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字的演变范文

文字的演变精选(九篇)

文字的演变

第1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1、结绳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

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 “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三、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妇),因为过去的女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出人们在造字时分为象形法,会意法和形声法,也就是已经出现了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

你们看看象形字,“日”就是个圆圆的太阳,“月”就是弯弯的月亮,“水”向条小溪,“牛”特别突出了两个犄角。

“爵”象形字:

1.甲骨文的形体,像古代酒器的形状,下有足。

2.金文的形体,更像酒器的形状,右边增加了一只手。

3.小篆的形体。

4.是楷书的写法。

而会意字里“明”写成如图示,意为“日”和“月”带来的光明。“旦”写成如图示 ,意意为太阳出地平线而升起。

“ 婴”会意字:

1.金文的形体,上部是“贝”,下部是“女”,表示妇女项上由贝做成的装饰品。

2.是小篆的形体,上部是两贝,其意不变。

3.是楷书繁体字。

4.简化字。

“婴”字的本意是用贝做成的项链。义为“缠绕”、“围绕”,如古人陆机曾说:“世网婴我身。”世网比喻世事。就是说:世事把我缠绕住了。

“婴”字由项饰即宝贝。引申为婴儿之义。

“孕”会意字:

1.甲骨文,外部是一个人面向左侧而立,腹中有一“子”,诚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样子。

2.小篆,上变成“乃”字,已无人形了,下部的“子”依然存在。

3.楷书的写法,由小篆演变而来。

关于形声字同学们都很熟悉,例如:“爸”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

四、金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这就形成了金文,(因为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和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鼎文)。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而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填实的写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五、汉字的持续演变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缺点是字体繁复,书写不方便。

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由于它的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钦睐,又因为它的笔画复杂,行事古怪,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一些印章刻制上,一直采用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草书: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因它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又进一部发展成为今草。到了唐朝,又有了抒发情怀,寄情于笔端而表现的狂草。.草书本就来源于章草。

楷书:

随后柔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直,有撇,捺和硬钩,,更便于书写.。图9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就是由楷书演变而来的。

行书: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宋体: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成为宋体。

下面几个字的演变过程。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第2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向”字的本义是指“朝北的窗户”。《诗经》:“塞向户。”也就是说,要把朝北的窗户和门缝塞住和涂抹好,以抵挡寒风吹进房子里,准备过冬天了。从“向”字的本义又引申为“方向”或“朝向”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这个“宅”字即是“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中指居舍的“宅”。本为形声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象一座房子,中间的“十”形部分为“乇(zhè)”字的初文,表声。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

许慎《说文》一书中指出:“宅,所托也,”这是指“宅,居也”的意思。“人之居舍曰宅”。可见“宅”的字本义就是“住处”。如《韩非子》“无宅容身”。

“宅”字的词义还有:①任职:居官。②顺:安定。③存:保持。如“宅心”。

“安”字是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部是一所房子,在房子内坐着一个面朝左的女子,女子在房子内,遮风又挡雨,安全又舒适,“女居室中为‘安’”。②是金文的字形。形意均同甲骨文。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上部分变成了“宀”头,下边为一“女”字。“安”字的本义就是平安。如《荀子》:“国安则无忧民。”意思是说:国家安定了,老百姓也就无忧无虑了。后来又引申为“安身”,就是容身、立足的意思。如《三国演义》中的:“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在古书中“安”字还可当疑问代词用,如《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的“安”字可当“怎么”讲,意思是说:小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雁的远大志向呢?

“安”字的词义还包括:①安放,设置。②谁,何,如何。③姓

“灾”是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部表示是一所房子,内部是一堆“火”,火烧屋内为“灾”。②是“灾”字的古籀文字形。上部的三条曲线表示河川,三条曲线中间的一横,表示河川被堵塞,形成“堰塞湖”了,很快就要决口发水灾了,这个字的下部仍为“火”,是因为古人认为水和火一样,都是无情的,都是灾害。③是小篆的字形。大变样了。④是楷书的字形。是由籀文演变而来,也成为后世的书写正体了。⑤是楷书的简化字形。实际上是又回到最早的甲骨文字形中,仍表示火烧房屋之意。

许慎在《说文》中认为:“灾”就是“天火”。“灾”的本义是“火灾”。后来又引申扩大了“灾”的含意,泛指一切灾害,如火灾,风灾,雨灾,旱灾,虫灾等等。

“宗”是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部表示房屋,内部放置有祭祖的灵石或牌子,表示这就是宗庙。②是金文的字形。房舍之内是“示(灵石)”,仍当祭祖的意思。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

《说文》中指:“宗,尊祖庙也。”由此又可引申为“祖宗”。后又引申为“宗族”,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车裂以徇,灭其宗。”这里的“徇”字是对众宣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车裂其身体以示众人,同时,灭掉他全家和有血缘关系的整个家族。在上古以宗为本,所以“宗”字也能当“本”、“主旨”讲。如《老子》:“言有宗。”这就是讲:你所讲的言论要有所本,即出处、根据。由此,又引为“宗师”。这是指受人尊敬、被奉为师表的人。如“一代宗师”。

“宗”字的词义还有:①朝见,归往。②桩,批。如一宗心事,大宗款项。③宗派。如正宗,天台宗。④姓

第3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2008年中国遭遇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8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走过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我们又迎来了令人欢快的北京奥运会。

当奥运圣火冉冉升起,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随之瞩目雅典。令我们不禁回顾百年前的历史壮景,百年后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这块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这里是友谊,和平的开始、是公平、公正运动竞争的起源地。

第4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许慎《说文》一书指出:“审,悉也。知审谛也。”意思是通过审察搞清了事实真相,可见“审”字的本义是“审察”、“细究”。因“审察”就要慎密细致,所以“审”字又引申出“周密”之义,即要周密就必须小心,由此又引申为“慎重”,如《淮南子・人间》:“不如择趋而审行之。”也就是说:不如选择趋向后再慎重地行动。既要审察就要有结果,所以“审”字又可引申为“果真”、“确实”,如“审有内乱杀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果真有内乱杀人的事情发生。

这个“客”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半部分是房屋之形,在屋内的右侧有一个面朝左的人,左侧是一只脚,表示有外人来屋(家)里了。②是金文的字形。房屋内的人和脚都没有了,衍变成了“各(格)”字,即为“到达”之义,此与甲骨文字形的表示相同,都是表示有外人到了的意思。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

“客”字本是个会意字,本义是指自外而来的人,如《史记・秦始皇本记》:“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意思是说:李斯写了奏折上书劝说秦始皇,要停止执行驱逐外来人的命令。由此引申为寄居他乡的客人,如杜甫诗:“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因为杜甫长期游历寄居他乡,现在回到了故乡,所以称自己为“归客”。因有“外来人”之义,又引申为“客人”,如《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在现代汉语中,“客气”是指“有礼貌”、“谦让”。在古代,“客气”,多指“虚傲之气”或“假心假意”。如《左传・定公八年》:“虎曰:尽客气也。”意思就是说:阳虎说,都是虚情假意的。

“室”字的本义为“房屋”。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表示房屋,其内为“至”,既为读音,也表示“止息”、“到了”之意。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

《诗经・小雅》:“筑室百堵,西南其户。”意思是建造的房屋百堵墙,西南各有它的门窗。由“房屋”又可以引申为“房间”、“内室”,如“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这里的一室,即为“内室”。由此又引申为“家”,如杜甫《石壕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由“家”又可以引申为“妻”、“妻室”,如《礼记》:“三十日壮,有室。”这里的“有室”,就是指娶到妻,成了家。

这个“宫”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外形是一座房子,里面有两个“口”,表示房子里有好几个房间,“象有数室之状”。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的字形。

《说文》中指出:“宫,室也。”“宫”字的本义为“室”,如《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到了后来“宫”字则专门用来指帝王住的地方,称为“皇宫”、“宫殿”,同时,“宫人”是指在皇宫中服侍皇帝皇族的人。

“宫”和“室”的本义在上古时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到了后世,“宫”就专指宫殿了,而“室”则指房屋之内的房间。

“少小离家老大回”中的这个“离家”当今是指“人”离家了,可是在上古时期还不是这么说的。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当时这个房屋可不是人的“家”,而是“豕(猪)”的“家”。由此可以看出,在远古时期古人们的牧业是从养猪开始的,可见,在当时,猪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如果你还看不清,那么你瞧②金文的字形,那可就更形象了,外面是屋,屋内有一头头朝下的硕大的猪。③是小篆的字形。屋内仍有“豕(猪)”。④是楷书的字形,与小篆相似。

第5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毕业的分别与不舍如今在我的生活中愈演愈烈,眼前的迷茫实在令我无奈,毕业后我们将何去何从?我问天,天不知;我问地,地也不知;而当我问向内心时,内心一阵激动,不是吗?激动,有那么一点。看着天,看着地,看着一张张照片那剔透的泪不时滴落,如今我已变得如此脆弱与憔悴,想像着未来成功或失败,内心不由得对此逃避,是我太脆弱还是我太稚嫩?人生路漫漫,毕业情凄凄……这世界充满了虚伪与邪恶,但更多的是真情与善良,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还会再见!不要遗憾,不要伤感,相信自己!记住九五,记住这个班集体,这个承载了我们大家共同希望的集体。已是夜晚,当我再次抬头仰望苍穹时,月光暗淡了,天更加黑了,而我更加愁情了,毕业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团棉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以后,我们会多次面临抉择与考验,希望大家能把握机会抓住机遇,永不言弃!倦意涌上来了,内心的怅惘更加悲情。。。李白曾有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而如今我却有着“起笔写稿不能续,抬头仰望心怅惘”同学们,三年情,舍不得放不下,我相信大家亦如此,可这有什么用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不分的友谊”如今我们就此分别,往后的人生之路大家保重,谈到这,端起桌上的茶杯,看着杯子里的水,想着三年的点滴,不禁泪流满面,说不伤感是假的,只是大家都不溢于言表吧?三年来,你们陪伴我走过多少个春秋?现在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或携手前进?或就此分别?同学情,一生珍惜!一股水进入咽喉,清凉爽口,泪滴在了纸上,刀插在了心上,“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让这滚滚长江承载我们的离愁向那天宇流去。

初三:徐子潞

第6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不能尽孝愧对娘;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06-01

一、歌唱中语气的特点

语气是歌唱语言中重要的表情手段。在歌唱中,只有做到生动和准确,才能使我们的演唱情真而又意切。

唱段《不能尽孝愧对娘》中,有很多需要注意语气的地方。例如这首歌的速度记号,在前奏的地方明确的写着“每分钟124拍,渐强”;在呈示段开始的时候又把表情记号变换成“稍自由、激动的”,这里的“稍自由、激动的”就属于歌唱中的语气,要求演唱者合理地把握语气和情绪,不能过度解读也不能淡淡了之;接着到展开部分时情绪骤变,语气由激动转变为深情的叙述,回忆主人公杨晓东幼时与母亲的种种情景,这些都需要演唱者改变演唱语气;到了乐曲结尾,歌唱语气由弱转变为强,并呈现出不断的渐强,情绪激动饱满,到达整个歌曲的最高潮。

二、咬字、吐字的特点

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体,这一点决定了歌唱中咬字与吐字的重要性,要唱好每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即字正腔圆。字头通常都是子音,歌唱时子音是不能延长的,所以演唱字头的时侯声音的着力点要准,要把字头咬得干脆敏捷,但不可将字头咬的过死,字头如果咬得过死,就会影响字腹(字腹就是母音)、以及字尾的发音。演唱时应注意母音的口形保持不变,气息要连贯持续,否则字就会唱得含含糊糊。所以,整个字要做到饱满圆润,字尾要收得轻巧,归得准确恰当,过早会使声音干涩,过晚会改变字的原样。在此唱段中有很多需要归韵的地方,如“娘”、“降”、“上”、“肠”等都要归韵到“ang”上,才能做到咬字准、归韵正、吐字清,从而达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此外,咬字与口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正确的口型是以上下垂直张开为基础,根据音的强弱高低、音乐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口型打开得恰到好处,声音才能通透圆润。如“母子相依诉倾肠”中的“倾”就是一个闭口音,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整个口型都要放松,舌头不往后缩,以避免字咬得过紧而出现的声音干瘪发闷、挤卡、不圆润、不通透等情况。

三、气息控制的特点

演唱这首歌剧唱段时笔者建议演唱者利用较深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和横隔膜扩张力量的保持来把握音乐情绪的喜怒哀乐、高低起伏、声音力度的强与弱等。开始演唱时,音乐在级进上行推出的高音A,呼吸力度在处理时应该由中强到强,以最直接的冲击力指向听众,从而将男主人公杨晓东的内心情感推向一个高潮。第一个间奏之后进入宣叙部分,演唱“寒冬腊月灾难降”和“娘带孩儿走他乡”时呼吸力度减弱,徐徐道出了“灾难降”和“走他乡”的凄凉。“儿是娘的心头肉”的“肉”和“更叫儿心中多敬佩”的“佩”时,应做深呼吸的调整,使声音饱满浑厚且圆润有力,力度从中强到强,表现出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的强烈情感。演唱“男儿膝下有黄金”时应注意呼吸力度渐弱,将呼吸控制地扣人心弦以达到准确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另外在歌曲开始到第二次间奏前,所有的换气都借用生活中抽泣的呼吸方式,这种换气更能表达出歌曲悲伤的情绪,使情绪更加动人和真实。“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娘亲”情绪由激动过渡为坚决,“只跪天地和娘亲”这一句若喉头放松并运用“半声”,呼吸连贯,表现出情绪上的一种对比,音色也能更加打动人。

四、润腔技巧运用的特点

所谓“润腔”就是在旋律上所做出的一些装饰音,它是一套对唱腔加以润色、美化、装饰的独特技法。以字行腔,以声润腔、以情润腔,是形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风格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它既是一种表现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现歌唱技艺的艺术手段,主要包括滑音、倚音、颤音、波音等形式,在《不能尽孝愧对娘》这首唱段中运用了波音、倚音、泣音等装饰音。波音由三个音组成一组,首先演唱主音,再演唱主音的上方音,最后演唱主音,形成一个小的波浪。下波音与上波音差不多,不同的是在唱完第一个主音之后,紧接着演唱下方音,然后也回到主音上。倚音是依附在主音前后时值较短的音。

五、结论

本文以唱段《不能尽孝愧对娘》为例进行演唱特征分析,从演唱中语气、吐字、气息、唱腔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要求演唱者在歌唱时应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来改变演唱语气,同时唱好每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并通过调整呼吸以及恰当运用装饰音来加强对演唱的把握。希望能够给个人以及这首作品的演唱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引起大家对民族歌剧其他唱段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姚莉莉.论民族歌唱中润腔技法的实现[J].交响,2003(3).

[2]黄常虹.歌剧艺术的审美特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第7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一、“华”的字形演变

“华”字的字形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几个重要阶段(图1-1)。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

甲骨文中的“华”字就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金文中的“华”,上半部分就像花儿的形状,下半部分是表示“花蒂”或“花茎”(图1-2)。

小篆在金文的基础上加“H”(草),表示其植物属性。众所周知,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隶书“华”相对于小篆,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它将篆文的写成,将写成,植物的性状消失。繁体楷书承续了隶书字形,字的线条更加平直化,字形更加方块化。《汉字简化方案》另造会意字“华”代替“A”,由化(变化)、十(“屮”的变形,即草)会意,表示由草木生发的花朵。“华”也成为现在通行的简化字。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华”字的字形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由曲线到直线,由象形性到符号化的过程,这也体现了汉字演变的总体规律。

二、“华”的字义分析

笔者认为“华”字的本义应该是“花朵”(树木开的花朵)。从字形上看,甲骨文与金文的“华”字都具有象形性,跟花儿的性状很像。从文献资料来看,《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华”就是“花朵”。这也是迄今可以找到的“华”字的最早出处。《尔雅 ・ 释草》中 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意思是“树木开的花叫华,草类开的花叫荣。”许慎的《说文解字・A部》中也说到“华,荣也”。“荣”的本义是“草本植物开的花儿”,(这一点在学界没有什么争议)则“华”的本义也该是“花儿”。只不过是树木开的花儿。

除本义之外,“华”字还有很多引申义,而且字义与字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引申关系。首先,由于花儿具有美丽,光彩的特点,象征着美好,光辉。所以同时引申出“光辉,光彩”与“事物的美好部分,精华”的意思。《尚书 ・ 大传 ・ 虞夏传》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与《淮南子・地形》 “ 未有十日,其华照下地。”中的“华”都是“光辉”的意思。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与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中的“华”都是“事物的美好部分;精华”的意思。后又由这两个名词的意思引申为形容词“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的意思。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堂之上”中的“华”都是这个意思。由于“华丽”与“富贵,显耀”意思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从其中又引申出“富贵,显耀”的意思。赵必象《贺新郎》“不须青史流芳馥。也不须、荣华富贵,尊前频祝。”中的“华”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华”由本义“花朵”,动用为“开花”的意思很早就已经出现。如《淮南子・时则训》“桃李始华。”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中的“华”都是动词“开花”的意思。 由于开花是一年一度,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所以又从“开花”引申为名词“时光,岁月”。后蜀毛熙震《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与宋周邦彦《过秦楼》“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中的“华”都是“岁月,时光”的意思。

三、花与华的区分

《说文解字》、《尔雅》中收录了“华”字,而没有收录“花”字。《康熙字典》中“花”的注解,有以下这段文字:“《唐韵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花”字是在南北朝以后才出现的,“花”、“华”二字的含义也从此才开始分工:“花”表示“花朵”义和具体的比喻义,读为“huā”;而“华”则多用来表示抽象的引申义,如光辉,华丽、富贵等,读为“huá”。

四、小结

文章从“华”字的字形演变,字义分析以及“花”与“华”的区别等三个方面对“华”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从其甲骨文、金文的字形以及对其字义的演变进行推理,笔者认为“华”字的本义应该是“花儿,花朵”。“华”字从“花儿”的意思,引申为服饰华美的古代文明;又从炎黄后代的某个部落,发展到中原一带的中国;再从汉民族到全国各民族,“华”字伴随着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但无论怎样演变,它始终都围绕着其本义,即“盛开而绚丽的花朵”。这也体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的真切愿望。

参考文献:

[1]许慎.(东汉)说文解字・A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24.

[2]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 岳麓书社,2001,12:836.

第8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王凤阳先生的《汉字学》一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字体论、体系论、改革论和字形论。书的最后附录象形字释例和后记。

绪论部分包括第一――四章,是全书的总纲,主要内容有汉字学与汉字改革、文字和文字的发生、汉字和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历史面目。绪论部分解释了什么是汉字学以及为什么将这门学科称为“汉字学”。王凤阳先生肯定了许慎对汉字研究的巨大贡献,同时指出传统许学遭到冲击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在这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汉字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汉字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汉字研究的逐渐成熟作了总的论述。

字体论部分包括第五、六章,主要内容是汉字字体的演进、线条与笔画。作者阐述字体演进史,就是书写顺应手的运动生理的历史,是人根据书写的生理习惯去改进最初的描摹物象的文字的历史,是缩短写字时的运笔线路的历史。作者证明了笔画就是手对线条的选择,归纳了篆书线条改造为隶书笔画过程中的“趋直性原则”和“反逆性原则”,论证了笔顺的总规律――“最短线路原则”。关于字体的更替,作者扬弃了流行很广的直线发展观,而代之以辩证法的矛盾统一观,阐述了同一时代存在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字体是文字体系与书写时的生理习惯之间、文字的记录功能与交际功能之间相互矛盾的产物;应用体以其简易、实用而取代标准体,就是字体的变易。

体系论部分包括第七――十九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文字体系、汉字体系、图画提示文字、象形表意文字、象形表意文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象声写词法、形声写词法、从象形表意文字向记号表意文字的转化、记号表意文字、记号文字的记号化、记号文字符量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记号文字能记与所记的矛盾、汉字的改进等。作者认为,只看到文字体系内部的量变,所以无法揭示文字发展的内部规律。《汉字学》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文字体系及其变革的理论观点:文字是体系性的,文字发展史的核心部分是体系的变革史,体系变革的核心是基本符号的写词法的变化;文字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体系发展之中,文字体系的记录原则体现在基础符号的写词法里。

《汉字学》第二十章讲述了汉字的改革问题,包括汉字改革的内在根据、汉字改革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汉字改革道路的探索和存在的问题。王凤阳先生指出,改革必须顺应汉字发展的规律、文字发展的规律,不应超越历史条件进行宣传和促进。作者在后记中提到,“改革论”应该是体系论的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文字改革是当前的现实课题,所以独立了出来。

字形论部分包括第二十一――二十六章,主要内容有行款与汉字字形变化、书写生理与汉字字形、字形的“同化”与“异化”――演变中的字形的交互影响、字形的“简化”与“繁化”、字形的分化交替与归并以及字形演进中的变易与规范。首先,作者探讨了汉字行款的形成,以及所引起的字形变化。其次,作者从手的书写运动,解释了最初来自对客观事物描摹的汉字,如何引起了在线条或笔画上的搭配组合的变化,分析了汉字“自上而下”和“自左而右”的书写给汉字字形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分析了“趋直”“反逆”“串连”“并连”在字形变化中的作用。最后指出字形演进中的“变易化”和“规范化”是字形演变中的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它们互相制约,贯穿在字形发展的全部历史之中。

《汉字学》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并把汉字放在使用汉语这样一个中国社会的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认为汉字的发展方向和演变过程是受汉民族语言和汉民族历史双重制约的,从汉字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上,多角度研究、探讨,颇有新意。同时,作者将汉字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去研究、考察,这样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只研究字的形、音、义的局部限制,而将视野放得更远、更开阔。

第9篇:文字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 汉字 字体演变 书写效率

效率性、准确性是文字书写的两大基本要素。汉字担负着记录、书写汉语言的任务,在书写速度上具有快捷的效率性,在书面表达上具有高度的准确性,这是汉字演变发展围绕的中心。为满足书写的效率性要求,汉字字体在不断地趋向于简化,表现形式是汉字字体不断符号化,内容是字体的结构由繁杂趋于简单;为满足准确性要求,汉字字体的演变对效率性又有所抑制。汉字字体演化到现代汉字这种体式,虽然在书写的效率性方面比以往已有极大的提高,但由于汉字本身在书面表达上所具有的高度准确性,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高节奏、高效率,汉字的书写效率仍然是滞后的。然而,汉字简化一直处于演变的主要矛盾方面而成为主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高效快捷、便于书写的追求。

一、汉字字体演变中对书写效率的追求

汉字的产生,有“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的传说。其实,仓颉不过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使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作了总结性的统一罢了。以后由大篆到小篆,由篆到隶,由隶到草、到楷、到行书,以及现代汉字的简化,都是这种情况。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六国古文等在内的大篆和小篆合称篆书,是古文字的统称。早期的古文字在书写方面师法自然、据物绘形,具有强烈的象形性质,近于图画,相同的一个字有多种写法,而且结体不拘,用笔自由,没有定型,书写起来相当困难。周宣王时的太史籀对古文字进行了整理,石鼓文可为其代表。石鼓文的特点比早期古文字规范、严整,结构较紧凑,字体较完备,接近小篆,是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字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诸侯割据所形成的“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采纳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字”的建议,并命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改革,对大篆进行了简化,淘汰了大量的区域性的异体字,使全国文字统一起来,于是形成了“小篆”,古文字也因此进入了定型期,奠定了汉字“方块型”的基础。经过技术性的处理,小篆这种字体结构统一稳定,偏旁简单化,笔画固定化,书写线条化,在运笔速度上较大篆迅速多了,所谓“小篆为大篆之捷也”(晋・卫恒)。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来的隶书,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秦时,“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说文解字・叙》)。隶书是因当时军政事务繁忙,为适应快速记录语言、快速书写的需要,一种比篆书简易、书写速度更快的字体,也就是草体,由下级官吏创造并推广使用开来。《四体书势》曰:“隶书者,篆之捷也。”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说:“秦始皇的特出处,是他准许并奖励写草篆,这样就使民间所通行的草篆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促进了由篆而隶的转变。”秦始皇在文字史上的作用不仅是整理简化了古文字,统一了文字,而且开创了今文字,实现了古今文字的分野。文字研究表明,秦王朝在汉字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短暂的几十年内创制了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

隶书取代篆书的过程,是破和立的过程。它通过对汉字字体和结构的同化、异化、讹化、位移、简化、草化等技术手段,对汉字的字体结构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逐步把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将篆书的象形图画线条变成了书写笔划,使文字由篆书的长方变为横方,使文字显出了符号性的特征。这种从文字结构、笔划到字体上的变化,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它既奠定了近两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方块汉字字体的基础,又提高了汉字书写效率,为记录速度在技术革新方面提供了方向。

汉字在新旧字体演变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发展,在效率性与准确性的矛盾中不断演进,每一次演变和发展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进步在书写技术革新上也都有直接的体现,而每一次革新都凸显了在使用上“实用”、在书写上“迅速”这一汉字字体演变的“魂”。

二、汉字字体演变中对书写效率的抑制

汉字虽然因记录汉语言而产生,但也受到形与义联系的松懈而更注重视可视性的制约。由于长期为了满足于使用者视觉的需要,也引起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比如因为同语音相联系和易于辨识,而大力发展半形半音的形声字;为便于书写的需求,产生了草书。广义概念的草书包括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草体,如草篆、草隶、稿草、章草、今草、狂草、标准草书等。汉字字体演变发展到草书这种字体,标志着汉字记录性书写在速度上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后汉蔡邕对草书的形成有这样的说法:“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草篆、草隶;唐代张怀璀在《十体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稿草、章草。宋代张拭在《南轩文集》中说:“自笔札以来,便已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形式的草体;明代赵宦光在《金石林绪论》中也说:“草书起于列国,天下有事,急就为之,或起草他简,然后正书,皆不暇致详而作。”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草篆、草隶。

对草书产生的时代,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草书是由于“救速”、“赴急”、“赴速急就”、“急就为之”而产生的“急就章”。所谓“写得不谨”和“不暇致详”也是因为“急”“速”所致,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写出最多的字数。不难看出,草书是在特定条件下,在实用价值的驱使下,用比隶书书写速度更快捷的一种字体。草书的书写之所以可以迅速完成,效率极高,其技术性因素有三:一是损隶书之规矩,存字形之梗概;二是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自如;三是笔划简捷,线条活泼,纵任奔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