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精选(九篇)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

第1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8-03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第2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53-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敢问路在何方?

广东高考试卷上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就是对“对子”――给出的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请考生对出下联。显而易见,答案不止一个,考生可以回答的一个下联是:“丹霞西樵鼎湖均是广东名山。”专家称,如果熟悉乡土文化,回答好这个6分题不成问题。然而据传这道题很多考生都得了零分。出题者的本意是想了解学生对广东本土人文的熟知程度,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可见,乡土教育的薄弱,是学生失分的关键。

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从当年秋季开始将在全省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试验,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内必须选修28分以上的地方课程(总学分144分)方可毕业,将地方课程正式列入学生考核范围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天天忙着上课、考试,唯“课堂中心,分数唯一”和“智育中心,内容单一”,他们哪有时间了解家乡历史和风土人情呢?从这个角度讲,乡土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乡土知识的缺少,更是乡土教育观念和乡土教育意识的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方法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研发乡土校本课程。

(二)历史遗留迄待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乡土教育一直都有提及,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全国统一了教育教学体系,乡土教育难有立身之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被列入国家课程体系,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家长、学生唯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考试以外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全国、省市重点学校,都把开设乡土教育等考试以外的课程当作是忽视升学率的绊脚石,只要没有上级部门的硬性规定,鲜有学校而为之。可以说“应试教育的罪过之一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乡土知识教育。”

(三)乡土教育难成气候?

我校和不少地方学校一样也开始了乡土教育的尝试,开设校本课。由于措施跟不上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尽管学校和老师们在探索,在尝试,但是承受着重重压力,而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将乡土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乡土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教师的个人所为,如我校刘建兵、樊江峰老师编写的《镇江文化概要》,李金国老师编写的《山水镇江》,秦向荣教师主编《生活中的数学》已经出版,吕品老师撰写的校本论文――《镇江历史与文化》在省级校本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等。乡土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一次校本课上课前对学生作关于“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了解十分匮乏,关于地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调查中,800多名被调查学生得分平均为65分。有41%的学生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主要修建于哪朝”。因此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教育十分必要。

二、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理论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形式要个性化,教学途径要多样化,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充分研发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石中英先生的本土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家乡观念和乡土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要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土教学理论专家石中英先生在《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指出:要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强对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的了解,从而产生报效祖国、报答家乡的思想。

三、扎根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我校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地方――镇江,经济发达,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园、历史文化遗址、集园林、书法、雕刻于一体的焦山,近代英国领事馆――镇江博物馆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教育基地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研发必须扎根于家乡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这片沃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研发以整合为开发方式,以尊重为开发原则,以发展为开发目标,逐渐形成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通过主题“镇江区域旅游与未来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研发,我校李金国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山水镇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学校自身德育工作的特色。如通过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乡土考察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镇江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家乡社会和经济的建设成就,以及乡土发展优势。另外,还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对本市主要名胜古迹,如西津古渡、金山寺、北固山公园、焦山、南山风景区等进行乡土地理旅游;参观梦溪苑、赵伯先事迹展览、镇江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乡土地理讲座介绍茅以升、赛珍珠、李岚清等镇江籍名人。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研发,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如通过主题为“近现代镇江的历史与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我校刘建兵老师、樊江峰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镇江文化概要》,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扩大掌握地方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地方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为家乡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理想。如充分利用镇江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馆藏资料,山炮台、焦山炮台等历史遗迹,赛珍珠故居、镇江英租界等遗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我校在开发和建设乡土校本课程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有利的“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浸润思想教育。在镇江这片热土上,还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忠义文化、山水文化、书画文化,所以乡土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要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美术学科等紧密结合,探索适合镇江地域乡土文化教育的新路子。掌握镇江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知识不是校本课程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通过主题为“异域文化与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文化教学。如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英语角和外籍教师的有利条件进行口语练习,如参观英国领事馆,了解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异同,再如参观赛珍珠故居和聘请专家对赛珍珠及其《大地》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赛珍珠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座“人桥”。

四、实践与反思:走向校本天地宽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通过对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的研发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不仅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主动进行实地考查,如有些学生为了了解镇江西津渡的历史,或向爷爷奶奶打听,或查阅有关地方志,或实地考察,从而了解西津渡的发展变迁史。如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补充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材料:焦山古炮台抗英的历史图片资料;西津渡口激战的场景,特别是当英军攻打镇江城时,年过半百时任副都统的海龄高呼“保国卫家,与城共存亡”,在镇江浴血奋战,沉着、坚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进了历史,实现了教科书中历史知识与地方人文历史的无缝链接。这样做,既活化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乡土校本教材的研发倡导的是师生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思考,从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汇报等均由师生自行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实质是师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过程中信息如何收集、处理、提炼?如何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研发成果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学生就在这很多的“第一次”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从中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3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历史:文化积累的必然

纪念乡贤是乡土文化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绍兴曾诞生大批文化名人。每一位乡贤都代表了绍兴文化的一个侧面,不了解他们,便无法组合了解真正的绍兴。绍兴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历史风雨飘摇、外部环境变化,为这里人才的诞生提供了动力和养分,从未断层。

绍兴第一次人才高潮,出现在以越王勾践为首的春秋时期;而后六朝时期,涌现了以王氏、谢氏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南宋及至明清,人才聚集江东,又为这块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近现代以来,绍兴彰显的“名士之乡”的传统,使爱国爱乡之风更为高涨,以秋瑾、蔡元培、鲁迅等为代表的人才群体,投身于民族解放、民族觉醒的战斗舞台。

9月18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选择了四位乡贤,纪念他们不平凡的一生―不平凡不仅因为他们学识渊博、品德高洁,更因为他们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这四位乡贤同于1984年过世。时光逝去三十年,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

生活于一个特殊时代,这四位乡贤拥有着特殊使命,其中,孙席珍先生便是一位英勇的革命者。他参加过北伐和八一南昌起义,创建北方左联,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中,始终坚持文化抗日救亡运动。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作家,是鲁迅口中的“诗孩”。他出道甚早,一生文学创作丰茂,亦同样致力于翻译。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教授,曾在中国大学、北平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多年。一个人一生,能同时在创作、翻译和教育上都有成就,已十分不易。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革命前辈。他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文学财富,也是宝贵的越文化精神。但他却是一个正在被人遗忘的文化名人。

乡贤与家乡有割不断的感情,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即使他们已不在家乡居住。周建人先生是一位生物学者,后来转为社会活动家,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让绍兴人民难忘的,是他不忘关心家乡的山山水水,保护了多个名胜古迹。假若没有周建人先生,今天的我们也许就无法看到大禹陵、东湖和柯岩。

无论离开多远,无论过去了多少时光,乡贤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义不容辞。据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何信恩会长回忆,许钦文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回绍兴作报告,他乡音未改,谈吐亲切熟悉,就像他笔下的乡土文学作品,流露的是浓浓的浙东越乡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赋予了生活于此的人们独特的个性风格,绍兴乡贤的品质特点都可以从越文化中找到源头。

人们总是容易将目光停留在某几个伟人身上,从而遗忘了伟人周边支撑起氛围的人。那些列于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名单上的人物备受瞩目,但在名单之外的人,其实亦在各自的范围内有着不可取代的力量和贡献。他们不应被湮没。余任天先生一生忠贞艺术,倾毕生精力于书画研学,终在诗书画印中均有所成。

发展:文化前行的自信

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孙祉广副会长对我说:“当我们仰视高峰之时,也应过目群山。”

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深知,鲁迅等文化巨匠给文坛带来的贡献和影响,并非一人所能完成。独木不成林。一个个体的繁荣,绝对离不开群体的巨大铺垫力量。比如在先秦百家争鸣的众相之下,才可能产生老庄孔孟;又比如在唐代诗坛的异常华茂之下,才可能出现李杜元白;再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无一不诞生于一个文艺人才鼎盛、文艺思潮沸腾的背景之下。

纪念座谈会选取的乡贤名单,表明如今大家关注的目光已开始从个别伟人,转移到了人才群体上。能够看到人才个体和人才群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文化前行的动力。

记忆重新拾起,历史重新审视,过去被疏忽的人才得到新的评定,为后世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若干年前,绍兴鲁迅纪念馆就已有了这样的先见之明。当年的裘士雄馆长便着手在纪念馆中附设了四个地方作家文库,收藏有大量的资料和实物。像孙席珍先生就占有文库之首,他的书籍和遗物许多都被收藏其中,成了今天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作为绍兴第一家以研究乡土文化为宗旨的民间社团,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开展了很多活动。他们举行过许寿棠、陈仪、张家瑞、范寿康四位乡贤的纪念座谈会,也纪念过为辛亥革命、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越中乡贤。越中乡贤抗战纪念会一经举行,便引起很大的反响,海峡对岸台湾省的黄埔校友特意来电表达感谢和联谊之情。

纪念乡贤绝非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的唯一主题。前辈已创下累累果实,后来者的职责是保护这些果实不被侵蚀。培养新一代乡土文化研究者,是该会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当下的社会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弘扬的力度,将文化与时代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何信恩会长告诉我,为了更好地培养名人研究群体,“名人研究培训计划”在2014年11月开始启动。有了好的传承手段,文化才不会出现断层。绍兴市亦开设起文化礼堂,提倡传统文化教育,使绍兴的特色文化可以被永远地保留下来。

有后继之人,乡土文化研究的领域更为广阔。真正的乡土文化往往不在书本内,而在一块块马路石板上,在一条条乡间小溪里,在一声声集市叫卖中。据说,中国现在正以每天消失百个村庄的速度,耗费着自然村。绍兴作为小桥流水的典范,目前也仅剩下两千多个行政村,其中很多都是历史文化村落。近几年,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扎根基层,深入民间,到村一级的地方去抢救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那里有文物,有建筑,有活态行为和真切的口碑资料。丢失了村庄,就丢失了记忆,也就丢失了“乡愁”―如今乡土文化的象征符号。

第4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1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建筑师,1997[78]

⑨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建筑学报11987[10]

⑩肖国清,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中国园林,1988[2].张浪等,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中国园林,1996[6]

ω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第5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其中,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就是长期关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践行者。十余年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秦教授就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及民族地区乡村建设问题,先后发表《科技下乡的人类学视野》、《文化农民研究》等系列论文,出版《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及《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等著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尤其是《科技下乡研究》和《文化农民研究》,开拓了中国“科技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中国乡村人类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近期,秦红增教授又推出《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以下简称《乡土变迁与重塑》)。该书于2012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八章,共约30万字,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最终结项成果,是“社会图像丛书”之一。全书围绕“文化农民”与中国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这一主题,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和论述,既有高度的理论探讨和概括,又有详细的个案描述和分析,不仅回应了当下关于中国乡村人类学乡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提出了推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和谐乡村:《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视角与新突破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都一直试图推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建设,进而改造中国农村社会,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但是,由于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都没有能找到破解限制中国乡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有效办法和持久之道。在此背景下,《乡土变迁与重塑》则对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秦教授提出,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核心和目标。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问的和谐,才能真正推动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建设与进步。在推进民族地区乡土社会和谐的发展过程中,搞好和谐乡村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实现生态、社会与文化的“三位一体”,达到“人的和谐”这一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因此,可以说,《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将“人的和谐”作为中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回归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避免了以前研究中对乡土社会主体——农民的忽视或者过于强调制度和政治的作用的弊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实现了乡村人类学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新突破。

二、文化农民:《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概念与新理论

在传统中国社会,农民往往会被贴上“落后”、“愚昧”、“邋遢”等标签,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词,是“没有知识”的象征。但是,事实上,在传统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乡土社会的主要组成群体、人数最多的居住者和建设者——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对农民的这一定位和推动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这是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外来群体干预乡土社会发展的“主观想象”,其结果不言而喻。

《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关注到这一尖锐问题并进行了理论思索和回应。在大量实地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秦红增教授明确提出了“培育文化农民”的观点。在他看来,乡村建设在于再造农民和农民再造,实质上包含着对农民角色的定位问题。他指出,当把农民定位为落后、保守的话,那么农民只能处在被改造的地位。反之,当把农民定位为拥有特定乡土知识和现代技能,有着自我发展能力的话,农民自然就成为乡村的再造者。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农民有经济头脑、勤劳、善于学习、有判断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他们拥有自我发展的素养和乡土知识,拥有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经营知识的高度敏感性及习得能力,能够发展干预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在个案基础上,秦红增教授进而归纳出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一是素养,如勤劳、有经济头脑、会变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等;二是知识,无论是现代的技术知识还是乡土的经验积累;三是技能,即能够拥有现代农业技能或实用技术。可以说,对于文化农民而言,“素养和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核心”,文化农民的生成关键在于“现代农业技能的习得”。

可见,秦红增教授“文化农民”这一新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中国乡村社会传统农民形象的固有看法,将长期以来当作被改造对象的农民看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力量,将古板、老套、陈旧和保守的传统农民“改造”成“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有本事”的新时代宠儿。周大鸣教授在为本书作的序——《人类学、乡村社会及人类未来》中说道: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已不再是昨日黄花,而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了。可以认为,“文化农民”概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新的思考路径,而且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理论架构和学科体系,同时也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本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文化多样:《乡土变迁与重塑》的新建构和新思路

面对来势汹涌的全球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巨大冲击,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似乎也无法避免“被全球化”、“被城镇化”和“被市场化”的命运,因此,秦红增教授明确提出要大量培育乡村文化农民,通过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来推动和谐乡土社会建设,维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他指出,文化多样是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统领,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必须也必然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要集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体,共同维护和保持民族乡村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实现乡村社会个体即农民个体的和谐,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文化之间和谐的最高境界。

此外,从全书内容安排、个案选择和行文等角度来说,《乡土变迁与重塑》也独具特色。从内容角度看,《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将专题研究与系统研究、个案研究与一般研究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个案选择来看,秦红增教授的田野个案不仅有中国广西、云南等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而且还有祖国腹地鄂西和湘西的调查,更有中国宝岛台湾地区、邻国孟加拉国等地的调查个案。这些个案还具有调查时间长、田野点多、资料丰富等特点。同时,这些个案调查,不仅涉及到苗族、壮族和瑶族等民族文化,尤其还关注到这些少数民族的公共卫生、养老模式、留守儿童、公共空间、文化展演、生计模式、传统工艺等现实问题。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既注意宏观论述,又关注细节描写;既关注民族和地域性特征,又关注个案特征的发挥与张扬,展示出了极强的立体感和宏大的历史观。

《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是秦红增教授从事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探讨中国民族地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最新成果,更是构建“文化农民”理论、搭建和谐社会研究体系的有益尝试,是当下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原创性和开创性特征突出。《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书的出版与发行,不仅对中国乡村人类学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推动中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黄金.科技人类学与文化共生——《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读书札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4).

第6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 人文精神

扬州市级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开题。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成为家乡文化的传递者,成为一个“有根”的人,是本课题的主要目的。依托高邮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使一大批参与活动和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崭露了头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11月,本课题被评为扬州市“十一五”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组中许多老师的研究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

一、独特的资源优势

高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龙虬庄遗址的成功发掘,表明7000年以前,高邮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尧传说就出生在这里,让人不禁深深地追慕缅怀。“上下七千年,风物贯古今”,龙虬庄、周邶墩、古邗沟、天山汉墓,还有唐镇国寺塔、宋文游台、明盂城驿、清典当铺等,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难怪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慨叹:“高邮文物,号称名区。”

高邮是一座与邮结缘的城市。公元前223年,日臻强大的秦国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斗转星移,作为邮亭的高台成了城市的根、城市的发祥地。城市因邮而生,故名高邮,别称秦邮,雅称盂城。如今高邮是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盂城驿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较大的一个驿站,一个“国保”级的稀世遗珍,真可谓“华夏一邮驿,神州无同类”。

高邮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公元1084年的冬月,文坛盟主坡一路风尘,兴致勃勃来到高邮,与乡贤秦少游、孙莘老,寓贤王定国一同兴致勃勃地登上城东高岗,载酒论文,留下了四贤聚会的佳话,留下了千古名胜文游台,在高邮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古城与“文”字结缘,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诗人孙觉,明代南曲之冠王磐,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还有当代著名古生物学家孙云铸、著名作家汪曾祺……群星璀璨,辉映古今。

高邮是一座充满水之韵律的城市。恰如秦观诗云:“吾乡如覆盂,地踞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把全市划为东西两片。运西,高邮湖水天相接,茫无际涯;运东,荡滩成片,河渠成网。此外,充满原始韵律的东湖湿地公园,万亩芦苇场及东沟生态度假村、渌洋湖森林公园、汪曾祺笔下的大淖等,构成一幅幅返璞归真的水景画图。水,哺育了高邮的古老文明,孕育了迷人的水乡风光,给高邮人带来了无尽的福祉。高邮堪称“水乡”、“水城”,如今,人们常常用“水做的高邮”来概括高邮与水的密切关系,可谓精当之至。

高邮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城市。高邮很早就有“秦邮八景”之说,神奇而美丽,充满浪漫色彩。比如“甓社珠光”一景,有孙莘老见高邮湖神异珠光而高中进士的传说,不仅见诸《孙莘老年谱》,在宋代著名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翔实的记载。此外,“西湖雪浪”、“邗沟烟柳”的传说,在自然美中引发人们的故园之思;“鹿女丹泉”、“耿庙神灯”的传说,充满了神往玄远、仰慕仙缘的意味;“露筋晓月”、“神山爽气”等,或充满诗情画意,或含有美丽传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高邮更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生气的城市。随着新时代高邮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前进步伐,随着一批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新景观的建成,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管理优秀城市目标的实现,随着现代交通、物流网络的日臻完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古城高邮日益呈现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如今的高邮,已经成为海内外宾朋旅游观光、探访古迹、采撷风情、度假休闲的胜地,成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放飞理想、实现价值、成就大业的一方热土。

二、我们的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开发区中心小学师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进社会,参观考察了龙虬庄遗址、文游台、镇国寺、盂城驿、高邮船闸、鸭业园区、高邮中学、鸿泉制衣公司等处,对高邮地方物产、水土、气候、交通、经济、自然景观、历史遗迹、重大事件等进行了研究了解。因为都是熟人熟事,学生不仅调查、采访方便,而且积极思考,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创造潜能,充分彰显出小主人翁精神,所以学习更加出色,心情更加愉悦,体验到小主人的幸福与自豪,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花香还得自己栽”。十几堂综合实践观摩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已结集成四辑。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认识了社会,走进了自然,懂得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创造。老师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向书本请教,向专家请教,向同事请教,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交织着汗水,透露着自信,凝聚着智慧,放射着光芒。在校本文化的释放,学生自主探究的灵性中,彰显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意义。

1.课题组成员阅读了《高邮县志》、《江淮方言趣谈》、《走进高邮》、《古盂城驿》、《古今文游台》、《龙虬庄遗址》、《古人咏高邮》、《走近汪曾祺》、《龙虬探秘》、《风流秦淮海》等高邮乡土文化书籍。

2.师生开展的活动有:“参观龙虬庄遗址,探寻七千年文化”;“感悟创业成功,沐浴爱心阳光”――参观台商洪金叶女士的鸿泉制衣公司;师生参观游览了运河大桥、“万国邮联”雕塑、高邮种鸭场、高邮鸭研究所、高邮船闸、盂城驿、镇国寺、蝶园市民广场、龙虬庄遗址等高邮文博景点。

3.开设了《亲亲罗氏沼虾》、《我家的小绿化》、《还我一湾清水》、《交通安全牢记心中》、《我的家乡在高邮》、《走进无公害王国》、《一缕茶香》、《誉满天下的淮扬菜》、《走近龙虬庄》、《走进高邮――文游台与秦观》、《高邮鸭与双黄鸭蛋》、《名人咏高邮》、《汪曾祺的家乡情结》等综合实践公开课。

4.编印了四辑“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5.完成了校本教材《我的家乡在高邮》初稿,编印了校本教材《开发区小学生手册》、《名人咏高邮》,全区小学生人手一本。

6.写真彩印了乡土文化系列《我的家乡在高邮》图版12幅、《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10幅、“名人咏高邮”8幅张贴在教学楼上,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了家乡高邮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成就,产生了文化认同,激发起自豪感、自信心,从而激发了爱家乡情感,培养了爱国情怀,发展了综合道德素质和民族文化素养。

通过探索研究,本课题组初步形成了符合农村实际的乡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创立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品牌。

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本课题组形成了一支新时期高素质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乡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探索和反思

我们每学期都确立一个乡土教育主题活动,发动全体师生参加,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接触家乡历史人物的事迹,了解并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这一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乡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的过程。指导学生出好乡土文化手抄报、作好报道分析,广泛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既使学生获得信息资料的渠道增多,信息量增大,又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意无意地超越时事层面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

通过乡土文化探索活动,学生触摸家乡历史,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家乡历史与现状,从而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热爱家乡,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一个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在学校里时时处处浸润在一种良好的乡土文化氛围之中,弥补孩子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通过基于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辜伟节、徐晓思等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基于乡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区各小学遍地开花,取得了累累硕果。

1.张扬了学生个性。课题的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探究走访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如在“秦少游与高邮”探究中,学生主动上网查资料搜集秦少游作品、生平事迹,诵读秦少游诗词,编演《秦少游与娄婉》、《鹊桥仙》小剧,探访文游台;参观龙虬庄遗址时学生们主动为低年级小朋友作讲解……他们敢闯,敢试,勇于实践,在种种乡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自信心增强了,获得了亲身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喜爱质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形成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了学生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到电脑房、图书室、纪念馆、新华书店、博物馆等查资料搜集信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活动中激活了自己在各学科学习中所有储存的知识,提高了自我加工、整理、输出信息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形成。人文素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更具有体验性。人文精神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要真切地掌握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理解,而要特殊的心灵体验,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爱祖国爱家乡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热爱家乡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目标。经过实践探究活动,同学们感慨地说:“我们的家乡高邮有这么多丰富的乡土人情,这么多名人,我们的家乡真伟大,真可爱。建设更加繁荣的新高邮,我们还要努力呀!”

第7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部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第8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近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向农村地区挺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经历着变革和改造。万顷良田变成高楼大厦,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工人,而更可怕的是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侵蚀和破坏。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发展,帮助贫穷落后的乡村摆脱发展困境。实践证明,扶贫项目重经济而轻文化,往往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更有甚者,“文化扶贫”即是将所谓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到乡村社区,用城市“先进、科学、繁荣”的文化代替乡村“落后、愚昧、贫穷”的文化,完全否定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费孝通(2007)在乡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展示了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人‘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费孝通(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p#分页标题#e#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一)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掌握目前为止主题相关研究工作的全景,为研究奠定基础。乡土文化传承的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实践几乎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很少,所以研究必须查阅相关文献,以形成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作出探索。本研究主要从电脑数据库、国际互联网、著作和专业期刊论文、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了相关资料,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二)民族志田野调查法 民族志田野调查法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2。笔者于2010年7~10月参与到“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和文化———暨广州农村社会工作试点项目”3的行动计划中,主要负责“参与式农耕文化与生态文化评价、保护与弘扬”的相关工作,扎根广州从化仙娘溪村,与村民同行,亲历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动计划与实践。 三、一个乡土文化传承的社会工作实践———绿耕从化项目 在项目需求评估阶段,团队发现这里的传统宗族观念比较强,宗族内的互助现象普遍,而且几乎村村都有族谱保存。村民具有较好的村风和村俗,对客人普遍热情,青年人也比较尊老,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祭祀,宗族内的换工很有特色。村里的老建筑特色保存比较完整,很多习俗也有完全的保存。 但是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也发现大部分村民对以上的这些传统和文化普遍都觉得没有什么,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农村哪有什么文化,平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很少娱乐活动4。由此可见村民本身对当地的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试图通过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开展文化发掘和传承行动,让村民意识到农耕和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 (一)以民宿为载体,保留传统建筑和农耕文化 长流村地处山区,这里的建筑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为主,大部分的村民一家几口人挤在狭小的单层房屋里,部分房子已经发霉或者墙体出现裂缝。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小部分村民推倒原先的土坯房,建成独栋两三层的水泥房并装修一新。这在村里引起不小的反响,村民纷纷效仿,凡是家里有点积蓄的都争相建房子,没有积蓄的也和亲戚朋友借钱建房子,甚至于在村里“住在土坯房是一种贫穷的象征”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项目团队认为土坯房虽然因年久失修而存在漏雨或者墙体开裂等不安全的现象,但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土坯房是长流村的一种建筑文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项目团队基于这样的考虑,租赁村内闲置旧屋并进行改造,建成民宿,用以开展乡村生活体验项目。在此基础之上,团队也开展了旧家具的收集和翻新活动,挖掘旧家具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其中包括一些年代久远的农具和生产工具,挽救几近被淘汰的宝贵的农耕文化象征。团队希望通过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另类行动,让村民意识到这些建筑和器物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挽救正在减少的土坯建筑群和传统农耕生产工具,保留传统的建筑和农耕文化。#p#分页标题#e# (二)以社区为平台,发动社区口述史行动 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史、家族史,但是在现阶段长流村也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问题。首先,作为村集体记忆的村史和家族史由于乡村识字率和教育滞后等问题,并没有意识地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大部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而一代代地延续下来的,因此便没有准确的文字资料记载。另外,很多知晓这些历史的村中长者正在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青壮年又外出打工,孩童因其“久远、封建、迷信、糟粕”等原因而不愿去学习和接触,加剧了这种文化断代的危险。项目团队希望通过口述史的活动,在社区营造一种重拾集体记忆的氛围,让记忆中的历史通过口述和文字记载的方式保存下来。一方面,通过志愿者口述史小组到各家各户与村民聊天获得家族和生活方面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村中的名胜古迹和祠堂等建筑,让村民回忆讲述关于村子历史演变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让村里的孩子与项目同行,共同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在获得村史资料的同时,长流村村民也被集体记忆所唤醒。 (三)打造社区文化空间,构建文化活态社区 传统的乡土文化保护往往通过讲道理或者说教等方式对村民展开教育,使得文化始终还是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一些外在之物,最终还是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团队警惕这种将乡土文化与社区分隔的倾向,致力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乡土文化嵌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团队将民宿、祠堂和乡村博物馆结合起来,将村史、家族史、农耕文化史等文字资料制作成展览品,打造一个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社区。村民们生活的社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村民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将这些原本鄙夷的文化重新重视起来,起到了传承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项目组将文化保护的项目与生计项目结合起来,推动村民保持原生态的耕种和栽培技术,使得农耕文化在村中也被实实在在的日常劳作传承下来。 (四)发动妇女小组,自觉维护社区文化空间 项目希望通过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来帮助村民实现可持续的生计和文化,因此发挥村民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项目组希望村民可以自觉地维护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而不是当社会工作者离开的时候,这些村史展览就成为摆设,乡村文化保护不是一阵风,应该是可持续的,村民要将这种传承和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在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中,发掘和培育社区领导是很重要的。在项目的另一个行动计划中,社工组织了生计妇女小组,她们主要承担生态健康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和乡村民宿的经营。社工通过将生计与文化、民宿与文化社区联系起来,发动妇女小组自觉承担起维护社区文化空间的任务。社会工作强调发挥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因此在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主要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由村民和妇女小组承担主要的决策和计划工作。 四、讨论 在绿耕从化项目的乡土文化社区建设案例中,看到了农耕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这种以社区为平台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较之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在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其优越性。 (一)生态视角下的乡土文化流失问题 卡森和马克思的生态观都强调资本主义发展计划如何破坏生态链与生态平衡。马克思更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贸易关系等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生产交易方式如何破坏人与地球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生态链“无法修复的断裂”(约翰•B福斯特,2004)。从生态视角出发,将个体的问题与其所在的社区、国家、世界联系起来,找到引发问题的社会政治根源。如图1所示,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制定,国家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城市化与扩大内需政策又进一步塑造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最终导致乡土文化缺乏传承主体,乡村社区漠视乡土文化。因此,营造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氛围,在主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之外保存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的存在,便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思路所在。尊重多样性,尊重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要求村民要完全接受一整套城市文化或者一整套乡村文化,只希望创造一个他们可以去自由选择的平台,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允许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整合社会工作介入乡土文化传承的探讨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介绍了绿耕从化乡土文化传承的具体经验,笔者将其归纳为整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因探讨 传统的功能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往往将问题个人化,具体到乡土文化的案例中就是把村民看成是愚昧的、乡土文化是落后的,于是所采用的策略也即是通过文化扶贫用所谓的先进文化来代替落后文化。然而运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文化流失问题,则是将问题与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联系起来,从而开辟出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 2.将文化项目与生计项目有机整合 绿耕团队在云南绿寨文化项目的失败教训就是因为只注重文化而忽视了农民最在意的也是农村工作最根本的生计问题。从化项目用整合的眼光和方法来处理文化与生计的问题,将文化整合进生计项目。 一方面,乡村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吸引了城市消费者的目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城市消费者在乡村体会到放松和惬意。他们给予村民的经济收益和意见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民的自我肯定,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另一方面,项目所推崇的可持续生计项目得到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支持,在激素、化肥等高科技产品垄断的农产品市场中别具一格。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传统的耕作技术得以保存,而且城市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健康的农副产品,最重要的是农民因此可以创收并更加坚定传统种植技术的使用,因此几近消亡的传统种植文化才得以保护和传承。#p#分页标题#e# 3.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与社会工作理论的有机整合 项目团队突破了主流社会工作割裂工作方法的模式,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起来,以社区为阵地开展介入。以口述史活动为例,社工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范围内的村史口述资料收集;组建村史小组,将村中有威望的老人请过来社工站谈村史话村俗;针对村中的重要人物(如村长),社工通过个案访谈获得更多的口述史资料。对话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村民口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他们的心智和灵魂也进行着一场洗礼,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相比于功能主义取向社会工作关注个案数、小组数、社区活动数,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关注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统整,更强调社区层面的意识提升和改变。同时,将三大方法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也即是一个各种理论综合运用的过程。如果一个理论对应一味药,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就是一个灵活的药方,药是可以变的,但是效果却是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 4.社工搭台,资源整合 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注重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社会工作者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立足农村社区,以社区为平台,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帮助案主实现自助。在文化传承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自身资源将村民、农户与城市社区居民联结起来,为很难有机会沟通的两个群体创造互相了解的机会,增加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城乡整合;另一方面,社工可以根据村民的需求为他们引荐专业人士,以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的打造为例,社工将设计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与村民联结起来,让村民学习相关的装饰和家居空间摆设的知识,更好地营造社区文化空间。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流失和没落的危险。每一文化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和意义,强调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要树立新的文化霸权或者消灭主流文化,而是希望在主流文化之外依然可以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在主流话语之外可以听到其他的声音,文化应当是百花齐放的。如此才能使文化更加繁荣,使社会更加和谐。

第9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植物;应用;分析

1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优势

1.1 乡土植物较外来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任何地区的乡土植物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存留下来的,也就是说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温度、土质等自然环境的适应力会更强,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1.2 乡土植物更容易养护管理

对于任何植物来说,后期的养护非常重要。乡土植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的植物就算没有人工的养护也会生长的很好。而对于外来植物来说,地域、气候等差异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进行特殊的养护,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很多人力、财力。

1.3 乡土植物更具有地方特色

每个园林的拥有者都希望拥有不同的特色,而乡土植物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景观。所以设计者如何能结合乡土植物进行设计才是最具有特色的设计。

1.4 乡土植物对地区的生态可以起到保护

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乡土植物为系统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以及氧气。外来植物的引进就会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产生一定而影响。所以如何合理的利用乡土植物对于本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的现状

2.1 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中轻本土重洋现象严重

在国内的园林建设中,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思想:那就是在选择苗木上认为外来的植物属于高贵植物,认为我国的本土植物属于低档次的植物;很多人认为外来的一些新鲜植物才能增加园林的品味,而忽视了不同植物对于园林的真正影响。

2.2 设计师对乡土植物的忽视

目前我国很多设计师对乡土植物的了解甚少,有的甚至不认识某些乡土植物,所以在实际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就根本谈不上针对乡土植物的设计理念。而设计师在这种知识的欠缺情况做出的园林绿化设计,就无法考虑到园林植物的正确选择以及植物对人类和生态的影响。这种理念的设计设的设计只能简单的满足大众的审美观点,以及有关部门的要求而已。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设计师无法考虑到什么地该种什么植物,只是单纯的追求表面的东西,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整个园林工程中,乡土植物使用很少,甚至都不会出现。

2.3 乡土植物的苗源稀少

由于目前我国的林业科研部门未将乡土植物的苗木繁育纳入到计划之中,所以说林业科研部门并未针对乡土植物给予重视,也未进行有效的开发。林业科研部门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一些外来植物上,而对我国的乡土植物的投入非常少。对于一些私营的园林绿化基地来说,政府投入少,并且乡土植物在在市场上的销售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大部分的私营园林绿化基地都不会选择对乡土植物进行投资和开发。

2.4 乡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造成这种下降趋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为:(1)人们对乡土植物认识发生改变,并且针对乡土植物的保护意识差。(2)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地区都将速生林作为发展的重点,由此可以快速的追求经济利润,而对于那些可以保护生态的乡土植物来说,生存空间就被大大的挤压。

3 推动乡土植物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充分认识、了解乡土植物,加强对乡土植物的研究

首先政府部门要认真地去认识、去了解乡土植物,并且深刻的认知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优势。在对乡土植物充分了解之后,就要采取大量的宣传,使民众、企业和政府都认清乡土植物的真正优势,转变目前流行在我国的园林绿化思想,让民众真正的了解到园林绿化的真正目的。并且通过宣传可以加强人们对本土植物的保护。

其次政府应该针对乡土植物苗木培育上出台一些奖励政策,要鼓励有关的林业部门以及私人企业对乡土植物的重视,并且给予一定的资助,由此让我国的市场上可以增加乡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乡土植物夺回应有的市场地位。

3.2 提高园林绿化设计者的素质和内涵

设计师对园林绿化工程中是否能利用乡土植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上只单纯的追求表面,而忽视内在,这种设计根本无法成为设计大师。所以身为设计者首先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要充分掌握美学的同时更要掌握园林绿化的真实意义。除了要对外来植物有所了解和研究,更要针对乡土植物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认识。只有首先将自己的意识和知识进行改变和完善才能在园林绿化中充分的利用乡土植物,并且让乡土植物与自己的理念相结合。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