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皮影雕刻艺术精选(九篇)

皮影雕刻艺术

第1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泰山皮影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据长辈的长辈讲,皮影戏在泰山已经唱了400多年了,是谁第一个把皮影戏传到泰山已无从考究。

关键词:泰山皮影;田野考察;地方文化;十不闲;传统吉祥图案;图案纹样

皮影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艺美术的范畴,主要运用牛皮或驴皮进行制作,有绘画和雕刻的艺术成分;另一部分是戏曲的范畴,有表演和舞蹈的艺术成分。皮影艺人手拿影人在幕布后进行表演,通过灯光的映射,影子呈现在幕布上。艺人一边舞动影人,一边唱着小曲,还有器乐伴奏。泰山皮影,即以泰山文化及其相关的传说故事为主要创作题材,通过“十不闲”为主要表演特色的皮影艺术。据考察,自清朝后期至今,泰山皮影戏已传承了六代。现在泰山皮影戏的掌门人是范正安先生,已64岁。

一、 泰山皮影的造型特点

(一)造型特点。第一,都是影像造型。工具:以刀,用以雕刻。在雕刻技法上,通常运用阴刻、阳刻。正面角色或者生、旦角色运用阳刻,也称空脸;反面角色或者净、丑角多用阴刻,也称满脸。

第二,皮影的面部造型都是重点。面部一般都是五分像,即纯侧面。身段一般都是七分像,即半侧面。于是,就出现了“五分像七分装束”。面部和身段也有十分像的,即正面。这种情况多数适用于背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眼睛是刻画的重点,泰山皮影也是这样。泰山皮影在造型上无时无刻不透露出泰山人的性格:朴素、直爽、憨厚、豁达,体现着泰山文化的积淀和厚重。

(二)皮影造型的图案纹样。泰山皮影在造型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戏曲人物、剪纸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的造型手法。笔者通过雕刻的皮影比较,发现人物服饰的图案纹样以几何图形居多,如椭圆形、月牙形、菱形、点状、线状。有时也会用些简单的花型和复合人物性格的吉祥图案,例如“龙”。龙是吉祥、正义的象征,在泰山石敢当的服装裤脚处,就运用了龙的形象。再如“祥云”,寓意福禄将至。

无论是龙的图案,还是祥云图案,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皮影中的体现,更是人们长久以来纳福求吉的心理需求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泰山皮影的制作工艺

制作在泰山皮影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原料加工、画稿、镂刻、染色、发汗熨平、防腐、缀结与栓杆。

(一)材料与工具。泰山皮影的材料,主要运用驴皮或牛皮。在选料的过程中,根据“易取材”这一特点,驴皮是用上等的“山东黑驴皮”,一般选用四至六岁的母驴皮为最好。刻刀是雕刻的主要工具。据考证,最早的时候,皮影艺人自制工具。用包装箱的铁叶子,在磨石上来回磨,直至锋利。

(二)制作工艺

1.原料加工。原料加工,通常称之为制皮。制皮是在选好皮子后,把它放在干净的凉水中进行浸泡,时间则根据天气、气温和皮质而定。夏季时间短,大约一两天;而冬季时间长,五到七天。最好是在春、秋两季。总之,要把皮子泡软泡透。然后先刮毛,再刮去里皮的肉渣,最后是逐渐刮薄。注意要刮净、刮匀、刮薄、刮透、刮亮。在冬天操作时,皮子不能受冻,否则会不透明,影响使用。刮好的皮子,撑在木架上,阴干就可以了。

2.画稿。泰山皮影所用的稿子,称为“样谱”。根据皮质的薄厚程度,合理应用。薄而透亮的皮子,多用在头、胸、腹这些重要的部位,而皮厚并且不太透亮的地方多用在腿、胳膊或者道具、布景中去。这样,上轻下重,重心稳定,易于操作。然后根据部位的需要,割成小块,进行描画。这一步称为过稿或描图样。此时的工具是用钢针进行扎眼,把图样拷贝并描绘在皮面上。

3.雕刻。“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这是皮影艺人雕刻的口诀。说明在雕刻过程中,不同的花纹要运用不同的刀具。泰山皮影和陕西皮影一样,雕刻时运用的都是“推皮走刀法”。即右手拿刀,左手推皮,皮走刀不走。在雕刻过程中,熟练地掌握推皮的技能和手劲的控制,是皮影制作工艺非常重要的环节。雕刻时应遵循先后顺序,先刻大形再刻细部。例如雕刻头茬要“先刻头帽后刻脸,眉眼刻完是鼻子”。如果先刻五官细节,再刻其他部分,就很容易把面部线条扯坏。

4.染色。陕西皮影常用紫铜、银朱、普兰、荔枝等矿物质和植物颜料,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泰山皮影的染色技术依然保留着传统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染色采用传统的品色染料,分为红、黄、绿、蓝、黑、粉、赭等色。由于品色粉末属于水溶色,为解决着色受潮跑色的问题,需要将品色粉末调入桐油,搅拌均匀制成胶质的油性染料。为了保持色泽鲜亮,增强颜料着色力,在调桐油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稀醋酸。醋酸溶液要严格控制浓度,因为浓度过高会腐蚀皮子,浓度太低又会掉色。

在色彩的绘制上,注重颜色的鲜艳、对比强、形象清晰,明朗,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5.发汗熨平。过去的老艺人常采用土砖搭成人字,下面用麦秸或柴火烧热。然后把皮影用白布包好,放到两块热砖中加热。使其颜色吃入皮子内,并且达到发汗熨平的效果。这种方法要注意砖的温度,温度过高,皮子会烤焦变形;温度过低,颜色不能达到固色的作用,并且不能发汗熨平。

现在,也使用熨斗进行熨平。虽然方便可行,温度能够很好地控制,但是因单面操作,两面受热不均匀。

6.缀结。把全身的九个关节――头帽、上身、下身、二上臂、二下肘连手、二腿连脚进行连接。

7.栓杆。这是皮影制作的最后一步,用三根竹竿做操纵杆,一根放在影人的胸前,便于转身。其他两根,放在双手上,便于舞动。这样,艺人就可以操纵着不同影人做出各种动作,实现“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结语

泰山皮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人民喜爱。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丰富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口传身授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形式的皮影,在造型及视听效果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它势渐衰微,处境落寞。由于从事皮影制作和表演的收入很低,皮影从业者纷纷转行。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世,古老的皮影艺术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这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8年,泰山皮影被评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源于生活的泰山皮影将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第2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关键词:皮影;孝义皮影;艺术特色;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5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11-02

一、皮影戏背景

皮影戏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最先出现在秦朝,在宋代的时候达到了鼎盛。在元代的时候已经传到了西亚和欧洲各地。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并且是源远流长。皮影戏是把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在一起,并且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我们艺术殿宝库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皮影戏中的皮影人物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却是挺拔概括;人物的雕刻十分的精细,线条表现十分的流畅,特别注重人物头饰服饰中图案的装饰效果;从图案的颜色对比中,反应了活泼明快的人物性格和演员的热情;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很合理,所以表演起来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二、山西孝义皮影背景

我是山西人,很荣幸在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文化遗产。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是孝义的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两种。纸窗皮影戏中的纸窗屏幕是用大幅麻纸粘接而成的,固定在框架上;而纱窗皮影戏中的纱窗子的屏幕是纱质的。这两种在人物的外形上、唱腔上以及舞台艺人结构、舞台设置虽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材料却都是用牛皮雕制而成的。他们的表演都是利用投射到“窗子”上的影子来表演的。孝义皮影的艺术特点是造型粗矿、线条简单、手法夸张,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随时间的发展借鉴并吸收了陕西等地精细的特点,这就又形成了孝义皮影的新的艺术特点―俏丽、活泼、线条繁简并用,疏密个别,并且在涂彩区分部位,有浓淡变化,使平面的人物雕刻出来复有立体感的感觉。

三、山西孝义皮影的艺术魅力

(一)纸窗皮腔影戏

1、纸窗皮影戏简介

纸窗皮腔影戏,以孝义为中心辐射周围各县,是个年代已久、很古老的影戏剧种。纸窗皮腔影戏的故事脚本――大多都是封神榜戏;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吹腔音乐,乐器很少,在全国都很罕见,特别有自己的特色;表演技巧――使用的是油灯、纸窗。在皮影人物的胸部都要安装一个主杆,它在屏幕上是不能转身的;人物造型上――一般都有九块结构,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皮影人物造型形式,并且很具汉画像石的风韵。因此,纸窗皮腔影戏属于比较古老的影戏。

2、纸窗皮腔影戏的头饰脸谱

纸窗皮腔影戏中的皮影人物通常是由九块或十一块组合结构而成的,然而头部是活动安插在一个身段上的,可以卸下来更换,这样就方便于每一个角色的运用。纸窗影人头饰脸谱都很有汉画像石的感觉,属具象,没有明显分出生、旦、净、丑等角色,然而是根据每个人物的具体职别、个性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影人的造型手法通常采用粗矿夸张,非常强调神似。而人物总是有大额头,头饰都是向后倾的,采用的方法有阴雕、阳雕、阴阳雕等技法,比如有空脸(阳雕)、实脸(阴雕)、空实脸(阴阳雕)之分。而皮影脸谱在雕镂时通常是五分脸,比如正侧视(单眼人)、但也有少数的七分脸,再如斜侧视(双人眼),这些常常用于刻画奸邪丑怪的人物角色。

在皮影人物中,有地位的人的头饰就非常的多,虽然是五分脸,但从一只眼睛里,也突显出贵人的霸气,一眼就能看出这人的地位和兴趣爱好;平民头饰则显得十分的单一,头无力的低着,眼睛也无力去睁大看这个社会,头戴一顶破旧不堪的帽子,表现出身份的卑微和内心的无助;老寿星的特点就比较突出了,前额头大而前凸,具有富贵之象,脸上一副满意的面容。形象的突出了人物是性格特点、职位高低等等,这也是采用阴雕、阳雕、阴阳雕技法表现出来的。

X还有皮影人物外形的简练、非常别致古朴,每一个布局都十分的均衡得体、并且有疏有密,其中也表现出了民族审美心理意识的长期沉淀,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造型风格。皮影人物除了头盔的结构,五官的结构形式、图案装饰外,还用了去多虎、龙等吉祥物来装饰,寓意为虎将、真龙天子、帝王;同样也有用狐狸、猪、狗等装饰的,表现其身份是狐狸精、猪精、狗精等等。

3、纸窗皮腔影戏的身段服饰

纸窗皮腔影人的体态和服装的装饰通常多用阴雕的手法,但也有阳雕的手法并用。从皮腔影戏表演的实用性上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透视关系――五分脸的头部(大正面的侧视),七分身段(斜方向的侧视)。

在皮影人物的造型表现上,比如头盔脸谱、景物道具、身段服饰等方面都不会离开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像金鸡独立、二龙戏珠、蝴蝶恋花等等;还有装饰的各种花卉,就像常见的梅花、牡丹花、等等;图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金钱套、鱼肠带、连环套等等。皮影戏中的图案运用是非常大胆创新的,有些也会夸大或是变形,比如正面的龙头会放在一个侧视的人物的身段上,还有的会把字和花卉以一种巧妙的手法结合雕镂到侧视的人物身段上。而这种图案在其中巧妙的运用,让人们感受到皮影的真挚和淳朴的艺术魅力。

(二)纱窗碗碗腔影戏

1、纱窗碗碗腔影戏简介

纱窗碗碗腔影戏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等等都与陕西那边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后来又在长期的经济上、文化交流上交往平凡,所以纱窗碗碗腔影戏在唱腔音乐、表演形式、故事脚本、人物造型等等方面都与陕西有些相似。纱窗碗碗腔影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好听,在故事表演上加上了大型景物的运用和玲珑剔透的人物造型,是整个画面更为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

2、纱窗碗碗腔影戏的头饰脸谱

纱窗碗碗腔影人的头饰脸谱的装饰性特别强,不管头饰是简括还是精细,都非常的玲珑剔透、细腻精巧。脸谱种类有很多,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纱窗人物的造型一般额头较大、鼻子尖、嘴很小而且紧靠在鼻子下面,头饰上竖。

纱窗影人不管是用阴雕、阳雕还是阴阳雕,在刻画人物的脸部形象、性格特点都巧妙的运用了线,戏曲中的人物都用线组合刻画,结构非常严谨,写意传神,惟妙惟肖。由于影人头饰要经常更换,来满足演出的需要,这就要求头饰脸谱刻画、雕刻精巧严格。这样就会显得程式化,变化就会受到局限。

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造型非常丰富,用色也十分鲜亮,人物的个性鲜明,姿态优美,非常耐看,让人感觉如真人一般。在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中,头饰运用非常多,如做皇帝的都要戴皇冠,而通常头顶板的前后都要个挂十几串的珠子,形成珠帘,头顶板有直的、弯的等等,不同的头顶板和珠帘代表不同的地位和做的不同的事情,皇帝上朝的时候就要戴有珠帘的,而不上朝的时候就戴没有珠帘的。

将帅们的头饰是用盔表示,而盔的装饰是上竖,有大小不一的缨穗,还有箭头指向前方,同时还配以红绿绒球做装饰,显示出将帅的雄勇和优美,将帅的脸谱通常是高额头;鼻头有圆有尖,但圆形居多;眼线上扬,也有平直的,为少数;胡须有长有短,也有的将帅没有胡须等等特点。不同的脸部刻画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和气质。

故事中的武士、护卫、保镖等等英雄豪杰的帽子上多用软硬包巾来表示,不同的质感表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人物处于危难或是处于困境中时,人物头饰为疙瘩头,疙瘩头是头发发结的俗称,太子、幼童等则多用双发结。太子的头饰看起来就更有高贵的感觉,而幼童就显得很清纯、乖巧。

男人的脸多为实脸,即用阴雕法完成。女人的脸则多用阳雕法完成,如小姐、夫人等,来表现出女人的秀气、细腻的肤质。常为大额头,小嘴紧贴鼻下。女人的头部装饰很多,脸上靠近耳朵的地方也有装饰,更加突出女性的特征。

3、纱窗碗碗腔影戏的身段服饰

纱窗碗碗腔影人的特点是装饰性特别强,这点也体现在了服饰的装饰上,大体上分为男女铠甲、龙蟒官服、裙衩布衣、书生长袍等等。

影人通常为斜侧,称七分身段,为十一块结构组合,有些动作不多的人,可由整体一块雕制或两块、数块组合结构。在皮影雕镂中短线用的多,常见的一些纹样有短线、月牙纹、月牙点、朵花、云纹、水纹等等。在皮影制作中镂空线不宜过长,为防止潮热变形断裂,因而大多都用阴雕为主的手法来完成雕刻。

(三)皮影戏中的景物道具

在皮影戏中,每一场戏根据剧情的需要都会有许多的道具,而这些道具又分为“小件”和“大货”两种。影戏中通常用的一些桌椅板凳、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奇山怪石等等,这些属于“小件”;而亭台楼阁、书房绣楼、仙山佛寺、军营帐篷等等,这些属于“大货”。大件在造型上,上半部分都是实景,下半部分留有大面积的空白,方便于人物演出活动不会被遮挡,除了支撑的柱、墙、窗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手法。影戏中景物的透视多用散点法主要以视觉舒服为宜。在影戏中,整个景物的排列疏密安排的恰到好处,各种景物的造型都很特别,雕制的也非常精巧。景物的色彩运用稳厚,自然舒服,加上人物的精彩演出使其构成壮丽、优美的画面。

在影戏的道具中,桌椅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而桌椅也分为许多的种类,有元帅桌虎皮椅、太师椅、寝宫桌椅、一般百姓家桌椅、小姐的桌椅、穷人家的桌椅、仙家道家的桌椅等等。桌椅在影幕上要摆放在影幕底部的一条线上,透视的方法很特别,是把视平线放在桌椅上斜侧视,这样人物在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就显得舒逸、自然。

不同的身份桌椅的装饰也是不同的,将帅、官家的桌椅多种多样,造型古朴,雕刻精细,非常的精美,显示地位的高贵;小姐房中的桌椅非常华丽、优美;而穷人家的桌椅则是用绳索木棒缠绕捆绑,来显示家中的贫寒、紧迫的生活;仙家、道家的桌椅的材料多是以石制成的,而石料多是纯天然,不需要过多的雕饰。桌椅的雕刻花纹配合石纹自然肌理,表现出了桌椅艺术的神妙。

在一场戏中,除了要有桌椅外还有一些盆景花草来做装饰,常在花园亭树、书房绣楼、阁楼金殿等等中摆设,盆景也成为一场戏中重要的配景道具。

四、总结

第3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纤维和纺织艺术―度成为当代室内陈设的重要形式,以其高度的时代感和亲切感深受设计工作者和大众的喜爱。纤维和织物具有无限开放性,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之启迪和借鉴,随着现代社会在材料、工艺、形式和技术等几大层面的推陈出新,皮革突破了传统的装饰概念和表现手段,目前正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装饰领域中。

皮革,这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材料质地,与人类关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这种亲切感来自皮革自身的性质:柔、暖、光滑、纹路感,在视觉上变化多端,触觉上细致舒畅,心理上温暖体贴,包含特殊的艺术魅力。皮革具备独特的个性和特性质,是美学表现的上佳材料,时而细腻如精工微雕,时而粗犷如雄狮猎豹,肘而繁华如璀璨焰火,时而温婉如清透明月,给人带来金新的艺术享受和独特的艺术触觉。

与此同畴,皮革制品又容易清洗、是天然的防水面料、并且有极好的隔音性能。历史上皮一直被用作皇家专属的装饰材质,被认为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如今,所有的酒店会所、豪华轿车、私人游艇、高档俱乐部的内饰也都太量采用皮革制品,这不光是因为其美观的外袭,更因为其带来的高雅尊贵的感受。

皮革制品有真皮和人造皮革两大类,后者是由纺织布底基分别用聚氨酯涂复并采用特殊发泡处理制成,表皮酷似动物真皮,但透气性、延展性、耐磨性、坚韧性、舒适性、艺术性(纹路肌理的丰富和细腻程度等)都不如真皮。采用于高档陈设和服饰领域的多是动物皮,历经去肉、脱脂、脱毛、软化、加脂、鞣制、染色等物理、化学程序加工而成。其中又以牛皮和羊皮居多,这是受其特性所决定的。牛的表层是根据牛的品种及所需要的厚度而定的。所以选料要精细,避开明显疤痕及皱纹多的部分。二层皮的皮表为人工压制而成的粒面,强度和透气性较差,价值比头层皮低很多。头层牛皮有一定的防水性,耐磨坚韧,皮色均匀,皮质结实,手感坚安,光泽度高,质感很强,毛孔清晰可辨。羊皮皮表粒面毛孔扁圆,毛孔几根排成一组,排列像鳞片或锯齿状。羊皮轻、薄、软、手感细腻,毛孔细小纹理细致,富有弹性,是陈设工艺品和时尚服饰的理想面料,但在强度上逊于牛皮和猪皮,容易变形刮花。

皮革的艺术形式

在我国,从宋辽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开始,人们的生活中便开始出现了很多皮革制作的各种用品,例如用皮革制成的包囊、交通工具、地图、房屋、服装、帽子、鞋、装饰品等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早期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在皮革制品上开始增加图案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后来,日渐演变的制作技巧使我国最早的皮革艺术也由此诞生。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皮革显示出极高的感染力和极强的可塑性。而这种表现形式渗透着艺术家的激情和创意,通过各种手段的组合,融汇到艺术作品中去。由此不能不提到我国的国粹――“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称。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通过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在驴皮、牛皮、羊皮上,经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成的皮制品。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纯朴而粗犷,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极具收藏价值。

在国外,皮革作为艺术表现载体要追溯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及欧洲中世纪时期,他们利用皮革为皮箱、盒子、璧饰制作浮雕装饰图案。到了二十世纪,手压印模的出现丰富了皮革饰品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随后的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皮革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欧洲盛行的皮革雕刻艺术,后来该艺术传入日本及台湾,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皮塑”。现在,皮革艺术形式主要有皮革雕刻、皮塑、皮画、皮革烙画等。

其中首屈一指的英国皮革艺术家――马克・埃文斯(MarkEvans)是当今潮流艺术的杰出代表。他从事皮革蚀刻艺术创作长达十多年,自创皮革蚀刻技法,用不同的刀具代替画笔,在皮革制品上雕刻绘画作品。通过不同程度的雕刻、磨毛及抛光,使皮革表面呈现出明暗及质感的差异,以此营造作_品的绘画表现力。蚀刻原本指的是在金属板上使用化学腐蚀剂,根据需要控制剂量及制剂的停留时间,通过化学反应,使金属板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色差,从而形成事先设计的画面。皮革蚀刻艺术,是由于这种雕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蚀刻工艺有相通之处,因为一刀刀在皮表上刻画出具体的形象后,皮革表面被破坏了,在空气中会产生化学变化,颜色变深;纤维出来后毛茸茸的有碍雅观,刻好后还需要严谨的整饰技术:打磨、倒膜、抛光等工序处理。马克的作品因题材广泛、风格多变、独其魅力而受到时尚界的大力追捧。

近年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位皮革蚀刻画的拓荒者朱心明先生,除了皮革蚀刻,他从2007年开始关注皮革雕塑艺术,在雕塑模具制作和皮革附着工艺上潜心考究,掌握了适合皮革软化的最佳温度和软化剂用量,还解决了雕塑表面皮革无缝拼接的技术问题。

皮艺的革新和发展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艺师的研究,现代制皮工艺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在动物皮表肌理、光感、色彩、质感上均有大胆和多种尝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皮革的艺术层次。面貌多样的贴膜皮、压花皮、漆皮、修面皮、磨砂皮、反绒皮、镭射皮、抓皱皮、丝印皮、仿旧皮等品种层出不穷。坚硬或柔软、艳丽或沉着、平直或凹凸、丰富或单纯、奢华或古朴、闪耀或内敛,变化多端,选择丰富,消除了现代生活上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冷、硬、重、糙的枯燥情绪。皮艺日渐彰显出在陈设艺术中的灵动力量,赋予了空间独特的性格和尊荣的格调。

由笔者设计、江门万胜皮制品公司制作的大型皮艺《生命之树――小鸟天堂》(图1)是首创的综合型皮艺壁画。有别于以往皮革蚀刻画的单一,首创独特的制作技法,综合运用了多种的皮色皮种和多样的工艺技术。壁画刻画了纵横交错、婀娜多姿的榕树林里,群起群落、形态万千的栖乌飞舞的壮观场面。借细腻柔软之羊皮、套鲜艳斑斓之色彩,突破陈设装饰领域的限制,赋予皮艺崭新而现代的艺术语言。运用制稿、起样、充绵、绣花、剪刻、镶掐、打孔、撞钉、塞线、手针、编织、卷绳、缀接、车缝等多样工序和技术制作而成。色彩层次丰富,技艺繁复细致,具有以纯手工制作为主机械化为辅,以平面效果为主立体浮雕为辅,以传统审美风格为主现代手法为辅的特点。作为全国大型皮革艺术装饰(宽4.28米高1.8米),被收录于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主编的大型文献《中国设计三十年》里。

第4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关键词: 华县皮影 艺术特色 价值 危机与未来

皮影戏又称弄影戏,是一种形式独特的民间艺术,虽几经兴衰,但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皮影戏的种类繁多,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华县皮影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

一、皮影戏的溯源

皮影戏历史悠久,流传近千年,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为东路碗碗腔。皮影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相传汉武帝为爱妃李夫人“弄影还魂”,影子显人的爱情故事萌发皮影产生。民间曾广泛流传“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初期只是照影,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巫傩、手影、杂耍、剪纸、小曲等艺术门类,历经由汉到唐岁月演变而融合成戏曲。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华县皮影的兴盛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著名民间老艺人番京乐这样说道:在“”中,华县皮影未能躲过这场浩劫,仅仅留有光明、光艺、光庆、光华四个班社靠演“样板戏”生存。自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先后恢复成立皮影班社13家,有皮影艺人60多人。华县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练演出150多出剧目,除了众多丰富的历史传统剧之外,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演出经久不衰。在许多戏文中,充满华县巷言俚语,通俗生动。华县皮影的演出内容以传统的皮影剧本以李十三的“十大本”《十王庙》、《金碗钗》、《劈山救母》等“十大本”为主,并演出一些当地文人自编的剧目。

“华县皮影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中国地方皮影戏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故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三、华县皮影的价值研究

华县皮影历史悠久,制作精细、刻工细腻,堪称中国皮影上乘之作。与其他地区的皮影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体型夸张大胆,变形巧妙,服饰、图案花纹精巧细致,都通过小小的雕刀用平面雕镂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强烈的立体。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五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钗、梆、唢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四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两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四、华县皮影的“危机”与未来

皮影戏在过去极常见,人们的婚丧嫁娶、过年过节都会请上皮影班子,连唱几个天晚上。但自从1994年之后,皮影戏就一直走下坡路。电视从那年开始逐渐普及,新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人们对皮影戏的热情一天天减淡。这种趋势在近两年还在加剧老艺人回忆从每周一两次,逐渐发展到每月一两次。在整个华县,唱皮影戏的人年纪都在50岁以上,最年轻的48岁以上。没有年轻人在唱皮影。他悲观地认为,随着老一代人的停歇,皮影戏终究会“悄悄地消失”,最终的结果是“影存实亡”或者“音存实亡”――将来只能见到物体的皮影皮子或者听听录音,但无法再见到皮影戏的表演。这种情形让刻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感到悲观。他说,原来皮影雕刻是为皮影戏的表演服务,但随着表演市场萎缩,皮影雕刻的本来功能也渐渐减弱,渐渐地为收藏、旅游等市场服务。这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所常见的情形,民俗在消失,而其可见的、物质的部分则进入旅游或收藏市场中。许多年画、刺绣、皮影,都表现出这种民俗和物质载体之间的脱节。皮影戏和皮影雕刻之间的脱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旦皮影戏老艺人彻底淡出,作为非遗被进行保护的皮影戏将无法再完整地留给后人。我们所担心的“影存实亡”的到来,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二)华县皮影的未来

新陈代谢是残酷的也是必然的,我们只是不希望让戏曲艺术的精华绝灭。陕西省政府已出台了《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等方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引导,华县政府方面也对皮影戏的保护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进入政府的日常工作形成,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义敏.中国曲艺、杂记、木偶戏、皮影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第167页;第74页.

[2]徐敦广.华县皮影[J].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3年7月2日.

[3]鱼讯.陕西省戏剧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4]黄珍平.二十世纪中国影戏研究百年评述[J].广西教育,2006(Z3).

第5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关键词:戏曲脸谱 剪纸 孝义皮影 装饰造型

第一章 皮影戏的起源与流转

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其中以殷商说为最早。其论据是老年山西皮影艺人都供奉黄龙真人。黄龙为殷纣故事人物,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史料记载,皮影戏在经历了唐宋两代的漫长发展演进后直到成熟。

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广大民从,所以流传甚广。山西皮影兴于清,分为南路北路。北路即晋中皮影,尤以山西孝义皮影而闻名,建国后几度兴衰起伏,直到现今得到认可。

第二章 皮影、戏曲脸谱、剪纸三种民间艺术形态的交融之处

皮影属于戏剧艺术,但它不是由人来表演,而是借助于雕刻出来的艺术形象,摆合设帐,投光为影,以影为形,随形演唱。它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戏曲、剪纸、窗花、魔术、表演与一体的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它成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为人们喜闻乐见。

皮影艺术是通过程式化、脸谱化给各类人物定型的。皮影的脸谱化充分发挥了戏剧的特殊效果。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其他剧种脸谱的形成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皮影还与剪纸有着极深的血缘关系,皮影注重描样、雕镂、着色工序和剪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吸取了剪纸的雕刻镂空技巧。皮影还与木偶、宗教壁画、雕塑、木刻浮雕、画像砖、门神年画、铜镜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第三章 孝义皮影装饰造型特征

(1)皮影形象塑造的写实化和夸张化

孝义皮影为了突破平面影人只能在二度空间里上下移动的局限,艺人们在影人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合理的夸张、变形手法,从而增强了影戏表演的可观性和生动性。其人物的夸张造型,主要是运用线条的变化来实现的。

孝义皮影的人物一般高只有40厘米至50厘米左右,为了弥补影人体小的不足,因此便突出了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部位――头部。其头与身的比例通常为1∶4,头部的放大,就给盔帽、凤冠等的精工细雕提供了充足空间,从而增强了头部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2)立体表现的多元化和自由化

由于皮影是用平面造型形象在平面的帷帐上表演的艺术,它所有的人、景、物均不讲究三度空间,这就使得孝义影人在很早就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

(3)图案运用的秩序化和灵活化

孝义皮影的人物造型还具有“外简内繁”的特点,即外轮廓概括和简练,而内部的镂刻繁复。尤其体现在图案的构思上,大胆吸收了当地民间刺绣、剪纸中如水、云、龙、风、花、鸟等纹样。其图案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放射与回旋都体现了赏心悦目的装饰性和秩序性。

(4)人物造型的戏剧化和地域化

孝义皮影,特别是纱窗影人(指的是碗碗腔皮影传入山西后)根据剧中人物角色的不同,对脸谱中的眼睛、鼻子、嘴唇等部位都进行了有效的加大或移位,以深化人物的典型形象和性格。

孝义皮影戏大多为神魔戏,人物的服饰均根据其在神话传说中的特殊身份而雕有独具特色的图案。皮影人物不能相互代替,即使同一个人也会根据特定的剧情、心理来设计相应的服饰和外形。

孝义民风淳朴,人性“重厚知义、善信好文”,在饮食、服饰上追求简约朴实。再加之古时交通不便、相对闭塞,所以其皮影人物造型就和当地人们的长相气质、风土习俗、审美趣味等联系在了一起,从而逐渐形成了“大额头、蒜头鼻、头饰后倾”的形象符号以及形体概括、夸张,线条简约粗放,图案设计疏密适宜、内柔外刚,人物性格鲜明等地方特色。

第四章 皮影装饰造型的意义及应用范围

(1)皮影装饰造型对动画漫画的影响

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的雏形视影艺术形式。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手段和创作思路。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许多部吸取皮影人物造型和表现技巧的美术片问世。

(2)皮影装饰造型对木偶戏的影响

木偶戏常与皮影戏合作。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俗称“木圪塔”,它和皮影戏都由演员操纵木偶或影人,并配合演员唱腔和伴奏而进行表演。

(3) 皮影装饰造型对木版画、年画的影响

皮影装饰造型还渗透在民间木版画和年画中。特别是以戏曲题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戏曲版画和木版画,其作品之多,造型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在表现方法上,结合了当地风俗民情。在空间处理、形象特征表现、色彩配置等等上又和皮影造型都有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形式上一般以灯画、条屏、拂尘纸、横披等形式出现。

(4) 中国皮影艺术之中,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

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戏曲史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扎根于民间的孝义皮影艺术,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皮影这一中国原生态文化遗产特殊样式,并使之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孝义皮影》,侯丕烈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01.01

第6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关键词]庆阳皮影;造型艺术;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64-02

皮影是一种古老而流传区域相当广范的民间戏曲艺术。“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这是宋朝洪迈用来赞扬皮影戏的诗,历史上皮影最早的记载是在宋代,由于当时使用素纸雕镞的影戏造型,所以被称作“影戏”。它是影戏艺人操作纸制或者皮制的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窗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傀儡戏。千百年来久演不衰,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庆阳皮影主要以环县皮影为代表,由于庆阳人民住窑洞,皮影戏多在窑洞中演出,所以群众称之为“窑洞皮影”、“牛皮灯影”或“牛窑戏””;又因为翻山越岭唱戏,只需一头毛驴驮上箱具,所以群众又称之为“一驴驮”;还由于皮影戏“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民间戏曲,故也称“影子戏”、“灯影戏”。作为甘肃陇东民间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庆阳皮影的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影戏表演过程中,还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作品。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庆阳皮影吸取庆阳剪纸、戏曲、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并借鉴陕西皮影的造型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以其戏曲化的人物造型、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丰富绚丽的色彩、生动传神的雕刻、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在中国民间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戏曲化的人物造型

庆阳皮影受当地戏曲艺术的影响,人物造型一般按生、旦、净、末、丑的戏曲脸谱模式进行设计,通过程式化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忠奸善恶。对于生、旦(见图1)采用阳刻空脸,眼大口小,主次分明。头部特征是额圆颏方,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眉毛弯曲,圆中有直,刚中有柔。眼球圆而突出,眼睛炯炯有神;面部轮廓不涂色;身段纤瘦,莲指修长。人物的长发一般用皮革刻制而成,长须多用人头或山羊胡须粘贴,旦的辫子用黑棉线编成。生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对于净(见图2)、丑角色,则多采用阴刻脸型以利于勾勒人物面部各种形态,亦有空、实结合的脸型,这样可使人物面部造型在亮子上显现更大的色彩反差,从而收到更为突出的艺术效果。对于丑角,也有设计成七分脸的,这样可以露出双眼,扩大面部表现范围。对于强悍人物和老年角色,则用阴刻实脸居多,也有阳刻镂空脸型,不过要增加几条能表现出老或骄悍的面纹。部分皮影人物的造型,发型头饰都是按照特定人物角色的身份来设计。但是,大多数皮影戏人物不做特定使用,头稍和桩桩可以多次互换,同一形象可以用于不同影戏中的同类人物。

二、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庆阳皮影图案在设计上受到传统吉祥文化及当地剪纸文化的影响,富有庆阳地方民间艺术的装饰特色。如皮影人物皇帝和贵妇的服装多饰有龙凤、花朵、海水、云纹等纹样,小生、角子等其他皮影人物的服饰则多以点纹、月牙纹、螺纹线、直线、折线等图案组成。服装上的图案是皮影人物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角色的服饰雕以不同的图案,代表其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根据皮影戏剧情的需要,大量的民间吉语和传统民俗图案被用于皮影图案的设计,如“蝠”与“福”谐音,常与寿桃、“寿”字纹、双钱纹饰组合,有“福寿图”、“五蝠(福)捧寿”、“蝠(福)在眼前”、“富贵双全”等。这些图案语音双关,寓意吉祥、完美、幸福,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座堂、官桌、官椅、龙桌、龙椅上出现的暗八仙纹、蝙蝠纹等民俗纹样,这些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吉祥文化在庆阳皮影戏中的反映。

三、丰富绚丽的色彩

色彩是皮影造型语言的重要修辞手段,庆阳皮影的着色规律大多受到中国传统色彩五色观的影响,即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五种原色,基本以红、黄、青、绿、黑五色为主,过去用藤黄、铜绿、品红等天然染料,现在以水彩颜料为主。皮影上色手法以平涂为主,多层着色,正、反两面均涂上同样的颜色,使皮影投在亮子上的颜色均匀柔和、厚重透明,给人一种艳而不俗的感觉。

庆阳皮影色彩普遍浓烈、鲜明,既追求强烈的对比,又讲究色调的和谐统一,如红和绿搭配使用,因透光的要求,皮影上色多以纯色为主,大胆应用高纯度色彩,讲求色彩色相、冷暖、面积的对比。色彩也是表现影人身份地位的一种手法,通常影人服饰用色富贵有别,老有各异,服饰的色彩丰富而艳丽,代表其身份地位也就越高,如帝王、贵妇等的服饰多用高纯度艳色;老生、老旦的服饰用色单纯素雅,显得朴素大方;穷书生、跑堂的形象则多用黄、绿、黑等单色,在亮幕上则形成淳朴素洁的明快色调。皮影的整体着色单纯而丰富,显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装饰风格。

同时,受当地戏曲人物脸谱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以及人们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艺人会对皮影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象征性的表现,如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关公、花脸的武将。

四、生动传神的雕刻

庆阳皮影的雕刻工艺巧妙地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适当留实,繁简相宜,虚实相生,表现手法多样,无论阳雕阴镂、阴阳辅、明暗花纹,都表现出艺人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刀法。雕刻的线条圆融自然、匀细流畅、繁而不乱、密而不杂,有实线、虚线、虚实线、暗线、绘刻等技法。实线有虚刻镂空、去皮留线刻成,即留形体线,其余部分镂空,多用于生(见图3)、旦、须生、丑角的脸谱以及部分装饰图案的雕镂;虚实线是沿形体实线的两侧顺线,突出形体实线,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多用于皇宫、贵族、仕女服饰及衬景道具;暗线为实用线,只需将斜刀顺体线划过即可,多用于影人的着力点,如脖颈、受腔、腰端等处;绘刻线是以笔墨代替刀纹,多用于皮影人物的装饰,如衣物的飘带、小道具等。

五、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戏台与庙宇同生,戏曲与祭祀同舞”, 庆阳皮影戏根植于广阔的乡村土壤中,因此它的演出与当地多样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当地人们通过组织庙会等民俗活动,用皮影戏酬神、还愿、祈求四季平安,从而达到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理解与沟通。在农村举办庙会祭祀、招吉纳福、红白喜事、生日祝福等民俗活动中,皮影戏班承担着特定的习俗礼仪。

庆阳皮影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素材,夹杂神话色彩,宣扬精忠报国、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忠贞自由的爱情信念成为显示惩恶扬善,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皮影戏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有些皮影戏以乡土风情为素材,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具有主题鲜明、情节风趣、讽刺性强的特点,如《王琪怕老婆》、《秃子尿床》、《二姐娃做梦》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给劳动人民带来无限的欢乐。皮影戏在娱神的同时,也达到了娱人的目的,是广大农村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

皮影戏多用当地方言演出,口语演唱,为渲染剧情气氛、增强演出效果,临场即兴加词现象较多,还有一些神化、拟人的俗语,显得幽默风趣。

五、结语

庆阳皮影曾经十分辉煌。它为传播中华文明,宣扬儒、道、佛思想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工具逐渐普及,使文化娱乐、新闻传媒、科技知识以快速、多元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而昔日占领庆阳农村文化娱乐阵地的传统皮影戏则失去往日的色彩,无法与之抗衡。或许,庆阳皮影艺术会在今后历史阶段中逐渐消亡,只有少量的皮影演出作为民间文化的传统状态保留。但是从皮影艺术深层的民俗观念、造型意识等方面来说,它将逐渐被现代生活吸收,将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创造新的神话和故事。

[参考文献]

[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魏力群.皮影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环县道情皮影志编纂委员会.环县道情皮影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第7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一、历史悠久的骨雕艺术

依据考古发现,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考工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内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的钻孔鱼骨骨坠、骨针等骨器,证明当时的人类懂得了钻孔和磨光技术,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另一个与骨雕起源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是距今18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北京山顶洞人洞穴旁的墓地,考古人员发现了原始人的骨骸上有一些骨质饰物。这两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足以证明骨雕的产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能够雕刻、打磨兽骨。打磨骨针,从事缝纫工作,并为了美而制作精美的骨质装饰物。应当说从那时起骨雕制品就与人类的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除了骨质的装饰物,用动物骨头也可以制作骨质器具。骨器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人类利用动物骨骼的领域逐渐扩展到农耕生产、军事、艺术、占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领域。迄今为止,骨器仍旧是考古中重要的一个文物类别,依据考古中发现的骨器,我们可以大致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骨器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时至今日,哈萨克族手工艺人仍然沿袭古老的传统――用牛、羊骨骼制作日常用品、装饰品、酒具。在哈萨克族民间艺人的手中,普通的兽骨变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骨雕工艺品,美观而实用,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不禁让人对骨雕的渊源和发展产生无限遐思。

二、哈萨克族骨雕艺术溯源

从杭爱山、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天山至乌拉尔山,从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伊犁河至耶底里河(伏尔加河)一带以及加依克河(乌拉尔河)流域等广阔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乌孙、康居、杜拉特、扎拉亦尔、阿尔根、乃曼、克烈、瓦克、昆拉特、克普恰克、艾力姆勒等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哈萨克族人民就是由这些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经过长期融合而组建形成的。[2] 哈萨克族主要族源有塞种、大月氏、乌孙、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种人为其主要族源之一。以伊犁河谷为核心的中亚七河流域地区因为天山雪水滋养出水草丰美的草原,更因处在丝绸之路北线上,而成为中亚北部最重要的地域之一。哈萨克族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游牧、生活,成为“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七河流域地区在东、西方艺术文明的相互交融、影响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地区从南到北的通道连通着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伏尔加河上游、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各民族。

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的游牧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下,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美术史上留下了很多精彩篇章。相关学者把哈萨克族美术史分为肇始期(史前-公元前7世纪)、融生前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6世纪)、融生后期(6世纪-15世纪中叶)和民族化时期(15世纪中叶-19世纪上半叶)四个阶段。[3] 下面我们就循着这种美术史划分的线索追溯哈萨克族骨雕艺术的渊源:

(一)肇始期的哈萨克族骨雕艺术

肇始时期,骨器和石器的发展并行,这一时期除贝壳制作的耳环出土外还有大量骨镞被发现。例如,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的达勒特古城出土了青铜时代(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7世纪)使用的骨镞。按理说,骨箭头在青铜器时代应该被青铜所取代,但直到汉代,西域地区还在大量使用骨制箭头。由此考古发现可推断:长时间使用骨箭头,不仅仅是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原始宗教对骨器的神秘崇拜;或者因为骨制箭头轻盈、锋利、杀伤力更大;或者因为在这里骨质材料获取更方便快捷等等。2005年3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小河墓地(约距今3800年)出土了骨雕人面像、大型牛角、权杖头等骨质文物,这些骨雕工艺独特、造型别致、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于田克里雅河流域的流水墓地出土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骨马镳;新疆孔雀河墓地也发现了骨别针、骨管、骨马镳等骨雕制品;在考古发掘中,骨梳、骨勺和骨制马具比较常见。这些发现充分说明古西域民族与骨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骨器伴随着草原文化发生、发展,也见证了草原文明的繁荣和兴盛。

除了骨器外,在骨骼上雕刻图案、花纹、人物形象作为观赏品和装饰品也是中亚骨雕艺术式样之一。另外一种样式是把骨骼按其原料、大小、形状,雕刻塑制成不同的手工艺品和日常用品。[4]在艺术史上这两种艺术现象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哈萨克族的骨雕艺术与浮雕、木刻、金属雕、石雕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但骨雕在技法、构图、造型的生动性上却独具风格。哈萨克族肇始时期的骨雕艺术考古资料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骨质器具在历史上曾一度伴随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不言而喻的是骨雕技术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

(二)从中亚骨雕艺术史追溯融生前、后期的哈_克族骨雕艺术

塞种人自公元前1000年以来就居住在中亚细亚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活动的地区西起黑海以北,东至伊犁河下游,南达古波斯的北边边疆,从公元前七世纪以来便和亚述、波斯、希腊发生着接触,史料记载,塞种人同黑海沿岸的希腊城邦、波斯以及中亚各族有贸易往来。中亚的骨雕艺术融合着波斯阿黑明尼德艺术和游牧的塞种――斯基泰艺术的遗迹:考依科巴德――沙赫发掘出的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巨骨上镌刻着穿铠甲的肩后背着箭简的士兵形象,脚踏着四肢伸开的敌人;贵霜――马扎尔人的古代墓场遗址上发掘出的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骨骼薄片上也雕刻着塞种――斯基泰人形象的图案。[4]这些都是中亚优秀的骨雕艺术精品,这些艺术品反映出哈萨克族骨雕在融生前期受到波斯、希腊、罗马、印度、中国远东文化艺术影响的痕迹。

在新疆伊犁有可能是塞人文化遗存的新源县铁木里克墓葬、七十一团一连鱼塘遗址、昭苏哈拉图拜、夏台、波马、萨尔霍布墓葬、黑山头墓葬、新源铁木里克墓葬群、新源巩乃斯河畔墓葬、巩乃斯种养场墓葬群、特克斯一牧场墓葬、索墩布拉克墓葬、乌闺兰墓地和呼吉尔台墓地等等,这些遗址和墓葬经过较为准确的年代测定,大体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土多为陶器,骨器及石器农业生产工具等。这些发现再次证明骨雕制品也是塞人日常生活用品之一。

1994年,新疆考古队在交河故城沟北28号墓发现了一件骨雕鹿头。这件长约11厘米的骨雕用精妙的雕刻手法在兽骨上雕刻出鹿的面部和五官,鹿角运用了透雕的手法,骨雕表面用几何纹等纹饰装饰,造型奇特、夸张、神形兼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这件作品的精致工艺和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让人很难想象是出自于公元前三世纪的新疆古代先民之手。正因为骨雕鹿头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公元前2世纪早期遗迹――巴里坤草原的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两处都出土有三棱形单翼骨镞,黑沟梁墓地出土1对马镳(骨质,呈角状,有穿孔)、1件骨节约(正面圆形凸起,背面方形,中心和四边都有孔互通)。黑沟梁墓地出土了骨质带扣:前宽后窄,有两个扁孔,前端边缘还有扣针。东黑沟石围居址出土有磨制羊肩胛;石筑高台和石围居址都有成组出现的羊距骨,有的上面还有磨痕或刻划图案――有关学者推断是占卜器具。此外黑沟梁墓地出土1件骨雕鹿首,尖耳,双角呈盘曲状,与交河故城沟北墓地出土的骨雕几乎样式相同。

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中亚,骨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古尼萨的方宫遗址里发现了著名的尼萨象牙角杯。尼萨角杯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混合主义的产物,其题材是希腊的,但又渗入了东方的艺术风格。公元1-3世纪的大夏人著名的骨雕作品――普通骨板和象牙雕制成的东方妇女生活题材图案的别克拉姆(阿富汗地区)式的精致匣子和家具。而花剌子模的骨雕作品是一种新风格和类型――在骨板上把带有感彩内容的外形素描雕刻成精致的图案,具有鲜明的典型性。[5]

人类的文明和艺术一直在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循环往复的交流过程中向前发展。公元6-15世纪,艺术的地方性风格从波斯萨珊王朝的东部各地和花剌子模延伸到中亚的七河地区、哈卡斯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5]中原美术对哈萨克族美术这一阶段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口碑传说、英雄史诗、寓言和故事成为骨雕艺术创作的素材。创作题材的来源主要有草原史诗、日常生活的审美需求、富有时代印迹的美好向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早期中世纪草原地区的花纹类的艺术形式,在中亚这一时期的的骨雕中也有发现。

(三)民族化时期繁荣的哈萨克族骨雕艺术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中亚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草原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1456年(明景泰七年),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理想生活。随着汗国的壮大,到15世纪末,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哈萨克民族终于形成。从1456年至1822年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族的家庭手工业就已经很普遍,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这方面生产。他们用羊毛擀制克格孜(毛毡)、铁克买提(带花纹的毡子)、斯尔马克(刺有花纹的毡子);用羊皮、狼皮、虎皮等兽皮缝制皮衣;用大兽皮做鞋、皮桶、皮口袋、马肚带、马鞭子、马笼头等;用牲畜的角做扣子、盒;用牲畜骨头做床腿和刻画艺术。[6]骨质工艺品的制作是哈萨克族民间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哈萨克族骨质品按用途分,大致可以分为用具类、陈设类、器皿类、佩饰类、立雕类等类别。骨质品的原料,常用的有牛、羊、马、骆驼的骨头,也使用鱼骨和野兽的骨头。

哈萨克族世代生活的大草原上各种畜骨十分丰富,长久以来形成了一些和骨头有关的习俗:比如用兽骨作为护符。很多哈萨克人喜爱带狼的踝骨,他们认为狼的踝骨能治病辟邪,使人免遭伤害。此外哈萨克族认为桡骨是最神圣的骨头,有保护牲畜不被偷、被野兽袭击的神奇力量;把桡骨挂在房里能保护畜群,绑在鞍头可以保护马和马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中有哈萨克族用骨片雕刻花纹镶嵌的箱子,美观而又实用;在生活中小孩把玩羊拐(俗称毕式)当做一种娱乐;哈萨克族的生活中用马蹄、羊拐、山羊角等制作的乐器随处可见;用羊小腿骨制作马鞭,实用又独具民族风情;还有民间用羊的肩胛骨进行占卜、算命等一系列与骨有关的风俗习惯。民族化时期,骨雕随着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进一步发展,在生活、文化、娱乐、精神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骨雕艺术的身影。这个时期骨雕艺术既是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具备了艺术和审美价值,凸显了哈萨克族文化的草原情结。

哈萨克族骨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是同步的。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不难看出哈萨克族骨器曾经使用广泛,既有精雕细琢的带扣、手镯、骨管等装饰物;也有刀、镞、马具、家具等生产生活用具;更不乏鹿头、人面像等艺术精品,以及宗教仪式用的占卜器具。现在新疆各地州的博物馆藏品中有很多骨制的乐器、烟具、药具、占卜用具等。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等文化遗迹,也出土有骨梳、骨匕、骨饰物、骨耜、骨镞、骨鱼镖、骨哨、骨锥、骨针、骨叉、卜骨等骨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令人惋惜的是中原地区的骨雕艺术在汉代以后逐渐衰退。如此看来在人类历史的视野下哈萨克骨雕艺术与中原骨雕艺术的兴起与繁盛应该几乎同步发展,在文化的交流中也免不了彼此影响和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发展。

哈萨克族的骨雕因其独特的草原文化背景从石器时代一直发展、流传到今天。而今,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中,虽然由于时代的发展,工业制品渐渐兴起,逐渐取代了骨制品的实用功能,但民间却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沿袭着制作骨质工艺品的习俗。此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骨雕艺术品因独特的文化含义,精美的外观、独特的工艺,受到艺术收藏爱好者以及民族文化的追随者、中外游客竞相追捧。骨雕是研究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同时骨雕更让我们领略到哈萨克民族文化中浓厚的草原情结。

【参考文献】

[1]吴诗池.中国原始艺术[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78.

[2]贾合甫・朱尼斯.哈萨克族的族源及其形成和族名[A].赵嘉麟.哈萨克文化研究[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周珩帮,木合牙提・加海.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哈萨克族美术分期(自史前至19世纪上半叶)[J].文艺争鸣,2012(10):150.

[4]贾东海.丝路上的中亚民族骨雕艺术史散论[J].社科纵横,1993(01):11.

第8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唐山皮影在人物造型的雕刻方式上分“阳刻”(大部分被刻掉而留下线条)和“阴刻”(留下块面而刻掉线条),如同篆刻一样。“阳刻”多用于正面人物,如“生“”小“”髯“”大”角色“,阴刻”多用于“净“”丑”角色。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察方法的影响,唐山皮影采用中正侧面(五分脸)的脸线,四分之三侧面的头饰,后视角度的帽翅,侧面的脸线、正面的眼睛。它的造型基本继承了宋代以来“公忠者刻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行”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大量、巧妙地吸取了民间戏曲、剪纸、传统绘画、雕塑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影人造型从整体上看首先是对头部进行大胆夸张,加大比例,把影人从自然人体头部约占身长的七分之一,加大为占整个身长的五分之一。“对自然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从中寻找到物象之间的联系。”使之在造型上不合理的又具有美感的那些造型合理化。“心理而非物理,想象而非视觉,整体而非局部,游动而非定点。”这就形成了唐山皮影人物造型结构的基本艺术样貌。

一、唐山皮影人物造型基本特征

唐山皮影人物造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象征性、意象性、程式性三个方面。

(一)象征性造型

象征性是指“通过某一特色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荣格说:“象征是某种隐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的领域之中的现象。”唐山皮影人物造型的象征性在于用独特造型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各种性格,比如白净俊俏造型象征正面人物,额头突出、面带横纹象征反面人物等。

(二)意象性造型

民间艺术家在创造形象时较少使用理性色彩,有着浓厚的意念成分,人们习惯将这种造型方式称为“意象造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以自然事物为根本,又通过艺术家心源之神进行转化概括提炼;“以神造型,以神为魂”,创造出“气韵生动”的意象造型,这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灵魂所在。就皮影来说造型既不是具象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意象的。人物造型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绝不是靠具象的细节的逼真来实现的,也不是通过抽象的造型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形中有美”“美中通神”的意象来得到的。皮影由于受平面构成的二维空间影响,它只能做上下左右的平行移动,这就使它的造型不能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皮影正是以它神奇简约、高度夸张的意象形式赢得青睐。皮影追求情感上的真,而往往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也是基于这个道理。传统皮影的人手处理,几乎就是一个小三角,它可以指点,也可以拿握,亦可传递情感,真是无所不能。

(三)程式性造型

《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对“程式”的解释:“即规定下来的格式。”皮影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主要是通过地域特色而展现的,然而从皮影本身的特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皮影在造型上具有很强的程式性。民间美术的创造,多出于劳动人民阶层,他们学艺之始,没有书籍讲义可读,都是靠前人口传心授的,以世代积累下来的一套“画诀”或“画样”作为范本。这种画诀是民间艺匠教徒传艺的唯一“教材”。虽然民间艺人们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但我们从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民俗中的形式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诸多皮影造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有一定的程式,如刻画男性人物:眼眉平,多忠诚;圆眼睁,性情凶;若要笑,嘴角翘;分别点出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特点。刻画少女: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这在皮影造型的传承中被称为“口诀”。由于“口诀”的流传和皮影表演带来的扩散性,使各地的皮影造型都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唐山皮影人物继千百年艺术的传承形成了三种脸线为基础,“生”“小”“大”“髯”“丑”为行当的程式化的造型。唐山皮影人物造型在各种不同的行当表现中,都有着相对应的脸谱,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具有非常显著的直观艺术效果。如小生、旦角人物造型,利用特有的通天直鼻、柳叶弯眉、樱桃小口、丹凤细眼、瓜子脸的特点来突出表现气宇轩昂、忠厚儒雅的人物性格。为了更好地显示人物的柔和美感,在人物面部额发交接处线条略呈弧形,与被夸张的眼睛相呼应。黑头、花脸之类的各种武将,其额头多为前突的弧形,适合与其被夸张的眼睛相协调。各式丑角,则被塑造成蒜头鼻,且多上翘,与下垂的眼角成反向,构成一种极其滑稽的反面人物形象。唐山皮影头饰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发型雕刻上比较写实,包括雕刻出头发和胡须的细节等。

二、唐山皮影人物造型手法

创作思维方法,是广大劳动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保留和运用了原始思维的认识方法,在表现认识宇宙、自然、社会生活方面,拥有很多独特的见解、概念和审美形式。唐山皮影的人物造型手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夸张变形和简洁与繁复。

(一)夸张变形

夸张变形是造型艺术最基本、最常用的创作手段之一。夸张是在省略提炼概括的前提下强调事物的最重要特征,使其艺术形象个性更加鲜明,更具艺术感染力。提到“夸张”就会联系到“变形”。徐书成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话,对两者作了一个合理的界定———“夸张”是以不改变某种物象的基本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是为了强化表象这种固有的特征;但是“变形”则反之,以舍弃、改变事物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可取“随心所欲”的态度。

(二)简洁与繁复

第9篇:皮影雕刻艺术范文

历史文化旅游对我来说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诱惑,例如流传千年的华县皮影戏,好像总带着些神秘气息。就那么坐在台下时,仿佛已被召唤进她编织的梦中,静静看着台上一幕幕的悲欢离合。时而是温婉朦胧的女子倩影在广舒长袖诉尽脉脉柔情,时而是励兵秣马的古时军队在兵戈操练吼出阵阵虎啸。时光好像透过薄薄的幕布,让那些正在举手投足的皮影角们带人穿越了千年。

来到此地,领略这在秦川腹地回荡了上千年的绵绵绝响,并道尽了嬉笑怒骂、忠奸贤恶的皮影艺术自然就成了华县旅游的重头戏。

一方帷幕掩绝活

“腾腾杀气威,武艺战高魁。韬略世无比,行兵把将摧。本帅狄青,韩天化与我教场比武,若还不胜回马力成功……”这是华县皮影《刀劈韩天化》中狄青的一段唱白。在台前听得津津有味的我,忍不住想跑到后台去看看这传说中的“签手”绝活。

这一看,感叹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所有的皮影角色都由这位“签手”一人操控。这出《刀劈韩天化》讲的是北宋仁宗年间,北方番将韩天化借进贡之名,实为刺探宋朝实力,狂言挑衅,后与宋朝将领狄青在校场比武时被狄青用拖刀计将之斩首。由剧情可知全剧最精彩的就是打斗戏。只见那台上皮影下马上马时娴熟自如,翻腾倒跃间令人眼花缭乱,震天呼喝中好像活了一般,最后手起刀落、刀起头落更是干净利索。要不是看到台后的情景,谁又能想到这些皮影灵活配合的高难度动作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表演而来呢?用叹为观止来形容真是毫不为过啊!

而负责“前声”这位要是论“绝”更是不遑多让。很多皮影戏文中听闻花脸戏声稳字重、中气十足、豪迈如雷,开阖间似能震裂金石;生旦戏却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仄字收音,尖亮切响,如情丝随微风上下浮舞,典雅飘逸。全品而感之抑扬顿挫,一曲三折,余音绕梁,荡气回肠。每个角色的唱腔可谓各有千秋,但是来到台后观看才知道,原来生旦净丑所有的角色都是由这位“前声”一人演唱的,不但要唱,还得一边唱一边弹奏月琴打大鼓!这可真是够有意思的,我也终于体会到了华县皮影戏称“绝”的奥妙之所在。

绝唱终得不绝响

看着众多的与皮影有关的宣传,真正能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于这项古老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也难怪每年有那么多对皮影痴迷不已的外国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然而在如今的红火下,谁又能想得到皮影艺术当初面临的窘境呢?

历经了千年战火和数次文化运动都倔强生存下来的华县皮影戏,却在前几年遭遇到了后继无人的状态。在前卫的外来文化冲击下,加上之前的皮影艺术缺乏创新,使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对这一古老文化提不起太大兴趣,更有甚者不知皮影为何物。另外,华县皮影艺人也呈现出较严重的老龄化趋势。2001年清明节前夕,华县最好的“签手”郝炳黎驾鹤远游,精通皮影戏的老艺人更是寥若晨星。诸多原因使华县的皮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了面临真正变成“千古绝唱”的尴尬境地。

为了能将这古老的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并捧回“中国皮影之乡”的荣誉牌,华县政府授予潘京乐、汪天喜等16位民间艺人“华县皮影传承人”称号,同时华县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皮影传人。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现在全县皮影雕刻从业人员已达1000多人,各类班社加工点23个,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皮影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

说不尽的千古闻,唱不完的离合调,三尺生绢的戏台,悲怆古朴的唱腔。皮影艺术就好像一瓮醇香朴实的老酒,恐怕也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品味出她古老难言的故事。历经沧桑的她,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欲迎接众人的欣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这千古绝唱定不会成为绝响,反而会经过岁月的沉淀焕发出更加明丽的华光,因为她的风韵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独有气质。

皮影戏的欣赏

在华县当地,皮影戏又叫“五人忙”,顾名思义每场戏由五个人组成。其中分工如下:

“前声”――这是五人演奏中最重要的工作,生旦净丑都由这一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

“签手”――负责操纵所有的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

“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所以虽然是五个人的班子,但是隔着幕布听上去就像是整个乐队的效果。

老腔是皮影戏最早的唱腔,因为她在华阴、华县一带形成时间较早,与随后形成的碗碗腔(时腔)相比,显得古朴粗犷,故称老腔。至于现在华县皮影戏的唱腔――碗碗腔,是陕西人民最喜爱最流行的皮影戏主要剧种之一,为陕西东路皮影的正宗。

既然来到这,不妨听上一曲,感受下皮影戏绵延千年的艺术魅力。

皮影的制作

华县皮影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细,最优等的华县皮影为全手工打造,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泡、刮、磨、刻、染、熨、缀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制作工艺之精湛令人拍案叫绝。但是总的来说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步骤:

镂刻雕镂时扎皮子上的刀子不动,手指推动皮子来刻镂,即“推皮刀法”。雕刻完的大部分角色以侧面单目为主。“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 影人的造型精巧玲珑,体型夸张大胆,镂刻工艺精美无匹。

染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和,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堪称艺术珍品。

连缀成型用来连缀的绳,过去是牛皮制的,现在一般是棉绦线。华县皮影影人一般由12~13个部件组成:1个头茬、1个身子(实指上腹)、1个下腹、2条大腿、2条小腿,2支上臂,2支下臂,2只手。

皮影选购

价位

华县皮影工艺品价位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若是只想留作纪念,可以购买价位稍低一些的皮影;如果有意收藏皮影工艺品的朋友,大概花费几百到1000元左右就能买到做工非常精美的皮影;若决定投资皮影工艺品的朋友,建议您购买成套或是成系列、有故事情节的皮影,会很有投资收藏价值。

如何鉴定皮影的优劣:

颜色:手工制作的皮影质地柔软、透亮,皮子较薄、较白,机器刻出的皮影则颜色发黄发硬。

年代久的皮影颜色较为发乌,并且有使用过的痕迹,这种老皮影相对来说更有投资收藏价值。

材质:最好选择牛皮材质的皮影。牛皮的韧性比其他材料大,在雕刻制作上有优势,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做到更精致、更细腻,而且牛皮较厚,不容易打卷或翘起。

花纹:机器制皮影不易雕刻出难度较高的“万字”“雪花”等造型。

气味:运用激光制作的皮影,会留下一股气味。

看价位:一般来说机器制作的皮影价位较低。

>>华州国际皮影生态园

是国内最大最全的皮影博物馆,馆藏大量珍贵的华县明清时期的古旧皮影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皮影,是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

景区游览线路:卧龙石华州国际皮影艺术博物馆民俗园参观皮影雕刻、染色工艺黑陶苑观看黑陶拉坯、压光、影雕等工艺黑陶和皮影展厅黑陶皮影互动

门票价格:成人票60元(团购可优惠)

【行程规划】

在华县观赏皮影戏及相关艺术作品大概用2天即可。与老艺人进行下交流可以使您对于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更加直观的感怀。除了参观皮影艺术博物馆、观看皮影戏表演外,最好也去考察下皮影傀儡艺术的制作,这项堪称华县一绝的技艺已令很多中外游客为之倾倒,相信定会使您觉得不虚此行。

时间充足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游玩一番,这座十三朝古都距离华县仅仅两个小时的车程。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秦陵地宫,还有市内的钟鼓楼、回民街、大雁塔等也都是驰名中外的著名景点。

华县皮影戏背景资料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相传起源于汉代。据说西汉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相传汉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李夫人,一方士面见汉武帝说能使李夫人还魂来见,武帝允之。到了夜晚,方士设立帷帐,摆上酒肉。当他在帷帐内点燃蜡烛后,帷幕上忽然映出了仿若李夫人的身影,令坐在帷帐外的汉武帝为之神往。这段轶事在《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后皮影戏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

皮影于十三世纪左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堪称“国宝”、“中华一绝”。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甚至因为它古老的渊源,华县皮影也有“中华戏曲之祖”、“世界电影之父”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