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精选(九篇)

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1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大自然真是奇妙无比。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自古以来,人们从许多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明,例如:人们从旋风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电风扇;从荷叶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雨伞;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一次,鲁班上山砍柴,不小心被一种带刺的草刮伤了,于是,他灵机一动,便摘下这种草拿回家仔细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草的根上长满了齿形的、锋利的刺,他就根据这种齿,不断地思考和实验,终于发明了锯子。鲁班的这一实验,是他善于去观察和发现才做出锯子。我们善于观察,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成果。

第2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启示一:美国三级政府(联邦、州、地方政府)各有稳定的税源,物业税是地方政府的最大税源,一般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70%左右。物业税的开征,目的不是要“打压”炒房,而是使地方政府有个稳定而永久性的税源。

启示二:美国没有统一的物业税,各州的征收范围和税率都可以不同。譬如美国大部分州只对地产、房产征收物业税(实际上是不动产税),但也有的州把物业税扩展到动产,如汽车等;而美国的物业税税率,多为0.8―1.5%之间,平均在1―1.2%左右。地方政府要增加物业税税率或范围,立法程序非常复杂,很难获得通过。

启示三:美国的物业税尽管覆盖所有房产,但对居民自住的第一套房产有优惠政策,譬如第一套房产购买者的按揭利息支出可以抵冲自己的个人所得税。中国政府要推物业税,民众为什么不满?因为我们的现行税收已过高,而且我们的个人所得税是不考虑纳税人负担的,而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个人所得税都顾及纳税人的负担。在美国,有两个纳税人,年收入均为50000美元,一个是单身,而另一个是4个未成年孩子的父亲(其妻子为全职太太),这两个纳税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相差很远;而在中国,这两个人缴纳的是一样的个人所得税,只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是一样的。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征税制度,还要纳税人再掏钱缴物业税,其难度可想而知!

启示四:美国物业税的征税成本较低。美国居民的纳税意识较强,同时美国各地方政府也对各种特殊困难、无力缴纳物业税的群体(如残疾人等),给予免缴物业税等政策。绝大多数美国房产业主都会在每年的规定时间(美国的物业税一年一收,可分两次,12月10日和次年4月10日前)内缴纳物业税。中国征收物业税的时机确实不成熟,除了现行税制本身的弊端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还很弱。涉及面太广的物业税的开征,在中国的征收成本将非常高。所以,中国各级政府必须在推出物业税前认真思考:若超过70%以上的物业税纳税人都不愿缴纳物业税,政府怎么办?

启示五:美国已在全国范围内有了那些资质较高、职业道德较好的房地产价值评估公司,政府基本上就是在他们对房地产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打个8折进行征收。譬如某房产,评估的价值是50万美元,那政府就按40万美元(50万×80%)进行征收。物业税多少涉及两个方面:房地产本身的价值、税率。税率固定后,房地产价值评估的公正与否,对征收物业税起着关键作用。

启示六:美国的物业税主要用于本地公共设施,如小学、高中和社区大学,图书馆、公园等公共设施的改建和绿化等,改善社区环境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区购买住房。地方政府的财政非常透明:本地的物业税收入是多少,用到哪里去了,都有帐可查。

第3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一、启发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众所周知,启发式教学法在东方主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而在西方则是起源于苏格拉底。那么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孕育出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又有什么异同点呢?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当时的大环境是奴隶制逐渐被废除,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教育方面则是一派“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景象[1]。孔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了私学,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十分前卫的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知之”等。在教育方法上,他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地去思考问题,那么老师就不必给他讲解,如果老师已经就学生最困惑的疑点进行了讲解,而学生依然无所得,则说明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的思考[2]。他认为学生只有在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指导,才能真正有所得。有时学生提问了,他也只做简略回答,引导学生一层一层的追问,随着学生思考的不断深入,他的回答也会逐渐深入,直到学生对该问题有所得为止[3]。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谈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进一步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即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这里把解答疑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出来,可看做是后来的启发式教学的前身。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4]。在教育上,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知识并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知识是本身就在人体内的,教育过程中人的学习行为只是帮助他们回忆起自己本身就已经知晓的知识而已。在教学过程中,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后,他并不会告诉别人结果,而是会通过不断反问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

通讯作者:李春选

无知和错误,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他觉得自己的教学特点跟产婆有些相似,因此将其称之为“产婆术”。对待教学的态度上,他采用“扣则鸣,不扣亦鸣”的主动教学态度 [5]。即你问我我会为你讲解,你不问我,我也会为你讲解。

随着启发式教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断融合,启发式教学逐渐由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再单纯通过讲授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获得知识。根据生物课程的特点,使用启发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当前的教育改革不断的呼吁着,我们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而启发式教学法正好秉承了这一原则。在运用过程中,教师把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作为教学的重点,因而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教学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觉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只有当学生开始主动思考,才会有很多疑问,有疑问而得不到解答,教师的指导就会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而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推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举一反三的原则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当教师已经对学生最疑惑的地方予以解答,而学生却不能进行类比,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那么说明学生并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教师的解答也就起不到相应的效果[6]。

4、教师引导的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自主的思考,这中间难免会遭遇瓶颈或者在思想上误入歧途产生错误的理解。此时,教适时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纠正思想上的误解。避免学生的精力的不必要浪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师生互动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及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症结所在,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样的,学生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聆听教师的指导。

6、情感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顾教学的情感原则。从学生的情感上唤醒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生物课程的学习,使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驱力。

二、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中学和大学课堂的听课和调研,笔者发现,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目前我国的生物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改观,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将其列举如下。

(一)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主要弊端就是易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但是在笔者的听课经历中,感觉灌输式教学依然普遍存在于中学甚至大学生物课堂中。

(二)教学以讲授法为主

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讲授法。当然,讲授法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只是当整整一节课都是以讲授法的形式进行授课时,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7]。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变换一下教学方式方法。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

由于家长和学校过多的灌输,学生习惯了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在课堂学习中的直观体现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积极性和好奇心。

(四)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面三种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在现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时,我们又怎么奢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呢?

三、启发式教学应用于生物课堂中的具体案例

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为例:

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雕牌超效加酶洗衣粉和多酶片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结合大家的生活经验谈一谈,与普通洗衣粉相比,为什么加酶的洗衣粉能更加高效的去除污渍?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由于问题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会因为好奇洗衣粉和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而对接下来对要学的内容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金属笼子的作用是什么?”去阅读课本87页的斯帕兰扎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实验。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出结论:鹰的胃里的肉块并不是被物理性的研磨消化了,而是存在某种化学物质使得肉块被消化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逐渐认识到酶这种物质的存在。此时学生对酶究竟是什么存在好奇和疑问。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就可以讲解酶的作用和化学本质来解答学生的疑问。

然后,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肉眼来更加直观的观察实验中的不同。无论是水杯中有更多的气泡冒出,或者另一组实验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都是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演示实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卡通图片展示有酶途径和无酶途径,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记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结论:加热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接下来,讲解酶的特性时,教师抛出两个情景思考题。思考题一:“当百米赛跑或者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如果酶的催化效率很低会怎样”引导学生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思考题二:“如果一把锁可以被很多把钥匙打开,你会在家门口装一把这拥乃吗,而身体作为一个高精度运转着的机体,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引导学生得出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随后,讲解“探究温度和PH的改变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让学生阅读实验部分的内容,让学生逐步思考问题。问题一:选择哪种酶作为实验材料。当学生回答之后,又紧接着提出问题二:为什么选择这种实验材料?在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完善后提出问题三: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又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继续提出问题四:对照组怎么设定?是否需要重复实验?此时学生对本次实验已经比较了解了。再提出问题五:假设的实验结果是是什么?当学生给出了他们对实验的结果假设后,教师进一步追问。问题六:作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一步步的设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的思考这个实验。最终形成自己对实验的理解。

在讲解完成后,展示酶的反应速率与温度、酶的反应速率与PH的图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笔者利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思想设计了这个教学案例,下面总结一下在本节课中运用到的教学策略。

1、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内外在启发上的完美结合;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3、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原则;

4、语言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5、语言平实幽默,使抽象知识生活化;

6、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有严谨的逻辑性;

四、启发式教学的前景展望

(一)向快乐学习靠拢

要想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 ,首先就要减轻课业压力,但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尽量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就可以达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靠拢的结果,从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内外启发同时发生的结果。当学生开始快乐的主动学习时,不仅学生的身心方面会得到放松,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增加,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很多教育学者们都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与国际上的教学水平相比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水平,光靠国家不断的调整教育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学生层面下手,改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在进入大学后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从而导致他们将大好的青春年华荒废了。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以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笔者认为,这是导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水平落后于国际知名高校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学里,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的不断探究,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路者和解惑者的角色。当大学生对学习根本就没有兴趣的时候,就不会进行课外学习和探索,没有主动的思考过程,自然就提不出有效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教师枯燥的讲解知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生命科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目前,克隆技术、转基因产品、美容长寿等无不以生命科学为基础,为进行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大量良好的素材。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喜欢上生物学科,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加上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提醒,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会产生疑问,教师的不断答疑又会刺激学生进一步的去学习,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

(三)助益终身教育的普及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替日新月异,仅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近些年来,终身教育的思想理念在国际上广为大家所接受和推崇。但是终身教育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它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并通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可以贯彻终身教育思想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的独立思考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图片或者演示性实验等方法来贯彻直观教学的理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会成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内驱力,驱使他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

终身教育思想实现的大前提条件就是喜欢学习,乐于自主学习。所以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养成是贯彻终身教育思想的第一步。然后就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愿。而启发式教学正好具备了实现以上几点的条件。

课堂教学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启发式教学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而实现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

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biology class

Abstract

The clas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la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biology class in university has an huge effect on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teaching effec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s but also helping to develop the habi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which is good to help students have the thoughts of lifelong education.

Key words: heuristic teaching biology class

[⒖嘉南]

[1] 王有春.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25):143-145.

[2] 王凤云,于玲,岳兴.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02,12,10(4):210-238.

[3] 郭欣. 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时空,2005,(15):58-59.

[4] 杜成 .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 教育科学研究,2015(08):114.

[5] 齐国民. 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 学术研究,2015(11):35.

[6] 陈汉. 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读写与杂志,2014,11,11(11):156.

第4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我不是说要庄子人生哲学来拯救现代人生,解决现代人的所有问题,但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可以得到一些明智的启迪。那么,现代人从中可以得到那些智能的启示呢?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自我价值观的启示。这种摧残我们不能完全怪外部的环境,主要还是看看自身的欲望问题——自我物质的无限制膨胀。一味的追求物质享受,结果精神上没有空间,惶惶不可终日,科学技术发达,物质文明进步只能保证物质上的满足,却不能解决人们的人生问题。庄子人生哲学要我们有一种安身乐命的智能,启发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何在?归真返朴,回到自然,过的是合理节欲,清静无为,有利身心的生命,将人生提升到充满艺术精神的境界。这对现代有许多整天沉溺于物欲之海,滞落在名利之场的人来说,无疑有净化其心灵,升华其精神境界,诱导其由执迷转入醒悟的作用,迷途知返,浪子回头,势将重振生命的活力。

2、世界观的启示。如何防止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呢?这是当今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面对这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危机,我们从《庄子》的自然保护思想中,或许有所启发。首先,庄子强调“天地与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就会受到惩罚,故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务,均应建立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前提之下,而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大自然本是一体,因此,人的一切行动都应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做到“天和”,而“天和”是“人和”的前提。其次,庄子强调“以道观之,物误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他认为,人类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将自然界万物区分为高低贵贱、有用无用是一种片面、简单化的、错误的态度。“道”是众生平等,自然万物决无高低贵贱、有用无用之分,况且自然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要同等看待自然事物,时刻记住“物无贵贱”的思想,不要“以人灭天”,勿以人的需要而毁灭某些事物。第三,庄子强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敖倪于万物”的生态美学思想。庄子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主张非功利主义的角度对待自然环境,对待调整当今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庄子生态智慧给我们的启迪在现代社会是很深刻的。当人们刚刚跨入文明的门槛,他便以智者的敏锐,洞察到人类生产活动会干扰或破坏自然环境,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善待万物,保护环境,呼吁“无以人灭天”。这无疑是给世人开了一副清醒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庄子没有也不能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具体方案,但他所提出这些原则,对改变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生死观的启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的生死,便成为了牵惹人心的十分敏感问题。“生”意味着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死”是则是预示着个体生命永远离开了生活,不能分享人间的快乐幸福,是对人的生命的否定。所以,从常理看,人们对生、老、病、死都有一种不能拂拭的恐惧感,“贪生恶死”,是人们的自然本性。人也是社会的动物,人生的价值又体现了为群体做出的有益的事情。庄子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任何关于死亡的神秘观点和对死亡的恐惧。主张“知天安命”,不“悦生恶死”,具有朴素唯物论的因素。对于批判宗教神学的生死观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当代人我们也应该有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顺乎自然,乐天安命以超越生死,冷静对待死亡问题。痛苦、恐惧,虽合人情,却有违天理,甚不可取。

4、价值观的启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有所改变。拜金主义在社会上处处可见,而中国传统美德却常常遭受重创,道德水准下滑,乃至一些人患上道德冷漠症,严重者甚至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上个世纪90年代,以德治国已经摆到政治的高度来了,道德重建便成为了我们现代人急需解决的问题。道德重建不是玩空手道可以获得的,必须有资源,否则就成了无迷之炊,庄子的人生哲学作为一种特色的道德资源,其中精华的东西可以成为以德治国的结构成分,对道德下滑、道德冷漠症、拜金主义问题起一定的治疗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人们的道德修养,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现代的严重问题是道德伦丧、见利忘义,而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之中。尊老爱幼、大度宽容、非功利思想,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这些对于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不无益处。

第5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一、原始合作创业原理

(一)原始合作创业原理基本内涵。

生态学上原始合作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我们常见的同种动物往往以群居形态生活。这些群居的动物个体之间就是一种原始合作关系。他们之间尽管有时也为了食物、空间等存在争斗,但仍然还要集体生活,主要是抵御外部侵害或者必须团结战斗才能击败对手赢得食物或生存空间。共同利益远大于个体之间的不利因素。如,原始部落人们集体狩猎生活就是原始合作关系。原始合作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原始合作关系原理,企业或生产者在共同的价值取向或利益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基于互相合作各自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创业模式。

(二)原始合作创业原理特点。

1.目标利益一致。

2.表现为互助关系。虽然互助现象背后可能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但总体表象是合作。

3.合作者分离能够独立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当不同的创业者面临同样的发展机遇时,独立发展虽然也能够生存,但合作后却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收益。

2.适用对象。创业者面对的是同样的项目,只是独立创业者实力弱小,不能更好地发挥生产优势,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发展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当前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成员能够统一享受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与市场竞争的红利,同时又能避开小规模生产经营的不利方面,这就是一种原始合作创业原理的具体体现。

二、共栖创业原理

(一)共栖创业原理基本内涵。

生态学上共栖关系是指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至少一方受益,任何一方都无害或无大害。生态学上生物的这种关系很常见。如,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的地方休息,火鸡为野山羊充当着警卫员的角色。冬天大雪封山绝粮的时候,野山羊用蹄子刨开埋在雪地里的草吃,火鸡也趁此时与野山羊一同进餐。野山羊与火鸡之间的关系就是共栖关系。共栖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共栖关系原理,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彼此生产经营在不受损害影响的情况下,能为对方创造好的生产条件、机遇,各取所需各自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发展的创业模式。

(二)共栖创业原理特点。

1.目标利益不同,各取所需。

2.互助关系或至少利大于害。

3.分离也能够独立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创业者合作过程中无害有益时,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适用对象。能够相助而没有竞争关系的创业项目。有些大型商场与入住的“世界级”的加盟餐饮店两者有着不同的经营业务,都能从共同的顾客群上通过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分享得到各自的利益,它们相处经营互助有益无害,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运用了共栖创业原理。

三、共生创业原理

(一)共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共生关系是指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概念,刘云海主要是指生物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二)共栖创业原理特点。

1.利益共同体。

2.互相依存。

3.不可分割。二者分离则无法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与自己利益生死攸关的合作伙伴,彼此形成利益共同体,肝胆相照,共谋发展。

2.适用对象。完全靠自己能力或资源条件难以达到创业的目标。葡萄酒厂与葡萄种植企业(户)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其间关系是一种唇亡齿寒关系,任何一方的兴衰与对方休戚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的就是共生创业原理。

四、寄生创业原理

(一)寄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

生态学上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主。寄生物从寄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寄主危害。寄生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寄生关系原理,依靠已发展成熟的企业以“分一杯羹”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的创业模式。

(二)寄生创业原理特点。

1.双方根本利益冲突。一方损害另一方利益。

2.互相对立关系。一方索取,另一方付出。

3.合作或分离事关双方切身利益。合则寄主受损,寄生物受益;分则寄主受益,寄生物无以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背靠大树好乘凉。

2.适用对象。由于这种创业方式与依托的企业是相同的赢利形式,会争占依托企业的市场份额,一般被依靠的企业与创业者是一家人,或者被依托的企业想帮助创业者。否则,是行不通的。适合子承父业式创业锻炼,或者有可以依靠的企业创业。

五、捕食创业原理

(一)捕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

生态学上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

(二)捕食创业原理特点。

1.强迫性利益统一。

2.对立统一关系。

3.弱肉强食。捕食企业增强,被捕食者被并入捕食企业。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要瞄准同行业弱小企业伺机兼并实施战略整合,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统领地位。

2.适用对象。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中小企业等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竞争创业原理

(一)竞争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竞争关系有种内和种间两种竞争方式,这里主要指种间竞争关系。生态学上竞争原理是指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

(二)竞争创业原理特点。

1.目标利益的冲突。

2.互相对立关系。

3.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升级。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

1.创业启示。选择已经存在的行业创业时,要选择存在企业比较薄弱的行业切入,便于成长发展。

第6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鲁迅;浪漫主义;启蒙;《狂人日记》;《新生》;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165−05

鲁迅是一个启蒙者,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启蒙者,这是毫无疑义的。鲁迅面对顽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封建传统,面对愚昧、麻木、自私的国民灵魂,面对因循守旧、野蛮血腥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他一加入新文化阵营,就成为最得力的启蒙干将。即使在新文化阵营风流云散后,鲁迅仍坚持启蒙主张,终其一生,都不曾卸去肩上的启蒙重担。可就是这个最坚定、最顽强的启蒙者鲁迅,一直持续不断地对启蒙本身进行着拷问。一边执著地进行着启蒙工作,一边怀疑和反思着启蒙行为,痛苦、绝望而又无比坚韧。因而,鲁迅的启蒙较之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更持久、更深刻。鲁迅不仅超越于现代中国其他启蒙者之上,更不断超越自身,超越了启蒙者鲁迅自己。

一、浪漫的质疑

鲁迅对启蒙的怀疑和反思,最初是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姿态表现出来的。

从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想狂飙席卷了西方,带来了一系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启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思想革命,它所带来的现代文明是令人惊异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成为落后、蒙昧的象征。启蒙者毫不怀疑地认为,“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发现,我们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我们正在建立某种科学,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1](26)民主、科学、理性、进步等启蒙价值和观念,直到19世纪初都未曾受到过任何怀疑。

是浪漫主义者最先打破了启蒙的迷梦。他们看 到,启蒙主义者对理性的推崇,导致了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人的形象被严重地扭曲;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在扫除封建特权、宗教神权的同时,伴生了现代科层体制,形成了对人进行新的奴役的牢笼;科学技术、工具思维极端发展的结果,使整个世界对象化,失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浪漫主义思想史家马丁・亨克尔写道,“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说明,无法忍受生活的诗的丧失”。[2](5)浪漫主义者推崇人的情感、想象和意志,反对把人的理性与感性割裂,强调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追求无限和永恒,呼唤回归自然,返回人的自然本性。浪漫主义者的主张,对启蒙运动起到了反思和纠偏的作用。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中国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在不断落后挨打的处境下,西方现代文明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被一代代启蒙者视为救国良药。即使到了五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文明受到了西方社会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更严厉的质疑与批判,五四一代许多启蒙者在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理性、人权等价值观念时,仍然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些观念是以一种“真理”的身份进入启蒙者的精神世界的。同是五四启蒙者的鲁迅没有将西方的启蒙观念与价值视为真理。早在1907年,鲁迅就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立场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审视。

鲁迅认为“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3](50)西方文明,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中世纪文明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处,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弊端。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鲁迅指出英法等国启蒙运动以来,“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3](49),鲁迅没有随声附和,大唱赞歌,而是进行了冷静地分析。他认为,平等、自由、民主等启蒙价值观念在西方的普及确立,是“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流”,其弊端是“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 者”,[3](49)人的个性、独特性,就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幌子下遭到了扼杀。更进一步,鲁迅看到民主、平等启蒙观念,不仅仅会扼杀个别人、个别天才的个性和独特性。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沦于庸常,失去活力,“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凡庸”。[3](52)所以,对于急于摆脱封建专制的中国人来说,西方的启蒙观念可能带来的是另一种专制,又会使之沦为新的庸众。

针对19世纪重物质轻精神,导致社会的功利化、人的物化和异化这另一大潮,鲁迅对启蒙运动另一弊端进行了反思批判。伴随着启蒙运动对科学的推崇,对工具理性的强调,物质财富在以几何速度增长,而人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荒芜,以至于人在这个陌生的、异己的物质世界,找不到精神安顿的家园,产生了无家可归感。鲁迅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对此早就有了警觉。“盖举世惟知识是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3](35)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科学技术,工具理性,其弊端又是对人的主体性、个性的扼杀,并且愈演愈烈,将使整个世界精神枯萎。“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端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3](54)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整个世界包括人自身都被客体化、物质化,人已不能称其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世界也将失去它的丰富和神秘,那么社会只将剩下虚伪和罪恶。“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盟,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暗淡”。[3](54)启蒙运动所导致的人的物化,社会的功利化,后果如此不堪设想,如果科学、理性等启蒙价值和观念不加审视就盲目引入中国,结果会怎样呢? 鲁迅指出:“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则又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往者为本体自发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3](58)所以,结局只会是更快地灭亡。

鲁迅认为,要救中国,固不可沿袭原来的老路,也不可盲目照搬西方,将启蒙思想观念原封不动地引进来,依葫芦画瓢,而必须做出自己的决断,经过一番反思批判,“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以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3](57)可见,鲁迅是站在肯定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超越性的浪漫主义立场,对民主、自由、科学、理性等启蒙价值观念进行批判与分析的。他所激赏的,不是匍匐在启蒙价值观念下的庸众,也不是封建专制宰制中的奴隶,而是“刚健不饶,抱成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3](101)具有自由意志、独立个性、不断反抗的精神界之战士。

二、现实的批判

鲁迅对启蒙的反思与批判,在他早期留学日本时,主要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纵观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对其的扼杀个性、禁锢心灵进行了批判反思。正由于有早先对启蒙的浪漫反思,使鲁迅对西方现代文明保持了警惕,而没有像其他启蒙者那样,将启蒙视为拯救中国的灵丹妙药,对启蒙怀着乐观的憧憬。尤其在经历了《新生》杂志创办失败,回国后“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4](80)对启蒙弊端的清醒认识,加上亲身经历的启蒙失败,和对中国现实的洞察,使鲁迅根本鼓不起启蒙的热情。虽然,他听从了金心异的劝说,加入了《新青年》的启蒙阵营,虽然在《新青年》解散后,只有他仍然坚持启蒙道路,及至十多年后,阶级斗争观念盛行,许多人宣布鲁迅过时了,可他仍抱着“启蒙主义”不放。但是,在从事启蒙工作的同时,他对启蒙的批判反思也从未停止过。继早年他对启蒙的浪漫批判之后,他回到中国,在从事启蒙工作的同时,他对启蒙的反思主要站在现实主义立场,在启蒙观念引进中国后,对启蒙价值的移植性、空幻性进行了思考。

鲁迅对启蒙的现实批判,首先着眼于启蒙价值移植到中国后的变形甚至于产生相反的作用。他曾提到“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5](506)所以民主成了统治者独裁的口实,自由成了戕杀学 生、平民、进步知识分子的任意,科学成了中饱私囊的工具。“这并未改革的社会里,一切单独的新花样,都不过一块招牌,实际上和先前并无两样”,[6](615)甚至还有可能更坏。自从民主、自由的气息吹进中国来,“要自由的人,忽然要保障复辟的自由,或者屠杀大众的自由”。[7](70)于是有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有这个军阀那个军阀的混战,有“革命,革命,革革命”。启蒙的药方非但不能使垂死的中国起死回生,反而加速了痈疽的恶化,加速了自身的溃烂。可以说,启蒙移植过来后因水土不服,导致了更加残暴的专制,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是一次又一次更血腥的杀戮;启蒙导致了更愚蠢的蒙昧,革命者的血被当成治病的药、一条辫子就能在乡村引起轩然大波;启蒙导致了精神的进一步奴化,正人君子成了帮闲的帮闲、学者文士露出了“叭儿狗”的丑态。

在中国社会未作整体变革,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启蒙思想观念传到中国,只会变得面目全非,沾染上“鬼气”与“毒气”。竹内好认为,“面对自由、平等以及一切资产阶级道德的输入,鲁迅进行了抵抗。……把新道德带进没有基础的前近代社会,只会导致新道德发生前近代的变形,不仅不会成为解放人的动力,相反,只会转化为有利于压制者的手段。”[8(147)当中国其他启蒙者热烈欢呼“德先生”和“赛先生”时,鲁迅对启蒙的反思,不仅不是落后的表现,反而显示了鲁迅的前瞻性和超越性。

鲁迅对启蒙的现实批判,还体现在揭露启蒙理想的空幻性。面对中国现代其他启蒙者将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当作真理顶礼膜拜的情况,鲁迅却指出这些价值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只是虚幻的观念和无法实现的理想。

在小说《头发的故事》中,鲁迅借“N先生”之口,指出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依然如故,“懒洋洋”的“国民”已不记得双十节,更不记得为民主、共和理想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启蒙者,“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3](488)启蒙者以惨重的代价,换来的唯一成就竟是剪了辫子的人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付出与回报相差如此悬殊,反映了当时中国根本不具备接受启蒙价值的土壤这一现实。“N先生”质问启蒙理想家,“改革么,武器在哪里? 工读么,工厂在哪里?”他认为“启蒙理想家的一切努力,只不过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3](488)启蒙者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目标,只可能出现在预约的黄金世界里,无法在当时的中国兑现。

鲁迅还以小说《伤逝》,进一步警示人们对启蒙价值不要迷信和盲从。小说《伤逝》里的涓生在子君面前是一个拥有西方自由、平等观念的启蒙者,并且一直以这套观念引导她、评判她,以一个真理代言人自居。他先以这套思想观念,唤醒了子君,“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9](114)子君在涓生的启蒙言说下,认识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9](115)她不顾世俗的嘲笑,不顾家庭的反对与涓生同居了。可是同居不久后,子君只忙于做饭、喂鸡等琐碎的家务,以涓生那套启蒙观念衡量,她的所作所为毫无价值,她的精神境界非常平庸。涓生失业后,只忙于无聊家务、与小官僚太太吵架的子君,根本不符合他的那套启蒙观念,因此也不值得他爱了,并且还感到子君成了他生存的累赘。他明知抛弃子君,子君只有死路一条,可他还是以那套平等、自由的启蒙话语为幌子,以“我已经不再爱你了”为借口,要逼走子君。此时,涓生也感到了自己启蒙话语的虚伪,“也还是去年在会馆的破屋里讲过的那些话,但现在已经变成空虚,从我之嘴传入自己的耳中,时时疑心有一个隐形的坏孩子,在背后恶意地刻毒地学舌”。[9](126)涓生以那套美丽的平等、自由启蒙话语,诱惑了子君,接着又用它否定了子君,最终还利用它抛弃了子君。涓生因那套启蒙话语的光环,获得了子君“热烈、纯真”的爱,最后又毫无怨言地离开了他,自己去死。如果取下那个美丽的启蒙话语光环,我们发现涓生其实只剩有胆怯、自私、冷漠、残酷和虚伪。这样一个人,只会空谈平等、自由,不但担负不起启蒙的任务,相反还会使启蒙走向反面。

通过涓生这个启蒙者,鲁迅深刻揭示了启蒙价值观念的空幻性,在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自由、平等插足的余地,对它的盲从只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实际上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观念自五四以后,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霸权,赞同附和者被视为进步,反之视为落后反动,而许多伪君子借自由平等之名大行营私舞弊的勾当。鲁迅通过《伤逝》,告诫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不要对西方启蒙观念迷崇,否则启蒙者将在无意中变成谋杀者,而被启蒙者只会像子君那样被剥夺话语权力,甚至生存的权力。

三、自我的否定

鲁迅对启蒙深刻的怀疑,还体现为对启蒙者的自我否定。“历史上的启蒙主义者几乎都是乐观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言说的就是真理,预约的就是未来”。[10]鲁迅却是一个深刻的悲观主义者。他用解剖刀解剖别人,更多的是解剖自己,尤其是那个启蒙者鲁迅。他在别人乐观地看到希望的地方,他看到的是“铁屋子”般万难破毁的绝望;他在别人以真理在握的姿态,俯视民众时,他却清醒自觉自己绝非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是一个坚定的启蒙者,却又对启蒙者身份不断地自我怀疑与批判。

在鲁迅小说中,启蒙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狂人、疯子,一类是孤独者。《狂人日记》《长明灯》里的启蒙者形象都是精神不大正常的人。《狂人日记》里的启蒙者某君,患有迫害狂症,在他看来村里的赵贵翁、佃户、老中医、大哥,都满眼凶光,“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3](445)都在找机会要吃他。《长明灯》里的启蒙者,一心要熄灭吉光屯社庙里的那盏长明灯,他认为吹熄了那盏灯,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他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9](59)面对别人的阻劝,“忽又现出阴鸷的笑容”。当他想到用放火这法子以熄灯时,“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 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寻,仿佛想要寻火种”。[9](60)无论《狂人日记》还是《长明灯》里的主人公,都呈现出一副心智失衡、理性失控的状态。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疯子,用意是深刻的。一方面,鲁迅看到,历史上那些反抗现状、不满奴役的先行者,统治阶层容不下他,普通群众不能理解他,往往会被大家罩上一个名目杀掉,这是中国历史的老谱。对于一个要触动乃至激烈否定封建传统的现代启蒙者,更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被视作“狂人”“疯子”。《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3](447)由此可见,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和疯子,是对启蒙者真实历史处境和命运的洞察。《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没有被吃掉,是因为“早愈,赴某地候补矣”,他放弃了启蒙立场,得以继续容身于传统社会。《长明灯》里的疯子,因一再执著地要熄灭那盏长明灯,而被村人诓骗、嘲笑,最后被关了起来。另一方面,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疯子,更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启蒙者本身具有的盲目、偏执、狂热等致命弱点的批判与反省。中国现代启蒙者,从西方学到了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就以为找到了真理,看到了未来,就要摆布芸芸大众,“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如何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1](35)他们的这种理想主义,这种盲目乐观,如同《长明灯》里那个“闪烁着狂热眼光”的疯子一般,呈现出非理性状态。成为启蒙者的前提必须具有现性精神,而现在启蒙者自身却处于非理性状态,那么这种启蒙肯定是值得怀疑的。未经审视就照搬西方的启蒙观念,以为西方的启蒙理性可以扫除传统的一切愚昧与落后,导致的必将是非理性的狂热与偏执。“那种所有一切都可以抽取出来的理性主义信念是令人恐惧的,或者与其说是理性主义的信念,毋宁是这种信念得以成立的理性主义背后的那个非理性主义之意志的压力是可怕的”。[8](195)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与疯子,其良苦用心于此可见一斑了。

鲁迅小说中的另一类型启蒙者是孤独者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前一类启蒙者形象上,鲁迅批判的是启蒙者的狂热、偏执。在这一类孤独者类型中,鲁迅揭示了面对传统的威压时启蒙者的无力、无语乃至死亡。《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与人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可是这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启蒙者,10年后,却过得“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大老远从济南回来,只不过是为了给3岁时死掉的小兄弟迁坟,给邻居的女儿送两朵剪绒花;为了糊口,到人家家里去教《诗经》《孟子》《女儿经》之类的书。启蒙者吕维甫已经放弃了原来的启蒙话语,变得麻木、无聊、颓唐,成了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在《孤独者》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启蒙者根本无法容身的社会环境。从乡村到城市,处处都奉行着虚伪的礼教;从大良的祖母到小孩大良、二良,个个都势利自私。启蒙者在这样的社会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地。“我”即使小心谨慎,还是被迫四处觅职,而又四处被驱逐。更加大胆、更具反抗性的启蒙者魏连殳,竟被逼到了活不下去的绝境。最后他将行为完全颠倒过来,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这样不仅被社会接纳,而且以世俗的眼光看来还飞黄腾达起来了。魏连殳与吕维甫一样,面对现实的威压,无奈地放弃了启蒙,选择了苟活,与黑暗的社会妥协。鲁迅通过启蒙者的失败,不仅仅是为了揭示启蒙任务的艰难,更在于否定启蒙这一行为本身。启蒙者自己尚且难于改变自己,重新回到了启蒙前的旧我状态,又怎能拯救别人,担当启蒙任务呢!“自觉到身为奴才的事实却无法改变它,这是从‘人生最痛苦’的梦中醒来之后的状态”。[8](206)所以像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的吕维甫、魏连殳,内心都是非常痛苦的。吕维甫不断地自责,“连自己也讨厌自己”;魏连殳则以打牌、猜拳、失眠、吐血,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魏连殳、吕维甫就是鲁迅另一个自己,他们的无奈与痛苦,就是鲁迅自己看到了启蒙的无力、无效,感到了无路可走的痛苦。

狂热、偏执的启蒙者和孤独的启蒙者,最后都成了失败者,在鲁迅笔下,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启蒙者形象。鲁迅自己作为一个启蒙者,写启蒙的失败,其实就是对他自己那一代启蒙者的否定与批判,批判他们自己启蒙头脑的偏激、狂热,批判他们启蒙的无力、无效,从而否定了启蒙的乐观憧憬,否定了解放的幻想。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不以啮人,自啮其 身”,[9](208)使鲁迅较其他启蒙者更清醒、更深刻,也更彷徨、更痛苦。当其他启蒙者认为找到了真理,找到了出路时,鲁迅却在承受着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煎熬。

竹内好认为,“新的价值不是从外面附加进来的,而是作为旧的价值的更新而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某种牺牲的,而背负着牺牲于一身的,是鲁迅”。[8](151)面对启蒙,鲁迅从浪漫的质疑,到现实的

批判,再到对启蒙者的自我否定,对启蒙本身的价值偏颇、对启蒙观念引进中国后产生的问题、对中国启蒙者的失败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从来没有将解放的幻想寄予在启蒙上,也没有寄予在任何其他方面。他所做的就是对旧传统、旧习惯,不断地施以猛烈的攻击,目的是要催促新的产生,促进旧的灭亡,使中国能如凤凰涅,浴火重生。于是鲁迅主动地肩起了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把自己独自留在了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9](170)

参考文献:

[1] (英)以赛亚・柏林. 浪漫主义的根源[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8.

[2] 刘小枫. 诗化哲学[M].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3]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 鲁迅全集(第五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6] 鲁迅全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7] 鲁迅全集(第六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8] (日)竹内好. 近代的超克[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第7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新闻人物 报道意义 解读

《经济观察报》第20110404期第9版发表了《阿文的等待》,讲述了阿文们的命运:奋斗失败的“小人物”,以卖肾求取生存的资本。

其人其事

阿文等人是“小人物”。阿文今年24岁,很早外出打工,后来开了一家服装店,年收入三四十万元。阿文实现了或者打算实现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诸多理想,如找女朋友、谈婚论嫁、买一处大房子、把父母接来同住,等等。但因为迷上机,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阿文将积蓄统统输掉,还欠下十几万元赌债,服装店关门。之后,阿文竟偷了女友为她父亲治病的钱来翻本,最终输掉。最后女友离阿文而去。现在的阿文,为了躲避追索赌债的人,也为了躲避昔日朋友鄙夷的目光,还为了还债,开始过起“一个人独来独往,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等待需要他的肾的人”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小冰、王可等也过着阿文这种日子:试图通过卖肾来解决生存的急难问题,并对这一求财路径同样向往不已。但是,卖肾的收益并不高,除掉中间环节的消耗,“一般不会高于5万”。尽管收益甚低,但是“能找到配型适合的受体”也并非易事,所以阿文们“对自己的命运感到迷茫无助”。因为有诸多的不便,又加上等待受体的时间太过漫长,所以急需用钱的阿文们最后不得不作出抉择:以2万元钱的价格做“尸肾”。而对于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卖肾,为什么不能做一份工作,等状况慢慢好起来”之类的逼问,阿文说:“我等不了!我欠人家十几万,找份工作每个月只能拿到一两千块,我怎么能翻身。翻不了身,我怎么对得起家里人,我的女朋友不会原谅我。”其实,这一连串的回答可以用阿文的一句话作结,那就是“哎,我的处境你不会懂的”。身处逆境但似乎又充满坚强生活意志的阿文们的形象被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英雄取向的传统人物报道模式

新闻人物产生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或者社会生活,其行为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使其在某个领域颇有影响,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报道新闻人物的意义常在于塑造一种形象,张扬一种精神,这种形象和精神常是当时社会的稀缺而又急需的资源,起着典型辐射的感召作用。如20世纪60年代有关雷锋、“铁人”王进喜的报道,90年代有关孔繁森、李素丽的报道等,都属此类。这些人物本身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处于平凡岗位的平淡人生中所做的平凡事业所包藏的精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稀缺的,公众对这种精神有着深切的呼唤。当然,这也必须是一种被主流所认可同时恰恰又被主流所期待的稀缺,所以,一旦这种稀缺的精神萌生并被发现,便迅速成为各类媒体热衷报道的对象,不管这种报道行为对于媒体来说是主动还是被动。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相对滞后的时代,民众的价值观几近趋同,故媒体所热衷报道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大家议论并向往的偶像。所以,包藏时代稀缺精神的人物报道经常会达到引导舆论的宣传效果,而这些被报道出来的人物以其精神的象征力量常常会成为精神英雄,引领人们向共同的目标奋进。

对媒体发现“小人物”原因的多重解读

今天,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当媒体如狂潮般地报道一个典型人物后,其产生的效果在弱化,但有关阿文们多舛遭遇的报道却让人欲罢不能地要去读完,并能心有戚戚、怦然而动。其实,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说,阿文们是生活中的“底层”,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为了自身“小我”的生存。况且,在这些小人物为生存所做的所有努力中,看不出蕴涵着任何同时代的民众所需要的“包藏的精神”。可以这样说,他们是生存竞争场中的失败者,是被命运左右着的无奈者,是精神处于空虚状态的流浪者,所以阿文们的生活现状是一无所有,有的只是自己的身体。为了生存,已经奋斗惨败的阿文们竟然把身体的一个器官――肾作为利器,再次向生存做出一番搏击,即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再投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关阿文类报道让人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原因并不在于阿文们的重要或者显著,也不在于阿文们的事情能够彰显出时代的某种稀缺的精神。那么,阿文们的新闻价值的权重到底何在?

今天的国人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观念业已冲掉积习模式的精神偶像。精神皈依何方?这是国人现实情境下找不到答案的终极问题。而现实中经济所带来的生存方式的多重选择使得成功的模式具备多种不确定的形态,或官场腐败、或情场高手、或魔咒,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同时,当“成功”成为生存价值的唯一旨归并且“金钱”的拥有量又成为衡量“成功”的至上指标时,人们对于心灵深处所需要的偶像的形象也就变得多样化了,而这个多样化是以除掉对于作为人的品质和道德的要求为基础的。所以,偶像呈现出多元之态,而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所呈现的价值观也是多元态势的。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报告总结新闻应该:1.提供对于当日事件真实、正确、理性的叙述,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明白;2.担当交流意见与批评的平台;3.呈现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情况;4.负起体现及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责任;5.及时充分地提供信息。这五点意见既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足以阐释媒体存在的价值所在。对于中国当前的媒体来说,如欲实现存在价值的第三点“呈现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情况”,则必须正视当前社会中真实的存在,即以上所述的处于生存焦虑中的各类人群。

可见,媒介关注阿文们的命运,从学理上讲是一种必须。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以“断裂”一词来描述和抽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断裂现状显现出的核心镜象是:最基础的财富分配的巨大差距和最形而上的民众普遍的道德沦丧和信仰的缺失,如此,社会人群整体处于生存的焦虑之中,而阿文及阿文们的具有怪诞色彩的其人其事恰恰是处于其阶层中的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具体体现。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讲,选择阿文及阿文们等作为媒体新闻人物报道的主角恰恰是应合了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类似阿文们生存方式的怪诞本身即具有某种猎奇的成分,故还可以吸引阿文阶层之外的众多人的眼球。

一个多元的社会总是由多元的人的群落组成,不同群落的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媒介在真实反映社会整体状况时的多元,在当前的中国尤其如此,所以,主流与次主流人群在媒体中被选择及被报道的合理性都是同样的,即主流所推崇的英雄色彩和平民的多姿多彩理应同样被再现。

不管如何解读其原因,大家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传统新闻人物报道的意义在悄然变化,类似于《阿文的等待》中的人物产生于现实社会,他们的形象也跃然于媒体之上。对阿文及阿文们的命运加以媒体再现的意义迥然不同于张扬一种具有示范价值的形象或者精神,而在于对平民生存方式的多姿多彩的再现:真的不在于张扬什么、示范什么,仅在于“再现”。当然,由于媒体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属性,所以媒体选择新闻人物的多元是有前提条件的――媒体管理者的宽容,只有这样,不管选择何种群落的典型个体作为报道的题材才有其合法性。因为在现实媒介操作的过程中,合理总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成。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媒体的管理现状

正在向着文明的方式演进。

“小人物”所包藏的“大”传播价值

那么,对于阿文及阿文们等命运“再现”的意义何在?在于通过“再现”来揭示、启示和警示一些社会存在。

“再现”的第一层意义在于揭示。从媒体的功能上讲,对于阿文们命运的报道是符合新闻规律的,对其生存的现状加以报道的意义即是在于再现,因为这类报道揭示了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亦即告知民众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尽管阿文等类的新闻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支配选择生活方式的理念悖于常理,但它毕竟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而错综复杂的民众生活方式,即构成了社会存在本身的复杂。不管如何复杂,将其内容及时报道出来,从而展现社会整体的面貌,是媒体传播信息的天职所需。所以,“揭示”本身即是“再现”的意义所在,也是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和良心所在。它既可以展现社会整体的真实画面,也可以避免社会管理者因为信息的不完整而作出对于社会整体运行管理的误判。

“再现”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启示。对于今天在生存中奋斗的大量小人物来说,生存的困境会随时出现。故媒体通过选择合适而典型的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再现”是可以起到启示作用的,其一在于这类人物报道本身对于启示社会中不同人群对于一类人群的生存方式、生存理念、价值观念等出现的问题产生反思,比如他们对于财富的获取和拥有、人格因此产生的分裂及精神生活的空虚、生活方式的迷魂颠倒、作为人的道德缺失等问题的拷问,其实这些都可以引发相关人群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启发社会管理者实施合理的人生引导;其二在于启发媒体工作者时常关心自身所具备的“涵化”的功能,即以其报道发挥对于公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一点对于今天诸多以商业利益为唯一价值选择取向的媒体来说太重要了。在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报告的第四条是这样的话语――“负起体现及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责任”,在今天这样一个民众普遍迷失的时代,尤其需要媒体的“涵化”功能的张扬。

“再现”的意义还在于“警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活跃于美国新闻界的重要人物约瑟夫・普利策对于媒体的警示功能深有感触,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近年来,报喜鸟式“唱红”或者乌鸦嘴式“唱衰”的报道使得“一边倒”之风弥漫于媒体,可以用一哄而起、再哄而散的比喻来形象地表达媒体报道的“一边倒”。其效果可能是神话般的,即瞬间制造一个名人、名企业,一夜间又搞垮弄臭一个对象。此种情况下,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赋予的报道中应有的理性和冷静荡然无存。而对于阿文等的报道来说,它实际上是在警示媒体如何报道才是负责任的,是建设性的。

相对于求取新闻人物报道的“昭示”意义来说,“再现”所包含的揭示、启示和警示更能够适应当前这个时代的需要。所以,在对新闻人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是否思考应该突破陈年的规范,遴选出具有“再现”价值的人物来加以报道,而不管这个人物的地位高低,只要其本身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选择他即是媒体的良心和责任所在。因此,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过度推崇成功学和急于求取叱咤风云效应的时代,真的要感恩报道阿文等小人物的媒体,是它们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另一个真实世界的窗户。毕竟,成功的人的几率可能不到整体人群的千分之一,其他人想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肯定是要依赖于媒体的,而对于记者来说,“媒体对难以发出声音的人群负有特殊的责任”①。(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新闻学60年”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XW005)

注 释:

①安雅・谢芙琳[美]、格雷海姆・瓦茨:《当代西方财经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8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新闻人物 报道意义 解读

《经济观察报》第20110404期第9版发表了《阿文的等待》,讲述了阿文们的命运:奋斗失败的“小人物”,以卖肾求取生存的资本。

其人其事

阿文等人是“小人物”。阿文今年24岁,很早外出打工,后来开了一家服装店,年收入三四十万元。阿文实现了或者打算实现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诸多理想,如找女朋友、谈婚论嫁、买一处大房子、把父母接来同住,等等。但因为迷上机,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阿文将积蓄统统输掉,还欠下十几万元赌债,服装店关门。之后,阿文竟偷了女友为她父亲治病的钱来翻本,最终输掉。最后女友离阿文而去。现在的阿文,为了躲避追索赌债的人,也为了躲避昔日朋友鄙夷的目光,还为了还债,开始过起“一个人独来独往,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等待需要他的肾的人”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小冰、王可等也过着阿文这种日子:试图通过卖肾来解决生存的急难问题,并对这一求财路径同样向往不已。但是,卖肾的收益并不高,除掉中间环节的消耗,“一般不会高于5万”。尽管收益甚低,但是“能找到配型适合的受体”也并非易事,所以阿文们“对自己的命运感到迷茫无助”。因为有诸多的不便,又加上等待受体的时间太过漫长,所以急需用钱的阿文们最后不得不作出抉择:以2万元钱的价格做“尸肾”。而对于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卖肾,为什么不能做一份工作,等状况慢慢好起来”之类的逼问,阿文说:“我等不了!我欠人家十几万,找份工作每个月只能拿到一两千块,我怎么能翻身。翻不了身,我怎么对得起家里人,我的女朋友不会原谅我。”其实,这一连串的回答可以用阿文的一句话作结,那就是“哎,我的处境你不会懂的”。身处逆境但似乎又充满坚强生活意志的阿文们的形象被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英雄取向的传统人物报道模式

新闻人物产生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或者社会生活,其行为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使其在某个领域颇有影响,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报道新闻人物的意义常在于塑造一种形象,张扬一种精神,这种形象和精神常是当时社会的稀缺而又急需的资源,起着典型辐射的感召作用。如20世纪60年代有关雷锋、“铁人”王进喜的报道,90年代有关孔繁森、李素丽的报道等,都属此类。这些人物本身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处于平凡岗位的平淡人生中所做的平凡事业所包藏的精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稀缺的,公众对这种精神有着深切的呼唤。当然,这也必须是一种被主流所认可同时恰恰又被主流所期待的稀缺,所以,一旦这种稀缺的精神萌生并被发现,便迅速成为各类媒体热衷报道的对象,不管这种报道行为对于媒体来说是主动还是被动。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相对滞后的时代,民众的价值观几近趋同,故媒体所热衷报道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大家议论并向往的偶像。所以,包藏时代稀缺精神的人物报道经常会达到引导舆论的宣传效果,而这些被报道出来的人物以其精神的象征力量常常会成为精神英雄,引领人们向共同的目标奋进。

对媒体发现“小人物”原因的多重解读

今天,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当媒体如狂潮般地报道一个典型人物后,其产生的效果在弱化,但有关阿文们多舛遭遇的报道却让人欲罢不能地要去读完,并能心有戚戚、怦然而动。其实,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说,阿文们是生活中的“底层”,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为了自身“小我”的生存。况且,在这些小人物为生存所做的所有努力中,看不出蕴涵着任何同时代的民众所需要的“包藏的精神”。可以这样说,他们是生存竞争场中的失败者,是被命运左右着的无奈者,是精神处于空虚状态的流浪者,所以阿文们的生活现状是一无所有,有的只是自己的身体。为了生存,已经奋斗惨败的阿文们竟然把身体的一个器官——肾作为利器,再次向生存做出一番搏击,即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再投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关阿文类报道让人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原因并不在于阿文们的重要或者显著,也不在于阿文们的事情能够彰显出时代的某种稀缺的精神。那么,阿文们的新闻价值的权重到底何在?

今天的国人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观念业已冲掉积习模式的精神偶像。精神皈依何方?这是国人现实情境下找不到答案的终极问题。而现实中经济所带来的生存方式的多重选择使得成功的模式具备多种不确定的形态,或官场腐败、或情场高手、或魔咒,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同时,当“成功”成为生存价值的唯一旨归并且“金钱”的拥有量又成为衡量“成功”的至上指标时,人们对于心灵深处所需要的偶像的形象也就变得多样化了,而这个多样化是以除掉对于作为人的品质和道德的要求为基础的。所以,偶像呈现出多元之态,而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所呈现的价值观也是多元态势的。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报告总结新闻应该:1.提供对于当日事件真实、正确、理性的叙述,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明白;2.担当交流意见与批评的平台;3.呈现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情况;4.负起体现及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责任;5.及时充分地提供信息。这五点意见既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足以阐释媒体存在的价值所在。对于中国当前的媒体来说,如欲实现存在价值的第三点“呈现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情况”,则必须正视当前社会中真实的存在,即以上所述的处于生存焦虑中的各类人群。

可见,媒介关注阿文们的命运,从学理上讲是一种必须。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以“断裂”一词来描述和抽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断裂现状显现出的核心镜象是:最基础的财富分配的巨大差距和最形而上的民众普遍的道德沦丧和信仰的缺失,如此,社会人群整体处于生存的焦虑之中,而阿文及阿文们的具有怪诞色彩的其人其事恰恰是处于其阶层中的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具体体现。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讲,选择阿文及阿文们等作为媒体新闻人物报道的主角恰恰是应合了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类似阿文们生存方式的怪诞本身即具有某种猎奇的成分,故还可以吸引阿文阶层之外的众多人的眼球。

一个多元的社会总是由多元的人的群落组成,不同群落的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媒介在真实反映社会整体状况时的多元,在当前的中国尤其如此,所以,主流与次主流人群在媒体中被选择及被报道的合理性都是同样的,即主流所推崇的英雄色彩和平民的多姿多彩理应同样被再现。

不管如何解读其原因,大家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传统新闻人物报道的意义在悄然变化,类似于《阿文的等待》中的人物产生于现实社会,他们的形象也跃然于媒体之上。对阿文及阿文们的命运加以媒体再现的意义迥然不同于张扬一种具有示范价值的形象或者精神,而在于对平民生存方式的多姿多彩的再现:真的不在于张扬什么、示范什么,仅在于“再现”。当然,由于媒体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属性,所以媒体选择新闻人物的多元是有前提条件的——媒体管理者的宽容,只有这样,不管选择何种群落的典型个体作为报道的题材才有其合法性。因为在现实媒介操作的过程中,合理总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成。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媒体的管理现状正在向着文明的方式演进。

“小人物”所包藏的“大”传播价值

那么,对于阿文及阿文们等命运“再现”的意义何在?在于通过“再现”来揭示、启示和警示一些社会存在。

“再现”的第一层意义在于揭示。从媒体的功能上讲,对于阿文们命运的报道是符合新闻规律的,对其生存的现状加以报道的意义即是在于再现,因为这类报道揭示了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亦即告知民众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尽管阿文等类的新闻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支配选择生活方式的理念悖于常理,但它毕竟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而错综复杂的民众生活方式,即构成了社会存在本身的复杂。不管如何复杂,将其内容及时报道出来,从而展现社会整体的面貌,是媒体传播信息的天职所需。所以,“揭示”本身即是“再现”的意义所在,也是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和良心所在。它既可以展现社会整体的真实画面,也可以避免社会管理者因为信息的不完整而作出对于社会整体运行管理的误判。

“再现”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启示。对于今天在生存中奋斗的大量小人物来说,生存的困境会随时出现。故媒体通过选择合适而典型的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再现”是可以起到启示作用的,其一在于这类人物报道本身对于启示社会中不同人群对于一类人群的生存方式、生存理念、价值观念等出现的问题产生反思,比如他们对于财富的获取和拥有、人格因此产生的分裂及精神生活的空虚、生活方式的迷魂颠倒、作为人的道德缺失等问题的拷问,其实这些都可以引发相关人群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启发社会管理者实施合理的人生引导;其二在于启发媒体工作者时常关心自身所具备的“涵化”的功能,即以其报道发挥对于公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一点对于今天诸多以商业利益为唯一价值选择取向的媒体来说太重要了。在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报告的第四条是这样的话语——“负起体现及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责任”,在今天这样一个民众普遍迷失的时代,尤其需要媒体的“涵化”功能的张扬。

“再现”的意义还在于“警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活跃于美国新闻界的重要人物约瑟夫?普利策对于媒体的警示功能深有感触,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近年来,报喜鸟式“唱红”或者乌鸦嘴式“唱衰”的报道使得“一边倒”之风弥漫于媒体,可以用一哄而起、再哄而散的比喻来形象地表达媒体报道的“一边倒”。其效果可能是神话般的,即瞬间制造一个名人、名企业,一夜间又搞垮弄臭一个对象。此种情况下,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赋予的报道中应有的理性和冷静荡然无存。而对于阿文等的报道来说,它实际上是在警示媒体如何报道才是负责任的,是建设性的。

相对于求取新闻人物报道的“昭示”意义来说,“再现”所包含的揭示、启示和警示更能够适应当前这个时代的需要。所以,在对新闻人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是否思考应该突破陈年的规范,遴选出具有“再现”价值的人物来加以报道,而不管这个人物的地位高低,只要其本身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选择他即是媒体的良心和责任所在。因此,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过度推崇成功学和急于求取叱咤风云效应的时代,真的要感恩报道阿文等小人物的媒体,是它们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另一个真实世界的窗户。毕竟,成功的人的几率可能不到整体人群的千分之一,其他人想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肯定是要依赖于媒体的,而对于记者来说,“媒体对难以发出声音的人群负有特殊的责任”①。

注释:

第9篇: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启发方法 具体运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下,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而且,启发式教学对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可以促进教与学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智力和品德等素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一、运用启发式时,教师应遵守的原则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再加上中学历史科的副科地位,使学生对历史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这使在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更为迫切。老师的课堂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时要遵从以下的启发原则:

第一,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⑤奥苏贝尔也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教师讲解的内容新颖充实,采用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运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讲解时语气饱含激情,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第二,要注意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一节历史课中的内容很多,有引言、正文、阅读材料、插图、原始史料、表格图示等,教师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贪多求全,就会造成面面不全,影响到教学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历史教学中的非重点内容,略讲甚至不讲。

第三,要注意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导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是为了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民主的教学,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师生心理相通,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愿答,真正发挥启发式教学的功能。

第四,要注意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理论的知识。比如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以及对人物的评价等。尤其对低年纪的学生来讲,比较乏味。这就需要将这些理性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对具体内容的讲解,逐渐上升到理论的角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于终身受用无穷”。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尙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的任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教给学生发现知识的本领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第六,注意启发式提问的层次、数量和形式。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教师不能以为“满堂问”就是进行启发式教学。“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但如果不注意层次,不注意对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模式,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效果也就不大。其实,启发式教学艺术形式多样,有经验的教师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色,都同样具有启发,收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概括出结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启发式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疑”的心理,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断的矛盾。“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找疑、设疑,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达到释疑的目的

二、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启发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下,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启发的方式运用。

第一、反问式的启发

反问式的启发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以用反问来启发学生: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就会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方面来分析问题,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二、推理式的启发

推理式的启发就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可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判断式的启发

判断式的启发就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是他们能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②洋务运动和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上述重大历史事件都证明: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四、类比式的启发

类比式的启发就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问题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①纵向比较启发,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②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第五、扩散式启发

扩散式启发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此种启发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可启发: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六、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 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 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 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 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第七、情境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