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精选(九篇)

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

第1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在制造以及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实施生产成本管理就是要合理运用成本会计管理手段,对各项成本限额进行预定,科学计算、调节以及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损耗,按照限额管理控制开支费用,并对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权衡经营活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预期成本限额,降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成本控制的对象包括产品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产品设计阶段、产品采购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以及产品营销服务阶段等。

成本控制的起始点是产品的研发阶段,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也是整个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很多企业管理者在产品研发阶段成本控制不严,对产品设计的成本管控意识比较薄弱,过于强调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在研发成本控制上存在着误区,即过于关注新产品的功能、性能忽视了其经济性,过于关注产品的显性成本而忽视了其隐性成本,过于关注产品的后期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前期的开发费用,过于强调新产品的研发而忽视对原有产品的功能再设计。

在采购环节上关注的采购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订购成本、储存成本以及采购管理成本等难以全面管理到位,采购的成本管理理念有待于更新,不少企业管理者仅仅将采购成本控制理解为降低采购的价格,因而忽视了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以及采购产品的质量。过于重视采购价格,没有从长远考虑维护跟供应商的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较薄弱。与此同时,采购绩效考核管理也比较弱化,对于采购人员的约束不够,采购的效率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采购的风险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除此之外,在生产阶段对原材料的控制力度不够,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缺少量的控制,生产效率比较低下,缺少必要的管理和考核。与此同时,在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还会发生各项费用,这些费用的不合理之处也会加大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三、强化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强化制造企业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研发设计阶段是制造企业进行成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要想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可以采用工程价值分析法。在控制设计环节成本时既要降低成本又要注重保持原先的产品功能以及提高产品。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合理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有效收集新产品的相关信息,对新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对新产品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试验并审定研发方案,实施新方案并作出科学评价。

(二)强化制造企业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结合市场调研并参考供应商价格,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和管理预期对产品的利润进行预期定价,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目标价格。根据企业的采购计划确定好企业的采购成本目标,对于不同的采购产品企业管理者应当按照目标成本依据指标逐级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个采购成本的目标成本。在采购阶段实施成本控制就是要按照原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合理控制采购成本,确保实际发生的采购成本能够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采购成本进行目标控制时应当首先确定好采购成本的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成本节约计划措施,并结合计划审核开支和费用消耗情况,对成本的发生进行监督。时时对采购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成本差异的性质并逐步形成明确的责任以及原因。结合差异形成原因积极改善采购方案,逐步降低采购成本,在此基础上实现采购成本管理目标。

(三)强化制造企业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主要是料、工以及费用的合理控制。企业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当建立完善定额领料制度,依靠限额凭证对材料的耗用量进行控制,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尽可能降低成产成本。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原材料的消耗情况进行盘点,对材料的耗用量进行及时控制。管理者需要结合成本的超支以及节约情况合理选择成本分析方法,自上而下逐步查找出企业产生超支以及节约的具体原因,将原因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个人。

(四)强化制造企业营销服务阶段的成本控制

第2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分析 制造业 战略成本管理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34-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价值链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价值链当中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的,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能够做到有效的战略成本控制。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寻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最低成本获取途径,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在降低总成本支出费用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不断地学习当中获取进步。

一是行业价值链分析。制造业的价值链处于整个原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下游环节,而相对于用户单位而言则处于上游部分。从上游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是整个产品生产总价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在对战略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原材料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和方式。

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制造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主要指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成本和价值量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后,采取一系列优化和协调的措施来改善成本消耗的方法。制造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认产品在价值链当中每一个单独生产货架的价值量,并将其分摊到每一个单元的成本消耗当中,其次确定这些单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支出对于客户满意度的贡献率,最后寻找到企业内部各个单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评估单元价值链之间的协调性,并制定相对应的改革计划和策略。

三是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当前看,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相互竞争和合作的环境机制。然而,与成熟的国际制造业市场相比较起来,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来分析,可以有效帮助寻找到我国与欧美强国在制造业上面的差距,比如说生产能源的消耗过大,自动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有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在产品成本构成和生产技术方面进行有效的革新,从战略的角度加大对产品的成本控制力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二)战略成本管理

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c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二、我国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如今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完全处于市场机制之中,这就会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树立正确的战略目标,控制成本从而达到强化竞争力的目的。在我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的成本观念相对落后,成本考核指标也没有得到革新,基本运用传统的产品成本额降低手段来控制成本,为了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采用质量不高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降低了产品成品率以及产品质量,最终导致企业品牌价值降低,价格下降。此外,我国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普遍存在缺乏全局观念的现象,其成本控制往往是阶段性,无法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不注重长远发展,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以及总体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战略成本管理无从谈起。

(二)实施主体不明确

财务人员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主体,工作中,企业的高层管理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参与较少,一般由财务人员向管理者提供决策必要的成本信息,财务人员不具备决策相关的权利,而管理者也只是通过财务人员的成本资料对企业运营做出决策,不参与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使得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出现财务人员不参加决策、管理层不参与成本管理的现象,造成企业成本控制独立于企业管理全局,成本控制效率降低,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主体不明确。

(三)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战略成本管理法难以实施

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工序多是制造业产品生产的特点,其过程会产生较大成本,因此,做好成本管理必须切实记录好每道工序的成本数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手段依然较为落后,一部分企业甚至沿用着手工设计制图的方式,在对生产工序进行记录的环节中,也无法实现精确记录,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效率,造成了企业成本信息失真,使得战略成本管理法难以运作。此外,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也是制约着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重要原因。在制造企业中,一些企业在感受到落后的管理手段为企业成本控制带来的弊端之后,花费大量资金引人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信息系统与旧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兼容的现象,信息系统难以真正实现其功能。

三、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的制造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策略

(一)通过内部价值链分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一是审查企业各项成本管理策略。首先,对成本管理策略进行分类。按照是否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可以把成本策略分为三类:增强型策略;一般型策略;削弱型策略。即对耗费成本所创造的价值按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类。企业对其正在实施或计划将要执行的每项成本管理策略进行一遍快速审查,并确定有多少策略能够实际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必将会给企业带来好处。假如企业通过审查发现不存在增强竞争地位成本管理的策略的话,那么就是该对其成本管理程序进行重新考虑的时候了。

二是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首先,合理分配采成本。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格和相关采购费用。买价可以直接按照产品计入,涉及分配的是无法直接划入产品中的采购费用。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要考虑更多的成本因素并且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对采购费用进行分配,要求采购人员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在具体实施时,应该采用作业原则把采购费用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不是按照比例进行分配,这样会使产品的成本更加准确。其次,分配客户服务成本。传统成本体系中客户服务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被直接计入利润表。此时,似乎这些成本与客户没有直接联系。当企业的客户服务成本很少时,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然而如果企业的客户服务成本很大,这种方法是无法确定顾客为企业创造的真正利润,而且会削弱企业的战略地位。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维护那些为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客户。第一,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客户进行分类,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二,一旦面临丧失这些客户的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降低售价来保留他们;第三,寻找出新的服务途径,才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企业进行纵向产业链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找到相对于企业、供应商、顾客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更好的成本管理方案,实现产业链上成本最大化节约。要进行产业链上的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信息沟通,提高双方交易效率。第二,整合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当企业没有拥有产业链上关键价值增值环节时,可以通过资本投资进行前后纵向扩张,实施纵向一体化来达到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目的。与企业其他重要战略的实施一样,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确定需要反复权衡,并作出“收益―潜在成本”进行分析。在分析时不仅要依赖其所产生的财务成果,还要分析该战略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深层次的影响。纵向一体化的收益成本分别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中收益包括:成本节约、防御型市场力、进攻性市场力、管理优化;潜在成本包括:成本增加、弹性丧失、维持均衡、管理劣势四方面。

(三)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对横向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主要是要找到本企业与竞争者在产品功能、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明确竞争者在各项价值活动上的成本和在价值创造上的独特能力和资源,再对自己成本和产品方面的优劣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潜在发展优势,最终确定适当的战略保持现有的优势,培养潜在优势。

企业横向规模扩张也是企业增强实力,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渠道。横向规模扩张模式有两种:其一,是通过自身发展实现;其二,是通过兼并吸收同类型的企业实现。早期企业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时,多采用利用本企业长期积累资金不断扩大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上的投资来实现,这种类型的扩张风险较低,但速度比较缓慢。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资金筹集渠道的增加以及信息流动的便捷,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并购的方式来达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而且,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不需要购买其全部股份或资产,只需要拥有其50%以上有时拥有20%的股权就可以取得相对控股地位,从这一点来讲,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张比靠自身发展更加经济。

成功的并购可以使企业获得免费使用被并购企业多于现金的机会,以及实现税收上的好处。假如一个企业有纳税亏损结转不能利用,那么它与一个盈利企业的合并会使双方都有利可图。但是企业并购也要承担负担高额成本的风险,比如,收购企业可能需要承担被收购企业的负债,以及对被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产配置等全方面进行整合,此过程要花费大量的协调成本。

参考文献:

[1] 牟瑞渊.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

[2] 王娟.制造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案研究[J].财会通讯,2012(29):124-125

[3] 刘志祥,杨松.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3(03):54-55.

[4] 邓灏.战略成本管理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14(06):55-56.

第3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转型;经济效益;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3002308

一、引 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制造业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产业结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制造业结构变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小平和卢现祥[1] 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周达[2] 从理论上分析了进出口结构与制造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利用1981―2005年的数据对商品进出口结构“反映”制造业结构变动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失调的结论。高拴平[3] 通过对1992―2002年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数据的研究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大,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但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杜平[4] 对2000―2005年沪苏浙闽鲁粤六省市制造业结构变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张建升等[5] 采用1993―2003年的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制造业结构变动情况,发现重庆市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大,但与产出增长不协调。杨大楷和范飞龙[6] 基于我国制造业1995―200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提升的问题,认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主力,但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滞后于产业转型。程翠凤[7] 研究了1999―2010年间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变化和2010年江苏制造业的行业效益,认为江苏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体上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步。

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总体来说,有关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变化机理和制造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方面,较少涉及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其经济效益的关系,本文尝试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转型的同时经济效益是否得到了改善与提升?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又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面对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环境,制造业投入巨大而产出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关制造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增长方式等问题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二、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经验分析

(一)样本行业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一直以来规模较小,故研究中剔除此行业, 共选取29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08―2011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

《中国统计年鉴2013》没有统计与提供2012年制造业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数,由于劳动生产率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故分析的时间区间没有延伸至2012年。 考虑到统计数据口径问题,评价指标均采用相对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二)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最终选取11个指标对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评价。现行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不科学,本了适当调整;考虑到劳动生产率是评价经济效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但《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2年)并没有统计与提供制造业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所以本文用工业总产值代替工业增加值。 表1为这些指标的名称和具体计算方法。

在选取的11个指标中,只有资产负债率为适度指标,其余均为正向指标,因此,笔者对资产负债率这个适度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 由于经济效益评价具有多维特征,指标权重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能客观赋权的主因子分析法(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简称PFA)在这里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建模方法。在进行初步的因子分析时,笔者发现资产负债率、产品销售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三个指标的变量依赖度小于0.5(Tabachnica和Fidell认为当变量对公因子的依赖度达50%以上时,是较理想的情况),KMO值为0.650;3个公因子总方差贡献率为76.637%,且不好解释。因此,本文通过对指标的调整,最终选取了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利税率、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利润增长率等11个评价指标。

(三)经验分析

1.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分析

一组变量是否适合采用主因子分析法,主要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有关。Bartlett球形检验可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显著的球形检验表明变量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另外,还可以通过检验净相关矩阵的方法进行判断。取样适切性量数(MSA)为所有相关系数与净相关系数之比,MSA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高,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观测变量MSA的平均数称为KMO统计量,KMO越大表明变量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如果KMO值小于0.500时,则不宜进行因子分析,大于0.600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越大,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据此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统计量的值为0.667,大于0.600;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3.380E3,达到0.050的显著性水平。综合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不难发现研究样本中的评价指标完全适合做主因子分析。

1.公因子及其经济意义分析

Kaiser认为应以特征值大于1 (即公因子的方差至少要等于单一观测变量的标准化方差) 为标准来确定公因子的数量,根据这一标准,本文提取到3个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3个公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观测变量92.011%的方差。因此,我们选取的11项评价指标最终可综合为3个公因子。原始变量与公因子间的关系可用因子载荷表示,因子载荷量是公因子命名的重要依据,本文先采用偏回归系数计算模式矩阵中的因子载荷。由于未经旋转前的模式矩阵中的因子载荷量,有时会出现一个变量同时与多个公因子密切相关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对公因子进行命名与解释。因此,我们将模式矩阵中所提取出的公因子进行转轴处理,以便使各公因子都能反映出特定的意义。由于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具有相关性,因此在转轴处理时本文采用了允许公因子之间具有一定共变的斜交转轴法[8] ,进行直接斜交转轴后所得到的结构矩阵如表1所示。

结构矩阵可反映因子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进行因子命名[8] 。根据斜交旋轴后的结构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在资金利税率、总资产贡献率、产值利税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这六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较大,由于这六个变量是从资源利用效率和利润创造能力方面反映产业的效益水平,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单位产出实力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利润增长率指标上的因子载荷突出地大于其他指标,可将这三个变量概括为成长性因子,主要考察产业的发展能力。第三个主因子F3在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上的载荷较大,这两个变量可以概括为流动性因子,主要衡量产业的资金营运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这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8.106%、25.593%和18.312%,所以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中各主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产出性指标、成长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

2.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对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数据的因子分析,本文计算得出了各行业产出性、成长性和流动性3个公因子的得分,之后再利用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行业效益的综合得分(用F表示),如表2所示 表3为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3个公因子的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情况表 。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呈现以下特点:

(1)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远远低于资源加工、劳动密集型行业。分析发现,综合效益前十强全部为资源加工、劳动密集型;在3个主因子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进入前五强或前十强的行业数量较少,而且得分不高排名比较靠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均分为0.370,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均分为-0.130。若假设排名第一得29分,排名第二得28分……,本文分别计算了资源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两类行业的均分,分别为18.410分和10.170分。可见,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远远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仔细研究还发现,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总体效益最差,资本密集型次之,资源加工型制造业经济效益最好。

(2)带动升级的支柱产业的经济效益欠佳。研究发现,综合效益前五强的行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累计占比仅为11.33%,排名前10位的行业在总产值中累计占比为21.97%,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较低,而带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的支柱产业的经济效益很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带动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领头军 (黑金冶压产值比重从1999年的6.52%上升为2008年的10.16%,上升了3.64%;电通设备的产值比重在1998―2003年5年间上升了4.09%,) ,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效益排名竟为倒数第一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综合效益竟位列倒数第二位。可见,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这两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其在带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和地位极不相称。

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力,但上述经验研究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却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滞后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显然,这样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不利于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的。在我国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程中,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是产品附加值低还是企业管理能力、生产决策能力差抑或是技术进步因素造成的呢?

三、制造业相对效率比较分析

本部分以规模以上制造业29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效益评价的各种投入、产出指标的筛选与规范,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9个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测算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变动,从技术―效率―规模路径全面反映我国制造业相对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原因,找到提高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和措施,为我国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及为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图1 1999―2011年行业结构变动拆线图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0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及以后年份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为保持统计数据口径一致,本文分析的时间区间为2007―2010年。关于制造业效率评价指标,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选取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以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投入,忽视了其他投入变量,如企业单位数、资源投入等[9] ;有的文献产出指标中包含产品销售收入,但销售收入按何指数进行平减文中并没有交待。由于不同学者所选指标和数据处理等存在差异,使得即使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也难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1.产出指标

产出指标考虑到不同年份的价格平减问题选取工业总产值,本文将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工业总产值采用各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成以2007年表示的不变价。

2.投入指标

(4)能源投入。反映行业能源消费状况,用行业能源消耗总量(折算为万吨标准煤)表示。

上述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来自2008―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数据。

(二) 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 各行业相对生产效率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本文首先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2R模型计算出29个行业的综合效率,之后针对生产可能集中的锥性假设不成立,采用BC2模型计算出样本行业的纯技术效率,由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再计算出各行业的规模效率[10-11-12] ,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不难看出,2007―2010年,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效率值均表现为不稳定的波动态势[13] 。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等4个行业近四年来技术效率保持为1.000,每年都处于生产的相对前沿面上[1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设备制造业在2009―2010年技术效率也达到了1.000。只有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技术效率较低。与此相比较,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烟草加工业、皮革皮毛业、家具制造业和文教体育制造业等4个行业技术效率也达到了1.000,而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的技术效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我国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和电子电气产业中;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技术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进入壁垒较高的烟草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此外,本文计算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行业技术效率的均值,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效率最高,技术密集型次之,资源加工型最差。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规模效率看,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工业和皮革毛皮业等5个行业的规模效率较高,基本上每年都处于相对前沿面上,服装鞋帽业、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规模效率也较高。只有印刷记录业和文教体育用品业的技术效率较低。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1个行业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率,在2007―2010年间基本上都处于生产的相对前沿面上,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均由于行业规模过小造成规模效率在平均水平以下,揭示这些行业相对于产出而言各种投入要素利用的规模不足,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以较高的投入却未能产生规模经济,表明这些行业仍缺乏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高,能带来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效应尚未体现,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行业规模以提高规模效益。从行业均值来看,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均值为0.916,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均值为0.871;另外,本文分别计算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行业均值,分别为0.766、0.946、0.896和0.951,可见,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规模效率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由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效率较差所致。从4年的均值趋势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一直处于上升格局,但与此相反的是规模效率却一直处于递减状态,并且有加速下降趋势,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规模效率亦呈现出明显的递减态势。由此可见,改善与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规模效率,实现行业规模经济已迫在眉睫。

此外,我们发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达到有效的有两个行业,分别是烟草加工业和皮革皮毛业,在2007―2010年4年间,这两个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一直保持为1.000,达到投入要素利用的最有效状态,是29个行业中生产状态相对最优的行业 ;前文经济效益评价中,烟草加工、皮革皮毛这两个行业经济效益分别位列第一与第四名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大支柱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技术效率遥遥领先,但规模效率却在所有行业中最差,该行业经济效益位列倒数第一与规模效率差有很大的直接关系。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样是支柱产业的这两个行业,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上均接近于最优,这两个行业经济效益差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原材料价格高、市场开拓能力差和产品附加值低等。

(三)资本技术密集型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为了比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差异,测度它们在各个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在计算了2007―2010年资本技术密集型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制造业全行业中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计算了2007―2010年这两类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指数)并进行了分解[15] ,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我国制造业中TFP的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影响TFP增长的因素与原因也不尽相同。

1.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纵向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TFP平均增长率为1.9%,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其平均贡献率为4.3%,而在考察期间内,技术效率(综合效率)则出现了退步,平均增长率为-2.3%,与前述分析一致,技术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下滑引起的,尽管纯技术效率上升了0.4%,但规模效率下降幅度较大,下降了2.7%,技术效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12个行业中,除了化学制品、有金冶压、通用设备和仪表办公4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负值外,其余8个行业均为正值。在推动TFP增长的动因方面,除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和交通设备这三个行业的技术效率有所改善外,其余9个行业的技术效率是停滞不前或呈下降趋势,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部来自于技术进步做出的贡献。这说明在此期间,科学管理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企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应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执行正确的生产决策,确保技术效率逐步改善,从而促使企业绩效不断提高。此外,各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1.9%)的行业分别石油炼焦、医药制造、化学纤维、黑金冶压、专用设备、交通设备和电通设备,其TF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6%、6.0%、2.8%、5.9%、2%、5%和3.9%;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小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化学制品、有金冶压、通用设备、电气器材和仪表办公,其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4%、-4.3%、-2%、0.9%和-0.5%。

2.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2007―2010年,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TFP平均增长率为3.5%,主要是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带来的结果,技术进步平均增长率为2.9%,技术效率也有贡献,但贡献率有限,技术效率平均增长率仅为0.6%,技术效率的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资源加工型行业规模效率下降所致,这亦与前文分析吻合。在资源劳动密集型17个行业中,除农副食品、金属制品这两个行业外,其余15个行业的TFP均保持了正增长。有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大于行业平均增长率(3.5%),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由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推动的结果。当然不难看出,除木材加工、塑料制品外的6个行业均是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大于技术效率对TFP的贡献。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位列前五强的行业分别是烟草加工、印刷记录、家具制造、服装鞋帽和塑料制品,其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增长了11.8%、7.3%、6.6%、4.9%和4.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小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9个行业中,TFP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除了纺织业、皮革皮毛、文教体育、工艺外,其余5个行业的技术效率都是下降的。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或停滞不前的3个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2.6%)、金属制品(-2.5%)和食品制造(0.9%)。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还是两类行业内部,各个行业的TFP增长率均存在一定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有1/3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则有九成左右的行业TFP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推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因上两类行业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但技术效率下降则是制约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TFP向更高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规模效率下降幅度比较大。因此,在未来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十分重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规模调整,整合资源,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组合。

四、结 论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非参数的效率评价法对2007―2011年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及行业相对生产效率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从制造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测算结果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严重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并不同步,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战略不利于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从2007―2010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相对生产效率指数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规模效率大大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因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效率较差所致。

我国制造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Malmquist 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 两种类型的行业TFP的提高均是因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通过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各个行业的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变化的测算与分析, 发现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劳动密集型两类行业的TFP增长具有较大的差异,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均衡要好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除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和交通设备3个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均处于递减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效率出现负增长的行业数目只有5个。因此,要提高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需要着重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特别是规模效率水平。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后,造成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没有领先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从生产效率的构成上分析,较高的企业管理决策能力及技术创新水平保证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效率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从2007―2010年规模效率的均值来看,前者的规模效率明显低于后者,特别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效益最差。因而笔者认为,导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经济效益水平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较高的各种投入未能产生规模经济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针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平均技术效率呈现出负增长的情况,我们必须切实改善产业投入―产出比例失衡的现状,提高行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深化改革,加强同行业间的分工协作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其增长质量的提升。此外,要注重现有技术的改进,继续加强企业生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向增长,从而推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要注意市场开拓,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并且是我国制造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鉴于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自身具有风险大、高投入、回收周期长和产品分工比较复杂细密的特点,未来对其规模调整要持慎重的态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皮革皮毛制品、家具制造和工艺品制造等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立足我国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现有优势,加快产业的设备和工艺更新,引进和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与产品竞争力,发挥行业优势互补作用,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增加资金积累。要通过资产重组,重点改组纺织工业、专用设备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要控制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加工度与经济效益低的重化工业的行业规模,重点进行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发展深加工。

从长期来看, 我们应继续深化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力度,逐步提高高新技术行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占比,推动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升,完成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升级,最终促进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52-64.

[2] 周达.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与制造业结构变动特性的关联分析[J].经济经纬,2007,(5):48-51.

[3] 高拴平.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6):65-72.

[4] 杜平.沿海省市制造业发展与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产业,2007,(12):31-36.

[5] 张建升,房施东,王宏.重庆市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103-106.

[6] 杨大楷,范飞龙.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5):49-52.

[7] 程翠凤.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21-25.

[8] 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9] 陈静,雷厉.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7):83-89.

[10] Banker,R.D.,Charnes,A.,Cooper, W.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 1984,30(9): 1078-1092.

[11] Caves,D.W.,Christensen,L.R.,Diewert, W.E.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1982,50(6): 1393-1414.

[12] Arcos,A.,Toledo,P.A.An Analysis of the Spanish Electrical Utility Industry:Economics of Scale,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ey[J].Energy Eeonomics,2009,31(3):473-481.

[13] 常亚青,宋来.中国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37个行业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3-13.

第4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910004。 产业集聚是指越来越多的同类型产业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聚集一起,成为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聚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也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研究产业集聚对解释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技术,通过考察长三角地区产业间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将地理空间效应纳入长三角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异与集聚效应的研究,以分析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能否解释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进一步了解长三角区域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情况,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长三角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异与集聚效应的关系。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以空间经济理论和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研究各种空间依赖和空间相互作用现象,主要有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通过引入变量的空间滞后形式,将一个空间位置上的变化与周边邻居位置上的变量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由于空间扩散、空间溢出等相互作用造成的空间依赖;而空间误差模型通过将误差项设定为某种空间过程的形式,能够将由于测量误差等原因造成的冗余空间依赖加以显示表达。

采用两要素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分析起点:

式中,Y/L为劳动生产率,K/L为劳动资本密度,g(·)函数中产业集聚经济测度参数分解为:区域化指数(Loc)、城市化指数(Urb)。基于波特关于竞争的观点,本文引入了竞争程度指数(Comp)。鉴于长三角各省市之间由于劳动市场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劳动资本效率的差异,本文引进虚拟变量Region控制相同资本在三大省域的生产率差异。选取二进制邻接方法创建权重矩阵,将长三角25个城市进行编码,再根据它们与周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否相邻,得到权重矩阵。因为舟山在地理上处于孤僻的位置,因此在地理位置得到的二进制邻接矩阵基础上,根据区域间的经济活动往来密切的城市,稍作修改,将其与宁波、上海视为邻居关系。

对式(2)进行对数变换:

柯 蓉:长三角制造业集聚效应与劳动生产率差异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的制造业中2-SIC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包括30个2位数制造行业。为了研究的方便性,用F1-F30分别代表制造业30个两位数制造业,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的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2003-2009年。采用的是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30个两位数制造业2007-2009年的数据。为了平滑掉每年之间的差异,本文采用的是2007-2009年的平均数据。

二、实证研究结果

本部分将考察集聚效应的不同类型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产业集聚效应的差别和它们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同时,本文考虑了产业在空间上的自相关关系,除了普通的OLS模型分析外,还利用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以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城市化(多样化)经济以及制造业30个行业在各个城市的区域化(专业化)经济有初步的认识。

1.城市化(多样化)指数统计分析。根据2007年到2009年各城市的城市(多样化)指数,本文总结了2007年至2009年城市(多样化)指数最高的5个城市,见表2。从表中可以发现,除杭州外,城市化指数较高的几个城市是宁波、泰州、镇江、扬州和嘉兴,都不是长三角的中心位置,反而是长三角的四隅,这表明长三角形成了一个城市的格局。

2.区域化(专业化)指数统计分析。这里用locij代表区域化指数,如果i产业在j区域的区域化指数大于1,就代表该i产业在j地区的区域化经济大于全国水平。本文整理2009年30个制造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区域化指数,见表3。

而借鉴Kyoung-Hwie Mihn(2004)分类方法,依据产业的区位特征将其分为:装配制造业、基本原材料制造业、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城市都形成了相关产业的区域化经济,但是不同的城市形成区域化经济的产业则各不相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城市化(多样化)指数最高的5个城市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化(专业化)经济较强的产业。这说明区域化(专业化)经济和城市化(多样化)经济虽然分别隶属于集聚经济的两大类,但二者并不冲突。

(2)装配制造业因为没有明显的区位限制,在各个城市中都集聚大量产业,从而在各个城市都形成了相关产业的区域化经济。但是在嘉兴,却并没有形成一个装配制造业的区域化经济,这可能与嘉兴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嘉兴与上海、苏州、杭州三大经济体均相邻,而装配型制造业由于没有区位限制,会选址在一些大城市来利用其多样化经济。

注:装配制造业即所谓的“松脚型产业”,无明显的区位限制;基本原材料制造业是对交通运输设施有较高要求的重型工业;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是集中于原材料的制造业;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是集中于消费者集聚地的产业。

(3)基本原材料制造业由于对交通运输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舟山等交通不太方便的地方,该类企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4)基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资源依赖型制造业依托本地优势,在各个城市都形成了区域化(专门化)经济,产业内部企业相互促进。

(5)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并没有在消费者集中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形成区域化经济,而是在这些城市的周围形成了区域化经济。这可能是因为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由于没有技术优势,而消费者集中的这几个城市有很高的成本限制,从而导致了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分散在这些城市的周围。

(二) 劳动生产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结果

首先,本文运用模型(3)、(4)和(5)对长三角16个城市制造业整体进行了回归分析,表5给出了具体模型估 计的实际分析结果。在全部模型中均保留要素投入变量LOG(K/L)和区域特性region1,region2 三个控制变量。回归结果1-2,依次是加入了城市化效应指数、竞争指数的OLS模型结果。结果3-5分别是加入了所有变量的OLS模型结果、空间滞后模型结果和空间误差模型结果。

1.从结果1可以看出,城市化经济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在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存在城市化经济,即多样化的经济环境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个变量的显著影响证明了产业间外部性的重要性。这个结果表明企业可以从同城市产业多样化获得好处。

2.从结果2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竞争程度变量系数为正,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竞争程度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特定区域,制造业产业内的大量企业集聚形成竞争态势,相互促进,积极创新,使产业在动态竞争中良性发展。这表明由于大量企业的集聚形成的激烈竞争是动态外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结果3可以看出,城市化经济效应和区域产业竞争程度都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

4.空间滞后变量的系数为正,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考虑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因变量依然表现出很强的空间依赖性。这表明,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溢出效应,会对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另外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region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能代表不同省域地区的虚拟变量与空间权重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共线性。

(三)分行业制造业整体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这里仍然运用模型(3)、(4)和(5)对长三角16个城市分行业制造业整体进行传统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对比分析,解释变量同表5,结果如表6、表7所示。

1.装配制造业模型中城市化经济指数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基本原材料制造业、最终消费品制造业、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城市化效应指数的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城市化经济效应对于基本原材料制造业、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装备类制造业却并不显著。装配制造业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得益于它们在特定区域的专业化程度。而对于基本原材料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而言,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并不会显著提升其生产效率。

2.基本原材料制造业模型区域产业竞争程度变量系数为正,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竞争程度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产业内部在特定区域竞争的激烈程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产业内部的竞争会降低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但对于基本原材料制造业、最终消费品制造业而言,由于区域产业竞争程度变量系数不显著,产业内部的竞争对劳动生产率没有产生影响。

3.装配制造业、基本原材料制造业、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模型空间滞后变量系数的估计值为正并且显著,劳动生产率表现出了很强的空间依赖,区域间的劳动生产率相互促进。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却表现出了负相关性,其他产业都是正相关关系,这表示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溢出效应,会对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以上模型中的省份变量都是显著的,说明分行业制造行业都受所在省份因素的影响。

三、结论

结合上述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长三角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这种建立在技术经济联系上的产业间相互渗透是目前长三角制造业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政府应引导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区域的单一生产结构向多样化发展。

2.鉴于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竞争程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在除资源依赖型制造业的其他的产业中都表现出了促进作用,政府应培育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环境,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对于资源依赖型产业,政府应加强控制力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引起产业内部生产率下降。

3.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在空间上呈现空间自相关的现象,各区域产业之间应该加强联系,放大这种自相关相互促进的效应,从单一产业、单一区域的发展演变成整个制造业、整个长三角地区簇团似的发展。

参考文献:

.南通大学学报,2006(9):34-38.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5):25-28.

.技术经济,2010(2):67-71.

第5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摘 要]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沈阳;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

朱钟棣,孙瑞华(2006)在其发表的《人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一文中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设置了产业安全评价的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三级指标体系。由于他们提出的评价体系比较完整,因此,本文采用该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部分二、三级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主要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7大产业。为了分析方便,表格中的7大产业分别用a、b、c、d、e、f和c表示。由于公有制企业承担了产业安全的重任,因此,笔者将各产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与“三资”企业分开分析,通过比较找出问题。

一、产业生存环境分析

1 产业融资环境分析。资本效率与资产负债率是产业融资环境分析的重要指标。资本效率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体现。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综合分析表1、表2和表3可知,在装备制造业中,全国“三资”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高,而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低。

(2)资产负债率。由表4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表明其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治理机制如果不能有效运作,将会损害国家的利益。通过比较表4和表5,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除金属制品业外)资产负债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表4与表6对比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的负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其他制造业领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分析。由表7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各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较低,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是缺乏的。

3 产业技术要素环境分析。通过表8与表9,可知2006年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整体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除外。表8表明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还比较低,今后应加大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以确保产业发展所需技术的有效储备。

4 产业市场需求环境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工业产业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既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又表现在对其质量、技术含量、性能及功能等的提高上。

国家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都为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整体来看,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环境是良好的。能不能借助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来发展自己是沈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小结: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其面临良好的产品需求市场,但其自身又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效率低下、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存在产业安全风险。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 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通过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份额就可大体判断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如表10和表11所示,其国内全部销售额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数据近似代替。由表10可以看出,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低,由表10与表11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低。

2 产业效益效率分析。产业效益效率包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增值率等。

通过表12可知,除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均低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三资”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

表13表明,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方面,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水平,也高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没有完全建立在集约经营模式上,仍然在受粗放经营模式的影响。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从而可能引发产业安全问题。

三、产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1 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分析。通过表14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高,因而面临很大的风险。

2 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分析。由表15可知,2006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投资比例高于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于金属制品业的比例已超出30%,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已达到26.40%。说明这两个产业对外资的依存度偏高,因而存在产业安全问题。由表16可知,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配中,外资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沈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存在一定产业安全问题。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分析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而存在高度风险。

四、产业控制力分析

1 外资市场控制率分析。外资市场控制率是指外资产品市场占有率,可以用外资产品销售额与国内销售额之比表示。笔者选取了沈阳2006年外资产品销售额和2006年全国销售额,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外资市场控制率是很低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七大产业的外资市场控制率分别是0.96%、0.29%、0.32%、1.73%、0.60%、0.06%和0.09%。

第6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电子设备制造业 因子分析

1 概述

制造企业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形势下,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积极寻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目前,在制造业领域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针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制造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是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具体到某一特定领域。

目前,针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博莱特认为制造业的发展与生产服务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过程。袁义军曾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做过相应的研究,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政策刺激等外部条件对转变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但转变的最根本动机是自主创新。谭慧萍、刘秀玲等人后认为,中国设备制造业企业应该获得核心技术,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它将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4]。饶粤飞经过对广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后认为,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状况是产业技术创新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5]。

2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采用该方法通过发差贡献率确定权数,可以克服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定过于主观性的缺陷,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对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

进行因子分析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构造因子变量和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①计算变量的相关矩阵。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首先要计算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若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小于0.3,则不适合对这些变量做因子分析。②确定因子变量。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因子变量,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取出少数几个可以反映大部分原有观测变量信息的因子,达到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③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通过因子旋转,对初始公共因子进行线性组合,让某个变量在某个因子上的载荷趋于1,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趋于0,使公因子变得更加容易解释。④计算因子得分。将因子变量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可以得到因子得分模型,从原始变量的观测值估计各个因子的值,这个值就是因子得分。

3 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对于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结果,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可操作的、系统的评价指标的建立是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是评价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依据,只有采用科学、系统、合理、全面的指标体系,才能对广东省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同时,只有坚持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建立原则,才能使得到的结果在量化的基础上能够具有可比性。只有具有可比性的定量结果,才能更有利的支持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内部管理层的决策。本文从上市公司评价的角度,分别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本构成五个方面入手,建立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及计算方法见表1。

4 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广东省11家主要的大型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充足性,选取了2012年这11家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运作和生产经营数据做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公布的相关信息,并且结合公司的年度报表整理而来。各家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样本数据如表2所示:

4.1 因子分析过程

根据前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搜集到的各家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数据资料,本文应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计算观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直观的看出,这些变量的相关系数大部分都大于0.3,说明指标体系各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所选用的提取因子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并按照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标准选取公因子。从该表可以看出,前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2.24%,说明这四个因子所代表的信息已经能够充分反映原有观测变量大部分信息。本文按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因子,因此,本文选取前四个公因子因子载荷矩阵显示的是初始因子解,但是这很难解释因子的意义。为了更好的解释各因子,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SPSS统计软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4.2 结果分析

有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个因子F1在这些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存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流动比率X5、流动资产比率X8。其中X3、X4是反映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经营能力的指标,X5是反映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由此可见,一个因子可以概括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实力的的因子。

第二个因子F2的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X1、营业利润率X2、无形资产比率X9。其中X1、X2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X9则是反映资本构成的指标。所以,第二个因子F2可以解释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盈利能力和资本构成的因子。

第三个因子F3在资产负债率X6、管理费用X10、员工人数X11上的因子载荷比较高,其中X6是反映偿债能力的因子,而X10和X11是反映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资产能力的指标。因此,第三个因子F3可以概括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偿债能力和资产能力的因子。

最后一个因子F4的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X7。这个指标是反映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资产增长能力的指标,因此,F4可以命名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成长能力的指标。

4.3 计算因子得分

运用回归法估计出各因子的得分系数后,计算出各个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在每一个因子上的得分。FAC1、FAC2、FAC3和FAC4分别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各公司的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F=e1FAC1+e2FAC2+e3FAC3+e4FAC4

其中,e1,e2,e3,e4分别是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指标体系变量总方差情况可体现出来。因此,各个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综合竞争力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F=42.35%FAC1+25.53%FAC2+13.26%FAC3+11.10%FAC4

根据各个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各项因子得分以及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个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得分以及该公司的排名。结果如表4所示:

5 实证结果分析

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分析,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都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竞争力产生影响。从各个因子的贡献率可知,体现电子设备制造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的因子F1有着较高的贡献率,因而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竞争力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因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竞争力地位。TCL集团、超声电子、七喜控股、生益科技在经营能力上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决定了它们在广东省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前四,充分体现了经营能力和资本构成对竞争力的决定性地位。

从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看,TCL集团、超声电子、七喜控股、生益科技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比较高,说明这四家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都优于其他上市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同时,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也高于其他公司的方差贡献率,所以,这四家上市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在广东省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占据了绝对竞争力优势。海格通信以及威创股份在因子F1上的单项得分较低决定了这两家制造业公司在广东省上市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后。因此,对于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来讲,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的竞争力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盈利能力和资本构成发面来看,威创股份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最高,说明威创股份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好。相反的,国美电器在这个指标上的得分最低,表明国美电器在盈利能力这个方面有待提高。

从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的成长能力方面来看,超华科技在这个指标上的得分最高。说明超华科技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七喜控股在这个指标上的得分偏低,说明七喜控股在资产增长率方面还有待提高。

6 对策建议

根据前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影响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本规模、成长能力等。对广东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想要提高竞争力,有效的管理人和机器是根本,同时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将精益生产的思想运用进去,取得核心竞争力。

在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树立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自身应当增强其创新能力,不仅提供生产服务,还要研发属于企业本身的产品和技术。这样,即使在市场不景气,客户订单量比较少的艰难时期,企业也能通过提供自身产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也为企业抵挡风险提供了保障。所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保持企业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金三林,朱贤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3(1):42-47.

[2]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13(1):12-21.

[3]徐兆勇.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相关性研究――基于制造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2(6):119-122.

[4]隆惠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产品服务增强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

[5]崔后卿,朱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2(9):202-204,229.

[6]赖红清.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以白色家电产业集群佛山基地为例[J].物流技术,2013,32(7):130-133.

[7]王亚勇,李亨英.基于因子分析法对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11(7):82-86.

第7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铸造成本 敏感性分析 关键控制点 降成本

铸造企业加工工序复杂,需经过砂处理、造型、制芯、熔炼、浇注、清理等几大工序,每大工序又由较多细分工序组成,生产工序中生产资料流从投入到产出不如冷加工企业消耗对象化、很直观和清晰,加之铸造工艺专业性较强,铸造用材料品种复杂且用量不易控制,造成铸造成本分析难度大,成本控制难度大。

低成本制造是企业重要竞争力。那么,铸造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成本管理与控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是铸造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成本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影响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有的放矢的系统开展降成本工作,挖掘降成本的潜力,对降低成本将起到重要意义。

一、铸造成本归集与核算

铸造成本核算通常采用定额成本法,使用工艺定额、工时定额、能源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对实际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

(二)原材料

原材料成本通过铁水成本归集,要核算原材料成本,应先核算铁水成本,现假定铁水成本为Coy。

为便于进行计算与下一步分析,对产品的工艺出品率、废品率、残值做以下假定:

铸件工艺出品率为G,发生的废品率为N,(本文仅讨论内废),废品及回炉料的残值为Z元/吨。

假定原材料成本为C1(元/吨),则C1 = {Coy-Z*(1-G)-Z*G*N}/{G*(1-N) }

(二)辅助材料

产品辅助材料成本由各种辅助材料按照工艺定额配比组成,假定产品全工序配比辅料成本为Cof,吨铸件辅助材料成本为C2。则C2 = Cof/{G*(1-N) }

(三)动能成本

能、工、费成本由单位消耗费率与工时核算。设每吨铸件能、工、费成本合计为C3,每小时单位能耗为Dd,每小时人工成本为Dr,每小时制造费率为Df,设备工时为HS/件,人工工时为Hr/件,产品重量为M,则C3 =(Dd*Hs+ Dr*Hr+ Df*Hs )/ M

(四)废品损失成本

设废品损失成本为C4,则C4 =(C1 +C2+C3-Z)*N/(1-N)

(五)铸件产品总吨成本:

产品总吨成本Cp =C1 +C2+C3+ C4

二、铸造成本核算模拟

为进行具体分析,现以灰铸铁HT250(CU)某柴油机框架为例,假定各期产品库存均衡,对铸造成本进行模拟核算。

该产品铸件工艺出品率为72.54%,废品率5%,残值单价3100元/吨,设备工时0.85/件,人工工时4.1/件。

(一)原材料成本

通过上表,得出每吨HT250(CU)铁水成本Coy为4004.46元/吨,由此得出 C1 = 4412.47元/吨。

(二)辅料成本

由此得出Cof=1848.3元/吨, C2 =2682.1元/吨。

(三)能、工、费成本

每小时单位能耗为57.8元,每小时人工成本为16.7元,每小时制造费率为55.8元,得出C3 =2472元/吨。

(四)废品损失成本

计算得出C4 = 340.35元/吨。

(五)单位吨总成本Cp

由上计算得出Cp =9906.92元/吨。

三、铸造成本敏感性分析

以上述核算模拟为基准,对铸件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

Cp的敏感性分析

影响四个成本项目的指标因素较多,其中出品率、废品率、铁水成本、辅料配比直接影响C1 、C2、 C4,工时直接影响C3、 C4,这些因素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可控因素,在此做进一步分析:

四、铸造成本控制

通过以上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铸造原材料成本在铸件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对总成本的影响也最大,因而控制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了解铁水成本、工艺出品率、辅料配比、废品率因素对成本的影响较大,设备运转工时、人工工时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次之。

对以上成本重要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一)降低铁水成本、调整辅料配比

通过优化工艺设计,科学合理进行材料配比, 做到以最低的成本配制所需铁水、砂芯、砂型。

注重生产现场材料使用的节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创新性地使用新材料,降低材料配比成本。

(二)提高工艺出品率

影响铸件出品率的因素有两个, 即工艺设计和现场管理。

对工艺设计因素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工艺设计注重成本优化,铸件在正式批量投产前务必进行持续工艺验证, 在保证产品性能、质量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找出成本性最佳的铸造工艺。

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工艺人员队伍。老的铸造企业,因开发新产品较少,往往认为工艺设计环节已不是关键,不再注重培养和发展工艺设计人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工艺改进与优化是持续性的,通过不断创新,运用新工艺,既能提高产品性能,又可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优化现场管理能够直接提高铁水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浇注工的浇注准确度。保证既不浪费铁水, 也不会因铁水不足而报废产品。

通过现场流程优化,缩短铁水运转时间,减少低温铁水,提高一次浇注率。

(三)降低废品率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谈三点:

优化工艺设计。通过可靠的工艺设计并经过持续验证,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材料质量。材料质量已是影响产品质量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市场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必须采取措施,从选择供应商、材料运输、进厂检验、库存仓储、投料炉前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不合格,杜绝使用。

提高操作者技能水平。操作者技能水平是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岗前严格培训,班前培训、操作技能比武、操作质量检查及质量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操作者技能水平。

五、结束语

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我国铸造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创新力不够,产品差异化优势不明显,在价格竞争成为普遍的竞争手段的情况下,成本领先就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特别是铸造行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控制内部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对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到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成本控制,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铸造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燕.浅谈铸造企业成本核算分析与管理[J].现代铸铁,2010

[2]魏改林,张学志.铸造企业生产成本分析及控制[J].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997

[3]张宝学.谈铸造车间成本管理[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1

第8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能力 物流成本 卷烟制造

一、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1]也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规划和处理。成本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对于很多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就卷烟制造企业而言,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大,很大程度上吞噬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卷烟行业进行品牌整合过程,出现了物流成本不断上升的现象。加强卷烟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方案,提高成本控制的意识,从而提高卷烟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加卷烟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在卷烟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以后更长远的发展,需要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方案,培养成本控制的意识,进而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但是近些年,在卷烟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企业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却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

现阶段,卷烟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方式较为单一。成本归集主要依赖于传统会计核算,通过细化核算项目建立看似全面的费用控制体系。成本分析也主要集中财务分析层面,没有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单纯通过监控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各种物流成本水平的起伏,来分析判断成本的变化情况。没有进行多层面、多因素的成本分析,以及对造成成本变化的原因进行防范。成本控制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要求不能适应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在经济效益好时,不进行成本控制,在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时,寻找各种成本控制方法来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从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来看,企业并未很好的落实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在企业的经济增长中体现出来。

(二)成本控制和生产安排有脱节现象出现

为了保障生产的需要,同时缓解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卷烟企业往往储备较大量的原料。这些原料分别储存在各个生产点或企业租用的仓库。由于没有合理的储备计划,容易出现存在甲生产点的原料要运往乙生产点进行组织生产,而乙生产点的原料又要运往甲生产点组织生产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随着储备量同比上升,造成物流成本控制与生产安排脱节,增大了物流成本。在行业跨区域合作生产的大趋势下,卷烟企业存在着跨省委托卷烟厂生产卷烟的情况,由于委托生产的卷烟无法落地销售,即无法直接在受托地进行销售,造成成品仍需运回委托地进行销售,不仅增加了原料输送成本还增加了成品回运成本,存在物流成本控制与生产安排脱节。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成本的控制,必须加强物流成本控制与生产安排有效统筹,这样才能实现与企业的生产的完美配合,从而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为了更好地进行卷烟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必须加强对生产组织的重视,这样企业才能在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企业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每个行业的发展和每个行业所开展的流程是不一样的,卷烟制造企业需要适用于自身的成本控制模式,促使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烟草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

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卷烟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整个卷烟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出现的成本进行的综合管理,这对于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内容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析控制系统

卷烟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以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成本分析控制系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了当今时代的标志,企业可以使用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来进行企业的成本管理,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生产运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逐步建立多层面、多因素联动的成本分析控制系统,对成本变化的信息实时有效地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完善的成本分析控制系统,使企业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对于经济成本支出的控制,进而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

(二)优化成本控制方案

企业要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方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的控制,才能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的支出。卷烟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卷烟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加工所需的机器的费用、工人的薪资、卷烟运输的物流费用等一系列生产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详细的了解、调查、分析,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成本控制方案的优化,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案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如果没有完善的生产成本控制方案,企业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成本控制。[2]因此,要注重企业生产成本方案的优化完善,进一步减少卷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三)将成本管理扩展至生产全过程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将成本管理扩展至生产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生产环节各项成本支出的控制手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不断提高其成本控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卷烟制造企业将成本管理扩展到生产全过程时,需要对卷烟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进而合理安排卷烟的生产计划,合理进行卷烟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在生产环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和支出,有效降低卷烟厂的生产成本,进而更好地进行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控制。例如,要将卷烟成品销往一个地区,首先对业务订单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最适合安排生产的工厂进行组织生产,尽量做到产品落地销售,满足这一地区的消费需要,从而控制从生产工厂到消费终端的物流运输成本。企业将成本管理扩展至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四)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及积极性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卷烟制造企业也需要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以及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成本管理意识,能让管理层更加重视成本控制,有助于提升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有助于落实成本控制的各项措施,有助于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拓宽经营渠道和进行长远的生产经营所必须进行的必要环节。卷烟制造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及积极性。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卷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成本的控制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卷烟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必须经过长时间对成本管理的制度、意识、手段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使卷烟企业提高其成本控制能力,进而促进卷烟厂整体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韶关卷烟厂)

参考文献

第9篇: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

一、生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生产业

生产业,是与消费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知识密集产出的行业。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生产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生产业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陆小成(2010)认为生产业是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提供中介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

由不同学者对生产业的概念界定可知,虽然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有三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用于最终消费;生产是服务于生产环节的产品;生产业与制造业存在密切的联系。由此推断得出,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中国政府正式公开使用生产业这一概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是作为消费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提出的,其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理论基础

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强。生产本身的发展经历了内部化向外部化的演变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交易成本较高时,生产通常由企业自身内部专门的服务部门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伴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变革,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链进行分解,将自身产业链中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价值不高的一些支持活动,如会计活动、运输、仓储等活动都外包出去,经济系统中开始涌现出专门提供生产的独立市场,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慢慢形成了专门化的独立的生产产业。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完整的价值链,上下游各种服务同制造过程相互关联依存;另一方面,制造业部门的产品附加值中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因此生产业的产出越来越多地作为中间投入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

生产业对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依附性强。生产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这些现代的专业借助于生产过程、物质资本、各类优秀的技术和服务人员,为生产过程提供复杂的配套服务。由于生产业产出用于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使用,所以它渗透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统合、协调、控制、计划、评估等功能,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能够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引入到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构成制造业部门的产品价值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2007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来进行分析。生产业的选取包括8个部门,分别是:A交通运输及仓储业,B邮政业,C信息传输、D金融业,E房地产业,F租赁和商务服务业,G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H综合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的选取包括16个部门,分别是a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b纺织业,c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d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e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f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g化学工业,h非金属矿物制品业,i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j金属制品业,k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l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n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o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p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以下用字母代号记录。

(一)从生产业和制造业产出的比较,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图4-1中看出,制造业、服务业和生产业产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并没有发现制造业和生产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二)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进行分析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从总体上来看生产业中65%都是用于中间投入,其中邮政业的90%都是用于中间投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中50%以上都是用于中间投入,房地产只有20%用于中间投入,原因可能是房地产业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和商品房交易,房地产交易自然是用于最终使用中,投资性房地产一般用于中间投入,在这里我们应该将房地产业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和非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数据存在局限,所以笔者并没有将其区,我们可以忽略房地产业。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为25.7%,这一数据来看,并没有体现出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在生产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为39.33%,其中用于制造业的部分最高的是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的74.58%,最低的是邮政业的27.93%。从最后一列比分比可以看出:在生产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不低。

数据显示:生产业对具体制造业的投入率较低,10%左右。但是从2007年到2010年来看,生产业投入制造业的比例从8.75%上升到9.97%,小幅上升。毕竟制造业投入比重大的仍然是原材料、技术、设备等物质投入。

(三)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数据显示: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12个行业,有75%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制造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其他所有产业包括其自身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超过1。

说明制造业是一大支柱性产业。从制造业影响力系数来看,制造业中除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外,各具体制造业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都大于1,表明制造业同时具有主导性。具体来看:各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生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基本上大于1,表明制造业的增产将会带动生产业的发展及进步。

数据显示:生产业除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外,其他生产业的感应度系数都没有达到1。说明生产业并非是一大支柱性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说明生产业倒是一大主导性行业。生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感应程度小,尽管上述分析生产业中间需求率高达60%,但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影响还是巨大的。再具体来看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多小于1,说明生产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对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较小。

三、结论

(一)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现代生产业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业急需专业化、规模化。

从中间需求率来看,2010年整体制造业对整体生产业的中间需求为39.33%,这对生产业需求不低,而从中间投入率来看,2010年整体生产业对整体制造业中间投入为6.31%,也就是说中间投入中有将近93.69%仍然来自物质投入,这种高物质消耗发展模式导致制造业在某种程度上更依赖于制造业本身。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来看,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是不低,但是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投入实际上很低。现代生产业并没有满足或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制造业需求的协调性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因此,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在总体上明显不足。

(二)生产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从上述分析得出:2007年生产业投入率合计为8.75%,2010年生产业投入率上涨到9.97%,2007年传统制造业略低于先进制造业,2010年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生产业投入率逐渐加大,可以看出生产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三)生产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对这些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

在上述分析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中发现,制造业在我国既是一大支柱型行业,又是主导型行业。分析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发现,生产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投入产出表

[2]田家林,黄涛珍.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08)

[3]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业产业关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3)

[4]付承伟,李玉成唐志鹏.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京沪生产业比较[J].地理研究.2013(09)

[5]焦爱丽.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06)

[6]纪流河.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价格月刊.2009(06)

[7]曹毅.天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8]柳倩.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D].辽宁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