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文化建设的途径精选(九篇)

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1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员工集体荣誉感;符合企业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企业成长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前进的动力。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将是各企业家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牢牢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正在逐渐向现代化发展。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企业成长的灵魂,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关系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说明,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以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为依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实符合企业的现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内容也应随着发展战略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都能够反映出企业所处的时代特征。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符合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要求,始终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为核心,全面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常言道“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而先进的企业文化,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企业想要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以下几大要素:诚实守信、良好的企业形象、团队协作精神、稳定的财务状况、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发掘员工的潜在能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管理严格、善于经营的团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使我们的企业能够稳步、健康、持续地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广大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们目的明确、步调一致。其次,企业文化还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促使企业实现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还具有约束的作用,在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下,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以加强。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完成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灵魂,一个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优秀的、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各项制度建立的“指导思想”,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需要通过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来体现的,这充分说明了完善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总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造就优秀的企业。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且被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员工潜力的有效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企业首先要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重视员工、尊重员工;二是要通过各种民主管理形式,加强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员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三是企业领导要全心全意地为员工办事,时时刻刻为员工着想,及时解决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要不断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通过各种交流会、竞赛、联欢会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启迪人的智慧、团结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开发人的潜能,企业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

2、加强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对企业文化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强学习就是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使员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坚持用正确思想理论来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来教育人,用长远的目标来激励人,利用各种途径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员工树立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诚实守信等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要应该号召全体员工每个季度阅读一本好书;每年学习一门本专业之外的技术;定期开展一些例如评岗位标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三是要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涵义,可以采用办班、讲座等多种宣传教育方式,使员工真正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3、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员工集体荣誉感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的企业已深刻意识到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很多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可以积极开展一些例如“爱岗敬业”、“企业是我家”之类的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总之,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仅有利于激发职工对企业的依靠和热爱,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综合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以企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为依据。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每个发展时期的企业文化都能够符合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征,将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建设有自己特色、能促企业健康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成长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海滔.诊断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病症[J].人力资源,2008.03.

第2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 意义 途径

水与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水文化则是反映人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现代水利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也包括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观赏、歌颂、宣传等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因此,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各种治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文化教育、技术、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公众的心理、行为、价值观念中与水有关的部分都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当前水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

(一)水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省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一批有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水利发展正处在变革时期,水文化研究和建设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发挥出先进文化在水利变革中的引领作用。这门边缘学科脱颖而出,在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二)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践来看,这项事业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偏重于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对现实水文化发展及水文化与水利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二是偏重于水文化自身的研究,对水文化与整体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三是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理性深度和理论支撑,对现实水利发展实践的影响力偏弱。四是水文化建设的领域还偏窄,没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水文化建设还有许多盲点。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水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工作。

二、水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进一步加强对水文化理论内涵和实践途径的探讨。逐步找准水文化在水利事业中的地位,找准水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定位,提高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水平,发挥出水文化在新时期应有的作用。要注重提炼水利发展中的水文化元素,总结水文化建设的经验成果,形成水文化体系。

(二)处理好水文化研究与建设的关系。研究是建设理论支撑,也是建设的一条实践途径,但研究的目的在于建设。要紧紧围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治水思路,建设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时期水文化。特别是要加强对新时期治水思路、治水平实践的研究,下大力量挖掘其丰富的水文化矿藏,提炼出先进文化的元素。

(三)加大水文化的传播力度,发挥出其文化的放大功能。水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摆设,而是具有思想力、文化力的精神元素。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加大水文化的传播力度,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当前尤其是要出一批新时期水文化建设的成果,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扩大水文化建设的影响。

(四)建设一支研究队伍。水文化研究的体系结构比较零散,参与水文化研究的人员在总体上还处于自发状态。要有意识地改变现状,切忌形成“内循环”和“小循环”。加大研究资源整合力度,扩大研究队伍,提高体系的聚合力。

(五)发挥出文化的化人功能。文化只有成为公众的文化才会有力量,文化传导给公众的过程是教化人、改造人的过程。要扩大水文化的研究建设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不仅在水行业内部,还要培育社会的水文化素养,起到化人和育人的作用。

三、 在水利发展实践中加强水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一,水文化研究和建设要与水利发展实践相结合。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观念发生变革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在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异常纷繁复杂。我们已无法以传统的水文化观念解析这种现实,更无法以传统水文化指导今天的实践。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成为我们面临的人与水关系的窘迫局面,解决这种现实问题,不可能从历史水文化状态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水文化研究当然要关注这些现实问题,要在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确立水文化的地位,延续水文化的生命力。这就需要培养一批以文化学角度,从观念形态找出思路的水文化建设人才。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发掘城市水文化的内涵,打造新型水文化人才队伍。在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与人民对水资源功能需要变化存在矛盾的条件下,城市水利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城市水利工程不仅是满足基本洪涝排除、供水保障等基本生存保障功能,还兼具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系统恢复、水环境改善等作用,也是新型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水文化形式的一种,城市水文化建设具有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底蕴、改善城市形象、促进民众爱水、节水等特殊作用,逐渐被城市水利工作重视并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来,更好的为水利事业服务。加强水文化人才的素质培养,转变工作思路,转变观念。从过去“主抓建设”为主向往“建设和维护两手抓”的良性方向发展转变,引导水利行业职工在注重本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工作要求。

第3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建设 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建设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指南,指导企业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当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企业文化要保持与时代同步,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用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南,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旗手,其综合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企业家才会自觉地以身作则,才会真正信任、尊重员工,而不是凌驾于员工之上,把员工看成自己挣钱的工具;企业员工也才会敬重和支持企业家,心甘情愿地接受企业家的领导,并且自觉以企业家为榜样,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21世纪是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生命和源泉,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只有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企业,企业文化才会繁荣发展,企业才会蒸蒸日上。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企业应当顺应潮流,加快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塑造企业价值观,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评价事物与行为的共同标准,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理念统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每个职工的价值观以后,就会融汇成企业精神,外化为企业道德,这里积蓄着取之不尽的原动力,释放着不尽的创造力。这时企业不仅作为经济实体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且也作为精神文化群体对社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

五、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

建设企收文化是一种软性管理制度,是一种隐形的深层次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特殊结构和运行规律。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特殊结构和运行规律,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同时通过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制度,将企业文化的管理以文字的形式约定下来,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培育营企业创新文化,创造企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变主题就是创新。创新是所有企业保持竟争能力的不竭动力,是铸造企业核心竟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力变,企业竟争日趋激烈,“创新则兴,不创新亡”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共同格守的准则,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创新求变,将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塑造自己的创新文化。

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展现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4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文化,存在于校园的师生之间,弥散在校园之间,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人格构建,同时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在学生以后的奋斗路上起着隐形作用。图书馆与每位师生的接触是必然的,图书馆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文化,对每一位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图书馆是大学课堂的延伸。进入大学以后,课堂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整个学科的了解,图书馆成了知识延伸的地方。况且大学课堂中,老师注重基本知识框架和学科学习方法的引导,重要的是自己往里面填充知识。如果仅靠课堂老师的讲课内容,是不能够在学习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图书馆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在这里可以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高校图书馆是学术信息的前沿。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代表了学术的方向,这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随时更新自己的图书和信息。一般高校图书馆都有数字图书馆室,在这里可以检索最新的科研信息,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学术前沿知识。因此不仅可以开拓读者的知识结构,也能扩展读者的学术视野,提高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的地位如此凸出,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势在必行。当前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单方面的愿景,更是一种互动构建的过程。在这些挑战面前,图书馆如何能够发挥文化功能,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2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甚至贯彻一生。然而图书馆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吸引、引导、配合、督促广大学生。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面,本文认为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自身硬件条件的建设。图书馆的硬件条件不仅包括馆舍的建设风格,图书资源的丰富,更有布局设置方面的要求。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中都有自习室,自习室在考试紧张的时候往往不够用,而平时却又没那么多人,因此图书馆自习室的数量和开放应根据情况保持一个变量。另外,在图书馆中设置咖啡馆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图书馆中的便利店、文具店等都不断地出现,图书馆越来越向着方便读者的方向发展。二是,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培养。图书馆人员是图书馆的建设者,图书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都与图书馆管理人员息息相关,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应逐步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水平。另外一个是培养图书馆人员的服务素质,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同时能够制止在图书馆中的违章行为,并言传身教,爱护学生。三是,主动在校园中发起文化活动。刚进校门的新生在对图书馆的使用上往往比较陌生,因此图书馆应当对新生发放相关的使用指南,使新生了解图书的借阅、图书馆的各项设备和功能。在资源的检索方面,图书馆课定期的在全校开展讲座和培训,使得广大师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研究。在平时的课余活动中,图书馆也可以发起一些活动,例如读经典活动、征文比赛、爱护图书签名、捐书等活动,让同学们加入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来。四是,与院系老师相互配合,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图书馆作为大学课堂的延伸,应当了解学生所需,这就需要与院系老师的配合。针对院系老师的培养要求,图书馆尽自己最大可能来满足要求,达到课堂有老师的讲解,课下能够自学,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效果。图书馆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面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大高校的特点来开展。在新建校区中,尤其是比较偏远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紧迫,因此建设好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更是重中之重。总之,图书馆建设总的思路是在加强自身硬件和软件、主动和互动方面来促进校园文化,使得高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

作者:孙钰 刘阳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5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审计文化;审计法规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审计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构成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推动审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更好的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

一、要明确审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首先要把握方向,理清思路,明确指导思想。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审计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一)审计文化建设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

审计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审计组织存在的前提和目的,是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动因和目标。审计文化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往往可以起到更本质、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来凝聚人心,激励审计人员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审计工作中去,增强为审计事业发展多作贡献的内在动力;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深化审计群体共同价值观的认识,总结审计文化研究和假设方面的成果,探寻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把审计总值转化为审计人员的共同认识和一致行动,不断强化良好的审计精神和职业道德,进而推动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审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审计文化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审计人员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满足人、尊重人、培养人、帮助人、成就人。审计机关除了为审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外,更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审计人员自我发展的需求,参与的需求、个人成就感的需求。只有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被最大的调动起来,潜能被激发出来,审计机关的建设与审计事业的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要着力加强审计法律规范建设

法制建立的核心在于权力要有制衡和监督。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从而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从审计立法的发展趋势和审计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在以下方面上需进一步完善:一要适时再次修订审计法,力争实现审计体制上的重大突破;二要充实完善有关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中与审计监督有关的内容;三要通过审计实践积极提出对有关财政经济法律、法规立、改、废的建议;四要搞好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工作,使审计法律规范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保障审计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执行;五要完善审计法律与法规的配套工作。

(二)完善审计规章和准则体系

在完善审计规章和审计准则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指导思想:一是按照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内在要求,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基础,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准则,将审计法律、法规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二是坚持客观、统一、绩效的原则,从审计上作实际出发,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遵循相关、科学、简便的原则建立起来相互配套,操作性强的审计准则体系;四是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现国内外公认的审计原则;五是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期实施,成熟一个一个,切实保证审计准则的质量;六是对原有的审计规范作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

三、要加强审计文化建设途径的组织保障

做好任何工作都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动,需要创新体系来保障审计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

(一)建立审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工作的变化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采取新的措施。审计机关应设立审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除确定(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审计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部门以外,还应根据职能和特点将审计文化建设任务分解到其他各部门,使审计机关各级领导都能够负担起推动审计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构建审计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完善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制度,是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健全审计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整个审计工作及全体审计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和分工协作的机制。首先要将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总体部署,通过审计工作会议等场合和实际提出明确要求;其次要把审计文化建设列入日常重要工作内容,做到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把与审计文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再次要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完善奖惩机制,营造审计文化建设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如果没有建立起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就不能保证审计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6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企业 廉洁文化 建设 方法 途径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反腐倡廉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根本途径。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企业工作实践,浅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实效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工程取得实效。

1.1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从思想上加深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确保认识到位;从工作上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确定主管部门、参与配合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措施到位;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一岗双责”的责任范围,明确考评和奖罚,确保责任到位。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率先垂范,定期了解跟踪和督促廉洁文化建设情况,指导和支持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1.2大力协同 群策群力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企业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分工合作、相互支持配合的工作格局、有效机制和整体合力。各部门要克服廉洁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等错误认识,真正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各部门、广大干部员工分内之事。要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照各自的项目及任务要求,明确划分责任界限,加强工作衔接,合理部署,通力合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

2.以人为本,强化制度,牢固树立廉洁文化理念

企业廉洁文化,是以廉洁制度为基础,以廉洁理论为指导,以廉洁理念为核心,以廉洁教育活动和廉洁文化艺术作品为表现形式。廉洁制度既是廉洁文化建设的规范化表现形式,更是企业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怎样让廉洁理念化为有效廉洁制度?这就要按照企业文化理论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廉洁文化建设总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总目标按系统、按层级、按时间分解,一点一滴抓起,逐步接近和实现目标。根据实际,建立起《廉洁从业风险点控制管理程序文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等一整套廉洁建设标准文件,并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补充。

通过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吸引大家对廉洁文化的关注,自觉加强廉洁修养与廉洁学习。组织观看有典型教育意义影片、电视片和廉洁建设教育专题片,开展影视评论活跃学习气氛。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听廉洁建设讲座,请纪检监察系统、高等院校专家讲课,及时掌握廉洁新内容。适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自觉筑起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3.创新载体,形式多样,搭建廉洁文化工作平台

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宣贯和导入中,要尽可能地多采取受众面广、易于为员工接受的传播手段和教育形式。在坚持传统形式的同时,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大廉洁文化建设的新颖度、开放度和员工的参与度,充分运用举办签订廉洁公约、现身说法说纪、唱廉洁歌曲、开展征文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撰写廉洁格言警句,以及在企业内刊上开辟反腐倡廉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扩大传播范围,使廉洁理念、廉洁意识、廉洁行为规范既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和教育性。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受到熏陶和感染、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自觉将其付诸从业行为。

3.1坚持开展党纪政纪条规教育

重点对《国有企业领导成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党纪政纪条规进行学习教育。首先是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要求参学人员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体会、谈感受,撰写心得体会。其次是抓好支部和党员的学习活动。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党员座谈会等形式对党纪政纪条规进行学习和讨论。第三是抓好党课教育。党政主要领导为党员干部、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上专题党课。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到监狱、烈士陵园进行特殊的党课教育。第四是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引导员工忠诚企业、遵纪守法。第五是开展廉洁谈话。从遵守党纪国法及企业各项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对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第五是充分利用板报、橱窗、门户网站等载体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加强党内监督

一方面严格党组织生活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党员之中,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接受党内监督;另一方面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坚持领导班子成员间的监督。组织人员广泛收集员工意见,对员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整理并反馈给领导班子成员,同时还指定人员到基层单位参加指导会议。

3.3强化职工群众的监督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坚持民主评议、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在职代会上,党政班子和成员都要进行述廉、述职,开展民主评议和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在厂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

3.4抓好干部年度考核工作

中层以上干部在年初要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述职,接受组织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的依据之一。

3.5积极开展“读书思廉”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借助于《党员文摘》、《半月谈》、警示教育片等资料的重大典型案例,抓住特点,剖析其违法违纪的原因和教训,深入细致地对党员干部开展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活动。同时,每年向党员干部推荐一本好书,大力开展读书思廉活动,让党员干部接受心灵上的洗礼,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坚持撰写读书心得。

3.6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

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召开座谈会,召集劳模、杰出青年、技能专家等同志,与大家共同分享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让一批优秀员工的典型事迹,为广大员工搭建互相学习、借鉴的平台,使员工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4.层次丰富,立体交叉,整体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区分层次,整体推进是廉洁文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主要途径。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干部员工的文化层次、工作层面不尽相同,既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坚持以进班子、进机关、进厂区、进岗位、进家庭为依托,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廉洁文化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4.1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划分合理的责任制

把责任制体系按领导干部工作性质、分管部门进行逐一分解,划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区,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制度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

4.2层层签订责任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建立责任网络

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同业绩指标考核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与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中层以上干部、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签订率为100%。从而较好地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职”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4.3深化“五进”,拓展阵地,扩大廉洁文化的辐射面

广大群众是廉洁文化建设最广泛的主体,也是廉洁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切合实际,不断创新方法、途径,注重实效,通过开展“单位倡廉、岗位树廉、家庭助廉”三大活动,推进廉洁文化进班子、进机关、进厂区、进岗位、进家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廉洁文化的内容,也有力地推动廉洁文化在基层的深入和普及,扩大群众性、普遍性,提高渗透力和感染力。

廉洁文化进班子。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领导班子是关键。要以“清正廉洁,树立形象”为主题,同建设“四好”班子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学习领导机构,明确中心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征集意见,会上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对照整改落实。坚持党课教育活动,各级主要领导要在本单位讲一次廉洁从业专题党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自觉接受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警觉意识,建立员工群众信得过的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

廉洁文化进机关。机关是廉洁文化的主阵地, 要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同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创建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的机关廉洁文化。针对机关工作特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示范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作为各级机关理论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学习报告会、典型示范讲演、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知识测试等形式,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廉洁从业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廉洁文化进厂区。厂区是集中展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前沿。要以“构建和谐、树立新风”为主题,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橱窗等阵地,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并设立廉洁文化石和廉洁文化卡通牌,张贴廉洁文化警示标语,形成视觉冲击,强化员工廉洁文化理念和廉洁文化意识。

廉洁文化进岗位。岗位是廉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以“遵廉守法,爱岗敬业”为主题,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创建“党员先锋岗”和“星级员工”评比相结合,把廉洁从业的要求融入岗位职责范围内,强化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企业廉洁文化核心价值观。开展“结合岗位特点的廉洁敬业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在党员干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不同工种岗位设置“廉洁敬业”岗位警示牌,在班组配备法律法规、廉洁文化建设以及班组管理和业务技术等书籍。根据不同的层面开展有针对性教育活动,以达到防微杜渐,警钟常鸣的目的。

廉洁文化进家庭。家庭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特殊阵地,具有独特的影响力。要以“清廉节俭,亲情助廉”为主题,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开展以创建廉洁家庭为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以寓教于乐为形式的亲情助廉活动。通过组织领导人员及配偶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签订家庭廉洁保证书等形式培养崇尚廉洁的理念;通过发家庭廉洁倡议书、廉洁贺卡、廉洁短信息等进行助廉提醒;举办“清廉家风”征文、廉洁知识竞赛、“亲情话廉”座谈会等活动,使廉洁治家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领导人员配偶、子女及亲友当好贤内助、廉内助,共建幸福、和谐家庭。

综上,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具体实际相结合,切实发挥廉洁文化建设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才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最终达到企业的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目的。要让廉洁文化建设从干部延伸到员工,从工厂延伸到小区,从工作延伸到生活……,深入到企业每个角落和各个层面。企业干部员工,尤其是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洁意识要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就是要建 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7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内涵 有效途径

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的总和。其内涵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包括社会对廉政的认知程度、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面,包括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三是物质层面,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主题公园和文化景观等。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是实现高校反腐倡廉任务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

一、构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构建高校廉政文化长效机制成为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因此,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规划和计划,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逐项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团体,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建设廉政文化阵地,将廉政文化建设寓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参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现反腐倡廉目的。

(二)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高校的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实现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应加强制度建设来促进其发展。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重要问题应经党委(常委)会集体决定的制度,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民主监督制等一系列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相适应、相配套的制度,规范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使高校形成广大师生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否有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评才能知道,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廉政文化建设具有许多“软”性因素,不能简单地靠“硬件”来说明。一方面,根据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实践成效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一方面,注重成效评估活动。在评估时,既要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又要有普通教师和大学生代表;既要听汇报、看材料、察现场,更要通过其他途径,充分了解各方面的反映,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情况及其所收到的实效。评估后,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进行表彰,对工作进展不力、效果不佳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经验要加以发扬,对于不足要加以改正,从而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健康合理地快步发展。

二、以廉政文化为主题,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具有许多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优势。

(一)利用高校人才优势,推动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高校具有大批各专业的高端人才,通过组织他们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讨活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理念、特点规律与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各专业教师将廉政文化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将廉政文化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采用思想政治课和党校培训,有目的、有系统地分析介绍中国廉政文化发展的历史,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及任长霞、郑培民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感人事迹,剖析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弄权渎职、徇情枉法的思想根源,使广大师生树立清正廉洁的思想。

(二)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通过网络、报纸、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扩大校园文化中廉政文化的内涵,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品位,促进反腐倡廉事业的发展。在校园网增设廉政文化栏目,宣传古今廉政人物、廉政故事;在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宣传党的廉政建设的理论和法制纪律知识;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建设廉政、廉洁长廊;利用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法摄影比赛、诗歌朗诵会等载体深入宣传反腐倡廉知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同时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地设置关于廉洁奉公、崇廉尚洁方面的警示名言,增强大家的廉洁意识,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参与度,使廉政观念深入人心,在全校形成人人崇廉的良好风尚,推动高校反腐倡廉事业的发展。

三、针对不同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高校人员主要由党政干部、一般干部、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职责不同,对于他们的廉政教育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对于党政干部,主要是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组织党政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重要思想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从思想上提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使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进一步完善高校民主集中制制度,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和重大问题领导集体研究制度,提高民主决策和校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广大师生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对于教师和一般干部及职工而言,教育的重点是师德师风及服务教育。教师的道德水平和学术素养对学生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学术腐败和道德败坏的事件时有发生。因而,倡导教师学术自律,加强教师道德素养变得尤为重要。通过专题讲座、理论学习、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的教育,提高教育的职业品德修养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弘扬淡泊名利、廉洁从教的优良品德,广大教师既能向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科学知识,又能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而对于普通干部和职工,则是要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纠正一些干部对事业缺乏责任心,对学生缺乏关爱心,对工作缺乏敬业心和对个人缺乏自律心的情况,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起“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三)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思想教育。按照《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指导,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看“廉政戏”,听“廉政课”,观“警示片”,实行“廉政承诺和廉政宣誓”,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他们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法纪防线;组织学生举办和参加廉政教育专题讲座、辩论会,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片、电视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征文比赛等活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使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观念,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实践活动,依托校园,走出校园,主动宣传廉政知识,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和进农村紧密联系起来,相互结合,形成互动,进一步扩大高校廉政文化的社会效应。

显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多方式、多角度地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定能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为完成党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的“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的工作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2]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5-1-17,第2版.

[3]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人民日报,2008-6-23,第五版.

[4]张淑林.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黄秋平.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

第8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1.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2.陕西省商业学校,陕西 西安723000)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过程,对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需经历的5个过程,并提出了塑造“以人为本”和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途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建设适合其发展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02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有着重要作用:对内它激励员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过程,对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1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

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从路径上讲,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经历以下五个过程:

第一,选择合适的企业价值观标准。企业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选择企业价值观要立足于企业的具体特点,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能够体现企业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并与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筛选出既符合本企业特点又反映员工心态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模式。

第二,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在选择并确立了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模式之后,就应该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法使其深入人心。企业可以利用宣传媒体来宣传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精要,使之家喻户晓,以创造浓厚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培养和树立典型,为员工提供可以仿效的具体榜样。企业还可加强相关培训教育,使员工系统地接受企业价值观并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第三,分析提炼内涵,形成文字。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分析、归纳和提炼才能形成。首先,精心分析。详细分析和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意见。然后,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化的整理、归纳、总结,去除落后或不适宜的内容,保留积极进取的内容。最后,精炼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四,巩固落实。要巩固落实已提炼定格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在企业文化演变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员在一开始就能自觉主动地按照企业文化标准去行动比较困难,即使在企业文化已成熟的组织中,个别成员背离企业宗旨的行为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十分必要。其次,领导者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必须更新观念并能带领企业成员为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而共同努力。

第五,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企业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不断淘汰旧文化和不断生成新文化的过程,企业文化经过不断的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更高的层次。

2塑造“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以人为本”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是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作为管理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其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第一,所有员工在人格上一律平等。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在食堂吃饭时都同样排队、打卡。

第二,要营造充满活力与弹性的工作环境。企业要为员工创造条件,让员工的个性在工作中得到施展,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全体员工的配合下,有利于形成一个弹性运作的组织。

第三,建立对员工关怀的个人保障体系。如员工生病公司会慰问,员工遇有心理负担、障碍时,可免费向专家咨询求助。就是要为员工的利益着想,尊重、关心员工,让员工感受到个人价值和尊严被尊重,以启发员工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工作。

第四,完善员工培训计划。通过各种专项培训、轮岗等帮助员工发掘自身潜力,更好地认识自我,寻求职业生涯发展的更多可能。

3塑造学习型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的。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线,创造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并不断一起研究如何共同学习。圣吉认为,塑造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①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学习如何扩展个人能力,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②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持续不断地理清,反省以及改进我们内在的世界图像,并且监视内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及对策。③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针对我们想创造的未来,以及我们希望据以达到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发展出共同愿景,并且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④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转换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展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伟大知识和能力。⑤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思考、理解并表达行为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

企业要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谋求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推动,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精心设计,长期坚持,认真维护,全员参与,深入到企业的灵魂中去。要想使广大员工从被动参与转到向往和追求,就应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具体是:

第一,树立学习型价值观,鼓励员工建立个人愿景。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包括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应当引导员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使每个员工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建立个人愿景。要使全体成员达成共识,树立把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企业要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必须使员工时刻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并在员工中倡导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精神,提炼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可以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构成一个共同体,使组织成员产生一体感,使他们的价值观、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趋向一致,能激发出人的巨大驱动力。在现代企业中,仅有员工个人的学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培育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使命,是其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创新及应变能力很重要。在当前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因此,具有能够快速改变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又一特点,它要求组织必须有一种创新应变的人文精神,使企业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让员工不断地更新观念,积极参与组织变革和企业文化创新。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对现有文化的改造与融合,而不是另起炉灶建立一种新文化。要激发人的主动性就要对现存各种文化进行扬弃与有机融合,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再造,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文化建设;学生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13-01

在我国的高校中,学生会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是将学生和学校沟通一起的桥梁,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会的主要作用是团结高校中广大青年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的组织,对广大学生的利益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发展有着方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会的主要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这就要求学生会的工作方面需要赶上当今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于学生在成才方面的要求,需要及时地进行转型和调整,发展新颖的工作方式,创造良好的服务模式。

一、高校学生会的文化定位

文化在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校中的学生会文化是我国高校有的一种内部氛围、一种学生自我的价值取向或者是一种具体观念的形态,在高校的学生会中,服务精神可以与文化意义相融在一起,是自动地被强化的内在精神。在当今的校园建设中,广大学生不断有新的需求,高校学生会的主要职责已经从组织学生进行自娱自乐的过程转变成校园文化的领导者,在学校的党、团委的指导下,参与到学校各种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并对学生素质的提高、社会服务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高校学生会文化的途径

建设高校学生会的文化主要是是使高校中的学生组织起来的有一种目的的行为方式,其目的主要是是在高校中打造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的环境以及氛围,在学生中发展精神、文化、环境、行为等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来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激发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行学术研究、通过实践不断的创新[1]。其具体的途径是:

1、树立全体同学共建文化的意识

在我国高校中,学生会的文化对高校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的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是在学校中随便哪一、两个或者几个部门就可以建设成功的,更不能够仅仅凭借学生自己的单独管理或者思想政治部门的单独努力就可以获得应得的效果。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中与各个部门都有工作上联系,需要各种部门之间积极的协调以及共同努力。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不光可以让在学校中就读的大学生受益,也可以让能包括全部教师在内的整个学校的员工受益。所以,在高校中,必须树立起所有人员一起建设校园文化的思想。丰富的校园文化所反映出的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必须依靠一个高校中所有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对于比较狭隘的认为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自身的管理部门需要承担责任的思想,是目前为止,在高校中建设校园文化普遍不令人满意的根本原因,也是对建设传统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的非常巨大的屏障。只有在提高校园中所有人的认识的条件下,改善众人的观念,才可以让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是高校中的学生会文化建设有更大的突破,最终更上一次层楼。

2、核心内容是建设精神文化

在文化的建设中,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其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指明一个大学具有的传统精神,在一个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的价值观以及规范体系,而且需要体现出这种价值观以及规范体系具有这所大学的独特的气质,它主要是受到一所大学自身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再通过大学中包括的学科特色以及培养出的知名学者自有的品格特征、生命力以及创造力孕育而成。在学生会建设文化的过程中,重点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对自己作为大学中的一员而感受的无上的荣耀, 可以在平时处处对学校的声誉进行维护,积极为自己的学校争光。建设大学中的精神文化是可以使大学具有的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是一所大学与时代共同发展、永远都具有昂扬向上精神的物质财富。在大学中建设精神文明的这一个层面中,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的校风校纪、班级学风、教师人格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通过使用心理暗示或者心理模仿等一些方式,在观察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以及与人不同的个性特征。

3、基础是建设制度文化

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容是制度文化的建设,在大学中,建设制度文化主要是一种与高校高等教育有相互关联的一种校园规章管理制度等内容,高校中的学生会是在校学生的一个自发性的组织,也同时具备一定的与之可以相互适应的制度文化,所以,高校学生会在制定管理措施以及管理目标时,需要依据该组织自身的性质以及特点进行制定,从而可以反映出大学制度具有的个性。可以看到,制定出的制度或大学特有的体制对一个人自身的行为具有比较复杂的规范性,可以表现出许多因素相结合以后具有的不可预期性,有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反的效果。现如今,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普遍都比较偏重于其可执行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极大忽视了在校学生作为一个道德的主体在其中参与的程度,从而导致学生比较缺乏一种自觉检查的态度、自我评价的习惯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也缺少在自觉学习以及让自己自立负责的觉悟,这样就可能极大地削弱在校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产生的自觉性以及持久性,最终也让学校苦心制定的行为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时的可行性打了比较多的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高校中,建设学生会的工作已经有了许多学生会的管理人员和内部工作者的注意,所以,我们有这充分的理由确定,在党组织和团委的共同领导下,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学生会中的所有学生干部为根基,以规章制度为保障,以服务广大同学为根本宗旨,在学校所有学生干部相互协同相互帮助的过程中,高校学生会一定可以为广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唐东升.新时期高校学生会文化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