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第1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摘 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是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用途径,高校在开展创新竞赛时是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直困扰着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性别、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剖析,深入的了解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在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水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群体趋向是否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方面,解析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创新竞赛;创新能力;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2-02

1 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谈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时提到,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展,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尤其要发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坚实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幅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水平饱受批评与质疑.资料显示,有68%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或者“较差”,只有9%的导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优”[2].在数据面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推广和引入使高等院校似乎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但是究竟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少平台支持,为了使科技创新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意义十分突出.

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现状

2.1 大学生对参加创新知识竞赛积极性较高

本次调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本科及研究生共六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你对科技创新竞赛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所有年级选择“感兴趣”一项的比例均超过了90%,甚至大三的学生100%对科技创新竞赛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热度”较高,而且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会在就业前到达一个峰值,可见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渴望还是很高的,也间接证实了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2.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与度不高

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与高积极性相悖的调查数据.在本次学生调查中,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创新竞赛”的问题调查,大一有45.6%的学生参与过,大二、大三的参与比例分别是47.1%与43.8%,这显然于高积极性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大三年级在100%希望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中,只有43.8%的学生真正的投身到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这里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2.3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整体认知度较低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专业科研竞争力,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对锻炼创新能力有明显效果的只占总数的58.7%,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有帮助.对这40%学生的二次问卷调研中可以看到,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动机占比最大的两项为“新鲜感较强”、“完成创新任务”.从这一系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完成任务和获取学分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分析,加上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锻炼.

3 产生认知差异的成因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有着明显诧异的,因此,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所有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有一个全面的、深层的认识,成为一个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创新竞赛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产生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主要由社会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组成.

3.1 社会家庭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上更加的全面,也更乐于组织团队参加创新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是构成社会总和的一分子,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的组成,没有了人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没有了社会的概念;另一方面,人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存在,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并实现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社会关系模式嵌入到自我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具有多样性的个性激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程度.

人处于社会的网络之中,社会网络的最小组合便是家庭,在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度.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选择比较受尊重的大学生,以及家长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且创新竞赛的目标及为自我带来的长远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

3.2 学校因素

高校是科技创新竞赛的主体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学生出现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差异的情况,学校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主导因素.在针对“你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与课程脱节的学生占43.6%、选择缺乏教师指导的占16.2%、选择缺少组织机构的占15.7%.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导师还是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可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利用好专业、科研、创新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竞赛的胜势,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

3.3 个人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境遇可能不同,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境遇下,其行为可能也有差异.”[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个体因素与其家庭氛围、受教育模式、家庭经济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性别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有着影响,比如对调研学生进行性别分组,男性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对科技创新竞赛能力上的认识也要比女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知度是由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规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的差异.

4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策略分析

4.1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高校在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管理的变革非常有必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有力的宣传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不仅仅是赛事介绍的过程,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通过展播历届优秀作品和团队的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突出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高校应适时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赛途径和比赛类别,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别竞赛或者一年多赛的情况,让更多希望参加到比赛中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充分利用辅导员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组织作用,发动教学名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分层次分团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团队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组队参赛.

4.2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的指导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对本科生而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时并不能为其团队的创意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如果长时间不能突破技术壁垒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团队的创意搁浅,针对于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充实到学生创新竞赛的团队中,进行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指导,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作用,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能够从科研道德、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4.3 加强科技创新竞赛与课程的关联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课程脱节选项比例高达43.6%,对研究生的分项调查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高校课程的安排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关联度较低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为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少,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创新性课程的设置,这对大学生提高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是很不利的,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传授学生参与和进行科技创新竞赛的技巧,对科技创新竞赛可能出现的优势加以宣传,有利于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4.4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要建立起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奖励模式,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发现具有比较开阔前景的团队项目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设置合理的竞赛奖励制度,包括奖金的分配,对获奖团队的表彰,将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性的运用到专业科研当中,将科技创新竞赛的成绩作为其他奖励、荣誉评比的依据,逐渐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比赛,锻炼创新能力.

4.5 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科技创新交流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社会生产力,增加校企合作使科技创新竞赛更贴近生产要求实际,与企业合作可以使科技创新竞赛更具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现研亮点充实到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 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9):153-159.

第2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17-02

一、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们往往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技能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只需要按预定的工艺与方案展开生产,没有创新的空间,也不需要创新意识。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更注重对于生产工艺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然而,在当今社会,任何的劳动都是具有创造性的,任何的技术进步与提高也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高职院校之所以要与企业合作,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主动思考、实践,发掘实际生产中的内在规律与隐藏问题,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转换为生产实践经验。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高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产权也从传统上法律意义上的转变为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一线劳动者,他们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根本力量,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方面也应该了解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因此,高职教育除了重视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双向提升。

二、目前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1.师资力量与学生参与不足

实现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关键是从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科技创新与产权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质量上也无法满足需要。

首先,目前高职院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师还比较少,难以负担起庞大高职学生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重任。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人才培养也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为了让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能够真正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就应该要根据经济、社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需求,把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计划,落实相应的培养规划,才能解决师资力量数量不足。

其次,目前高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力量的质量上也难以满足需要。高职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横跨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对于负责人才培养教师来说,要求也比较高。一般而言,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知识,也要了解外语、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师水平普遍比较低,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2.课程安排上存在分歧

高职院校对于如何开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课程安排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风气。首先,对于是否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存在着分歧,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应该设立相应的课程,但是有部分人认为,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教育,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设对应课程难度比较大,应该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以及实际水平来决定是否开展专门的课程。

其次,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课程的性质还存在分析,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课程设为与公共课程同等重要的必修课,对每一位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意识。还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此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转变为必修课。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也会阻碍整个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国外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目前,国外对于科技创新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外对于人才综合化的培养比较重视。例如,有日本教育家认为没有综合,就没有伟大的文化突破;前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多元化、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其次,国外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为重视。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前苏联也在全国建立了100多所发明学院,组织学生从事创新性的实验。最后,国外往往重视“全人”的培养。“全人”,意思就是视野开阔,有着有良好、全面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性的人。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要在追求“全人”的基础上追求创新。

对于知识产权教育方面,日本实施的时间不长,但是其范围广、动作快,是知识产权教育实行最为成功的国家,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产权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知识产权战略也成为了日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推行知识产权教育的手段上涉及法律、行政与经济,多手段并用,力求效果最大化。最后,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也很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企业员工的培训,都有知识产权相关的课程,并且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课程,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本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国高职院校的借鉴。

三、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创新平台的构建方法

(一)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基础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高技术的一线劳动者,有义务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帮助他们养成科技创新的良好习惯。

作为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勇气,担负起对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时代重任。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围绕教材的陈旧观念,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他们个性化发展的诉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改变现有的教师奖评制度,把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推进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也可以从经费中划分出一部分来,与企业合作,在学生去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值得创新之处。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学生知识产权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应该以相应地区的产业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满足地方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也应当结合地区特色开展。其次,知识产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课程综合性比较强,也具有比较强的职业特色。所谓职业特色就是指课程与学生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在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就业岗位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实现形式可能不能,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岗位,有针对性的介绍相关知识。此外,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于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并非专业性的,而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种扩展,是提高学生科技创造能力和法律意识的有机一环。对于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理应成为培养学生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定位也应该通俗易懂,涉及面与受众也要比较广泛。最后,高职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知识产权教育的开展也要开放。在课程的内容、方向与实施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授课过程中,也要积极与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合作,让相应的从业人员协助教学任务的开展。

(三)构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创新平台

1.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他们的互相促进与良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知识产权相关从业人员的对话与协作。

2.要注重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知的来源于动力。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知识产权教育,都离不开实践的支持。例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对于创新成果的保护,则需要在知识产权教育中介绍相应的对策。

第3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提出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12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增长至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而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至此,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上升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

关于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的推动政策还有很多,未来一系列针对性扶持政策也必将会陆续出台。

通过对各项科技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几乎成为必要条件之一。例如,最新版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条件有如下描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这里谈到高新技术企业,是很多企业希望获得的资质。为什么企业希望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然是获得认定后企业可以享受诸多好处:

政策资金: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的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

税收优惠:2008年1月起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相当于在原来25%税率的基础上降低了40%。

贴息贷款:贴息贷款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各类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例如,建行广东省分行设立了1000亿元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免担保贷款的基金。

助力上市:2012年2月10日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报道,共有262家高新技术企业登陆创业板,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93.24%。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上市。

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享受以上好处,而且高新技术企业是个难得的部级资质认证,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背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更有可能享受沿一带一路的政府推广支持。

第4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一、科技创新的条件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定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6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我国学者刘丹对创新能力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创新能力不应该只是一个方面的定义,它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从内部因素来讲,创新能力是人类开拓精神的一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将信息归纳为生产实践的手段,并将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三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讲,得有使创新能力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指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基础,即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科技创新以物质世界作为实现的主体或平台,它植根于客观上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条件,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的创新能力都是围绕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来培养和发掘的。科技创新主体认识客体并改造客体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2]。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具有自觉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促进下,人自身的其他能力得到提升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进而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呈现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人在人化自然过程发现自然界的某种有用物并使其成“资源”并产生经济价值。通过人类活动实现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的生产和占有。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提高,是科技创新能够实现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不是重复的生产实践活动,它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使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活动是富有探索性和开拓精神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出科技创新主体的综合能力。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是创新主体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物化的产物,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了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因而,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客观事物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需求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改进的结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

(一)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辩证统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其艺术水平和审美力的目的。科学与艺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即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艺术的熏陶能影响智力开发、集合想象力、启迪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学前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科技是理性思维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灵动创造。科技追求慧与用,艺术追求美,科技探寻自然规律,艺术感受世界形象。科技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是真理普遍性、成果永恒性、意义深远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互动,理性、感性、悟性的汇通互补,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对世界整体的立体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能力,包括培养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而科技创新须依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激发与互补,从大跨度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文活动和创新能力都是用感性认识作用于客观存在的行为活动,两者通过感性思维模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审美是审美个体将对美的感性构成能力作用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新能力则是将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显像成为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认知表达和实践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感性的构成能力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审美活动与创新思维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都是由感性认识激发灵感,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目标,将意识转化成为客观存在,并作用于生产实践。因此,二者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艺术教育注重形象化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直觉,通过直觉的第一印象感悟,然后再真实地展现对美的认知。创新思维也依赖于第一印象的直觉感受。直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源的作用,与审美意识一样,直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真实性、形象化的特征。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感触的直觉是美和科学诞生的前提条件。因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都依赖于直觉,且统一于直觉。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是人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增强实践目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源自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源自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延伸与发散,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

三、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工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轻文的观念,阻碍了文理兼容、相互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呈现出“瘸脚现象”。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在加强对自身内在价值认知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外在功能,即艺术教育对教育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机构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在行动上,要建立一支专门的专业化艺术教育管理队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规划、督导和组织艺术教育的教研活动,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

高校要实现艺术教育计划就应该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使不同学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合理设置。首先,要完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其次,要注重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设置;再次,要依据“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实现课程综合化的设置。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艺术知识的机会,从而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科研生活,进而激发其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促进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交叉与互动,能实现客观世界的真善美,有助于人精神活动的知情意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伦理学、美学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高校培养出人文精神浓、科学精神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优秀大学生。”[5]

(三)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

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二是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艺术化。

(四)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

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大幅度提升,将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改变过去以学生在短时期内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程度为标准的单一艺术教育评价方式,放眼大局,用长远的眼光来评估学生艺术教育的效果,将学生各项表现的综合评比作为其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这样既能使我们的教育目的锁定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同时也能给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课程上减压,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第5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积累;中西思维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64-03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底蕴

所谓科技创新,即在某一领域的科学或技术方面取得前人所未有的成就,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理论或方法。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依靠技术,技术依赖科学的关系,发展到目前的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物质产品生产关系。随着新科学的进步,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个技术发明,甚至就能够创造和产生一个新兴产业,结果能改变某个领域或整个世界。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人类思想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受到全世界重视并且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普遍追寻的一个目标。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活动,需要科学家群体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成功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引发一个行业和相关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革命,因此,在某一领域完成了科技的创新就意味着在该领域拥有了优先发展的权利。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需要有深厚的科技底蕴做基础,科技底蕴丰厚与否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科技创新与科技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科技积累是完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一般说来,国家的科技底蕴和积累与科技创新成正比,也即科技底蕴和积累多理论创新也越多,理论创新越多的结果带来的是新的技术。当代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科技发达,这与其近代以来科技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二战时期美国相对和平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战争国的科学家,他们也将各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植于美国的大地上,时至今日已开出了绚丽的科技之花。中国走的是一条与美国不同的道路。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工匠传统的国家,自己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科技体系。古代中国技术先进,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然而在科学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这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感性、顿悟”型,观察外部世界依靠感性经验,或说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顿悟方式来观察和探索世界,就其宏观发明来说,总体是模糊的,方式方法方面则是思辨和形而上的。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对,崇尚“理性+实验”,探索和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依靠精确观察和计算,是建立在精确观察和计算基础之上,其过程是用严密的逻辑来开展,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探索和得出自然界或社会某方面的规律或法则。这是一个纯粹化和量化的过程。两种思维方式各自偏重一个方面,但是在科技积累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各自与自己所在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也因此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的价值观念、心理特点等也各不相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各具特色:中国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多向度的,立体性的,辐射四周的。西方的思维思维方式特点则具单线性和分析性的,是容易诱导出的,流线型的。分析发现认为,中式的思维方式特点是阴阳互补性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特征为二元对立性。文化方面,宏观方面概括,中国文化是性理科学,西方文化是智性科学。体现在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面也互为迥异。“中方是用心观察和认识世界,西方是用脑认识世界的”[1]。下面从两个具体方面加以比较。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注重通过感性经验,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在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认为客观外在世界是从混沌状态、虚空中演化。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的描述是粗线条的,是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和严格考察的,只是思维者们经过感性直观想象的。中国的典籍中大多探讨伦理、政治等问题,很少涉及科技方面的知识,以墨家、名家为代表的逻辑学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并未在社会中产生什么实际影响。《墨子》对科技知识稍有涉略,如“力,刑之所以奋也。法,所若而然也”[2]。但这些记述主要限于感性的层次内,是观察性的,是对力学、光学等某些现象的具体描述而非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没有形成更高层次的系统的理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观察,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之也”[4]。另外还有少部分是关于顺应农时、不涸泽而鱼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3]这些论述通常是与人、与治理国家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单独的体系。

西方的思想家注重理性在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系统,从第一个思想家泰勒斯开始,他们就积极探索世界的本源。早期的思想家们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具体的土、气、水、火等物,后来德莫克里特将其发展到原子这一肉眼看不到的元素,把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转移到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层面上,树立了理性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毕达哥拉斯更认为“数即万物”,把整个世界还原到一个绝对抽象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极强的体系里,完全脱离了感性的直观,充分显示了理性的作用。早期西方的大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往往都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罗万象,除了哲学、逻辑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外,还包括了对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们对感官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其中的规律,努力让世界呈现出规律性和有序性。理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发挥出来。

探讨中国的思想产生之源头,可以认为,中国的思想产生伊始即是与政治、伦理等问题紧密相关联的。中式思维方式方法形成独特的自己体系,到儒家一统思想后,名、墨等诸家等逻辑学派渐微,形成儒家主宰局面,思想界的主流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思想家们主要关注治国、修身平天下大事,对科技的发展则漠不关心,现实科技活动中中,只有工匠和手工艺者在实践中对技术不断加清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新技术和新发明等通过口授等方式传给后人,但是由于工匠和手工艺者缺少外在方面缺少物质条件,内在方面也无文字传承意识,致使这些成果少有载于典籍,即使有,“中国传统思维也限于直观体验的范畴;有许多重要的、伟大的发明,但很少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理论。当思维形成定势以后,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吸收也往往限于技术应用的层次,难于接受甚至排斥其内含的逻辑思维成果”[5]。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方面,中式思维方式重要表现为体验和顿悟,人们相互间的交流主要赖于彼此间共同感性经验基础,彼此间心灵互通等,而非赖于理性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的解释。中式的思维方式中既无三段论模式的大前提、小前提的,也无因果模式的“因为”、“所以”,他们在相互交流时采取的方式是陈述现象或内心所想,由对方去理解和揣度,中式的思维方式者追求的是刹那间的理解和领会,这样的思维方式需要的是交流者间心灵相通,是知音。中式的思维方式者交流无需要对具体细节的描述、分析和解释,因而,中式的思维方式者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善抓事情的宏观,善于统领全局,缺陷是对于具体细节缺乏把握。

西方思想在产生的时候就重视理性思维,用理性来认识世界,他们认为,世界是在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理性的模式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在科技方面,早期,因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中式思维者们在视野范围观察到的视界有限,因而这时他们是以有限的观测事实为起点推理,用理性和逻辑推理和判断思维方式去探究世界的法则。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家们发现了精确性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他们崇尚科学实验,运用实验手段和器具,观测分析自然现象,并将这些现象带回实验室,开展模拟实验,对观察对象作精确的定量、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自然界中的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到自然界中去。实验的方法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西方思想界的又一传统。西方在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下开创了近代科学,思想界也随之蓬勃发展,各家各派层出不穷。但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在思想界,都少有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和学者出现,科学的分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越来越细,科技思想者也由于各自研究的领域不同而分为各自领域的科学共同体,分析其原因,除与当今知识的科技知识极大丰富外,还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方法有紧密关联。科学实验中人们对精确的追求越来越细,这也促使科技工作者们的研究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但在全局把握上就有所不足,不那么周到全面了。

经过上面两点的比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间的差别至为明显。中式的思维方式其主要任务是宏观的观测和判断世界,宏观地把握世界,目的是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间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社会方面的思考,对伦理问题和人与自然和谐如何相处的思考,而非思考科学技术方面的具体和微观问题。西式的思维方式方法的主要任务主要相对中观或微观的,目的是征服自然界,表现形式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思考是抽象的、严密的和逻辑的。由于任务的不同,思维方式方法也就迥异。故而中式的思维方式者以体验和顿悟的方式来认识社会伦理问题、政治问题等,不用抽象的逻辑关系。中式的思维方式者用感性直观的观察分析世界,优势是运用直觉把握总体关系,缺陷是由于从整体上对世界形成综合的看法,不深究具体细节,缺少深刻的洞察而明确的体系,达到的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西方思维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这些认识任务是形而下的,可以通过实验来获得对其的了解,再通过理性把得到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条理清晰的体系。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追求精确,运用实验和理性从具体细节上完成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明确的体系但缺少深刻的洞察。因此,中国人能留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却不能发现天体运行的规律,能极其精确的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却不能据此提炼出更高层次的理论,而西方人对自然规律和抽象的定理能够做出伟大的发现、给出周密的证明、总结出完整的体系,但却因为缺少对人世的洞察而常常与现实的一切脱离甚远。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因为所侧重的方向不同,因而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近代科学中心转移到西方,西方大国引领了科技的发展方向,在古代风光无限的中国落在了后面。对此现象我们要有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不能能说明西方的思维方式优越、层次高于中式思维方式,而中式思维方式落后、层次低了,实际上,中国的思维方式在科技的积累和创新中同西方思维方式一样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这一事实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传统思维方式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

西方“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对具体知识的积累、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感性+顿悟”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的作用有所逊色,但与此相对,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在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上,形而上思考方面等,西方思维方式有比较弱势,明显就不如中式思维方式表现准确、深刻。

中式的思维方式宏观方面对事物的判断注重综合,思想家们视野所见到的是某事物的整体,然后从事物的整体,用朴素的辩证方法去观察分析其内部间结构相互关系,开展的形而上的分析和判断。西方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分析,科学家们从具体现象入手,积累丰富的材料,用逻辑推理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再与其他规律一起形成某个领域的体系;思想家们构建自己的理论则更多地靠的是在事实基础上的推理,他们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据,一步一步严格按照逻辑规律来论证,最终推导出自己的结论并形成体系。以中西方对世界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为例子来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在对科技的作用上的差异。中国的典籍多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源于混沌的,虚无的状态,如: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本是客观外在的物质世界是从混沌状态中产生;而道家却认为,自然界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虚无、混沌中来,形成的新世界内部间又互有联系,“阴阳相生,有无相成”,五行互存又相克。由此可见,中国人一直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看待,中国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的是指导的作用。西方正与此相对,无论是泰勒斯的“万物起源于水”,还是恩培多克勒的“原子论”,思想家们都把着眼点放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这些具体的事物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构成了整个世界,即使后来微观粒子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种模式,不同的只是世界改由更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粒子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组合而成。西方人把世界拆分开一点一点加以精确地研究,西方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的是推证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中式思维方式下眼中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整体的,抽象的,而西方思维方式下眼中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部分的,具体的。

结语

通过分析,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在科技创新作用不同,因此我们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中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优势,优势互补,开展科技创新。即: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优势,“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对具体知识进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开展科技理论创新;运用中式的思维方式即“感性+顿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宏观把握方面,开展形而上思考,积极探寻科技创新的方向。比较视野下认为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各有优势,互有所长。在科技引领世界发展的今天,探讨传统思维与现代科技创新话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西的思维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在科技活动中合理发挥双方优势,对科技创新来说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笑飞.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影响[EB/OL].http://.

[2]墨子[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3]荀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孟子[M].梁海明,译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第6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摘要 我国已经确立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个目标不但需要开启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建设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有效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又离不开清晰地辨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科技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以及中国国内两个层面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活动有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又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因素。

关键词 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12-02

0引言

现代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财产的范畴已经由传统的有形物发展到有形物与无形财产并存,甚至无形财产逐步表现出其在社会中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有形财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所有权制度。现在,无形的财产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知识产权。对于我国而言,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已经大幅度修改了法律,当然包括知识产权法。那么,在追求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以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个体性。它的复杂性就体现在个体性上,这往往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文化、民族精神等因素有关。例如,在我国,有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才能保护权利人利益进而刺激人们的创造激情,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有人主张,我国应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因为我国现在的技术创新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学习与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而不被认为违法,所以,极力呼吁降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不难看出,如何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适当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的探讨,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话题。

1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综述

关于二者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国与国之间,一个国家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分歧。但是,不可否认,在科技领域同经济领域一样,发达国家往往在科学技术方面也表现非常优秀,可以称之为科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般可以称之为科技追赶型国家;落后国家往往可以称之为科技落后国家。

知识产权纠纷大量发生在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发展型国家之间,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在于科技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还在于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所持理念的差异。一般来说,科技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科技发展,人们普遍形成了对于科技创新成果予以尊重和保护的观念。但是,在科技发展型国家,人们对于科技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持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看法的折中方案就是建设一个与本国发展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于是,一个普遍的较高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一个折中的模糊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这如同一个成年人与一个未成年人之间的较量,未成年人在不占优势情况下采取了一些非常规做法,成年人认为这样的竞争不符合游戏规则。国家之间彼此观念的分歧会渗透到一个国家内部人们持有的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理念中,例如,我国对于外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所持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态度就会影响对国内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这和有些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国内与国外有别的看法相矛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案例可以说明对于国外与给予国内科研成果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相互影响愈加强烈。

基于此,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讨论在两个层面展开:1)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问题;2)中国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2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纠纷问题。美国属于科技发达国家,它经常指责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没有尽心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反过来说中国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并继续采取更多措施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且还讲到有些美国的指责没有根据。特别是美国有些政客夸大其词攻击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当然,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指责除了具有渲染色彩外,对于问题的解决毫无建设性帮助。对于二者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认识还须回到问题本身。

首先,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不过,有些学者反对说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他们认为任何权利都有地域性。当人类社会没有进入大同世界之前,主权国家的存在就使得法律具有属地属性,在这个层面上讲,上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一般来说,知识产权是与传统物权相比较而言具有地域性。例如,美国一项专利的权利人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那么,这个专利权人在中国很难获得中国专利法的保护,即在美国获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并不一定会在中国获得保护。

其次,科技发展呈现阶梯型。科技创新活动是人类的智力活动,它往往必须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是破浪式向前发展,即后浪推前浪阶梯式循序前进。当然,也有偶发因素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大体上讲,没有好的教育体系,优秀人才培养,大量的科研投入以及前人的开拓性工作,很难产生整体性科技不断发展状况。中国作为一个科技追赶型国家,有着大量的受教育人才,每年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而且在政策上也强调科技创新立国,加之,积极吸取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不过,积极吸取他国科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购买专利或者版权等,也可以通过逆向工程了解技术特征,然后再自己另行研发,还有就是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技术资料或者产品等,当然,对于处于公共知识范围的科技成果则人人皆可以利用。所以,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不外乎靠自己努力与国外合作。

最后,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科技活动艰难性以及科技成果保护的地域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纠纷不断上升也就不难理解。WTO下的TRIPS协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在所有成员国家之间达成的对于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条款。但是,该协议仅仅是在立法层面要求成员国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协议要求最低保护标准,并没有过多触及各个国家的司法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各个国家自己解决。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必须依靠司法人员来执行法律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理念、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司法活动产生影响。在科技追赶型国家中,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模仿阶段转向自主创新阶段,人们的思想也就在这个转型阶段表现出想保护又难以保护的状态。知识产权违法产业链很长,涉及大量的从业人员问题,另外,思想上还多少保留着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要建设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想法,加之,国内智力创新活动处于萌芽时期。上述观念的产生看似非理性,但是却有着阶段性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实支撑。不过,当一个国家的内部科技发展到了因为这样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受制约时,那么,依然坚持现有的做法就值得深思。

3中国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现阶段,中国作为一个科技追赶型国家,它不但面临国际间的科技竞争压力,而且,国内的科研活动也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如何鼓励人才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如何维持公平的科研竞争环境以保证科研活动持久进行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例如,近些年,音乐制作人持续表现出创作的低迷、原创性作品的日益萎缩、还有汽车工业的创造力缺乏等与音乐市场和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市场有需求但是我们没法满足,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有我们缺乏一个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科技创新活动是由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来完成,虽然有些科研活动是由组织体来实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一个个自然人参与完成,如何激发人们的创造激情是现有制度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主体的利益得不到维护,他本人不但失去创造动力,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给了那些想投入创新活动的人员一个警示:你的智力创造、时间投入以及物质投资可能打水漂。那么,谁还愿意投身于创新活动?这也就解释了当下我国诸多产业面临的摆脱低级的复制加工模式进入依靠品牌、创意与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模式的困难。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对于国家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观念的转变应该先行一步。如果没有制度设计者以及社会大众的观念的转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也是举步维艰。目前,尽管社会中存在大量侵犯知识产权人利益的行为难以在司法层面得到立即的解决,但是,社会大众至少要有个是非观念“认为这些行为是非法的,是不道德的。可是,现实的状况令人担忧,到处可见的盗版制品、任意的下载、肆意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假冒他人的商标的情况愈演愈烈。尤为痛心的是消费者以及销售者已经习以为常。社会中弥漫着不尊重他人创新成果的气氛。所以,在根源上解决保护创新主体合法利益的举措势在必行。

总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人类为了激励创新活动而设计新的产权保护模式,它已经经历时间与现实的考验,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我们应该坚决地学会运用此制度为我们创新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

[2]李明德.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8.

[3]冯晓青.当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形势与特点.政法论丛,2007(4).

第7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大学 区域创新 源泉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区域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库克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现代大学的这种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构成区域创新的基础

大学不仅是创新体系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以其高水平科技创新使现代大学与产业界密不可分。

1.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根据美国学者F.林统计,科学发现被应用的平均时间1885年至1919年间平均为37年,1920至1944年间平均为24年,1945至1964年间为l4年。因此,技术与公共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线形单向的,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技术科学化,使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化,使其有了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新的性质。科学在经验、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在很短时期内发现的能力。这些发现对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现有技术水平、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影响效果。大学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共栖特征明显的新兴学科中,科学与经济之间没有中介。因此,大学与企业具有共性。

2.知识生产方式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科学所取代,特别是在诸如信息科学、机器人工程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创新发生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处:知识一般以未编码的形式自发地、多方向和多角度地进行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是复杂的、多元的。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涉及到一个学科,而且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既包括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知识。进一步看,很大一部分技术能力是从试验、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作为技术开发或转化的核心——人及其技术的重要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所取代,它具有多体制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3.知识认知范式改变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增长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导致了全新知识认知范式和组织范式的出现。科学行为在19世纪的经典模式之一是无私性,即期望科学知识免费传播。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科学家们偶然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专利,而科学研究人员则以从同代人那里获得承认作为回报。进入19世纪后,日益增多的分工和分化不仅出现在产业界,也同样出现在科学领域。发生在l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学和产业革命,使得分化更加显著。这需要将各种想法、方法、研究成果,即各类知识,转化为商品,有助于资本交换、转化和赢利的商品。进人2O世纪后,许多基于传统科研回报体系,优先发表权——基础上的工作,资源配置是相对低效率的。这导致无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知识的资本化所取代。因而,知识发展所导致的新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和渗透。

4.产业需求外部推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需要日益强烈。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单凭发明者个人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大学以其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物质设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期望大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能够被用于解决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大学的科研角色被政府高度认同,许多大学研究者参与军事相关课题。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出现了所谓的企业化大学,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制订者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冷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允许大学拥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作为专利,并特许给小企业生产,其政策效果之一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移的任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也将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列入评估一所大学的内容。加拿大的大学以及欧共体的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大学建立科技企业。除政府意图外,商业界领袖也开始把大学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年轻但重要的一员,开始将大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专家意见来源。于是大学与产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

二、以全方位创新活动构成区域创新的载体

1.为区域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1)大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构成区域创新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美国46%的诺贝尔奖得主、40%的国家科学院院士、60%的国防科研合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博士,均产生于或集中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及l0个大学联合会、芝加哥3条学术走廊。

(2)大学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大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浓厚的科学氛围与宽松自在的研究环境;同时大学中的“论文奖励基金”、“发明专利奖”、“科研创新基金”、“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励形式,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一个有利于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大学通过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另外,继续教育和培养力度的加强,为在职人才的培养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的队伍,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8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爱因斯坦在回答施威策的信中,在讲到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技术而西方在这方面却层出不穷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的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在这里,爱因斯坦把科学成就与哲学成就,特别是与哲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成就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西方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把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哲学研究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并为科技工作者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途径。而中国的哲学家没有做这类研究,也就谈不上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从而取得科技的巨大发展。由此表明,哲学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方法创新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创新活动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实践、科技实践之中,知识为体方法为魂,方法是创造一切的关键。对于科技创新来说,科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环节。因为科学方法能使科学研究更严密,从而使科技创新更有效地进行。巴甫洛夫曾深有体会地认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这个认识手段在黑格尔看来“是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即主体在探索的认识中所拥有的能动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黑格尔又说:方法也就是工具”。因此,科技工作者掌握了优秀的科学研究方法就等于拥有了先进的科研工具,用这个工具去进行科技创新,定能促使科技创新的实现。因为任何方法都包含着对有关对象规律性的认识,它是根据这种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用以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现实,并从而获得一定成果的手段或工具。众所周知,在科技史上开普勒因善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概括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他的老师第谷因却使得真理从眼前溜掉。所以,通常情况下科技工作者们不仅非常注意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而且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说:“我可以毫无踌躇地说,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作了一些思考,获得一些公理,我从这些思考和公理形成了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以逐步增进我的知识,并且一点一点把它提高到我的平庸的才智和短促的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点。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 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

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所应掌握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是人们通过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步地提高和发展的。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大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从前辈或同行中学习得来;二是在科研实践中摸索、体会出来;三是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获得。哲学是科学研究相当重要的方法源泉之一。因此,学习哲学是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创新方法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作为科技工作者应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第一,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研究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能为科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最普遍的方法论指导;第二,哲学是主体的纯粹思维活动,是主体方面反思人类各种活动(包括科技活动)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超越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超越既定的科学理论,做出新的科学发现或提供新的科学理论;第三,从科技史上看,大凡在科学活动中有创新举措的科技工作者都具有很高的哲学素养,都自觉地使用哲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大凡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产生的年代,也都是人们在哲学观念(思维)转变的带动下使科学方法有重大突破的年代。20世纪的创新巨匠爱因斯坦,年轻时就曾如饥似渴地钻研过古希腊哲学家和近代笛卡尔、康德、马赫、彭加勒等人的哲学著作,并从中获得很多启发,他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他讲:科学如果脱离了认识论一只要这是可以设想的一就成为粗俗的、混乱的东西。[1因此,一个国家、一个科技工作者要想有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就必须重视对哲学的学习,不断改进科研方法:4]。

二、哲学为科技创新提供普遍有效的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在给人提供世界是什么的同时也提出认识世界的方法应当是什么样的,即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方法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称自己的哲学为“工具论”,近代经验论哲学鼻祖弗朗西斯·培根也把他自己崭新的哲学叫做“新工具”。哲学的这一工具性突出地体现在它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以下三种主要方法。

(一)哲学的逻辑思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科技创新开辟了新思路

恩格斯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甚至连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形式逻辑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类思维的形式进行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关于人类思维规则的学问。它揭示了正确的思维形式,让人们弄清了思维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研究中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由于逻辑推理具有使人的思维更严密、严格、严谨的优点,被逐渐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并成为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研究的日益发展,通过逻辑论证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极大关注,科技工作者们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和思维规则,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式进行科学思考、判断和推理,获得了极大的科研成就。特别是进一步系统化和程序化的逻辑论证方法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诞生和运用,为科学研究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科技工作者开创了新的思路,迎来了科技创新史上的一次大丰收。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由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儿在建立科学知识体系时将具体的科学方法上升至哲学的高度进行提炼、研究提出来的。

归纳法是一种建立在对大量观察资料进行理智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由个别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关于此类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的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系统化了的科学归纳法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传统教条阻碍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从经验论的角度,进一步阐述科学试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必须建立一个合乎时代需要、能促进科学与生产发展的新哲学的思想指导下首先提出,后经赫舍尔、惠威尔等人完善和扩大的。比起以往自发的归纳法来,科学归纳法能根据对某类事物的典型对象及其属性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推出该类所有对象中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深刻揭示和显现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上升到自觉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层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倍受科技工作者的青睐,是科学方法的创新。这一创新在物理学领域使科技工作者们发现了许多新定理、定律。例如: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热学中气体的三定律,电学中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焦耳一楞次定律,光学中的反射、折射定律,等等,都是归纳实验的结果。在生物学领域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也与他自觉地运用归纳法有直接关系。

而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由于忽视归纳法的运用,仅仅用分类方法分析问题,得出了物种不变的错误观点。恩格斯指出:从个别东西开始的一切推理形式都是实验上的和以经验为基础的东西。演绎法是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公理或概念出发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它是笛卡儿在批判经院哲学和传统教条阻碍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从理性主义角度提出的必须把科学知识大厦及其每一组成部分都建立于“理性”的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笛卡儿认为,从感觉经验中引申出来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运用归纳法只能得到或然性的、不确定的知识。

而近代科学中的力学和天文学已不满足于个别经验材料的搜集甚至也不满足于系统经验材料的初步整理,而是要求建立完整的、逻辑上自恰的科学理论体系。于是,笛卡儿借助数学建立了他的直观一演绎法。后经以伽利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以杰文斯为代表的哲学家的发展,又建立了假说一演绎法。演绎法的创立和使用,加强了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特征性,是科学方法的又一个创新。因为它可以在大前提的第一原理下通过一系列的间接论证得到“较远的推论”,它是发现的逻辑是发现真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演绎法使科技工作者从中受到很大启发,产生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例如,狭义相对论的一系列重要结果,是爱因斯坦运用演绎法从两个基本原理得出的,一个是相对性原理,一个是光速不变原理。从这两个原理出发,推导出洛仑兹变换,进而演绎出物体在高速运动时,钟慢、尺缩、质增以及同时性的相对性等等。建立了与经典物理学的时空理论根本不同的现代物理学的时空理论即狭义相对论。又如,热力学的全部内容便是从热力学的三个定律出发,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而演绎出的一系列新结论。

其实,在实际的科学认识过程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是不可绝对分开使用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5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哲学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在被一些科技工作者自觉运用于科学研究之后,使科学活动一改过去工匠式的从经验中摸索着创造技艺和工具的应用状态,成为用逻辑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理性活动;使科技工作者一改过去那种只着重于“做什么”的闭塞思路,发展为要研究“为什么做”和“怎样做”这种寻求科技创新规律的新的思维风尚。逻辑思维方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二)哲学的辩证思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辩证逻辑方法,使科技工作者沿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正确道路在实践中认识真理、丰富真理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事情乃是制定研究法。

从整个科学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史来看,科学认识的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得是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归纳和演绎方法对于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深层次的规律显得愈来愈不够用,科学已进入了需要用高于形式逻辑方法的方法去认识和揭示事物变化发展本质的阶段。此时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被引入到科学研究方法之中。由于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因此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把辩证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实现严密揭示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目的。辩证逻辑方法给人们开辟了一种新的、但又符合自然规律的认识模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恩格斯说:“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它,因而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困难……”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科学创新的实践,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创新实践表明,许多重大的科技突破或科技创新都与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运用辩证逻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例如:哥本哈根学派的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互补原理”就是在解决粒子波粒二象性统一的情况下,使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发明的。在1926年当哥本哈根学派的物理学家们为测不准关系所困扰的时候,玻尔指出,电子在原子中“轨道”的不确定并不是绝境,这只是对传统的质点运动轨道概念的否定。他认为,正是这种否定,反倒构成了原子能量唯一定义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把否定本身看成是我们认识的真正进步。只要把粒子属性的两个方面看作是互相补充、彼此过渡的,就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粒子的真实状态。“互补原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共存的对立面中寻求二者的统一性。二象性是粒子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即在某些观测仪器下,微观客体被描述为“微粒”,而在另一观测仪器下,它们又被描述为“波动”,这是粒子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是客观事实。但这一事实在经典物理学的机械观点看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属于一个事物的,是无法统一的。但是波尔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即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规律去认识客观事物,承认粒子的两种对立的客观属性,并从对立面的特殊性中全面地把握了事物的丰富内容,正确地揭示了微观客体的特殊本质。

玻尔所使用的辩证的逻辑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现代数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1928年狄拉克根据它的新方程得出一个大胆的假说:“真空”不空,“真空”充满了电子。这一假设后被美国科学家安德森所证实。又如,日本现代核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并证实的介子理论,为我们展示了质子和中子持续不断地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从而被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辩证本性。又如,彭加勒关于在数学中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交互运用、相辅相成的思想,扎德提出的模糊数学,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学等等,无一不是借助辩证逻辑方法思考和研究得出的。

辩证逻辑方法的性质决定了辩证逻辑方法的作用:即揭示事物的对立方面,在对立面互补统一的关系中达到新的和谐一致,达到对事物的更完美的认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各门具体科学都应学会运用辩证逻辑方法,科技工作者也只有在辩证逻辑方法的引导下才能沿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路前进,才能取得更大的科技创新成果。

(三)哲学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引导科技工作者按照研究对象的本性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灵魂,也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和最高的指导思想。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在人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考虑自己的行动方式时,始终要依据客观实际,依据目标和实际情况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按照研究对象的本性和研究的目的制定,不能随意制定。也就是说,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对象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如果要寻找研究对象的某种现象或证明某种假设,就应该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经验认识的方法。经验认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经验认识方法比较重实践、重系统经验,它能为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理论发现、科技创新提供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和对认识对象纯化的、定向性的、典型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天文学是较为典型的实证科学,它主要靠观察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等因素来开展研究,不能去人为干预和改变这些因素,故天文工作者较多地使用经验认识的方法,他们长年累月地进行天体观测所积累的天文资料成为天文学发展的源泉。

如果要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就应进行基础理论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理论思维的方法。因为基础研究力图提供一个概念体系,把相关事实纳入一个可以理解的框架中,并通过这个概念体系,把各种各样的观察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论思维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定律和理论原理,理论思维方法能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出经验定律,然后运用演绎的方法去解释或预测从经验定律中建立的某种假设原理。比如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理论,就是将经验上千差万别的不同现象,如将自由落体、单摆、潮汐、月球、行星、慧星、双星、人造卫星的运动,显示为内在的一致性和规律性,显示为一个共同的基本机制的作用,由此可以对从苹果落地到卫星轨道等广泛的现象做出解释。基础科学就是用少量的原理法则对纷繁的自然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

经验认识方法与理论思维方法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科技工作者只有学会根据不同的科研对象和在不同的科研阶段运用不同的科研方法,才能在科技创新中取得成就。简言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内在方法。

第9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化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学校园将成为创新的主体[1]。在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教学方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2]。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对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此调查,对大学生创新发展现状,本科教学、管理机制对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综合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样本。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工学院关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或有一定创新活动经历的本科生。共发出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样本83 份,调查的学生共涉及2010级和2011级自动化、电气、机械和车辆4个专业的本科生,调查的学生占同类学生总数的12%。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相关影响因素为主要调查目标,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课程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探索大学本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关系,并以此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促进、管理服务机制、评价激励体系。主要调查内容有:① 调查对象科技创新经历。包括年级、学习成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经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成果性质。基于开展创新活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实际上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我们的调查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②调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列出专业主要骨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让调查对象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以此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③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调查。调查在本科教育阶段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各评价指标,通过排序的方式调查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本部分也是后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受知识技能、实践基础和专业背景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被动性、稚嫩性、短暂性、专业性等特点。被动性是指大学生科技创新不是源于个人的灵感和效益的激励,而是源于学校机会和激励或教师的引导和促进;稚嫩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在思维表现和创新成果质量中具体表现比较稚嫩,对很多问题仅仅停留在思维或者概念的层面,对各种问题考虑也比较片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考虑不周;短暂性是指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具体目标,能力和思维缺少持久性,需要学校教师的督促和激励;专业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源于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大多数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应用。

 

二、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时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感知体现以下特征。

 

1.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参与程度有较大差异。目前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在调查的80多名学生中,有24%主持过科技创新项目,这一点与学院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30%的学生参加了科技创新项目并做了较多的实际工作;有 22%的学生参加了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并获得了各类奖励,其中45%的学生获得了各级奖励。调查样本中只有15.6%的关注科技活动的大学生没有任何从事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经历。

 

2.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习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本调查以学积分成绩为主要依据(也是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成绩评价的基本依据),把成绩分为 5%以内、5%~15%、5%~30%、30%~50%、50%以后5档。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有近20%排名在前5%,50%的学生在前15%,近 90%的学生在30%。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习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学习成绩越好,其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参加的机会越多。如果以相应的数字代表学习成绩,建立参与度与学习成绩的线性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达0.9772。但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前5%)与成绩优良(前15%)的参与度几乎一致。

 

3.科技创新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成果质量有待验证和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奖项;二是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型的科研成果;三是通过科技竞赛开发的实物模型或者软件成果;四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 20%在各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各级奖项;有21%的学生取得了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有20%左右的学生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有48%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实物模型或者软件开发表达出来,实现了成果转化。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关系密切,但课程教学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本调查从定性调查了科技创新能力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只有7.2%的同学认为理论课程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关系非常大,50%以上的同学认为理论课程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关系比较大,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理论课程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关系很小。在实践教学领域,只有10%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关系非常大,有66%以上的同学认为理论课程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关系比较大,还有超过20%的同学认为理论课程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关系很小。

 

本调查还分专业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具体的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各专业挑选15门主要理论教学课程和10门左右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较大的5~8门理论教学课程与4~6门实践教学课程。各专业选择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如表2、表3所示。除了个别课程选中率在80%左右以外,大部分课程选中率在50%以下。根据调查,与学生科技开发直接相关的理论实践课程选中率偏高,但是偏基础理论的课程选中率偏低。课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学生对课程和科技创新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待改善和提升。

 

5.学生自身品质与意志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创新过程和实践课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调查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方面,40%的学生认为性格品质与意志力与科技创新能力有关系,49%认为关系比较大。大家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自身品质与意志力的外在表现。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方面,调查给出大学理论课程、大学实践课程、自己业余兴趣与爱好、创新项目的完成过程等选项。调查采用排序的方式进行。41%的学生把创新能力的完成过程培养排在前2位,37%的学生把大学实践课程排在前2位,而源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却只占28%。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创新具有普遍的被动性。创新的动机和灵感来自于任务的完成和学习中思考和探索,而基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相对比较少。

 

6.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尚缺少有效的、客观的评价手段。根据调查,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渠道还是可见的创新成果,如的数量与质量、专利申请、成果获奖、产业化应用情况、成果答辩考核等,在各选项中,除了数量与等级选中率偏高(42%),成果产业化应用偏低(28%),其他选项的选中率差别不大,说明目前对创新成果评价还难以形成大家认同的标准。对学生自身素质,如性格、品质、意志力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专项综合测试是几种大家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

 

三、分析与总结

 

虽然由于调查样本的局限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和调查表本身的局限性,调查数据和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调查总体上可以反映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情况。调查反映出高等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以下表现和问题。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的开展,促进了大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各类科技活动的引领下,大学生从大一的了解、大二的介入,再到大三、大四的深入,大学生科技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和欢迎。通过科技活动,在实践中积极把专业理论、科技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和自我培养在加强,但是存在较为普遍的稚嫩性、被动性和模糊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都有所了解,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参加了各类大学生科技活动。从创新能力原动力与影响因素调查的情况看,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大多数来自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自己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探索与学习,较少来自于课程学习的积累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灵感。学生在从事创新活动过程中,较为依赖指导教师的指导,主动的、灵感性的创新较少。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激励。[3]

 

3.在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改革。根据调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程学习关系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对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虽然受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但也说明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点本身,对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的切入不够。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性和引领性;在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应该逐步推广任务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

 

4.构建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是人才培养重要的支持系统。在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激励机制建设。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是由学校教务部门管理,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相对较为简单,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到立项、审查、考核、评价、激励等方面,既有教学管理的特点,又含有科研管理的内涵,同时还兼有学生管理的模式。所以应该从学校的层面,建立学校学院的科技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科技创新的服务化、体系化、规范化管理;其次要加强教学科研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是教学的拓展,也是科研的序曲,是创新思想的实现,也是创业的演练;最后要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来源主要源于由学校管理的国家下拨的专项经费,创新成果也主要是论文、专利等知识产权性质的成果,亟需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体系。[4,5]

 

本次调查在样本数量、调查内容、调查方式中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次调查对教工和教学管理进行了调查,但由于样本较少,在本文只对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在后续的调查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