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制造业产业分析精选(九篇)

制造业产业分析

第1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然而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发展制造业应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强化和改善宏观调控,分业分类施策(中国制造2025)。

贵州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东部其它省份,这造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所以贵州省应分业分类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从而实现贵州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掌握制造业发展现状是发展制造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首先对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客观、全面、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从制造业分行业角度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与评价有利于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从而为分业分类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因子分析被众多学者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它利用少数几个综合因子反映众多指标提供的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地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聚类分析将个体或对象分类,其目的在于使类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

赵元笃,赵艳轲(2011)构建了工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出广东省的工业主导产业。程翠凤(2014)对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严重落后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不同步的结论。王理,傅德印(2007)利用因子分析对2003年甘肃工业28个行业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甘肃工业产业结构外延扩大,内涵不足,工业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论。

因此,首先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贵州省制造业32个行业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审视贵州当前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同行业在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现状,为分业分类制定贵州省制造业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客观、全面、科学地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是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第一类为体现产业规模的指标:X1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个),X2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资产合计(亿元),X3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第二类为体现产业经济总量的指标:X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X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X6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X7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利税总额(亿元),X8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亿元)。第三类为体现产业发展趋势的指标:X9市场占有率(%)。第四类为体现产业经济效益的指标:X10规模以上企业资产利税率(%),X11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利润率,X12规模以上企业资产利润率(%)。第五类为体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X13能耗产出率(亿元/万吨标准煤),X14单位能耗产值(亿元/万吨标准煤)。

三、研究方法及稻荽理

(一)因子分析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利用少数几个综合因子反映众多指标提供的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地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子分析将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定义为指标的变异性,指标的变异性越大,说明它对各种情况的“遍历性越强”,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更加充分。它将在变异性上具有很大程度相似性的指标聚为一类而成为一个公共因子。

(二)聚类分析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作为分类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又聚合为另外一类,关系密切的聚合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把所有的样品都聚合完毕,把不同的类型一一划分出来,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通过将样品分类能够使分析更加简洁、具有层次性。

(三)数据处理

分析工具是spss19。原始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2015》。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

为了分析的方便将贵州省制造业32个行业分别编号如下:1农副食品加工业,2食品制造业,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4烟草制品业,5纺织业,6纺织服装、服饰业,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和制鞋业,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9家具制造业,10造纸及纸制品业,1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医药制造业,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金属制品业,21通用设备制造业,22专用设备制造业,23汽车制造业,2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7仪器仪表制造业,28其他制造业,2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3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经标准化处理过的指标分别按X1到X14的顺序编号为Z1到Z14。

对标准化处理过的数据进行Bartlett球体检验,spss19输出的Bartlett统计量为764.913,p值为0.00

(二)因子分析

因子载荷是对因子的意义进行解释的关键。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因子与所解释的变量的相依程度越大。为了对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需要进行因子旋转,因为一个绝对值比较大的载荷aii表明公共因子Fi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Xi的变化。这样,如果任一原始变量都与某些公共因子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与另外的公共因子之间几乎不相关的话,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就会比较容易确定。因子提取结果如表1。

共提取3个公共因子F1,F2,F3,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5.919%,33.354%,12.083%,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356%,表示3个公共因子共解释了原始变量81.356%的信息,信息提取比较充分。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变量在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值对因子进行命名以解释因子的意义。由因子载荷阵可知指标Z1,Z2,Z3,Z4,Z5,Z6在F1上的载荷值比较大,将F1命名为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因子;Z7,Z8,Z9在F2上的载荷值比较大,将F2命名为规模因子;Z13,Z14在F3上的载荷值比较大,将F3命名为可持续发展因子。

选用回归方法计算F1、F2、F3的因子的得分,并以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因子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因子F的得分。本文中C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35.919*F1+33.354*F2+12.083*F3)/81.356

因子得分及排名如表3所示。

(三)聚类分析

采用系统聚类法以F1,F2,F3作为指标变量对贵州省制造业32个行业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平方欧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以y轴为聚合系数,x轴为分类数,画出聚合系数随分类数的变化曲线,会得到类似于因子分析中的碎石图,在曲线开始变得平缓的点选择合适的分类数(何晓群,2012)。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当聚类数为8时曲线开始变得平稳,所以将贵州省制造业32个行业划分为8类比较合适。

采用不同的方法定义类间距离得到的分类情况有可能不一致,本文综合运用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组间类平均法、组内类平均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中位数法共7种聚类方法对贵州省制造业32个行业进行分类。分类情况如表4所示。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分别抽取按F1,F2,F3,F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并标明每个行业所属类别结果如表5所示。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按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因子排名第一,按规模因子排名第五,所以是贵州省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然而这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排名在32个行业中却在第29位。如果贵州省想要保持这类产业的优势就必须提高这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因子得分和规模因子得分排名均在前五位的只有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排名均在前十位的有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4烟草制品业,15医药制造业,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所以贵州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在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和规模上并不协调,而且这些产业均为传统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类因子得分均在前十的产业只有4烟草制品业、15医药制造业,可见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且规模上排名前五的产业多为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综合排名前五的产业也都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所以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落后,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四类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因子上的排名均在16名以后。在规模因子上的排名均在10名以后。在可持续发展因子上的排名,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四,其他三类电子设备制造业均在10名以后。可见贵州省装备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在32类制造业中处于落后水平。而装备制造业对于制造业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贵州省的装备制造业急需加快发展速度。

从聚类的结果来看贵州省制造业的产业分为八类,且绝大部分产业为第一类,少部分为第二类,极少部分均匀分布在另外六类。可见以发展潜力及效益、规模、可持续发展为指标对贵州省制造业进行分类时贵州省制造业呈现出的特点是种类多,制造业各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五、总结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的主要指标数据进行综合排名与系统分类,描述了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各个制造业产业的主要特点,为贵州省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综合因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贵州省制造业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制造业产业结构落后急需转型升级。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和矿藏相关的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以这些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显然不能长久持续发展。各产业以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规模、可持续发展为指标构成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协调不合理的特点。

酒、饮料和精茶业制造是贵州省最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32类制造业中处于落后水平。贵州省当前的优势产业多为传统的技术水平低、能耗高的产业。从分类结果看,制造业产业种类多而杂,产业水平参差不齐。

参考文献:

[1]黄群慧,李晓华.中国工业友展“十=五”评估及“ 十三五”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5(09).

[2]金碚,吕 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02).

[3] 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统计出版社,1991.

[4]赵元笃,赵艳轲.广东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5]程翠凤.我国制造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03).

[6]王理,傅德印.因子分析在甘肃工业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02).

[7]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8]宋志刚,谢蕾蕾,何旭洪.SPSS 16实用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第2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一直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早在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工业产值就已居全球首位。2014年初,总理在两会提到:“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中国装备走出去要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所以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与经济环境下,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探索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优势是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2位数产业即大行业的数据进行市场集中度的计算。例如,白文扬和李雨(1994)测算了从1980年至1992年我国工业整体市场集中度水平,以及各不同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刘佳等(2006)通过对2002和2003两年装备制造业4企业集中度和8企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6个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CR8都小于20%,从而得出装备制造业属于原子型的市场结构类型。胡静寅(2009)通过对2002到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计算得出,除交通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CR4、CR8都分别小于30%、40%,所以得出,装备制造业子行业大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行业或原子型行业。通过2位数产业的数据进行集中度的计算往往造成结果比实际情况偏低,因为由于大行业包含的子行业的产业性质和产业特点往往差异较大,所以从市场和产业的界定来看普遍比较宽泛,由于2位数产业内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替代性的要求,因此根据2位数产业数据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装备制造业实际市场集中水平。目前国内学术界只有魏后凯及李绍东计算过4位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判定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魏后凯(2002)基于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及521个四位数小行业的数据计算中国制造业CR4并根据测算结果将28个制造业分为三大类:CR4加权平均值在15%以下的行业为低集中度行业,共有11个;CR4加权平均值在15%以上,30%以下的行业为中等集中度行业,共有11个;CR4加权平均值在30%以上的行业为较高集中度行业,共有6个。李绍东(2011)通过四位数产业数据考察了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通过实证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处于中、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所以本文主要根据集中度指标从产业角度、区域角度及纵向角度分析并权衡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

1.产业比较

本文基于样本来源的特殊性,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根据行业代码选取装备制造业209个小行业的15多万个企业的原始数据作为市场集中度的计算依据。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水平不高,无论是CR4还是CR8都未超过30%,在七个子行业中市场集中度明显比其他子行业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说明大企业具有相对较强的规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最低的是金属制品业,且CR4仅10.77%,说明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大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总的来看,第一,七个子行业市场集中度绝大多数偏低,说明前几名企业的规模优势不明显;第二,4位数行业存在CR8等于100%的情况,说明装备制造产业中存在企业数目不足8家的情况,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潜水及水下救捞装备制造业和其他飞行器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若按照Bain及植草益市场类型的判断标准来看,无论是装备制造业还是子行业的市场类型都属于竞争型的市场(CR4及CR8都小于50%),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很激烈。

表1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计算而得

2.区域比较

以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区位熵的集中度指标分析我国省际间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情况。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β值超过1的地区只有10个省份,其中东部地区占6个,以上海β值最高(1.7314),其次依次是广东(1.5024)、北京(1.4625)、江苏(1.4417)、天津(1.0893)及浙江(1.0394);东北部地区2个,即吉林(1.1162)和辽宁(1.0093);中部、西部地区都仅有一个省份的β值超过1,分别为安徽(1.023)、重庆(1.5639)。装备制造业β值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科技水平较强的发达地区与沿海经济强省,例如北京、上海、重庆等,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明显倾斜的地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欠发达地区β值相对较低,产业没有形成较高的集聚度(如表2所示)。具有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的省份与其他省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这也印证了我国政府干预东部、东北部地区产业发展,并给予大量扶持政策与保护壁垒的遗留痕迹。

表2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地区产业集中度测算结果

3.纵向比较

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的纵向测度主要是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来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的十余年变化趋势。通过对2001年至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整理与计算来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纵向变化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在2000-2001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呈平缓爬升特点,说明产业集中度较平稳变化;2002-2007年间,集聚度开始出现快速增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8%,说明产业集中度水平有了增强趋势;2008-2011年间,集聚度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甚至在2011年出现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0.27%,说明产业集中度出现减弱趋势。总的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度在2000至2007年间较高,企业有明显的聚集现象,说明由于这段时期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各种经济要素不断汇聚,提高了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在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为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与动力,产业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自2008年伊始,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下降,说明这个产业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发展优势弱化,其造成原因可能是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装备制造业众多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只有那些资本雄厚或有先进技术保身的大企业仍留在市场中,造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下降,地方化程度不高造成市场分散而导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是在国家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的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推动了我国外贸稳步复苏,从而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2010的产业集中度达到历史最高(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变化趋势

4.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集中度指标的三种算法分别从产业角度、区域角度、历年变化三个方面实证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目前的情况。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是整体还是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普遍都不高,市场类型属于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产业内大企业发展优势不明显。通过区位熵指标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发展不均衡,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普遍集中在科技水平较强的发达地区或经济强省,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倾斜的东北工业基地。通过空间基尼系数指标得出十余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红、王悦.基于CR指标集成的中国房地产产业集中度测算与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630

[2]刘佳、李宏林、张舒.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理论和实证――基于产业集中度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2):17-19

[3]胡静寅.市场结构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42-46

[4]唐晓华、霍晓姝.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的动态研究[J].产经评论,2014(3):17-26

第3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优势;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9-0005-04

一、产业规模优势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74.10%,其中前4个产业占51.49%。

1. 北京市

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9.86%。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73%,其中前4个产业占53.68%。

2. 天津市

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7.39%。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58%,其中前4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5.99%。

3. 河北省

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42.75%。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74.39%,其中前4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占53.67%。

二、产业市场优势

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30个产业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10个产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15%),医药制造业(14.04%),食品制造业(12.4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7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1%),金属制品业(10.68%),专用设备制造业(10.28%),饮料制造业(10.2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9.94%)。前9个产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

1. 北京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6%),专用设备制造业(4.15%),食品制造业(3.91%),医药制造业(3.79%),饮料制造业(3.5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5%)。其中,前4个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

2. 天津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医药制造业(4.28%),金属制品业(3.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98%),橡胶制品业(2.9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82%),家具制造业(2.80%)。只有一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

3. 河北省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6.66%),食品制造业(6.19%),医药制造业(5.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92%),农副食品加工业(5.22%),饮料制造业(4.67%),造纸及纸制品业(4.64%),金属制品业(4.45%),橡胶制品业(4.15%)。其中,前6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见图1)。

三、产业竞争优势

1. 北京市

竞争优势系数(单位投入所获得的市场份额,以全国同行业为1)较高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824,全国第二),烟草制品业(1.3962,全国第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223,全国第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849,全国第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460,全国第九)。

2. 天津市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91,全国第一),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4470,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787,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768,全国第四),农副食品加工业(1.1875,全国第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389,全国第六),金属制品业(1.0844,全国第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705,全国第六),医药制造业(1.0349,全国第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123,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1367,全国第七),饮料制造业(1.0362,全国第十)。

3. 河北省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880,全国第一),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902,全国第二),食品制造业(1.3282,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305,全国第二),橡胶制品业(1.1308,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010,全国第六),农副食品加工业(1.1662,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0204,全国第八),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082,全国第八),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428,全国第九),家具制造业(1.0188,全国第九),烟草制品业(1.1708,全国第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157,全国第十)(见图2)。

四、综合分析及结论

1. 总体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最大的是河北(总产值占京津冀地区41.14%,增加值占42.75%),京津的贡献不相上下(总产值,北京占29.01%,天津占29.85%;增加值,北京占29.86%,天津占27.39%)。分产业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较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4个产业创造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产出的一半(总产值的53.30%,增加值的51.4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河北贡献最大(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65.14%),北京次之(20.31%),天津最小(14.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天津贡献最大(59.28%),北京次之(37.21%),河北最小(3.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0.13%),河北次之(30.75),天津最小(29.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6.93%),天津次之(31.15%),河北最小(21.92%)(见表1)。

2. 京津冀三地比较,制造业30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差异,天津市最小,河北省最大,北京市居中。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北京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14%),极差为5.67%,标准差为1.72%;天津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31%),极差为5.51%,标准差为1.25%;河北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最小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5%)(见表2)。以上表明,京津冀制造业30个产业市场占有率之分布特征:天津市较为集中,河北省较为分散,北京市介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之间表明天津的制造业基础较好。

3. 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京津冀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以机电制造业最具竞争力;而河北则以资源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轻纺制造业(见图3);京津冀机电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均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北京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京津冀资源加工业中,河北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天津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津冀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均有一定竞争力。京津冀轻纺制造业中,河北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具有较强竞争力(见图4)。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第4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制造业FDI;线性回归模型;岭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81-02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国际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相似”、“规模经济优势”三个原理作为支柱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部分学者从理论上与实证上重点关注FDI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981)认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直接投资在广泛的基础上都是由相同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反映在生产方面就是各厂商为了充分实现企业特有优势而进行的变化产品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反映在需求方面就是消费偏好的多元化。因此,产业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Turkcan Kemal在其博士论文《美国与经合组织其他国家半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中用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和十五年的数据发现,无论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还是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水平都与FDI成正相关。日本学者Kyoji Fukao,Hikari和Keiko(2003)在《东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直接投资》一文中指出,近些年,直接投资在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学者李盾(2007)通过实证检验了1986—2005年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指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廖翼(2009)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刘向丽(2009)通过对日本对华制造业FDI与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

至今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某一产业的FDI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鉴于中国的地区间行业水平、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水平的巨大差异,本文主要基于江苏省地区,对其制造业FDI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

一、GL指数

在基于国家角度的产业内贸易统计上,GL指数中进出口的数据可以取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省份的贸易数据虽然无法取自联合国数据库,然而各省统计年鉴中对于制成品进出口的划分也分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所以可以进行类似的计算。本文通过计算得出江苏省2000—2012年度制造业各类行业的GL指数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L=∑iWi×GLi,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整个制造业的GL指数。

二、模型设计

结合学者研究,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地区)特征、产业特征和企业特征三类。国家(地区)特征因素包括国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要素禀赋状况、外商直接投资、运输距离等;产业特征因素包括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市场需求等;企业特征因素包括技术状况、企业战略行为等。

为研究制造业FDI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笔者选取外商直接投资、人均收入水平、居民消费状况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对江苏省2000—2012年度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1.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不同市场上其属于市场寻求型或成本寻求型的程度不同,笔者具体以省份制造业的实际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来衡量。

2.人均收入水平(IC)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异质产品生产的发展,有可能促进产业内贸易,笔者选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

3.居民消费状况(CS)的提高加大消费倾向,有可能对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本文用江苏省地区居民消费的绝对数来计算。

4.为了消除不同年份间价格因素的影响,将与金额相关的绝对变量分别除以该省年度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指数P。

5.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

三、实证分析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制造业相对发达的江苏地区,FDI明显地促进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力地推动的江苏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过程。

2.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状况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异质产品生产的发展,有可能促进产业内贸易。

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的观点:

1.对于制造业尚不发达的省份,需要开发省份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成本寻求型的FDI,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的飞跃,提高制造业总体水平,从而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对于制造业有一定基础,国际贸易参与度较高的省份,FDI有正向促进作用,外资政策在总体上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良性循环稳定的基础上,对于有利于提高水平产业内贸易的高技术含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2.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尤其是水平产业内贸易,创造出差异性产品,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这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跨国公司会不断调整其在东道国的战略,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地区,尤其是江苏这类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制造业在吸收技术外溢的过程中,在干中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又努力强化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便能不断提升中国在跨国公司价值链中的位置,从而更加接近核心技术环节,创造产品竞争优势,改善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 刘向丽.日本对华制造业FDI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3] 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第5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成本浪费 产品设计控制 设备投资控制 制造工艺控制

一、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一)加强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背景

近些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在资金紧张,价格优势不明显,同质化产品严重的今天,企业要想生存或谋求可持续发展,产品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之一。同时,如何控制成本的合理支出,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是股东评价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当前,许多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管理存在着问题,缺乏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意识,缺乏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各环节成本管理要求的认知,更缺乏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与措施。因此,加强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已成为许多制造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意义

(1)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利润空间。产品成本控制有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增长企业利润,使企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为企业的后续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产品成本的产生,发生在企业经营的不同环节,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对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必然提高,使管理效率有所提升。

(3)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产品成本控制可以使得单台产品成本降到最低,在销售价格趋于相近的竞争环境中,将是最可使用的竞争手段。

(4)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生命力。产品成本控制过程也是产品不断保持先进的过程,最佳的产品成本控制过程,将保持产品生命力的持久。

二、产品成本构成

产品成本又称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折旧费用。

(1)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于产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及各类补贴等。

(3)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组织和管理而引发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直接管理人员薪酬、修理费、水费、电费、低值易耗品等。

(4)折旧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机器设备价值按照确定的方法进行分摊后,产品应承担的费用。

三、产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BOM中的零件种类繁多,单个零件采购价格较高,造成产品材料成本总额居高不下

产品一般是由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零部件组成,其材料成本为这些零部件成本的总和。往往由于产品的零件较多,在价格竞争透明化的今天,商务采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总成本降至一定程度后,很难进一步通过价格谈判来降低成本了;同时,产品中如果有专用零件,由于是特殊设计,供应商生产成本较高,也就阻碍了采购成本的下降,使得产品总成本下降较难。

(二)投入设备较多,或投入设备成本较高,使得产品承担的折旧费用大

一个产品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最终产生,在此过程中要使用相应设备,而相关设备价值的回收,是通过对产品的折旧摊销来补偿的。因此,产品中的折旧费用是它经历的相关设备折旧摊销的总和,如果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越多,其摊销的总和也为随之增大;同时,如果产品使用的设备单个价值较高,其需要产品折旧摊销补偿的金额也就越大,也会造成产品折旧费用居高不下。

(三)产品生产过程废品或质量问题件较多,造成产品成本浪费

质量问题一直是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因为零部件产品质量问题,或是生产过程中人员技能等问题,造成零件超出产品BOM清单中的使用数量,相关问题零件的变成废品,而此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进入产品成本,造成产品成增加。

(四)制造工艺、生产计划和内部物流的不合理,造成产品成本的过渡投入

产品的产生是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造就的,同一个产品在功能、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工艺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如设备、人工等,那么相应需产品补偿的金额就越大,也即产品的成本也随之加大;而生产计划与内部物流的不科学,容易发生该送到生产线的零件没送到位,从而造成停产损失,加大产品的生产成本。

(五)设备运行不匹配或保养不合理,造成制造费用的浪费

制造过程涉及较多种类的设备,如果未按要求定期保养,容易造成设备故障,维修成本上升,从而造成制造费用上升;此外,对设备不了解,不应全负荷运行的,全负荷运行了,容易造成电费等相关制造费用增加。

(六)刀具、油费、天然气等重要制造费用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浪费产品成本上升

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刀具、油费、天然气等,毫无节制与目的地试制刀具,将会造成刀具的积压或报废,使得制造费用增加,另一方面,不加计划地乱用油燃、天然气,或对其保存不合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从而使得制造费用增加。

(七)无成本预算管理机制,对成本管理执行情况和效果不清楚,造成产品成本控制表象化,成本浪费不能制止

市场环境是变化莫测的,企业事先对成本没有预算机制,成本发生过程没有比对对象,也就没有好坏的评价,产品成本往往是随机发生,中间浪费不可控,造成产品成本较大。

四、产品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方面

(一)产品设计控制,从源头解决产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1)选择最优的结构,可以避免零件的浪费。产品结构最优是指保证产品性能与使用的前提下,选择最少的零件达到要求,使得产品BOM清单简洁,产品的材料成本自然减少。

(2)选择不同的材质,将影响材料的采购成本。例如,同样的毛坯,使用铸铝还是铸铁,将影响毛坯加工后的零部件成本,进而影响产品成本。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此方面因素。

(3)选择不同的供应商,采购议价能力不一样。产品设计过程中,已涉及选择什么样厂家的产品来研发的问题,设计人员选择低成本的供应商来研发,将事先把成本框定在较低的范围内。

(二)设备投资控制,从源头解决产品折旧摊销偏大的问题

(1)从设备的规模来看,设备的规模与预期的经营相匹配与否,可以避免折旧摊销的不合理。合理设备规模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较低,降低产品的折旧费用。

(2)从设备的先进性来看,设备的先进性与否,可以避免过早更换而使折旧摊销过大。设备领先行业标准,可以加大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折旧费用。

(3)从设备供应商选择来看,设备供应商的不同选择,可以避免同样使用效果的设备投资过大,造成折旧摊销过大。

(三)质量成本控制,主要解决产品生产过程成本浪费的问题

第一,对采购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过程,造成成本浪费。第二,对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避免制造失误产生废品,造成成本浪费。第三,对售后服务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避免三包保修期间成本的不合理支出。

(四)制造工艺控制,主要解决产品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及折旧费用不合理性问题

第一,制造工艺设计中考虑相同行为合并,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设计合理的工位,以最快的速度连接上、下道工序,充分节省空间与时间。第三,制造工艺设计中避免用大型精密设备去加工普通零件,防止浪费。第四,制造工艺设计中避免超过使用要求的过度加工精度,杜绝浪费。

(五)生产计划控制,主要解决人工成本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的不合理问题

第一,合理计算生产周期,给准备部门预留物料到位时间,避免造成机器与人工等待。第二,合理计算批次量,处理好生产线各品种转换时间,避免造成人工浪费。

(六)内部物流控制,主要解决生产效率问题,避免成本浪费

(1)设计合理的内部物流运输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迂回运输等浪费,在最短行驶里程和最少人工内,将物料送达到位。

(2)选择合适的零件运输工具,根据不同的零件结构、防护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批次运输零件数量较少或出现损伤等质量问题。

(3)采用先进的零件识别方案,可以提高零件在内部流转的准确性,防止因送错零件而造成停线事故,最终促使生产效率提高,避免成本浪费。

(七)成本预算控制,主要解决成本控制管理执行不到位问题

(1)利用成本预算控制对影响成本的各个因素设定管控标准,以便与实际对比,找出管理改善的地方。

(2)利用成本预算控制工作的推进,在全员范围内普及成本管理意识,做到成本管理指标到人。

(3)利用成本预算控制中信息收集与信息对比的强大功能,建立成本模型,防止成本控制偏差。

(作者单位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肖太寿.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14-116.

第6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商业地产;造价控制;有效手段

房地产开发作为目前最有前景的项目之一,受到众多开发商的喜爱,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可谓众多,这也导致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商业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的重点即为如何通过降低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成本投入,以提高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收益。

一、工程造价概述

1.工程造价简介

工程造价的意思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广义上工程造价涵盖建设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电力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通信工程造价等。另外,工程造价也是指进行某项工程间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等。而工程造价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计算出工程所包含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规划费用以及税金等等。

2.工程造价的基本职能

工程造价的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评价职能、调控职能、预测职能、控制职能等方面。

评价职能是在评价土地价格、建筑安装产品和设备价格的合理性时,就必须使用工程造价资料,而在评价建筑项目的偿贷能力、获利能力和宏观效益时,也可以依据工程造价进行评判。

调控职能是指国家对于地产项目的规模、结构等进行调控和管理;在我国政府依然是项目调控和管理的主要单位,对于地产项目中的物资消耗水平、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等都要进行调控和把控,让地产项目的规划建设更加的合理,而且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可见工程造价调控职能的重要性。

预测职能是指投资者或者开发商在项目开建之前,对项目做整体的预测和把控,只有这样投资商才能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在项目开建之前需要筹集多少资金;而开发商也能根据预测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控制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对投资的控制,就是字投资的各个阶段,能够根据对造价的多次性预算和评估,对造价进行全过程多层次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承包商所提交的商品和劳务供应进行成本控制。

二、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特点分析

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就是通过相应的管理方法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这个控制不但体现在费用的控制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合理安排和损失控制上,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浪费和损失,以便于项目能够在不必要的阶段造成浪费。通过这些内容分析,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造价投入巨大。商业地产项目作为大型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项目,是一项建设规模巨大、开发周期长、资金占据大的工作,如果造价控制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能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亏损,使得商业地产项目的利益缩水,损害投资商和开发商的利益。

其次,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造价控制管理的差异性加大。现在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商业地产项目的同质化严重,众多的开发商开始屡出奇招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他们开始在建筑的外观、内部的装修装饰以及区位配套等方面下功夫,不管是欧式风格、韩式风格还是哥特风格,亦或是绿化、小区配套、学区配套等方面,开始大力投入以期让客户过来购买;但是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项目造价控制的意义就在这里,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最后,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管理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上述已经提及,商业地产项目是一项大型固定资产建设,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因此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光是政策的变动,加之费率等的调整,项目投入亦有不同。因此在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上,应该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造价措施,根据时局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管理手段

1.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

商业地产项目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的设计、工程项目的征地及项目建设条件的准备,设备、工程招标及承包商的选定、签订合同等。在项目开发伊始,就要首先制定商业地产项目开发造价的方案。要思虑到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综合考量下,制定出商业地产项目开发造价的总方案,并成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办法、工程付款方法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

另外,在项目开发准备阶段,还要注意完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造价控制管理组织并确定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目标。以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把控全局。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准备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定才能够保证项目在后期实施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因此做好项目开发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重中之重。

2.商业地产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商业地产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造价控制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造价控制的源头,因此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重中之重。在这个阶段里,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根据工程标准、工程规模等估算投资额。工程标准、工程规模、配套设施、工程定位等这些在项目决策阶段都要准确衡量,才能对项目造价进行准备的把控。

另外,对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中的建筑工程费、设备与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以及工程建设等其他费用进行估算也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重点,合理把控好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项目的良好运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商业地产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还取决于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未露锋芒,因此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并未成熟,相关配套措施也未被考虑;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日益发展,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而人们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不匹配的供需导致人们对于房地产越来越不满意。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花样百出,只为争取更多的业主,而这不同的吸引手段则需要相应的支出,因此在商业地产的决策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并预计到未来支出,也是重要一环。

3.商业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商业地产设计阶段是总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在这个阶段,首先要采取招标制度,不能人为的确定哪家公司来进行项目执行工作,要设计严格的招标方法,以此来降低设计费用;同时在招标阶段,要采取竞争的方式,让招标单位能够发挥所长,尽量做到造价控制,以此来优化设计方案。

其次,在商业地产项目的设计阶段,还要采取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标准设计就是按照常规的用料用量来进行设计,进行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就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对一些用料用量进行控制来进行设计,以此来控制工程造价。

第三,除了我们说的常规的招标制度外,还有请专家学者来对设计方案进行把关,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以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从设计阶段来进行造价控制。专家学者不同于设计人员,他们的学识更加渊博,相关经验更加丰富;而且由其进行审核没有利益纠葛,因此便更加的公平公正。加之有专家学者进行把关后,设计阶段的各项问题可以被提前发现并修正,以防止后期出现不可预估的错误和漏洞;而设计师们也可以通过和专家学者的交流,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能够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和发生,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以使得商业地产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能够被严格把控。

第四,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在项目设计的初步阶段,会受到各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工程性质、设备材料的供应、物资采购、供应价格等方面的变化,最终都会影响到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但是这种误差范围一般都是小范围的,也是被允许的,但是即使如此,严格控制和审核各个流程的造价使其尽量能够按照前期的设计图纸进行,也是被大家期许的。另外,在项目施工图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做好调研,不能与经济相脱节,要加强图纸审核、校对的次数,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工程造价脱节问题暴露在施工前,才能更好的进行控制。

第五,加强相关立法建设,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迅速,相关经济法制也与时俱进一应俱全;自我国房产经济飞速发达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在1995年,我国建设部、国家计委也出台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根据这个法律法规,各省市也根据自己的相应行情颁布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对提高我国各省市的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即使如此,纵观房产行业的法律法规依然甚少,因此在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房产质量水平这条道路上,我国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商业地产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商业地产项目实施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关系到实际商业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开销,因此应该从造价、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控,以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首先,上述我们已经说过,在商业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以前期的造价控制为依据,严格按照此执行,为了方便操作,执行双方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以此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合同中要就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双方有理可据,同时也可以保证项目在合同的管理下顺利开展,减少双方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在商业地产项目实施阶段,要对实际用料进行严格把控;项目用料在工程造价中占据重大篇幅,因此严格控制用量,可以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工程实际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变动和意外导致用料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要就意外出现的情况和用料增减的情况写成合同并双方签字,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在商业地产项目实施阶段及工程进度方面,也要进行把控,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根据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支付,不能将所有工程的全款一次付清,要循序渐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较少占用资金,另一方面当工程出现其他问题时候,双方也可以进行协商,以防处于被动位置。

5.商业地产项目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商业地产项目阶段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审核的最后一步,即在项目完工后,请相关审计部门对现场进行审计,这个审计过程是要和施工单位就工程进行过程中的单据进行一一核对,同时要对工程进度过程中变更的项目进行核对,对项目所有的定额单价进行核对,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应支出进行核对,同时要就项目的实际花费和原始的造价资料进行核对,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以便于其他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把控。

四、结语

在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手段分析上,本文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并重点指出,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继续不同的规划,同时采取不同的造价控制手段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才能够有效控制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才能最终提高项目建设开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梅.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有效手段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4):23-24.

第7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生产业;产业关联

1.引言

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发展中国家达到55%。在服务业内部,生产业迅速发展,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带动了全球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随着生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其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二者呈互动发展态势。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日趋明显,对生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反之,生产业部门的增长也要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2]。Mukesh和Ashok (2002)认为生产业发展能提升加工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降低其运行成本,促进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3]。Andersson(2004)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服务业与加工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效果明显优于制造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提升与发展[4]。Guerrieri和Meliciani(2005)认为,生产业不仅对加工制造业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拉动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引擎[5]。顾乃华(2006)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DEA方法,探讨转型期我国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我们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业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竞争力[6]。汪德华(2010)研究了影响生产业发展的因素,认为加强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扩大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中间需求可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7]。余东华(2011)对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8]。

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涉及31个市,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万亿元,位于长三角、京津冀之后居第三位。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湖北现代服务业核心,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的44%。总体看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与发达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大大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新能力的行业,与制造业呈互动发展趋势。因此,发展生产业对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产业与制造业进行定量的关联分析,对探索如何协调“中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产业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实证研究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本章采用投入产出法,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关键生产业和制造业的支柱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数

总体来看,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支柱制造业对主要生产业的需求占总消耗的比例分别为38.29%、23.91%、24.49%,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对生产业,尤其是技术、知识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的需求和拉动作用严重不足,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需求比较大,占生产业总需求的比例分别为63.99%、53.63%、80.34%。说明三省制造业均侧重与实体产品的生产,注重传统生产模式,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速度比较缓慢。其中湖北省制造业对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需求均高于其他两省,湖南省制造业对金融业与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较高,而江西省对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需求严重不足,制造业主要两大支撑产业化工与冶金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的直接需求极低,这可能是造成两大产业投入产出比低下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了江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完全消耗系数

总体来看,完全消耗技术与直接消耗系数呈现出一致的特征(见表2)。其中制造业对生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需求较高,这与制造业的特征相符。然而,江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消耗程度相当高,说明江西省制造业亟需进行产业升级。湖南省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需求高于其他两省,说明湖南省制造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高,正在进行产业模式的升级。

对比直接消耗系数可以看出,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的3.17倍,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的7.39倍。由此可见,知识投入带来的间接消耗远低于物质间接消耗,即知识效益更多地表现在直接效应上,间接的经济效应明显不足。

(3)影响力系数

如表3所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高于生产业,其中最高的是冶金和汽车行业,远远高于技术性的生产业,这与发达国家恰恰相反。从投入对影响力系数的回报方面来看,总体上生产部门都高出制造业部门,特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两个典型的技术型生产业的比例高出其他部门10倍以上,由此说明技术的进步能高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在食品行业,湖南省虽然表现出了高的投入产出比,但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而在纺织行业,湖南省在低投入的情况下对影响力系数的回报明显高于其他两省,说明湖南省在纺织业技术含量比较高。三省在冶金行业都表现出比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比较高。然而,三省在冶金行业的投入产出比都比较低,对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需求严重不足,这说明政府比较注重高投入带来的GDP的发展而忽略技术进步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投入带来的影响力系数的提升在生产业中最低,这说明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目前的技术含量比较低,还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4)感应度系数

总体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生产业,其中化工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而生产业中只有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这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是制造业推动经济的发展,生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足。

从表4可以看出,制造业中的冶金和化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比较高,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比较强,而食品与纺织业的感应度系数甚至小于1,轻工业推动作用不足。在生产业中,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感应度系数远远高出其他行业,说明物流业目前为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推动作用比较强。而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最低,也说明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低,对生产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导致生产业发展缓慢、层次过低,进而形成整个产业低层次的恶性循环。

3.总结与建议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互动作用不足,制造业层次比较低,对生产业,尤其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金融业、信息技术与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严重不足;同时,低层次的生产业也满足不了制造业的中间需求。两者相互制约,导致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比较困难和制约了生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主要如下:

1)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下,主要依靠扩大资本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亟需进行产业改造与升级。政府要鼓励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技术型生产业的发展,让 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制造业要优先发展核心技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生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长江中游城市通运输与仓储业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要鼓励物流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一批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高一体化运作水平和规模化程度。

3) 目前湖北、湖南两省金融业处于高暴利时期,未形成完整、健康的金融保险体系,要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商务服务业投入产出比低下,要提高商务服务业集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会计、税务、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段杰.生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乔均.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3] Mukesh Eswaran, Ashok Kotwal.The role of servic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8:401-420.

[4] Andersson M.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 Producer Services [J].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studies i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working paper, 2004: 1-24.

[5] Guerrieri P, 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 16(4): 489-502.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09:14-21.

第8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我国制造业的困境分析

(一)内部困境

劳动力成本提升。20世纪90年代,许多外国企业看中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这一优势,对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产业转移或外包等,使得我国一大部分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也相应地需要提升。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较以前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得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更显狭窄。

价值增值较低。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加工工厂”,但要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还有一段距离。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利润和价值增值都较低的环节中,其产品大部分以中低档的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低下、品牌缺失、价值增值较低,这些都是我国制造业的弊端以及困境所在。如何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立品牌实力是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源约束。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是以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我国制造业所需的许多资源都受制于国外的供应商,例如铁矿石的进口等。同时,环境治理的成本以及保护环境的要求也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外部困境

需求减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都受到影响。由于我国制造业大部分都是依赖于国外市场上的订单,金融危机削弱了国外企业的市场需求能力,进而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业务收入及销售利润等。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在2008年7月为617.4亿美元,到2009年2月时下降为345.9亿美元,如图1所示。许多中小企业都在金融危机中面临倒闭的困境。市场需求减弱等问题又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质量问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纠纷以及在国外遭遇的诉讼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如何在保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质量是我国制造业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来,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走高的呼声很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从2008年1月1日的7.29升值为2011年1月1日的6.5768。但人民币的升值会给我国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制造业商品的出口价格就会上升,许多国际市场的需求者可能会转而寻找其他价格更低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出口的减少会使我国制造业转向国内市场,而人民币的升值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会更小,国内市场上制造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求生存、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已经是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而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理论则有助于我国制造业找到突破的方向。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

(一)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起源于价值链理论。波特(Porter,1985)将企业内部的运作过程分解为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价值创造的过程,即为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格里芬(Gereffi,1999)和一些学者将价值链的概念拓展到企业之间,并与产业的全球化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被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值链的各项活动可以包括在一个企业之内,也可以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集聚于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也可以散布于全球各地。

全球价值链包括三大环节,分别是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每个环节所产生的附加价值都不同。技术环节包括研发、设计等;生产环节包括生产、加工组装、质量检验和库存管理等;营销环节包括销售、品牌及售后服务等。这些环节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以及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位置可以由图2表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技术环节与营销环节分别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和下游的位置,但都占据较高的附加价值水平,而生产环节处于两者之间,而且处于全球价值链中较低的附加价值水平。

(二)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产业经济学一般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体来说,就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过程。

基于全球价值链中明确的价值分布,许多学者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产业升级进行了探索。他们指出产业升级是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为上游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下游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Humphrey 和Schmitz(2000)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模式,即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如表1所示。普遍认为产业升级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跨产业升级的路径。

毛蕴诗,吴瑶(2009)指出,企业进行升级的路径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自主的全球品牌,实现从OEM到到ODM再到OBM的升级。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OEM到ODM的技术升级;或通过营销能力的提升实现OEM到OBM的品牌升级;或是通过经营方式创新,进行OEM多元化。三是混合路径的方式,即同时向ODM及OBM进行转型和升级。张剑等(2007)从全球价值链出发,将产业升级的路径划分为市场升级、技术升级和组合升级。

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理论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升级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也就是按照微笑曲线由生产环节向上游的技术环节或向下游的营销环节升级,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但就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来看,并非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有实力进行价值增值的产业升级。我国制造业中大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壁垒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缺乏竞争优势。如果仅仅追求价值增值而不考虑现状以及资源约束等,就会很容易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首先,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需要大量的研发人才与销售精英,我国制造业缺乏人力保障,盲目升级必然导致失败。其次,研发及品牌建设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从低端的加工组装一蹴而就升级为高端环节是不可能的。第三,精益的制造是研发的保障也是销售的支持。因此,我国制造业要想提升竞争能力,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升级,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循序渐进,做强做精自身产业

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并非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关键应该是提升品质,做强做精。“强”体现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适应性。“精”则体现为产品的品质、文化等。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首先应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流程的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或通过引进柔性制造系统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为制造业提升品质、积累文化做准备,从而更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产业的竞争力。当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时,全球价值链曲线中游的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也会随之增加,制造业向上游的技术环节或下游的营销环节发展时才更具优势。

(二)重视创新,提高创造需求的能力

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制造业来说,如何激发欲望、创造需求也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而创造需求又需要以技术的创新为依托,因此,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应该是通过逐步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用新创造的需求来代替旧的需求,从而实现制造业本身附加值的提高,使全球价值链曲线中我国制造业所处的中游环节的弧度降低,整个曲线呈现逐渐平缓的趋势,实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三)经营人力资本,提高劳动效率

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以及高素质劳动力。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高素质劳动力将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正逐渐减弱,如何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也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因此,实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培养,从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劳动生产率这两方面着手。我国应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而就制造业来说,可以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帮助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提供人力支撑。

(四)保护环境,开发新领域

我国发展经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制造业应思考从降低能耗、开发新领域的角度实现产业升级。在新领域方面,国外并没有技术优势,因而我国可以从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的角度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实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实现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到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是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但我国制造业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态度,从做强做精自身产业开始,将生产环节作为制造业向上下游拓展的支撑。同时,制造业应不断创新,通过创造需求、经营人力资本、向新领域拓展等方式,促进产业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

参考文献:

1. Porter 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2.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3.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5)

4.张剑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7(6)

5.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9,49(1)

6.罗勇,曹丽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

7.董磊,张克让.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模式研究[J].全国商情,2007(3)

第9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机械制造;生产安全;探究

中图分类号:TD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投人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机械制造行业,全国各地的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不仅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还严重危害了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导致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

在生产经营中,有些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员工也不了解设备和相关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很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生产事故。有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不高,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 也没有真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如果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不高,技能培训教育不够,就很容易引发生产事故。此外,员工心理因素不高也是导致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或者易受某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也容易出现事故。同时,员工的判断力和观察力也与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操作者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较强,就能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从而最大限度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二)生产装置和设备的因素

在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和系统装置,这些设备和装置也是引发生产事故的重要因素。因为设备是需要人来进行控制的, 在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造成生产事故。因此,为了降低因人为原因而导致的事故,就需要设备和生产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自动化水平。比如可以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场所配置连续监测装置,对场所内的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压力、温度、液位、流速等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超过了规定值, 监测装置就可以自动驱动控制装置或排风机进行及时的处理。目前,有些企业的设备老化严重,自动化水平较低, 加上没有进行定期的调整或检修, 在使用过程中系统装置就容易发生故障。在机械加工过程中, 机器设备的性能、状态及可操作性也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特别是在交接班的时候,机床或机器经过长时间的运转之后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或没有及时将机器设备的参数初始化,不了解机器的使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引发生产事故。此外,有些机器在设计方面存在着问题,导致机器的可操作性不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因误操作而引发事故。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购置了一些质量较差的设备,从而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生产环境因素

生产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温度、湿度、光线、粉尘等因素, 生产环境发生变化时操作者的情绪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而使机器状态发生变化, 最终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人为环境主要是指受企业管理者的态度或管理方法等人为因素的作用,操作者的情绪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使机器的状态发生变化,最终引发事故。

(四)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对机器设备、人员、任务和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工作任务量很大的时候却没有投入足够的生产设备,这样就会使机械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如果没有对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 或者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都有可能引发生产事故。

二、提高机械制造业生产安全水平的措施(一)为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要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安全水平,必须要贯彻落实“ 科技兴企” 的战略, 为生产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在工程项目或机械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应防微杜渐,及时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的防止危险因素。企业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管理和生产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各单位还要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技术革新活动, 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设施的安全水平。

(二)加强安全教育

要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加强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积极开展安全训练和安全教育,让员工学会预防和预测各种危险。通过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企业还要营造一种安全氛围,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管理的安全管理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三)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应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好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经费投人。此外,除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 还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标准、工业标准及安全指导方针等。事实证明,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和保障安全。

(四)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通过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将法律行政措施与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群体和个体的行为更加安全、合理、高效。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企业的安全政策水平。

(五)加强设备管理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伤害是较为常见的事故, 出现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能及时修复已损坏的传动装置;第二,人机界面的设计不合理, 可操作性不高, 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或疲劳;第三,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或事物意外伤人等现象;第四,安全教育不够或缺乏完善的安全技术规程。事实证明,要防护机械伤害,需要将机械的全部运动零件遮拦起来,尽可能消除身体与之接触的可能性。

从设计方面来说,如果人机界面难以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就会引发机械伤害。因此要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如果是重要的机械,可使用联锁及故障安全装置。设计时,应以“单纯”为主要原则。第二,如果是紧急操作设防,在结构上应采取一触即发的方式。第三,作业条件、机械配置和形状一定要合理,操作装置也要完备,还要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恰当的信息指令。第四,为了防止误操作,也为了易于识别,可在紧急操纵部件上涂上醒目的色彩或荧光粉。第五,处理危险物时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应设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引发生产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制造过程中, 要对操作者、管理、机器、环境等各个环节给予必要的重视, 因为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同时这四个环节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中要对事故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控制, 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安全和文明,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戴红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