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中专两年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中专两年毕业总结

第1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不知不觉,又到毕业季,大学毕业生们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写一份自我总结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有助于大家学习

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1随着毕业日子的即将到来,我们的毕业设计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毕业设计是我们学业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更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与丰富,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们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

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我们设计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毕业设计是对我们的知识和相关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认为,毕业设计也是对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毕业论文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

毕业设计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我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我们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我们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怎么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有指导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毕业设计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我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所以毕业设计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周杰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毕业设计的研究期间,我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在此,我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2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忙下,透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必须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持续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习“--”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用心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主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用心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用心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我,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贴合了“--”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我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光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用心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潜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善。作为21世纪的--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务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透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光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能够。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必须会全力以赴。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用心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由于参加党校的时光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善;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年里,我必须认真要向党员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3这一学年是大学的最后一年,感慨良多,大四学年总结鉴定表。

在学期一开始,离别愁绪就笼罩了我们;在我们还来不及伤感时,就要开始忙于论题大纲,材料册,开题报告;收集论文资料;选出参考文献......

大四的我们最容易陷入迷茫困惑,但却不能迷茫困惑,我们必须尽快寻找并确定自己的方向。对于我而言,暂时是没有考研的想法的;所以专心找工作的事。我在网上搜索大量的招聘信息并分类整理,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进而对照工作要求拓展自己的认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接着是写简历,中文简历和英文简历都各备2份以上,然后根据自己整理的公司资料有针对性的投发简历。当然,还得熟悉一些必要的面试流程与面试技巧。在去参加面试前,要有良好的心态,坚信自己成为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四的时候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多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专业八级考试。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抽出相当的心力来准备这场尤为重要的考试。总要给自己留一个无悔的记忆。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对于漫长的一生来说这四年是短暂的,却可以成就我们一辈子的记忆。心酸的,快乐的,忧愁的,喜悦的;都将珍藏我们心底。而我们,将继续前进。 时光飞逝,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年又过去了。在忙碌的大三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学习,工作上,我都收获很大。 大三学年转瞬即逝,这一年给我自己留下了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个人总结。

在思想政治方面:通过在校的学习,认真学习并掌握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上进心强。

我一如的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断学习各类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三年来,自己一直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经验,能较好地完成各科学业。学习是忙碌的,繁重的,有时会感觉很累,有时候侯还得熬几个通宵,可是,我也充实着、快乐着,在学习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满足。

学习上,吸取了前两年的经验和教训,我努力协调各方面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在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上有了大大的增多,坚持每个星期看专业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大三开始,我们真正进入了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这也增长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我们的专业视野。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方法。由于专业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也深知专业课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独立思考,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学习中也收获了一份自信。

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起大一大二有了很大进步,成绩也明显有所提高。生活中,我充满感恩之心,努力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我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爱......

回顾大学三年来,我似乎都在不停的学习,在进入大四、即将面临毕业的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好好思考。以往总是计划了一大堆,安排了很棒的学习日程。大学,我把它当作新的起点,重新开始!我告诉自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生活里尝试去做一些新的东西,探寻一些东西;学习方面,我知道在这样一个人才汇集的大学里我什么都不是,唯有努力,用功!真的在很用心的做每一件事情,对待每一个人,追求完美固然是好,可有的时候残缺也是种美丽。人生有得有失,不可能什么都好的。经历很多波澜后,大三里我会学了用平常心去看待问题,在某些方面适当降低标准,

给自己减压。这让我成熟不少!

总之,过去的三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三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熟的三年。在学习生活中要弥补不足,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全面发展。在新的一学年里,我一定认真要向优秀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4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知识包括了从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到财务管理的运用等划等许多方面。同时我也辅修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管理学课程。通过学习,我能较好地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会计作为一种广泛的市场工具,如何利用它并为企业带来获得具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不仅如此,我认为会计人员除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魅力。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我努力学习职业道德,积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成为诚实守信并适合社会的有用人才。

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校园活动,曾担任校健美操的队队长,多次参加校极、省级的演出,得到省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校学习期间我曾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和“社会工作积极分子”的称号。我个性开朗,善于与人交往,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我乐于接受挑战,学习能力强,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我渴望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更充分地展现我的能力,渴望加入到更为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团队中去,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您的公司。我会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竭尽全力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

毕业论文的自我总结5人为人诚实,团结同学,富有亲和力。工作认真负责,除了具备作为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还拥有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

在学习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除了努力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几乎每学期都获奖学金外,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室徽设计大赛中,我所设计的室徽取得了优胜奖;我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了三级证书;在专业知识方面,我深知自己所学不足,所以报名参加了四川省中级电算化和会计资格证考试,并取得证书;在全国注册会计师(cpa )的考试中,也通过了公认最难的会计科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积极的参加会计行业的考试,努力的充实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第2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指导性 综合实践 模式

近年来,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践环节应该如何规范,一直是困扰会计专业的一大难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在毕业环节综合实践方式,通常采用理论型(论文形式),实践形式(实习总结形式),这两种方式。

一、会计专业毕业环节论文形式的综合实践

就其论文形式来讲:论文的撰写旨在培养、检验毕业生通过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手段,应用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展示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及想象能力。

(一)这种方式在高职高专的毕业环节综合实践中的优点

1.学生的组织安排较易

因为论文的写作要求、格式、批改较为成型。

2.论文命题较成熟

虽然每个高职院校论文命题每年均有增减,但成型的较多。学生的选题也偏重于选理论方面题目,因为好找参考书。

3.考核过程成熟

经过几年的探索,对这种方式如何控制过程,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等,各学院均有一套成熟的质量监控体系,论文的规范、质量也都有较大的提高。

4.考核结果成熟

论文的考核结果通常采用答辩方式,其结果也易控制和把握。

(二)论文形式的综合实践的不足

1.论文考核与学生实习岗位脱节,学生很难针对现实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2.论文只是注重了理论知识的阐述,少了高职高专应用解决问题的特点。

3.这种方式有可能造成空对空,有为写而写或抄袭或无从下手之感。

二、会计专业毕业环节实习总结形式的综合实践

这是毕业环节综合实践方式的又一种形式。这种方式强调反映学生对操作技术与规范、基本技能与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

(一)实习总结形式的综合实践的优点

1.写作简单。一般只是要求对本次实习岗位的内容进行描述与总结,这些资料容易获得,且写作要求不高。

2.如果实习岗位非会计岗位,也能较好完成实习总结,防止空对空。

3.防止抄袭。学生抄袭的可能性不大,学生必然要动脑自己完成。

(二)实习总结形式的综合实践的缺点

1.难于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2.实训过程不易控制,教师无法参与。

3.由于学生看问题比较简单,很难达到毕业实践的目的。

综合以上两种现实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我们提出基于全程导入法教学模式下的指导型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方式。

三、指导型会计综合毕业实践方式

指导型会计综合毕业实践方式就是毕业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生与教师根据具体岗位,共同讨论拟定有针对性、有一定思考深度的论文题目。这种技术应用论文与传统本科教育的论文和以上两种高职高专论文有很大区别,它更强调论文的应用与实效性。这种方式更符合国家对高职高专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的目标:应用已有的所学知识、能力与技能来解决岗位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使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化,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应职应岗能力(包括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

指导型会计综合毕业实践方式其必要性在于其符合全程导入法教学模式对毕业环节综合实训要求的三个条件:

第一,只有依据真实岗位来判别问题解决成功与否,才能评判一个毕业生有无真本领。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综合实训环节,应尽可能地依据现实岗位状况与要求出题,同时依据现实岗位状况与要求来评判问题解决的成效。

第二,如果学生一时无法真正确定就业岗位,但选定了一个真实岗位(并非毕业生真正就业的岗位)做毕业综合实践,并学到了该岗位真实状况下应职、应岗能力,说明该生已奠定了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今后上岗适应会大有裨益。反过来,如果学生平时学习时没有就业岗位目标,到了毕业阶段也没有进行与真实岗位相对应的毕业综合实践,也没有提出依据现实岗位来评判实践成效的要求,则学生在校期间等于没能学到真本事,这是用人单位所不希望的“产品”。

第三,毕业综合实践全程导入法不但对学生有择业定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位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根据学生应职应岗能力的需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或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技术应用方案设计能力、技术应用论文撰写能力、技术应用操作能力综合性训练。所以说指导型会计综合毕业实践方式,一是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及其优化选择的能力;二是能形成方案实施操作及其优化的能力。完全符合全程导入法教学模式的要求。

指导型会计综合毕业实践方式优点如下:

1.针对性强。针对每个人拟题,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2.老师指导有针对性,对学生实习过程易了解指导,且易控制达到会计专业毕业环节综合目标。

3.考核成绩真实反映实习的结果。

指导型会计专业综合毕业实践方式缺点是非会计岗位实习,要求老师的素质高,应具有其他知识储备。

第3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政策基点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首次将“小康水平”用于衡量我国第二步战略部署是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政策深化是在2000年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描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规划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然而要想如期实现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是难点之一。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于大学生就业增量高峰期,将长期面临高素质人才高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年这些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2000年后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见表1。表1说明2000―2009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0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是2000年的两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是2000年的6倍,创出历史新高。200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以年均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3年由于首次扩招生员毕业,毕业生数量较前一年增幅最大,为46.2%。2000―2009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一般在60%―70%之间。2003年后,平均年就业率为72%,30%左右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窘境。按这个就业率计算,我国2009年有超过17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在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在2003年后开始变得日益严峻。

表1 2000―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资源来源:根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整理。

对于家庭来讲,培养一个高校毕业生需要可观的教育投资,可以说高校毕业生作为家庭投入的人力资本承载着众多的希望,一旦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知识贬值、知识无用论又会老调重谈,造成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一些人高中毕业后会放弃高考而就业,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是我国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减少结构性失业是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关键

从供求角度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失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总量性失业(绝对失业),即劳动力的总供给在量上高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二是结构性失业(相对失业),即使在供求总量平衡的情况下,存在一方面岗位空缺,一方面想就业人员又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主要包括大专生、大学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在我国总体而言比重偏低(见表2)。

表2 我国1964―2007年6岁及6岁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年度统计数据计算

2007年时我国大专以上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只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6.6%,在总量上仍属供不应求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这些年来不容乐观,2001年至2005年的就业率分别是90%、80%、70%、72.3%和72.6%,2009年为6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这一层次群体的失业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失业上。为提高这一群体的就业率,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4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教改项目“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医学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优化研究——以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为例”(编号:2014XQ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57-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1448所本科院校(教育部2012)中设有994个英语语言文学点。仲伟合指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使得国内各高校英语专业目标和模式趋同,人才培养千校一面。国内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在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或多或少弱化了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欠缺。

我校自2006年第一次招收英语专业学生以来,至今已毕业了8届学生。为了了解我系的办学质量,笔者对在校的4个年级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以期发现目前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二、需求分析理论

陈冰冰指出: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经贸、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在外语教学领域,随着关注点从学习者语言需求向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转变,需求分析开始被应用到通用英语教学领域,成为外语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

学习者需求分析的目标一般有两个:一是设计新的课程体系;二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本文的目的是在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意见和学习需求后对现有的课程提出优化建议。学习者需求有两类:学习需求与目标需求(Hutchinson &Waters,1987:59),同时,他们还把目标需求细分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学习需求则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目标需求是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它和学习需求一起成为评价课程设置的重要指标。本调查研究包括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两个方面。

Berwick. R把需求分析的数据采集工具有两类:归纳型和推理型。前者指案例分析、观察、无结构式访谈等;后者如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测试等,可为课程设计提供多种形式的基础数据。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之后对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三、研究问题

本调查的主要问题有:①英语专业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是否满意?②往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调查;③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岗位能力有何要求?④现有的课程设置能否满足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如何根据这两个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1. 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分两类:英语专业本科在校生和用人单位。2015年,笔者选取了当时在校的4个年级(2011级至2014级)的21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了了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笔者选取了网上的相关招聘信息。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需求统计,分学习需求统计和社会需求统计。学习需求统计记录学生对课程的具体需求。社会需求统计记录用人单位对英语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及业务能力要求。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需求分析调研。针对社会需求笔者归纳整理了智联招聘网的信息。

4. 研究步骤

本次调研共对在校生发放问卷239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问卷回收率91 %。

四、英语专业在校生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在校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目前情景分析和讨论,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等。调研主要有7个方面的问题:①选择英语专业的动机;②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③感兴趣的英语语言技能(多选);④比较欠缺哪些能力(多选);⑤最满意的英语专业课程(多选);⑥最不满意的英语专业课程(多选);⑦最受欢迎的英语教师。

第一个问题,46%的学生选择调剂到我校英语专业,24%的学生选择由于个人爱好。第二个问题,31%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大量阅读,而42%的学生表示自己主要通过背单词来提高英语水平。第三个问题,57%的学生选择听作为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技能,而58%的学生则选择说作为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技能;第四个问题,81%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能力亟待提高;第五和第六个问题,在所列20门课程中学生最满意的课程是综合英语,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是语言学;第七个问题,与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科研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相比,学生更喜欢语言基本技能扎实的老师。

1. 往届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2011届的82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2.68%,年终总就业率为97.56%;2012届85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8%,年终总就业率为98.82%;2013届88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4%,年终总就业率为96.5%;2014届63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2%,年终总就业率为98.41%;2015届78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1%,年终总就业率为94.87%。截至2015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对于省属二本学校来说是一个不俗的成绩。

2. 近两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从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同学们大部分就业于公司,从事与英语翻译相关的工作。英语专业2013、2015届毕业生有近59%的学生进入各类型企业工作;考研人数为7人,占4.2%;进入公办学校的人数为12人,占7.2%;进入国企人数为5人,占3%;进入其他非公立教学单位的人数为19人,占11.44%;进入高等学校人数为2人,占1.2%;进入医疗卫生单位的为4人,占2.41%;进入机关的4人,占2.41%;其他事业单位的8人,占4.82%。

3. 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本次调研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笔者在智联招聘网上收集整理出了23份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本次调研主要针对用人单位的目标情景分析即毕业生在职场中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目前急需的英语人才类型、英语专业毕业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等。

调查结果表明,就学历要求而言,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最大,占69.57%;对于研究生的需求不大,占13.04%;专科生占17.4%。就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言,社会对听说的要求比较高,然后是读写、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就证书要求而言,用人单位普遍对于英语专业四、八级、CET六级、BEC中高级、报关员证和教师证的认可度高。就岗位需求而言,用人单位最需要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其次是能从事英语翻译、商务翻译、英语培训师、英语教师、海外市场经理等岗位的人才;就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应聘人应具有责任心、上进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现有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

通过对我系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及需求分析,我们就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反思,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①照搬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课程;②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

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基于调查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应以“夯实基础,拓宽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强化专业技能课、丰富课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为目的来优化课程设置。

(1)夯实基础课程。我系81%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口译能力比较差,而社会需要口语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因此可考虑口译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我系学生考研的比例较少,而且考研的方向基本上是文学和教学法方向,专八考试也取消了语言学方面的考查内容,同学们大都不满意这门课程,可考虑取消“语言学概论”,或者减为36学时。我校学生专八考试的改错部分均分为1.2,因此可考虑把语法课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英语测试”这门课对于我校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实用性不大,这门课程可考虑取消。我系综合英语只上到第六学期,建议第七学期继续上高级英语,为专八考试打下牢固基础。“英美报刊选读”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建议取消这门课。同时,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选修“国际商务概论”“管理学”“国际商法导论”“外贸单证实务”或是“医学英语”等课程,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多元化英语人才的需求。

(2)丰富课外活动。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把参加专业活动和学科竞赛作为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多元化的学科竞赛和专业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双语演讲大赛、电影配音大赛的基础上可增加口、笔译大赛、英语话剧大赛、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商务英语知识竞赛、商务模拟谈判大赛等。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带领学生参加广东省口译大赛、韩素音翻译大赛、澳门“商骄”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参加广交会和各类商务会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加强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培训。我校毕业生基本上在外贸企业和各类教育机构服务,因此,可以开设一些有关BEC中高级考试、教师资格证、CATTI等考试的讲座,帮助学生提高合格率,获取更多的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本研究以我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研究目标,调查了我系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情况,并结合近五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招聘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社会需求的新情况;对我系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优化建议。由于受调查时间影响,只对73%的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限于地理位置等的影响,本研究也未能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只是收集了招聘网上的相关用人信息。希望今后可以就往届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的能力等方面继续进行调查,开展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3):47-50.

[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125-130.

[3] 范玲,吕英莉,腾飞.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4):18-24.

[4] 李德凤.翻译教学: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 王学功.医学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105-107.

[6] 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18-126,160.

[7] 杨金蕊,丁晶.基于需求分析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3,(5):74-82.

[8] 张虹,王娜,曹红晖.“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外语,2009,(3):79-84.

[9] 郑大湖.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多元课程体系构建[J].外语界,2016,(6):49-56.

第5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73-02

一、前沿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领域的毕业生数量已高居国际之首,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土木工程专业在每个高校中都有开设,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占据相当的比例。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面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同高校的学者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1-3],但朱高峰院士在总结并肯定我国本科教学取得的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4]。为了弥补在教学方法上与国外大学的差距[5-7],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随后,教育部和住建部积极推动了在土建类专业的实施。为了贯彻实施该计划和培养合理的工程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也在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

从毕业设计角度来说,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知识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使毕业设计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相应改革方法,本文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想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引玉之砖,希望为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采用统一和集中方式,即在大学四年中第八学期开学之后的前两周,由学院教务办集中组织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单位,每天早上指导教师组织所有学生集体出发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两周实习之后再进行毕业设计,多年来,指导教师深深感觉到这种统一的毕业实习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

1.区域限制使毕业实习操作困难。我校地处东北哈尔滨,哈尔滨市是一个四季鲜明的城市,可供建筑施工的月份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1月,每年剩余月份都处于非施工状态,然而哈尔滨地区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在3月份,也就是说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日期是三月初开始到三月中旬结束,但是这个时间段哈尔滨不是施工日期,所以每年联系到的施工场地大都处于非主体结构施工的日子,因此,即使学生到施工场地去实习,也难以保证毕业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人数众多,实习效果难以保证。我校近几年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分为两个班级,2010年以后分为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在60~90人之间,这给集中毕业实习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一个实习场地很难容纳这么多学生,实习单位考虑现场安全问题大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到了实习现场,受实习时间的限制,指导教师也很难保证所有学生的实习效果,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实习本身,同时,又由于实习经费和现场条件的限制,在实习现场不能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也就带来了学生在施工单位的实习时间不能得到保证的问题,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和教学要求。

3.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脱节。毕业实习是在毕业设计的前两周,也就是说毕业实习结束之后立即进行毕业设计,虽然毕业实习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支持,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毕业实习不能保证其针对性,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时还没有完全开展毕业设计,那么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毕业实习中不一定得到解决,而学生在实习场地学习到的知识可能对毕业设计帮助不大,这样的毕业实习对毕业设计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此时毕业实习已经结束,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只能靠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资料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三、基于集中分散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建学院近年来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多次举行教学方法的研讨会,并借鉴国内高校的一些措施[8-11],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基于集中分散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一师多徒”的教学方法。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从2009年开始实施“一师多徒”的措施,即在大学的第五学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由学院组织学生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自己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方面通过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生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计划,参加学校和学院的科创活动,另一方面,积极灌输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加现场实习,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毕业设计题目选择制。在大学的第七学期期末,所有土木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将今年的毕业设计题目、教学等情况汇总后向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毕业设计题目、结构类型和具体要求等情况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所指导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在寒假期间需要阅读的文献、书籍和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时间和心理上有所准备。

3.集中分散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统一集中方式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脱节,其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目前,有的高校采用分散制的毕业实习模式[12],但是该模式执行起来较困难,如学生的自律性不同,有的学生甚至采取造假的方式来应付毕业实习。根据目前我校的区域等特点,从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采取“集中分散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如下:①对于集中分散制而言,学院不再采取由指导教师统一带领学生到单位实习,而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由老师或学院有针对性的联系实习场地,学生在现场可以根据指导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有针对性地进行笔记记录和拍摄相片,也就是说,将人数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分散开,毕业实习由指导教师全权负责。②相近题目的指导教师1~3人可以组成一组,由其中一名指导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毕业实习,这样,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习,实习效果较好,也就是说,将分散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此集中起来进行毕业实习。③指导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时间,如可以选择边实习边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可以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集中分散相融合的方法,一方面解决了因为人数多导致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遇到的难题可以马上解决,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业实习在加深对所从事行业了解的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提供知识储备,两者相辅相成,基于此,我校在近几年在总结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集中分散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可以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卢瑞华,舒赣平,范圣刚,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96-99.

[2]聂忆华,王齐仁,刘丽芳.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网络整合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96-98.

[3]舒赣平,卢瑞华,吴京,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105-112.

[4]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7.

[5]毕家驹.美国ABET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1(5):44-50.

[6]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12.

[7]汪辉.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71-74.

[8]吴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及提高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85-88.

[9]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19-122.

[10]葛祥友,莫徽忠,黄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J].大众科技,2013,15(4):181-183.

[11]关罡,郝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117-119.

[12]唐兴荣,姚江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报,2009,3(3):69-72.

第6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音乐与舞蹈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以展现舞台艺术效果,达到表达艺术内容为目的的形态艺术,表演者须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展现思想与技能相结合的成果。因此,其学科特色即注重舞台表演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作为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以举行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为其设计内容,并结合撰写艺术实践体会、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使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展示,完成一套更符合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不要求其单一的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改革方案,这样的探索举措比较符合其专业特点,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政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7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1.传统毕业设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制度形式化导致的重复使用现象严重,由于规定毕业设计题目每生一题,三年不得重复,而每个教师所指导学生均在6~8名,导致每年毕业设计只有题目变化而没有内容变化,实际为重复使用。(2)实验条件较差,企业合作较虚,大部分毕业设计课题缺乏实验条件,受实验室场地不足、实验设备匮乏或紧张的瓶颈束缚,导致相当大部分学生只能闭门造车,甚至抄袭他人作品,使毕业设计结果粗糙、质量低劣。(3)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科学导致的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通常是在大学四年级中后期启动,在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内,学生首先要接受课题,理解内容,掌握工具;然后要完成设计方案,调研论证,实施试验,分析总结,撰写论文,答辩等;同时又要面临来自就业、考研等方面的综合压力,时间上的紧迫性与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导致学生从网络抄袭等问题严重。(4)学风、教风与师德缺陷,导致部分教师责任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郊区办学造成了教师与学生间辅导交流时间极少,有研究生的导师将本科毕业设计全权交由硕士研究生负责,从形式和本质上都失去了本科毕业设计的意义。个别教师与学生也将毕业设计创新争优作为了一种为学习成绩不佳而获得破格学位等的手段。

2.专业分流机制下毕业设计运行机制造成的新问题。

(1)大类招生造成学生对专业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专业知识学习不足的问题,导致前两年实践教学环节的泛而不精,浅而不实,大部分无法与此后的专业实践环节衔接。(2)个别学生虽可已通过相关的专业竞赛补足专业实践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实际都无法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基础实践环节,影响了此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3)分流办法导致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下降,分类指导与学生特色培养无法实现等。综上所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二、改革与创新

毕业设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时间改革是研究参考国际工程教育设计模式,将毕业设计工作内容和设计深度要求分解为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基础设计阶段包括从大学第四学期末启动专业分流前到第七学期启动详细设计前的学习阶段,打破原有毕业设计“时间固定、立题随机、选题被动”的传统模式,可以把学生本科阶段完成的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学习成果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按照人才培养出口的能力要求,“自顶向下”地促进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毕业设计为实践教学时间改革的观察与考核点,总结凝练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立题选题、提前实施等创新模式,检验工程教育的实效,为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毕业设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空间改革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着重研究以“双团队”满足“三需求”的毕业设计运行创新模式进行改革,即:构建教师团队大类立题、学生团队大类选题的“双团队”运行管理机制,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满足社会需求、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改革创新内容包括:

1.在运行机制方面

将毕业设计划分为基础和详细设计阶段,分阶段提前实施。结合实施试点专业大类招生改革,将基础设计与各学期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前安排在学生专业分流学期前各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中,实现毕业设计的分层化和连续性,即克服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带来的弊端,也完成基本的毕业设计内容,然后在第八学期集中进行的详细设计阶段中,完成提高毕业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的工作。

2.在培养内容方面

强调各学期中设置的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各学期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相关这一改革的创新举措。结合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由教学团队负责安排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基础设计任务,如市场调研、工程计算、零件设计、单元设计、数据分析案例设计与竞赛等等,在最终设计阶段将各学期模块化学习的成果总结、深化、提炼为符合专业能力要求的毕业设计文件及成果。这种积累的过程和学习成果可以增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自信和成就感。教师指导团队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和能力要求,综合考虑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确定并指导学生从事自己想设计、能设计、能成功的毕业设计课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原有机制下的形式化、盲目性和抄袭等现象。

3.在质量保障方面

,学生可以把各学期的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课外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学习成果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既保持原有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又为后续毕业设计环节中强化毕业设计深度奠定了基础。在详细设计阶段,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完善最终设计文件编写、期刊论文撰写、申请专利等强化毕业设计深度的相关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一致性,有效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三、实践运行

毕业设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研究构建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与运行机制,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为实验对象,该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电子信息三个本科专业,选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例,具体研究与实践内容如下:

1.分流前培养。

重点研究在学生专业分流前专业基础实践环节与进入专业分流后专业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方法、措施与管理。由于分流前的前两年教学主要以基础课为主,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双团队”运行管理机制,参考国际工程教育设计模式,将该阶段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学习成果有机结合,开展教师团队立题和学生团队选题,结合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各种大学学生竞赛紧密结合的电子电路设计、智能监控装置设计、小型智能仪表设计、小型电源设计、简单控制装置设计等多个大类实践学习团队,每个大类的团队按模块分为若干模块,如:传感器模块、器件模块、软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模块设计、干扰抑制模块设计、电源供给设计、结构件设计等等。打破原有毕业设计“时间固定、立题随机、选题被动”的传统模式,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培养,实现毕业设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时间改革的基础阶段培养,以及空间改革的“双团队”和“三需求”培养目标。

2.分流后培养。

实施应用型、工程一体化目标培养教育的详细设计阶段,研究衔接专业分流前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形成的基础,从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知识的认知阶段,到理解专业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专业技能,逐渐培养掌握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主干实践教学以若典型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尤其是以教师和研究生从事的工程科研项目为载体,依据“双团队”和“三需求”培养方法,将该阶段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开展教师团队立题和学生团队选题,组成与学科专业各项竞赛相关的智能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自动化工程系统设计、集散控制系统集成与设计、检测与控制装置设计与研制、智能仪表设计与应用、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大功率电源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图像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等多个大类和模块的团队,使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主线贯穿于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全过程,主线两侧每学期设置的基础设计实践性环节均以科研和竞赛项目为导向,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汇集到能力主线上,最终使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相对完整的实际的工程设计项目等。

3.实践结果。

第8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中西医结合教育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西医结合的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使中医院校培养更好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是每一所中医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总理2003年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祖国医药学”。为推进我国中西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前全国有30几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开办了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本校1988年开办中西医结合专科专业,骨伤学院2006年开办中西医临床骨伤方向本科。目前已拥有中西医临床本科、硕士,今年中西医临床医学获得一级博士授权点。首届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为了解首届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感受,为学院今后修改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学校教改项目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支持下进行了本项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5~7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科学方向)首届毕业生,共121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65名,男56名。

1.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由专门人员在毕业生毕业返校期间组织全体毕业生填写问卷,当场回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调查内容:毕业生基本情况、对本专业教师的评价、对本专业教学要素的评价、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评价、总体评价,评价标准为好、一般、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全部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21份,收回问卷121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份数121份,有效率为100%。

(1)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认为好的87.60%,一般的12.40%。

(2)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态度,认为好的95.86%,一般的4.14%。

(3)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好的81.82%,一般的16.53%,比较差的1.65%。

(4)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认为好的82.64%,一般的12.39%,比较差的4.97%。

(5)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认为好的81.82%,一般的16.53%,比较差的1.65%。

(6)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设施,认为好的97.53%,一般的2.47%。

(7)毕业生对本专业师资力量,认为好的80.99%,一般的12.39%,比较差的6.62%。

(8)毕业生认本专业实习实训安排,认为好的79.34%,14.87%,比较差的5.79%。

(9)毕业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认为好的80.99%,一般的13.22%,比较差的5.79%。

(10)毕业生对本专业教材选择,认为好的92.56%,一般的7.44%。

(11)毕业生对本专业整体学习氛围,认为好的82.64%,一般的10.75%,比较差的6.61%。

(12)毕业生对本专业总体办学质量,认为好的85.12%,一般的14.88%。

(13)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应增加课时的课程是,外语计算机课53.71%,专业基础课47.10%,实训实习课42.15%。

(14)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应减少课时的课程是,公共人文课44.63%,专业理论课41.32%。

(15)毕业生认为通过5年的学习,收获最大的是,自我学习能力66.94%,心理素质64.46%,专业知识57.85%。

(16)毕业生认为本专业还需加强的是,社会适应能力58.68%,创新创业能力56.20%,临床实践能力49.59%。

3?讨论

3.1?对教师的评价

以上1~5条是对教师的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认为好的都在80%以上,这与骨伤学院这几年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是一致的,目前骨伤学院以年青教师为主体,大部分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平均每人有一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目前有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每人主讲二门主干课程,在连续三年全校试卷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所有的老师均爱岗敬业,2011年骨伤基础教研室被福州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先锋岗荣誉称号。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年青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这与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检查结果是一致的。针对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评价中还是有一定比例认为较差的情况,以后将在今后教师培养上,尤其是青年教师上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2?对本专业教学要素的评价

对教学设施、教材选择、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安排等教学要素认为好的也在80%以上。这与骨伤学院近几年狠抓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经过新校区近几年建设,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教室实验室设施先进完善。在教材选择上,骨伤学院是骨伤专业三门主干课程教材主编单位;近几年来主编参编了骨伤专业大部分的教材,所主编的教材曾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针对学生提出专业实训时间、课程设置较少的问题,学院给予了极大重视。目前,骨伤专业专门配置了二间学生专用的骨伤实训室,配备专门的骨伤实训器械;同时积极开拓包括全国著名的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正骨医院等二十几所实习医院,实习床位数已达3 000张。

转贴于论文联盟

3.3?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大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认可的。经过近几年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中西医骨伤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优化,日趋完善,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实习实训课、选修课几大模块,但部分毕业生还是认为公共人文课课时太多,而外语课时太少,这可能和近年来英语过四级与学位授予脱钩,英语学时减少,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下降,但社会上招聘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所要求的有关。

3.4?对中西医临床骨伤专业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总体学习氛围好,办学质量高,这和骨伤学院的精品定位是吻合的。骨伤学院是省内骨伤学科教学科研的龙头单位,在办学层次上有本科、本硕连读、硕士、博士,在办学专业方向上有中医骨伤、临床医学骨伤方向、中西医临床骨伤方向[1]。

第9篇:中专两年毕业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工作 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化的要求和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要体现“双百”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理念,即通过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百分之百的就业率。学院提出“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和“将就业工作进行到底”的服务理念,秉承“走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施千方百计,话千言万语”的“四千”工作思路。“就业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育人是全体教师的共同神圣使命”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专业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就业工作队伍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就业工作、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相互推动,共同形成全员全程开展就业工作的大就业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以下是就业工作创新开展的几点初探。

一、思想认识的创新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国情社情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服务海西建设蕴含的发展机遇;就业形势教育中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相结合,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就业毕业生提供岗前培训,帮助树立科学、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就业观。

二、工作机制的创新

改革老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的眼光,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围绕“教学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预测、就业工作评价”等做系统调研,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调研平台,促使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功夫。调研力争覆盖面广、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数据详实,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找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长效发展机制,学校就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初见成效。

以学院药学系各专业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例,实行“2+0.5+0.5”人才培养模式。“2”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为主;“0.5”即第五个学期学生进行职业实习。学校统一安排之前,与一些实习单位进行“订单式”合作,即实习单位可以自行选拔一部分学生到该单位实习,实习期结束后经过考核和“双向”选择,大部分学生留在该单位工作;“0.5”即职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可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进行有就业意向的顶岗实习(即就业见习期)。“2+0.5+0.5”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了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深受学生欢迎及用人单位好评。

三、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主要是两个方面:多样化和开放。

1.多样化

(1)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

(2)必修课及其他相关选修课的开设。

(3)举办各种讲座:请校内外专家做报告、对毕业生的要求等。

(4)开设就业指导咨询室、咨询日进行个体咨询辅导。

(5)组织各种活动、群体咨询、模拟招聘等。

2.开放

(1)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的走出去、请进来。

(2)社会人士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

四、工作手段的创新

以“一网两平台三系统”为载体,建设交互式数字化多媒体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就业信息全天候、无缝隙、高效率传播,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各系部把网络、手机、多媒体等信息手段融入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鼠标就业”加“手机就业”。

五、工作内容的创新

就业指导内容细化: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单纯的就业指导、过程性的就业指导变为对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负责,变为全程、终身性咨询指导。

(1)就业工作的内容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型。

(2)就业工作的方式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型,这是递进关系,包括教育、活动、学科建设层面。

(3)最终的标准从经验型向科学规范型转化。

(4)教师队伍由非专业化向职业化、由职业化向专家化发展。

(5)结合学院情况,注意学习、吸收、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典型经验。

基本要求:不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如每年选派就业工作相关教师、辅导员参加福建省职业指导师培训等相关的培训学习。

六、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特色活动

1.“沙场点兵”。每年护士节,护理系举行“沙场点兵”——护理技能操作及护理礼仪表演。主要项目有无菌操作、铺备用床、静脉输液等护理技能操作及护理礼仪展示。通过活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等。在每届毕业生下临床实习前,护理系举行“护士授冠仪式”,不仅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增强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归属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过硬的技术本领与良好的素养缺一不可,要像重视护理技术那样,重视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把握实习机会,去体验,去塑造,努力树立合格的护士形象。

2.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药学系于每年春季举办一场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药用植物标本制作是一项职业基础技能,通过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更多中草药,而且能使他们增强职业兴趣,提高职业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中药饮片识别大赛与中药调剂技能大赛。活动紧扣药学类专业学生对中药的认识,通过海报与活动的结合,检验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4.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基础医学部以规范实践教学、检验教学成果、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举办医学检验技能竞赛,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提高技艺的平台,通过活动起到比技术、长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5.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活动。以2009年为例,针对即将下临床实习的2010届毕业生,在学院举办了由共青团福建省委主办,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和院团委、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协办,ybc福建办公室和福建卓越体验培训机构承办的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活动。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就业;另外,受过培训的学生还将相关就业知识和理念与其他同学分享,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七、自评工作的创新——学院二级就业评估工作的开展

发挥系部主体作用,健全二级管理制度,确立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多管齐下,齐抓共管。锐意创新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就业工作。

(1)严格实行就业工作评先量化考核制度。

(2)实行二级管理考核机制。

(3)建立就业状况实时监测反馈体系。

完善院系两级就业管理服务体制,突出系部的主体地位。根据“职责明确,目标清晰,协调有力,任务落实”的要求,推进就业工作二级管理。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重在系统管理,制定方案,完善制度,加强指导,统筹协调,搞好服务,检查评比,推进系部就业工作开展。系部结合本部门本专业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细化工作方案,采取激励措施,拓展就业资源,不断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二级管理常抓不懈,二级评估贯穿学年始末。为检查验收二级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于每学年末对一年度来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实施,有结果,有改进。以2010年为例:

2010年7月-10月期间学院对各系就业工作进行评估,下发《关于开展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评估对象为我院四个系,工作安排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自查自评阶段。

第二阶段:10月上旬为进系部评估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反馈阶段。

检查评估程序:

(1)听取各系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2)查看场地、设备、相关数据和有关材料等;

(3)对就业情况按比例进行抽查;

(4)对各系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综合测评打分;

(5)召开评估工作总结会议,向各系反馈评估意见。

检查评估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1)学院负责成立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就业评估政策制定、就业工作督查、评估工作协调和管理,并组织学院各处室及系部有关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负责各系评估工作。招就办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是检验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检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反映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确保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对于弄虚作假,实行“一票否决”制。

(3)各系就业率的统计对象为2010届毕业生,各系的就业率计算以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省教育厅核准的当年就业方案为准,并参考各系跟踪服务的汇总情况。

成立漳州卫生职业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领导小组,制定《漳州卫生职业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指标表》等,各系进行自评互评,形成自评汇报,最后学院对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评建结合,以评促改,重在建设,成效显著。

(1)继续完善就业调查体系,实时追踪就业动态。理论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学院编纂的《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毕业生用人满意度调查问卷》,建立较完备的就业调查体系,开展“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就业中期调查”、“新生职业规划调查”等十多项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充分掌握学生动态,适时调整政策。

(2)着力培养“双证书”人才。积极推选“双证书”制度,如2004年实施“双证书”制度以来,已有4204人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4172人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99.23%。护理系在2010年的全国护士资格考试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三年制高职学生参加考试383人,通过381人,通过率99.4%;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参加考试227人,通过208人,通过率91.6%。在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和省护理学会主办的“福建省护理技能竞赛”中护理系代表队荣获学校组团体一等奖,并获得总共六个单项一等奖中的四个第一,还获得两个单项三等奖。

(3)以人为本,大力帮扶特殊群体就业。学院就业工作着眼“就业一人,帮扶一家,温暖一片”的社会效益,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系确立专人实行“一对一”帮扶,并与党员“创先争优”相结合,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岗位推荐、提供求职援助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努力帮助“双困”毕业生实现就业。截至2010年8月,已帮助2010届“双困”毕业生118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