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带动物的词语精选(九篇)

带动物的词语

第1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吃 及物性 宾语

一、动词与宾语的关系

提及动词的及物性,就要谈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就有必要将宾语进行分类。宾语语义非常丰富,可以表示各种意义,孟琮(1987)在编纂《动词用法词典》时根据名词宾语在句法变化和语义上的特点,把名词宾语分为十四类,黄伯荣、廖序东(2007)将宾语的语义类型分为三种。本文将“吃”所带的宾语分为受事宾语(动作或行为直接于事物,一般可用“把”字把名词提前)、工具宾语(宾语指动作依靠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方式宾语(用某种方式进行,一般都可用“用”把名词提到动词前面)、处所宾语(动作或行为及于某处所在或在某处发生)、来源宾语(宾语表示动作的来源)和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或活动的发出者或当事者,动词和宾语的位置可以颠倒,宾语变为主语而意思大致不变)。

二、汉语“吃”的及物性

“吃”在汉语里为及物动词,语义相当丰富,既可指把吸、喝的食物放到嘴里嚼咽,如“吃饭”“吃药”;也可指依靠人或物来生活,如“吃父母”;还可指吸取(液体)、经受苦难,如“吃油”“吃亏”;还常用于军事、棋艺,指消灭,如“吃车”。“吃”在句中和后面的名词类宾语构成受事、工具、方式、处所和来源的语义关系:

(1)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馒头。

(2)奶奶喜欢吃大碗。

(3)天天吃食堂。

(4)他终年一身军将,从不吃小灶。

(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6)一桌饭吃十个人。

例(1)中的“米饭”“馒头”是吃的受事,作受事宾语,动作“吃”直接作用宾语“米饭”“馒头”,把“米饭”“馒头”吃了。汉语“吃”的范围较广,一切可以吃的食物,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都可以与“吃”搭配,作“吃”的受事宾语。例(2)中的“大碗”是“吃”的工具,作工具宾语,“大碗”是动作“吃”所依靠的工具。汉语中,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可以作“吃”的工具宾语,而限于盛食物的器皿的名词,如大碗、小碗、钢碗等。例(3)中的“食堂”是“吃”的处所,作处所宾语,“吃”这个动作是在食堂里发生的,意思是在食堂吃饭。同样,并不是所有表处所的名词都可以作“吃”的处所宾语,只有供应食物的地方的名词才可以作“吃”的处所宾语,如可以说“吃食堂”“吃饭馆”等,但却不能说“吃学校”“吃宿舍”。因为“食堂”和“饭馆”本来就是提供食物的地方,人去这里的目的就是就餐,而“学校”“宿舍”是供人学习、就寝的地方,所以不能作“吃”的处所宾语。例(4)中的“小灶”是“吃”的方式,作方式宾语,以“小灶”的这种方式吃饭,即用小灶吃饭。只有表示做饭的方式的名词才可以作“吃”的方式宾语,如“吃小炒”“吃大锅饭”“吃集体伙”,其他的名词则不可以。例(5)中的“山”“水”是“吃”的来源,作来源宾语,意思是靠山或水所能产的物质来生活,这类来源宾语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的名词,如“吃朋友”“吃房租”等。例(6)中的“十个人”在句中是“吃”的施事,作施事宾语,意思是十个人吃一桌子饭,施事宾语必须含有数量成分,而且这个名词必须指人,比如“十个人”,而不能说“一桌子饭吃十只老鼠”。

汉语中的“吃”除可带名词类宾语外,还可带形容词宾语。如“吃亏”“吃苦”等。

三、英语“吃”的及物性

英语中的“eat”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作不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时后面不带宾语,作及物动词时,后面带宾语:

(7)I don’t eat meat.

例(7)中的“meat”是“eat”的受事宾语。作受事宾语,英语的“eat”远远没有汉语的“吃”语义丰富,“eat”只能带表示食物的名词作受事宾语,不能像汉语那样带施事、工具、处所、方式、来源等宾语,如果要表达汉语“吃”的工具、处所、方式等等,则需要借助于介词“in/with/by”等来表达,如“eat something with a big bowel”(吃大碗)、“eat something in the canteen”(吃食堂)。英语是重物称、重语态的语言,英语动词有明确的语态,主语施动就用主动语态,主语受动就用被动语态,所以英语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没有施事关系。

四、结语

汉语“吃”在句中带名词类宾语时,“吃”可以直接和食物搭配,也可以和盛食物的工具搭配,还可以和做食物的方式、食物的来源等搭配。英语中的“eat”只能带固体食物名词作宾语。

与英语相比,汉语“吃”的及物性更简练、更经济,用表工具、方式、处所等的名词来作宾语,省去了用介词表达的繁琐。

参考文献:

[1]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

(3).

[2]孟琮.动词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第2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动宾式动词歧义语义关系

动宾式动词的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两者在结构上构成了动宾关系。当一个动宾式动词再带上另一个名词特别是处所名词作宾语时,就有可能造成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既有结构层次上的,也有语义关系上的。

一、多种结构层次造成歧义

例如“移民澳洲”这条短语,“移民”是一个动宾式的不及物动词,一般不能带宾语。当“移民”带上表处所名词的宾语“澳洲”时,这时短语就有两种结构关系。例如:

(1)A.移民澳 洲B.移民澳 洲

动宾 偏正

动宾 动宾

在A结构中,“移民澳洲”是动宾关系。在B结构中,“移民澳洲”是偏正关系,意思是“移民的澳洲”。可见,短语“移民渊洲”有两种结构关系,造成歧义。

二、不同的语义关系造成歧义

动宾式动词带上宾语而造成的歧义主要是深层意义上的,即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有不同的语义关系。

再看例(1),“移民澳洲”除了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外,也可有不同的语义关系。作A分析时,动词“移”可以看作是带了“民”和“澳洲”两个宾语,这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宾语“澳洲”表示“移民”这个动作的位移方向,短语的意思是“移民到澳洲”;但是从意义上看,另一种理解是,“移民”说得通,而“移澳洲”就不符合逻辑,而且语素“民”和“澳洲”在语义上也没有任何隶属或领属关系,所以“澳洲”不表示“移”这个动作支配的对象,而是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处所,即“澳洲”表示“移民”这个动作发生的地点,这时“移民澳洲”表达的含义是“在澳洲移民”。犹如短语“吃食堂”一样,“食堂”不是“吃”的对象,而是“吃”这个动作的处所,意思是“在食堂吃”。

再看其它几个句子:

(2)中美两国军舰握手太平洋。(《军事文摘》2007年第3期第2页)

(3)胜利会师国境打开国际通道(《光明日报》2005年7月12日。)

例(2)中的“握手”是一个动宾式动词,其后带上了处所名词“太平洋”作宾语。在结构上,短语“握手太平洋”是动宾关系,但从语义上分析,宾语“太平洋”和动词“握手”可以有不同的语义关系。一是宾语“太平洋”表示“握手”这个动作的处所,句子的意思是“中美两国军舰在太平洋上握手”,即“握手的”是“中美两国军舰”,这时“握手”引申为“碰头”义;二是“太平洋”表示“握手”这个动作的支配对象,句子的意思是“中美两国军舰和太平洋握手”,这时“握手”引申为“到达”义,即中美两国军舰到达了太平洋。因此,句子有歧义。例(3)中的“会师国境”也是同理。

(4)露天煤矿变身人工湖两位市长出访大不同(《青年参考》2007年3月20日第12版)

例(4)中,处所名词“人工湖”作了不及物动词“变身”的宾语,两者有不同的语义关系:一是“人工湖”表示“变身”这个动作的处所,句子的意思是“露天煤矿在人工湖边变了身”,即“变身的”是露天煤矿;二是“人工湖”表示“变身”这个动作的结果,这时句子的意思是“露天煤矿变身成了人工湖”;三是“人工湖”也可以表示“变身”这个动作的对象,这时句子的意思是“露天煤矿使人工湖变了身”,即变身的是人工湖。可见,从题目上看,很难弄清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信息。

(5)最大液晶电视亮相汉诺威(《环球时报》2007年3月16日第18版)

例(5)中,宾语“汉诺威”既可表示动作“亮相”的处所,句子的意思是“最大液晶电视在汉诺威亮相”,动词“亮相”在语义上指向主语“液晶电视”,即“亮相的”是液晶电视;“汉诺威”也可以表示动作“亮相”所支配的对象,这时句子的意思是“最大液晶电视使汉诺威亮相”,“亮相”在语义上指向宾语“汉诺威”,即“亮相的”是汉诺威。

此外还有“过境中国”“问罪美国”“牵手北京”“现身东京”等短语也有语义上的歧义,这里不再赘述。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歧义不仅是短语层面上的,而且也是语用层面上的,即在具体的语境中也有歧义。歧义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错误,因此消除言语上的歧义是非常重要的。消除动宾式动词带宾语所造成的歧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换词语

当一个动宾式动词带上宾语并有歧义时,可用更换词语的方法来消除歧义,即把不及物动词换成及物动词。例如把“移民澳洲”中的不及物动词“移民”换成及物动词“移居”。例(4)中,“变身”换成“变成”,句子就通顺了。

(二)添加词语

添加词语,主要是用在宾语前添加介词的方法来消除歧义。例如短语“移民澳洲”,可在宾语“澳洲”前添加介词“到”,两者构成一个介宾结构,让这个介宾短语作不及物动词“移民”的补语,即“移民到海外”。例(5)可添加介词“于”,改为“最大液晶电视亮相于汉诺威”。

(三)变换句式

第3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下面分析之:

一、名词:表示人、事物名称、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其语法功能:1.常作主语和宾语。2.一般不接受副词,尤其否定副词的修饰。3.可以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做状语。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一个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表示一个动作行为。而名词的功能决定它不能直接担当谓语,此时该名词一定临时改变了词性,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才能做谓语。如: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是名词渔夫、樵夫,处在谓语的位置,活用为了动词。当译为打渔、砍柴。)――《赤壁赋》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受否定副词“非”修饰又处在能愿动词后,故临时活用为动词“游水”之意,担当谓语成分。)――《劝学》

③左右欲刃相如。(刃,本是名词,为“刀刃”之意,带了宾语“相如”处于谓语位置,故活用为了动词“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个名词后面紧跟一个动词,两者不能构成主谓关系,而是表示该名词修饰这个动词,因为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为状语的,因此,这个名词就临时活用为了“状语”。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比喻。例如,斗折蛇行。(斗,名词,“北斗星”之意。在这里做状语,当译为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蛇”之意。在这里做状语,当译为像蛇爬行一样。如果整句译为“北斗星曲折,蛇爬行”之意的话,主谓关系则上下句情理不通,故只能看做状语。)――《小石潭记》

②表示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名词,“兄长”之意。在这里做状语,当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如译为“我能兄长侍奉他”这种主谓关系于情理不通,故可知,兄不是动词“事”的施动者,因此只能以状语理解才恰当。)――《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名词,译为“脸”,刺为动词,指出,如此理解则为“脸指出我的过错”。显然,不合情理,所以“面”在这里,作状语来修饰“刺”,当译为“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簸箕bòjī,不是bōjì,不是簸箕“运”之意,而是表示运输所用的工具,当译为“用簸箕运”作状语,才合理。)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在早晨;暮,到了傍晚。)

⑥表示方位。例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

3.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首先这个名词活用为了动词,而且带了宾语,但和宾语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活用后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也带了宾语,则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宾语+动词”即先用一个“使”字后面接上该宾语,最后再接该动词,带有客观性。而意动,则指动词对其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将它看(当)作什么”的意思,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如:

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名词,“老师”之意,名词带宾语不合现代汉语的使用规范,在这里为名词意动用法,当译为“以…为老师”。)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名词,“疆界”之意,在这里为名词使动用法,当译为“使…成为疆界”。)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旅馆”之意,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当译为“使……住宿”。)

④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名词意动用法,当译为“以…为衣襟、以…为衣带”。)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

分为能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和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它们在句中可作谓语和定语。

1.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果动词在句中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那么它就必须活用为名词,因名词可担任主语和宾语。例如: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做主语,当译为“到的人”。)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而入。(出、入,在句中作宾语,当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作宾语,动词作名词,当译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用法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但是和名词带宾语一样,它们之间也是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怎么样,当译为“使+宾语+动词”。例如:

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动词,“逃跑”之意。后省略宾语“之”代指“曹军”。逃跑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和宾语也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故此理解为使动,当译为“可用火烧的方法使曹军逃跑”。)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动词,“起舞、哭泣”之意。都是不及物动词,分别带有“潜蛟、嫠妇”宾语,而又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故此理解为使动,当译为“使潜蛟起舞,使嫠妇哭泣”。)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其语法功能:1.可作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但不能带宾语。2.可做定语、状语、补语。3.不可作主语或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或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形容词作介词“于”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当译为“细小的事情”;智勇,形容词作主语,活用为名词,当译为“有谋有勇的人”。)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大,作“明”的宾语,当译为“重大意义”。)

③不能容于远近。(远近,作介词“于”的宾语,当译为“远近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1)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例如: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当译为“伤害、损害”之意。)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当译为“看重、轻视”之意。)

(2)形容词后面有时候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作谓语。例如:

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受副词“尚”和“足”修饰,故用作动词,译为“照明”之意,在句中作谓语。)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急,着急,形容词,带了宾语“臣”,因此看作使动,当译为“使臣着急”。)

②空以身膏草野。(膏,形容词,“肥沃”之意,因带了宾语“草野”为使动用法,当译为“使草野肥沃”。)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快”之意,因带了宾语“足”故译为使动用法,当译为“使…加快”。)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个形容首先活用为了动词且带了宾语,但与该宾语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称之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以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例如:

①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乐,形容词,分别为“喜悦、快乐”之意,因分别带了宾语“情话、琴书”,故当译为“以…喜悦、以…快乐”。)

第4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因此,它分为三种类型: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其基本结构形式是:[不及物动词]+宾=[使]+宾+动。

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译文:忧愁祸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句子中“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属使动用法,意即:使……生存发展,使……委靡衰亡。

区别动词的一般用法与使动用法:第一,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通常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第二,如动宾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个动词就作使动词用了。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诗文中,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它的后面带有宾语,则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用法。这时这个形容词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而是以后面的词语为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形容词]+宾=[使]+宾+形容词。

例二: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译文:饲养它却不能使它充分施展才能。

句子中“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即:使……竭尽。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诗文中,名词(包括方位名词)不带宾语,如果宾语前没有别的动词,则这个名词用于动词。名词用于使动的情况十分少见。名词用于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名词]+宾=[使]+宾+动词。

例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

——译文: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

句子中“域”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即:使……定居。

二、意动用法

在古诗文中,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这种意动用法一般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形容词]+宾=[以]+宾+[为]+形容词。

例四:邑人奇之。(《伤仲永》)

——译文: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

句子中“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即:以之为奇 。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古诗文中名词可以用于意动,以后面的词语为宾语,表示主语在主观上把这个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名词]+宾=[以]+宾+[为]+名词。

例五: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

——译文:您守义不杀人,却要(发动战争)杀众多的人。

句子中“义”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即:以……为义。

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形容词既可以用于“使动”,又可以用于“意动”。一般来说:(1)宾语前的形容词,若不作定语而又无别的动词时,即用于“使动”或“意动”;(2)状语后的形容词,若无别的动词时,也可用于“使动”或“意动”。但是,同一个形容词,究竟是用于“使动”还是“意动”呢?这就必须依据上下文和句意来辨析。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使动”侧重于客观行动方面,而“意动”侧重于主观心理方面。

总之,教师要教好文言文,学生要学好文言文,都不可能绕开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相反,要重视它,研究它,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创出佳绩。

参考文献

第5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摘要】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如果不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就不能明白被活用词的含义。笔者结合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部分对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做了一点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文言文;使动;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就不能明白被活用词的含义,阅读文言文就会感到非常吃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现象里的重要类型,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故笔者结合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部分的文言文对使动和意动用法做一点初步的探究。

一、使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主语并不是动作的施行者,而是使句子的宾语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做什么”的意思。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使”+宾+动

如必修一的《鸿门宴》中有“项伯杀人,臣活之”。句子中的谓语“活”,并不是说主语“臣”(张良)本人活,而是说他使宾语“之”(项伯)活了下来。

存在使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本来就是动词,有的则是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下面,笔者就按句子谓语的词性对使动用法进行分类讨论:

1.动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本来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最为常见。这种使动用法其实有规律可循,即其谓语一般由不及物动词充当。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必修一《鸿门宴》)

舞幽壑之潜蛟(必修二《赤壁赋》)

外连衡而斗诸侯(必修三《过秦论》)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必修四《苏武传》)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必修五《滕王阁序》)

“亡”、“从”、“舞”、“斗”、“归”、“窜”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但在这六个句子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郑”、“骑”(人和马)、“蛟”、“诸侯”、“汉使”、“梁鸿”,它们的意思就是“使宾语亡、从、舞、斗、归、窜”,而不是主语本身“亡、从、舞、斗、归、窜”。

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不及物动词的后面带有宾语时,这个动词就存在词类活用现象,且很大可能是使动用法。

但还需注意,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也可能属于使动用法。如:

臣具以表闻(必修五《陈情表》)

这个“闻”也是不及物动词,它后面虽然没有带宾语,但它也是“使……听到”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常由形容词充当,其有时也用作使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所不同,形容词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它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时,形容词也带了宾语。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必修三《劝学》)

会盟而谋弱秦(必修三《过秦论》)

臣诸完璧归赵(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久自苦如此(必修四《苏武传》)

“利”是“使……快”,“弱”是“使……削弱”,“完”是“使……完好无缺”,“苦”是“使……受苦”的意思。“利、弱、完、苦”这些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充当句子的谓语,并带上了宾语“足、秦、璧、自”。

3.名词作谓语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谓语也有由名词充当的,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作使动。名词用作使动,其后面也带上了宾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必修一《鸿门宴》)

上句中“王”是名词用作使动,意思是“使……成为王”。

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不是动词而用名词,这个名词后面还带有别的名词或代词,它们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这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可能是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什么是文言文的意动用法呢?它是指文言句子的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或觉得它怎么样”的意思。当然,这种看法是主观的,与客观不一定一致。它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谓+宾=以+宾+为+……

它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作……”。

如必修一的《荆轲刺秦王》中有“太子迟之”。它的意思是燕太子认为“之”(荆轲)行动迟缓。存在意动用法的句子的谓语一般由形容词或名词充当,并带有宾语。

1.名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把宾语看成或当成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它是一种主观看法。如:

越国以鄙远(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必修二《赤壁赋》)

吾从而师之(必修三《师说》)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襟三江而带五湖(必修五《滕王阁序》)

“鄙”是“把……当作边境”,“侣”和“友”是“以……为侣”、“以……为友”,“师”是“以……为师”,“先”和“后”是“以……为先”、“以……为后”,“襟”和“带”是“以……为襟”、“以……为带”的意思。

2.形容词作谓语的意动用法

这种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但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如:

且庸人尚羞之(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于壮其节(必修四《苏武传》)

“羞”是“以……为羞”,“壮”是“以……为壮”的意思。

意动用法表示的是“认为”的意义,使动用法表示的是“使令”的意义,因此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意动用法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也区别明显。

第6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地球科学,沉积物,接收,接受

中图分类号:N04;P5;G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3.014

“Receiving Sediments” and “Accepting Sediments”//PAN Lingzhi

Abstract: The term “sediment”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publications of geosciences. With literarily similar meaning, the terms “receiving sediments” and “accepting sediments” are generally mentioned in Chinese journals to describe the accumulation and migration of sediments, while the former can be seen with higher frequency. There is lack of consensus and it is always disputed that which term is more accurate among editors, authors and read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terms of “receive” and “accept”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ir lexical meanings from several dictionaries, and elucidates the most appropriate way to refer to them. It concludes that the term “receiving sediments” is more accurate.

Keywords: geoscience,sediment, receiving,accepting

“接收”c“接受”是一对近音词、近义词,经常容易混淆。笔者在《现代地质》的稿件编校过程中,常遇到“接收”与“接受”分不清的状况。地质学、地球科学领域经常需要使用“沉积”这一术语,在描述收到沉积物或发生沉积作用时,究竟是使用 “接收沉积”,还是使用“接受沉积”,也一直是《现代地质》编辑部编辑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争论的话题。同一个期刊,甚至是同一期,有些论文使用的是“接收沉积”,另一些则使用“接受沉积”。如此种种,争论一直存在。出现争论的时候,常会查阅已经出版的科技论文文献,采用前人使用频次多或大众化使用的词语,而忽略二者词义的本质差别。因此,有必要对“接收沉积”和“接受沉积”咬文嚼字。

一 使用现状

笔者于2016年11月3日以中国知网的全部期刊为文献源,以“全文”为检索范围,分别以“接收沉积”“接受沉积”为检索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统计了期刊文献库中这两个术语的出现频次,如表1所示。以年为统计单位,“接受沉积”出现的频次相当多,最早出现的1次在1956年[1],至1977年开始以十位数计,1987年开始超过100,至2005年超过200,至2008年超过300,2014年出现最大值391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相反,“接收沉积”出现的频次则非常少,以个位数计,最早出现的1次在1959年[2],1981年之前只出现3次(1959年、1963年、1980年各出现1次),之后则多在1~7次之间徘徊,最多的仅有10次(2010年)。这一统计结果说明:在作者群、编辑群中是从众使用“接受沉积”这一术语的,而“接收沉积”则基本不被采纳。

那么,《现代地质》是否也应该“从众”而采用“接受沉积”呢?否,科技术语不是“从众”的术语,科技术语的传播不能采用“从众”这一途径。因此,有必要从“接收”“接受”词语的基本释义入手,厘清二者的差别。

二 “接收沉积”和“接受沉积”都是错误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沉积”都是动词[3]160,[4]158。“接收沉积”与“接受沉积”,均以动词“沉积”作为动词“接受”与“接收”的宾语,而没有说明“接受”与“接收”的对象。由此可见,二者都是错误的术语。

三 基本释义与辨析

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3]662定义:

接收(jiēshōu),(1)收受,~来稿,~无线电信号;(2)依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逆产;(3)接纳,~新会员。

接受(jiēshòu),(1)收取(给予的东西),~礼品,~捐款;(2)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任务,~考验,~教训,~批评。

201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4]669定义:

接收,收受;接纳,吸收;依法接管(机构、财产等)。

接受,领受;采纳。跟接收不同,接受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接收的对象多为具体事物或人。

2015年出版的《新华同义词词典》[5]进行如下辨析:

接收,着眼于具体行动,一般用于具体的东西,如礼物、来信、来稿、订货以及光、电、声等信号。

接受,着眼于思想活动,强调从思想上容纳,不拒绝,如接受观点、真理、学说、知识、教育、批评、改造、处分……

因此,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接收,指接到某具体事物并收下,接收到的是客观的物,重点在“收下”;可以接收信函、礼物、财产、信号、来稿、新会员等客观事物。

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收受的对象多为抽象事物,重点在“不拒绝”,是一种“认同行为”,即有意识的行为,赋予了生命活动的行为;可以接受观点、真理、学说、知识、意见、建议、经验、教训、使命、任务、条件、教育、批评、改造、考验、处分、监督、检查、邀请、帮助、领导、救济、辞职等等抽象事物或动作行为。

如果说中文语境中二者的区别不明显,那么在英文语境中的区别则是一目了然。

201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6]定义:

接收,receive,~订单;take over(property,etc.),~一家工厂;admit,~新成员。

接受,accept,~辞职,~道歉,~教训,~贿赂。

所以,在描述“收受”的英文语境中,“接收”对应“receive”,“接受”则对应“accept”,这两个词一般是不容易被混淆的。

通常,地球科学科中的“沉积”,指的是沉积物(sediment)的运移、聚集等,沉积物运移到目的地后,在合适的条件下沉淀下来或聚集并储存,是一个客观的沉积物运移和聚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会以目的地的“不拒绝”而发生,更不会因为目的地的 “拒绝”而不发生,只要客观条件允许,它都会发生。在这一过程中,目的地“收受”沉积物,因此以“接收”描述为佳,而非“接受”。

另外,从对应的英文术语来看,“接受沉积”为“accepting sediments”,这一词语搭配得很牵强。“接收沉积”为“receiving sediments”,更符合英文语境的语意,而从翻译的达意角度分析,“receiving sediments”应该翻译为“接收沉积物”。

综上所述,建议使用“接收沉积物”,而非“接受沉积”和“接收沉积”。

四 例句纠偏

笔者从中国知网检索的上述文献中,挑选出一些使用“接受沉积”的例句,对之加以辨析。

(1)准地槽沉降的中心位置……沉降最深的地带也就是“接受沉积”最厚的地带[1]:其意是指沉降最深的地带接收的沉积物多,沉积层最厚,即沉降最深的地带是“接收沉积物”最厚的地带。

(2)第一期的挤压强度很大,具有造山带构造特征,局部受剥蚀,而构造低部位“接受沉积”[7]:其意指造山带局部遭受剥蚀,剥蚀物质运移到低部位后沉积下来,即构造低部位“接收沉积物”。

(3)中侏罗世为稳定型的坳陷湖盆沉积,沉积范围持续扩展,红山、鱼卡等凹陷开始“接受沉积”[8]:坳陷湖盆作为地势洼地,从四周高地势区运移过来的物质在此聚集而沉积,即坳陷湖盆“接收”这些沉积物。

(4)至晚三叠世……形成了地形高低不同的镶嵌不整合, 抬升区遭受剥蚀而沉降区“接受沉积”[9]:高地势抬升区的剥蚀物被运移到低地势的沉降区聚集而沉积下来,即沉降区“接收沉积物”。

五 结 语

“接收”是接到某物后收下,侧重于“收下某物”这一结果;“接受”是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侧重于“不拒绝”这一赋予了生命活动的“认同行为”。物质被运移到目的地后沉积下来是一个客观的地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目的地收受沉积物,因此,笔者认为使用“接收沉积物”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乐森R.四川龙门山区泥盆纪地层分层分带及其对比[J].地质学报,1956,36(4):443-476.

[2] 贾振远. 广西百色―南宁一带含油性[J].北京地质学院学报,1959,3(2):83-9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60,662.

[4]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3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4:158,669.

[5] 张志毅,张庆云.新华同义词词典[M]. 中型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03.

[6] 惠,杜瑞清.新世纪汉英大词典[M]. 2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826.

[7] 谢昭涵, 鲜地, 罗静爽, 等. 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J]. 中国地质, 2016, 43(4): 1266-1279.

第7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大成话 名词 词缀 特点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面积2988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全县辖7乡18镇。大成原是一个乡,隶属平南县,辖5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750人。自2001 年后,县政府撤销大成乡,大成乡原5个行政村被纳入上渡镇管辖,但仍保留“大成”这个地名说法。上渡镇操闽方言、粤方言,大成话属于勾漏片粤语。本文通过大成话名词与广州粤语名词、普通话的比较,进一步探析大成话的特点。

一、大成话名词的词缀

(一)词缀+词根

前缀也称“词头”,大成话的某些前缀虽然在形式上与共同语一样,但在与词根的组合能力方面却大不相同,如词头“阿”“老”“大”。普通话中的“阿”词头,只有“阿姨、阿叔”等少数源于方言的词。大成话中的“阿”与广州话等其它粤方言一致,“阿”与词根的组合能力强,结合面广,可用在亲属、排行、名字等之前。如:

1.附在排行前头,如:阿三、阿十。

2.附在亲属称谓前头,表示一种随意、亲切具有口语体的感彩,如:阿姐、阿婶。

3.附在名字前头,如:阿健、阿志、阿凤。

大成话中的“阿”可以附在亲属称谓前头,广州话则少用或者几乎不用。大成话的“阿”在使用范围上要比广州话的“阿”广,甘于恩(2002)曾对广州话的“阿”使用范围窄的现象作出解释,认为其原因有三:在旧派广州话中存在,而新派广州话不使用;广州话保留的是书面语色彩、其它地方保留的是口语色彩;其它地方借用客家话带“阿”的说法,而广州话采用非词头的构词方式。此外,广州话的“阿”可以跟姓氏相结合,如:“阿陈、阿林、阿黄”,但大成话的“阿”不能跟姓氏组合。大成话的“阿”可以与量词组合,相当于“一”,如:“阿只、阿个、阿块、阿米、阿寸、阿条”,而广州话则不能用“阿”来表示数量词“一”。

另一个经常在大成话中用的词头是“老”,“老”也同样出现在普通话和粤语中充当词头,但粤语中作词头的“老”,其“时间长、年纪老”等意义已经虚化。“老”一般出现在亲属称谓、排行、一般称呼、无生命名词、有生命名词前。如:

1.附在亲属称谓前:老妹、老豆、老公、老婆。

2.附在行业称谓前,略带贬抑戏谑色彩:老坑、老举、老契。

3.附在无生命名词前:老本、老趼、老土。

4.附在有生命名词前:老鼠、老鸭、老板。

大成话的“老”可以跟排行组合如:“老三、老九”等,广州话和其它粤方言则少用;广州话可以跟姓氏组合,如:“老陈、老李”等,大成话则不能。

和普通话一样,大成话的“大”也可以作词头,表“年长,或者排行第一”的意义。“大”一般出现在亲属称谓前,如“大姐、大叔、大姨”,这点与广州话稍有不同。

(二)词根+词缀

后缀也叫“词尾”。与广州话等其它粤语一样,大成话的名称词尾比词头要丰富得多,同时也更具本土方言的特色。大成话的后缀大部分是普通话没有的,总体特点与广州话大同小异,只有某些用法有细微的差别。以下讨论几个重要的词尾。

1.头:“头”作为后缀的能产性较强,用法如下:

(1)附在时间、方位后,构成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如:年头、春头、外头。

(2)附在具体事物后,构成表物名词、抽象名词,如:田头、灶头、泥头。

(3)附在代词性语素后,表示处所,如:头、阿头。

(4)附在动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或表人名词,能产性有限,如:对头、来头、出头。

(5)附在形容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或表人名词,如:甜头、苦头、搞鬼头。

2.仔:“仔”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用法如下:

(1)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女(通常指年轻人),如:反骨仔、肥仔、烂仔。

(2)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男女(通常指年轻人),如:工仔、打工仔。

3.佬:“佬”的构词能力较强,用作后缀可构成称谓名词和表人名词。

(1)构成称谓名词,表家庭成员或各种社会关系的男性成员,不带感彩,如:大佬、细佬。

(2)构成表人名词,有三种情况:

A.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男性,略带贬义戏虐色彩,如:算命佬、喃佬、乞儿佬。

B.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性,带有贬义、戏谑色彩,如:咸湿佬、光头佬、孤寒佬。

C.表示某个地方的人,略带轻视意味,如:石村佬、农村佬、捞佬。

4.婆:“婆”与男性的“佬”相对,“婆”作后缀能产性强,使用范围广,用法如下:

(1)表示不同地方或籍贯的成年或已婚妇女,如:石村婆、农村婆、湖南婆。

(2)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女性,含贬义戏谑意味,如:仙婆、鸡婆。

(3)表示具有各种身份和特征的女性,表示某种特征的女性时略带轻蔑意味,如:废婆、肥婆。

(4)表示家庭成员或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女性,如:家婆、伯婆等。

5.公:“公”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用法如下:

(1)表示家庭成员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男性,如:舅公、家公、伯公。

(2)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性,如:禾须公、明眼公。

(3)表示各种人或者事物,如:新人公、鸡公、狗公。

6.:“”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本指雌性,但在“虱、芋头、姜”中其雌性意义已经开始淡化甚至消失。多用在动物名称后,偶尔可用作表示人,但带有贬抑的色彩。用法如下:

(1)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女性,有贬抑的色彩,如:大豹凶恶的女人、老虎凶恶的女人

(2)动物性别词尾“”,作为动物性别的词尾,“”与“公”相对,指雌性,如:鸡、鸭。

(3)泛性词尾,多用在一些昆虫、蔬菜名称之后,如:虱、蛤、芋头、姜。

7.妹:“妹”有以下几种用法:

(1)构成称谓名词,表示家庭成员,不带感彩,如:大妹、二妹、阿妹。

(2)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年轻女性,如:肥妹、傻妹、烂哭妹。

(3)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年轻女性,略带贬义色彩,如:洗头妹、打工妹。

(4)表示不同籍贯或村庄的女性,如:捞妹、四川妹、农村妹。

8.法:附在动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表示见解或方法,如:炒法、行走法、饮喝法。这种名词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定语和宾语,如:充当主语――你呢做法用(你这些做法没有用);充当宾语――你讲比我听有几多种煮法(你告诉我有几种煮法)。

9.肚:“肚”用作后缀后常附在名词性语素后,构成处所名词,表示处所,含有“在……里”的意思,如:屋肚、缸肚、手肚、鞋肚。

10.:(东西),用法如下:

(1)附在形容词性语素后面,构成表人或表物名词,如:好、老老人、靓好东西。

(2)附在动词性语素后面,构成动词,如:扮装模作样、偷偷东西、装装东西、卖卖东西。

11.儿:“儿”在大成话中能产性较强,一般附在名词性语素后,构成表物或表人的名词,并伴生小称或爱称的作用,例如:

(1)在一般事物名词之后,表示小称,有的隐约含有爱怜的感彩,如:“凳儿”,特指小的凳子,不附带“儿”则泛指凳子,“衫儿”,特指婴儿的衣服,不附带“儿”则泛指衣服,再如:碗儿、盒儿等。

(2)在一般事物名词之后构成表人、动物或人体部位的名词,表小称,并带有喜爱的感彩,如:“老鼠儿”,特指“小的老鼠”,含有喜爱色彩,不附“儿”则泛指老鼠,且没有喜爱色彩。“蛇儿”,特指“较小的蛇”,含有怜爱色彩,不附“儿”则泛指蛇,且没有喜爱色彩,再如:侬儿、狗儿、鸭儿等。

12.:“”的本义指“雌性的兽类”,现多指“雌性的家畜”,客家话中较常见,如惠州、东莞客话都有“猪”的说法,大成话也有“”尾,应是来自客家话,但意义已有所引申,指的是“小的雌性家畜”,如“狗”(小母狗)、“猫”(小母猫)等。

(三)词根+派词根+词缀

参考文献:

[1]陈晓锦,陈滔.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常常是最敏感的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折射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有时其本义相同,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引申意义即文化内涵却相差很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情感,如崇拜、喜欢、厌恶、恐惧等情绪。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以及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性短语。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从而形成不同的联想意义。

通过对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出现的内涵相同或相异的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揭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学习动物词汇的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以此来避免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充分了解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动物词汇在英汉语中有时是相对应的,但是大多时候蕴涵不同的文化信息。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传统文化差异使一些动物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龙(dragon)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 you had better keep aw 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Chinese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 s”,以免引起误解。类似的动物还有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人们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寓意“纯洁”,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第9篇:带动物的词语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好好x”结构,分析了“好好”在此结构中所出现的不同语义,以及“好好x”内部的结构。文章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此做出解释,说明x的原型范畴和“好好”语义虚化的对应。

一、引言

“好好x”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格式,如:好好干、好好看看等,x为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在这个格式中,“好好”有不同的语义,而这些语义是同x的词性有密切关系的,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好好”语义虚化的过程,以及伴随语义虚化出现的主观性增强的评议功能。

二、“好好x”的结构

2.1 关于“好好”“好好”在《汉语叠音词手册》和《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中主要有以下两个义项:1 形容情况正常或方式合适。如:有话好好商量。2 尽力地、尽情地,表示程度深。如:好好想一想;好好学习。以上两种义项的“好好”分别记做“好好,”和“好好,”。在“好好x”结构中,“好好,”只能用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之前充当状语;“好好,”除了能用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之前充当状语外,还能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之前充当状语。

2.2 关于“x” 本文讨论的x限定于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

2.2.1 x是vp

2.2.1.1 x是单音节动词 x是单音节动词时,动词后可加“着”、“过”;动词可以重叠:(1)房间里都贴着,你们自己好好看。(梁晓声《京华见闻录》)(2)我听见妈妈对爸爸说:你必须同叶桑好好谈谈。(方方《暗示》)(3)您也要好好活着呀。(苏童《母亲》)(4)还没从容地好好活过呐。(苏童《疲惫的人》)在以上例句中,“好好”或形容情况正常、方式合适,或表示程度深。这里,前一个“好”和后一个“好”先粘合,再同x粘合,分析为[[好好]v]。

2.2.1.2 x是双音节动词 x是双音节动词时,有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动词后可加“着”、“的”:(5)我干吗不好好扮演呢。(梁晓声《表弟》)(6)这要好好培养培养。(苏童《疲惫的人》)(7)只要是正常的生活,便都是值得好好生活的。(梁晓声《狡猾是一种冒险》)

在以上例句中,“好好”均表示程度深。然而,很多双音节动词在同“好好”结合时,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如:(8)好好保重身体;(9)好好解决;(10)好好佩服

例(8)“好好保重身体”中“好好”表示程度深,前面两个“好”先粘合,再同“保重”粘合。“好好保重”只能分析为[[好好]v],不能分析为[好[好v]]。例(9)“好好解决”既可理解为“认真地解决”,也可理解为“很容易解决”。因为可以是两个“好”先粘合在一起,产生“认真、尽力”之义,再同“解决”结合;也可以是“解决”先同后一个“好”粘合在一起,产生“容易解决”之义,再受前一个“好”修饰,进一步强调“解决的容易程度”。因此,“好好解决”既可分析为[[好好]v],也可以分析为[好[好v]]。例(10)“好好佩服”只能理解为“非常、特别佩服”,也就是说,后一个“好”先和“佩服”粘合为“好佩服”,再和前一个“好”粘合,前一个“好”同后一个“好”一样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好好佩服”只能分析为[好[好v]],不能分析为[[好好]v]。

2.2.1.3 x是“动词+动量词语”结构:(11)去澡堂好好泡一下。(苏童《霍乱》)(12)那台胞好好哭过一场后……(方方《定数》)(13)我们得好好庆贺它一番。(池莉《来来往往》)(14)他们好好地续了一番旧。(池莉《来来往往》)

这里“好好”均表示“尽情地”,此结构均分析为[[好好]v]。与此相似的是,x是“动词+宾语”结构,如:(15)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苏童《流行歌曲》)(16)希望你好好配合他工作。(苏童《疲惫的人》)

由此可见,只要动词后有动量词语或宾语,那么,动词先和动量词语或宾语粘合,然后再和“好好”构成“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

2.2.2 x是ap x是形容词时,“好好x”多出现在口语中,口气比较随意,常表达一种强烈的主观感情,受南方话影响较深。如:好好漂亮、好好能干、好好乖巧、好好聪明。“好好”表示程度加深,常常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如赞叹、厌恶等。“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x]]”。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在南方方言中,“好+形容词”可以理解为“很+形容词”,“好”表示程度。邢福义(1995)指出,“好+ap”这种句式,或者表明自我感觉,或者表明对他人或事物的评议,都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情绪。在“好好x”结构中,后一个“好”先修饰形容词,形成“好+形容词”结构,然后再受前一个“好”修饰,前一个“好”进一步加深程度。这里,我们为了行文的方便,将“[好[好x]]记作[好[好v]],不另用[好[好ap]]表示。为什么“好好x”可以分析[[好好]v]和[好[好v]]两式呢?下面我们运用原型范畴理论,从共时平面探讨“好好”的语义同x的关系。

三、“好好x”结构的原型范畴

袁毓林(1995)明确指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属于同一词类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不同词类的典型成员在分布上的差别比较明显,不同词类的非典型成员在分布上的差别比较模糊。既然词类是一种原形范畴,那么,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他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固定的。张伯江(2001)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形容词和动词的相通之处:意义上说,形容词往往表示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义已带有明显的时间意义;形式表现上说,形容词后面带“了”等时体成分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最典型的动词动作性最强,是高及物性的,他们是动词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当动词的动作性减弱时,它的及物性也会降低,这时他们就向动词这一范畴的边界游移,是非典型成员;至于形容词,其动作性又进一步减弱、及物性也进一步降低。

x 典型动词 典型形容词

当x处在从动词到形容词这个连续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好”在“好好x”结构中词义的变化。

当x处在这个连续统左端,也就是它的及物性最强时,“好好”的语义为“好好、”或“好好,”,“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当x的及物性减弱,“好好”的语义多为“好好,”,“好好x”结构既可分析为[[好好]v],也可分析为[好[好v]];当x的动作性最弱,即当x为形容词时,“好好”的语义进一步虚化,仅表示强调,“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在这个连续统中,从左端到右端,随着x动作性的减弱、及物性的降低,“好好”在与其结合时,语义也逐渐虚化,从可以表示客观现实情况正常或方式合适,到表示程度加深,最后仅仅起强调作用。在“好好”语义虚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好好x”的主观化程度增强了。当x是一个典型动词时,如例(3),“您也要好好活着呀”中“好好”义为“方式合适或情况正常”,这时,“好好”在语义上并未虚化,只是说话人的一种客观表达。而在“好好聪明”中,“好好”仅起到强调作用,是对人或事物做出评议,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可以看出,当“好好”客观程度义较强时,多用在祈使句中,后接自主动词(组);当“好好”的主观评价义较强时,则多用在感叹句中,后多接形容词(组)。

李晋霞(2005)提出形式上测定主观化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准——前加否定词。当x处在这个连续统左端,也就是它的及物性最强,“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时,“好好”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可以用“不”或“没”否定,表示量级上的减弱,如:“好好看——不好好看”、“好好谈谈——没好好谈谈”。当x的动作性最弱,处在这个连续统的最右端,“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时,“好好”通常不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仅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如“好好漂亮”。也就是说,当x处在连续统左端时,“好好”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说明他的语义内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当x处在连续统右端时,“好好”不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更加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性。

我们知道,动词高及物性特征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语态上是现实的,而低及物性特征的表现之一是在语态上是非现实的。“好好”在同高及物性动词结合时,语义上表现出更多的客观现实性,而同低及物性动词或形容词结合时,则表现出较多的主观性;“好好”的语义在下面这个轴线上由较为客观的陈述逐渐变为较为主观的评议。

由此,我们可以对例(1)到例(4)做出解释:因为典型动词须具备时间意义,而时间特点典型的形式表现是可以带时体助词,这一组v后均可带时体助词,因此v的及物性最强,“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同样,我们可以对例(8)到例(10)做出解释,例(8)至例(10)中的“保重”、“解决”、“佩服”在这条轴线上正是自左至右排列的。所对应的也恰是轴线上自左至右的“好好”的语义和“好好x”的结构类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词本身未必不是一个典型的动词,但在特定的语法环境里可能没有表现出典型动词的形式。比如:“解决”这个词,在例(9)“好好解决”中,既可以分析为[[好好]v],也可以分析为[好[好v]];而在“好好解决问题”中,只能分析为[[好好]v]。这是因为动词的高及物性特征还表现在参与者的多寡上,参与者多,动词的及物性也相对高;参与者少,动词的及物性也相对低。当“解决”后面有受事宾语时,“解决”的及物性增强,因此,它向轴线左侧移动,和“好好”结合时只能分析为[[好好)v]。由此,也说明了为什么例(11)到例(16)只能分析为[[好好]v],动词后带有动量词语或者宾语,都说明动词有高及物性,“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好好”语义上还是客观的陈述,没有主观色彩。而当x是形容词时,“好好”的语义虚化,并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