对跟随政治事件的热情已不再像前辈贝多芬、舒曼等,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更专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政治动荡的时代,失败带来对自由更为残酷的镇压,使得知识分子更为觉醒,人们失去了对前景的希望,沃尔夫把创作放在艺术歌曲这一领域,沉浸在自己喜爱的诗歌之中,用音乐表达与诗歌的共鸣,而尽量避开生活中的压抑、动荡与无奈。沃尔夫曾自我评价说,他的艺术的主要目标是表达现实的“严厉、冷酷、无情的真实―达到凶残的程度地真实。”

二、经济环境

19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大发展的时期,火车投入了客运阶段,科学领域发明了电报和电话,交通运输不断改观,重工业发展迅速,物质和科技的发展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变迁,使得艺术界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的结构有了相应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同时,在这种表面的物质繁荣背后,却出现了与人的生产成反比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在深刻分析这种异化现象时指出: “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作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使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仍贫困。沃尔夫在当时创造出了优秀的艺术歌曲,使艺术歌曲领域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然而这样的一位创造了人类优秀文化艺术的艺术家,在当时的经济状况却非常不好,他经常借住在朋友的寓所,靠教授学生,朋友帮助得以维持生计,在他生病住院期间的医药费用,也是由维也纳“沃尔夫协会”来负担的。

三、文化环境

19世纪是大师频现的时代,沃尔夫充分吸收这些精神文化的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这时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织,呈现一种复杂、多姿交织并行局面,文学上带有强烈主观主义,注重个人感情及内心的生活世界,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和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民谣和传说等题材,传记和各种体验在创作中占有相当位置,这种局面也使音乐创作也更加注重个性及情感,文学与音乐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交织、渗透的现象更为加剧,作曲家在创作中借助于戏剧、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形象寻求音乐之外的意义,沃尔夫充分发挥了诗词的意义,吸取了更多文化的精髓。德国在知识上的优势是一个从康德开始的新因素,不仅吸收了国际主义精神的部分,同时又以德意志一批优秀的文化名人也影响着西欧乃至整个世界。这时期也是伟人聚集的时代,在哲学上著名人物有黑格尔,拜伦,叔本华,尼采,马克思,恩格斯等。

在文学上著名的人物有歌德,雪莱,海涅,福楼拜这一时期文化名人济济,思想、文化的火花处处闪着耀眼的光芒,人们的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四、音乐环境

德奥人民对音乐有着难以置信的需求,剧院里无休止的轮流上演各种歌剧、歌唱剧和喜剧,人们热爱音乐,且音乐教育非常普及,“除艺术表演场所的演出之外,……公园音乐会也非常活跃,人们把交响曲、序曲、舞曲、进行曲经过改变的歌剧段落混在一起,……很少有人问:有谁爱好音乐,而是问:有谁不爱音乐……在上流社会,音乐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求接受音乐教育……在街头,有人一边像我们乞讨,一边给我们演奏,在各公园里只要我们到那里去,总会收到两个乐队竞相演奏的冲击”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派,“歌剧”与“乐剧”间日益加深的鸿沟,民族乐派产生新的界限。“对于演奏技巧的日益崇拜,工业组织对艺术,……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交响乐的霸权受到成功的挑战,……从舒伯特逝世到勃拉姆斯逝世之前这一段时期里,大约有几十部交响乐,这股潮流看起来微弱了。”

此时期的音乐也象文学一样,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局面。交响乐有恪守门德尔松古典主义,调和了一些舒曼的浪漫主义,同时又增添了北方德国交响乐的学院主义。如:约翰.温采尔.夫利沃达到舒曼,勃拉姆斯等,这些作曲家中有些人部分吸收了由新德意志派和法国标题交响乐传到他们手中的表现手法,一方面固守旧日的原则,同时,也采纳一些新的语汇,他们喜欢采取折衷主义的手法。另一派交响乐作曲家来源于伯辽兹和李斯特,写“标题音乐”。

在歌剧领域,除了有23家宫廷剧院外,还有不少于100家城市歌剧院和其他固定剧院,在歌剧创作上,瓦格纳的“乐剧”理论横扫欧洲,歌剧处于瓦格纳强大包围之中,“不论接受新的乐剧主张或反对之,都是微不足道的”。

钢琴音乐方面,浪漫主义时期诗意逐步消失,取而代之是严格的学院式的奏鸣曲、华丽的表现技巧,作曲家们吸收门德尔松、舒曼的传统,但同时也固守自己规定的界限。形成以李斯特为代表的炫技大师,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魔力和表现力。

第5篇:创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主任;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24-01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对其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习惯的时期,在思想、性格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班主任必须要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引导。因此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小学生的接触到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好的坏的都会学到,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孩子们就可能误入歧途。但是现实情况不得不让我们忧虑,一些孩子由于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其价值取向让人担忧,有的孩子恃宠若娇,不懂地尊重他人,爱打人爱骂人;有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偏见,认为学习好不一定能挣钱,认为有钱就拥有一切,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的影响。而面对这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许多班主任还做的远远不够。

2、管理观念、方式急需改进

新课程要求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却使许多班主任的眼里只有分数,其工作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对其它的诸如品德、爱好等方面进行忽略。一些学校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简单粗暴,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发脾气就是体罚,甚至还出现殴打学生的现象,这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3、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应试化的教育背景下,学生们无暇他顾,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忙忙碌碌、气喘吁吁。学生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写着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在一轮又一轮的激烈学习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激励考试中,我们的小学生已经麻木,没有了棱角、没有了兴趣爱好,眼里只有分数,不关心其它事物。长此以往下去,孩子会越来越缺乏对生活的热情,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厌世情绪,误入歧途。

二、新课程对班主任工作改进提出的新要求

1、明确新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精神的有道德、有文化的时代新人。小学生正是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需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和认真教育。因此,班主任必须明确这个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2、明确新的教育理念

因此,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在班级的管理中,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既做学生的老师,也做学生的朋友,让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友爱的温暖大家庭。

3、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看分数,扼杀掉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掩盖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的生活多了一些忧愁。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只看分数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因此,班主任转变过去的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学会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学习动机进行评价,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方向

1、师生共建班规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建设当中,有助于开动他们的脑筋和智慧、激发他们的潜力。班主任要召开班会,让大家坐在一起,探讨建立班规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研究班规的方案,该提议的提议,该辩论的辩论,共同为班规的建立出力。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注意引导,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给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们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同时也要肯定其为班级的付出,留住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由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信服和自觉遵守,更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以服务学生为主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管理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管理,而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第一位,而学生只需要服从管理,并没有发言权。这样的班级管理学生必然不会喜欢,也势必会引发他们的逆反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必须认真地对自己的管理进行反思,转变管理的观念,变管理为服务。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们中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们的未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人,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评价体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班主任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这种新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老师要改变只看分数、只看成绩的评价理念,要开放眼光,看到学生们身上的其它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并将其有机结合,客观地进行评价。第二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在这个方面班主任要开诚布公,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三,学生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班主任要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们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同学进行评价,这有助与学生们更为清晰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必须改变过去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是班主任、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与班级同甘苦、共荣辱,共同为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创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接待工作;思考

作者简介:胡晓娥(196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导,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高等教育学;李星(197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15-02

一、对高校接待工作内涵的理解

“高校对外接待工作,是指对来校从事考察调研、出席会议、检查指导、学习交流等公务活动的专家或领导的接待与服务工作。”[1]当前,高校接待工作早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迎来送往、管吃管住等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更多地是成为高校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接待工作实践,认为接待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工作,包括接待主体、接待客体、接待目标、接待内容、接待方式、接待类型等内容。具体地说,从接待主体来看,主要指学校领导、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其他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从接待客体来看,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外部单位,分团组或个人形式;从接待目标来看,主要是为高校教学、学科、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提供服务;从接待内容来看,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完成来访任务的愿望和要求,并为之提供优质服务;从接待方式来看,主要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接待规格、程序和方式;从接待类型来看,主要分接待国内来访、国外来访和接待上级来访、平级来访、下级来访及群众来访。总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接待工作各不相同,但从发展趋势来看,都是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

二、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需把握的几点原则

一是规范性。规范性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基础。“接待工作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根据组织纪律制度进行接待安排。”[2]高校接待工作和其他性质的接待工作一样,并不是随意、没有约束的,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公务接待的范围、原则、标准、程序、纪律等;201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对“三公”经费使用作了明确规定,高校应以此为依据,结合实际,加快制定学校公务接待实施办法,做到按制度办事、用规范保证接待工作顺利完成。

二是程序性。程序性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接待工作涉及的人员、环节、流程繁多,如果没有程序保障,是难以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接待工作在程序上主要分前期准备、落实实施、总结提高等阶段,具体包括收集来宾情况、制定接待工作方案、准备接待材料、迎接来访宾客、安排住宿饮食、组织双方活动、欢送来访宾客、处理善后工作等事项。只有从接待方案制定到执行,从信息反馈到吃住行安排等各个接待环节上都制定出完备的规则和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则操作,才能确保接待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灵活性。灵活性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创新工作的重要形式。接待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在接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可变性,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需要接待人员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接待工作顺利进行。如果接待人员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就难以妥善处理好临时变化或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对接待工作的影响。如客人的、民族、国别等方面的不同,对住宿、饮食等方面的要求各有所异,如果事先予以考虑安排,就会避免给客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不便,让客人感到温馨和舒心。

三、对做好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接待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接待工作理念

要做好高校接待工作,创新思想观念是首要。一是要树立平等观念。学校对待任何来访者,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热情服务。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落实到接待工作中,就是要以来访者为本,在接待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把握人性化特点,体现人性化关怀,做到以情感人,用心接待。三是要树立大接待的理念。要积极拓展接待的时空,不局限在校园,不局限于校园文化,要把高校接待与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对接,拓展接待工作的外延,提升接待工作的文化内涵。四是要树立精细化服务的理念。细节决定成败。接待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考虑周全,力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实现最大限度地为来访者提供优质服务。五是要树立特色品牌的理念。要把接待工作作为宣传学校的平台,树立“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服务,培育特色品牌,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突出“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把接待工作做出新意、做出精品,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创新接待工作方式

我们认为,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方式既要有校内接待,还要有校外接待。高校接待工作与一般性接待工作相比,不仅仅是迎来送往,更为重要的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是一个校内接待、校外接待一体化模式。做好校内接待,主要是让来访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整体状况、办学特色和优势,实现来访意图,这也是高校接待工作的主要方式。做好校外接待,主要是让来访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自然风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印象。因此,充分利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让来访者在游览地方名胜古迹、自然山水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地方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魅力,加深对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了解,这是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同时,校外接待还能积极促进高校的发展。一方面,对来访者来说,不仅会留下深刻印象,还进一步增进与学校的感情和友谊,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对学校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与来访者更多时间的接触,学习来访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构建大接待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不仅仅是接待对口部门的事,也是学校各个部门的事,事关全局,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协调联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的定位要着实高一点,要将其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宏观大局中考量,构建以办公室统筹,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及有关人员协同的学校大接待工作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一是要设立专门接待工作机构。一般来说,各高校负责接待工作的对口部门是办公室,由办公室内设的行政科或综合科具体实施。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和高校接待任务的日益增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专门负责接待的工作机构,为副处级建制,由办公室副主任兼任负责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负责组织调配全校接待资源,统筹管理学校接待场所,以提高接待工作效率和水平。二是要完善接待工作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贯彻落实好上级部门关于接待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把建立和完善接待工作规章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接待工作的范围、规格、流程、细节、标准进行规定,严格规范接待行为,努力在接待中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确保接待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三是要严格管好接待经费。严格管理好和使用好接待经费,是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也是勤俭接待、维护好学校良好形象的需要。要按照“勤俭节约、优质服务、从严控制”的原则,对接待经费实行统一管理使用,重点抓好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实行经费使用全过程监督。四是要强化组织协调。接待工作面宽、量大,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整合校内接待资源,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同时,也需要密切与宾馆、酒店、景区、机场等校外接待场所之间的联系,做到相关信息掌握及时、准确。五是要提高接待人员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外出参观考察、参与重大接待等方式,切实提高接待人员的政治素质、知识层面、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便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

(四)彰显接待工作特色

精心打造接待工作特色,推动接待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接待工作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要积极借力于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为我所用,为接待工作创造更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加周到、优质的服务,增进友谊,加深感情。如在用餐场所的选择上尽量注重地方文化氛围的营造,在餐饮安排上尽量突出地方特色菜、精品菜,使客人在用餐中领略和感受地方文化特色,加深良好印象。二是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名人效应”。“高校接待工作具有明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特点,具有浓厚的‘学术味’,呈现明显的‘高校特色’。”[3]高校是各种人才、精英集中的地方,每所学校都拥有一些社会知名的专家学者。如果在安排接待工作时,适当安排来访者熟悉或知晓的专家、学者参与,既能增加接待工作的学术性,又能提升接待工作的品位,产生更好的接待效果。三是要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接待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高校的性质、特点、作用和要求,在座谈交流、介绍情况时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凸显办学特色的成果,让来访者感到记忆深刻,不虚此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技术师范类大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上就很有特色,本着“校企结合,产教互促”的思想创建了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将其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致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相结合,学生在学完专业理论知识后,可以进入旅行社实习,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旅行社业务的顶岗实训,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把学生打造成为创新型、应有型人才。在介绍学校整体概况后,安排来访者享受旅行社的全真服务,在领略地方旅游文化的同时,又实地考察了教学成果,极大地发挥了接待工作在学校对外宣传的独特作用。

总之,高校接待工作至关重要,但任重而道远。在协调创新背景下做好高校接待工作,关键在于要把接待工作放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格局中去谋划,放到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去发展,不断丰富接待工作内涵,不断创新接待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陆颖.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优化浅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128-129.

第7篇:创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神话主义;中国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7-01

在21世纪的新媒体文化背景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神话主义”(New Deificationism)浪潮。“新神话主义”以电脑技术为基础,以幻想为特征,以传统幻想作品为摹本,制造了大量文化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产品,当代由数字技术辅助完成的动画影片成为其内容的重要构成。

新神话主义背景下的动画影片创作是否能将单个的神话故事还原到神话世界的整个系谱之中,决定了该部作品的描绘幻想的流畅程度和文化认同程度。细数新世纪后的中国动画,取材自中外神话的作品层出不穷,有的是在尊重神话原著的精神内涵前提下的改编,如《新西游记》《哪吒传奇》等,还有一种是拼合式、跨文化甚至是戏谑式的重写,如《艋亟鹕吵恰贰肚鸨忍卮竽质二星座》等,本文仅就作品中呈现出的三大特征简述如下。

一、经典文本的反复改写

在尊重神话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动画改编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经典文本的反复改写,如《西游记》题材、《封神榜》题材、《希腊神话》题材等。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2015年也因此被称为动画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在西游题材动画中,主要的改写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当代科技文化与网络文化与西游记的糅合,如2002年的《魔鬼芯片》,故事情节里融入了科幻元素,2005年的《夺宝幸运星》则改编自受西游文化影响的著名网络小说《嘻游记》;第二种是截取《西游记》的某一段情节进行扩展改编甚至是戏说,如2005年的《红孩儿大话火焰山》、2007年的《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以及2012年的《美猴王》等;第三种是基本尊重原著的动画演绎,2011的《西游记(新版)》是典型代表。

二、跨文化神话元素的糅合

早期的神话改编类动画往往取材自中国古代神话,并以尊重原著的基本情节与故事背景为指导原则,与之不同的是,新神话主义背景下的中国动画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范围,在作品中出现许多跨文化的情节与视觉元素。《丘比特大闹十二星座》取材自罗马神话,丘比特(拉丁语:Cupido),是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十二星座的传说起源自希腊神话,而剧中丘比特的服装明显带有少林寺练功服的特征,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日本动漫《七龙珠》的影响。2006年的《精灵世纪》与其说是选取日耳曼神话中的精灵世界为叙事背景,不如说是新神话主义代表文学《指环王》引领下的“精灵热潮”产物。2006年香港出品的《夫子之魔界梦战记》中每个单元都以不同的经典故事作背景,分别有“神灯传说”、“花木兰”、“十兄弟”、“新西游记”等。这些故事的选择东西方背景皆有,故事中除了保留原有的情节外,也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剧中有着接二连三地发生的充满笑料又惊险的故事。

三、流行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动画式呈现

随着当代文化的流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艺术构成的一部分,动画创作题材选择历来是传统题材与日常生活二分天下。近年来,在许多动画影片中,二者更是融合在一起,具体情况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一部影片既展现生活情景,又有幻想世界的故事。其中以2010年的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为典型代表,影片以小龙家庭的一个普通的早晨为开端,全家人吃早餐、小朋友踢毽子、老人们喝茶聊天、小贩摆摊等,这些都是现代人的生活场景,使观众产生身份认同感。第二种是讲述发生在奇幻世界的故事,在人物设定、叙事手法、价值观设定等方面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喜好。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脸型由传统的心形、卡通化设定变成了长脸造型,更符合本片中心灰意冷的不羁青年形象,给观众带来了崭新的审美体验,土地公的形象和行为接近西方的精灵,却广受观众的喜爱。

从神话文本到动画影视的改写过程,经历了口头传说到书面语言,再到视听语言与动画语言的表意载体变化,这当中注定会经历复杂的多重转译。在新神话主义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动画作品显示出自身的典型特点――经典题材的重复性、元素选取的文化多元性、日常与奇幻的交叉性。这些特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中国新神话创作与改写的整体特征决定的。而在神话元素的运用过程中,超越古人得天独厚的知识资本是最重要的创作前提。相较之下,中国动画创作者们缺少的正是上述知识的储备。对于当代再造神话而言,学术底蕴比想象力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当代动画创作人来说,知识是亟需补充的,这样才会有更多高质量的神话幻想类动画作品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J].中国比较文学,2007(4).

[2]谢迪南.当“新神话主义”成为浪潮[N].中国图书商报,2004-10-08.

[3](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黄珏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第8篇:创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育人;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于新的载体与平台,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互联网+”新的特点为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创新思维,提升服务水平,是广大育人工作者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内涵阐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服务育人工作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呈现出新特点,数字信息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颖性与创新性,提升了服务水平,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互联网+”最新理念的提出是2015年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其本质内涵主要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由互联网转化的科技成果与其各个行业相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与载体,转变传统的行业发展模式,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升级转型,优化发展战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其主要有跨界融合,连接一切,重塑结构等特点,代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实现了多样化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成果的转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与平台,促使高校服务育人工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也更加多样化。这不但增强了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吸引力,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在课堂教学、召开班级会议时进行。而在新媒体时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信公众号、QQ班级事务交流群、微博宣传、网页新闻、多媒体授课等形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余形式,也提升了大学生交流、互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热情。[2]

2.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多样化的新媒体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捷、新颖性的同时,其教育的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不断通过手机、电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但部分内容与观点在发表时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筛选,部分观点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同时,海量的内容呈现于读者面前,大学生有时也仅仅是粗略地浏览、阅读,不能深入地理解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传播方式,给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带了新要求。在通过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方式等都需要不断地转变,适应新的环境。[3]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是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网络的自由性,大学生获取网络资源更加的方便快捷,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吸取知识的多样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体系、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带来的思想上地变化,了解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新作用,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的践行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4]

2、教育过程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是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点,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需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可利用资源的有效整合、筛选,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来。实践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复杂的网络环境对于学子们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会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影响到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动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问题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工作方针,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互联网+ ”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培养与自学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同时大学生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与特点,对于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性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要求。一支现代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科学化,保持新颖性的重要保障,要求其具备明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在引M、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应该制定科学的招聘规则,对于其学历、专业、综合和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招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在职的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强化业务素质的同时,培训其掌握网络教学的技能,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构建对外交流机制,加强国际知名院校、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其他高校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其次,在学校加强培养的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充电,开拓思维、熟悉相关的网络知识和新媒体使用技能,提升业务技能与综合素养,争取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服务育人工作者。[5]

2、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组织,他人之间相互监督的他律意识,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首先,应该在大学生刚步入高校的大一时期,将明确大学时期的任务、目标,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培养良好的自律意识等观念融入到大学生新生教育工程中,培养自制力较强、严谨苦学、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其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其参与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环节中来,建立相应的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一方面,因为学生之间相互比较了解,τ谥芪Т嬖谛睦砦侍狻⒉涣枷肮叩难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反馈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锻炼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有利于在“互联网+”环境下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3、加强网络监管,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径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整治与监管,健全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净化互联网文化传播环境。要利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这也要求公众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改善价值取向选择的外部环境,为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基础;要全面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和针对性,随时了解网上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绿色网络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21世纪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了时展的潮流。其与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相结合,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实践中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新时期高校在开展服务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互联网+”计划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转变方法、提升服务育人工作的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为培养新时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北京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2] 尚起媛.高校思政微博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7)160-162.

[3] 金曦.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D].兰州交通大学 ,2015.

[4] 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 徐海鑫,廖浩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

第9篇:创作背景范文

人员招聘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企业招聘工作任务繁重、效果不高、劳资双方矛盾较多,给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困扰。在“互联网+”理念日趋发展成熟的今天,运用“互联网+”理念开展企业招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机遇

1.招聘信息更快、传播更广、费用更低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招聘信息。在前期准备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招聘公告只需通过网络后台程序进行简单快速的操作即可实现。即便是通过线下渠道的招聘信息,也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快速的传播。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打破了传统方式下的群体和地域限制,可以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任何地方,企业招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费用更低,往往通过与专业的招聘网站合作信息。而由于网站信息容量较大、成本较低的特点,企业的招聘公告费用也比传统渠道更低。

2.筛选简历更加简便、准确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完全可以抛弃传统的纸质简历收集和筛选方法,继而采用网络平台进行简历收集和筛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筛选简历只需要设定好筛选标准,通过后台管理员操作平台进行“选项卡”式“下拉按钮”选择即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筛选简历,能够大大缩减人工工作量,并提高筛选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评方式更加灵活

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招聘工作的测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有效。与传统的纸笔测试、面对面交谈不同,运用“互联网+”方式进行招聘测评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大大节省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招聘测评方式有基于计算机的心理测验测评、基于计算机程序的“机器笔试”、基于社交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面试”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要求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招聘工作中,求职者极有可能将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信息上传网络,并快速传播。如果求职者在面试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会把企业的“负面形象”大肆宣传,最终使企业陷入巨大的信誉危机之中。“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企业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人员招募的竞争更大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信息的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每个求职者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成百上千家企业的招聘公告,将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成熟,通过互联网渠道招聘信息进行人员招募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传统的线下招聘渠道。

3.测评试题的区分难度更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平台搜集到企业的历年招聘测评信息。有些专业的招聘服务机构甚至在各类网站有偿传播“应聘宝典”。求职者通过事先搜集并认真研究应聘经验,能够在应聘中超常发挥,取得较高的测评分数。当大多数应聘者都采取这样的“准备行为”时,企业招聘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分度就大大降低了,最终将造成企业招聘工作的低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的创新策略

1.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公告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信息能够扩大企业的招募效果,能够从众多应聘者中选取最优秀最适合企业岗位的人员。通过互联网途径招聘公告具体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通过专业的招聘网络招聘信息,例如前程无忧、应届生、智联招聘等。二是通过包含招聘模块的综合性服务网站信息,例如赶集网、58同城等。三是通过在企业网站中开发专门的招聘网页信息。四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公众账号信息。

2.采用在线简历筛选系统,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简历筛选能够给企业招聘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使简历测评环节更加准确可靠。利用专业招聘网站的在线简历投递系统,能够轻松收集千百名应聘者的电子简历。通过后台程序的筛选系统,能够轻松实现在线简历筛选,通过设置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等级水平、专业类别、学分绩点等筛选选项,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应聘者。

3.依法规范招聘工作,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招聘公告、测评方式等招聘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快速、广泛地传播。由于网络发展的不成熟及网络监管不力,企业信息在通过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严重失真的现象。通过纵横向多个维度的多次传播,目标应聘者最终接收的信息可能是完全虚假的,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给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巨大困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更加重视树立并维护良好形象,依法依规开展招聘工作。

4.开发科学有效的测评技术,及时更新测评试题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应聘者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获取企业的招聘测评信息。通过分析历年笔试试题能够成功预测当年试题内容;通过查看并模拟过往面试环节,往往能够在当年的面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可以在了解往年心理测验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实现自己性格与目标岗位的完美匹配。面对如此“刻意塑造”的应聘者,企业应不断开发、更新测评方法和测评试题,创新测评工作内容,从而保证企业招聘工作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