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园区业务管理精选(九篇)

园区业务管理

第1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集成管理;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46-3

0 引言

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首选方式,对促进园区运营、产业集聚、改善环境以及招商引资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园区服务平台”)如何建设和运营,是摆在园区负责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园区服务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诸多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都有相应的管理策略,集成的园区服务平台不是简单在数量上的叠加,而是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其间创新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何构建园区服务平台将产业园区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有效整合、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园区管理运营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集成管理(Integrated Management )理论来研究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平台架构、运营模式、服务方向。

1 集成管理理论简介

集成管理是一种强调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管理行为实践,突出了系统一体化的整合思想。包括:要素相容与要素互补原理、系统界面与功能结构原理、功能倍增与集成效应原理等集成管理原理。

首先,要素相容性与互补性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系统整体寻优的过程。其中,相容性原理反映集成要素间内在联系的重要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次,系统界面与功能结构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集成要素机制完善形成、功能结构再造重组的过程,是系统的再造与创新。集成界面的性能反映集成要素联系的机制,集成要素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之间的相互交流是由集成界面来完成的,集成体的具体功能也是通过界面来实现的,集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且相互联系,实现了功能决定结构,同时,结构支撑功能。

最后,功能倍增与集成效应原理证明了集成管理是系统功效倍增的过程,系统整体功能倍增说明了局部规则导致系统宏观变化的法则,也说明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规律。集成效应是指整体功效将会大于各单项要素功效的数量叠加,通过运筹学理论分析,假定有n项要素集成,fi是第i个要素的目标函数,可得出:f≥f。

2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管理运营总体框架设计

集成管理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是涵盖四个领域: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以管理主体为核心原点,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构成图示的三个坐标维度(图一所示)。

用数学公式以函数形式来表示集成管理总体结构的内部相互关系如下:假设集成管理系统用Y表示,用xe,xd,xf,xs,分别表示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内容,集成管理系统Y的结构就可表示为:z=Y{xe,xd,xf,xs},由于xe,xd,xf,xs四个要素直接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关系,则有F(z)=f(xe,xd,xf,xs)。同时,因为xe,xd,xf,xs又分别含有诸多相关要素,且这些要素之间是关联互动的,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各自的函数关系:

F(xe)=f(l1,l2,…,lm),m代表管理主体决策因素的数量;

F(xd)=f(d1,d2,…,dn),n代表管理对象涉及的要素种类数量;

F(xf)=f(f1,f2,…,fp),p代表管理方法的数量;

F(xs)=f(s1,s2,…,sq),q代表管理手段的数量。

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中,以管理集成理论的总体框架来分析,包括如下:

①管理主体是指拥有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园区管理运营的主体是产业园区管委会等服务运营机构,管委会负责制定园区产业经济发展计划和园区建设规划、负责园区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事项、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工商行政、公共安全等工作。

②管理对象是管理过程中面向的相关要素,园区的管理对象为产业园区内的众多企业以及园区本身相关要素。

③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园区管理方法中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是重要的方法,从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上看,可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治理型和混合型,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详情见表一所示:

④管理手段是保证管理方法发挥作用的工具,园区管理手段是对企业以及园区本身提供的各种管理制度及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税收奖励、租金补贴、法律咨询、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市场推广、检验检测、投融资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产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能有效帮助园区实现管理功能、顺利达到管理目标。

通过利用集成管理理论对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总体框架的分析研究,梳理了相应的联结关系,反映了各个要素间相互协调匹配以及对整个管理系统构成的影响,同时,在此分析中也能看到,园区服务平台是产业园区管理运营中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实现的载体。

3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服务平台的服务方向设计

平台原指一种支撑物体,也可以认为是特定活动的运行基础,园区服务平台是为产业园区集成管理要素提供支撑和运营基础的软硬件环境,是管理运营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和层次的综合服务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投融资、人才服务、设备共享等作用,可分为保障公司日常经营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两大方向(表二所示)。

园区服务平台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和帮助,以产业创新链的每个环节的特定需求为例,分析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在企业研制新品过程中的作用,如图二所示以平台为载体和纽带,提供技术、管理、市场、人才、品牌等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产业园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如下问题:缺乏创新技术信息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成果转化难度大、产品稳定性、适用性问题、资金短缺、产品市场推广难度大、人力资源不满足发展需要等,有效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能够全部或者部分解决单个企业想做而无法(无力)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企业日常经营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的公共服务能够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

随着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国家支持鼓励对方政府加大产业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各地园区服务平台也相继投入建设,因此,相关厂商也推出了各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但是,由于平台的建设商多来自IT企业或者系统集成商,其平台方案多以IT系统的架构为主要部分,往往只重视平台建设,忽略后期的运营。本文尝试把IT系统、网络支持、平台运营、资源整合以及推广模式几个要素利用集成管理理论的方法,设计一个建设发展与推广运营能够相互支撑、持续发展的平台架构(如图三所示),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为基础,以完善机制为支撑,以宣传推广为手段,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服务规范、持续运营的目的,实现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

根据产业园区的多种运营模式,园区服务平台也包括三种不同的运管模式: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市场化。园区

服务平台是公共服务资源聚集、互联互通、服务协同的平台。

5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建议

为了更加高效地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提高产业园区运营的自身实力,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应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有一个系统的策略组合。通过对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支持、服务资源整合、推广运营的有机融合,本文将提出如下对园区公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建议。

①遵循建设运营规律,确定综合战略发展目标

树立系统意识,根据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规律,按照政府、园区、市场、企业等多个管理要素的客户需求,提出切合园区自身实际的平台建设发展目标,满足多方面的期望。

②为各类客户提供高水平服务,奠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基础

充分挖掘政策支持、国家补贴、市场化运营、科研合作、志愿者行动等各种服务资源,通过合作试点、经验总结、完善建议、合作推广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各类客户提供服务,按照“边建设、边服务、边运营”的原则,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平台各项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为公共服务平台奠定坚实的建设和运营基础。

③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实际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本着为园区创造“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管理运营招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协同服务、资源共享、统一形象、规范标准,增强公信力,增加宣传力度,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④发挥服务平台的信息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加强信息化综合集成,建立信息平台,为跨专业领域、跨业务职能、跨不同地域的人员协作提供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准确、及时、共享、高效等线上优势,同时,结合线下企业对接具体服务的方式,实现线上交流沟通,线下服务对接,一方面扩大服务的辐射面,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资源。

⑤充实服务资源,持续完善资源库建设,巩固发展实力和基础

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主要任务就是集聚各类资源,完善资源库,各类服务机构是服务资源的重要来源,包括三类服务主体:公益性的服务组织、非营利性的服务组织和市场化的服务组织,涵盖到政府机关、公益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商(协)会、专业性市场化服务公司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企业服务体系,巩固发展实力和建设基础。

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升运营管理团队素质

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对工作流程、项目管理、考核评估、资金使用和质量监督等环节进行明确的规定;二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管理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监管制度;对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加强管理、监督和检查。同时要加强人才培训,加强服务平台管理运营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

⑦严格规范服务流程,制定考评标准,确保服务质量

落实平台管理运营责任制,提高服务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建立协同服务、耦合反馈控制系统,明确制定服务机构合作选择标准,严格执行合作选择和服务考评标准,保证提供服务的质量,坚持切实、规范、高效、质优的质量方针,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⑧以市场运营为目标,完善服务产业链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倡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的优势,推动服务平台与企业需求对接,打造和完善园区服务的产业链,确保公共服务中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服务、市场推广各个环节有效结合。

6 结束语

集成管理理论和思想是管理实践的新方向,其应用于园区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研究属于空白领域,研究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在集成管理实践中,集成活动大都是以信息与系统控制为核心的方法集成,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流程、制度、反馈、交流、创新等要素,需要创造性的把诸多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系统综合管理,以提高效益,因此,利用集成管理理论开展对园区服务平台构建研究是一种好的指导方法,本文希望此种方法在理论上不断获得丰富,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也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进而推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和高效运营。

参 考 文 献

[1] 姜继娇,杨乃定.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4(9).

[2] 于秀慧,李宝山.管理系统工程(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李林,汤韩玲.现代企业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

第2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盖世物流是山东唯一一家全国5A级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占地7000亩,拥有济南、聊城、齐河、济阳四个物流园区,仓库面积150万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之一。管理好这样庞大规模的物流航母,盖世集团在进行数字化园区建设之前,存在着一系列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监控力度不够,失窃事件频发;业务人员任务繁重,很多业务开展主要是面向结果,事后监控,不注重对业务过程的管理,很多业务都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安排,基本上很少有标准性的业务流程等。

此外,主要业务未实现信息化。盖世物流园的主要业务包括仓储、货运、配送、冷链以及农贸物流业务等,之前的业务系统仅涉及日常办公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业务都未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且对客户的合同、客户关系以及增值服务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信息化。更主要的是,基础信息资源未能实现全园共享。盖世物流园主要围绕车辆、客户、货物等进行管理,需要对客户、合同等信息进行准确的了解,在获取权威的数据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2010年,盖世集团以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通过对园区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诊断,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是通过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推动实现园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经营管理标准化、物流作业自动化、配套支持智能化,在园区及物流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简便、高效的应用系统,打造与省平台统一标准规范的数字化物流园区,充分整合园区内外信息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正在着手二期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2010年5月,中创软件与盖世物流签约数字物流园区平台项目。数字物流园区是面向大型物流园区的综合解决方案,数字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促进物流园区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提高园区物流运作效率,发挥园区的规模效益。促进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在园区物流的广泛应用,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提高区域和园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搭建一体化整合平台

数字园区采用中创软件“核高基”中间件InforSuite产品,运用SOA的理念进行搭建,通过基于传感、RFID、3G/3S等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等的应用来保障平台的先进性。数字化物流园区的建设可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提高区域和园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园区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提高园区物流运作效率,发挥园区的规模效益。

项目主要由一体化整合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作业管理平台、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及智能化配套支持平台等部分组成。一体化整合平台打造了一体化应用体系,统一访问入口,保护用户已有投资;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物流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物流作业管理平台来说,包括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货运市场管理、运输管理、车辆管理、货物追踪平台等,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升物流作业自动化,实现业务迅速扩张。而企业经营管理平台把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企业内部综合管理系统,提升经营管理敏感度,辅助支撑决策分析。此外,智能化配套支持平台,包括智能停车、泊位引导、资源调度管理等智能化配套管理系统,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辅助现代化园区建设。

方案实施后形成的物流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模板,支撑物流园区业务的对外扩张,同时为其他数字化物流园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对打造生态、绿色物流体系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数字物流园区上线以后,显著提高了物流园区提高竞争力。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园区广泛而完善的应用,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提高园区的竞争力;提高园区内部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了园区的品牌吸引力;实现业务流程全程管理与监控;实现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对接;实现业务、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信息技术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提高物流园区业务整体的运作效率。并且支撑战略发展与业务扩张:业务兼并;快速扩张。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统一的客户管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托管业务的信息化服务;与客户的信息平台对接。

数字园区推动着盖世物流不断探索一条“公路交通场站物流市场一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道路。目前盖家沟物流园区已开通济南至全国各大中城市货运专线1800多条,基本实现全国各省市无盲点覆盖,日均人流量超过6万、车流量超过1.2万辆、货流量超过6万吨,为济南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平台。2011年整个园区营业收入达260亿元,园区入驻客户总数2520家,园区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带动周边6万人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盖世物流”成为济南的一个品牌和亮点。

第3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一、物流园区物业服务特点

目前,在管物流园区物业服务内容还是以四大基础服务为主,但呈现出与其他业态不同的特点。

1、客户多元

客户结构复杂且要求不同,且许多客户在园内有包装运输等环节;园内租户众多,多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

2、秩序复杂

客户进出货物集中,容易造成堵车、交通事故,甚至损坏设施设备情况发生。

3、体系严谨

普洛斯、阿里巴巴菜鸟园、京东、中外运等品牌运营商,都有着其自有管理体系,因此现场服务除按照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工作外,还要同时接受业主方体系的监管和考核,因此物业管理服务工作都在严谨的制度体系下进行。

4、政府关注

物流园属政府消防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高,对消防安全货品存放、安全生产等要求极高,政府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频繁。

二、服务保障体系

公司通过标准化运营体系、人才建设和三级品质管理,为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提供保障。

(一)标准化运营体系

首先是标准化。公司以2001年开始创建的由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构建的基础管理体系,2009年创建的“三级管理制度体系”和2013年创建的“A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这三个制度体系共同构筑了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保障基础。其次,结合各园区业主方要求,共同拟订有针对性的物流园区物业管理制度,如《***物流园物业管理手册》,内容包含:总述、物业资料和文档管理、物业服务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公共秩序及消防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移交流程、租房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等11大项40小项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基本流程和物流园业态所要求的服务流程。

(二)人才建设和专业提升

公司在园区类服务团队和人才的建设和使用上,也形成了独有的经验。为培养物流园区类项目管理人才,在宏观上,公司专门建立了物流园区管理人才库,搭建了经理、经理助理、主管级别的三级人才梯队,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培训计划,为培养对象配备专门导师,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全年跟踪。在微观上,公司对园区类项目开展共环节的培训,如治安维护、交通管理、沟通技巧、应急保障等。同时,片区不定期开展园区类项目经验交流,包括撰写理论和实践文章、参观不同类型园区等等,使管理服务经验不断得到提升。

(三)完善的品质检查制度

采取“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园区业主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1、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

公司采取项目“月度自查+片区季度核查+公司品控部季度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园区项目进行三级品质检查。其中,公司重点稽查各阶段整改提升情况和业主方要求落实情况。

2、园区业主方检查

园区业主方每季度均由其母公司或上级公司用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园区物业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如普洛斯中国、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中外运等等,每半年均对全国物流园区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后进行排名通报。

三、园区管理服务的两点经验

1、车辆管理:交通堵塞问题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某物流园区,两侧毗邻招商局物流、中外运物流等多个物流园区和工业企业,西面北面均是断头路。由于园区业务量大,在工作日内大量货车、通勤车、私家车出入。特别是上午下午两个高峰时段,经常造成路口及道路拥堵,车辆长时间无法出入。解决措施:(1)调整线路将园区北门变成入口,东门变为出口,使两个出入口在一条道路上,并将车道改为单向行车,出行车辆全部采取左转,从园外道路直接进入市政大道,实现车辆有效分流。(2)高峰疏导在高峰时段,设4名秩序维护员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内进行现场车辆指挥疏导。在对园内行车线路进行了调整的情况下,使在园区出入口50米范围内行车顺畅。(3)交警协助协调当地交警部门,对园区周边道路交通进行治理,有效减少了相当部分非必要的车辆停滞。在以上三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该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保障了园区正常业务的开展。

2、工程改造:屋顶渗漏问题

由于物流园仓库结构特点,以及华南地区多雨的特点,普遍存在屋面渗漏水、包边脱落等问题,反复维修均未能彻底解决,影响了仓库的正常使用,此问题在多个运营商的物流园区均存在。针对此情况,2014年,粤华物业以增城某物流园为突破口,提出了在加装溢流系统的措施,得到了园区业主方的大力支持,在该园区共加装了350多个溢流口和50多个集中导流管。同时,物业服务中心制定防漏水巡查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每到雨水天时,服务中心都会安排工程技工到各仓库对库内进行检查漏水点并做好记录,待天晴时就安排修补,并在修补后跟踪修补效果。这一系列举措,基本解决了由于设计缺陷带来的渗漏水问题,也通过此园区的示范作用,在其它园区有效推广。

四、延伸:智慧园区管理

第4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宿迁;汽车;产业园区;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45-02

随着宿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自2007年以来爆发性增长。宿迁市政府加大了对汽车产业引导的力度,批准在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设立宿迁汽车产业园区,占地800多亩。园区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宿迁市汽车行业整体质量的提高,充分地挖掘了产业积聚的经济效应。但汽车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目的在于找出困扰宿迁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宿迁汽车产业园区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汽车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已经进驻园区的15家样本企业。经过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管理者访谈,研究当前宿迁市汽车产业园区和园区企业的现状。

(一)园区企业成立时间较短

样本企业中,有10家企业建立时间不超过2年,占66.67%;有5家企业建立时间3-5年,占33.33%;没有企业超过6年以上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宿迁市汽车产业园区企业建立时间普遍较短,经营管理水平和经验有待积累。

(二)园区的就业岗位较少

企业员工人数在20―30人的占13.33%,30―40人的占46.67%,40人以上的占40.00%。大部分企业的用工人数在50人以下。

(三)园区企业资金运营情况

2009年,大部分企业(约40.00%)的贷款占所有获得资金的比重在41%―60%,20.00%的企业这个比重达到了60%以上,只有20.00%的企业贷款在20%以下。从分析看出,园区企业的负债比例比较高,经营的财务成本比较高。

样本企业中有6家企业进货时支付货款占总货款的比重在60%以上,66.67%的企业支付40%以上的货款。数据表明,园区企业的现金支付压力比较大,和上述的负债比例正好相符合。

(四)汽车的销量和收入都比较大

企业资金实力的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汽车销量与销售收入。从调查结果来看, 2009年,样本企业中60.00%的店汽车销量500辆以下,与之相对应的是有60.00%的企业销售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下。2009年销售量过1 000辆,销售过亿元的仅有一家。

(五)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满意度低

由于汽车产业园区建立时间较短,基本是招商、建设同步展开,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管理制度。而且园区主要由其所在地双庄镇政府负责具体管理,导致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有较大难度。调查结果表明,园区管委会的满意度只有46.67%。

二、宿迁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园区发展政策支持不足

1.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缺位

宿迁汽车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为市级专业经济园区。作为宿迁市唯一的汽车产业集中区至今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现由双庄镇政府负责日常的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低级别的政府机构代管高级别的专业经济园区,使得双庄镇政府推动园区发展工作不能有效展开。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缺位和行政级别不对等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宿迁汽车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企业性质划分不合理

一方面,服务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远不及工业企业,特别是税收方面。宿迁市汽车园区入驻企业都被划分为服务业,使得企业的税收承担不合理。因为园区企业的业务主要分为销售和维修两块内容。销售属于服务业,而维修属于加工业。税务部门统一按照服务企业征税,显然不太合理。另一方面,将园区的企业划分为服务业,导致入驻企业项目报建审批环节较多,手续烦琐,审批时限过长,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主要依靠镇政府自筹,区政府、市政府、市发改局只是给予少量的支持。由于镇政府一级财力较弱,无力承担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如道路交通方面,贯穿园区的主干道至今未能完工,已造好道路后存在如绿化不到位、缺少路牌、路名指示不明确等问题。

由于资金不足导致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造成规划中的汽车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大楼和汽车主题文化广场等一些公共配套设施迟迟无法开工,造成园区功能不完善。

其他方面,如水电设施不足,经常影响到园区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正常经营;污水管网尚未完善,污水由企业各自处理,导致重复建设;治安方面也有待加强,尚未能建立全区域的电子监控覆盖等问题。

(三)园区商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缺乏,商业、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不发达,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此外,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机构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四)汽车专业人才缺乏

汽车行业的爆发性增长使得原来就未有多少积累的汽车专业人才更显缺乏。如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等。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汽车技术人才缺口大,严重影响了园区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园区产业链条过短

园区现有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没有进行产业链条延伸的能力。已进驻园区的企业基本全为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主。企业规模小和业务的单一性表明宿迁汽车产业园区的产业链还仅仅处于汽车产业的终端,这必然带来园区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强,同时使得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较为脆弱。

(六)有限的土地供应限制园区未来发展

园区发展的思路定位为:首先发展整车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第二步发展汽车有关的产业,如汽车金融、汽车俱乐部等;第三步发展汽车零配件的销售和加工等;最终将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汽车城。但是,目前园区总体占地面积800多亩的土地供应仅仅能够勉强满足第一阶段发展的需要,土地的供应已经成为限制园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宿迁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对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1.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

改革市级产业园区托管给双庄镇政府的管理体制,按照市级专业经济园区标准,成立一个专门的高级别管理机构。利用园区处于宿迁市经济开发区中的地理优势,将汽车产业园区并入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由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汽车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可有效地改变小牛拉大车的境况。

2. 调整园区企业税收政策

针对汽车产业园区的企业税收偏高的现状,调整税收政策,扶持企业的快速发展。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案:第一,将园区企业的业务细分为服务和加工两块内容,然后对其分别使用对应的税收政策。第二,按照开发区企业的税收标准,统一按工业企业征税。通过合理的税收调节,快速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园区的快速发展。

3.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打通汽车产业园区与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的规划隔阂。特别是园区的主干道――双庄南北大道向南延伸至环城南路,不但为园区打开南向发展的大门,也为双庄镇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构建多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在镇一级投资的基础上,市级和区级的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税收部门将每年对园区企业的税收返还,改为返还到园区的管委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于公共建筑设施特别是汽车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楼项目,由市级和区级财政投入。

4.设立便捷的公共服务通道

宿迁市车辆管理所处于城区北部,距离汽车产业园区约有25公里,不便于新车销售的管理服务。应该在汽车产业园区设立针对新车销售的车辆管理服务办事处,以减少园区企业销售业务、客户购车的成本。此外,对于园区企业的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

5.增加土地供应量

园区发展的土地瓶颈明显,严重制约园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园区南至环城南路的大约800多亩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市政府将其由经济开发区划归汽车产业园区,主要用于发展汽车零配件和汽车用品加工企业。这将使汽车产业园区的占地增加一倍,更为园区向高层次发展打开空间。

(二)有序引导园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服务性配套设施的速度,有序引导园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双庄政府要加大对园区及周边生活配套区、社区服务中心等民生设施的投入,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三)完善汽车专业人才市场

首先,宿迁市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行汽车专业园区专场招聘会。其次,在园区设立汽车人才人力资源市场,快速传递企业的用工信息,便于企业和求职者的沟通。最后,政府引导校企合作,整合宿迁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岗位空缺,实现有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四)园区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

要尽快打破当前园区企业的单一性,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节约土地的使用,积极引进汽车零配件和汽车用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引进,打造名副其实的汽车产业园区。

宿迁市汽车产业园区要发展成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的汽车城,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延伸产业链并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 张燕,赵来喜.呼和浩特市汽车4S店发展的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6,(3).

[2] 张旭明,李辉.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4,(6).

[3] 史家明,张茂林.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J].上海经济研究,2007,(12).

第5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今天,由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和商业)管理运营的越界品牌文化产业园已经脱颖而出。锦和商业到底有什么样的杀手锏?

智慧是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多地了解锦和商业,记者来到了锦和商业旗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丽园路、蒙自路路口的越界・智造局一期园区。

记者了解到,越界・智造局一期是锦和商业经营管理的23个项目之一。园区充分利用原上海紫光机械厂厂房的空间布局,采用ART-DECO设计风格,用连廊将园区内功能不同的建筑串连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街区式”建筑群,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锦和商业各个园区面积虽大小不等,但企业入驻率均超过95%,并仍以每年2~3个项目的速度在全国开拓市场。

锦和商业公共关系部经理顾燕告诉记者,锦和商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锦和商业提供的是全价值链一站式服务,即从项目承租,到后续的项目定位、设计改建、招商、运营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一站式商用物业服务链,而非一些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只是负责招商。值得一提的是,锦和商业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多样的文化体验线下活动,让园区真正做到“创意办公、文化体验”。

第二,锦和商业较早涉足文创园区管理领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创品牌园区开发模式和品质运营标准体系,并且以品牌化的方式将这些管理经验输入到新的园区。园区在不断完善商业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锦和商业在园区改造方面别具特色。顾燕介绍,锦和商业在园区设计方面非常用心,大多是邀请国外知名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符合文化创意企业对建筑风格的喜好。比如,越界・智造局一期就是邀请加拿大LSK国际建筑事务所进行规划设计。

第四,通过智能化建设强化园区的软实力。这种智能化包括三方面:一是园区本身的智能化,比如引入智能停车系统;二是构建内部运营管理平台,对园区房屋和客户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进而实现对园区入驻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三是公共服务平台“i越界”的搭建,可以实时、便捷地满足园区客户的多样需求。

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锦和商业的内部管理平台,也就是园区服务平台,选择了由用友网络建设。顾燕告诉记者,锦和商业之所以选择用友网络作为园区服务平台建设的合作伙伴,主要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解决方案在个性化方面做得不错,能够很好地将锦和商业的各种经营理念落地到系统中。用友网络房地产及园区行业事业部专家王培虎补充说,用友网络园区服务平台是基于用友NC研发的,是个开放性的平台化产品,除了提供基础应用,用户还可以轻松地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开发。

第二,用友网络在智慧园区领域做得比较好。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网络的解决方案能够让锦和商业之前建设的相互独立的IT系统互联互通。顾燕解释说,因为历史原因,锦和商业采用了由多个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导致信息孤岛严重,这成为锦和商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瓶颈。

第三,解决方案的专业性强,能够较好地满足锦和商业各种需求。王培虎介绍,园区行业是用友网络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分支,用友网络在该领域已经拥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用友网络在服务万达、上海恒隆和上海金桥等众多园区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了解成熟园区的应用需求,因而用友网络园区服务平台能够覆盖用户所需的各种基本功能。

第四,用友网络可以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

据悉,锦和商业的园区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门户网、项目管理、招商管理、租赁管理、物业客户服务管理、CRM、资产管理和BI等模块。根据用友网络提出的分步实施策略,项目一期主要实现对房屋和客户资源的集中管理,二期主要为了实现对园区入驻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后期还要扩展工程成本管理、移动设备的信息化应用、智能硬件的应用、园区支付一体化应用。

如今,园区服务平台帮助锦和商业对内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分权管理等功能集中起来,并通过与第三方OA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业务的统一管控。园区服务平台帮助锦和商业优化配置园区资源,降低入驻企业的成本,并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与此同时,平台的应用使得锦和商业的数据报表不再受人为因素影响,变得准确而又高效。

不仅如此,园区服务平台还帮助锦和商业快速复制成熟的管理模式。“我们新项目都通过园区服务平台快速复制运营管理模式。”顾燕进一步补充说,当前锦和商业还在不断开发新的园区,园区服务平台将大大节约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复制成本。

关注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分析

在各种有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锦和商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顾燕透露,近三年锦和商业的业务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在此背景下,锦和商业还将加大智慧园区的投资力度。接下来锦和商业将更多地关注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分析:

首先,将所有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整合效应。

第6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本文从大学科技园规范管理、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管理、创新资源聚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及孵化管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科技园在信息化创新管理方面的系统方案,为当前大学科技园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创新管理;科技园信息化管理;科技园信息化服务

1 背景

大学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 其发展通常取决于当地资源、规模效应和营运成本等要素,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越来越显示其不能适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高大学科技园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孵化服务的需要。

2 方向和目标

依托信息化系统,可以为大学科技园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和在线管理功能,打造“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各种创新要素有效融合和互动的创新创业环境解决方案,解决如下四个方面问题:

1)园区的规范管理

2)跨平台的成果转化

3)跨行业的增值服务

4)跨地区的信息共享

3 信息化创新管理规划

大学科技园信息化创新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创新管理系统)体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分级管理等规则,体现出整个平台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用户对象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和创新工作者。围绕着为创新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目标,将着力打造各个服务系统。

系统包含如下管理功能:

3.1 大学科技园规范管理

“创新管理系统”后台之间制定统一的接口和协议,实现账号权限统一、通知通告在线推送、科技园年度资料在线统计、科技园在线评审、科技项目在线申报、园区管理者在线会议等功能。

3.2 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

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系统需要以创新服务体系、客户关系体系、园区管理体系为基础,建设科技园区综合信息化平台,可以全面满足科技园区处理日常内部业务和提供各类对外服务的需求。

主要功能包括:

1)客户管理系统

2)房源管理系统

3)合同管理系统

4)企业基础服务

5)企业增值服务管理系统

6)结算管理

7)统计分析系统

3.3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管理

“创新管理系统”聚集科技评估机构、科技情报信息咨询机构、专利事务机构、公共实验室、测试中心、科技创业投资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经纪机构、专利交易平台、风险投资机构等高科技服务机构,为高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业务和品牌展示空间,促进科技高科技服务业态的良性发展。

3.4 创新资源服务聚集管理

“创新管理系统”实现创新资源模块化集成技术,充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企业在线管理SAAS软件服务平台、IT资源服务平台、数字交易平台、知识交易平台以及在线培训教育平台等,为“大学科技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园区用户提供创新云服务。

3.5 创新人才培养及孵化管理

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管道,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融入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设立创新创业岗位培养创新意识。

2)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科技创新活动。

3)孵化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共建。

4 总结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只有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使入园企业加快实现转型,促使园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伍晓强,阮航.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功能分析[J].价值工程.2013(21)

[2]王燕,孟民杰,黄韬.论大学科技园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推动作用――以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02)

[3]姚伟坤,姚凯,赵超.大学科技园跨区辐射发展的三方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

[4]陈伟,张振海.江苏地区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3(06)

[5]毛才盛.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集群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6]刘俊友,于伟.国内外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3(04)

[7] 李双喜,赵镇,马文峰.大学科技园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1[21]

第7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依法治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54

工业园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但由于工业园区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环境保护、投融资、人力人才、资源利用开发、物流、专利商标等方面存在法律问题,影响到园区的后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法律服务与保障将日益影响工业园区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的环境,影响工业园区的持续聚力发展。

1工业园区发展中法律服务与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法律服务与保障不适应、不配套及滞后的问题,可能影响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发展。

1.1法律服务与保障意识不浓,观念不强

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政府、企业、企业主及从业人员,对于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依然存在法律服务与保障的意识淡薄、观念不强的现象。一是重管理轻服务,强调管理职能与作用,忽视法律服务与保障的应有作用于意义;二是重政策轻法律,重视政策的支持与帮助,对法律的服务与保障作用持怀疑态度,不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三是重经济轻法律,重视经济手段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四是重行政轻法律,注重行政职能和手段及行政官员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干预,不重视法律手段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保驾护航与依法治理。因之不利于工业园区规范经营和长远发展。

1.2工业园区规范化建设法治机构不健全,缺乏法律专业人才

工业园区缺乏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的法治机构,缺乏法律专门人才。大多工业园区只是成立了维持秩序的治安队,配备了安保人员,仅能满足治安、安保、巡逻、看家护院的需要,缺乏熟悉金融、证券、风投、融资等方面法律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和提质增效需要。

1.3法律服务不深入,法律保障不到位

法律服务仅停留在法治宣传阶段,不能为工业园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在法律风险预测、评估、咨询等方面,尤其是在资金运作、风投、人才引进、产品推介、技术、专利、商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服务更是匮乏。法律保障也停留在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必需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征地拆迁、土地补偿阶段,依法打击、依法治理的力度不强。不能为企业的招商引资、市场调查、产品推介、人才引进、生态环境、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商标名称等提供切实有力的保护和维护,法律保障不力。

1.4工业园区法治建设滞后,依法运营与管理o章可循,依法规范操作不强

由于法治建设不尽规范,投资方对工业园区的法治保障、依法行政缺乏信心。规章建制不完善,造成了工业园区管理无章可循局面。协议签订不规范,合同主体不明晰、委托授权不具体、合同内容不完善,合同条款漏洞较多等问题或多或少存在,影响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转化,在很多方面矛盾突出,纠纷较多,加之依法办事的意识不浓,能力不高,致使纠纷久拖不决。

2增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法律服务与保障的途径

2.1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加强工业园区普法教育工作,努力为工业园区发展营造法治环境。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工业园区管理层和企业普法的意见和方案。二是多层次,多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宣传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知晓率。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增强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能力与水平,增强工业园区自我维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四是强化农村普法教育,切实解决农村干部群众不懂法律的问题,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与素养。五是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与推广,努力增强工业园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2建立工业园区法律服务机构,配齐配强法律人才

工业园区通过构建法务部门,专职园区法务工作,联系、协调律师事务所、公证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志愿者,为园区发展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园区管委会主动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为园区管理层和企业经营者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各园区规划开展前期应该将工业园区在投资、税收、环保、科研与人才引进和培养、产品销售、土地使用、公共安全等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切实将园区的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一是积极引导律师介入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将一批懂经济、高新技术、财务等与工业园区相关的优秀律师推荐给工业园区,切实发挥其专长,促进工业园区人才引进、招商引资、财务处理、报税办税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二是发挥法律工作者可行性论证、风险评估、诚信状况调查、起草审查法律文书、处理争议等在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公证工作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公证机构要为园区企业调整产权结构服务,为园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2.3建立工业园区法律服务与保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人民调解长效机制。发挥工业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隐患排查、纠纷调处方面的积极作用,适时、正确解决工业园区的各种矛盾纠纷,努力维护工业园区稳定。二是建立工业园区法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坚持抓常抓长,开展工业园区法务人员和调解员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提升能力水平,为园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推行政法干警定点联系长效机制。选派公安机关年富力强、能力全面、素质高、水平强的警务人员,分片包干、定点联系,帮助园区加强防范,清查、摸排治安隐患和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治理,为园区发展提供帮助。四是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使园区维稳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维稳工作机制,加强摸底排查、调研、等方面基础工作,在基础、能力、效果方面进一步强化力量,整体推进,为园区提供稳定有序发展环境。

2.4强化配套措施,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实行公检法联合派人定点、挂点前移进驻园区,做到专门的“办公场所、设施、人员、经费”四到位,切实为企业提供各项优质快捷便利的服务。在工业园区设立综治工作室,组织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律师、公证人员及其它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园区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解疑释惑、指导和帮助,解决法律问题与争端。实行“透明”服务,在执法过程和日常工作中,政法部门要坚持做到服务事项、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六公开”,使知情、参与、监督等权利得到切实有效保障。坚定“防范是最好的打击”的理念,实行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建立园区企业间信息互通、共组治安巡逻队伍机制,形成联谊联防群防群治,以求政府、企业共同营造治安良好环境,共谋和谐平安园区。加强反偷盗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的主要交通路口、要害部位和进出口处安装抓拍、摄像设备,以震慑犯罪分子,在企业的敏感部位如企业财务室、经理室及材料储藏处完善摄像头和报警器等设施,以确保企业财产安全。

2.5创新执法理念,深化法律服务与保障

在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创新执法理念,为工业园区持续聚力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保障,扫清发展障碍。一是创新执法观念。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厘清政府职能,创新执法理念,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种错误认识与偏差,把维护权益放在首位,打击各种侵害权益的行为,拓宽服务范围,加大力量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二是强化协同执法监督约束。在信息共享、交流沟通、联系协调方面加大投入,理顺执法部门、企业、法律服务机构、法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创新联系协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与约束,为园区聚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慎重准确地办理涉及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禁止利益驱动办案和执法随意性。四是加强对投资创业者合法利益的保护,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投资者利益;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帮助创业者增强信心,指导创业者防范创业风险,依法依规创业。五是加大企业及周边秩序整治力度,维护企业及周边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依法打击园区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整治园区环境,确保园区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六是依法惩处侵权行为,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公正处理好企业联合、兼并、租赁、破产、承包经营、参股、控股企业中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平等保护其依法取得的资产使用权、所有权和其它权利;及时处理好涉及企业的案件,依法保护财产权和经营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与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有关的案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

3结语

工业园区持续聚力发展,离不开法律服务与保障的同步推进和跟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健全有关工业园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与保障机构,创新法律服务与保障的体系和机制,吸引高端专门法律人才,深化法律服务,强化法律保障各项措施,为工业园区的稳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环境、政策、风险防范、技术革新、产业产品升级、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效保护和维护,使得工业园区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人才、资源利用与开发、物流、专利技术、商标等方面获得极大支持,p装上阵,调整思路,优化整合,强化管理,持续聚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召伟,罗云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之法律思考――以新疆阿克苏市工业园区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03):4752.

[2]王干,万志前,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保障[J].科技与法律,2003,(02):7983.

[3]谭冲.乡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9697.

[4]李静云.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05):3335.

第8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功能

目前我国多数农产品物流园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仅能提供农产品物流活动所必须的存储、运输、装卸、简单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务,既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也不能对入驻园区客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更难以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服务效能较低。如今,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使传统物流观念和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创造了一个高效便捷的运作环境。园区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优化其平台功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功能分析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高效便捷地实现网上商务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见图1),农产品物流园区成为集电子商务与信息服务、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动态化、综合性运营中心,实际上转化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商。除了基本的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功能外,园区还能够提供综合的、增值型的物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价值,管理和服务功能大为提升。

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三大系统,使"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在平台上协调融合,实现其综合服务功能。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基础条件,主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供求信息、数据交换、订单处理、在线交易和公共信息查询等服务;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作业子系统之间衔接和配合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为农产品供应链各方提供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决策分析和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物流运作系统是整个物流活动得以实现的核心和关键,主要为物流相关企业提供仓储管理、智能配送、线路规划、货物跟踪等智慧物流服务。

2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信息服务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过程涵盖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与农产品相关的各个领域。以园区为平台,农产品物流园区连接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园区物流企业各自进行物流运作,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导致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的信息流动不顺畅、不对称,供应链中的产销脱节问题突出。

通过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见图2)将外部信息(包括供方信息、需方信息和公共信息等)和内部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订单信息、仓储信息、配送信息以及基础信息等)通过数据交换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信息组织和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涵盖农产品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交流活动,因此,园区可以提供订货、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的相关服务信息以及客户需要的各类物流服务相关信息。这样,所有农产品信息通过园区信息平台及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实现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既提高了供应链各参与方的物流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用户的反应能力,交易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运作成本和风险都得以降低。

3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管理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园区集中了运输、包装、商贸、物流软件企业、物流咨询公司等各类企业,通过园区的协作功能,从而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园区仅能提供基本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难以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提供物流技术保证及管理优化方案。

农产品物流园区应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平台,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对整个园区人、财、物进行集成化管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决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并实现全局数据的集中DD分散共享管理。通过该系统,园区可以从订单中抽取数据,生成包括库存管理、装运执行、订单执行、破损、运输管理及物流成本等个环节的典型报告,为管理者进行战略和运作决策提供信息;利用数据交换系统和时点销售信息系统达到农产品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交换,为农产品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灵活高效的物流服务,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对各种业务的作业过程进行成本分析与计量,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流程再造;提供与物流业务相关的政府各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卫生、金融等一站式服务的集成环境,为区内企业和货主提供相关物流管理服务以及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这样,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进行集成化、实时管理,实现从农产品订货、生产到销售所有步骤的"全程物流管理"。通过控制相关的农产品物流过程,为农产品市场的低成本合理化运作及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一条最佳渠道。

4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运作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以园区为中心,将农产品生产、收购、批发、零售到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集成一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需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节间的配套服务。传统农产品物流人工系统速度慢,易出错,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都较低。

通过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运作系统,涵盖从供应、采购到销售、服务等整个供应链,而且充分适应了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要求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特点。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园区可以根据收集的订单信息数据进行智能计算,选取最优路线,制定最佳配送方案,形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便捷化的物流体系,始终保持整个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高效、协调和有序;通过和后台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可以根据需求的差异有针对性进行配送,有效降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在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物流运作费用也可以有效降低。这样,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及表达,将农产品物流运作系统与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智能决策系统、LRP系统及自动化配送作业系统相连接,科学、快捷地向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从而逐步实现智慧物流的目的。

总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化的管理手段,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高效管理和运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不仅可以降低库存、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而且使园区发挥出强有力的协同工作功能和增值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J]. 管理观察,2013(514):125-126.

[2]李晓锦.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宋娟娟.农产品物流特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

[4]孙贵勇.长春市农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7.

第9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等,伴随着物流服务的需求,则延伸出物流的管理,那么,物流管理到底是什么?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来推进物流的发展,从而使之发展升级。

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快速崛起,并日趋成为物流服务的主流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之一。目前,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管理水平差异很大,甚至在企业内部先进与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中国的物流业正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即从现代物流管理(重具体的操作)走向供应链管理(重动态抽象的控制),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物流园区、中心管理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转变。

委托式模式

物流园区不仅是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而且是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由于对物流园区管理水平及专业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委托式管理是现代物流园区管理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流园区的委托式管理即委托经营管理,指受托方根据所委托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合同制的签订,并按合同的条款执行管理的一种模式,称之为委托式管理。

通常所见的委托式管理的种类为三种:第一种是委托方全权委托,不参与经营管理;第二种是委托方部分委托,参与经营管理;第三是委托方全权委托,并参与决策。由于委托式管理种类不同,它适应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行业内,对委托式管理的范围界定都有一定的差异,也有不同的结果。例如,酒店的管理一般适应于第一种模式,即全权委托,委托方不参与经营,按合同收取受托方一定比例的收益。企业物流的管理一般适应于第二种模式,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部分经营主体委托给受托方,与受托方在经营过程中融为一体,与企业经营享有同制度,同流程,最终获取参与部分的利润。现代物流园区管理模式适应于第三种,因为物流园区的委托经营群体不一,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政府,有企业,有行业内,也有行业外的客户等),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从整体到局部。加之投资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不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必须是全方位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等。

权责划分及风险控制

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园区管理从实际经营者角度上来看,基本都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完成管理目标,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经营者获取一定的利润。在现代的管理模式中,特别是物流园区的管理一般采取委托式管理比较多。从本质上来看,物流园区的管理则是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府、投资人、物流企业、客户和消费者。但从实际经营者来看,园区的经营不仅仅是上述提到的几方面,而是与各方面都有直接关系,它也和其他组织一样,也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管理和衔接。通过这种规范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园区的管理目标。

一般情况下,战略层负责园区重大事项的决策,控制园区发展方向,如发展规划的制定,重大项目的批准,招商政策,物流管理收费标准制定等;其次,由战术层按照战略层制定的原则,开展计划组织,协调工作,维持园区的正常运行;最后,由操作层按照战术层的安排,完成具体事务的执行等。

在委托式管理中,不管是投资主体,经营主体,还是政府侧重等各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委托式管理不能按合同完成,由于委托方的期望值很高,受托方在经营过程中不能达到委托方满意。加之双方的互信程度没有完全建立,从而使现代物流及物流园区的管理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在这种管理模式的运行下,首先需要双方明确隶属关系,其次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以便更好地完成委托式管理合同约定的内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