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精选(九篇)

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

第1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 经济学 数学 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

目前,数学方法的应用几乎遍及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数学模型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趋向。经济数学模型在研究许多特定的经济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数学模型方法在经济学日益计量化、定量分析化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1 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学模型是相对于一定的概念、系统或过程而存在的。它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原型结构、特征即内在联系的模型。例如,用字母、数字或其他有特别含义的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不等式、图表、图像以及框图等,都是数学结构,当它们表征一个特定原型时,就是数学模型。总之,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抽象,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用数学符号、数学关系式、数学命题、图形、图表等来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内在联系。其特点是:明晰的假定条件、严谨的论证、清楚的结论。运用数学模型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探寻事物的变化规律,用可控变量得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概括出理论假说。

1.1 对构建数学模型的要求

(1)有足够的精确度;(2)简单实用;(3)依据充分;(4)尽量借鉴标准形式;(5)具有可控性,易于操作。

1.2 数学建模的过程

(1)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4)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

(5)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6)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2 经济数学模型的内涵

当数学模型与经济研究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经济建模也就产生了。所谓经济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经济现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一系列的具体算法,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在经济领域的数学运用首要的问题是适用性或实践性问题,即能否用所建立的模型去概括某一经济现象或说明某一经济问题。运用经济数学建模来分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提出经济对策已经是大势所趋。

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

经济数学模型能起明确思路、加工信息、验证理论、计算求解、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对量大面广、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不能离开经济数学模型的帮助。

3 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理论和资料的准备。经济数学模型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对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理论假设能否成立、是否正确,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合理的理论假设是模型赖以建立的前提。资料是否充分、可靠和准确,也直接影响经济数学模型的质量与功能。

3.2 建立模型。模型要采取一定的数学形式来反映经济数量关系。任何经济模型都需要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变量及关系。变量,即经济变量,指所要考虑的相关经济因素。在经济模型中一般存在两类变量,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关系,即指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一些变量联接成一个有机系统,从而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不同变量间的彼此相互作用。选定一些经济变量,并建立变量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建立经济模型的过程。模型不能过于简化,以致不能把握经济现实,又不能过分复杂,以致难于加工处理和管理操作。一个模型抽象或现实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分析的需要、分析人员的能力,以及取得资料的可能性。

3.3 求解或模拟试验。以适用的软件(计算程序)在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计算机上可以进行各种模拟试验,比较和选择不同的方案。

3.4 分析说明和实际应用。在分析和应用模型时,把模型计算所得出的结论与模型外获得的信息相结合,作出必要的判断。评价模型优劣的标准应该是吻合度(它同被反映的经济数量关系的符合程度)与实用度(进行理论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等应用效果)的统一。随着客观经济情况的变化,模型需要不断修改和更新。

经济数学模型是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它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反映单个的经济量,而在于说明各个经济量的关系及其共同作用。一个模型就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国民经济往往不是少数几个模型所能反映的,所以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模型体系。

4 经济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

数学模型在经济中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从应用的目的归纳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观察和预测经济事物的机理变化和发展趋势;

(2)规划和设计经济的现实与未来;

(3)分析和控制经济的运动和概率;

(4)研究和解释经济现象及概率。

5 经济数学模型的分类

反映经济数量关系复杂变化的经济数学模型,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5.1 按经济数量关系,一般分为数理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数学规划经济模型四种。

数理经济模型主要指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问题的模型,其目的在于通过数学工具进行演绎推理从而得到某种经济意义的结果。在数理经济模型中,变量间关系的建立主要是按一定理论或规则的定义来进行,即形成的是定义式。而不是按统计经验或数据间的某种相关性来建立。如果模型的前提条件和依据的有关理论是成立的,那么经过严格数学推导出的结果也必然成立。

计量经济模型就是依据计量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是以数学、统计和经济这三种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计量经济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即离开统计数据就无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投入产出分析理论。投入产出分析以经济生产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结果为特定研究对象。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是以核算恒等式为基础,以系统的部分与总体间存在线性关系为假设,主要以线性代数为研究工具。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地区或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用来研究生产技术联系,以协调经济活动。

数学规划经济模型是以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建立的经济模型。数学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数值最优化问题。数学规划模型反映经济活动中的条件极值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均衡模型,用来选取最优方案。

5.2 按经济范围的大小,模型可分为企业的、部门的、地区的、国家的和世界的五种。企业模型一般称为微观模型,它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大意义。部门模型与地区模型是连结企业模型和国家模型的中间环节。国家模型一般称为宏观模型,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中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模型反映国际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5.3 按数学形式的不同,模型一般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线性模型是指模型中包含的方程都是一次方程。非线性模型是指模型中有两次以上的高次方程。有时非线性模型可化为线性模型来求解,如把指数模型转换为对数模型来处理。

5.4 按时间状态分,模型有静态与动态两种:静态模型反映某一时点的经济数量关系;动态模型反映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含有时间延滞因素。

5.5 按应用的目的,有理论模型与应用模型之分,是否利用具体的统计资料,是这两种模型的差别所在。

5.6 按模型的用途,还可分为结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政策模型、计划模型。

此外,还有随机模型(含有随机误差的项目)与确定性模型(不考虑随机因素)等等分类。这些分类互有联系,有时还可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动态非线性模型、随机动态模型等等。

6 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模型对现实的把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其运用前提是:有关的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是否正确;假定是否合理;结论能否进行政伪和检验;对现实是否具有说服力等等。因此,在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时要注意到:

(1)构建数学模型要对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作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其运行规律,获取其影响因素的数据,明了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才是选取数学方法,建立起数学表达式,最后还需求解、验证。

(2)在经济实际中只能对可量化的事物进行数学分析和构建数学模型,对不可量化的事物只能建造模型概念,而模型概念是无法进行数量分析的。尽管经济模型是反映事物的数量关系的,但必须从定性认识开始,离开具体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就无从对事物的数量进行研究。经济上的量是在一定的界定下的量,不是数学中抽象的量。

(3)构建数学模型时要考虑到约束条件。数学方法逻辑严密性和计算准确性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个数学模型都要受到若干条件的约束,只有假定这项条件满足,该数学模型才能成立。而几乎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假定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这就决定了每个经济模型都有受到若干个条件的约束。

(4)根据所搜集的数据建造的数学模型,只能算作一个“经验公式”,其只能对现象做出粗略大致的描述,据此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值只能是个估计值。

(5)用所建造的数学模型去说明解释处于动态中的经济现象,必须注意时空条件的变化,必须考虑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次要因素转变为主要因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第2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深化 农村经济 发展

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传统的原因,我国的农村在“三农”问题和“二元制结构”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我国的城市化的建设水平,甚至远不能与国外的乡村经济发展相比较。近些年来,国家把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首先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对现今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仅有的是农村信用社这类金融机构。在城市金融体系的建设,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为城市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虽然,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在,但是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都已经撤销,不能直接的与农户对接,显然其作用比较小。与城市建设相比,中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形式单一,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的动力远远不足。

(二)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规模偏小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普遍偏小的重要原因是农村金融供给量不足。农村金融量供给不足是现今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一位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严重不足,造成农民手中除了自身必须的消费外,没有其他的资金以供金融体系资金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逐渐出现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农村经济本身的存在具有风险性、软弱性。这样先天的特征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撑。而且,由于农户的收入较小,农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利益,更愿意贷款给收入较多的、信用度好的农户。此种现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频繁出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的存贷比和存贷差的经营指标的恶化正是印证了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

(四)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上看,与城市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相比,农村金融市场还处在雏形的发展阶段

现今,城市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纵观现今的农村电子金融的渠道发展而言,此种渠道处于空白阶段。而且,除了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与农户的接触基本上为零。

以上本文笔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近些年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的深化无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的许多权威科学家在分析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一般的都会使用Granger系数的因果检验方法。该系数的检验方法是为了识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该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当Y对不包括x的其他变量进行回归时,看加上X的滞后变量后是否会对Y变量的预测精度有显著的改善。如果有,则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则不是此原因。从一般理论上研究而言,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能存在关系。

1.金融深化可能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现象一般归纳为供给推动金融的深化,即通过金融要素将资金转移到那些更能带来投资效益的部门中区,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经济的发展带来消费需求的上升,由此消费带来的金融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正在向外的扩展,从而有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和分散了市场风险。

上述两条的理论分析是指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金融的深化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需求出现,从而促进了金融的深化。

3.还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即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即使存在关系,也是巧合。但是,通过相关专家通过Granger系数的检验可知,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在时间顺序的关系影响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Granger系数检验,我们只可以简单的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除了此种研究方法,相关相关研究专家还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究。笔者在搜集权威专业人士的研究经验时发现,他们大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如:

一是从因果关系上看,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在短期内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结论的成立之时针对金融深化项目中的金融规模的扩大而言的,但是,这种关系从长期来讲是非常微小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正向的冲击作用,如,金融规模的扩大代表农户可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有了资金的支持,农户就可以更新生产工具、加大生产的投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整体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远来看,这汇总冲击效应会逐渐的减少,直至最后趋于稳定的状态。而且,据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二是也存在一种结果,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专家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论,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农村非信贷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的有限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信贷的真实发展状况也的确如此。从动态的分析结果上看,金融的深化尤其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负向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最后转化为正向的作用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所以,金融的深化特别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较低。

二、小结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严重存在不足,相关的工作部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尽管,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及时间顺序先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深化必定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在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时,只有综合考虑各组成部分,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功效。根据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相关性,可以将物流系统分为“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大部分。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是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虽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就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而言,各组成部分都具有不可或缺和相关性。物流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等。其中,运输子系统在物流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物品的有效移动是物流系统最基本的职能。所以区域运输线路网络和网络节点(物流园、配送中心)的规划是物流作业系统优化的基本前提和设施保障,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规划总体框架

在研究国外物流规划理论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将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分为两大部分:区域物流网络规划和物流园规划。如下图1所示为物流规划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构成。

图1物流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描述体系图

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分为网络规划和节点规划两部分,其中网络规划沿用传统的运输规划程序(即“四阶段法”)的思想,节点规划则根据节点功能的不同划分为:生产型配送、消费型配送和运输转运三类中心进行选址和规模的研究和规划。物流园规划主要包括物流园功能预测、物流园用地规划、物流园交通影响分析和物流园微观仿真评价四个部分。图1中椭圆表示将区域物流系统及物流园规划的理论方法用软件工程理论进行设计,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形成实用的物流规划设计软件。

所以物流规划理论应该囊括区域物流网络、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内部规划设计的方法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构成区域物流系统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地论述和研究,才能使物流规划理论的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为物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下将分节对物流规划理论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和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同时指出我国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主要方向。

2.区域物流系统设计

区域

物流系统设计分为网络规划和网络节点规划两部分。

2.1网络规划

所谓物流网络是指实现物流系统各项功能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包括物理层面上的网络和信息网络。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为物理层面上的物流网络。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广义的规划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物流网络规划就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活动,充分、合理地实现物流系统的各项功能,使物流网络在一定外部和内部条件下达到最优化,而对影响物流系统内部、外部各要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权衡,确定物流网络的设施数量、容量和用地等。

物流网络长期规划主要是解决物流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设备的建设问题,按照物流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分析方案优劣,并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指导,从而使物流网络的建设满足规划年的需求的过程。

和客运规划一样,在货运规划的发展中也曾引入了很多方法和模型。但是至今为止,学者和专家还是认为交通四阶段法是有效的,当然其中采用的模型有异于客运中采用的模型。货运规划和客运规划最大的区别在于货物运输决策者的多样化(货主、托运人、运输者等)、货物量度的多样化(有用吨、车、件等等度量单位描述的)和数据采集的困难(特别是非集计数据的采集),所以货运规划较之客运规划更复杂。交通四阶段法在货运规划中的应用和含义如下:

产生、吸引:对研究区域中各小区产生和吸引的货运量进行预测,单位一般为吨(t),也可能以货币作为单位。

分布:预测各小区之间的货物往来量,得到区域的货运OD量。

货运模式分担:预测不同运输方式所承担的货运量,得出不同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和联运方式等)所承担的不同种类货物的数量,即分货种分模式的货运OD量。

分配:在将货运量(吨)转换为运载工具辆之后,按照费用最小的原则将车辆分配到运输网络(道路、铁路等等)之上。

如图2所示为区域物流网络战略规划的流程图,其中右边是模型,左边是由模型输出的数据及数据流向。基本思想是:首先预测区域产生、吸引的货运量(包括进出货运量、区域内部的货运量),再对不同运输模型所承担货运量经常预测,得到分货种分模式的货运量OD,进而转换为不同种类货车的OD,最后分配到不同的运输网络上,以到达优化区域物流网络的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基本思想沿用了传统的运输规划程序,但是由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货运本身的复杂性,所以除了传统的“四阶段法”采用的模型之外,规划框架中引入了一些客运规划所没有的转换模型,比如价值-重量模型、时间分布模型和货物-车辆模型。

图2网络规划流程图

以下将对网络规划各步骤中所采用的模型、方法进行简单地介绍,包括国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1)宏观经济模型

主要用于预测规划期区域的经济指标和区域内各小区与研究区域外进行的不同货物的贸易量(单位一般为货币),其中预测的经济指标一般包括GDP、人口、行业就业人口等。预测小区的进出口贸易量的模型(以下称为货运贸易模型)是传统的“四阶段法”中很少采用的,模型所采用的形式一般为重力模型,变量为GDP、人口和小区对外交易的阻抗等,有时也采用Input/Output模型,输出为各小区对外贸易OD量(单位为货币),最终通过价值-重量模型转换为小区对外货运OD量(单位为吨)。

(2)

区域货运模型

区域货运模型用于预测区域内各小区发生、吸引的货运量及在各小区之间的分布,即包括“四阶段法”中的产生、吸引和分布两个步骤的模型。货运需求取决于区域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区域货运模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在经济正常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在中长期对该区域货运需求的影响。因此区域货运模型关注的不是短期的需求,也不仅仅是对货运发生、吸引增长率的预测,而是在于描述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货运需求的关系。

区域货运发生、吸引量的预测方法一般有趋势法、系统动态模型、Input/Output模型和增长率模型等。趋势法有简单的增长率法和复杂的自回归法两种,经常选取的外部变量有GDP等,该方法由于需要的数据少、简单易行,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趋势法无法考虑政策因素对货运量的影响,所以一般只用于短期的预测。系统动态模型主要对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土地利用、环境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同时可以对货运量的分布、货运模式分担进行预测,该方法不需要大量的数据,而且模型中可以考虑诸如土地利用和政策因素等,但是该方法很难对参数进行统计检验。Input/Output模型(同时可以预测货物的分布)是各国货运规划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可以考虑区域经济、政策因素等,但是需要Input-Output表(投入产出表)和严格的假设。从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来看,对区域货运发生、吸引量预测方法的研究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对Input/Output模型的改造上和对原有模型标定方法的改进上。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在发表的刊物上常见的研究多集中在增长率法、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之上。

分布模型就是用于预测各小区之间的货运量。使用得最广泛的是重力模型,即两小区之间的货运量与小区的产生、吸引货运量成正比,与小区间的阻抗(比如小区间的运输费用等)成反比,关于重力模型应用的关键在于阻抗的确定,这点我们将在本文的其余部分进行介绍。

(3)价值-重量模型

建立不同种类货物的重量和货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将贸易量(货币)转换为货运量(吨)。预测货物的价值是一件相当棘手的工作,到现在为止除了时间序列法之外还没有研究出更合理的模型或者方法。国外在货运规划中对货物价值-重量模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1983年的TPR模型、1994年的VTI模型等,而至今国内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报导。

(4)时间分布模型

预测不同货种不同时段的产生、吸引量,输出分货种分时段的货运OD量(单位为t)。应用该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求出区域在规划年间的货运高峰量,根据规划的需求可以是区域货运的季度高峰、月高峰、日高峰和小时高峰货运量等。随着划分的细化,模型也趋于复杂,所以至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还没有研究人员就这一问题提出完备适用的研究成果。

(5)模式分担模型

模式分担模型是运输规划中的关键模型之一,用于预测货运模式分担率,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分担率,输出分货种分模式的货运OD量,如果输入的是分货种分时段的货运OD量,则输出的是分货种分时段分模式的货运OD量。在货运规划中常用的模型有:弹性模型、集计分担模型、非集计模型、微观仿真模型和多模式网络模型等。弹性模型反应单一变量(比如运输费用)对模式分担的影响,主要用于粗略的预测或者在缺少数据的时候采用。集计分担模型主要有两项式和多项式logit模型,使用以小区为单位的集计数据,在实际的货运规划中使用最广泛。非集计模型一般有多项式logit和树状logit模型,它与集计模型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数据的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非集计分担模型成为国外货运分担模型研究和应用主流。多模式网络模型同时进行模式分担预测和货运分配,典型的有美国的STAN软件包,其核心部分是运输成本函数。表1为常用的模式分担模型及特点。

表1.常用货运模式分担模型

模型名称

优点

缺点

弹性模型

快速简便、所需数据少

只考虑单一因素、不全面

集计分担模型

所需数据少

理论依据薄弱、难以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

非集计模型

理论依据强、可以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

需要非集计数据,货运调查实施复杂

多模式网络模型

第4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农村经济;推动作用

1.引言

在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经济部门的重要部分,当农村基础设施产值增加时,则将增加农村GDP,使其在我国经济部门占据更大比重的同时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一直是重点,在经济学界中,普遍认为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具体意义多大,则存在着不同的结论。在本文中,将以某地基础投资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2.理论模型

在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计算中,主要方式有成本函数法、生产函数法等方式。其中,C-D生产函数法以较为简单的形式对经济生产本质进行了解释,从方式产生后即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本研究中,也在C-D生产函数框架当中开展研究,以此函数的应用UDI该地区农村基础设置投资的产出弹性进行分析。

在农村GDP当中,资本、劳动力以及土地是农村生产生活当中的关键要素,资本则可以根据其地位的不同分为一般固定资产以及基础设施资本。其中,基础设施资本可以说是现今社会运行的基础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关键的作用,而除了基础设施外的资本即称之为一般固定资本,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当中的重要动力。对目标地区而言,由于其耕地面积长时间变化情况较小,在经过测算后发现其在农村GDP方面不存在显著影响,即没有将其纳入到模型当中。对此,在本研究中,即将基础设置为投入要素纳入到总生产函数当中研究,具体如下式:[Yt=ALatKβtIyt]

在上式中,Yt为t时期的农村生产总值,Kt为t时期农村一般固定资产资本,Lt为t使其农村劳动投入,It则为t时期农村基础设施资本,α、β、γ则为农村劳动投入、一般固定资产资本以及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在该研究中,α、β、γ三者之和将对函数规模报酬类型进行决定:当三者之和为1时,规模报酬不变;当三者之和大于1时,规模报酬处于递增情况;当三者之和小于1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

3.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3.1 平稳性检验

在该内容中,使用EView软件对农村劳动力、一般固定投资、农村GDP同基础设施投资的平稳性开展单位根检验。检验序列回归方程椋[ΔYt=C+αt+βYt-1i=1myiΔYt-1]

在上式中,C为常数项,m为一般选择使残差为白噪声序列的最小值,αt为时间趋势项。经过对比式当中回归系数t以β值的分析,对不同水平情况下的临界值进行检验该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并对不同时间序列开展单位根检验,获得有以下数据:

在上表中,*表示临界值显著水平为10%,**表示临界值显著水平为5%,***表示临界值显著水平为1%。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不同序列二阶平稳,能够开展下一步协整检验。

3.2 协整性检验

在该环节中,通过EG两步法的应用协整检验,以此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稳定长期关系,即当模型经过协整检验后,即表明其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对规模报酬不变以及报酬可变两组模型实施回归处理,得到下表:

根据上述表述可以发现,在两种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产出弹性都处于较小的水平,因此两组在计量值差异方面相对较弱。但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其同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可决系数、F统计量以及对数似然估计值方面相比要大,即可认为该模型能够满足实际情况。经过对回归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般固定资产在投入变量当中具有最大的产出弹性,即表明在流量变化的情况下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产出和弹性为正,即表明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投入也对其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以地区数据为例对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对农村经济推动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我国能够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集中有限资本应用在短期回报快、前后关联大的部门,在增加产品收益、产出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二,积极提升劳动力素质,将农村劳力积极转移到非农部门当中;第三,需要继续做好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维持,为我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培亮.完善基本建设投资财务规则的具体设想[J].中国内部审计,2012(11):156-158.

[2]郭兆良.基本建设投资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析与对策思考[J].财会通讯,2011(17):77-79.

[3]王开科,庄培章,关阳.城市化与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J].工业技术经济,2010(06):21-24.

第5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中心—模型;研究现状

1.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

新经济地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早在19世纪就有经济学家发现经济过程与地理位置相关。1826年,Von Thunen在研究德国农庄的基础上,出版论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论述了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土地由于距离城市中心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一百年后,A Weber、Walter Christaller、August Losch在继承和发展Von Thunen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德国区域理论,对工业区位和城市区位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6年,Isard W在著作《区位与经济空间》中将Von Thunen、A Weber、Walter Christaller、August Losch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框架,建立了“一般区位论”。1977年,Dixit和Stiglitz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简称D-S模型)。1982年,艾瑟尔发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内国际规模收益”一文,为空间经济学的系统形成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基础。1991年Krugman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1999年和2003年,Fujita、Krugman和威纳伯利斯分别出版了《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新经济地理学从此正式确立。

2.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采用数学定量分析法,将现实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中心—模型、历史和期望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Krugman(1991)的中心-(Core-Periphery模型,简称CP模型)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诞生的标志,它阐明了规模报酬、运输成本和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的。

Krugman建立了一个既考虑历史偶然性又考虑预期的动态经济模型,即历史和预期模型,以此来分析它们各自在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在经济分析中,历史和预期的相对重要性依赖于基本经济结构,特别是调整成本的大小。

区域专业化模型通过从产业间的垂直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三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情况。

3.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李小建(2012)从学科渊源和继承发展出发,指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有重叠,但在学科属性、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学科模式、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上仍存在许多差别。

安虎森(2006)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理论,认为,空间经济学为研究初始无外生差异的经济空间,使用了大量的简化假设。

殷广卫(2008)从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聚集结构的稳定性、经济运行和区域结构的演化角度,详细地介绍了核心-边缘模型的运行机制并提出我国的产业集群、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兴起等经济现象都可以从中探求理论根源。

梁琦,黄卓(2012)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

王先柱,高彦彦(2009)总结得出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是对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研究,将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区域经济学领域,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框架。

花俊(2009)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还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刘爱文,艾亚玮(2009)将新经济地理学的两大主题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四大主题分别进行了阐述,然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批判经济地理学在认识论和方法上与新经济地理学迥然不同。

赵朝,周冠男(2010)在剖析了基于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之后,陈述了地区不平衡的产业政策、解决失业的“以工代济”政策和环境保护市场化后得出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似乎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张玉卓(2010)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比较,评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并指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四个发展方向。

范华锋(2010)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对我国物流行业与产业聚集及规模经济递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的政策建议。

赵明霏,杨莹(2010)对天津引资数量进行空间集聚分析,同时又基于区位熵对天津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识别,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天津产业集聚相结合。

4.总结

目前,国外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以及福利和政策含义的探讨上,侧重制造业地理集中以及区际、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学者们日益重视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对于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研究文献还较少。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罗庆,祝英丽.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分[J].经济地理,2012(7):1-5.

[2]安虎森,蒋涛.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J].南开经济研究,2006(6):92-103.

[3]安虎森.空间经济学:新视角 新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102.

[4]殷广卫.空间经济学对称核心-边缘模型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108-116.

[5]梁琦,黄卓.空间经济学在中国[J].经济学(季刊),2012(4):1027-1036.

[6]王先柱,高彦彦.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及其拓展——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贡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花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J].经济经纬,2009(6).

[8]刘爱文,艾亚玮.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

[9]赵朝,周冠男.基于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解析《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10]张玉卓.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评述——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范式的比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1]范华锋.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2010(3)

[12]赵明霏,杨莹.天津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J].产权导刊,2010(2).

[13]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

第6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行为决策理论;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B16N7050580)

作者简介:黄成(1974―),男,广西上林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行为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102―04

收稿日期:2006―03―24

一、引言

从发展过程和研究范式来看,现代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代决策理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理性决策理论。随着理性决策悖论研究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以人类实际决策行为为出发点,研究人类实际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影响的行为决策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之父”Vernon L. Smith,反映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充分认可,同时也说明了行为决策理论已经在学术界中占据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位置。

理性决策理论的充分发展立足于VonNeumann―Morgen-stem(1944)[1]提出的预期效用理论和Savage(1956)[2]提出的贝叶斯决策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决策者的完全理性,即决策者能够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并拥有无限的、可用于加工生成数据的资源,完全能够推导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理性决策理论的研究具有三大特点[3]:(1)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分析基础,在此基础上清晰地显示决策者的推理过程并力求使全过程符合一致性原则;(2)对后果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按决策准则做出评价和抉择;(3)符合概率论的各种定律,运用严格的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分析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的起步始于阿莱斯悖论[4]和爱德华兹悖论[5]的提出,是针对理性决策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另辟蹊径发展起来的。该理论研究同样具有三大特点:(1)出发点是决策者的决策行为;(2)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由此可见,行为决策理论是探讨“人们实际中是怎样决策”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决策”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相结合的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一般研究范式为:提出有关人们决策行为特征的假设――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这就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与决策行为的研究及其研究方法应该存在着一些密切的联系。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密切联系到底是如何体现的?如果决策行为的研究方法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很重要,那么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一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由于行为决策理论的核心观点已经充分渗透到经济领域(行为经济学)、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组织管理领域,又由于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和金融投资决策中,本文的研究对上述研究学科的建设和行为决策理论成果的应用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与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始于对理论决策理论中的不足和弊端进行的探索,至今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决策行为实证研究一直贯穿于其中,而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起着推动抑或限制的作用,可以说,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之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行为决策理论的萌芽期,主要是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探索理性决策理论的不足和弊端上,其研究往往处在是规范性研究的先行阶段,没有划分出独立的研究领域。

行为决策理论在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对象可分为“判断”和“抉择”两大类。“判断”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爱德华兹悖论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抉择”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阿莱斯悖论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5]。研究框架基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判断和抉择过程实际是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有四个环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一个环节的。

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实验方法,通过心理学实验探索人们在进行判断和抉择背后的心理因素,然后再就这些心理因素对决策行为中的判断和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进而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应该说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还是解释许多理性决策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但是,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对决策行为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加上理性决策理论正处在发展的高潮期,行为决策理论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重视。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到80年代中后期。行为决策在这个阶段已经称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应用开始在经济、金融和管理等领域扩大。在这段时期,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对象扩大到决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即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包含判断)、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决策行为中各个阶段中人们是如何具体的完成这一阶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行为决策理论中讨论的偏离传统最优行为的“决策

偏差”绝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研究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建立基于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描述行决策模型,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6]中,提出的描述性决策框架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详见图1)[7],这一模型与传统的决策模型(详见图2)[8]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这个模型,Kahneman和Tversky运用心理学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大胆创新,修正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经过大量实验研究,他们总结发现了许多偏离传统最优行为的决策偏差。如不确定性效应(Certaintyeffect)、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后悔理论、过分自信等现象,在总结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展示人类决策行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景理论。Kahneman也由于在该领域杰出的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涵盖了观察法、调查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实验法(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而且随着实验经济学的逐渐成熟,行为决策研究的方法有逐渐向经济学实验方法靠拢的趋势。多种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尤其是经济学实验方法的逐渐成熟和应用,使得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规律得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行为决策理论后来的蓬勃发展尤其在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行为决策理论的蓬勃发展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的研究的主流不再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而是概括行为特征,提炼行为变量,然后将其运用到理性决策的分析框架之中。这种向传统理论领域的渗透与第一阶段的混淆完全不同――改善和替代后的决策模型不仅考虑客观的备选方案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而且包含了决策者认知局限性、主观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对决策者的心理影响等因素,这样得到的模型普适性更强。可以说,这种渗透正是行为决策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行为决策理论在这个阶段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应属其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至少包括BSV模型[9]、DHS模型[10]、HS模型[11]、BHS模型[12]等四个投资者心态模型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13]、行为组合模型[14]等。投资者心态模型较好地对金融市场中价格对信息的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现象进行了解释,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组合模型更是对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普适性更强的修正。

在第三阶段,行为决策理论的主流研究范式为:首先,识别具体领域的传统决策模型及其假设;第二步,揭示理论和实际不一致现象,而这种不一致现象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第三步,归纳行为特征,增加行为变量或用考虑行为因素后的变量替代原模型中的变量,得到新的决策模型;第四步,对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从研究范式可以看出,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在第三阶段以演绎法为特征的理论研究开始增多,但实证研究方法还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只是实证分析的对象已经不是决策行为,而是基于决策行为规律提出的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中的一些命题假设。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虽然这个阶段的研究开始转向行为决策模型的构建和检验,但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均建立在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在文化背景研究逐渐融人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不断引入的情况下,对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研究方法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综合以上的分析,在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行为决策的萌芽阶段,由于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方法局限于心理学实验,行为决策研究的对象无法涵盖决策的整个过程,也无法与理性决策研究的领域脱钩。在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的引入,尤其是经济实验法的日渐成熟,行为决策理论开始兴起并称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学科。到了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学实验法的广泛应用和其他实证研究方法的不断吸收,行为决策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在现代决策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认为,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进程。

三、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决策行为的一般实证研究方法有三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从理论上看,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用来决策行为,但受到特定的方法论背景、逻辑程序和操作方式等因素的约束和限制,在具体研究领域中它们的运用情况往往不同,对不同研究内容的适用性也往往不一样。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记录经济行为人的外部表现,从而分析、判断其行为及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可以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自然生态效度”[15]。由于人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需求和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因此,研究者有目的、有选择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被观察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这样所获得的结果就比较客观。但是,在研究投资者深层次的行为动机时,观察法的研究信度和效度均较难保证,主要原因是研究数据具有整体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陷。所谓整体性缺陷是指通过观察法获得的经验数据既包括特定理论假说包含的变量所导致的结论特性,又包括其他众多干扰变量导致的结论特征。一般情况下,在整体性的研究数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难度很大,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整体性数据很可能对一些行为命题和理论预期的检验出现偏差。不可重复性缺陷是指观察法在自然发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一般是独一无二和无法重复的,而理论预测的证实与证伪都需要大量的检验,显然观察法所得的数据难以达到相同环境和机制下重复的要求。

与观察法一样,调查法也是对未加控制的研究客体进行了解取证的方法。由于具有明显的实证方法论背景,以假设演绎为主的逻辑程序,结构化、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加上与抽样和统计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以个人作为主要分析单位、以深入访谈或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等众多特点,使得调查法特别适用于描述一个大总体的状况、性质和特征。这

也是调查法成为当前经济和管理领域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的根本原因。虽然有众多的优势,但调查法的不足也十分明显:被调查者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掩盖、抑制自己的真实心理及行为表现。具体到决策行为的研究,在一些需要决策者进行一定思考的决策行为问题上,一般意义上的调查法很可能因为被调查者不愿意认真思考而得不到真实的信息。

实验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观察法和调查法的上述难题或不足之处。经济学意义上实验法就是在可控的实验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由于实验法中被试的决策行为是在研究者有意识地投入某些刺激变量或改变其间组合的条件下做出的,这就使得对决策主体行为特征及其结果较精确的测量成为了可能。实验法由三大元素组成[16]:环境、体系和行为。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将复杂的市场环境高度简化在实验的环境和体系之中,使得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实验从而独立的验证结果,从而使得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研究具备了可重复性。在解决调查法中被调查者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掩盖、抑制自己的真实心理及行为的问题上,实验法使用了适当的报酬手段,诱发被试的特定行为特征。根据价值诱发理论[16],报酬手段在实验法中应满足三个条件:(1)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量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2)突显性(Salienney),即被试的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应该能突出显示实验主持者所希望的制度,被试应理解这种关系;(3)优超性(dominance);在实验中被试的效用变化来自实验报酬,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若能达成这三条件,实验者就能达到关于经济主体特征的控制:有了突显性,实验者可以在被试行动与报酬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有了单调性,实验者可以利用报酬手段实现自己的动机,有了优超性,实验者就可以忽略其他事件的影响而在实验室中实现所选择的关系。对于经济实验法,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实验法绝大部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的环境和体系将现实复杂的经济环境进行高度简化后,其研究结论究竟对实践有无指导作用?这个问题是实验法面临的最大质疑。对这个问题,在实验经济学方法论上做出巨大贡献的VernonSmith的观点是鲜明的:“一个关于个人行动以及制度执行的命题,如果在实验室中的微观经济中已被验证,那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同样状况下,在离开实验室的微观经济中仍然适用”,这就是Vernon Smith提出的所谓“并行原理”。并行原理认为,与自然产生的经济过程相比,实验室中的经济过程较为单纯,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受物质利益所驱使,表现出来的行动与现实经济环境中为追求利润而采取的行动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而且由于环境单纯更能表现出行动的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在决策行为研究中,观察法往往比较适用于对决策行为的初步探索性研究;调查法则较适用于对决策者一般决策行为总体上的状况和特征进行研究;如果所提理论假说源于决策者某些特定的、深层次的主观动机,而所提理论假设的证实与证伪需要大量检验,实验法相对观察法和调查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四、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股市研究中的一个应用[17]

前文对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各自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下文给出一个中国投资者决策行为实证研究的简单例子,由于这个研究的整体内容并非本文研究的范围,因此这里主要介绍其研究方法,以抛砖引玉,供学术争鸣。

实验研究题目:中国股市投资者短期价格趋势推断行为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假设:面对连续上涨或下跌股价序列信息,中国股市投资者的买入或者卖出的意愿随着序列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被试选择:试验性实验选择国内某大型券商广州分公司下属15家证券营业部中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员工作为被试,共计31名;正式实验选择该券商广州分公司下属的东莞、顺德、江门和广州滨江东路四家营业部的核心客户(资金量较大,交投活跃,贡献的成交量大)作为被试,共计143名。

实验环境和体系搭建:(1)在规则上限定参加实验的被试必须进行买卖;(2)设置现金奖励,获奖条件为被试的选择最接近于全体被试的平均水平。获奖金额根据试验性实验确定为500元;(3)以证券市场行情演示中最常用的K线图向被试传递股价序列信息;(4)实验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一次完成,且没有给被试相互交流时间;(5)实验前对研究假设进行保密,而且一位被试只能做一次实验。

实验研究内容:实验包括4x4x2个交叉因子。其中包括4个股价变动持续幅度因子:5%,7%、11%、15%;4个股价变动持续时间因子:2日、3日、5日、7日;2个交易方式因子:买人和卖出。假设两类被试必须进行买人和卖出股票的情景,考察在连续上涨或下跌2日、3日、5日、7日,幅度分别为5%,7%、11%、15%的情景下被试的买卖意愿及其意愿的强烈程度。被试对某支股票买卖意愿的强弱采用被试所做资产组合中该支股票买卖数量所占比例来表示。

实验研究过程:(1)根据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目的进行实验设计;(2)根据试验性实验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3)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分工等;(4)正式实验前的实验讲解和答疑,确保被试对实验规则、实验术语有十分明晰的认识;(5)正式实验;(6)实验后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等。

实验研究结果:通过无效被试识别问题剔除出了15名无效被试。对有效被试在相同涨跌时间、不同涨跌幅度的买人和卖出意愿进行平均,得出平均涨跌幅度下每位被试的买卖意愿随涨跌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被试不同涨跌时间的买卖意愿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著支持实验假设。较之现有的行为金融模型(如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和BBS模型),该实验研究关于投资者行为模式的论证可能更加贴近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股市的短周期内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可能更具解释能力。

五、结语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的精确描述提出很高的要求,进而对人类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本文对决策行为一般研究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与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决策行为的一般研究方法离不开特定的方法论背景和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背景和理论基础,仅仅套用上述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和操作内容,无疑会在研究中产生出各种偏差,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7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凯恩斯模型;货币政策;外在习惯形成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08-02

前言

当解释可观测经济结果时,新凯恩斯模型的一个最主要缺点是没有一个生成的持续性机理,没有资本积累,通胀和消费产出震荡多变。因为模型中不包含内生变量且没有相关冲击,所以它不能解释通胀和产出数据中存在的持续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大量学者研究推广可以包含习惯形成、工资、价格粘性和价格指数等特征的模型,这些特征可以清晰描述数据持续性。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新凯恩斯模型只使用一般的混合的数据后,最终只是简单地给参数赋值(Erceg,et al,2000;Amato and Laubach,2000)。从而,混合模型可以有比该权威模型更有说服力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一定充分描述可观测宏观经济结果,但可将问题停止在结论上再将政策惯例引出。

模型不再采用单方程估计法而是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法(FIML)建立一个体系估计。使用体系估计模型不仅易获得有效利润,而且能估计出单方程法无法识别的参数。应用FIML法必须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做出假定。我们可以简单地设定一个利率规则,假定货币当局可根据最优支配原则制定政策。因此,我们可以假定货币当局具有客观功能,可以解决货币规则的时续性,估计货币客观功能参数与优化约束的结构参数。

在Volcker-Greenspan 时期,我们为合理的通胀目标估计找到了利率平稳的证据,但是平稳性产出的证明并不可靠,我们也没有找到通胀偏差的证据。在内在消费习惯形成和外在消费习惯形成模型中,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大概10%的公司在每个季度能优化他们的价格。总而言之,在新凯恩斯最优政策模型中利用消费数据比产出数据运行地更好,因为广泛应用和调整产出缺口范式其最终结果是显著的。

一、数据选取

在这里使用5个测算口径:3个产出口径和两个消费口径。第一个产出口径1

t其中实际GDP是国会预算局测算的潜在产出,同Rudebusch和Svensson(1999)在研究最优货币政策中使用的方法。利用对产出口径的测算可以提供一个从我们的结论到Rudebusch和Svensson的研究框架的一个桥接。用HP滤波法构造下一个产出口径2

t和消费口径1

t。为了与家庭最优问题的典型特征一致剩下的两个口径3

t和2

t用单位劳动生产力测算产出和消费。

我们最后用HP滤波分离log(产出/劳动力)和log(消费/劳动力)变量序列,使之平稳。

数据截取的是1965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时间序列。大体上讲,3个产出口径变量变动时是有规则的,早期1980年和1990年的金融危机中显而易见,但当用国会预算局测出的潜在产出1

t构造产出口径时,得出的结果明显不如其他两种稳定。2

t和3

t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7,1

t和2

t或3

t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77。依据时间和大量产业循环两个消费变量序列表述了与产出序列相似的特征。尽管2

t比1

t平稳性差,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95,但这些变量序列说明了美国经济从1984年以来的稳定状态,正如早期讨论的那样,趋平稳化可能是由于需求波动变化的减弱导致的。

二、模型估计

习惯指数假定依据两个消费参数变化,表示为:

Ht=y1Ct-1+y2Ct-2,|y+y2|

方程(1)由程式化因素构成,是由两个产出口径的再生形式的方程(1991年King,Plosser,Stock和Watson;1992年Gali)。通过方程(1)描述的习惯形成比使y2=0的简单方程更能令数据立足。由于这个原因,如果这两个口径习惯形成范式没能反映出产出/消费的动态规则,则对新凯恩斯最优政策理论造成有力的反驳。

产出基础方程和消费基础方程估计y1和y2的是系统的,表明它们不止是对产出去趋势过程的结果。造成产出基础方程和消费基础方程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明显的因素应该是投资和资本形成过程。权威新凯恩斯模型和标准一般化权威模型将投资作为简化策略,同时遵循资本形成长期运转结果可用来研究宏观经济短期稳定性这一原则。依据资本积累测算资金股本进而估计模型是相当困难的,2001年Dupor的结论中强调满足泰勒原理的政策规则在模型中容易产生投资不确定性,说明忽略投资对货币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观察其他参数,外生习惯形成方程跟内生习惯形成方程接近,隐形通胀目标值估计为2.29%~2.96%之间,客观因素值估计为0.93。从外生习惯形成方程中得来的只有在10%的置信度下或以消费数据估计时才显著。

在政策客观功能分析参数中,估计结果也与内生习惯形成相似。利率平稳性权重显著不为0,但产出/消费稳定性的权重不显著且没有任何通胀偏向的依据。一般来说,v的点估计在外生习惯形成模型的估计中较小,早期研究中利率平稳性的权重在3月期国库券的估计比联邦基金利率估计的要大。

三、脉冲响应

当根据3个信息准侧估计人均消费2

t和3月期国库券利率RT

t时模,型拟合的最好。为了更好地展现新凯恩斯最优政策的框架,模型估计了πc

t,2

t和RT

t,并比较它们的脉冲响应。根据VAR模型我们也可以构造置信度为95%的VAR脉冲响应。

通过比较新凯恩斯模型与一般模型的VAR脉冲响应,可以帮助判别那些新凯恩斯模型不能完全反映出的数据,反映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产生于“供给”、“需求”和“政策”的冲击,并参照递归识别法。但是,新凯恩斯最优政策模型不是递归的,因此,为确保脉冲响应函数之间有效的对比,在VAR模型中我们要以同样的排列方式和同样的递归识别法来辨别对模型的冲击。特意地,我们采用新凯恩斯时间一致方程。

D0Pt=d+D1Pt-1+D2Pt-2+st (2)

观察VAR模型的脉冲响应,通胀和货币政策依需求消费标准差分别上升和紧缩,响应利率的上升,消费和通胀同事下降,最终返回到基础线上。而供应方面的冲击,VAR模型反映出通胀上升而利率随之上升,利率上升则导致消费下跌到基础线以下,进而通胀有所缓解。随后,利率下降,消费回升到基础线以上。

参考文献:

[1]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6).

第8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运输企业 运输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1运输规模经济概念

规模经济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有几种代表性的认为:

(1)规模经济概念最初是从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这种个别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称为工厂规模经济(或生产技术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操作,从而使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另一种规模经济是企业规模经济。它是指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若干企业联合在一个经济实体中形成的经营规模的扩张。

(2)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也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运输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运输成本呈下降趋势的经济现象。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相通又有不同:相通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都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比分别生产时的成本要低;不同主要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将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将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

2运输规模经济理论概论

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即:运输网络幅员经济、线路通过密度经济、港站( 或枢纽)处理能力经济、车( 船、机)队规模经济、载运工具能力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等。运输业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各种运输方式都既可分成基础设施与客货运营两部分,而且根据客货流或服务对象的特点( 如远途或近途,整车或零担,定点定线服务与否等)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运输类别,这使得讨论运输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平添了很大的难度,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可以在运输业中找到很多存在规模经济的例子(例如公路零担运输需要组织较大的车队和在较大的网络内通过沿途接卸和轴辐式中转的结合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找到大量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例证( 如个体运货卡车和船户、个体出租车等)。

西方经济学家利用成本函数对运输企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进行过测算,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卡福斯等将运输成本函数应用于铁路企业规模的研究上,得出铁路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的结论。但自各国执行放松管制政策以来的这些年,运输行业却在不断地进行企业组织规模的调整,企业平均规模和行业集中程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然而兼并现象的出现诱发了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重新考察,近年西方学者开始用多维向量模型替代单纯的绝对数量指标模型,也得到一些新的结论。例如欧姆对美国航空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推知航空业具有一定的网络规模效应;欧姆同时也对铁路业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是OECD国家铁路的规模经济系数为1.02,略大于1,因此规模效益还是存在的。

在所有的运输企业中,由铁路自身的经营特点决定其经营规模一般都很大。运输成本的投入也较大,所以对现有的铁路运输规模经济与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总结

本文通过对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进行综述,得出可以利用一般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计量方法,将运输经济理论模型可以推广到各个运输行业的运输企业中,用以计算其运输规模经济与不经济。当S>1时具有规模经济,表明平均单位成本是一条逐渐降低的曲线;当S=1时规模经济不变;S

参考文献

[1] 徐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路出版社,1995.

[2] 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3] 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综合运输,2004.

第9篇:简述一般规模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空间经济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大概有180多年的历史,生产区位理论是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国的经济学家利用比较成本学说和地租学说,始创了古典区位理论。其代表学者冯·屠能驻足农庄十载研究农业的区位问题。冯·屠能所持的理论强调的是在农业的布局与经营的方式上,与距离相关的地租与运费是最为重要的首要因素。此外对空间经济学产生较大影响的学者有劳恩哈特和韦伯。劳恩哈特构造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寻找使“里程运费在生产的区位中必须保持平衡”的最小值点,即区位三角形的极点。阿尔弗雷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在该理论中阐述了严谨的原理与规则,搭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外他还指出了影响工业具体区位的要素。

其次,在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开始高度关注区位选择的问题。在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渐增多,其代表学者提出的理论具有很深的影响力。恩格兰德尔和普瑞德赫尔两位学者把区位选择融入价格理论进行研究。帕兰德创立的不完全竞争空间市场理论成为区位选择的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而德国的一位著名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理论。此外德国的经济学家勒什在克里斯塔勒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心地理论加以完善从而建立了产业市场区位论。以上的理论属于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利用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理论来研究微观主体的最优区位选择问题。

此外,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分析方法和理论的逐渐成熟,则新古典区位理论问世了。新古典区位理论更接近现实,其核心是宏观最优区位选择过程中一般均衡问题而不是只关注区位选择时局部均衡问题。所以新古典区位理论提出了“网络区位”。该时期的主要代表学者有雅克·弗朗科伊斯·斯塞和凯克尼等。

二、克鲁格曼对空间经济学的贡献

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空间就一直没有能够被成功地结合进经济理论的主体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空间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特征即运输成本和生产与消费的报酬递增在标准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双双被抽象掉了。1977年,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Diversity),建立了一个分析垄断竞争的一般分析模型(简称D-S模型)此模型成为解决运输成本与报酬递增等一系列问题的强大而有力的工具。克鲁格曼利用该建模技术发展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在新国际贸易理论中,他把固定规模报酬这一传统假定去掉,于此同时提出了规模经济,他指出在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的驱动下,由于产出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促进了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的贸易提高福利。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贸易与区域发展是分不开的,他在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而很好的利用运输成本和外部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并解释了区域中心与格局、区域的工业集中等空间经济问题。1991年,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学”中,创造性的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又称核心-边缘模型,该模型的创建把空间经济融入了主流经济学当中,从而带动空间经济学实现了质的“飞跃”。

尽管经济学家在早期就开始关注区位与贸易地理和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但一直以来经济地理学并没成为经济学的一部分。然而保罗·克鲁格曼的巨大贡献使得经济地理学融入主流经济学,更改了主流经济学忽略空间结构的历史轨道,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在保罗·克鲁格曼的倡导下,许多经济学家投入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并且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

保罗·克鲁格曼的另一个贡献是开创了一种研究的思路,该思路指的是通过引用规模报酬递增来分析并解释了集聚的模式,这样使得经济地理学中的多种不同方法彼此连接从而形成了统一框架。保罗·克鲁格曼所创立的经济地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三个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关于规模报酬递增;其次是建立不完全竞争模型;最后是关于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使用了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创建的冰山理论,通过一系列假设建立了上面所提到的核心-边缘模型。经济地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学科的发展。引进空间的概念后,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同时思考和研究,将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贸易等众多领域的经济问题都能归属于同一个框架之中。

三、空间经济学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各异。80年代以来,我国也有学者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称之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但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构建出来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大多数研究的是关于实际问题和任务的对策性研究,研究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于是在理论方面目前还是没有形成体系。二是缺乏微观理论基础。三是区域经济分析的逻辑前提不清楚。四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来自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还缺少自己的理论。

因此,区域经济学此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克鲁格曼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对于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科理论的搭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可以很好的描述并解释非均衡发展区域、地域集中和增长极的快速增长;可以分析并阐述区位与产品的差异,公司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分析空间的比较优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贸易模式;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例如改革开放梯度推进的空间决定因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比较、中心地区的现实选择、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等。

尽管有人指出该理论有些抽象,而且缺乏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在保罗·克鲁格曼对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引领下,空间经济学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学科,而且为中国这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空间经济学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忠文.保·罗·克鲁格曼获奖和空间经济学的发端[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9(2).

[2]郑长德.唐锐.克鲁格曼与空间经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2).

[3]理查德·阿诺特.空间经济学[A].载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460-462.

[4]Dixit,Avinash K.,and Stiglitz,Joseph E."Monopolistic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Diversity.A.E.R.67(June1977):297-308.中译文参见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三卷)[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40-259.

[5]赵亚明.简评保罗·克鲁格曼及其对经济地理学的贡献[J].生态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