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九篇)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第1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xx美丽镇村建设“1818”空间布局唯一整体推进县市,也是全省美丽镇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自2018年实施美丽镇村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我市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批卫生更加洁净、环境更加美化、民生更加改善、品牌更加响亮的美丽镇村示范点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布点规划的49个美丽镇村中心村,已建成26个、在建7个。2018年,我市被授予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铜城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小镇,汊涧长山村获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绿化村庄示范试点村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万寿镇汊河村、金集镇井亭村也同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存在问题

1、项目申报各自为战。由于涉农项目多头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在前期申报时,缺乏有效沟通和统筹谋划,加之项目布局和编制缺乏科学系统论证,项目库建设前瞻性不强。一些镇街对项目申报入库不够重视,致使项目下达后,仓促设计施工,被动地将所在项目区的涉农资金糅合在一起,资金集聚效应未能达到最大化。

2、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由于涉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来源管理多以“条条”为主,主管部门资金管理机制制约,项目和资金使用不能随意更改以及部门项目申报初期沟通协调不够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申报多头,项目管理缺位、资金投放交叉、施工建设重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造成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浪费。

3、资金整合有待提高。近三年来,我市分年度打造的26个中心示范村,2018年实际整合用于美丽镇村建设资金5306万元,占当年我市下达省级指导目录涉农资金总额的18.9%;2018年5731万元占17.9%,2015年7275万元占25%。从上述数据看,这三年我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均达到了省级占比15%的要求,且呈不断提高趋势,这说明我市涉农资金整合仍有较大空间。

4、项目管理制度不全。对于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范围、整合方式、监管办法、考核奖惩等,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无章可循。同时上级下达的涉农投资项目多达30项,加之市级财政资金配套、项目实施时间等方面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导致整合工作难度加大。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领导监管。为保障涉农项目资金在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上发挥实效,建议尽快调整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与美丽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合署,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由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或委托第三方对整合项目开展绩效考评,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促进涉农项目合理配置、资金利用高效回报。

2、统筹项目规划。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科学谋划编制涉农项目,对全市涉农项目进行筛选汇总、开展论证评审,尽快建立涉农项目库,并将涉农项目纳入全市项目库统一管理。要严格备选申报新增项目,注重项目库年度间的衔接,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申报、重复申报等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涉农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进行合理归并和分类整合,不断扩大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第2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尊敬的鲁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彬江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保障有力,上下联动

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及有关站所长和各村(居)书记为成员的彬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镇长亲手抓,分管班子成员具体抓,所有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户,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了彬江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抓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搭建宣传平台。

1.发放“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彬江”公开信;张贴永久性、活动性标语;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镇、村、组三级干部共同发力,进村到户面对面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让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3.组织成立理事会机构,引导各村组织召开“五老”、乡贤、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了解村情村貌、村级发展状况,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积极行动,初显成效

通过“彬江村庄环境专项整治”、“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夏季集中治理”、以及“喜迎建国70周年三化、三清百日攻坚”、“厕所革命”等集中活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方式,全镇1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26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点正按要求有序实施。

1.以“三沿六区”整治为切入点,带动了全镇范围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公路、铁路、江河交通沿线:仅高铁、高速、普铁、国道沿线就拆除破旧房35000余平方;拆除有碍观瞻构筑物6100平方,铁皮棚3900平方;平整场地7300平方;清运各类垃圾5300吨;清除违规广告2400平方和“牛皮癣”260处;完成楼体、房屋全面粉刷22万平方;整修清理河道6100米;整理坟墓1931个;绿化,美化提升34000平方;

2.以建设生态美、环境美和生活美的好家园、新家园目标,深入展开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治污、治脏、治乱、治差、治丑“五化五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清理清运村居陈年垃圾及生活垃圾6100吨,清理畜禽粪便、废物1100吨;清理水塘75个,沟渠3600千米,淤泥杂物2000多吨;清理破烂房屋、残垣断壁乱搭乱建1400多处,9万多个平方;新增绿化5万多平方。

3.加强基础设施和地面改造工程建设。硬化村内道路和入户便道 230千米,多次规划停车位、更换路灯、增设交通标识,建设休闲广场28处,新增休闲娱乐设施 216多套,大范围实施植树增绿,打造节点亮点;实施墙面改造工程,对驻地道路两侧建筑物进行墙面改造,实施景观墙建设,统一更换广告牌匾、粉刷墙面;实施顶面改造工程,采取砌墙垒柱、斜面挂瓦等方式使城镇空间感、纵深感、立体感浑然一体;新增公共厕所17处,新改卫生厕所1000多户等等,为提升彬江人居环境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4.确保人居环境品质稳步提升,不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彬江镇投入1500多万建污水处理厂,并对沿河7个村庄污水处理进行改造;通过招标以每年260多万元合同聘用金沙田公司进行全镇垃圾清理;以农村低保户、建卡贫困户为主体,全镇目前聘请了158名农村保洁人员,对全镇道路、休闲广场、公共区域等地方进行常态化保洁。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村居民思想意识还未转变,一些陈规陋习难以根除,“门前三包”、庭院卫生等落实有待提高。

2.镇、村、组联动力量汇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一鼓作气,全面发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五、下一步打算

第3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根据乡村振兴例会安排,对照省委、市委、县委一号文件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职能职责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一、落实粮食安全战略

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守51.33万亩耕地面积目标,严守4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永久基本农田纳入数据库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将集中连片、规模较好,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特别是新垦造的水田或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等划入储备区,保持储备区耕地量足质优。并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按省市要求,对我县“非农化”现象,2020年9月10日新增违法建设用地、永久基本农田、退耕还林涉及基本农田等进行了实地核查,严格加强巡查,坚决打击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从事“非农非粮”生产的行为;加大农村宅基地、农业设施用地、农产品加工用地审查力度;整治“空闲田”,畅通土地流转渠道,推广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和水田垦造。做好提质改造和水田垦造项目的选址。严格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验收。落实垦造水田的种植养护。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试点。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完成2020年度2.9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规划建设2021年度高标准农3.5万亩以上;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出台县乡两级战略规划,加快村庄规划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加强农村建房管许可管理,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筑质量,加强农村整体风貌管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质量优良、生产方式清洁、生活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规划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传统建设、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开展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加强全县范围内传统村落维修保护。持续推进4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68个整治村和“五线八片”建设,启动2021年度8个省级示范村、34个整治村建设;实施以“七补齐”为主要内容的“擦亮小城镇”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在高枧、石城、沙坪、桂花等乡镇先行先试,重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打造精品亮点,总结经验。

三、推进乡村生态保护和水土修复

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实施白寛、路口、天城等乡镇人工造林项目0.7万亩,全县精准灭荒造林地和近年来其他项目新造林地中幼林抚育20万亩。实施通道绿化,重点推进青山、白、铜钟等乡镇道路绿化提档升级400公里。推进天城镇洪下村、白镇大市村、青山镇东流村、铜钟乡佛岭村、沙坪镇庙铺村等5个国家森林乡村建设。推进雨山国家石漠公园建设,依托雨山天然石林和古瑶文化遗址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努力打造石漠化地区治理、生态恢复先行示范森林康养基地。实施森林资源保护行动,新增生态护林员555名,达到1555名,修建防火道100公里、生物防火道100公里、林区道路10公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38.67万亩,封育保护公益林4万亩;对全县1423株古树名木、826个古树群造册登记、挂牌保护。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对11个关闭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修复治理区面积共计1211.59亩。主体灭失矿山自然复绿13家,2020年度关闭非煤矿山5家,现五家矿山已全面动工,正在进行矿山削坡排险及绿化工作。

第4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通过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可以很好地检查出工作做的问题,在之后进行改正提高。那么有关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1

三岔河镇新口村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团山接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803亩,农户752户,总人口2924人。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结合我村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四美一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现将全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创建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新增四块宣传橱窗,每月召开四次广播会,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激发农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做到全村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召开党员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讨论研究,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初稿。

三是是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引导。二是全面整合涉农项目。争取部门支持力度,对所有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外援资金。加强与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联谊,引导在外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建设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为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为完成“规划”和“目标”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围绕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突出村民自治管理。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组织体系。加强“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大幅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

五是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为创建工作打下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改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约100万,完成总进度的85%。完成了集镇码头道路硬化延伸600米;码头街道损坏路面重建500米;改造隔离花坛8个;集镇码头亮化路灯整修50盏,2500米。新修田间碴石机耕道1500米;完成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完成了村部整修改造;通过村民自治,发挥组长作用,农户自筹资金,疏理了全村2万米的毛沟斗渠;挖机疏通主干沟渠2000米。

产业发展方面总投入28万。发展蔬菜面积100亩;发展葡萄园面积2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亩;加扩蔬菜面积100亩。准备将新发展的两百亩南瓜,打造成“一村一品”。

环境整治方面投入25万。一是生活垃圾清理。修建回收仓库,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体系;成立保洁员队伍,建立长效机制;集镇码头新增垃圾围和转运垃圾车辆;2、养鸡场的粪便处理。6个养鸡场建高标准鸡粪发酵密封池6个。

启动的项目有集镇防控体系建设和电网改造。针对集镇码头有流窜作案的盗窃行为,准备在集镇码头安装摄像监控6处。本打算十月份完成,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被搁置。针对西线电压太低,灯都不太亮的问题,准备在集镇电力保障上增容改造,一是增容300千瓦的变压器一台,二是更换原老化线路3000米。需要投入资金32、5万元。现在已准备好电线杆两百多根。

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创建规划方案有序进行,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缺口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筹资筹劳。

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通过“道德讲堂”、“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形成争先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行为文明。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完成部分危房改造。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2

20_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2021村庄美化总结汇报参考3

荷莲村是务垟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我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宗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鳌江镇荷莲村地处鳌江至平阳104国道中段北侧,村地域总面积78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160亩;户数257户,总人口为870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供职于周边企事业单位,人均年总收入达到13575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水秀风光。

荷莲村设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9名。党支部和村委会共有13名(其中聘请5名)成员组成,两委班子结构扎实,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村风进步。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温州市文明村、温州市“森林村庄”、温州市卫生村、温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温州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温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温州市文化示范村、温州市2009年度村级计生“513”计划创建先进单位、平阳县“十百”工程先进集体、平阳县首届“十大魅力乡村环境优美”奖、平阳县“森林平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创建情况

近年来,荷莲村两委会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的荷莲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在明确创建领导班子后,村两委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一系列的制度。同时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程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的生态村参观考察,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全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形成了干群同创的局面。

(二)建设过程

荷莲村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大村庄建设力度。在创建活动中,荷莲村紧紧抓住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投入资金花大力气进行解决。一是建造全村排污净化工程。荷莲村原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2011年再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两座污水处理池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拆除所有的露天粪坑,家家户户均埋设排污管道和安装座便缸,彻底解决了乱排污水现象。二是硬化了全村的道路。从2007年开始,我村全面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投入100多万对本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全村范围内道路,共发展通村公路硬化路面10000平方米,村内次干道硬化路面2400平方米;修缮河堤600米;设置河边安全护拦550米,新建路灯120盏,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做好饮用水工程建设。通过自筹资金和上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蓄水池,做好管道的更换工作,切实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庄范围内的露天粪坑全部予以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建造了生态公厕2所,蓄粪池2个,进行覆绿,在全村范围设置85个垃圾箱,配备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全村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对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运,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建设。近年来我村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用于村绿化及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内主干道旁新建花坛30多只,对村空闲地进行绿化,覆绿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上花木,对违章建筑拆除地段进行复绿,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折旧建绿。同时建立一个小型式公园场所、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户外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土地得到合理利用。2011年,为了响应县政府“森林平阳”的建设方案,也为了进一步打造“森林荷莲”,我村在塘河河边开展租地种树项目,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六是提高村民素质。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荷莲村更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阵地,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民学校等阵地,对村民开展良好习惯、健康生活的教育,培养他们文明生活的素养;抓教育,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从思想上、观念上接受文明生活习惯。保洁制度、长效管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了全村环境卫生保洁网络,使荷莲村的村庄环境建设步入了一个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的行动。

三、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明显

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抓好软、硬环境的建设,荷莲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的荷莲村,村域内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新荷莲。

第5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勐腊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通知,8月12日,易武镇宣传办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访问群众、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易武镇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水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易武镇在继续深化和拓展、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重点培育、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行动计划,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力争通过2020年末实现示范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步实施绿化亮化、路网硬化、村内亮化、公共交通、文化惠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落水洞村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走进村落水洞村,村里茶叶飘香,村外古树葱茏,老态而生机勃勃的古茶树为文明美丽的落水洞村小组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村坊邻居笑靥如花;纵横交错的村内巷道上,人来人往;村级活动场所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这一切都在展示着落水洞村小组一派幸福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景象。

   产业富村  村民笑开颜。 茶产业是落水洞村小组的祖宗产业,也是他们现在的拳头产业,村民们世世代代种茶、饮茶、贸茶。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茶叶富村”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是落水洞村小组全体干部的心愿和工作重点。为了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多年来,村小组干部动了不少脑筋。他们挨家逐户和村民谈心,深入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组织村民到广东、北京等地参观学习,邀请这几个大城市的茶企业介绍经验,同时把村小组里的茶叶品牌介绍给企业,引领村民加快致富步伐。

通过发动,村小组掀起了全民种茶、制茶、售茶热潮。据了解,截至目前,落水洞村小组31户人家可谓家家有茶园,户户茶飘香,茶叶面积达2000余亩,茶叶产量26吨,有民间传统手工作坊30个,村民年人均收入6万余元。谈起村里的变化,村小组组长黄永能开心地笑了,他告诉笔者:“以前我就是个地道的农民,2010年我带头恢复创办了民间传统手工茶叶加工作坊,经过发展,现在这个茶叶加工作坊也算小有名气了,年收入达30多万元,带动了村里农户都学着做茶。现在,我们村民的收入可不比城里人低。”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小组还大力推进惠民实事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资金100万元,新建了416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现在正积极准备硬化道路2500米,为村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

村规民约  “约”出好规矩。走进落水洞村小组,环境整洁,空气清新,30多幢楼房错落有致;抬眼望去,几十米高的大榕树枝叶繁茂,搭成了一个天蓬,树荫下各种不知名的小草野花编织成了一块绿茵地毯;路边的一片片古茶树枝叶交错,绿意盎然,优美怡人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村小组党支部书记高永琼说:“我们制定的村规民约,从来没有人违反,开会从来不会有人缺席,村民不会乱砍树木,村里的公益事业大家都很齐心地去做,环境卫生都是每家每户自己按时打扫,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让村民的日子过得特别舒心。”

近年来,落水洞村小组坚持把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创建文明村的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去年,村小组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新建垃圾处理池一个,修建水泥路300米,安装路灯26盏……

 文明和谐  村民过得心宽。落水洞村小组十分重视文明村创建的内容和形式,使文明村创建工作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该村小组是西双版纳勐腊县第一批部分农村地下党秘密入党的地方,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创建文明村的过程中,落水洞村小组紧紧围绕弘扬革命传统和中华美德这个中心,大力倡导文明风尚,树立文明新风。去年,村小组涌现出了“十星文明户”31户、“好婆婆”12人、“好媳妇”22人、“好家长”29人。如今,在落水洞村小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已蔚然成风。谈到新的发展时,落水洞村小组组长黄永能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们将围绕创建全县、全州乃至全国文明村目标,认真修订完善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在落水洞这块红色土地上开得更加艳丽。”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需着力加以解决:

(一)要素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和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由于规划定位较高,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等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落水洞村现在除向上申报项目,争取省、州财政资金支持外,其余部分主要靠县级财政及镇村投入,由于勐腊县财政实力有限,而落水洞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因为整治任务重,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只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村民要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夙愿又很迫切,由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项目实施推进难度较大。由于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多,包含规划、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卫、文化、旅游等诸多内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工程建设推进难度较大。还有不少村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村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村民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菜园篱笆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美丽乡村工程进度。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议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广大村民既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开展“清洁家园”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美丽家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扫道路、清理沟渠、清洁房前屋后,发动村民争做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践行者;创新方式,不断丰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内涵;着眼一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完善整治长效机制,坚持重点在“治”,实质在“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实际行动实现“美丽家园”愿景,努力使村民从“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转变;要培育乡村文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人的塑造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乡村建设大马车“并驾齐驱、双轮驱动”,使广大村民能够了解和理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村民自治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自觉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落水洞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内涵。

一要抓住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抓住西双版纳州委 、州政府作出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设和打造 “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历史机遇;抓住易武镇200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特色旅游小镇”、2007年被列为“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易武镇党委、政府提出“文化古镇立镇、生态旅游活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茶产业、保护古茶园、弘扬茶文化、开展茶旅游、建设和打造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发展思路;抓住落水洞村被列为勐腊县党建示范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古茶园保护村落、全国茶马古道重点文物保护段机遇。

二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抓好规划,构建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茶文旅游的新内涵,使茶文化旅游落到实处。落水洞村现在还保留有比较完整的茶马古道,有着丰富的古茶园(林)旅游资源,要保护好这些资源,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全村要牢固树立依法保护的意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把落水洞建设成古茶园(林)生态科普和生态教育基地。开展落水洞村美丽乡村茶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是一种经济现象,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又可使山区人民脱贫,使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易武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旅游活镇,文化名镇”目标作贡献。因此,茶文化旅游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历史文化名州,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是落水洞村茶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的工程。落水洞村要围绕这一大目标,对美丽乡村特色茶文化旅游提出思路,做出规划。

开展落水洞美丽乡村特色茶文化旅游,在内容上要避免和其它村镇旅游趋同化,要突出自己的特异性,做到“稀、奇、古、怪”。“稀”就是要打好易武正山普洱茶这张稀有的牌子,把它作为落水洞茶文化旅游的大名片,围绕普洱茶为主导的品牌来搞,抓好落水洞村现有的“七子饼”茶文化传习所建设;“奇”就是宣传落水洞茶奇特的口味,奇特的功效,让游人品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辉煌;“古”就是以滇藏茶马古道为主线,开辟茶文化走廊,开展重返茶马古道活动,让游人观光古茶树、古茶道等古遗迹,去体味古茶文化的无穷余韵;“怪”就是让游人参与到茶事中,做采茶人、当制茶工,以茶歌舞、以茶书画,去享受落水洞村自然风光的乐趣。开展茶文化旅游还要按旅游吃、住、行、玩、购等要素来搞好,基础设施,景点建设和产品开发。

第6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涌山镇大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自2016年7月换届以来,涌山镇党委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精神,把握大局、砥砺前行,对标对表、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意识形态建设、作风建设,破解了一些难事,办成了不少实事,促进了全镇经济、民生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抓党建统全局   加强党委全面领导

按照党的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履行主责主业。把管党治党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始终保持强大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全面履行好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统领全局。

(一)抓牢基础,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按照组织生活制度,2018年,涌山镇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主题党日140余次,召开党员大会50次,支部书记上党课50次,我本人今年讲党课2次.

(二)强抓阵地,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挖掘涌山特色,抓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立足涌山历史文化名村资源,推行“党建+古文化+古村落+旅游”涌山模式,将涌山村建成具有古韵特色党建示范点。同时严格要求各党支部按照要求抓好组织生活开展,狠抓基层组织建设。

(三)选优配强,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2018年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完成了全镇21个村(社区)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村(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力。

二、抓经济促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固强领跑。做好建材、能源、电力光伏等新能源工业主导产业,稳固了以年产360万吨水泥——锦溪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乐矿沿沟煤矿90万吨机械化矿井为主的能源企业以及江西乐浩煤矸石综合发电厂等企业。招商引入投资1.6亿元的景德镇江能光伏电业有限公司,年发电量20万兆瓦的项目已经全面建成。锦溪纳米钙项目前期正在审批过程中。

(二)调优增效。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香菇、葡萄、杨梅、大棚西瓜等特色农业。在传统农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土地流转,将外出务工人员土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二是重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支持林头香菇、车溪和留田葡萄、稍田杨梅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杨潭灰包蛋、涌山腊猪头品牌知名度,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激活提升。加快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涌山村传统古村落建设基本完成为切入点,以“双创双修”为主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涌山的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促进涌山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涌山经济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总收入达1.89亿元,较上年增长11%,2017年财政总收入达2.61亿元,较上年增长38%,2018年1月,涌山镇被省委、省政府认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

三、抓环境促整改   “双创双修”试点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景德镇市、乐平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工作部署,以“山清水秀地干净”为目标,按照“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理念,动员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合力、高位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同时以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要求,修复自然生态,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文明程度,推动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城乡功能更加完善、城乡治理更加有序、城乡生活更加美好,彰显全省经济发达镇魅力。

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抓紧补齐城镇短板。通过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实施惠民项目,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家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

四、抓环保增实效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精神,全力打好环保整改攻坚战,对境内非法冶炼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露头就打。重点对镇域内企业环保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取缔了共库边上坝首村磨珠子加工厂;打击并拆除了涌山村林场内的废料漂洗厂;取缔了一家角料为原料的非法漂白厂。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对境内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责令停产了3家钙厂(江西省旺刚钙业有限公司、江西春景钙业有限公司、乐平市宝鼎钙业有限公司),拆除了粘土砖厂4家(叶家砖厂、东升砖厂、正阳砖厂、鸿运砖厂);“十小企业”已全部整顿到位。

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以“河长制”为抓手,着力落实主体责任;以监测考核为手段,坚决消除影响水环境污染因素。对境内涌山河、车溪河设立公示栏,并且安排专员清理河道,确保河道干净;全面完成水库退养工作,2017年8月收回了镇域内13座小(二)型水库承包权,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劣V类”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消灭劣V类水为总目标,彻底排查镇域内影响水环境质量污染源;开展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对禁养区农业养殖进行强制拆迁,对限养区养殖场进行控制养殖规模,对可养区养殖场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抓安全维稳定   安全形势一片向好

咬定安全“双零”(零开采、零死亡)目标不放松,完善信访、综治工作体制机制,力保涌山镇安全稳定。

(一)抓实打非工作,紧绷安全生产弦。按照“四四制”管理机制,即“四片管理、四站联防、四权分离、四人同责”的原则,做到监控和责任追究前移,从严打击非法盗采行为,安监站人员和应急分队人员加强督查,确保矿区平稳,连续11年保持了“双零”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对煤矿、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烟花爆竹等各行业进行全覆盖排查;对一些有安全隐患的生产坚决叫停、整改、取缔,确保了镇域内各行业的生产安全。

(二)完善信访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涌山历来是信访大镇,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现实情况,信访老案、积案存量较大。面对换届留下的56件信访疑难问题,及时调整信访工作思路,坚持“三到位”原则,创新“四心”工作机制,积极化解信访存量,截至目前为止,仅余2件涉法涉诉未解决,其余54件全部得到解决,同时充分发挥镇村“群众说事”作用,推行领导接访制、领导包案责任制,着力化解存量、杜绝增量。积极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对12345热线群众诉求及时回复,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

(三)多措并举,构建涌山治安防控体系。分别从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十户联防、视频监控等多措并举,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禁毒工作有序推进,确保涌山平安稳定。

六、抓民生提事业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一)精准扶贫工作:在精准识别阶段,做到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新增,不符合条件建档立卡户全面核实并进行删减。在精准施策阶段,已帮扶贫困户142户,每户1000元,第一季度分红款14.2万元已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同时依照产业+扶贫重点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各村产业发展计划,拟定结合市纪委帮扶资金具体执行。二是就业扶贫。“四员一岗”安排到位,安排保洁员岗位32人,图书管理员6人(含残协专职委员1人),报汛员1名,护林员8人,公益性岗位13人;三是医疗扶贫。镇卫生院和乡医共成立20个签约团队,与全镇305户贫困户均签约,签约率100%,并建立档案。四是教育扶贫,做好控辍保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会因贫辍学。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工作目标,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三清”工作,推进“七改三网”建设,组织了各新农村点村书记和理事会长外出参观学习。同时稳步推进了43个新农村点建设,不断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对照2018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许多重点工作还在铺垫阶段,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加速涌山发展。

一、以经济发达镇为契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完善基层政府职能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承接好简政放权;对标对表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力争实现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的基层党政组织架构,加快推动涌山发展;

第7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刘延东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推动了城乡卫生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卫生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爱国卫生工作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将我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群众的健康福祉,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刘延东强调,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爱国卫生工作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围绕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主题,解决当前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卫生城镇创建的典型示范作用,提高社会卫生管理水平,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结合深化医改,扎实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发挥平台作用,切实抓好冬春季传染病防控,从源头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加强爱国卫生法制建设,及时将好的做法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加强爱卫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国爱卫会副主任李斌汇报了近年来爱国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徐科就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修订情况做了说明。

第8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长抓不懈,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长为组长,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村(居)书记和镇直部门负责人、挂点工作组组长为成员的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7月15日专门召开班子会议听取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汇报会,7月17日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7月18日组织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召开了第一次现场调度会,到各村实地检查排名考核,强力推进。镇主要领导先后6次到后进村进行指导调度,听取意见,解决难题。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洋江镇“治脏治堵治乱百日攻坚  净化序化美化喜迎国庆”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的实施方案》,先后2次,组织村级保洁员和集镇保洁员开展了两次专题业务培训,明确工作重点,规定保洁上岗和月考核专项方案,镇村组三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规划管理。截止目前,全镇59个宜居自然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最广泛地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集镇总体规划和村级规划基本形成。

(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三治三化促进营造新农村新环境。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七改三网”建设重点,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抓典型,示范带动促引领。因势利导,深入挖掘各建设点的人文禀赋和地方特色,精心培育示范样板,如:长塘村石塘下组、笋田组,前江村香塘组、洋江村芦前组均已完成工程项目任务80%。目前,全镇19个省市新农村建设点共硬化进村主干道1.5公里,入户便道2.6公里;完成改水率100%;改户厕388户,新建公厕19座,拆除危旧房、空心房50间712㎡;新修排水沟渠11.7公里;改塘1处。二是抓联动,上下齐心促提升。推行每个班子成员都对自己挂点的行政村新农村点建设点负总责,3~5名驻村镇干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指定村书记是本村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每个建设点都推选5~7人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三是抓督查,完善考核促长效。7月18日,我镇召开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镇新村办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建设点进行实地督查,现场反馈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三)因地制宜,侧重长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高起点、高标准。一是积极开展村庄清洁夏季战役行动。开展以“三清二改一管护”(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村庄清洁行动。上半年,全镇共投入50余万元,清理生活垃圾1000余吨,整治非垃圾堆放点3个,清理村内沟渠30公里,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二是进一步强化了保洁员队伍建设。继续实行村级聘请,镇清洁办暗访抽签打分等方式考核保洁员,建立保洁员关爱和业务培训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员全天候上岗。三是创新“路长制”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员管理全覆盖。对辖区内的道路,采取由副科级领导班子驻村挂点为单位,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压缩、县转运、市处理” 运行模式,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PPP项目)。三是积极探索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目前,我镇的环卫设施都有保洁员兼管,村庄的路灯、沟、渠、路管护,都由村委会组织,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四)审时度势,全程监管,防止农村人居环境二次污染。一是强化督导考核。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镇党委年终绩效考核。制定出台了《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暗访考核细则》,做到对村进行“一月一考评、一通报一排名”。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充分发挥洋江镇集镇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使其覆盖洋江集镇周边各村。其中2018年杨潭村、车田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器设施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完成所有50户以上村组污水处理调查工作。三是加大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立我镇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提高广大民众对秸秆综合利用效力。

(五)循序渐进,加大投入,拓宽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渠道。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上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我镇共安排19个新农村建设点,投资510万元,共惠及农1268户农民4728 人。二是拓宽管护资金渠道。积极通过商会、乡贤各级代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管护资金支持,做到长效管护。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仍存在村与村组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整治效果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垃圾治理有待加强。由于我县去年顺利通过“国检”,所以我镇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所懈怠,有迎检过关的思想。三是资金缺口压力较大。我镇虽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也积极想办法拓宽资金渠道,但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资金缺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聚焦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入手,深入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和管护村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

(二)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我镇已建成公厕78座,2019年新增新建公厕39座,还未建有水冲式公厕的村庄也在立即着手筹建,力争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我镇也做到建管同步,对公厕设施管理好、维护好,卫生要打扫好、维持好。加大户厕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努力实现2019年底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

(三)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心管理、精美呈现“四精”理念,以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为着力点,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扫一遍行动,加快“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和“8+4”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PPP项目),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50户以上及重点区域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设。

第9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这次三干会的目的,是表彰2013年在全市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2014年定调子、明方向,吹响冲锋号。今天,我非常愉快高兴,为这么多披红戴花的人发奖,发一天也不累。今天上台红一人、台下红一片,明天能红一市,更愿红黄骅千秋万代。我感动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的环卫工人、园林工人、孝老爱亲模范和陈长贵亲属上台领奖时,掌声是那么的响亮、那么的持久、那么的热烈,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是“草根”,让我们疼爱;因为他们善良、纯洁,让我们企盼;因为他们艰辛,更让我们想起曾经打拼的日子。我也注意到,主席台上的朱春燕市长和台下的王英明总经理等人都流出热泪,是自己的激动,更是典型的感动。今天发的这个金光闪闪的光荣册,拿着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一个个典型那么鲜活,一个个故事那么生动,这就是黄骅的希望,这个光荣册我要收藏一辈子,因为我收藏的是黄骅的希望。今天上台领奖的同志们,你们是黄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你们是黄骅的正能量,是旗帜、是方向、是希望,黄骅因你们而美丽。在这里,我代表市四大班子和黄骅人民,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大家在建设沿海美丽黄骅的大潮中,向这些先进集体与个人学习。刚才,朱市长作了一个很全面的讲话,讲得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七个方面的意见:

一、黄骅的历史英雄辈出

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黄骅烈士为抗日救国,在这片热土上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给予我们这方百姓“英雄”的称号。英雄赵博生是滕庄子乡慈庄人,1931年发动宁都起义,在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中屡立战功,1933年牺牲于江西省金溪县,年仅36岁,被同志称为“坚决革命的同志”,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989年黄骅撤县建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思想解放、敢想敢干、业绩突出的英雄人物。有大麻沽的温永和、白庄的白树安、常郭的孙文成、孔店的刘玉山、李子札的李文明等一批农民企业家,成为黄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十面红旗”;创建了信誉楼商业帝国的张洪瑞;2?28冰河救人英雄白宝海、郑炳强,等等。他们都是黄骅的英雄和骄傲,我们为他们而自豪。

今天受到表彰的128个先进集体和199名先进个人,他们就是黄骅的英雄。有带领企业纳税过亿元的企业家于锦军、詹国海、许东兴;优秀企业家张广新、王英明、关世杰、王治广等;十佳村支书刘玉山、邓玉华等;十佳村主任张志清、沈海滨等;十佳教师李德新、张俊霞等;十佳干警杨升、张德锋等;十佳环卫工人安成云、蔡德志等;获得“感动河北”年度十大人物称号的陈长贵,等等。他们发挥了英雄模范带头作用,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铸就了黄骅昨日和今朝的辉煌。正是这些英雄,扛起了黄骅发展的旗帜,挺起了黄骅发展的脊梁,他们是黄骅的正气和方向。

这些英雄,志向远大、无私忘我,在推动黄骅经济社会发展中敢闯敢干、勇于奉献。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股浩然正气,一种厚重的品格,一种高尚的境界,我们应深入学习,发扬光大,并使之在黄骅蔚然成风。今天受表彰的先进是300多人,如果在他们的带动下,变成3千人、3万人、30万人,那黄骅必将是一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发展景象!

二、黄骅的昨天成绩斐然

多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大局,扎实苦干,取得了辉煌业绩。黄骅1989年在沧州市率先撤县建市;1992年成为沧州市首个财政收入亿元县;1991年到1997年连续七年入围全省十强县(市);在沧州市率先建成了本科院校;第一辆沧州产的汽车在黄骅下线。现在,全市10个乡镇中有8个财政收入超亿元。黄骅镇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比海兴县多1个亿,比吴桥县多1.5个亿。羊二庄镇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接近吴桥县,并且连续五年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一年翻一番”。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南有“深圳速度”,我们有“羊二庄速度”。

2013年,我们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园区建设突飞猛进,我们是沧州第一。规划的十大园区建成了8个,他们是羊二庄园区、黄骅经济开发区、旧城工业园、羊三木工业园、滕庄子工业园、齐家务临津工业园、常郭工业园、吕桥工业园,我们可以自豪地讲,拿出任何一个来都是沧州市县级水平。羊二庄在园区建设上,无论固资投入还是纳税都是沧州第一,到2017年将建成沧州市五大千亿级园区之一,是黄骅的“园区之王”;旧城工业园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征地、当年放项目,成为全市的“园区之星”。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今天的黄骅就是昨天的深圳,今天的深圳就是明天的黄骅。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效卓著,我们是沧州第一。投资50亿元的北汽项目整车已经下线;投资50亿元的鑫海项目已经投产;投资50亿元的浅海项目正加紧建设;投资110亿元的信诺立兴新项目顺利开工,等等。在2013年沧州市几次项目联查中,我们都名列前茅。

三是城市建设全面铺开,我们是沧州第一。坚持建新的、改旧的、拆破的,全面推进黄骅新城建设,投资6亿元的“四横五纵”路网已经通开;投资3亿元的南海公园即将开园,一改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将成为休闲游玩胜地;投资6000万元的黄骅客运站历经几年磨难,也将开站迎客;投资近亿元的水厂即将完成扩建,日处理能力从2万吨达到7万吨;投资2亿元的城市集中供热也热了起来;一批批项目都竖了起来;城市变干净了,秩序井然了。这种身边的、眼前的和脚下的变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四是民生建设全面推进,硕果累累。一所新高中建设如火如荼,一所新初中建设塔吊林立,一所新小学建设拔地而起,两所新幼儿园建设逐步攀高;新市医院从地下建设转入地上建设;华贸、琨洋、金都郡府三个商场投入使用;规划的10个全民健身体育场、10个体育馆各建成了6个,首届全民运动会成功举办,鼓了劲、提了神;12条精品路创建和精品胡同改造,给全市人民眼前一亮的感觉,人们从家中迈出第一步开始,就感受到了精品城市的建设成果。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学校、县乡道路建设、农村路桥建设。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沿海港口优势的展现;二是黄骅广大干部群众的勇于奉献。现在,全市上下干事热情,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前进洪流。如果保持这种干劲、激情,黄骅肯定大发展!如果不发展,群众肯定不答应;如果发展慢,群众肯定不满意;如果影响黄骅发展大局,群众肯定坚决反对。我们四大班子已经统一了思想,今后,一叫工作干劲坚决不减,二叫大的工作量坚决不少,三叫督导力度坚决不弱,四叫推进速度坚决不慢!

三、黄骅的明天灿烂辉煌

我们当官执政,都应有执政理念、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蓝图是“大同社会”,就是实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蓝图,就是期望全国人民达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牛奶加面包”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的蓝图,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三步走”的小康战略,我们已经提前40年实现了。提出的中国蓝图,就是十重申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他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讲,我们应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我们黄骅的蓝图,就是落实“五大战略”,干成“30件大事”,实现“三大变化”,争创“五个第一”,打造阳光政治,实现沿海美丽强市“黄骅梦”。

一是落实“五大战略”。抓好强市富民的战略,即:项目和园区建设战略、城市建设战略、以城镇化为抓手的农村建设战略、沿海建设战略和民生建设战略。

二是干成“30件大事”。围绕“五大战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30件大事,要明确责任,抓牢抓死,加强调度,定期要账,必须干成。

三是实现“三大变化”。我们的执政理想和追求,就是想让黄骅实现三个大的变化:一是黄骅经济社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综合实力实现一个大的变化;二是黄骅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干部作风实现一个大的变化;三是黄骅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社会风气实现一个大的变化。

四是争创“五个第一”。黄骅要在沧州市甚至河北省争创“五个第一”:一是项目园区建设一定争取沧州第一。二是城市建设一定争取沧州第一。三是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的农村工作一定争取沧州第一。四是涉及到老百姓上学、就医、环境的民生建设一定争取沧州第一。五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一定争取沧州第一。

为什么要争创“五个第一”?因为黄骅不是一般的县级市,我们是沿海城市、是增长极、是增长极上的皇冠,如果我们成不了第一,甚至不高出他们一大截,肯定没法向“沿海强市”、“增长极”、“率先发展”这三句话解释。

未来的黄骅将不只是楼房黄骅、马路黄骅、广场黄骅,还应该是高度文明的黄骅;不只是园区黄骅、项目黄骅、工业黄骅,还应该是农业、农村、农民大发展的黄骅;不只是拥有财富的黄骅,还应该是具有绅士风度的黄骅。经过3到5年努力,黄骅必将成为一个高速发展、高度文明的黄骅,一个城乡合一、工农互补的黄骅,一个蓝天白云、生态宜居的黄骅,一个政通人和、全面小康的黄骅。

四、黄骅的今天更需努力

现在,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怎么干。

一要叫响“五大优势”。一是港口优势。二是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三是交通优势。四是土地优势。五是沿海发展规划优势。

二要认识“四个差距”。任何管理都是问题管理,我们领导干部应心中有事,眼里有活,脑中有问题。要看到经济总量的差距。黄骅曾经是全省十强县之一,最好的时候排到第4位,而现在排名到了18位,最差的时候排到25位。要看到财政收入的差距,黄骅2003年财政收入1.6亿,当时中捷仅为3000万,2013年却达到42亿,比黄骅多了17亿;与我们面积、人口相当的山东龙口和邹平,十年前还不如我们,2013年龙口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黄骅多了近50亿,邹平全部财政收入比黄骅多了近70亿。要看到城市建设的差距,虽然处于沿海位置,但还没有达到中国沿海城市那种现代、开放、繁华、气派的程度;“西边现代化、东边脏乱差,道路公园现代化、胡同小巷脏乱差”的问题依旧突出。要看到镇村建设的差距,乡镇驻地建设相对落后,有的是非常落后;一些村依然是污水靠蒸发,道路靠雨刷,垃圾靠风刮,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个别村多少年“江山仍旧、面貌未改”,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看到这些,我们感到沉重、压力、责任。如果我们不改变现状,就对不起黄骅人民,就是黄骅历史的罪人!

三要脚踏实地地干。围绕落实“五大战略”、实现“三大变化”,市委、市政府确定了30件大事,把工作任务分解下去逐一落实,把这叫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当前,黄骅正处于爬坡越坎阶段,这两年刚刚铺开一个大的摊子,如果爬上去,就是风光无限好;如果跌下来,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再难翻身。原来我们靠“吃”海、“吃”油、“吃”盐,现在“吃”什么?并且,多年积累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产业不突出的问题,请问我们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有哪些在沧州、河北叫得响的骨干企业?比如作风不实的问题,存在“庸官懒政、干事浮躁”的现象。比如环境不优的问题,个别单位、个别人自私自利、吃拿卡要,不请不送不办事,请了送了乱办事,还有的请了送了也不办事;有的单位办事效率不高,明显不如港口、中捷、南大港;有的干部上班无所事事,上网玩游戏甚至打麻将;有的单位逢年过节给企业打电话,明目张胆地说:“过年了,还不表示一下吗?”还有极个别人到企业报条子,让人民给买单,这种行为和强盗有什么区别?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黄骅形象,破坏了黄骅发展。对此,纪检委要严查,坚决查处一批反面典型。

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难题,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骨头再难啃也要啃,如果不啃,就对不起百姓,就难以大发展。焦书记在沧州市人代会期间参加黄骅团讨论时指出,作为黄骅的每一位干部,要经常照一照镜子,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爱黄骅。问一问自己,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为黄骅的发展干了什么事,是为黄骅的发展增光添彩,还是影响了黄骅的发展。

今后要用干部干事档案抓落实,组织部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考核、视察、联查、评分等多法并用,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在这里,我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科局长、街道党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提三点要求:一是每两个月找我汇报一次工作,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汇报自己的闪光点;二是每半年至少让我去看一次,具体什么时间、看什么,你们自己掌握;三是今后工作汇报一律设汇报席,汇报人一律“裸身汇报”,不准带材料、不准带本,对所汇报的工作要吃深吃透、如数家珍,做本职工作的专家。汇报人和汇报内容要在《黄骅报》、《黄骅新闻》、《黄骅在线》公开亮相。下周大讨论活动四大班子要组织一次学习,两周后组织部分乡镇、街道、科局负责人发言。每一次工作汇报,组织部都要打分、考评,并通报。

五、黄骅应是城乡一体的黄骅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建设城市,不能忘了农村;发展工业,不能忘了农业;提高市民生活,不能忘了农民,必须打造城乡一体的黄骅。

我们在座很多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可能还居住在农村,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与市区相比,有多大差距?我们最清楚。是短板就要加长,是软肋就要变硬。今后农村工作要重点抓好十件事。

第一,抓认识提高。认识要到位,我们搞的建设,不单是50平方公里规划区的黄骅、城市的黄骅、园区的黄骅,而是1500平方公里、50万人民的沿海黄骅。

第二,抓资金投入。国家发改委确定今年农村经济工作七大重点第一条就是抓投入。我们现在有以下几个大项目的投入要抓好:一是国家华北地区地下水压采项目将投资599亿元,今年给我市7000万,计划3年投2亿以上,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路桥建设;二是现代农业粮食项目,三年投6000万元,去年投了2000万,今明两年投4000万;三是渤海粮仓和农村秸杆利用项目,河北省总共投2亿元,其中渤海粮仓沧州投资1000万。一定要多争取资金,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好。

第三,抓镇驻地建设。乡镇驻地的水平,代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水平。如果为官一方,你的镇驻地都不如一个村建设得好,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抓美丽村庄建设。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确定了我市30个重点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多建设,有投入、有奖励、抓达标,打造我们全新的黄骅农村。

第五,抓路桥建设。让我们的农村百姓走平坦路、过放心桥。

第六,抓学校、医院建设。城镇化的关键就是“人的城镇化”,就是让老百姓“就近的城镇化”,让我们的农民享受到城市般的教育和医疗。所以,我们将连续三年,每年至少拿出3000万元的经费,投向学校和医院建设,达到城市的水平。

第七,抓园区、项目建设。让百姓实现就近就业、身边繁荣。

第八,抓合作社和农场建设。要让这些“地主”成为真正的土地流转的集中者、农业与市场的衔接者、人口转移的促进者。

第九,抓思想文化建设。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土豪”,指的是一个人再有钱,穿得衣服再好,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也不会有品位。我们的农村不能路宽了、有钱了,而没有文化的支撑,我们的农村经济要繁荣,乡风要文明,文化要发达。

第十、抓基层组织建设。当前,中国社会最难的干部就是村干部,走千家、串万户,左说事、右协调,风里来、雨里去,有一种满怀热忱的激情,更有一种基础薄、条件差的无奈,为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谓“劳苦功高”。老百姓需要我们服务,农村需要我们治理,农业需要我们发展,所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习齐家务村干部坐班制、旧城村干部考核制,组织部要抓紧研究农村基层班子建设方案。

六、黄骅应是阳光大气的黄骅

阳光就是公开、透明,大气就是包容、宽厚。阳光大气是政治生态、发展环境,也是执政追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根本之策”。最近,新华社连续报道,要以制度制约一把手权力,探索推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制度。定制度,造笼子,关权力,首先关我这个市委书记的权力,关市长的权力,一定要定好这个制度,造牢这个笼子。要着眼黄骅大局,着眼黄骅发展,敢于革自己的命!

作为沿海黄骅,必须加快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要定制度、造笼子、关权力,做到议事阳光、决策阳光、管理阳光、干部阳光、人事阳光、土地阳光、规划阳光、项目阳光、资金阳光、审计阳光、档案阳光、学历阳光、纪检阳光,实行会议制、纪要制,权力公开透明,全力打造黄骅的阳光政治。

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让我们发展黄骅的,不是为个人谋利的。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个纪律:今后谁再给企业和百姓吊脸子、设卡子、卖关子,我们就让谁动位子,情节严重的还要砸他的饭碗子!一定给我们的企业、百姓一个明明白白、正义大气的黄骅,一个政通人和、民风淳朴的黄骅。

七、黄骅应是众志成城的黄骅

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思想统一得好,发展得就快。如何做到统一思想?

一要解放思想。全市上下一定开展好“打造增长极,黄骅怎么办”大讨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黄骅、打造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创造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进行讨论,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通过讨论,全市上下要形成“一条船”、“一支歌”、“一个调”,“一条船”,就是围绕黄骅发展大局,全市干部群众同舟共济;“一支歌”,就是黄骅的发展之歌;“一个调”,就是团结的调、正气的调。

二要坚定信仰。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评价黄骅人:“地碱水咸,口实心甜”。在黄骅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我们有绿色的大洼文化,就是在恶劣环境下,与天斗、与地斗,敢于改变黄骅的精神;蓝色的海洋文化,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文化,是“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以其善下之”的谦虚文化、务实文化;红色的英雄文化,就是厚德守信、无私奉献的文化。对“红、蓝、绿”这三种文化,市委宣传部要总结、挖掘、宣传、叫响,让这些文化的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只要干部群众有信仰,历史就会还我们“河北十强”的黄骅。

三要崇尚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个别人存在“说得多、做的少,直着腰板议论品评多、俯下身子实干少”的现象。如果一个地方“清议之风”盛行,必定是消极萧条,人心思下,活力不足,发展无望!我们既然立志黄骅要发生“三大变化”,争创“五个第一”,那么,所有领导干部就应做扭转黄骅风气、推动黄骅发展的坚定领导者、推动者,就应做甩开膀子大干的行动者、实干家。朱?基总理刚上任时讲:“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理上任时也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二年在记者会上又讲:“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什么精神?是豁出命干活儿的话!堂堂一个大国的总理要干成事,还需要这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何况我们?黄骅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只要咬紧牙关奋力一搏,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