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简述生命的起源精选(九篇)

简述生命的起源

第1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创建于1927年9月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是构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基石之一。在其存在的近八年之间,创造了许多第一:江西第一支地方主力红军部队――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第一个成立并存在时间最长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一张红色金融纸币――东固平民银行纸币;并且是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等。曾称东固是其一生中三个最难忘的地方之一,等中央领导也对东固赞誉有加,同志更是赋诗称誉东固革命根据地“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对于一个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学术界同仁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表了数十篇相关学术论文。但是,对于“李文林式”东固革命根据地还没有一部反映其历史全貌的专史,而与此相比对井冈山、湘赣等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则已经出版了全史。因此《东固革命根据地简史》作为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专著,它的写成和出版初步弥补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专史著述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告慰了那些为这创建、巩固和发展这一根据地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英灵,这确实令人感到欣慰。通观本书可以看到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专著,真实地再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走过的近八年的历程,并对其基本史实进行了系统的重构。本书共十二章七十二节,从1927年9月敖上会议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基础开始,到1935年3月公万兴特委解体,阐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走过的近八年历程。相对于宏阔的历史而言,文字总是有限的。在这近八年的时间中,东固革命根据地历经创建、巩固、发展、融入和坚持等阶段,也是当时我国革命根据地苦难和辉煌历史的一个缩影。本书全面概述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综合阐述了根据地党、军队、政权、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史实及其历史意义。不仅研究了党在创建和发展根据地时期的辉煌成就,而且对这一中共党史军史的冤案,也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也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本书作者没有局限在仅对革命根据地自身的研究上,而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对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和弘扬“东井冈精神”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本书立足于“史料、史识、史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资料详实,论证充分。涵盖了根据地党、政权、军队,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此外还插配了很多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的图片,可以使读者形象地了解根据地的概貌,内容丰富。作者曾多次前往井冈山、东固山、瑞金等地瞻仰学习,细心搜集有关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并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学术著作和文章进行细致梳理,还综合运用民族魂网、中共党史网等现代网络这一丰富资源,很好地利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经的创建、巩固、发展、融入和坚持等阶段为顺序娓娓述来。深入探讨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东固革命根据地党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对东固“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特点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把握,并提出了“东井冈精神”这一命题。本书丰富的史料积累,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不仅深化了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对全国革命根据地史和江西省苏维埃运动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从深入研究“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出发来探讨其实际历史地位,并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曾称赞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与“式”、“式”、“式”并列齐名的“李文林式”根据地。作者在研究和考察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程后认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集中体现在“李文林式”特点上,它独特的“秘密割据”斗争形式和“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丰富和发展了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红色政权理论,直接促成了井冈山道路的延伸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此外,它还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石,红色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探讨了“李文林式”根据地的特点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形成做出的重要贡献,揭明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地位。

4.本书通过对东固革命根据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井冈”精神这一命题。作者对东井冈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细致的研究,从而得出“东井冈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兴国作风和长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资源”的认识。《简史》进一步从当前社会需要出发,提出了在广大人民群众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用东井冈精神激励理想,树立坚定信念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深厚的文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在谈到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本书也有较多的阐述。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服务当代社会是一个全国大多数革命老区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作者通过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境内的现有的、旧居,平民银行、东固会师、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六十余处旧居旧址及纪念设施进行深入实地走访考察,提出了首先要做好普查、保护和开发工作。其次,开展“十个一”教育和利用节日文化弘扬东井冈精神,以及借助现代媒体力量,发展红色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思考对于保护和开发红色革命资源,弘扬东井冈精神,以及实现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2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吴清源;围棋;信仰

《吴清源》在2007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捧得了金爵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即便如此,公映以来,这部影片面对的是更多的批评,不满与疑惑,由曾经的“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田壮壮执导的《吴清源》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呢?

片名《吴清源》,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告诉所有选择观看这部影片的人,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名叫吴清源的人的影片,至于其余所有附加在这个人身上或是这部影片的符号全部由观众自由取舍,是因为对围棋和“棋神”吴清源感兴趣而进入影院、喜欢田壮壮导演的影片而进入影院,还是仅仅为看电影而看电影进入影院的观众,各自从影片中选取自己心仪的目标。

吴清源的一生,既简单又复杂,既单纯又晦涩。

生命长度接近一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自始至终简单的只有一件事:围棋。然而横跨两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却是复杂的:生存、战争、信仰追求、政治纠葛这些沉重的符号纠缠在吴清源的人生,即使避而不谈也永远存在,童年时代曾为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到段祺瑞府邸下棋,14岁东渡扶桑,开始职业棋手生涯。此后的20几年中,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吴清源在日本棋坛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吴清源在日本棋坛横扫千军,叱咤风云的时候亦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作为一名在日本的中国人,吴清源面临“时代”和“身份”的双重拷问,宗教追求成了吴清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只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困扰,包括最为突出的“国籍”问题。夹杂在中日历史困境中,对个人“身份”的确定只能依靠最本能的选择,无关乎任何人任何事,“关于加入日本国籍的问题,濑越老师也很烦恼。老师既不阻止,也不赞成,只是一直沉默。”无论是为了围棋还是为了下一代,选择加入日本国籍,这只是吴清源给世人的回答。

生命长度接近一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是单纯的,“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然而横跨两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却是晦涩的。在围棋和之下,亦有更多的空白和不解。

无论是作为棋手的吴清源,还是作为在复杂历史背景中生存的个人吴清源,都有丰富的人生作为情节基础,给导演广阔的发挥空间,弱水三干,只取一瓢饮,影片《吴清源》其实延续了导演之前作品的风格,将重心放在“人”上面,写人物、写人物的信仰、写人物的精神,故事情节发展反而淡化,这当中亦有现实的限制,正如吴清源的扮演者、台湾演员张震说:“要演这么一个真人,这实在太难了。吴清源先生的人生经历的见证者都在,一些带有戏剧和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能展开和渲染,反而得简化。”

影片《吴清源》犹如一幅水墨画,空灵而韵味十足。同时《吴清源》作为一部传记片就如“吴清源”这个被表述对象一样,初看是简单清晰的,再看是矛盾晦涩的。风格化的影像表述背后是导演在面对庞大素材的无限可能和暗藏其间的不能逾越的暗流时的小心翼翼。围棋,、吴清源人生等这几个关键词如何在一部影片中有效的统一,导演摒弃戏剧化的叙事手段,精确抽取几个关键词共同的特质,将之归于“静谧”,呈现出“表述层面”与“被表述层面”的缝合。

许多人执着于导演在影片中没有展示吴清源人生中有传奇色彩的“十番棋”赛。虽然并不能要求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要懂围棋,因为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懂围棋,但对影片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起码要明白一件事,围棋是一种静止的运动,围棋的矛盾之处在于无法用视觉影像表现潜藏在棋局和棋手之间的厮杀,即使棋局中厮杀得狼烟四起,有的只是棋盘上起起落落的黑子白子,对吴清源而言,围棋即人生,人生即围棋,导演用不同的棋局对峙氛围表现围棋与吴清源不同人生阶段的交错。初到日本棋坛的横空破世,影片第一场棋局,棋赛开局前,吴清源一人奋力前行,后景是有众多追随者陪伴的对弈者,二人被曲折弯曲的长廊,交错的廊柱远远拉开,伴随着悉窜脚步声和咚咚的鼓点,棋局开始。吴清源坚定而决然的放下第一个棋子。经历着民族情感、个人身份的困扰,以围棋继续自己的人生。影片第二场棋局,吴清源和对弈者二人相偕穿过绿树从中,温煦的阳光洒在二人的身上,两个棋桶并列放在棋盘上,因为个人宗教追求放弃围棋,离开所有关心他的人,其实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抛弃,在此种境地下又因宗教的名义答应对弈,影片第三场棋局,吴清源略带犹疑的走入挤满人群的大厅,棋局开始,静默一段时间,吴清源拿起一个棋子平静的放在棋盘上,离开“玺宇教”,超越了自己心灵和精神的彷徨迷茫。影片第四场棋局,吴清源在众人祝贺喜得贵子后,平静的和对手开始比赛,走在人生的最终阶段,所有的一切都得以升华。影片第五场比赛,日本围棋界为吴清源举行退隐仪式,空旷的棋盘上,一个黑棋被放在中元的位置,影片结束。中间还穿插一场戏,几个棋手在对弈,一颗炸弹爆炸,周围的东西轰然倒塌,棋手扑身护住棋盘,然后大家拂一拂满身的尘埃,平静的继续,通过贯穿全片的几场重要对弈,以形写神,无论在何种境地,对手为谁,无论在人生的低谷还是高潮,棋手始终保持静谧的精神,将生命和围棋融合为一体。

第3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舞蹈起源;生命冲动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90-01

一、前言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表演的艺术形式,被尊称为“艺术之母”,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人类的肢体为工具,或隐逸、或直白地表达着心灵的体验与精神的要求。舞蹈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古语中有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足之舞之蹈之。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探讨其生命本质要从起源说中进行探讨,这样能抓住最原始的东西,抓住舞蹈产生的本质。

二、探讨舞蹈起源的四种说法

关于舞蹈的起源说,在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提出了四种,分别是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生殖崇拜与“求偶舞”、反应征战生活的古武舞和原始祭祀舞蹈。在林君桓的《当代舞蹈美学》中,作者从艺术起源理论探讨了舞蹈的起源,它们分别是模仿与再现的舞蹈、诗言志与舞宣情、从游戏人生到游戏舞蹈、从舞巫同源到祈望胜利、永恒主题与舞蹈、辛苦劳动与轻松舞蹈。不管舞蹈的起源有多少种,它们当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起源都是源自人类内心的一种冲动。

笔者根据以上专家提出的舞蹈起源的学说归纳为模仿说、表现说、说、游戏说。笔者认为归纳的这四种舞蹈的起源说,包括了以上两本书中舞蹈的起源说,生产劳动和古武舞以及祭祀舞蹈都是属于对生活中某些场景的一种模仿,把它们归类到模仿论;生殖崇拜与舞蹈属于说;舞宣情属于的是表现说;还有一种就是德国席勒提出来的游戏说。

(一)舞蹈起源的模仿说

最早提出完整的模仿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认为人类在孩提的时候就有了模仿的本能。关于舞蹈的起源中,模仿说是最早被人所认可的,模仿是对于生活的模仿,舞蹈是肢体为媒介的。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或事物要讲述给别人,我们还不会使用语言,在我们表达给另一个人这种意思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它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了,人们只是去模仿它,然后讲述给其他的人,这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这个模仿的过程中运用的人的肢体,也就是舞蹈的雏形。

(二)舞蹈起源的表现说

所谓表现说也就是中国最早的“言志说”,最早出自先秦时期《尚书・尧典》,表现就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表现的是人的内心的感情。

(三)舞蹈起源的说

性是人与动物相同的生理需求,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能在中产生快乐的也就只有人类。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起源的舞蹈是对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不只是动作,更重要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生命的冲动。

(四)舞蹈起源的游戏说

游戏说最早是德国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关于游戏说,人们说人类的舞蹈都是从游戏中得来的。不管是舞蹈起源的模仿说、表现说,还是舞蹈起源的说和游戏说,它们都是人类生命冲动的一种体现,舞蹈的产生与生命体的运动是分不开的。模仿是对于生活自然一切的模仿,人们正是由于模仿才得以交流和表达;表现说体现了人类生命的发泄,人类要通过肢体的动作去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说是人的生理机能的一种体现,唯独人类才有的,为舞蹈的生命冲动提供了参考。

三、总结

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探讨其生命本质要从起源说中进行探讨,这样能抓住最原始的东西,抓住舞蹈产生的本质。本文总结了舞蹈起源,归纳为模仿说、表现说、说、游戏说,从这四种舞蹈的起源中阐述了舞蹈生命冲动这一个舞蹈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伊莎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M].张本楠,译.北京:九州

出版社,2006.

[2] 吕艺生.舞蹈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4.

[4] 林君桓.当代舞蹈美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2003.

[5]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58.

第4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组织战略;使命陈述;组织绩效

一、 使命的定义

辞海中对使命解释为:使者奉命出行。“使命陈述”是对“Mission Statement”的直译。目前普遍认为使命陈述的理论来源于德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来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三个经典问题。德鲁克认为: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地位或公司章程定义的,而是由企业使命决定的,只有对组织的使命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才能使这个组织有可能具有清晰和现实的企业目标。在谈及非营利组织管理时,德鲁克提到:任何使命陈述必须全面的反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三要要素,否则就无法达成最终的目标、最终的愿望以及通过最后的检验,也就无法调动组织的人力资源来做好正确的事情。尽管组织使命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但其定义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随后也便引起管理学界针对使命内涵的大量讨论。

国内外对使命陈述的内涵表达不一,总体上讲大概有以下四种解释。第一类是从使命陈述的组成部分来解释。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自身的概念、价值观、政策、信念、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使命陈述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使命陈述在现实当中存在多种的名词性解释,例如使命陈述有时可称为纲领陈述、目的陈述、宗旨陈述、信念陈述、经营原则陈述或对组织业务定义的陈述(FredR.David,1987)。第二类是从使命与领导关系来解释,他们认为组织使命陈述反映的是组织领导的基本信念和组织的战略方向,外显为组织存在的特性(Dess & Miller,1993)。第三类是从战略角度来解释使命陈述(Thompson & Strickland,1993;Michael & Hitt,1995),他们认为组织使命陈述是战略性的,它强调组织独特的战略目标,是组织内在战略的外在表现和应用。也有学者认为使命陈述是组织对其目标和雄心的表述,是组织行为的向导,而且还可以作为组织文化的象征(Andrew Campbell,1997)。第四类是从使命陈述的具体特征来理解。使命陈述是组织目标精简而又正式的成文,它指导组织行为,阐明组织宏观目标,并提供有意识的指导(Hill & Jones,2008)。从使命的易读性来看,使命陈述是一种容易让人们理解并产生激励作用的文字,它代表着一个组织朴实的价值,极易让组织内部人产生认同感,让组织外部的人产生敬重感(Setayesh & Pitt,2011)。总体上讲,使命陈述概念的界定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但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核心价值、利益群体、目标等因素的概括性总结,并产生引导、激励和宣传认同的作用。

使命陈述与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是比较相近的概念,很多组织既有使命陈述,又有价值观和愿景。为更好地理解使命陈述,有必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价值观融入并维系着愿景,而使命陈述则是组织存在的基本目的;使命陈述回答的问题更集中于“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愿景陈述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组织”。Miller和Dess(1998)则这样区分愿景和使命:“愿景描述了对未来的渴望,它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情感和渴望,而使命陈述则包含了目标、竞争差异、市场、产品和服务等的考虑,因此是战略意图的一部分”。使命陈述即为一种战略的工具,旨在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具体上来讲,使命陈述对外部环境分析、选择战略机遇、战略集团选择、进入替代品市场、开发互补产品或服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应该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贯彻到战略管理活动中。从上述的辨析中可以发现,使命陈述与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本质性的差别,使命陈述包含价值观和愿景的一些因素,更强调指导性和目的性,是战略执行的出发点。

二、 使命陈述的要素构成

关于使命陈述的要素,国外有九要素、八要素、五要素、四要素、两要素说。Fred.R David(1986)提出的九要素说,其内容包括: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发展与盈利能力、经营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形象、关注员工。之后,Fred.R David(1987)与John.A PearceⅡ则共同提出了八要素说,即:特定的目标顾客和市场、产品或服务的原则、特定的地理区位、核心技术、生存发展与盈利能力、公司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形象;Jorge Vasconcellos E.Sa(1988)认为使命陈述包括地域、产品、技术、需求、客户五要素。Klemm则认为使命陈述包括目的、战略目标、量化的计划目标、业务界定四要素。Simon.L Dolan、Salvador Garcia提出了两要素说,认为使命陈述的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经济维度的,即资本投入的盈利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另一个是社会维度的,主要是组织在社会承担责任的方面,如提供就业等等,后者依赖于前者,两个要素不可分割。

使命陈述的构成要素是使命管理的重点,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是通过分析知名组织的使命陈述的要素构成和组织实际绩效的关系,各种要素学说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则是组织关注的重点向组织哲学、组织形象和自我认知与客户四个因素转移。在现实中,传播学领域也会关注组织使命的制定,但讲究更多的是语言技巧和文字形式的展现,如何加深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值得说明的是,组织管理对组织使命陈述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往往是被忽略的,这一假设即是组织对使命陈述的切实行动,表现在产品质量、定位、服务等方面。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假设,使命陈述要素研究的分析基本等同于传播和营销的研究。

三、 使命陈述与绩效的关系

关于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并且实证的范围和验证的内容是不断的扩大和丰富的过程。组织使命陈述与绩效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组织使命陈述并非包含要素越多,绩效就越好。使命陈述的范围从公司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三个因素开始(Pearce & David,1987;Bart & Baetz,1995;Zachary,2008),后来对使命陈述要素扩充到目的、价值观、竞争战略等16个使命陈述要素(Bart,1997),最多的时候,使命陈述包含了25种要素(郇金宝,2010),但研究发现只有9 种与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他要素与企业财务绩效未见明显相关关系。但是一般情况下,企业价值观或企业哲学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持久的正向相关关系。

看似与绩效关系紧密的因素,并非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前的研究在探索更多使命陈述要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对一些看似关系紧密而实则松弛关系的验证,比如,使命陈述中价格指标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Green,2003);人们通常认为的提供方向感、管控机制、激励这三个使命陈述最重要的目的,在研究中并未显示出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但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帮助进行非例行决策”却体现出了与组织绩效的显著正向相关性;低绩效组织在使命陈述中包含了大量技术要素,而更多的高绩效组织包含了区位因素、公司哲学(Williams,2008)。有学者比较关注使命陈述的修辞和表达方式,其实证结果表明:以积极的修辞风格表述,则对组织产生积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Janet & Sandy,1999)。

使命陈述对组织绩效的作用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使命陈述的内容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是通过中介变量发挥逐级发挥作用(Bart、Nick & Simon,2001):使命的满意度对员工承诺具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员工承诺对员工行为产生了最强的促进作用,员工承诺又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为了推广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研究的实用性,有学者剔除了组织的国别限制,其实证结果证实国别的差异对组织和绩效关系的影响并不大,但从长远来讲,组织使命陈述如果能有效结合国情提出使命有助于提升组织绩效。关于使命陈述中利益相关者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包含的利益相关者越多,使命陈述就对组织绩效有更积极显著关系,但是包含员工、社会这两个利益相关者的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Bartkus,2006)。

四、 中国企业使命陈述概况

在中国,企业组织对使命陈述的关注远远高于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大量沿用企业组织的改革思路,因此 选择企业组织使命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鲁克认为:“企业使命是一个群体的共同使命,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事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两者的结合就是管理”。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论断,指引着企业家开始关注企业自身的使命发展,也让管理学家对使命的理论和组织绩效关系有了更宽泛和深入的研究。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使命陈述有着自身的特点,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定逻辑。如果从文化差异上看,中国企业组织使命陈述具有自身的特色具有合理性,而从规范和标准上看,中国企业组织使命陈述出现不少偏差。

中国企业使命陈述的规范性欠缺,涵盖的要素过于狭隘,关注较为普遍的三个方面是公司哲学、公众形象、产品和服务。中国企业使命陈述可以分为三个导向,即行为、利益相关者和竞争导向,比较而言,国有企业使命陈述水平高于民营企业,公司哲学和公众形象受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关注,但是,国有企业更关注产品,而民营企业重视客户,两者在技术、增长、盈利的关切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使命陈述中存在大量具有政治色彩和口号性的“标语”,诸如:全力服务地方经济;扛起民族大旗,振兴一方经济;勇攀高峰等。相比国外企业,国内企业使命陈述更多关注产品和服务以及观念,其次是市场、员工等要素,同时发现国内高科技企业比传统企业更加关注重视使命陈述,强调创新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情感。中国企业使命陈述中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使命陈述并非局限于企业本身,还通过国家政策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简短、清晰且和组织文化紧密相联系的陈述方式,与跨国大企业在此方面的差距缩小。

国内对使命陈述的研究有时候过度关注细节和形式,例如对字数的关注。研究发现使命陈述字数多少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存在相关性。一项好的使命陈述应将使命构成要素、特定目标、利益相关者尽可能的包含在内,精炼的使命陈述确实容易让人接受,但为了丰富其内容,必要的文字是不可缺少的,理想的使命陈述字数最好控制在125个字以内。有不少人认同这种经过系统思考和精心设计的使命陈述,事实上,精巧的使命陈述确实为在市场上,特别是在企业形象和地位方面给公司以丰厚的回报。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借助于标杆管理模式,大多数公司倾向于在内容上模仿标杆公司的使命陈述,甚至是愿景表达,此类使命陈述无法与组织特征匹配,无法与核心竞争力相容,难以得到员工认同,并没有发挥出使命的引导、激励和定位的价值。

五、 简要评述

从上述的综述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使命陈述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侧重点有所差异。国内国外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用使命陈述的关键因素诸如客户、服务、企业形象、经营哲学等,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使命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大多数研究支持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在影响的强度上,关键要素方面会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战略选择会有所差异。这也为使命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口,那就是在特定的行业中,究竟什么样的使命陈述要素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这些核心的要素入手,或许是探索突破中国组织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

国外的研究关注规范性的解释,即使命陈述概念和要素的探讨,这就奠定了概念操作化的基础。国内的研究注重的是从当前问题出发,用国外的标准来规范国内企业的使命陈述。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拿国外的理论标准直接来规范中国的企业是否适宜的问题。另外,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少研究发现中国各类组织的使命陈述开始体现自身的特点,但对自身特点是否有助于促进绩效的改进,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讨论。国内各类使命陈述研究关注的另外一个层面是使命与战略的联系,强调使命对战略的指导作用,而在具体的使命要素分析与战略契合层面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

总体来讲,中国当前对组织使命陈述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对使命陈述的规范性研究并没有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在组织使命陈述的研究和实践中,以下两个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是对使命陈述制定的过程应将其作为组织学习的过程。领导层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沟通,这个实践环节是组织使命契合组织特征和员工认同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了组织使命陈述是一纸空文还是行动纲领。研究可以关注的一个角度在于员工培训中对组织使命的学习能否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满意度。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组织使命与组织战略的关系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战略调整很容易陷入迷失境地,而在这种状态下,鲜有组织能够回归到使命角度看问题,更多是应激性的战略调整,争取当下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研究可以关注的角度在于变革环境中,组织领导、组织战略应该如何寻找到重申和回归使命看问题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R·Duane·Ireland, Michael·A·Hitt: Mission Statements: Importance, Challenge, and Recomm- 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 Business Horizon/ May-June,1992:36.

2. Christopher·K·Bart: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Mission Stat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ey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825.

3. John·A·PearceⅡ, Fred·R·David: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The Bottom Lin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May,1987:109.

4. Dolan S L, Garcia S, Richley B. Managing by values: A corporate guide to living, being alive, and making a 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2006.

5. Christopher·K·Bart: Industrial Firms and the Power of Mission, Industry Marketing Management26,1997:373.

6. Zachary·Sheaffer, Dana·Landau, Israel·Dr- ori: Mission Statement and Performance: An Evi- dence of Coming of age,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Summer,2008:52-58.

7. 陈劲,阳银娟.管理的本质及管理研究的评价.管理学报,2012,(2):172-178.

8. 林泉,邓朝晖.朱彩荣国有与民营企业使命陈述的对比研究.管理世界,2010,(9):116-122.

9. 曹德骏,胡燕平.企业理念与使命陈述的规范化.财经科学,2003,(6):79-82.

10. 饶远立,邵冲.46家国内企业使命陈述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5,(1):64-68.

11. 梁媛园,饶远力.国内企业使命陈述实证与变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4-27.

12. 郇金宝.使命陈述质量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0,(8):178-181.

13. 郇金宝.企业使命陈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10,(11):181-183.

14. 樊帅.企业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整合互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9.

15. 邓新明.企业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整合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第5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渭南市瑞泉中学,陕西渭南714000)

高考是对考生学业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对中学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高考过后,考生急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总结自己在应考中的得失,教师急于反思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经过笔者对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乙卷试题及考生应答综合考量,梳理出考生失分的两个根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考生失分的根源在于用学习思维代替考试思维

学习思维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原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则是原有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学习思维多在于回忆知识,整理和建构新知识。

考试思维是在考场特殊环境下,考生以考题为本,以试题的设问为思维起点和终点,下意识地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发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借助内化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理性地思索出一条通往解决试题问题的思维框架。’考试思维是逻辑思维,它借用内化的思维品质与程序,运用成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性思索。所以无论遇到“生题”还是“熟题”,具有考试思维的考生都会坦然应对。

考试是考生对试题的应答,也是考生与试题的博弈。要在博弈中取胜,除需要具备“强壮的身体”,也需要具有博奕的“技能”及应对命题变化的“思维机智”。学习思维有利于考生“强体”,使考生具备相应的答题基础知识。考试思维是考生必备的博弈“技艺”,只有熟悉命题潜规律,深刻领会命题用语,了解命题技巧的考生,才具有考试思维。只有考试思维技高一筹的考生才能在高考中左右逢源,无论试题出现什么新的变化,都能依靠自己内化了的思维套路破解。

学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也习惯于学习思维,这种定势思维会束缚人的思想,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当学生进入考场,学生转换为考生,思维方式也应相应转变,若考生运用学习思维应试,看到考题,首先回忆以前做过的习题、学过的知识,思维依赖于回忆、再现。由于高考试题是当今考试科研的最新成果,多属原创或改造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几乎不可能储存现成答案。在考试特殊环境下,有些考生由于不能及时“扫描”出想要的答案,会产生答非所问、似是而非的结果,甚至出现答题意志崩溃,难以继续考试。再者,学生的思维往往依靠自己朦胧的经验,考题若在自己认知、经验范围内,还可应对,若超越认知、经验范畴,往往导致无所适从,难以应答。考生运用学习思维答题,往往会导致答题错误,这是考生失分的深层原因。

二、未能有效解读命题用语是考生失分的直接原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高考命题在立意、情境、设问形式上不断创新,命题技能不断提高。无论命题思维怎样变化,命题立意、命题素材、问题指向、考查层次、答题暗示等命题环节还得用一系列的命题用语来表达。要求考生回答哪些内容,答到什么程度,用怎样的方式回答等还需用一些命题语言来限定。评价试题的难易程度、考试结果与预设目标达成度、考生分数能否反映考生实际水平的信度、反映考生差异的区分度等指标也得用命题用语来考量。所以,理解命题用语是考生解答试题的基础,对用语及用语组合的解读程度决定着考生答题质量。正确解读命题用语能使考生产生顿悟,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否则,会使解题者误入歧途,答题难以继续甚或与原意相悖。

命题中出现的“根据材料回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等提示用语,是命题人在暗示考生回答问题所要借助的知识、材料,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该类提示语可能出现在题头、表头、图例中,也可能出现在试题设问中。

分析、说明、比较、判断、描述、简述、指出等用语,一般出现在设问中,是试题对考生答题方式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对考生答题发出的指令用语。特征、分布、成因、过程或形成的条件等命题用语是试题设问中最重要、最能体现题目考查意图的词语,它表达了试题考查的核心,决定着答题的方向,是题干的中心词。只有审清中心词,才能理解问题的内含,领悟命题考查的意图。限定词是对问题中心词(问题或问题背景)起限定(限制)作用的词句,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答题的范围,限定了答题的方向。一个中心词可能有几个限定词,它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忽略了限定词,答案往往会偏离重点,答非所问。

对命题用语的漏读、曲解、误判,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现以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乙卷第36题为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

如果漏读题目中的提示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答题必然我行我素,答非所问。漏读或误解暗示语“图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湖西边是山,东边有河”等图中暗示信息,就无法回答第(1)、(2)小题。曲解答题指令词“分析、说明、简述、提出”,答题思维、表述肯定紊乱。没有正确解读设问中心词“沙源、起沙原因、危害、措施的内含”,答题的全面性就无法实现。

答题过程其实也是考生与试题的心理对话过程,全面获取题中信息,通过命题用语解读命题意图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考生不能正确解读命题用语,就摸不清命题专家的用意及题意。揣摩命题意图,是一种能力,属隐性知识,需要考生长期的观察与反思,不断练习与整合来提升;不能有效理解命题用语,这种显性知识的缺失,是中学教学的漏洞造成的,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针对性的训练。

三、命题驱动是培养考试思维的有效方法

考试思维是考生针对考题的一种条件思维,是依据题中条件解决试题问题的程序化思维。理解、学会运用命题用语是形成考试思维的基础。了解考题构成、初步学会命题,是建构考试思维的捷径。学生不仅要学会做题,若能另辟思维蹊径,学会一些命题初步知识,掌握一些命题技能,深入命题内部,从命题视角研究做题,在命题中感悟,实践中思考,在“做题”与“命题”角色互换中反复体会,才能完善考试思维。

随着高考命题思维不断创新,命题技能不断提高,传统的应试思维也显得无所适从。学习思维导致考生在答题中出现的技术性失误有所增多,成绩与期望值差异较大,付出与成绩不成正比,若不突破传统的复课方式,提高复课效率、效果将是一句空话。中学教学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既能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满足高考考察要求的教学方法。

命题驱动教学法是从考试命题思维入手,让学生站在命题角度,深入剖析考题结构,了解题中每个素材的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创设命题情境,依据情境确立命题立意,选用命题素材,处理图文信息,选取设问形式,选用提醒、暗示、限定答题用语,如何规范组织答案等命题知识。让学生自主命题,同伴做题,自己命题考同伴,同伴命题考自己。在“命”与“做”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不断深化,在对照试卷与预设答案过程中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主命题不仅是命题角色的转变,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及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考题一般由引题材料、问句和答案(备选答案)三部分组成。材料有文字或图表材料、区域地图材料、区域地图与图表组合材料等形式。材料是问句的源头和引子,隐含着命题的考查意向。问句包括三部分,提出问题的行为动词、问题的中心词及问题的限定词。行为动词常用述语如:描述、分析、比较等表达。中心词常用述语如:某某区位、某某成因等是问题的着落点,是考题要求学生回答内容的核心。限定词是对中心词的限定,限定了答题范围和答题方向。答案有三个类型,选择题有多个备选答案,开放题有多样性答案,封闭题有唯一性答案。

下面以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甲卷第37题为例分析命题的一般步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1.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创设情境: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建三江湿地开发,绿色农业基地建设。

3.命题素材:文字说明材料,建三江位置、范围简图。

4.问题设置:以环境优、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设问线索,由农业区位因素切入,说明建三江地区成为中国绿色米都的可行性。第(1)、(2)小题命题指令答题方式为分析,要求考生把原因形成的条件分开剖析。有的考生按指令“说明”回答,第(1)题就错答为“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第(3)、(4)小题答题指令为表述,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和全面性。

5.命题暗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暗示答案隐藏在图文资料中。

“三江平原腹地(经纬度),于1957年开始垦荒,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暗示了答案要点。

6.组织答案:注意答题的切入点、答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0 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第6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一、作者简介与文献结构

(一)作者简介查尔斯·克里斯坦森(CharlesChristenson)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在科内尔大学取得工业与劳动力关系的学士学位,1954年获哈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曾任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项目的部门负责人,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定量方法、管理控制和科学哲学的著作,并作为受托人为一些非营利组织服务。简森于1976年提出当代会计研究的焦点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规范性的和描述性的,因而对会计的研究是不科学的,他呼吁发展出一个实证会计理论,预示着罗切斯特学派的形成。随后,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的一系列文章中重复阐述了简森的若干观点,使实证会计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从而也成为罗切斯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美国会计学会(AAA)都给与了瓦茨和齐默尔曼极高的评价,自此,实证会计研究成为会计的研究主流,尤其是在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方面,实证研究发挥了其研究方法科学的优势,极大地推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同时,对于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瓦茨和齐默尔曼认为,这些评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关注研究方法的缺陷,如检验的解释力不强,模型中忽略变量等;二是关注的是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包括科学哲学。查尔斯·克里斯坦森即是关注罗切斯特学派方法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在被用于评价当代会计研究的标准方面,罗切斯特学派的文章不是方法论,方法论是规范的,没有方法论的承诺,科学不能存在,出于某些特定的原因,罗切斯特学派的研究方法论在逻辑上是混淆的、错误的。

(二)《方法论》的结构该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会计理论的范围,由此提出了实证理论和规范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描述了“实证”理论的起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提出用“经验”代替“实证”的观点,并总结了波普尔经验理论的概念;第三部分阐述了否定形式的经验理论是如何用于预测性、解释性和规范性推理的,并分析了解释性推理和规范性推理在形式上的相同之处和实质上的不同之处;第四部分评价了罗切斯特学派的方法论,指出罗切斯特学派用“例外”作为借口来掩盖其逻辑的混淆;第五部分总结了对罗切斯特学派理论的四点评论,并提出了研究的建议。

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理论的范围如表1所示,简森通过使用一个两栏的列表来阐明规范问题和实证问题的不同之处,通过分析,克里斯坦森发现,左栏的每个问题都是关于会计实体的描述,而右栏中的每个问题则是关于会计人员行为的描述和解释,其所在问题的层次不同,从而批判了简森对规范研究问题和实证研究问题的混淆。即“理解问题解决者的行为”元问题比“关心问题解决者”这个问题所处的层级更高。

因此,克里斯坦森认为,简森将会计问题简单地用规范和实证进行单一的区分不合适,他建议对会计问题作三维分类,首先,要看是问题还是元问题;第二,该问题是用“命题”的方式还是用“建议”的方式解决;如果分类的研究问题能够被以命题的方式解决,那么,第三个分类就是所要求的命题是观察的命题还是理论的命题。如表2所示,克里斯坦森清晰地阐述了该分类法将如何应用于各种各样与会计相关的问题以及可能关注不同分类层次下会计问题的人。

表2的第一行关注的关于会计实体的状态或行为,这是初期水平的问题。第二行关注的是对会计人员和管理者行为的描述、预测和解释,而不是对会计实体,因此,它属于无水平上的问题。克里斯坦森认为,传统会计文献和罗切斯特学派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元水平上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关注什么应该被恰当地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问题应属于初期水平。此外,克里斯坦森虽然赞成罗切斯特学派的观点。即一种科学的理论对于预测和解释发生在它范围内的现象应该是有用的。但是,他认为该种观点是在初期水平的“实证”理论,要求预测的是会计实体的行为,而不是罗切斯特学派直接声称的元水平的理论。此外,克里斯坦森指出,实证理论与规范理论之间存在联系,即在初期水平上一种好的“实证”理论的发展要求无水平上明智的“规范”理论——方法论的指导。

(二)“实证”理论的概念克里斯坦森首先表明了对使用“实证”这个术语的反对,因此在不得不使用的时候,他均加上了引号。然后该文从讨论“实证”理论的起源开始,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了该概念的不足之处。

概念的起源。罗切斯特学派从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处引入了“‘实证’理论”的概念。虽然弗里德曼确实说到“实证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理论’或‘假设’的发展,这些理论或假设能够对未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有效的和有意义的预测”,但其并未使用“实证理论”术语。弗里德曼对“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的区别则归因于J.N.凯恩斯(J.N.Keymes),凯恩斯认为实证科学可以被定义为关注的“是什么”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规范科学可以被定义为与“应该如何”的标准有关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实证科学”的概念与“实证主义”哲学学派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门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已不再受到重视,而逻辑实证主义失败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其建立传统实证主义教条计划的失败,即仅仅针对“是什么”。因此,凯恩斯一弗里德曼一罗切斯特学派对“‘实证’科学”的概念,在哲学意义上是可疑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不仅仅关注“是什么”。克里斯坦森建议用“经验的”(emplrieal) 代替“实证”这个令人误解的术语。

产品与科学的过程观。经验科学可以被看作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过程,实证主义者强调的是科学的产品观,科学的哲学则强调过程观。波普尔是科学哲学的早期代表,认为理解任何过程的第一步都应该是对其产品的检验,如果兴趣是“经验的”,就从真正的产品开始,然后试图解释生产出它的过程;如果兴趣是“规范的”,从一种理想的产品开始,然后设计出一种将要生产它的过程。波普尔关注的是方法论,即科学的规范理论,因此其分析的是一种理想的经验知识体系应该是什么,包括其逻辑结构。

经验命题。波普尔一方面同意实证主义者认为经验科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是命题的集合的观点,接受经验主义的基本理论,即经验能够独自决定科学陈述的真实与虚假;另一方面,波普尔也接受休谟(Hume)关于经验从来不能决定性地建立任何陈述真实性的观点。波普尔最终认为只要科学家遵守某种方法论的规则,单方面的决定性——可证伪性是可能的,波普尔把命题定义为是可证伪的当且仅当至少存在一个可被观察命题通过该命题表明它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正是这个结论促使波普尔采用科学的过程观。由此,波普尔建立了最高规则,即一个曾被确证的命题可能被后来的证据证伪。然而,确证,像可证伪性和可观察性一样,不是严格逻辑的问题,因此,接受一个命题进人经验科学体系总是试验性的。

观察命题和理论命题的逻辑形式。根据波普尔的建议,理论命题的范式可以是禁止某种事件的发生,因此,一个理论命题或定律的逻辑形式就是一个严格的、普遍的、否定存在的命题。理论命题或定律在两方面与观察命题不同:第一,理论命题是否定的存在。观察命题是肯定的存在;第二,理论命题是严格的普遍的。观察命题是单一的。观察命题表明“是什么”。理论命题表明“不是什么”。于是,经验理论也就具有两个特征:一个在逻辑上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集合,包括一些基本事件加上所有自我一致的复合事件,复合事件可以通过形成补集和交集的操作从基本事件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经验定律,每个至少禁止一种可观察事件。因此,在理论认可的逻辑上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集合中,这种理论表明仅适当子集的构成元素在经验上是可能的。

定律的通用条件形式。一些经验的定律有两种逻辑上等价的选择形式:一个是严格的、普遍的否定存在;一个是以通用条件命题的形式表述禁止两个或更多事件联合发生的经验定律,即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一个事件R的发生情况,那么x是一个事件S的发生。绝大多数方法论主义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两种选择形式,或者只集中于其中之一。然而通用条件形式已经误导很多方法论主义者,造成一种自相矛盾的论点,这成为大量定律与经验证据之间关系混淆的来源。

(三)预测、解释和规范性推理罗切斯特学派要求他们所称的“实证”理论应该预测和解释一系列现象,并决定规范理论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因此。克里斯坦森讨论了“否定”形式的经验理论是怎样能被用于预测性,解释性,和规范性推理的。

预测性推理。预测是一个或多个能指出尚未被观察到的发生事件的观察命题。通常一种理论自身不能产生肯定的预测。需要正确的额外信息才能得出明确的预测。因而,为了演绎出一个肯定的预测,即需要经验理论(一个或多个定律),也需要一个或多个初始条件。根据Caw对理论的描述,理论的输入是初始条件,输出是预测。例如,假如我们想要预测一个会计实体的未来现金流量,该实体的财务报表即构成初始条件,此外,还需要一种支配实体行为的初期水平理论,即经验理论。

解释性推理。从逻辑的角度看,对单一事件发生的解释就是预测的镜像。在解释的情况下,当被给与一个已经观察到的事件的发生情况时,寻找的是一种解释性的理论和一些初始条件(即术语意义)以描述已经观察到的事件(即待解释术语)。在一个科学体系中,找到对待解释术语恰当的描述就意味着在现象范围内找到一个适当的事件结构(或者“概念框架”)。

规范性推理。经验理论能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下为行动做指导,分别相当于预测性推理和解释性推理。波普尔将前者称为预言,后者称为技术性预测。波普尔认为,预言的实际价值在于预测了一个无法防止的事件,人们只能避开或者做好准备面对;技术性预测是建设性的,阐述了可以得到某种结果的措施。克里斯坦森认为,规范性推理是技术性预测的起源,技术性预测需要经验理论的解释性概念,而且至少这些解释性概念中的一部分需要对应于可控制的初始条件,通过对这些初始条件的操纵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分析和综合。规范性推理和解释性推理在形式上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先被给出一个演绎性争论的结论,然后寻求能够被演绎的前提。两者的区别是:在解释性推理中,基于观察接受待解释术语是正确的,当找到了可接受为真的定律和初始条件的时候,停止反向推理;在规范性推理中,希望对某种最终状态的描述是正确的,当找到可接受为真的定律和可控制的初始条件时,停止反向推理。在古希腊的几何学中,被用于“证明”的演绎性推理被认为是“综合法”,试图发现必要条件的反向推理被认为是“分析法”。

(四)理论的评价该部分克里斯坦森评论了罗切斯特学派的方法论,即评价一种理论所应该使用的标准,因为罗切斯特学派用它来为他们的理论作辩护。

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从逻辑上看是相反的,方法论的解释因而产生了两种分歧:工具主义方法论和现实主义方法论,由此导致了对于理论评价的不同结论。工具主义的方法论认为理论只是预测的工具,而不是对现实的描述,现实是由事件的发生情况构成的。工具主义是实证主义的自由化版本,实证主义同样认为只有“是什么”的陈述是科学的。工具主义和严格的实证主义区别在于,它承认理论不能被简化为对“是什么”的陈述。现实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认为。一些理论可能只是预测的工具,但是,一种理论要想被认为是解释性的,它必须不仅是一个预测工具,作为对更深层次的现实描述,必须能被解释。一种错误的众所周知的理论,可以产生对于实际目的来说高度精确的或最起码是足够精确的预测,罗切斯特学派虽然声称其理论源于弗里德曼,然而在对待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弗里德曼的立场是工具主义者,他强调理论的预测性功能,认为理论的工具价值是对理论的唯一相关检验,对解释性功能则不予重视。他关注的是一个理论的有效性而不是其的正确性。克里斯坦森认为工具主义产生于通用条件形式的经验定律与逻辑推论规则的混淆,逻辑推论规则可以被说成是有效的或无效的,但经验定律只能是正确或错误的。罗切斯特学派抛弃了弗里德曼方法论的工具主义部分,更强调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理论,很少提到预测。

对解释性理论的评价。以瓦茨和齐默尔曼为代表的罗切斯特学派的观点,即仅通过成功的预测使一个解释性理论变得可接受,在逻辑上是谬误。波普尔认为,一场争论的错误结论确证了前提的错误。因此,如果从一场解释性争论中得出的预测结果是错误的,那么能够肯定术语意义也是错误的,这也是波普尔可证伪性的内涵。既然一个术语意义至少由两个前提组成——定律和初始条件,术语意义的错误可能意味着三种情况:定律是正确的,初始条件是错误的;定律是错误的,初始条件是正确的;或者两者都是错误的。预测允许仅把术语意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检验,这个事实导致了方法论的规范——在检验之前,只要术语可以被独立检验,其意义就应该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虽然一个肯定的预测必然要求初始条件,但确实存在着一种没有初始条件就可以检验理论的方法,即波普尔的相关严格的检验。然而罗切斯特学派简化了关于相对成本的假定,试图为不可检验假定的使用作辩解,从而违背了这一逻辑事实——个待解释术语的正确不会使术语意义的正确成为必然,因此,其检验是不相关的。

(五)总结和结论第一,罗切斯特学派所断言的其从事的“实证”研究是规范会计理论的先决条件是错误的。是对会计实体与会计人员这两个不同水平概念的混淆;第二,“‘实证’理论”概念引自陈旧的科学哲学,用词不当,因为经验科学的理论没有做出关于“是什么”的肯定陈述;第三,即使众所周知是错误的,一个理论仍然可以仅仅被用于预测,罗切斯特学派所寻求的正是解释性理论;第四,经验方法是使理论经历严格的检验以证伪它们,与此相反。罗切斯特学派引进了特别地争论以为他们理论的失败作辩解。克里斯坦森认为罗切斯特学派应该梳理好他们自己的研究。坚持对一组现象范围内的研究,直到理解并解释它。

三、《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一)实证会计形成的研究体系

第7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新华社柏林12月4日电(记者潘治)最初的生命究竟诞生于海水中还是来自太空,或是另有起源?德国与英国的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假说:生命最初起源于海底含有硫化铁的岩石。       据德国最新一期《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威廉·马丁与英国格拉斯哥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米歇尔·罗塞尔等人提出,生命最初是在海底含有硫化铁的岩石的空腔中产生的。科学家认为,在上述狭小空间内聚集的氢气、氰化物、硫化物与一氧化碳及其它生命体起源所需物质最终发生相互反应,并形成了最初的有机体。       目前关于生命起源已有多种假说,其中较为主流的是“海洋起源说”。这种假说认为,在大约38亿年前,当地球上的陆地还是一片荒芜时,海洋中开始孕育最原始的细胞并逐渐演化成单细胞藻类,从而形成生命的最初形式。此外,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太空环境模拟实验发现,一些简单而常见的有机分子可以自我组装成可能作为原始细胞壁的半透膜,并据此提出了生命可能起源于太空的假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12月06日        

第8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采纳;管理创新持续实施

一、引言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发展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如今,企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过程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如何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以及如何让管理创新发挥作用等实质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管理创新的研究综述

谈创新,不谈熊彼特,就像一场没有阿喀琉斯的特洛伊战争,必定索然无味。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借助“企业家”概念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根据熊彼特的观点,经济发展被定义为能够执行“新的组合”,具体包括五种情况: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征服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某种新的供给来源、执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国内学者较早对管理创新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芮明杰、常修泽等人。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的一种有效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常修泽把管理创新定义为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其本质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陈通和马浩从知识经济背景出发,将管理创新定义为:以知识的充分学习和运用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内外客观环境条件,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达到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管理创新的界定突出其整合资源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大体上遵循了国外研究的主要观点,只是表述上更加具有本土色彩而已。

三、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的运行机理研究命题

(一)管理创新采纳过程中的外部促进因素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并非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在于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加上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企业引进、调整并实施已有管理创新实践的情况非常普遍,属于“引进型管理创新”范畴。此时,外部异质知识源的作用就变得相当重要,它是企业获取管理创新实践方案的重要途径。关于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进行探讨,其中“网络”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管理创新是公司内部环境与外部知识获取的综合结果,具体而言,从网络视角出发探讨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多从结构视角或关系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规模、密度、集中度、中心性、关系强度等对企业创新采纳的影响。然而,网络研究范式忽视了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外部知识主体所提供知识和信息对企业影响的区别。已有研究指出,企业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企业和竞争对手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其所内嵌的非正式学习机制、适应难度、竞合强度等方面均有着本质区别。企业与不同知识主体进行知识交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不同类型知识。但是,不同知识主体开展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那的表现形式也可能各具特点、大相径庭。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异质知识源是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主要外部促进因素,不同知识源对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影响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环境动荡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调节效应。

(二)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内部调节效应与技术创新不同,管理创新的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做出管理创新决策的一般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但其实施过程有赖于公司所有员工的理解、配合和参与。管理创新持续实施有赖于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从这一层面出发,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自上而下的创新能否渗透到企业内部,既取决于管理者对创新的承诺,也取决于员工对创新的认知。因此本文认为,管理创新作为一种广义上的“技术”,考察员工对管理创新方案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认知,对于理解管理创新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还缺乏相应探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2:采纳过程中决定实施管理创新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持续实施,取决于员工对创新方案的认知评价以及组织惯性的程度。

(三)管理创新持续实施的绩效结果管理创新与绩效间的实证关系,现有研究得出的论断比较多元,一些研究认为管理创新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还有一些研究对管理创新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组织采用管理创新只是为了加强对员工的控制。以结构、流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其持续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如引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可以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效率,加快知识与信息的内部流动;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进行外部知识的获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3:管理创新只有得到持续实施才能对绩效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需要通过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四、实践启示

(一)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既要重视其采纳过程,更要重视其实施过程实践领域,管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向管理要效益”也逐渐成为企业经理人员的共识。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一波波的管理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如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平衡记分卡、流程再造、目标管理、事业部制等先进的管理创新理念或方法,得到了许多企业的争相采纳,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9篇: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地图册;作用

图文结合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途径,宋代学者郑樵有云:“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这就是说,学习历史应该图文并茂,互相佐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与课本教材配套的《历史地图册》就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源库。这些历史图片与课本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是最便利、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学资源。下面笔者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为例并结合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历史地图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

正如梁启超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历史时序感,同样也要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 历史空间感仅靠文字和语言是很难构筑起来的,《历史地图册》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图,充分运用它则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从而更直观地认识历史。

例1:课本对北伐战争的经过有以下文字描述

“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国民政府确定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以上文字包含两个历史空间信息。第一,革命势力范围扩大了。北伐前革命势力范围在广东,随着北伐的开始,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第二,革命中心转移了。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革命中心从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但是课本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匹配相应的历史地图,学生对以上历史空间信息的变化并未产生直观、具体的感受,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更会感到费解。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读图得出北伐前后的革命势力范围和革命中心产生了什么变化,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结合这一历史地图的应用,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增强北伐战争的历史空间感,更直观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

课本教材由于篇幅所限,编写原则以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为首要,用语简洁精炼,重点突出历史主干。因此,对历史的展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很多历史细节也没有提及。但是历史本身是复杂和多样的,不从多个方面细致研究就不能全面展现历史面貌,也就谈不上深入理解历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在课本教材基础上做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历史地图册》在这方面也有显著的用武之地。

例2:课本对汉字的演变有以下文字描述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趋势,但它是抽象的,学生不能从中获得汉字演变趋势的直观感知,不容易理解其中所指。因此,教师就要想办法化抽象为形象,化一般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这时《历史地图册》配套的“汉字的演变发展”示意图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此图通过五个同一汉字不同字体的渐变对比,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汉字从图画化向符号化、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以及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四种字体的各自结构形态特征。学生在这幅图的辅助下,理解课本汉字演变趋势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

《历史地图册》中的各种历史图片都是重要的史料资源,并且运用《历史地图册》开展史料教学有三大优势。第一,便利性。地图册师生人手一本,史料现成,与课本配套,可随时随地参阅。第二,可靠性。地图册中的史料经过严谨编选,不断修改完善,史料价值有保证。第三,易读性。地图册主要是地图、图表、照片、绘画等直观史料,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善用《历史地图册》进行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

学生运用图片史料展开探究活动,得出结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沉重打击和有效牵制了日本侵略势力,极好地配合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上结论基于学生对史料分析得出,这正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综上所述,教师善用《历史地图册》开展教学,能帮助学生增强历史空间感,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从而更直观、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