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第1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01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随着社会整体节奏加快,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给学校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自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若干文件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部分学校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当前课程形式反思有利于更好贯彻部委文件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部分省市着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截止目前,大部分省市的学校开设了该门课程,配备了专业教师,设立了咨询室,并编写了百余种的教材或读本。这些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者联系的纽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起步晚,可借鉴的经验不足,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

2.1 课程地位尴尬

尽管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该课程,但在有些学校该课程处境却不如人意。有学者对开设该课程持相反态度,认为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情绪、行为等不适合用课程的方式解决,因此将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没有实际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班会、品德教育中,避免课程化。另外,还有学校将该课程工具化,应付检查,或课时被其他学科不时挤占,课程实施无保障。

2.2 课程运作的弊端

在开设了该课程的学校中,其实际运作也差强人意。

首先,课程取向存在偏差。教学目标存在传统学科化、理想化倾向,表现在大多数教师对于如何开展了解尚浅,机械套用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使得该课程变成了纯粹的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讲授倾向突出,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学习压力增加。另不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习时间、活动等并不以学生为主体。众多教材也存在取向偏差或部分教材有传统化教材倾向。

其次,组织实施存在片面化倾向,表现在认为该课程就是测验,就是做心理咨询,就是讲课。这些认识导致该课程被人为破坏,甚至出现心理测验接连进行,过于随意。结果分析不当,或孤立的按评分解释,不顾及学生承受力,或没有反馈,或将分数公布。而认为该课程就是咨询的,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范围缩小,设备闲置。个别学校中该课程甚至由校医兼任。

再次,课程评价混乱。该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课程,没有配套的评价理论指导,照搬传统学科评价方法,用量化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很难反映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评价也是有失公允。因为成绩并不和行为一一对应;个体动机、态度等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但其评价存在多元化,不能用单一分数笼统概括。

最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该课程大多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等兼任。这些人员对该课程理解尚未透彻,仓促上岗,很难保证课程的质量。

3 课程现状的思考

基于以上事实,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造成现状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简单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

其一,学校管理者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面对新型课程,许多管理者认识还不够到位,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以下误解:第一,认为我国教育没有发展到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步,没必要单独用课程形式开设;第二,学校管理者在当下社会舆论压力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压力”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流于表面。第三,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课程是唯一的途径。这些认识不足或者矫枉过正的做法,必定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其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观念陈旧、僵化。当前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或者其他科任教师担任,对于此门课程的态度往往受到先前个体经验的影响,无形当中将之前的工作模式带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应呈现班会偶尔提及、德育教育化、医学化和学科化等形式。在该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被缩小了,对象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其三,课程评价体系单一。该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用传统学科评估方法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是不适用的,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的一面,与传统学科有很大不同。

其四,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现阶段该课程不如人意的原因和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几位专职心理教师要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量”超载”。此外,心理教师的待遇和评定等没有得到相同的对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外,应对兼职教师定期、系统化培训。

4 启示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管理者要切实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将该课程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并真正实施。第二,更新教育观念。要立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目标。第三,建立客观、新型的课程评价体系,避免评价者主观认识影响,同时注重评价体系的多元性,体现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差异性和主体性。第四,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保障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利益,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学校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55-58.

第2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

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另外,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还要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则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但从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健康教育课事实上正面临不能长期持续开展的危机,乃至有逐渐消失之虞。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关系,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依然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影响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因素

对学校健康教育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层的相关意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健康教育很少被纳入其决策的范围之内,进而导致在履行教育职责时缺乏主观能动性。201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一再强调体育与健康课不是原来的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合并,但并未明确健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未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作出新的规定,其结果是使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连带而来的是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人体生理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等自然学科领域,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学科领域,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很强的社会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和素质较低的问题[2-3],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对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鉴于许多教师对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理解相对滞后,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正确领悟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健康教育是以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为手段,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4];实际上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更在于促进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达到知、信、行统一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着力倡导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主题:传染病的预防;合理营养;心理健康及社会环境;口腔健康等个人健康;家庭生活;生殖健康;人口教育等。1992年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强调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而要使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生转变,主要还须依赖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其他任何课程均无法完成相关的任务。而学校体育教学则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传授运动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求通过锻炼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门课程。

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构想

构建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要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在赋予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最基本途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有特定的教学内容、规律、教学手段[3],不同于一般的卫生宣传,其着眼点在于如何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态度,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框架,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如《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规定,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小学每学期6课时,初中和高中每周0.5课时,并要做到“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在国外,美国从幼儿园到11年级都设有健康教育课程,并有一整套课程设置、配套管理服务[5]。提示,学校应通过开设正规的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从小学到中学系统、连贯的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格局除基础型课程外,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学校可成立校长负责下的学生健康发展中心,由心理辅导、卫生、体育和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健康教育教学组,并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落实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任务。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日宣传活动、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纳其他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校健康教育形式,如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教育的实施效果。

第3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出路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少,所以现有的经验并不是很成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先后出台文件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但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实行方案,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诸多问题[2]。

(一)课程重视度不够

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职能部门对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意义,虽然教育部要求以必修课程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但这项要求并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误解,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在课程教学中,根本不关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只注重教师怎样在学期中考核,所以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也没有发挥出其作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国内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时间短,所以在课程讲授时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着眼于矫治性与预防性,所以设置的学生发展目标重点偏低。教育部并没有对课程的属性做出规定,所以有些学校直接将其设置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背诵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做到完善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程学习中没有得到提升,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还有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织在一块,模糊了两者的概念。

(三)组织形式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讲授制。从课程性质来划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研究不足,所以无法安排有效的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心理情感体验,从而忽视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塑造,无法有效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四)课程评价缺乏科学化、专业化

从当前的评价体系来看,考试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这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无法评估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符合教育部要求开设这种课程的初衷[3]。课程评价是通过信息的采集,针对目前开设课程的实施计划作出有效调整的一种方式,如果其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出科学化、专业化的真实现状,那么这种评价标准就是失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处在没有正确指导的狭隘化评价体系中,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伟大使命,这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仅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健全完整的人格。所以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真正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教会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

从教育学家杜威和罗杰斯教育理论中得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健全的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态,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应该具备完整、独立的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教会学生面临困难的解决办法,在人生的发展中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遵循个人身心成长规律对课程的设置做出调整,确定正确的目标。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中可以发现,教学分为五大步骤,即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产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设想假设问题解决的办法、检验方法解决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这些方面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4]。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容易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丰富教学体验,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未来的发展后劲,才是高校开设这种课程改革的成功,比如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创新评价体系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出发,其评价体系不是依靠传统的纸笔测验做出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课程评估,比如平时课堂中的参与表现、心理测试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师生交流方面考核,主要考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评价体系中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从科学、客观、全面的角度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重视实践课程的拓展,结合课程开设的设定目标,促使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第4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结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关心学生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悟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人生真谛,为现实生活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19世纪以前美国学院的课程几乎全部都被规定为必修的课,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择专业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实施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别。“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在当时成为课程建设层面争论的焦点。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的观点进行辩护,他在文中说明:“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2、推进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活动周、各类社团和学生工作等方式,使在校高职生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切身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塑造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里。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校内橱窗、班级板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的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第5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近几年高校发生的一系列事件,2004年的马加爵杀害舍友事件,2007年几大高校跳楼事件,2013年黄洋被投毒事件等等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9号)就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高校也已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还不够长,在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弊端。本文直面这些弊端,提出几点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不达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初的目标定位在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上,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目标已由从“预防”和“矫正”转向了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还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还停留在最初的目标上,长期忽视发展性目标,以致较少开发学生应有的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转变教育观念,设立三级课程目标,逐步达成最高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三个,第一级目标是预防目标,第二级是治疗目标,第三是终极目标即发展性目标。大部分学生是心理正常的人,存在心理问题的只占少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正常的学生,所以发展性目标在高校应该占据主要地位。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时以预防治疗目标为辅,发展性目标为主,在关注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侧重点有所偏颇

教学内容往往是根据课程目标来选定的。由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设定在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偏重正异常心理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上。忽视与发展性目标相一致的内容。

(二)围绕三级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在三级目标的指引下,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既有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些内容可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又有治疗心理问题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如何挖掘内在心理积极品质的学习。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同传统学科一样,主要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生成性课程,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王普霞提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未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广播,校刊,橱窗等隐形课程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学生。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达成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参与式体验等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如采用知识讲授、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情景设计,活动游戏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激发自我心理潜能,更充分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在注重显性课程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情景剧等校园文化生活,橱窗,广播等方式影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模式

(一)评价方式不合理

刘海燕指出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部分高校还未探索出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的有效途径。当前大部分高校主要还是采用考试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来对教学进行评价。然而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其不应只是知识的考查,更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潜能是否得到挖掘,发挥等。

(二)针对三级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采取考试或书面作业方式只会损害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的积极性,因此当前高校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针对三级目标提出相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服务。如在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普及中可采取考试,自我评估等方式测查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中,可采用自我反思,深度访谈,学生互评,情景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在潜能的挖掘中,可采用学生互动分析,自我分析报告,档案袋分析法,日常行为表现等方式进行。

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不断自我探索完善的过程,只有结合时代的需求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 2009(12).

第6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41-01

高节奏的社会生活,高压的生活环境,给当今的中小学生带来诸多的认识极限和生活困惑,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必然要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成为当今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尝试众多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之后,最具有实效性、最便于操作的应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体验、参与、交流、合作学习,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及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课程改革想要有效有序开展,心理疏导须先行。教师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效得提升了学生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心里承受能力,大力促进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序进行。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科课堂教学,极大地发挥了学科课程的功能作用,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和广度,对学科教学本身具有较大地促进作用,即增加了学科教学的着力点,又理顺了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实为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另外,针对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现状,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参与策略是有效应对当前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的最佳途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教育要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做好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则近其道”。因此,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同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不同教师的教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就会给学生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激发学生的亲近感;教师充满期待信任的眼神,就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勇于应对挑战;教师清晰条理、恰当到位地分析问题,就会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教师的语言诙谐幽默,就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如此种种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精神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学生在不同教师的带领下产生表现迥异、效果天差地别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要对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掌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用新课程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树立新课程理念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其一是教师要树立现代学生观。明确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和有潜力的人,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需要尊重、理解和鼓励。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二是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督促者,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力的挖掘者,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三是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社会需要的人才多元化,只要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能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就是人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引导。要坚持“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感受。教师要有目的地解读新课程理念,尤其是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向更加明确具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科教学思想形成共识。

在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的理念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一是有效备教材,善于挖掘各类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各科教材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或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善于挖掘教材的切入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在枯燥的地理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有关的物候知识,在介绍物候知识时重点讲解其对动植物的影响,认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意外和挫折的心理。

二是有效备学生,善于抓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差异的导入点。学生心理状态各异,教学环境有差别,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效备学生,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同一教学环境的心理个例差异,抓准课堂教学的导入点。在导言设计、问题提出、知识讲授、知识生成、难点突破及课堂调节等方面,要拎住一条心理健康教育主线,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紧张有序和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到知识,在紧张的思维中获得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思想得到升华。

三是有效备课堂,善于落实课堂心理健康教学的接触点。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形象美、教态美、语言美和情感美,通过饱满的热情,殷切的希望,亲切的话语,丰富的手势,深入浅出的讲解,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类推进等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和接触点,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殿堂,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整的解题过程、有见解地提问、回答问题的勇气等心理能力的闪光点,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学困生”,更应让这些学生体验“成功”,既增强学习本学科的信心,又增强学习其它学科的信心。

第7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研究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7个方面,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应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 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些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内地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内容研究、教育途径研究和教育模式研究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教育内容研究。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趋于一致,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将沿用这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第二方面,教育途径研究。总结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甚至是专业课程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中是普遍认可的途径。本研究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区别对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第三方面,教育模式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本研究认为首先应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标,通过目标分析来确定教育模式。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进一步体现出政策支持的强大力度。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跨入大学后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没有。近两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不断完善,结合重庆师范大学近两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对课程发展情况整理如下: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设为通识选修课程,从课程设立之初的只针对新生年级学生开放,发展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按照学校通识选修课程相关规定,全部课程含有7次课,共计20个学时,修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计1个学分。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目标成就未来、情绪、人格、爱情7个话题,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授课主题。第三,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为辅。第四,课程以考查方式进行评价,内容以学生的收获和体会为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完善中,但仍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课程管理与运行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现状总结如下:一是课程理念缺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应淡化专业和文理科的区分,突出课程的发展性与指导性作用。二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在实际授课中有的教师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重点,有的教师则以内心体验和行为认知为重点,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明确该门课程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三是教学随意性较大。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只定了主题,没有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同一主题由于任课教师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效果受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四是考核方式缺少实践环节。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策

(一)明确课程定位及目标,丰富课程实施形式

高校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专业学习及第二课堂等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主动性、普及性、预防性等特点,将此列为公共必选课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了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力度,切实做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培养人格健全、心智健康、思想积极正面向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自我认知层面确立课程目标,通过传授心理学先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固定的内容,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研究,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规范课程内容、丰富授课形式是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深入进行心理学理论研究,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结合课程目标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拓展教育平台,建立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网络;理论讲授、活动体验课、心理咨询和网络教学课相结合等,从加强学科建设的层面加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

(二)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从学校和学院多个层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部门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士负责,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计划和内容,同时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微调,统一指导授课,加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专业知识、个人魅力、积极心态、言语能力方面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壮大队伍成员,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参与到课程设置和建设中,另一方面加强已有队伍师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和成立心理咨询坊等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拓展教学领地,创新课程安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加强学科建设和投入力度。

(三)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难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应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 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些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方向。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及课程说明,能够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成果。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点突出教学内容设计,形成每次授课的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式、教学流程等内容。同时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总结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利弊,心理专家、授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多方参与,通过实践活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对课程结果进行评价,切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雍克勤,焦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材,2011(29).

[2] 岳中方.从“柔性要求”到“刚性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解读[J].心理教育,2011(12).

[3] 张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研究[J].心理扫描,2011(2).

[4] 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04).

[5] 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教思政厅,[2011]1号.

第8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2.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3.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2.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3.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

[2]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