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静脉治疗知识竞赛精选(九篇)

静脉治疗知识竞赛

第1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关键词】 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门诊输液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工作繁重,病人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流动性大,用药种类多,护理工作量大,是差错事故高发科室,易引起护患矛盾(1)。为了做好门诊输液室的安全有效管理,我们就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等进行研究探讨,在工作中实施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到95%,现介绍如下。

1 影响满意度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方面:

1.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无意间侵犯了患者的名誉权、隐私权、知情选择权等。如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及应用药物之前未能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2)。

1.1.2 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甚至违反操作规范,发生护理差错导致护患纠纷。门诊患者病情各异,护士工作的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发生的几率增多(3)。护士工作量大,对实习生带教不严,容易出现配错药、加错液的现象,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1.1.3 有些护理人员将工作之外的心情带到了工作中来,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使用服务忌语,有缺乏耐心及态度冷漠的现象,使病人出现不满情绪。

1.1.4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操作技能不熟练,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

1.1.5 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护士巡视不及时,未做到及时观察病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引起护患矛盾纠纷,降低了满意度。

1.1.6 护理人员未针对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病人的用药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健康宣教。对于不同药物所需的不同输液速度,护士未及时告知,引起护患矛盾纠纷。护士的沟通技巧不够灵活,对患者及家属的询问答复过于简单,对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告知不足,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1.2 患者方面:

1.2.1 输液高峰时期,因护士人员不足,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出现等待时间过长,产生烦躁情绪,易引起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冲突。

1.2.2 患者擅自离开输液观察区,或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易发生不良后果,导致满意度下降。

1.2.3 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提高以及对治疗结果期望过高,即使事先已被告知预后及并发症,但是患者一旦觉得不满意,仍会认为需要维权并向有关部门投诉。

1.2.4 患者及家属往往在心理及经济等方面压力过大,求治心切,对病情了解不够,对护理服务要求过高,需加强护患沟通,否则易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引起护患矛盾纠纷。

1.3 其它方面 其它如输液室环境条件差,输液患者人多拥挤,后勤保障不力等都会使病人满意度降低。

2 提高满意度的方法

2.1 改善输液环境 我院对输液室进行了扩建,改进输液区的设施和布局,增大了输液室空间,四周安装较大的窗户,整体给人带来宽敞明亮的视觉效果。有方便病人的设施,如饮水、厕所、测体温及血压等。加强卫生管理,随时清理污物,保持室内外清洁无异味。

2.2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加强药品知识学习,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对输液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病情变化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把日常训练与静脉输液操作比赛相结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在输液服务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给不同病人相应的服务,提高了输液质量,提升了输液服务内涵和品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2.3 改善服务流程 热情接诊,主动询问病情,为他们提供开水,方便袋等,为不能空腹的病人买来食物。由于输液病人较集中在早晨,所以早晨集中人力配置药液,保证早上以前给大多数病人输入液体。每日安排专人巡视观察病人,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及时更换输液瓶和拔输液针。我科在全院率先开展“病人选护士”活动,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当天当班的任何一位护士来为自己服务,做到穿刺一次成功,二次穿刺不成功征求病人意见是否更换人员,并予以道歉。使病人由被动接受服务转变为主动接受服务,充分认识由于岗位竞争机制所面临的“优胜劣汰”。

2.4 强化安全管理 在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的基础上,加强核对制度的管理。将药品配置建立四道安全防线:接收新患者输液治疗单时与门诊病历进行核对;配药时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器排气时再次核对液体及输液号并将所有液体挂在统一输液架上;静脉穿刺前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及输液号,可最大程度减少输液差错率。做好交、接班,详细交代特殊用药者的医嘱、药物、滴速、病情等,保证治疗的连续、有效、安全。

2.5 注重护患沟通 控制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4)。多进行护患交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除病情特殊要求隐瞒患者外,均要告知输注药物的名称、用途、滴注速度、时间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对较紧张敏感的人则多宽慰、解释多巡视视察,给他(她)以安全感。这样病人到输液室不光是输液,而是进行了一场护患交流、情感交流、健康宣教的活动。让病人真切的体会了人性化服务的好处,病人也更满意安心了。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我们注重行风建设,开展服务竞赛活动,制定护患纠纷处理预案,对病人的投诉迅速予以调查处理。医院行风办不定期到输液室了解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达到理解配合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3 结果

通过上述输液室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输液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病人满意度有了极大提高,全年病人对输液室满意度为95%,我科连续四年被评为服务满意窗口。

4 体会

加强管理及服务,使输液室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实用性,才能有效规避输液中的护理风险,提高输液质量,使广大的门诊输液病人真正受益。开展人性化服务,使输液不再是机械化的操作,而是温馨亲情的服务,病人对护士的工作也了解的更全面,更具体,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也大大提高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周秋芬,颜立瓶,吴玉美.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127―129.

[2]袁爱香,宋艳,张建伟. 门诊静点室护患纠纷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0,10(31):5179―5180 .

第2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医院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探讨了其发生的原因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校医院的急诊护理水平,提高校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理 ; 常见问题; 问题对策

校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师生及其家属,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加上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不能得到满意的服务,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分析校医院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目的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纠纷的发生。

1.常见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校医院平时接诊的患者不多,个别护理人员容易形成不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一些必备物品或药品,不能在用后及时进行补充,急诊治疗所需的物品药品不能得到及时补充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医护人员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病情的解释不到位,极易引起患者的反感情绪,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2.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同时由于缺乏对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导致抢救延误;或者是护理技术不熟练,如留置针和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等,常常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满。

1.3. 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危险性操作前,不按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在没有征得患者的同意和签名就实施;还有的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形成了“只做不记”或“少记”的习惯,在写回忆小综术时,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导致护理记录项目不齐全、不完整;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1.4. 医患沟通不到位

校医院最常接诊的是一些在运动中受伤的大学生,他们的心情比较迫切,对医院的期望期很高,往往希望伤痛治疗能立竿见影,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很容易引发他们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产生偏激,如果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强,对病情的解释不能全面清楚,说话语气和态度又不注意,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2.解决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教育,严格规章,提高服务意识

校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责任心,促使护理人员形成“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面对急诊病人,首先应做到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降低急诊护理的风险。其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在输液、注射等护理工作中,做到准确核对、签名;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确保急诊的应急能力。再次,面对来院的急诊患者或家属,要心怀仁者之心,主动安抚患者情绪,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换取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治疗效果更佳。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急诊护理技能

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需要护理人员拥有娴熟的技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就要求校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护理人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可以开办急诊护理课堂,由校医院内的优秀老护士讲课,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也可以选派优秀的年轻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还可以在校医院内开展急诊理论知识竞赛和急诊操作演练竞赛活动,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此外,开展层级培训和层级护理,进行新老搭配和强弱搭配,也能促使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3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校医院要通过案例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促进护理人员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危重病人的护理,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护理记录,做到实时记录、项目完整和字迹清晰;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护理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整改。对于护理工作中的危险性操作,如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要先详细解说使用的好处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名之后方可执行。护理过程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防交叉感染。

2.4加强护患沟通,获得患者理解

当代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由于远离父母亲属,患病来院就诊因为没有家属陪护,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校医院的期望也过高,因此,护理人员要特别加强和他们的沟通,认真解答患者询问的有关诊断、治疗、检查、费用等问题,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增强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3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开展护理岗位练兵活动,是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1]。我疗养院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疗养院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技术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升了疗养院护理整体业务水平和为军地疗养员及患者综合保障的能力,现就疗养院护理工作岗位练兵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内容与做法

1.1开展护理基础理论知识竞赛活动根据《护理学基础》、《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疗养院技术操作常规》、《现代战伤与救护》拟制竞赛题,在全院护理队伍中组织“护理知识限时答题竞赛活动”,实行现场随机抽题,在规定时间内答题,并现场公开成绩的方法,公平公正地开展评比。

1.2举行护理技术操作比武每年护理部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包括青霉素皮试法、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术、吸氧法、心电监护法、战伤救护法、无菌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术、心电图操作等基本护理操作。各科室在考核基础上按比例推荐成绩优秀者参加院护理技术操作比武,进行初赛和决赛,由具备高级职务的专家和护士长组成评委会当场打分,评出院护理技术能手和单项操作第一名;疗养科室同时还开展铺床法比赛评出铺床能手。

1.3组织战伤救护法的演练每年冬季借助院野营拉练活动,护理部组织护士在野外恶劣环境下,开展各种止血法、包扎法、固定法、搬运法和后送五大技术训练,协助医生共同展示战时颅脑外伤、胸外伤、上下肢骨折伤员的救治技术。

1.4组织急救技术考核 护理部与医务部定期不定期以科室为单位组织考核,包括过敏性休克、高血压危象、脑卒中、溺水、触电等危重急症的抢救。

1.5组织护士礼仪培训与比赛外请专家进行礼仪专业指导与训练,制定《护理人员基础文明素质规范》手册,对每名护士从着装、站姿、坐姿、走姿、端治疗盘的姿势、推车行进的姿势、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训练,每年组织一次护士礼仪比赛。

2效果

护理岗位练兵提高了疗养院全体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激发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提高了卫勤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

3体会

3.1护士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岗位练兵活动注重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与疗养院日常护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护士坚持不懈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护士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

3.2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岗位练兵活动规范了操作程序,制定了长期的训练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与比武,不断强化,新老护士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形成了比学赶帮的风气,营造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确保了每位护士的技术操作达到较高的水平。

3.3护士的战伤急救水平不断提高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战时卫勤保障任务显得更加繁重紧迫,战伤急救已成为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1]。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护士在平战时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能力和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水平,特别是在冬季野营拉练活动中更磨炼了护士坚强的意志,不畏艰苦、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提高了护士的卫勤保障能力。

3.4 护士的形象不断提高仪表是一个人最先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外在形象,是人的气质、风度、举止、表情甚至衣着等因素的综合统一体,是人的内在美的外化[2]。岗位练兵活动让护士拥有了更好的职业修养和更科学的礼仪规范,护士从外表气质到内涵修养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实践证明,岗位练兵活动使护士更加明确了职责,拓展了护理优质服务的新内涵,全面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更加完善了广大患者心目中“白衣天使”的形象,为疗养院全面建设提供了更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爱军.门诊部开展护理岗位练兵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40-41.

第4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从去年5月召开的中国脑卒中大会开幕式规模看,脑卒中作为一种疾病,可以说赢得极高“待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亲自在大会上致辞,指出要切实加强对脑卒中防控示范区基地医院相关专业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目标,用“健康梦”助力“中国梦”。

前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作了2013年度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报告,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区域性防控网络,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列为工作重点。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李清杰也出会并发言,指出中央军委、总后首长高度重视军队慢性病防治工作,总后卫生部每年组织军队医院下部队巡诊,把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送到基层部队,目前已有20所军中名院纳入国家脑卒中防控体系。

本文带您走进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就是军队医院脑卒中防治的先行军。于2013年9月1日,长海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就已全面运行。“一体化脑卒中诊疗模式”在这里推出。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形成以神经内外科为主体,急诊科、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等其他学科协作发展的组织构架。

在2014年岁末,本刊记者走进长海医院,就脑卒中基地运行情况,院长张从昕接受记者采访。

脑卒中急救的“长海模式”

从昕院长从脑卒中的危害谈起。“这是一个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致残。在发达国家脑卒中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下,我国还在以每年近9%的速率攀升,脑卒中已成为目前国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

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有时仅短短数分钟就会发生坏死。因此,必须争分夺秒赶到医院就诊和治疗。如果延误时机,脑组织缺血就可能发展成为完全性梗死,造成死亡或终生残疾。而如果能够及时救治,就可能使患者的症状部分或完全恢复。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最精准的抢救?是长海医院一直在寻找的救治模式。可以说,我们的模式来自精细化的流程设计和人性化的全面实践。”

2013年伊始,长海医院就开始脑卒中患者就诊流程的调研。结果显示卒中患者通常要经历挂号初诊、影像检查、内科用药、专家会诊、外科手术等7~9个繁琐程序,不仅难找继续问诊的“下家”,而且耗费救治时间。

“脑卒中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告诉我们时间就是生命,等不起拖不得,这种耗在各科室间的“折返跑”会贻误救治良机。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擅

打冲锋、攻坚克难的军队作风,打破陈旧僵化的就诊模式,切实提升救治能力和保障能力。”

从昕院长将长海医院的脑卒中救治模式解读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一站式急救”,就诊流程由串联模式转为并联模式,5个抢救小组并成一支由神经内外科、超声影像科、急诊科等12个科室61名医生混编组成的专业诊疗队伍。

作为完全独立的高级脑卒中基地,创建了脑血管病急诊、卒中绿色通道、脑血管病专病门诊、卒中筛查门诊,形成从急诊到影像学评估、内科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外科动脉介入治疗的一站式诊治模式,形成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以及急诊条件下血管支架成形术等多模式脑血管再通技术,大大提高血管再通速度和比例,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尽早恢复血流,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缺血所带来的危害,使脑卒中救治率大大提高。

具体提高了多少?抢出多少时间?长海医院专家给出答案――

这是基地3个月接诊43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的统计结果:救治时间从原来的112分钟缩短到48分钟。其中40名患者获益,60%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原来一个急诊脑血管病患者,从挂号到神经内科接诊,再排队缴费、CT检查、超声,一个早期脑梗死溶栓病人至少要2小时才能得到治疗。而一站式救治模式可以缩短4个环节,在患者挂号时就开通绿色通道,分诊护士立即通知中心医生,医生陪同患者做CT,电脑同步就能共享CT片子,同时药房已经将急救药物准备好,可以先拿药再缴费,药物拿到就立刻可以进行溶栓治疗。

可以说,这种一站式救治,不仅优化了流程,还规范了治疗方法。因为脑梗治疗仅仅采取静脉溶栓是盲目的,静脉溶栓的效果只有50%。静脉溶栓后要马上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如果效果不好,马上要进行动脉溶栓,也就是直接把药物打到梗塞局部。如果效果还不好,就需要采取取栓手术,在造影时发现血管狭窄的还要放血管成型支架进行治疗。

和时间赛跑的长海团队

“脑血管病急诊医生请注意,来了一个急性中风患者!”呼叫器响起,坐诊的李大夫一跃而起,急忙向分诊台跑去。

“你丈夫是急性中风,瘫痪程度严重,所幸来得比较早,我们的救治小组马上到达!”李大夫一边和家属谈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开着溶栓前需要准备的各项检查单。

8分钟,脑血管中心内外科协理先后进了诊室,中心内科协理带着患者去做头颅CT检查,外科协理带着家属去缴费,同时与家属谈话,向家属交代静脉溶栓及接下来外科介入对血管进行评估的重要性和风险。

15分钟,脑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邓本强教授、中心外科病区负责人洪波教授已经在诊室对病人进行再次检查,仔细分析患者头

颅CT片。30分钟,开始静脉溶栓。

“从患者入院到用药20分钟,创造了长海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最快速度!”邓本强兴奋地说。

70分钟,溶栓药水已经用近2/3,患者症状不但没有缓解,似乎还有加重趋势。

“改为动脉干预”,邓本强和洪波果断决定。导管室医生、护士早就在介入手术室待命,大家紧张地护送着患者往导管室走去。

看着一大群人忙碌的身影,有患者家属悄悄问李大夫,“这个患者是什么大官啊?”李大夫告诉他,“不知道,我们都不认识他啊!”

曾有一位82岁的老先生,早晨5点半起床后突然感到右侧肢体活动不便,继而神经不清,家属马上叫120救护车,15分钟后被送到长海医院。

入院前120救护已经通知长海医院,脑血管中心的医生直接将病人接到CT室,做完检查确诊后,直接送到溶栓室,从病人进入医院到用药只花了20分钟。

病人溶栓治疗后稍有好转,立即启动动脉溶栓,在动脉溶栓过程中将病人送入导管室,脑血管造影发现病人大脑动脉闭塞,动脉溶栓效果不好,于是立即进行取栓手术,手术15分钟后结束。

取栓手术后,病人的NIHSS(神经功能检查量表)评分为3分,一周后完全康复自己走出医院。

张从昕院长也讲到一个他认识的老人,也是夜里急性脑卒中入院,早晨时已经恢复如常,紧紧拉住他的手表达谢意。

有一个数字表明,长海脑卒中基地运行3个月内,抢救的6小时内脑梗死病人数量就相当于以前两三年抢救的病人总和。其中脑缺血超过6小时的脑梗死、急性脑出血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等患者总计2205例。

2013年,长海医院就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批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研究基地”和“介入治疗培训基地”。

大境界带来大格局

张从昕院长指出:“矢志创新,集智攻关,是一代代长海人攻坚克难、破冰前行的制胜法宝和不懈追求。”

医院政委夏阳说:“文化牵引,创新为魂。这是我们坚持以文化创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硕果。”

两位长海主官都提到一个词“创新”。

这座位于黄浦江畔,创建于1949年7月的长海医院,始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1951年7月改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1958年9月建制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2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下辖一个中医院57个科室,展开床位2100张,1993年首批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荣膺“全国百佳医院”。

“十一五”以来,医院共获得“973计划”“863计划”、全军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15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以上成果11项,何梁何利科技与进步奖3项;每年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承办的第15届世界胃肠病大会、国际泌尿外科学术大会、胰腺大会、腔内血管学大会、东方脑血管大会等都成为本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

同时,长海还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斯坦福大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新加坡中央医院等20多个国家的知名医疗机构建立高水平科技合作关系,彰显了长海“大院、名院、强院”的良好形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海能够创新脑卒中救治模式的源泉。

要知道整合多学科并不容易,各学科都有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体系,治疗同一疾病习惯应用本学科理念,很难为同一疾病而将各学科的不同理念、不同技术相融合。

从昕院长坦言:“在脑卒中基地,各学科并不是简单地‘凑’到一起,而是真正从体制上打破学科间壁垒,使不同学科医生为治愈同一疾病‘绑’在患者身边。这里边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种改革会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首先,要打破学科格局,必然要重新取舍学科带头人,个别学科的专家团队会重

新归属其他科室领导;其次,经济利益的损失也不容低估。原有学科体系和学术带头人拥有的课题基金、医疗设备和病人群体等资源都会被重新分配、整合,一站式诊疗的无缝衔接也大大减少了患者多次挂号、用药、手术的费用,免去了重复检查的环节,也直接减少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一笔账算下来,改革代价巨大,改,还是不改?医院党委一锤定音:只要改革能给病人带来实惠和红利,就坚决改,哪怕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这场改革,短期看是给患者的利益做了加法,给医院的利益做了减法。但从长期看,一定会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一再证明,让病人满意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医院政委夏阳告诉记者,下一步,医院还将推广这项改革经验,从更深层次打破学科间壁垒,让更多不同学科的医生为治愈同一疾病而紧紧“绑”在患者身边。

无疑,患者成为这项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这种“一站式”诊疗不仅缩减了以前多次挂号问诊的费用,更能抢在治疗“时间窗”内及时施救。这种“生命相托、竭心尽力”的医患关系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

大境界带来的是大格局,“大师精神”带来的是“大医之道”。感谢长海,祝福长海,以“救死扶伤、服务军民”为院训的长海舰队,你们辛苦了!

您是脑卒中候选人吗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卒中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单眼一过性发黑 单眼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持续数秒至几十秒,说明视网膜有短暂性缺血。可看成是中风即将发作的信号。

■突发头痛 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病前几小时至几个月内有原因不明的间歇性头痛,其部位可在颞侧、后枕部,也可波及全头部。在发作前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间歇性头痛变为持续性的,或在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眩晕 忽然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还可伴有耳鸣、复视或恶心欲呕,但很快恢复正常。这可能是小中风,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能排除性低血压、低血糖、颈椎病等原因,常是中风前兆。

■哈欠不断 大约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现象。

■半身麻木 突然出现半身麻木,以手足部位最为突出,可以同侧肢体无力。

■莫名跌跤 有些患者中风发作前会在正常走平路时突然跌跤,有时甚至出现左脚绊右脚的情况,这常是小脑缺血的表现。

■孕期头痛 35岁以上女性在孕期持续发作较严重的偏头痛时,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发生血栓、心脏病和早期中风的可能。

卒中的相关因素还有――

■年龄 脑血管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岁以上者更明显。

■高血压和低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主要损伤小动脉,是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低血压也可以导致脑灌注量不足而发病。

■心脏病 各种心脏病都可增加中风的危险性,以房颤最常见。

■糖尿病 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成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脂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肌缺血又是中风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

第5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关键词: 中老年知识分子 42式太极拳 健身作用

太极拳是一项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运动,它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的精华,内涵博大精深,健身作用独特,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更表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多年来受聘于大理老年大学,担任太极拳(剑)班的教学工作,在此就42式太极拳的教学,以及其对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身作用进行分析讨论,以飨读者。

1.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特点,对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身、医疗作用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吸收其技术精华而形成的。其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且具一定难度,在动作数量、组别、时间上均符合竞赛规则要求,因而具有竞技性。整个套路的编排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符合现代体育科学的要求。同时由于有相配套的指导书录相带,便于普及交流,因此,特别受到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喜爱。

太极拳具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特点,整套练习起来行云流水,四肢关节随着躯干运动而均匀柔和地上下左右内收外展划弧转圈。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肌肉收缩伸展和关节的运动幅度,防止或延缓关节骨质增生和韧带肌肉的退行性变化,使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太极拳动作缓慢,呼吸深长,可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增廓活动度和肺活量;可使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还可使心脏收缩有力,血管弹性增强,促进血液循环,使动脉供血充足,为心肌提供足够的营养,有防治心血管疾病之效。中老年知识分子在退休前,由于工作和家庭的担子重,压力大,缺少锻炼的条件等原因极少参加体育锻炼,因此,退休后一般都体质差或有各种慢性病,尤其是由于精神上长期得不到放松,导致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太极拳以其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如、协调完整的特点,对中老年知识分子来说是强身、疗疾不可替代的健身手段。

2. 42式太极拳教学体会

大理老年大学42式太极拳班学员平均年龄62岁,年龄最大的70岁,学员多为离退休的高校教授、政府机关部门领导干部和中小学教师等。他们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文化层次高、见识广、对教学有自己的经验和观点。针对这一特点,笔者首先向他们介绍42式太极拳的特点,阐明练太极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手眼手法步,精神气力功”及“心神意冷”等基本知识,并结合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知识,尤其是从医学、生理学上阐明练习太极拳的健身、医疗作用,使学员认识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影响,加强心血管与呼吸功能,能降低“三高”,改善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和医疗体操,使学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从而产生练太极拳的兴趣。

42式太极拳有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中老年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强,因此,在教授时除了把太极拳的规范动作教给学员外,笔者还注重从理论上阐明太极拳的内涵,要求学员在练习太极拳时,不论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心静”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舒展,排除紧张情绪。人体的动静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只有做到安静自然,才可以加强内气的运行,从而祛病延年;动静结合、适度运动,可以把人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机体施加整体性的影响,能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尤其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建立新的兴奋灶,使出现疲劳状态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推迟各器官系统机能的衰退,从而达到健身、强体、长寿的目的。通过这一讲解,学员明白了练拳时做到了“心静”、“体松”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有效地改进动作,真正做到了“心静”、“体松”。同时笔者还要求学员在练拳时细细体会,掌握要领。由于掌握了正确动作要领,并且懂得了太极拳健身的真谛,学员练拳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周两次课从不间断。

中老年知识分子虽然文化水平高,但记忆力、生理机能、体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在教授时笔者需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回答每位学员提出的问题,直到他们理解、掌握为止。由于受体力的影响,学员学练太极拳时间稍长,就会浑身无力、站立不稳、腰酸腿软,举手投足均感困难。但为了要掌握好这一强身健体的“武器”,他们自觉苦练,坚持锻炼,学员之间互相帮助,热烈讨论,以求掌握太极掌精髓。

3. 学练42式太极拳给中老年知识分子带来的健身效果

中老年知识分子经过刻苦学练42式太极拳,不仅能熟练地演练整套动作,而且不会感到累或吃不消。更可喜的是,学员练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42式太极拳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员普遍反映自从练习太极拳后,生活充实,精神焕发,人也显得年轻了。每当有老年人的节日或活动时,太极拳的表演成为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学员穿着整齐的表演服,迈着矫健的步子进入表演场,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老当益壮。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员的慢性病在练习太极拳中不知不觉治愈了。如今,许多学员精神好多了,浑身觉得有使不完的劲,走路、上下楼都不觉得累。王飞老人患关节痛达十几年之久,天气一有变化他就觉得疼痛,自从练习太极拳至今,他的关节痛基本消失,行走自如。李云老人因患气管炎退休在家,精神烦闷。经人介绍来学练太极拳,经一段时间的练习,老人感觉精神好多了,走路、做事情都不怎么喘了,气管炎的症状大大减轻。还有许多学员的肩周炎、关节炎、腰痛等症状大大好转,心血管机能也得到了改善。

4. 结论与建议

教授42式太极拳套路时应根据中老年知识分子的不同年龄、性别和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中老年知识分子更好、更快地掌握42式太极拳的精髓,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健身的目的。42式太极掌特别适合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练习,收到的健身效果也较好,笔者在此建议在中老年知识分子中大力推广42式太极拳锻炼。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教材小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49-54.

[2]杨润琴,尹俊玉.太极拳健身功效的理论阐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11-13.

[3]杨巍.太极拳健身价值的机理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4):22-26.

第6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盐、脂肪含量和热量增多,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使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对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系统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健康教育概念简介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使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 健康教育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其对疾病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制定宣教计划。由于每例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差异,获得知识的途径千差万别,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才能引起患者对宣教知识的兴趣。

3 健康教育形式

3.1 单人指导 患者在住院期间有责任护士利用晨晚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发放相关资料。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患者自己阅读,并适当提供一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佳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 集体教育 在科室墙面设置冠心病健康教育宣传栏或开办黑板报,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新内容,同时在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4 健康教育内容

4.1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4.1.1 基础知识教育 向患者初步讲解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让患者简单了解本病的基本情况,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进入角色,以最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使病人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其诱因、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4.1.2 心理治疗 冠心病患者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真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不定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讲解无论是悲伤、烦躁、焦虑、大喜大悲等情绪都是不良的精神刺激,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和心理平衡尤为重要。避免情绪激动,遇事要冷静,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可以向亲友、朋友倾诉等,以缓解精神压力。

4.1.3 药物治疗 老年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根据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告知患者如何正确服药及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向病人讲解药物治疗的长期性和必要性,并根据个体病情规律用药;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及在用药过程别注意事项。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1.4 饮食治疗 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选择正确的膳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平时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动物油及内脏,多食一些含钾钙高的食物及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戒烟酒。

4.1.5 卧床休息 心病是一个既需卧床休息,又需要合理安排锻炼的疾病。因为经常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或者进行步行可提高心肌耐受力,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减少心绞痛的复发。锻炼时以不出现症状为宜。

第7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关键词 改制医院 护理管理 质量 服务 安全

2005年5月,我院由原来一家二级甲等职工医院改为股份制医院,7年来,医院坚持“大综合、名专科”的办院方针,积极探索办院方针,积极探索办院方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床位编制由原来的210张增加至800张,一级临床科室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6个,医疗护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护理管理工作如下:

1 转变观念,坚定信心

1.1院领导制定医院发展目标:用奋斗、科学、创新、发展观指导医疗护理工作,调动和激励全院职工积极性,强调护理从服务态度入手,认识到转变服务理念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我们遵循的服务原则是:

1.1.1病人是上帝,以病人为中心。

1.1.2定期收集病人意见,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1.1.3培养良好情操,尊重关心病人,与病人交朋友,换位思考,绝不和病人争吵。

1.1.4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支持临床护理工作。通过确立服务意识下的服务体系在医院管理的作用,改善医院软硬件条件,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使医院工作量提高了60%,促进医院健康的发展。

1.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提高护士长队伍素质,每年根据《护士长履行岗位职责评分》对护士长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选拔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能吃苦、肯奉献,具有较强工作协调能力,有临床五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师参与护士长管理工作,聘护士长助理,为医院培养新人。

1.3加强人才培养:医院每年选派护士长、护士外出进修学习,院外培训率达20%,将学习的护理管理、专科护理、新技术运用到我院护理工作中,回医院后配合医疗开展的新技术有:关节置换、右半肝切除术、脑出血微创手术、颅脑外伤、腹腔镜、高压氧、血透、介入治疗、PICC、人工鼻等护理新技术,提升了我院护理品牌。认真制定护理培训计划,每位护士年培训继续教育达25学分,加强护理基础理论、操作的培训,聘请专家、科主任及外出进修的护理人员承担授课任务,每月理论1科2讲,操作每月1次,要求人人过关;对新护士进行岗前1周的综合培训。对全院所有在职护士聘请同济医院护士统一进行为期一周脱产操作培训并考核,人人过关。

护理部自2005改制以来,举办护理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比赛、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护士长管理学习班、护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积极撰写论文、开展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同时抓好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年轻护士自学专、本科,学习计算机、英语、护理管理等专业,给护理队伍带来活力,给护理管理带来新思路。

2 以人为本,创优质护理服务

2.1运用细节管理,改善护理服务流程:如入院、转院、接送手术病人等工作流程,制定“首诊负责制”,入院、转院病人有支助中心护士全程陪送到病区,第一名见到患者的护士为首接护士,负责接受患者,与护送患者入院护士进行交接,送患者到床边;接手术病人时,严格查对,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包括:对手术病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我们更新服务理念,营造人文氛围,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让病人对治疗有充分的信心。

2.2转变服务理念,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优秀护士先进事迹,鼓励护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事,围绕临床护理工作做好服务,真正关心护士工作与生活,提高了临床一线年轻护士工资、绩效、夜班费的标准,提供护理骨干外出进修交流学习、晋升职称机会,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提高了服务水平。

2.3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全院改善就医环境,提供舒适的住院条件,设立导医指示牌、健教宣传栏、公布药品价格、电子显示屏、住院病人一日清单,规范医疗收费,让病人满意放心;我院是汉阳地区交通事故急救中心,为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生命,医院实行先抢救后收费的办法;改制初期,由于护士人手少,一度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护士长亲自带头每天早上7:30分到岗,年轻护士不甘落后,经常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好各项护理工作,病人满意放心;各病区建立出院病人电话随访登记本,跟踪了解出院病人病情,给予耐心解释指导,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把病人当做朋友,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让病人及家属充分感受到我院的护理服务,所以回头病人非常多。改制前,我院210张床,使用率60%,改制后,我院800张,使用率80%。加强各病区护理管理,病区服务工作到位,各部门设立服务承诺,形成后勤系统围绕医疗系统、医技系统围绕临床科室、医生护士围绕患者的环形服务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服务的整体效益。

3 制定目标,认真落实

3.1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将向三级甲等医院规模迈进。护理质量管理实行三级质量控制,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采取三定三不定的方法,三定:每月护士长按标准对病室护理工作进行一次自查;每月质控组按标准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评审。三不定:科护士长不定期对分管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抽查;护理部主任不定期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抽查;院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3.2修订和完善我院《护理工作制度职责》和《护理质量标准》,要求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护理核心制度》和《疾病护理常规》。

3.3护理部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压疮管理制度》,注重护理环节质量监控,确保了护理质量安全。

3.3.1每晚安排一位护长总值班

3.3.2对危重病人每天进行巡查;

3.3.3建立腕带标识系统;

3.3.4护士长夜查房每周二次;

3.3.5每季度安全质量检查一次;

3.3.6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评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参加。

3.3.7护理环节质量监控包括:

3.3.7.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代,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3.3.7.2病人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3.7.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3.3.7.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手术前准备等,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认真做好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每月定时上报护理部,严重护理差错24小时内上报;建立护理缺陷评定小组,及时分析改进护理缺陷。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只持续改进方案,每月对护理质量有检查、有分析、有评价、有改进措施及有追踪。

4 教学相长,科技兴院

4.1 重视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订计划并实施护理继续教育课程,以促进护理职业的发展;组织护士参加各种院内和院外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2次护理理论考试,2次护理技能竞赛;定期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估;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及制定英语学习安排事项;保存全院护士继续教育学习记录,院内年培训率达100%;与美国华胜本护理学院师生一起商讨有关今后继续教育需要。

4.2积极探索武大职院分校的护理教学工作和实习生带教:主管护师以上护理人员参与授课,注重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我院是近10所大中专卫校的实习基地,有护理实习生约180多人,实习生来院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由高年资护士带教,放手不放眼,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4.3 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如:心脏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桡动脉穿刺术、深静脉置管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的护理、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超长时间经气管插管的气道管理、静脉留置套管针敷贴用于预防压疮。学习氛围浓厚,29篇。了解21世纪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国际最新护理管理体制是完全独立的,业务及行政管理完全由护士自己管理,不接受医生的指示,由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垂直管理,有权决定下属的级别、工资、晋升、纪律处分等,用护理管理新理念指导我院护理工作。

回顾七年来我院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董事会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医院增加了凝聚力,机制活,办法多,加强了培训,护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不断努力创新,本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才能使我院护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8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关键词:替罗非班 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PCI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1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17-0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非常关键。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的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是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最直接、最快速、最完全、可逆性地阻断各种激动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我院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0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0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组180例患者当中,男106例、女74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为(67.5±6.3)岁;患者从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在3h至10h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6.5±2.5)h。使用随机数表将本组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各6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病情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DM按1999 WHO诊断标准诊断,均为Ⅱ型DM,年龄≥65岁。发病48h内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项目:常规体检,12导ECG、血清心肌酶学、血糖、心电监护,部分病例给Hotter及OGTT等检查。

1.2.2 排除标准。将不符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予以排除;发病48h内,接受过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有脑出血病史及3个月内脑卒中史的患者予以排除;持续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予以排除;将本身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

1.2.3 观察指标及相关定义。观察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3级比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轻微出血、严重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术后30d的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轻微出血:Hb较治疗前下降30g/L或出现肉眼血尿、咯血、消化道出血或黑便;严重出血:Hb较治疗前下降>50g/L或有颅内出血或心脏压塞[1];血小板减少定义:50×109/L

1.3 PCI方法及成功标准。针对本组的1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行PCI手术治疗。成功标准:①靶血管向前血流TIMI 2级或以上;②残余狭窄

A组:针对A组的60例患者,予以患者在PCI手术治疗前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医药公司,国药准字J 20080078)及300mg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 20080090)进行治疗。

B组:针对B组的60例患者,在予以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41165)进行综合治疗,替罗非班的具体用法用量为:静脉负荷量4-5μg/kg,或5ml/50kg,时间超过3min,随后0.05-0.075μg/kg/min,或3-4ml/50kg/h,维持输入36-48小时[5]。

C组:针对C组的60例患者,在予以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采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进行综合治疗,替罗非班的具体用法用量为:静脉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术中和术后持续静脉泵入0.15μg/kg/min,至少36h[2]。

1.4 统计学处理。以上三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TIMI分级情况对比。据统计,本组的18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TIMI分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B组和C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表1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TIMI分级情况对比

2.2 三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据统计,A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出血、2例患者出现了严重出血,1例患者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B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出血、1例患者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33%;C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出血、2例患者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67%,从中,我们不难看出,B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显著(P

表2 三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

2.3 三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据统计,A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B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C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三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目前,PCI手术治疗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式,但是手术中冠脉内血流缓慢,血栓形成,PCI术后无复流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手术效果。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具有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氯吡格雷治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与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结合可以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替罗非班与肝素联用,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粘附,减少血栓形成,使心肌组织得到有效的再灌注[6]。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的TIMI分级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和C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张玉霄,卢才义,薛桥,等.国产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4(16):266-267

[2] 廖伟光,谢治淮.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2):532-533

[3] 王丽丽,刘强,李忠红,等.不同途径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5(32):643-644

[4] 门炳玲.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8(24):364-365

[5] 贾晓刚.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09,12(21):172-173

[6] 尤威,叶飞,陈绍良,等.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治疗疗效的研究[J].安徽医药,2013,17(26):236-237

第9篇:静脉治疗知识竞赛范文

关键词:能量代谢 生理生化指标 医务监督

竞技体育发展迅速的今天,运动项目之间竞赛日趋激烈,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对比赛成绩十分的看重,都渴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那么要取得优异成绩,除了有科学的选材,运动员的天赋条件和教练员的训练感觉经验外,还远远的不够,必须在训练过程中掌握一套科学化的训练方法,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进行训练。因此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及能量代谢类型在运动训练中的采用已广泛受到关注。笔者也就试图从这些生化原理的各指标大小变动范围来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情况和恢复情况。

一、运动训练中能量供应的原理供能类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运动中能力量供应的来源分为三种: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醇解供能系统及有氧供能系统。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三磷酸腺苷)肌肉活动时储存在肌纤维的APT迅速分解为ADP(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PI)并释放能量,引起肌丝滑动,从而使肌纤维缩短,使肌肉产生变形,实现整个人体运动。一旦超过了这个时间,较快地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的方式开始由糖醇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供能。

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能量的供应方式是不同的,在以发展能量代谢供能为目的的体能训练中,首先必须选准在专项训练中起主导作用的能量系统。运动时间持续在10秒左右及需要一定的爆发力的项目,如投掷,跳跃,100m跑等项目要以发展磷酸原系统能量为主;运动时间持在13―24s左右的运动项目,如200m跑,110m栏等项目要以发展磷酸原―糖醇解系统的供能为主;运动时间持续在24―60s左右的运动项目,如400m跑等项目要以发展糖醇解系统供能为主;运动时间持续在2―5分左右的运动项目,如800m跑,1500m跑等项目应以发展糖醇解―有氧代谢类型为主的供能系统;运动时间持续在5分以上是项目,如3000m跑,500m跑,10000m跑,马拉松等项目应以发展有氧代谢类型为主的供能系统。

二、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应用

1、心率

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活动的频率,通常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来表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是和心率一致的,因此在运动实践中多用测量脉搏代替心率的测量。心率的快慢能反映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测定运动后的心率应用10秒的计数乘以6,以减少由于心率急速下降所造成的误差减慢,测定安静心率至少计数30秒,然后乘以2,减少误差。

清晨起床前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基础心率。一般基础心率较为稳定,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和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减慢。若基础心率突然加快或减慢(超过正常情况基础心率6―8次左右)常常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应加以注意。

优秀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脉搏一般为40―60次\分,在小强度训练时可达150―165次\分;中等强度可达170―180次\分;大强度可达180―210次\分。

2、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他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测定血红蛋白是评定运动员机能快慢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高铁氰化血红蛋白法。

运动员在进行过渡训练时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的原因是:

(1)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运动时血流加速,增加了摩擦力,而使红细胞破碎。

(2)每天摄取的蛋白质的量不足。

(3)由于缺铁而引起的。

教练员应每过一个短的训练周期就给队员测定一次血红蛋白的大小,据其值的大小来了解自己训练的情况,以便更进一步的掌握好下一周期的运动训练量和强度,同时也应给队员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3、尿蛋白

尿中所含的蛋白质就叫尿蛋白。其实正常的人尿中含蛋白质很少,用一般检查的方法测不出来。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加强和运动量增加,导致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扩张及被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变性,造成肾脏血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尿中出现蛋白阳性。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不需要治疗自行消失。因此是暂时的生理性的。如果运动量大,身体不舒服时,尿蛋白排量增多,当身体适应大运动量的训练时,尿蛋白又会减少,所以尿蛋白可以作为评定运动量的监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