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金融管理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管理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管理的管理

第1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 应用

金融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也是企业将来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向,企业要想长久性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金融管理加以重视,树立科学的金融管理理念,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现状,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金融管理发展的道路来。

一、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

企业正常发展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资金,只有具有了足够的生产经营资金,企业活动才能够顺利地进行,通常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向银行贷款的资金,企业自身的资金以及金融性质的融资资金,而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就涉及到了金融管理,因此企业内必须要有懂得金融管理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了解当今市场经济中股票融资性的金融问题,对于当前国家金融政策、企业交易流程都要有所涉略。企业资金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前提和基础。

(二)金融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的日常经营

通过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可以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正常地进行下去,由于企业中所有的生产经营工作都是要在市场经济背景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只要是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有了企业金融管理就能够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以金融管理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金融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销售工作都是与金融管理不可分离的,只有加强了企业金融管理才能够使企业的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造企业品牌发展。

二、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加强企业金融管理和预算工作质量

加强企业金融管理工作时,要保证预算会计工作质量,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预测性,在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当中对工作对象的选择分析过程中,提高对工作项目的监督力度,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管理,在实际的金融管理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会计预算程序依次来进行调整,不能发生预算数据上的失误,要确定对企业金融资金的重要管理,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和预算工作,保证会计预算任务的质量,从而避免发生企业金融会计工作中出现做假账、做空账、做漏账的现象,控制好金融管理中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与企业金融活动应当准确地加以核算和记录,然后在企业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内进行责任落实,从而保证金融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吸取,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保护性,增强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性。要完善企业中财务信息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在对财务金融信息进行规划管理的同时,要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一性原则,促进企业工作形式的创新改进发展,使得企业的会计金融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加强企业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当中的信息技术化建设,也是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应用的具体表现,随着当今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同样可以使用最先进的科学软件来今进行企业金融管理工作,现代企业的金融管理通常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从而不断对企业金融管理系统进行了完善,提高了对会计数据信息记录的效率和有效性,准确地完成了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数据信息交流的高效工作,建立了企业内部会计金融信息的相关数据库,从而保证了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的工作都可以在信息技术手段下进行,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项组织环节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化管理,提高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可能性,使企业金融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金融管理在企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树立起财务危机意识,从而避免了企业金融管理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在企业金融管理当中的实际开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改变了企业发展面貌。

(三)加强企业金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企业内要成立金融管理部门,有专业的金融管理学人员进行工作,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数据整理,将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各部门职责进行分别落实调整,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对企业资金方面的负债情况加以控制,增强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评估,从而保证金融管理的总体质量。当前企业金融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提高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在金融管理工作中要对每一位会计金融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养,从思想上理解企业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义,使金融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金融管理工作与企业中其他经营工作的不同。必须要健全企业金融管理体系结构,明确企业金融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从而使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可以全面的发展,避免企业金融管理中各项权责工作意识不清的现象出现,通过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加强金融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劳动创造力,使工作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当中,有效地促进了企业金融管理意识工作的转变,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企业工作氛围得到了改善。在企业专业金融管理人员进行金融管理时,在贷款回收时,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并且由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负责企业金融贷款的回收工作,制作数据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对贷款的有效金融管理。

三、针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相关建议

(一)拓宽企业金融融资渠道

对于企业金融管理发展来说,企业金融的融资渠道是多样性的,不一定非得向银行进行贷款,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到企业当中,从而开展有效的金融融资活动。而对于有些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金融融资难的问题,可以拓宽企业的新型融资发展渠道,拓宽那些要求比较低一些的上市企业类型的金融融资渠道,从而使企业转型发展。企业还可以采用间接金融融资的形式,让企业和国家银行之间达成某种利益共识,使银行可以和企业共同完成风险分享和利润共赢,从而降低企业金融发展的分享,提高对企业借贷型资金的获取性。因而我国政府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国际化经济发展而言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投资建设,还完善了我国民间借贷小额贷款的法律规章制度,有效地改变了企业资金筹备难的问题。

(二)制定企业信用评定规定

企业要想正常地进行生产经营,首先要对自身企业生产产品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再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对象进而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企业间金融交易的关系,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企业品牌本身具有的效应程度,保证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的资金产品链结构的高效运行,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有所保障,从而避免企业自身进行风险承担,保障企业贷款的安全性能,降低企业自身财产的损失程度。然后针对有金融交易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程度的划分,通过每次的金融交易结果作为再次进行金融交易的依据,从而避免并防止盲目性质的赊账型销售。

(三)健全企业金融风险预测机制系统

企业金融风险的出现将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要健全企业自身对金融风险的预测机制系统,企业内的金融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进入到市场进行实地性的深入考察,从而对企业金融融资问题和金融投资问题中的各项环节加以调整,一旦发现有潜在意义上的金融风险问题,马上研究企业金融分险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据风险了原因来进行提出有效的策略调整方式,从而为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开辟一条正确的方向道路,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保证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

企业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金融管理程度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必须要了解到金融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作用,并且要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当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企业金融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长远性发展,因而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完善金融管理工作,使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应地拓宽企业金融融资渠道,制定企业信用评定规定,健全企业金融风险预测机制系统。

参考文献:

[1]张皓.浅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

[2]尉敏.解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

[3]陶玉婷,李甍宇.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14.

第2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金融管理主要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即对货币流通活动和信用活动进行的发行、兑换、结算等经济管理与规范。信贷资金的吸收与运用,外汇、有价证券买卖、保险信托租赁及国内国际货币支付结算等都属于金融管理的范畴。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环境变化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等对企业管理思想、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实时的适应性规范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包含预算编制和财务管理两方面,金融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

2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2.1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企业的经营发展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才可以正常开展生产与经营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金及金融融资资金。而这三个资金来源的方式也分别拥有其必要的处理程序。首先,企业自有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股票的发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股票的性质、价格、发行时间及利率、信贷方针等有充分的了解;其次,企业银行贷款资金的获得,也需要企业对银行信贷政策、利率、贷款期限等有必要的了解;最后,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筹集的资金也需要企业懂得股票的发行方式、买卖方式等。而这些资金来源方式中,都较大程度的涉及到金融管理活动。因此,金融管理是进行企业资金筹集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

2.2金融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离不开金融活动,金融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障。一方面,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通过扩大企业再生产的方式进行投资,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与债权、信托等方式进行投资,这必然要求企业对金融市场尤其是各类有价证券的收益水平及利率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以便于适时的买进与卖出。另一方面,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外部环境与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企业必须加强日常金融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2.3金融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产的产品,只有生产能适应社会变化、适应人们需求的新产品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然而,生产这一新产品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对于资金的安置离不开金融管理。将金融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能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现有金融资源,促进企业金融管理绩效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目前企业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资金回收困难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然而目前企业资金回收困难却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项目多样且复杂,使得企业对欠债的公司缺少必要的信用风险评估,缺少对其资金流动情况的了解,导致资金回收困难。不及时现象时常发生,最后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层的问题。同时,较多的企业也未安排专员负责资金回收工作,导致资金回收过程不合理、回收极度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3.2过于依赖银行借贷企业的资金来源虽然有自有资金、金融融资和银行贷款等三种主要方式,但从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过于依赖银行借贷。然而,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不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较大程度的制约了企业的自主运行,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企业过于依赖银行借贷,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原因在于当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时,企业会面临较大的风险,给企业的运营发展带来安全隐患。

3.3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与经济体制有较大的联系,当前较多企业新增的贷款都以非正常的途径消耗,造成了企业资产的流失,致使企业遭受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了坏账现象的大幅增加,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银行贷款信用,因而便进一步导致企业金融资本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

3.4企业金融管理手段落后虽然现代企业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金融管理,但较多的企业却还未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人员。即使有的企业安排了相关金融管理人员,但其缺乏对金融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更未充分认识到金融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性。在金融管理工作上手段落后,技术不先进,仅仅对日常财务核算工作较为重视,严重忽略了财务数据的分析工作,发挥不出金融管理的效率。

4完善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设置专业金融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开展。尤其对于企业贷款的回收工作,企业要设专人负责,并交由专职科室进行资金管理,企业要明确划分工作职责与权力。同时,企业要重视对欠债公司资金流动情况及资产负债率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其信用风险的评估工作,应积极引导金融管理部门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明确欠债公司欠债超期的具体原因,并有效使用适当的回收欠款的方式。此外,企业还应该按照收款余额保留坏账准备金,通过专业金融管理部门与人员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促进其余人金融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4.2规范企业预算编制工作企业预算质量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力度,规范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要加强事前调查、取证,巩固预算编制基础的真实有效。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依据科学的程序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或调整编制的预算,保证预算对资产管理的约束力。同时,企业要严惩部门虚报预算的行为,保持预算编制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最后,企业要尽可能的详细记载预算的项目,有效考核与核对各部门绩效,并高效引导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提高企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效率。

4.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壮大的科技社会,企业金融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该重视集中的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企业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的精细化金融管理。通过采用ERP系统能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手段的更新,提升企业财务数据分析的效率,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顺畅沟通与使用,以此为企业的预算决策与成本管理提供必要依据。此外,企业要及时更新和升级金融管理软件,积极开发生产项目的内部数据库,实现原料———生产———出厂的全局网络控制,促进企业生产订单与销售订单的管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运营水平。

4.4开拓企业融资新渠道针对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企业应该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积极开拓要求相对较低的上市融资渠道,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集中进行高科技的项目投资,也有利于企业的转型。此外,企业还可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使企业与银行达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识,促进企业借贷资金的获取,减少企业的风险。就国家而言,我国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外商对企业的投资,还要通过颁布政策与法律规范民间借贷,以缓解企业资金筹集困难的局面。

5结语

第3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学的,尤其是“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监管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为:

第一,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来进行补偿,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显然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以消除。因此,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

第二,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受,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人享受此利益,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部门构成金融体系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外部监管来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

第三,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不仅在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方面会带来损失,而且也将产生其他经济和上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而金融机构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第四,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在不确定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表明,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不能像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运转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体系中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现象,导致即使主观上愿意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随时因信息而陷入困境。然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因此,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

政府干预还是自由放任问题历来是各经济学派争论的主要焦点,尽管金融监管本身并不等同于政府干预,但是金融监管理论却受着政府干预理论的强力支持,因而也随着争论双方的此消彼涨而发生变化。同时,金融监管活动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性,因此,我们在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回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当时主流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当时金融领域的实践活动和监管理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理论的发轫

早期的金融监管并没有固定的制度安排可循。政府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管的法规依据最初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英国颁布的旨在防止证券过度投机的《泡沫法》。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直接相联系的。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确立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起点,有关的金融监管理论也由此初步形成。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历来是反对政府干预的,“看不见的手”的信条在理论上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相悖。根据亚当·斯密的“真实票据”理论,只要银行主要投资于体现实际生产的短期商业票据,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或紧缩,“看不见的手”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并不需要中央银行专门来管理货币。对此,亨利·桑顿在1797-1825年的“金块论战”中指出,真实票据的不断贴现过程,将会导致信用链条的延长和信用规模的成倍扩张,故而真实票据原则并不能保证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或货币供给弹性,从而避免银行遭到挤提以及引发通货膨胀或紧缩。因此,以真实票据原则发行银行券存在发行过度的危险,应该受到集中的监管。在随后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中,桑顿的观点得到实践的支持,统一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纷纷建立。因此,中央银行制度最初建立的目的在于统一管理发行货币,而不是监管整个金融体系,更不涉及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

另外,在古典和新古典学里,货币是“中性的”,对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因此中央银行统一货币发行与统一度量衡一样,只是便利于经济活动,其行为仍然是“守夜人”意义上的,而不是政府干预。中央银行的另一项职能——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清算系统、协调票据清算在性质上也是如此。

统一货币发行和统一票据清算之后,货币信用的不稳定仍然没有消失,许多机构常常由于不谨慎的信用扩张而引发金融体系连锁反应式的波动,进而引起货币紧缩并制约经济。这就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主张明显相悖。因此,作为货币管理者,中央银行逐渐开始承担信用起“保险”的责任,作为众多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信用保证,其目的是防止因公众挤提而造成银行连锁倒闭和整个经济活动的剧烈波动。这样,中央银行就从以统一货币发行和提供弹性货币供给为特征的货币管理职能,又逐渐衍生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承担稳定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责任。

“最后贷款人”(LLD)制度仍然算不上金融监管,但是它却为中央银行后来进一步演变为更加广泛的金融活动的监管者奠定了基础。因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可以成为迫使金融机构遵从其指示的一个重要砝码,由此,中央银行就有可能而且也有必要进一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这种对经营行为的检查活动一直发展到央行对所有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的各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但这种检查主要是基于贷款协议的安排,类似于商业银行对借贷所进行的财务及信用检查,而不是行政上或上的行为。所以,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以后不久,便通过国会立法赋予央行(以及后来设立的证券监管机构)以真正的监管职能,并由此开始了对金融体系进行行政监管和法律监督。

总而言之,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提政策层面,对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规制、监管和干预都很少论及。这种状况与当时自由市场经济正处于鼎盛时期有关。然而,30年代的大危机最终扭转了金融监管理论关注的方向和重点。

2、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严格监管、安全优先

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完全性,“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至的能力只是一种神话。在金融市场上,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体系的本身特点,市场的运作有时也会失灵,在30年代大危机中,大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给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甚至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基础。

大危机后,立足于市场不完全、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和重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取得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这也是当时金融监管理论快速发展的大的背景。在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理论主要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的出发点和主要。主张政府干预,弥补市场缺陷的宏观政策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强化金融监管的理论主张。这段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成果认为,自由的银行制度和全能的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认为银行过度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最终引发连锁倒闭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顺应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怀疑,为30年代开始的严格而广泛的政府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注解,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领域进一步加强管制的主要论据。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传统上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职能已经转化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金融监管更加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并放弃自由银行制度,从法律法规和监管重点上,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规制和干预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3、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自由化,效率优先

20世纪70年代,困扰发达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政策的破产,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和思想开始复兴。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起来并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金融部门不断扩大其。

金融自由化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对3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政府实施的严格而广泛的金融监管,使得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效率下降,压制了金融业的发展,从而最终导致了金融监管的效果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不相符合;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其实际效果也受到政府在解决金融领域市场不完全性上的能力限制,市场机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现象,在政府金融监管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而且可能更加严重,即政府也会失灵。

“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

如果说30-70年代金融监管理论的核心是金融体系的安全优先的话,那么,金融自由化理论则尊崇效率优先的原则。30年代以前基本不受管制的自由金融体系在30年代的大危机中崩溃,导致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成为人们优先考虑的目标,30年代到70年代日益广泛、深入的金融监管,特别是那些直接的价格管制和对具体经营行为的行政管制,严重束缚了金融机构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手脚,而在存款保险制度已充分发挥其稳定作用、银行挤提现象已经大为减少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效率、效益要求就日益凸显出来,并超越了安全性目标的重要性。所以,金融自由化理论并不是对政府金融监管的全面否认和摒弃,而是要求政府金融监管做出适合于效率要求的必要调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理论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复兴”,并没有否定市场的固有缺陷,它们与“政府干预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干预”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家,金融自由化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在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初,金融自由化达到了高潮,很多国家纷纷放松了对金融市场、金融商品价格等方面的管制,一个全球化、开放式的统一金融市场初现雏形。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系列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迫使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及其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的传染与反传染一度成为金融监管理论的重点。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面对各国金融开放的热潮,一批有识之士,如斯蒂格里茨和日本的青木昌彦曾经提出过的金融约束论,成为金融监管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性。对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在理论界研究甚多。一般倾向于认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并不是最主要的,事实证明,很多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同时拥有较高的金融自由度和市场稳定性,并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效率保证。一些专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那些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其政府管理金融活动的能力,以及经济发展和开放策略的顺序可能存在差异。

第4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组织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5―0021―02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的精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金融企业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金融企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拓展生存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并获得持久性的盈利增长,金融企业都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但在许多金融企业组织中,这种创新的动力还主要来源于领导者和专业创新部门,员工主动创新意识不足。只靠极少数管理层推动员工参与的创新与全员主动参与的领导者进行管理的创新,无论是在创新的范围、数量,还是在创新的深度、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仅仅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系统的创新管理机制,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一、当前金融企业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步伐虽然不断加快,但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创新工作缺乏统一系统的管理,甚至没有管理。由于金融业准入条件的严格限制,加上国家对金融业的保护和谨慎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压力并未真正传导到员工队伍中,非规范的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金融创新停留在理论和客户需求的层面较为普遍,创新尚没有融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架构中,因此,对创新的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思想和体系,没有纳入到经营成果的评价之中。

(二)对创新缺乏激励和评价,导致创新工作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与创新没有纳入管理考核体系和经营评价相对应,对创新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缺乏对创新产品、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创新仅仅成为业务发展中的副产品,没有形成长效的创新激励评价系统,由此导致创新的局部性和零散性,使创新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三)整体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虽然由于外资金融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出现使金融企业的长期特殊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但在一定区域和层面上,相当多的经营者尚可依靠传统业务保有其收入和地位。因此,按部就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抑制创新思维,反对打破传统习惯等问题的大面积的存在,使企业主动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力严重不足。

(四)金融企业从业者知识准备不足。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业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是了解风险。由于一部分管理者和从业者金融业务知识和行业产业知识的匮乏,对金融风险不了解,因而惧怕风险,他们往往借防范风险而限制创新,影响了员工创新思维的形成。

(五)对创新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一部分人认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企业创新的实践主要依靠移植国外银行成熟的金融产品,自上而下推广即可,无须进行专门管理。而实际上任何产品都有其适应范围和得以其顺利使用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果不对创新工作及早进行梳理并建立机制,则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工作永远只能步人后尘。

(六)对创新认识存在片面性,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缺乏后评价机制。对产品和业务的创新比较重视,而对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重视局部创新,轻视全局和系统创新;重视外来创新,轻视内部创新;重视开发,轻视运用和后评价。

二、金融企业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

金融企业是创新密集型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可模仿性强,因此,在创新管理的策略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必须把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在基本策略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创新管理必须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能力。金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任何一时的领先并不能保证企业永久的不败,只有持续在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上超越对方,才能成为竞争的最后胜者。如果创新管理者不能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则必将会陷入困境。

(二)创新管理必须有利于企业团队文化的建设。团队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离不开团队,特别是现代金融企业的业务解决方案更要依托企业组织内部团队中人与人的真诚合作而实现。创新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只有与企业的总体文化互为融合,且企业文化中又将创新作为一种观念和导向,才能促进创新。

(三)创新管理必须注重推动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储备和吸收知识是企业创新的基础,维持企业持久不竭的创新能力必须依托企业整体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管理制度机制要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配套。创新的效益有时会是短期效益,但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长远效益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上,若在经营考核目标中不能把创新纳入其中,长久下去必然会伤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

(五)创新管理必须促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理念的形成。我们的收益主要是从对客户的服务中取得,因此,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离开客户,企业便失去生存的基础;离开客户谈创新,则会使我们失去创新的基础。

三、金融企业创新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营造和建立创新的环境。无论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在观念上都是打破常规的事物,在创新的产品和事物出笼前后,创新者都可能背负着较大的压力。当环境和文化有利于或者说激励创新行为时,创新会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并逐步深入员工的思维中;反之,则会扼杀创新欲望,甚至导致多数人的创新想法胎死腹中。创新会导致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现象大量出现,激化与风险控制部门的矛盾,创新失败甚至可能造成风险损失。但风险成本由谁来承担则需要慎之又慎,组织若将创新损失转嫁给个人或小团体,则会导致创新环境的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导向。组织容忍失败,激励从失败中学习,但决不容忍迟迟不采取行动。要在员工中养成“给我两份而不要更多资料,我就可以完成工作”的习惯。要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认真区分创新与越权办事逃避监督之间的不同,不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凡是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且能够主动控制住风险并能带来

业务发展、经济增加值的增加,就作为创新去看待;反之,则应视其为违规。

(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和创新成果评价体系。金融企业是高风险企业,也是创新密集性企业,创新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隐患。对创新工作适时给予监控和风险评估是创新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允许并鼓励员工对一些业务的拓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实践,将能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成就感。而能否控制风险不能仅仅看其有无风险而要在对产品风险量化度量的同时,对单位主体风险控制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事实上,每一项工作均有风险,关键看能否把其控制在我们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缺乏系统的评估,仅凭直觉和经验判断来决定做与不做,既不利于业务拓展,也不利于创新。因此,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的方式和测度标准,是创新管理的关键。对创新的产品和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和风险评估,形成完善的体系也是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不容忽视。也许最初的评价指标是简单粗略的,但只要有标准,就能促进此项工作的推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体系。

(三)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任何创新都不外乎:创意(想法或点子)、设计(或论证)、试验(试点)、应用(推广实施)几个关键步骤,而一个新产品或制度(体制)的创新有时仅靠单个人是难以独立全部完成的。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创新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对创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创意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新都始于创意,创意可以产生于企业组织任何层面的员工,激励员工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和参与企业发展是企业组织具有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随时或定时收集整理员工建议、点子建成档案,并对有价值的建议和想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是激励的基础层面,它有利于企业组织创新意识的形成;对经过评估、论证并付诸实施的产品或管理措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创新,及时给予提成奖励,能激起巨大的创新动力;而对虽然创新效果明显但短时难以运用数量指标进行效益指标测算的创新则可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和荣誉的奖励,张扬其行为,并树立成功的典范。创新离不开激励,创新只能在激励中壮大。

第5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国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我国市场,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同时经济需求的不断改变和创新,使得金融产品多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和管理,还必须加强风险规避和防范。本文主要对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进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新的理念与方法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

http://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活跃,金融行业正生机勃勃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企业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如果创新过程出现问题,将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和管理,还必须加强风险规避和防范。

一、新时期金融创新活动特点

1.理财业务突起。理财业务是新时期金融创新的一个亮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逐渐增强,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储蓄这种简单、收益低的理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要求,人们更倾向于寻找高收益的理财方式。此时,各种商业银行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研制并推出了很多类的理财产品,短期内金融市场内突然涌现出很多商业银行包括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竞争激烈。

2.金融机构同质化。当前国内存在着几种不同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之间原本有清晰的业务界限,各自负责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的发展,各个金融机构不断的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使得它们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逐渐的模糊,各个机构之间的业务存在很大的交叉,各个机构的业务都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3.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资产逐渐呈现证券化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与产品的标准化,但也导致了一些金融问题的发生。以银行为例,通过证券化方式将不良资产置换的同时,可能遭受着银行信誉受损的风险。此外对于货币当局而言,资产证券化减弱了货币当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控制能力,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同时证券化的较多证券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形成货币竞争的局面,这样都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

4.金融创新必须控制同质化。从金融业发展状况来看,虽然金融创新很活跃,但是在创新深度、广度上依然存在问题,在各个部门相互复制的情况下,对实际金融创新数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存在很多同质化产品。

二、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1.加强金融创新主体内部的自我风险管理。对金融创新主体进行风险管理是进行新时期金融风险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金融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并取得创新成果时,应该十分明确将该金融创新产品投入金融市场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且要对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由金融创新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金融创新主体对创新产品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当其破坏力达到极点,导致金融危机爆发时,创新主体已经没了挽救的机会,甚至都不能保全自己。因此,进行金融创新时,创新主体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研究,详细评判创新产品的影响力和风险,做好风险管理研究,增强风险意识。其次,要对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进行严格风险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将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以及金融产品的基本情况相结合,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坏的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后,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时应该增强风险意识,不能仅仅考虑眼前利益,忽视风险。创新要基于对市场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进行,不能唯利是图,要严格遵守金融市场的原则与规律。

2.加强和优化金融监管。金融行业的创新、运行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而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则离不开国家及政府部门的监管。为此政府部门应该从监管理念、监管法规和监管方式上加强优化。在监管理念上要协调金融创新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将维护金融机构合法稳定运行与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作为目标,既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要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力。在监管法规上,政府部门应该在健全监管法律体系的同时提高其前瞻性,金融监管法规必须是具有包容性、公开性和引导性。政府部门制定的金融监管法规应该兼顾被监管对象的利益,积极引导金融行业产品创新向着经营体制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修改或废除陈旧的不适应新时期金融行业发展的监管法规,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监管法规。最后,监管方式上应该积极科学运用金融工具、金融工程等方式加强对金融市场信息的披露、注重信用评级等。还应该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措施,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信用意识进而发挥出市场制约的作用。

3.加强国际合作,做好防火墙建设。在金融自由和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如果一个国家仅仅依靠宏观管理体系,很难应付各种金融风险,还需要国家在遏制、防范金融风险上加强国际合作。具体如: 和国外政府签订监管合作协议,参与到国际监管组织中,最后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作为微观主体,金融服务具有专业突出、主营优势等特征,从创新制度来看,激励和监管制度最为重要,所以政府必须关注周期性风险,从创新路径上做好防火墙工作。从金融机构创新来看,核心问题是要关注混业经营的风险。混业经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只能遵循渐进式的改革,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作为金融业的微观主体,所追求的依然是成为主营业务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全能银行。

4.加强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加强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是金融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国家相关部门的参与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在管理理念上是对创新和稳定的协调。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国家对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国家与企业联手进行金融监管手段的完善,打击违规违法行为。金融监控的过程中要秉着维护金融稳定和鼓励金融创新并重的原则,对监管尺度进行良好把握,实现创新与监管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金融业作为影响国际发展的重要行业,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但是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挑战。能否做好风险规避与防范工作,和金融风险管理有很大关系。鉴于此,国家和企业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相应协调,国家政策上应给予充分的保障,企业改革上应付出更大的精力。有效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自身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能够高速、稳定的发展。只有加强对创新条件下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我国金融市场才能保证持久活力与动力,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实力,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加强国际合作,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所娜.浅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J ] .经营管理者,2013(30):15

[2]龚奕.试论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金融风险管理[J]. 商,2013(21):183

第6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团购;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1-0043-05

一、引言

2008年11月,网络团购2.0模式的首创网站—Group on在美国上线。仅仅一年时间,它就从默默无闻飙升至身价13.5亿美元,成为继Facebook、Twitter之后,互联网领域的另一种奇迹。从此,引发了团购网市场井喷式发展,并逐步影响到中国。网络团购,作为新一代受商家新宠的营销王牌,其新颖的消费模式日益深入人心。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也开始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同样期待着能在团购的浪潮中分一杯羹,把团购方式与金融产品的销售加以整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营销模式。团购方式在打开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此,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防范。

从理论上说,本论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从实践上看,这种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投资者节约交易成本,降低投资门槛,增强风险意识,获得优质低价的金融服务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拓宽营销渠道,节约销售成本,提高销售业绩,进行风险控制提供指导;同时还可以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团购市场风险监管,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二、金融团购的依据与分类

金融团购是指将广大消费者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团体,通过大批量地向金融机构订购,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获得金融理财产品或服务,甚至得到单独购买时无法获取的优质产品或服务。金融团购和其他商品与服务的团购一样,都有相同的经济学根据。

首先,从生产者角度来说,商品生产的较小边际成本和规模经济效应,是团购兴起的重要根据。一般团购网站提供的产品大多以服务为主,其固定成本比较稳定,且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其产品的边际成本较小。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理性的商家原则上会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以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消费者数量是制约其盈利的关键,而网络团购可以使消费者数量在团购期内明显增加。对消费者数量的渴求,使得边际生产成本较低的厂商有提供网络团购商品的动力。另外,除了具有较小边际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一些大宗产品如房产,由于生产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专业化生产的加强,使得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规模经济效应。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既为团购降价提供了空间,也因团购放大的销量,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

其次,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团购商品降价的收入与替代效应,口碑传播的羊群效应,以及购买便利的闲暇效用,这也是团购兴起的重要根据。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团购商品的降价,一则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二则会减少对替代品的需求。同时,这种相似人群的二次传播,既为厂商做了免费广告,还通过羊群效应影响了其他消费者加入其中。还有,团购网站的出现,极大节约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消费者可以将因购买便利而节约的时间,用于更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或者休闲。这种因闲暇增加而产生的正效用,会刺激消费者进行更多的网络团购。

如果以团购的金融产品服务的种类为划分标准,金融团购可分为:基金团购、保险团购、贷款团购、信托团购、银行理财产品团购、开户类团购、股票团购、期货团购、权证团购以及金、银等贵金属投资品团购等。

如果按照团购的目的可将这些金融团购进一步划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降低金融产品服务的交易成本,获得佣金、手续费率折扣为目的的团购,包括:基金团购、保险团购、贷款团购、开户类团购、股票团购、期货团购、权证团购以及金、银等贵金属投资品团购等等。另一类是以降低高投资起点理财产品的门槛,使个人小额资金能同样获得大额资金交易的高回报率为目的的团购,包括:信托团购、私募基金团购、银行理财产品团购等。

三、金融团购的风险

在网络团购大行其道的今天,团购风潮席卷了大多数消费领域,并逐渐向金融领域扩散。然而,金融产品毕竟不同于普通商品,有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分性、金融机构与客户关系的持续性等特征,而且交易金额一般较大,其交易风险在所难免。

(一)金融环境风险

2006、2007年我国股市行情大好,股票、基金的“赚钱效应”让不少投资者趋之若鹜。为了享受更低的申购费率和佣金费率,投资者们往往选择联合起来进行购买,“基金团购网”、“股票佣金团购网”等金融团购中介应运而生,红极一时。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突袭全球,各经济大国的金融业均遭受重创,股市也急转直下,基金的赚钱效应不再。依靠费率差以及返佣而存活的金融团购中介也随着客户数量的减少,金融机构费率的下调而逐渐丧失获利空间。金融环境的变化提高了金融相关行业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这种风险对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一些资金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便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从而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第三方操作风险

金融团购有三种模式:一是消费者自发团购模式,二是金融机构自营团购模式,三是第三方网络团购模式。比较而言,最后一种模式风险最大。该模式是由专门从事金融产品销售的商业网站提供第三方服务平台,包括针对某类金融产品或服务展开团购。第三方独立商业网站充当了联系金融机构、组织团购、推广团购信息、吸引消费者参与的中介角色,并协同所合作的金融机构、团购导航网站、支付平台以及物流服务商共同构建了以自身为主导的网络团购产业链。由于第三方团购中介一般是不属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独立理财机构,目前金融监管对其规范尚不到位,从而使该领域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第三方中介的团购操作很不规范,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在:

1. 第三方中介的专业性难以保证。随着团购风吹向金融领域,一些传统的团购网站也开始涉足金融产品的团购。这些网站在普通商品的团购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却不一定有能力做金融产品的团购。有些第三方中介根本不具备相关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缺少专业的理财顾问团队,在合作机构、金融产品的选择方面缺乏严格的筛选标准和专业的投资眼光,盲目介入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2. 客户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诸如保险卡、千足金条等适宜于通过网络直接团购付款的金融产品,需要借助于电子货币支付方式。而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消费者财产遭受侵害的风险,如网上支付信息被第三方中介或交易对方金融机构泄露,甚至冒用;不法分子盗窃或非法破解账号密码导致电子货币被盗、丢失;支付系统被非法入侵或病毒攻占等。

3. 团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一些团购网站为了提升产品的销售量,做大广告效应,对产品的信息存在夸大、虚假的描述成分。如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过分夸大,对保险产品的理赔范围任意扩展等。这些行为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结果发现名不符实时较难索赔。

4. 售后服务的完善性难以保证。金融团购虽为团购的新兴热点,但大量的团购消费售后服务不到位,消费者诉求以及维权困难的案例,使得许多有团购意向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成为制约金融团购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法律缺失风险

造成现今我国团购市场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法律的缺失。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涉及团购管理的规章主要有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它对网络店主实名认证、办理工商登记注册、交易记录保存等方面做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21日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这些规章的出台对网络团购行为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也相当明显:一是这些规范只是规章,法律效力等级低;二是只对团购领域部分内容进行了规范,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目前,我国团购领域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团购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团购行为、法律责任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从而导致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客户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四)特殊金融产品风险

1. 保险团购。一般在团购网站上,保险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标上一个较高的原价,再打上非常低的折扣,看起来极具吸引力。但是,保险产品的性质跟其它商品有所不同。它的定价通常需要考虑保险条款的变化,被保险人的不同,历史损失数据基础上对未来损失率的估算等。这就使得在团购网站上标定的保险产品原价可能虚高,也有可能其合同本身减少了承保范围,增加了除外责任。

2. 信托团购。信托团购通常由团购中介组织投资者购买某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单笔投资可降至30-50万元,同时还能获得大额投资才能得到的高回报率。但是,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的风险更大,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信托团购降低了投资门槛,将一些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投资者引入其中,使得风险向更多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扩散,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另外,信托团购是由每位团员凑钱投资,但只能将全部资金登记在其中一人或中介机构名下,由其作为代表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其他团员与这个人或中介机构之间签订的是一个内部协议,这种协议虽存在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不一定十分完善。所以,一旦出现亏损或者达不到年预期收益,参与信托团购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提前赎回本金,这对整个投资而言就会比较麻烦,可能产生纠纷。此时,除了与信托公司直接签订投资合同的人之外,其他投资者是不能找信托公司负责的,只能通过签订的内部协议进行维权商讨,这必然存在一定风险。

3. 贵金属投资品团购。黄金白银本身属于贵金属,在运输途中存在着磨损、失窃等风险。而且贵金属产品的成色、包装、规格等一般需要现场专业鉴定,普通百姓很难辨别黄金的纯度和真伪,仅凭团购产品信息所显示的内容进行了解,其真实性也有待检验。比如团购金条的优惠价格可能在黄金纯度中暗藏玄机等等。因此,团购贵金属投资品类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四、金融团购的风险防范

面对上述风险,我们应根据金融产品的特殊性,通过完善相应的运作机制、法律规制等,尽量避免或减少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建立风险监管机制,防范金融环境风险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应不断促进金融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完善网上金融业务审批制度和网络监管的法规框架,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尽力减少潜在的风险隐患。相关金融机构应保持投资的分散化、风险的可控性,在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应当在“热潮”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一味地跟进而忽略“热潮”背后的隐患。消费者应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培养正确的风险态度,增强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预见性,提前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谨慎选择投资品,将风险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二)规范第三方中介行为,防范第三方操作风险

首先,应提高第三方中介专业水准。规范的第三方中介网站应该具备商业法人资格、网络运营资格以及相应的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这些都是对投资者参与团购的良好资格保证。第三方中介还应具备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内部控制纪律保障公司的合法专业运营。第三方团购中介不应仅仅以销售团队作为其唯一的部分,还应保有专业理财顾问及售后客服人员团队。在合作机构遴选方面执行严格标准,在团购产品选择方面具有独到、发展的眼光,在交易过程中为投资者推荐适合其投资目标、资金水平的产品,并做出恰当的产品风险提示。

其次,应全方位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金融监管当局应对第三方中介及金融机构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方面做出明确管理规定,对于违法侵害客户财产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性问题,网络支付平台应不断创新先进的加密技术,建立强大的软硬件结合的防火墙体系;开展防黑客入侵、防病毒、漏洞扫描等系统升级工作;采用稳健的编程环境和软件开发环境,增强系统抗攻击能力。同时,网络支付平台还有义务对用户安全支付行为进行必要的市场教育。对于通过团购网站直接付款购买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应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管办理业务时的相关凭证,对于没有正式回单或仅出具手工收据的交易,则要特别谨慎对待,在购买后也应该养成主动查询对账的习惯,谨防第三方交易的欺诈行为。

再次,应监督识别团购信息的真实性。金融监管部门应对金融团购中介进行不定期检查,包括其产品信息以及售后服务情况。同时,建立健全信息评估制度,收集第三方中介的信用信息、建立信息库并向社会公示,将信用缺失者的信用记录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大大提高其失信成本。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出现虚假信息、私自承诺的金融团购中介及时曝光,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进行金融团购时可以基于信用体系,选择专业性强、信用好、业务量大的规范团购网站,自身还要具备一定的金融产品知识素养,对产品信息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切勿盲目追求低价位产品,以致最终得不偿失。

最后,要不断完善团购的售后服务。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分割性、金融机构与客户关系的持续性等特征,要求金融团购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建立金融相关机构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桥梁。第三方团购中介应当将交易眼光放的长远一些,而不是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应提供专业有素质的售后服务团队,对消费者参团后遇到的相关问题给予快速解决,帮助消费者向交易对方机构进行合理诉求,而不是推脱自身责任,哄骗消费者。第三方还应进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注意挖掘客户价值,开发客户潜在需求,为自身积聚广大的客户资源。

(三)完善金融团购法规,防范法律缺失风险

第一,应明确团购中介的主体资格及应有条件。应建立专门的团购监管法律法规,弥补团购领域的法律空缺,对团购中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等加以规范和约束。只有规定了团购市场的准入标准,如实名制、最低资本、工商注册、经营场所等,才能提升团购行业的整体层次,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二,要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在我国工信部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中,提出了“最少够用”原则,即获取一个人的信息量时,只要能满足使用目的就行,不必获取额外信息。依据“安全保障”原则,要求个人信息管理者一旦收集了个人信息,必须建立一套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内部管理流程,以及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等。这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收集及保护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其目的是防止个人信息的外泄和未经授权的使用。政府部门应培养、扶持独立的专业审查机构,对企业保护个人信息工作进行全方位审查,保证系列标准的落实。

第三,需调整相关的金融法规。为推动金融团购发展,调整相关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金融约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对保险团购而言,相关法规可以考虑为团购团体设立正当的承保方式,在传统的团体保险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增加相应的约束条件和监管条例。对信托团购可能涉及的非法集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考虑团购方式的特殊性,设立针对信托团购的特殊说明,并对其投资门槛、集资规模、预期收益、潜在风险做出明确的规范性约束。

(四)创新团购方式,防范特殊风险

首先,对保险团购而言,我们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品种都适合通过团购的方式营销。比较适合团购的一般是那些保费数额较小,定价不受被保险人差异影响的险种。如意外险、旅游险、留学险、保险卡等,其保费不随被保险人的差异而变化,只随保额大小、主险及附加险种类而变化。同时,这几类保险大部分人的选择差别不大,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统计,推出最为大众化的团购产品,从而方便统一标准。而其他的险种如家财险、投连险、医疗险等,由于要考虑被保险人的财产、身体状况,定价不易统一,所以不适合直接进行团购。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可以考虑采取团购优惠券的形式,将自主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起到一种变相折扣的作用,从而间接提高这些险种的销量。

其次,为防范信托团购的风险,投资者在参与团购时,选择操作规范、信誉良好、售后服务到位的中介组织十分重要。中介组织可以和信托公司商讨与每位投资者签订单独的合同,设立特别的条款以明确信托公司对每位投资者的责任,防止由内部协议产生的经济纠纷。除此之外,团购信托的投资者还需要关注该信托产品的投资项目是否优质以及抵押担保是否充分,一般应以公司持有的有价证券资产、土地不动产、母公司担保抵押、可预计的未来收益等作为抵押。信托产品若要达到促销的目的,也可以不采取降低投资门槛的方式,通过受托人让利。

再次,对于贵金属投资品团购风险的防范,投资者应选择信誉良好、专业性强的正规黄金销售渠道进行投资,建议选择有知名度的珠宝品牌,切勿“唯低价而论”。所团购的金条应该有权威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鉴定证书及相关说明,金条生产厂家的信息也应如实呈现。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团购中介还可以考虑对金条提供全额保价,联合保险公司保证团购黄金的高质量,在投资者购买后鉴定成色、规格出现问题时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贵金属投资品的特殊性,建议其主要采用网络自营团购模式,由商家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发起团购,投资者可以直接到实体店鉴别实物,有利于商家减少分销环节,提高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纸黄金、黄金期货等衍生品投资更适合通过网络交易实现,避免了实物黄金交易的多种缺陷,这应成为金融团购市场的“新宠”。

总之,对于金融团购这一新生事物,鉴于它在降低金融产品服务的交易成本,使消费者获得费率折扣,以及在降低高投资起点理财产品的门槛,使个人小额资金能同样获得大额资金交易的高回报率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和作用,我们对其创新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创造条件鼓励其发展。但上述风险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完善相应的运作机制、法律规制等,尽量避免或减少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三方面努力,降低风险,促其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山.网络团购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商论,2011(1).

[2]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

[3]杨倩雯.第三方独立团购网站的营销瓶颈与策略选择[J].时代金融,2011(12).

[4] 操武斌,李民生.团购法律规制[J].中国商贸,2011(15):228-229.

[5]Robert J. Kauffman,Bin Wang. 2001.New Buyers’ Arrival under Dynamic Pricing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 Case of Group-Buying Discounts on the Interne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01(18):158-188.

[6]Hsiangchu Lai,Her-Sen Doong. 2006.The Effect of Price Dispersion in an e-Market on Consumers’ Intentions to Join Group Buying[J].Proceedings of the 39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6(6):116-126.

第7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目前中国金融创新活动所具备的特点

1、金融业务丰富多样

银证银保等销售业务的驻入集中体现了金融业务的多样性,据对当前全球金融业业务普遍存在多元化的态势统计,大概有六十多个国家的证券业务及四十多个国家的保险业务允许在我国银行经营。商业银行尝试性地创建金融集团旗下同时设立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实现了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先后提出了设立保险公司的意向,而后,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的工展工作,开发银行已经发行了90多亿元以公司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建行发行了30多亿元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银行紧随市场需求的步伐,探索跨业经营中力求稳健,业务拓展中力争创新,使资金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形式多样化的多种经营已成为多家银行寻求发展的途径。

2、金融活动趋同国际化

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已达到1万多亿美元,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也超过16万亿元,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点是利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进行投资以降低风险。基于此种情况,中资银行实施引导国内向国外稳健金融产品的投资,即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到目前为止已有8家中资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内地分行获取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开办权,使得我国资本成功融入国际市场,不仅使中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得以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丰富的境外投资经验,由此我国银行业将全面步入国际化正轨。

3、金融交易的电子时代

时效性和便捷性作为现代金融独有的特点,势必需要金融机构研制高效安全稳定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目前,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得以信息技术的全面扶持而迅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几乎遍布了我国所有的大中型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电话和手机,进行信息查询、支付结算和投资交易等,广泛用于企业个人用户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作为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具备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金融消费者的欢迎。为此,银行卡的使用量始终处于持续增长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卡量不断刷新记录,同时信用卡的发行量也在迅速增加,其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不断升级,在降低交易成本便于信息交流与资金融通的同时,更以全新的技术为金融领域注入新生力量。

4、金融服务力求独特化

在社会进步、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促成了城镇居民个人财富的累积。为此,银行专门开展了针对特定用户进行特殊服务的业务,根据特定用户的财务情况为其提供投资规划和财务分析等个性化的服务意见,独特的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金融创新的主要阵容。

二、金融风险在金融创新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金融创新与风险永远休戚相关,有金融创新的地方,就有金融风险的存在。我们不能因存在金融风险而放弃金融创新,也不能只注重金融创新而忽略了风险。一般针对单个金融企业而论创新是可行的,但偶而却是由许多的“可行”造成了整体的“不行”,这就印证了经济学中所讲的“合成谬误”,应当从全局看待这个问题。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潜在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步入全球化之后,这种潜在的风险越来越膨胀,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其危害的规模程度将远远超过战争。在面临着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挑战与风险,及由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而带来的与世界金融产生的矛盾,应当深入地探讨、分析、研究我国金融业潜在的风险以及存在的法制弊端,势必要改革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有效的采取防范措施,并以法律法规为依托,对我国金融乃至全国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金融业面向全球和金融创新深入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会逐步演变得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

1、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虽然比改革开放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其体制主体仍延续了计划经济,而且这种迹象显而易见。虽然改制一直在持续进行着,但仍然摆脱不了“产、权、责”不明的轨迹。商业性金融机构介于行政和企业之间,没有将商业性质和企业文化真正体现出来。在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并且加入世贸组织而使我国经济全球化之后,我国的金融体制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营运而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内部管理仍然延续着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悖于现代商业性银行企业的管理要求。其潜在的危险是缺乏包括内部竞争在内的竞争活力,同时更缺乏抵挡来自国外的金融冲击。假如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令金融市场直接对外开放,当我国金融市场迎来较大的对冲基金时,若不是政府的干预政策,我国金融业便很难抵御。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时,以外汇控制和封锁为途径来抵御外部金融投机商的入侵,而市场的完全开放,则很容易削弱抵制冲击的机制能力。因此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主体应当履行承诺,对外完全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

2、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之后,也增强了各机构间的密切交往,形成了以资金为联系纽带的同伴关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以“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迅速影响其同伴,从而破坏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一九九七年的泰国金融风暴以迅雷之势覆盖东南亚国家,连日本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同伴风险”的巨大危害被充分显示出来。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不但提高了金融活动的效率,还派生出新的带有明显系统性特点的电子风险,如,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随着金融电子创新的不断推进,相应的产生了一些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如股票指数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特征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站在现资的角度,左右市场价格的因素关键在于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测。当某种金融产品价格向上波动时,就会使投机者针对价格上涨的预测而入市投机,发生所谓的“羊群”效应,出现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数倍数十倍于原生资本市场价格而膨胀的现象,这种过度的膨胀和投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失衡,膨胀过后必然造成价格狂跌,引发金融波动,铸成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成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3、现行金融体制还存在着实际权责不明确的弊端。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条之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针对国有银行而言,现在虽然按商业银行来实施经营,但对于具体的经营者,并没有按法律的规定落实其实际权责。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项目是信贷业务,但针对信贷业务的具体实施,各级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达到的经营目标,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纰漏时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在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时经营者应该享受的具体待遇和经济利益等等,这些权责根本没有落实到实际,因此制约了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缺乏应对挑战的业务创新和主动权。经营者服务于银行企业,给人一种为生存而谋职的感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这就是缺乏经营责任感的明显体现。权责不明确的内部运行机制,缺乏一种抵御外来金融市场冲击的能量。这是在开放后的金融市场体现出因金融业的体制弊端而潜在的金融风险。

4、国内金融业之间因体制的弊端而引起了无序的竞争,其结果必然导致了抵御外来金融冲击能量的减弱。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非常单一,其经营利益的主要来源就是信贷的利息收入。放贷的资金除金融机构原有的储备资金外,主要依靠的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按一定比例预留作为支付准备金,剩余再作为信贷资金进行投放。鉴于此,各商业银行都会给职工下达内部揽存任务,以支付高利和揽储回扣来作为吸收储蓄存款的渠道。这样就使居民储蓄存款的规律和秩序毋庸置疑得被人扰乱,增加了各商业银行的额外负担和经营成本。另外,国家采取降低利率和征收利息税的方式来鼓励生产投资,这样,虽然居民存款的数额增加了,而实际存款的另一部分则作为信贷资金被银行投放到信贷市场,这种投放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或者说在短于贷款期间的时间内发生存款挤兑,银行则无法应对,势必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近期发生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的事例便印证了以上的事实。因此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我国金融业对外的抵抗力和竞争力的减弱是必然的。面临即将到来的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同样是我国潜在的金融风险,鉴于此,我国金融业应当借鉴中国石化集团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充分行使经营自、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因此,若想规避来自世界金融市场冲击的潜在危机,势必要按现代企业的要求和市场运行规律对现行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三、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一)强化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国家确保宏观经济平稳有序地运行,为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通过金融主管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对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检查组织协调的过程。依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性监管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明确国有银行(不包括政策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企业性质和地位,明确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质,明确银行企业的权利义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建立趋同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增强银行抵御外部干预的能力;强化商业银行的成本和效率、效益意识,增强机制运行的效率性。最主要的是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真正树立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观念,从而减少行政权对银行的干预和施加压力,为银行企业的经营自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优化商业银行内的各个元素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制定商业银行法的目的,把所谓的专业性银行从称谓上改变为“商业”银行,转变人们对银行的观念。现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等。重复性的机构设置造成了银行运转成本的庞大和运转机制的惰性及缺乏灵活性,浪费各项资源配置,导致经营成本增大,自身负担加重,相对于外来的冲击,难免降低了抵御活力等等,这些都是体制设置上存在的缺陷。因此,目前的许多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的有效方式便是将多家银行进行合并,集中力量管理经营。在此基础上可以允许其他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地方银行,同时并存和竞争。国有的多家银行并为一家,可以减少机构的重叠,资源配置的浪费,更好地集中优势资源和优势力量,减少内部无序的竞争和不必要的“内耗”,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同时上述其他性质银行的存在可以灵活地适应金融市场的需要和增强竞争活力。

(三)加强银行企业内部的整顿改革

首先将行政化的内设机构进行改造,按市场规律运行机制设置内部机构,并不是因人而宜,即根据运行的需要与工作量来设定并配备人员,而不是为了给相关人员提供职位而设置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以效率和效益性为原则。其次以高素质的人才为选择对象,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服务于企业的灵活性。内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能够积极调动职员的工作热情,执行有效激励方案。人员配置实行优胜劣汰,并明确岗位的职责。

面对来自国内外潜在的金融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法律程序,力争市场竞争主动权,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可以做到有备而无患。建立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另外,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还共同承担对投资者教育的责任,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增进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特别是对创新产品收益和风险状况的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但要规避真正的金融危机,关键还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以增强国家实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应该是最得力、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04期

2、钟滨.《金融创新条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20期

第8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年金 监管理论 应用

    美国1963年发生的“斯图特贝克事件”、英国1991年发生的“麦克威尔事件”以及我国2006年发生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对各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事件背后则反映出对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年金的监管存在严重问题。本文从监管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监管理论演化发展以及在企业年金监管中的应用,以期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有所启示。

    主要监管理论的演化发展

    监管(Regulation)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通常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企业年金监管本身并无独立理论体系,其思想基础源于一般的金融监管理论。监管理论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联,事实上,监管的历史就是不断变换政府行为及其重点的动态过程。

    在经济学历史上,社会经济生活的监管与非监管呈现交替变化。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状态下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市场往往不能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运转,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出现市场失灵,从而导致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自由放任经济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公共利益理论(The Public Benefit Theory)应运而生。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Stiglitz,1981;Varian,1996),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手段。

    在公共利益理论的指导下,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管制,其结果是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摆脱了经济危机,但又陷入了另一个危机:一些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财政赤字膨胀、官僚政治盛行等负面结果。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放松和取消政府管制的呼声日益高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利益理论盲目相信政府在纠正市场机制缺陷方面的能力,想当然地认为政府是独立的机构,可以超越各种利益集团间的冲突维护公众利益。

    公共利益理论及其在企业年金监管中的应用

    公共利益理论从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外部效应(Externality)和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三个市场失灵现象来论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企业年金同样存在这三种现象。

    (一)自然垄断

    市场存在垄断时,厂商操纵商品价格和产量,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导致市场失灵。垄断给社会带来更高的价格、更低的产出和更差的服务,社会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本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管制加以消除。

    由于企业年金非强制性,年金发起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企业年金如果在缺乏政府管制的环境中运作,可能被发起企业作为控制年金参与员工的一种手段,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年金账户转移权来限制年金参与员工转换工作,从而控制年金参与员工流动,进而影响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这与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目标相违背。另外,发起企业和受托人相对员工而言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可以控制年金参与员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对企业年金计划治理主体或管理人施加压力,受托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企业年金基金,而不是努力使企业年金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员工自身并不足以消除发起企业和受托人因垄断地位而产生的市场失灵,政府监管是必要的。

    (二)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的社会费用(或利益)和私人费用(或所得)之间的偏差,即外部性。外部性是“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某些代理人的行为对其他代理人产生无法价格化的后果时,就会产生外部性。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私人可以走到一起协商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各方的协商成本往往很高,所以存在外部性时,一般倾向于通过政府监管来消除外部性问题。

    企业年金运营中的外部效应显着,企业年金基金本身需要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达到保值增值目的,与银行、基金公司等机构关系紧密,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年金基金可能会受到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年金运营机构)危机的影响,导致基金资产价格下跌,使年金计划失去偿付能力;并且还可能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波及其它企业年金计划参与者的信心,减少企业年金基金的缴费,或者提前退休和集体退休而导致基金支付需求陡然增加。所以,企业年金营运机构倒闭的社会成本高于个别成本,它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破坏作用,政府必然介入企业年金监管。

    (三)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合同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分配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买卖最终价格往往是所有销售产品的平均价格,提供高价值商品的销售者会退出市场,而那些低价值商品的销售者趁机占领市场,其结果是“劣货驱逐良货”的市场逆选择,最终会导致市场崩溃。信息不对称还可能诱导一方试图减少另一方信息而取胜,发生遏制对方信息来源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价格体系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引起市场参与者较高的信息成本,信息效率市场的均衡无法实现,造成金融市场的低效率(Grossman,1976)。

    企业年金运营中,年金受益人或受托人仅通过市场很难得到关于年金计划的充分信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地位。监管是弥补信息公开不足的有效手段,防止年金计划受益人与企业年金“四种人”——即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行为。另外,企业年金基金从征集到支付、从委托经营到收回全部本息,都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受益人和委托人难以完全监督营运者行为,企业年金基金营运人容易产生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等道德风险。要克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增强企业年金基金经营的透明度。

    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企业年金监管中的应用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包括捕获论和经济管制论,对企业年金监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捕获论

    捕获论的基本观点是:政府监管虽然是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保障机制而被引入经济体系的,但很快就被监管对象所捕获而成为被监管者捕捉利益的工具。根据捕获论的原理,监管就像“猫追老鼠”游戏,被监管者寻找监管中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迫使监管者不断修改规则、完善措施、提高水平。如此循环反复,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水平在监管博弈中得到提高。这种理论应用于企业年金监管实践当中,首先就要求政府在出台一项企业年金监管法规或政策时,必须对其可能的效果和所付出的代价做出谨慎的估计,要掌握好一个监管“度”,使监管效果真正有利于受益人及参与员工;其次,要尽可能地完善和发展监管技术,健全国家法律法规,使其不受被监管者所利用。

    (二)经济管制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tigler在1971年发表《经济管制论》一文,首次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基本范畴分析监管的产生。针对市场,如果放任竞争,成本为零,但收益较低,只能获得竞争性报酬;如果组织卡特尔或类似组织,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必须为此支付费用;如果要求政府保护(如控制进入),也能获得较高的报酬,但政府监管并不是免费的,必须向供给者(政府官员)支付“费用”。

    监管行为主体一般是政府,意味着政府可通过改变监管供求条件来达到监管的既定目标,供给者是政府,在监管的交换中它获得金融资源或支持率,需求者是专门的利益集团,在监管中尽力拓展他们的经济地位。企业年金管理流程的共性是都涉及到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及投资管理人等“四种人”,关系见图1。“四种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除了这个整体的内部竞争之外,参与基金管理的各种 “人”与受益人和委托人之间因利益对立而形成两股对峙力量,这两股对峙力量对监管供给者——政府的影响的强弱,决定了政府监管最终的介入程度和力度。

    金融监管理论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的启示

    上述分析说明,公共利益理论从理论上论证政府监管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也为政府介入企业年金市场和加强监管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然而该理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公共利益理论从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但并未说明公共利益如何转化成为立法行动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因和结论、需求和结果之间缺乏连接机制;二是缺乏明确的公共利益能够被监管行动所实施的机制。一些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常常无法纠正市场失灵,不能够很有效地保护公众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捕获论虽然最早利用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来解释监管过程,但它只强调监管被生产者利用的特征,忽视了普通大众确实从某些监管中得到好处,而且也未能解释监管原因。因此,捕获论缺乏理论基础,“监管有利于生产者”的观点也只是一个假设。经济管制论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重新考察了监管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更完善的监管理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监管的供求机制,但是要把监管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量化是比较困难的。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处在需求高涨、潜力巨大的发展起步期。笔者认为具体方向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监管要从严格限量监管模式向审慎性监管模式转变,政府监管从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过渡,以及市场中介组织监督信息披露和放宽企业设立年金计划准入资格限制。

    参考文献:

第9篇:金融管理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前言

企业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企业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以及专项资金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兴盛的今天,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进行资金管理,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关注资金管理的风险以便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

一、互联网金融

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格局是由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的。传统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及电商化创新,非金融机构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的手机理财APP,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代金融业的开放,金融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型的金融市场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丰富了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拓展了企业资金管理的边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外环境。

二、互联网金融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企业资金以及市场上流动资金进行了优化配置,极大地改善了资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了企业资金交易的成本,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个实体企业的差异化的资金管理,很好的进行了企业资金管理的转型,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稳定市场秩序。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企业业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由职业管理转向集成管理;创新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加强了企业资金风险管理。

1.企业业务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

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无隔阂、无边界的对接,提高了企业全方位管理的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分工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这就延缓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反应速度,有时会丧失市龌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踢出局。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职能的统一管理,更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推进企业向前发展。

2.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由职业管理转向集成管理

由于传统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仍然只是进行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不闻不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移动互联网、搜索引擎、物联网、大数据管理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不断深入,必然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手段、模式、理念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由智能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

3.创新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网上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遍布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实现企业资金的即时在线随时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更好地应对时刻变换的网络市场,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全面管理,不断完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加强了企业资金风险管理

互联网技术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企业在资金管理中面临的风险问题有以下几点:支付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由于网上支付监管不到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从整体来说是一个被动响应式的监管实践,没有形成一个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式、包容性监管框架。为了应对风险,实施设立了“监管沙盒”以便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金融机构、消费者和监管者的良性互动。

三、互联网金融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1.互联网金融在企业筹资管理中的应用

P2P网络借贷,它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点对点的信贷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用借贷的筹资手段,是传统借贷的一种创新模式。P2P平台为企业提供筹款渠道,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投资机会,促进社会上的资金流动,优化资金配置。网络借贷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有较大的影响,拓宽了它们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门槛、提高融资的速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2.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如:余额宝、百赚、理财通及活期宝等,对流动资金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灵活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收益,活跃金融理财市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第三方结算支付平台

第三方结算支付平台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一种重大支付手段,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重要支付手段,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结算支付交易量不断增加,支付形式不断多元化,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支付宝、财付通、汇付天下、网银在线、银联支付等。企业在企业运营中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降低了企业财务费用,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利益,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符合时展的要求,使交易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由于现如今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还不完善,在企业资金管理中还有许多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优化配置,优化企业结构,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