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居住用地规划精选(九篇)

居住用地规划

第1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 给水规划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 江宁区

1 确定地均用水量指标的意义

城市规划中,常采用综合指标法和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计算用水量。

综合指标法是根据城市单位人口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城市用水量,该方法适用于一般性质的城市,即城市中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比例协调,城市各功能相对成熟。但是对于特殊城市(如经济特区 、纯旅游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工业城市等)或城市的某个功能片区,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用水量预测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会存在较大偏差。 在这一条件下,常采用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预测。

目前,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取值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该规范中,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是通用性指标,而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由于城市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经济发达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各城市的用水量指标差异很大。且近年来节水技术的大力发展,导致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预测的用水量结果偏大,如叶晓东1通过对宁波市中心城区进行相关数据调研分析,宁波市中心城区居住小区平均日用水量为0.47万m3(km2·d),中小学平均日用水量为0.3万m3(km2·d)。

因此,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规范取值偏大对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中,自来水厂、增压泵站建设规模和自来水管管径等的确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的实际情况为例,对居住用地用水指标的取值进行讨论,该值的确定对南京市江宁区城市规划中用水量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不同规范中用水量指标分析

目前,我国对于居住用水量指标主要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等三部规范,其中,用水量指标可分为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居住用地用水指标和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三类,根据三类用水指标用水范围的规范界定,供水范围次序应为:综合生活用水 > 居住用地用水 > 居民生活用水。

其中,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取值范围为120-270L/(人.d),按《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2中确定均居住用地达34.7m2/人推算,折合成地均用水指标为0.35-0.78万m3/(km2.d)。

综合生活用水取值范围为260-540L/(人.d),折合成地均用水指标为0.75-1.56万m3/(km2.d)。

由上述计算分析,居住用地用水指标介于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和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之间,取值范围应为0.35-1.56万m3/(km2.d)之间,远低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确定1.7-2.5万m3/(km2.d)。

3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取值讨论

3.1 江宁区常用规划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取值

近年来,江宁区编制的多部给水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进行给水量预测时均对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进行了适当的修正,经过统计整理,取值范围大部分在0.7-1.50万m3(km2·d),如《南京市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调整(2003—2010)》3中,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近、中远期分别为0.75、0.9和1.3万m3(km2·d)。

3.2 实际用水量统计分析

根据2009年江宁区水务集团最大月供水量统计和《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对江宁区2009年城镇综合居住用地统计计算可得,居住用地地均用水量指标(平均日)仅0.33万m3/(km2·d),按日变化系数1.3考虑,居住用地地均用水量指标(最高日)仅为0.43万m3/(km2·d)。远低于规范取值1.7~2.5万m3(km2·d)。

为此,本文中,调查统计了江宁区2005年左右新建小区5座,分析其2011年实际用水量(数据取自江宁区水务集团)、小区面积、小区入住率(现场调查)等数据,调查结果如表3。

3.3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取值

根据表3和右图,五座典型小区居住用地地均用水量为0.44-1.0万m3(km2·d),远低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规定的地均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但与《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基本匹配,因此,结合江宁区现状供水情况及相关规范数据,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建议取0.5-1.0万m3(km2·d)。

其中,居住小区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的区域,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建议取上限;居住小区以多层为主的区域,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建议取下限。

4 结论

在城市给水规划中,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用水量预测,管网规划规模的合理性。而规范中取值由于其为全国通用指标、编制时间较久远、指标选取偏大等原因,不便于选取,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的取值分析,确定居住用地地均用水量指标为0.5-1.0万m3/(km2·d),一方面对本地区给水指标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相似地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叶晓东.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估算_以宁波市中心城区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09

第2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Abstract: the living area is a city housing concentration, and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and corresponding scale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of the area, and is a certain region in within the scope provided for residents living, have a rest and daily life of community service. The residence is human living indispensable carri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for higher, higher level of housing design be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common task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roposed, in hopes of modern residential are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role.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概述

住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空间环境,其外观表现和内涵直接反映着当时当地的社会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直观反映出居民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修养、生活模式等特征。

当前我国城市新建住宅绝大多数以住宅区的形式出现,人们要求居住区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与工作环境相适应的环境,而且还要力求创造一个文雅、幽静、美丽的景观。这就要求建筑、景观设计师要科学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通过量度适当的环境设计,构建出方便、舒适、和谐、安全、富有文化底蕴的住宅区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二、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2满足多元化要求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2.3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设置大面积绿地(生态性),分散组团绿地(可达性):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此两项分别属于住宅用地或公建用地)。而绿化率指空地(也可包括平屋面)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三、住宅区规划设计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结构呈多元化,现在多数住宅区的居民均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上工作与居住地点分离,居民大约只有1/3的时间生活在住宅区内,使得住宅区内居民的相同属性减少,这是造成城市居民邻里关系冷漠的内因。以前许多住宅区只重视各自生活上的需要,忽视了居住环境室外交往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这是造成人际关系淡薄的外因。在前述因素的制约下,居住环境必然不够舒适、和谐。建筑、景观设计师如何创造出一些便于居民进行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使居民间相互见面交流机会增多以加强邻里联系,达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 已建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已建居住区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问的布局,很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绿地率与绿化率。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4.2绿化用地量不达标。

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

4.3居住区规划设计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5.1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居住区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居住区的人文因素。将重点放在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造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5.2不同类型居住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

针对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可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第3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1 居住社区

“居住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其成员在整个国家、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区中承担另一种责任。另外,居住社区的个性也来源于它自身创造或继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区具有能独立于其它地域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因此,本文将“居住社区”的概念定义为:一定规模人群集聚而居的地域共同体。包括围绕居住活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为居住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和为了确保这些活动正常运行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

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2.1 多元化发展背景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2.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在城市住房制度转轨时期,一般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层化发展,趋于综合型,周边居住社区强化,档次提高。②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③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区的出现。④近郊工业区周围的中低收入居住区。⑤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出现。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针对上海城市的现实状况,按居住社区建构过程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区差异,居住社区可分为六种类型:旧城改造区、旧宅保留区、近建居住社区、市政运迁居住社区、新辟高档居住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

综观我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和类型的分布变化与重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场体制下,住宅连同其所在地域作为商品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的再分配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多样化的空间表征,这是研究如何建构、优化和完善居住社区所必须关注的现象。

3 居住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居住区规划依然延续着上世纪50-60年代的规划模式。本文主要应对近年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反思,从规划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检讨。

3.1 对居住社区经济目标的片面理解

基于50年代从前苏联的以“功能第一”为本的我国居住区规划体系与80-90年代房地产发展商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一拍即合,产生了以追求最大开发利润为目标的居住区开发运作模式,部分规划工作者从计划经济时期由上而下的城市建设指挥省蜕变为房产开发商的附庸,使居住社区在建成之初便隐藏了诸多产生社会问题的诱因,诸如生活起居不便、交通拥挤、小孩入托上学问题、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社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另外,在居住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街道工商业、劳动服务业、居委会经济、社区服务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这一方面虽然丰富和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其小规模、低水平的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不合理、基础条件差、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缺陷,限制了其进行大规模社会合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居住社区生活环境质量。

3.2 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文化的尊重

我国古代的文化观念对古代城市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如天圆地方说、天人感应思想、风水说和伦理观念等。而住宅作为数量最大的建筑,更深深地烙记着这些文化观对它的影响。然而在近期的居住区规划与建设中,尤其是在旧城改造中,大规模的居住区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创造居住社区新型、有个性的文化缺乏信心。其实,对传统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才能开出创新的奇葩。在逐步摆脱了改革初期住房短缺问题的当今社会,居住社区已不能再满足于保障生活需求的低层次发展,应该追求居住社区历史性格的自我确认,在审视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居住社区空间。

3.3 对居住社区社会结构特征的忽视

居住社区建构的内涵并不仅是居住形态、空间、建筑质量、住房设备、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等显性环境的架构,还包括了隐性环境的延续与创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①表层层面,指直接反映“物-人”关系的空间结构意象(image)、场所识别性、环境纹理等;②深层层面,指反映“物、人-人”的社会精神内涵,包括如社会网络、认同感和定居意识、感知密度、环境意义以及多样选择性等。长期以来缺乏对深层隐性环境的关注和研究,总是延续“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分级结构模式的居住区规划,不仅无益于居住社区社会网络的形成,也阻碍了物质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促进居住社区的发展。

3.4 单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与多样化居住社区的矛盾

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期维持着单一的模式:相同的结构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构成;统一的用地指标;依据标准的技术经济指标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照居住人口数量分级配备的设施与服务等等。这种无视个体需求差异的均质规划模式,可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居住社区快速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譬如,一处旧城改造的居住区与另一处新区开发的居住区从传统居住区规划的视角找不出任何区别,然而在相同的物质载体上,却要承载着可能截然不同的居住生活和迥异的文化认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单一模式的反思。  4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规划应对

居住社区的良性发展既关系到我国亿万人生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而居住区规划又是我国现行制度对城市居住建设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努力把居住区规划与社区发展整合起来,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居住社区发展的规划机制。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理念转换

4.1.1 规划发展观的整合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不放弃经济发展的目标,也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是将这些发展目标整合在居住社区“内在的”、“平衡的”、“公正的”和“自主的”发展基础上,保证居住社区发展的协调与持续。

4.1.2 可持续战略观的再认识

(1)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与资源环境提供的有限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互动过程。

(2)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包括:①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发展的经济能为居住社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永续的支持;③可持续社会发展,培育和引导建立为所有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交流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机会;④公平的社区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区服务以及对政策的发言权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3)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居住社区予以相应的关注与努力,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应对不同的居住社区。

4.1.3 规划政策制定的多元整合

在居住社区规划政策的制定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适用范围上的平衡,针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宏观总体政策应与针对局部管理的微观局域政策协调与配套。其次是在微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可能,促进居住社区个性化的发展。再者要与其它相关政策相协调,诸如房改政策、住宅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相关政策与居住社区规划政策加以整合,以便更有力地促进居住社区发展目标的达成。

4.1.4 规划体制、程序的多样化应对

城市规划的运行过程基本可划分为规划编制、制定法规和规划实施三个部分。以往强调的是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而对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组织则少有限定,甚至未涉及。

居住社区的类型多样化和动态发展,要求居住社区规划不能只是局限于前期建设,而应涵盖整个居住社区物质形态形成之前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结果作出的合理设计,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及时调整,建成后的跟踪调查与再一轮的信息反馈和后续完善的整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有广泛的居住社区参与机制的运作。居住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与居住社区发展的制度,是确保规划对多样化居住社区有效应对的有力武器。

4.1.5 规划方法的整合

强调居住社区规划方法的整合,就是强调将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方法和现有规划方法的有机融合。这种整合首先要重视行政手段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借行政命令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行有专业指导的社区发展;其次是政府行为与民间活动相结合,在房地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在政府制度化运作方式之外,大力推动居住社区的内部与外部各种民间组织的功能,发挥其在促进居住社区的自我发育、自我发展上的作用。

4.2 微观层面的规划技术应对

4.2.1 规划设计多元目标的整合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强调“物质性传统”规划容易把规划工作引入以工程技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怪圈。

规划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以解决物质空间问题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操作,还应包括对社会目标的考量,文化目标的建构,甚至是对政治目标的体现。尽管规划设计分项目标是多元的,但其最终目标还是“以人为本”,这便是“一体多元”的整合观。

4.2.2 规划法规条令的多样化支持

居住区规划一贯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标”和“居住区分级制度”已逐步显现其落后于时代的缺陷,限制着居住社区的发展,不仅直接导致了单调的城市居住形态,无法满足不同居住社区的特殊需求,也破坏了居住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网络的建构。因此,规划法规条令应给予居住社区规划多样化设计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设计能真正反映居住主体的需求。

4.2.3 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的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第一,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

第三,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第4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结构

在进行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时候,我们应着重根据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去进行考虑。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过程,建立一个以改善并提高居住生活环境品质、促进社区发展、使住宅区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均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为目标的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引导准则,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高效的目标,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结构层面上的工作内容和目的。

1 用地配置与规模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应该包含有居住小区规划应有的全部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归为用地、设施、空间、景观四个部分。用地指用地规模和用地配置,根据国家颁布的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提出了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可以作为城市住宅区用地规模的参考。用地配置则包含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其他用地这五项。我们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这个居住区或者居住小区自身在城市生活或者城市发展中所需要展现的特点或者生活其中的人们的需要来调整用地配置的比例,或者也可以根据住宅区的只能侧重、居住密度、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益、社区生活多、户外环境质量和地方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用地配置的比例。

在住宅区规划考虑的基本因素中,居住密度是一项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它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以及规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居住密度是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他是一个包含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

居住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价值和土地资源的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型生活氛围的营造。在住宅区规划中应该从节约土地,保证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满足城市生活的需求三方面来确定适当的居住密度。一般而言,越接近市中心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越高,土地资源越紧张的城市其住宅区的居住密度越高,环境质量标准越高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越小。

2 设施分级与布局

2.1 公共服务设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宜根据其设施规模、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服务特性在平面上或空间上组合布置。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住宅区的出入口处,文化娱乐设施宜分散布置在住宅区内或集中布置在住宅区的中心,为老人和住宅区居民进行综合性社区活动的设施宜安排在住宅区内较为重要和近便的位置。

2.2 教育设施。各类教育设施应安排在住宅区内部,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相联系,并宜接近住宅区的中心位置。中小学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影响、服务范围以及出入口位置等因素,避免对住宅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通行带来干扰。

2.3 绿地。住宅区陆地的布局应以达到环境与景观共享、自然与人工共融为目标,充分考虑住宅区生态建设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保持和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地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住宅区的绿地布局系统宜贯通整个住宅区的各个具有相应公共性质的户外空间,并尽可能的通达至住宅。绿地布局应与住宅区的步行游憩布局结合并将住宅区的户外活动场地纳入其中。绿地系统不宜呗车行道路过多的分隔或穿越,也不宜与车行系统重合。

2.4 户外活动场地。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合或结合,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其对居民正常活动的影响,老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

2.5 道路。住宅区的道路规划布局应以住宅区的交通组织为基础。住宅区的交通组织方式一般可分为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两种基本形式。该两种形式以及各种二者相互结合的形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住宅区的道路布局。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宜以适度的人车分型为主要方式。住宅区的道路布局结构是住宅区整体规划结构的骨架,应在满足居民出行和通行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对住宅区空间景观、空间层次,形象特征的建构与塑造索契的作用。住宅区的道路布局结构应考虑城市的路网格局形式,使其融入城市整体的街道和空间结构中。

2.6 停车设施。各类停车设施的布局既应依据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进行安排,也应该从保证住宅区的安静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居民的非机动车停车宜尽可能的安排在室内,并接近自家单元,可以以一个住宅组群、250~300辆为单位集中设置。居民的机动车宜考虑以安排在室内为主,并在相对集中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接近自家单元

3 空间层次与组合

住宅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两大部分。住宅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层次。就住宅区贵的话设计而言,主要就户外生活空间形态与层次的构筑与布局进行研究。

领域感是人对空间产生归属认同性的基本心理反映,也是住宅区生活空间层次划分的基础,一般认为领域感的产生是由于人都带有一种本能的强烈愿望,要求规定其个人或者集体活动的生活空间范围,即领域。住宅区各层次生活的空间的建构宜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逐级衔接的布局组合原则,重点关注各层次空间衔接点的处理,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所以在住宅区各层次的生活空间的营造中,应考虑不同层次生活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

4 视觉景观与形象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力求塑造出具有可识别性的住宅区空间景观与具有特色的住宅区形象。住宅区的空间景观应该从建筑层数的选择与分布,各层次外部空间的衔接、布局、形态、用途、尺度,街道的格局与形式和建筑的布局与风格等方面,综合考虑空间景观的组织,特别应该考虑沿住宅区内部道路和周边道路行进时景观变化与特征表现。

住宅区空间景观的塑造应注重城市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作用,关注在此影响下形成的城市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意义,努力赋予住宅区的空间景观与形象以文化和传统的含义。住宅区空间景观的规划结构应充分考虑住宅区周边和整个城市现状的空间景观情况以及规划的空间景观框架结构,并将住宅区的空间景观系统纳入到整个城市或地区之中,形成一个整体;应充分考虑住宅区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再充分保持与合理利用的原则下适度改造住宅区内的自然景观,并将住宅区内外的自然景观纳入住宅区空间景观的构筑框架。

第5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is paper on how to build ri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ovel from planning, space layout, social service environment planning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detailed analysis, for reference for the same.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小区规划能有效地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促进住宅产业进一步发展。

1住宅住区要有个性和特色

即使是同一开发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不仅住区要有特色,住区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该有特色,尤其是大型住区,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造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区影响,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

2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要求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便会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首先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规划,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为居民着想,并从使用、卫生、安全、经济、美观、适用几个方面满足要求。

2.1规划要满足使用要求

居住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系统及公共绿地合理配置,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在住宅类型的选择上,居住小区规划要适合当地特点,使住宅设计合理、造型多样、舒适美观。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中,规模、分布方式做到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布点适当,与住宅联系方便。

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面形式,合理布置步行与车行系统,做到互不干扰,并且还应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地下、地上停车场的数量及布局,从使用上满足需要。

2.2规划要满足卫生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方面的要求,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①居住小区内要有规划设计完善的给水和排水设施,有煤气及集中供热系统,保证居民小区内空气新鲜,水质清洁,无有害气体及烟尘污染。②小区内住宅布局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及走向,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③居住小区规划中要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以达到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止噪声等要求。

2.3规划要满足安全要求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2.4规划要力求经济

居住小区的规划与建设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满足居住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造价并节约城市用地,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降低小区的能耗。

2.5规划要尽可能的美观

居住小区规划要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美观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广大居民在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对住区环境美观的要求愈加强烈。因而住宅小区应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小区城市环境,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小区规划中除了要求设计者注重住宅与公共建筑单体的设计外,更应充分考虑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各类绿化的配置设计以及小区外观色彩的和谐统一,从而塑造优美的居住小区整体形象。同时防灾、地震、人防等方面应有较周密的考虑,创造安全的小区居住环境,以合理的住宅院落空间布局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2.6交通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合理组织,减少交通环境的混杂,提高交通安全系数。特别是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应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3居住小区空间布局的规划要求

目前,居住小区在空间布局规划上多采用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但在排列的空间上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机。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因此,小区的空间布局对小区的规划至关重要,要求居住小区在空间布局按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的功能划分满足规划要求。

3.1公共空间的规划

公共空间的规划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

3.2半公共空间的规划

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疏散的有效空间,是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3.3半私用空间的规划

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善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

3.4私用空间的规划

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4居住小区要做好社会服务环境规划

住宅小区规划应注重社会服务环境的规划,在规划中注重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

文化活动场所、体育活动场所要尽量布置在小区组团的中部,满足服务半径要求,方便老年人的出行。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为垃圾集中收集方式来收集,最后由中转站来处理。使垃圾在收集、运输中减少垃圾的外遗,杜绝垃圾污染的扩散。

5结束语

要建设富有特点和构思新颖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以创新的理念规划居住小区,实实在在为居民着想,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就会出现独具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适合人们居住的理想居住小区。

参考文献:

第6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规划;植物;绿地

1 居住区园林绿地指标分析

居住区用地在城市建设中一般占城市用地的50~60%,其中建筑用地占居住区总用地的45~55%,为了保证空气新鲜,气侯宜人,根据林学上的计算,需要有30~40%的绿地,在现有条件下,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面积要求占总用地的30%,目前在一般城市中,要落实这30%的绿地面积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关键取决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部门,在完成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同时,同步解决园林绿地规划,在住宅布局上采用行列式及周边布局相结合的组合形式。集中规划一、二块公共绿地,以人均公共绿地1平方米为宜,开辟为生活区中的“袖珍公园”,把花园送上门,便于居民就近使用,在建设好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楼间绿地,以现在常见的五、六层楼计算,一般楼长80米,楼间距30米,除去门前道路外,绿地面积可达l500平方米,数字很可观。公共绿地和楼间绿地的充分利用,可有效地改善住宅组团的生态条件,又能丰富组团建筑的艺术面貌,同时居住区内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在地震时也能起到疏散居民的作用。为保证居住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就要认真落实公共绿地和楼间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形成制度,不得侵占绿地修建小房等其它设施,在居住区中可集中建存车处,条件允许时,楼下可建一层地下层,解决居民存放杂物之用,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居住区绿地规划的落实。

2 居住区道路网络园林规划

居住区园林总体规划主要分三部分,一是道路网络和周边园林规划,二是公共绿地“袖珍公园”规划,三是楼间绿地园林规划。

一个居住区由主要道路,支路和小路构成楼群的交通网络,在规划交通网络时,既要考虑交通的疏导功能,又要考虑网络上的绿带规划,这是居住环境的防护主体。在主要道路两侧要留有2~3米的绿化种植带,混合种植高达的乔木和花灌木,和周边林网共形成主要绿化种植带,次要道路两侧也要留1~2米宽的绿化种植带,可单植乔木或混植花灌木,最窄的小路两侧也要留l米宽空地种植花卉或搞立体绿化种植。从而构成每条道路都绿化、美化,而且不同道路树种不同,植物色彩、形态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既美化了环境,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生态防护网络体系,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

3 公共绿地“袖珍公园”规划

城市规划要求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人均1平方米,以每500~1000住户有2000~4000人口计算,公共绿地可分为两块,每块600~2000平方米,服务半径为500米。规划的“袖珍公园”其活动空间面积为40~50%,绿化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这是居民经常享受和利用的绿化空间。据资料统计,在人口比例上,居住区60岁以上的老人和l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人口的20~30%,而他们在“袖珍公园”的活动又占游人量的50%,加上职工和学生部分业余时间散步消遣。“袖珍公园”的日游人量每l000平米可达2000~3000人次,是大公园游人量的几十倍,因此“袖珍公园”在居住区的作用越来越成为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袖珍公园”的规划,首先要考虑满足老人和儿童白天活动的需要,以解决人们早晚锻炼、散步的场地,大片的绿地,足够的活动空间,简洁小巧的休息亭廊,桌椅和小型多样的儿童玩具,构成了不同特色的“袖珍公园”。在布局形式上按照中国传统的园林规划手法,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土丘洼地,构成自然变化的地形,组成五彩滨纷的植物景观,也可采用规划式对称布局或不对称均衡布局,规划一些喷水池、花坛、雕塑等。

无论采用什么规划方式,都要满足其游、赏、憩的功能要求。如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时,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场地,如球场、游泳池等。

4、楼间园林规划

1,封闭式园林规划:在居住区有集中公共绿地的情况下,楼间绿地可做成封闭式的园林规划。以草坪为主,适当点缀花木,地形也可略做起伏变化,土丘边际点缀数块顽石,构成一种绿草如茵,花木扶疏的植物景观。封式园林规划投资少,生态效益好,管理方便,但群众活动不便,可望而不可及。

2,开放式园林规划:一般是在居住区没有公共绿地,而楼间绿地面积宽在10米以上的情况下设置。小园内以单行路为主,适当之处设置活动广场,以花池、坐凳为主要设施,如经济条件允许,可点缀一、二个小巧精致的建筑小品,配置各种丰富的花木,地形也可略有变化,每个楼间设计一种形式,一个特色,景观丰富多变。开放式园林规划更方便于居民使用,利用率最高。

3,大庭院式园林规划:在居住区留有公共绿地的情况下,楼间绿地可搞成大庭院式规划布局,庭院内有不同形状,不同组台的花池、桌凳,条件允许时,还可设置一些小型活动器械,如爬梯、拉杆等。这种规划形式有许多优点:①一般情况下绿地规划面积为40~50%,但由于广场内植大树,绿化覆盖率可达60%以上。②提供了较大面积的活动广场,绿地面积与活动广场面积比可为l:l~l:2,这样对车辆出入非常方便,同时也避免了绿地被破环,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的活动开辟了空间场地,增加了室外活动时间与活动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5、居住区园林规划的植物选择

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首先要满足其功能要求,遮阴、美化防尘等条件要综合考虑,可选择生长迅速、叶片大而密集、病虫害较少、没有污染的乡土树种作为主体树种,在道路网络上可种植大乔木,以解决遮阴、防尘为主,院落内可种植小乔木,适当点缀几株大乔木来解决遮荫问题。二要注意植物季相色彩的搭配,适当配植常绿树和不同时期开花的花木,同时在生活区内可多种植闻香树种,如月季、丁香、台欢、津槐、泡桐、白玉兰、玫瑰,金银花等开花具香味的花木,对改变环境、净化空气有积极作用。三是草皮、耐阴植物的综合运用也很重要,居住区内楼房密集,冬季楼间空地几乎全部在阴影中,而且楼间穿堂风大,因此要注意选择耐荫、耐寒植物,如云杉、大叶女贞、珍珠梅、玉簪、金银木等。四是生活区内自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人们日常生活食用的树木,如香椿、核桃、果石榴,葡萄等很受欢迎,树木保护也相应得到人们的重视。

第7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 孤岛;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创新

目前,孤岛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干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已经对居住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现在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括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健身,就好像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第8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居住区在建成之后,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的角度上都会产生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而“居住区后续规划”的概念就是在它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居住区后续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居住区规划体系,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对城市已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 居住区 后续规划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的概念

居住区是指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的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 居住区的生活包括居住、休息、养育、教育、健身、交往等各种活动,所以需要与生活服务相配套的服务设备作为支持。居住区具有一定的人口及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了绿地、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各种工程设施,是被自然界或城市街道所包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

居住区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消除居住区现有的不足,如社区感和安全感稀薄,绿地稀少,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很多,作为一个对未来居住需求的规划,在方案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问题的解决光靠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是远远不够的。城市规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内容的可变性;二是规划工作的连续性。然而居住区的规划却没有上述的特点,尽管居住区在建成后面临着很多发展和完善的需求,但除了调整外,居住区规划很少对此关注,由此引发了不少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适应动态的、连续发展的居住区规划体系。

二、居住区的后续规划

为完善更新现有的居住区规划体系,新的体系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并持续循环的。一个居住区从规划建设开始,规划工作就要伴随着居住区的发展变化而持续进行下去,这就需要居住区的后续规划。这种规划是一种动态的规划过程:一是规划是一个能分解、组合的系统,也就是说当一个地方出现问题时能进行快速的反馈,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规划目标的多样性,此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居住区的需要。三是规划内容的多变性,规划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做出改变,以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和居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所以为完善居住区规划,居住区的后续规划将面对具体化的居民和空间环境,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连续发展的体系,这种更加完善的体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物质性的完善。居住区里的建设和各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老化、陈旧、破损到不堪使用进行更新完善。在保持原有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维修、重建或则是添建的方式完成。在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新完善物质性老化的产品并不困难。

2、功能性的完善。随着居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的变更,使得居住区原有的设备和功能不能满足现在居民的需求而需要做出某些更新与完善。如人口的迁移而导致社区网络的重建与恢复。功能性的完善对居住区的结构和社会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它们的稳定。

3、结构性的完善。由于社会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居住区的结构和功能就相对滞后,需要对此进行更新完善,这种完善会对居住区的触动较大,需要从整体上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重组,以此来最大化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这三种完善类型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居住区整体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但是在具体问题上还要具体分析,规划者要根据不同的居住状况和类型,抓住它更加完善的主要动因,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为方便叙述,可分为居住区生活研究和居住区环境研究。

居住区生活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在居住区后续规划中,规划者可以通过调查交流来了解居民的现状和要求,再通过一些客观上的指标从整体上加以分析。如居民人口的增减,居民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变化而导致需求的变化,最明显的少儿的减少和老年人的增多对相应的设施提出的新要求。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居住区的设施要求也会改变,如今年来出现的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从事其他活动。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各种设施配备的地点和规模也将会有所变化,总之,在这个工作时间减少和家庭服务社会化的社会,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居住区提供更多的学习、娱乐、健身、交往的场所,提供一个宜人而又内容丰富的社区环境。二是对居住区功能结构的研究。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居住区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受到城市环境的制约,并服从城市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涉及到社会网络结构和居住区结构功能结构。

居住区环境的研究是居住区后续规划的主要内容,它是在居住区生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住房的充实和改造,如对居住区的现状进行住宅需求分析,住宅环境分析,住宅维修改善和开发的目标和政策等;对社区设施的完善,如公建服务设施、绿化活动场、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建设等;还有就是对景观特色的强化,等等。

三、居住区后续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居住区的后续规划在概念和研究上都还是处于一种前期研究的阶段,对它的可行性、实施方法和实施的组织机构做一些研究,对保证居住区后续规划的实施、完善和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1、居住区后续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

市、区规划管理部门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后续规划的委托单位,也是总指挥部,作为具体执行的委托方,可以是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也可以是一些居民团体。随着居住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和社会化,居民的参与意识和途径也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团体参与进来。而街道办事处应对各个委托单位采取鼓励、支持、协作的态度。区规划管理部门作为实施单位,负责后续规划的审批、技术指导和实施监督。居住区的后续规划的实施应社会化,充分发挥居民团体、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及各社会单位等处的力量。在区规划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街道办事处作为管理单位,负责对居住区的后续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可联合市级规划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管理。

2、居住区后续规划实施的经济保障

后续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支撑,而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虽承担着繁多的日常任务,但行政拨款却是极少,而现有的居民团和物业公司在面对着大量未完善的后续规划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需要我们在争取政府资金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社区经济,扩大居民和街道里的企业单位,使得建设资金社会化,同时也可引进市场机制,使建设行为变得社会化。

3、居住区后续规划的评价

建立一个居住区后续规划评价体系,包含描述、预测、监测和评价四个方面。已有的居住区规划用地和公共设备配置的标准只是一个数量指标,缺乏使用效果的反映,如居民邻里交往情况、绿地使用状况等,这些指标就不够全面和深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指标已经无法适应现在人的需求,如对道路、停车要求的提高等。后续规划要在调查居民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社区全方位的指标体系。

结语

在居住区后续规划中,公众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民众对象要明确化,使得公众参与变得切实可行。由于缺乏资金,经验不足,因此在操作中要依靠街道管理组织机构,针对那种居民感兴趣的,易于操作的任务,在一些特定的规划步骤上进行针对性的参与,逐渐总结经验,最终使得居民成为居住区后续规划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参考文献

【1】胡延照、陆炳炎《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9篇:居住用地规划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so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number of urban residents become lager than ever, the housing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it has become a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al econom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 Urban housing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nd valued by society, national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also issued a series of relevant policies, the role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housing sector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thinking in the planning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ettlements sc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housing problems in the urban planning level by analyzing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housing problems of the city.

P键词:人居环境科学;住房问题;对策

Key words: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hous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6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便是城市的住房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同领域对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建议,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往往习惯从技术层面来缓解该问题,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运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手段来缓解城市的住房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规划领域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去缓解住房问题,就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则为规划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

1 人居环境科学概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某一部分或者某个侧面。

在借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吴良镛先生把人居环境内容分为五个大系统,包括人、自然、居住、社会和其他支撑系统等。根据中国实践把人居环境分为五个层次,即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五个层次。他还明确了处理这些问题的五大原则,包括生态观念、经济观念、科技观念、社会观念和文化观念。[1]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居环境科学就要求规划者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对各种城市问题的时候,应当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城市,这包括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而不仅仅是物质规划的层面。与此同时,在整体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规划前将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还要考虑到我们的规划成果对城市的各方面、对城市的整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及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2 当下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分析

造成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住房问题主要体现在住房质量和住房供给两方面。

2.1 住房质量的问题

一方面是住宅建筑本身质量问题,主要指低质量的住房,这包括城市里一些老城区的住房,当初质量合格的住房,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逐渐老化而变成的低质量住房;另一方面是一些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这类住房在建成之时便已经是低质量住房了。对于前者,我国目前许多城市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便牵涉到拆迁与改善的问题。该如何安置拆迁地区的居民,是为他们提供别处的住房,还是简简单单的给他们一个搬迁的通知和一定的补贴然后就把他们赶走,这都将带来不同的社会影响,这都是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进去的;对于后者,主要是由于一些黑心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的所导致,这不仅仅会带来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还将对社会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对于这点,规划的审批部门应当严肃认真对待,把好关卡,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第三个方面是住宅建筑周围环境质量问题,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他们对住房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住房本身方面,而且对于住房周边的舒适、方便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是住房面积大而住房周边景观环境较差、设施不完善同样会影响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引起居民的不满。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还应当考虑到其周边的景观环境,如何将建筑更好的融入到周边的景观之中。

2.2 住房供给问题

通俗的来说,笔者认为在住房供给问题上主要有“无房可买”“无钱买房”两种情况。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表现为“无房可买”的情况,我国当时“重生产,轻生活”的方针,使得当时的城市建设极少进行住房建设,而在少有的住房中,采取的也是政府统一分配的制度,私人基本上无法自主进行住房的选购;自从我国的住房商品化以来,发展至今,住房供给问题则更多的体现在“无钱买房”的情况。各地高得离谱的房价,使得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特别是对在一线城市的打拼的绝大部分外地年轻人来说,想在一线城市买房“扎根”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在一些一线之外的城市,有的人可能举全家之力住进了新买的住房,也得当大半辈子的“房奴”。虽然这类现象已经得到了大家无奈的共识,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并算不上是积极的。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与房价与人们收入的不对等,从规划层面可能无法直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规划可以从侧面去帮助和缓解这类人群的住房压力,下文会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对策。

3 从人居环境科学角度提出的规划对策

导致住房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等,当下城市规划在面对住房问题时的任务并不是去想办法解决其产生背后复杂的原因,城市规划无法左右政府加大对住房的投入,无法提高人们的收入,无法直接制定有助于弱势群体的住房政策。但是作为规划者,如果我们能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整体观的方法论来思考和分析住房问题背后的原因,把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当成既定的前提条件,将规划内容与这些方面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去做规划,那么,我们的规划成果就能有效地配合城市中的其他部门去真正的发挥出规划应有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当下的住房问题,结合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笔者认为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可以做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细化居住用地分类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居住用地分槿大类六小类,然而这些分类都是从住宅的建筑质量及其周边的设施配套和环境质量等物质层面来划分的,这便使得规划的内容与住房问题的调控政策基本没有关联。如果借助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在能在规划之外,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研究当下的住房问题以及一些相关的住房政策,在现行的用地标准基础上深化居住用地分类或者平行地再出一套针对住房的分类标准,比如将居住用地分类为商品房用地、经济适用房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等,那么城市规划不仅将更好的体现其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属性,而且也将更好地去配合其他部门去解决住房问题。

3.2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对住房问题的整体性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国伟大领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同样,在住房问题领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那如何解决问题也无从谈起。那么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不仅仅是在物质规划层面,人民家庭的收入水平、购房意向、住房类型和面积意向等各个方面的调研,都将为今后住房用地面积的划定、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等规划编制内容提供重要的依据。江苏省常熟市的住房建设规划除了规划正本外,还开展了6个专题研究:住房现状分析、住房需求预测、住房市场分析和预测、住房结构和保障体系、住房空间布局、居住用地规划。常熟市在房展会时对参展者的年龄、收入、购房意向、购房目的、未购房原因作了问卷调查,对现有住房需求态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住房需求时,常熟市考虑了户籍人口增长缓慢、外来人口增长迅速等特征,考虑了产业发展、拆迁安置等因素,并对不同群体住房需求进行分别预测。从当地的实施情况看,常熟市住房建设规划比较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

3.3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的管理严控

在规划管理中,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严格控制。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已经逐步向普通商品住房倾斜,一些城市也迅速推出了一定数量、比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在《2008年苏州住房建设计划》中新建商品房与政策保障房比例已经接近1:1。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布局及控制指标应作为强制性内容.在开发建设中应保障此类用地不被占用,严格予以落实。[3]一旦此类用地被占用,所引起的不仅仅是城市用地功能的问题,还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4 结语

导致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对于任何一名规划者来说都是一项必须的和长期的任务,笔者在此也只是从规划层面表达了一些对住房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其中某些观点肯定是不成熟、不全面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城市中的其他问题如交通、生态、历史文化保护等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好正确的方法,而人居环境科学恰恰给规划工作者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指明了一个正确而有效的方向。相信随着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深入和推广,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晶晶.“人居环境科学”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吴良镛先生新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