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精选(九篇)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

第1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大别山;区域合作;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30603

1引言

省际边界区域由于远离各省行政、经济中心,受到经济辐射程度较弱,开发程度低而得以保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禀赋优质、旅游发展潜力雄厚的旅游资源密集带。同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边界区域被“冷落”,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极大局限。大别山作为典型的省际边界区域,一方面其山地资源、水体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生态旅游资源和茶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经济落后,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笔者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安徽一省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能够保证对策的全面性,增强可行性。

2发展对策

2.1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

大别山处于三省交界地带,三省对于大别山都有自己的开发方案,有各自的定位。正因为如此,广大游客对于大别山的印象也是比较混乱的;而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一定同质性的旅游景区往往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将大别山以旅游业崛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三省对大别山旅游资源实行共享,对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是使大别山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通过统一宣传,提高宣传效果、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多方共赢[1]。

2.2加强区域旅游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1 )突出重点,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文化打造主题休闲旅游。大别山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将具备当地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形成不同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如:以源远流长的古六安茶文化为主题打造休闲旅游,以亲身体验采茶、学习茶道等方式让游客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2)全面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组合。大别山所覆盖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优势,可以利用大别山的这一优点,大别山的不同地带走不同的路线,从而让大别山的各个景区成为一个整体,又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以旅游发展带动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应引导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当地特色山货、农产品为原料的山地绿色食品和工艺品,实现特色农林资源的增质增值。

2.3培养旅游人才,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重视教育培训及人力资本积累。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加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根据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提出对新型旅游业人才的要求,培养研究型和专业性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业人才传输通道。

(2)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旅游业是在人们生活质量与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发展的产业,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旅游业从业人员不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工作者在历史、地理、政治法规、心理学、美学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3)建设良好的旅游企业文化。围绕“服务意识”、“文化意识”、“个性化”、“以人为本”四方面,联系企业自身特色建设企业文化,并将之体现在企业开发的旅游项目中,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游客在旅游项目中能够从细节中感受到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根据不同企业文化识别企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体验者和受益者。

2.4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别山作为我国未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旅游业是重点发展产业,在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能够带动旅游产业链上的交通、餐饮、酒店、休闲娱乐设施的发展,还关联到农业、建筑、金融、保险、通讯、广告媒体等辅助产业的发展。安徽省大别山开发程度低,潜力大,需要得到政府在资金投入上的大力支持。

(2)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大别山周边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腹地交通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主要景区往往只与所属行政经济中心相连接,形成一些断头路,造成大别山内部交通不畅[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使游客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文化,有利于提高游客体验满意度。加强区内道路、供水、电力和通讯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耗资巨大,而且其总体布局要服从自然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徽建设大局,这些设施宜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

2.5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推进旅游市场建设

(1)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别山的营销应该利用各方面的渠道和手段,尤其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全球化和网络化给旅游业带来了机会,也发出了挑战。灵活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化宣传渠道,打开年轻一代游客的市场,是大别山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

(2)实行省内旅游“一卡通”策略。旅游业对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主要不是通过景区门票收入来发挥的,而更多的是通过游客在景区当地的其他连带消费,例如购买纪念品、食宿等等,所以在景区门票上我们可以采取一卡通策略,即只要游客购买了我们的大别山一卡通,大别山境内的所有景区一定时期内都可以随意游玩,一卡通的价格要给予充分的价格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链上各产业的发展。

3保障措施

3.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平衡三方利益诉求

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安徽、湖北、河南三方行政主体之间应建立“大别山旅游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在联系会议制度下,双方能够本着协商的原则,在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景区景点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商定[3]。一方面,对于三方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平衡三方的利益诉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各地为争夺同一旅游资源而采用恶性竞争手段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大别山的旅游资源,三方政府的统一规划遵从了旅游资源系统完整性的原则,使得大别山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工作能够从资源整体性出发,避免出现“无人规划”和“扎堆开发”的失衡现象。

3.2设立协调小组,监督开发全程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确立边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但并不能解决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面临的所有问题,如旅游景点营销形象的确立,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维护修缮工作等,这种由三省自主协商仍存在分歧的问题需要其他方协调、监管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为此,应建立具有监管功能的“大别山开发协调小组”,主要由国家旅游局领导、三省领导及相关专家组成。协调小组应具有独立的监督职能,全程监管大别山的开发过程,负责协调股份合作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政府主导,统筹旅游资源开发

(1)国家政府牵头,实行统筹规划。将大别山纳入旅游开发的上位规划中,并突出其重点地位,是这一边界地区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全面平衡开发的保障。国家政府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包括充当边界“共有资源”开发的牵头者,引导制定大别山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规范,保障边界地区开发过程始终以长期利益最大化为重点,对资源相对贫乏,旅游设施建设困难的地区予以扶助[4]。

(2)在省级旅游开发层面,各省政府也应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针对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确保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

3.4积极引入资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别山作为中部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尚未形成较好的旅游投资氛围,资金投入有限,影响了旅游发展速度。要确保安徽省大别山旅游业的稳健发展,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引入资金,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

(1)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要求及发展规划,做好财政预算。同时研究制定旅游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旅游产业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投资。

(2)进一步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执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扩大信贷资金供给总量,加强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积极向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倾斜,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国家政策鼓励进入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域[5]。

3.5加强宣传力度,消除群众排斥心理

(1)大力宣传三省共同开发的优势。在政府网站正式三省共同开发大别山的决定及专家对此决定的看法和分析,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决策,同时鼓励群众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及建议。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媒体、当地社区等渠道让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景区开发的真实动态,宣传景区开发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

(2)对当地居民实施“景区促销”。在边界地区旅游景区建设期间,向当地居民提供“景区优惠”,如当地居民可凭身份证领取五折优惠券,或定期免费开放的凭证。一方面可以在景区建设期间起到宣传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弱居民对边界旅游共同开发的排斥心理[6]。

3.6提高环保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严格贯彻落实《旅游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随意破坏环境、毁坏古迹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充分利用不能再生的有限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划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优先次序。要保护好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共同提升。

4结语

对大别山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既属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的一种交叉性研究,也属于经济落后的生态脆弱区承接产业转移、壮大支柱产业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分别从政府支持和市场拓展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对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芳, 夏庆利, 邓高燕. 大别山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开发机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2(15).

[2]王庆斌, 杨效忠, 屈桂春. 大别山区域竞合模式研究[J]. 国土资源经济管理, 2008, 25(4):6~11.

[3]骆泽顺. 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以闽粤边界地王寿山为例[D].广州:广东商学院, 2012.

[4]宋秋. 论边界共生旅游开发中的合作问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2(1):96~98.

第2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鄂豫边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科学发展

鄂豫边区被称为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堪称绿色生态海洋。鄂豫边区指的是以传统的“大别山区”为核心的邻近区域,主要包括河南的信阳市和湖北的孝感市、黄冈市,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如何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该区域红色旅游科学发展,是促进该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开展红色旅游,必须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与全国其它红色旅游地区比较,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系列特征。

1、革命历史的厚重性。从辛亥革命开始这里就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创建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基地,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等等,为该地区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遗迹,进而形成红色旅游资源体系。大量的革命遗存,折射出革命历史深深的厚重性。

2、红色资源的聚集性。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以新县为例,仅遗迹、遗址类革命文物就达90余处,革命纪念地365处。该县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等。中国十二个大将军县,这里有四处,湖北红安6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5人、湖北麻城26人。此处诞生了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500多名中国人民将军。湖北红安被元帅题词概括为:“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这在中国绝无仅有。

3、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产生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民舞、民间曲艺、民间文学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以红安县为例,该县仅民歌就有《送郎当红军》、《董必武回故乡》等200多首;还有民舞如《天足舞》、《大刀舞》、《绣山情》等40多个;有鼓书《王秀松大义灭亲》、快板剧《张南一豪气冲天》等曲艺节目20多曲。商城县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这种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成为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4、革命事迹的可歌性。当革命处于高潮时,边区人民拥军参军,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送弟、姐携妹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当革命处于低潮时,边区人民的革命信念毫不动摇,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敌人洗劫后,边区许多城乡成为废墟。当年发动黄麻起义的七里区成了“无人区”,紫云区成了“死人区”。在这里,为了革命的胜利,仅黄安人民就奉献了14万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名 。许世友,这位新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七次参加敢死队,十二次负伤,从战士变成了将军。

5、红色旅游资源的伴生性。这里是大别山脉的中心区,从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矿山开发,保存着完好的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山地资源和众多的自然景观资源。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巨匠,留存了以佛教祖庭、东坡赤壁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珍贵的历史景观,此外还有历史上的乡风民俗,如红军鞋、芒鞋、绣花鞋垫、竹等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伴随着绿色生态资源,革命战争遗存伴随着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伴随着淳厚的乡风民俗资源,又构成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另一大特色。

二、区域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如此丰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特色,但在全国大力倡导红色旅游的今天,这里的旅游产业发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政区划切断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是在长期革命战争环境中,依托大别山区而形成的,本来是一个完整的资源体系。在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下,完整的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行政隶属关系各异,带来发展思路的分歧,致使边区原本系统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被人为的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和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区域协同发展不够,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体现。另外,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相似的纪念馆、纪念塔几乎县县都有,甚至某些乡镇也建,不仅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源的极度浪费,也使区域旅游产品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2、跨区域大型旅游企业主体严重缺失。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体。没有政府的介入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合作就会失去必要的基础和条件。2008年的国内旅游交流会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联合打造的“魅力鄂豫皖,红色大别山”旅游产品集体向公众进行展示,但是只有政府倡导而没有旅游企业参与,区域合作难以深入持久,旅游产业也难以快速发展。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也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更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中坚力量。鄂豫边区旅游发展中,政府应着力扶持和培育旅游企业,特别是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积极鼓励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而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旅游企业被边缘化,角色定位模糊,特别是缺乏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区域合作。旅游市场主体的缺失,往往导致区域合作流于形式。

3、旅游产品单一,合作范围狭窄。红色旅游应与绿色自然风光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以及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而鄂豫边区的一些地区,对革命历史文化潜力挖掘不够,表现方法陈旧,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片面理解了“红色”概念,过分突出了政治色彩,未能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人红色旅游中,无法激起游客的兴趣。并且景点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导致恶性竞争。纪念碑、烈士雕像、伟人故居等这些具有红色旅游特征的景点,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休闲、体验、娱乐等设施及产品。因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单一,合作范围狭窄,更谈不上深度区域合作。

4、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虽然鄂豫边区的当地政府早就提出要进行联合开发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合作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混乱。在一个行政范围内,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属民政部门管,有的则划归文化部门,有的旅游资源又划归旅游部门来管理,缺乏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再加上统一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经行政区划纵向分割,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样一来,如何开发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既缺乏统一规划,又没有进行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利用,更无法对外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红色旅游品牌。一些曾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遗址(遗迹)至今世人知之甚少,比如位于信阳罗山县境内的著名革命历史纪念地“何家冲”,甚至连一部分本地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吸引外地游客。

5、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展示手段单一落后。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其自身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娱乐性、感染力、体验性不强。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静态展示为主,展示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多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介绍,枯噪乏味,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一张桌子一条凳,两块床板一盏灯,游客进门就转身”的尴尬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更缺乏对区域内山林景观、人文景观和革命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深度开发,旅游者在游览这类景区(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的活动。因此,游客在此类景点的停留时间一般不长。

三、实现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以红带绿,以绿促红,进行整体科学规划。边区红色旅游要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边区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区域间和部门间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边区红色旅游的特性和规律,全面制定出区域整体规划方案。集中建设,大力发展,策划具有震撼力、吸引力的项目,突出鄂豫边区红色旅游的鲜明特色,打造统一的红色旅游精品。本文认为,以 “风云大别山 红绿总相宜” 作为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定位是合乎实际的。要推行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旅游开发策略,以“红”感召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以文化助推旅游市场。

2、整合多种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深度开发。本来鄂豫边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厚,红色旅游资源自身厚重、聚集,特别是伴随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山地资源和众多的革命文化资源、民俗民风资源,是一座旅游资源宝库。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要求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深度开发。这不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红色旅游特点所要求的。这是因为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范围相对狭小,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游客是不会把红色旅游作为首选目的地的。而且红色旅游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客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把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又可以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实现旅游规模效应。在进行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时,要与边区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红色与绿色、教育与休闲、民俗与乡风、生态与人文、互动与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第3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跨国企业 文化差异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跨文化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在人员选择与任用、工作分析、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和劳资管理等方面,根据文化差异的特点进行合理控制与管理。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通过相互适应、调整与整合而塑造出本组织企业文化,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与适用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单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差别,它要考虑比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因素,包括更复杂的内容。

一、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

跨文化环境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语言、时间观念、合作观念、教育、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价值观

各国文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人们的工作动机和价值观的不同。欧洲人特别注重权力和地位,因此他们的经营管理方式就比美国人的正式得多。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与成就,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比较容易的事并无多少兴趣,而对于困难具有勇气、相当的信心和冒险精神。日本人对于提升、金钱和奋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们推测日本人的成就感与追求成就的动机或许是他们的驱动力。

(二)宗教及风俗习惯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次看,宗教影响着语言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大量的社会文化成分。从微观层次上看,宗教影响决定着一个社会中团体与个人的行为。只有了解某种宗教,才能更好地透视那些文化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或思想行为。其中,宗教禁忌是影响跨国公司管理最常见的因素。众所周知,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食牛肉,佛教徒不沾荤腥,伊斯兰教禁烟。宗教还给文化加上了精神和道德规范,提供活动准则;多数宗教都要求人们有公心,不贪婪,不冲动,从而使这些成为有关文化中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习俗、送礼习俗、节日习俗以及经商习俗等。世界上不同国家风俗习惯千差万别,甚至在同一国家里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跨国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成本,其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业绩,因而也成为影响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因素。劳动力成本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包括薪酬、法定工资时间、假期和健康医疗服务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法律规定、民族习俗等有所不同,在以上构成劳动力成本的各个方面也会有所差别。以制造业工人为例,他们工作每小时薪酬以美元为单位,在墨西哥是1.51美元,在中国台湾是5.82美元,在英国是13.77美元,而在德国是31.88美元。

各国的假期也不同,有的国家实行星期天放假的双休日制度。又如中国内地实行的是五一和国庆两个长假期,而香港地区在这期间仍然实行短假期制度,这时候同一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分公司之间沟通就会因为假期而出现阻塞。因此,劳动力成本将会导致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上的不同。在那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都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为标准,尽量少聘请员工,他们会给予员工大量的培训,使员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但与此同时,员工的工作量也会大量增加。

(四)法律制度

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影响最大的法律制度体现在有关劳动的就业规定上。各国的劳动关系有很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应该成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重点考虑的因素。劳动关系主要指工人、工会和雇主之间的关系,而劳资关系的区别主要是由各国的劳工法律不同造成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工法律对劳资关系并没有什么限制,对工会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干预不多,例如在对“是否规定雇员参与公司管理”这一问题上,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没有正式的规定,人由雇主和工会间自由谈判去解决。但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情况很不一样,在丹麦,法律规定当雇员人数超过30人时,必须有雇员代表参与董事会;而希腊则硬性规定必须设立雇员委员会。可见,各国的劳工法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劳资关系,而劳资关系也影响着资方对雇员的控制力,从而决定着公司采取何种人力资

源管理政策。

二、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的策略探讨

国际化经营与人才国际化引发跨文化企业问题,而文化差异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或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文化摩擦或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得组织交易成本上升,不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调整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战略方针,以实现人才的跨文化企业管理。在探讨文化差异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之前,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应该把全球观念作为前提因素。因为如果缺乏这种观念,管理者就会处于盲目的管理状态。全球观念、多元主义是培养文化开放与宽容的思想基础。其次,在人才的跨文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方针:一是强调主流人群的主流文化的重要性。这涉及到民族文化的继承问题,更关系到组织中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二是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文化的互补优势。另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文化无优劣,文化冲突也没有谁对谁错。文化差异并不是员工冲突、管理受挫的根源,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的一种资源。为了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一)整合企业文化,创建共同价值观,文化差异最小化处理

第4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一、两型社会社区文化的特点与表象

以人为本、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是两型社会最大的文化特点。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居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就社区文化的表象而言,它主要集中体现在理念文化、社区行为模式、社区视觉表现几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共同创造社区文化的品牌形象。所谓理念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区的精神文化,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内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对社区成员起到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是社区识别的尺度,展示社区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社区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系统,包括社区内部环境的营造、社区服务培训教育及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外部系统,包括居住环境、服务活动及公共关系、大型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社区的视觉表现系统是将社区的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出来,从而使社区的精神、思想等主体性内容以视觉的方式得到外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社区的信息,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形象。

二、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而社区文化的构成和形态,主要受社区的人群构成、生活习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入手。针对社区的不同因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它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第一是个性化,社区的资源系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整合,运用科学的手段、技术、设施和方法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在资源运用和设计上要力戒一般性,要超脱平庸;第二是民族化,社区的特色文化包括社区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的形象;第三是多样化,社区文化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文化形象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反映个性化,也才能体现民族思维的形象分析力。所谓多样化就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围绕理念传达、理念宣传的设计上都要力求丰富多彩,标语、口号都要富于思辨色彩,不能淡而无味。它使社区不再是一盘散沙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团体。

三、建设品牌社区文化形象的策略方法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导入品牌形象建设,将社区特有的文化形象有效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为城市社区建设确定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社区由内到外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定位。社区以良好稳定的个性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如何以品牌形象建设策略来进行两型社会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呢?品牌形象建设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包括VI,BI, MI三部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城市社区形象,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VI建设)与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MI建设)结合起来,把满足居民个性发展要求(BI建设)与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亦即要找出影响城市社区形象的主要因素,下决心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社区品牌形象。

如同企业形象设计一样,社区形象的外在表现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重点表达,这是建立和塑造社区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设计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艺术审美原则。在视觉识别设计的内容中,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四要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社区地位、尊严、理念等内涵外在的集中表现,并构成了社区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同时,也是大众认同的统一符号,由于视觉识别负载着传达社区文化、社区理念、社区形象等信息,因此,视觉识别的策划与设计必须具有寓意性、直观性、表达性和传播性。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遵循视觉元素的统一性、易识性、适应性、独特性、艺术性的原则。

第5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一、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分析

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是指旅游服务贸易者、旅游者对原生态旅游资源象征符号处理,特别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处理的有机组合,它是信息处理活动、文化资本的积累与传承、信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原生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使不同旅游者考究和享受了大自然和人类的文化信息,同时得到愉悦、受到启迪,这一信息处理过程,也是服务贸易者创新、问题求解的过程;而文化资本的积累与传承就是旅游者、服务者的学习,它是“语言”,诠释着信息处理活动这一“语言”;它也是“代码”,解读着“创新”这一“信号”,它也是充当工作场所问题求解的“语言行为”的条件;信息流能促进文化资本的积累,使之有效地用于信息处理活动。

越南、广西是近邻,同属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程度偏低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使其信息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信息处理水平低

越南、广西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使旅游者对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时间有限,服务贸易效益不高。例如虽然越南人均游客的逗留时间由1994年9.2天,上升到2005年、2006年度16天、18天,但是旅游的人均日消费由80美元却下降为74美元、76美元。广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以城市为核心,以获得国家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桂林为例,虽然与1995年相比,接待过夜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上升,平均每一过夜旅游消费者消费额2005年、2006年分别为220美元、240美元,却明显低于1995年的452美元。同时越南、广西大部分旅行企业处于办公自动化阶段,只有少量企业开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目前95%的美国旅行企业都已实行全球分销系统(GlobalDisributSystem,GDS),即使欧盟国家中应用程度较低的英国也达到60%。由于越南广西的旅游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信息处理水平低,使经营规模小,组团能力有限,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

2.文化资本的学习与传承,越南优于广西

文化资本的学习与传承既包括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艺术,也包括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越南广西都是多民族集聚地,但是从民俗、民风、民族音乐的传承上看,越南明显优于广西。越南是54个民族的集聚地,各个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目前全国大约有240个民间传统节日,其中北部132个,中部63个,南部45个。享誉世界民族音乐和民俗有:水上木偶戏,位于九龙江平原的水上集市,西原地区特有的钟鼓演奏和极具西原风情的芦笙“丁南”、号角“奇巴”等传统民间乐器,顺化的宫廷音乐和舞蹈,在古都会安有古老的手艺村等。而广西的少数民族数量多而且支系复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正在逐步挖掘。作为95%的壮族人口集聚地,那坡的黑衣壮、龙州天琴的长衣壮都有深厚的本民族支系传统文化,具有音乐创作、表演、接受“三位一体”特征的原生态民歌以壮族歌圩的形式得以传承;作为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就有盘瑶、茶花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其“石碑制”作为“民族习惯法”得以传承。

从历史文化的传承上看,越南的知名度及保护度明显优于广西。越南作为多宗教国家,并有上千年的建国历史,现存约有300多个文化历史遗迹遗址,其中:顺化历史建筑群、美山塔、会安古城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广西虽然以“三分漓水七分湘”桂林兴安灵渠的精巧设计、桂平金田村太平天国遗址、“天下第一鼓楼”的三江风雨桥、壮族歌手刘三姐传说等而闻名,但是仍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3.信息流速逐步提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的旅游服务贸易增长速度稳中递增,使信息流速加快。越南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真正经营旅游业,1986年到越南旅游的国外游客只有2万人,1990年达到了25万,到1996年,旅游业一跃成为越南的第四大创汇支柱产业,1997年后游客增速减缓(增幅6%)。主要客源国(地区)为中国台湾省、法国、日本和美国。而广西作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大省,从建国初(1945年)开始就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国际游客占全部游客比重由2002年的48.95%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61.19%。随着越南、广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度的加大,旅游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呈稳中递增趋势,只是2003-2004年受“非典”、“禽流感”的因素影响,越南、广西的国际游客增长率、旅游收入增幅有所下降。

二、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与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与激励机制的有效连接会形成“信息资本”。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情况下,拥有信息资源优势的一方凭借其优势直接或间接获取价值增值或经济效益。由于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惟一性、不可复制性,使其明显处于信息优势一方,通过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象征符号处理,特别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用于不断增值、盈利和积累财富,使信息结构特有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租金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本化。

1.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的可能性

(1)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惟一不可替代性具有信息优势。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特定空间资源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微生物、人文历史因素等相互作用,使系统能够利用充分内部空间和能量,实现自我循环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原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增长的旅游需求的稀缺性,使资源拥有者具有信息资本的垄断权,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渠道、企业品牌、商标、专利等的产权保护或进行保密,就能保证其所有者获得最大利润。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形狭长,呈S行,陆地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拥有以热带雨林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动植物及各种珍奇鸟兽的特殊生态体系,并以海滨景区居多的自然景观,其中下龙湾、风芽格邦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而广西地形呈盆地状,地处亚热带,横跨热带、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行政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拥有以丘陵为主、物种的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并存的世界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山水甲桂林”就是鲜明的标志。双方都是多民族的世代居住地,地域变化的多样性结合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民居、风物特产、歌曲戏曲、美食餐饮等使原生态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明显,信息优势明显。根据统计,越南、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目前,越南全国共拥有约898个旅游景点,其中包括554个自然景区和344人文、历史景点。其中胡志明市、河内首都、顺化、广宁、广南省拥有的景点数量最多,分别拥有43、40、34、33和32个旅游景点。广西拥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所列的6类74种旅游资源类型,此外,还有《规范》中未列入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跨国旅游资源等。据统计,广西现已初步开发的旅游景区(点)达700多处,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A级旅游风景区的59个,列入4A级、3A级、2A级的旅游区(点)名录分别为28、24、7。2007年广西已获批准的部级生态示范区11个。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4个,比上年增加2个。

(2)信息资本与文化资本融合加速了信息流动。越南和广西相邻,两国山水相连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的人文风俗形成了中越边境一带的旅游资源富矿:广西的北海银滩、凭祥友谊关、德天瀑布等景区和越南的海上胜地、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等都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区。中越边境也是中越两国壮、瑶、苗、侬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地,广西是国内第三大侨乡,祖籍广西的海外侨胞有300多万人,其中80%居住在东南亚,构成旅游资源合作利用的基础,使信息流速加快,旅游服务贸易的空间近邻效应明显。2004年~2005年间中越边境游热潮使中国成为越南首要客源国,中国游客增长率分别为12.26%、10.2%,明显提高了同期的国际游客增长率,由此越南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了4%、15.38%;同时形成了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到广西的越南游客增长率分别为65.43%、33.11%,使到广西的国际游客增长率分别提高为74.4%、29.9%,广西旅游收入增长率也分别提高到79.7%、31.6%。随着2006年到越南的中国游客的大幅下降,增长率仅为-21%,尽管俄罗斯、韩国等客源相应增多,但是越南旅游收入增幅明显下降,仅为6.7%。而2006年到广西的越南游客增幅为33.57%,与上期基本持平,明显高于国际游客的增幅14.8%,广西旅游收入增幅为22.4%。由此说明,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信息流速增强,必然使双方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随着空间距离的减小而进一步增大。

2.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的必然性

(1)信息经济加速了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的可流动性。越南、广西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沿海地区,资金缺乏使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数量少、落后,加上通讯不便、促销乏力,旅游产品可进入性差。此外,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还与产业决策者、当地居民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习俗认知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加速发展,使越南广西的相关政府经济采取措施,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加速了信息流动。越南开始实施2006年~2010年国家旅游行动计划和实施《旅游法》,并继续放宽旅游出入境限制,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强化旅游业市场管理、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并按照生态特色及地域条件进行了分区规划和发展,加快了引进外资的步伐,2007年越南政府审批47个外资旅游服务项目,共计18.6亿美元资金。项目数量比2006年增加2倍,投资金额相当于此前7年~8年的投资总和。广西在《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契机,制定和实施《北部湾发展规划》,超越行政区域限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了环境脆弱地区的旅游生态区的保护,并逐步实施经济补偿,力图减少了当地农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破坏,促进农业生产专业户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此外,在跨国旅游合作方面,在2003年12月30日开通中国广西防城港——越南下龙湾直达航线的首条“黄金线”基础上,越南广宁省旅游厅与广西旅游局达成了2007年~2008年旅游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旅游业的联合宣传促销及其他方面的合作。

(2)旅游偏好变化促进了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信息经济学认为,时间流逝的过程是信息或知识的累积过程。任何累积信息都能够成为经济发展中可以利用的生产性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者对必要累积信息认识逐步加深,对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发生变化,旅游偏好由充满象征符号、“地点神话”的文化旅游代替了物质的“沙滩、阳光、色情”旅游。例如,正是基于“刘三姐”传说的旅游偏好的加强,使广西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据统计,“印象·刘三姐”的推出,已将游客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延长了0.34天。“印象·刘三姐”门票收入快速增长,直接经济效益由2004年6000万元到2006年超过1.1亿元;2007年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场,观众超过160多万,3年票房冲破2.5亿元,成为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单项意向合作协议金额最高的项目,高达18亿元。

3.促进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完善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不是认知符号的流动或者信息流,而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流动、文化资本创造、通过审美锻造的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因此应通过品牌包装、流通的知识产权、规范化“合适地位营销”实现信息资本化。随着发展,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品牌建设焦点从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转移到艺术家或作者身上,它不仅仅体现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更凸显艺术家的品牌形象,如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品牌效应对“印象刘三姐”的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2)在生态阈值下实现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以原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贸易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原生态旅游资源是资源存量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在未达到生态阈值f*前,该系统存量随着资源的自然增长而增加。由于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替代性,在原生态阈值的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使该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可以作为“生息资产”进行投资。而超过生态阈值f*后,随着资源的自然增长而减少。因此原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贸易的和谐发展必须在超过生态阈值f*区间内进行。旅游服务贸易稳态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是:①基于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旅游与服务的人口数量增加不能超过生态阈值f*,应保持较低的增长率;②旅游服务贸易人造资本数量的生产速率与资本折旧在较低水平上等同,使资本长期耐用,对资源的需求和污染排放量都将较低;③持衡水平的选择。上述两个数量的持衡水平要足以使人们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可延续到未来;④维系人口和资本数量所需的物质与能量流通率要降低到最低水平,使资源消耗在环境可以自然恢复的范围内,并通过技术、信息、知识、遗传特征、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组合等因子的调整来达到经济稳态。但是在原生态旅游资源生态阈值下,为维持系统的低能耗和系统稳定性,以上因子的倍增作用将受到制约。

第6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聚;创意人才;社会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F426.82;G12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3

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根植性和集群性,这使文化产业集群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放眼世界,现代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纽约、伦敦、罗马、巴黎、洛杉矶等国际化大都市。这些城市所在国家的文化产业实践表明:文化产业集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企业竞争力、推动一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的文化产业集聚主要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明显特征,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不平衡呢?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文化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数据均是2011年以前的数据,多是从部分文化行业与各省的统计年鉴中整理得出,缺乏一个统一的统计口径。

《2013年中国文化及文化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是我国继2012年出台新版《文化及文化相关产业标准》后的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和文化相关行业数据的统计年鉴,本文拟基于该年鉴数据,通过对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三类文化行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来具体分析我国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考虑到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从文化资源禀赋、社会包容性、文化产业关联度、文化市场效应等角度对引起我国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现状

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我们将我国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批发与零售业。本文采用区位熵指数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度和上述三类文化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得到如下结论。

1.区域间文化产业集聚存在不平衡

从区域间视角来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产业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态势。2012年我国部分省市文化产业集聚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度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我国东部,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文化产业集聚度水平最高,分别为3.998、3.231、3065;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度排名靠后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了河北省外,其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中贵州、云南、三个省(自治区)的文化集聚度最低,分别为0267、0350、0361。从区域特征来看,同中西部地区相比,文化产业集聚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均属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且东部地区服务业相对发达,相关产业政策也较为完善[1]。从2012年从业人员数量看,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自治区、河南省、四川省的文化从业人员数量分别为58.2万人、47.37万人、78.24万人和0.96万人、39.97万人、28.29万人,占其地区就业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分别为5.26%、4.25%、164%和0.475%、0.64%、0.579%。显然,同东部省市相比,中西部省市的文化从业人员数量占地区总就业人数的比率过低。

2.区域间不同文化产业集聚存在不平衡

2012年中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批发与零售业的集聚情况分别见表2―表4。由这3个表可知,我国文化行业

集聚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由表2可知,文化制造业集聚方面进入前10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了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等东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外,江西、湖南也成为我国文化制造业集聚度较高的省份,其集聚度指数分别为0.793、0.975,但同广东省、江苏省等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作为文化集聚度最高的直辖市,其文化制造业集聚度仅为0.726,排在全国第10位。这一方面是因为这里面所说的文化制造业不仅包括文化核心产品的生产,也包括与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如电视机制造、音响设备制造等;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北京市文化从业人员结构有一定关系,2012年北京市文化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为48 282人,仅占北京市文化从业人员总数的8.2%。我国文化制造业集聚度较低的10个省(自治区)仍然以中西部省(自治区)为主,其中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贵州省在

文化制造业集聚方面依旧较低,分别为0.084、0045、0.044、0.039,而之前文化集聚度较低的河南省、河北省均未出现,其文化制造业集聚度分别为0.488、0.448[2]。

由表3可知,文化服务业集聚排名在前十位的省(直辖市)中,除重庆市、陕西省属于西部地区外,其余的均属于东部地区的省(直辖市),其中北京市、上海市的文化服务业集聚度较高,分别为14376、9.618,远远高于江苏省、广东省等其他东部省份。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省的文化制造业集聚度是我国最低的10个省(自治区)之一,但在文化服务业集聚度方面则成了较高的省份。这可能是由陕西省自身的文化资源特质所决定的,作为历史文化大省,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服务业集群成为陕西省重要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2012年陕西省文化服务业从业人数为42 874人,占地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为26%,高于文化制造业所占比重。此外,在文化服务业集聚度最低的10个省(自治区)中,仍然以中西部地区省(自治区)为主,其中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的集聚度最低。

由表4可知,在文化批发与零售业集聚方面集聚度较高的省(直辖市)仍以东部地区的省(直辖市)为主,其中北京市、上海市的集聚水平最高,分别为7.416、6.769;在文化批发与零售业集聚度较低的省(直辖市)中,仍然以中西部省(直辖市)为主,其中贵州省、甘肃省、自治区的集聚度较低,分别为0257、0226、0.096。

二、影响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区域间还是从不同文化行业内部来看,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呢?下面我们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分析。

1.文化资源禀赋差异

文化资源是指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积淀的,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对象、环境、条件、智能与创意的文化要素的综合。基于文化资源的这一定义,文化资源禀赋是指为本地所具有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各种文化要素和文化环境[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源禀赋一定是进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或参与到文化服务提供环节的文化要素,是动态的。文化资源禀赋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无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智能资源。其中,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是指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物、遗址与文化景观,以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区文化特征的饮食、服饰等文化资源,是直接反映某个地区文化资源特征的重要载体,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性;无形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思想资源、艺术审美资源等;文化智能资源主要是指文化人力资本。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生产的区位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即技术差异、自然资源和禀赋差异决定了企业的空间分布。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地区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地区之间的生产区位模式。[4]在国际贸易中,我们通常使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资源禀赋。但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仅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禀赋差异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地域文化特色与特殊的文化资源将赋予不同地区文化产品或服务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差异化优势,并随着本地市场的扩大和文化品牌的建设,形成文化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文化资源的空间依赖性,使得只有当文化生产要素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相互结合时,才可能产生超额的经济收益,形成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进而吸引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本地聚集,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Vanden Bergetal[5]分析了文化资源的地理分布在文化产业集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Camagni等[6]认为文化与艺术资源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2.本地文化市场效应

Krugman[7]指出,在一个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世界中,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此谓“本地市场效应”。作为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一个拥有较大市场的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强该地区的空间集聚力。Baldwin[8]指出,虽然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但无论是在哪种机制下,均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本地市场效应或放大效应。换句话说,本地区需求的一个细微变化都将扩大并引起更大比例的产业再定位。

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的现代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早已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对于一个人均收入较高、人口密集、知识文化与技术水平发达的地区来说,其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往往较高,会导致该地区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应上升,从而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向该地区集聚,产生更大的本地市场效应。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年我国文化消费能力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上海市、江苏省和北京市,其文化产业集聚度均较高且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这充分说明了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进当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而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会进一步增强本地文化市场需求,吸引大量的文化企业集聚到此,使得本地文化市场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3.缄默知识溢出效应

根据Jacobs[9]的外部性理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多样化程度越高,该地区知识溢出的外部效应就越强。这是因为不同产业间企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促进了新技术、新思想在企业间的传递。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会有效促进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和集聚会呈现出内生互动关系,并且知识溢出会影响集聚动态。知识溢出的空间粘性特征,使得经济活动中地理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会导致大量企业的空间集聚,而企业的空间集聚会进一步增加经济主体之间的知识与思想交流的可能性,会降低企业的科学发现与商业化成本,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空间集聚与创新。

与一般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以思想、技能与创意为主要的投入要素,对独有的、有价值的、多样性的、创意性的知识投入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具有重要的作用。1958年Polnay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其中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客观的信息,可以借助语言、书籍等编码方式进行传播,被人学习;而缄默知识是指无法用语言或其他形式清楚地表达,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环境中、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嵌入在知识主体的行动及情景之中,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与缄默知识相比,显性知识的外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当显性知识(如设计专利、著作权、版权等)在未得到有效保护时,会存在企业之间的抄袭与模仿,为了防止侵权问题的发生,文化企业在集群中会有限地传递其显性知识。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主要是指缄默知识的溢出效应。由于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直觉是嵌入在个体的行动之中的,缄默知识受特定语境和情景的限制,表现出高度的空间粘性。这种高度的空间粘性会进一步使得文化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强烈的空间局限性。相关文化企业若想获得这种隐形的知识与创意思想,就必须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进而产生文化企业空间集聚的需求,促使文化企业的空间集聚。文化企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使企业间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成为现实,促进创意思想、技术、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而且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为集群内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环境,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集体效率,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企业聚集在此。

4.社会文化因素――包容性

Florida[10]用3T理论解释城市创意性人才的集聚,认为技术、人才与包容性是推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包容性是一个涵盖范围最广的要素,对一个城市的氛围会产生重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出生率,对创意性人才的吸引也是促进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会降低城市进入门槛,这里所说的进入门槛包括对非本地市民与城市思想的开放程度。较低的准入门槛将会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性人才集聚,促进城市的发展。除了可以吸引文化创意性人才聚集外,一个相对包容、多元化的环境还可以为文化创意性人才提供交流与分享的空间,产生缄默知识外溢性效应,推动城市技术的创新。

5.政府的政策支持

近些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创办文化产业园区、为本地文化企业实行免税或减税的政策。创办文化产业园区、组建各种形式的动漫影视娱乐基地,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途径。例如,地方政府为获得进入园区内或基地内的文化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同时这些企业在土地租金支付方面也可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这些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吸引文化企业向本地区的集聚。

三、影响我国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因素的实证检验

1.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LQij=α1βl∑lAli+ηl∑lCli+εi

其中,βl∑lAli=βl(Endi+poli+toli),ηl∑lCli=ηl(kno+mar+dum)。我们将基于区位熵指数,构建一个反映地方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差异的指数LQij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影响中国区域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关键因素。LQij=lqij/lq,反映了各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度的差异,其中lqij为区位熵指数,lq为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区位熵水平。区位熵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内某产业的集聚程度在一个国家的相对水平,它排除了区域的规模差异因素,准确地显示出一个地区中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真正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布水平及该区域的优势产业。具体公式如下:

lqij=(Eij/∑jEij)/(∑iEij/∑i∑jEij),其中,Eij代表地区i在产业j上的就业人口。

在解释变量方面,Ai反映了影响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差异性的因素,具体解释如下:

End(文化资源禀赋):End=Ai/Mi,其中Ai代表全国各地区博物馆文物藏品数,Mi代表各地区的市场范围,本文将采用各地区总人口数表示。

Tol(包容程度):我们将选取Toli=Fbi/Li的指标测算地区的包容性,其中Fbi表示某地区外来人口数量,Li表示该地区人口总数。

pol(政策效果):我们将选取各地区地方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总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例来衡量各地区的文化政策支持效果。

此外,考虑到其他影响文化产业集聚差异性的因素,但由于本文选取样本数量较少,难以避免由于共线性所造成的回归结果不显著,因此,本文仅选取几个已达成共识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具体解释如下:

mar(文化市场效应):选取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重来衡量各地区的文化市场效应。

kno(知识溢出效应):Jaffe等认为如果被批准的专利数量越多,则可认为该地区知识外溢的效果就越多。Jaffe选用专利数目,以各州为单位,所以,我们选取各地区被批准的专利数量来代表各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

dum(区位虚拟变量):本文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考查不同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差异,dum=1表示该省(直辖市)为东部地区;dum=0表示该省(自治区)为中西部地区。

2.实证结果

首先,为消除异方差,本文对模型中变量全部取对数,利用Stata11软件采用稳健性OLS回归方法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性的关键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

从回归结果来看,无论是作单独回归(模型①)还是加入控制变量后进行回归(模型④⑤),文化资源禀赋(In End)对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性影响均不显著,如在模型①⑤中,文化资源禀赋t值分别为1.56、1.43,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社会包容性方面,模型②③④⑤中社会包容性In tol对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性呈现正向的显著影响。其中,模型②③的系数分别为0.546 089、0522 694 9,十分接近,这说明在一个高度包容的大城市中,政策的扶持不会削弱城市包容性对文化企业集聚的作用。但是,加入控制变量后社会包容性的系数略有下降,这说明随着地区内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对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文化企业聚集到该地区,降低社会包容性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同样,对于一个拥有较多高学历、创意性人才的地区,人才的集聚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地区内缄默知识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吸引文化产业的集聚,削弱社会包容性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加剧区域间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在政府政策效应方面,模型③中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In pol)对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性影响呈现显著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模型④⑤引入控制变量,政府政策效应的解释变量呈现出不显著特征,这说明随着知识外溢、本地市场效应的增强,政府的政策扶持效应不再是影响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关键因素。此外,在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⑤中,变量In mar、In kno对文化集聚的不平衡性均存在正向显著性影响,其估计系数分别为0102 376 8、0.365 040 9。最后,从区位角度来看,模型⑤中区位虚拟变量dum对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呈现正向的显著特征,且系数为0253 672 5,这说明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东、中西地区间还存在其他因素,如人口密度、基础设施水平等,影响着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

上述实证结果反映了下述几个事实。

第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存在着大量的文化资源禀赋,如四川的“大熊猫”文化、山东的“孔子”文化,但文化资源禀赋变量的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力度依旧较弱,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11]。

第二,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提升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方面并非十分显著。近些年,在地方政府文化产业政绩要求和一些学者对文化产业园区大肆宣传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都力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此来提升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然而,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的成立应该是民间自发的,而不是由政府说了算,政府过度干预反而会由于行政和人为因素使得一些“跑得慢”的企业成为冠军,从而严重打击了优秀民营文化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城市包容性成为造成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个城市具有包容性,该城市的人口结构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接受外来人口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学历、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显得更加积极与主动,可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人才的聚集,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造成不同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平衡。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讨了我国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影响因素,采用区位熵指数分别对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无论是分行业还是整体测算,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其中,东部地区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为此,笔者对影响我国整体文化产业集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包容性成为造成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而文化资源禀赋、政策效应并不是造成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此外,区位因素、缄默知识外溢和本地市场效应也会对文化产业集聚不平衡产生一定影响。

为缩小地区间文化产业集聚的差异,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笔者提出下述建议。首先,各地区应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力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特征的文化旅游,大力推进演出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行业的结合。其次,应尽快落实中西部地区人才优先引进战略,提高外部人才引进的福利标准,破解人才瓶颈难突破问题,促进中西部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再次,政府应减少对文化产业的行政干预,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的角色转变,赋予文化企业在市场中更多自。

文化产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竞争力和根本因素。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文化市场中出现了文化创意人才的缺口,更使得那些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文化创意人才尤为缺乏,使得文化人才的流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共享,地区文化产业的集聚难以形成。为此,我国应该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完善文化创意人才激励机制,拓宽选拔渠道,开辟选聘途径,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力度,创造优秀文化创意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永兴,徐鹏.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集聚: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 经济经纬,2011(6):47.

[2]钱学峰.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袁海.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及效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瑞典]伯特尔・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M].逯宇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Vanden Bergetal.City marking:A multiattribut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1998(5):475.

[6]Camagni R,Gibelli M C,Rigamonti P.Urban mobility and urban form: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2):199.

[7]Krugman P.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l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0(5):950.

[8]Baldwin R.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2):253.

[9]Jacobs J.The Economy of Cities[M].New York:Vintage,1969.

第7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资源潜力 评价 贵州省盘县

中图分类号: I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如果想要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是否有发展的前景,那么就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情况,并且还需要对旅游的资源是否是经过合理地开发与使用,是否能够帮助提升旅游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科学性地评价。有关旅游资源评价的方面,我国也进行了比较细致地探索和研究,尤其是我国旅游部门颁布的一些规定文件等都能够成为对旅游评价比较好的研究资料。尽管,现在因为在实际的实行上还有很多不统一的说法,造成了一些争议,但是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研究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际的标准,大多数的研究学者都会将客源与地理环境相融合,根据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基本状况来建设相对应的评价目标的系统,这对遗产地旅游的资源评价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设立了一些系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探索贵州省的盘县的农业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也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的合理性或者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并且主要是对旅游地区的生态自然的适应性与气候的适应性作出了评价。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过程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一些旅游资源的研究学者以前对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研究过,这些研究的数据和资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给建设梦游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系统提供基础性的参考。如果要将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地的资源转变成为旅游的资源的可行性的程度上看,必须得考虑到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资源的自身特点与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盘县的农业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评价跟别的地区的旅游的资源发展前景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它的评价的基础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的保护,所以在进行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里,需要全面地对盘县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复杂性、淳朴性等特征。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类型

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分成两类:主要的资源与辅助的资源。而每一种类型还都拥有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的存在的方式。所以,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能够被分成主要的和辅助的两种一级的资源类,而主要的资源与辅助的资源又都分别有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等四个二级类的资源,而三级的类别需要按照各个区域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具体的特征来分类。

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了才有资源的全面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农业的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的特点的评价方式,另一个是地区的旅游的发展的适合性的评价方式。这两种评价方式都是运用了指标的得分加权的相加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三)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资源的潜力评价的内容与指标系统

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的指标系统中包含了评价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自身的旅游资源的特点的指标的系统与评价旅游的发展的合理的指标的系统这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主要挑选的是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优点、区域的范围、特点、等六个指标,旅游资源的合理性是主要关注资源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气候的适合性、地质的适合性、交通的畅通性等等。根据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无形与有形的资源的模式,并对其做出评价的过程中运用一样的指标,但是因为不一样的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方式等的不同,所以所要传达的内容与计算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

(四)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的单元的选择和数据的转变方式

尽管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资源里相关的大多数都是自然遗产的方面,对它的特点实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将自然单元当作主体,但是由于评价的结果的对象是行政的区域,所以就将行政的屈原当作评价的单元。自然单元的资料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将它转变成行政单元,在进行转变的时候需要将GIS的分析的方式当作基础。农业的文化遗产地里面的遗产乡镇的单元都是行政单元中的基础的部分,但是农业的文化遗产里面的梯田等自然和文化的景观方面的遗产使通过图斑的叠加的方法进行分析。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的前景的评价的研究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概况

贵州省的盘县地区的新民乡处在盘县的东南方位,邻近红果县城、普安县兴义市。全乡的整个的土地面积使135平方千米。新民乡一共包括了十七个行政村,一百八十个村民小组,总计有一万多户,共四万多人,并且在村民中还有汉族、回族、布依族等很多的民族居民。新民乡的土地的资源是非常地丰富的,气候适宜,旅游资源非常地具有发展前景,在二点三亿年前的一些具有特别高研究和欣赏价值的羊圈海生爬行动物的化石,由此,盘县新民乡被誉为“贵州龙的家乡”。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综合性评价

1、盘县地区的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的资源发展的前景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体现出来中间偏高,而周围比较低的形式,农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优点的体现,旅游的发展的东部地区会是整个县城的农业的文化遗产的了才有资源的发展前景最大范围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四格乡、关镇、乐民镇、新民乡等九个乡镇。

2、稻田等一些农业的文化遗产的主要的遗产旅游资源的分部在相比之下就变的比较少,而且交通的畅通的运行相比之下也比较差,这些都是盘县西部地区的农业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重要的局限性的方面,通过海拔、土地的坡度等一些特别的地质的环境下而形成的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但是因为交通等一些基本的设施的不健全会对农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贵州盘县的稻鱼共生的农业文化的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的数据说明了,旅游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包括了新民乡、四格乡、关镇等九个乡镇。

三、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可以看出,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遗产类和新型的资源,并且在资源的潜力的评价过程中重视了无形的遗产资源的关键性,但是因为一些乡镇的尺度的无形的资源无法用数据准确地体现,并且主要的无形资源在盘县的地区里的分布也是非常地广泛的。把农业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生态与特殊性当作评价的因素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应用主观的判定的定量的方式,但是还需要进行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业红.成升魁.钟林生.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6)

[2]王金伟.韩宾娜.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5)

[3]杨晟.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8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体制机制创新 产业融合 人才培养 风险投资

近年来,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借势京津等地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倾力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并逐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始走上从旅游名区到创意名区的发展之路。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更突出的是体现在对于传统产业的融合、升级和带动上,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特性及发展背景不甚了解,就会在认识和实践上陷入一定的误区。因此,对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而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引导是关键。

北戴河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006年起,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是被作为北戴河“四大经济增长点”之一来培育。首先通过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讲座,使北戴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区科级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对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特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链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其次,聘请专业机构规划北戴河,明确产业选择及发展方向,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借鉴与指导;第三,北戴河基于优良的自然生态优势,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戴河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内容创意与交易传播这两个经济附加值最大的环节。同时,利用特色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将自然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相结合;利用夏季广大的客流量,不断更新旅游观念,重点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北戴河独有的区位优势,把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大园区搭建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发展高端文化产业。

在政府推进下,北戴河挖掘和展示“夏都”的文化底蕴,打造“博物馆之城”和“文化创意基地”两个品牌,实施了“七馆”、“五基地”建设。打造出“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四季品牌。同时,教育培训、软件研发(动漫)、网络媒体、广告公关策划、会展经济等七类行业也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文化、自然资源正在形成一种产业动力,推动北戴河创意名区的快速发展。

北戴河现存老别墅130余栋,是中国四大别墅区之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对老别墅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成“五凤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雍剑秋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五凤楼艺术家工作室和汉衢艺术馆,为知名文化企业、著作人、文化人提供幽静、富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创作和居住空间。

以老别墅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对钟情于文化创意的企业家、学者、文化创意企业等,特别是产业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的总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已经入驻的部分知名文化企业总部,聚集在老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上,不仅创造了北戴河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条件,也赋予了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机遇。

北戴河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但正面临着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期,也面临着同类海滨旅游区的竞争。面对目前旅游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戴河正在积极转变开发思路,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景观设计大师对部分建筑、街道、花园进行艺术化设计,提升城市的艺术品味;引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创意旅游、文化休闲、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将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性文化创意产业大园区进行包装,逐步达到文化创意与旅游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机制创新不足。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雏形,但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的产物,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明显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殊组织形式认识不够,忽视了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完整思考;二是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创意重视不够,结合本土文化的内容原创不足;三是政府推力强大,而本土企业动力不足,行业聚集带动作用小;四是尚未形成适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政策导向作用不足。

创意人才缺乏。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但行业领军、内容创意、技术、营销、管理等相关人才奇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创意人才缺乏认识。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创造性的个体创意精神,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二是对本土创意人才重视不够。北戴河的创意人才大多属于“候鸟型”人才,春夏姗姗来迟,秋冬又匆匆飞去。尽管北戴河对创意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候鸟型”一流人才,也需要长期根植于本土的创意人才。

融合深度不够。创意产业的天然属性和产业依托决定了它与旅游产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机制,这方面北戴河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跨部门联动协调制度有待建立;二是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中充分利用创意产业手段显然不足;三是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提升旅游项目中的创意含量,创新商业模式,最终促进产业融合的意识不强。

未来发展对策

全方位打造创意名区。继续发挥政府作用,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凸显出来。对北戴河而言,创意精神的引领和渗透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致力于树立“创意名区”的声誉,进一步扩大“老别墅文化创意中心”的影响力,将焦点集中在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创意设计、建筑、媒体等领域,扎实开展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意旅游名区工程,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拉伸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

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人的创造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体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从资源到资本再到市场的多重转化。通过创意将北戴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突破北戴河有限的资源约束,促进各类资本(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转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创意名区”计划,通过将创意、艺术、文化、商业等整合为名区发展计划,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激情。应努力探索把北戴河建设成为有利于社会整体福祉与创意人才培养的宜居城市与宜居社区,构建发展创意经济的条件,着力培育居民的创意能力,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以实现从旅游名区向创意名区转变。

建立创意学院,培育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名区资源优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北戴河创意学院,实现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建设实行董事会制度,园区内组建创意学院,由创意学院牵头实施联合协作,将创意、设计、制作和生产整体推进,逐步形成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生产实践一体、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同时,利用名区优势与京津著名大学的艺术和传媒学院建立良好的关系,长期保持与一流创意人才的紧密联系。

着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具有原创意识和创意精品意识内容、创意人才以及欣赏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制定出台有关评判标准,评选创意产业集聚区领军人物,使其产生更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三是合力培养高端营销人才。打通学科壁垒,培养创意产业营销复合型“通才”;四是开设创意人才培训和服务平台,举办创意产业活动周、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等大型综合性的活动交流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意人才成长和工作的包容环境。

走出创意资本之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企业对接,形成多种资本形式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资机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文化创意企业担保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开办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企业自身特点,实现设计创意、收益权、作品与个性化服务等无形资产的有效质押。

第9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开发;黄冈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517-04

Investigation,Evalu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Huanggang City

CHEN Li-jun,KE Zhen-tang,WANG Ji-shi

(Business Colleg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GB/T 18971-2003), a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o the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Huanggang city was gave. First, combine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quantity, grad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 wi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uanggang city, and then, an overall evaluation result to the red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nggang city was concluded.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ideas to red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nggang city, the ideas included four aspects that are the overall goal and kinetic positioning, theme and image positioning, overall layout and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tents.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mote the re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Huanggang city.

Key words: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exploitation; Huanggang city

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家的重视,然而红色旅游资源却亟待进行科学的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是对其进行规划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红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则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无论是从狭义还是广义去理解,红色旅游资源都是稀缺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是早期中国革命的中心区域,也是新时代“红色”精神的生命家园。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黄冈市红色旅游的发展问题[1-5],但研究数量较少,缺乏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调查研究。因此,笔者在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与评价研究,旨在为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依据,以促进黄冈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踏勘、重点详查与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行业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1-2003),将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类整理,依据该标准中“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确定的评价项目——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附加值,以及评价赋分标准与评价方法,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单体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再根据式(1)得出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综合分值后进行等级评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

P=■bi (1)

式中,P为旅游资源单体综合得分,bi为旅游资源单体第i项指标的等级分(详见GB/T 18971-2003)。

依据取值范围,将旅游资源单体分为5个等级:P∈[90,∞),五级,在国内占有很高地位,资源整体上具有世界意义。P∈[75,89],四级,在区域内占有重要地位,资源整体上具有全国意义;或在国内属于少见。P∈[60,74],三级,在区域内占有较高地位,资源整体上具有省级意义,价值高;或在省内属于少见。P∈[45,59],二级。P∈[30,44],一级。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P∈[0,29]。低于三级则近期开发价值较小。

2 调查、分类与评价结果

2.1 调查、分类与等级评价

按照国标(GB/T 18971-2003),红色旅游资源既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所,也包括与之有关的人造景观,主要属于遗址遗迹类(E)和建筑与设施类(F)。通过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并进行等级评价,将三级及以上等级的红色旅游资源列出,见表1。另有7处三级以下旅游资源单体,分别是浠水闻一多纪念馆、蕲春高山铺战斗遗址、黄梅红十五军诞生地、武穴田镇渡江战役遗址、黄州陈潭秋故居、团风烈士陵园和林育南故居。

由表1可知,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在三级及以上的有14处,高等级的资源数量较多。隶属于2个大类、3个亚类、5个基本类型。涵盖了遗址遗迹类(E)和建筑与设施类(F)两大类社会人文旅游资源。其中,遗址遗迹类有1处,位于1个亚类,即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隶属于1个基本类型(EBA),即历史事件发生地;建筑与设施类有13处,位于2个亚类,分别是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隶属于4个基本类型(FEA,FDB,FDD,FDF),其中6处为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2处为特色街巷,4处为陵区陵园,1处为会馆。符合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基本以名人故居、纪念陵园为主的特点。

从资源品质来看,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品质好,等级较高。其中五级单体有2处,占总量的14.28%;四级和三级各有6处,分别占总量的42.86%(图1)。

从区域分布看,数量上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别山区域的红安、麻城、英山、罗田4个县,空间组合较好。红安7处,占总数的一半;英山、罗田各2处;麻城3处。等级上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红安五级资源比重最高,黄冈市2处五级红色旅游资源均位于红安,四级和三级资源比重也不小(图2)。

2.2 总体评价

结合黄冈市旅游资源开发概况以及对红色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

2.2.1 红色文化浓郁,资源类型丰富 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均留下了大量珍贵遗迹和精神遗产,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单体活动场馆等资源类型都有代表性景观,反映党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阶段的革命历程。老区文化、红军文化等几大主题特色突出,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革命教育意义巨大,具有浓厚的怀旧色彩和体验价值,依托区域内优越的山水景观资源,是开发主题类休闲体验项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2.2.2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黄冈市隶属于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这里的红安县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国家主席和韩先楚、陈锡联、郭天民、王近山、王建安、胡奇才、聂凤智、秦基伟等223位“红色将军”。

2.2.3 资源等级结构合理,且空间呈组团集聚分布 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品级结构合理,区域内共有红色旅游资源单体14处,其中五级单体2处,四级和三级均为6处,其余红色旅游资源还有多处。且红色旅游资源单体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在红安县,红安形成了旅游资源集聚的龙头,为红色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以及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2.4 资源组合好,开发潜力大 黄冈市不仅仅是红色片区,教育资源、名人资源、绿色生态、历史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也很突出,具有成为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潜力。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具有垄断性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丰碑“别样的红”。另外,这些红色资源的载体——黄冈市的广袤土地有着美轮美奂的山水景观和特色民俗,能够完全迎合现代休闲旅游“自然(Nature)、怀旧(Nostalgia)、回归(Nirvana)”的“3N”时尚。“中部绿岛”大别山是我国南北和东西物种交集荟萃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许多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尚未开发的名山处女地,具有文化和生态开发的广阔市场空间。红红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俗结合以及多种方式融合的模式,会形成有较大影响力、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综合旅游地。

2.2.5 区域空间大,互补性强 目前黄冈市的红色文化开发仍不足,绿色生态也几近处于未开发阶段。这些后发资源凭借着郑州、武汉、合肥三大城市群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先发资源形成互补,通过有效接续,培育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3 开发思路

3.1 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

3.1.1 总体目标 在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黄冈市将经过5年的整体培育期、5年的快速发展期和5年的全面提升期这3个红色旅游发展“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经历1年的启动期、2年的建设期和2年的完善期),发展综合型红色文化旅游和特色专项旅游,通过整体打造红色革命旅游精品网络体系,到开发期末,将黄冈市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经济强市、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级体验型红色旅游目的地。

3.1.2 功能定位 通过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红”感召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扶贫功能、旅游功能、保护文物功能等五大功能。

3.2 主题和形象定位

3.2.1 主题定位 黄冈市位于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红军故乡、将军故里,又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并结合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分布及其特色进行对比分析,将黄冈市红色旅游的主题定位为“苏区首府、千里跃进/将军摇篮、红军故乡/传奇人生、革命老区”。

3.2.2 形象定位 对“苏区首府、千里跃进/将军摇篮、红军故乡/传奇人生、革命老区”的主题进行深度挖掘,透析出黄冈市红色旅游最强的形象基础元素。结合黄冈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以及与我国其他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形象的对比分析,将黄冈红色旅游的形象定位为“魅力大别山、红绿总相宜”。

3.3 总体布局

在黄冈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黄冈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性、区域与特色分布情况,以及所处的国家红色旅游网络分布,确定黄冈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一带、一个龙头、两线、四个重点、九个目的地、十四个重点景区”,形成了“1124914”总体发展格局,形成各有龙头、互为支撑、重点突出、市场广阔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一带是指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一个龙头即指红安。两线是指两条精品红色旅游线,一为外线“武汉—红安—麻城—罗田—英山—岳西—霍山—六安—金寨—商城—新县—光山—确山—郑州”;一为内线“龟峰山—天堂寨—英山—罗田—浠水—陈潭秋故居—林家大湾”。四个重点为红安、麻城、罗田、英山。九个目的地也即是九个红色旅游目的地县城,分别为红安、英山、麻城、罗田、浠水、武穴、黄梅、团风、蕲春。十四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也即是资源评价中隶属于三级及其以上的旅游资源单体,见表1。

3.4 重点建设工程

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线,以红安为龙头,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命名列入百个经典景点的红安、麻城、罗田、英山为依托,整合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红安重点建设七里坪长胜街、李先念故居、董必武故居;麻城重点开发乘马会馆;罗田重点开发胜利老街;英山重点开发段氏府、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在规划中后期,浠水重点建设闻一多纪念馆,蕲春重点开发高山铺战斗遗址,黄梅重点开发红十五军诞生地,武穴重点开发田镇红色渡口,黄州区重点开发陈潭秋故居和白潭湖红色旅游区,团风重点开发烈士陵园、林育南故居。

4 结语

红色旅游将成为今后国内旅游的热点和亮点,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缺乏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研究严重制约了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本研究依据国标GB/T 18972-2003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黄冈市红色文化浓郁,红色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资源等级较高且结构合理,在空间上主要集聚分布于红安、麻城、英山、罗田四地。黄冈区域内旅游资源特点鲜明,资源类型组合互补,开发潜力大;具有强势开发后劲的黄冈市与周边区域易于形成互动对接、共谋发展的格局。以“苏区首府、千里跃进/将军摇篮、红军故乡/传奇人生、革命老区”为开发主题,依托“魅力大别山,红绿总相宜”的形象定位,紧抓重点建设工程,形成“1124914”总体发展新格局,以期实现将黄冈市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经济强市、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级体验型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月华.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生态经济,2010(2):109-111.

[2] 张春锋,聂 坪.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开发浅议——以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为例[J].经济师,2008(8):265,267.

[3] 李月华.黄冈红色旅游品牌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 28(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