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带动劳动力就业精选(九篇)

带动劳动力就业

第1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岩泉.关溪.笆篱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县与两广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仅麻阳镇今年上半年就向广东省的中山、南海、东莞等地输送男工657人,从事家政服务的中年女工246人,保安人员187人。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宜章县域经济发展。

>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衡枣高速、洛湛铁路、贵福铁路、永连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

五、几点启示

>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第2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关键词:带薪年假;企业;实施

中图分类号:D92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4-0031-04

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假条例》颁布实施,一时间,带薪年假就像是一个新生事物,引起了广大劳动者的普遍关注。虽然很多人都为该条例的出台倍感欣喜,但是多数的人仍然怀疑这项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能否得到真正的实施。其实,带薪年假制度并非新生产物,早在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就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然而,这十多年间,配套办法一直没有出台,带薪年假的制度也几乎是停留在立法层面上。而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职工带薪年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相继颁布实施,我们对该制度在执行层面上的实现是否应当有信心了呢?事实似乎并非如我们想象的美好。

一、带薪年假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个十多年前曾被确立的制度、如今又一次被郑重地提出,这个制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它是什么呢?《职工带薪年假条例》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以此规定来看,该制度的受益者似乎仅是劳动者,但是细想一下,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马克思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回顾一下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落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劳动者的基本人权,比如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权、劳动者的生产环境权、劳动者的报酬请求权等成了关注的焦点;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成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尊重则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被提出,对人的关注已经要求深入到“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享受”这个曾几何时被视为贬义的词如今也被正大光明的视为劳动者的权益,可见,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劳动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目的”,带薪休假制度再次提出则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充分体现。

那么,用人单位是否也能从该制度中获益呢?还是用人单位仅仅是该制度执行成本的承担者?劳动者是用人单位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其创造性的高低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当劳动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其长期工作形成的压力和非健康状态得到缓解后,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必然会更高,劳动者与雇主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因此而受益的当然也首先是用人单位。

二、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带薪休假制度实施

从《职工带薪年假条例》的规定看,需要执行该条例的用人单位涵盖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在这些单位中执行难度和监管难度最大的是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因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本身就是非营利性的单位,其趋利性弱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很多单位又是政府直接管理的,因此守法观念较强,所以执行效果也会更好。相比之下,来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阻力就要大一些。如果从网上浏览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对该制度的实施提出问题最多的、产生质疑最多的都是来自企业类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二)企业类用人单位执行效果差的原因

1 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不强,漠视职工的法定权利和自己的法定义务。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是营利性的组织,在经营者的单纯趋利动机下,节约成本是其经营的原则之一,如果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各种劳动保障义务,其成本将会上升40%以上,这当然是企业不愿承担的。而我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为数量众多,很难受到执法部门普遍、全面、及时、严格的监管,这就更加大了经营者“趋利避害”的预期。对于经营者而言,虽然明知漠视职工的法定权利是违法的,但是经营者要么利用现在的就业难的优势迫使劳动者“自愿”签订各种不符合法律的劳动合同,以逃避法律的执行;要么就抱着侥幸的心理,明目张胆地违法,因为真正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几率毕竟要少于其违法所获的收益。实践表明,别说带薪休假,就是劳动保障、工作时间、薪酬给付、性别歧视、同工同酬等职工基本人权方面,都难尽人意。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例50余万起,非公有制劳动争议数量在56%以上,企业败诉居高不下。而这些劳动争议,并非是在无法可依或缺乏监察、仲裁和诉讼架构才发生的,而是漠视职工法定权利或自己法定义务的前提下所带来。

2 企业发展观念落后。在我国,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我国劳动人口的60%,而这些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劳动成本低下是企业利润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低成本求发展也成了经营者的发展观念,如果实行带薪年假制度,在一人一岗的企业,意味着企业不但要增加劳动力,而且还要支付劳动者休假期间的工资,这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当然是企业不愿承担的,尤其是今年,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使大量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对这一制度的抵抗当然是企业的本能反应。但是,从西方社会的经验来看,单纯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劳动者利益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学者就指出: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社会的各种制度的演进也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发展也不仅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包括了满足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各方面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由此可见,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企业的发展,如果漠视劳动者的权益,其发展都是不可能持久的,而在当前这个最困难的关口,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改变经营理念、求得发展的最重要的时刻。

3 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小。目前,我国的执法部门普遍存在着对企业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究而不严的现象,这与一些地方政府保企业、保市场从而保政绩的执政观念有关,也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坐等上门”而非“主动出击”执法观念有关。因为政府执法不严,企业有逃避法律责任的可能性,逃避法律责任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所以企业才敢于公然不守法。比如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

后,华为集团为规避法律而集体裁员,虽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却没有受到法律的任何制裁,这难道不是在放纵企业的违法行为吗?

4 在属于买方市场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难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当劳动力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时,劳动者和雇主的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在能否休假的博弈中,劳动者当然没有话语权。尽管法律规定了保障措施,当用人单位不允许休假时,劳动者可以要求300%的补偿,但是当用人单位掌握着劳动者的“生杀大权”时,独自承担着失业风险的个体劳动者仍然会放弃维权的道路,选择忍气吞声。而带薪年假的制度的重提,又恰逢今年的金融危机,根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报道,全球金融危机将使全世界失业人口增加2000万。在这样一个一职难求的大背景下,带薪休假制度在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执行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三、如何保障带薪休假制度的切实履行

与发达国家的内源型、自生型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多数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发动的,政府在发展中既扮演着设计者又扮演者实施者的角色,这次的带薪休假制度的提出同样如此,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制度的推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立法之外,加大配套措施,保障制度的实施是国家应当进一步完成的工作。在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上,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大宣传力度

如前所述,在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的法务部,也不会花费成本去请法律顾问,企业主及相关经营者没有学习法律的动力和环境,这就造成他们对法律制度了解得少,法制观念淡漠,因此在守法环节上就会大打折扣,中小企业如此,个体工商户更是如此。拿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来看,这是执行了多年的、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但是至今为止,就我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的个体工商户、超市、娱乐场所的经营者,都没有把自己纳入应执行者的范围,既没有给职员放假,也不按加班发放加班费。这样一种普遍的违法现象的存在,首先反映的是我们的执法力度不够,其次就说明了我们对于这些经营者开展的法制教育不足,他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将承担的不利后果没有充分的预期,当然也就会毫无顾忌的实施违法的行为。因此我建议,不管是对现在带薪休假制度,还是对以后出台的新制度,政府都应当定期的对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法制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新制度对国家的意义、对用人单位的意义以及用人单位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推动他们守法的积极性,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不依的途径之一。

(二)加大工会维权的力度

法国是带薪休假制度的起源地。早在1936年,法国政府就明确提出所有法国人每年都应该有享受带薪假期的权利。工人以大罢工的激烈方式保证这项权利的实施。同时也使职场文化发生了改变。后来,在工会等组织努力下,法国人的带薪休假期越来越长,带薪休假的权利也写进了《劳动法》。如果看一下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带薪休假制度的真正实现是一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集体博弈的过程,只有劳动者以集体的面目出现,才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和用人单位分庭抗礼。在我国带薪年假的实施中,如何使劳动者以集体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利呢?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工会的力量,使工会真正发挥代表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在我国带薪年假制度的执行中,工会组织首先应当能够代表劳动者与企业进行谈判、对带薪休假制度做出集体性的安排;其次,工会组织作为劳动者的代表监督用人单位的执行,调查、收集执行情况的相关资料;最后,当用人单位不执行时,工会有权作为诉讼主体主动提起对用人单位的诉讼。只有当用人单位面对工会这样一个组织时,其对单个劳动者所拥有的控制权才会失去威力。

但是要实现这一点,我们仍然要走很长的路,因为在我国工会制度的发展还不成熟。第一,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还不充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建而不建工会的现象普遍存在,受雇于个体工商户的劳动者没有工会组织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其次,已建立的工会还不能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从各单位工会组织的活动情况看,我国目前的工会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在用人单位内部为劳动者活动及福利项目,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同签订及其他权利的争取上几乎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点从目前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就可以看出,当劳动者面对用人单位时,都是“孤军奋战”,根本看不见工会的力量。

(三)加大执法力度

国家作为带薪年假制度的设计者,有义务采取得力的措施保障这一制度的实施,避免该制度再一次仅停留在立法层面上。

首先,从制度层面上确保地方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从《职工带薪年假实施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来看,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执政观念决定着该制度的最终实施效果。我们都知道,近几年发生的企业损害劳动者、消费者利益的各种事件都和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执政观念有关。因此,只有从制度层面上改变对执政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将维护劳动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绩效作为考核政绩的一个方面,才能推动地方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进行监督检查的积极性。

其次,目前我国劳动者和基层工会组织还都不能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制衡,因此执法者能否积极主动的监督检查将成为带薪休假制度能否切实执行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职工带薪年假实施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都规定,对于不执行的单位,执法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执法部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该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执法者有主动地、不定期的、全面地、深入的监督检查义务,更没有对执法者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那么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笔者以为应当明确规定相关部门的主动监督监察的义务,将监督监察中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效果作为执法者政绩考核的项目之一,对不积极主动履行监管职责者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此推动监管者的积极性,加大执法力度,对用人单位构成有效的约束,从而保障带薪休假制度的切实执行。

第3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一是对接县内规模企业接收一批。积极摸排辖区内重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果蔬种植基地用工需求情况,了解掌握企业复产后岗位需求情况,做好岗位储备,及时将岗位信息宣传推送到有就近就地就业需求的农民工手中,及时组织发动人员上岗,全力支持和帮助县内企业复产复工。截至5月中旬,全县232户重点企业复工225户,104个重点项目复工96个,复工后共吸纳就业5035人。

二是鼓励人力资源机构转移一批。支持鼓励县内外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乡镇、村(社区)组织发动触角长、宣传动员体系全的资源优势,依托村组等基层组织,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就业组织动员工作,按照“信息宣传不停步、政策宣讲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松懈、就业服务不打烊”的原则迅速深入村组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以达到中介机构宣传发动转移就业一批的实效。县人社局安排专车、专人带队护送务工人员返岗外出就业8车次225人,安全输送到浙江金华、福建福州、广东、昆明安宁等地返岗复工。

三是强化劳务协作有组织输出一批。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稳妥收集储备一批用工岗位信息,及时掌握省外企业复产复工时间,做到岗位预留、食宿预留,将劳务协作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及时开展现场招聘活动,有组织地输出-批农村劳动力到省内外转移就业。全县共用工岗位信息17901个,其中:线上15072个,线下2829个。截止5月中旬,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输出人数6.25万人的32.8%。

四是扶持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强化“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有关扶持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动员各类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实体用好现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和帮助扶持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积极创业,通过创业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截止5月中旬,全县共审核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5户、101.08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22户的386.3%,惠及职工1730人。

五是创建扶贫车间继续吸纳一批。支持鼓励符合扶贫车间认定条件的各类企业,积极创建扶贫车间吸纳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已认定的各类扶贫车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广泛宣传、动员“三无”家庭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全县6个就业扶贫车间复工6个,复工率100%,复工后吸纳就业1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人)。

第4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关键词:休假制度;和谐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休息时间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是和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紧密相连的。没有工作时间,就谈不到休息时间;没有休息时间,就不能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更好地加以利用。依据法律规定,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有法定的节假日、双休日、间歇休息时间、职工带薪年休假、女职工产假以及探亲假。这些都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并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

据调查,现如今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在我国劳动者中法定假日、双休日得不到休息,无偿加班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很多怀孕女职工因怕被企业辞退,产假根本休不到法定90天,而带薪年休假只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院等这些福利保障待遇较好的单位才能得到较充分地实施。一般的民营、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对此只能望洋兴叹。究其原因,主要是三点: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占有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以带薪年休假为例,企业不支持带薪休假是因为考虑到一旦员工离岗休假不仅需要支付既定工资,更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资支出来弥补暂时的岗位空缺,这对一些实力并不强大的企业将是很大的一笔负担:2、劳动者的选择也会导致休假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实施。很多劳动者认为休假减少了他们的奖金,如果在原定的假期期间工作,可以拿到现金补贴,就像加班一样,所以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换取更多的金钱,金钱对他们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3、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我国在相关方面缺乏惩罚与监管措施。虽然我国已经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带薪休假制度,但规定的内容并不具体仔细,缺乏在制度实施后的信息反馈,对实施不力的相关责任者没有强制性的惩罚措施。长期存在的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影响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效力,也直接导致了不实施、不执行的企事业单位的增多。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劳动者追于就业压力,与企业地位不平等,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二五”期间劳动关系的重要课题。完善休息制度在实现企业人性化管理、保障劳动者人权方面体现着重大的意义。

(一)依法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通过完善休假制度,缩短劳动时间,限制加班加点,其基本目的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实现劳动者的休息权。根据新《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二)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在改革过程中,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员被精简下来成为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这些人面临着重新就业的问题。劳动时间的缩短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通过改善休息制度,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缓解就业的矛盾。企业在缩短工时后,需要更多的劳动者就业,特别是对服务人员来说,由于他们的非生产劳动时间增加了,对公共设施的服务有了更大的需求,使得服务行业需要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从而利于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三)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繁荣。休息制度的完善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文化、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进而促进人们进行各种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其中,最受益匪浅的当属旅游业,通过休假制度的完善,让旅游者自我选择出行时间,自然地错开旅游高峰,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黄金周’带假日旅游压力,而且避免了集中休假的弊端,减少了国家每次因“黄金周”放假而发生的在社会管理上的巨大成本,避免因社会各个方面的暂时停止运转而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避免了因为人群聚集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比如减少传染病交叉感染的几率,减少人口拥挤可能带来的交通事故,减少过量游客给景点带来的环境破坏等,促进了人们更为自主、更为自由、更为理智成熟的消费方式。

对于完善休假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弹性灵活的休假制度。每年的春运情景犹在眼前,现在每逢假日,流动人数就达到几百万。为了解决春运回家这支庞大的队伍,笔者建议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应当采取富有弹性的休假制度。例如,结合员工的个人意愿,春节假期提前到年前,春节加班工资该几倍就几倍。这样既避免了员工集体休假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出现,也在客观上为春运等社会事业分了忧,以避免返乡人流过度集中。这既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又能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

(二)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近年来的各地两会上人大代表多有此提案。理由如下:出于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考虑,应恢复“五一”黄金周。恢复“五一”黄金周最明显的是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直接带动六七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零售业等,这对扩大内需、吸纳劳动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春节的假期也建议再延长两天。“五一”长假和“十一”长假分别处于上半年和下半年,辛苦忙碌了半年后,刚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休整一下。而春节假期也该延长,虽然现在的春节假期名义上有7天,但除去旅程的时间,实际上在家里陪父母的时间只有两三天,对于一年只有这几天与家人团聚的人来说,显得太过于弥足珍贵了。延长两天正好可以多陪陪父母,多尽尽孝道。

(三)外来工也应享受带薪年休假。原规定只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有带薪年休假,现在大量的外资企业员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怎么休?提议应将年休假的主体扩展到全体劳动者,并应减少劳动者享受年休假的种种限制条件,明确按照以下规定实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5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一、就业地方保护的若干表现

就业地方保护,指的是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本地劳动者的就业权益而采取的排斥、歧视外来劳动者的各种政策措施。地方政府根据是否具有本地正式户口将劳动者区分为本地劳动者和外地劳动者,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就业政策,从而达到保护特定人群就业权益的目的。

在我国,就业一般是指劳动者在城市的就业,农村地区的劳动者则处于自然就业状态,从未计入失业范畴。因而就业地方保护所保护的劳动者,主要是指具有本地城镇正式户口的劳动者。

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职位准入、工作待遇以及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受保护的劳动者有机会在用人单位提供的所有职位中进行选择,其他劳动者则存在不被允许进入的就业领域,如各地招考公务员一般都不允许外地户籍劳动者报考;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受保护的劳动者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往往可以拥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福利待遇以及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如某些单位正式职工与临时工待遇差别悬殊,而外地户籍劳动者一般不可能成为正式职工。另外,外地户籍劳动者(如农民工)即便有社会保障也往往只能享受的其中的几种,远不如本地劳动者全面,标准也远低于本地劳动者;本地劳动者比外地户籍劳动者更有可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职位介绍等公共服务。

二、就业地方保护的原因分析

就业的地方保护是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大量集中失业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于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降低本地失业率成为他们特别关注的内容。在户口不能自由迁移的情况下,本地失业率由本地城市居民的失业率所替代,因此,促进本地城市居民就业成为地方政府的一大要务。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的就业压力一直存在,尤其是改革初期知青返城和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深化改革时两次大量集中失业的出现,成为地方政府实施就业地方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居民粮油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发生了重大变革,人口迁移政策也有了一定程度松动,城市中涌入了大批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及来自其他地区的求职者,成为本地劳动者的潜在竞争对手。如果赋予他们与本地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权益,无疑他们与本地劳动者的竞争会成为现实,对地方政府降低本地劳动者失业率的目标构成挑战。因此,采取措施保护本地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以牺牲外来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为代价,成为地方政府的现实选择。

再次,地方政府能力有限。要降低失业率,无论是提供职业培训、就业咨询服务,还是通过投资各种项目直接开发和创造就业岗位,甚至仅仅是与国有企业谈判要求其以一定条件接收部分下岗失业劳动者,都需要政府提供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据2007年12月25日《北京商报》,近年来,市财政部门对与就业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03年至2007年5年间,全市共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52.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预算累计安排就业资金21.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31.1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地方政府进行决策时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只对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负责,外地户口居民享受不到同等的就业权益对相关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造成任何影响,因而通常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赋予外来人口更多的就业权益,意味着政府必须加大人力、财力的支出,这当然会挤占其他方面的支出,在财政预算并非无限的情况下,这是地方政府不愿意实施的。

第三,户籍制度为就业地方保护的存在提供了制度保障。从1958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开始,人们的迁移受到严格限制。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大量束缚人口自由流动的相关制度都得到了改革,取消了城市居民粮油供应制度、改革了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户籍制度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松动,但户口迁移的事前审批始终没有根本变革。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户口仍然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方政府就在这些户口身份上添加了各种就业利益,使之成为实施就业地方保护的有力工具。

三、就业地方保护的影响分析

就业的地方保护,造成了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劳动者之间的不公平两种效应。

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效应,对流入地、劳动者个人和经济社会全局会分别产生如下不良后果:

对劳动力流入地来说,劳动者不能自由流动弱化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这一方面避免了本地劳动者陷入恶性竞争,从而保护了本地劳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本地劳动者的怠惰和不思进取,同时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也会阻碍一些本地需要的劳动者进入本地劳动力市场。

对于受限制的劳动者个人,阻碍自由流动既缩小了他们选择就业的空间,又降低了他们在流入地找到工作的概率,不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能力,对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及自身收入带来一定损失。

从经济社会全局来看,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阻,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育,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并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根据蔡(2003)的研究,改革开始到2003年,我国平均每年9%的经济增速中有21%是由于农村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到高效率的工业生产中带来的。可见劳动力优化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重大。

因此,就业的地方保护从短期看对劳动力流入地的政府和劳动者是有利的,能有效维护地方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稳定和社会安定,但是是以外来劳动力的权益受损和全局发展缓慢为代价的,而从长期看,缺乏竞争性、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不过,在目前社会发展状况下拆除各种就业地方保护措施确实会带来地方政府的不稳定,近年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又因各种矛盾陆续中止的现象就是明证,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和可靠的指标能够用来具体比较这些发展损失与保护存在状态下外来劳动力的损失及全局发展缓慢的损失何者为大。因而我们认为,就业的地方保护至少在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基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就业地方保护对社会公平性的损害及对市场化进程的阻碍,建立城乡通开、劳动者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因而有必要分析消除就业地方保护需要满足的条件及途径。

四、消除就业地方保护的条件分析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制度变迁只有在变迁主体预计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时才可能实现,而卡尔多补偿原则又认为,制度变迁可能同时既给一部人带来收益,又给另一部分人带来损失,但只要总的收益能够弥补总的损失,这种变迁就是一种改进,应该实施。从上节的分析我们知道,消除就业地方保护是一个对地方政府、劳动者、宏观经济都有重要影响的制度变革,而不同的主体往往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考虑制度变革的收益与成本,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制度变革的条件及其实施的可能性。

(一)地方政府主动消除就业地方保护的动力不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消除就业保护的条件是这种制度变革至少不会给本地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太多负面影响。如果就业地方保护消除,赋予进城劳动力更多权益,还是可以预期会出现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求职、大量劳动者向就业条件优越地区拥挤等现象。劳动力的大规模增加很可能对城市原有劳动者带来冲击,带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恶性竞争。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动力主动取消就业的地方保护措施。

(二)受歧视的流动劳动者是消除就业地方保护的最有力支持者。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变革使得劳动力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地方就业保护又使流动劳动力付出了多种成本、经受了种种痛苦和失落。因此他们热切期盼消除就业地方保护,但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他们又没有足够的力量促进这项改革。地方政府重视他们的唯一可能性在于,如果他们所感受到的不公平、受到的歧视过于严重,他们可能铤而走险,做出有损于社会安定的行为,这对于地方的安全、地方政府的形象都会构成一定的威胁。

(三)中央政府对消除就业地方保护持谨慎态度。尽管从宏观方面看就业地方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不利影响,但制度改革面临的实际成本也是中央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虽然期望改革早日到位、劳动力市场早日完善,中央政府并没有具体要求地方执政者消除地方保护,而是积极地推动一些能够弱化地方保护效果的制度改革,如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养老制度等等,以期以成本最小的方式推进就业地方保护等一批妨碍社会公平和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变革。从另一方面看,就业地方保护之所以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和劳动力供过于求是两个重要的背景因素,这些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弱化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减少发达地区人口与劳动力过度拥挤的状况。

五、消除就业地方保护的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当前劳动力供过于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就业地方保护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但各级政府应该通过相关领域改革及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种方式为这一现象的消除创造必要的条件。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努力增加劳动力需求,改善目前劳动力供需状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更快转移,优化产业、社会结构,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就业的增加,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不断增长,二是经济增长要保持一定的就业弹性,三是劳动力市场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既不能放松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又要注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要努力创造可持续性的、高质量就业增长,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各方面的建设、发挥其服务职能,减少劳动者与职位之间信息沟通差及不匹配问题,为就业增加创造积极、便捷的环境。

2.合理规划,逐步增加城市容量。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及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之中,根据有关学者估计(吴向阳,2007),到2020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57%,届时还将有2-3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作为城市,不能因为人口增加带来压力就一味采取措施进行阻碍,还应看到人口的增加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增加,能够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应该积极适应这一变化,根据本地人口发展趋势增加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其便利性,节约土地、水等资源利用,努力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增加城市容纳更多人口的能力。随着人口压力逐渐减小,就业地方保护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改革也将水到渠成。

第6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十一五”以来,东宝城镇化率由43%上升到56.76%,高于全国(51.27%)、全省(51.83%)、全市(47%)平均水平。农民工年人均劳务纯收入1.5万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工年均总收入的60%以上;劳务品牌年人均纯收入3.5万元,比普通劳务输出高出133.3%。

加强机制建设,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东宝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人社、财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明确一名乡镇长主抓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在职干部中选聘1名劳务信息员。从而形成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服务协调、保障到位、合力推进、齐抓共管的区、乡镇、村一体化工作机制,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全区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和“一条龙”服务体系,狠抓职业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完善维权机制。

此外,东宝区还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区政府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下达年度工作目标,将就业、培训、创业等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对各责任主体的考核指标,对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和常态监管工作制度,及时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建立了宣传动员机制,积极宣传引导转移就业工作,并发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就业状况、转移去向等基本情况,完善基础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为有针对性地组织转移就业夯实了基础。

“四化”并举,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规模转移

一是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年来,东宝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型工业重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一些地区由“村”变“社区”,带动 “农民”变“市民”。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43%上升到2011年的56.76%,带动3.6万名农民变为市民。

二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且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就业局围绕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务工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明显提高,农民工年人均劳务纯收入1.5万元,工资性收入比重达60%以上。

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东宝下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不断巩固,带动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配套发展相关生产、加工和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特别是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是以劳务品牌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输出。东宝各乡镇大多地处山区,地少人多。为解决人地矛盾,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培育了一批以“东宝香菇”、“东宝缝纫”、“东宝矿工”为特色的劳务品牌,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异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另外,东宝在上海、东莞、深圳等地建有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与省内外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对接关系,为劳务品牌化输出铺平了道路。

优化就业服务,大力完善转移就业服务机制

首先,大力强化基层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和完善乡镇及村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信息网络化到村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完整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零距离”服务。

其次,通过认真抓好劳务集市活动,加强日常就业服务工作,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信息”下乡入户活动,争取着力保障本地企业用工促进就业等举措,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增加就业。

第三,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以中小企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重点,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广辟门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同时,大力引导支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大力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围绕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广泛收集空缺岗位,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第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实行“三个百分百”服务,即对有培训意愿的100%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100%援助、对零转移农户100%消除,切实落实就业援助帮扶就业。

狠抓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质量

东宝区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程度和就业意愿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用工需求,精心打造了缝纫、电脑、家政和创业培训四大品牌,经品牌培训的农民工受到了省内外用工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同时,东宝区还扎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认真组织就业前引导性培训,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文化、技能结构的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安全常识、权益维护、求职技巧、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积极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有参培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并与用工单位有效合作对接,实现培训和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扎实开展特色培训,区就业训练中心从水产、农业等部门聘请相关专家,联合举办水产养殖、食用菌生产和蔬菜种植等当地农业优势项目的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参训学员的技能水平,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强化创业服务,合力推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农民创业。大力推进“阳光政务工程”,规范涉及农民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放宽创业条件,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 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为重点,全面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经验和相关资源的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二是加快推进创业孵化。以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弘扬创业精神为重点,形成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特别是加快农民创业园建设步伐,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更优的创业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园区、小商品市场等创业载体优势,为农村创业者优先安排项目计划,优先审批用地手续,并按规定减免各项税费。

三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依托,组织专业教师免费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并创新创业培训模式,采用案例教学、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创业典型带动示范和创业实训等方式,探索适合农村创业者需求的培训模式。同时,将创业培训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开业指导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四是提高创业项目转化效率。创业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一批投资少、效益好、见效快,适合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村劳动者创业的项目,引导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邀请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组建的创业辅导队伍,通过门诊、上门、电话、集中、一帮一等方式,为创业者免费提供有针对性的跟踪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民创业成功率。

完善维权机制,努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方面,东宝区成立了区人社、司法、工商、工会等部门通力合作的农民工维权领导协作小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构建起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防护墙。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定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保障年检等专项执法检查。

第7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支掌事业发展的

原动力

经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邯郸市输出劳务已突破12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0亿元以上。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为邯郸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积蓄了强劲的后发优势。继续沿着规模输出的路子走下去,力求数量上的新突破?还是在求质上下功夫,提高劳务输出的“含金量”?邯郸市劳动就业部门敏锐地意识到,稳中求“变”,是支撑事业发展的原动力。“稳”即继续以规模输出为基础,“变”则有其二,一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追求劳务输出的高质量,劳务经济的最大化;二是追求“回归”效应,努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的倍增效果。

劳务品牌,是一个地区劳动力至关重要的就业名片。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技能低、择业能力弱、工资待遇低等现实问题,2004年以来,全市扶持打造了“北方汽修”、永年“立世中专”、魏县“实打实”、临漳“民兵连”、邱县“缝纫工”等几个在输出地较有影响的劳务输出品牌,年品牌输出近10万人。2006年,邯郸市要着力打造1-2个在省内外叫得响的劳务输出品牌,逐步实现规模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变,同时全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17万人次,劳务输出13.5万人次,劳务输出总规模达到130万人次的总目标。为此,全市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一是聘请知名专家对人力资源品牌进行详细规划,加大品牌的形象设计和广告宣传力度,注重品牌管理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培育和带动更多独具邯郸特色的劳动力资源品牌尽快健康成长起来。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层次,创新培训方式,扩大订单式培训,构建劳动力资源培训集团。三是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先培训、后输出(就业),先持证、后上岗的良性用人机制,对就业准入控制的专业(工种)实行“培训、鉴定”一条龙服务。四是充分发挥驻外服务处作用,对用工企业进行定期考察走访,主动征求用工企业意见,加强输出人员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强化品牌跟踪服务机制。通过上述措施,邯郸市将以“品牌效应”带动“四个转变”,即:由自由和零散为主向有组织、成规模转变;由短线输出向长线输出转变;由输出普壮工为主向输出技术型工人为主转变;由单纯重视国内市场向重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

“回归”是劳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引导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当地就业,而且可以避免部分地区因优势劳动者外出、外迁而造成的区域萧条或区域塌陷。为此,邯郸市、县两级劳动就业部门在外推“品牌”的同时,把内引“回归”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与外地务工人员保持经常联系,在务工地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对有意回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用工指导和创业培训等方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政策落实、资金扶持问题等措施,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的形成,扩大“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的倍增效应。

把扩大劳务输出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邯郸劳动保障部门持续、创造性的努力,不仅使劳务输出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经济现象。

第8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输出人员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居多。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中,初、高中毕业的未婚男青年占35%,30-50岁的人员占60%。

从输出人员文化结构看,我县劳动力文化层次以初中文化为主,这些人大都集中在16-40岁的青壮年中,占6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较为缺乏。

从输出区域看,分布广且相对集中。据统计,我县劳务人员在市内占20%,省内占40%,省外占40%,省内以市为主,省外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20多个地区,尤以和等地为主。目前在具有稳定的劳务需求关系,是我县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

从输出行业看,第三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30%,第一产业占10%。从业范围主要有建筑、采矿、运输、加工、餐饮服务、保安、家政服务、产业开发等20多个行业,且大多以体力型为主,以在、等地采矿、采煤的居多,占输出人数的55%

从输出途径看,大多数输出人员以自发外出为主,主要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外出。到各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大多为初、高中毕业学生,30岁以上的人员很少到职介所求职。

从输出效益看,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对在晋城挖煤民工的调查,一个挖煤工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爆破、开机等专业人员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除去各种费用后,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是在家乡种地收入的10-20倍。在深圳、一些公司工作的普工年纯收入在7000-15000元之间。从效益比较上讲,外出务工投入少,见效快,收益也十分可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既现实又快捷的途径。年全县共输出5.9万人,创收1.72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33%,年全县输出6万人,创收3.14亿,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7%。这充分说明了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响当当的“铁杆庄稼”,是实现灾年不减收的有效措施,起到了解决失业、促进增收、维护稳定的作用。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从统筹城乡就业的高度出发,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大就业”格局进行统筹安排和谋划,并将劳务输出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一同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并严格考核,使劳务输出工作做到层层有机构,村村有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体系。

二是能人带动发展。据统计,我县6万多名劳务输出大军中,在外从事采矿的大小“矿老板”、“包工头”有200多人,采矿工达2万多人,占劳务输出人员的55%,而他们的收入要占劳务总收入的85%左右,个人月均净收入都在元以上,规模大、效益高、行业集中。务工人员之所以跟着劳务能人走,一方面是同乡,相互信任,出去后有依靠,工作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劳务能人头脑活,点子多,创业成功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他们勇敢地走了出去。劳务能人带动是我县现阶段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式。

三是协会式劳务优势初显。要发展壮大务工领域,成立一定的协会组织十分必要。和的数百群众在市各大街搞清真食品加工,带动了8000多人就业。月在成立的市创业者协会更为我县劳务输出形式增添了新的亮点,实现了一人办店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形象化股份制合伙劳务异军突起。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有钱挣,一些劳务能人首先吸纳当地有头脑群众的资金在外开矿办厂,“入股”的群众投入了资金,自然首先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前去务工,促进了当地的劳务输出,这种模式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

五是返乡创业弥补了金融危机对劳务产业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创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上了回乡创业之路。大坪镇烤烟种植大户王新平,回乡种植了100多亩烤烟,吸纳当地30多人就业。达仁镇玉泉村的鲁远席,去年回乡成立了县鸿鑫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开发三观庙电站,开工后可带动近200人实现就地转移就业。结子乡宁启德,25年来一直在煤矿务工,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月返乡,他租地2.5亩,加上自己的承包地共计5.5亩,政府无偿为他投资钢管、竹材共计1.8万元,帮他建成9个蔬菜大棚,预计今年蔬菜收入4万元。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不仅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更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劳务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组织化输出相对较低,呈“松散”型。据调查统计,200*年全县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仅占输出总量的35%左右,而其余65%则是自发的,在无序的、未经就业培训、随大流式地自发外出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类似“游击队”,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风险较高。

二是输出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呈“苦力”型。全县外出务工群体中,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少,经过培训外出人员比重更小。从业多为采矿、采煤、建筑等劳动风险大、时间长、强度高的工作。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多数从事的是服装加工、电子装配、保安等简单体力劳动或流水线组装,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返乡后创业能力较差。

三是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学有所成后,开始在外地发展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回来创业的较少。

四是有些乡镇和部门重视不够,呈“粗放”型。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极为重视,但个别乡镇领导认为群众对劳务输出积极性很高,把会开好,报表填好就算完成任务。

五是农民工维权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经费投入不足。我县劳务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几乎占到50%,但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在经费投入上差距十分明显,这对劳务产业的发展在考察、调研、开发、基地建设、维权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

发展劳务产业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当前劳务产业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输出组织基地化、流转有序化、产业主导化,把我县劳务产业做大做强。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输出观念。发展劳务产业,不但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许多外出人员经过打工的磨炼,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学到了一技之长,往往成为勤劳致富、振兴本村经济的带头人。实践证明,发展劳务产业,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的是技术和资金,可以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因此,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召开村民大会、劳务信息、请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学艺的现实意义,把“劳务产业”炒热、叫响。在城镇,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破除所有制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放下架子,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在农村,要引导广大农村家庭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的守旧观念,引导好广大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破除“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好”的恋家思想和“怕吃苦、怕受累”的懒散思想,树立“好男儿志在四方,吃苦受累方能锻炼成才”的意识。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在全县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让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2、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构建组织健全、城乡统一、功能齐全、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牢牢将劳务输出抓在手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机关干部、农村能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信息搜集为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基地乡镇三方合作,提高区域劳务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3、完善组织网络,拓宽输出区域。一是建网络、拓市场。要在县内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县里由劳动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中介机构和中介组织,各乡镇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每村有一至两个信息员,负责信息,组织人员。同时,县劳动部门要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使发达地区成为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孵化器”。二是要抓调控、促规范。劳动部门要加大调控力度,强化对劳务输出市场管理,坚持劳动中介组织审批制度,严格劳务收费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务工人员的行为,切实做到培训对路、输出可靠、维权确保。三是常联络、通信息。加强与输出地和用工企业以及在外劳务能人的联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在信息方式上,除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传单、《劳务信息》外,还要将劳务信息纳入村务公开内容,由各乡镇劳保所和劳务信息员负责及时提供和更新用工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第9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一、东海县农村妇女劳动力的现状

调研发现,目前东海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四大特点:

一是总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52.3万人,其中女性劳动力23.8万人,尚有富余劳动力30万左右,其中妇女占了65%,她们多数文化素质低、无专业技能。

二是递增快。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增长较快,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呈现总量逐年递增趋势。

三是岗位少。我县每年有近万名城镇结转失业和转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有7.5万名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工作岗位,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

四是要求高。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推动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针对东海县现状,东海县妇联始终把妇女创业就业放到妇女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创业就业并举、外输内转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为目标,积极争取政策、协调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合东海农村实际的新路子。

一、坚持三个原则,在深化结合中强化农村妇女培训

一是坚持实用原则,注重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为了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县妇联深入平明、黄川、南辰、桃林、洪庄、山左口等乡镇,对广大妇女的致富意愿、需求、适宜项目、产业优势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妇女的培训需求,大力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了妇女培训的参与度。一是开展创业培训。举办了经济管理、营销、创办实体等培训班5期,为500名有创业意愿的妇女提供系列服务;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与农业、劳动等部门合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万余名农村妇女通过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我们还积极争取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券13万元,帮助520余名农村妇女免费学习实用技能;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2007年以来,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讲授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知识讲座20多场次,增强了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举办文明礼仪讲座12场,不断更新农村妇女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动员其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坚持实际原则,注重培训形式与妇女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把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组织农业科技下乡。邀请县农业局的农业科技专家组成农技专家服务团深入农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现场咨询、技术指导服务20多场次,举办大规模的培训5次,有针对性的培训16次。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农业科技流动大讲堂活动。自07年以来,已联合县农业局、县林牧业局组织专家深入到各种特色种养殖集中地举办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优质小麦、脱毒草莓等新优品种栽培技术等十几项重点农业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发放科技资料6万余份,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

三是坚持实效原则,注重培训目的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真正直接受益。同时,我们确立了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努力为农村妇女内输外转提供服务,一方面,一些农村妇女通过外出务工的实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妇女在外务工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搭建三大平台,在拓宽渠道中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一是搭建新科技平台,挖掘传统农业增收潜力。以“三八”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引导农村妇女发展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建立了平明优质稻米、石榴蔬菜、洪庄优质桃等10个“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其中平明镇“三八”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已获批省级“三八”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同时,我们还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质、环保、生态、绿色的种植、养殖项目。对已有的传统产业如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桃林有机食品等引导妇女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搭建强转移平台,带动农村妇女做活“打工经济”。县妇联深入平明、黄川、南辰、桃林、洪庄、山左口等乡镇,对广大妇女的致富意愿、需求、适宜项目、产业优势等进行了调研,为全面开展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2007年以来全县妇联组织和劳动部门联动,集中举办了数10场农村妇女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吸引县内外数百家用工企业参加,内输外转农村妇女6800多人。

三是搭建引项目平台,让留守妇女不出家门也赚钱。以“巾帼服务中心”为依托,发现、引进、推介、整合和扶持了20多个特色手工编织致富项目,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业,提高项目的带动效果,努力形成妇联组织搭台、市场经营运作、妇女广泛参与的格局。县妇联今年将成立手工编织协会,加强组织协调、搞好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协会在招引致富项目、推广致富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从事手工编织生产的农村妇女有5万余人,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还有部分人超过万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充分发挥女能手、女经纪人、“巾帼示范岗”、“巾帼示范村”、“巾帼示范基地”、“三八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在他们中间选择带动能力强的女能人、“三八”龙头企业、“三八”经济合作组织与一批有致富愿望的妇女结成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先进妇女典型与广大妇女群众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更多的妇女创业增收致富,形成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有800多名妇女与各类带头人结成帮扶对子,带动8000多名农村妇女同奔致富路。

三、强化两项举措,在提供服务中引导务工妇女返乡创业

东海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劳务经济一直走在江苏前列。在高峰时,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超过25万人。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招工难、留守儿童等一些经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配合有关部门有效实施回归工程,积极鼓励返乡创业,逐步把“打工经济”演进为“创业经济”。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创业者,授予“创业新秀”、“优秀企业家”的光荣称号;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返乡创业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努力开创“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全新局面。

二是强化创业服务。今年春节前夕,我们与县劳动局、东海开发区联合开展了“筑巢引凤还,致富在家园”活动,组织50多名外出务工返乡妇女代表参观了东海开发区,并进行了座谈。组织了近3000名外出务工返乡妇女参加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为广大妇女繁荣家乡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目前,我县已有6000多在外务工妇女返乡创业,已有800多人成为民营经济的“女老板”。

三、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普及面还不够广泛。虽然妇联千方百计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但由于农村妇女人多面广,且文化层次及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教育培训条件环境差别很大,目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普及面相对不够广泛。

2、农村妇女教育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约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牵涉面广,妇联、教育、科技、劳动、农业都担负着相应的教育职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影响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及合力的形成。

3、妇联工作与广大妇女的就业创业要求还不相适应。妇联作为群团部门,一无职二无权三无专门工作经费,在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上只能做些宣传、发动、引导等工作,对创业女性反映较多的资金、土地等问题还缺乏有效的帮扶措施。

四、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建议

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妇联组织的义务。通过深入调研,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有以下几点思考。

1、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来料加工业是加快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妇女致富新门路的新探索。一是大力培育经纪人,拿到单子。依托市场、企业和能人,敏锐捕捉市场信息,经常组织一些设备依存度低、技术含量不高、具有手工劳动特征的产品单子,这类产品技术容易掌握,不需要专门投入很大的资金,特别适宜农村妇女在兼顾家庭劳动的同时增加致富门路。二是组织千家万户,拿出产品。发挥妇联群众团体优势,通过“双学双比”这一载体牵线搭桥,把妇女组织起来,教育她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增强勤劳致富观念、履行合同观念、注重质量观念等,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接受的任务。三要加强扶持,做大产业。在重点开发来料加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广辟就业渠道,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妇女就业的家政、绿化、卫生等其他领域的工作岗位,发展农业加工企业、兴办“妇字号”加工点,创办“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以家政服务业为龙头,发展便民服务业,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努力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