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地质学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地质学基本知识

第1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旅游人才 职业能力素质 基本要求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05-03

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支撑。职业能力素质作为旅游人才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职业能力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培养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旅游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 职业能力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指旅游人才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能力,是旅游人才从事旅游服务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质。旅游人才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是用知识和技能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不掌握基本的旅游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不仅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也不可能为游客提供合格的服务。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

旅游服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做好旅游服务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在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中具有支配的地位。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旅游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不具备这一素质,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既是用态度为游客提供服务,又是用知识和技能为游客提供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旅游服务中只是一个基础,是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前提,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才是旅游服务的内容。导游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在有较好的服务态度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让游客全方位、深入地了解景区、景点的情况,还要安排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生活,这些都需要导游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餐厅的服务员在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态度很重要,知识和技能也必不可少。仅仅有好的服务态度,没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样不可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旅游行业的员工,要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就需要在职业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学习和掌握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合格的旅游服务,自己也才能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

2.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受到诸如旅游景区的品质、旅游环境的整体质量、旅游行业员工的服务态度、旅游行业员工的职业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旅游行业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职业能力是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行业员工的服务态度不好,游客不会满意,旅游服务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旅游行业员工的职业能力不强,无法为游客提供基本的服务,游客同样不会满意,旅游服务质量就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旅游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旅游产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对于旅游企业而言,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3.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对旅游人才其他素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提高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中,包含着政治思想、身体和心理、职业发展、文化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这些素质中,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旅游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人才不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素质,不会“做事”,良好的身心素质就失去了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旅游人才的文化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旅游人才的职业和事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职业发展素质也就失去了意义。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使他们能“做事”,会“做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旅游人才其他方面的素质,从而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 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职业能力素质是每个行业的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素质,不仅是每个劳动者实现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来说,职业能力素质会有一些共同的要求,这些共同要求体现了不同行业的共同特点。但是,每个行业由于工作或服务的内容不相同,在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旅游服务的特点,对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旅游相关的基本专业理论

与旅游相关的基本专业理论是旅游人才提高自己素质,在为游客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发展和事业发展的专业理论基础。作为旅游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旅游专业理论,才能更好地做好旅游服务工作,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也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没有旅游的基本理论作支撑,旅游人才的理论基础就不扎实,就会影响到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不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劳动者,不是真正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旅游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旅游及旅游产业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2)与从事相关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的专业知识。旅游行业有多个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在专业知识的要求方面是不相同的。旅游行业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认真学习,掌握与自己岗位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才能做好本岗位的服务工作。(3)与从事相关旅游服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旅游知识,如云南旅游景区从事旅游商品销售的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普洱茶叶、翡翠等方面的知识。

2.精湛的职业技能,即要有会“做事”的本领

旅游服务工作是技能性较强的工作,无论是导游的讲解,还是餐厅的摆台、客房的做床;无论是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还是旅游文化服务,都需要有精湛的职业技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产业的升级,游客在旅游中已不仅仅是观赏优美神奇的自然风光,还要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放松心灵、锻炼体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旅游人才如果不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不会“做事”,或做得不精,做得不好,是不可能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旅游人才。精湛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岗位的职业技能要精湛,不仅要“会做”,而且要“做好”“做精”;(2)与本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要熟悉,如导游还要熟悉旅行社的计调、票务等方面的技能。餐厅服务员还要熟悉迎宾、推销菜品等方面的技能。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不仅能成为旅游服务的“多面手”,而且有利于本岗位职业技能的精细化。

3.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知识面比较宽的行业,既涉及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也涉及地理、自然方面的知识;既涉及文学、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涉及社会、民族风俗方面的知识;既涉及经济、生态方面的知识,也涉及旅游商品、旅游交通通信方面的知识。所以,旅游服务工作,需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特别是导游的讲解涉及的知识更多。不掌握相关的知识,是无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不是合格的旅游人才。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当地旅游资源整体情况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在服务过程中对不同的旅游资源进行比较,提高服务的质量,而且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向游客推介当地的其他旅游项目;(2)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把旅游服务与宣传家乡有机结合起来;(3)当地旅游地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三 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提高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

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基地,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旅游院校最基本的任务,旅游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旅游院校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方面,有三条基本的途径。

1.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源头上解决学生职业能力素质问题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首先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源头来解决,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根据专业需要和未来岗位对旅游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提供的专业知识,要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目前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训实习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实训实习上,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特别是旅游职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留出足够的时间用在学生的实训实习上,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切实得到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需要安排一定的选修课,通过选修课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

2.要加强学生的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旅游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时,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形成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训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训实习中把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在学生的实训实习中,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要求学生“会做”,而且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实训实习中,还要注意和旅游行业的岗位对旅游人才技能的要求结合起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职业技能上和行业的要求相一致,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3.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旅游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需要。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把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多组织开展一些带有旅游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茶艺表演、不同专业的技能竞赛等,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职业能力素质。

旅游企业同样需要关注员工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要让员工在旅游服务的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素质。旅游企业在培养员工的职业能力素质方面有两条基本途径:(1)旅游企业要对员工的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做出系统的规划,在学历提高、在职培训、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制订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能得到大多数员工认可的考核评价办法。对职业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对职业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的员工,要提出要求,限期提高,对职业能力素质适应不了岗位要求的,要调整岗位,以确保旅游服务质量能得到提高;(2)旅游企业要把员工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从企业发展理念、企业价值、企业核心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中,融入员工职业能力素质提高的要求,使员工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既能提高文化素质,又能提高职业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范德华.论旅游人才素质结构[J].学术探索,2013(5)

[2]范德华.旅游产业理论基础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第2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学科与专业 教学与科研 知识与能力 质量与规模

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从发展基础上讲,应该规划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从高校职能上讲,应该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人才培养上讲,应该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办学效益上讲,应该解决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与专业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学科与专业虽有着诸多区别,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几个专业,一个专业又以一个或几个学科为基础。学科与专业是主从关系,没有学科支撑就无从谈起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相通之处,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学科体系,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也要注重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因此,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高水平的学科尤其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相比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比专业建设更长,因此,在实践中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主从关系,单纯强调学科的优先发展,对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是不现实的。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先行、学科后划”的思路适当设置地方需要量大的专业,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地方院校设置专业,在考虑学科基础的同时,应更加侧重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一些紧缺专业,将专业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归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学科理论完善专业内涵,这样既加固了专业基础又提升了学科水平,达到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在专业结构与布局上,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发展基础专业、确保基础专业的基础和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发展市场急需专业,灵活设置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

学科与专业的结合通过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来,因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加强基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学科与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别,满足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学的存在方式和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途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科研是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从大学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与基础教育的教学不同,大学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智能和研究能力,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讲清知识、原理、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讲授的内容应有所创新,立足学科的前沿。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在客观上为教师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从大学教学特点上讲,大学教学工作与大学科研工作具有依赖关系,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大学教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无不体现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和依存。从课程建设角度来看,大学课程追求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强调以最新的综合化专业知识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因此,大学教学需要以科研作支撑,科研可以带动教学的创新,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使教学活动与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步。

2 以科研实现创新,以创新带动发展。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创新,以最新科研成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尤其需要构建教学与科研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立的局面。在重视与加强人才培养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型大学应以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己任,积极推进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要依托大学创新的品格,提炼创新大学精神并促进其转化为社会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全方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成效都通过服务社会体现出来,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在于服务地方。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三大职能,教学与科研是基础和前提,服务地方是归宿与目的。教学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科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二者殊途同归,共同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这个目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以及组织,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没有能力,知识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和创新。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的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立足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要实现考试制度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业评价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突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组合,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知识主要在于“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主线或诠释架构与原理架构,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以此构建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活动中才能形成智慧,同时,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才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在于“双能”,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来看,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已知,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未知,因此,发现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发现问题通常是指个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认清问题、概括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组织,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四、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质量是一个远比数量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问题,质量是“本”,数量是“末”,本末绝不可以倒置。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办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在确定发展规模和招生数量时,必须使之与学校的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谋求数量的增长,寻求最佳的规模效益。

1 保证师资资源的充足性。高等学校应确定科学合理的生师比并按该比例配置教师,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2 确保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逐渐走向成熟,不能因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水平的停滞或下降。

3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水平。课程是教学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才具备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应成为制约课程建设水平的因素。

4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也是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手段,办学规模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冲击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第3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采矿工程;本科教学;改革

世界上科技、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采矿高等教育均采用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教学中体现培养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迎接世界知识经井的到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应进行彻底改革。

一、我国有美高校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改革情况

目前,孢国大多数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其专业设置、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原采矿系经调整、改造后.现为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包括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及土木工程等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本科1999年招生30名,其中1/3在湖南省单考单招,2/3在全国统考生中招收。学校对采矿、选矿、地质及测绘等四个艰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奖学金评定上实行优惠政策凡学科各科考试合格的学生都可评为A类奖学金,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岩土工程有关内容,重点是地下工程、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添加会计、金融等经济类的选修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仍设采矿工程系及本科教学中的采矿工程专业。1999年采矿工程专业奉科招收四个班,计划1~3年级合为大班教学,4年级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即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风与安全及工业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在校期问均获专业奖学金,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矿山进行。重庆大学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发展起来舶矿山工程物理专业和矿山环保专业现已分别发展成为土术工程专业和珂=保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新设岩土工程及检涮技术方向.单考单捂,年招收25名本科生.教学内窖增加爆破、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等有关岩土工程知识。北京科技大学原采矿系现改为资源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改为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石油等方面。教学改革目标是拓展专业面.由金属矿开采改为以金属矿开采为主,同时包括石油、煤矿、非金属矿开采及海洋采矿。学生在校期闻加强CAD教学、计算机绘图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及部分岩土工程方面的课程。1999年该专业本科招生33人。武汉工业大学为原武汉建材学院,其采矿工程专业现改为矿物资源加工工程。1999年本科招生一个班。教学非金属矿开采为主.增加化学化工、矿物资源深加工及利用方面的内容。

采矿工程本科教育进行了较大改革的高校还包括东北工业大学、山东矿业学院、湘潭工业学院(原湘潭矿业学院)等高等院校。

前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謦课改革后涉及的课程门效达150门,涉及的专业实习、实验及设计等实践性环节16个。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门数减少或合并,学时减少。在校生所授课门散增加较多。总之,各有关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基础和人才需求特点,均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专业范围,在学生招收、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较大改革。

二、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

采矿工程、地下工程及地面岩土工程等均属“工程”类学科,处理的对象同为岩土.有非常接近的专业特点,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或相近.且实践性强困此,了解这些相关专业的教学情况.有助于采矿工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长沙交通学院等高校的土术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建筑工程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也各有择重。倒如.清华大学课程门数少,每门课择重基础知识教育;中南工业大学课程门数多,内容细.着重地下工程及地面工程有关知识的教学;长沙铁道学院重点在于隧道、桥粱与道路方面的教学。

课程设置中.前述诸高校开设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课程有碧恂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掩工、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道路工程、地下结构设计与掩工、路基与路面工程、工程勘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基加固与处理、地下铁道、地下空间利用、掩工组轵与概预算及防灾硪灾导论等课程及相应的实删生环节。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第三,加强计算机应用船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和对外交流。在加强基础外语学习的同时,应增加专业外语及专业课程外语教学的比重.逐步提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语教学的门数.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第4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很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教师在讲解时,如不讲细、讲透,学生在应用时就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应讲清如下三点:(1)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因此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求三角形面积时,公式中的高是指公式中的底边上的高。(3)有的三角形的高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如图)清楚了这三点,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了,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思维就会活跃,解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而基本概念必须由教师透彻讲解,经学生消化理解,再经过实际应用中反复实践,才能在头脑中正确形成。概念不清,基础不牢,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就调动不了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思维能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在讲述时“设疑”等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方法还是外因,是积极思维的起点。因为使兴趣上升为志趣和志向,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这个内因就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条件。有了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和习惯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我国古书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问思辨归结到“行”上,是说明“行”对于“知”的重要。也就是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使学生扎实记忆、深刻理解基础知识,从而引导和训练了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他们注重基储全面发展的学习目的,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5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很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教师在讲解时,如不讲细、讲透,学生在应用时就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应讲清如下三点:(1)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因此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求三角形面积时,公式中的高是指公式中的底边上的高。(3)有的三角形的高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如图)清楚了这三点,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了,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思维就会活跃,解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而基本概念必须由教师透彻讲解,经学生消化理解,再经过实际应用中反复实践,才能在头脑中正确形成。概念不清,基础不牢,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就调动不了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思维能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在讲述时“设疑”等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方法还是外因,是积极思维的起点。因为使兴趣上升为志趣和志向,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这个内因就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条件。有了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和习惯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我国古书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问思辨归结到“行”上,是说明“行”对于“知”的重要。也就是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使学生扎实记忆、深刻理解基础知识,从而引导和训练了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他们注重基储全面发展的学习目的,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6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 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2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本理论

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理解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础。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3个:(1)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基本主题为例,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及其转化”,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自然成为2个基本的主题。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主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从问题性质来说,既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规律,又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规律。从方法论上来说,为了对复杂的物质及其转化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化学学科采取了独特的认识视角———元素视角。物质按照元素组成可以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在认识具体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酸、碱、盐等类别物质的性质相似性。为了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存在的基础上建构了相关的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化学课程中就需要安排“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前4个主题是围绕化学科学本身的理解设定的,“化学与社会”主题是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设定的。如果教师对于化学科学没有很好的理解,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5个主题及其基本关系。其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及其选修课程的结构就是围绕这样的基本理解形成螺旋递进的认识阶梯。(2)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科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的,这是教学的内在永恒法则。教学活动的本质任务就是知识传承和理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现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理解具体化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达到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就是将自己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思考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是什么?教科书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这些内容学习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有什么意义?怎样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个课题,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教科书有哪些可利用的的教学表征资源等等。(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有2条重要的原理:第一,学习需要原理。学生的学习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学习需要往往是通过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来激发的。学习任务设计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目的。第二,有意义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要义是,当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在原有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能够发生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按照学习需要原理,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将新的学习活动发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这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活动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活动”类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从知识性质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指向教学实践的。从知识的构成要素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既包含有理论性认识要素,又包含有实践性知识要素。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建构而形成的。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6]。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的。第三,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如前所述,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3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策略

3.1理解化学科学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7]。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影响着教师化学课程知识的发展。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形成较为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包括3个维度:(1)化学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2)化学认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化学学科特征和化学科学认识方法论的理解。(3)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元素观、能量观和科学本质观。化学教师要积极发展和建构化学知识结构。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科学。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化学科学的独特视角、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以及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形成基本的理解。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解,才能在认识论层面上搞清楚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化学科学,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其次,要深化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深化理解知识内容[8]。第三,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于具体化学内容的意义学习具有“回归性”作用,将似乎“无关”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

3.2理解化学课程结构首先,要理解化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模块化和主题化是高中化学课程宏观结构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宏观上理解化学课程,就是要理解化学模块和内容主题的宏观组织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有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由几个主题构成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内容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其次,要理解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价值取向。现行的高中6个选修模块从性质与功能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化学学科核心领域的发展相联系的模块,如“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类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核心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第二类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模块,即“实验化学”。该模块采用以实验活动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认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类是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取向的模块,如“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类模块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能源开发 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要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一级主题的提升,2者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6个选修模块与2个必修模块的一级主题存在着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主题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实验化学”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化学实验基础”的发展,“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物质类别知识扩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基础”的深化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深化发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扩展。

3.3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第7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一、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特点分析

1.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

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知识的考查,对考试的难度要求以知识覆盖面广泛为主。首先,中考地理命题重视基础考查,具体的试题要求较容易的题目与难题的比例是9:1,从这个具体要求就可以看出,地理知识更重视基础问题的考查。其次,试题量适宜,中考地理命题的试题量较为适宜,保证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全面的思考与书写。另外,试题知识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知识点广泛分布在所学的各册教材之中,确保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基本素质。

2.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趋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习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中考地理的命题特点体现出了地理的实用性,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首先,试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不断缩短,很多地理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所能够接触到的,例如,地域的水果生产、地理表现的线路图、政府出台的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政策内容等。这些地理实用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并且学会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注意适度开放,回归地理课本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这一基本理论下,初中地理中考试题开放性越来越明显,很多问题都带有不确定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拓展空间。当然,这些开放性的表现是适度的,最终回归课本,而不会远离教材进行没有依据的拓展。

二、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备考策略

1.分层训练,全面素质备考

为了迎合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的特点,教师就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备考学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训练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素质进行分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要详细分类。这个分类不同于小组学习分类,教师要做到集体分类,形成三组基本的学习团队。其次,要进行分类复习。优等生: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教材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树的形式。这类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知识整理,交给教师后进行统一评价纠正,然后让学生依据知识树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要求学生拓展收集不同类型的题。中等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树的整理,也可以借鉴优等生整理出来的备考提纲进行学习,争取短期内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要多方指导,依据知识树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后进生详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学习。总之,分层训练有利于让学生分层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最后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在中考中获得C级以上的成绩。

2.读图分析,搜集实用地理

为了在备考过程中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教师要在备考过程中组织一些读图的知识复习备考。首先,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巩固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复习地图的表达程序和方法,对比例尺、图例标注、方向标注等进行复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中蕴含的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地图中快速找到目标,增强对所需信息的敏感性。接下来要鼓励学生在一段复习结束之后对这部分知识之中所涉及的图形进行整理,一些重点图形要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自我绘制一下,增强记忆。最后,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所增强之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完全的地图,让学生靠着记忆标注地图上的代表性地名、山脉、铁路、公路、河流、湖泊等,提升他们的读图能力,帮助其积累地理知识。按图索骥的方法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绘制地图,在中考过程中能对读图的习题有快速反应。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第8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1.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的要求概述

1.1基于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文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实际教学背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放眼于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创新意识。

1.2基于高考大纲标准

高中化学总复习应注重分析高考大纲标准,作为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的高考大纲必定有其重要意义。高考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主要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重要方法作为化学考试的考察重点,根据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考察学生的所学所知渐渐成为趋势。因此,教师应在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中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作为首要任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复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3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现代科学素养意在强调科学知识、技能、过程学习的同时,更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热情,让学生更贴近自然,贴近社会,由社会与科学的方向对社会问题展开思考并制定解决方案实施。

2.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的策略

2.1基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复习

在高中化学总复习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内容庞大且复杂,不仅有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内容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有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内容的事实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我们构建基本观念作为总复习的核心任务。在旧式化学总复习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让复习化学成为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定律、化学反应现象等,学生只顾机械记忆,只学到事实方面的知识。面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时还能勉强应对,在应对一些创新性、逻辑性强的题目就很难作答。这种复习方式不能满足当下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素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一道2007年的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为例: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用斧头将木块一批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一定条件下,水在20摄氏度时能凝固成固体

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观念,那些只是以为进行机械记忆的学生显然不易选出正确的答案,可那些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复习并形成了元素观和变化观的学生便可以轻松解决。这就是新课程化学高考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变化趋势。

2.2进行基本观念的构建

高三总复习时学会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初中时更深刻,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更精细,学生面对初学化学知识时,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限制,致使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是片面的。例如,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在必修一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物质的性质,至于更全面的知识详解则要在学习必修二和物质结构选修后才可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总复习时,应适时地打破原有知识的呈现顺序,这样有利于构建基本观念。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利于构建化学观念的知识进行统筹规划整理,并不是一定按照知识的前后顺序进行复习。

例如:进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专题复习时,应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基本观念。

第一,明确该部分复习内容的基本观念。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特点的分析,我们应明确学生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后应具备初步的元素观、微粒观、作用观。

第二,明确这些基本观念的基本理解。

我们对这些观念的基本理解如下: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可以再分。化学反应中的元素种类不变。

(1)元素的原子首先形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离子等),这些微粒再通过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或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等相互作用构成宏观的物质。

(2)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构成化学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3)不同的微粒之间作用是不同的,有强弱不同和性质不同。

(4)物质的不同就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或微粒相同但相互作用不同。

(5)在一定条件下,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是物质变化的实质。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为促进学生对以上基本内容的理解,我们要给学生设置一些有价值的思考问题:

(1)常见的晶体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构成微粒是什么?这些微粒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构成晶体的?

(2)各种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强弱对比是怎么样的?

(3)如何比较晶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CO2和S2O2的熔沸点高低,HCI和HI的熔沸点和热稳定性等。

第四,进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向学生表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学习构建“微粒观”、“作用观”、“微粒观”等重要观念,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研究,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或物质世界认知,为此现阶段高考作出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如某理综试题中一题: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

B.混合物的性质比其中各种纯净的组分物质都好

C.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

D.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不一定越好

第9篇: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1.1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

无论是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还是在素质教育条件下,迄今为止,课堂教学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施学科教学、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渠道与途径。因此,在整个教学战线,无论哪个层次的学校,无不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都把组织好课堂教学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强化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强化课堂教学。

1.2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加强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一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国数学家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学生在世界数学大赛中的辉煌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二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通过面对的事实,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和转化的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地观点。

1.3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也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关键,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数学能力又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在今后学习中长期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这些思想方法于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地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应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达到逐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2 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和数学改革的实现途径

2.1扎扎实实抓好“双基”“、双能”教学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材中的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常识,它是构成学生智力、能力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诸如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与方法等。当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启发式基本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对实际材料加以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务求弄懂其含义。对于易混的地方,要引导学生用对比与分析、判断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其来龙去脉,分清其条件与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过程,了解其用途与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要尽可能地指导、帮助学生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基本训练是巩固已学知识并准备应用于实践,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练兵”过程,就像习武操练一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理科教学,更应予以高度重视。

“双能”是指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必须是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统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双基”与“双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而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而得到发展的;同时,后者的提高与强化,又会返转来加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对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时间的多少、数量的大小,都要因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而定,既不可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也不可没有任何训练。同时还应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与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2.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学科教学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这也是一个“老问题”,已为人们所共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理论加例子,或知识加练习。应当明确,就数学教学而言,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与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得出数学道理与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与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乃至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中去。

2.3重视改进教学方法

方法是人们用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门路与举措的总称。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离开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便无法实现,但教无定法,已为人们所共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探讨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参考文献:

[1]张法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王金凤.浅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教研版),2009,(08).

[3]王雪娥.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