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特长生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特长生培养计划

第1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部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 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第2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 实践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203-02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理工科的教学质量。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随着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成立,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的出台,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育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和调整。对于地方高等院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将是地方院校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培养、认知调研能力培养,以及各类设计课程案例点的选择等各方面密切与地方相结合。系统挖掘武陵山地区建筑、村落、城镇等特色,并将其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教学各个方面。同时,与地区相关设计和管理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探索出一套具有湖北民族学院特色、武陵山地域特点、能充分凸显地方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4 结语

实现转型发展是湖北民族学院 “十三五”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任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由知识传授模式向能力培养模式转变。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社会生存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坚持“立足地方、突出特色、加强应用”的原则,为地方培养合格的规划设计应用技术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探索经验。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第3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一、系统规划,优化科技创新教育项目

每一个学生都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研究项目是“星光计划”“五个一百”任务之一。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科普实践、明天科学家、创业能手三个维度系统规划研究项目,为不同年段、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1.开发科普实践项目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科技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紫金山天文台、古生物博物馆、科技馆、桥梁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科技场馆资源丰富,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站在科技教育的前沿,这些资源为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我们立足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设计了“寒暑假科技周”“快乐星期六”“走进科技场馆和高校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星光计划”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野外考察,开放“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广大的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体验、做中学,还可以零距离接触科学家、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一些科学家应邀成为南京中小学科技讲堂的主讲教师,他们走进中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培育重点实施项目

为了适合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整体布局不同学年段的重点项目:①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小论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通过校、区、市三级活动开展,每年参加市级竞赛的学生作品可达700件左右;②在初中教育阶段,首先在物理学科创设了学科实验能手项目。南京市物理骨干教师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实验能手竞赛活动;③在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既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南京市在全面落实高中课程计划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大项目”研究,两年组织一次全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除了持续实施机器人、航模、业余无线电等南京市传统优势项目,我们还从台湾引进了POWERTECH创意仿生机器人项目,这个项目有助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等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小学和初中年段的重点项目。

3.丰富学校特色项目

“星光计划”通过研究项目的设立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前,南京市一百多所“星光计划”基地学校,设立了近200项特色研究项目,不同的学校依据学生特点、资源条件及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条件。普通高中学校的项目,强调其研究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如南师附中的系统动力学项目、第一中学的天文项目、金陵中学的发明创造和机器人项目、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数学兴趣活动、中华中学的生物兴趣活动、第十三中学机器人项目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环境保护、航模、海模、车模等项目强调科普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长江路小学的化学兴趣活动、江宁科学园小学的机器人、梅园中学的航模、溧水白马中学的环境保护等项目,更加强调从科普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职业高中的动漫、单片机开发、烹饪、环境设计等项目则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

二、深化教研,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实施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合,“星光计划”拓宽了学校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品质。教研引领是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学研究推进了“星光计划”项目资源深度开发、促进了教师科技教育能力的提升及项目成果转化应用。

1.以课程视角推进项目深度开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星光计划”项目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星光计划”研究项目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系统、评估缺乏依据的问题,有些“星光计划”项目受众面不够广,集中在竞赛活动或特长生群体。因此,我们在近两年积极推进课程视角的项目开发,系统思考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及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呈现等,将“星光计划”研究项目进行课程转化,建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如凤游寺小学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项目研究,通过课程化设计,与学校课程整合,形成了“会飞的花朵、认识蝴蝶、教室里的蝴蝶、春日寻蝶、蝴蝶节”五个单元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课程。通过对项目的课程化思考,使得项目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明晰,受众更别广泛。

2.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项目实施能力

在“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中心组建设,培训种子教师,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努力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项目实施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星光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星光计划”培养“一百个指导教师团队”的要求,“星光计划”积极开展了教师培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小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们积极参与“星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活动,将“星光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初中物理学科汇聚全市各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力量,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遴选并开发学科实验能手的实验项目,使得“星光计划”项目研究与国家课程融合生长。围绕着“星光计划”的项目,我们设立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中小学科技讲堂,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开展了“动手学科学”活动,专家不仅为学生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对“星光计划”基地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另外,我们还通过划分“星光计划”项目组群,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素养;在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提高“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3.以课题研究推进项目成果转化

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基地学校纷纷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不少学校将研究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如长江路小学将“星光计划”项目与“做中学”项目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究。南师附中“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其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2010年,南京市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承担了子项目“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区域培养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南京市8所不同特色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参加了研究,成为实验学校。经过研究,我们从实践中提炼出南京市具有区域特色的“行政推动、教研引领、自主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题实验学校也提炼出了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基本模式。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了南京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星光计划”的实施与效果,推进了学校项目研究的成果转化。

三、激发自主,形成学校创新教育特色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星光计划”作为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战略,亟需转化为中小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觉行为。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文化积淀和课程特色,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学校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1.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高级创造力与普通创造力,是不同人才创新能力的新界定。高级创造力就是那种为少数人才所拥有,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创造力;普通创造力或者民间创造力则是指多数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应为全体学习者都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群体发展科学素养的需要:一是少数将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尖子生;一是大部分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富有思想的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三个维度的“研究项目”设置,如同三驾马车,引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前行。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项目学校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大空间的学习资源选择;普职科技教育资源打通,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年来,南京市“点面结合”,推动项目研究的多元化,市级层面抓重点项目,学校抓面向全体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的、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2.以特色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

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历史、条件、师资、生源等情况的不同,科技创新教育的项目与特色也各有差异。如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作为一所民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初级中学,积极开展生活中的创新教育,从创意教学、创意课堂、创意生活这三个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进而实现面向“每一个”的创新素养培养的教育,他们用实践证明了创新教育在普通学校大有所为。江宁高级中学将创新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开展智慧课堂深度研究,逐步形成了有江宁高色的以“问题・参与・体验”为内核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与范式,这实际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操作要求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探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文化形成是江宁高中的最大特色和不懈的追求。

第4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由于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还处于初始阶段,其运行和研究还刚刚起步,对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从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完善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依据。1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餐饮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一般社会人才培训的培养模式,也不同于常规的日常教学模式,其更侧重于在高技能方面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计划、内容等并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培养方式、方法和手段上,由于餐饮业的特殊性,因此,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具体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主要有:

1.1传统的以师带徒形式

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在过去,以师带徒的形式很普遍,现代社会由于职业院校和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的设立,以师带徒现象愈来愈少。以师带徒的形式,能使徒弟真正的学到师傅的精华,师傅对其约束性较大;而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约束性较小。因此从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如果能在工作几年后,真正的拜某一位大师为师,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学习,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1.2学生和年轻教师的培养

学生和年轻教师的培养是职业院校烹饪专业赋予"大师工作室"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对其专业知识的培养,有助于整体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从年轻教师的知识掌握、技术进步到学生的知识巩固、技能提高,都需要"大师工作室"不断给予提高。在培养过程中,大师还要留心去观察学生和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特长,要有意识的在学生和年轻教师中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知识、技能高、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作为大师工作室人员的后备力量,为大师工作室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

1.3社会人才培养

社会人才培养是餐饮业为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利用大师的声望,在社会招揽能在大师指导下,认真钻研业务的人才,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技术难度比较高的技能,如雕刻、糖艺等,这些专长对有些人来说,极具吸引力,很多人才在大师悉心指导下,能迅速掌握这方面技能,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2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在人才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并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应的手段,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制度,是大师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范保障,其规范着大师工作室的运行,以实现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发展和提高的前提。3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是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实施的指导方向,大师要根据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计划的安排上不能随意性、应付性和临时性,要有主动性、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宏观的、长远的目标计划,使其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要把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计划融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加强计划的周密性,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优越的人才培养环境,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使各种人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成长目标。4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内容

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内容,是大师工作室在人才培养上最重要的因素,大师要根据工作室工作要求,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具体的内容,从大师工作室的特殊性来看,其主要内容有:

4.1综合技能。要求全面掌握烹饪操作的各种实践技能,在雕刻、冷菜制作、热菜制作、盘饰等技术方面,不仅要求精益求精,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的地步,还要在其基础上不断予以创新,并且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2单项发展。就被培养者的特长优势,有目的的发挥其长处,使其特长达到精湛娴熟的地步。此外,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把特长和其他技能有机结合,赋予餐饮经营的新内容。

4.3理实结合。要培养既有精湛的技艺,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把实践的经验和成果,编写成文的能力,有些大师实践经验丰富,但在学术理论研究上,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还不能够对饮食文化研究透彻,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还不够,因此,传承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扎实的技能本领。

4.4绝技传承。深怀绝技的大师要有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绝活绝技传递下去。作为被培养者,要有一种职业使命感,道德责任感,要珍惜大师多年来的经验,认真将绝活绝技学到手,并发扬光大。

4.5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约束人在职业中的行为和言行的道德规范,只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人才,要把培养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用职业道德来约束人才的培养过程。

第5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论六文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课外教育的意义及开展课外教育的几点要求,介绍了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外教育开发和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学分制的课外教育计划。 

一、开展课外教的意义 

    (1)学校教育包含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两种基本途径。课内教育即教学计划所安排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课外教育则是教学计划以外的其他教育实践活动。从全面的教育观来看,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内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课外教育则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课内教育的必要补充。 

    (2)开展课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高职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但是,多年来,学生的课外教育在各高职院校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多数院校把精力放在课内教育教学的改革上,而对课外教育未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对此,各高职院校应引起重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人生体验,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课外教育的几点要求 

    (1)树立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同等重要的理念。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课内教育是教育的主体,课外教育的必要补充。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提高对课外教育的认识,重视对课外教育的研究,发挥课外教育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课外教育体系。同课内教育相比,课外教育有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更加不容易把握和实施。因此,课外教育更需要整体规划,建立完善的课外教育体系,在人力、物力、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都应有明确规定和保证,以形成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互相衔接、课内课外互相补充的教育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提出指导性计划,将课外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命讨程。 

(3)建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学生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给予适当学分(实行学分制的)或使其成为学生评定奖学金和评优的条件之一,对学生的创新实践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课外教育的开发与实施 

    自2001年以来,我院在对高职课外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从2001级新生开始将原教学计划改为培养计划,将课外教育活动内容列人培养方案,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发课外教育项目,制定规章制度,落实组织机构和考核部门,使课外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1确定课外教育活动计划 

    根据课内教学计划的不足,将原来学校经常性开展的有关课外教育活动进行整理、归并,从实际出发,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有军训、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校内公益劳动、科技活动、文艺实践或体育竞赛、听讲座等,并规定了各课外教育项目的要求、内容和责任部门。

    2.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为保证课外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形成优良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我们制定了有关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外教育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及《学生公益劳动制度》和《学生必读书制度》(另提供一个必读书目)等,内容要点为: 

    (1)提出了实施课外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要求开创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特长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个性和特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 

    (2)确定了实施原则。各有关责任部门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严格按制定好的课外教育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要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注意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健康化,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的原则;应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课外教育途径。 

    (3)制定了管理办法和程序。课外教育计划由教务处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列入培养计划;建立学生《课外教育情况记录表》,要求每个学生均应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外教育任务;各项课外教育计划规定或要求的项目必须在毕业前完成,如未完成或成绩不合格者则不发给毕业证书;课外教育作为评定奖学金和评优的条件之一;课外教育除规定安排在教学时间内的项目外,应安排在课外进行,不得随意占用其他课程或环节的教学时间;有关责任部门每学年应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教务处。 

(4)规定了考核办法。课外教育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项目的考核内容与要求,由责任部门拟订,并报教务处核定。 

    3.课外教育活动的实施 

    (1)准备工作。由教务处编印《课外教育手册》,学生入手一册,内容包括有关课外教育的规章制度、考核登记表等。编制各责任部门负责考核项目的学生名册,做好按学期的统计工作。

(2)加强过程控制。各责任部门根据课外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经常总结,督促未完成有关项目的学生抓紧完成。随时交换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做好资料收集、保存工作。积累课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资料,作为分析、研究课外教育实施效果的资料。 

    四、实施学分制的课外教育计划 

第6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遴选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卓越计划”的全称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在面对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紧迫要求下,教育部于2010年6月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的重要改革项目。2011年中国计量大学作为第二批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名单的高校,相继有“自动化”“产品质量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本文将以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动化专业的运行情况,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选拔与管理,为学生遴选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卓越计划”特点与要求

“卓越计划”具备三个鲜明的特点,包括让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依据国家政策和标准培养人才以及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这就对学生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学生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要求对工程实践、工程创新与研究有较强的兴趣等要求。学校需要制订适应于学校与专业优势特色的标准课程,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完善建设教师队伍,增加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将工程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并逐步面向世界。

三、“卓越计划”学生遴选与管理现状

“卓越计划”学生遴选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从“卓越计划”试点实施以来,许多专家根据其培养目标和原则制订了众多遴选方案,一类如张安富鼓励高考中成绩优异学生报考“卓越计划”专业[2]。对于试点专业生源,可采取高考录取时以提前批次统一招收,或者向全校各类专业,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统一选拔。另一类如林健提出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积极鼓励“卓越计划”学生选拔来源应具有多样性,包括从校内各个专业中进行遴选,通过加强宣传与跟进配套政策措施吸引优质生源参与选拔;本科层次学生的遴选主要通过高考录取、校内双向选择、自主招生等途径。在遴选实施方案中,因招生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采用高考录取时招生、在新生入学后二次招生两种。上述两种主流招生遴选方案各有其优缺点,但在浙江省普遍采用新生入学后的二次招生,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

“卓越计划”的管理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传统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管理组织、教育体系上;传统教育管理思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传统教育管理M织,主要以高校为主体组织,企业参与培养过程占比小;传统教育体系方面,其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四、学生遴选的探索与实践

1.学生遴选组织框架

为确保“卓越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工作组由院长、教学分管副院长和专业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事宜,同时负责试点专业学生选拔与管理,积极组织校内外教学活动,对接校企联合培养。根据自动化专业优势特色,给出了“卓越计划”实施修订意见,在这个组织框架下,成立了“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必修课、学科选修课改革子项目组,强化实验室课程建设,增进校企联合与引进企业导师等事宜。

2.学生遴选程序

针对“卓越计划”的特点与要求,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意见与因素下,经过机电工程学院“卓越计划”工作组的多次会谈,确定了新生入学二次遴选招生的具体程序,包括进行新生宣讲会,令学生全面了解“卓越计划”的培养方向与目标;接着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进行笔试,然后根据比例确定入围面试的名单,经过面试后对入围复试的所有学生进行综合排名,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该办法在我校2014级“自动化”专业已经实施。2014年,我校“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从2014级356名学生中,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学校择优选拔的方式遴选出了“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试点班25人。

五、学生管理的考核与改革

1.评价考核方式

遴选入“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评价考核,学生管理由学生处、教务处及相关学院等部门协调分工与管理。“卓越计划”学生学籍管理应严格按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由于“卓越计划”学生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分为校内学习(3年)和企业学习(1年)两个培养阶段。“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不仅是校内的优势专业,并且在与同类院校的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服从企业管理规定,企业也将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进行评价和考核。

同时,“卓越计划”学生具有退出机制,若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累计挂科两门以上,或在企业学习阶段因不服从企业管理规定,造成责任事故等情况,该学生将被退出试点班。

2.教学管理创新与改革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创新与改革,在教学管理思想上,应重视以人为本的观点,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应建立起以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树立面向工程实践的教育新观念。在教学管理组织上,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需担负至少一年的学生培养任务,应逐渐让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构建出高校和企业共同管理与负责的教学管理机制,推进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教学管理体系上,应建立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推动我国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六、结论

总之,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和学校的要求,针对试点高校及专业招生遴选与管理方面的现状,以提升生源质量为目的,有机结合中国计量大学自动化专业优势特色,采用入学后二次遴选招生“卓越计划”学生,同时对学生选拔过程,教学管理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学生遴选与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7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一体化培养计划;项目式教学

作者简介:韩时琳(1972-),女,上海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胡旭跃(1962-),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76)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09]321号)、普通高等学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配套教改课题(项目编号:YT13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05-02

长期以来,传统的工程教育存在着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等不足。它比较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开拓创新力的培养;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合作精神;看重理论而对实践重视不够,特别是实践教学脱离工程实际。因此,培养出来的工科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为解决此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院校,通过对工程教育改革的联合研究,于2004年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它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国家二十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1]该模式于2005年引入我国,有关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内涵、标准、应用等已有不少介绍。[2-4]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te)的英文缩写。它表示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设计和实施到运行乃至废弃终结的生命全过程。CDIO工程教育就是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定位和目标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的重组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改革的力度大,实施的难度也大。为有效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制订基于 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培养计划

CDIO工程教育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传统工程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其实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必须有一张基于CDIO理念的设计蓝图,即制订好培养计划。

长期以来,传统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课程学习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对实践教学(实验、设计、实习)也有安排,但与课程学习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成为理论课的附庸。总体来说,对工程能力的培养缺少明确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开展“教育改革”,把学生带到企业,结合实际的生产或工程项目进行学习。在真实的社会和企业环境中接受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很有好处。但由于缺少有计划的学科知识学习,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导致后劲不足。这两种培养方式各有利弊。随着1977年大学恢复高考招生,高等教育实际上回到了前一种培养方式。因此,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扬长避短,吸收前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构建一体化培养计划。目前有两种可取的一体化培养计划:一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它以学科为导向,但整合了工程能力和项目的要求;二是基于问题的一体化教学计划,以问题为中心,但整合了学科知识。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以学科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因此以学科为中心,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要求制订一体化教学计划,符合我国国情,是相对便于制订和实施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制订的具体流程为: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知识、能力细化大纲,明确各项知识、能力所包含的内涵;制订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根据知识、能力的内涵要求,明确实现这些要求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这些要求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按教学规律有序地进行设置,形成一体化教学计划。在设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时,既要保证以学科为主线,又要便于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

二、采用项目式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教学计划既重视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执行一体化教学计划时采用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探究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培养CDIO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的首要问题是项目的设置和选择。

1.优化项目的设置

项目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项目是涉及整个专业的综合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项目;三级项目则根据核心课程的需要设置。项目设置应结合专业的定位和特点,并便于实施。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例,设置了三个一级项目和五个二级项目。三个一级项目分别安排在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阶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涉及整个专业内容,注重工程能力培养。但根据教学进度和项目特点,分别在工程意识、工程施工和管理、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侧重。五个二级项目——“材料”、“地基”、“结构”、“港口”、“航道”分别与相应的课程群(含实践教学环节)对应。二级项目整合课程群相关内容的情况见表1。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的具体设置情况见图1。

2.优选“虚实结合”的项目

采用项目法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有一批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作为工程能力培养的载体。实施项目法教学时,一般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一个项目;以两个小班60人计算,约需12个项目。如前所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3个一级项目(毕业设计为一人一题)、5个二级项目,就需要约144个项目。如果学生更多,或者在核心课中还设置三级项目,则需要的项目数将更多,需要在实施CDIO工程教育时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最好选择真实的项目,特别是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这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也可以采用虚拟的项目,其长处是可以根据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来设置,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或者采用真实项目与虚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性质项目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哪种项目,都应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项目属于设计项目、研究项目,还是施工项目;项目能整合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项目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能起到的作用;是否已具备实施项目的条件等。对于选定的项目应编写项目的实施大纲,确保教学取得实效。例如在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中开展的项目式教学:采用“厦门东渡港区码头工程”、“宁波大榭岛多用途码头工程”等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断面拟定、结构构造布置、结构计算,通过CDIO教学模式所倡导的“做中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保证CDIO工程教育有效实施的两个重要条件

1.组建一支致力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的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涉及学生工程能力的全面培养;一体化培养计划中的一级、二级项目也涉及不同的学科和实践教学环节,仅靠个别人和少数人实施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有一支富有改革精神、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既包括专业的各核心课教师,也包括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还包括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这个教学团队不仅要求教师懂得教育规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应该拥有工程背景,成为工程型教师。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也许有很高的学历,理论基础扎实,但还应在企业的实际环境中接受一定时间的工程训练;而对于多数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则应进行适当的培训,了解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以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组织部分教师形成核心;以教改立项的方式进行前期工作,做好总体规划;并从局部(如个别或部分项目)开始进行试点。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扩充人员,逐步形成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

为了鼓励教师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现行的教学工作量制度完全以课时的多少来计算教学酬金,对于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教师来说,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利于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现行的教师职务聘任条件过于强调教师的学术性,而忽视工科教师的工程能力,不利于工程型教师的成长,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很不利,也需要修改完善。因此,CDIO工程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是工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工程训练。长期以来,专业培养计划中都安排了让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近年来也努力建设了一些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经费和企业环境的制约,不仅安排的实习时间较短,能接受工程训练的机会更少,有的甚至流于参观学习。因此,对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来说,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过去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提升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企业应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以及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业,并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和满足需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校企合作办学包括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办学领导小组,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委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保证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的学习。要做到这些,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发产品和项目;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为企业优先提供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为学校教师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学校和企业成为合作双赢的共同体,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例如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与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0多家行业企业开展了合作培养,和广东金东海集团联合成立了工程研究中心,成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初步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长效机制。

但企业毕竟不同于学校,两者的价值取向有所差别。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为了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激励: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根据企业承担学生教学任务的多少,给予降低上缴税率的优惠;或是给予企业专项经费补贴。

参考文献:

[1]顾佩华,陆小华,沈民奋.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3]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第8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三年多过去了,“翱翔计划”进展如何,为基础教育领域又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为此,我们走访了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教委罗洁副主任。

    为学有余力、具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开放学习空间

    记者:为青少年专门设立科技创新学院,这在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当属创举。请问在三年前,北京市推出“翱翔计划”有着怎样的考虑?

    罗洁:教育的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事业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多层次的人力资源。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培养三个层次的人才,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更是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已经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各类人才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为此,需要首都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回答——为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高校科研实验室,获得“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体验,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多方酝酿调研,在2008年3月建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启动了“翱翔计划”,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科技、文化与教育资源,突破现有培养模式,建立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精神的熏陶

    记者:通过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学校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翱翔计划”正在穿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边界,打通学科领域体系,实现教育与科技资源共享、学校与学校通力合作、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您认为这些是否体现了“翱翔计划”的特点?

    罗洁: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教育、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有的常规培养模式,建立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由此探索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依托”,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不是另起炉灶、凭空而生,它是以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托,是高中课改的补充和延伸,它与高中课改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突破”,特殊人才的培养必须搭建特殊的平台;三是“熏陶”,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和环境,熏陶我们的学生,形成持久的科研兴趣,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感受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素养——对科学研究和成为科学家感兴趣——立志投身科学研究和成为科学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过程。

    刚才你提到的几方面,我还想概括来讲:第一,“翱翔计划”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员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精神的熏陶。许多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以后,他们会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多都已经忘记了。学校更重要的功能是给学生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在学习过程中的熏陶体验,这就是造成自学成才的和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之间差别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熏陶是尤为重要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能够选拔出适合教育的儿童,还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此,“翱翔计划”为实验室、导师、学校等制定的任何工作性指标和要求,都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让孩子们从中受益。

    第二,“翱翔计划”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研兴趣比培养科学素养更重要。我们强调学生从自我的内在兴趣出发进行科学探索,从而启发他们原创的本能。正如我拜访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首席顾问王绶琯院士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科学研究就是从兴趣开始的,小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跑去看天文望远镜。有兴趣才能热爱,有热爱才能创新。所以,培养兴趣比培养科学素养更重要。”

    第三,“翱翔计划”不与升学挂钩,它不是考试、不是竞赛,它就是要挖掘学有余力的高中生的创新潜质。我认为,如果学生的目的是要升大学、考大学、考好大学,那没有必要参加“翱翔计划”。正是这样一种定位,使得孩子们报名很踊跃,体验很深刻。曾经许多专家、校长、老师在听了学生高学术含量的答辩后,建议我们将“翱翔计划”与高校选拔人才相结合,但我说“您千万不要”。以我做过校长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各种竞赛或是特长生,只要一跟考试挂钩,就可能被功利化。我们还应坚持去探索一条有别于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的创新之路。

    第四,“翱翔计划”是多方面力量共同支撑起来的一项育人方式的创新举措。虽然“翱翔计划”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组织实施的,“翱翔计划”的许多工作是由北京教科院承担的,但它同时还得到了市教委基教处、高教处、科研处、区县教委、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是科技、教育、行政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合作和无私奉献才使得“翱翔计划”能够滚动和深入,从而探索 更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共同为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各自的力量。

    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记者:“翱翔计划”在课程教学实施方面有什么特色?

    罗洁:首先是制度设计。市教委依托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借助“翱翔计划”专项,在全市建立20所基地校,先后启动了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数学六个学科领域,面向全市高中选拔优秀学员。并且基于此,建立了行政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统筹安排、由市教委提供政策和专项经费支持的推进机制。

    其次是教学特色。“翱翔计划”依托高中课程改革,结合高中教育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建立了以实验室研究型课程培养、基地申报校过渡性课程培养为核心的“翱翔计划”课程,并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教师、基地申报校指导教师、生源校指导教师的“三导师制”共同实现对翱翔学员的培养。

    翱翔学员在基地申报校课程设置中,通过过渡性课程学习实现学科拓展,并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导师指导下借助科研现场资源进行体验式学习。翱翔学员“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个人探究、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完成研究任务,撰写研究论文,参加论文答辩,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等一系列环节。

    这种链条式的翱翔学员培养方式,把高中学校教学空间拓展到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科研现场,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科学的态度、方法及素养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记者:您刚才提到“过渡性课程”,“翱翔计划”还有什么类型的课程?我们如何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学生的发展?

    罗洁:对“翱翔计划”的学员,我们主要是通过设置选修课程进行培养的。开设“翱翔计划”选修课程,旨在开发相关领域的北京市高中、高校课程资源,一方面通过对学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加深培养,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翱翔计划”实验培养方案,并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科学兴趣,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增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翱翔计划”学员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逐步形成基地申报校在相关领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基地优势。

    在高中,高二第一、二学期共四个学段开设“翱翔计划”选修课程,原则上每个学段至少开设一个模块,每周至少安排2学时;选修课的开设要有效利用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学科选修课的课时,也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采取集中加分散的形式,合理安排课时。

    每学期开学前要完成本学期两个模块的课程方案设计,并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案。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选修模块的特点和侧重点,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校内外优秀师资队伍,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实施选修课程。

    “翱翔计划”选修课程内容的设计遵循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学生的成长规律,我们制定了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需结合北京市高中课改的基本要求,贯彻高中课改的基本精神,在本领域已有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要有所拓展,以有利于创造性地实施高中课改。

    第二,需结合学员所开展的“翱翔计划”实验研究课题,选择学员开展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利于学员顺利完成课题实验。

    第三,需结合基地申报校学科基地发展目标和规划,整合各方力量,精选内容,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为建成市级学科基地打下坚实基础,以利于基地申报校最终形成学科基地。

    第四,需结合学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差异及其所选择的方向、课题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化内容,以利于学员的个性化特色发展。

    第五,需结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适当提高难度,增加挑战性和创新性,以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研究兴趣。

    “翱翔计划”选修课程由相关科目内的选修模块组成,选修模块包括与相关科目相协调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基本内容。对于选修模块,原则上不建议编写教材。对各个学校,我们建议按照以下类型开发选修课程:

    (1)过渡性课程——旨在为学员弥补部分必需的基础性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员可以顺利开展所选课题的研究。

    (2)基础素养课程——旨在让学员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论,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逐渐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3)考察实践课程——由基地申报校与高校实验室联合开发,让学员能够在实验室基地(或其他科研基地)集中进行考察和动手操作,作为学员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补充。

    (4)专业拓展课程——旨在深化与拓展已有学科的选修课程,让学员从更深、更广的维度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学科素养。

    从课程设置方面,你可以看到,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学习、学什么和怎么学?什么是教育?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我们如何开展有效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育?这些观念是贯穿我们课程设置的全过程的。

    结合学科领域特点及个人兴趣为学生提供选择

    记者: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的学习潜质是要通过相当长的学习过程才能显现出来。我们又是如何发现有培养潜质的人才呢?

    罗洁:的确,我们不能用揠苗助长的方式选拔学员,更不能将“翱翔计划”附着上功利的影子。在学员的发现方面,我们一般采取学校推荐的方式,而且审批了部分示范高中校成为“翱翔计划”基地学校,侧重信息技术、生物、物理、化学等方向,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组织落实“翱翔计划”实地研修课程,并负责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另外,挑选40~50个北京高校重点实验室(从事放射性、化学物质、剧毒化合物、病毒等具有危险性研究的实验室除外)参与实施“翱翔计划”。每个实验室拟接收2~4名学员。为了不搞特殊化,我们还将“翱翔计划”纳入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自高一年级第三学段至高二年级末,共分3个阶段实施,共计15学分。原则上,学员每周要在实验室学习3学时 ,每月安排一次专家报告,参加基地学校组织的相关领域的学习;学员采取导师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学员在上述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科领域特点及个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探索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

    “翱翔计划”学员由示范高中校推荐,由项目领导小组认定。学员采取导师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为保证学术水平,实验室指导教师建议由实验室主任担任,基地学校指导教师建议由基地学校指定),学员学习结束后,学员、指导教师要做好评价总结工作。

    在基地校的产生方面,我们有严格的程序,选择部分前期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为坚实基础的学校进入“翱翔计划”首批基地校。基地校主要职责是配合高校实验室实施研修课程,同时依据学科特点和学员需求,设计提供选修课程。

    为了突破纸笔测验的局限,我们还尝试对学生进行面试。像2010级学员的筛选,我们邀请了高校的学者与一线特级教师专门召开面试评审标准会议,既讨论面试的工作流程,也从教育、科技、心理学等角度研究确定了2010级学员面试评审工作方案。

    克服功利化倾向,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

    记者:从“翱翔计划”的成果来看,许多高中生的研究领域已经步入学科研究领域层面,他们是怎样进行这些学科专业学习的呢?

    罗洁:首先我要强调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科学家与教育家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作为教育家,更在意的是学员做完科研后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收获,而不是是否解决了某些尖端问题。因为学科领域的研究突破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兴趣、学习动力是我们关注的重心。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遣队,其实各个基地学校面对的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学习培养方面,我们的总体规划是形成以生源推荐校、基地申报校、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培养链条,以导师制下的师徒结对为主要培养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课程载体,以研修时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为主要方式,以参与的表现和业绩水平为评估标准的灵活有效的培养体制。

    第一,以推荐校、基地校、实验室为培养链条,第一批学员由示范高中校推荐,基地校过渡,实验室重点培养。

    第二,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培养形式,采取导师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校各派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实验室里的学习由实验室导师全程指导,做到让学员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第三,以研究性学习为课程载体,纳入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自高一年级第三学段至高二年级末,分3个阶段实施,共计15个学分。

    第四,以研修时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实验室的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周末和假期进行学习。

    第五,以学员参与上述课程的表现和业绩水平作为评估标准,更多地关注学员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体验,以学员参与科研的水平为参考,不急于要求学员取得什么科研成果,给学员比较宽松的学习、实验环境。

第9篇:特长生培养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特色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武器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国家重要行业形成了显著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但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的普遍扩张,而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大学之间的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行业特色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坚持“特色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大学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多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因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特色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一环。随着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各行业拔尖人才依旧非常紧缺。特色高校只有审时度势,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努力为相关行业培养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得先机,获得发展,武汉纺织大学坚持“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能力强而受到社会欢迎。

(一)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发挥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回应社会需要,武汉纺织大学大胆推陈出新,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酝酿课程建设体系深层改革,压缩学科基础课程课时,放开全校专业选修课,打破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壁垒;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培养,整合课程教学、加强集中实践、突出素质拓展,改革了分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这种转变使人才培养目标由重知识传授、轻品格养成与能力培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知识、能力、品格并重与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使学生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借校企合作之势,扬人才培养之帆。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始终以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战略目标,注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其中,以导师制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内涵的“润禾计划”成效突出。2008年,鉴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对高端人才亟需的现状,结合“面向纺织印染企业开放办学”的理念,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宁波“润禾”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武汉纺织大学-润禾大学生创新分园区,并在园区内组建了“润禾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润禾计划”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三)与社会需求接轨,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武汉纺织大学顺势而为,审视社会需求,整合优势学科,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其中,服装学院成立了“卓越设计师班”,形成了以“应用、创新、国际化、卓越”为特点的培养目标计划;会计学院与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会计精英人才;纺织学院实施“英才计划”,成立“自强班”,采用试点班和校企联合的“3+1”的培养模式,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传授与探索、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产学等结合的改革创新,体现以数理为基础、纺织为核心、材料为前沿、艺术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纺织行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四)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实施“质量工程”

为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武汉纺织大学依托升级版教务管理系统,构建了具有循环可监控、调控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通过该系统,校-院-系三级负责人以及督导组可以根据随堂听课情况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实时打分与评价,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同行评教。这使教师产生一种“教不好要再造”的紧迫感,这使得他们能把心思一心扑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关注,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上,同时也为学生点燃了听课的热情。

三、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一)“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成效需要时间的检验。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目前来看,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其“超前”的行动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行的好评。但与之不协调的是,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改革不理解、不支持,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改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这种“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必然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形成一定的障碍。

(二)“高素质人才”与“落后师资”的矛盾

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通才”向“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客观上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为人师表”,而且要面对市场,参与竞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拥有既“专”且“广”、“学用结合”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面对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结构。近年来,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总的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