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

第1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高度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的潮流中,艺术设计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浮夸、内容没有营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情况下,将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找回艺术设计的初衷,并通过与民俗元素的结合,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民俗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文化,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民俗元素就是适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能用图案、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现如今民俗元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艺术设计当中,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节奏快、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民俗则是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去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笔者在下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并就其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1.民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人设计工具到现阶段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民俗文化则是影响人们设计活动最深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实体物质上的绘画中,大多都是涉及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俗服装、民间建筑等,而一些剪纸、年画等民俗画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已经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南北方的建筑设计因为民俗文化的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构建出了诸如北京四合院、南方吊脚楼、云南一颗星等设计形式多样的建筑,这些民族文化演变出来的艺术设计更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这种寄予人们精神愿望的艺术加工方法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十分相符。

2.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像民俗文化中的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等,我们在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就像在川菜馆中我们不能一股脑的将一些其他地区风格的设计融入其中,让人感觉驴唇不对马嘴,从而不被人接受。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的作品。就拿民俗信仰来讲,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应的仪式制度等,其信仰对象有对祖先的、有对神的,由此产生了很多民俗活动,由此产生的门神、十二生肖等物化形象,都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是信仰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产生心理暗示的方式也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民俗元素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了服装、建筑、工艺品等各个行业,笔者就其应用展开论述:

1.民俗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很注重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高楼林立的建筑中融入民俗元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各地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经过时代传播演化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很多古代建筑中门口一般雕塑门神、石狮子;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的飞檐式外形、房梁上雕刻的龙凤、悬鱼、蝙蝠等;一些因为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甘肃河南等地黄土地区的横洞等,这些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元素,并通过这些民俗元素的融入,让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2.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我们以传统民族文化服装艺术为基础,将民俗文化延伸到现代服装艺术设计当中,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文化很容易给艺术设计带来灵感,而服装的形式有很能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民俗特点,像民国时期的中山装、八九十年代的牛仔裤、21世纪的西服等,这种服装设计都蕴含着这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民俗服饰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到现如今的服装设计中,我们往往会讲一些民俗吉祥物添加到服装之上,像龙、凤、福禄寿等文字,还有一些过年过节的服装,也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应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很好例子。

3.工艺品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工艺品的设计在很多程度上收到民俗元素的影响,像陶塑、剪纸、木雕等,这些工艺品的设计总很多都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本,蕴含了当地的信仰、生活习惯,蕴含着对平安、幸福等美好的向往,在现代工艺品的艺术设计当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让工艺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加之现阶段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的舞台,一些蕴含中国当地民俗文化的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像山西的刺绣、陕西的剪纸等,都是供不应求,现如今一些旅游纪念品、民俗商品等大卖也体现出了将民俗元素融入现代工艺品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也反映了现代人们渴望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讲,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出有效的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重视不断加深,民俗元素会更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

作者:孟维康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若君.浅谈民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研究,2013,00:79-81.

[2]陶明珠.谈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34.

[3]王玮,凌继尧.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5,02:60-65.

第2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传统文化;民俗摄影

一、民俗摄影的特性

民俗摄影是摄影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土壤,随着民俗摄影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总结,笔者总结了民俗摄影的特性。

1.民俗摄影是对历史的记录和见证

民俗摄影的基本特性是真实性,是对民俗文化的客观记录和再现,是以图像的形式将民俗文化定格和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摄影的学术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作为民俗考察研究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民俗摄影在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记录与保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孙明经和庄学本等早期的摄影家们拍摄了大量具有民俗学内涵的影像,这些影像既是珍贵的历史史料,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开创了民俗摄影之先河,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民俗摄影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民俗摄影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具备高度的艺术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的选择和捕捉最具典型性的民俗事象,同时也要追求美感,兼顾摄影的造型法则,选取最合适的角度和构图来阐释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否则拍摄出来的便只是一张简单的记录民俗生活的照片,不能称得上是民俗摄影作品。每一位优秀的民俗摄影家都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创作主体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作品对民俗文化诠释的角度不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既兼顾了作品的美感与艺术性,又能够丰富观者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层次。

3.民俗摄影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民俗摄影以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事象作为拍摄对象,将传统文化通过图像的形式重新加工,经由创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加工过的作品既是传统文化的再现,又贴合了当今受众的审美需求。民俗摄影的出现,使得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内容,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摄影的核心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把握。

二、民俗摄影的不足

1.素材挖掘不全面

中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到目前为止,民俗摄影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掘,广度即对民俗摄影活动表象的整体性研究,对多民族民俗文化的覆盖面;深度表现在对民俗摄影活动内涵的研究,阐释或揭露民俗的历史渊源,民俗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受众的心理反映。大部分拍摄民俗的摄影家都居住在城市,普遍缺乏民俗学科相关知识,并不了解民俗的起源、演变、内在发展规律、未来走向等,他们大多偏重民俗表象的记录,如拍摄少数民族服饰的照片,解释不了礼仪的特点、区别、地域的差异。

2.学术建构不完整

民俗摄影这一概念诞生至今二十余年光景,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做为支撑。对民俗摄影作单独的摄影分类,一开始就存在硬伤,它的源头、现状、发展脉络、创作规律、审美特性及社会功能等一系列当务之急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的自立、自觉。虽然部分中国民俗摄影家如沈澈、曾秋华等人通过多年的摄影实践提出了一些零散的理论和规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结论,学术界对民俗摄影的解读和诠释还不够深入,学术框架不够健全,仍然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建构。

3.发展规模局限

自摄影传入中国,民俗摄影从无到有,到今天已正式成为一门摄影学科,但是其发展规模仍局限在民俗摄影爱好者的小群体当中,其传者和受者规模都相对固定,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俗摄影人才匮乏,新一代青年摄影家中少有在民俗摄影方面有所建树者。民众对于民俗摄影的了解流于表面,体验和学习的兴趣不足,目前的文化市场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娱乐的附庸,民俗摄影被快餐式的消费,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

三、改进建议

民俗摄影的过去只有短短几十年,那么如何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使民俗摄影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笔者通过分析归纳,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重视、协会规范

面对现代化的侵袭,民俗文化本就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民俗摄影也一直被边缘化,因此,来自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投入专项资金,采取政策的倾斜,利用行政力量进行民俗摄影的推广。除了政府的重视与推广,民俗摄影这棵树苗想要茁壮成长也离不开规则的束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作为民俗摄影的官方组织,有义务对民俗摄影爱好者们进行规范和管理。通过组织会员定期交流、达成尊重与保护被摄民俗事象的共识。

2.转变发展观念与道路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民俗摄影的发展势头中一直扮演着当家人的角色,它组建了目前为止中国唯一的民俗摄影图片库,然而绝大多数的民俗摄影作品是通过网络发表,很少在美术馆、画廊、博物馆展出,很难引起民众的关注。民俗摄影方面的书籍与其他影视资料也相对稀缺。因此,民俗摄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努力“飞入寻常百姓家”。尝试在不损害民俗摄影真实性的前提下,与大众文化接轨,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民俗摄影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着人才的稀缺,这也是民俗摄影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里提到的不仅是高层次的创作人才,还包括经营管理人才。民俗摄影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作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民俗摄影作品,还需要调整人才结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压力,民俗摄影要与国际接轨,需要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一个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带动并影响整个市场。那么如何获得和培养专业人才呢?首先,高校在摄影教育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养方面需要塑造合格、高质量的人才;其次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本行业培养和其他行业引进相结合的策略,引进国外或其他领域的管理人才能够有力的推进民俗摄影产业化和国际化。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前世今生”,力图为民俗摄影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作品见证历史,民俗摄影定格了时光,保存下民俗文化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民俗摄影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第3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1.江西理工大学体育系,江西赣州3410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困难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其面临衰亡的危机,需完善保护制度,培育传承人,扩宽市场面,结合赣南地区实际情况开发赣南特色民俗体育旅游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城镇化;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4)06-0042-04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TY1306)。

赣南,即江西南部,由赣州2区1市15个县组成,赣南历史悠久,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人口900万人,面积3. 94万km2,分别占江西省的1/5和1/4,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民俗体育作为赣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南人的生活范式、文化再现。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生产方式从农业化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必然影响到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作为民众生活范式、文化再现的民俗体育该何去何从,是赣南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必须面临的严峻话题。

1 赣南民俗体育现状

1.1 赣南民俗体育分布现状

通过对赣南地区具有官方记载的民俗体育资源的挖掘,共发现赣南地区拥有38个民俗体育项目、1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10个没有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见表1。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参与人群大部分为男性,开展形式过于单一,仅限定在某个节日、某种仪式上进行,而民众接触较少,传承危机正在凸显。

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成功申请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占总项目的68. 4%,还有剩下的31. 6%的民俗体育项目无法得到非遗的保护。表2是赣南地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民俗体育相关项目),对于舞龙、舞狮、舞灯等项目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而对于赣南地区其他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意识则较弱。

1.2 城镇化进程中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的意义

1.2.1 传承赣南文化,增强赣南文化认同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体育,是赣南人民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并创造而出的文化形态。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是对赣南文化的一种延续与激励,对赣南人民兴趣、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同与共鸣。

1.2.2 塑造赣南自身文化形象,彰显鲜明文化个性

在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是难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合理地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这一赣南文化符号,可以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赣南注入多元的文化元素,塑造独具魅力的赣南形象,彰显赣南文化特色。

1.2.3 维护赣南文化多样性,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

过分追求“效率”、“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城镇化建设,忽略城市多元化发展,造成的只会是对生态文化环境的践踏,抹杀大众多元文化需求。赣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俗体育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可以避免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趋同、文化单一等现象,这样既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也丰富了赣南人民闲暇之时的娱乐生活。

1.2.4推动赣南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产业,还必须开发新产业才是保持城市活力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号召下,江西旅游业越居中部六省第一,赣南民俗体育结合江西优秀旅游产业与赣南特色文化必将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1.2.5 响应号召,创造美好赣南

积极响应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振兴赣南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的展现形式,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其实是对赣南及赣南人民在社会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层次共鸣,这必然会激发赣南人民的振兴热情,创造出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赣南。

1.3 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困难

1.3.1 政府决策滞后与制度缺失

我国体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国家支持,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自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载体,是赣南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但缺乏长效机制的民俗体育只能通过申遗来获得保护。

1.3.2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与危机

城镇化进程对于地区经济、物质、文化等方面都是一种机遇,而机遇与危机并存。现代化的发展中,作为“边缘文化”的赣南民俗体育在面对“强势文化”的现代建设中,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城镇化建设中一味追求发展,往往忽视本土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缺乏“自我文化”。

1.3.3 市场培育意识不足,开发面过窄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但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缺乏足够意识,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仅仅通过开展民俗体育文化节,则无法开发市场。市场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的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便没有活跃的市场。开发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整合赣南文化与特色资源,不利于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1.3.4外来文化冲击与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交通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人们更加关注奥运会、世界杯、NBA,古朴的民俗体育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赣南民俗体育文化在其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下形成,集群式的村寨娱乐方式也因其文化环境的缺失而慢慢失去生长的土壤。

1.3.5 民俗体育传承者的缺乏

除民俗体育的练习者外,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不为人知,民众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更是缺乏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便利的居住环境,而民俗体育因缺乏继承者,则渐渐面临消亡的危机。

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

2.1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保护

2.1.1 赣南民俗体育资源的记录性保护

针对赣南民俗体育的资源、活动形式、生态环境,对真实鲜明的文字性、照片、录影记录进行长久有效的保护。运用最新的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对古朴、神秘、纯真、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民俗体育进行立体信息记录。

2.1.2 赣南民俗体育的制度性保护

体育产业是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赣南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及制度的支持,鼓励学者与专家进行实地研究与考察,走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路线,发展与开发赣南民俗体育资源。

2.1.3赣南民俗体育的培育性保护

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农村基层体育。建立行业协会培育传承人制度,举办村际之间的民俗体育文化竞赛与文化节,从而营造浓厚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效仿江西理工大学开发校本课程,改编适用于大、中、小学生的民俗体育项目,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需求,彰显个性校园文化特色,塑造学校形象,培育良性的民俗体育生长环境。

2.1.4 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性保护

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存,保护与开发并举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应与时俱进,做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统筹规划,旅游业与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文化是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口号下,旅游业已成为江西的重要产业,2013年全省接待总人数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900亿元。应利用机遇,开发“寻根红土地、重走党群线、游千年古城、品客家风情”的特色民俗体育旅游,彰显品牌文化。

2.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

2.2.1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步骤

(1)调查民俗体育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情况,对其数量、特色进行记录,评估开发价值,生成评估报告。(2)从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开发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3)分析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内容、规模、市场定位、运作机制、营销方式等,有计划地制定开发路径。(4)最终方案交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实施具体开发措施。

2.2.2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路径

(1)生态型路径。充分利用赣南知名绿色旅游景点开发生态自然游。(2)“主题公园——民俗村”路径。效仿会昌的客家文化城,建设民俗体育主题公园的特色文化村落,开展民俗体育村游,推广赣南文化。(3)红色文化相结合路径。民俗体育结合赣南红色旅游品牌,如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兴国烈士陵园、将军馆与当地的麒麟狮象灯相结合,开发特色文化游。(4)客家村寨相结合路径。利用客家村寨文化及“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影响力开发“品客家特色小吃、赏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等路径。(5)地域节庆融合路径。节庆是文化的载体,结合赣南地域特色节日国际脐橙节,形成精品式旅游。

3 结束语

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客家文化、苏区红色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仅丰富了地区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将赣南地区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转换成体育产业优势,无疑对促进赣南经济发展,甚至是对振兴老区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唤醒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5):133-139.

[2]王俊奇.论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其当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33.

第4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 城镇化 民族 婚俗 变迁

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当地人们的生活面貌变化是联动发展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其中广西城镇化率由36.24%增长到41.8%。但受交通、区域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广西各地城设进程不同。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凤山县三地,分别以瑶族、侗族、壮族为当地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三地城镇化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少数民族婚恋观念、婚俗面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 恭城、三江、凤山三地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概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县辖3个镇、6个乡。围绕“富裕生态家园”的城镇化建设思路,在2012年度中,新增城镇就业33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48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8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6473元。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县辖3个镇、12个乡。围绕创办”广西优秀旅游县”的文化旅游产业为思路发展新农村城镇化建设。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亿元,增长8.1%;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53元。

凤山县隶属于广西河池市,壮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总数40%,县辖1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主要围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发展乡镇经济。2012年凤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3亿元,同比增长0.75%; 入1.01亿元,同比增长0.12%。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

二、恭城瑶族、三江侗族、凤山壮族传统婚俗概况及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迁

(一)恭城瑶族传统婚俗概况及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迁

1.恭城瑶族传统婚俗概况

(1) 择偶习俗。自古瑶族有“王摇子孙之女,不许嫁与白姓为婚”之说。瑶族内部通婚通常仅限于本民族内部或同一个支架体系当中。

(2)恋爱特点。瑶族青年男女,拥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完全父母包办之情况仅有少数发生。缔结婚姻前,瑶族男女多数以参加对歌、抢花猫、爬楼、抢花带、吃同年等活动寻找自己心仪对象。

(3)婚俗及家庭生活。瑶族婚姻缔结程序纷繁复杂:男女结为百年之好通常经历恋爱、订亲、迎娶、举行婚礼等等过程,婚姻订立方式主要表现在男方送一些猪肉、生姜、炒米到女方家煮油茶,称“定煮茶”。成亲过后,男子在家对财产,生活和教育拥有绝对支配权,女子家庭地位较低,要负责日常生产和家庭劳务等活动。

2.城镇化进程中恭城瑶族的婚俗变迁

(1)逐步扩大对法律的接受及适用。瑶族青年男女缔结婚姻开始接受采用婚姻登记形式,包办婚姻等违法法律的现象逐渐弱化。

(2)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度增大。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男女婚配的自由度有了很大改善,本族内男女可随自我意愿自由选择结婚对象,并可与外族通婚。姑表婚逐渐废除。

(3)婚俗奢靡之风弱化。过去婚礼主办方承办婚礼需支付高额的费用,甚至生活拮据以保证婚礼的场面盛大之风气改观,为结婚需要支出的费用大大降低。

(4)妇女家庭地位提升。由于对婚姻法及婚姻新风尚的接受,瑶族妇女杂家中逐渐拥有同男子相同的权利,开始较多参与对家庭财产的支配,家庭生活安排等。

(二)三江侗族传统婚俗概况及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迁

1.三江侗族传统婚俗概况

(1)择偶习俗。自古以来,侗族有“侗家不娶苗家亲,通婚不互通本族”之说法,意思为侗族人只跟侗族人结婚,即民族内部,家族外部联姻。

(2)恋爱特点。侗族青年的择偶及恋爱方式有“行歌坐夜、月也”等。夜幕临近时,青年男子拿着各种侗族乐器相约到临近寨子女子家门前坐坐,寻找合意恋人。

(3)婚俗及家庭生活。订亲主要以有媒婆说亲为主,自主定亲、换“档”等方式则有“私定终身”之嫌。侗族男女到了十五六岁,父母便会托媒人为子女寻找相守对象。另外,侗族男女青年恋爱谈成熟时期,为表心意双方交换信物,约见家长,商量订婚日期接着举行婚礼。在结亲时,“偷亲、抢亲”等婚俗,则为提高出嫁女地位之用意。

2.城镇化进程中三江侗族的婚俗变迁

(1)突破“门户”观念,婚姻自主为主流。门当户对之观念逐步退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侗族男女以对歌合意作为择偶主流。

(2)通婚范围扩大,早婚现象渐行渐少。随着侗族地区民众与外界交流的加大,族里长辈对于与外族通婚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保护意识增强,也让“早婚”现象从人们的传统观渐消失。

(3)婚俗程序简化,婚恋特点弱化。说亲、订婚等婚姻必经程序已经不多见,为举办婚礼举家负债的情形已不再被崇尚。传统的婚恋特点弱化,取而代之呈现着与汉族文化日益融合的婚恋方式。

(4)法律意识增强。由于文化意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在婚姻缔结及结束的方式上开始倾向选择法定形式。

(三)凤山壮族传统婚俗概况及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迁

1.凤山壮族传统婚俗概况

(1)择偶习俗。 壮族在族群通婚问题上虽然没有明显的禁忌,但婚姻被视为“门当户对”的象征,只有家庭财产相当的青年男女才有缔结婚姻的可能,且普遍早婚。

(2)恋爱特点。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有对山歌、抛绣球的形式。无论在墟集闹市或是山间田野,都可成为对歌场所。对歌过程中,姑娘可将绣球抛给相中的男子。

(3)婚俗及家庭生活。在壮族的婚俗中,男方一般需支付大量的彩礼作为迎娶新娘的诚意。男子年至十几岁,父母便会请媒人帮忙物色对象,若男女“合命”,男方将请媒人将礼物带至女方家“订。

2.城镇化进程中凤山壮族的婚俗变迁

(1)逐步接受婚恋自由。人们将包办婚姻制度予以废除,,青年男女开始拥有一定程度的婚恋自由,选择结婚对象的意愿得到尊重。

(2)提倡男女平等新观念。曾经属于家庭定位最低层的妇女,被提倡拥有同男性平等权利与自由,不再奉行“男尊女卑”的思想。

(3)渐渐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随着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在凤山地区的实施,当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意识到生育与家庭富裕之间的关系,不再提倡早婚多育、亲上加亲婚俗传统。

(四)三地婚俗变迁状况对比

从上述内容可反映出,城镇化进程越快的地方,婚恋自由度越大,传统婚俗破除的程度越高。但同作为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民俗婚俗的变迁也有相似规律,主要体现在通婚范围方面、婚恋自由面、家庭成员地位平等理念方面以及法律意识提升方面较过去有了进步及改观,反映了广西地域社会变化对本地区人们生活影响趋同。

三、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民族婚俗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民族婚俗变迁所起的作用

民族地区固有的传统婚俗正在发生改变。究其原因,发现农村城镇化进程带来的重要影响,具体体现为:

1.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农耕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地区,开始从农耕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村工业发展,使当地劳动力部分转向村镇工业,让人们不再以务农作为经济主要来源。但村吸纳劳动力有限,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适婚年龄人口减少,当地举办婚礼场次随之变少,婚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不再被看重。

2.与外界沟通渠道增多

由于农村城镇化及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持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改变了农村地区与外界交流困难的局面。使得原本孤立或远居的民族山村与外界有了联系的纽带,外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影传统观念。城市中的婚恋观念也在各种渠道的文化传媒传播中逐渐被当地的青年们所认可。

3.民俗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发展观光旅游、商贸产品等方式壮大民族地区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的工作方向之一。其中以婚俗为主题的民俗旅游因市场经济中旅游策略及品牌建立的需要,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民俗特色相结合,变发展,使得这些千百年来延续的婚俗不再拘泥于传统繁琐的程序,而更接近于现代生活的价值理念。

4.思想观念的更新

城镇化不止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变化,城市文化也在不断地涌入农村生活领域。对现代婚礼形式的倾向淡化了传统婚俗意识,体面、潮流的城市婚礼理念是民族青年们在自我意识中融入城市概现,也是城镇化进程对当地民众思想影响上收获的结果。

(二)民族婚俗变迁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民族婚俗变迁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中,民间法作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得到推崇。而婚俗的变迁使得人们从婚恋的角度逐步接受法律规范,有利于民间法向制定法在民族地区的过渡及适用,促进农村地区设发展。

2.促进民族间进一步的交流及融合

婚俗变迁的特点之一就是民族间通婚自由枷锁的打开,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从而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营造良氛围。

3.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第5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俗旅游 产业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人,占38.97%,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世居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悠久深邃的神秘基因。“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多彩贵州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何加快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旅游业对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来阐述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与市场是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

1.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慨况

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四个大类:①经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生产性民俗文化;B、交易性民俗文化,;C、生活性民俗文化。②社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社会礼仪民俗文化;B、家族民俗文化;C、村落民俗文化;D、民间组织民俗文化;E、历法和时节节日民俗文化。③信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巫术、占卜类;B、民族宗教活动民俗文化;C、民间禁忌超自然事物。④游艺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体育竞技民俗文化;B、民间杂艺民俗文化;C、民间艺术类民俗文化;D、民间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从旅游业的角度和旅客感知方式,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又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类:即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次的研讨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辅助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以上论述可见,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是种类多、内涵丰富,二是分布广且相对集中连片,三是原始性和神秘感强,四是特色浓郁、别具一格。所以,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大,可打造多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适应各层次游客的需要。

2.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分析

国际旅游游客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到2010年世界旅游人数将从2006年8.42亿人增长到11亿人,而到2020年将达到16亿人。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指出,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并同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他还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西班牙居第二位,到2020年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态势已基本形成。如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八年后的2007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1.42亿人次,旅游收入648亿元。

贵州国际国内游客总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2007年1―9月贵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比本省人口还多出1000多万,旅游总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47.8%,在西部各省名列前茅。全省220余家星级酒店的5万多个床位,日日爆满,许多散客一房难求。

二、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大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和加强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游客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贵州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都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游客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促进和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4~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文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贵州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发掘新的旅游资源,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配套的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4.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和谐团结进步

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谐交往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不会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发生变化,反而会更加有效地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进步。

三、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交通不便,旅游通达性差。2.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档次低,效益差。3.部分景区遭损坏,一些珍贵的民间手工艺技术濒临失传。4.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5.贵州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尚处在“地处深山少人知”的状态,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四、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建议

1.改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环境

(1)转变政府职能,在进一步营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氛围的同时,运用科学发展观,联系当地实际,由政府统一协调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

(2)优化投资环境,坚持自筹资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顺应国际国内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趋势,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3)在坚持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开发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如民间传说、历史名人、民居建筑、民族风俗以及曾为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件)转化成现代文化创意和项目策划,以文艺的手段借助传媒打造成“旅游名片”。

(4)加快旅游公路的建设步伐,公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注重旅游公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区域界限,联合组织策划别具一格的旅游活动,举办推介会、旅游艺术节等形式展现旅游形象,吸引招徕国内外游客,开拓市场,促进市场互动。

2.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培育旅游购物市场

(1)利用贵州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选准资源“亮点”,实施集中开发优势项目,合力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以特色品牌带动周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亮点”的选择,既要考虑民族民俗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其他优势资源的配合。在构建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作支撑,赋予旅游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品牌地位。

(2)以旅游为载体,高起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研发旅游特色商品,丰富旅游购物市场。合理安排和增大购物这一旅游环节的创收、创汇能力。旅游商品不仅可以宣传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而且可以调整一定范围内的消费结构。打造出一批植根于本土的,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产品的绿色化和精品化,不断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民俗文化比较优势,

(1)正确认识民俗活动、民俗歌舞艺术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语言、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继续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演艺展示活动,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魅力;借助旅游业的流动性强的优势,向海内外旅行商宣传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促销活动,辐射带动运输、宾馆、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围绕民俗旅游做文章、定规划、搞建设、抓经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和谐发展,在人口较集中的城镇,依据民族自然村寨的特征,复制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民俗馆等;在有条件的村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在”农家活动,在自然村寨直接打造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生态村,使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基本保持原生状态,实现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以民俗节庆活动为依托,加强节日文化与旅游的交融,刺激消费,繁荣经济。贵州民俗节庆具有很强的观赏型与参与性,且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容易成为促销民俗文化产品的重要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水凤:浅析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2]贵州年鉴.2006

[3]刘 瑞: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科学技术与贵州旅游.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编

[4]马 波: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9

第6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俗;艺术图形;符号;现代广告;设计

一、民俗艺术的审美价值

民俗并不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更改其叙事方向,现代性的总体叙事风格也无法将所有民俗包含在内。民俗文化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脚步而失去本身的稳定结构,它总会保持着自身坚韧的文化、情感表达结构。现代人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追求通常趋向同质化和浅表化,追求民俗文化的形式、表层,忽略了对其最初本质的揭示。民俗文化审美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走马观花”,而要用鲜活的审美血液使它焕发生机。事实上,在古件的审美中,民众对它们进行审美化、艺术化的创造和观赏,通过赋予它们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内涵,创造出古件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正是在这种古玩民俗文化的构建和传承中,民众找到了联系人与人之间信仰的纽带。基于此,重塑古玩民俗文化的审美意象成为重建古玩外观表象的一种必然途径。民俗文化的审美功能是其社会功能之一,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积淀特质,可以带给人们超越古今的审美体验,并且对于民众的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这也是人们对民俗文化进行审美的原因。探究民俗文化的功能,提升人们对民俗文化功能性的认知,是实现人们对民俗文化审美的必然要求。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重在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调节民众对民俗文化的心理认知,实现民俗文化娱乐人们身心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以吉祥符号为主题

我国古人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并不深刻,往往将命运的凶吉与自然还击联系起来,人们渴望平安就要向上天祈求,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中国的民俗艺术之所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因为民俗艺术和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人们渴望通过民俗这种艺术形式获得心灵的慰藉。如,“龙”这个符号是古人心中神物的代名词,象征权威和力量。“龙”符号被广泛运用于当下的很多设计中,“龙”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且名扬海外。现代广告中积极利用龙的形象,表达吉祥、权利和荣耀。在历史长河中,龙不只是一个符号,还蕴含一种情感。除了龙,中国结同样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类广告设计中,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广告设计中运用中国结图形符号,可以传递平安、吉祥的思想,为人们营造一种祥和的气氛,也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中国结有效地阐释了中国的和文化,表现了与美好有关的含义。中国的福禄寿禧符号在广告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生活中,福禄寿禧的装饰也时常可见,大到家庭的装饰,小到服饰的装饰,这一主题被人们反复使用,表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在当下的广告设计中运用福禄寿禧的符号,往往体现了吉祥如意的意境,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祝福,能够拉近人们与广告之间的距离,使广告获得人们的青睐。由此可见,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已经成为广告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以寓意联想为主题

在当下的广告设计中,设计师通常通过某种特殊的事物表达一些美好的寓意,并不是以直观的文字告知人们这种祝福。人们在欣赏这样的广告作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揣测心理,通过揣测,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在广告设计中使用寓意的手法,能够有效地展现设计师对具体事物的表现能力和设计作品的美学特色。在我国的民俗艺术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具有联想寓意的画面,人们可以对这类画面展开想象。如,石榴传递给人们多子的寓意,兰、竹则可以表现一个人清高的修养。这些事物并不是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寓意,而是人们通过反复揣摩和联想才赋予它们一定的寓意。所以,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积极利用这些元素,可以传递出诸多具有新意的民俗文化。福娃贝贝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是由水和鱼组成的,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人们通常喜欢用鲤鱼跃龙门表示心想事成,鱼还有年年有余的含义。福娃贝贝符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丰富的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可以有效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容易激发人们的诉求,往往还能表达深刻的文化意境。

结语

民俗艺术图形符号既具有公共意义,又有个性化特点,既要借助人们普遍接受的象征意义进行传播,又要具有独特个性而彰显自身价值。虽然人们的审美能力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对于中国土地上孕育的民族特色的认知是具有共性的。现代广告设计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艺术图形符号,民俗艺术图形符号为现代广告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灵感和创意。民俗艺术图形符号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具有观赏性上,它还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将更多的民俗文化融入广告设计,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刻地了解民俗文化,这无论是对于广告设计的发展,还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1号,项目题目: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马赫.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艺术科技,2015(6).

[2]简佐磊.浅谈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第7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二、重视民俗的变异性,记载阶段性和完整性的统一。民俗是靠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传播的。这就直接决定了民俗变革的驱动力,并由此造成了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所以,变异、再创造,是民俗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注意单项民俗事象发展的阶段性与完整性的统一,既反映个性、时效性现象,又要着力反映民俗事象的变异性,写明民俗事象的发生发展、传承变化、兴衰起伏等。即习俗的分布,古今异同,兴盛和衰微的时间和原因,形式和内容的区别等。三、注意主俗和偏俗、次俗的互补性记载。在反映主俗时,也要适当地注意偏俗、次俗的记载,恰当地摘取零碎的民俗事象,以补主俗的不足。记录偏俗、次俗一方面是补充主俗,另一方面也是增加主俗的多面性和仪式性,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主俗的含义。四、注重细节,着重展示特色。各地方地理环境的差异、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民族信仰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民俗,即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应特别注意本地民俗的差异性,注意细节,略写共性的东西,详写有地方特点的内容。五、重视新风新俗的记载。1.有一个相对长久的沿袭过程;2.在一定区域被普遍接受;3.有一定的生命力,在短期内不会消亡;4.健康有益,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和社会安定。除了文字记录,还应运用影像、图片,形象地把当地民俗记载在志书中,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传统民俗事象迅速消解的时候,其价值和意义更加非同一般。

(《内蒙古地方志》2014年第2期)

张军谈生态文明要素在城市区志中的体现一、记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首先记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城市区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等环境资源的管理制度。其次记法律补救制度。主要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再次记公众参与制度。生态文明造福人民,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已日渐增多。最后记政府责任制度。主要记各城市区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记各城市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还有各城市区新建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实施情况。二、记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首先记区域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城市有大小,城区也有大小,甚至有的相差较大。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建设模式、总体布局、发展方向、远景规划等。其次记空间结构。各城市空间结构有层次,有重点,区志记述既有内容,也有特色。再次记开发强度。各城市区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总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最后记城市化主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记述方法上要重视以城市化与人口流动性背景记事。因果记述,点出背景,写出关联,把静态记述变成滚动性动态记述。三、记好资源节约。首先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其次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再次记企业节约。最后记农业节约。四、记好自然生态系统。首先记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其次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再次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后记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五、记好环境保护。首先记环境保护主要标准。其次记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再次记强制淘汰和企业重组。最后记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六、记好循环经济。首先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记节能环保研发应用。最后记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七、记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首先记结构调整。其次记发展现代农业和工业。再次记优化产业结构。最后记经济转型。

(《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2期)

吴德明谈编写乡镇志一、认真考订材料,彰显地域特色。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独特优势所在,是区位优势的鲜亮要素,必须浓墨重彩地写好。要对该乡镇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考量,分析这个乡镇的特色,丰富有关地域特色的材料。在篇目设计上打破常规,该升格的升格,彰显地域特色。反映地方特点的资料能够体现本地特色,全面反映本地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从而为制定本地发展规划扬长避短,提供依据。二、写好改革开放,体现时代性。二轮修志主要是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和巨大变化。乡镇志的相应部分,都应从自己的方位、角度精选材料,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渲染的方法,而要用客观的真实材料说话。要浓墨重彩地记载这几十年各方面的改革进程;记载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轨迹;记载几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如何变成了城市居民和新型合作社的股民;记载人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乐的变化。三、选用具体确凿材料,还原历史面目。材料记述具体确凿,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数据具有高度的严密性。“真实是志书的生命”。如何客观、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述一个乡镇的发展轨迹,在正面记述成绩的同时,大胆记载失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做到秉笔直书,不文过饰非,不隐恶避嫌,只有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面目,志书才有价值。四、严守体例,努力创新。志书编写中做到四个坚持:一是严守体例,述而不论,文约事丰。二是坚持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存真求实,体现志书的资料性和存史价值。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从读者出发,为读者服务,努力创新,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四是坚持志书的信达雅,努力避免总结式、年鉴化倾向。反复锤炼,润色加工,消除部门总结式痕迹,下功夫提高志书的品位。五、用足“三力”,推动基层修志驶上快车道。1.加大协调力,理顺工作关系,推动工作开展。2.加强指导力,全身投入,修志成果丰富。3.强化凝聚力,整合资源优势,确保志书质量。

第8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字]民俗元素 现代园林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TU98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93-1

0前言

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即:设计上一味的追求西洋化,丢失了本土地域性特色,脱离实际,从而导致结果雷同,造成了“天下园林是一家”的尴尬局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不约而同的呼吁: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设计作品的个性创作。本文就有关民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忽视民俗元素问题凸显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外联系的增加,尤其是现代传媒的作用,使得地域原有的乡土文化也逐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世界文化趋同性现象越来越明显,很多特色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有的具有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逐步消失;民族服饰风格逐渐同一化;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民族艺术逐步被机械化化取代;民间歌舞晚会也逐渐被电视传媒所代替;民族与图腾也在“崇尚科学”的口号下渐渐消失。

区域民俗文化能反映出该区域的品位高低,传统民俗文化的落后与高度住处化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一些居民对传统民俗文化彻底否定.大拆大建,丢掉了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些地方,把文物的周围环境大加破坏,使文物脱离了文化氛围,也就失去文物固有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只注意保护那些在历史上曾经闻名的单幢建筑物,古塔、古树、寺院、庙宇等,而那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或传统没民俗风貌的历史性街区、民居则被肆意地推平,代之以毫无特色的行列式住宅,使得区域传统民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民俗民俗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地被淹没。

2民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最为贴切居民生活、身心的部分,在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元素渗透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为作品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使得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更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品味、更具生命力。笔者参考了国内诸如·…民俗元素运用较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将目前民俗元素的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形式总结如下。

2.1民俗实体的应用

民俗实体指民俗工艺品、民俗器具、民俗建筑等承载着民俗文化的具体实物,其一般通过借鉴、模仿在园林造景中直接使用,或者经过对其外观造型进行适应性加工后使用,以深化或衬托景观主体,常以园林小品形式出现。如:靖州县文化广场造景设计中,就以本地特色的苗族民俗乐器芦笙为原型,根据场地需要扩大其造型比例,设计出“芦笙恋”建筑排列于广场两侧,与周围景观相互呼应,又极好的引起本地游人共鸣,是民俗实体运用的一个典范。

另一方面,民俗实体的应用也可以体现为从其中某个民俗元素为切入点,抽取后经过艺术再加工点睛于园林景观中。如花带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的部分,由于其图案组成的灵活性,就可以充分借鉴民俗形象与色彩,最典型的是将花带设计成“蛇”的造型,呼应今年为十二生肖中蛇年。除了抽取这种无地域性民俗元素,更多的还是应用本地民俗物质及非物质形态,如少数民族服饰特有的色彩、图案样式等。

2.2民俗现象的应用

民俗现象类元素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场景,通常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传统节日元宵节,北方会举办各种秧歌舞、猜灯谜,端午节时南方的赛龙舟,苗族人民吹笙跳舞等民俗现象等,都可以用来点缀景观设计。

2.3民俗意境的应用

这类元素的应用主要通过特定的场景和物体来表现,也属于非物质形态。民俗文化意境需要借助民俗实体和民俗现象来表现出来,借助可感知的物体和现象来表达一种意境。如在湖南怀化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处园林景观考察时,其在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苗侗的民俗元素,营造出特定景点,形成侗族风情轴和苗艺风情轴两大轴线,可以使游人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由此可见,以上几种民俗应用形式在具体的应用中是可以相互并存和相互渗透的。

2.4民俗元素应用体会

在具体的民俗元素运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该如何巧妙合理的运用,而不是生硬的插入民俗元素。在民俗文化的运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景点所反映的主题和气氛,寻找符合情景的民俗元素。第二,每一个设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要求,因此可以对选择的民俗元素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更自然的融合到整个景观设计中。第三,融入民俗元素的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功能、实用功能和感知功能等。景观具备了功能性才会显得更有活力。以侗族鼓楼景观设计为例,在侗族文化中鼓楼具有一定的文化吸引力,能够营造出侗族典型的风情文化,将鼓楼作为民俗建筑符合设计的要求,也符合景点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要求。另外,鼓楼建成后可以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开展教育,将会成为地标性的建筑。

3结语

总之,无论是民俗物质元素还是民俗思想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最关键的不是借鉴,而是创新,只有立足于现代,使民俗元素符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特点,才能让传统焕发出生命力。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这对于设计而言,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在民俗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这些传统的财富中汲取营养,为现代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彭钟.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解析--以襄樊三国民俗文化园景观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06,02:129-131.

[2]朱卫东.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1,07:96.

[3]孙东明,付玉莲.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传统文化意蕴[J]. 中国林业,2011,11:41.

第9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播;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威胁,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起了挑战,保护民俗文化并传承是当务之急。湖北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如何利用网络推动其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现状

湖北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现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①

(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传统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报纸在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地发行的报纸,主要有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此外广播对于当地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起着巨大作用,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恩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五峰人民广播电台、长阳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中,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最为显著。各县市州的电视局通过创办民俗文化节目或电视剧等传播民俗文化。恩施广电局依托民俗文化办的节目《幺妹带你耍》,融合了相亲、美食等民俗元素。而《长阳土家讲坛》电视节目也是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血誓》展现了婀娜旖旎的鄂西风光和独特质朴的土家风情。电影《妹娃要过河》呈现风光绮丽的清江山水、土家传统的民居吊脚楼、热情奔放的土家歌舞,充满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还有本土电影《我不是贼》,也表现了土家吊脚楼群里的土家儿女生活、土家八宝铜铃舞、土家特制腊肉等。

(二)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给传统媒介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其不断创新;网络传播虽然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环境,但也推动了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传播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力量。1.扩大了湖北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范围扩大,让民俗文化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当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出去,也使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增强了人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播活动中去,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随着认同感的加强,人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网络传播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双向沟通等特性,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用户可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二是传播快捷,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对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统一;三是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视频、三维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生动地传播;四是超文本这种非线性的数据链接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联想规律,大大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五是开放的互动传播使用户可随时互动并展开讨论,表达意见。目前湖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网络传播的特性并未形成有效的匹配度,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开挖并广泛传播少数民俗文化的资源。

2.未能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都是可采用的传播方式。而各种网络社区、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聚集各种人群,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和讨论;网络大众传播则包含政府、传统媒体和民间建立的各种网络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或权威、或传统、或专业的传播,但力量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合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策略

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凸显网络媒体传播的作用

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新闻报道。网络传播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形态,在推动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笔者对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2016年刊登的恩施州七个县(市)(除建始县外)的新闻报道数量进行统计,恩施州通过新闻报道向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至少展示700次,如果乘以每篇新闻的点击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视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络电视新闻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二是网络电视节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三是依靠民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相比于网络电视新闻,网络电视节目对传播对象报道更具深度。近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不少具有民俗特色的电视节目,如《远方的家,北纬30°行》栏目组拍摄了“秘境巴东”“仙居恩施”“有利之川——利川”“山中聚宝盆宣恩”“巴土风情,神往咸丰”等,对巴东纤夫文化、恩施民歌、利川山寨文化、宣恩三棒鼓等民俗文化均有介绍,其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都达到万余次。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电视传播。近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纷纷与网络接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播电视局改名为恩施网络电视,成立了恩施网络电视新媒体,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开播;恩施广电在原恩施传媒网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已初步完成整个平台建设和内容的全新改版,为网络电视新媒体配置的3G直播车,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具有现场实时电视和网络直播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电视媒体单位也纷纷改革,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市)电视台与网络融合发展,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大投入,配置直播设备,在恩施“女儿会”、来凤“一节一会”等民俗节日上,以影音视频形式将这些节日影像传播出去。

2.充分运用其他新媒体进行传播

其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包括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他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分享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个人传播行为。此外,多家微信公众号运营机构和新媒体组成“恩施微信联盟”,每周推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和阅读数排行榜,促使新媒体更好地运营和宣传恩施文化。很多政府单位和公众媒体如五峰新闻网、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等也都与粉丝有互动。

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实现移动网络覆盖。要想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和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设备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有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才能使网络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

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依赖于网络,养成了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因此,要注重民俗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如加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网站建设,开发如摆手舞、撒尔嗬、土家吊脚楼建筑过程等的网络视频,制作介绍民俗文化的电子书等,构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在网上浏览、学习,人们的分享、转发等行为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5.促进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盛行催生出网络文化,如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网络歌曲等,以其大众化、娱乐性使其更易流行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将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如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网游,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网络小说,结合湖北恩施民俗中“女儿会”,开发与此相关的App手机软件等,都是将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举措。这种文化呈现方式,符合网络人群对文化的接受习惯,利于在网络环境中传播,这种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也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演变过程。

6.加大新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推动了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但从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看,多是政府单位、公众媒体、公司等在利用新媒体,多用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新媒体传播内容,如做跟民俗文化相关的手机报、彩信及微博、微信推送,将少数民族的民歌、山歌开发成彩铃等,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助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7.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