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

第1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很多人都愿意养宠物来陪伴自己。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近几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原来动物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去基层的单位具体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现在更多的是在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或者是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这方面。

毕业后,跟专业挂钩的职业有很多。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它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主要是与动物医疗机构有关,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兽医管理与业务部门、动物诊疗机构、动物生产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管理与技术服务、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第2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模式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但是,目前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多地借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主要表现在:(1)培养定位方面,不能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区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本质区别,前者主要是培养特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后者主要是培养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研究型人才,重在学术创新。(2)课程设置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趋同。出于对现有教学资源的考虑,兽医硕士的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基本上与学术型课程相同,专业硕士的实践特点和职业特点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实践课程缺乏完整、系统的学习和锻炼。(3)实践教学方面,缺乏稳定的培养实践基地。系统有效的专业实践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建立起与培养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兽医硕士培养实践基地,为兽医硕士完成专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一、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培养特色

吉林大学兽医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政府创办的北洋马医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组建成为中国人民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军需大学。2004年原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兽医教育的摇篮,她开创了我国兽医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兽医专业人才,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吉林大学在立足于兽医高层次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兽医教育经验,确立了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即着力于培养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熟悉我国兽医事业的现状,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经过六年多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兽医职业为导向,以企业课题为依托的模式,从根源上保证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方向的正确性,在培养环节上强化导师指导角色从研究型到实践型的转变,实现研究生提前进入企业选人育人的发展型人才需求计划,建立起实践选题―学校培养―企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吉林大学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了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吉林大学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时间、论文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等环节,其中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兽医硕士课程设置的必修环节,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年,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于6个月。在兽医硕士中期考核阶段,规定了由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共同参与、研究生院负责监督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确保兽医硕士完成合格的专业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得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据可行,从制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与考核标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专业实践,确保兽医硕士的培养质量。

三、改进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调动培养单位、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符合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既有前沿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巩固兽医硕士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也有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践课程,强化兽医硕士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还有针对性强的专业选修课,满足兽医硕士的职业方向需求,扩充职业知识储备。引导教师根据兽医职业背景的特点组织授课内容,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对于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一方面遴选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和指导,使学生构建起合理的兽医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聘请相关企业、管理部门高水平的专家开设学术前沿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职业领域的知识纵向加深。同时,学校根据《吉林大学校外合作导师聘任办法》,在兽医硕士培养实践基地选聘了近20位校外合作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专业实践方案,具体负责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确保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兽医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心所在,而加强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吉林大学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注重专业实践训练,进一步深化与兽医行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实践基地可以在校外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全面学习产品生产制备的各个环节、前期的研发策略、报批质量检验的要求、产品检验、生产基础设施保障等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进一步明确专业实践要求,保证专业实践质量。兽医硕士需要按照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共同制定的专业实践计划进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吉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登记表》,由校外合作导师及校内导师签署意见。每年定期组织由兽医硕士、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共同参加的专业实践报告会,对兽医硕士的专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学校通过与兽医行业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并对专业实践加强过程监督,促进了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六、引导参与企业课题,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3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83-01

随着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紧接着,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继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建设,但截至目前,仅有上述2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那么,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有何区别和变化,值得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不断思考。笔者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现将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1 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教学导向

2009年,农业部在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执行。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增设水生动物类。我国的执业兽医体制正在与国际接轨[2],培养与之适应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的责任。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应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作为一定导向,并与之适应。

此前,大连海洋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适于本科生教学,更无法贴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针对以上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教研室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级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希望通过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2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是兽医免疫学还是水生动物免疫学,其基础理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主要来源于目前完善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然而,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于人类以及家畜,其差异十分明显。笼统地照搬人医以及兽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应用于水生动物医学的免疫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为初学者打好理论基础,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提高。

为此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的讲授过程中,在借鉴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特色,详细讲述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动物免疫学特点,以及其免疫学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应物种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综述。当然,有学者认为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最新研究的讲解更适合研究生教学。但笔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度总结,合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生活,并非笼统照搬实验结果和学术概念,会取得较好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研究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要求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

3 采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水生动物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厌倦、懈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正式课程授课之前,需要提前让学生复习基础生物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理论时,引入目前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利用灭活疫苗来防控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在注射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灭活疫苗后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应答进行拓展讲解,以及引入鱼类的主要抗体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等。

通过引入实际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探讨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抽象的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W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体会到免疫学的实用之处和独特魅力。

4 利用互联网思维,引入微课教学

伴随数字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教育资源程度日益提高。其中“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精强、主题突出[4]。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自主学习的时间远多于课堂时间,利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顺应当前高教改革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水生动物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目前,笔者通过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更容易掌握的微课形式,利用碎

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在讲授鱼类适用性免疫系统时,由于学生学习了鱼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M的微课视频,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形式非常新颖,学生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鱼类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各种病害频发,免疫防治目前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热点,被认为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6]。可见,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水生动物免疫学方向的专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专业的迫切需求下,构建更符合实际、更高效的专业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专业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就业能力,是目前相关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10]。

6 参考文献

[1] 韩存志.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73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3):5-8.

[2] 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3):99-101.

[3] 温建新,任慧英,刘文华,等.应用型高校兽医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0-5341.

[4] 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1):48-51.

[5] 李文坚.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31-232.

[6] 肖克宇.水产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 王蓓,王忠良,蔡双虎,等.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色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71-73.

[8] 王蓓,鲁义善,蔡双虎,等.英国《动物免疫学》教学模式对我国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6):1-3.

第4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许多猪场认为兽医诊断是服务于科研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兽医诊断的更大价值在于分析疫病流行趋势,进而指导猪场防疫,优化生产效率。”广州悦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立辉如是说。

2013年,美国等地暴发流行性腹泻(PED)疫情。美国农业部实验室网络每周更新的疫情进展,为评估疫情严重程度、预测生猪市场变化带来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有关各方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供了准备时间。而这一系列准确高效的连锁反应的前提就是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虽然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在国际养猪业早已成为普及的常规技术,但国内许多养猪人对此依然很懵懂。

广州悦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和预防的企业,在兽医实验室诊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为兽医诊断机构提供高速高效、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便捷简易的检测产品及试剂,同时协助研发定制检疫检测的新产品。近日,悦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立辉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就兽医诊断试剂在国内的存在、使用现状做了介绍。

《兽医导刊》:曹总,您是生物医学专业出身,创业之初为什么选择了兽医诊断试剂盒这个冷门项目?产品又是如何选择的?

曹立辉:(兽医诊断)试剂盒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朝阳行业,虽然它的市场容量完全比不上疫苗,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养殖量来看,检测市场潜在需求很大。从产品本身来看,国内自主研发的优秀产品相对较少,其实技术方面是比较开放的,主要是国内一些厂家不太注重,把精力放在做疫苗上。而国外好的厂商就那么几家,我们经过比较选择更适合中国本土养殖现状的“韩国安捷”试剂盒。

首先我们考察的是供应商的市场敏感度。因为疫情变化很快,是否具备在短时期内推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日韩公司在市场灵活性方面优于欧美公司,技术储备也很完善。另一方面同在亚太地区,疫情动态比较同步,检测符合率的要求更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兽医导刊》:以往提到实验室检测,都是科研单位或高校来完成的,这种“高大上”的技术和猪场生产有哪些关系?

曹立辉:随着猪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大家的一些观念有所改变。关于如何接种疫苗防控猪病,以前制定免疫程序比较盲目,“随大流”,一套方案大家都用。现在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各场的血清学背景不同,差异化防疫方案逐步被猪场所重视,这就必须依赖血清学检测数据作为基础。有了检测结果作为指导,免疫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免疫效果、提高免疫效率,有助生产成绩提高。而且在疾病诊断方面,病原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可以弥补经验不足造成的误诊。这就好比人去医院看病,都是先检查做诊断,有科学依据再对症下药。

我们的客户群主要是政府兽医职能部门、大中型养殖企业、兽医服务机构、生物制品公司和兽药厂。虽然没有直接服务于猪场,但是这些客户的服务对象无疑都是养殖场。其中比重最大的是政府检测和大型养殖企业。政府检测肩负着监控疫情动态、疾病流行病调查的使命,指导猪场防疫和生产。养殖企业自发的进行血清学监测和自建检测实验室的比重在逐年上升。我们很高兴看到兽医检测试剂盒从实验室走进猪场,走服务科研到指导猪场生产的职能转变,这也见证了中国养猪业理念的变革,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兽医导刊》:据了解实验室检测的费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大超出一般猪场在防疫方面预算,猪场该如何衡量检测费用的投入?

曹立辉:猪场实用的实验室检测大致可分为两类,疾病诊断和血清学监测。

常用的疾病诊断试剂盒有金标试纸和PCR试剂盒(用于病原检测)。金标试纸优点在于临床快速诊断,几分钟出结果,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猪场技术人员简单培训即可自行操作。目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的金标试纸使用最广泛,也是这几种仔猪腹泻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样品的检测成本几十元,因为做疾病诊断,样品数量不需要很多,几百元的投入猪场是可以承受的。快速准确的查明病因,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猪场损失,这在临床上非常重要。PCR试剂盒做病原检测相对成本较高,每个样品需要百元左右,但是在鉴别混合感染方面优势明显。尤其像蓝耳病这种,PCR检测、测序可以明确毒株分型,对了解本场流行毒株和疫苗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血清学监测常用ELSIA试剂盒,为了了解全场的血清学背景,对样本数量有要求,因此检测费用较高,可能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年度检测计划,每年常规检测1~2次,平均到全场每头猪的成本也就几元钱了,但是对猪场防疫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猪场发病时及时做抗体检测,可以了解猪场整体的疫情分布,找到防疫漏洞,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避免疫情扩大,降低损失。同时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找到最佳免疫时机,优化免疫程序,指导疫苗的选择,提高免疫效率。这也是许多疫苗公司和我们合作的原因,整合我们的技术力量,为猪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一些大型饲养企业直接与我们合作,则是将这项幕后的服务转向前台,许多大型猪场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把兽医实验室诊断作为一项常规建设。

另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费用的报价,除了试剂盒本身的成本,还包含了数据分析的人力成本。好的试剂盒确保了样本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猪场情况,如何正确解读和分析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协调解决猪场的实际问题,则需要好的兽医技术人员来实现。

《兽医导刊》:随着国内养猪业对实验室检测技术认识的提高,对试剂盒需求也越来越多,国产试剂盒的研发也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您认为未来检测试剂盒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国产试剂盒的发展瓶颈又在哪里?

第5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目前,由于疾病的肆虐和食品安全的启动实施,给我们的养禽业带来了难以应付的困惑。食品安全自然无需质疑,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民计民生,也是养禽业发展的必由之道。然而,由于某些西药品种的禁用和限用,对于禽病控制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起码从治疗意义上来说是不可否认的。非但如此,就当前的养殖状况,疾病更给我们众多的养殖者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和无奈,而且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存在。鉴于如此状况,养殖者是无法选择的,可就目前的药物而言,对当前禽病的控制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而,中兽药便异军突起,并凸显了它的优异效果。它不但有着食品安全的深远意义,而且对禽病的防和治也都显现出了极大的发展前途。

众所周知,中兽药是由人的中药发展而来,从理论上讲也同样是人用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人的中医理论的针对对象是人,为个体治疗。而我们所从事的是禽、是群体,那么对于群体的疾病控制是否仍然适用呢?这里就需要从这个群体的发病规律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中医的“个体治疗”在养禽业上的理解

虽然同为一个群体,虽然同样有着固定的饲养环境,但是,它们的免疫后状态,以及每个个体的抗病能力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对于疫病侵袭的反应也是有先有后的。当疾病来袭,首先是抵抗力弱的个体会发生疾病状态,而大部分仍处在健康状态。可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原来健康的也会陆续发病,原来发病的,疾病症状会进一步恶化。这样,鸡群所表现的证候严格地讲是不同的,中医辨证也很难取舍,这也似乎给中医中药的应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便是疾病发生的时间不同,即便是疾病发展的轻重程度不同,可在这个群内,疾病的发展过程有一个统一性,也就是说,疾病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趋向,这个趋向也正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许多经验可以告诉我们,鸡群的疾病是以传染病居多(营养性疾病很少发生,这里除外),而传染病在一个群内发生与发展,也经常是以曲线的形式表现。比如,当一个鸡群完全暴露在传染病之内,并且造成了全群的感染;此时,症状的出现从数量上来说会有阶段性表现,也就是曲线性发展。刚开始自然是少数(抵抗力弱的个体),随后才是大群的症状表现。如果疾病继续发展,那么这个曲线形态便会向下一阶段推进,一般来讲这个数量曲线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这便给中兽医的辨证施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充足的依据。

再比如,鸡群新城疫疾病的发生,从开始到死亡可分几个阶段。一是卫气同病(表现呼吸道症状、鸡体发烧等)。二是气血同病(表现发烧、伤阴动血等)。三是阴血耗损(出现死亡)。无论疾病处在哪个阶段,鸡群总会以一定的数量曲线为表现,也就是说从开始少数到大群。这也正如临诊中对死鸡的解剖,运用中医中药也是以死亡病例的前一个证候阶段为主,这也正是当前大群的证候表现。只要把疾病遏制在这个阶段不使之继续向更深发展,那么死亡便会停止,鸡群向愈。这就像是一根链条,只要找准其中主要的一个环节,并把它切断,阻止了疾病发展,加速了正气的恢复,疾病自然而愈。当然,这不单单新城疫是如此,其它的任何传染病也都会有如此的表现。正所谓,堵其一脉则源流不行,不行则净,清平由生,正是中兽医理论思想的体现。

二、中医的“治未病”在养禽业上的理解

中兽医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治未病”说,什么是“治未病”?所谓“未病”也可以理解为未病先防,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理论总结。这就是说,当疾病发生,某脏或某经的阴阳不平衡了,它必定会影响其它脏或其它经阴阳的平衡,或传经、或相乘,这是必然的。那么在治疗本经或本脏的同时,同样应该重视未病的其它经或脏,并同时施以调治“安抚”,此即为“先安未受邪之地”,亦即“治未病”的理论思想。那么它对群体治疗有什么意义呢?由于群体发病的不统一性,大群当前证候的同时,会有少数传经或脏腑相乘的情况出现,那么这个“安”就会体现出一定的治疗意义,虽然为其次,但保护大群是我们每一位兽医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中药对群体的疾病治疗也是有很强的可取性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再者,“治未病”的理论还体现了截流断源的思想,就是从根本上制止事态的发生。因为,动物体是有生命的,疾病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某一脏有病,而这个脏也代表了有生命的整体,疾病也不可能没有发展变化。因此,中医中药的治疗是治其本脏、阻其外延。“治未病”思想其中还有一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先实脾”这是一个例句,也就是从方方面面切断疾病发展的做法,这对群体治疗也是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的。

第6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中职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多数的一线语文教师有着重重困惑: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本文,满足学生基础的文本知识与感悟,又要立足专业,满足学生日后工作发展需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语文教学内容按不同的体裁划章,内容选材和教学目标专业针对性不强。课堂上学生表现活跃,有问有答,但在社会上,学生的表现却迥然不同。在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招来即上岗的“成品型”员工的需求下,如何培养学生就业与持续发展所需的素质能力,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形式。

因此,实施体验式教学,对学生、对教师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生层面来说,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亲历性体验,促使学生将文化、道德等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信心,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职业信念,从而内化为行为,成为自身发展的软实力。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主导的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依,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教师最终所关心的不仅是学生从他的教学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学生的生命意义和持续发展经由他的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具体实施

根据多年担任畜牧兽医专业语文教学,经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发现该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应用写作、社会调查分析等四大块能力现状与行业企业用工需求不一致,甚至与用工需求背道而驰。通过改革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尝试探索实施教师“导”、学生“会”的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亲历及情感体验,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

(一)实施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

创设生动具体的职业岗位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在智慧,引导学生的整体理解和运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例如:讲解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时,创设兽药生产与营销职业岗位情景,每小组分任务,分别扮演购买兽药的顾客、推销兽药的营销员、部门主管,以上角色预设顾客3人,营销员1人及主管1人。通过创设顾客与营销员在一起活动的不同情境,安排“迎接顾客、了解品种、推荐新品、询问要价、商讨价格、请示主管”六个环节,在前一阶段中顾客“说话”,营销员“听话”,进而转入第二阶段营销员“说话”,主管“听话”的场景扮演,提出六个不同情境的问题,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好自己的岗位能力要求,从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

(二)实施项目式体验教学,让学生深刻铭记

项目式体验教学以“项目”为形式,以“成果”为目标,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和探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将畜牧兽医饲料、兽医治疗、畜产品加工等项目运作引入语文课堂,开展探究式、任务式、团队合作式项目体验。例如:讲授应用写作《单据》框题内容时,以简单的书信写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基础的应用写作技巧。一是设计项目。从语言及写作能力的角度,设计3个项目供学生选择:收到饲料厂发来饲料时出具收条、筹备兽医治疗时短缺工具写作借条、进行畜产品加工供货货源不足时打欠条。二是小组分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每组6~8人,确定组长人选及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明确分工。三是制订计划。每小组制订计划,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将所选项目写作的格式进行归纳总结。四是合作探究。小组成员从课本案例、参考书籍、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材料,并撰写项目主题需要的应用文。五是展示成果。小组组长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促进其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六是自评互评。开展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三方开放式评价。项目体验式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完善。

(三)实施竞赛式体验教学,让学生兴趣浓厚

立足90后学生思维活跃,爱闯关,不怕输的性格特点,将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等竞赛方式引入语文教学,融入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点作为辩论、竞赛、知识问答内容,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竞赛中掌握知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泰戈尔《职业》新课学习,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调研、访谈,确定畜牧兽医专业行业发展及就业知识点。从泰戈尔描述的儿童视角,阐释对职业的理解,借儿童的心理表达对职业的认识和看法,表达自己热爱职业、热爱劳动者的思想感情。从文本层面升华到现实层面,提出知识问答竞赛内容要点: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包括社会流行的对畜牧兽医行业认识偏颇的观点:学畜牧兽医就是在猪场挑粪、在鸡场捡蛋、在饲料厂推销、在兽药厂生产…….加工生产一线最辛苦的工作岗位。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前景真如传闻般的一片惨淡吗?从文本回到现实,采用知识问答竞赛方式,突出生本教育理念,侧重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自我思辨能力,辩证看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实现知识问答拓展提升,真正将学习过程中所获感悟指导生活。

(四)实施社会调查式体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语文教学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将教室、校园的关注目光投向社会。拓宽学习渠道,强化语文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进社会,亲历体验。带领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深入到畜牧兽医企业调查,利用网络或者调查问卷形式,引导学生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提高学生日常事务文书写作能力。例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市场新产品调查》提出:假如你是“贵港扬翔饲料公司”的推销员,公司主管安排你去做市场行业的调查。现在请你完成下列工作:调查“喜扬扬系列优奶乐”主要购买群体?为了获得“喜扬扬系列优奶乐”市场销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你如何设计调查表开始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通过引导学生立足专业,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他们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体验式教学营造了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阅读理解、收集信息、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社会调查等能力的内化生成,促进了教师倾听者、组织者、观察者的角色转变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实现语文课堂人人参与、体验人人分享、知识人人获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江澎.在亲历中感悟意义:例说语文活动体验式教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第7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兽医学;传统治疗;预防控制

兽医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他们是针对牲畜疫病的防治的科学,也被称为中国的兽医。中国兽医学拥有很长的发展史,并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它以中医的理、法、药、方及推拿、针灸等技术为支撑,以预防、治疗家畜疾病为主要内容。所以兽医学,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对于落后地区的省和中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兽医学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兽医学治疗的进步

兽医学分中医兽医学和西医兽医学。在现代的兽医学因为西方主流兽医兽药的传入,中国传统兽医兽药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最合适的兽医学治疗方法,还是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取西医兽医学的精华并结合古代兽医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基层兽医,应主动学习、积极把握兽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畜牧业发展。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但其优势互补,每种科学都有其优越性。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西药亦可弥补的中国医药的弱势。因此,基层兽医,既要掌握传统的治疗方法又要掌握西方的理论,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想,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创新,更好地为发展畜牧业保驾护航。

现兽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是如何将古老的理论和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整体提高牲畜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近年来,一些人认识到动物体内的功能运行时环核苷酸过高,动物就有发病的症状。根据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恰同西方内分泌学说相对。同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员还发现,环核苷酸在人类体内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有效地防止动物高血压发生的作用。中兽医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脏腑协调理论,其中,脾和肾是研究的重点。中西医结合,即肾阳虚与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有关,玫瑰花环形成与淋巴功能有关。因此,对症下药,成效会取得显著效果。如脾虚症状,通常四肢无力,畏寒,行动缓慢,与西医相结合,可见动物的新陈代谢减慢,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肠绒毛上皮细胞敏感性增加,小肠绒毛较短。运用健脾的药物可增强疗效,治疗效果良好。

在某些情况下,传统兽医学,从理论上讲,也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辩证论和理论为动物血瘀精神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有一些不治之症,中国传统兽医坚持用扶正固本的中药辩证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动物进行治疗。

二、传统治疗方法

中兽医学理论和兽医针灸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所谓针灸:既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相得益彰。针灸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整体的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针灸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多应用针、电针、激光针灸、水针剂、电子捻针和微波针,来治疗牛、马、蛇、猪、羊、鹿、鹅、猫、狗、猴子、兔子和其它动物的疾病。因此,针灸在临床应用范围上不断扩大,对一些疑难杂症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兽医从业人员现在尝试给动物做手术,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国内和国外的专家高度的关注。在有效穴位和配穴的寻找,针麻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刺激参数的筛选,有关仪器的改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表明,疼痛阀在不同种类的动物是不同的,并且其穴位也是不同的,所以针刺麻醉成功的关键点就是确定穴位这个步骤,它是用于治疗动物疼痛的基础。部分针灸麻醉可取得与吗啡相同的效果。药理分析表明,许多兽医学研究是适宜供临床使用的。可以说,传统兽医学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基础的化学、药理及临床三者的结合。

三、传统治疗的成绩

第8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自建校以来,我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每年招生1—2个班,累计为我县培养了一千多名畜牧兽医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适应农村的高素质劳动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渐减少,而且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成绩不理想。与此同时,我校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质量不高,造成恶性循环,招生难度加大。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农业资源优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养牛业、养猪业发展得也非常迅速,实用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我们的招生量却出现了退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从事畜牧专业教学的教师深思。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畜牧兽医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从畜牧兽医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畜牧兽医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专业技能尚不能满足专业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但毕业时间早,专业理论水平已不适应当前畜牧兽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对口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种田”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实习条件差。

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没有实习场地,学生难以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注重技能“专才化”。

当前中等专业学校畜牧兽医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注重技能“专才化”的现象。当今社会及产业需要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而中等专业学校畜牧兽医实践教学往往只注重以行业技能等级证为标准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技能专才化,而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时,面向社会,虽有证书,但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却相对不合格,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生源不足,学生文化基础差。

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软硬件不足、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学生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畜牧兽医专业做为“农”字头专业,相对来说脏而累,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降低门槛,实行免试入学,这样一些未能进入好一点中学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形成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招来的学生基础更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打铁还得自身硬”。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为此,学校可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现代化养殖场或兽医站去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

(二)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

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

第9篇:中兽医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职业素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培养的目标

如今,我国畜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现代畜牧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包括管理、经营、职业意识、遵纪守法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是一个只懂得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率。

1.2培养的意义

职业规范、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形象以及职业能力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专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学生可以在畜牧兽医类企业立足的基本;二是所具备的隐性能力,即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意识等,这些内容主要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总之,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今,中职生大多都是“0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些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普遍存在厌学、自律性差和时间观念薄弱等,同时也不愿吃苦,缺乏责任心与合作意识。对于他们而言,中职阶段的生活只是换了一个环境享乐,并且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很多认为将来不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加之社会不太认可,他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职业认同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另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即便家长与教师说得正确,他们也会反着来。中职学生往往会比较难管理,也就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畜牧兽医专业受到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在招生方面会有一些困难,加上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师资队伍不齐等因素,使得很多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只会关注到学生的基本技能,而在职业素养方面就存在着重视度不够的情况[1]。同时,很多班主任,为了应付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检查,过分强调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也无法适应职场,很多学生就会换工作或者改行。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相关企业与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重视,相关的中职学校应该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及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首先要从课程体系的优化入手,将诚信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责任意识教育等内容融入到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之中,同时要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其中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职业能力涉及畜牧兽医专业基本的知识、技能和顶岗实习能力;职业意识教育涉及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则涉及企业入职培训、企业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角色意识训练等。只有明确教育教学的内容,才可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2]。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3.2.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

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应先建立一个可行的培养模式,例如某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就依托当地的一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了职场环境,并基于当今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先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到企业见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年上学期,在校学习主要针对单项技能的实训,并在企业进行单项技能的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态度;到第二年下学期,则进入到企业进行轮岗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第三年是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这种“阶段式”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也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3.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

在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以及纪律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他们的学习以及成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班级管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班级的企业化管理,这对于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企业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班级当作一个企业进行运行管理,通过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可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渗透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名称来命名班级,如诚品人才培育班、铁骑班等。

3.2.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

在教学中,需要有客观、完善与科学的评价方案,以此来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构建相应的评价方案。不过,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案不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评价方案要参照企业的评价方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员工发展的量化考核方案,主要考核学生员工的能、德、勤、绩,其中“能”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实训中的表现、在学生会以及班级事务中的表现等;“德”主要包括工作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勤”主要是指出勤的情况;“绩”则是从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技能比赛等方面来评价。基于上述4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来建立常规的管理机制,形成“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的机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所以,对于相关的中职学校而言,既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