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精选(九篇)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

第1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新规;运行和建议

“三办法一指引”(以下简称贷款新规)是银监会对贷款监管法规和政策进行系统化调整与完善的成果。其目的是引导商业银行在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法则约束诸方面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笔者就几个月来新规在基层行的应用情况和难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贷款新规运用体现的突出亮点

贷款新规是我国金融监管领域的一次创新之举,它强化了银行贷款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防范贷款被挪用,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以及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应用中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得到强化

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上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改变了以往将贷款流程只划分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贷后管理三个环节的粗略划分方法,对贷款流程进行了更细的环节划分,同时,对每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了贷款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过程。

(二)倡导协议承诺实贷实付原则

协议承诺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追究各方法律责任。协议承诺原则通过强调协议的完备性、承诺的法律化及管理的系统化,弥补过去法律合同的不足。一旦违约事项发生,银行或者免责,或者可以追责,这样不但能够切实保护贷款人的权益,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实贷实付要求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有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实贷实付原则的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三)体现贷放分控贷后管理

是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推行贷放分控,一方面可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践行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强调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避免前台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要求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

(四)强调流动资金需求测算,防止超额授信

“流动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重点之一定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贴近借款人实际,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进而确定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授信。规定中明确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在实际估算过程中,总的思路是首先考虑借款人用于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需求量,再扣除其现有融资和能够投入到日常经营的自有资金,缺口即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在估算营运资金需求量过程中,还要结合借款人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合理预测各项资金占用;同时考虑小企业融资、季节性生产、订单融资等情况。总之,充分体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实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要求。

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贷款新规”在促进银行信贷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提高贷款的精细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推进工作中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人员机构设置不足。一是人员素质与贷款新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国家产业政策不清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规性、技术和财务的可行性、流动资金需求测算、项目管理分析把握缺乏经验。二是人员紧缺,难以全面满足贷款新规的全流程管理。现有人员岗位的设置难以实现对贷款调查、审批、支付和贷后管理环节的分离和对贷款相关账户的管理。

第二,客户配合程度差。企业习惯了“实贷实存”的方式,对“实贷实付”缺乏认识。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受托支付耗时长、成本高、交易不便、办理过程繁杂、收现滞后等原因,部分借款人及交易对方不一定接受,自主支付又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且监管细化;另一方面央行近期采取了信贷规模控制的措施,企业担心授信后,由于银行规模调整,无法获得全部贷款,会对生产经营带来损失,所以对支付管理普遍存在抵触情绪。

第三,结算渠道不畅导致支付管理出现盲点。由于目前金融系统结算渠道不是很顺畅,部分借款人在取得贷款后要转到在他行的账户,然后通过他行账户付给材料供应商,使得对这类客户的支付管理难以按新规执行到位。对于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交易对象较分散,大部分非现金结算难以执行,影响新规的有效落实。

第四,《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测算难以反映真实情况。一是由于存在很多中小企业,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和欠规范,导致测算出来的可贷资金额度和实际用信额有时会存在一些偏差。二是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对流动资产平均占用只考虑了正常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科目,对非正常占用的科目完全不予考虑。这些非正常占用科目被排除在外,将造成测算所得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普遍较小。三是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只考虑企业自身的角度,而没有从行业均值的角度来测算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优质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周转速度很快,流动资金占用较少,从而测算得到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小。而一些较差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周转速度很慢,流动资金占用很大,反而测算得到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大。

第五,由于宣传工作起步晚、力度不够,而且宣传的面不宽,导致借款人不了解贯彻实施贷款新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中难以取得客户的支持和配合;另外,一定时期内,同业之间对贷款新规认识程度的不同,会出现宽严不一,影响竞争的公平性和降低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三、针对运用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管理体制,落实风险监控。根据贷款新规调整设置调查、审查审批、评估、放款、放款核准、提款核准审查和提款等岗位,确保经营活动接受全流程的监督,确保独立开展风险评价、支付审核的有效性,实现执行贷款新规“正步走、齐步走”,真正实现贷款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第二,培育信贷文化,引导诚信合作。一是树立“实贷实付”的信贷管理理念,明确银行对贷款用途管理的责任,引导其在信贷管理中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二是正确认识贷款的风险,要以贷款用途和持续经营状况综合分析贷款风险。三是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引导信贷文化,通过量化风险管理的办法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使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创造增加值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四是促进广大申贷的中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确保诚信申贷;强化贷款协议承诺,确保企业守约用贷;通过贷后检查,促使企业规范经营,不隐瞒重大事项,以保障银行债权的安全性。

第三,加强与客户沟通,确保支付新规落实。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清楚实贷实付客观上都能降低客户的贷款日均余额与利息负担,帮助银行贷款客户降低财务成本,从根本上扼制客户挪用贷款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冲动,帮助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完善贷款操作流程,对受托支付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信贷资金支付前做出明确规定,争取借款人的理解和配合,最大限度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对衍生出的贷款新风险制定出防范措施。

第四,根据行业、企业特性,适度对流动资金需求测算做合理调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中应考虑影响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的其他因素,分析影响流动资金需求关键科目的结构、性质,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的变化,对借款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周转天数的测算,建议采取年度内月均余额进行计算,并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对集团关联客户,必须在采用合并报表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基础上,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分别测算,同时坚持成员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总和不超过合并报表估算值的原则;对小企业贸易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应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应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

第2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贷资金;股市;金融稳健: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0-0052-04

一、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现状与特点

按照全面调查和重点剖析相结合的办法。笔者选择孝感市存款类金融机构、企业、居民进行调查,分别发出调查问卷20份、200份和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份、102份和506份。调查范围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卡、票据业务、同业往来业务和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的其他业务,个人业务重点调查以二手房转按揭贷款和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为重点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等。

(一)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额度虽小,对银行存贷款结构影响较大

所调查企业中,有42户先后与银行发生了信贷往来关系,2007年6月末贷款余额为6.65亿元,占该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62%。其中,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的企业有12家,资金1180万元,占这些企业贷款额度1.17亿元的10%。调查506人中,利用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114人,金额590万元,其中,用银行消费贷款炒股的76人,占用信贷资金520.5万元,利用银行信用卡透支的38人,滚动透支额度为71.5万元。企业、个人利用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资金合计有1772万元,占同期银行贷款的0.06%,额度虽小,但对银行存贷款结构的影响较大。

1、企业活期存款受股市影响有进一步下降趋势。调查显示,企业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主要是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合伙企业,方式是以增加银行贷款,减少个人在公司的股份或合伙资金的比例,从而导致企业活期存款有所下降。2007年4月该市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65.70亿元,同比少增1.98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存款下降3.62亿元。据对11家有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的企业调查,共计有83位股东减少股份3650万元,占企业活期下降额度的10.01%。

2、股市基市分流储蓄现象明显。2007年6月底。该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289.6亿元,比年初上升17.7亿元,同比少增5.2亿元。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的持续高盈利率,导致部分居民存款流向基金和股市市场,前6月,该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就销售各种基金8.32亿元:新开银证通账户15208户,分流储蓄资金7.6亿元。

3、贷款有长期化倾向,个人长期消费贷款看涨。2007年6月底,该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4.4亿元,比年初增长15.8亿元,增长6.2%。短期贷款总体增速平稳,贷款结构变动较大。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快。6月底,中长期贷款余额75.03亿元,比年初增加7.60亿元,同比多增5.71亿元。从投向分析,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变动不大,主要是其他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95亿元,增长13.7%,同比多增5.13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比年初增长1.18亿元,增长18.5%。

(二)民间借贷趋紧趋难,企业求贷意愿强烈

1、参与民间借贷的资金量和供应者减少,民间借贷活动供求失衡问题开始显现。自2006年4季度以来,随着证券市场持续火爆,不少社会闲置资金从民间借贷市场退出,有的甚至提前收回已放出的资金转向购买股票、基金产品,以赚取更高收益。调查的102户企业中56.8%的被调查对象反映,他们企业曾发生民间借贷行为,现在这类企业中有77%的企业反映民间借贷趋难,仅占21%的企业反映借款难度不变,民间借贷市场的供求链条运转出现梗阻。被调查企业纷纷反映,现在要么较难找到愿意提供资金的放款人,要么借款条件越来越苛刻,且呈单笔贷款金额趋小,期限趋短的现象。

2、借贷成本提高,普通企业难以承受高额利息负担。伴随着银行基准利率的不断上调,加之民间闲资拥有者处于强势地位,目前民间借贷平均利率区间保持在年利率12-16%之间,比2006年初提高了3-4个百分点,最高利率甚至达到了年息25%。据对102户企业对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升降情况的调查,92%认为提高,8%企业反映利率降低。借贷双方比以前更难达成合作意向,使一些企业顿感民间融资困难。

3、民间借贷期限约束增强,出现提前索债现象。据调查,目前半年期以上的民间借贷减少,贷款提供者趋向于短借快还,有的受利益刺激,还单方中止合同,提前收回资金。据调查,80%的民间闲资放款人放款期满均不愿再续借款给他人,都想用于炒股或炒基金,对一些规模和实力不强的企业形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

在民间借贷趋难趋紧,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部分企业转向银行申请贷款。据调查,申请贷款的企业个数较同期上升近两成,而且主要以长期贷款申请为主。

(三)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主要走间接个人介入途径

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方式,主要是间接流入,以个人独立贷款炒股为主要表现形式,没有出现企业以单位形式炒股,也没有出现与金融机构联手炒股等情形。从对各银行调查显示,各行普遍加强了银行贷款进入股市的管理,各国有商业银行按照银监会2006年12月31日《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精神,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一是在接受客户申请时严格把关,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本行的有关规定。在贷款发放后。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检查,重点加强账户资金的监测,防止资金挪用。二是调整了内设机构,强化了合规管理。各行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增设了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管理。三是加强信贷制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信贷业务制度的管理,强化了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该市各商业银行都要求各支行在接受客户贷款申请时,一律要求其填写《关于向X X银行借款事项的声明书》,作出书面承诺,保证贷款用途,承诺不流入股市。

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原因与影响

(一)回报丰厚,吸引力强

近二年来,股市过热,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使股指一路攀高。2006年前5月。从事基金投资的居民一般得到了50%以上的回报,投资股票的居民一般得到了40%以上的回报,所以,城乡居民对银行存款3%左右的年利息不屑一顾,股市高额回报导致大量银行存款搬家。从调查情况看,4月份存款增幅较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较上

月下降10.34亿元,创1999年以来单月最大下降幅度。

(二)风险提示。犹如形式

城乡居民对股市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多数股民都知道股市有风险。但不知道风险到底有多大,从2006年股市行情看,投资股市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投资股市的任何风险提示都显得苍白无力,5月底出现的股市急剧震荡,股指大幅回落,股价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股市投资者燥动的心。对县市而言,由于县市投资渠道单一,银行存款利率较低,民间借贷风险较大回报不高,市民的投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纷纷将富余资金转向资本市场,甚至动用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三)信贷管理,面临挑战

尽管企业、个人在银行贷款都被告知要严格按照贷款申请用途使用贷款。不得变相投入股市或改变为其它用途。但调查中有部分企业或个人钻了信贷管理政策的空子。如有的企业运用银行信用额度政策。银行对一些企业发放的信用额度贷款的资金流向更值得引起注意,因为银行一般不严格限制额度贷款的用途,而且额度贷款的额度可以循环使用。额度贷款进入股市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贷款不得炒股的规定,将自有资金用于减少股东股份或合伙比例,腾出资金用于购买股票,而生产经营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增加银行贷款依存度。这实际上是变相地使用银行贷款炒股。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另一途径则是通过个人消费贷款。近年来,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个人发放消费信贷,个人贷款迅速增加。相对企业贷款来讲,个人贷款的用途更难监督,虽然国家并没有允许银行对个人发放贷款让其炒股,但个人利用银行贷款炒股的现象始终是存在的。据调查,该市近两年个人消费贷款增加额占到了所有新增贷款额的10%以上。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第三种途径是部分信用卡用户利用信用透支额度进行透支,一般是一个家庭成员利用多张信用卡连续反复透支,借新还旧。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四)政策传导,有利有弊

1、适量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积极影响。随着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量的快速增加,货币流动性呈现出增强的趋势。此外,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还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迫使银行调整其信贷政策,并通过信用供给量的变化,影响实际经济活动。而且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会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同时进行,这样会影响商业银行增加放款与投资,从购买证券和增加投资两个方面增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适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从而有利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供求平衡。合理的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的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2、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首先,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顺利传导。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增长过程中,收益率的差异会导致资金流向的变化。随着股价连创新高,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大幅提高,资金自然会由实体经济领域大量涌向泡沫滋生的股票市场,本应投向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流入了股票市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

其次,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使得中央银行对经济发展所需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调控更加困难。一方面表现为银行业资金平衡难度增加,资金供求矛盾愈益突出,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始依赖于同业存放来寻求资金平衡。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减弱;另一方面银行信贷需求管理难度增加。企业信贷需求由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从实物资产转向虚拟资产,影响了中央银行从实体经济部门获得的货币政策参考信息的真实性,增加了中央银行制定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的难度。

再次,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误导资金流向,削弱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从银行本身经营来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目标,而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不仅不能给银行带来效益,反而使银行对这部分资金无法进行跟踪监督,必将影响银行对整个资金投向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使银行信贷资金形成新的风险。由于流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占用了银行的资金规模,银行对其他方面的投入必定减少,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项目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及时支持,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实体经济发展的滞后又将影响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国家宏观的货币信贷政策无法得到顺利实施。

三、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监管的对策建议

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有赖于金融市场主体各方清醒的认识和共同努力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证监部门、商业银行等必须进行协调配合,加强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的有效监管。

(一)加强监控。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对贷款投向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监管质量。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及其它信息工具,建立统一的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进行有目的的跟踪,发现有转移资金用途投入股市的企业对其进行通报及采取必要的收贷措施。二是利用高科技实现交易账户的实名系统,实现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实时控制,做到信息共享,监管一体。共同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现象进行督办。完善统计监测制度,适时调控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行为。我国现在公布的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情况统计只有交易品种的统计数据,而没有分交易主体的统计数据。在交易主体多样化的今天,有必要分不同交易主体统计交易。如果这样,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银行间同业市场的交易量就可以一目了然,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调控或制定相关政策。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加强人民银行、证监部门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对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监管的合力。对流向证券公司大笔资金实行申报制度,从而减少违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在当前实行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必须加强证券部门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协调配合,实行联合监管,杜绝监管“盲区”,减少监管“误区”,防止在结合部位银行信贷资金的违规流入。

第3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资产等联系纽带,以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组建的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及多种经济功能的大型法人企业联合体,其基本特征为:

(一)组织形式为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它们在产权关系、契约等力量的作用下联结成为一个企业集团。

(二)组织结构具有多层次、立体型的特点。企业集团多是通过兼并、控股、参股、联营等方式形成的。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集团的多层次结构表现为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一系列的多层次结构,企业集团少的有二、三层,多的则达六、七层,从而形成立体型的企业网络。

(三)以资本联结纽带为主,多种联结纽带并存。资本纽带使各成员单位间建立起最为持久稳固的关系,同时也是其它联结关系的基础。在资本纽带的基础上,相互建立起人事纽带、技术纽带、信息纽带以及文化纽带等多种联结纽带,使各企业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抵御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监管当局,提高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市场营销机会。因此,企业集团在其形成过程中成为了具有生产、流通、科研开发、多角化经营和国际化经营等多功能的综合体,目前世界各国企业集团大多采用相关多元化经营。

(五)产业与金融相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许多企业集团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核心,还有许多企业集团资金融通的需要,经批准在企业集团内部建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就是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产业与金融相结合是今后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

二、“两法一指引”的推出和实施

(一)“两法一指引”的和实施

中国银监会分别于2009年7月18日和7月23日下发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随后又于7月30日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法一指引”)。2010年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宣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至此,包括此前已经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在内,这标志着统称为贷款新规的“两法一指引”开始进入全权实施阶段。

(二)与原有制度的对比

“两法一指引”前正式实施的贷款类管理制度主要有三个,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民银行1996年的《贷款通则》[2],以及银监会2008年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和2007年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

《贷款通则》出台后,各行都根据其规定,制订了相应的贷款管理办法,我们比较研读了中国建设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国工商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对两家银行的规定与本次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进行了对比,主要的不同点有:

1、账户管理

“两法一指引”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对借款人相关账户实施监控,必要时可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和还款准备金账户”;第二十三条规定“合同约定专门贷款发放账户的,贷款发放和支付应通过该账户办理”。建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规定“借款合同生效后,借款人即可办理贷款开户手续,并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款计划,一次或分次将贷款转入在建设银行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在此账户中支用贷款。”工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对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没有特别要求,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行各分支机构在操作中也未非常严格执行专用存款账户的管理规定。

2、受托支付管理

“两法一指引”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受托支付管理”监管当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中规定“贷款人应当按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贷款发放与支付的有关规定,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和控制,必要时可以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其实质就是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也要求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具备所列条件之一[3]的贷款资金必须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而类似规定在工行和建行的办法中未作具体要求,两家银行的办法中对贷款用途也仅规定了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如建设银行规定“不得将建设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作为资本金、股本金和自筹资金使用”,工行规定“借款人应按项目工程进度和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

三、“两法一指引”对企业集团的影响

企业集团具有与单个企业显著不同的特点,“两法一指引”的和实施将对其带来不同于一般单个企业的影响:

(一)放慢企业集团扩张速度

企业集团新建、扩建项目贷款大部分符合《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中规定的项目融资,即企业集团大部分新建、改扩建项目贷款需要遵循《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规定。而这与大部分企业集团近年来以较少资本金撬动大量银行贷款进行新建、改扩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现状不符,如严格执行新规定,就需要项目资本金按时到位,相应的可能放缓集团公司的扩张速度。

(二)增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费用

“两法一指引”正式实施后,从短期和单笔贷款来看,因按需提取,可能会部分起到节约财务费用的作用,但其严格的“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专款专用要求,将迫使各单位申请更多的贷款资金,降低资金流转效率,从长期来看,会增加各家单位的财务费用。

(三)造成一定的融资困难

“两法一指引”中要求贷款人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才能取得贷款,因此,各家单位“借新还旧”类的流动资金贷款今后将更加困难,对于一些未核准项目来说,取得项目搭桥贷款也将变得比较困难。特别是在融资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集团取得贷款将更加困难。

(四)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两法一指引”实施后,对于缺乏流动资金的企业集团来说监管当局,如各家单位不能及时将款项支付到收款方,可能造成资金链条的断裂,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五)削弱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国资委和银监会近年来要求中央企业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的精神相违背。国资委要求强化中央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鼓励成立财务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承担着“归集内部资金、服务集团发展”的功能定位,其运营资金均来自集团内成员单位。“两法一指引”实施后,一旦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广泛应用,企业包括融资资金在内的所有资金就将分散在各银行回笼、周转,大大削弱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力度。

(六)预算管理需更精准

“两法一指引”中提出的按需提取的原则,以及必须向贷款行提供相应单据才能支付的要求,与原有的贷款资金一次性提取相比,对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也要求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要更上一个台阶。

四、企业集团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整合企业集团现有的内部资源

企业集团应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单位、账户、资金进行彻底稽查,整理现存的网络外账户和资金,将原有的分散的账户和资金尽可能的进行整合。此外应建立账户管理和资金集中的长效机制,对新账户的开立、贷款资金的发放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遇有新的贷款账户开立,优先考虑由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或者组织银团贷款。

(二)统一企业集团融资管理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第十九条规定“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同一项目融资的,原则上应当采用银团贷款方式。”企业集团应统一整个集团一定量贷款额以上的融资安排,在增加与银行谈判筹码的基础上,争取成为银团贷款的牵头行[4]和行,即将集团公司融资管理权统一上收,成员单位所有的融资需求由特定的融资管理部门统一调配,每一份贷款合同的签订均需经过审批,在合同条款里争取对成员单位和集团公司整体有利的条件。

(三)加快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

企业集团应积极探讨通过内部财务公司作为银团贷款行的可行性,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公司作为第一行,自主选择商业银行作为辅助行,共同完成贷款支付、监管。通过信息化建设监管当局,财务公司实现部分承担银行原有的贷款贷后管理职能的目标,也减少监管当局对贷款资金由财务公司上收后可能流向不明的担忧。

(四)拓展多种融资渠道

企业集团一方面应从融资来源上下功夫,考虑除银行借款外的其他融资,如公司上市、发行信托计划等;另一方面深挖负债融资潜力,争取长期、稳定的融资来源。

(五)做好筹融资预算

企业集团应着手进行筹融资规划,尤其是新建项目,必须提前做好与项目进度相应的筹融资计划,安排好提款进度,保证项目不因贷款资金未及时到位而影响进度。

(六)与各家银行总行沟通协调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均规定“贷款人应依照本办法制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细则及操作规程”,“贷款人应依据本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因此大型企业集团应积极与工、农、中、建、交等商业银行总行就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事宜进行沟通,及早获得银行方面的信息,以便对症下药的找出应对措施。

(七)争取监管当局的理解

企业集团应积极向监管当局和国资委呼吁考虑企业集团整体的生存发展,正确理解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不要将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简单等同于贷款资金挪用,积极争取监管当局同意由企业集团下属财务公司协助贷款行进行贷款资金的监控,财务公司在其中担任“监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09

2、龚庆.根据三办法一指引完善贷款管理,经营管理,2009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2008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团贷款业务指引,2007

5、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1996

第4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运用资产负请比例指标的监控管理手段,时商业银行经管的安全性进行考核、分析与评价,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关注其资本的充足水平等,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国际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对商业银行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的制度,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

一、资本风险指标分析

评价资本风险的主要指标是资本充足率。一般来讲,只要一家商业银行总的现金流人超过其现金流出,他就具备了清偿能力。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利息支付是强制性的.而资本是能够通过推迟支付股票红利而减少强制性的现金流出,因此,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了其它各种风险的最终防线。一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能够承受违约资产的能力就越大,其资本风险也就越小。但从盈利方面看,则资本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所需资本的支持数量相对较少。资本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商业银行会有以较少的资本开展经营的动机,资本风险也由此会增加。

依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以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扣减项主要包括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以及呆账损失尚未冲销部分等。

表内、表外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比较复杂。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风险程度大小划分为六级权数,即。%、10010.

50,70%和100 % o按照风险权数计算出的资产即为加权风险资产二表外资产项目是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又有可能随时转化为表内项目的资产。信用转换系数是衡量表外资产转换为表内资产风险程度的指标;依照中国目前的规定信用转换系数分成四级。即0%, 20%、50 %、100 %。将表外资产项目的本金数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出的数额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从而获得相应的风险权重资产数额。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以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也是央行实施金融监管的焦点所在。为控制风险。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都做了规定。《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应为8 0。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二、信贷风险指标分析

(一)货款质量指标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是信贷业务,其信贷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其贷款质量的高低、又不仅在微观上会涉及其自身的安危.而且在宏观上对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就是对其贷款质量的管理。贷款质量指标也是中央银行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其具体指标有如下三个: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同属于不良贷款。为控制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不良贷款合计比例不得超过巧%。其中,逾期贷款比不得超过$ % ,呆滞贷款比不得超过5%、呆账贷款比不得超过2 0k。不良贷款比例越低,说明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越高1其控制信贷风险的水平程度也高。同时,它也可以说明该银行经营资产的能力与管理水平较高。

在运用以上指标进行实际分析时,应注意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以对商业银行本身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因为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索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外部力量决定、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如社会政治、国家经济形势等的变化,自然灾害、战争的发生等。这些因素常常会对借款人违约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产生很大影响。导致银行无法按期收回贷款本息而产生不良贷款。内部因素是由银行的信贷资产管理水平、管理政策、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决定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贷款质量、贷款风险,体现在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以及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中。

(二)单个资款比例指标分析。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而言,“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必须信奉的原则。依据这一原则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性问题予以监管,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商业银行对个别借款人的贷款数量和比例,以防止贷款投放过度集中于某些企业或行业,从而增加了贷款的风险。衡量贷款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单个贷款比例指标。它又包括:

为了控制贷款集中过度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单一贷款比不得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比不得超过SO% o此夕卜计算上述指标时应以本外币合并数计算。

三、流动性风险指标分析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管理工作,因为实践经验证明缺乏流动性常常是商业银行陷人财务困境的早期信号之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收益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确保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钩的匹配,最终减少流动性的风险。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有三种: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战略、负债的流动性管理战略以及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战略。一般来讲,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战略由于储备了流动性因此具有较高的成本,负债的流动性管理由于依赖借人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具有较大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则采取了总量平衡、结构均衡的管理方式。

根据以上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也就产生了以下监管指标:一资产流动性指标流动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

该指标是以人民币、本外币合并计算的。其中.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国库券、1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 1个月内到期的贷款、1个月内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其它经人民银行核准的证券。流动负债包一个月内刹存流动资产比例指同业;侧重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数值越高,即流动性资产余额越高于流动负债余额,则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是,该指标太高,又可能意味着银行的资产利用程度、效率不高,其盈利能力也会不高。

为衡量与控制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

2.存贷款比例指标存贷款比二

各项贷款期末平均余额该指标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统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款资产被贷款资金占用的程度。存贷款比例越大,即贷款额占存款额的比例大.它表明银行占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因此反映银行的风险程度就大。通常,商业银行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该比例较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该比例也会有所升高一此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进取心、对市场的把握与对风险的态度等,也会影响该比例的大小.,例如,注重资产安全、经营稳健的银行,其存贷比会较低一些,而追求进取、重盈利的银行其存贷比就会比较高。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对于实行增量考核的商业银行.计算该指标时则用平均增加额代替平均余额。

由于该指标仅仅是以期末余额数作为计算依据,并且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质量及收付方式等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在运用该指标对一个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际分析时,我们不仅要看该银行的存贷比是否符合银行法的规定,而且还应该进行深人、具体、细致地分析。不仅看期末.还要分析平时。同时,还应该考核其它流动性风险指标。

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该指标是存贷款比例指标的分解和补充.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程度。中长期是以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为限。人民银行规定中长期存贷比不得超过1209。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结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该恰当安排贷款资产的期限与种类,以保证及时支付各项存款。合理搭配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以便提高银行的变现能力,减少支付准备,提高资产收益率。

第5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为应对流动性风险,存贷比于1995年正式写入《商业银行法》,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实施达20年之久的存贷比监管指标终于“松绑”。

随着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简单的存贷比指标由于约束流动性已不再适应眼下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且正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行政性约束,而业内关于是否废除存贷比的争论也由来已久。从负债端来看,存贷比监管虽有利于督促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但是由于存贷比约束下的存款立行策略意味着银行的存款吸收压力极具刚性,因而存贷比考核是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集聚的核心。伴随金融脱媒的发展和主动负债的兴起,存贷比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银行不得不通过不断扩张负债来增加信贷投放,催生高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和月末高息揽存款,对存款成本的提升推波助澜,尤其是增加中小银行的存款成本。从资产端来看,存贷比考核不符合派生存款能力下降的现实。由于小微企业存款派生能力弱,在存款立行策略下难以成为银行的战略重点,因而存贷比考核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根源。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致商业银行存款流失加剧,存贷比明显制约了贷款投放能力。同时,存贷比考核不符合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负债资产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实际上,近年来对存贷比的监管已经开始松动,监管层对于存贷比的计算口径已经进行了多次灵活的调整。2006年,银监会将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从存贷比分子扣除。2011年,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所对应贷款从存贷比分子扣除,同年开始实施月度日均贷存比考核。2012年,将村镇银行使用支农再贷款、主发起行存放资金发放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从存贷比分子扣除。2014年6月30日,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贷存比计算口径,分子(贷款)扣除六项、分母(存款)增加两项。同年底,央行明确从2015年起,对“各项存款”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将部分原属于“银行同业存放”项下的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如今应势而为,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转为监测指标。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实际上不管是对于银行的贷款规模还是流动性状况,都有相应的完备监管指标。巴塞尔III协议中已经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相较于简单的存贷比监管,这两大指标覆盖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更全面,比存贷比这一传统指标更准确,更加接近流动性监管的实质。存贷比取消后,LCR和NSFR有望成为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取消存贷比的益处

取消贷存比法定指标的约束其影响深远。取消存贷比的约束可以给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的分布上以更大的自主性,缓解银行揽存压力,促使银行将部分精力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银行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将增加,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

取消贷存比考核指标,既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也从制度上消除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既是呼应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大方向的有效步骤,也是为银行松绑的重要一步,可以给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的分布上以更大的自主性,缓解银行揽存压力,促使银行将部分精力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银行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将增加,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存贷比相对紧张的中小银行而言,这一红线的取消将使其受益更多。

缓解银行高负债成本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资产和负债业务都日益多元化,取消存贷比的约束可以给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的分布上以更大的自主性。

信贷资产端经营主要受信贷额度、资本金、存贷比等限制,存贷比考核的取消将解除银行头顶上的紧箍咒,缓解银行揽存压力,部分精力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将增加,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取消存贷比考核后,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减轻。目前,同业拆借利率已降至历史极低水平,存贷比取消后,一般存款和同业存款并无区别,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同业负债替代一般存款,减轻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上升压力,季末资金紧缺时银行可通过同业拆借满足流动性要求。

存贷比取消除了能缓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还有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地方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上升周期下,由于表内贷款受存贷比约束,在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银行的利润考核压力借道表外为上述主体融资,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成为表外融资通道。存贷比监管弱化,通道业务存在价值下降,上述机构将从通道向资管业务转型,实体融资成本也因此有边际上的改善。

化解存款冲时点大战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需求和存贷比指标约束之间存在天然的对抗性。此前,商业银行屡屡上演月末存款冲时点的闹剧,无非是为了达到存贷比的监管指标。银行此前之所以拼命在月末冲时点,是为了在增加存款的同时,放出更多的贷款。由于存在存贷比考核,如果银行存款基数不够大,会造成贷款数相应减少,甚至会损伤实体经济。过去几年中,商业银行还会通过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多种业务创新来为冲时点大战提供资源支撑。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在关键时点对市场流动性的吸收力度在各个资金紧张的时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激发银行差异化发展

在存贷比考核正式取消后,更大的意义或在于将为银行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银行可以在传统的存贷款以外,拓展新的表内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以及各种表外业务。这意味着,银行业的差异化会开始变得明显,部分银行可能会往交易型银行、混业经营方向转型,而一些银行可能会继续专注于存贷款等传统业务。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主流大型商业银行将寻求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突破口。商业银行在开展此类中间业务时,必然寻求规避上述各类重要指标的监管,以扩大自身的盈利能力。

存贷比取消后,一般存款和同业存款并无区别,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同业负债替代一般存款,减轻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上升压力,季末资金紧缺时银行可通过同业拆借满足流动性要求。存贷比取消除了能缓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还有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当然,对所有银行来说,放松存贷比限制,都会促使银行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主动负债在银行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此外,以存定贷、存款立行等传统管理思路,或会逐渐让位于更为科学、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银行经营也将向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预测

中小银行受益会更多

相比于大行而言,中小银行存贷比往往更为紧张。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中资中小型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比高达81.81%,高于大型银行10.08个百分点,高于《商业银行法》法定值75%。同时,有相关机构统计,目前上市银行中已有10家银行存贷比超70%,招商、中信、民生和北京银行更是短期突破75%。再从存款结构看,中小银行流动性强的对公存款占比高达70%,相对稳定的个人存款占比23%。这一现象说明中小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对公客户。这部分客户多是依靠贷款营销而来,单一客户存贷比高,部分银行为了降低存贷比,在给客户提供贷款时,不得不违规给客户循环办理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这也是中小银行保证金占比高达12.32%、高于大型银行9.81个百分点的原因。显然,取消存贷比限制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影响更大。取消存贷比可以刺激中小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信贷规模有望得到提振。尽管2015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5.67%,远低于75%,但有不少城商行以及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75%的这一监管水平。如今存贷比取消,将直接给他们信贷投放释放出更多空间。鉴于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如果存贷比不作为监管考核指标,预计可以至少释放上万亿元流动性。

未来新指标利于银行综合发展

虽然存贷比改为监测性指标,但监管部门并非放弃了流动性管理。预计巴塞尔III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都有望引入成为新的监管指标。

第6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等引起的风暴。它的蔓延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原理与运作机制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现在国内使用较普遍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证券)。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资产证券化这一操作程序包括如下步骤:(1)发起人确定证券化资产,组建资产池;(2)设立特设信托机构(SPV);(3)资产的真实销售;(4)进行信用增级;(5)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6)发售证券;(7)向发起人支付资产价款;(8)管理资产池;(9)清偿证券。

    (三)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包括一个核心原理和三个基本原理。核心原理是现金流分析原理,三大基本原理是资产重组原理、破产隔离机制和信用增级原理,是资产证券化核心原理的深入。

    1.现金流分析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现金流分析原理。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可预期的现金流是资产证券化的先决条件。

    2.资产重组原理

    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发行证券的目标,根据资产重组原理,运用一定的方式与手段,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的行为。

    3.破产隔离机制

    破产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所特有的技术,它使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的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等与证券化交易中基础资产的风险隔离开来,风险也不会“传染”给资产支持证券持有者,资产的卖方对己出售资产没有追索权,在卖方与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4.信用增级原理

    信用增级是使发行的支持证券能够避免与基础担保品相联系的损失或其他风险的过程。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利用“信用增级原理”来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我国金融机构影响的辩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但在监管当局的大力推进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和不断突破的过程。短短的10年时间,中国的商业性房贷额增长了百倍(详见图1,图2),已经从1998年的400多亿元,飙升到2007年6月末的4.3万亿元。

    (二)我国金融机构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1.扩大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各类政策性住房资金的金额不过1600亿元(其中800亿元为住房公积金存款,主要用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根本无法满足住房开发与建设的需求,同样也无法满足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巨大的资金缺口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推上了日程。

    2.增加信贷资金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更灵活、增加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初衷。由于银行吸收的存款大多期限较短,而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相对较长,这就造成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一旦银行发生大量的现金需求而长期贷款不能快速变现,银行就会陷入流动性困境。因此依靠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行之有效的。

    3.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率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金融机构需在资产风险等级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确定资本充足率,建立风险资本储备金。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期限长、流动性差的信贷业务,监管部门对该业务规定的风险权重也较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够使银行有效降低资产结构中高风险资产的比率,以较少的资本获取较大的利润。

    4.丰富金融市场投资品种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较低,大量的资金要寻找投资渠道。但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品种还比较少,主要有国债、公司债券、股票和基金等,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风险低、收益稳定的较长期的证券。

    5.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分散风险作用

    (1)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分散利率风险。房产抵押贷款期限通常都不短,一般是10~20年,甚至是30年,利率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利率波动对住房抵押收益的影响也会很显着。目前房产抵押贷款银行实行的是单一品种的浮动利率贷款,商业银行随时可以根据央行的利率变动而相应上浮或下调利率,购房者为此也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一旦央行出于紧缩经济的考虑而提高利率,购房人借贷的意愿必然陡降。银行对房产抵押贷款的呆账率激增。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这样一来,银行将贷款一次性出售获得收益,利率风险则随同贷款一起转移了出去。

    (2)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分散。银行多为长期贷款,但是居民储蓄是构成可贷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而居民储蓄中又以活期存款为主,这种揽存的短期性与放贷的长期性不匹配,就是所谓的“短存长贷”矛盾。从长期来看,它很容易导致银行陷入资金周转不畅的困境,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险。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将贷款出售迅速回笼资金,就可有效化解这种风险。

    (3)降低信用风险要诉诸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面临着借款人违约或未按时履约的可能性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房产抵押贷款的对象是广大的个人消费者,他们对经济波动的承受能力非常弱,一旦经济发生不利变动,停供和坏账就会接踵而至。

    (4)降低提前偿还风险仍需要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借款人由于收入的变动或是预期利率的变化而提前偿付贷款,不可预期的现金流入就会增加进银行。增加的现金流入会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使表外融资成为了可能,故可以化解风险,提高资本利用率。

    (三)我国金融机构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

    一是主观意愿不强。分散风险是抵押贷款证券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房产抵押贷款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贷款,违约率极低(约为0.5%),因此,大多数银行基于利润的考虑,并不情愿将这类贷款出售来进行证券化处理。因而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对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不是很迫切,这也增加了我国推行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度。

    二是信用评估中介的发展滞后。根据国外经验,只有由国家出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担保机构对证券化资产标的进行担保或保险,再通过权威评估机构的认证,MBS的信用等级才能得以保障。

    三是存在提前还款风险,指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全部或部分抵押贷款的余额,而导致现金流量的不稳定和再投资的风险。一般地,抵押贷款的发放人都允许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全部或部分抵押贷款,这相当于给予了借款人一个“提前支付期权”。

    四是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发放抵押贷款的机构或者证券持有者所遭受损失的风险。它是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中,最难以规避与管理的一种基本风险。五是信用风险,指在金融交易活动中,交易一方的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防范我国金融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对基础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

    加强对衍生和原生产品联动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原始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有效的金融创新需要风险严格可控的基础金融产品的支持。具有衍生特征金融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原生资产价值的变化,但金融创新令许多衍生品价值与真实资产价值的联动关系被削弱。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对衍生与原生产品的联动关系加以研究,防止“假设”因市场环境变化而累积市场风险。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金融监管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首先,注重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监管相结合。次贷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基础。其次,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监管事项、不同监管领域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最后,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三)建立金融创新体系

    健全创新机制金融创新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各类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金融创新组织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管理和协调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创新活动以及与社会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潜在的风险状况提出有预见性的方法和控制对策。其次,认真搞好创新的规划工作。在充分把握和跟踪国内外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许可,明确创新目标,规划创新程序,确定创新重点。最后,建立创新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四)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修补和完善存在的制度漏洞

    首先,建立由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其次,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识别、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对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在关注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员工的道德水平,防范道德风险。

第7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关键词:天量信贷;不良贷款;不利影响;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161-02

1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截至20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规模已达42.6万亿元,其中2009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0.6万亿元,为历年之最。尽管今年来统计数据显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保持双降,但实际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考证。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如果出现高速反弹,且不能及时识别、防范、化解,将有可能危及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 不良贷款的发展趋势及成因

2.1 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趋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多次双降,表明我国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账面上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实际上是低估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主要原因归功于贷款总额增长以及政策剥离,实际情况比想象中的严重的多。不少银行的实际经营水平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中国银行在改组过程中实现“双降”,可是改组后又重回过去主要靠增大贷款量而稀释不良贷款的老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尽管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低水平,但是比较贷款总量的过度增加,情况不乐观。2009年,中国银行业放出天量贷款,天量信贷在给银行业绩带来支持和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同时,也使银行未来面临不良资产大幅增加的风险。这是因为不良贷款率是“滞后性”的总量指标,当分子和分母的数据不是在同一个时点上显示时,这样的不良贷款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它并不能表示银行新增信贷的风险程度。2009年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天量信贷使分母迅速增加所致。因此,不良贷款余额将更能反应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而未来的不良贷款余额很有可能上升。

2.2 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成因

(1)在高速增长条件下可能出现信贷投放的不审慎行为。

2009年信贷增长集中在一季度,1月份是创纪录的1.62万亿元、2月继续突破万亿元达1.07万亿元,3月份竟然破1月份的纪录达1.89万亿元。如此高密度的发放贷款,银行在利润的驱使下,降低审贷标准,向高风险企业、投机型企业发放贷款,银行资产的风险增高。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可使不良贷款上升。

2009年天量信贷中,有40%流入到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中。地方政府的资金原本应由财政部提供,但我国银行代行部分财政支出,把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财政性支出,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除了传统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土地储备、国资经营等领域成立融资平台外,还在第三产业如文化等行业成立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相互独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部门或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大部分融资平台“暗箱操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存在管理失控的危险。融资平台公司本身也缺乏有效地公司治理机构,内部控制措施薄弱,信贷资金风险较大。尤其是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运作缺乏人大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地方政府使用的随意性很大。由于投资方向多为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会产生市场平均的经济效益,融资平台的经营活动不具有可持续性,会在不确定的将来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危机。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为1万多亿元,2009年中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目前,地方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负债率极高,举债速度还在加快,但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难以偿还,而使银行陷入财政陷阱。

(3)贷款挪用于股市、房地产使不良贷款上升。

贷款的企业中存在将贷款挪用于开具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或将贷款用于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房地产等资本市场的现象。2009年有近20%的贷款流入到房地产领域,而挪用的资金更是无法计量。一旦贷款挪用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的领域,不良贷款将上升。

(4)贷款集中度风险加大。

由于信贷投放扎堆到基础设施领域,面临贷款集中的风险。虽然从各家银行来说,信贷投放仍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从全国宏观层面上把握,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银行贷款的行业、地区、客户集中度越大、越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3 不良贷款对银行及金融系统的影响

银行的金融安全主要由银行的经营效率所反应。在所有的因素中,不良贷款反映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而又影响银行的赢利性、流动性和清偿能力。银行的大量资金被确认为不良资产时,流动性危机就发生了。

(1)不良贷款对银行赢利性的影响。

不良贷款将影响银行的赢利性、流动性、偿付能力。在会计核算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要相应的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是冲减当期损益的,所以,不良贷款增加得越多,对当期利润的负向影响也就越大。不良贷款的增加使银行利润持续的减少将最终威胁银行的生存能力。2009年不良贷款的余额为4264.5万亿,不良贷款率为1.6%,银行的利润6684.2万亿,假如银行不良贷款率再上升0.5个百分点,那么银行一年来将无利可图。逐渐增加的不良贷款减少了银行的利差,利差反映了一个银行的经营效率,由于不良贷款的利息收益不能计算而且银行为不良贷款设置了各种准备金,使银行的利差在不断的收窄。

(2)不良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影响。

不良贷款减少了信用机构的流动资金头寸。不良贷款影响了借款者和放款者双方的利息。当银行资产被确认为不良贷款时,不良贷款使得贷款中的一部分资金在流向银行时速度变缓,表现为只能流向银行一部分或是根本没有资金的流入。这就使得银行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发展优质客户和进行理性投资,阻碍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降低了银行资产的收益能力。

(3)不良贷款对银行的偿付能力影响。

利润和流动性下降最终将影响银行的偿付能力。当银行面临巨大的不良贷款,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偿付客户的存款。为避免银行危机的蔓延构建金融安全网,中央银行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满足银行的偿付需求。

当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企业的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亏损,银行就会紧缩银根,提高利率,靠借入流动性资金维持经营的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一旦资不抵债,必将引起违约破产,将给银行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而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使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如果发生挤兑,将使银行破产,危害金融稳定。

如果发生危机将首先从中小银行开始。这一方面与不同规模银行自身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有关,尤其是大型银行在近些年来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和银行改革逐步显示出风险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也与其客户群体存在差异有关。小银行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调整能力有限受危机影响较大,同时中小企业本身生命周期较短,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大。大银行的大型企业客户占比高,这些企业财务能力雄厚,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经营能力相对较为稳定,同时能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自身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再次,2009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下降、利差缩小,各家银行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同程度地采取“以量补价”的策略。国有商业银行在大型项目、大型企业的竞争中迅速地击败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使中国的银行业竞争由服务业竞争下降为规模竞争。由于利润增长的压力,中小商业银行被迫大规模向非优质客户贷款,加大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4 防范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1)提高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信贷交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际上,自2008年底至2009年初,银监会连续两次要求商业银行提高拨备覆盖率,尤其要求五大国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原来的100%提高到150%,银监会等管理机构应密切关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的实际情况。

(2)加快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权责制,从体制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授权制的讨论由来已久,在授权决策上权、责、利不够清晰,存在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致使信贷风险不能有效控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现代商业银行权责制度建设,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透明度,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3)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构筑一个安全、流动、高效的管理平台。一是完善授信风险机制。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业务环节中分段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独立。二是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动态检测体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信贷风险发生。三是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统一不良资产质量统计口径,反之统计口径不一出现监管真空。四是加快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实现信贷人员集约化管理。

(4)建立健全不良贷款风险转化机制。首先监督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企业作为贷款最终运用者,是控制不良贷款的源头。银行应强制规定企业充足流动资金,监督企业行为。再者,对于一些担保手续不全的贷款应尽快补全有关手续,确保抵押贷款的抵押权有效。逐步减少信用贷款量,规范完善担保抵押手续,整体实施担保与抵押体制。另外应按规定提取适当的贷款风险基金,加强对贷款风险管理,提高银行资本比率,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银行资产。

参考文献

[1]赵洪丹,丁志国,赵宣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真的双降了吗?――基于2003-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571-73

[2]王千红,樊新民我国银行也不良贷款率下降的理性思考――基于双因素贡献度的实证研究[J]金融领域,2010,(4):93-96

[3]普华永道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61

第8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关键词]美国,流动性过剩,次贷危机,商业银行,博弈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面更广、涉及主体更多的“次级债风波”。令我们震惊的是,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力雄厚和管理先进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同样未能幸免。无论是商业银行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经营者,对此都深感困惑。但是,从商业银行视角系统地剖析,尤其是在解释为什么花旗等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也深陷次贷危机方面,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我们力图从流动性过剩这一视角,剖析该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和经营模式变化,探讨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机理,试图从中发现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导致信用风险快速膨胀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不足会引发商业银行挤兑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而银行流动性过剩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和模式,容易导致过度竞争。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缩减滞留在体内的过剩资金,往往盲目地追逐大户,非理性地降低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容易放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及其危机正是美国银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刘克崮,2007),但是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2l世纪初。尤其是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并从2003年6月26日~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1年多的时间。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造成了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竞争者纷纷进入市场。为了争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一些国际投行纷纷大举收购中小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2003年汇丰控股收购国际住房公司,2006年德意志银行收购IT抵押贷款公司,以及摩根士丹利、美林、萨克森资本管理公司分别对贝尔斯登、第一福兰克林、安可信贷公司的并购,都是为了迅速进入美国房贷市场(金季,2007)。同时,受高额的利润回报所驱动,贷款经纪人队伍增长迅速。二是贷款标准越来越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多,可贷对象少,于是大胆创新贷款品种,竞相放宽房贷标准。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房贷品种,例如,只付息贷款、3年或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更有甚者,由于房贷市场竞争激烈,无首付、只付息、可调整利率等诱惑性利率不仅用于次级贷款,甚至发展广泛用于次优级、优级房贷。2005~2006年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有50%具备上述“创新”特征(金季,2007)。结果,拿不出收入证明或抵押品不足的家庭也拿到了贷款。

过度竞争使得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为积极争抢优质客户和降低风险,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开始运用成熟起来的资产证券化工具,拼命降低融资成本,采取低息战略展开恶性竞争。结果,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被扭曲,差异化高质量服务的成本根本无法通过利率调整来负担,信用风险也就越积越大(孙立坚、彭述涛,2007)。在宏观经济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利率下调等),过度竞争导致的“信用风险膨胀”问题就暂时被“虚假的繁荣”所掩盖。但是,这种过度竞争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存在致命弱点,那就是无法抵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一旦利率上升或楼价下跌,借款人的套利活动就无法获益,金融机构的资金链也很容易断裂,风险随之而来。

二、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生的新变化带来了新风险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一是存款的持续增长和信贷增长的乏力,导致银行的利差收入明显下降。二是流动性过剩和长期的低利率使传统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非常低,甚至出现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在追求盈利动机的驱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信贷模式新变化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寻求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风险,具体体现在银行的贷款对象、贷款品种和贷款运作模式等方面。

1.贷款对象日趋多样化。商业银行积极开拓零售业务,甚至把那些不完全符合信贷标准的个人客户也纳入到服务范围里来。同时,还积极给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对冲基金、渠道公司和结构性投资公司等发放贷款。这些公司通过股权质押或债券质押,从银行获取大量资金。

2.贷款品种出现了新变化。近年来,金融机构针对次级贷款申请者大多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开发出包括可调整利率贷款在内的多种新贷款产品。

3.贷款运作模式出现了新变化。目前,金融市场上的一个结构性变化是新交易模式占比越来越大。以往,银行发放贷款大多将贷款资产留存于本行表内账户。如今,特别是那些大的、活跃的国际化银行,越来越多地转向“原生—分销”模式,即先发放信贷资产,再把它们卖出去,通常是卖给银行体系外的投资者。通过转让信贷资产,银行又为发放新贷款创造了空间。

(二)投资模式的新变化

美国流动性过剩和长期的低利率使传统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非常低,因此商业银行多余的资金纷纷流向高收益的证券或“另类投资”(如次级房贷)等金融衍生品。

1.证券投资。美国的银行可以投资的证券种类较多,包括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按揭抵押债券、资产抵押债券、股权投资等等。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证券投资结构,按揭抵押债券等投资占比逐渐增加。目前,美国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联银行等银行都将投资重点放在按揭抵押债券市场,大多银行的按揭抵押债券投资量都占到证券投资总额的80%左右。除了按揭抵押债券投资之外,美国商业银行还投资各类资产抵押债券,包括信用卡应收账款、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等等。截至2006年年末,在上述几家美国的银行中在资产抵押债券领域投资占比最高、金额最大的是花旗银行,其比例为10.52%,金额为270.9亿美元(胡斌,2007)。这也为2007年爆发的次级房贷抵押债券事件中花旗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埋下了伏笔。

2.“另类投资”。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资产长期的低收益迫使华尔街寻找比传统投资回报更高的品种,“另类投资”应运而生。所谓另类投资,指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其中证券化资产就包括了以次级房贷为基础的债券以及这些债券的衍生金融产品。在美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设有专门的另类投资部门。以花旗银行为例,2007年年末其另类投资部管理的资产共592亿美元,其中自营105亿美元,代客487亿美元。

三、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的收益与风险博弈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在资产价格重估泡沫中权衡好收益和风险,权衡好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始终在与监管机构和市场进行着博弈,始终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过程中决策。

(一)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博弈

作为世界上风险管理最先进和完备的金融机构,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不可能不知道次贷及其衍生品投资的风险。明知次级贷款有风险,明知另类投资风险高,为什么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仍长时间地乐此不疲?其中一个原因正在于“格林斯潘期权”。期权相当于一种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错误由别人承担后果,显性或隐性的担保引起投资者行为的异变,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不怕另类投资出问题,到时美联储不会不管”,在这种信念支配下,美国商业银行集体“绑架”美联储,因此更加大胆地卷入高风险的投资活动。

(二)商业银行个体与市场的博弈

按照行为金融学的分析,金融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下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单个银行经营决策层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最突出的特点。这种“从众心理”也称“羊群效应”。在“羊群效应”的驱动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往往会出现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因此,单个商业银行要与整个市场和潮流博弈,可能会承担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耐心。

(三)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博弈

在与监管机构的博弈中,商业银行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客户和业务;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很容易扭曲决策标准,放松信贷条件和要求。除此之外,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董事会结构和薪酬制度安排容易导致金融家更富冒险精神,更偏好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成功了,不但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而且可以带来个人成功荣誉;金融创新失败了,金融家还可以换个单位继续工作。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传统金融资产收益率逐渐走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断繁荣,商业银行在收益与风险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容易放松风险管理的标准。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准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面对房价不断上涨,贷款人重点考虑抵押住房的市场价值,而忽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亦即借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面对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贷款人重点考虑抵押债券或股权的市场价值,而忽视了对冲基金、特殊投资实体、证券公司等借款者的杠杆风险和信用风险。一旦利率提高,一旦市场流动性抽紧,这些抵押物的价值将急剧下跌,甚至存在流动性危机,从而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

2.防火墙原则。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理应建立防火墙,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防火墙原则常受到冲击,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是如此。商业银行为其投资银行部门开展的资产证券化、次级债券承销、杠杆融资等业务提供信用增级或贷款担保等,在投资银行部门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业务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证券化分散出去的风险,又通过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承销、担保、信贷额度、融资承诺等表内外业务,重新回到了商业银行体系内。

3.全面风险管理原则。随着金融市场之间的不断融合和各种业务的相互关联,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相互交叉和影响,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更为突出,表内、表外业务风险相互影响甚至转移。因此,以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管理应向涵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转换,这要求商业银行从风险管理文化、风险战略定位、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管理技术等方面做好风险管理。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的暴发说明,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卷入次贷危机的金融机构,拥有非常强的风险管理技术,也曾经成功地抵御了很多的风险,但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在收益与风险的博弈中,仍然功亏一篑,教训十分深刻,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

尽管我国目前并没有次级债市场,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与美国这几年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虽然国家在今年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一部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面临压力。但宏观调控不可能长期持续,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并未逆转。

目前,流动性过剩和较低利率环境推动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汇率制度、利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会增加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所带来的盈利压力,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和小企业业务,同质化趋向下出现过度竞争;我国金融管制的逐渐放开,商业银行纷纷朝着综合化经营方向迈进,积极开展基金业务、投资业务、保险业务和投行业务等;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也会导致经营者或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上述这些因素都会驱动商业银行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如果内部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容易造成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和膨胀。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如何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动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产业周期性变化。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从2004年上半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新一轮的升息周期,大幅提高了抵押贷款成本,使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尽管中美经济结构完全不同,但国内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过度繁荣及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与美国都有几分相似,需要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

为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投资增长过快,我国从2003年9月开始至2008年3月,共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到16.5%,达到历史最高。同时,从2002年2月至今,共12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上调至7.47%。与此同时,我国的流动性依旧过剩,投资增长和外汇储备增加还比较快,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资本市场波动加大。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信贷规模控制,按季控制,严控商业银行信贷增长速度和投向,宏观调控形势趋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关注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的不审慎。银行为了逐利,不惜放低借贷标准;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本应履行谨慎义务的受托人,为了追求收益,不惜降低风险溢价,参与对冲基金等高风险投资,这些不审慎的行为导致了危机的形成,并加剧了由此造成的损失。目前,在我国流动性依旧过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极易出现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审慎的经营行为。一旦市场形势出现扭转,可能对银行的持续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三)在发展住房按揭贷款的同时,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很快,隐含着一定的风险。截至2007年10月,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4.69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8.02%。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并且呈加速发展趋势。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低于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再加上我国近些年房贷市场发展不甚规范,贷前审查流于形式,贷中向客户提供不合理的便利,贷后疏于跟踪管理的现象也很常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健全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严格执行首付政策,适度提高首付的比率;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注重客户信用和偿还能力,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严防信贷风险,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客户和重点机构的监管。

(四)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的快速证券化催生了美国次级按揭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美国次贷危机的传递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有效剥离了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风险,把风险转嫁给了证券的购买者,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程度很低,其潜在不良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之中。同时,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过大,一旦住房按揭贷款出现违约,聚集在银行体系内的风险就会爆发,从而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震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以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

(五)在加强优质大客户服务的同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

由于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存贷款利差仍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主要盈利来源。在多余资金运作难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收益甚至难以弥补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时,为了保证业务增长和一定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就会存在竞相追逐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的冲动。由于优质大型客户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资金,这更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结果,不问贷款资金用途、降低贷款发放标准和要求的现象可能难以避免,从而导致客户违规使用贷款资金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无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集团客户风险和政策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做好优质大客户的维护和营销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密切关注政策风险和集团客户风险。

(六)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鼓励、支持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开发包括资产证券化、信贷替代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创造能够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收益挂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还应加强风险控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切实建立防火墙,尤其要加强对跨市场、跨行业风险的防范。

第9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范文

[关键词] 价格上涨;商业银行;赢利方式

[中图分类号] F830.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60-03

[作者简介] 毛一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我国价格水平上涨的情况分析

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升。1月达2.2%,2月达2.7%,3月达3.3%,4月由于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略有回落,CPI为3.0%,5月起,猪肉价格一路走高。紧接着,牛奶、畜禽蛋产品、植物油、粮食等接连调价,以它们为原料的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的价格应声上涨,5月,全国CPI指数攀升到了3.4%,创下此前2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的8月,CPI达到6.5%,创下近11年来的新纪录,9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到了11月,CPI再创11年新高,达到6.9%。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依然保持上涨态势,加之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国内流动性过剩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等因素,我国的通胀压力仍在不断加大。

二、价格上涨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冲击

(一)社会整体对商业银行赢利影响

2007年以来,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防止和抑制价格的持续上涨,央行货币政策作了适时调整,不断调整利率,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使用各种工具调节信贷增长。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货币政策从“稳健”直接改为“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些都会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总量和流向发生转变,使一些区域和一些行业的信贷风险增加。这种政策的推行将会使一些长期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的企业、投资过热的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地区资金供求紧张,生产难以为继,形成新的贷款逾期风险和损失。同时,资金总量的控制使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贷款信誉度优良的企业不能得到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使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影响它们的还贷能力,造成银行利润的流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我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信贷政策紧缩,造成部分贷款硬损失就是例证。

(二)企业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影响

1.通货膨胀压力下,企业资金使用意义发生质变,产生对银行赢利的影响。

物价上涨时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虽然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所回收的货币资金绝对数量增加了,大于当初所投入的货币量,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名义货币的增加量并不能弥补企业原材料等上涨幅度。本质上来说,剔除货币贬值因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后,企业所实现的资金的增加是一种“虚增”,实际上企业可能是产生了亏损。再加上这种亏损的企业,在物价上涨时期还要增发职工的奖金和福利,这就会使企业用于生产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了维持生产,企业就不得不向银行借款。此时,银行发放的贷款其实质并不是为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提供的资金,而仅仅是补充泄漏了的生产周转资金,以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因此,这类贷款的风险往往是很大的,对银行贷款的回收和利息的收取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银行的赢利。

2.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急剧上升,经营性收入的减少导致信贷风险,影响银行的赢利。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是银行为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特点是贷款期限短,周转性强,融资成本较低,是企业使用最为频繁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是以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等的不同资金需求为对象而发放的贷款。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的配比关系与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配比关系是一致的。企业经营性资金中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关系是由企业的经济性质、生产特点、技术等要求决定的。在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中固定资金的比重大于流动资金的比重,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流动资金的比重是大于固定资金的。在正常的经济背景下,银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合适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贷款增加额中都表现为流动资金的比重急剧上升。这样,造成了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配比的失衡,这种失衡从长远看将会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相联系的是,在价格上涨背景下,由于生产性资金缺口扩大,因此,经营性收入就会减少,企业通过自身发展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就会降低,所借银行的资金一方面除了逾期不还外,另一方面则会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借款,这样就形成了一条资金链,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会造成银行逾期贷款增多,风险增大,造成对银行赢利的影响。

(三)银行自身因素对赢利的影响

1.物价上涨导致银行遭受债权、债务的双重利益损失,造成银行利润的流失。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会使债务人受益,债权人遭受损失。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是集债权和债务于一身的经济实体,从理论上银行可以把作为债权人的损失转嫁到作为债务人的收益上去,使损失和收益相抵。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国的商业银行承受着双重损失。从债权方看,第一,贷款利息的收取往往是按企业借款时所签的合同利率计算的,而企业到期归还贷款时,贷款利率已较大幅度提高,银行组织资金的成本上升了很多;第二,在通货膨胀下,虽然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增,但国家的信贷政策一般是紧缩、限制性的,可是组织资金政策却是鼓励性的,这一反差使银行资金利用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从债务方看,在通货膨胀时期,国家一般要提高存款利率,以组织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推迟市场购买力的实现,其中对未到期的储蓄存款利息还实行分段计息办法。而与此同时,未到期贷款的利息却是按原始合同执行的。因此,造成许多银行的存贷实际利差出现倒挂,信贷资金营运效益下降。这还只是假设贷款全额收息状况下的情况。实事上,通货膨胀下,企业欠贷、欠息的状况比正常时期更加严重,信贷营运实际效益更低。

2.通货膨胀压力下,信贷产品流动性差的缺陷进一步加剧,影响银行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破狭窄的业务范围(贷款业务主要是对工商业发放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形式则是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票据贴现),大规模地介入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贷款领域,极力发展信用卡业务、住房贷款业务和汽车金融业务等,个人消费信贷等中长期贷款迅猛增长,这有利于银行贷款范围扩大,利润增长点增多,扭转银行业务萎缩的局面,确保了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但是,这类贷款一般是中长期贷款,从贷放到收回需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流动性差,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银行调度资金的能力就会急剧下降,经营风险就会显现,其中包括个别贷款对象情况的变化导致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资金紧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起的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都会对银行的赢利造成影响。

三、通货膨胀压力下商业银行赢利的途径

(一)实施反通货膨胀策略,优化信贷结构。信贷结构的优化必须要在充分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协调推进。

1.要认真贯彻关于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的窗口指导意见和监管要求,按计划和政策导向掌握好项目贷款的发放。集中有限的项目贷款增量,重点支持列入规划的重大项目的启动与建设,同时继续加强对产能过剩与潜在过剩行业的信贷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

2.创新金融信贷手段,挖掘信贷市场,增强信贷资金供给能力。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信贷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信贷工作要开拓创新,不断挖掘信贷市场,适量增加信贷资金投放,最大限度满足当前经济形势下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尤其是在巩固原有传统业务品种,形成规模优势的同时,建立有效的信贷业务创新机制,从实际出发,本着方便客户、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树立业务品牌。

3.积极发展多元化融资产品。改变信贷品种结构单一的状况,积极发展贸易融资、重组贷款、搭桥贷款、备用贷款、同业间银团贷款等多种间接融资方式。同时,商业银行在发展中要实现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均衡发展、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均衡发展、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的均衡发展,要顺应综合化经营趋势,积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新业务的开拓、营销、整合能力,最终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二)建立劣质贷款客户退出机制,以提高贷款的质量。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以为企业有政府作后台,不会倒闭,因此,发放的大量贷款不实行及时跟踪监控和退出,结果给银行造成大量的呆账贷款。控制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及时把握信贷的退出机会。对中小型客户一般不发放长期性贷款和担保承诺,只提供有限度的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在贷款到期后,中小型客户继续融资必须重新提出申请,银行保留是否继续提供融资的主动权,同时,鼓励客户使用透支户口,保持银行信贷退出能力。商业银行要优化贷款的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决定贷款的投向,坚持贷款自,不受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对于大型客户来说,要考察、判断这家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财务状况,达到既不影响维护客户关系的目的,又要保持对信贷风险强有力的控制,一是要考察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比例状况;二是考察其有无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一经发现有上述问题,应果断采取退出的决策。

(三)深入分析通货膨胀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加强行业风险防范。行业是生产相同性或者相似性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群体,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受影响较大的行业里必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会遭受经营风险,这种风险的区域性范围很大,并且损失也比较大,如果银行把信贷资金投放到这类行业中,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整个行业的经济分析,把分析角度从单个企业扩展到整个行业,高度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景。首先,要借助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景气监测系统,建立行业信贷风险监测及分析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全面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重点贷款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从而及时有效地规避和减少行业信贷风险。其次,与经委、统计、税务、审计等多个职能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和交流制度,从而拓展企业信息来源渠道,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在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和优先扶持的行业中选择优秀的企业作为自己的信贷客户,这样,从大的方向把握信贷方向,稳定银行的利润。

(四)商业银行要把握资金投放的节奏。根据监管部门的调控目标,把握好投放节奏,确保贷款的均衡合理投放,一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对信贷资金需求进行预测,积极开拓优质信贷市场,提高贷款收益率,缓解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压力;二是保持信贷的适度增长,确保贷款的均衡合理投放,避免大起大落,既要使贷款增长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保证贷款的增长符合监管部门的信贷增长调控目标,要加快贷款周转速度,通过加快贷款的周转速度实现贷款累放量而不是余额的大量增加,提高贷款投放的效率,来满足优质客户的信贷需求,以此来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

(五)建立信贷二级市场。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当银行信贷风险产生时,通过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和转让,可提高贷款变现能力,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这样商业银行便可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积极参与项目投资,扩大住房贷款等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充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达到增加银行利润的目的。同时,当银根紧张时可在二级市场出售这些资产,及时变现,保证支付的需要。而且,如果银行对未来宏现经济形势和个别贷款对象的预测不很乐观时,也可在二级市场出售相关的贷款资产,以转移贷款风险,这有利于商业银行转移风险,降低不良资产率,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

(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商业银行自身,要着力构建全面、独立、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综合收益水平,重视风险文化建设,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同时,要强化资本的补充与管理机制,强化资本约束,使资本完全覆盖风险,实现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和均衡,实现在严格资本约束下的理性增长。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合规体系和合规文化建设,梳理和优化各项制度和业务流程,着力打造流程银行,逐步形成集约化和多元化良性发展格局。

(七)把握人本原则,培养高水平的风险管理队伍。首先,要培养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和稳重的工作作风,培养谨慎的工作态度,这是抵御和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其次,对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心智技能的培训和锻炼,提高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下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完善信贷追究制度。明确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凡是给贷款造成损失的,对相关责任人应有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损失巨大的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此来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力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实现由感性型、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孙雪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7,(8).

[2]詹向阳.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