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第1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现代信息技术被不断的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议题。它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知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一整合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应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把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情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突破学习重点、难点。比如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实验中,学生有不好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给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优势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有的老师害怕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只有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赛讲的时候才想起要用它。他们自己不会制作或修改课件,只得找人代劳,有的甚至要花钱购买现成的课件。我想这样的课件是不能充分体现教育者的设计思路的,有时反而会受到课件的制约。当然,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盲目地不符合实际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从而放弃了教材教法的研究。

(2)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强有力工具。这样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知识探究、解决问题、发表观点、协调合作等,从而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变革,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应该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相结合。这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搞好整合,不光要深入研究学科内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组织者、实施者、决策者,其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行为。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比如,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有意识的使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开放、平等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BBS平台、论坛、QQ群),共同探讨、相互协作;通过分析各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构建易于与本学科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整合策略;综合评价学生,改变传统教育中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等。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和地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固定模式可循,不能把它公式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将引发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坚信,在许多一线教师的实践与探索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得到很好的效果,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再立新功。

第2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09 — 02

自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科技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面貌,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理论领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争论基本上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的“对立论”“等同论”。“对立论”观点认为二者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等同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并提出了“新意识形态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功能的分析向来都是辩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科技的评价和描述可以说成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关系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是不能等同的,同时,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不是对立的。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应该一直坚持的,不能忽略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起来,认为科学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一方面涉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问题。因此,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必须要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现代科技通过控制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进而支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并为政治合理化提供依据,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新的统治形式。然而,科技虽然更多地承担起了影响社会和人文发展的角色,但它并不能回答和解释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科学技术不能成为与意识形态等同的意识形态。首先,二者的所反映的对象不同,科学技术反应的是自然界的的各种关系,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二者的属性和功能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则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取向和观念的总和,其特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盖现实的联系。郑永廷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一书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2〕第三,二者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实施判断。而意识形态是为人类思想和行动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引导人们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别善恶和美丑,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规范,也提供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事物之间不仅是有区别的,也是有联系的。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郑永廷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3〕一文中指出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中指出: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革,丰富意识形态的内容。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意识形态功能:维护政治制度,服务政治需要。再次,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国家的重要事业,他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本身具有扩大政治影响的作用。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政治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意识形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保证也只制约,“也就是说,进步的、民主的政治能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而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4〕

(二).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意识形态,它坚持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在它的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但是,我国的科学技术,由于历史的原因,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是落后的,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强。二者关系上处于不平衡的地位,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不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的指引作用也不强, “对科学技术作为动力推进意识形态发展的作用也重视不够,对科学技术强化意识形态功能亦缺乏研究,”〔5〕这对于我国而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中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进大量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任何一种科学技术成果都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那么简单,它一定连带着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与之相随。我们不可能完全同时引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只能根据我国价值观与道德观的要求对引进的科学技术加以改进和应用。所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引进科学技术与外资,又要抵制与之相伴随的西方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对外来的科学技术进行消化。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对世界政治局势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发展国防,维护政治的稳定。科技的发展使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也会不断上升。但是,这绝不是说科学技术本身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把科技上升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为了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寻找的一条道路,这种科技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科学认识不能代替人文认识,科技理性不能代替价值理性,技术解决不能代替政治解决,自然矛盾不能代替社会矛盾。所以一定要认清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我们认清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价值功能,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前提。

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合理的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日益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一观点片面的强调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简单的等同起来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西方学者关于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论断,虽然极端地夸大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但是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研究,除了积极的社会功能还要研究其消极的社会功能,除了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还要研究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对我们的生活各个领域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也不可否认当今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等问题也是和科学技术或多或少的有关系。怎样在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能的同时抑制其负面效应,是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相当棘手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片调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造成了一些难以弥补的损失。正确处理好科学技术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际政治关系及政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经济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日益拉大,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对立。二是科技的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提供了机会,这就会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形成政治多极化格局。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定,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是指被各个领域所使用,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或者说是被意识形态化了,但其本身绝不能称之为意识形态。

三、正确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同时带来了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意识形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趋同论、终结论其要害无非是要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否定世界范围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些理论不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也是站不住脚的。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形成一些经济共同体,制定一些共同的经济条约,但是这只是谋求自身经济利益发展的需要,是互惠互利的产物,这并不能代表政治的一体化,不能代表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成立。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出现更是对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有力反驳,所以我们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必须抵制这种思想的侵蚀,维护政治的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双重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扩张,跨国公司的建立,核心科技的加强等都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思想渗透,推行其所谓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局面。所以我们要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和平的方式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积极的去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全面研究、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发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文化激荡,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 考 文 献〕

〔1〕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68.

〔2〕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04.

〔3〕郑永廷.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J〕.高校理论战线,2012:12-13.

第3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主要指军人健康状态和伤病状态及其维护、转归机制、路径。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相对应,构成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具有3方面的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军事特殊环境、特殊岗位及特殊人群的健康和伤病是军事医学实践和认识的客体,首先具有客观性,即无论有没有认识主体,只要发生战争,它们都必然发生和存在。其次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即什么事物成为军事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和状况,还取决于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在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尚无需要和可能对其进行认识、没有进入认识主体的视野范围,以及没有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还不能称之为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第三是社会历史性。主要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呈现为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某些事物可能成为军事医学认识对象,某些认识客体则会逐渐淡出。此外,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既有新的损伤类型的出现,也有多种损伤复合的情况,军事医学认识客体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军事医学的认识活动

军事医学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主要有医疗预防防疫、研究开发、教学训练等3种途径。医疗预防防疫着重从实践到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研究开发则可以视作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途径;教学训练可以看成是从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促使实践发展的途径。经过医疗预防防疫、研究开发及教学训练的互动深化,军事医学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领域渐趋复杂。战时医疗预防防疫作为最主要的军事医学实践,使感性认识和经验在不断积累中得到提炼和升华,成为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逻辑起点。为解决伤病防治疑难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将军事医学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独特的多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军事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认识对象的复杂化,就要求认识主体必须具备系统的军事医学专业知识,由此,通过教学训练使认识主体获得军事医学的系统理性认识,指导医疗预防防疫工作。在军事医学实践中,一般经验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可以交由军事医学科研人员去探索。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活动,通过二者间的往复迭代,逐步实现认识的深入和提高。实际上,军事医学的认识并不全部从实践开始,某些认识活动要求军事医学认识主体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够快速进入情况。

军事医学的认识结果

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是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结果,是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它是以技术知识为主、具有科学特征、包含工程与管理等内容的知识体系。军事医学专著、教材,是知识体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以此为标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随后,野战内科学、航天医学、核化生武器损伤卫生防护医学等学科逐步形成,军事医学成为一个独特的综合性医学分支体系。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军事体制,使得军事医学知识体系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前苏联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强调军事属性,相比而言,欧美军事医学更多地从医学本质出发,医学属性、技术特征比较明显。

军事医学的知识结构

在实践-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是以军事价值观为引导,包含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在内的复杂知识系统。各分支知识体系间相互关联和渗透,共同构成军事医学知识体系。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价值观念4个维度解构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理解军事医学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加深对军事医学系统属性的把握。

1军事医学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通过认识而产生的成果,由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理论、学科等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军事医学这一大系统包含科学知识,军事医学科学知识构成军事医学的科学子系统。关于生命、健康、疾病、损伤等领域的生理、病理认识和基础理论,是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医学对损伤、修复机制,作业生理和调控因子以及卫勤理论等的认识结果,构成军事医学的科学基础。诸如军事病理学、军事毒理学、军事劳动生理学、军事放射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是军事医学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纵深探索,是解决军事医学技术、工程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军事医学代际跨越的关键。

军事医学科学知识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般医学作为军事医学的发展基础,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历史积累中,为军事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本底。同时,战争中创伤和疾病的群体聚集性,为军事医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条件,个别领域甚至形成优势发展领域,从而有机会“反哺”一般医学,并提升一般医学发展的速度。例如,军事医学对烧伤的研究远远领先于一般医学;军事医学对核化生损伤的救治研究,也对一般医学的“短板”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有益补充。

2军事医学技术知识

军事医学技术知识与军事医学的目的直接关联,是实现战斗力保护、再生、提高的直接手段。军事医学的实践性特征,使技术知识成为在军事医学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子系统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一般医学技术在军事中应用,这类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是传统经验总结和积累的结果。其次,野战条件下的需求产生特殊技术,这些技术知识是对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物化。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在传统伤病救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现代的健康保护、能力强健领域。

军事医学技术知识的表现形式包括有形的技术,如器材、装备、试剂、药品等;作为过程的技术,如监测技术、诊断技术、治疗技术、代用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如方法、程序、规程、标准、条例、手册等。与科学知识的纵深发展不同,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往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是横向多个领域的智慧融合体。此外,与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既有来自于研究机构的原创性技术突破,也有医疗、疾病预防控制等单位的改进型的技术创新。发展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既要重视实物性技术的生产,更强调非实物形式技术的发展。实物性技术往往发挥直接作用;但是作为软技术的标准、规范、条例等知识,能够起到连接、转换、整合作用,在军事医学实践中可以发挥放大的效用,这一点值得重视。

3军事医学管理知识

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不同的是,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以军事医学实践和认识活动为对象,认识客体的客观性相对较弱。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与技术知识中的程序性、规范性知识有一定相似性。由于其受众是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因此其作用的非线性影响要更强一些。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剖析。通常所指的军事医学管理,是军事医学系统内部的管理,军事医学的认识活动在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后,伴随着组织活动形成的认识,凝聚为内层的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与军事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3种认识活动相应,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又可以分为军事医学医疗管理、军事医学教学管理、军事医学科技管理知识等3个分支。同时,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过程中,包括军事医学在内的军队卫生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活动,形成了卫生勤务这种外部形态的管理行为,包括军队医院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卫生防护管理和药品器材管理等。卫生勤务管理组织行为更加宏观,知识覆盖面更广。但从本质上,与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通过对军事医学管理知识的系统研究,从内外分层的角度进行剖析,有助于理清卫生勤务与军事医学的相互关系。卫生勤务的本质是管理行为,是广义上的军事医学管理活动;而军事医学则是包含着科学探索、技术发明、管理活动的综合性行动。从医学本体看,它是军事医学;从军事角度看,则成为满足军事需求的卫生勤务。

4军事医学价值观念

军事医学价值观念,是价值观在军事医学认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军事医学共同体世界观、人生观的提炼和升华。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相比,军事医学价值观念更强调其对认识主体的意识导向性。军事医学价值观念作为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共同体秉承的理念和信条,甚至没有实物形式的客观存在,却在无形之中引导、影响着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军事医学的价值观念,受到来自军事和医学两方面的直接影响。无论是军事还是医学,都是两面性非常突出的价值实践体系,军事医学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记以军人为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理念,可以尽量减少“双刃剑”给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

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是构成军事卫勤体制的一部分。与军事医学实践活动漫长的历史相比,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形成的历史相对较短。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与军事医学认识的集团主体同步发展,到19世纪,军事医学组织结构才逐步完善起来。军事医学组织结构,是与一定历史时期军事斗争形式相适应的产物。军事医学实践活动的变化,必然导致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军事医学组织结构的主体格局,总体上与机械化战争相适应;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和布局,以战伤救治、维护健康目的为主;军队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学训练机构的设立,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卫勤需求相适应。在已经到来的信息化时代,以“瘫痪”敌方作战能力为目标的战争样式逐步替代过去以杀伤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战争样式、损伤类型构成的变化,军队编程和有机构成的变化等,都会通过改变军事医学保障内容而使其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随着军队医疗保障体系精准化、可视化、远程化的发展走势,都会逐渐地改变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此外,与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和军队三军构成比例密切相关,不同国家的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俄、美以及英、法、德等国军队医院体系、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军事医学教学训练机构的设置各具特色,构成比例不尽相同。

军事医学的结构模式

军事医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成为今天的现代军事医学结构体系。军事医学认识过程中,既有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科学探索,也有技术层面的实践与应用,以及综合保障的军事医学工程;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认识结果三者之间,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也有横向的树状结构。

1军事医学的逻辑结构

军事医学系统作为一个以技术为主体的系统,具有技术系统演化的逻辑结构。军事医学的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视角的系统结构。与层次结构注重实物主体不同,逻辑结构更强调要素或者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关系本体构建起来的军事医学逻辑结构,相对难以明示。物质、能量、信息通过输入子系统,经过运作子系统的转换,形成响应的输出子系统,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特征。黑箱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往往难以用还原论的思维来加以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军事医学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涌现现象,如学科的涌现、技术的原创性等,实际上就是军事医学逻辑结构的产物。军事医学不仅有相对静止的层次结构,还有动态的逻辑结构,正是这种结构,赋予了军事医学作为生成系统的若干复杂性特征。

2军事医学的层次结构

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即学科体系,呈现明显的层次结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一级子系统主要包括医学与军事学、管理学交叉形成的社会人文学科;医学科技在军事环境中应用形成的主体技术学科;围绕卫勤保障任务形成的综合保障学科。各部分根据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如图2所示。此外,以军人为中心,对军事医学的研究任务进行层次划分,即人的身心(生理、心理)伤病层次的军事医学研究,人-生态(主要是指军人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环境层面的军事医学研究,人-机-环境层面的军事医学研究。如图3所示。

3军事医学的树状结构

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工程“三元”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可以用树状模型加以直观描述(图4)。军事医学的科学理论是军事医学之树的根系,它的水平决定着军事医学的水平;军事医学技术则相当于军事医学之树的主干;而军事医学工程则为军事医学之树的树冠,包括枝叶、花朵和果实,它以众多的分支学科与外界即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保持着广泛的密切接触。一方面,军事医学科学通过军事医学技术“树干”,把科学“营养”传导到军事医学工程“树冠”;另一方面,军事医学工程“树冠”同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吸收“太阳能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行“光合作用”,既改善环境,又将外界的“能量”转化、滋养着枝叶、主干和根系,使军事医学之树常青,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纵观漫长的发展历史,军事医学已从当初的萌芽状态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医学的一个综合性分支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医学的树状结构也在发生动态变化。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某些旧支也在萎缩以至消亡;另一方面,新分支逐步涌现。在三防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这些综合性保障学科的分支,甚至还像榕树的气根一样,下垂入土形成独立根系,壮大了军事医学和一般医学体系。

结语

第4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知识、科学和技术这三个基础性的概念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人们在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却不甚了解。笔者首先阐明了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与这三个概念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概念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从这一侧面来说明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

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产权

一、知识、科学和技术的静态比较

(一)知识

知识的概念具有意义上的多重性。在哲学上,知识是一种经过证明的真信念,“正确”或者“真”是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学上,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和实践后获得的情感、技能、经验和理论,教育学家关注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在经济学上,知识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用的一切理论、经验和技能等等,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知识的经济价值。那么知识的含义到底是怎样的?

1、知识的内涵

现如今,学界对于知识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认识成果说。这类观点试图从知识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将知识限定在主客二元理解框架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参与。(2)工具说。这类观点从知识的价值出发,试图说明知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3)实践活动说。这类观点倾向于动态理解实践与个体知识产生的关系,认为知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关于知识产生和验证的活动。(4)信息发展说。这类观点从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着手,突出知识和信息的密切关系。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也可以说是“信息的蒸馏物”(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公司IRBM)。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从单一的文化角度来定义,将很难领会知识丰富的内涵,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给出一个普遍认同的知识定义的难度。所以,只有在尽量完善已有定义的基础上,依据“概念=种差+属”的逻辑结构模型,整合出最低限度的知识概念涵义:知识是人类正确的可以在不同背景下运用的认识和整体技巧。

这个概念表达了三层意义:第一,知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正确”两字表示知识意义下的认识具有真理性,准确规定了知识的本质,界定了知识的属性及其外延,从而把错误知识排除出知识概念。同时,从哲学的角度指出知识的产生正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一种客观反映,知识是由人构建创造的;第二,知识是有价值的认识。“有价值”指知识在一定范围内,“一定背景下”,还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较为宽松地规定了实践层次知识的本质,揭示了知识的能动性,也充分展示了人的思想、个性及主观能动性,排除了那些不联系实际,非“合理使用”状态下造成的对知识本身正确性的怀疑;第三,知识是用以解决问题的认识和整体技巧,包含理论和应用。现在,知识已经突破了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了实践、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的思想、工具与手段,是创造未来的理想与设计。

2、知识的外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目前,中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知识分类是波兰尼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958年,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体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字公式表达出的知识,仅仅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能系统阐述出来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知识的另一种形式。如果我们称前一种知识为言传的知识,后一种则为意会的知识。”这种言传的知识就被称为显性知识,而这种意会的知识则成为隐性知识。

自波兰尼提出该知识形态的分类之后,隐性知识的存在和意义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肯定了这两种形式的存在。但该书颇为关注隐性知识,以至于在此基础上所作的知识分类存在某些牵强之处。该书认为知识可以分成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四种。信息一般是知识的know-what和know-why范畴。这也是最接近市场商品或适合于经济生产函数中的经济资源的知识类型。其他类型的知识特别是know-how和know-who方面的知识,是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更难于编码化和度量。

(二)科学与技术

对于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笔者希望更多的通过概念之间的对比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此对其基本概念做简要介绍,而对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深入的探讨。

1、基本概念

科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技术是人们为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的知识体系。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第一,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基本任务不同,决定了科学所要回答的主要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主要回答的是“作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发现,技术的研究成果是发明,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表现形式不同。科学发现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它提供物化的可能,不需要经过操作创造出来;技术发明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它提供物化的现实、需要经过有效手段把它创造出来。

第三、科学活动偏重于软性的管理,技术活动偏重于硬性管理。科学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管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难于事先硬性做出规定,要求科学研究人员必须做出某个具体内容的发现,在什么时候完成,用什么方法完成等等。而技术活动,特别是工程技术设计活动则不同,它的管理具有较为严格的计划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第四,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这是由两者的基本任务、成果表现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科学人才应该具有特有的好奇心、独到的想象力、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高度的理论思维能力等等;而技术人才在运用科学原理研究技术的时候,既要考虑这项技术在原理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造价上的经济性、操作上的安全性和社会上的适应性。总的来说,科学人才着重要求“从实到虚”的才智,技术人才则着重要求“从虚到实”的能力。

(2)联系: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劳动性质基本相同。他们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的复杂劳动。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都属于知识分子的范畴,他们一般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二,在劳动成果上,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都可以用信息的方式进行储存,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它们的“产品”在本质上都是知识性的产品,并且这种知识性产品在交换过程中都会出现增殖效应。这是科学产品、技术产品与实物性产品的一个很明显的区别。

第三,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益相互渗透、明显地出现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使得它们原来的一些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一新的社会机制意味着,科学研究本身不得不包含其本身的应用和商业化,而现代技术却变成“科学的”了。

(三)静态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得出了关于知识、科学和技术的静态关系图,这一图形很直观的表现出了这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

二、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动态分析

(一)知识科学技术的动态分析

1、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和技术是脱节的

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它们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探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在科学理论上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可以实现它,而科学上已经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常常同理论科学没有直接联系。

2、到了19世纪中叶,科学和技术形成了互相制约、相互捉进的关系

科学经过中间环节与技术相联系,技术则通过中介因素作用于科学。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在时代的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科学的基本目的是为技术提供理论原理,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确定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现代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技术要有重大突破,如果不懂得它的理论原理是很难实现的。技术已在相当大约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的应用”。

3、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在20世纪中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表现在:在技术发明过程中,许多方面都要用到科学,从“确定方向”的基础科研到科学研究的实际运用以及技术定型定级等等,建立了像链条那样串在一起的技术系统。这里面的“前因”和“后果”紧密地连接起来,技术的精髓少不了科学的介入。在技术发展无法向前推进一步而产品和生产方法显得陈旧的时候,人们就要向科学求援,求助于源于科学的、理论的“先决要素”。于是科学应用成了科学本身的一项内容,而技术源的设计则是技术研制的起点。这种科学与技术的新关系表明,一旦科学上有了新发现,就能较快地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在相当多的科技活动中,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以及创造已经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一种活动的两个侧面。总之,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已成为客观事实.并已在为人们所认识。

(二)结论

通过上面概念的动态分析,笔者认为知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个结论:

1、从上面的动态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两者均属于知识。

2、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技术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前进,与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的联系很不密切,它不是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经验的传授,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而现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现代的一些大型技术、突破性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已经相对成熟的科学原理之上的。

3、从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来看:在现有知识提供的背景下,知识更新的方式,或者是出现了天才式的新技术,随后通过科研人员的理论提炼,上升到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的高度;或者是科研人员在原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上的新的突破,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指导技术发展的目的。

4、从广义上讲,知识存量包括人类所有知识在内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知识存在形式,也就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和。对于一个个体的人而言,更主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这种种的发展,都离不开现有知识提供的智力支持,都是以一个社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

三、结论:从知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辨析角度看知识产权制度

通过上文对于这三个概念的静态的比较和动态的分析,笔者推导出了以下几个结论,这些结论能够使这三个概念的辨析更加的完整并使这一辨析变得更加的有意义。

(一)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经济上的价值,如何用知识创造价值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进一步说,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科学和技术等一系列知识,然后以这种新的知识创造价值,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想推动着整个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是目的,科学、技术都是手段。

新知识的提出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因此现有知识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一个社会创造新知识的潜力。不论科学还是技术,都只是推动现有知识向新知识转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并且在现如今的发展趋势下,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知识更新换代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新旧知识转化的意义

既然知识是具有价值的,那么如何处理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答案就是构建知识产权制度,这实际上关系到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问题――即知识产权制度能否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新知识的创造,同时也暗合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繁荣。

(四)动态关系图

为了更直观的表现知识产权制度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笔者将上文的内容整理成了一个图形,以期能够更好的彰显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蒙虎,赵云.简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孙恒志.从已有知识定义的缺陷看知识定义的科学整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唐增增.“知识”考辨.图书与情报,2009,2

[4]王杰才.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文科教学,1996,2

[5]王坤.论知识产权法上的知识概念.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王坤.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中共浙江省党校学报,2009,1

[7]伍振华.知识与信息的定义及其关系新探.图书情报工作,2003,10

第5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学习范式;技术知识;职业院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15-05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表现出许多问题,如学习无目的、无规划,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弱,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视角与学术旨趣,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框架。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当前的课程模式仍然延续了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人为分割,学生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很难激发出学习兴趣。有学者则从教学论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师的角色难以摆脱传统“经师”角色的羁绊,仍然将“空对空”的学科理论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造成因为难以适应理论教学模式而被“淘汰”至职业院校的学生难以应对而“重蹈覆辙”。尽管上述论述都从某种角度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析,但作为课程论与教学论理论大厦“基石”的知识论与学习论,理应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构建进行学理上的关照。为了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技术知识的建构规律为逻辑起点,试图澄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型路向。

一、何谓技术、技术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是何种知识,其结构、性质与学习规律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应采取何种范式,即厘清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类型,是探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理论逻辑起点。而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分析和对职业院校办学实践的实然把握,职业院校传授的主要知识是以工作中所需要的,以工作任务为逻辑纽带而组织起来的技术知识。那么,何谓技术、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又呈现出何种特质?

(一)技术的内涵及其对技术知识的本质规定性

“技术知识”的内涵由“技术”和“知识”两个基本概念来限定,其中,“技术”的内涵又对“技术知识”具有本质规定性。所谓“技术”,在英文语境中,Technology一词由古希腊语technel(艺术、技巧)和logos(言词、说话)结合而成,就其本意而言,主要是指关于技艺的完美与实用的演讲。在中文语境中,“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主要是指技艺、法术。发展至今,技术一词的内涵早已不局限于此,已包括工具、机器、工艺程序、技术思想等。尽管技术一词早在近代社会以前就已经出现,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之前,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应用科学,是科学的附庸物,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这一线性思维模式一直根深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直到今日,人们才打破这一思维模式,认识到技术相对于科学的独立属性。正如技术史学家罗森伯格(Rosenberg)所言:“作为科学的兄弟,技术是一个自主的、平等的组织,它与科学的关系是共生的、平等的和互动的。”[1]这意味着技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属性、话语体系和逻辑规律。

为掌握“技术”的本质内涵,必须首先阐释清楚技术相对于科学的独立地位。概观前人所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就目的而言,科学的价值在于探求真理,弄清自然界与社会的事实与规律,而技术的价值则在于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其二,就研究对象而言,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等),而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是人工自然系统,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的系统;其三,就两者所处理的问题而言,科学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事物是怎样的”(How things are),而技术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应当怎样做”(How thing ought to be);其四,就社会规范而言,科学是无国界的,全世界所共享的,而技术则有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泄露技术秘密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概言之,尽管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研究进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但科学与技术仍是两条平行的轨道,每条轨道都时常会受到另一条轨道的影响,而由应用引起的研究往往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不足以使技术丧失其独立地位。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技术是一种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为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手段、工具、方法、活动过程、产物等。

(二)技术知识的内涵及其与科学知识的本质区分

同技术这一名词一样,技术知识最早亦出现于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用‘技术知识’这一概念来指工匠所需的技能、经验,即认为技术知识就是技术活动中的各种方法、技能、技巧”[2]。相较于古希腊时期,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理论对技术发展的产生和应用愈加重要,技术知识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工匠技术和技艺,而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知识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近代以来的重大发明创造都同科学的进步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无论是技术对象还是技术活动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技术知识就是科学知识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学生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实践,便可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但是,随着人们对技术知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经认识到技术知识绝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应用,技术知识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结构和组织与学习规律,与科学知识具有本质区别。

然而,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并非如此不言自明。事实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类型才受到学界的正式承认。技术哲学家莱顿(Layton)在其划时代的著作《作为知识的技术》中,明确将技术知识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一种离散的、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知识形态,并认为技术知识是关于“知道如何”(Knowing how),而科学知识是关于“知道那”(Knowing that),两者绝不是线性演绎的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从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看,科学知识作为描述性知识,其目标与意图就是在于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其目的在于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3]。总之,可以认为,技术知识是技术主体为实现某种生产或服务目标,在行动中所运用到的,关于如何改造客体并完成技术过程的原理、方法、程序、诀窍、技能经验等的总和,其既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静态层面的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亦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动态层面的技术实践知识。因此,技术知识的学习必然有其不同于科学知识学习的独特之处。

二、技术知识的建构逻辑

既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是技术知识,那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范式同其他以科学知识或普通文化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教育机构必然存在本质的不同,那么,只有在理清技术知识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应采取何种学习模式或方法来进行技术知识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辨识和反思的基础上,以其作为探讨技术知识学习规律的理论视角,概括归纳了技术知识建构的四方面规律。

(一)情境实践性:在技术真实发生的场域实现建构

由于技术知识同脱离了具体情境的科学知识不同,其必须在真实或仿真的现实工作情境之中,通过学习主体进行不断的技术实践操作,才可能真正掌握,而这是由技术知识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之所以技术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情境,是因为技术知识当中不仅包括了技术理论或原理,更包括了大量难以言明的默会知识,也可以称之为工作诀窍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很难运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将技术知识分为了四个层面:“对如何制造和使用人造物的不自觉的感觉运动的知识;对技术准则或前科学工作的经验法则;描述性定律、实用图表式的陈述;技术理论。”[4]从中可以看到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技术知识很难用十分明确的语言信息或符号进行表征。而这两个层面的知识更多地是以经验、默会的形态存在,它们的存在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实践者的大脑和身体的感知、运动,通常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这样一种行动过程很难脱离其工作的情境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编码和呈现。尽管随着科学知识对工作世界的变革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技术知识的普遍性、社会性和明言性也不断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难言知识或默会知识将会消亡,反而更加促进了其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任何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在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人来将其同工具、程序、意志等技术要素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真实的、能够在工作场域中发挥作用的技术实践。而试图掌握这一工作诀窍的个体很难脱离具体的工作情境来学习这类知识,只能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获得建构。

(二)工作导向性:在完成以工作逻辑为中心的任务过程中实现建构

技术知识是形成于、存在于、成长于工作场域中的知识,这种知识很难脱离其产生的具体工作情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按照工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才可能实现其在学习主体头脑之中的建构。学生学习的研究不仅要去考虑学生应该选择何种知识去学习,更要考虑这种类型的知识学习需要按照何种逻辑纽带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这个问题甚至比前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技术知识产生于具体的工作情境之中,是为了实现生产、服务为目的产生的,同产生于实验室和科学家理性思维的科学知识有着本质区别。“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5]这一独特之处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如果想要完整地建构技术知识,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顺序必须同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组织顺序相一致,否则必将影响学生建构知识的完整性。

正如杜威所见,“一种职业也必须是信息和观念的组织原则,是职业和智力发展的组织原则,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6]例如,一名汽车维修工,他既需要掌握工作结果知识(完成工作任务后的结果要求是什么,规范要求是什么),也需要掌握工作手段知识(维修工具的种类、性能、价格等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维修部件的构造原理知识,当脱离工作任务来看这些知识时,它们是分散和凌乱的,只有工作任务才可能将这些零散的、性质各异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意义和功能。

(三)自主反思性:在对技术实践的自主反思中实现建构

学科知识往往是由概念、公式、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技术知识的内容却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已经“情景化”的技术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技术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往往具有默会性质,学习者只有在技术实践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稳定的技术实践能力。传统学习观认为,技术理论知识是技术实践知识的基础,当基础越牢固,学生学习的技术原理越深厚、掌握的越透彻,技术实践知识的掌握便会“水到渠成”,技术实践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知识需要学习主体通过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积极地、不断地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而实现建构。

相较于学科知识的建构规律,技术知识的建构内容、建构方式同其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知识的反思主要依靠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对概念、符号、原理等学科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系列前人未曾有过的排列与重构,试图从中创造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新知识与理论去解释自然与社会;而技术知识的反思主要依靠个体的形象思维并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工具,对技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最优解,这一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技术理论知识的帮助,只有当学习者难以完成目前的工作任务或需要去理解技术实践时,才会寻求技术理论知识的帮助,也唯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才有可能在个体头脑之中真正实现有效整合,而这一过程就是技术知识建构的自主反思原则。

(四)主体间性:在同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对话、沟通中实现建构

技术知识需要在社会主体间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对话等交互活动实现建构。主体间性这一名词来自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和认知。由于客观实证主义日益受到现象学和阐释学的挑战,社会学界对传统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关系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研究者从‘被研究者’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不是从对方那里直接收集过来的,而是双方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相互‘建构’的,因此,在对双方关系的认识上,我们应打破‘客观主义’的虚假意识,认识到集体建构社会现实的‘真实’”[7]。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认知主体之间和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之间进行的一个意义建构过程,这一意义建构并不是个体单独完成的,而是在不同主体之间通过视阈融合、意义沟通而最终形成的。

相对于学科知识建构而言,协作、会话、沟通等主体间互动对技术知识的完整建构有着更为重要的认知论意义,这也是由技术知识的特性所决定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知识当中不仅包含了技术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和难言知识,这种类型的知识很难通过明确的语言、书本和公式等符号来呈现,只能通过师徒式的“传帮带”等方式来实现建构,这就决定了同学之间及其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意义沟通和建构是以技术实践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脱离实际工作情境、抽象层面的理论问题为中心,这一特性决定了主体间的高质量沟通对技术知识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型路向

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向的逻辑前提是基于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同其他教育机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有着根本不同,技术知识的建构规律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即技术知识建构的情境实践性、工作导向性、自主反思性和主体间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有着自身独特的范式取向。

(一)在“情境”中学,体会知识意义

学科知识由于过于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客观性、可言传性等属性特征,导致其可以完全脱离知识产生的情境而在课堂之中进行学习,因此,自学校教育模式诞生以来,课堂学习就成为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模式,而当时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学徒制。但随着职业教育实现从“口传身授”的学徒制向“班级授课”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职业学校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日益同其所产生的工作情境相脱离,这种脱离导致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形成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而企业也经常抱怨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

之所以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习的技术知识不能完全脱离于其产生的工作情境,这种脱离只会导致学生学会了一堆抽象的符号、概念、原理,而这种学习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态。由于技术知识不仅包含了较为抽象的技术理论知识,还包括了技术实践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具有个体性、不可言传性、默会性等特征,因此,技术知识的学习不能完全脱离于其产生的具体情境,不能完全通过学校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传授,而且就算是技术理论知识也需要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也需要在实践情境之中理解其对工作任务完成的意义,脱离于工作情境传授技术理论知识,不仅会阻碍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内涵的理解,而且会阻碍学生在头脑中实现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制约其形成真实、可迁移的职业能力。

(二)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

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之中学习仅仅是完整构建技术知识,形成真实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而要想真正实现对技术知识的完整建构,还必须按照一种新的逻辑来学习技术知识。在职业院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中,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知识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的逻辑进行组织的,即按照普通文化课程、技术理论课程、技术实践课程的顺序进行组织,而具体到每门课程而言,则是按照知识自身的内在学科逻辑进行组织的,技术实践课程则完全成为了实习、实训课,其与技术理论课程鲜有衔接和联系,这种人为割裂技术知识内在逻辑的课程模式会造成学生无法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无法将所学得的知识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会最终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因此,学生在工作情境之中的学习,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也不是按照传统学徒制口传身授的模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需要找到自身的逻辑纽带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一纽带就是工作任务。这是由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不仅跟学习的内容有关,还与学生所学习的学习内容结构密切相关,即学生要想掌握在真实工作场域中的技术实践能力,就必须按照工作过程中知识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学习这些知识,只有当学习技术知识的顺序和工作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组织顺序相一致时,个体才有可能去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工作实践而形成技术实践能力,而不是去学习一些虚假的、悬空的,按照知识自身逻辑组织在一起的,脱离工作实践的抽象符号。

(三)在“团队”中学,体味视阈融合

技术知识建构的主体间性规律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不同学习主体间在技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互相模仿、沟通、交流,才可能达成,技术知识的学习是在不同学习主体之间和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之间进行意义建构并达到视阈融合的一个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单靠学生自己完成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学生入职后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尤其当机械、僵化、细琐分工的泰勒主义生产模式向个性、弹性、富有合作精神的后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型时更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应该通过“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开展,竞争主要存在于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而且小组成员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项目重新进行人员调整。通过这一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目标的达成,学习者通过在小组内部的沟通、交流和分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建构对技术知识完整意义的理解和认知。

第6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摘 要:科学是对自然过程、物质、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理论研究,技术是人们运用工具、材料、符号,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技术人工物(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技能和方法,产业则是借助科学技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古代,科学、技术、产业三者的相关性并不强烈,但工业革命后,三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揭示科学、技术、产业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技术;产业;相关性

人类要生存就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生产,通过物质生产,不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满足和丰富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规模、有组织的生产构成了产业。而科学技术日益与生产紧密联系,离开科学技术,生产无从谈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科学、技术、产业,三者之间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拟对科学、技术、产业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我们对于现代生产活动过程的认识。

一、科学的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科学这个词,但是科学究竟是什么,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说清楚。李醒民在《科学是什么?》一文,列举了关于科学的多个定义:《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及其客观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培根认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把科学家和科学组织联合起来,为认识实在的客观规律和确定实际应用这些规律的形式和途径服务。康德提出,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莫尔认为科学是,人类为取得真实知识而进行的一种系统的精神探索。……[1]

可以看出,关于科学的定义,人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探索,包括这个探索的过程即研究过程,以及探索结果,如科学原理、自然规律等。科学的任务是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二、技术的界定

关于“技术是什么”,历来也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比如,技术“手段说”,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技术“应用说”,认为技术是科学的有意识应用。笔者倾向于认为技术是技能、方法,而不包含机器、设备、仪器等物质性产品。机器等是技术的产物、化身、象征,是技术产品。机器,比如发动机,可以安装在汽车或轮船上,参与创造汽车或轮船,但是把它扔在仓库,没有人去使用,它就只能是一堆废铁而已。因此,笔者对技术的界定如下,技术是人们运用工具、材料、符号,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技术人工物(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技术知识、传统。

一项大的技术包含许多小技术。技术人工物可以是生活资料,直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也可以是生产资料,作为工具参与到下一个技术人工物的创造。例如通过汽车制造技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汽车,直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而汽车制造这一大技术,又需要借助众多的技术人工物,如发动机、轮胎,才可能创造出汽车。汽车由发动机、轮胎、车灯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又由其他小零部件或者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制作而成。

三、产业的界定

笔者认为,产业是劳动者运用工具、材料、符号,采用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技术,大规模地创造人工物(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过程。狭义的产业主要指的是工业,即大规模的生产过程。广义的产业,还应包括支撑产业生产的其他环节,如产品的销售,产品的包装、设计等。在封建时代,产业主要指农业。在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后,产业主要指工业,通常等同于工业。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产业也将服务业包括在内。在现代,产业生产的承担者一般是企业。因此同一产业,也可以指由采用相近的原材料、工具和技术,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

四、对科学、技术、产业相关性的认识

在古代,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都比较落后,科学还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不高,科学、技术还没真正作用于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可以说,那时科学、技术、产业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烈。这种状况的改变始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18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瓦特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在欧洲大陆、北美乃至全世界的扩展,人类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应该说此时,产业的发展还主要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科学还没有真正的介入。人们凭借多年的生产经验和灵感来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事实似乎足够证明,第一批发明家们决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他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2]

但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已经难以凭借简单的生产经验和灵感来提高技术的水平,唯有借助科学的力量,才能实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飞跃。科学真正作用于技术,进而影响产业,大规模转化为生产力还是要等到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展的时候。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在这个科学理论的基础上,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威斯汀豪斯发展了交流输电等关键性技术。法拉第的科学原理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又作用于产业,从而迅速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

可以说,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先有理论认识,弄清原理和规律(科学发现),然后寻找技术途径实现这个原理(技术发明),最后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新产品(生产)。从此,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了真正的理性阶段,文明阶段,同时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阶段。”[3]

综上,科学是对自然过程、物质、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理论研究,以发现为核心,追求真理。其任务是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运行的规律;技术是人们运用工具、材料、符号,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技术人工物(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技能和方法,以发明为核心。其任务是掌握能够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方法和技能;而产业(尤其是现代产业)则是借助科学技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揭示科学、技术、产业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从而激发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视和热情,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醒民.科学是什么?[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7页.

第7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科技传播;艺术;科学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50-03

艺术是人类社会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艺术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充实了人生幸福的内涵,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科学事物的创造离不开艺术。艺术追求的是美,而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是形象思维,反应社会与生活的现实,突出的是事物的个性;而科学是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强调的是事物的共性。正是因槿绱耍有人说,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艺术与科学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需要艺术,并体现着艺术;艺术也体现着科学,且越来越需要科学[ 1 ]。

社会科技意识的提升,可以让公众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科研人员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事业。这些均依赖于科学教育和对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它的传播效果,不仅会影响科学技术本身的作用,还会影响其社会价值。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情感因素作用于人的感性认识,让科学知识更易被理解,更易被接受,让公众感性并潜移默化的感受科学方法、科技过程、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艺术在这里发挥出的作用,犹如一粒种子在荒漠中无法生根发芽,自然看不到这粒种子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种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后才能盛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2 ]。

1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相生互补

1.1 艺术的3种主要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我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艺术主要有3种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的认识功能包含了认识社会的功能和认识科学的功能。事实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推动着艺术活动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从简单走向复杂。在这个层面上,在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科学方面,艺术的认识功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接受者先被情所动,继而引发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道德、法律、哲学以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作用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唯独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艺术的审美功能指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塑造各种典型艺术形象,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审美能力[3]。

1.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K.默顿(R.K.Merton)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

科学史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讲到,“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他认为,科学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

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科学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古至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科技认识功能的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拓展人的认识空间的同时,也冲击着人类传统的或者已有的价值观及社会制度体系。核物理学在核能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造福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却造就了核武器这个20世纪出现的人类全新武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组织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益处;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如造成生物的单一性而走向灭绝等。

科技的经济功能体现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就要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改善劳动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科技的进步调整并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科技不只为人类带来物质、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价值是其带来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科技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内在要素协调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社会体制建设以及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和信仰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性质、内容和趋势。这些都是科技文化功能的体现。

科技的物质功能指的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是物质生活更加丰裕。它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得以增加,同时也为人们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方式[4]。

1.3 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生互补

艺术是人类智慧生成的动力源泉。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相生互补,它们是走向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源,是人类的创新型思维。这种创新型思维是创造奇迹的心理能力和思维智慧,为人类所独有。艺术的知觉方式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思维的元素和依据,启迪着科学家的思想,甚至导引他们思维的方向[5]。

科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6]。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生产工具、工艺方法、控制手段、劳动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样,艺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的表现形式演绎着对科学的认知。科学研究因艺术思想和表现力的迸发而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艺术和科学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即相互独立又有交集,它们改变着客观世界,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7]。

科学可以使人认识抽象的真理,艺术则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科学的文化功能,让公众通过科学传播作品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的同时,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8]。

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科技传播活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技传播这一重要环节。所以,科技传播与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

2 科技传播――传播科学,让公众觉得“科技有意思”

2.1 什么是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是指利用适当的传播方法、媒介、活动,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的传播普及,促进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分享,激发公众个人、群体、社会组织对科学技术的意识、体验、兴趣、理解、意见的过程[9]。

“科学传播”是一种科学普及理念和现实发展形态。它代表着科学信息在社会中的流传状态由主要是通过科学家自上而下向公众灌输的单向过程,拓展为在科学家、政府、公众、媒介、工商企业以及教育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交流与对话的传播活动。

2.2 科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传统的科普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单身流动过程,从实践操作到理论研究都建立在一个预设前提之上,即科学总是神圣的、科学家总是正确的,需要考虑的总是只是如何更快更好地使更广泛的受众接受来自科学家的教育。这种理解在对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手法以及传受双方关系的认识上都过于简单。

我国《科学素质纲要》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明确界定为“了解必须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0]。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普需要也在不断地增长。从趋势上看,科技传播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教育、O施传播、媒体传播、科普活动成为科技传播的基本渠道。作为重要的科技传播手段,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能够吸引公众,通过获得实际的感受和体验,帮助他们加深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体验和认知,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

2.3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

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科技类期刊等这类传统的科技传播形式,常常涉及专业知识与术语,除本专业研究人员外,公众并不知道这些术语的专业背景和内在含义,也很难理解这些术语和知识,这样就阻碍了科技信息的有效对外传播,导致公众无法通畅、有效、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无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技信息,就会形成公众与科学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科技信息便很难发挥实际的社会功用。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这类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科技传播形式,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让传播内容由枯燥变生动,由平淡变精彩,直观性强、趣味性强,更具吸引力,能够使公众有兴趣且轻松地接受科技信息,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方法,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重视科技的社会价值,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科学技术,在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 “秀”科学,让科学在表演中传播

3.1 全国科学表演大赛

2016年7月23日,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表演类作品决赛在克拉玛依市落下帷幕,作为首届“丝绸之路”科学节亮点活动之一,这场囊括科普剧表演和科学秀演出的比赛,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沙尘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最常见的自然现象。10个维吾尔族孩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表演中穿插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讲述了家乡从过去的荒凉到如今老百姓与自然斗,用科技改变现状的故事。“我的家在民丰县安迪尔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每年有20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我们不怕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家一起种植红枣树,种下安迪尔绿色的希望。”动听的维吾尔族歌曲响起,民丰县安迪尔乡中心小学学生带来的《可爱的安迪尔》开始了青少年组的科普剧表演。可以说,生动有趣的“科学秀”将科传播与艺术表演融合在一起,拓展了科普文化的内涵。丰富的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教师在科学教育方面有了许多新思路,用科学表演带动科技传播效果会更好。

3.2 福建“小小化学家・科普夏令营”实践活动,科普情景剧引围观

2016年7月6―7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福建闽侯团县委共同合作开展的以“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化学实验以有趣的话剧形式表演了3场妙趣横生的科普情景剧。其中《捉妖记》,更是让小朋友们呼声不断,惊叹连连。

狡猾的大师和他的徒弟利用所谓的“捉妖大法”让普通的手帕像是有保护膜一样烧不坏,神奇的“水碗”加入液体后自动燃烧,白纸血印,大象牙膏等江湖骗术敲诈别人的钱财,让现场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乞丐与黄金雨》中的乞丐妄想制造黄金雨来发财的白日梦最终也因为贪心落空,以及《柯南破案》中的碘粒现指纹实验也让小朋友们疑惑不解。而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都在化学人哥哥姐姐最后细心的讲解之下揭开面纱。

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舞台动作,美妙的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术设计,让科学在表演,搭建起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传播科学知识,让公众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3 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

2016年7月,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作为国内首档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将“专业性”的科学搬上了“娱乐化”的舞台,为的就是能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科学的快乐,用更加生动可感的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每期节目播出前推出的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就是要通过互动的方式挖掘出科学本身的趣味性,带动全民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

3.4 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

2016年9月2日,光明网联合映客推出了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这期以“与亡灵对话的人”为主题的互联网科普秀不仅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还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热议。网络直播中,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所长、专业法医学博士邓亚军不仅就具体的案例分享了如何帮助刑警查案,还做了人血确证试验、精斑确证试验。

光明网联合映客创造性地采用“直播+科普”的方式,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把法医的实验室搬到了线上,节目适当稀了知识的“密度”,增强了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黏度”。节目让网友走进实验室,与专家时实互动,不仅传播了知识,还激发了网友的科学兴趣,让网友真切地感受到了节目所传达的严谨科学精神,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随着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一个更加多元立体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4 科技传播与艺术相融合 感受科学的魅力

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艺术教会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人们眼中的世界改变了样子。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活,道德情操高尚,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对科技传播成功与否的判断,已经由公众是否掌握科学知识,转变为公众是否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是否主动去探究科学。

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发展与异变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包括艺术工具、材料、艺术载体、传播媒介的更新与使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份子,艺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社会经济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新了艺术形式的深广性,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艺术源自生活,生活亦离不开艺术,每个领域都可能出现艺术,科技传播领域亦然。

随着科学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科技将进一步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科学知识在总量上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全方位改变了人的学习、工作、交友、娱乐和消费的方式。如何正确、合理地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眼前的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目标已经由科学知识单向传递转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进国民对科学特别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全面培养的全人教育。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让科技传播的载体更加多种多样,艺术展现形式更丰富。拥有了艺术魅力的科技传播作品,用艺术表现中的情感因素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情感乃至行动。艺术与科技传播的融合,让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广泛,让公众感受科学的魅力,让科学方法的应用更合理更正确,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浅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J].新校园(上旬),2013(9):47-48.

[2]谷霞.漫谈艺术的社会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9-150.

[3]胡国玉.浅析艺术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186.

[4]张莉,张萍.试论科技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2010(23):140,142.

[5]张婷婷.试论艺术的智性价值[J].艺术百家,2015(2):124-129.

[6]刘俊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J].特区经济,2014(12):221-222.

[7]张若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浅析[J].美术界,2013(6):86.

[8]王宏建.略谈艺术的功能[J].美术研究,1983(1):81-88,27-47.

第8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认识功能 生产力功能 社会变革功能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改造世界又可以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力结构曾发生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超过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第二次是工业劳动人数超过农业劳动人数,第三次是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超过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特别是第三次变革以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前提,通过产业调整和降低劳动强度,大大缓解了近代以来十分紧张的阶段对立关系,改革了旧的生产关系,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努力建设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

第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合变革上层建筑。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大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化剂,它与先进社会意识是天然的盟友,共同肩负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使命。首先,它通过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工具,加速旧的政治制度的灭亡和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其次,它通过改进军事手段、物化为武器装备来改变阶段力量对比,加速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再次,它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感召力来增强信心、壮大国威、振奋民族精神、扩大政治影响。正因此,一些国家才极力通过夺取和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来巩固自己的上层建筑。

第四,通过改进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首先,科学技术通过丰富物质生活产品巩固生活基础来转移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目标;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类的生活范围来增加人类的深层交往,开阔人类的视野;再次,科学技术通过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规范来推动一种新境界的文化生存和生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使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健康的状态迈进。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不仅能改造自然界,而且能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苏思毛,陈文龙,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论坛,1999(3):12—14

[2]王飞绒,科技人员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与管,2003(5):121—124

第9篇: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观;科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05-05

一、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

后现代科学观的产生是建立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揭露、批判甚至否定的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已经使科技的负面效应充分暴露。科技负效应已经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造成了严重危害。首先,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利用科技对自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行为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结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在破坏着人与它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态。无可挽回的分裂状况正在威胁着人类。”[1]其次,科学技术成为国际霸权主义横行和制约弱小国家的重要手段。西方大国往往利用科技优势侵犯弱小国家的,整个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西方人利用科技侵略、征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再次,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性异化和人的个性丧失,人类原以为科技发达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不料却使人类奴隶化、组织化与机械化了。”[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极度膨胀,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认为科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遍有效的知识和方法。这种传统的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到了科学发展的极盛时期就走向了片面的极端,“这是一个机器的、而不是人的世界观。机械论模式的建筑师们把万物的质从他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从而使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冷冰冰的世界。”[3]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滥用问题上,他们劝诫科学家把科学应用于进步的社会事业。

另外,随着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前沿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学科,突出的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等,这是继相对论、量子论之后的又一次科学革命,再次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对已有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新发现的冲突对人们的科学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科学观的转向。

对现代危机根源的反思和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产生的主要背景。

总之,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可以归纳为以下特征:第一,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科学与人文学知识之间并无绝对分明的界限,他们之间的鸿沟是人为的、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包容人文,人文包容科学。后现代科学观关注人的生命,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科学的人文蕴涵的理解,主张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第二,对科学理性的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科学研究长期受理性主义的统治,这种理性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类理性的无限膨胀导致了人与生态关系的日趋紧张。后现代科学观对理性至上、理性权威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否认科学活动的纯理性,重视科学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的个别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强调研究者的态度、价值取向在研究中的作用,强调一种积极的建构和创造。后现代科学观在反对理性作用的绝对化和无限化的同时,过分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这是不足取的。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充当推出一切的原理。反映在科学观上,认为科学没有固定不变的基础,否认绝对的确定的知识,认为科学是作为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建构性结构。“本质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人们可以运用理智与知识,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现象与本质二分法的认识论模式,反对事物具有统一性、普遍性,肯定差异性、多元性、复杂性。

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否定了科学是真理的传统的科学本质观,有学者把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科学的敏感性总结为两个特征。“第一,它强调历史而不是逻辑,强调整体而不是分析,强调科学的定性而不是定量方面。最后一种强调,意味着它不再追逐不可预测的微观细节而企图去发现长期的总体的模式。另一个特性,即对参与的强调,肯定已提出了修正我们对客观性概念的理解问题。”[4]

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兴起的主要动力之一,对科学的后现解也会给科学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二、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什么是科学”是构成科学观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科学观将科学看成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静态的匀质的实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的特征。科学进入教育领域首先是以知识形态呈现的,这就造成了对科学教育的片面理解,认为科学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关注科学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其人文蕴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的养成;课程内容难度偏大,过于抽象、封闭,忽视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对后现代科学观的辩证理解有助于调整、更新科学教育的理念,从而纠正某些传统科学教育的弊端。

(一)强调整体性思维方式

后现代科学观反对二元对立的机械论,认为强调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之间对立的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科学与人性的分裂,因此它强调转变思维方式,用整体、有序、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正所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直觉的和想象的感觉,认为它有着一种也包含于我们之中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只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我们将像对待我们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科学教育应走出科学知识片面说教的狭隘方式,而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科学教育要走出对科学知识的机械的记忆模式,不仅要关注人、社会的发展,更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

(二)鼓励质疑与创新

科技活动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创新品质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在主体心理上的反映,是科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创新精神的发挥应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科技创造的目的应为人类生活的更加文明、更加幸福服务。离开这一目的,任何科技创造活动就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合理怀疑精神。科技活动需要创新精神,而创新正是从怀疑开始的。只有独具慧眼,勇于怀疑,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问题;怀疑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促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质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往的“教师权威”、“课本权威”的状况是传统科学观中“科学是唯一真理”的直接反映,在这种知识观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客体”。后现代科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学生之间多元主体的对话;强调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把科学看成是永无止境的探索。科学教育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动机和活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教师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生与发现过程,并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展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合作精神,让“死”知识“活”起来。并且,教师要改变以往“传话筒”的形象,培养自己的反思精神。缺乏质疑与创新精神的教师是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来的。

(三)强调科学的人文蕴涵,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注意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还应充分挖掘科学自身的人文蕴涵,“科学是主要的人文形式,具有内在性的科学把科学探索看成一种人性的修炼,看成一种审美行为。”[6]科学教育致力于倡导、推进生态文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主张通过对科学教育自身人文性的理解来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四)将科技道德教育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始终

后现代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不存在根本的分离,反对事实与价值二分,认为道德不是独立分离的领域,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学习整合起来。他们认为现代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人们采用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对待科学,即“如果人们采取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运用科学,世界最终将以一种毁灭的方式报复科学”。[7]因此,后现代科学观反对真理与德行分离、价值与事实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分离,强调用整体的观念对待科学与道德。这对我们的科学教育启发很大,以往的科学教育是一种纯粹科学知识的习得,是与价值无涉的,不利于学生科技道德的养成。因此,科技道德教育应渗透到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技道德素质,这对于保证科学技术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科技道德教育包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教育以及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学习。

第一,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活动时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科技对象的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合理怀疑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心理动力机制。这些精神是由科技对象的客观性、复杂性、科技人员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所要求的。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事实是科学的基础,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以事实为根据,又接受事实的检验。尊重事实是从事科技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坚持实事求是,需要当事人有巨大的道德勇气,因为尊重事实本身往往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当权者可能对当事人进行压制、迫害。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技创造活动本身也有其特殊的道德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尊重优先权。尊重优先权就是尊重其他人的创造性劳动。这已成为科技活动的重要道德规范,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科技优先权,做到不剽窃、抄袭、侵占他人的科技成果。最后,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科学家的合理怀疑精神,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发扬怀疑精神,也需要科技工作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怀疑是对权威和传统习惯的挑战,这种挑战一定会损害权威和传统习惯势力所代表的利益。怀疑往往遭到社会或政治势力的排挤,甚至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敢于坚持怀疑精神,往往体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品质。

第二,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既可以用于人道的目的,也可以用于反人道的目的,人类的重任是抑制、消除科技反人道的一面,弘扬科技的人道作用,坚持科技人道原则。科技人道原则的宗旨是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科技人道原则既“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8]科学教育应该依据科技人道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正确认识科技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既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第一推动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思想解放的武器,是道德进步的认知前提,又要认识到科技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际霸权主义横行的工具,是人性异化的重要原因。

第三,科技生态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即是指科技发展应成为保护环境的工具而不是破坏环境的工具,科技发展应走生态化的道路。坚持科技生态原则,要求人类树立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科学教育应完成的任务。

首先,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人都是由关系构成的”[9],整个世界是事物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事物整体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事物整体间的关系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也存在于同自然状态进化的关系之中。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之一,人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10]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各种事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一个事物的发展状态必然影响着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的存在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树立环境意识,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整体科学观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当成具有复杂性的整体来研究。整体科学观认为,研究对象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表现它复杂的性质,离开一定的环境,对研究对象性质的把握就有可能是片面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活动是人在自然的内部进行的人与自然的对话,而不是站在自然之外加以描述,因为“我们和自然的对话仅当它是来自自然之内时才会成功”[11],离开人和人的幸福来研究、描述自然,科技活动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活动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活动主体必须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预测科学应用的后果,并尽可能减少科学的危害;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科学和道德的统一,纯粹客观的、中立的态度是不存在的,“科学与一种内在的道德观密不可分,而真理和美德由于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现状之所以如此危急,部分是由于这种割裂造成的”。[12]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清科学和道德的分离状态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正是这些危害的日益严重化,人类才建立和遵循科学道德、生态环境道德,并以道德的态度来从事科技活动。

再次,培养学生的生态技术观。科技道德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生态和人类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存在以下根本性的缺陷:(1)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是对自然规律的片面利用,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破坏了自然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干扰了自然运行的规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环境污染。(2)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并维护着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为了追求利润,资本家无穷无尽地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生产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再生产,资本家鼓励人们尽情消费、超前消费,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破坏自然的技术、各种浪费性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保障自己争夺物质资源和商品市场的暴力后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把发展战争技术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战争技术的研制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自然资源,战争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3)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生理和精神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恶化了人类生存的生物物理前提,导致了由于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大量疾病,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精神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这种技术形式使人从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剥夺了劳动者在手工业劳动中的艺术享受和创造性地使用大脑和双手的乐趣,使人感到单调、枯燥、烦闷和空虚。总之,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将要走到它的尽头,迫切需要一种新技术形式来代替它。这种新技术形式就是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观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生态技术发展的必然性,认识生态技术的涵义及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技术的发明创造活动。生态技术在价值观上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目标,它的目标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对自然来说,生态技术力求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善,珍惜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对社会而言,生态技术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贫困,扩大社会公平,发展民主;从人的存在视觉来看,生态技术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和保障生命安全,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扩大人的自由,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从时间维度观察,生态技术不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尺度,它的应用注重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其他生命的存在权利。

第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根据个体在科技活动中所涉及的基本人际关系,科学共同体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团结协作、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前辈。这几条规范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对于激励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协调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规范虽然是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因为教育承担着为科学共同体输送人才的任务,这些后备人才的道德状况将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科学教育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科技道德规范要求。

三、结语

后现代科学观在给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并非无懈可击。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后现代科学观中的反科学思潮直接导致了教育中的反科学倾向,尤其在西方社会的表现更为突出,如20世纪60年生在美国校园的反科学运动。“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直接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导致了对科学教育的损害……另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的泛滥,也助长了教育中复古与守旧的势力,压抑了教育面向未来、进取创新的意识。”[13]后现代科学观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关注它的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现代精密科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个舶来品,我国的科学教育并不成熟也不完善,在实践中容易出现对后现代科学观的片面理解,进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不良倾向,如反科学、放任自流等偏激行为。因此,我们更应认清后现代科学观中的消极因素,如对科学知识客观性、普遍性、真理性的极端否定,对科学理性传统标准采取鄙夷的态度等,从而避免科学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韩】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M].清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杰里米·里夫金,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曹天予.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2).

[5][7][9][12]【美】大卫·格里分.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6]吴国盛.纵论科学与人文[N].中华读书报,2002-07-10(2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