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理浮力范文

物理浮力精选(九篇)

物理浮力

第1篇:物理浮力范文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大到宇宙里的行星,小到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浮力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想学好浮力,首先必须对力有深刻的了解。力是怎么产生的呢?力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知道了力的产生,那么力具有那些性质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通过上述叙述我们应该了解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的作用力,只不过是大小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万有引力。那么,力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或者形状发生了变化,那么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这是学生学习力学必须掌握的前提基础。

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生活中及小学的自然课上对浮力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进行试验操作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通过操作“造船比赛”“鸡蛋能在水中浮起来吗”等实验,使他们能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浮力,并要求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首先,我对两个经常会看到的现象设置了疑问:“树叶落到河里,为什么总飘浮在河面上?”“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小朋友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并不让学生马上回答,给学生留下悬而未解的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为突出本课的重点起到了作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玩中探究,获得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的是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学生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然后,教师通过演示平衡尺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水的浮力的存在。事实让学生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三、自主设计,探究新知

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对这一教学难点,我是采用这样的办法突破的。我拿着钩码、铅片、球形橡皮泥一一呈给学生,并问学生:“既然水是有浮力的,那么把这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怎样?为什么?”同学们大胆猜测,有的说钩码会沉,橡皮泥会浮,有的说这些东西都会沉,说法不一。我要求学生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并说:“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学生把这些材料轻轻放入水中,钩码、橡皮泥立刻沉入水中,铅片先浮在水中,用手一碰,也渐渐沉入水中。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钩码、橡皮泥不受水的浮力,有的认为它们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争论的气氛十分浓厚。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现在大家说的都只是猜想,事实究竟怎样呢?你们说说怎么办?怎样设计?用什么材料?”同学们开始讨论,提出设计方案,他们有不懂之处时就参阅课本,看到测力计、钩码时,通过讨论很快想出办法:用测力计去称,先称出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再称出钩码在水中的重量,这两个重量一比较,重量减轻了,说明钩码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学生亲自证明了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产生疑问,而后进行预测,再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检验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通过探索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了勇于质疑和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我为了巩固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让他们各抒己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说浮力的广泛应用。学生都踊跃发言,课堂氛围很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经验、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猜测,要避免猜测的盲目性。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实验的自主选择,教师要避免“整齐划一”,保证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猜测的“意外”,例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四、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操作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2篇:物理浮力范文

一、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负责听,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知识一五一十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太过于依赖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考能力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存在形式化的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相关浮力知识的实验,而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已经在物理课堂中得到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将重点都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并不深刻,而且与最初的实验目的并不相符,就造成了形式化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于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策略

物理是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对物理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y.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浮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其中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知识.初中生对物理是新接触的,所以不适合较难的情境创设.例如,在讲“浮力的性质和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三个小球,一个木球、两个铁球,其中一个铁球和木球的体积相同,而另一个铁球则是和木球的质量相同.然后准备一盆水,将三个小球放进去.根据出现的现象向学生提问,学生的答案自然是各不相同的,这个时候再将浮力的性质和概念解释给学生,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探究方案的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浮力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根据方案的提示进行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周边与浮力有关的现象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根据所看见的现象探究其本质.比如,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相应的实验器材发放下去,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哪些因素影响浮力的大小,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自己最初的猜想正确与否.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3篇:物理浮力范文

我们可以把物体在液体中的有可能状态全部画出,然后再根据F浮=G物、F浮=G排液、ρ液体、ρ物、V排、V物等条件去排除不可能的情况。最终确定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再利用F浮=G物、F浮=G排液去解答习题。

下面,我们针对一题中考题进行研究,探究该类习题的解题过程。

(2013年南充中考)17、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物体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现将甲、乙两物体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物体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物体的密度ρ甲= kg/m3(已知ρ水=1.0×103kg/m3)。对于两个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之中共有9种可能,就是说,当甲处于漂浮时,乙有3种可能;当甲处于悬时,乙有3中可能;当甲处于下沉时,乙有3种可能。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m甲=m乙、G甲=G乙(2)ρ甲:ρ乙=1:2,(3)可以得出V甲=2V乙,(4)F甲:F乙=6:5,(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可以得出在两物体排开水的重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甲排G乙排。(6)V甲排液:V乙排液=6:5。

一、我们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对物体浮沉的状态进行判断。

根据甲、乙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物体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F甲F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可以得出在两物体排开水的重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甲排G乙排,G乙=G甲,F乙G乙。1、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时,F甲=G甲,F乙G乙,乙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状态,排除乙物体在水中的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2、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时,F甲=G甲,F乙G乙,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悬浮、两种可能。如果乙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状态时,F甲:F乙=2:1,与题意所给的F甲:F乙=6:5不符合,故排除下沉状态。3、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时,F甲G甲,F甲:F乙=6:5,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

二、我们也可以根据ρ水、ρ甲、ρ乙大小关系、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进行判断。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m甲=m乙、(2)ρ甲:ρ乙=1:2,ρ甲ρ乙,(3)可以得出2V甲=V乙,(4)F甲:F乙=6:5,(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可以得出在两物体排开水的重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甲排G乙排。(6)V甲排液:V乙排液=6:5。1、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时,ρ甲ρ水,则ρ甲ρ乙,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2、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时,ρ甲=ρ水,则ρ水ρ乙,排除乙物体在水中的漂浮、悬浮两种可能。3、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时,ρ甲ρ水,则ρ水ρ乙,排除乙物体在在水中的漂浮、悬浮两种可能。

三、根据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是进行判断。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m甲=m乙、(2)ρ甲:ρ乙=1:2,(3)可以得出2V甲=V乙,(4)F甲:F乙=6:5,(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可以得出在两物体排开水的重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甲排G乙排。(6)V甲排液:V乙排液=6:5、V甲排液V乙排液。

1、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时,V甲V甲排液,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

2、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时,V甲=V甲排液,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

3、当甲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时,V甲=V甲排液,排除乙物体在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得出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甲物体是漂浮,乙物体是下沉状态。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m甲=m乙、G甲=G乙(2)ρ甲:ρ乙=1:2,(3)可以得出V甲=2V乙,(4)F甲:F乙=6:5,(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可以得出在两物体排开水的重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甲排G乙排。(6)V甲排液:V乙排液=6:5。

解:甲物体是漂浮,乙物体是下沉状态

根据二力平衡 F甲=G甲=ρ甲v甲(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乙=G排液=ρ水v乙排液=ρ水v乙(2)

F甲/F乙=ρ甲v甲/ρ水v乙=ρ甲v甲/ρ水v乙=2ρ甲/ρ水

6/5=2ρ甲/ρ水 得ρ甲=ρ水3/5=0.6×103kg/m3

下面我们再次分析此类习题,探究其共性问题。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克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克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悬浮1.0×103kg/m3 B漂浮103kg/m3

C下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

对于同一物体在两个种液体之中共有9种可能,就是说,当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时,物体在酒精中有3中可能;当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时,物体在酒精中有3中可能;当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时,物体在酒精中有3中可能。

一、我们也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对物体浮沉的状态进行判断。

根据排液的质量,m水=76g、m酒精=64g,可以得出在两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重是不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G排水G排酒精。1、当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时,排除物体在酒精中的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2、当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时,排除物体在酒精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3、当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时,排除物体在酒精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

二、我们也可以根据ρ水、ρ物体、ρ酒精大小关系、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进行判断。1.如果物体在水中处于漂状态,则可以说明ρ水ρ物体,根据ρ水ρ酒精,可以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可能处于漂状、悬浮、下沉三种状态。2.如果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则可以说明ρ水=ρ物体,根据ρ水ρ酒精,可以证明ρ物体ρ酒,可以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应该处于下沉状态,我们可以排除物体在酒精中有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3.如果物体在水中处于下沉状态,则可以说明ρ水ρ物体,根据ρ物体ρ水ρ酒精,可以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应该处于下沉状态,我们可以排除物体在酒精中有漂浮和悬浮两种可能。

三、根据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是进行判断。

根据排液的质量,m水=76g、m酒精=64g,可以得出在两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不相同的。可以计算出V排水=76cm3、V排酒精=80cm3。

1如果物体在水中处于漂状态,可以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可能处于漂状、悬浮、下沉三种状态。

2如果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的排液体积是不可能大于物体在水中的排水体积的,我们可以排除物体在酒精中的漂浮、悬浮、下沉三种可能.

第4篇:物理浮力范文

[例一]:有一块冰漂浮在某液面上,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分析液面的高度是否改变?

分 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漂浮条件、质量有关内容及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通过比较冰块熔化前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冰块熔化成水的体积V化水来确定液面的变化。

(1) 若V排 > V化水 则液面下降;

(2) 若V排 = V化水 则液面不变;

(3) 若V排 < V化水 则液面升高。

解:冰漂浮:ρ液gV排 = m冰g 则V排 = m冰/ρ液

冰化水:ρ水V化水 = m冰 则V化水 = m冰/ρ水

讨论:在ρ液>ρ水的液面上(例盐水)漂浮时,V排

在ρ液=ρ水的液面上(例水)漂浮时,V排=V化水即液面不变。

[思考一]:冰块放入ρ液< ρ水(例酒精)的液体中,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液面将 。

解: 因ρ液

V排 = V冰 = m冰/ρ冰

冰化水:V化水 = m冰/ρ水

因此:V排> V化水 即液面下降。

[思考二]:若冰块中有气泡、夹有小石块或小木块,冰熔化成水后,液面又将如何变化?

1、冰块中有气泡时,与[例一]的结论一样。

2、冰块中夹有小石块时:

讨论:漂浮在水液面上时

冰漂浮:ρ水gV排 = m冰g + m石g

则 V排 = m冰/ρ水 + m石/ρ水

冰化水:ρ水V化水 = m冰

则 V化水 = m冰/ρ水

石块沉:ρ石V石 = m石

则 V石 = m石/ρ石

因此:V排 > (V化水 + V石) 即液面下降;

沉在酒精中时:V排 = m冰/ρ冰 + m石/ρ石

(V化水 + V石) = m冰/ρ水 + m石/ρ石

则V排 > (V化水 + V石) 即液面下降。

3、冰块中夹有小木块时:

冰漂浮:ρ液gV排 = m冰g + m木g

则 V排 = m冰/ρ液 + m木/ρ液

冰化水:ρ水V化水 = m冰

则 V化水 = m冰/ρ水

木块漂:ρ液gV’排 = m木g

则 V’排 = m木/ρ液

讨论:(1)漂浮在ρ液 > ρ水的液面上(例盐水)时,V排 < (V化水 + V’排)即液面升高;

(2)漂浮在ρ液 = ρ水的液面上(例水)时,V排 = (V化水 + V’排) 即液面不变;

(3)漂、悬在ρ液 < ρ水的液面上(例酒精)时,V排 > (V化水 + V’排)即液面下降;

沉在ρ液 < ρ水的液面上(例酒精)时,

V排 = m冰/ρ冰 + m木/ρ

(V化水+V’排) = m冰/ρ水 + m木/ρ酒

则V排 > (V化水 + V’排)即液面下降。

[例二]:一装有石块的船漂浮在水面上,当将石块全部投入水中后,试分析水面的高度变化。

分 析:关键是比较投石前总的排水体积V排,与投石后船排水体积V’排 、石抉排水体积V石的总和。

(1) 若V排 > (V’排 + V石) 则液面下降;

(2) 若V排 = (V’排 + V石) 则液面不变;

(3) 若V排 < (V’排 + V石) 则液面升高。

解: 投石前漂浮:ρ水gV排 = m船g + m石g

则V排 = m船/ρ水 + m石/ρ水

投石后船漂:ρ水gV’排= m船g

则V’排 = m船/ρ水

石沉:ρ石V石 = m石

则V石 = m石/ρ石

因此:V排 > (V’排 + V石 ) 即液面下降

[思考]:若船中装的是木材,情况又如何?

解: 同理,投木前漂浮:ρ水gV排 = m船g + m木g

则V排 = m船/ρ水 + m木/ρ水

投木后船漂:ρ水gV’排= m船g

则V’排 = m船/ρ水

木漂:ρ水gV”排= m木g

则V”排 = m木/ρ水

因此:V排 = ( V’排 + V”排) 即液面不变。

[扩展]:船中装载物体,当将物体投入水中,液面的变化:

若所载物ρ物 > ρ水,物投入水中将下沉,则液面下降;

若所载物ρ物 < ρ水,物投入水中将漂浮,则液面不变。

第5篇:物理浮力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板书设计 :

第一节:浮力

1、 什么是浮力

2、物体的浮沉(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第6篇:物理浮力范文

一、浮力计算的常用方法

1.称重法:F浮=G物-F拉

这是测量浮力时的计算公式,用这一方法解题的题目,实验

题居多,或者直接告知G物和F拉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经过公式推导,发现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都有关系。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个体积除非直接告知,否则无法求得。但是如果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就有V排=V物。因此,看见题目中出现“浸没”的字眼,就便于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法求解浮力大小。

例1.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铜球和铅球浸没在水中,他们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____。

在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解题时,除了“浸没”这一字眼,还有 “悬浮”“下沉”“沉底”等均可等同于浸没。

3.悬漂法:F浮=G物

浮沉条件告诉我们,当物体浸在液体中时,若处于漂浮或者是悬浮状态,即静止时受力平衡,此时F浮=G物。用这一方法解题时,必须确定物体是漂浮或者悬浮在液体中。除了题目中直接告知,也可以根据比较物体和液体密度大小得知物体的浮沉状态。

例2.一艘木筏漂浮于水面上,木筏的体积为0.4 m3,木筏的密度为0.6×103 kg/m3,(g=10 N/kg)

这类题,由于条件中告知了木筏的体积,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计算,却没有考虑到漂浮V排

二、综合性题型

在浮力的计算中,一旦出现物体的体积,学生就会混淆“阿基米德原理法”和“悬浮法”两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前者需要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是否浸没,后者需要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是否漂浮或者悬浮。因此,无论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还是悬漂法解题,都要先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例3.物体所受的重力为4 N,体积为5×10-4m3。将其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g=10 N/kg)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多次的做题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思维,看到浮力的问题就会觉得题目很复杂,绞尽脑汁地在想如何结合多种浮力的计算方法来有效答题,却忘记了最根本的概念。

例4.将重为4 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 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N。(g=10 N/kg)

碰到此类题型,很多解题熟练的学生会先求出物体的密度,再根据浮沉状态,判断应该是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还是悬漂法。他们往往忽略了第三个条件“溢出水300 g”,这是排开液体的质量,所以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其实很简单。

浮力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理清正确的解题思路,归纳高效的解题诀窍,教师可以把题型大致分门别类。但是,知识是死的,方法是活的,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固定模式。在各种解题方法分析透彻以后,还需要尝试做一些灵活题目,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自如。

(2013南京)用手将一重为5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m3。

这道2013年的南京中考题综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初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科学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在解决科学问题过程中,模仿现有的物理模型,套用原理、公式或规律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错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透视和分析这些困难和错误的成因与根源,澄清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障碍和模糊认识,引导学生揭示概念规律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能够对掌握的知识脉络条理化、系统化。

探究这些方面的核心要素,乃是学习主体对科学概念知识建构过程中对于科学实质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弄清和处理好物理教学中“形”和“质”的关系。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习主体知识的可持续生长,将来更好地适应高一级的理科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物理浮力范文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学习它是为了了解它,然后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只有有用的知识有趣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说明】: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建立浮力的概念、研究浮力的规律。这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1、本课在引入新课时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去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由生活回到物理构建浮力的概念。

2、用下沉的铁块与漂浮的苹果对比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冲击,从而去进一步思考浮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会回到生活中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现象。小组交流再到小组上台汇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3、用称重法测量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既可加强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增强活动技能的机会,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2、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从测量中进一步去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总结、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增强思维缜密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水槽(方形、圆形各一个)、乒乓球、烧杯、番茄、苹果、小铁块、氢气球、皮球、水桶、演示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学生实验器材:烧杯、水、浓盐水、酒精、重物(侧壁作好标记,将其高度分为三等份)、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什么是浮力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总结浮力概念

①把苹果、番茄放入水中,放飞氢气球,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

②将大皮球按入水中,产生按压皮球费力的感觉

2、通过观察和体验思考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苹果、番茄可以浮在水面上?氢气球可以在空气中升起?为什么皮球很难按入水中?

②学生总结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3、演示实验:观察水槽倾斜时水中系住乒乓球的细线方向,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总结学生列举例子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铁块,使其与他们的固有思维形成冲击,进而激发他们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1、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2、学生讨论设计检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的方法并上台汇报

3、达成共识后,学生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4、从实验中学生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已经建立起的知识结构上得到新结论

将下沉的物体浸没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F浮=G-F(称重法)

5、学生练习使用称重法测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物体重力G= N

①、学生观察数据,是否有新发现

②、学生总结新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学生再次体验将皮球按入水中的感受,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物理再回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过程分析,从而将思路转向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1、教师结合探究目的明确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F浮 、G排液

2、学生明确测浮力的方法。

3、学生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设计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测量方案。

4、学生整理分析数据,展示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G排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中的共同特征的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此活动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分解法”将难点分散,降低台阶,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8篇:物理浮力范文

关键词:受力分析;浮力;控制变量;抽象思维

对于“度”的思考相信每位老师都曾经经历过,在教学中照搬课本的内容还是扩展开来教些更深的知识,都值得我们深思,也会充分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把握应要有一定认识,不能小瞧了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不能高估了他们的能力。

力的教学在小学科学中一直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除了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叫力外,其他概念的力几乎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因此对力的教学困扰着许多没有经验的教师。而浮力是学生心中最抽象的力之一,因为分析浮力我们会发现浮力是不能简简单单靠弹簧秤就能测量出来的,甚至在不同情况,同一个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都是不同的。基于这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要讲一些书本上没要求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但怎样才能适度,以免讲的太深,学生理解不了,更有反作用呢?

一、“取”的智慧

受力分析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都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而在小学阶段教材对受力分析的内容几乎没有,经过对五年级《浮力》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这两课的三次教学,从对受力分析的粗略讲解到不去讲解再到仔细讲解,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逐步提高。即粗略讲解的效果比不上不去讲解,不去讲解的效果比不上仔细讲解。

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次教学:

图1是一幅上浮物体受到拉力浸没在水中的图片,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向下的拉力和重力,这时浮力=重力+拉力;

图2是一幅下沉物体被拉着浸没在水中的图片,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和拉力,向下的重力,这时重力=浮力+拉力;

第二次教学:

图1是上浮物体受到拉力浸没在水中,有上浮物体的浮力公式得:浮力=重力+拉力;

图2是一幅下沉物体被拉着浸没在水中,有下沉物体的浮力公式得:浮力=重力-拉力;

第三次教学:

先进行受力分析,当物体受多个力时,方向相同的力可以变成一种合力,共同抵抗和自己方向相反的力,就像拔河一样,哪边的力大,物体就会向那边移动,假设两边的力相等时,物体就会静止不动。(这是初中阶段受力分析及二力平衡的内容,而我忽略了其中部分的内容,即两边的力相等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局限,加上小学阶段的课程并没有要求对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因此只取初中二力平衡的部分内容。)

图1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向下的拉力和重力,物体静止,因此浮力=重力+拉力;

图2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和拉力,向下的重力,物体静止,因此重力=浮力+拉力;

2.效果检验及原因分析

分别画出图3、图4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并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第一次教学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分别画出了图3中小石块和图4中塑料块的重力和浮力,但不能准确判断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第二次教学的学生:

大部分画出了图3和图4中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示意图,但判断出图3中浮力小于重力,图4中浮力大于重力;分析:虽然没教过受力分析,但画力较容易,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就能轻松完成,图3根据下沉物体的浮力公式得:浮力=重力-拉力,这时拉力没有,所以浮力小于重力,图4根据上浮物体的浮力公式得:浮力=重力+拉力,这时拉力没有,所以浮力大于重力;

第三次教学的学生:

大部分画出了图3和图4中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示意图,判断出图3中浮力小于重力,图4中浮力等于于重力;分析:学生先进行受力分析和情况分析,图3中石块静止在水底,受到三个力,重力=浮力+支持力,所以浮力小于重力,图4中塑料块静止在水面,受到两个力,浮力=重力;

从这三次的教学案例中看,第三次的教学效果是最好的,我在“取”与“舍”之间,选择了“取”,适当的选取了初中力学内小学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不歪曲但隐瞒了部分内容,做到“度”的把握,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舍”的智慧

简单的知识点再加上考察的全面性,按道理理应只有加上的份,怎么还会有舍弃的部分呢?其实我们舍弃的是一些不能深究的细节。经过沉和浮单元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两次设计及实践结果,让我深知“舍”的魅力。由于这个单元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了解到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第二课我们将要探究,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的关系。

第一次设计:

我非常注意两课的衔接点,即第一节课研究的是同种材料,第二节课研究的是不同材料,经过第一个环节对七种物体观察和实验,得出要对物体进行比较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了影响,如图5就是控制了体积相同,来研究重量变化对沉浮的影响,改变量只有一个就是重量,而我又执着地强调他们是不同材料,改变量被我强调出了两个。虽然强调这个并没有错,这节课本来就是要探究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时,物体重量和沉浮的关系,然而过度注意这点却让我上课思路发生了混乱,学生思维跳跃也到了其他地方,纠结起了材料、物体重量和体积的关系。

第二次设计:

我只稍微在课的开头提了一下这节课研究的是不同材料,就再也没说起,在做图5实验时,强调的是他们体积的相同以及质量的不同,并没有说起他们的材料。甚至拿着相同材料做成的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实验器材让他们做实验时,他们也没发现,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书本的实验中,在他们的眼里改变量就只有一个。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弱,有些细节不能深究,能过就过,若有学生问起再说也不迟,过度强调学生不能理解的细节,不仅让你的课堂索然无味,更让学生留下科学好难好麻烦的印象。舍让我们舍去了麻烦,增加了智慧。

“取”与“舍”各有自己的智慧,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取与舍,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把握。对于浮力这个复杂知识点,连一个初中生都难以完全掌握。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总结规律,不管是你用“取”的方法还是用“舍”的方法,争取把复杂的教材教简单,把简单的内容教充实,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然而对“度”的把握何止能用于浮力的单元呢,它贯穿了我们整个小学科学的教学。最后我想说让学生轻松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奎.关于动手学科学的认识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

[2]严国峰.浅议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性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王其南,孟宪玲.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种材料传热快》教学实例与评点[J].中小学教学研究

第9篇:物理浮力范文

笔者在浮力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以问题链为主线引导学生先通过现象分析构建知识网络框架,继而用鸡蛋的沉浮实验巧妙的设计将浮力的三种计算囊括其中,最后以具体实物“鸡蛋”的浮沉为建模基础,围绕浮沉现象逐层完成浮力概念内涵的回顾和浮力知识应用性的外延拓展.解决相似问题和各种经典问题,探讨了浮力的方向、大小、测量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整节课以简明的问题链串接各环节,以定性探讨体现学生的思维和目标达成度.

一、问题链1:现象分析学习任务:建构浮力相关知识

提问1:谁有妙招?(小实验)塑料瓶中有一个乒乓球,你有没有办法可以手不碰塑料瓶就可以拿到乒乓球?

学生回忆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在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提问2:还记得学过哪些浮力的知识?

学生回忆浮力的方向、部分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物体浮沉条件……

1.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液体(气体).

2.浮力的大小

(1)称重法:F浮=G-F′一般适用于下沉的物体.

(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适用于所有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

若这一部分学生无法回忆完整,等待第二问题链归纳总结.

3.浮沉条件

提问3:既然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么多有关浮力的知识,你感觉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浮力大小的测量

评析在回忆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构建,再对知识进行分类,然后用文字或图表表示出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整理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对所整理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回忆,达到巩固的目的.而其中关于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通过构建过程发现学生遗忘的知识,可以留待问题链2来展开本堂课的重点教学,这样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整个过程要求学生不必翻阅教科书,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然后把学到了什么,写在对应的知识点下面.对于整理的形式,教师不必作统一要求.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知识网络等.

二、问题链2:设计实验学习任务:从探究鸡蛋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归纳所有计算浮力的方法

提问1:有几种方法求鸡蛋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选择所需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提供器材:溢水杯、烧杯、量筒(天平)、液体(盐水可以让鸡蛋漂浮)、密度计等.

生1:阿基米德原理……溢水杯、烧杯、量筒(天平)、液体、密度计……

生2:称重法……弹簧测力计.

师: 请学生到前面来实际测量一下.提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细节――调零)

发现问题――鸡蛋无法沉入水中.

提问2:这种方法是否适用?

生1:不可行,因为无法浸入液体.

生2:可行的,因为此刻F拉=0 (边操作边讲解)

师: 状态分析法就是称重法的极端表现.F拉=0时,适用于哪些状态?

生: 漂浮和悬浮(补充板书)

提问3:所以我们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法求浮力大小?

生:根据公式的特点归纳出下列方法:

(1)有弹簧测力计用称重法:F浮=G-F′一般适用下沉物体.

(2)若是特殊状态漂浮或悬浮用状态法:F浮=G物适用.

(3)已知V排大小等条件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师: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浮力的大小问题.

评析看似简单的测量浮力实验,让学生落入陷阱,也是笔者设计的目的.多种测量工具以多媒体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只需按照阿基米德原理找出所需的测量工具,可以容易解决问题.

但因为开始并未告诉学生液体是盐水,所以在学生的头脑中想当然地认为鸡蛋在液体中一定下沉,所以有学生选择了弹簧测力计想用称量法来进行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意料,鸡蛋居然漂在液面上,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了零,让上台做实验的学生无从下手,问题随即产生――“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从而顺利地引出了特殊状态法的计算.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不同的状态下可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计算浮力.这种以简单的“知识模型”为基础,基于“知识表象”到“概念形成”最终到“知识网络”的完整建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问题链引起学生持续性的思维,载体设计保障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行为的有效展开.

三、问题链3:知识应用浮力测量的不同方法选择

(以类似题型引出知识点,建立鸡蛋模型解决相似问题,学生强化巩固知识点)

1.同一个鸡蛋,两种不同的液体

提问1:用什么方法比较?(提醒学生深入思考)

生:状态法 ,因为漂浮,所以F浮=G物,同一个鸡蛋,G物相同,所以浮力大小相同(图2).

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模型,用思维的力量将这只鸡蛋看成密度计.

是否可以模拟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

提问2:同一只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谁的浮力大?

生:一样大.因为F浮=G物.

提问3:哪种液体密度更大?

生: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浮力相同,因为VAρB.

师: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提问4:是否只有这样一种现实情境?可以不可以模拟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轮船从大海开到河里或者从河里开到海里,浮力大小怎么变?

生: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变大,V排变小,上浮一些.

2.两个不同的鸡蛋,同种液体

已知VA

生: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相同,因为VA

提问5: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模型?

师:生汤圆沉在锅底,熟汤圆浮起来,为什么熟汤圆浮起来?

生:V排变大,浮力变大.

师:这样说严密吗?只要浮力稍微变大?

生:必须满足上浮条件F浮>G物.

3.两个不同的鸡蛋,同种液体

已知mA

生:根据状态分析,因为漂浮,F浮=G物,因为mA

提问6: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模型?

生:我们可以模拟万吨巨轮装卸货物时.

师:还可以体现潜水艇在水面上时.

生: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升或下降.

师:若在水下时,潜水艇应该是浮沉条件中上浮和下沉两种情况.

师:建立模型是很好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浮力知识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同学们会学得更轻松.

评析物理模型就是在物理学中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质而对研究对象一种简化描述或模拟.物理模型是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可以忽略各种次要因素的干扰,直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准确的认识问题的性质.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本节课笔者以鸡蛋构建物理模型,学生看到鸡蛋在水中,思考如何比较鸡蛋的浮力大小.同时采用了问题链引领的方式来层层深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有主动性.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后,进行建模假设,延伸到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问题、观察到的现象及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研究,排除次要因素, 使学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理性化;使抽象问题更直观具体.问题的设置还能起到检测和反馈的目的,解决问题之后又能及时总结得出一般方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紧凑而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