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人际交流心得体会

第1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训练

Effect of the Training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Abili 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Standard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Liu Baiqiao.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 P.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the group training of interp 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 n and the standard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Methods We chose15 st udents to do the train ing of interfer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e evaluate them by using the Sh yness Scale, SAD, PRCA-24, SCL-90, which are in the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Hy giene Scale (By Wang Xiangdong etc.), and the feedback forms made by ourselves.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alls notabl y in three factors: total mark of SCL-90 and constraint, sensitivity to interper sonal relationship and terror (P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Group mental consu lt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training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困惑与障碍,常常干扰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严重的还会 造成焦虑、恐惧、紧张,甚至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不适现象[1]。调查表明,由人 际关系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也是影响大学 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许多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心理 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 信心[3-6]。本研 究通过实验证实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 积极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绥化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主,通过招募,学生自愿参加,并对招募的所 有研究对象进行量表测量,得分作为前测结果。对测量中得分超过平均分的研究对象经过面 谈后筛选,随机选取15名被试作为实验组,其中文科9名,理科6名;男生5名,女生10名。 选取15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生4名,女生11名,对照组学生未参加团体心理训练。所有 被试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 愿意将课程坚持下来,并与实验组成员签订了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协议。

1.2 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汪向东等,1999)中的4个量表进行评估。① Cheek1983年修订的羞怯量表,共13个条目,5级评定记分,“非常不符”记1分,“非常相 符”记5分,分数越高,说明羞怯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0.90,该量表的内部一致 性信度为0.81[10]。②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由Watson及Friend编制,量表 含28个题 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本研究把计分方法改为5级评定 记分,“非常不符”记1分,“非常相符”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交回避与苦恼程度越高 。采用5级计分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10]。③McCroskev 1982修订 的交流恐 惧自陈量表(PRCA-24),含24个题目,4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定,“非常同意”记5分,“非 常不同意”记1分,分数越高,说明交流恐惧越严重。本量表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 表的α系数超过0.7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④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 1973年编制的。此表90包括个项目,共9个因子 ,用以评定心理健康状况[10]。

2.3 统计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前、后SCL-90得分结果比较与分析 见表1。

由表1,实验组在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3个因子分上,训练后比训练前有 显著下降,差异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 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训练后比训练前虽然有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程度(P>0.05)。

由表2,对照组SCL-90前后测得分,后测得分虽然比前略测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 >0.05)。

2.2 训练前、后社交回避及苦恼、交流恐惧量表及羞怯量表得分结果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见,实验组经过8周的人际交往训练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 P<0.05),交流恐惧、羞怯两个量表得分极显著低于训练前,说明人际交 往团体训练对克 服社交回避、交流恐惧、羞怯效果显著;对照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3个量表 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

由表4可见,实验组、对照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3个量表前测得分没有显著差 异(P>0.05);训练后实验组在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两个量表得分 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羞怯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著(P<0.05),说明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实验组被试克服社交回避、交流 恐惧及羞怯等交往品质效果显著。

2.3 实验组团体成员对活动的观点及分析 针对团体成员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设计了调 查问卷,包括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团体满意程度、对团体成员了解、成员人际交往改善 状况、对自己的了解、对周围人的影响、是否喜欢团体等,结果显示,从实验组团体成员对 活动的意见反馈的结果来看,团体的目标达成比较有效和非常有效占85.72%;团体成员对活 动的满意程度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共占95.24%;成员的人际交往改善状况程度,认为改善 很多和非常多的共占85.71%;其它如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成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程 度, 对团体的喜欢程度等指标表明,人际交往训练是有效的,对成员人际关系的改善,对提高大 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团体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3 讨 论

3.1 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有文化背景因素、社 会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孙时进、官锐园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大 学生的自信心和人格的某些方面。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 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产生积极改善作用。通过训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水平在认识及情感层面上都发生了积极变化,羞怯、恐惧等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这种变化 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促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变,因此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3.2 量表测量的结果也显示,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前后测结果的比较,人际关系 不良的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状态,在训练后得到了明显改善,测量总分和人际 敏感、恐怖、强迫3个因子分训练后有显著提高,(P<0.05),这说明人 际交 往团体心理训练能够帮助大学生适应人际环境,化解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 论与其它研究者大体一致。但是人际交往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哪些因子有影响,一些研究者得 出的结论存在差异。云南师大的尚云等[8]研究认为,用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前后测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两个因子有显著改善(P<0.05),而 在敌对因子上有极显著改善(P<0.01);河海大学的陈华[9]研究认 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训练前后测,10个因子中,除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3 个因子外,其它都有显著改变(P<0.05);天津中医学院的李力生[10 ]研究认为,除偏执因子外,其它因子都有显著改变,在抑郁因子上有极显著改变。分析 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在被试的选取上,所选择的被试团体大小不同,有些是采用大团体, 如尚云等人的研究(49人团体);有些团体的人数则较少。样本容量大小对研究结果 会产生重要影响,样本容量大,在统计学上或许有一定意义,要比小样本更可靠一些,但也 存在团体人数过多使得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目前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认为,训练团体人数不宜超过15人,团体人数过多,训练过程中就 会存在团体内部互动效果较差,会影响到训练效果。二是不同的研究者所选取的被试团体在 训练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其中有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也有的 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主观上认为自己自信心不强,想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水平,来参加团体心理训练,这样在训练结果上就会出现差异。本研究被试的选择侧重于对 人际关系改善问题,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也是以训练后心理 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是否达到显著为研究目的。因此实验组在训练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测量并没有出现许多因子都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的程度。

4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 因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 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能够产生积极的改善作用;人际交往训练有助于改善被训练者的主 观感受,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期待。

5 参考文献

[1]郑安云,高新锁,令狐培选.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49-151

[2]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心理发 展与教育,2003,(2):74-79

[3]王瑶,李永鑫.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实验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17(4):235

[4]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 54-1256

[5]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心理科学 ,2000,23(1):77-79

[6]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8):527-530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北京: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31-35,232-248

[8]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9]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12(6):455-457

第2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当代的工商管理大学生多为“90后”,是伴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代。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范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等多维度的特点[1],所以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网络,从而使得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技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1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发展迅速而又新颖独特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有着其他交往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也是无法取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甚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体。而网络的快捷性更是其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对于一个问题的搜索往往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获得答案。工商管理本科生通过网络交往可以快速便捷浏览各种健康有益的网站,以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网络交往亦可以捕捉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贮备更多的解决方案。自身的内在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那么工商管理本科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便能够游刃有余,快速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2]。

1.1.2加强联系,增加交流渠道。进行网络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电话、信息、邮件、视频等,这些方式相比于以前的书信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快捷更具实用性。为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新颖的交流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家人、朋友和自己生活的环境相距甚远,通过网络交往,便可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从而不会使家人朋友由于久未联系而变得生疏。这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常保持联系才能为自身人际技能的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1.1.3增加交流,消除当面交往弊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日常交往都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受交往对象的语调、神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文字的影响比较大。难免会由于双方传递方式或接收方式的不当而导致交往陷入困局,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升。而网络交往的出现正好有效地弥补了正面交往的不足之处。因为网络交往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所以能够很好的避免交往过程中受个人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保证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1.1.4表达情感,满往需求。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顶峰。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对沟通技能的特殊要求,使得该专业的本科生渴望发展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并且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网络交往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交往平台。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别人看到,一些难以当着同学的面表达的情绪也可以尽情的在网络中得到释放,从而能够减轻心理的压力,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心中的消极情绪排泄出来了,大学生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

1.2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网络交往也不例外。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存在积极的影响,那么必然也会有消极的一面的存在,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产生不正确的交往观念。网络交往更多的是依靠文字的传递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对于真正的交往对象的了解可能甚少,这样便难以辨别其真实情况。于是工商管理本科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趋向于完全相信别人讲述的内容,降低自身的分辨能力,甚至是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盲目崇拜、虚荣心陡增等不正确的交往观念,在这种交往观念的影响下,严重的阻碍了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的进程。

1.2.2导致过度的网络依赖。正是由于网络的便捷快速性以及其发达的搜索引擎,使得每时每刻用户的在线率呈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于工商管理的本科生来说,由于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大多的知识都是来于课本,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依赖于网络的发达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合理且积极的,但是一旦超过了某个度便会导致过度的依赖网络,从此与网络为伴。平时的交往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便会忽视了家人和朋友,缺乏交流的对象,这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1.2.3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网络在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些商家进行广告宣传的重要阵地,这其中便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如果自制力不够强则很容易受这些信息的影响,其后果可能不仅是使自身的财务等受到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工商管理本科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会将在网络上形成的不信任心理或者是惧怕心理带入进来,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更加不会主动和对方交谈。这样不仅会失去更多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也会使人际交往成为其日后发展进步的一大阻力。

1.2.4加剧孤僻性格的形成。每个人的性格类型不尽相同,有的人天性活泼,在与人交往时能更加主动积极;而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际。然而,对于一些有自卑心理或是平时不善与人交流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世界中却能找到一个倾诉的地方。因为只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进行交流,并不是实际生活中的面对面,这部分人能够放心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倾吐自己的心事。因为网络是一个存在着某些弊端的虚拟世界,一部分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即使是产生了不正确的交往观念或是受到一些虚假信息的影响,也不能从网络中得到及时的反馈,更加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改正。于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一部分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从而使原本内向的性格更加趋于孤僻,在现实生活更是表现为封闭自己,这无疑是提升人际技能的大忌。

2网络交往中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对策

即使网络带给了我们众多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伴随网络而来的一系列冲击与挑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产生众多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人际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让工商管理专业正确的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以下几点可以正确地引导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

2.1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体系

网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网络万万不能。作为21世纪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许多人都把互联网作为了交流的唯一工具,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互联网的“身影”,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网络,这种现象下,导致互联网成为了主导我们交流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任何道德都起源于人的需要,是人类的内在需要创造了道德,而非道德外在地强加于人,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工具[3]。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来规范学生的道德体系建设。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在运用网络时,更加要提醒自己注意一下几点:一是遵守法律规定,不要触碰道德的底线。二是有平等的观念,平等交流。三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传。大学生只有从加强自身的行为规范,才能为网络交流的道德体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80%的学生认为之所以会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交给网络,是由于现实校园生活的无趣,没有网络的多姿多彩。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4]。高校应该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在课堂时间中,应该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氛围,重视特色教育,加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课余时间,要开展丰富的课后生活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减低学生的上网时间,通过开展现实的交际活动来减少网络交际的频率。

2.3健全网络监督管理系统

一方面,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应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善网络环境,严厉惩处损害网络秩序的不良行为,从源头杜绝网络污染。例如,加强网络法律的建立和完善,利用法律的手段,强制性的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也可以加强舆论的引导,当今社会媒体众多,可以发挥媒体的舆论传播作用,净化网络交流环境。政府还可以加强网络实名制的建立,加强对网络的管理[5]。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通过合理的使用网络,健全网络监督管理制度,让学生接触可能多的好的交流平台。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可以通过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正常的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加强信息的过滤,强化防火墙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交流环境,提升学生的人际技能。

2.4加强心理教育的网络化

众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敢与人交流,情感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只能寻找其它途径,而网络的产生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但由于此平台的虚拟性和广泛性,缺少法律的管理和监督,各种虚假表现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学校可以把现实的心理教育搬上互联网的平台上,建立网络心理教育课程,通过网络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通,引导其正确的人际交往。

2.5协调网络与现实社交的关系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是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交叉影响的区域。大学生以虚假的名称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却往往又演变为现实交往。当前许多大学生都认为互联网更加的方便,而疏于现实社交,这样的态度往往会导致自身的社交平台单一受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认清网络交流工具的特征,以及与现实社交的差别,不能沉迷于网络而疏远现实交流,网络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能把网络与现实混为一谈,把网络中的情感带到现实的交流中来。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演变,这一功能逐渐淡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现实社交来提高信任感,加强自身的交际能力。

3结语

第3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交际;跨性别交际;会话风格

一、引言

男性和女际过程中,不同的性别身份拥有各自的性别特征,从而在交际中产生了差异。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思考、诠释和评价对方的交际意图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会话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交际失误现象。

特定历史条件下,男女两性在交际规则、理解和表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思考、理解、表达不一致,实际会话中就会导致在话题选择、会话原则和言语选择等方面有不愉快的现象出现,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从性别交际文化入手,主要从会话风格上分析两性跨性别交际失误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承认性别文化差异,彼此加强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灵活对应等。

二、会话风格差异的主要表现

跨性别交际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社交、饮食、等,但实际交流中的差异更多时候出现于日常交流会话中。由于男女两性对同一个话题的思考、理解和阐释不一致,最终导致交际失误现象的发生,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交流效果。跨性别交际失误出现于交流的各个环节,国内外的语言专家对此有一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而帮助交流者有效避免了交际失误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会话风格的差异性入手,分析跨性别交际中由于会话风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选择。男性和女性会话交流中话题内容的选择和交际目的各有其倾向性。内容上,男性往往围绕社会生活、政治时事、商业、体育等方面展开,内容直白具体,话题中没有过多修饰;女性偏好谈论家庭、时尚和感情等问题,交际中注重感情培养,语气委婉,使用的修饰成分较多。目的上,男性把会话当做获得信息的工具,倾向于直入主题,省略具体细节,较少涉及自己感情脆弱的一面,往往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常打断他人话题陈述个人观点。女性则把会话当成一种感情倾诉的手段,喜欢与对方分享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无厘头地讨论一些“八卦”新闻,通过在话题交流中建立亲疏关系;谈论话题时听的一方比较沉默,很少打断他人话题,并且不存在有交换信息的需要。因此,男性在交流时注重信息交流,围绕自己的交际目的展开,而女性通过交谈来建立亲密、和睦的关系。

(2)会话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跨性别交际同样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女流时更遵守合作原则,很少会控制话题,即使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会耐心地倾听;对于每一个话题,听话人往往会随着说话人而展开联想,并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会话中很少有冷场现象的发生。男性说话时多数时候不会考虑对方想法,常常控制和支配话题,使得其他人难以参与,观点不一致时习惯于打断对方话题,直抒个人意见,交流时往往因为对方态度的坚决而迫使话题无法继续。因此,交际中男性往往不按规矩出牌,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势原则,而女性则表现得比较谦善,注重合作、和睦的原则。

(3)言语方式。交际中,男性与女性在语音、语调、词汇和停顿等方面存在差异。女性的语调类型比较丰富, 她们善于用语调来抒感, 而男性更倾向于借助语法和词汇手段来表达感受。女性常用温和的词语, 感彩较浓, 而男性常用强硬的词语,逻辑性较强。女性的发音比较清晰,男性则比较含糊;女性说话时多使用升调,语调变化丰富且富有表现力,而男性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表现出坚定确切,同时又显得武断粗鲁;男性使用的语言比较生硬,带有攻击性,而女性则较为细腻和礼貌。因此,从言语方式的选择上分析,女性的言语方式更能推动交流的有效进行,更易促进交际目的的有效达成,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

跨性别交际中,男性较注意展现自己的地位,喜欢控制话题;而女性更加注重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谈话中语言运用比较丰富,表达方式比较委婉。因此男女两性在交际中会出现失误现象。跨性别交际失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分工、文化背景、性别差异等造成的。语言交流是跨性别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由于男女两性的会话风格差异而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会话过程中的交际规则、理解和表达、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所导致。

(1)交际规则。男女的交际规则从孩提时就开始慢慢形成,并影响一生。女性的交际建立在友谊的基层上,没有竞争,富有同情心,较易理解他人,伙伴之间有凝聚力;相处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彼此包容;交际时发言机会均等,不责备别人;意见不同时,不以势压人 ,不争强好胜。男际具有竞争性,注重等级划分,谈话中话语权控制欲较强。谈话者常常展现自己的优势方面,掩饰脆弱、恐惧和痛苦的一面,突出个人并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有时常用言语和行动使别人信服,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第4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6 — 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指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以交换彼此思想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关系的关键,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而是建立各种各样的连结关系,如血缘关系、战友关系、雇佣关系、医患关系等;大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必然要面对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觉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肩负社会历史使命,更要重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社交需求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心态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自信乐观、宽容大度、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人际交往本身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还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人际交往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是符号语言交流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交流方式,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使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获取间接性、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开拓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对方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体成长成才。其次,人际交往不仅对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集全社会合力共创和谐社会。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等教育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在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时,更多地是以智商和学习成绩论优劣,而忽视了大学生情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少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大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沟通、如何待人接物,根据各种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际交能力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个体差异问题

内在的,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做戏、贪财、冷漠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导致人际交往问题。有自卑心理的人,自认为出生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失落、压抑、苦闷,待人冷漠、自闭自弃、表达不得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怯懦心理的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存在的心理;有猜疑心理的人喜欢捕风捉影,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对人没有信任感;有逆反心理的人喜欢标新立异,与人对立,有时会颠倒是非,常使人感到厌恶;有排他心理的人喜欢坐井观天,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固执,心胸狭窄;有做戏心理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演戏,喜欢吹牛,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贪财心理的人认为交朋友就是互相利用,只占便宜不愿吃亏;有冷漠心理的人对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孤傲,往往使他们失去很多朋友,面临人际交往困扰。

外在的,大学生交往范围狭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区域划分范围较小。由于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诸多原因使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所以人际关系较单一,主要接触人群为师生、同学;接触中心为寝室或者班级。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缺少学生会、社团等实践活动经验,接触的人情与事情少,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实践锻炼而越变越差。再次,部分大学生为发泄学习、工作、交往中的不满与压力,过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结果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缩小。男生沉迷于打游戏、,女生沉迷于网络购物、看电影,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显得更加自信。

(二)家庭环境问题

横向的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伙伴之间的游戏与打闹,孩童时期的人际观念意识较少;除了学习交流外,其它交流甚少,进入大学自主管理后,在学习之余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

纵向的方面,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溺爱、包办、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集体荣誉感、对他人漠不关心;父母的言传身教如不诚信、胆小怕事、过分批评指责等也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不讲信用等。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容易孤傲,贫困家庭的大学容易自卑。

(三)学校教育问题

高校注重科学教育与理论教学,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不懂伦理道德、交往礼仪、公共关系等,理论知识不能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人际交往相当于纸上谈兵。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缺乏,接触仅限于课堂,课后形同陌生人,大学辅导员事务繁多也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交往问题,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多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少走弯路。

(四)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存在误解,有的认为大学生是高材生,什么都会,殊不知校园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各种社会宣传教育与监管也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却往往陷入网络骗局;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缺少沟通协调能力,处处碰壁,但很少有企业愿意录用并培养这样的大学生。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过程看成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在人与人沟通与交往中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透析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人际关系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关系,掌握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规律,改善大学人际交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要遵循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同学之间人人平等,对待生活充满自信,不因家庭贫富论地位高低与亲疏远近。第二、相容原则。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宽容以待、求同存异,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合作与冲突。第三、互利原则。“兼相爱,交相利。”英国首相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在分配上的公平并创造“双赢”的局面,更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第四、信用原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第五、宽容原则。同学之间难免有摩擦,心胸宽广,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

1.大学生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在人际交往学会倾诉与倾听。善于发泄内心的苦闷以缓解心理压力,聆听他人的报怨与困扰,体会同学之间的关怀,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二、举止文明大方。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言行得体,谈吐自信。第三、培养幽默感。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往往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以良好印象。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所有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希望迎得人际交往的成功。第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善交友,交益友,掌握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明确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重视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2.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跟家长接触较多,因此家庭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是基础性的,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待人接物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联系,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情况与人际交往人群。

3.高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1)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首先,通过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如开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人际交往的讲座、讨论沙龙、主题班会等,增进师生感情与同学友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在非医学类院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十分有必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大多是由心理问题产生的。通过几年来发生的大学校园伤害事件看,大多数品学兼优的高才生最易产生心理问题,也更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

(3)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

社会宣传、公共舆论等易对大学生的交往心理造成影响,社会可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交往的平台,如大型图书馆讨论区、英语角等,拓宽大学生交流视野;组织大学生集体旅游活动、参与企业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给大学生解决心理、求职和交往等问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扫清障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但不沉溺网络、聊天交友但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难题,要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但最重要的要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2010,(02).

〔2〕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3〕倪嘉波.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J〕.教育探索,2008,(02).

第5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近年来,盐城市小学校英语教学构建了“交际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模式研究推进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活动组织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明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的作用和任务,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同时促进他们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对“交际型”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解

“交际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重在探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新路子,同时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的优势,在训练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个体潜能得以发挥。这里的“交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交际?本人认为,对话双方的语言交流,要称得上“交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谈话双方的语言交流,要有真实的信息交流;二是谈话双方要有“听”和“说”的愿望;三是谈话双方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据此,“交际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

其一,“交际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课堂教学应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人深的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交际活动,通过大量的交际活动实现。从模仿操练到起初交际的过渡,从而完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

其二,突出学习兴趣的培养,树立学习信心。只有在学生具有说话的愿望,肯说、爱说的前提下,言语交际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随时随地调动学生开口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口头表达的信心,及时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此,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激感,营造会话氛围。教师好的情绪可融洽师生关系,消除紧张心理,营造轻松和谐的语言交际氛围。同时,教师还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旦学生认识到教师对他关心、鼓励、尊重和信任,便自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这种积极的情绪便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2)培养兴趣,引导乐学心理。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通过直观引趣、游戏诱趣、表演添趣、竞赛激趣等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乐而好学,产生直接的兴趣;同时,我更注意以语言材料自身的内涵,以英语学习这种智力活动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大胆实践中体会到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愉悦,在交际活动中体会到语言的美和运用语言的乐趣,从而形成持久的兴趣。(3)分层教学,树立学习信心。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6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北京中小学; 奥林匹克教育; 遗产

Research on Legacie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Abstract: This is a research set in motion by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literature consultation,logic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 What wer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and analyzed are legacie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The job was done through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they are concept,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ddition,activities was presente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Olympic - host - cities' to develop the Olympic education in the days to come. Furthermore,it intends to supply the abundant and valuabl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 which was awar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n February 10,2010.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Beijing; Olympic education; legacy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2001-07-13,北京获得了2008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也就意味着承载了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和权力。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联合出台了《北京2008 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此外,北 京 市 委 教 育 工 作 委 员 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还制订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北京 200 多万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紧扣北京奥运实践、弘扬民族文化、适合中国国情,将奥林匹克价值、各国成功的教育经验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

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评论》的评价是: “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未来奥运会的组委会肯定会视中国正在进行的奥林匹克教育举措为典范,实现奥林匹克运动高于一切的教育宗旨”。由此可以看到: 北 京 中 小 学 奥 林匹 克 教 育为“有特色、高水平”的 北 京 奥 运 会 做 出 了历 史 贡献,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由此,全面总结分析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遗产,一方面可以为北京后奥运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2010-02-10,国际奥委会第 122 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 2014 年第 2 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市,由此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对南京青奥会更有相当意义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理念遗产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理念是在经过广泛研

该组织体系的显著特点是: 一是政府主导,即主办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全面配合北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教育的计划制订、活动策划与组织、经费和人员的保障,以及动员教育资源和集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充分显现了政府主导的体制优势。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有一支勇于进取、勤于思考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使得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和高效推进。这一组织管理模式是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成功的重要保障。二是社会的广泛参与。与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比较,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社会参与的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社会力量得以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支撑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及投入机制的建立,为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体制和经费保障。

3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遗产

3. 1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可持续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依托校内的课程设置、体育活动、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奥林匹克知识、在学校和向全社会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学校的体育和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3. 1. 1 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遗产

为了确保奥林匹克教育的高效实施,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全员培训以“育体、育心、育人”为宗旨,旨在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和实践模式,以及将奥林匹克知识、文化和精神与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传统系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全员培训分奥林匹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辅导,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追踪与指导,奥运礼仪、口语、体育技能培训及成果展示3 个板块。培 训 内 容 包 括 奥 运 知 识、奥运文化与学校体育、奥运礼仪、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与创新、北京奥运与全民健身 5 个方面。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学术素养、创造能力等都不如学科教师,因此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到来,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经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在各自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先锋主导的作用,他们编写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编课间操、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领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遗产,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

3. 1. 2 奥林匹克教育教材资源遗产

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北京市注重课程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将其视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举措之一,各示范校率先垂范,开发了各种奥林匹克教育教材,留下了宝贵的教材资源遗产。

一是教材资源遗产。北京市从 2004 年开始编写中小学奥林匹克知识读本,详细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知识、奥运会比赛知识和北京奥运会筹办知识等,成为学校开设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知识来源。此外,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还结合自身的特色,自主开发了大量基于民族( 民间) 传统体育和文化,以及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和国际交往等内容的奥林匹克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学科和活动课程资源。例如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分别开发了《陀螺训练校本教材》、《空竹》、《绫球》、《民族体育与趣味童玩》等民族( 民间) 传统体育类校本教材。

二是音像资料遗产。北京在组织普及编写相关读本、普及奥运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采取了制作音像资料等多种手段,充实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完善其资源的组成形式。其中开发的重要音像资源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材料》《奥运学堂》《同在五环下》《福娃说奥运》等,这些音像资料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优势在各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1. 3 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教育活动遗产

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各示范校主要围绕奥林匹克知识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公民素质培养、体育运动进校园,以及志愿服务、地球环境和艺术教育等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奥运、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得到教益和快乐。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素养; 奥林匹克知识主题活动教育使奥林匹克价值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校园健身活动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体验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志愿服务活动让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 环境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绿色文明行为习惯; 民族艺术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综上所述,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留下的主题教育遗产主要包括文明礼仪活动遗产、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活动遗产、体育健身活动遗产、志愿服务活动遗产、环境教育活动遗产和民族艺术活动遗产。

3. 1. 4 “牵手共享奥林匹克”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辐射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牵手”的方式进行的。通 过 这 种 方 式 实 现 了 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在方面留下的遗产意义更为重大。

首先,通过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特别是与乡村、山村学校牵手共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为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平台。众所周知,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教育资源部均衡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与北京重点校的差距更加明显,共享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不但使偏远山区的师生共同参与了奥运、享受了奥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牵手丰富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这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实践平台。

其次,通过牵手社区,为建设开发式学校、学习型社区、绿色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丰硕的可持续利用的遗产。中国中小学社区

化发展始终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是牵手社区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把这个问题从理论探讨提升到了实践操作水平———家长直接参与了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设计,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直接开进了社区,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旨在维护环境、教育孩子 的 各 种 公 益 活 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协作使双方受益。一方面教育的改革促使学校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如果没有学校的参与,在根本上说就是一句空话。而正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进社区,打破了这种空话,学校给社区带来的学习的氛围、带来了知识学习、带来了体育文化活动、带来了志愿精神,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关系”[1]206。这笔宝贵的遗产定会在今后学校开放式办学、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 2 “同心结”交流活动可持续遗产

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同心结”交流活动这一被北京深化改造了的教育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一大亮点。这一具有广泛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的活动为中国乃至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

3.2.1“同心结”交流活动留给中国的遗产

3.2.1.1“同心结”交流活动为中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推行已有数年,虽已在不少学校进行试验,但无论从理论认识和学校实践来看,均属起步阶段。目前,各地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还在学习阶段。比如,强调文化对话和文化理解,强调和平文化与和谐发展。这些都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都属于知识性学习的内容。真正落实国际理解教育最适当的方式莫过于“接触”“面对面交流”和“切身感受”。

如今,在开放的中国、国际化的北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再是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问题,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近中国。只有在认识异质文化、理解异质文化,并接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与别国进行交流、交往和合作。这就迫使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使之成为一种时代的使命和教育的主流。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契机。“同心结”交流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切实落实和深入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即在“知晓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启了“体验式”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向学生提供体验式、接触式的活动为主,采用夏令营、与国外学校进行姊妹校结对、与姊妹校进行互访以及参与日常的与外国人交流的便利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有益的接触经验,实际体验到他国人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讲,毋庸置疑,“同心结”交流活动掀起了在中国中小学实施这种“体验”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崭新一页,因为以上各种方式都在“同心结”交流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运用,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能体验理解世界和多元文化关怀的全新的学习方式。

3.2.1.2“同心结”交流活动为加速中国教育国际化留下了一笔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校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关系开展交流活动,截至2004-12,全市已有110所中小学与22个国家的229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另有16所学校正在与16所国外学校进行协商,准备建立友好关系。两项合计,全市共有126所学校分别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所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已经或正在建立友好关系。其中日本(39)、澳大利亚(36)、英国(30)、美国(27)、德国(26)、加拿大(19)6国与北京建有“姊妹校”关系的共计177校,占姊妹校总数的72.25%。其中北京四中与7个国家的10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上述统计显示出4个特点:一是全市只有4.5%的学校与外国学校建立了交往关系;二是少数名校同时与许多国家的学校建立交往关系;三是245所外国学校仅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四是交往的学校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3]。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开展,使遍及北京19个区县的210所学校与奥林匹克大家庭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士进行友好交往,并与161所遍布5大洲的学校结成了“姊妹校”关系,与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以前相比,结对“姊妹校”由23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了161个,而且“姊妹校”不再仅仅局限于数量有限的发达国家,而是更多地指向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通过与“姊妹校”开展相关教育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学的国际化程度,这无疑是北京教育国际交往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 2. 2. 1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继承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该交流活动是在学习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首先,赛前活动内容是汲取了长野、盐湖城的做法,即学习结对方的文化、地理、风俗等,为赛时活动作 准备,但北京此次的“同心结”交流活动规模要更大。其次,赛时活动的拓展交流,是北京汲取了悉尼奥运会的做法,即活动并不限于赛时,而是在赛事之前就开始与结对国家或地区有关参与竞赛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交流活动( 交流对象所定的是各国或地区奥委 会 合 体 育 代 表 团) 。显而易见,这些活动均是围绕奥运会开展的活动,由此可以相信,这种继承性的活动还将继续被今后其他奥运会主办国家所采纳,继续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

3.2.2.2“同心结”交流活动创新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可借鉴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特有品牌。首先,“同心结”项目除了设计了围绕奥运会开展的活动外,还进一步设计了“学习性交流”活动。此时的“同心结”交流活动已经超越了北京奥运会而进入奥林匹克教育的境界,即更为广阔和深刻的文化层面。这是遵循着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思想而开展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地球环境、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交流活动。其次,“教育交流活动”,即北京的学校与全世界的学校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其标志是161对姊妹校的建立。无论是“学习性交流”还是“教育交流活动”,都以“接触”、“交流”方式为主,这既体现了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又凸显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

这种创新性是北京的创造,也是北京奉献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份厚礼。众所周知,奥运会是有时限的,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教育)运动是无时限而言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运动。“同心结”交流活动确实是因北京奥运会的到来而产生,但它却以其独特的内容———“学习性交流”和“教育交流活动”突破了北京奥运会的时限,把奥林匹克庆典式的参与活动变成了日常式的教育交流活动,这在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史上可谓首创。因此,这必然会产生较深远的国际影响。

3.2.1.3“同心结”交流活动可持续性遗产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该活动内容突破了奥运会的时限,成为了一种全球青少年的友谊交往活动和带有长久性质的多元文化间教育交流活动。这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社会而言都意义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对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而言,“同心结”交流活动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具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具有东方特色的城市诞生的。在交流活动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必然会被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所认知、所理解。由此,具有东方代表性的典型的中国文化就会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这将进一步丰富奥林匹克多元文化内容。众所周知,多元文化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是实践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所在。但纵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尤其在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倡导多元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一直是西方文化占据主流,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文化并没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充分的认可、融合与发展。以夏季奥运会为例,在实际举办的26届奥运会中,只有3届是在亚洲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中缺乏多元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元素。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日本文化和朝鲜文化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同心结”交流活动在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多元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会对今后奥林匹克多元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国际社会而言,“同心结”交流活动的持久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迎合了“地球村”和谐发展的理念。“目前世界既有的教育体系是基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建立起来的,是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家,着眼于本社会人才培养需要儿设计和实施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国家教育出现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社会的经济联系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最后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地球村落’已不再是未来的事情,而是我们今天现实生活状态。”[4]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传统的基于民族立场、局限于国家范围的教育是难以适应和满足今天全球化时代的需要的,当今世界缺少的是着眼于全球视野,立足于人类总体利益的教育模式。

“同心结”交流活动,作为一项旨在使青少年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交往与合作而进行的差异体验性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其核心是使青少年在交流和体验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突破各自社会的种种限制,在他们既有的国家公民身份上增加世界公民的印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地球村”居民。由此可见,“同心结”交流活动能在一定程度扩展和补充现有的国家教育模式内容,对促进我们共有的地球村落的和谐起一定的作用。从这一点意义上来看,也正是“同心结”交流活动对国际社会的主要贡献之处,因此这笔遗产也将会更持久、更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耿申.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01.

[2]耿申.国际理解教育在行动[J].奥林匹克教育专刊,2007,19(6):1.

[3]任海.奥林匹克教育与跨文化传播[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5):6.

[4]任海.论奥林匹克精神[N].光明日报,2008-05-06(2).

[5]约翰·J·麦科隆.更新奥林匹克教育[J].茹秀英,译.体育文化导刊,2007(6):76-78.

[6]茹秀英.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的“北京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8):35-39.

[7]肖焕禹,方立.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传播价值及其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20-23.

[8]涂传飞,陈志丹,严伟.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79-182.

第7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主流文化内交际;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26-03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厚厚的,还担心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等我读了几个章节之后,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得吸引,对之爱不释手。不可否认,本书开拓了我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视野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和教育一体化趋势加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普遍,从而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自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兴趣。作者贾玉新先生近三十年来一直在从事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且曾于一九八七年到一九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讲授这门课程。作者致力于设计跨文化交际学的系统理论框架,不难看出作者实际更致力于试图把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

本书在结构上一共分为十大部分,由二十四个章节组成。这十个部分以开始先介绍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为起点,从而展开提供了一个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大体上反映了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等等。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提供的这种研究模式对影响交际的变量(variables)进行了精确的分类,而且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句话中有一个名词“变量”,我最初认为它在这里的意思等同于影响交际的各种因素,后来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变量”一词可分属于5个不同的范畴,包括:数学名词、计算机名词、物理学名词、统计学名词以及心理学名词。我个人经过对比分析之后,认为变量一词在那句话中应该属于统计学名词,即变量是统计学研究中对象的特征。它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一个变量要么是离散的,要么是连续的。因为我们接下来来看本书所提供的这些变量不仅涉及到宽泛的文化层面,还涉及到交际情景、交际环境、交际规则、交际符号、交际文化之差异、跨文化语用、语篇甚至包括非语言行为等。这些变量在不同的场合、社会和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身份、乃至职业和性别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多变的过程之中。这时就需要恰当得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符合这些文化规则等多方面的要求。我们只有处理好这些变量之间的协调关系让它们发挥其积极作用的一面,才能帮助交际者对交际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推测,使交际者清除认知交际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包括交际失误),交际结束后也能对交际结果发生的原因等等做出正确的解释。作者经过几年的编写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体现出来,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无论是对今后的理论研究还是语言教学都毫无疑问地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接下来,我将结合书中提到的与我有感应的交际变量,试着和我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来做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我的收获和反思。

一、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同一主流文化内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关系的探索

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译码的过程,那么这个信息的编码、译码就应该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次,我第一次接触到“主流文化”这个概念,仅是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也不难理解,主流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更形象地说,有主流文化就有与之相对的非主流文化,即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在社会基础和非主流文化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例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属于主流文化,都具有“官方”色彩,甚至都以独立的学科存在;除此之外,另外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却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诸如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等就是非主流文化。由此可见,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在长期的文化竞争中逐渐形成,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

本书中支撑作者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就是如何判定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同一主流文化内人们之间的交际(intrae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关系。作者和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同一主流文化内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大相径庭。从理论上来看,不同人的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性别、年龄、性格、爱好、信仰、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环境、政治觉悟甚至理解能力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层面上的差异,这样来看,两个人交际的时候,他们互为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但他们对传递的信息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理解和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所以说这些造成交际障碍的差异只是从程度上体现出来,不是本质上的。自然也得出结论,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同一主流文化内人们之间的交际二者所涉及的变量基本一致,而且二者的本质也基本一致。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等等交际变量,不论他们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处不处于同一主流文化背景下,他们的交际变量都应该是相似,交际本质应该是基本一致。作者也就变向地把跨文化交际比作不同主流文化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这样来看,观点就更一目了然了。

二、有关定势和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的思考

作者在本书第四章和第八章的小节里都有提到定势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和文化定势之悖论。我们首先来看,什么叫定势。定势一词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这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又称心向。而这一因素常常被看作是对跨文化交际的消极因素,可能考虑的角度是出于担心它使解决问题的思维变得呆板,严重还可导致偏见等。

书中关于这部分的描述占篇幅不是很多,但使我想起与之相近的一个概念: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初级阶段,即刚接触某一不同文化不久或刚进入到某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中时,容易用自己在之前已经形成的对某一文化的看法、理解、态度等来与此文化 的人们进行交际。比如:有些人认为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思想比较开放,而东方人尤其中国人比较保守;有些人知道西方人比较忌讳谈论年龄、工资等话题内容,那么东方人可能对隐私的概念比较模糊,还有一些书籍也有概括总结西方人时间观念强,东方人时间观念差;西方人个人主义比较严重,东方人倾向集体主义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些刻板印象呢?我认为不能视其一无是处,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有一个感性认知是必要的,可以避免一定的交际障碍,但是也不能否认其消极作用。例如最近我遇到两个外国网友,一位是韩国人,一位是法国人。在经过自我介绍的交谈之后,他们都问过我的年龄。虽然我本人不是非常介意回答这个问题,但心里还是有些迟疑。我思考他们为什么会问我这个在他们国家(主要是法国)被看作隐私的问题,我思考的结果是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受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影响,认为对中国人而言年龄不在隐私范围内;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人对这些部分所谓的隐私问题放宽了态度,对于向比较年轻的群体成员询问年龄属不敏感的话题。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原有的刻板印象,思想意识要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偏见、误会等带来的交际失误。

三、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在本书第三大部分中,作者通过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国和西方人际关系之文化对比、人际关系类型、人际关系取向以及交际取向等对比分析从而引导读者去思考怎样更好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书中大量的事实论证得出结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属情感型关系,并且朋友之间承诺是金、重义守信,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关系牢固、稳定、长久,交际模式封闭式:美国人的人际关系属工具型关系,朋友之间无承诺、相互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人与人之间独立、自主、竞争,关系暂短、不稳定、不牢固,交际模式开放式。

1、在情感关系取向十分明显的中国社会里,“人情”和“面子”显得至关重要,朋友之间应该是重情重义。但最近我和一位在法国留学5年的朋友聊天时,让我体会到了文化差异。我们的谈话内容大致是:这位友人在法国留学期间自主创业经营了一家家庭式旅馆,我和友人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有机会我去法国游玩时住在你的旅馆可要给我优惠啊。”但他却回答,“优惠可以,但我给我的学姐也没优惠很多。”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友人会回答“没问题,你来给你半价。”或者更多的是友人来游玩,自己又在这里暂时居住,一般会让友人住在自己的地方,不用友人再自己花钱。而我的朋友可能是受到西方价值观、人际观的影响,其交际准则变为人事两清、讲理性、平等对待,不同于中国的礼尚往来、认老乡(地缘关系)等准则。我想如果在那次交谈之前阅读了这本书,了解了东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对于友人的回答心理落差会相对降低。

2、前面提到中国人比较推崇“礼尚往来”,有关中西方文化对待送礼的看法我在上中学时就有了感性认识。当时我所在的中学和英国一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相互选派了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出国交流。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礼物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对方的态度,而这一轻重的评定标准一般是金钱上的贵贱。当时有一位英国学生安排在我家里住,我为她准备了许多礼物,代表我对她的欢迎、重视和礼貌,而当我们后来去英国时,她们只准备了非常小的纪念品,当时我的心里难免有落差,会觉得她们对我们的欢迎程度不高,甚至不重视。直到大学阶段接触到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后,才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西方人不以礼物的贵贱、体积大小来评定情谊的轻重,他们更注重礼物代表的意义。同时也启发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一定要有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背景。在送给外国留学生纪念品时,可以有针对的挑选有民族特色的小礼物,比如:京剧脸谱的小钥匙链、剪纸等,这些礼物也许远比一个贵重又不实用的礼物让留学生开心,从而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提高对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说到人际关系中的朋友关系,我们中华文化可谓渊远流长,从孔子思想推崇的“仁”和“礼”起,我们中华民族就以礼仪之邦文明于世。通俗的讲,我们对待朋友一定要“照顾”全面,对待外国友人更是有过而无不及。曾经有一位某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俄国留学生向我抱怨说,“我开始还有一些中国朋友,但现在不太愿意和他们继续交往下去了,因为他们每天找我只是陪我吃饭,然后一起去唱歌,他们不会问我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我觉得总是吃饭、唱歌没有意义。”我给他的解释是,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陪你吃饭、唱歌,不让你孤单是在照顾你,让你感受到中国同学对你的关心和热情,由于他们没有受过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训练,不了解文化差异,才造成交际的失误。这件事情对我也是一个提醒和启发,所以我印象深刻。这就要求我们对外汉语教师要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留学生所需,多关心其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包括心理上的障碍,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收货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规范与跨文化交际

本书第九章主要讲规范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主要涉及规范系统、规范层次和东西方规范冲突之文化对比等内容。作者认为,规范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东西方对比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包括:民俗(风俗、禁忌、)、交际规范(会话原则、礼貌原则、语篇组织、非语言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我之所以将本章列出来也是希望通过一些观察体会的实例来反省自我,也号召大家提高自我素质乃至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比如:在美国专门设有残疾人停车位,是绝对不允许非残疾人私自占用残疾人车位的,这样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的权利,也提醒我们到美国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停错位置,以免造成麻烦;有去日本留学的同学回国后跟我讲,在日本马路上很少会听到汽车鸣笛,汽车司机都是主动给行人让路的,行人也都会有礼貌向司机鞠躬以示感谢。不可否认,在当代中国,行人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成簇拥状抢过马路,这样不仅是不安全的,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民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出国后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不要让外国人投来异样的眼光,造成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第8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一)用传播交流

促进英语口语习得传播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运动”。在英语口语习得中,习得者不断地获取信息点,同时,又不断地交流和传递知识。课内的师生互动,课外的实践练习都可以被视为语言的传播。学习者在交流中利用传播渠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进而沉淀为知识。在传播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会促使学习者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氛围,做好英语口语的传播交流。在课堂互动期间,面对集体、小组或两人等形式的任务设置,习得者的人际传播的欲望和积极性激励他们有效介入。在这种人际传播交流中,学习者巩固了知识点,把交流中的点不断集结为模块,丰富学习的成果,夯实英语口语基础。在培养学习者习惯方面,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让习得者充分做好自身“功课”。习得者要利用不同时间段,常回忆,勤动嘴,学会“自言自语”。从人内传播的理论角度看,习得者个体对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归位和自控式输出可以增加传播的频率,提高习得效率。养成动嘴的习惯,从自身努力,在习得中发挥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用内在的自身传播巩固所学。第二,勤于人际交流,加工和输出大脑储存信息。学习者要在课堂互动和老师布置和设置的情景练习中积极介入,在和同学的交流中突出自己的存在和话语权。从理论的角度看,内外传播对学生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通过传播建立师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观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基•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认为社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西美尔指出交流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互动的结果,二人间有可能互相依赖,三人组有可能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多人小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西美尔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不同人数的组群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依据西美尔理论观点,在进行英语口语习得和指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交流活动要避开不利因素,让参与者能够发挥所长,在氛围的助推下,让输入和产出等量进行。教师应该有紧迫感,时刻把握英语口语实践的机遇,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会让习得者积极效仿,在当今人才需求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应该得到落实,教师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实,西美尔的理论观点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为传播本身就源于实践。人际传播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循环,以英语语言为形式的英语口语传播是提升和强化习得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很好途径,传播不仅锻炼了习得者的英语口语,而且在交流中加强了人际关系,扩展了相关知识。习得者的交流传播在不同范围内的效果不尽相同,引导习得者适应英语口语在不同场合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使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语口语的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习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顾对方、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诉求,让大家参与,大家有话语权。

(三)在传播中用情感

推动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英语语言的交流是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种传播交流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强和增进交流的实效性,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对习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亲和力,以此推动习得者学习的积极性,让习得者乐于张流。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等形式让习得者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富有情谊,变得通畅自然,通过交流缩短交流传播者的情感距离。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认为“语言要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义上一致,而且也要有(无论这听起来多么奇怪)判断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口语传播交流在认同感和同位性强的情况下交流的欢悦度就高,输出、输入的成就感就强,交流传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传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加速成效的显现。

二、注重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传播交流的技巧

把传播学应用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本次研究的创新。我国学校开设英语课的历史较长,源起于十九世纪,但英语实践应用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调整思路,教师要注重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英语口语习得中的技术与技巧。

(一)研究学生在英语口语传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注重语言学习对学生的价值,英语口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同时要承认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就要研究学生在差异现实中的心理轨迹,英语口语是语言的外壳,是人们交流和传播的外化体现。针对差异化的学习者,施教者需要在统筹全体学生教学大局的同时,照顾差异,让全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受益,学习者的成就感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Karl.R.Rogers)主张要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习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和循环。由于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习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压抑感,疏导学习者的种种不悦心理,倡导和扶植他们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推进教学和习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放弃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影响。罗杰斯主张要给学习者创造快乐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信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理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传播交流中有惧怕现象,走出这种困局,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技术指导。教师要对习得者有针对性地施以技术指导,让习得者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会使用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二)把握好英语口语交流传播的时机

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联系,彼此要合作。这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传播交流的人类属性。作为个体,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是在集体中进行。让习得者养成合作的习惯,英语口语交流习得应该像日常的生活一样自然。走出英语学习少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实践和提高就会变成可能。所谓合作是指习得者能够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和别人或同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这种交流符合传播学的要求。习得者谈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学习内容,可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英语口语的人际传播是建立在人内传播基础上,习得者对习得内容的内在传播为英语口语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得顺畅。我国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指出,传播中者会采取“策略”、“技巧”,进而形成“互动”、“关系”和“能力”等。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语言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它对指导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把英语口语教学看作是语言交流,把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训练融入到口语交流中,避免把英语口语变成单一枯燥的规则课。教师应采取策略,教学中讲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充分互动,让教学内容在互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交流传播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

在技巧性传播交流中九年义务制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和人际交流,口语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应用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语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修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传递交流的重要性。农村学校英语口语习得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在实施中需要技巧。美国传播学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和传播而存在,也应该在传递和传播中存在。”切特罗姆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传播和传递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英语口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言的交流特性,依据传播理论,在互动、实践和传播中提升英语口语习得,让习得者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让英语口语交流和传播存在于英语习得中,从而提高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传播交流是英语口语的命脉

美国学者哈罗德•密芝尔(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三大变量的学说。在教学的整体进程中,结果的变量来自于过程与付出,习得者英语口语提高需要个人、互动合作和教师的指导,形成交流圈。在英语口语习得的过程中,传播交流增进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经常自己反馈,同时,抓住机会,扩大交流实践。

(一)英语口语交流与传播的对接

英语语言学概论把语言描述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语言的属性就是首先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作为第二语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语言规则上是不妥的,它偏离了语言交流应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对英语口语交流的训练。轻视语言交流传播实践的现象有悖于外语教学原则,重视英语口语互动习得,把交流和传播对接才是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交流传播中实践英语口语,通过预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实践口语传播交流。根据传播学的人际交流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播是一种理想的实践和推动英语口语习得的方式,英语口语本身就是交流和传播的结合。无语言就无传播,不用以传播的语言就会退出语言世界,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英语口语传播和交流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二者的对接是从实践视角发展了英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专家贝纳德•斯伯尔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几个因素,社会环境、诸多态度以及个人动机,英语口语的交流和传播符合斯伯尔斯基的观点,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要在交流和传播中实施。

(二)社会发展需要会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

世界的地球村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人际交往的语言性也越发突出。农村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弱化口语,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和强化口语教学实践,彰显语言交流传播的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84%的被访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可以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口语在英语习得和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学生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业涉外经营与交往、对外贸易、劳动力输出等经营活动的增多,我国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国际化。因此,能够进行外语交流,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劳动者会更容易就业。以酒店为例,懂英语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报酬高,工作面宽。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今各级学校教师的职责。捷克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传播中形成好习惯,自觉实践,服务社会,受益终生。交流传播是英语口语生存的根本,懂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四、结语

第9篇:人际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网络交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207-02

“互联网”出现在上世纪的末期,它一出现便遍布全球,现在它已成为人类的主流信息媒体,也是人类所使用的最主要的通讯工具。“互联网“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人们很快地接受,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简单操作和为人们提供的便捷,我们可以不用东奔西走,只是简单地敲击几下键盘和鼠标便可以知道很多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网上购物、看新闻、看电影杂志等。“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的生活方式,伴随这新的工具,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出现,即“网络交往”。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个体都是网络交往中的一个元素,每个网络元素逐渐建立各种联系,又逐渐形成一定的群体,最后,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即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它也与我们现实的社会有许多共性,至少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往的重要场所。当然,网络的交往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属性,比如虚拟、匿名、广泛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属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在网络这个交往的平台中,我们常常扮演者各种虚拟的角色,获取那些取之不尽的资源。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强大的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渐渐出现。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今天,由于互联网的使用所引起的一些网络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网络犯罪等,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因此关于网络的交往行为这一类型的课题成为国内外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大学生这一群体是现代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主要新生力量,也是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主要成员。大学生本身就具有活跃的思维。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恰逢互联网在这个时候也作为一个较新的事物被普遍流传,因此互联网的使用很快被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所接纳。2010年1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19岁以下占到了总人数的32.9%,20-29岁的网民在总人口中占28.6%,而30-39岁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21.5%,40岁以上的占到了17.0%。从网络使用者的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35.6%,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到了总人数的40.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使用者占总人数的24.2%。从用户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28.8%,公司企业职员18.1%。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互联网使用者中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更是在这一群体中有着很大的比重。现今我们的一些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理念,不断地受到信息时代的冲击,都随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最新思想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同样大学生的一些生活、学习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一方面,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捷,尤其是在信息获得和交往范围等方面。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导致影响学习、影响生活、甚至影响身心健康。那么,网络交往到底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呢?影响的效果主要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对于网络交往,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呢?社会各界又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来解决网络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维护

1.1 网络交往便利了大学生的日常交往,有助于现实友伴关系的维系

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使用互联网的原因是“可以同朋友或家人交流思想,保持联系”、“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感情”、“交朋友或寻找情感支持”和“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等等。可见,网络交往使远距离人际交往有所增进,远距离的人际关系更为密切。空间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长久以来成为限制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通过电话交往和书信交往可以维持远距离的人际关系,但电话的费用和书信的实效问题,使这两种交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然而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得这两个缺陷完全被克服,利用摄像头这样的设备,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当面的接触,让彼此的交往变得零距离。此外,网络交往的低资费与高效率等一些特点,也成为了其吸引人的亮点。

网络交往还可以使现实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得以化解。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的纠纷,然而零距离的现实沟通有时会给彼此的交流增添一道屏障,有时更会激化矛盾。网络交往这种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避免矛盾情景所带来的干扰,缓和彼此的矛盾。因此,网络交往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矛盾的化解,寻找情感支持,有很积极的作用。

1.2 网络交往缓解了大学生的交往压力,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会面临现实人际交往和互动这样的情境,然而这种情境却是增强我们社会性、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组成成分是较为复杂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彼此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一些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在彼此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当中,彼此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它可以隐瞒大学生的真实身份,他们无需过多的身份暴露就可以自由选择交流沟通的对象,通过网络交往而寻求现实交往中难以寻求的情感慰藉,缓解在现实交往中的压力。他们总的感觉是“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同网上认识的人在一起,感到有更多的乐趣”以及“上网时我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可见,外貌条件、社会地位、能力高低、经济实力、语言表达力等一些条件,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限制因素,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交往圈子中的逆境当中,缺乏与他人主动交流的勇气。这种隐藏身份无需透明的网络交往方式,就为那些处在困境与现实交往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增进交流的舞台。他们在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同时,也隐藏着自己的身体。通过这种“斗篷作用”,使得外貌、地位、能力等这些交往中的限制因素有所消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网络这个大舞台来“秀”出自我,展现自我风采,这既

使得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增添了交往中的自信。

1.3 网络交往增进了大学生的平等自主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可是受众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现实交往中的真正平等是难以实现的。精神地位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是很难兼具的。在网络这个无需透明的国度里,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都被网络所隐匿,这就为大学生到达平等交往的寓所而迈进了一大步。在这种平等的大环境下,能使大学生坦诚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提高在交往中的自主参与意识,进行交往行为的调控和评价,从而使得彼此间的交流更加广泛、主动、全面、真实。

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的大学生,他的社会支持往往是有限的,使得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来解决他们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从而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于是,对于增强大学生在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来说,网络上在提高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4 网络交往强化了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助于增加女生交往的主动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男生无论在网络交往率上还是网络交往的程度上均高于女生,男生在网络交往中仍居于统治地位。原因在于从传统社会开始,男性就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可以说早期的互联网几乎是男性为主要参与对象的跨国交际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女性在互联网中的地位逐渐趋于男性并已平等。女生交往的主动性,也成为大学队伍中靓丽的一景。

女性“说话的权利”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平等性赋予中得以体现,她们开始表白内心的情感,改变着男性的话语权,也不时地为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努力着。网络交往颠覆了在传统的交往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一情况。女性网站在近几年中也有所发展,这些网站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白,对其经历深入的剖析与重述,同时还中断男权的象征秩序――成为互联网女性主义言语的主动寻求。

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阻碍

2.1 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尽管摆脱不了现实空间,但又不是现实空间的机械重复。网络空间可以人的各种需求得以满足,可以对不良情绪进行发泄,可以找到心灵之友等,这些极尽完美的交流空间,可以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畅快自如。但是,网络交往的实质毕竟是“人一机”交往,交往主体首先面对的是机器,其次是隐藏在机器背后的另外交往主体。这种“人一机”的缩放式人际交往的模式容易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不少人认为,网络交往会促使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人际交往的时间被网络世界的游走所占据,社会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正逐渐被网络交往所吞噬着,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的社会人身份有所弱化,难以打开心灵沟通的大门。因此人们更加相信,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能体味到人情冷暖,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2.2 网络交往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加的轻而易举,透过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可以有所交流。但最自然的促膝详谈,亲密交流却减少了。社会实践和直接的人际交往时间被网络交往所占据,使得现实的人与人交流有所减少,人际关系极近冰霜期。在时间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面对不同事物人们对其用时分配是不同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也由此而生。人们把时间大量投入网络,必然会引起社会交往和参与的减少,这就是“时间替代”假设。Stoll和Turkle1996年就提出互联网使用可能导致“社会疏离”(socialisolation)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只能给社会以幻想,通过计算机进行的社会活动导致了社会疏离,互联网的使用是对真诚和有意义的社会纽带的破坏。因为使用者独自坐在他们的电脑终端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性贫穷的媒介同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流。

当大学生在危难之时或是需要之时,如果得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感便会下降,由此转向对网络寻找暂时的内心填补和精神寄托。这样,大学生频繁与网络接触,使得他们的社会性被弱化,真实的生活体验很难感受,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更难倾注。长此以往,对网络交往的依赖更是使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难以跳出人际交往的逆境圈,逐步导致对社会的疏离。

2.3 网络交往滋生了大学生的自我迷失性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有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表达欲望,包含所有寻求直接满足的本能驱动欲望,不受时间影响,没有任何道德,只追求本能需求的完全满足;“自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来协调外界与本我之间的区别,以唯实原则来调节行为;“超我”表现为社会规范下形成的某种人格特征。压抑“本我”的力量来源于“自我”和“超我”,人格身份在现实社会无法显现的部分,往往会通过虚拟现实和想象的图景中获得一种表露的途径。而网络中的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正使人的“超我”形态更加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最终要求。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扮演“意念自我”或“理想状态”,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交往或是拒绝交往,也可在瞬间使虚拟的社会关系得以扩展和延伸。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了满足,他们已经不情愿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那被固化的角色扮演,更有甚者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比如网络游戏或网络聊天中的身份转换,就使他们混淆了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之间的那道界限,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本来大学生的目的是为实现自我,然而在网络上却经常扮演一些与自己身份和性格大相径庭的虚拟角色,反而背离了自我。人们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角色间的冲突达到一定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势必会出现心理上的扭曲,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4 网络交往导致了大学生的信任危机感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虚拟交往,交往主体的身份往往是虚拟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我期望的形象,继而通过一组符号、一组代码表现出来,和现实生活中交往主体的实在性有着明显区别。

正是在虚拟网络中,角色虚拟化扫除了大学生在性别特征、生活方式、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差异,所有现实社会中附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社会和自然特征在网络互动中都被忽略了,部分或完全的丧失现实社会中的角色规范。这样一来,很多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冲突和角色差异。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就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因而大学生在网络中养成的一些虚假言行习惯,就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致使现实人际交往的真诚性受到很大质疑,信任危机显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