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精选(九篇)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1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根源 坚持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82-01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经济危机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而现实状况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程度上的承受这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2007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主义的也卷入经济危机,比如说中国。而辩证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适时地调整措施来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的理论又成为重中之重。

一、坚持

究其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就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正因为资本主义企业对剩余价值不断追求,迫使其盲目扩大生产。而在这个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又会造成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最终致使无产阶级贫困的发生。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不仅带来了股票大幅度跌落、房地产价格缩水等影响,同时也使得失业率急剧上升,CPI指数更是日渐攀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最终使得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劳动群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突出表现表现在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切实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没有办法解决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却能够成功地解决这一矛盾,也就取代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之中发生的作用。但从唯物史关的角度上来看,要想切实地解决经济危机,缓解经济危机带给社会的各项问题,就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再次,研究经济危机最初是以19世纪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那时候的商品经济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生产还未完全实现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还未形成统治地位,因此经济危机还缺乏统一的国际市场条件。但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市场发达,依赖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动也逐渐成熟,这就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创造了更伟重要的市场条件。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经济危机不再是社会再生产经济循环的某个环节,而是在连续不断地循环过程中不断存在并显现出来的。因此要想真正的解决经济危机,要从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着手把握,而不只是从某一个阶段来解决。

二、发展

在分析和解决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上,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也从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揭示经济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货币的产生尽管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促进了商品的交易,但其流通的职能也可能会使市场出现商品买卖脱节、交易的中断、生产的中断等现象,这就伟经济危机的出现造就了必要条件。渐渐地,货币的支付职能逐渐发生作用,但是在促进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也容易会由此形成交换者的多角债务关系,信用关系收到威胁,经济危机可能性就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的资本主义会使得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使得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理论和事实证明,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经济危机不会真正的发生,而只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才会真正地孕育经济危机。在现实生活中,在考虑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同时,社会市场制度因素更是不容忽视。

社会市场制度主要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这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制度、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制度和信用制度等等。这种社会市场制度成为了造就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而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现实情况也表明,经济危机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只要是这个社会,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占主导,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目标与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信用制度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市场后,虚拟经济则日益脱离实体经济,“泡沫”的破裂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日渐稳定成熟。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手段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了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不断融入国际市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往来更是日渐增多,在受益的同时也存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等各项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深深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市场经济突破了国家和所有制的各种限制,将整个世界市场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通过这些渠道传导到中国。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危机的根源,事实上这与其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则消除了商品经济的重要条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及不存在了。现在看来,马克思的商品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社会对商品经济原因的认经突破了所有制限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完全适应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利益主体也客观的存在着,都需要交换商品来进一步实现经济利益。那么,我们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认识也要有所发展。因此,一般说来,商品经济、市场制度的各种弊端,包括经济危机,也必然会发生在所有采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

总而言之,在解决经济危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辨证的角度去看待各种经济理论和问题,这样才会创造出符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经济发展才会逐渐日趋成熟稳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2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理论

2007年2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日,美国银行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其后,美国国际集团的信用评级下调,这一系列动作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序幕。此次危机由次级贷款引发,因金融衍生品而放大风险,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和扩散作用,使得危机不断升级,波及面不断扩大,其影响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局部性危机发展到了全球性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那么,发生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目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认为这场危机源于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执行的不当的货币政策;第二种认为,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盲目进行金融创新,而政府又缺乏监管是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以上两种解释可以见诸近期各杂志、报纸的主要版面,它们虽然从各自的角度说明了这场危机的背景和机制,但仅仅揭示了问题的表象,并没有真正揭示其根本原因。本文试图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剖析当前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其实质,为世界各国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决策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综述

马克思是最早对经济危机问题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马克思没有用专门的篇幅对经济危机进行论述,其观点阐述散见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章节中。概括起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在物物交换形式下,买和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条件。危机作为生产和消费失调的现象,是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产生的可能性有两点:一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买者有商品,卖者有货币,也就是不管早一些或晚一些再进入市场都保持着能够流通的形式的商品”,因此,“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使得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这就潜伏了买卖分离所带来的产销脱节、产品实现困难的危机的可能性。二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在加剧商品买卖时空上分离的同时,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之间又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支付链条。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按时支付欠款,就会使整个支付链条断裂,从而使得买卖脱节更严重,进一步增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但是,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只具有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只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才能从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经济危机从可能到现实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从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只是属于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如果这些商品不能顺利卖出去,资本家就不能获取剩余价值,再生产活动就会受阻,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因此,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危机从可能到现实的根本原因。其首先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即微观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其次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当这两类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化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三)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日趋复杂,相互协作日趋紧密,政府宏观上的协调和干预是极为必要的。但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微观经济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而资本主义竞争的盲目性,导致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前进、前进!”而且,“当一个生产部门超过现有的比例,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马克思此处所讲的“正确的比例”,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努力目标,而当生产所要求的正确比例或平衡遭到破坏时,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经济危机的爆发便不可避免。

(四)生产与消费间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动因

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地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成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这一趋势不仅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扭曲与异化,而且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市场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却相对萎缩,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和市场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一矛盾得到激化,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五)信用制度是经济危机形成的主要杠杆

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信用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分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货币经济发展到信用经济形式时,经济危机随时都会成为现实。信用不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它对于危机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一方面,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另一方面,信用制度能够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这会造成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生产过剩的事实,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在信用收缩或完全停止的紧迫时期,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因此,商品会全面跌价,并且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信用危机转化为货币危机,经济危机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

二、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深层次原因剖析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随。不过,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的,它的爆发是有条件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政策失效,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其核心思想就是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主张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支配地位,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将这些政策主张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导致世界各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正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推动了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金融监管和国家干预缺位导致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矛盾的激化

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1980-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个重要法案,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另一方面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这样,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和自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的所谓创新不断增加,而其规模和数量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私人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房贷标准不断降低,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最终酿成次贷危机,成为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二)贫富分化和购买力下降导致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激化

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和实现收入分配的调节,反对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干预。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1975-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占1%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了175%,最富有的25%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超过70%,而其他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都不足30%。2008年,美国居民债务高达13万亿美元,其3亿人口平均每人负担7万多美元的债务。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大的阶层――广大工人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的乏力,严重制约了作为经济重要推动因素的个人消费的实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有效的市场需求相对萎缩,而社会生产却依旧盲目扩大,典型的表现就是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和市场间的矛盾的激化,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动因。

(三)信用制度泛滥导致的虚假消费、过度消费盛行

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最小的政府干预和监管,强调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刺激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由于贫富分化严重,美国广大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美国的消费能力,信用消费进入政府的视野。在政府和各种金融机构的主导下,信用制度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具体来说,在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格局下,美国经济采取了“双赤字”模式,一方面通过抵押贷房获得消费现金流,让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房产,成为有产者的需要,形成了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模式。正是信用消费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增长,目前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其消费对象不仅来自国内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出口商品,由此带来大量的经常性的账户赤字。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过度开支,为此发行大量国债,从而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会导致美国国内及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盲目扩大,正是信用制度的泛滥加剧了这种生产的盲目性,当这种虚假的消费繁荣破灭之时就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下,金融监管和国家干预缺位导致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矛盾的激化,贫富分化和购买力下降导致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这是最终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4、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5、秦亦夫.贫富悬殊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中国经济周刊,2008(47).

第3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公有”和“私有”的论述,澄清一个重要的问

题:消灭私有制是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最完备的私有制,而不是消灭个体、小资

产者、小农的私有;是消灭“少数人占有”,而不是消灭“私人占有”。

关键词:私有,公有,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一、“对立统一”的哲学含义

“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另两个

是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内容

和动力源泉,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最根本的规律,又叫矛盾规律。

这里所讲的“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与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形式逻辑所指的“矛盾”,指人们在思考问题和论证问题时违反形式逻辑

的不矛盾律所造成的逻辑错误,不能自圆其说,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是应当排

除的矛盾。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保持首尾一致,不

自相矛盾,要么是“甲”,要么是“乙”,而不存在既是“甲”又是“乙”的

结论,否则就是错误的结论。

唯物辩证法所指的“矛盾”,指事物的对立统一。

统一,表现为同一性,共存性。即矛盾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前提和中介,一

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脱离对方孤立起来,就不可能

作为特定矛盾的对立而存在,该矛盾体也就随之消失。如买和卖,阴电和阳

电,前进和后退,上和下、大和小、少数和多数等等。

对立,表现为斗争性。即矛盾统一体中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对反对、

相互否定的性质。以买和卖为例,一顾客准备买某种商品,买者希望商品价格

越低越好,卖者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买卖双方就要进行激烈的谈价,这就是矛

盾双方的斗争性。当双方谈到都能承受的价格而成交,即矛盾能够调合。如果

双方都不能接受对方的价格不能成交,即矛盾不可调合。

只有很清晰地辨别这两种矛盾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否则

就会出现研究“辩证法的矛盾”时出现“形式逻辑矛盾”的错误。导致问题无

法解决,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公有”和“私有”矛盾是唯物辩证法范畴,而不是形式逻辑范畴

看看对“矛盾”的两种不同理解会产生什么结果?

一是形式逻辑的理解。形式逻辑的不矛盾规律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

保持首尾一致,不自相矛盾,不允许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作出

两种完全相反的判断。那么,按此分析,对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拥有只能是:

要么“公有”,要么“私有”,而不可能存在既“公有”又“私有”的结果。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只能实行绝对的公有制,而不允

许个人私有制的存在。事实证明,这种理解是不对,实践也是不成功的。

二是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公有”和“私有”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说其统一,“公有”的存在和发展以“私有”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脱离

“私有”孤立起来“公有”是不存在的。如近几年来,山区农村为解决收看电

视难的问题,大量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每套约一千元),某两农户因其距

离很近,共同购买一套,每户只须出五百元,这一套财产是两户的共同公有,

这个公有又是两个私有结合而成的,如果没有每户五百元这个私有也就不存在

一千元的公有。但这个公有是有范围限制的,相对于第三户来说这个公有又是

一种私有。也就是说:公有和私有都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转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城有线电视网络向

乡村延伸,全县网络线路从两农户门前经过,他们决定进入全县“公有”范

围,这个公有还会越来越大,全省“公有”,全国“公有”,甚至全球“公

有”。可以理解,“公”是趋势,“公”又是由无数的“私”集合而成,没有

“私有”的累积,“公有”也就无法砌成。但“公”是有条件的,有过程的。

“公有”之中的“私有”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就象一个人体,由头、躯

干、四肢、心脏、肝、肺等等组合而成,缺一不能成为人。就全球经济发展而

言,目前尚未发展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但经济全球化已越来越明显,如97年下

半年,自泰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东南亚都受到涉及,进而全球的股市就

象神经受到触动一样出现异常。

说其对立,指“公有”和“私有”是相互限制、相互反对、相互否定的。

如前例中,若两农户居住相隔很远,仅线路成本就要一千元,那么两户肯定不

愿意设备公有,而各买一套,成为私有(这个“私有”是有条件的,是相对于

另一户而言,因为就本家庭来讲,又是家庭成员的公有)。这就是矛盾双方进

行斗争的过程,如果“公”不及“私”,那么“私”占主导地位,如果“私”

不及“公”,那么“公”占主导地位。

如果在“公”不及“私”的情况下,违背客观规律,强行搞“公”,就会

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六七十年代,农村很多生产大队强调把“公有”做

大,大兴土木,烧砖制瓦,修学校、修办公楼、修礼堂、修卫生院等等,由于

烧砖瓦的技术跟不上,燃煤又短缺,结果砍掉了全大队80%的森林,烧出的砖

瓦80%不合格,之后多年接连发生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灾害。象这样的沉痛教训

实在太多了。违背客观规律,违背辩证法的做法,必然不能长久坚持,集体公

社在78年岁末被安徽省凤阳县梨山公社小岗生产队二十户社员首先冲破,至

1982年,全国95%的人民公社宣告解体。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公

有”和“私有”的唯物辩证法理解是正确的。

三、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公有”和“私有”的论述

1,消灭私有制是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最完备的私有制,而不是消灭个体、

小资产者、小农的私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概括地提出了

一个基本理论,即“消灭私有制”。《宣言》第二章原话是这样的讲的:“现

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

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

可以把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过去,人们往往离开“从

某个意义上说”这个前提条件,把“消灭私有制”作为一个不需要前提条件的

孤立的原理到处生搬硬套。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分散的手工劳动大量存

在、生产力还很低的情况下,就急于消灭各种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公有

制。当时自以为是贯彻和实现了《宣言》的原理,事实证明,我们的理解是不

对的,实践也是不成功的。如前面提到的农户安装有线电视事情,如果不顾农

村生产力水平,强行要百姓出资搞大网络,即使大网络建起来了,但很多百姓

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是粮食卖光了;二是再生产资金没有了。一些人

为了生存和温饱,不得不铤而走险,或者干脆把有线电缆偷去卖了,为此不得

不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最终得不偿失。

《宣言》所强调的“这个意义上说”是非常关键的前提。从这句话的前后

文所述,可以把它概括为:私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消灭个别私有建立小集体

的公有,小集体的公有相对于大集体来说又是一种私有,又逐步消灭小集体私

有建立大集体的公有。可见,消灭私有制是逐步渐进的历史过程,而不能跨越

中间阶段。《宣言》的论述已十分明确:“消灭私有制是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最

完备的私有制,而不是消灭个体、小资产者、小农的私有”因为:“那种财产

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他们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2]”

2,资本主义私有不是简单的小生产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少数人对社会

化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马克思在论述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生产方式时

认为:“劳动者对他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

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其他生产资料

的分散为前提的。这种方式必然要消灭,而且已经被消灭,它的消灭,个人的

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

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被剥夺了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3]”从这

段论述可以看出,小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一种私有制形式向另一种私有形式的转变,即简单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多数

人的生产资料被少数人所控制的私有制。马克思在论述小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化

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再转化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时认为:“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

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

主义私有制转化为公有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

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4]”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私有”已不是简单的小生产形式的

私人占有,而是少数人对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基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私有制应分三种情况来考虑:第一种是对简单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这种私有制存在于小农生产、私人作坊等经济形式

中,由于它的生产资料占有者相互之间的生产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因此,一般

来说,一个私有者停止生产对另一个私有者的生产生活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

第二种是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归少数私人占有制。在这种私有制下,劳动者生产

的产品不是由劳动者拿去卖,而是占有生产资料的少数人享有出卖权和资本增

值享有权;第三种是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归全民以个人股份形式占有的“全民私

人公共占有制”。这种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因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且

紧密联合,生产资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有财产,但是,这种共有性依然有量

的差别,即股份有多有少。那么这“第三种私有制”是不是我们梦昧以求的社

会主义公有制呢?暂不能这么说:因为这种所有制形式并不能有效地阻止一些

巨商(官商)大量收购社会股票后又退回到第二种私有制,又出现垄断剥削,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答案至少有一个特点,即:不是靠强制力调

节,而是靠人们掌握真理后的一种自觉行动(目前有人提出:研究劳动力经济

学,建立劳动人民股份制,即:实现劳动力商品化、资本化、折旧化,可以有

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知识经济越炒越热,为建立劳动力经济学摇旗纳

喊,并很有可能成为广大人民接受劳动力是资本的突破口)。

3,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要准

确理解,全面把握。鉴于对私有制三种情况的理解,引起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再认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论述:“社会化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已经

不是为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所占有,而是为资本家

所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变成社会化的了,但是他们仍然服从于资

本主义占有方式。”“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5]”。这里都没有提到“私人占有”方式,只提

“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二者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前者的内涵比后者要大得

多。这里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只是社会化生产资料被视成少数人的私人财

产的占有方式,其实质是少数人制。其实,1888年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第

一章对“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

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最完备的表现”这段话中的“一些人

对另一些人的剥削”明确写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6]”,我认为:这

种说法更确切和更容易使人理解,但为什么在后来的各种翻译文本中又改变

了,是个值得考证的问题。

我认为:为使人们不致于产生误解,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社会

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很有必要强调:“私人占有”即为

“资本主义占有”,或干脆改为“少数人占有”。改变“少数人占有”为“多

数人占有”,正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之一。

四、研究“公有”和“私有”对立统一的现实意义

辩证法认为,要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及其运动,就必须要对立中把握同

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样才能洞察矛盾和状态及其各方面的情况,找出解

决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恰当方法,从而促进事物的生存与发展。把握了“公有”

和“私有”的对立统一,我认为有如下现实意义:

一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清晰。要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就必

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这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常识问题。我们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讲,都

在干社会主义,竟然连“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没有弄清

楚,这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然而事实确实如此。“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

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就在

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7]”研究“公有”和“私有”的对立统一

对解答这个问题更加向前推进了一步。它至少可以回答:“公有”和“私有”

并不能区分姓“社”姓“资”问题,也就否定了以“公有制”和“私有制”作

为判断标准的认识。从而必然激发我们继续努力寻找真正的区分标准的勇气和

决心。

姓“社”和姓“资”的区分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第三部分的分析中

不难找到答案。姓“资”,即社会化的生产资料被少数人所控制,把社会化的

生产资料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少数人享有产品出卖权和资本增值所有权。

资本主义社会名义上实行“按资分配”,但实际上未能实现彻底的按资分配,

因为资本主义只注重一般资本的研究,而忽视了可塑性非常大的劳动力资本的

研究,即使研究,也只是遮遮掩掩(这其中原因不排除有:受历史发展局限性

影响,而不可能有更深的认识),因为一旦劳动力成为资本,就意味着资本家

不可能再进行深度的剥削。姓“社”,即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

共同财产,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已被多数人所控制,多数人按照贡献的大小享有

不同程度的产品出卖受益权和资本增值享有权。社会主义仍然实行“按资分

配”,但其内涵比前者丰富得多,因为它的“资”包括了“劳动力资本”,而

且劳动力资本在所有资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印证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

按劳分配为主,其它的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的提法是有科学依据的。社会

主义社会人人享有均等就业的机会,因为人人都有属于自己而不可能属于他人

的劳动力资本,意味着人人都是资本家,个个都是老板,不管是你用别人,还

是别人用你,你都可以以老板的身份与对方进行平等地谈条件,谈要求。关键

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努力,去主动争取。如果你的能力、素质太低,你提出的要

求别人接受不了,你的资本就少。如果你的能力强,素质高,你提出的要求别

人能够接受,你的资本就高。

二是对解放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私有”即资

本主义的认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进而使党的建设受到影响,人们对党的

领导产生了怀疑,党的威信也呈下降之势。然而通过对“公有”和“私有”辩

证统一的认识,共产党、共产主义共什么的问题也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即:共

“资本”。构成社会的资本不仅为大家共有,同时也是私人所有。社会化生产

资料是“公有”和“私有”的辩证统一。建设好一个党,必须有科学的、正确

的理论作指导,作为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大党,这一

点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基本理论就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那么对于建设好一个

党肯定是值得怀疑的。现在看来,自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的八

十年时间里,出现的失误和困惑,其根源就是在于基本理论没有完全搞清楚,

就在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

矛盾”没有讲明白“私人占有”为“少数人占有”的真正含义,导致人们理解

上发生偏差,指导行动上出现失误。现在是该彻底讲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三是对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性。通

过上述分析,很明显:“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就是“公有”和“私有”的对

立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按照过去的理解,从股份制某个角度分析,由于它具有私人占有性质,所

以将其一概定性为“资本主义性质”,对其进行排斥和打击。合伙经济、民营

经济也象做贼一样不敢积极发展而贻误了商机。如由一千人各投资一万元办了

一个中型股份合作制企业,按传统方法分析应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允许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形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出现了股份合作制,发展速

度非常之快。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抓大放小”的方针,国家中小企业在改

制中,也越来越采用这种形式。到1996年底止,全国城乡已有四百多万户股份

合作制企业,基本上是不推自广。说明它受到人民的拥护,具有旺盛的生命

力。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关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公’和‘私’的关

系”是完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而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时

期,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抱观望和怀疑

态度,什么“国有资产流失”、“重走资本主义道路”、“退回私有制”等错

第4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商品和商品经济的概念和条件;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表现形式和作用。

难点:价值的本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起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讲授时间:8学时

第一节商品

一、研究资本主义关系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

这是因为:

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2.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3.建立中商品分析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4.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最抽象的经济范畴

二、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判断一个物是否商品的两个标准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

3.商品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的存在

第二、劳动产品属于经济利益不同的生产者

(二)商品经济

1。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统称。

2。商品经济的类型

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叫市场经济。

三、商品二因素

(一)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需要的属性。

2.对于使用价值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3.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交换价值的概念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二)价值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价值实体

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独立统一体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又叫有用劳动,是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具体形式是由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目的等决定的。具体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

特有的范畴。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二者既不分先后,也不分主次,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五、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或多少。它的测量尺度是劳动时间。

(二)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什么是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而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为什么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造成谁的主客观条件最差谁的商品的价值量就最大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同一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量,不能进行商品交换。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重大意义

(三)在考察商品的价值量时必须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概念

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

3.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四)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或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中的产品量;一是单位产品中的劳动量。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的商品量就越多,从而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此外,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同时,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则不发生变化。

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什么个人决定,产品自己支配;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每个商品生产者互相提品,彼此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

表现: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或不能完全卖出去,从而私人劳动不能或不能完全转化为社会劳动。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学习私人劳动和社会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们交换商品,事实是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价值不仅反映同一生产部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的概念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二)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1.简单的、偶然的或个别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在萌芽状态的商品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及其关系

第一,在简单价值形式中,互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绵羊是被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石斧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第二,处于价值形式两极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存在着互相依存和对立对关系

一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二者又彼此对立和相互排斥,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于价值形式的两极。

(3)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或内容

第一,表明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都具有共同的质,都凝结了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价值内容。(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交换得到表现)

第二,表明按一定比例相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相同的。(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相对价值量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来表现)

举例:在1只绵羊=2把石斧中:

若斧的价值不变,羊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4把石斧

若羊的价值不变,斧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1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且方向和比例相同,即1只绵羊=2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但比例相同而方向相反,即1只绵羊=8把石斧

(4)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5)简单价值形式实质上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外在表现形式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而存在的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而存在的

(6)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

对商品价值质和量的表现都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看不出价值在所有商品体上的一致性看不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能否与所有商品相比较。

2.扩大价值形式

(1)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优点

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次真正表明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都是不完全的,系列都是不相同的,没有众所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造成商品交换的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一般价值形式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简单的

第二,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

第三,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能与其它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局限性

一般等价物在时间上不固定,在地区间不统一,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4.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其等式式:(见课本)

(2)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的区别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最后固定在贵金属黄金或白银上。

(3)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它们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其次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三)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3.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的或想象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结果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3)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要求具有价格标准

(1)什么是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衡量货币本身大小的。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2.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或现象的货币。

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具体形式

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或货币符号,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5.影响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

待售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内社会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7.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或者说,只限于由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需要量。

8.通货膨胀的概念

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9.流通手段职能造成买卖脱节、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含义。

2.执行储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或金银制品

3.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是用货币清偿债务、交纳赋税或欠款的职能。

2支付手段经使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引起货币流通规律的变化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是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3.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第三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一)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在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5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干群矛盾;贫富矛盾;阶层矛盾

早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曾在《中国环境报告》中提出: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向发达国家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热点。例如上海、北京、厦门以及广州、大连等城市均积极规划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经过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不少城市在城市生态卫生、生态景观以及居民环卫意识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就表面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但究其根源,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这些隐形的、潜在的矛盾将随着矛盾的激化,加大社会风险。本文通过对几大事件进行探讨,剖析深层原因,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一、效益与安全博弈中的干群矛盾

上世纪90年代初厦门就开始生态城市建设,并凭着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天然的海产资源,迅速打开了旅游业和对外贸易的大门,发展成当今宜居城市之一,是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集中地,先后获得了“海上明珠”“海上花园”等荣誉,被评选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以及“国家卫生城市”。但2007年入住厦门的PX项目却成为了厦门热议话题,通过此次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矛盾问题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在此次事件中,当地群众与厦门市政府是两个博弈主体,而博弈的主要问题无疑是安全与效益。

到底是优先选择经济效益,还是以保护环境为重任?这两个选择对政府而言本就非常难以选择。但当问题其中参杂了利益因素,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问题只会更加复杂。在面对项目背后的巨额GDP以及停止推进PX项目的面前,厦门市政府选择了效益,这也无可厚非,毕竟GDP增长是发展经济的硬指标,而优秀的环境保护城市实在很难量化。但厦门市民在面对石化工业和人居城市之间,市民从环境和自身安全面出发,毅然选择了后者,坚决反对PX项目建设。市民已经从过往“环境给经济发展让位”中吸取了教训,看到了片面重视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的巨大代价。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很难再看到蓝天白云。过去的30年里,尽管我们实现了GDP每年以10%左右的比例上升,但在未来的30年里,我们将不得不花费20%-30%的GDP去治理遭到破坏的环境[2]。而厦门PX项目给人体及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更加直接,作用时间更长,当厦门市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纷纷以散步的方式到厦门市政府进行抗议。对该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利益冲突时导致干群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利益的追求是驱使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尽管最终厦门PX项目被迁址,顺应了民意,但此次事件中,所隐藏的干群矛盾却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二、自由与环保的抉择中的贫富矛盾

2002年北京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提出以打造“绿色奥运”为协调发展和环境的方案。2005年初,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北京在新编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目标[3]。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目前多项指标已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但北京在朝着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却同样面临着各种难度极高的“瓶颈”,其中以交通运输为主要问题。

为避免汽车尾气给大气造成的污染以及方便市民出行,北京政府加大了公交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规定,明确了公交在交通运输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公交城市”的建设计划。但大量的私家却使用占据着北京的街道,本就捉襟见肘的道路完全无法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市区中心地段的道路长时间超负荷运作,交通拥堵成为了北京市建设生态城市中最头疼的问题。

面对拥堵的交通,北京市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缓解交通拥堵,采取了种种方法来控制私家车出行,车牌拍卖及摇号等措施纷纷出台。并不断完善车辆上牌系统和相关标准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环保和交通压力,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并未真正起到控制其过快增长的目的。

实际来看,北京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中,公交设施及路面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不会拒绝标志着时尚、自由的私家车进入北京市区的。但在建设生态城市建设中,却又希望私家车能够尽可能少地进入主城区。环保与自由、畅通与舒适理念发生明显冲突,是当前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制定中表现最明显地冲突。结合多个国家空气污染情况来看,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城市污染的最大污染源,若仅仅是依靠拓宽路面的方式试图改善拥堵现象,这无非是空想。近几年来,北京在加大地铁建设工程的同时,使得路面交通更加拥堵。公交和私家车均为逃脱“瘫痪”的局面,甚至因矛盾的激化,大群体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并非简单的偶发事件,而贫富两大群体的矛盾缩影,也是引发贫富矛盾的催化剂。若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非常可能导致敏感矛盾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激发潜藏的不和谐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贫富差距非常容易激化贫富冲突问题,甚至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矛盾,对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等均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中,必须以更高的战略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一矛盾。在有效避免这一矛盾,就必须解决好私家车发展与制度建设、公交车及配套设施之间的关系。国际上,不少欧美城市成功发展起生态城市,不少城市将步行和自行车作为改善交通的重点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同时有事人口大国,推行自行车与步行可谓是当前解决交通拥堵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北京地貌也非常适合自行的出行。

三、保证房和商品房空间分异加深了阶层矛盾

城市化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回报的同时,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例如:住房短缺、人口密集、环境恶化以及交通拥堵等。广州2011年人口统计发现,83%的人口城市化,这表明广州已真正实现了“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并朝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阶段快速发展。广州市在《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20年时间里,广州将加大生态城市建设力度,重点强化园林景观、会展商务、宜居休闲以及文化创意等功能建设。

为此,在进行住房改革中,政府提出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以此缓解住房压力,并试图通过卫星城来改善厂区及工业园区等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从广州卫星城建设改革成果来看,广州的住房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惠民66条”与“穗7条”等相关政策,就一定层面而言,也取得了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效果。加快卫星城建设力度,同时结合保障房等使日益尖锐的支付能力、商品房与保证房的空间分异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然而,商品房所具备的社会福利及就业机会却是卫星城所无法比较的,使得卫星城至对外开放起,便成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睡城”。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缺失,大量商品房拔地而起,例如:广州的珠江新城、滨江东、天河北等区域。这些商品房拥有便捷的交通环境,周围人文环境丰富,这些都是保证房所远不可及的。由此可知,商品房从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方面就远远超过了保障房。

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棚户区、“城中村”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大量的毕业生和低收入市民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蚁族”。马克思曾言明“产品关系的背后凝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消费的是物,体现的却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身份。”当然住房所展现的消费文化也是如此,除了区位因素和住房价值除外,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所展现地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也同样体现了较大的差距,结果就是不同类型的住房所联系的社会阶层也大不相同。更深层次地探讨,还可以看到住房也是不同身份的认同及归属。它所展现的是不同消费对象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住房消费文化是导致社会出现明显分层的重要机制,主要展现在居住空间的阶层化趋势。例如:新建一住宅区,其在价格及品位、周边环境等各方面的定位上,所吸引的消费人群有明显差异,这就使得人群自然而然出现阶层社区。居住在同一社区的民众往往会向同一阶层的人群聚拢,并逐渐形成该阶层的文化品位及社会地位。住房市场与城市规划使得穷人与富人分别集中,使得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所潜藏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及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差异和思想道德[4]。这些差异和差距必将成为孕育形式犯罪、乞讨以及各种社会纠纷等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土壤,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相悖,严重阻碍城市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嘉, 重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西南大学, 2012,5(2).

[2]胡娟娟,王飞. 试析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问题[J]. 青春岁月, 2013(4):370- 371.

第6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关键词】铜铸币 通货膨胀 商人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大于货币的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和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我们通常理解的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的通货膨胀,但事实上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和信用货币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的历史上,货币主要以铜、铁、金、银等金属货币为主,其中铜铸币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历史从汉代到清朝铜铸币的通货膨胀就没有停止过,从秦朝到清朝的铜铸币时代中发生在铸币流通时期的通货膨胀有9次,分别为王莽币制改革,董卓造五铢钱,三国时期各国造大钱,南朝二铢钱,北魏孝文帝广开铜铸钱,隋炀帝五铢钱制度破坏,唐肃宗铸“乾元重宝”,五代十国各国用铅、铁、泥铸钱以及清咸丰铸大钱。[]并且铜钱的贬值主要有一下四种类型:钱体减重,形制缩小;铸造大钱;实行“短陌”之法;[]降低成色。[]铜铸币通货膨胀的背后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探讨,汪冰聪(2006)认为封建制度是铜铸币通货膨胀的根源。赵晓敏(2008)认为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统治者的剥削和民间私铸使得供给增加,同时政治不稳,经济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需求减少。

本文主要从商业在铜铸币通货膨胀中所起的作用来分析。

二、货币与商品经济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铜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中国历史上还用过贝币等,随着夏代和商代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交换范围的扩大,商代后期才逐渐出现了铜仿贝。到了西周,金属货币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所以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在《洪范》中出现了“商人”的来源,体现了商业发展与货币息息相关。但是在春秋以前商业很不发达,春秋时期铁质工具的推广以及牛耕在农业中的运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从而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私商的势力日益强大,这些推动了春秋时期金属称量货币向金属铸币的转化。金属铸币形成后就出现了“币轻”和“币重”的问题。“币轻”即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不符就产生货币贬值,在市场上流通后会逐渐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货币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在金属铸币的制度下,商业将继续影响货币,在铜铸币的通货膨胀中产生重要作用。

三、商业在铜铸币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一)商人私铸,倒销和改铸铜铸币产生和加剧通货膨胀

在中国历史中国家初建之时,需要货币量很大,所以普遍允许民间私铸,并且私铸货币的主要是商人,特别是富商大贾,因为他们的商品交易需要大量的货币,私铸货币可以增大自己的货币量,其次国家发行的小钱使得他们在商品交易中受到亏损,利用私铸商人还可以获得利益,所以他们成了铜铸币的主要私铸者。在汉初50多年里,虽然曾一度禁止私铸,但是基本上实行民间放铸政策,但是民间商人所铸荚钱越来越小,有的只有一铢左右,为了阻止货币的贬值,西汉王朝才垄断了国家铸币权。因此反应在货币私铸上的斗争主要是王朝和商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对抗。这些私铸中商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铜铸币贬值的情况下他们利用不足值的货币进行改铸等发财牟利,投机取巧,造成市场上货币的轻重不等,规格不一,币制混乱,使得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更加艰难,推动了恶性的通货膨胀。

(二)商人买田占地,买官买爵导致政治动荡、经济恶化

铜铸币在供给上极大增加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封建王朝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危机,常常采用铸造和发行不足值货币或虚价大钱来度过难关。我国历史上铜铸币引起的恶性通货膨胀几乎每次都是以虚价发行开始的。但是从源头上看,这些钱币的发行还是为了觉得危机克服难关,而商人在制造危机和难关上也有很大影响。商人有了钱后会买田占地的,导致土地兼并,会导致政治腐败,并且一些朝代买官买爵盛行,更让很多商人依仗权势,压榨百姓,从而导致政治动荡,经济恶化,甚至激发农民起义。西汉王朝任用大批商人来充当官吏,商人集团借此登上政治舞台,鱼肉百姓,由此商人、官僚恶化地主三种兼并势力合为一体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成为王莽改制的社会根源。

政治动荡和经济恶化极大计划了社会矛盾,中国水旱灾害多发,出现自然灾害,就需要贩济,就需要钱粮;社会矛盾一旦激化,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封建王朝就会去镇压,也需要钱粮,由此要消耗国家的财力储备,国家一旦财力下降,储备不足,首次想到的就是发行不足值或虚价货币,由此引发通货膨胀现象。

再者,商人的这些行为造成民生凋敝,农民受到压榨,从而生产力大幅下降,物质供给较为匮乏,粮食锐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则通胀横生,民不聊生。农民本身就没有足够的储备,一遇动荡无钱维持生计,货币急剧贬值。

(三)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货币流动速度慢

铜钱价值小、重量大的弱点使它不利于运输和长途贸易的发展,而耐适应小农经济、小手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交换。要让铜钱能够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不断流动,商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并没有特别繁荣发达,而且由于政府的限制和规定,商业的活动范围和地域流动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真正形成全国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由此导致铜铸币在商品交换水平不高的时代贮藏手段更为突出,由此导致流通中的铜铸币减少,国家又会进行到下一轮的发行货币中去,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并且积蓄起来的铜钱也为私铸,改铸和私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是各级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采取的措施,似毕竟不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所以导致铜铸币流通速度更加缓慢,又由于两税法的实施,民间产生蓄钱之风。由此导致政府采取措施解除钱荒,更多铸造钱。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商业发展和商人行为对于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导致货币供给量的不足,引发财政多发货币,另一方面从谋取个人利益的角度私铸货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在货币发行的原因上和过程中都造成而来重要影响。可以说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紧密相连,在铜铸币通货膨胀问题的处理上要注重处理好商业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祈继华。《中国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从金融学角度分析通胀历史及其现代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0(17)

[2] 任蔚然。《中国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J]。商业文化,2008(03)

[3] 杨柳。《试论中国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及其原因》[J]。黑龙江金融,2008(09)

第7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8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方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

C.社会分工 D.上层建筑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动力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决定经济体制根本性质的是

A.生产方式 B.经济基础

C.经济制度 D.经济结构

5.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6.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A.商品的用途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C.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

D.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7.单位商品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关系不确定 D.无关

8.价值形式发展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9.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会出现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金属货币贬值 D.金属货币升值

10.一般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A. W-G-W B. G-W-G C. G-W-G‘ D.G-G’

11.某企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

则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是

A. 50% B. 100% C. 150% D.200%

1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

A.质量 B.规模 C.生产 D.实现

13.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14.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分工 B.市场竞争

C.生产集中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5.垄断利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一般市场价格 B.垄断价格

C.自由竞争价格 D.生产价格

16.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的是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个体所有制

17.市场体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市场 B.消费品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劳动力市场

18.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商经济

19.粗放型经济增长着重于

A.数量增长 B.技术进步

C.经济结构优化 D.生产效率提高

20.后工业化阶段快速发展的是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建筑业

21.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新创造的价值表示为

A. m B. c+v C. c+m D.v+m

22.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A.市场 B.企业 C.国家 D.行业协会

23.主办社会保险的是

A.家庭 B.企业 C.政府 D.社会组织

24.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

A.国际贸易的发展 B.国际分工的发展

C.国际市场的形成 D.资本输出的发展

25.国际收支的支付手段是

A.外汇 B.黄金或白银 C.商品 D.劳务

26.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生产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

A.要高 B.要低 C.总是相等 D时高时低

27.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产品主要是

A.矿产资源 B.农产品

C.工业制成品 D.高新技术产品

28.一体化程度的区域经济联盟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自由贸易区

2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比较优势是

A.资源 B.资金 C.技术 D.劳动成本

30.在我国,外商投资比重过大的是

A.种植业 B.制造业 C.服务业 D.环保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C.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E.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32.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

A.计划 B.市场 C.行政 D.习俗 E.惯例

33.四个生产者织一匹相同的布,甲用10小时,乙用9小时,丙

用8小时,丁用7小时,而当时大多数生产者用8.5小时。那

么,能够得到超额收入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以上所有生产者

3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有

A.技术进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设备更新 D.绝对延长工作日

E.提高劳动强度

35.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有

A.资本相互渗透 B.资本输出

C.商品交换 D.产品消费

E.人事结合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主要有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资金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E.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37.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

A.产业结构的优化 B.城乡结构的优化

C.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D.社会结构的优化

E.文化结构的优化

38.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

A.出资者分红 B.国家预算

C.银行信贷 D.劳务费用

E.价格变动

39.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有

A.维护本国主权 B.保护本国资源

C.改善贸易条件 D.减少债务负担

E.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

40.引进外资的重要原则有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确定合理的引进规模

C.引进规模越大越好 D.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

E.健全涉外经济法规

(00009号)政治经济学(201510)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42.简述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意义。

43.简述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

44.简述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4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作中的作用。

第9篇: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范文

论文摘要: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是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亚当·斯密确立的劳动价值论,既从经济学层面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又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把现代性视为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从而在经济学语境中完成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和超越。

目前,哲学界在解读马克思几乎倾其毕生精力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了马克思通过“经济学语境”凸显“哲学话语”并走向“历史深处”的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所走向的“历史深处”,其实就是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展开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实践批判,进而彻底批判和超越“现代性”。

一、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的经济学辩护

“现代性”作为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规定,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行的基本状况,又构成和蕴含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时代特质。因此,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自然成了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尽管人们对现代性的具体理解存在分歧,但从精神或文化层面把现代性等同于理性主体原则几乎是一致的。

按照传统与现代的界别,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把人本主义信念作为思想理论世俗化取向的学理依据,最终构造和确立起了一种以人的理性为本位,以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继续高擎理性这一精神旗帜,进一步肯定与推崇“自我”以及“人”的价值。康德不仅继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而且将其确立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原则将理性主体原则抽象成了世界万物的绝对原则,完成了对理性主体原则的哲学论证。可见,现代西方思想运动是在推崇和维护理性主体原则的过程中展开的。

同时,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还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既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摆脱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关系与争取个体独立的需要,又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并由此获取与集聚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质言之,对理性主体原则的推崇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意识与逻辑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西方思想运动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并不仅仅属于哲学,国民经济学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从“历史深处”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即资本不断自我增殖的逻辑,而且通过把“劳动一般”作为私有财产的唯一本质,肯定人及其劳动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抽象成理性主体原则,进而将抽象的理性主体原则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简言之,国民经济学通过创立劳动价值论介入并推动了西方现代性理论运动。所以马克思指出,“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

众所周知,对财富的本质的规定是国民经济学全部内容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个前提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则成为区别国民政治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学派的标志。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把财富归结为货币,由于还没有看到财富的本质是人和人的劳动,因而不能看到货币的本质,不能揭示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只能陷人对贵金属这种单纯外在形式的崇拜。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虽然看到人的劳动构成财富创造的条件,但却没有把劳动抽象成为财富创造的一般原则。“这个体系宁可说是封建制度即土地所有权统治的资产阶级式的再现”。只有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学派提出的粗糙的劳动价值论,才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后来亚当·斯密揭示财富的劳动本质并创立劳动价值论,进而确立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斯密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以探讨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为理论任务,并通过把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把商品生产和劳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把增进国家财富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作为讨论的重心。尽管他对这一问题的前后回答是矛盾的,但他在原则上坚持了价值决定于劳动的原则。他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显然,斯密已经把劳动抽象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本质和源泉的劳动一般,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斯密在把“劳动一般”作为财富的源泉的基础上看到了劳动社会交换的意义。斯密发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分工的结果,但在彻底实行社会分工之后,人们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劳动的社会交换。因为,“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卑不足道的人,即便按照(这是我们很错误地想象的)他一般适应的舒服简单的方式也不能够取得其日用品的供给”。没有劳动的社会交换,国家财富的增进根本无法实现。为此,现代社会必须打破封建自然秩序的束缚,推动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让内在于社会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这样,不仅为资产阶级社会从事实与法律层面把“利己主义”肯定为“完全自由和正义的自然制度”阎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也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在自由活动基础上生产人自己的自由空间,即把人的命运还给“大写的人”提供了理论说明。李嘉图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在交换价值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问题,发现“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l,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

然而,同样明显的是,由斯密肇始李嘉图完成的劳动价值论,一方面由于把财富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劳动,把自然界和财富看作是人的产物或人的构成物,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扬弃了财富的外在对象性,将人本身及其劳动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从而将人的感性活动本质遮蔽起来,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归结为了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于是就被抽象成了理性主体原则,即把“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变成了理性观念对人的抽象统治。这样,国民经济学也就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合乎逻辑地看作了合理的、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形式;而它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构成了对以“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为深层逻辑的“现代性”进行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界限在“历史深处”的凸显

尽管国民经济学对“现代性”作了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但它也不自觉地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

首先,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范畴作了超历史的理解。这一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亚当·斯密。斯密把商品看作一般劳动的产物,而不看作劳动产物的一种社会形式,表明他从来没有研究过劳动产物表现为商品以及劳动表现为价值与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等等的历史条件这些根本性问题,而只是在交换价值的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并把劳动抽象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缺点归结为: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从而把价值形式看成了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闭这就是把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即具有历史的特征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国民经济学家忽略作为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历史性、暂时性,其根源也正在于此。所以,国民经济学始终把雇佣劳动及其价值表现形式与一般生产劳动及其价值混淆在一起。

国民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错误,使其对“现代性”的辩护陷人了悖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学所要求的财富增长或积累,本质上是以牺牲具体劳动或感性活动为代价的抽象劳动的积累—财富或资本的积累,不仅这种积累的不可能性与积累本身同步增长,而且,它所要求的财富越是抽象,人的“主体性”就越是受抽象所统治。李嘉图把国家理解为生产的工场,把人理解为消费和生产的机器,把人的生命等同于资本,把人类生活世界理解为经济规律盲目支配着的世界的观点充分表明:劳动价值论只是从表面上承认人、人的独立性、自主活动,实质上却通过把私有财产的本质规定为人的劳动,进而十分片面从而更加明确、彻底地把私有财产以及劳动规定为一种世界主义的、普遍的、摧毁一切界限和束缚的能量,即将人及其劳动仅仅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最后走向了遮蔽人的感性活动本质,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等同于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以至于敌视人的反面。诚如马克思所说:“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质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现代性理念陷人了表面上肯定人及其主体性与实际上否定人及其自由的自相矛盾。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资本平均利润率的降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矛盾不断涌现,也处处昭示着资本永恒积累的不可能性。这种以财富积累为目的与以积累的不可能性为结果的矛盾,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

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使“现代性”的历史界限显得极为清晰。因为,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作为国民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结论,并不在于其理论推论过程出现了逻辑错误,而在于其借以推论的社会现实前提本身包含着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劳动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一般人类劳动的矛盾。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价值论的支离破碎是现代工业现实的支离破碎的原则。资本“为生产而生产”,不仅生产着生产力,而且同时生产着自己的界限。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不是作为人的生产率的发展,而是作为与人的个性的生产发展相对立的物质财富的再生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却使人成为了抽象物—受商品、货币以及资本的统治,以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必须以对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为前提。这种矛盾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形式自身发展的界限,也为人类寻求新的社会形式提供了前提。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正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的理论折射,从而也是从“历史深处”对“现代性”的历史界限—“资本自身性质上的界限”的凸显。

总之,国民经济学通过劳动价值论对“现代性”的认同与辩护,在把人导向追求“自由”的同时,也把人引向了奴役的深渊。当国民经济学通过劳动价值论完成自身的时候,人就通过国民经济学对“现代性”的辩护完成了自我否定;而当劳动价值论使国民经济学的现代性理念陷人悖论的时候,它也就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历史界限。因此,对于既改造着世界又改造着自身的人类来说,在置身于“现代性”困境的同时必然会开启出一种新的生存境域。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和超越,就是对人类新的生存境域的一种理论开启。

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虽然未使用过“现代性”这一术语,但却具有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克思不再把“现代性”看作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看作现代社会的整体性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代性”作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定,理性主体精神确实是其重要内涵,但并不等于理性主体精神。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划了一个时代,或者说具有“现代性”,关键并不在于它把理性主体原则提升为自我意识,而在于它建立了远远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因此,一方面,现代生产对“现代性”具有“基础”作用,“现代性”集中体现于“资本生产的过程”、“资本生产的规律”以及“资本生产的结果”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对理性主体的不断呼唤与诉求,折射和反映着现代社会的自我意识。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既没有简单否定理性主体精神,也没有简单肯定现代生产,而是通过探讨理性主体精神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揭示“现代性”的深层逻辑—资本的逻辑—资本的增殖归根到底必须通过吸附活劳动来实现:“劳动是酵母,它被投人资本,使资本发酵。这首先表现在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重建上。

首先,马克思通过揭露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缺陷,彻底批判了国民经济学以及黑格尔哲学把现代性抽象为理性主体原则,从而为“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进行意识形态辩护的错误。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把人的劳动规定为私有财产的本质,的确反映了资产阶级生产的实际运动,即对现代经济生活以及价值运动作了“科学解释”,但是这种“科学解释”是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及其范畴的非历史理解基础上的。国民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把现代性抽象为永恒的理性主体原则,从而完全站在“市民社会”的立场为“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进行意识形态辩护,其根源就在于它们的理论前提—劳动价值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劳动抽象为“劳动一般”,从而把物质生产劳动转换成了精神活动。具体地说,国民经济学通过劳动价值论把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抽象为理性主体原则,即把劳动归结为私有财产的唯一本质,把从事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抽象为一般劳动,进而把资本对人及其劳动的抽象统治,解释为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从而也就直接把“现代性”作为了“资本家的科学的自白和存在”。所以,在国民经济学家眼里,“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既是市民社会的实际,又是现代工业的永恒“意识力量”。黑格尔哲学则通过把“现代性”抽象为精神的货币和资本,把全部历史规定为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从而以“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在对资本对人及其劳动的抽象统治的经验事实进行哲学概括的同时,又以“非批判的唯心主义”对这一事实的合法性进行意识形态辩护。

可见,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只是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却未说明这一事实,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抽象为一般公式和规律,却没有理解和阐明这些规律怎样从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因此,国民经济学以及站在国民经济学立场的黑格尔哲学,从“历史深处”对“现代性”所作的意识形态辩护,只能是一种纯粹幻想。马克思在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及以此为基础的黑格尔哲学进行了系统而深人的分析批判后,通过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劳动的特殊性重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从根本上超越了一切把“现代性”抽象为理性主体原则的现代性理论。

其次,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具体劳动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以前的劳动价值论所陷人的矛盾不能仅仅归结为理论自身的矛盾,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的理论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必须以劳动与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前提,另一方面又必须把劳动转化为劳动条件,使劳动与劳动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便实现自身的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因此,在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劳动总是表现为雇佣劳动,劳动条件总是表现为抽象劳动的积累即资本;劳动作为资本积累的手段从而从属于资本;资本支配着劳动从而支配着劳动者,劳动者不能支配自己的劳动从而不能支配作为劳动条件的资本。在这里,人不是通过劳动而实现自我发展,而是由于劳动而被否定;不是人通过活动而存在,而是因为活动而沦为非存在。所以,以前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陷人的矛盾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的理论反映,现代性理论的缺陷不过是对“现代性”自身缺陷的理论直观。

因此,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对现代性的批判也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实践批判。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暂时的、历史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及“资本本身是处于过程中的矛盾”并“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这一规律的揭示,不仅“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实践批判过程得到凸显,同时马克思也由此实现了对“现代性”的彻底批判。

再次,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改造和重建,揭示了现代性自我扬弃的必然性和条件,从而现实地超越了“现代性”。马克思通过揭示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矛盾,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实现了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重建。在马克思看来,以前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把劳动归结为财富的唯一本质,但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其实,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是商品生产的自然基础,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基础,具体劳动创造生产力,抽象劳动创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的增殖通过抽象劳动来完成,资本价值的转移通过具体劳动来实现。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二重性的统一。但是,商品的价值量总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的抽象劳动的量,具体劳动总是被归结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总是被归结为社会劳动,即资本的增殖过程中总是只表现抽象劳动的物化,并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即“资本为了生成,不再从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因此,这里的劳动总是表现为抽象劳动排斥和否定具体劳动,从而不仅使具体劳动对资本价值实现顺利转移的作用被遮蔽,而且使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真正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的意义被消解。以前的劳动价值论作为对这种现象的理论直观,虽然揭露了事实,但没有洞穿事实的真相,从而犯了把处于特殊社会形式中的抽象劳动与一般人类劳动相混淆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