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

第1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 0131-02

小儿高热惊厥主要发生于儿童时段,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1],因此当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状况要及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诊治,确保儿童安全,若不及时诊治,极易留下后遗症或因反复惊厥而造成脑部受损等状况,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的智力发育[2]。据调查了解所得,高热惊厥现象其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个月到5岁,高热在12 h内发生,可达到39~40 ℃以上,由于小儿高热惊厥这一病况与儿童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得到了诸多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重视。为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分析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护理资料,并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的合理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4例,发病年龄1岁及1岁以下的有20例,1~3岁有27例,3~6岁有4例。根据小儿高热惊厥针对标准该院51例小儿患者均属于此状况。

2 护理

2.1 护理治疗

2.1.1 抗惊厥 当儿童出现小儿高热惊厥现象首先要对其进行抗惊厥治疗,原因在于过度惊厥会导致儿童大脑损坏,进行抗惊厥治疗首选药物为巴比妥钠5~8 mg/kg肌注,若惊厥状态一直持续,应首选安定原液1~0.3 mg/kg缓慢注入小儿体内,要求该原液每分钟不得超过1 mg,若出现不良状况,应在20 min后重复注射,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小儿的呼吸状况。

2.1.2 药物退热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高热治疗,应肌注复方氨基比林、酒精擦浴、小儿口服百服宁或者将安乃滴至鼻中,用10%水合氯醛0.5~0.6 mI./kg加生理盐水30~50 mL的药物比例对小儿进行灌肠治疗,至于小儿高烧持续不退状况应按照亚冬眠病状进行治疗。

2.1.3 吸氧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常出现缺氧状况,对于这一状况,要进行及时吸氧操作,氧流量应控制在0.5~1.0 L/min,经由鼻导管吸入。

2.1.4 防止脑水肿 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状况应及时诊治,小儿频繁惊厥或者惊厥时间过长,并伴随具有意识及呕吐现象,应选择地塞米松2~5 mg/次静注,与此同时辅之以20%甘露醇0.5~1.0 g/kg静滴。

2.2 护理体会

2.2.1 保证呼吸道通畅 当儿童出现小儿高热惊厥状况时,医护人员快速解开小儿衣扣、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利用医疗工具吸出儿童咽分泌物,同时托起小儿上颌,此做法为了避免小儿患者因舌后坠而导致停止呼吸。其次应用纱布放于上下齿之间,防止小儿因疾病咬伤自己。

2.2.2 高热降温护理 长时间高烧对小儿脑部具有一定的损坏,应遵循医护人员嘱咐采取物理降温的手段,具体操作为用温水子头部湿敷,并用35%~45%酒精擦拭,该做法是应用酒精蒸发散热的功能性。

2.2.3 及时用药 当确诊患者为小儿高热惊厥状况时应及时予以药物治疗,治疗之前首先要建立静脉通路,运用抗维生素、纠正酸中毒等药物,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快速治疗,使小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对于病状严重者应使用首选药物进行病情控制,若持续抽搐惊厥,应在6 h后重复使用药物。

2.2.4 止惊 按压或者针刺合谷穴及人中穴,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达到止惊的目的,当然在该操作中要辅之以药物,首选药物注射量控制在0.1~0.3 mg/kg,利用肌注或静推的方式缓慢注射,以免影响小儿呼吸状况。

2.2.5 口腔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口腔护理是其重要内容,加强口腔护理,需要医护人员保持患者床单的平整、干净及干燥性,同时要保证小儿患者衣裤的整洁性。小儿高烧时期口腔黏膜极易干燥、受损,从而引发口腔炎。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医护人员应利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小儿口腔内部。

2.2.6 加强防护 小儿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病状时,常常会发生抽搐,为了保证小儿抽搐不坠床,应全面完善医疗设施,加强床档。除此之外,要保证病房安静,禁止大声喧哗,以此来减少对小儿患者的刺激,使小儿患者积极投入治疗,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2.7 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应对小儿高热惊厥病症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查阅。其中应记录小儿高热惊厥的在一定时间内的发病次数,随时观察小儿患者呼吸、体温、脉搏、意识、瞳孔及面色,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得知脑水肿早期症状。

2.2.8 饮食指导 小儿高热惊厥病状,需要药物及饮食的综合调节,在饮食上医护人员因给予小儿患者正确引导,为之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菜色应较为清淡,比如鸡蛋、燕麦、及藕粉等食材,其次要鼓励小儿患者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帮助小儿患者退烧。

2.2.9 健康教育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小儿成长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向家长介绍防治常识,正确引导家长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护措施、用药常识及疾病知识等因素。

3 结果

该院运用上述护理治疗手段,51例小儿高热惊厥病状患者均痊愈出院,该院为了确保小儿患者的安全,对51例所有小儿患者实行电话跟踪,痊愈1年时间内48例小儿完全痊愈,2例在此期间发生1次高热惊厥,2例发生3次惊厥。由此可见及时进行护理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小儿高热惊厥病状的再发生。

4 讨论

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与饮食治疗,两者在小儿患者高热惊厥症状诊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是否能够痊愈[3]。根据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明确小儿病因后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治疗,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小儿患者得以快速痊愈,不影响其智力成长。此外,在临床护理中要把握合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措施准确无误,不然很容易造成小儿高热惊厥的再次复发,降低小儿智力。引导家长对儿童做好疾病防护工作,从根本上防止小儿高热惊厥病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全姬淑,刘燕,于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3,1(20):121-122.

[2] 张灵先,刘芳华,付庆华.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志,2012,9(28):48-49.

第2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anuary 2015 emergency patients of 3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the patients in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ing the febrile convulsion routine nursing and emergency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convulsions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and so on and so forth.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3.3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patients' febrile convulsion care, help children with treatme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Children high fever;Convulsion;Emergency care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儿科的急症,主要表现为小儿的热性惊厥,面部和四种肌肉阵发性抽搐,还伴有双侧眼球上翻、凝视、直视和神志模糊等,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1]。由于小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全,由发热导致的小儿脑组织内运动神经细胞出现异常放电,引发惊厥,其发病率是成人的10~15倍[2]。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患儿体温升至38.5~40.0℃时,会发生突然惊厥,当持续时间过长或未及时救治时,患者会出现反复惊厥症状,严重的脑缺氧会造成智力下降,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3]。下面对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高热惊厥护理对患者治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实验组男8例,女7例,年龄0.5~6岁,平均(2.78±0.74)岁;对照组男6例,女9例,年龄0.5~5岁,平均(2.64±0.7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纳入标准[3] 符合高热惊厥临床诊断标准,表现为体温升高、焦躁不安、意识迷糊,严重者面色青紫、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法性痉挛,眼球上翻或凝视。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即患者发生惊厥时将其放置平卧位,解除衣服和裤子束缚后,清理呼吸道,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床档拉起,防止发生坠床;抽搐严重患者可将纱布至于口中,防止咬伤舌头。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针刺患者人中、涌泉穴和谷合,及时止惊;使用镇静剂,可行50mg/kg水合氯醛灌肠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血管弹性较好的位置埋置留置针,便于急救用药;出现反复惊厥的患者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在30min内滴注完毕;采取温水擦浴的方法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退热剂辅助退热;患者高热出汗较多,护理人员注意及时更换潮湿的病号服,出汗较多时给予补液治疗;治疗给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准备好急救药物和仪器等;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多饮水。

1.4疗效判断 护理后患者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①显效:患者惊厥症状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未有并发症发生;②有效:患者惊厥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未有并发症发生;③无效:患者惊厥症状未消失,仍为高热状态,各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多发于4~6岁的儿童,其发病率可达5.0%~8.0%。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其惊厥阈值较成人低,所以小儿受到高热惊厥影响对自身神经系统的造成高热刺激后,神经细胞出现的异常放电反应会出现惊厥现象[4]。

第3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惊厥; 急救; 护理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1]。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有时发作持续超过30 min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称为惊厥持续状态。

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小儿惊厥患者,其中男46例,女20例,最大的13岁,最小的1个月,因呼吸道感染伴惊厥的56例,有癫痫病史的3例,颅内出血的3例,中毒性脑病2例,低钙抽搐2例。

2 结果

患儿经及时的抢救、吸氧、控制惊厥、抗感染等对症护理及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治愈出院。除有癫痫病史的患儿留有后遗症外,其他均未留有后遗症,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急救措施

3.1.1 防止窒息 患儿发生惊厥应就地抢救,保持镇静,切勿大声喊叫或摇晃患儿,因为轻微的刺激都会延长患儿的抽搐时间,所以必须保持安静。立即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以防止衣服对颈胸部的束缚影响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误吸引起窒息[2]。

3.1.2 控制惊厥 惊厥的首要处理措施是控制惊厥。可通过针刺人中、合谷穴。仍不能止惊者,首选安定每次0.2~0.3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直接静脉注射速度为1 mg/min,用后1~2 min生效,对安定药物敏感者注射过程中即可缓解;还可用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每次0.5~0.6 ml/kg,常用于1岁以内的患儿。

3.1.3 迅速吸氧 流量0.5~1 L/min,对1岁以内的患儿给予面罩吸氧为佳,较大儿给予鼻导管吸氧,可及时改善缺氧症状,减轻脑水肿。

3.2 护理措施

3.2.1 一般护理 患儿发生惊厥时,要加强安全防护。发作时在上下磨牙处放置牙垫或压舌板,以防止舌咬伤;应拉起栏杆并夹置棉垫,同时移开床上硬物,防止患儿抽搐时造成损伤;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及时移开可能伤及患儿的一切物品,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并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防止皮肤摩擦受损[1]。对有可能再次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3.2.2 对症护理 对惊厥的性质应予鉴别,并给以针对性护理。高热惊厥,多见于1~3岁患儿,呈高热病容状,体温达39~41℃。这种情况采取的首要措施是物理降温。先用温水擦浴,效果不佳再选用30%~50%酒精擦浴,也可在颈部、腹股沟、腋窝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在额头上置冰帽(避免冻伤),必要时物理和药物降温联合应用,以减轻脑代谢和脑水肿,防止发生抽搐。注意降温不可骤降,以免发生虚脱,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癫痫和脑部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除给予抗感染和止惊处理外,应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窒息时给以高流量)以缓解缺氧症状。

处于昏迷状态的患儿,各种反射迟钝,痰液等不能自行排出,在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遵医嘱给以吸氧、吸痰也可帮助刺激喉反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以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3.2.3 基础护理 高热患儿体温逐渐降低时出汗多,应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衣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环境安静;鼓励患儿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饮食宜清淡,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于营养饮食。

3.2.4 药物护理 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应严格遵医嘱在指定时间内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按0.25~0.5 ml/kg使用)一般在30 min内滴完,使用过程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即刻用20%普鲁卡因封闭,禁忌热敷。使用抗惊厥药物时,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过程中观察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用10%的水合氯醛灌肠时,应用蒸馏水稀释1~2倍,尽量保留1 h以上,以达到药物吸收。

3.2.5 心理护理 帮助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调适,向他们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尤其是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介绍患儿的病情、预后估计及影响因素,及根据不同的病因家长应采取的正确处理办法,多给他们心理支持,提高应对能力,使之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对年长患儿在发作后尽量安排单间,使之醒来后会感到隐私被保留,避免失控感和自卑心理产生。

3.2.6 健康指导 出院时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处理,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对癫痫患儿应嘱咐家长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不能随便停药,以免诱发惊厥;告诫家长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平时注意预防感染,特别是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对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嘱咐家长日后利用游戏的方式观察患儿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给与治疗[2]。

对发作惊厥的患儿应迅速控制惊厥,惊厥缓解后需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及不必要的检查,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囟门及神志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惊厥患儿常有反复发作史,家属应注意小儿饮食起居,了解惊厥的基础知识,平时做好保健,减少发热,指导家属掌握高热物理降温方法及止惊的紧急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人中、合谷等)。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259.

第4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高热惊厥 小儿 急救护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24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26-01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发病率较高约为5%-8%。患儿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月-6岁之间。常伴随体温的骤然升高发作,发病时患儿体温可高达38.5-40℃。该病多由细菌性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另外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很欢快,严重时可因呼吸道痉挛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若治疗不及时导致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诱发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受损、对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患者100例,均因突发性高热惊厥就诊于我院。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6月-6岁。体温38.8-40.5℃。诱因:上呼吸道感染者74例(病毒性33例,细菌性41例),胃肠道感染者21例,病毒性脑膜炎者5例。临床表现:发生惊厥时患者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强制性痉挛,伴有斜视、意识丧失等症状。发作间期恢复正常意识状态,不伴有意识障碍。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应激措施 患儿惊厥发作时应取平卧位,立即为患儿松解衣袋扣,使其头偏向一侧,并保持呼吸道畅通,以防止呕吐物及痰液吸入肺中而出现窒息。为防止惊厥发作时患儿咬破舌唇,应用包有纱布的压舌板垫于小儿上下唇之间。另外使患儿手握软卧或使用约束带,以免患儿对自身造成伤害。必要时采用刺激相应穴位(人中穴、合谷穴),缓解惊厥的发作进展。

1.2.2 药物治疗 对突发惊厥的患儿,首选方法为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8mg/kg/次,还可选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安定0.2mg/kg/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惊厥反复发作史者需尽早使用药物控制惊厥。部分患儿因外周血管较细,静脉注射困难,可通过直肠注入安定注射液,用药剂量为0.5-0.7mg/kg/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于5分钟后重复注入。

1.2.3 辅助治疗 对于惊厥发作患儿采取适当辅助措施,可加速惊厥的缓解。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有:(1)吸氧:惊厥发作时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对氧的需要量增大,应为患儿及时提供呼吸机等。(2)降温: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降温:用毛巾浸水拧至不滴水,放至患儿额部;将冰枕用毛巾包好放在患儿头部;或用酒精过温水(水温32-34℃)反复擦洗患儿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擦拭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意识及面色等全身状况酒精檫浴现在已经不用。与此同时可适当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3)支持疗法:补液、补酸抗感染治疗。(4)穴位治疗:针灸或按摩人中穴或合谷穴等穴位。

1.2.4 心理干预 对患儿实施及时救护,操作时做到准确熟练,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情绪,增强其自信心,以便配合救治。

2结果 经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所有患儿的病情均于5-10min内得到有效控制,3-8h内体温恢复正常。脑电图恢复正常,常规检验项目将之正常值。其中94例患者住院期间彻底治愈;6例病情好转,经长期治疗后治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及并发症。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指体温骤然升高或持续高热(>39℃)时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骨骼肌痉挛性收缩,双眼斜视、凝视或上翻,并常伴有意识丧失,呼吸短时停止,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等反应的一种疾病。小儿易发生高热惊厥,这可能是与大脑皮质功能属树突、轴突分支及神经髓鞘未发育完善,抑制型性神经递质不平衡血脑屏障的屏障功能较差,水电解质代谢机制尚不完善,易发生紊乱有关。而高热时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生改变,神经系统及机体内环境也发生相应变化,极易引发惊厥的发生。

惊厥发作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进行救助。快速止痉是该治疗该病的重点。本组采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安定,两者均为抗惊厥的首选药物,用药效果明显患儿痉挛现象得到缓解。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患儿的药物反应,随时记录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生命指征。观察并记录惊厥发作的类型、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伴发症状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另外研究表明刺激人中、合谷、内关、涌泉及百会等穴位能有效缓解抽搐程度,这与本组针灸或按摩人中及合谷穴辅助治疗惊厥的原理相符。惊厥发作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呕吐、腺体分泌物增多等,为防止呕吐物进入肺内,发生窒息,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立即为患者松解衣物, 取侧卧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等措施。为防止患儿咬伤舌,可用包有纱布的压舌板垫于小儿上下唇之间,对于牙关紧闭者应尽量避免损伤牙齿。由于高热是疾病发生的诱因,因此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应加强高温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多低于6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抵抗能力较差,首选降温方法为物理降温,本组采用温水、酒精擦拭及冰枕降温等措施,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一般不推荐使用药物降温,特别是水杨酸类药物。

为了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①加强对小高热危害性的宣传,告诫家长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必须及时到医院就医。②对于具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嘱家长备好体温计、止痉药、压舌板、退热剂、等急救必备物品,一旦发现小儿体温在38.5℃左右,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③为增强患儿的体质,嘱患儿加强体育锻炼;对于上不能自主活动的患儿可由家长辅助进行。④按季节变化规律适当增减衣物,平时注意室内通风在流感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进行活动。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诱发高热惊厥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采取及时救治可取的良好效果,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降低该病发生率关键在于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冯晓,曾琼.小儿热性惊厥转归与预后分析[J].浙江医学,2008,30(12):1355-1356.

[2] 薛春琴.儿童高热惊厥78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1046-1047.

第5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热性惊厥;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5―01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1]。因此,及时抢救、积极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热性惊厥患儿,应用罗伊适应模式(Roy Adaptation Model,RAM)对对患儿进行评估找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刺激和相关刺激,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问题确定、目标建立和干预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患儿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4.4岁。78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

2 方法:根据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患者进行评估、并按其所诊断出的结果,建立护理计划。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儿进行评估详见表1。

3 护理:

3.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经评估诊断患儿有以下不适行为:①急性意识障碍;②有窒息的危险;③有受伤的危险;④体温过高;⑤恐惧、焦虑(家长);⑥恐惧(小儿);⑦知识缺乏。

3.2 护理目标:①缓解抽搐,恢复意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③防止碰伤、坠床,防止舌及口唇咬伤;④1小时体温降至38℃;⑤减轻家长紧张焦虑感,并取得信任;⑥消除恐惧,配合治疗;⑦了解疾病基本知识。

3.3 护理措施:①按压人中止惊,通知医生。②患儿发作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打起床栏,床栏两边分别放一软枕。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托起患儿的上颌并用舌钳将患儿舌头拉出避免舌后坠而导致窒息情况出现或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患儿的上下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④卧床休息,惊厥时给予吸氧5L/min。无论患儿有无紫绀,都应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防止脑缺氧导致脑水肿。⑤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在输液区发作的患儿马上转到抢救室,并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⑥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观察患儿用药后有无呼吸抑制。⑦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尿量、抽搐的程度[2]。⑧室内保持空气流通。⑨关心患儿,抚摸头部,态度和蔼。配合治疗时给予赞美并奖励小贴纸。⑩了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恐惧状况,告知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并给予耐心疏导与安慰,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使其掌握惊厥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降温的目的。一旦患儿发生惊厥,指压人中穴,保持安静,发作缓解时迅速送往医院。

4 结果

78例热性惊厥的患儿在急诊科期间,笔者通过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实施各种措施,顺利完成各项护理目标。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急诊热性惊厥的患儿,能快速及较全面评估病人。此组病人全部均在急诊科处理后,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送到病房住院。

5 体会

通过RAM不仅要对患儿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同时也考虑到患儿家长因素,患儿家长的思想情绪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患儿的康复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还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患儿发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可及时了解儿病情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患儿高热状况,从而避免高热再次诱发惊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环境护理可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从而减少了外界刺激;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及急救处理方法,从而降低患儿复发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第6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高热惊厥;小儿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病发时,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少数也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持续数秒到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本科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分析患儿的个人信息、患病情况、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信息,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中,男童49例(占70%),女童21例(占30%),6个月-1岁的儿童24例(34.29%),1岁-3岁的儿童39例(55.71%),3岁-6岁的儿童7例(占10%),惊厥时体温40.0℃13例(占18.57%)。

1.2 方法

1.2.1 控制惊厥 病发时,马上用拇指掐压患儿人中、河谷等穴位,马上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首选地西泮,0.3-0.5mg/kg/次静脉缓慢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钠5-10mg/kg/次肌内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0.4-0.6ml/kg/次。

1.2.2 控制高热 可用物理降温方法,也可用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方法: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后为双侧腋下、腹股沟处,头部给予冰袋或冰帽冷敷,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其耗氧量,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脑组织的恢复,用酒精擦拭额部、腋下、等大血管处,以利于迅速散热,达到降温目的。药物降温方法:肌注柴胡,氨基比林,直肠给予小儿退热栓等。

1.2.3 病因治疗 对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引起高热惊厥的患儿,如明确为细菌感染,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霉素类药物治疗;对因急性肠炎、急性肾盂肾炎引起高热惊厥的患儿,应选用第三代头孢霉素或哌拉西林等半合成青霉素治疗。

1.2.4 加强护理 病发时,马上把患儿放在床上,在床边放置护栏,防止患儿坠落,去掉枕头,令患儿采取平卧姿势,将头偏向一侧,揭开衣领、纽扣,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患儿高浓度给氧,一般为3-5L/min;如果患儿牙关紧闭,应放置牙垫,避免咬伤舌头;如果患儿窒息,应立即实行人工呼救等抢救措施。

2 结果

经有效治疗,7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经1a随访未出现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是成人的10-15倍。对高热惊厥患儿应立即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使患儿体温逐步恢复正常、控制惊厥措施,使患儿快速恢复正常、治疗病发诱因措施,防止患儿短期内再次病发、加强护理措施,使患儿更早康复。患儿高热会进一步加重痉挛,增加脑耗氧,引起脑水肿,所以应及时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但不能降温过快,降温过快有可能导致患儿虚脱及休克,所以在降温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患儿有无大汗淋漓,面色改变现象,以避免降温过快,降温时还要注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营养及水分,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惊厥对患儿的身体影响较大,会影响患儿的正常呼吸,从而减少了患儿的供氧量,并且患儿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会消耗大量的氧,引起脑缺血缺氧后导致脑细胞酸中毒,代谢紊乱及脑水肿,可应用20%甘露醇0.5-1.0g/kg静滴治疗脑水肿,高浓度吸氧也可减轻脑水肿。惊厥持续时间越长,脑缺血缺氧损伤的程度越重,脑水肿越重,而脑水肿加重后可出现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危及生命。同时脑水肿也可促进惊厥加重,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最短时间内控制惊厥是减少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关键所在。我科联合使用地西泮及10%水合氯醛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惊厥效果。高热惊厥一般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肠炎、急性肾盂肾炎等诱发,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针对诱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患儿短期内再次病发。高热惊厥患儿会出现呼吸不畅、缺氧、意识障碍、四肢僵硬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增强对患儿的护理工作。

高热惊厥患儿大多预后良好,但据统计,有2%-5%的患儿会发展为癫痫,高热惊厥复发次数越多的患儿,其发展为癫痫的概率就越大。而小儿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所以家长也就是最有可能面对小儿惊厥的人,所以一定要对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向家长讲明需要做到的有关预防措施,例如家中常备一些退热药、抗惊厥药,动态观测体温变化,一旦出现高热,应用退热药物降温,防止诱发惊厥出现,向家长讲明当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高热惊厥一般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肠炎、急性肾盂肾炎等诱发,所以平时应注意卫生管理,饮食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对病毒的抵抗力,预防惊厥的发生和复发。

参考文献

[1] 闫彩霞,韩俊昌,白全召.小儿热性惊厥65例诊治体会[J].中外医疗,2011(33):49.

[2] 籍凤英.小儿高热惊厥退热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4):201-202.

第7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门诊; 高热患儿; 采血; 规范管理; 安全隐患

临床上将体温超过39 ℃称之为高热,由于小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微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因此高热患儿处理不及时极易发生高热惊厥或其他的意外情况。本院为三级甲等优秀妇幼保健院,日门诊量1500人次左右,儿科日门诊量350人次左右,因高热就诊的患儿可达数十人,为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发热患儿都需要进行采血化验,但从采血到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寒战甚至高热惊厥,不仅存在很大护理安全隐患,也极易导致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在事情可能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防御行为,即采取积极的前瞻性管理干预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因此,及时观察高热患儿体温,及时进行降温处理,早期发现患儿寒战、惊厥症状,早期干预,优化护理流程尤为重要。本院自2013年6月对门诊需采血的高热患儿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儿内科门诊收治的高热需采血患儿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个月~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0例,其中男320例,女280例,对照组600例,其中男330例,女270例。所有患儿均排除其他中枢性疾病。两组年龄、性别、发育状况、家属素质及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做法:(1)制定规范管理流程。门诊大厅放置醒目的就诊程序宣传栏及相关的便民措施宣传单,同时设置门诊导诊台以供咨询和办理就诊卡,避免患儿家属因环境不熟悉及对便民措施不了解导致就诊时间延长,儿科门诊设置发热患儿专用诊室,配分诊护士,护士预检为患儿测量体温时,详细询问家属患儿有无高热惊厥史并告知医生;患儿无高热惊厥史,体温超过39 ℃,根据医嘱予以布洛芬混悬液5 mg/kg口服,进行降温处理后去检验科采血,患儿有高热惊厥史,体温超过38.5 ℃,根据医嘱予以布洛芬混悬液5 mg/kg口服,鲁米那10~15 mg/kg肌肉注射后由门诊护士陪护优先进行采血检查;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患儿寒战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及病情变化,待寒战停止,体温下降后,方可到检验科进行采血检查,如发现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启动高热惊厥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紧急处理:按压人中、合谷穴,同时注意保持安静,避免刺激患儿[1]。采取就地、就近原则转移至急救室,进行急救,给予地西泮0.3~0.5 mg/kg静脉注射[2];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衣领,平卧,头偏一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托起上颌,防止舌后坠引起窒息,上下齿之间放牙垫以免唇舌咬伤,迅速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1~2 L/min[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变化、惊厥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在门诊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检验科配备急救车,以备在患儿抽血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抢救,护理部安排1名穿刺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儿科护士,负责静脉采血,以保证采血成功率,缩短就诊时间,意外紧急情况时配合医生救护,提高抢救成功率,负责急救车内急救药品和器材管理,保证急救药品和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儿科门诊候诊区进行分区管理,发热患儿候诊区增加移动电视机1台,播放动画片,分时间段插播自拍宣教片:高热患儿护理、高热惊厥预防与早期识别、惊厥的家庭急救等,就诊高峰时段上午9:00-12:00,支助中心固定专人巡视;高热患儿采血完成后回初诊室,立即为其复测体温,根据医生医嘱为其进行下一步治疗,病情需要住院的患儿则由门诊护士护送入病区,并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2)成立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小组。门诊护士长担任规范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协调、检查工作,设责任组长1名,由责任心强、理论及临床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负责协助护士长进行培训工作及流程监督,检验科配备1名穿刺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儿科护士,负责静脉采血,组员为全体门诊护士,实施前全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门诊高热患儿规范管理流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病情观察尤其是寒战和惊厥的前期症状、高热护理、发生寒战及高热惊厥紧急救护程序、健康教育、风险意识教育等,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为合格,合格后准予上岗。(3)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成立以护理部-门诊护士长-责任组长为主体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一级质量控制由责任组长承担,质量控制重点:根据制定的规范管理流程和考核细则,评估和监督当班护士规范流程的落实及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时指导和改进本班存在的问题,根据情况上报护士长。二级质量控制由门诊护士长承担,质量控制重点:制定培训、考核细则及相关的规范管理流程,评估责任组长工作质量并进行成效评价,定期对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负责护理质量追踪及持续改进。三级质量控制由护理部承担,质量控制重点:随时、动态的对门诊规范管理流程进行检查,对护理管理进行动态监控,实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制定规范管理流程质量标准。将分诊护士、采血护士,门诊巡视护士等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考核细则,以确保护理环节安全无缝隙,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责任组长将每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指导落实和改进,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每日质量控制记录本上,包括存在问题、责任人、整改措施、效果评价[5];护士长在就诊高峰时间段采取游走式管理,检点环节是否落实到位,每周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在科周会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整改要求,根据情况对当事人扣除质量分及给予相应的处分,每月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汇总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上报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不定期的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和重点流程进行抽查、考核。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按照儿科门诊就诊流程,预检分诊护士查体温,如体温超过38.5 ℃对家属加强宣教,嘱其保持手足温暖,通知医生优先就诊,就诊和采血过程中出现寒战或惊厥遵医嘱进行处理,病情需要住院者,门诊护士指导其入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高热惊厥、寒战发生情况及家属投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高热惊厥及寒战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高热惊厥发生率及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家属投诉情况比较 观察组家属投诉2例,投诉率0.33%,对照组家属投诉62例,投诉率10.33%,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419,P

3 讨论

3.1 实施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有效降低了高热惊厥及寒战发生率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成因多样,对小儿发热的情况要了解其发病原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对症用药上存在不小的障碍[6]。为了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接诊医生会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包括采血化验。门诊患儿从就诊到去检验科采血拿到检验报告一般至少需要1 h左右,一般平诊患儿尚可,对于高热患儿而言,在此等待时间内极可能出现寒战甚至高热惊厥。高热惊厥病情急,危害极大,且病因复杂,反复发作可严重损伤大脑,影响儿童智力[7]。高热惊厥一般发生一次约有1/3的患儿以后会反复发生,而频繁的高热惊厥可以对患儿的脑部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有时是不可逆的。面对采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高热患儿寒战和惊厥)进行早期识别,及时正确的降温,规范管理,降低其安全隐患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此情况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详细询问就诊患儿家属,患儿有无惊厥史,如有患儿体温>38.5 ℃在检验科采血检验之前先于儿科门诊治疗室采取药物降温。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高热患儿寒战和惊厥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寒战和惊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 实施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减少了家属投诉的发生 高热的患儿家属就医愿望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足够重视,很容易产生过高的医疗护理期望值,在情绪上也更易焦躁、激惹,尤其是患儿等待就医过程中突发惊厥或其他病情变化时,家属会惊慌失措,将责任追加给医生护士,就诊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导致护理投诉的发生。本研究采取的措施是对儿科门诊候诊区进行分区管理,发热患儿候诊区增加移动电视机1台,播放动画片,分时间段插播自拍宣教片:高热患儿护理、高热惊厥预防与早期识别、惊厥的家庭急救等,就诊高峰时段上午9∶00-12∶00,支助中心固定专人巡视,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对高热患儿安排专门诊室,有惊厥史患儿由护士陪检陪护,有针对性进行宣教,特别是对有高危因素患儿的家属重点宣教,告知家属如何早期准确识别患儿惊厥前的症状和家中发生惊厥时的处理以及惊厥的病因、诱发因素等,及早安抚患儿和家属情绪,分散孩子和家属注意力,缓解家属紧张度,增强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家属依从性。检验科配备急救药品及设备,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护士,具有丰富的急救能力,经过系统的急救培训,能胜任急救工作,工作中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各项操作快速、准确、忙而不乱,为惊厥急救提供人力保障,如果有高热惊厥的发生,则启动应急程序,医护积极配合,能极大提高高热惊厥应急处理能力,有效缩短惊厥发作时间,控制惊厥,减轻患儿脑损伤,从而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避免护患关系紧张,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有效减少了护理投诉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实施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扎实的实践操作技术、对病情变化快速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成立规范管理小组,定期组织规范化管理流程、病情观察及护理、应急预案等专题培训,严格考核,人人过关,严格准入上岗资质,使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和理论操作水平不断提升,更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规范、统一、顺利开展,从而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3.4 实施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对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进行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差错率。如前所述,相比常规管理,规范化管理采取的是三级质量控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管理流程清晰、管理责任到位、管理目标明确,检查方法、内容具体,便于管理者控制全面质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干预,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管理,并促进持续改进[10]。

本研究对门诊高热需采血患儿进行采血前的规范化管理,可降低高热惊厥发生率,明显减少患儿家属投诉,从而规避安全风险和隐患,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5-306.

[2]李仲智.急救和新生儿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4-115.

[3]廖慧玲.82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86.

[4]苏建萍,张翠萍,付路易,等.病区动态护理质量控制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6):407-408.

[5]陆红,童玉芬.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91-793.

[6]李礼娟.儿科门诊小儿发热用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82-83.

[7]吴应泉.现代模式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90-91.

[8]王蕾梅,廉德花.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26-28.

[9]王昕,刘迅,董健.儿童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9,7(17):1566.

第8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热惊厥;护理效果

高热惊厥为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多发于5个月-3岁之间,温度持续在39度以上,如不及时处理,将诱发缺氧、意识丧失等症状,危害生命健康[1]。因此,患者临床处理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尤为重要。对此,将抽选我院高热惊厥患者200例,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小儿高热惊厥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成员,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位于3个月-6岁阶段内,平均(8.3±0.3)个月;病程位于1-3天阶段内,平均(1.6±0.6)天;体重位于4.5-32.4kg阶段内,平均(12.3±1.3)kg;温度位于38.5-39.8度阶段内,平均(39.0±0.1)度;干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位于4个月-6岁阶段内,平均(9.6±0.6)个月;病程位于1-2天阶段内,平均(1.4±0.4)天;体重位于5.0-32.6kg阶段内,平均(13.7±1.7)kg;温度位于38.7-40.1度阶段内,平均(39.2±0.2)度。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疾病诊断;(2)所有高热惊厥患者均在家属同意下参与本组研究报告,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如:惊厥控制、降温等;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

1.3.1一般护理 (1)患者入院接收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为其安排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按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安静;(2)患者惊厥发作期间,护理人员应嘱执行患者家属禁止喂养患者,以免误吸堵塞呼吸道[2];待患者惊厥清醒后,可适当食用流食、半流食;若患者长时间昏迷,可给予鼻饲;(3)确保患者口腔清洁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按时借助氯化钠液体清洗患者口腔,保证口腔黏膜完整性。

1.3.2心理护理 患者惊厥发作时,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者发生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家属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家属讲解惊厥处理过程和结果,促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3];叮嘱伴有抽搐症状患者家属,若在家期间一旦发现患者体温过高现象,应立即借助冷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

1.3.3惊厥护理 (1)惊厥控制。长时间的惊厥发作,会导致患者脑部缺氧,严重者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应及时进行干预。包括:①吸氧。吸氧可有效缓解脑部缺氧现状,增加血氧饱和度,减少脑部组织损伤,可借助鼻导管进行该工作,若患者期间出现窒息现象,可实施人工呼吸;②穴位按压。惊厥期间易出现抽搐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按压患者相应穴位,如:人中、合谷等,以便缓解抽搐;(2)惊厥发作。①惊厥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准备相应抢救物品,将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若惊厥症状较为严重,可注射相应药物控制,同时给予吸氧处理,以预防临床并发症[4];②将患者头部偏向一旁,便于分泌物及时排除,并彻底清除患者口腔内残留分泌物,轻微抬起患者上颌,用来预防舌后坠;③若患者惊厥持续30分钟或以上,说明患者机体处于极度缺氧现状,这种情况极易产生脑水肿。所以,护理人员应在医生叮嘱下静脉滴注甘露醇药物,进而预防临床并发症。

1.4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包括:患者温度变化、住院时间、抽搐时间等;(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标准[5]:借助医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判定患者护理满意率,总分处于9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处于75-90分范围内为一般,总分低于75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针对性护理前期温度指标差异性不鲜明(P>0.05),护理后差异鲜明,且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惊厥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3讨论

高热惊厥为临床儿科常见病,病发率高达3.0-5.0%,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害生命健康。因此,临床疾病治疗期间做好预后护理意义重大。从本组研究实验得知:干预组患者临床指标持续时间、护理满意率和基础护理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综上,小儿高热惊厥处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高热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梅.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6(17):71-72.

[2]陈燕丹,谢泽漫,黄楚芝.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22(35):287-288.

[3]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6(14):1572-1574.

[4]杨秀云.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8(10):123-124.

第9篇: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全面护理;实用性

为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全面护理方法及其实用性,本次实验,回顾了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全面护理,其加用了药物、定时监护等有效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提高生理舒适度,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所有患者初现此病征兆即来我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将此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运用传统护理方法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护理,其中男性患而25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跨度为0.9-7岁,平均年龄为(3.5±0.7)岁。实验组57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物、定时监护等全面护理,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9例,年龄跨度为0.8-8岁,平均年龄为(4.1±0.9)岁。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性别、年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我们将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此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运用传统护理方法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护理。采用镇静、止惊、控制体温等护理方法,同时治疗原发病,减少原发病带来的发热现象,预防患儿因高热造成的呼吸困难和窒息现象,预防惊厥造成的外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1】。实验组57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物、定时监护等全面护理。对家属进行高热惊厥相关知识教育。定时监护,同时可适当应用鲁米那口服预防治疗高热。对比观察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效果评价、护理满意评价、生理舒适度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小儿高热惊厥的的全面护理方法及其实用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107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护理满意评价、生理舒适度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疗效比较采用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本次实验,运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护理效果评价为(74.92±6.39),护理满意评价(72.84±3.53),生理舒适度为(65.39±7.43)。运用全面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为(87.38±3.54),护理满意评价(90.84±1.84),生理舒适度为(84.35±4.94)。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上述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相关情况对比 (n±x)

组别

人数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满意评价

生理舒适度

实验组

57

87.38±3.54

90.84±1.84

84.35±4.94

对照组

50

74.92±6.39

72.84±3.53

65.39±7.43

t

9.425

10.532

9.845

p

0.019

0.015

0.021

3.讨论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2】。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3-4】。高热很可能导致惊厥的发生,所以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过程中,除了加大对原发病的治疗护理,同时要预防高热的发生。运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护理效果评价为(74.92±6.39),护理满意评价(72.84±3.53),生理舒适度为(65.39±7.43)。运用全面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为(87.38±3.54),护理满意评价(90.84±1.84),生理舒适度为(84.35±4.94)。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上述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惊厥高热是小儿常见疾病体征,长时间高热会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传统的护理方式时间较长,效果不明显,不能很快的缓解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体征。运用全面护理,其加用了药物、定时监护等有效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提高生理舒适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2] 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