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养护理范文

康养护理精选(九篇)

康养护理

第1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疗养;康复

【Abstract】 Comfort care model is either a art process or a result for seeking holistic nursing,by which the patient's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can be emphasized in nursing. In addition to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care, sanatory rehabilitation care has othe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ts ultimate aim is to make convalescent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 aspect of physiology, psychology, social life and spirit. Once the comfortis applied in sanatory rehabilitation care, it will achieve good result.

【Key words】Comfort;Care;Convalescent;Rehabilitation、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效应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舒适护理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对临终病人的护理[2]。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把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联系起来,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促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和满意度[3]。1998年萧丰富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除作常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病人,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舒适状态[1]。

疗养康复护理除具有医学护理的特点外,还赋有其自身的特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内容的整体性、护理方法的多样性、护理工作的技艺性和社会性、专业知识的广泛性。疗养康复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疗养员得到整体康复,即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以及社会生活等全面的康复。若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疗养康复护

理工作的过程中,定会取得满意的疗养效果。

1生理舒适的护理干预

生理舒适主要是指身体的感觉舒适,包括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及音响等带给人们的舒适感。

1.1注意营造优美的外环境,以提高疗养员的疗养舒适感环境舒适是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中重要的护理活动,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度、湿度及整洁度,能提高疗养的舒适度,给人以舒适的感官刺激,从而能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营造舒适的疗养环境,首先疗养院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微小气候,在舒适的外环境下应加强疗养院营区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并在此基础上辅以与环境协调的回廊、小桥、假山、喷泉、凉亭等建筑,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将疗养院的营区营造成绿树长青、四季有花、鸟语花香的境地。护理人员更应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来维护院区环境,以保持其洁净、清新,让每一位疗养员在优美环境中感到养心怡神,尽情地享受着舒适的感官刺激。

1.2注重疗养室内设施的改善,提高疗养员的睡眠舒适度疗养房间是疗养员疗养之家,除了卫生、光线好、通风好以外,加强疗养设施的改进,在房间摆放一些书画或花卉,使疗养房间从视觉上舒适、温馨,改变过去宾馆房间模式。另外,注重疗养用床的舒适度,应挑选质量较好的床垫,做到枕头柔软、厚度恰当、软硬适宜。护理人员及时与疗养员沟通,了解疗养员的感觉和需要,尽快给予调整、满足,以达到睡眠和休息的舒适。

1.3注重护理人员的仪表风范,增强疗养员的感觉舒适度服饰美是疗养院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但疗养院的服饰不同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则应体现出新颖别致、纯朴素雅、自然合体、整洁美观的特征。

仪表是指人的穿着、姿态与风度。美的仪表常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疗养护士应给人以亲切、随和、端庄、文明的印象,温柔言谈,轻盈步伐,敏捷的动作和自然的表情,以诚待人的态度,都可以给疗养员带来舒适感。

2心理舒适的护理干预

心理舒适指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乐观进取、心情舒畅、神经放松,最大限度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以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2.1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使疗养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心理护理是疗养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心理环境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疗养院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院领导也应重视心理环境的建设,使疗养员从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中能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里,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乐观进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以期有效地发挥各种疗养因子的作用,达到疗养康复的目的。

2.2全面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增进疗养员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于从事疗养康复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全科护士的能力与素质。首先要熟练掌握心理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业务水平;第二要保持健康的心态;第三要具有合作意识和一定的管理水平;第四要掌握聆听技巧;第五要善于做健康教育、提供健康信息,并把现代科技与保健相结合;第六要能不断完善自己。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护士,才能增强疗养员心理上的安全感。

2.3灵活巧妙的应用沟通技巧,满足疗养员的尊重需要心理学和社会学指出,社会中的人都有着对尊重的需要。满足尊重的需要可导致自我信任、价值、能力、应用性等方面的舒适感觉,阻挠这一需要则会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4]。作为社会人群殊角色的疗养员, 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疗养员,他们对于尊重的需要更为强烈,灵活巧妙应用沟通技巧就更为重要。

沟通多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在与疗养员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称谓一定要得体;其次,语言表述要清楚具体、言词切合实际、合乎情理;第三,要学会掌握聆听技巧,切忌在聆听时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或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所答非所问;第四,要善用形态语言,包括亲切的态度、热情的面容以及谦和的姿态等。在护士中开展“微笑工程”,给疗养员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满足每一位入院的疗养员对尊重的需要,得到心理舒适。

3社会舒适的护理干预

社会舒适是指人际、家庭、学校、职业等社会关系中带来的舒适。护理工作的社会性是疗养康复护理的特点之一。首先,护理的对象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精神面貌、病因病情,且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次,护理工作还要面对其随员、家属及单位领导和亲朋好友;再次,疗养员在疗养期间,会经常外出观光旅游以及参与各类文体联欢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和了解疗养员所面对的各种社会因素,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得舒适感,以期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4灵魂舒适的护理干预

灵魂舒适主要是指信仰方面所带来的舒适感。信仰是人们汲取力量的源泉之一。信仰好比是一个人的宪法,是作出指引生活方向的重大决定的基础,是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情况和情绪中作出日常决定的基础。它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有着同样永恒的力量,能平息生活中的抱怨和怒火,让心灵不再浮躁、喧嚣,从而复归宁静和雍容[5]。在疗养康复护理中,护理对象的生活习俗和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在了解疗养员一般情况的同时,对其所信仰的宗教以及生活习俗,只要不是触犯国家法律,均应予以尊重,并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总之,疗养员疗养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健康,以求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和谐统一,而实施舒适护理则是力求让疗养员达到这种境界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应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疗养康复护理工作的始终,并渗透于每一项具体的护理操作中,做到以轻柔的动作、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贴切周到的爱心为疗养员提供优质的舒适护理。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2]吴育云,黄叶莉.舒适护理在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护理杂志,2006,23(7):61-62.

[3]Kolcaba KY.The art of comfort care[J].Image J Nurs Sch,1995,27(4):287-289.

[4]韩娅.加强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4):53.

第2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提高患者健康素养 措施 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只有掌握正确的健康生活常识,科学维护生命,才能生活得更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对健康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农村和城镇留守人员大多是弱势群体,老人、小孩居多,这部分人员普遍缺乏健康知识,因此,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更是迫在眉睫。作为基层护理人员,在紧张繁忙的医疗环境中快速甄别出健康素养不足的患者,并将健康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患者[3],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健康知识范围广泛,深浅不一,针对基层广大群众文化程度低、农民健康意识相对城镇居民低等特点,综合分析,我院现实行以下措施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素养引导:

1 制作卡片

将健康知识制作成卡片。针对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普遍文化水平低的特点,我们制作的卡片要求图文对照,浅显易懂。借助图片促进患者对文字的理解,以达到轻松掌握卡片信息,切实促进患者自身健康的目的。在发放卡片时,我们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尽量少吃鸡蛋,油腻的食物等。如果患者之间有兴趣或需要,可以在自己用过卡片后与他人交换使用。这样可使卡片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在节省了卡片数量的同时,降低了制作费用。

2 制作短片

设计制作如高血压病人突然晕厥之类的短片,借助电视或网络播放,真实人物模仿,资深医生配合讲解,逐步介绍如何紧急处理,以达到人人能够维护自身健康,并且能够帮助他人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住院病人受益,所有收看到的人群也都获益。它覆盖面广,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人们很容易学习掌握,对提高整个社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水平,和健康基本技能水平非常有效。这种方式最值得广泛推广。

3 定期召开讲座、座谈会

定期组织在院病人参加健康咨询讲座,讲解常见病例:如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和护理等,鼓励患者做健康咨询,资深医生细心解答。以解除病人心中疑虑,促进患者康复。各科都是针对科室性质,合理安排讲座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这种方式既加深了患者和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缩短了医患距离,也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力促进了和谐医院的发展。

4 张贴墙报及借助电子显示屏

在交费厅、候诊厅等人员密集、流动大的地方张贴健康常识墙报,或借助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让患者随时捕捉健康信息,以营造“健康常识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的氛围。无形中让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很多平时没注意到的健康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起着科学导航作用。

5 免费发放健康手册

对出院的病人赠送健康手册,文字要求通俗易懂。内容除健康常识外,还有遇紧急情况处理措施等,里面配有急救电话号码,或相应科室电话号码,相关医生电话号码等。不仅让患者有了“健康宝典”,同时还有了呵护健康的热线。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医护人员就在我身边。时刻让患者明白,只需一个电话,医生立刻赶到。

6 健康短信

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手机,可以借助手机以短信的形式,定期发送健康知识。提醒人们随时注意身体健康,让人们深刻意识到,维护自身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只有自己身体健康了,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这种方式虽相对局限,但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有力地督促了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间接地减轻了社会负担。

7 广播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广播似乎离我们远了,但在院病人可以定时收听到我们的健康专栏。这种方式加深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并且,这种方式对眼科病人以及视力障碍的病人尤为重要。

8 体会

为了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护理人员做出了很大努力。除了在落实治理和护理时,想方设法让患者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外,还得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制作健康处方。这样尽管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4]的工作中,意义深刻,责任重大。我们的这种付出,无形中也形成了医院的品牌效应。在不断的努力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现在我们的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发展,提高了地方人民的健康素养。

参 考 文 献

[1]Sinonds SK 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J].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1974.21:1-10.

[2]胡晓云,覃世龙,马丽娜,杜玉开.国内外居民健康素养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出版社.2009年.第20卷.第4期.

第3篇:康养护理范文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某部飞行员,身高176 cm,体重60 kg,大量饮酒史30余年。2009年1月在武汉总医院诊断为高血压1期,酒精依赖,抑郁状态,慢性胃炎及脂肪肝,于2009年3月~2009年4月在我院疗养。入院时心情抑郁,夜间睡眠欠佳。体格检查血压16/12 kPa,B超提示脂肪肝。神经内科提示:抑郁状态,酒精综合征。临床诊断为酒精依赖。

2护理

2.1加强疗养管理①将患者安排至护士站较近的房间,告知患者应严格遵守科室制定的作息时间。②外出时必须告诉医务人员及带队干部而且要两人以上。③患者的费用由带队干部管理,不得带现金及卡在身,如有需要请同事或者医务人员代买。

2.2加强生活护理由于长期饮酒,疗养员体质差、瘦弱无力。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不进行刺激性谈话和观看刺激性电视,利于患者多休息。遵医嘱按时服药,服药时注意确定病人已服下,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3精神症状观察与安全护理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症状变化多样、复杂,护士应勤接触病人,认真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采取防范措施,配合临床治疗。我们要多和病人沟通,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信任,以便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多鼓励病人参加工疗文体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医护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接触患者时态度和蔼,交谈时目光亲切,表情自然,保持微笑。与患者交谈时语速要慢,要有耐心,句子要简短、清楚,语气柔和,以免激惹患者。特别是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密切观察其行为意向,使其心情平静,同时要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以防发生患者自残或伤人。

2.4预防戒断综合征由于患者体质差以及机体功能受到损伤,因此我们安排患者合理而有规律的活动,按时起床、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和戒酒反应,护理上尽量让病人卧床休息。患者活动时,有专人守护,防止摔伤。护士主动向病人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戒断综合征,如常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严重者有意识模糊、谵妄,还可出现自主神经混乱、震颤以及饮食、睡眠障碍。并且说明症状的原因、持续的时间,使患者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认识到长期饮酒对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性,协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平安度过戒断反应阶段,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5加强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前驱期、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的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和认知性干预,反复宣教嗜酒的危害,多与患者探讨饮酒的不良后果,同时制订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理念,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督促和指导患者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3体会

第4篇:康养护理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5年7~9月在我院疗养的在职干部184人,其中男150人,女34人;年龄38~52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人,对照组84人。两组疗养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由护士长、护士、医师、营养师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了解疗养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疗养计划,制定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1)。

1.3实施步骤

1)疗养员入院时,由当班护士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于床尾,并向疗养员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及内容,取得疗养员理解。每日由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上的内容,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并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2)出院时发放满意问卷表,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手册。

2结果

2.1两组疗养员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在掌握疾病预防知识、饮食及运动、压力缓解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2.2疗养员满意度比较两组疗养员接受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1)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在职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得到了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且可以使护理人员遵循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内容,知道做什么,怎么

做[2]。按照护理路径表对疗养员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加大了对疗养员健康教育的力度,真正了解到疗养员在健康、生活、娱乐方面的需求,根据疗养员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

2)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由以前的被动服务到主动为疗养员服务,促使护理人员主动与疗养员交流沟通,融洽了护理人员与疗养员的关系,增强了疗养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疗养员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了疗养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春红.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741

第5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64-2

1997年5月,上海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推广孤残儿童的康复,残疾儿童的康复关键在于早期干预,而早期干预既可以以家庭为基础,因此寻找适合孤残儿童的家庭康复护理,值得进行研究。我们选择2001年9月我院家庭寄养儿童122例,进行3年的研究和追踪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孤残儿童122例,其中男72例,女50例,1~3岁52例,3~6岁30例,6岁以上40例。残疾情况,脑瘫,50例,弱智,30例,癫痫,18例,唇腭裂,13例,正常,12例。

1.2方法

1.2.1家庭康复前准备首先由我院康复医师对每个寄养到家庭的孤残儿童进行详细的评估,确立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其次选择寄养家庭,要求寄养家庭住房宽敞,经济条件中等以上,家庭气氛和睦,寄养家长身体健康,富有责任心,爱心,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最后根据家庭状况和寄养儿童进行合理配对。家庭训练人员由家长担任,分为主训练员和次训练员,主训练员由寄养母亲或主要领养人员担任,对其进行数次操作前培训,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担任训练工作。次训练员由家庭其他人员担任。

1.2.2家庭康复方法由我院康复师根据每个孩子的残疾程度制定康复计划进行“一对一”或“二对二”的训练为主,大的方面和正常儿童一样,如小于3月的儿童以抚摩、触觉、视听训练为主,大于3月的儿童根据运动发育规律训练,主要有正确的抱姿、卧姿、抬头、翻身、坐位、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的训练,同时还兼有精细动作、自理、语言、智力、行为、社交、游戏等的训练。年龄大于3个月的孩子保证每日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每天有时间与家庭正常儿童交流并鼓励家庭带儿童到公园、动物园、菜市场、商店等进行实地训练。不同残疾的儿童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如脑瘫儿童每日进行牵伸、按摩、学习基本动作模式等。家长在实际的操作期间如有疑难问题,院康复医师可随时到家庭进行实地指导,真正的将院内康复和家庭训练有效的结合起来。

2评定

2.1程度分级评定及疗效评定由康复医师对每个患儿进行康复后的ADL评定,计算有效值[4]。ADL评定表50项,满100分。

2.2程度分级评定标准(1、轻度:ADL评分降低35%以下);(2、中度:ADL评分降低35%~50%);(3、重度:ADL评分降低50%以上)。

3结果分析

残疾类型与康复训练疗效经过3年时间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97.5%,其中显效93例(77%),有效26(23.8%)。

4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孤残儿童照料新概念正在形成并达成共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儿童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家庭寄养是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条好途径。而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和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的优点有:(1)儿童对寄养父母易产生亲和力,依恋感,对寄养家庭环境比较熟悉,易建立交流、合作的态度;(2)寄养父母或主领养人已进行数次操作前培训,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康复技能与护理技能;(3)训练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灵活,强调全方位的安全护理和全面康复,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4)费用低;(5)覆盖面广。研究表明,要使孤残儿童全方位的发展,家庭寄养是提高儿童照料水平的重要模式,使其改善各方面的活动功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达到生活自理,以至将来能从事一定的工作,回归于社会。

参考文献

第6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88-03

随着护理学专业化和专科化发展,培养护理本科生使用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成为护理本科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健康评估能力是临床决策能力的基础,它是培养护生收集资料、“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监测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1],是现代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护士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必备技能[2]。为了探究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方法,2013年,我们将养老机构作为培养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第二课堂,利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生在养老机构开展融学习与服务为一体的健康评估实践活动。活动后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每个服务小组为对象,对参与活动的16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感想、收获和建议,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我系2010、2011级共3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23人,2011级9人。2人/组,由2010级、2011级学生结对组成9组(G1-G9),由2010级学生结对组成7组(G10-G16)。所有护生均完成了《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能力。

(二)研究方法

1.实施方法。确定服务对象:石河子市绿洲医院老年科是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从这些老年人当中选择由医院确诊过的老年患者16名(其中,高血压病人10名、糖尿病病人6名)。准备工作:由教师编制健康评估实践的相关表格,包括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及随访表。评估表以吕探云主编,人卫版《健康评估》(第2版)、《健康评估》(第3版)教材为理论依据,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特点,参考国内外文献,经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基本健康信息,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及其他需要;随访表主要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症状、体征、服药)及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等内容。以上表格编制完成后,由教师就这两份表格的使用对32名参与护生进行培训。组织分工: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由2名护生配合照顾。教研组2名教师参与本项目,每名教师负责指导8组护生;指导形式包括组织小组讨论及现场指导,其中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实践内容:从2013年4月6日开始,每周1次,连续12周。每组护生首次实践需完成“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确认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其余每次则需按照上次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并完成“随访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确认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如此不断循环。最后一次实践每2组互换服务对象以《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完成终末评估。

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从健康评估理论、问诊能力、沟通能力、护理体检能力、阅读及分析相关检查报告的能力、病历书写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4]。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本研究从问诊能力(含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记录书写及诊断思维能力两方面拟定访谈问题,探讨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问题包括:(1)社会实践前后,您与老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社会实践前后,您对资料的分析归纳、作出护理诊断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实践前后,您书写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实践前后,您的护理评估记录书写的质量有无改善?改善表现在哪些方面?(5)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您的收获有哪些?(6)您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障碍有哪些?(7)您对这项活动的建议?每组学生的访谈时间约为20分钟,访谈前说明目的,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现场录音。在访谈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谈话内容,并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澄清和确认。反复听取录音资料,将资料整理成文字,通过编码、分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沟通能力

1.准备工作。多数学生表示,会在每次实践开始前做部分准备工作。如G5说:“平时到临床见习,我们五六个学生问一个患者,自己也不用做太多准备,反正总有人会问;这次活动就我们两个人,再也不能依赖别人了,为了不尴尬,我们会提前把各自要问的问题分配好。”G6说:“第一次评估是像以前那样按照评估表逐条去问,结果发现老人好像听不懂,有一次还闹了笑话,我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问法过于书面化。后来,我们两个会提前交流一些问题的问法。”G8说:“我们在给老人做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前几次只是讲一些知识,她好像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后来的内容比如糖尿病足,我们就提前在网上找了相关图片,用手机给她看,效果好多了。”

2.沟通技巧。多数学生表示,随着实践的深入,会有意识地使用问诊及沟通的技巧,沟通效果也有了很大改善。G1说:“我们组的老人特别喜欢我们来,每次我们来了就会给我们讲好多他以前的事,这样就影响我们做正事(评估)了。后来,我们就渐渐能把握把他‘拉’回来的时机了,他想说的也说了,我们想问的也问了。”G3说:“开始时我们经常会一次问好几个问题,我们组的老人耳朵背,她总是‘挑’着回答,有的问题就漏掉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在那之后每次就问一个问题,问的时候声音大点,她回答起来几乎都没问题了。”G13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评估表逐条来问,后来发现有的问题具有相关性,我们就把相关的问题组合了一下,放在一起问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没出现相似问题重复问的情况了。”

(二)护理诊断

1.评估意识。访谈中有3组学生表示,评估意识得到了强化。G2、G11说:“以前我们也经常来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当时的服务内容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这次来机构,每次都是先评估后服务,这使得我们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了。”G8说:“以前来机构,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只有剪指甲、洗头等这些基础护理工作;这次通过评估老人的情况,我们为他们讲解了需要的健康知识,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2.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实践,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G10:“之前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摸不着头绪,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G4:“能按照老师给的思路来分析护理问题,提护理诊断时的逻辑思维明显增强,提出的护理诊断更加全面准确。”G16:“理论课学习时侧重于确定护理诊断的名称,现在对于相关因素的确定感觉容易了很多。”G7:“以前写护理诊断会出现自编自造的情况,现在会有意识的查找资料,在护理诊断手册中查找、分析与资料相符的护理诊断。”G9:“之前随口能说出的护理诊断名称也就五六个,现在掌握的护理诊断数量增加了许多。”

3.护理记录书写。多数学生表示,护理评估记录的书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G16:“现在每次碰到阳性资料都会进一步询问相关原因,把原因补充到护理评估记录里,这样有利于确定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G14:“前几次上交的护理评估记录总有漏项,老师在群里指出问题之后就注意多了,每次书写完成后,我们会两人核对、避免漏项。”G15:“以前写见习报告时不会注意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这次活动时,老师要求我们排序,并且讲了排序的技巧,渐渐地我们能很容易地完成诊断排序了”。

(三)责任感

多数学生表示,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使自身的责任感明显加强。G1说:“以前临床见习时没有固定的见习对象,这次活动固定服务对象,无形中就把自己和老人联系在一起,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G14说:“固定服务对象使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加了”。G13说:“以前临床见习时就是觉得自己是学生只是学习,此次活动中感到自己更像是‘主人翁’,我们组的老人骨折一直卧床,感觉他真的很需要别人的关心,我们就想着多为他做点事,让他舒适一些。”G10说:“此次活动的持续时间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大,更能激发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无助与困惑

有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无助与困惑。G3:“我们想看看这些老人的病历资料,但科室的护士老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G12:“老师现场指导次数少,小组讨论的次数应当再增加一些,希望老师能多提供几次指导与讲解。”G9:“我们每次都是按照护理诊断来制定下一次的护理计划,可一些计划难以真正落实。”G16:“在服务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护士老师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有的具体操作不太放手让我们去做。”G7:“虽然已经学过健康教育了,但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方法,只是讲了健康知识。”

三、讨论

(一)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

问诊是收集健康资料的主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是确保健康资料完整与准确的关键,是做出正确护理诊断的基础,更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因而,问诊能力不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是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健康评估课程中,问诊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角色扮演。临床见习时,很多情况都是多名护生见习一位患者,护生的见习机会缺乏,在加之很多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更加缩短了护生的见习时间,导致护生的问诊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训练。实验室角色扮演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疾病经历及尚未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对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只能从形式上训练问诊能力。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已随访方式进行,使护生直面真实的患者,随访时间较长;并采取结对、责任到人的原则,护生有了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护生的实践机会。在反复训练及教师的指导下,护生的问诊能力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因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与传统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可实现优势互补。

(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

《健康评估》(第3版)指出,课程目标在于培养护生“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能力[1]。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是在整体护理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诊断性思维,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是其内在要求。目前的临床见习常局限于某患者一次性健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诊断,这使得评估、诊断与计划、实施、评价割裂开来;同时在前期课程中也未设计连续的护理程序应用实践的环节,这些均不利于护生整体护理理念的建立。此外,见习报告常以小组作业形式提交、教师的评价反馈往往滞后,且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难以达到有效训练诊断性思维的目的。本研究中,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护生体验了“动态的”、“连续的”、“整体的”护理服务。随着实践的深入,护生改变了以往来机构时“随意、无准备”情况,形成了“根据评估及诊断结果,实施护理计划”的习惯,很好地强化了评估意识。确定护理诊断是护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践中采取了“组内讨论确定初步的护理诊断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间研讨教师点评小结”的步骤进行。研讨型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应用,强化了护生对于护理诊断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护理本科生的诊断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

为促进机构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长效发展,需要提供以下外部支持:对外,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将养老机构创建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这是医学生社会实践得以长期开展的坚实基础[5]。在此前提下,双方加强协调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在机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其成就感。对内,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及师资支持。在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实践中,我系的做法是:《养老院护理实践》写入了2013版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2013级护本生)在三年级开学前进行为期两周的机构集中实践活动,完成后可获得1学分,这样可使社会实践规范化,解决了与专业课衔接的问题。本学期起,将机构作为健康评估课程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2013级护本生)完成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的2个月的实践活动,作业及参与情况计入课程平时成绩。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开展的第二轮机构实践中,我系已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了实践教学师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平台――QQ群、微信群,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这有助于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张文杰.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研制与初步应用研究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罗玫,蔡敏,刘兵,等.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健康评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

第7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是通过减轻患者在外科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缩短康复进程的处理方案[1],其中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有效。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项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包括男31例,女24例,年龄63~77岁,平均68.3岁;对照组40例,包括男27例,女13例,年龄65~75岁,平均70.1岁;患者及家属自愿接受营养支持快速康复护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3d无渣流食,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术晨清洁灌肠,常规胃肠减压[2]。术后1w禁食,排气后进流食,术后12h正常饮食。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术前6h内禁食水,术前晚嘱患者口服1000ml温热的葡萄糖液,术前3h补服500ml温热的葡萄糖液。术晨胃部放置三腔喂养管,术中将喂养管头部降至空肠,放置在屈氏韧带下或吻合口下20cm处。术毕1h喂患者温开水500ml,术后4h饮温开水1000ml,10h饮1500ml。术后24h用荷兰进口的能量全力增加肠内营养500ml,在24h内分4次泵入,逐渐恢复正常进食,正常饮食后加用生态营养制剂,2次/d,4片/次[3]。除此外,还加强止痛治疗和术后早期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值、并发症、住院时间。

1.4应用 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值、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观察组各比较项目比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无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3例恶心呕吐,2例肠麻痹,5例便秘,发生率25%,x2=0.003,P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根据其不同时期,对肠壁基层和黏膜下层的损伤不同,需要手术切除发生病变的结直肠,而围术期,肠道减压准备是必须的过程,术后约1w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期间也需要限制饮食,而长时间的饮食控制,对患者的恢复是相当不利的。为减少营养不良对术后的影响,我院引进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治疗缩短术后机体下降天数,强调术后止痛、营养支持和及早下床活动,只要能控制疼痛,可进食,可下床活动就可以出院。我院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主要应用营养支持减少机体应激反应。传统的腹腔择期手术前2~3d就开始禁食,术后1w左右才开始进食,多数患者出现肠麻痹,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和调整。在新的理念中,不需要术前长时间禁食,甚至鼓励术前服含糖的液体,这与麻醉学会推荐的理念也相符[4]。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麻醉前6h对固体饮食没有明确限制,术前晚和术前3h,还分别服用了2次糖类液体,减少了术前和术中的口渴、饥饿和烦躁,也减少了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可能。经此处理后,患者的合成代谢状态更合理,营养支持的效果更好。查阅文献时发现[5],术中输注盐溶液过多,胃肠功能恢复延迟,术后肠麻痹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因此,观察组的另一个措施是控制术中输液量,尤其是盐的输入。最后是术后恢复肠功能的步骤,传统方式是禁食1w,观察组在术前将胃管置入,在术中调整位置,在术后即刻投入使用,输入能量全力和生态营养制剂,让重新吻合部位的肠道休息,其下段正常工作,直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结果表明,患者不仅没有不适感,肠功能康复时间比对照组还短3h,也降低了肠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停止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

4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成功关键是,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正确评估,对患者进行了有关理念的指导,患者配合度提高。其次,加强营养支持时,选择的营养物质经过科学配比,营养均衡,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此种护理方式科学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萍,邹宏文,王昱.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8-10.

[2]胡晓华.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的护理支持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41-642.

[3]郑巧玲.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J].求医问药,2013,11(1):560.

第8篇:康养护理范文

随着国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亿[1],占总人口数的10%,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贵州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2.25%,安顺市于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老有所医”、“为老服务”。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健康老龄化社会[2]的建设。而中医护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再加上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能满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会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及护理模式, 该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贵州省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及中医护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个人问卷调查及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走访了上百个家庭。社区调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表》及《乡镇老年人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口数、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劳动力状况、赡养情况等方面;个人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发出调查表共计600张,回收538张,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安顺市老龄委、民政局、统计局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情况。

2 调查结果及资料收集 本文由收集整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农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对年轻男性占55.8%;城市大专以上的占7.3%、文盲16.4%;农村大专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农村4.1%;在城市中愿意与子女同住37.2%、无所谓22%、不愿意40.8%,农村中分别为54.4%、24.5%、21%,愿意入住养老结构的占总数的20.3%。见表1。

2.2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老年护理的需求

健康状况:很好8.9%,较好59.7%,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护理需求中-饮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询41.8%,心理护理需求29.79%;护理服务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务5%,定期上门服务45.4%,随时提供呼叫服务49.6%。见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从收集的资料分析

我国城乡均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发展的速度很快。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1%;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长之态势。但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老年护理服务扩展较好,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较差,缺乏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经过专业培训及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

3.2 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乡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会对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调查发现,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偿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护理的需求益加强烈,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

3.3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与需求

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低下,适应力降低,免疫力减退,应激能力降低。中医认为老年人正气渐衰,五脏功能日益低下,病机复杂,虚实夹杂。除了需要老年护理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外,诸多老年病更适合于中医中药的调理与保养,从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护理、中医技术等方面进行日常的护理和身心保养,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手法、腹针、中药等方法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3]。因此,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培养老年护理及中医康复护理的专业人才。

3.4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纲要》中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制订并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预计到2015年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边远贫困地区,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欠理想,缺乏专门大规模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机构及专业人员。结合中医护理高效快速、简、便、验、廉、广覆盖等特点,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开展养老护理、中医护理教育有着较大的空间,改革护理课程,加强学生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

4 启示

根据新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要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做好社区老年人医疗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做好欠开发、经济欠发达的边远贫困地区老年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完善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开发老年卫生服务是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的必要保障。政府需加大投入,并争取社会福利资金注入,创办适应边远地区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及老年护理实践和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护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社区护理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②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护理课程,加强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及培养。我国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教育的开展欠佳。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高职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中医护理专业,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老年、中医的专科护理工作者,有利于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普通护理专业应将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课程列为必修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另外,对在校护生及在职护士进行“养老护理员”和“保健按摩师”等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加强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的继续教育,强化护士的老年护理意识,引导其主动提高老年护理的技能[4]。

第9篇:康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 护理;健康教育;人性化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主要由护士实施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需求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1]。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军队疗养院临床护理工作,就军队老干部的护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军队疗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1护理健康教育――新世纪的召唤21世纪对护士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使疗养员在疗养过程中不只是尽快获得身体的康复,更重要的是获得健康知识的增加,护士只有完成了对疗养员系统的、科学的健康教育工作,才可以说实现了对疗养员的整体护理。军队疗养院护士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和老干部聊天获得病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也可以通过聊天给病人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这对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转变思想观念,对老干部实行人性化护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军队疗养院作为特殊的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开拓思想,与时俱进。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用整体化、系统化的观念看待疾病和病人,对前来疗养的老干部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用尊重的态度与平等的口吻与之交谈,不但要关心他们的身体,还要关心生活、家庭、社会关系等。一切从疗养员的利益出发去求真务实。让护理方式更加充满亲情,给老干部更多的人文关爱。在疗养院里,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全面系统地了解老干部的整体情况。根据老干部的需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3强化质量观念,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大部分的治疗手段、观察和照料都是由护士直接参与实施的,在整个疗养过程中护士也起着不可小视的桥梁作用,一些细小的病情变化都要靠护士及时发现。这不但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人文学科修养,还要有掌握和应用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如此才能满足不同军队老干部的特殊需要,才能使老干部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2军队疗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疗养员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提高疗养员在疗养期间的生活质量,使疗养员达到身心愉悦。每个疗养员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体、社会文化背景、精神情感需要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军队老干部自尊心较强,多数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而受人尊重。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使首长们希望得到周围的亲友同事,尤其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尊重。我们应该通过热情的服务和认真的倾听,使其有自我尊重和被尊重的心理满足,并取得其信任。有一位94岁的老红军首长由于第一次来我院疗养不爱和医护人员交流,又不熟悉地理位置,我们护士就主动和身边的公务员了解到老首长需要宽松的内衣内裤,而又不好买,最后我们特意给老首长定做了一身,老首长知道后,很是感激,主动找我们谈心,聊天,视我们为自己亲人一样,愉快地度过了疗养生活。

2.2患者饮食指导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正所谓药食同源,合理健康的膳食十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不同身体状况进行指导宣教,宣教内容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合理的用膳方式。同时也列举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饮食禁忌,疗养期间某些药物与饮食的配合,并介绍我院的食疗养生法来增强体质,且提供食物的具体种类。有些疗养员患糖尿病不久,对自己的饮食还不能掌握,护士对疗养员宣教时拿出很多种类食物模型反复讲解,反复看光盘,让首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饮食具体吃到几两,知道哪种食物适合自己,而且护士在首长进餐时亲自陪同,使之在短暂的疗养期间使自己的血糖在稳定的水平。

2.3疗养员的用药护理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不熟悉药物属性前提下,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进行。疗养员在疗养期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者气候变化或水土不服会引发轻微的疾病。那么首长在用药期间护士首先应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的目的;其次指导疗养员或家属了解所患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第三,输液过程应严格控制滴速[2],而且护士一直陪同在首长身边,以便在不时之需时做好心理护理。

总之,军队疗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3]。作为军队疗养院的护士要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的方法,辅以健康知识的宣传,给老干部心理支持、健康指导,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巩固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促进老年疗养员身心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子仙.谈护理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的关系[J].中国保健,2007,15(8):105.

[2]李力菲,纪晓芳,于红,汤永娟.浅谈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17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