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工程经济性分析精选(九篇)

工程经济性分析

第1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性

社会政治与经济在本世纪初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尽管我国基础建设方面的政策已经有相当的前瞻性,但是在能源、运输和大型通信等基建环节仍然存在较大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性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工程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特性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板块之一就是工程的修建与发展。由于工程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为了保障整体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反响,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对所投入资金可能带来的效益进行提前核算,以达到工程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工程经济分析有如下特性“

1、不确定性和立体性

工程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交叉融合之后,在它们的交界处又延伸出一种新的应用学科,这就是工程经济分析。实际操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要在考虑到工程技术特点的同时,综合类似经济因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其中还要尤其注意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工程的投资决策和设计,到建设期间的管理运营,再到完工后的验收,这一个完整的链条,都是工程经济分析所涉猎的重要范畴。工程经济分析是一个立体学科,因为它要在工程的各个时段上通过技术分析评选出最好的方案,从而达成技术工作最高收益的预期目标。

2、有效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有时会遇到一些经济问题,而工程经济就是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工程经济中科学理论出自日常操作,反过来又能给日常操作出谋划策,因此工程经济分析的有效性不容置疑。

3、实证性

由于经济分析的核心需求是衡量一个工程建设和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优劣,并提出清晰的数据观念,因此,工程经济分析的侧重点在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只能作为补充。所有技术解决方案的优点和缺点都应由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决定,这些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计算指标来获得,而对于那些无法计算的经济要素要结合定性描述来说明。

4、对比性

工程经济研究不探究经济原理,也不关心如何改善一项技术。它是利用现有的经济原理,并依托成熟的技术手段,将工程建设各个时段各个方案进行对比,以筛选出技术可以办到而经济又最合适的好方案。

5、前瞻性

工程经济分析通常用在工程上马之前,前瞻性较强,它利用许多科学手法对工程上马之后的活动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努力做到与最终结果相差无几。因此,要注意寻找工程项目中的危险因子和敏感因子,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变化区域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经济分析结果的变动,以期牢牢掌控实际状况。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和一般工程项目不一样,首先它不容易进行定量计算,因为效益分布不集中,另外,工程项目评判中的收益和投入计算也存在阻碍,原因是长时间的使用让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产生较大改变。所以,如何系统分析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过程,并建立一致的评价模型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建设工程中经济分析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意识到经济分析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中,领导者经常对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不够重视。领导者对施工资金如何使用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只强调工程质量和建设速度,没有资金了就继续投入,实际上这会降低工程的综合效益。领导通常认为他没有义务节省施工经费,因为这些钱都是上级拨付,和他个人无关,只要工程质量好,干得快就行。这种想法对投资方来说没有尽到义务,对工程经济管理的效能也是一种浪费。

2、预算和计划投资进度不一

从市场经济环境角度出发,工程资金收集和运用步调不一。有些工程中计划做得很好,预算资金也下来了,但在资金使用上没有配合好施工速度,导致工期延误或者是增添了无谓的费用支出。而另一些工程中,施工规划、设计、预算与组织建设脱节,结果让决算成了预算,资金运用撵不上施工速度,让工程的经济管理无所适从,也搞不好财务监督和经济分析的关系。

3、成本计算有缺失

计算工程的成本,要从组成整个工程的一个一个的单体工程或施工环节入手,逐一计算真实成本,而非计算整体工程的施工收费。但在现实中,有的工程没有规范化的成本计算体系,经济预算和实际上的施工支出较大出入,导致从核算材料上不能推断真实工程量,从而造成无法有效分摊施工资金。胡乱列挤成本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拉升了开支标准,放宽了开支途径,这都是没有按照经济分析原则来办事的表现。

三、工程经济分析重要性

对工程建设以及社会反响来说,经济分析的指导方作用非常重要。在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完美的调配资金,增加收集建设资金途径和资金使用方式。第二,可以很好的掌握资源配置,用有限的资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让投资变得最有效率。第三,提升工程质量,无论是通过经济方式还是技术方式,都能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帮助。第四,可以让建设中的多种技术政策、举措和方案变得更好。工程经济分析对工程建设有如下实际意义:①从许多融资方案中,确定从哪里弄到资金最好或寻找最合适的资金方案。②准确调度有限的经济资源,让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最大化。③通过综合协调技术方案与经济方案,形成最合理的实施方案,来完成工程目标。④站在国民经济的高度上,剖析和判断一个建设项目能否在整个国民经济大潮中掀起浪花。

当下我国正通过提升投资和加大建设规模,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这也是我国建设出现的新变化。对于那些事关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福利等领域,同时本身也是大投资、高回报和高科技含量的建设项目来说,最需要进行谨慎的经济分析,以保证其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错的项目能够获得有限的资源。这样一来,投资者也能减少冒险,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结束语

对于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并了解到在中国国情下,什么样的工程建设经济剖析方法和体系才是最合适的。 目前,国内工程经济效果分析大多只看重国民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主旋律,所以,我国判断工程的经济效果时,要向发达国家看齐,提高对工程经济分析的重视程度,多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冯黎娜,王建伟.浅谈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河南建材,2011,(03).

[2]周枫钧,刘静.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3]卢君勇.强化项目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经营管理者,2013,(02).

[4]翁丹丹.工程经济分析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5]魏霞.关于如何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04).

第2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风能资源;风力发电机;运行与维护;经济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5-0110-02

1 风电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能也可以相媲美。在国外,风力发电每年要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我国,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风电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2003年国家水利部部长汪恕诚题词:“风电是绿色能源,发展风电是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风力发电,大有可为。”这说明了国家对我国风电事业的支持。近些年来,我国的风电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为止,我国可以独立运行的小型风电机组已达到20万台,居世界之最。

2 风电技术

2.1 风能资源

风的形成我们大多人都了解,就是空气流动的结果,空气之所以流动,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结果,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和方位的不同,地球上各地方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强度不同、温度高低不同,这种就形成了温度差,温差形成了不同地方间的气压不同,这样就形成了气体的流动。风能资源除了大气流动,还有就是季风和局地环流。

2.2 风力等级

风力等级也就是风的速度值等级,是一种风力强度值,风越大强度越大,风速越大,等级也就越高。根据1946年修订的“蒲福风级”可以分为静风、软风、轻风……等17个等级,并可以根据一定的关系来计算风速确定风级:VN=0.1+0.824N1.505,其中,N为风的级数;VN为N级风的平均风速(m/s);同时也可以计算风的最大、最小风速,计算公式为:VNmax=0.2+0.824N1.505+0.5N0.56;VNmin=0.824N1.505+0.56。

2.3 风的测量

气象台、站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大多情况下只是较大区域内的风能资源情况,作为风力发电场选址的就不够精确,所以当风力发电场在风场选址时,要采用高的自动测风系统。测风系统可以分为传感器、主机、数据存储装置、电源、安全与保护装置共六个部分。

2.4 风电场场址的选择

建设风电场前期工作是一项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情况和影响,包括风电场的选址、风资源的评估、风电场的设备设计及选型、装机容量设计和确定、后期扩建等等。风电场的场址选择首先要考虑风资源情况,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风能情况是风场发电经济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选择场址是一个宏观过程,需要从一个较大的地区,考查气象条件,选择一个风资源丰富,而且最有利用价值的小片区域,这片小区域就是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场地。场址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到风场后期生产的经济性能。

2.5 发电机组技术

场址选择完成后,要对风场建设的发电机组进行设计工作,包括风场的总体设计、基础设计、变压器的选择、变电站设计、架空线路设计和中控楼及其他建筑的设计,还包括入场道路、场内道路及绿化等的设计。招标完设计单位,对发电机组进行设计,选择机组类型等。

风力发电机包括风轮、机舱、塔架和基础四个部分,风轮主要是通过叶片和轮毂获取风能的设备;机舱装有风速和风向传感器及隔音和通风装置的设备;塔架是支撑机舱和风轮的高度的部分;基础是固定作用的装置。

3 风电场的经济性能

评估一个风电的经济性能,首先要研究风电场的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财务其他费用的支出等,影响一个风电场的经济因素主要有风资源情况、风机特性情况、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上网电价等。根据风电场的容量大小,生产发电机的成本大小也较有所不同,容量越大,需要的发电机越多,生产的风机越多,其成本也就越低。

风电成本可以分为基础建设期、生产运行期两个阶段研究,在基础建设期需要研究风电场建设的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又分为设备投资、建筑投资、安装投资、联网工程投资、其他费用投资、预备费用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财务费用投资、流动资金的投资。生产运行期的投资包括经营成本(含维修费用、工资福利费、保险费用、材料费、管理费)、折旧费用、摊销费和利息支出。

进行风电经济性研究的主要指标有风电场的单位千瓦造价、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经济指标,主要是对这些指标进行计算、对比、评价、分析的研究过程,下面为风电场的单位千瓦造价、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的分析计算公式:

风电场的单位千瓦造价=总投资/总装机容量(元/kW),就是风电场电机系统每发一千瓦时的投资成本,此单价中包含了建设期的设备费、安装费、建筑工程费、前期费及其他费用等等。

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年固定费+运行维护费+大修费)/每年的发电量(元/kWh),是指在寿命期内每生产出一千瓦时电量所需要的投资费用。它包含折旧费、利息、人工、管理、税金、维护费、使用期内的大修费

用等。

4 风电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发电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发电量的风电场收入的来源,直接影响风电场的经济性能,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风资源、电场发电机布置情况、机组选型、运行管理的水平及当地限电情况。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投资情况、融资成本、运行成本及当地税收政策等。

人们通常认为提高风与负荷的关系是可以受价格响应,但却忽视了风电场的发电情况同时也会对当地电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因素,其实风电变化和价格响应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在大规模风电项目评价分析上,应考虑风电上网对地方电价、用户价格的影响,它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例如风电的入网对传统火电机组的分配和调度、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及CO2的排放情况的影响,同时需要考虑的是为了尽量降低这些影响,而且付出的经济成本。

风机选型,基本上都是按照变浆距风力发电机的最大功率捕获原理进行评价,从风速切入到额定风速这一过程的评价中,为得到发电机的工作工部最优化,大多都是通过变浆技术来得以实现,而且从现场实际风速统计分析可知,这一工况下是发电机运行最多、出力最多的时段,即最优风能捕获是从风速切入时到发电机达到额定功率时。另一方面,风机选型也是风电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对投资影响最大的部分,相互间接组合方案和规模大小都是非常主要的因素。通过对选型的多方案比较,得到设备选型与项目规模的最佳配合,并采用适当的组合方案,就可以实现对风电设备投资的控制、风电设备的可利用率等主要经济的理想指标。

5 结语

第3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经济性

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必须在满足建筑功能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问题。目前,国内建设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工期长等特点,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必须从细节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结构设计对于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较大,因为设计方案将直接决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情况。因此,在新时期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将其与工程的经济性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升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

1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国内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而从用材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等。在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选用何种结构形式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结构选型与工程经济性之间的关系是必须高度重视,也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关键。综合分析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经济性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构选型必须要同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美观性、安全性,而且是符合建设单位的基本要求。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按照建筑的类型、规模、用途,以及建设方的实际要求,初步确定几套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应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成本预算,其中要考虑到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管理费用等要素,最终在多套设计方案中选取最为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由此可见,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就开始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性,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树立明确的经济意识,不断强化结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尽量避免因设计因素而导致工程经济性受到影响。

1.2 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实施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结构设计方案确定后将进入施工阶段,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遇到某些与设计方案相矛盾的问题,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往往需要进行工程量变更,这样就会导致工程建设费用的增加,对于工程经济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施工单位现有的各方面条件,尽量保证结构选型的合理化、科学化,进而实现工期的不断缩短,并且促进工程经济性的提高。

1.3 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使用材料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材料的合理选用是极为重要的,如果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不但会影响到建筑的品质,而且会导致工程经济性的明显下降。据国内相关部门统计:在民用建筑工程的总材料费用中,结构工程的费用约占60%以上,对于工程经济性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民用建筑结构工程的材料选用中,必须将其经济性置于重要的位置,不断优化结构设计方案。例如:国内常用的钢筋材料主要有:HPB235、HRB335、HRB400等,采用高强度的HRB500级钢筋成为一种趋势。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钢筋,能够减少钢筋用量、节约能源,采用HRB400级钢筋可比HRB335级节约10%左右。由此可见,在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材料与工程经济性的联系较为紧密,必须对于各种材料的实际性能与后期维护等进行周密的分析,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2 优化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经济性的措施

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进一步优化工程的经济性,必须采取有效的设计措施。结合笔者多年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了以下具体的措施:

2.1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

在民用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中,应尽量选用强度较高的建筑材料。目前,国内的民用建筑主要是采取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钢材、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用量较大,其中钢材以HPB235,HRB335、HRB400等型号为主,以上钢材的价格差异不大,但是抗拉强度值却有较大的差异,HRB400型钢材的综合性能最为优越。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采取高强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高强混凝土一般主要是采用水泥、石、砂、超细矿渣、粉煤灰、硅灰、高效减水剂等掺和而成。

节省了建筑材料的消耗量,就能使投资费用大大减少,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并不如此。例如,某建筑为受力合理的平板空间钢网架结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用钢量与普通的平面钢结构相比可以有较大的节约量。当平板钢网架结构的跨度为80m、100m时,用钢量分别为:51kg/、62kg/;而普通钢屋架的用钢量则为133kg/、132 kg/。但是由于网架结构建筑多采用钢管,单位质量的造价比一般的平面屋架采用的角钢量大。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含钢量的控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并且进行严格的分析与计算。

2.2 综合分析施工周期

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施工周期的综合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工期过长,不但会增加机械租用、人员开支等费用,而且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整体效率。结合国内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可以将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的结构设计方案逐步调整为较为经济的方案,即在投资费用较高的方案中合理删减不必要的项目,以及缩短单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将结构工程的施工周期严格控制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另外,在结构设计方案中,应明确标注各具体施工项目的工期要求,以保证施工单位可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结构施工。

2.3 正确选取结构设计的相关参数

目前,国内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已经进入了电算化时代,在保证结构选型与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对于设计中的相关参数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应用国内自行研发的PKPM、3D3S等软件时,结构设计中的相关参数必须由设计人员进行选取与录入,如:抗震等级、地震烈度、地震分组、地下室层数、场地类别,以及是否需要计算偶然偏心、钢筋强度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双偏压配筋、箍筋间距、双向地震、墙体分布筋间距等,只有保证相关参数符合实际要求,才能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而有利工程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

3 结束语

目前,国内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其经济性的研究与分析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关注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抗震性能等,从而导致在结构工程中存在严重的成本管理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实现基础设计工作与经济分析工作的有机结合,以不断提升国内民用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田世宇.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102-106.

[2]王湛.建筑结构选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3-15.

第4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旧路改建影响因素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U41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旧路评价

对旧路面的使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道路管理者提供路面状况数据,是合理制定养护维修计划、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旧路评价在国内外受到极大的重视,是当前道路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世界上第一个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PSI(PresentServiceabilityIndex)是由美国AASHTO60年代基于近10年的实验观测提出的,它对20世纪70年代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特别是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之后,以美国AASHTO的PSI模型为范例,加拿大、日本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研究建立了不同概念和意义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依靠专家评价技术,运用多元回归法建立。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科的发展,许多新的理论与方法被引入到路面使用性能评价领域,新的评价方法纷纷建立起来,如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理论法、神经网络方法等。这些方法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的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交通部科学研究所以河北和浙江实验路段为基础,建立的一般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RIOH),这套模型在杭州市路面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实际运用,为后来的路面管理系统CPMS(ChinaPavementManagementSystem)中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路面使用状况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基于回归模型法,基于系统分析法,基于灰色理论和其他方法[1]。

基于回归模型法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以大量实测数据为基础,但是单纯的回归分析难以准确表达路面这一复杂体系的主观与客观相联系的复杂关系,评价结果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不太理想,而且使用时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基于系统分析法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为代表,分析过程层次清晰,理论性强;但在这两种方法中,都主要使用专家调查评分,人为因素影响太重,客观性不强,难以得出客观公正的路况评价。基于灰色理论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评价指标复杂、模糊的问题,但其白化权函数、评价指标的阈值以及灰聚类系数都各指标的经验范围来确定,仍然存在着

一定主观经验性,其评价结果是各个指标聚类分析的总和,当评价结果的各个聚类相差不大时,难以取舍;其他的一些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如属性理论法、神经网络法等,都还处于启蒙阶段,并不成熟,而且这些评价方法本身也存在着不足。

二、交通量

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轴重,交通荷载是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路面寿命的和路面改造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路面改造设计中,为保证设计的加铺结构达到预期的功能,交通荷载是加铺设计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1)日交通量和年增长率。

日交通量和年增长率可直接从交通观测站或收费站取得,作为路面设计的参考数据,但由交通观测站得到的日交通总量和不同车型的交通量数,对车辆分类较粗,一般仅分为五类(小客、小货、中货、重货和大客),无法明确和清楚地表征不同轴型和轴重对路面破坏的影响,所以在道路改造方案的选定中应将车型按轴型细化,而主要考虑轴载指标。

(2)轴载。

目前我国某些地区尚未建立轴载称重站,无法得到各类车辆的轴载组成数据。为此,对没有轴重站的地区只能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估测。首先,通过目测对各主要车辆类型按轴型分类,调查空车重、标准载重和实际载重,从而近似推算出该车(轴)型的前后轴载和平均空载、半载、满载、超载系数。这样根据轴型和实载状况,乘以相应的标准轴载当量换算系数,得到各类轴型车辆的单位标准轴载次数,从而计算出总标准轴载次数。车辆的实载状况按其实际载重量占额定载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为了便于划分实载状况类型,以20%、80%、120%作为分界点,车辆的实载状况分为空载、半载、满载和超载。当车辆实载率小于20%时为空载,当车辆实载率超过20%而小于80%时为半载,当车辆实载率超过80%而小于120%时为满载,当车辆实载率超过120%时为超载[2]。

三、经济性

对旧路改造除了要考虑改造的效果外,改造方案的经济性也是方案比选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一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施工方便的改造方案是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技术性与经济性往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很难找到一种技术性能良好而造价又很低廉的改造方案,现行规范又没有推荐方案可供参考,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找出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平衡点,为选择合理的改造方案提供依据。比如在旧沥青路面加铺中,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加铺层的造价可能会有差别,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主要的比较指标有每公里加铺层造价、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年平均造价两项,以此来对比评价各加铺层结构的经济性[3]。

四、自然区划

在公路的改造工程中,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有显著影响,旧路面的处理方式、选择的加铺结构型式、加铺层的厚度和在设计时采用的设计参数都与路段所处的自然区划关系密切。

比如四川省公路按二级区划细分各自的气候、地理和矿产等不同的特点,在加铺层典型结构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而位于西北部的区域路面材料丰富,在加铺改造中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路面材料,此区自然病害经常发生,在改造中应注意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位于北部的区域路基条件好,但降水多。位于中部和南部的区域路基强度低,这两个地区在路面改造中都应加强排水系统的改造。四川省在我国属于多雨地区,路面的水稳性和湿稳性都很重要,在加铺典型结构的选择上应该注意这一点。

结语:

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由于改造的复杂性,旧路在所处公路自然区划、交通量、旧路病害类型与程度等许多方面,都可以构成改造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案的选择,对技术效果和经济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严格把关,方能不负众望。

参考文献:

[1]黄文雄.谭利英,邓丽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03.

[2]庄石云.既有隧道维修加固施工技术[J].采矿技术,2010.

第5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不确定性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 经济评价 风险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指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和工程不同的设计、施工阶段,选取适宜方法针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旨在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工程的经济特性,弥补相关规范中的传统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缺陷,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不确定性分析概述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几种方法。敏感性分析,是依据项目特点,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投入和产出物价格以及建设期限等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其中一项指标或者多项指标同时浮动对工程项目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对其中最敏感的因素,应该进一步研究、制定减少指标浮动的具体措施。概率分析则是将与评价相关的各因素变化情况作为随机因素进行分析,分析随机因素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最后确定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情况,从而明确工程项目经济的可靠性或者风险率。期望值、标准差是描述概率分布特征的主要参数,通过比较标准差、期望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案。盈亏平衡分析,是从工程项目产品产量、成本、收入等多个因素变化角度,研究上述因素可能对工程项目盈亏产生的影响。一般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内的产量、销售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税金等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工程项目生产的盈亏平衡点,进而考察工程项目能够承受的经营风险大小。下面笔者将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二、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从最初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到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施工及运行,都建立在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科学预测基础上,并配以理想新技术、合理管理及严密组织;如果工程项目业主、相关咨询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各方面都希望项目上马,那么很容易出现工程项目的“理想化”。而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前述因素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即是所说“不确定性”的一种,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成为干扰因素,产生工程项目风险。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它可能比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有更多的自然影响因素,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投资也较大,并且由于技术复杂、持续时间长、参与单位多等特点,有更高的风险性,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实属不可或缺。

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首先应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是决策阶段,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战略性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因为有关研究指出,伴随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各工程项目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特性影响程度呈反比关系。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中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准确分析、确定所涉及不确定性因素对整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估计水利工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并确定其中敏感性最强的因素,以及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最低临界点时最敏感因素的极限值,以便及时制定、提供减少最敏感性因素向不利方向浮动的措施,即所说的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开展不确定分析,对防范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有重要意义。

三、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工作体会与建议

(一)严格按《规范》实施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明确要求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咨询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着《规范》进行操作,应该进一步增强服务业主的意识;业主则应该尽早、主动的就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关注,以便及时拟定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二)具体化“效益”敏感分析

《规范》中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特性仅用“效益”代表,没有一一列举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具体“效益”,而水利工程项目效益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特别是其中敏感性分析中的效益应该具体化,这样才能在不确性分析确定出最敏感性因素,才能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对于业主来说,在工程项目决策时,应该提出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管理与工程项目进度、投资、质量目标管理同步,进一步体现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特征。

(三)在《规范》中增列概率分析标准

《规范》中没有明确列出概率分析评判标准,特别是其中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的累积概率值与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等级的评价之间缺乏明的对应关系,应该在《规范》中增加、细化此项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杰,胡德秀,梁德胜,杨晖,米艳芳,包天栋.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水库大坝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5

第6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工程;应用;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33-03

1 工程应用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应用于南京市江宁区一商业办公楼,办公楼共十层,一层为停车场,二层为餐厅和多功能会议室,三层至十层为办公室。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26 000 m2,其中空调建筑面积为21 666 m2。空调系统采用清华同方SGHP 1 600水源热泵机组两台,空调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送行形式。

1.2 设计气象参数

南京市气象参数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见表1、表2和表3。

1.3 水文地质概况

南京地处长江一级堆积阶地中部,地下承压水储存丰富,具备使用水源热泵的条件。场地土层分布和水层分布,见表4和5,土层和水层按自上而下分布。

2 空调系统设计

2.1 空调冷热源设计

空调采用地下水作为冷热源。本工程中抽水井和回灌井使用比例为1:2,共打抽水井三口,呈正三角形布置,井距100 m,单井日出水量为3 200 m3;打回灌井六口,呈环形布置,井距60 m,单井日回灌量为1 600 m3。经测定,场地的井区域地下水位沉降值小于1.0 m,地表不均匀沉降小于0.1‰,处于安全值以下,不会引起地质灾害。

采用稳定流方法对1#井进行抽水试验,经测得地下静止水位标高为25 m,涌水量达470 m3/h.当抽水量达到3 300 m3/d时,停止抽水5 min,水位下降1.3 m,抽水稳定时间为24 h,1#井抽水试验曲线如图1所示。

2.2 空调负荷及机组选型

本工程中的商业办公楼的冷负荷主要有维护结构、日射、设备、人员、照明及新风等构成。空调总建筑面积为21 666 m2,夏季供冷指标取120 W/m2,冬季供热指标取105 W/m2,则夏季空调冷负荷为2 600 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2 200 kW。根据空调冷负荷,在本设计中采用清华同方SGHP 1 600水源热泵机组两台,具体性能参数见表6。

2.3 空调取水量的计算

在夏季空调的取水量按式子计算,夏季取水量为:

m■=■×■

式中,mgw―制冷工况下的取水量(kg/s);

tw1―进热交换器的水温(℃);

tw2―出热交换器的水温(℃);

Cp―水的定压比热,取4.2 KJ/(kg.℃);

Qe―空调制冷量;

EER―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在冬季空调的取水量按式子计算,冬季取水量为:

m■=■×■

mgw―制热工况下的取水量(kg/s);

tw1―进热交换器的水温(℃);

tw2―出热交换器的水温(℃);

Cp―水的定压比热,取4.2 KJ/(kg.℃);

Qe―空调制热量;

COP―热泵机组的制热系数。

空调总建筑面积为21 666 m2,夏季空调冷负荷为2 600 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2 200 kW。夏季取水温差按7 ℃计算,冬季取水温差按10 ℃计算,则在夏季冷负荷为2 600 kW时,取水量约为520 m3/h,在冬季热负荷为2 200 kW时,取水量为150 m3/h。空调取水量设计值应取最大值,因此空调取水量为520 m3/h。

3 机房设计

本工程以地下水作为工作介质,在冬季把井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利用地下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却水,高效地带走热量,向建筑物供给冷量。机房原理图,如图2所示。

空调系统的主机采用两台清华同方SGHP 1 600水源热泵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为1 476 kW和1 630 kW。空调冷冻水水泵选用四台ISW 125-200型冷冻水泵,流量为160 m3/h,扬程为50 m,电功率为37 kW,三用一备。

经权威部门检测,井水中的水源水矿化度为360 mg/L,大于水源水矿化度上限指标值350 mg/L。因此为了杜绝管路系统的赌赛,防止机组结垢被腐蚀,在系统中安装了可拆的不锈钢M150B换热器。虽然在系统中安装板式换热器会使得在传热过程中产生温度梯度,机组的能效比会下降,但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机组的使用周期和机组稳定运行的可靠度。

空调系统设备详见表7。

4 运行耗能和费用对比分析

现以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与燃煤锅炉供热加冷却塔水冷机组供热系统空调系统来对比分析运行耗能和费用。

.本工程中工程总造价费用见表8。

4.1 运行耗能对比分析

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耗能量与燃煤锅炉供热加冷却塔水冷机组供热系统空调系统耗能量对比分析结果,见表9。

由对比分析可知,地下水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比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每年节能5 900 000 kWh(21 400 000 MJ),折合730吨标准煤。

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出本工程的费效比。

R=■

式中:

Y■―系统总投资,元;

Q■―总节省能量,kWh;

N―系统使用寿命,本工程中取15 a;

则可得出工程的费效比为0.045元/kWh,由此可见,地下水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明显。

4.2 运行费用对比分析

地下水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比节燃煤锅炉供热加冷却塔水冷机组供热系统空调系统节省的费用通过下式来计算。

F=P(QSC0-YZW)- YZ

式中:

F―系统总节省费用,元;

P―折现系数,取14;

QS―总节省能量,kWh;

C0―常规能源的热价,元/MJ;

YZ―系统总增投资,元;

W―系统维修费,取总投资的1%

则节省的费用为:

F=P(QSC0-YZW)-YZ=14(21 400 000×0.0425-5 000 000×1%)-5 000 000=7 000 000元

在15年的空调寿命周期内,每年可以省47万元,经济效果显著。

5 结 论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的节约运行成本,既经济又实用,是现代新型节能环保空调的代表。当下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问题,国家建设部出台政策予以大力支持,凡是使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建筑可享受140~200元/m2的补助。水源热泵以其良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的优点受到市场的青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彦彭.“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潜力与节能降耗目标分析[J].企业 经济,2012,(10).

[2] 黄虎,束鹏程,李志浩.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J].节能,

1998,(8).

[3] 李玉云.武汉地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应用与分析[J].暖通空调,2006,(6).

第7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 应用策略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扩大,工程建设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紧随着而来的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技术经济分析是社会时展的产物,把经济和技术科学的结合起来,对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已经是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技术经济分析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完全成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通过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和我国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经济技术分析的普遍发展和推广。

一、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技术经济就是把经济和技术完美的结合。技术作为工程项目的核心,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方式,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方式,还融入了很多的现代化观念,比如说美学的概念以及生态环保的概念,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当中。经济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工程项目理念下的经济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两者相互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是通过数据的分析构建模型对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定性分析法重在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经验和主管的判断力,推测事情发展的趋势;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完善的方式,定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定性能够对定量进行分析和补充。

二、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首先,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作为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当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其中包含工程产品的性能以及工程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全面的考虑。技术可行性的分析首先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分析的情况进行投资范围和目标的确定。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进行分析,以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的确定不能够超出项目自身拥有的抑或是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条件的极限,保证施工的可行性。通过全面对各个项目进行分析和计算以及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考量,选择最佳的方案,最终确定能够实行的可行性方案。

其次,工程项目管理中对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经济合理性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其成本的进行分析。工程项目的成本包括很多的内容,如材料设备的费用、人工和技术的费用、施工管理的费用等,这些成本内容是工程管理中的基础成本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综合考虑每一项支出的合理性,对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技术经济分析法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未来的经营效益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项目施工的成本,进行判断成本的支出的合理性,是否超出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偿还情况,进而保障工程项目各项成本的科学合理以及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最后,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方案进行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项目方案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对工程项目方案的效益的影因素进行分析,第二点就是对施工以后工程项目的盈利和亏损的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项目方案为工程的实施提高一定的参考,工程项目方案的效益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应当深入的分析经济效益因素的影响,严格的控制这一因素,保证项目工程方案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施工后盈亏情况的分析,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促使方案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为项目工程管理提供保障。

三、技术经济分析对工程管理的改善措施

技术经济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方法是指通过设置成本的参数,依据对工程项目的分析进行判读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于不同的项目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对施工成本参数的设定时,应当根据不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例如,在2014年某事路桥工程拱桥的施工中,需要对拱桥的承载力度和强度、拱桥跨度的大小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然后进行参数的设置,需要考虑设备的成本、施工材料的期限以及维护费用等,这行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成本。因此,成本分析法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促进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盈利和亏损进行预测,如果出现亏损能够及时进行工程项目的调整,包括对成本的控制和人工的合理分配,如果出现盈利情况,应该合理的改善施工的技术,提高工程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依然面对这更高的要求和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了能够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经济分析法运用在项目管理中,能够包含其各个层次和方面,对项目管理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发展。

(作者单位为克拉玛依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 公路建设 作用 公路工程

前言

工程建设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牵涉到了多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关键环节原材料数量多、种类多,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要通力合作,才能按时按量完成工程任务。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施工、管理等成本,使自身具有成本优势,在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才能确保优势地位,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特点

1)全局性。

工程经济分析是多学科的融合,是综合工程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内容发展起来的。因此,工程经济分析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分析,也囊括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自然环境、劳工素质等因素,因此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考虑问题的角度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出发,要上升到整体层面,从大局出发,综合考虑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所有阶段的工作,利用经济分析的技术手段,选取出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最大化的方案,协调各方面部门、人员、单位,因此,工程经济分析具有全局性。

2)实用性。工程经济研究的手段来自于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得出来的科学理论,源自于长期的施工经验,专门用来处理工程中的综合经济问题,因此不仅拥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指导企业和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定量性。工程经济分析是一种经济分析手段,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定量分析作为重点,采取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对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人力调配等进行量化,提出数量观念,通过计算指标的方式,将其抽象的优劣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指标,来对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只有一些实在无法量化分析的因素,才能采取定性分析的做法。

4)选择性。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就是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工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并不进行任何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也不研究经济原理,而是通过比较和选择,选取成熟、经济的技术方案,并利用经济原理对工程各阶段的工作进行最优化处理,制定最佳方案。

5)预测性。工程经济分析是先于工程正式启动之前的一项前期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经济效益的理论预测值。因此,这是一种预测性的行为,利用科学手段对工程活动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和实际最接近的结果。但是,理论分析与实际通常存在差距,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中还会利用一定的经济分析手段,比如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来找到影响实际与理论预测值差距的因素,并预留一定量的预算冗余,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概率以及引起的改变,更好地修正经济分析的方向,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内容

(1)合理调配资源。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工程分析研究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施工队伍、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资源,使其达到平衡。

(2)资金筹集。确定资金筹集来源,制定相关的融资方案,选择既有利于公路工程建设又能满足投资方需求的方案。

(3)施工方案筛选。制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方案,考虑不同的施工工艺、工期、成本、效益等因素来对参与对比的方案进行筛选,在多项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是选择一项有稳定效益的方案,还是选择一个具有收益大、风险高的方案,这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确定最佳方案。

(4)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评价和完善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如公路施工方案。

(5)从全局出发,分析和鉴定公路建设项目对当地经济、生态、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的公路建设项目甚至可以考虑到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

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公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引入了不少投资者,改变了以前的单一渠道的融资模式,这给公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引入了新的挑战,同时,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分析的手段,来对公路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优化,并评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效益最大化。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只有规划合理,配置得当,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技术方案最优化。通过经济分析,对比各施工方案的优劣,达到施工速度、施工成本、技术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协调与统一。

3)融资方案最优化。要使工程项目的用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融资方案等等相接近,选择最佳的融资方案或资金来源,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完成自身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的同时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4)社会效益最大化。从当地乃至该地区甚至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生态、人文、社会等等因素的协调与统一,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因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启动前分析,工程经济分析正在公路建设项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巨大,确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的基调,保证了项目的效益,因此,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工程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一方面既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放大项目的社会效益。

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应用

1)规划阶段

可行性研究是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全面分析论证,是规划阶段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可行性研究,可以确定公路工程项目必要性,其中包括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从多方面对工程项目进行论证,不仅为决策投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减少个人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也为工程项目提供了最佳方案,供决策人员进行参考,保证经济效果。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复杂,需要采集大量数据,这个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多个角度出发,着重利用经济学原理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这是可行性分析中的重要经济分析手段。

2)设计阶段

(1)设计方案要考虑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一味追求工程造价的低廉,固然能降低项目施工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是也会降低项目施工的质量,也降低了项目的功能水平,有可能导致无法满足设计使用的需求,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隐患。而一味追求施工技术的先进和完美,项目能够满足设计使用的需求,质量也有所保障,但是工程造价容易超出预算,超出融资的能力范围。因此要协调施工经济成本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总的原则是既满足设计使用的需求,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也能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要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来考虑,项目预算多,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项目预算少,可适当降低功能水平,以适应有限的项目资金。但是一定要保证项目的质量。

(2)设计方案要降低总成本。工程经济分析的角度不仅仅是当前工程建设的造价,还包括了使用、维护的费用,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只是工程经济分析的一个目的,确保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优化,才是工程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确保工程建设费用、使用费用、后期维护费用等费用达到最优化,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因为过分追求造价,影响工程将来的使用成本,甚至降低工程质量,造成维护费用高昂,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经济分析要考虑项目设计年限内的总成本。

(3)设计方案要从长远出发,适应未来的需要。公路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建成后也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着作用,因此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提高工程的寿命,确保满足未来的需要,避免发生因为项目不能满足需要而重新建设的情况。

3)施工阶段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资源配置,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组织,能够在不同方面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施工成本等。

六、结束语

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也可以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实践证明,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运用了工程经济分析,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引用:

[1]邓波,浅析公路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 《山西建筑》[J],2011(37)

第9篇:工程经济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 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发展离不开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有利于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避免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一 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含义及必要性

经济评价是通过相关工程项目费用和收益的量化、考核和比较,分析其经济可行性,其在不同的情况及不同的角度上存在差异。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大,周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技术相对复杂,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收益,规避风险,必须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是金融企业决定放款的重要依据,也是相关部门审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运用工程技术及经济学的原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实质,其重要意义在于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投资决策风险,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 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概述

建筑工程评价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情况下的费用和收益。建筑工程经济评价分别站在投资者、国家及社会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自身角度从发,分析项目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及投资风险等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财务评价分析的基本目标是能清楚熟知建筑工程项目的投产盈利情况、贷款偿还情况及企业财务的外汇平衡情况等问题,要通过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风险分析完成企业财务状况的整体分析,进而判断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也成为经济评价,则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从发, 与财务评价相对照的评价方法,其是主要运用影子价格方法,影子汇率、社会贴现率、贸易费用率、影子工资等参数来,来结算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从而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是建筑工程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大型工程项目或公共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评价有助于协调国家的宏观规划与建筑工程项目规划的关系,达成协同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依据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符合产业调整方向的优化。总之,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宏观经济政策,能更好的合理配置资源,反映工程项目的真实价格。

(三) 两者的异同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评价目的相同,方法近似。两者都是为了寻求最大的利益点。两种评价方法的分析手段及参数指标在计算方法上近似。

两者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是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财务全面分析,而国民经济评价则是站在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建筑工程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利点。二是费用与效益的范围不同,财务评价主要针对直接费用及直接效益的分析,而国民经济评价则包括间接的费用与间接效益;三是价格依据不同,财务评价是市场价格,而国民经济评价是影子价格,采用社会折现率;四是作用范围不同,财务评价更加局限在企业自身的利益上,而国民经济评价则着眼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整个全局的利益。

三 经济评价在建筑项目各阶段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经济评价的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方面两类:一是比较利益和费用,指标为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利益费用差及利益费用率等;二是只计算费用。广义的分为三种:一是,在一部分价格调整的基础上按照传统的经济价格进行评价,二是,围绕资源最有效利用进行全面价格调整,三是,按动态的社会价格进行评价,同时考虑积累和收入分配因素。在实际用的比较多的是利益费用比较法。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

(一)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注意经济性与可行性并行,利用合理的建筑工程技术,以低投入高产出为目标,创造企业最大的项目利润。建筑工程项目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经济的元素,不能仅仅考虑视觉带给客户的感应。在建筑工程经济评价中,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经济评价:一是,一是实行与外界的隔离,不靠外界,实行自我管理,对设计上的漏洞问题实行自我的修补,工程超标现象烟盒子;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过分的最求设计的奢华与独特性,往往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审美原则及项目的经济型;三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重视项目的技术指标,而忽视了项目的经济因素,在很多的建设单位的项目中往往重视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而不重视基础的经济性,很难技术性与经济型的统一。正常来说,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把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两者的互制作用,进行两种因素的合理分析与比较,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往往采用贴现法与利益费用的比较法。利用两种经济评价方法参数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利润最大化,更好的体现项目投资本身的回报比。

(二)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是对项目设计阶段评价的验证的最有力手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企业必须选择最为有利且可行的施工方案,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考虑施工的效果。施工阶段的合理性经济评价,取决于项目施工的完成情况及施工质量的优略。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施工工艺方案的评价,要求主体结构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方案的设计,包括新公益、新技术问题的采用问题。二是施工组织方案的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法含着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三是,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经济评价,考察工程造价、主要材料消耗等内容。

(三)使用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在使用阶段,必然伴随项目的后期维护及保养等一系列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利用经济评价方法选择最优的保养及维护方案,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以符合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

总之,建筑工程经济评价贯穿与企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企业项目可行性考虑的必要因素,是项目规避风险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铁钢,郭文.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