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春韩寒范文

青春韩寒精选(九篇)

青春韩寒

第1篇:青春韩寒范文

2、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韩寒

3、废话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韩寒

4、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韩寒

5、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韩寒

6、不要见一个爱一个,爱的太多,你的爱就要贬值。--韩寒

7、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韩寒

8、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韩寒

9、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韩寒

第2篇:青春韩寒范文

【关键词】身份认同;当代青年;韩寒;郭敬明

一、郭敬明:青春的贩售者/扭曲者

郭敬明生于四川自贡,在上海求学并最终定居。这是一条典型的地域迁移模式:西南经济不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迁移模式也或多或少地反应在他的作品之中:第一部自传体式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到如今的《小时代》系列小说。作品中的主角逐渐从“孩子”迁移到“青年”,原本地点模糊狭隘的高中校园视野也转变为清晰明确的上海。姑且不提郭每一部作品身陷抄袭的道德元素,其中一直不变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青春。通常他的小说都不会是喜剧式的团圆,而是最终悲剧之后惨然的平淡。不管是哪一部作品,主要的矛盾终非常固定:友情破裂、爱情背叛、亲情冲突。承受这一切的主角就像一个孩子,带着浓烈的忧伤痛苦迷惘,不停地在断裂之中逃窜,试图将沉重和伤害留在身后。这些通常体现在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在追忆青春时表现出来的复杂和麻木中。

郭的作品中几乎处处充斥着大量的奢饰品意象,以《小时代3.0:刺金时代》序章为例――6683个字符中,就出现了11个典型的奢华符号,包括国航头等舱、别墅、顶级名牌等等。在这短短一章中,出现了9个命名人物,其中3个是以英文命名。郭对于中西交汇、时尚魔都的上海极为推崇,却对代表传统、日常以及宏达叙事的符号用戏剧性的手法消隐而去(譬如非典、秋裤、牛仔裤等等),甚至有豆瓣读者这样评价小时代:

“他(郭敬明)夸着上海讽刺着北京……可问题是他本人是个四川人……很多名牌的拼写多亏了当年我年少无知时候看了几眼小时代。”

青春贩售本身就已经扭曲了青春,这两个名词写法不同但内涵并无二致。每个人体味的青春千方百种,当它变作可以批量生产的商品,那么青春已经变作一种扭曲了的意象,待价而沽。

二、韩寒:成功的投机者/反智主义的急先锋

韩寒生于上海市郊,高中半途辍学写出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在各种吹捧或怀疑的争论中声名鹊起。后来他又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赛车手、最具商业价值的作家以及最具人气的偶像,甚至在2010年入选过一次美国时代杂志年度百人榜。姑且不论韩身上疑论和诸多质疑,他也和郭敬明一样,最初以写作为名进入公众视野。现如今他也开始拍电影,身份和郭一样迷障重重。比起对于郭的评价,对于韩的评价就显得更加沉重和复杂。

韩的作品前期作品《杯中窥人》与《三重门》文风并不完全一致,剔除他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他的剩余作品几乎都是较为零碎的,缺乏一种明确的主线和完整叙事的主观意愿。对于这一点,他本人也不否认。值得玩味地是,让韩冠上自由主义斗士名头的更大程度上归结于他零散的博客文章以及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的两次网络论战。

对于韩寒这一神话的塑造,可以十分清晰的梳理出一条主线:天赋神性――挑战体制――公民楷模――神像坍塌。纵观他留下的各种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带来的矛盾性要比和谐性更高。比起公民楷模来,韩表现的更像一位反智主义的急先锋:完全否定应试教育体制、不读书的文学天才、借着打击文坛腐败抬高自己身价的投机者、利用对于社会政治的关心重返体制中心的驯化者。那个时代众人捧出了一轮“韩太阳”,而如今神话早已落幕,但“神像坍塌,底座犹存”,掌声骂声中,他依旧屹立不倒。

三、中国青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分裂和弥合:郭敬明区分年龄,韩寒区分平庸

电影《小时代》的女主角们住在豪华寝室中,而男主人公相貌英俊,年纪轻轻成就斐然,这个迷梦般的校园社会里几乎处处堆砌着奢华的符号,仿若一座黄金建造的城池。主角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小时代之中,封闭而自我,不断重复无尽的分裂-弥合-分裂的情感过程。他们似乎无力,也无心走出那座城池。相比而言,电影《后会无期》中的意向符号就显得完全不同。主人公“混”的不好,逃离繁华的城市,试图寻找真实的自我,在无尽的公路上驾车漂泊。脏乱的面庞,无谓的浪,肆无忌惮撒尿,和时尚精致搭不上任何关系。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与纯爱青春完全无关的意向符号:冷嘲热讽的现实、、诈骗、以及情爱背后的荒芜。但不可否认郭韩的叙述模式极为相似,他们的故事中都很难找到一种完整的情节主线,时空是不断置换流转的,如同电影镜头一般肆意跳转。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亦不会有一个典型的结尾。

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审视,郭的表现是按部就班的: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找工作。他笔下的女主角,虽然对物质极端推崇,但本质上遵循的依旧是一种典型的传统人生;韩的表现似乎完全不同,他笔下的男主角为了逃离自身作为青蛙被温水煮的命运,买了一辆车子想要远行去寻找真正的理想,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出乎传统意料的选择。

众所周知,郭韩完全不同,成名之路迥异,文风南辕北辙,粉丝更是彼此间骂声不断。但是这两人并非毫无关联,甚至可以说他们还有诸多联系。这里的联系并非一一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而是指一种隐性的身份认知关联。当代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更准确而言,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18到25岁左右的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他们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物质条件相对丰裕,升学就业压力极大。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91,超出国际标准线0.4,家庭间收入的较大差距直接体现在作为独一代的青年群体中。

国内将身份认同研究与青年这一关键词串联起来的相关交叉研究大多是关于青年群体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亚群体认同研究,比如对于青年农民工、男性同性恋者、杀马特群体等等的实证研究等等。国外的研究者则是将Identity与Youth这一关键词串联起来进行分析,其中也不乏许多关于特殊青年亚群体的实证研究。Erickson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一种“随着时间推移对一致性和连续性自我的直接感知。”在luigia simona sica等人对意大利大学入学新生所做的一次身份认同研究中也提到,这种直接的感知最终是通过认同达成来获得的。

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达成,郭的落脚点在于光鲜亮丽的物质符号,他的物质资本来自继承,并以此定义成功;而韩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达成定位于名利双收,除了继承途径之外,还有打破固化阶级区隔的自下而上的入侵行为,渴求获得物质符号的同时也渴望获得精神符号。这与两人的家庭背景和成名资历何其相似。但后者似乎是一种乍看上去比前者那种空手套白狼式的物欲诉求更为高尚的成功。因此郭敬明区分年龄,韩寒区分平庸。

郭笔下的黄金幻城中,读者随着岁月的流逝破除了重重迷梦,随后望见的是高不可攀的社会阶梯和现实的残酷。许多人迅速清醒,并因曾经堕入梦境的自我而羞惭;韩寒一开始便将自己定位于平民英雄,剑指禁锢自由的万恶体制,但他本身却只是一个宣称从不读书的辍学生。他以颠覆秩序的方式赢得声誉,却以顺应主流价值的方式固守并推高这种名声。他是叛逆与消费一代终将回归主流的最好象征。

郭韩二人获得物质资本的过程,均是一种反智主义的典型运行过程。他们采取的手法看似相异,但目的并非南辕北辙,而是殊途同归。当代青年身份的认同在郭这里断裂,他是一个青春的贩售者,在物欲穷尽的迷惘之下,对于身份认同的直接感受来源于物质本身;而这一切最终又在韩那里弥合,他代表着中国青年对现有体制的愤懑不满,反抗挣扎无果后,迅速打包沾满理想泥土的行囊,投身郭氏的物质伊甸园中。区别仅仅在于,有些人轻而易举便得到了上帝的准许,有些人却只能远远徘徊在乐园之外。

参考文献

[1] 黄平.大时代”与“小时代”―――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J].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2011,03.

[2] 郭敬明.小时代3.0 刺金时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3] 肖鹰.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贵州社会科学[J]. 2012,05.

[4] 韩寒.长安乱[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5] 施爱东.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13,01

[6] 罗显勇.论郭敬明的都市欲望化创作―――兼评《小时代》系列小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2

[7]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p18

[8] Luigia Simona Sica・Laura Aleni Sestito・Giancarlo Ragozini(2014).Identity Coping in the First Years of university: IdentityDiffusion, Adjustment and Identity Distress.J ournal of Adult Dev (2014) 21:159172.DOI 10.1007/s10804-014-9188-8.

第3篇:青春韩寒范文

最近几年,不断有批评“80后”的帖子横扫各大论坛,认为这10年出生的孩子特别妖孽。他们从小在商业浪潮中长大,有着卑劣但现实的人生观,说话一针见血,处事不留情面,觉得与其两眼泪汪汪之余背后放一枪,不如直接同室操戈,快意非凡。他们没法接受父母那样的碌碌无为,一辈子都把自己调试成战斗的状态。纵然是和平年代,他们依然觉得需要遮天蔽日的尸骨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鲜血。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再膜拜高山仰止的权威,对本应为尊者的人或事评头论足。所以一度有媒体认为中国未来的学术和政治将面临相当尴尬的境地,因为虽然它们看似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但其实比“超级女声”更需要自己的拥趸。但就80后横眉冷对的态度,再冠冕堂皇的东西他们也总能发现鄙陋之处。

相对于70年代人浅尝辄止的你侬我侬,80后更能够正视自个儿的欲望和权利,并为它们安排光明正大的出路。

这帮妖孽中的领军人物不少都在文化圈占山为王。正是他们,提供了最为清晰的80后标本。

韩寒:像少年啦飞驰

几年前我但凡逛书店,都得拿本《三重门》,看看最新的版次,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印数。那年,不到20岁的韩寒势如破竹般垄断整个书市。佐以其传奇经历,一个本应如白驹过隙的男孩,却成就了引发大量讨论和争议的“韩寒现象”。

因为《三重门》销量百万神话的铺垫,韩寒前途一片坦荡。与郁秀的百万销量不同,郁秀出道时期,青春文学气若游丝,郁秀掐准了市场的命脉,火线推出《花季雨季》。这种缺乏竞争力单靠一马当先所赢得的销量难以持久,所以她之后出的几本书逐渐无人问津。而韩寒出道正值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鼎盛时期,韩寒、杨哲等人都是一批,所谓乱世出英雄,只有在各方诸侯风起云涌时突出重围的,那才是货真价实。

很多人最初觉得依韩寒这种性格会在几年之后散落天涯,不再需要血流成河,而是平淡生活。但他完善地保存了这种性格切片和刀削斧劈的侧脸。且任时光流转,他嚣张得越发茁壮。比起《三重门》里迂回文弱的嘲讽,现在的他开始采取横冲直撞的叫骂。

尤其是在开了博客之后。

除了公然徐静蕾,声称自个儿是升级版王朔外,更加闻名遐迩的是那场韩寒、白烨之争,最初仅仅是这二位的矛盾,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涉及人数一次次突破新高,且都是各行各业的名人。高晓松,陆天明父子,解玺璋夫妇。沉静淡定的陆川在韩寒的挑唆下竟爆出令人大跌眼镜的粗口。

但陆川这次为父亲陆天明和韩寒对掐,也情有可原,无论人再怎么批判陆川的逻辑混乱,看见自己的父亲被人掐了,逻辑混乱就是一种美德,沉着冷静反而偏向陋习。这件事最后越闹越大,两方各执一词,且都有理有节,似乎这件事已经无法从对错上解决。但如果另辟蹊径从亲情的角度裁夺,陆川必胜无疑。

高晓松的正式虽为“白寒门”蒙上了肃杀的阴影,但却巩固了乙方的主轴――以情取胜。陆氏父子所代表的亲情、解玺璋夫妇身上的爱情以及高晓松带队的友情,呈三路一骑绝尘地围剿韩寒。韩寒在这方面毕竟太单薄了,徐静蕾作为32岁的知性女子,心素如简,懂得明哲保身的重要性,所以肯定不会这趟浑水。韩寒的父母要晃着膀子出来也可以,但明显不及陆氏父子这样的黄金搭档。至于友人,韩寒这些年来,我没听说过谁和他特铁,即使有估计也达不到老高这样的水准,毕竟从《同桌的你》开始高晓松就操持着一代人的记忆,支持者甚众,而且此人交际甚广,喝一声老狼叶蓓彭丹卫慧的就能站一圈,虽说拖出来的几个人不大会写檄文,但毕竟汇聚了相当的人气。

韩寒对于各方的压力和声讨,反应得过快。他的伶俐与凶悍让人齿寒,面对如此情境,人们的感情反而义无返顾地投向了苍老无助的乙方,当韩寒为自己的见招拆招而沾沾自喜时,却暗中流失了大量的支持者。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词,也没多少人会去深入探讨两方的成败,大家要看的就是名人互飚,看那些云鬓花颜金步摇的名流怎样还俗破口大骂,而韩寒则逐一满足了人们的这个愿望。

文字现在已不是韩寒的唯一看点,除了赛车之外,他的第一张专辑不久将发行。

预祝他星途愈发坦荡。

春树:北京娃娃

她长得不漂亮,还有熬夜过度后灾难深重的黑眼圈。可她有着蛊惑人心飞扬跋扈的自信。

就像曾经听过的那个关于应聘的故事。两个旗鼓相当的大学生同去一家公司应聘,在月薪要求那栏,甲填了800,他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样的薪水要求不但能体现出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能表现他的诚意。而乙则瞻望般的填了3000。最后乙被公司录用。公司认为他敢一口气填3000,就说明他值这个数。

春树的文章和韩寒比,那是相当的一般。可是她够狂,一开始大家没法儿接受,但经过时间的锤炼,人们逐渐认为高调的媚俗同样是天真的一种。她穿大红的礼服,画酽酽浓妆,用闪粉把眼睑弄得像一反光镜,乍一看跟抽象派似的特别惊悚,但再仔细瞅瞅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如《情人》中那个在湄公河的渡船上的姑娘,打扮得不伦不类,却有着摄人心魄的风情。

但无论怎么着,春树的路还是有点窄,看她博客觉得她整日无所事事,然而在青春文学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你一天不动笔人当你改行了,两天不动笔认定你退休了,三天不动笔就以为你埋八宝山了。春树身上虽有一股大院子女的落拓气质,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但在《北京娃娃》之后就一直透着疲态,之后的书也都是借着《北京娃娃》的余震。

况且《北京娃娃》本身就没什么看头,当时舆论没现在这么兼容并蓄,对于爱情,小姑娘们都还做着相敬如宾的美梦,春树却以“少儿版木子美”的形象横空出世,故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然而近年来木子美们如过江之鲫,春树的杀手锏也逐渐失去往日光芒。

张悦然:爱至苍山洱海

张悦然有着女作家中鲜有的显著的美丽,和一个创作者应有的宠辱不惊。

从《葵花走失在1890》到《樱桃之远》、《十爱》和《水仙已乘鲤鱼去》,张悦然的文笔出落得越发空灵诡谲。她执迷于描写各种细节,用繁复庞杂的词汇锻造美轮美奂的文字城堡。

黑猫,白色声部,仲夏,死婴,王子公主,像一头小白象一样的小洋房,连夜买来的散装巧克力,游乐场里卖棉花糖的老奶奶,穿绿色塑料凉鞋的乡下小姑娘和她酗酒的父亲,断腿的沉默小男孩与他凄厉幽蓝的瞳仁。

张悦然的文章对死亡和爱情有着非同小可的膜拜,所以读来颇有几分肃杀。这样的肃杀在《水仙》中发展到顶点,人们跟倒伏的麦子一样接连死去,如此九死一生的情节对于女作家而言,往往难以控制。毕竟小说写到最后,作者对人物是会产生依恋的。一般只有余华和慕容雪村这样的中年男人才能谱写出持久的生死簿。但张悦然却巾帼不让须眉地给角色们发放各种离奇暴烈的死亡。

但撇开小说,张的文学评论写得也相当不错。她的首要攻击对象就是郭敬明,早在郭敬明出道初期,她就尖锐地指出:作为一个男人,写出如此没有血性的文字是可耻的。

当郭拒绝向庄羽道歉后,她又再度撰文批判郭敬明。文章的最后,她写道:这个夏天天气闷热,雨水也许应当更充沛一些,用以洗刷我们的罪,用以浇醒那些执迷的人,让他们顺着雨后洁净的小路,重新走上梦想的大道。

郭敬明:幻城

郭敬明一直致力于为广大青少年制造单薄而隽永的幻像。这和韩剧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最初我对他无比迷恋,也曾挑选了一满目繁花的本子细细地抄下那些安静恬美的句型,习惯学他说话,学他微笑,学他奔跑,学他在阳台种满花草。

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用45度角仰望天空,刻意营造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瞳仁,然后裁剪大量的青春去等待一个陆叙的出现,把所有的时间典当给郭敬明,请求他打一把和林岚相同的钥匙来穿插自个儿的生命。

但后来就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把自己的青春弄成一赝品。而且是否45度角,是否时间带走了你而没带走我,这对我们的人生无非一丝云翳,一缕狗毛。当下最关键的是把自己变成说故事的那个人,譬如郭敬明,而非为说故事的人卖命的一个小角色。

诉说青春的人往往已青春不再,曾经的浮云苍狗变节成银行卡上的数字。当我们在孜孜不倦地相信那个说故事的人的时候,我们的青春如流水般掠过,时间狰狞地爬上脸颊,森然驻扎。

青春和人生,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爱做梦归爱做梦,但不要耽于幻想。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想象的时区。有的人用梦境渲染了大把青春,到最后生命就变成了一场戏言,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郭敬明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上翻了船,他抄得太凶。我在之前就看过庄羽的《圈里圈外》,所以在看《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圈里圈外》的修订版。

郭敬明是一聪明人,所以他这一愚蠢举动令我相当惊讶。但虽说这事他难辞其咎,可当时出版社要求大学四年郭得拿一小说出来。好小说需要生活,尤其像郭敬明这种,一出道就了结了韩寒的图腾地位,所谓高处不胜寒,一旦不如《幻城》,势必引爆如潮的猜疑和攻击。他作为一20岁的小孩,却肩负着难以名状的压力,所以才铤而走险做出如此急功近利之举。

人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他们在懵懂的岁数莫名其妙地被推上声色犬马的前台,表现得再怎么老练和如鱼得水,他也只是个小孩。

再加上中国人多势众,名人再怎么层出不穷,但相对于基数,也毕竟是少数。更何况郭小四这种独占鳌头之辈,更是有无数人虎视眈眈。

在中国做名人就相当于在黑社会混。电影《以和为贵》中,老头对古天乐说:在黑社会里,要不就做最大最强的那个,要不就尽早远走高飞。

太多太多人在暗处对郭敬明拈砖微笑,他一旦力不从心,就会有无数人跟在后面落井下石。

然而他由于急火攻心,从一个悲剧走向了另一个悲剧。

捅了娄子的他开始女娲补天,而五色石就是那本《夏至未至》。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洗冤录。

在一个坑里跌一回,大家凑合凑合也就过了。但要在一坑里跌两回,按照林长治的话:那就太怀旧了!做事太专一了!品味太独特了!

这事郭小四要痛痛快快地担下来,人们不会说什么。但他要专门出一书为此狡辩,那就有点恶劣了。中国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相当暧昧,可这个案子能毫无悬念地判下来,就说明他抄得忒昭然若揭了。

《夏至未至》中,郭像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样,设计了一群人物,他们本应有灼人的青春和光芒万丈的未来,然而最终均遭到“庄羽”的灭门。《夏至未至》继续沿用了催泪攻势,虽没像《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样出现人员伤亡,但依旧惨得鸡飞狗跳。

他的指桑骂槐固然收复了一些失地,但他也许没看过韩寒在《长安乱》里的一句话:得局势,不得人心,同是失败。

郭现在的文字只是一具华丽呆板的标本。包括《岛》工作室的所有作者,都在他的带领下,染上了这一通病。

但所幸的是,郭敬明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智商和闯劲,他从懒散的靠花灯闻名的自贡一路扶摇到了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最近又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租下整整一层楼作为办公场所。

他已经从一落魄的码字小青年成了一珠光宝气的老板。这无形中也顺应了他粉丝们的改变。那些曾为他的书肝肠寸断的读者都已长大,没法再追随着那些情节亡命天涯。所以郭索性也不迎风吟唱结满透明的惆怅,而是挥金如土地站在落地玻璃窗前鸟瞰众生。整整一层那得多少钱哪?虽说都是郭敬明名下的,但我们帮着算算都觉得肾上腺素喷涌,然后惹火地想这男的要是我的,那该多好啊。于是再度对其充满了向往。

咱们一这么想,就又中了这个矮小男人的桃色圈套。

这几人为老朽的文坛注入了最为新鲜清甜的血液。他们用最大胆尖锐细致的思维令所有人大开眼界,并激发了无数人的文字欲望。

他们几位历经几年的磨砺,也都渐次梳理出自己的路线和未来。衷心希望他们无论最后花落何处,都能拥有一个美不胜收的归宿。

我的花让我开,我的花让我自己开,你适合你的,我适合我的,垂败。

第4篇:青春韩寒范文

作为对一个写作群体的概括,80后从最初的年代意义发展到后来囊括个性、青春、边缘、市场化、商业化等多重含义。图书不再是文学被动的呈现手段,而首先作为一种商品身份出场,并且反过来影响甚至控制文学创作的趣味。

20世纪末,由《萌芽》杂志社与全国七所重点大学联合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拯救中学语文教育之姿态,雄心勃勃地进入公众视野之中。有人认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才是“中国青春造星运动的滥觞”。暂且不谈这种说法的是是非非;但必须承认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引发的“80后文学热”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今“80后现象”早已滑出文学的单一维度,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之一。

80后文学作为一个满载着争议的范畴,其学术讨论往往聚焦于青春主题、写作技巧、个别作家等,并且尚未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文学批评理论。特别是从图书出版角度来看,80后文学所呈现的文化景观与以往的学术研究是存在一定落差的。80后文学图书出版现状的背后可能掩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80后图书出版的现实状况

自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批80后作家脱颖而出至今,80后作家群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并在集体“奔三”中继续高调前行。尽管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人们却依然无法否认80后作家的作品仍然是图书市场上的宠儿,占据着各大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状元、榜眼、探花等位置。然而,问题在于图书畅销排行榜中出现的基本都是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熟悉的“老脸”,也就是所谓的“偶像派”;而像李傻傻、郑小琼等一些同样被熟知的80后作家中的“实力派”作品却很少能够跻身一流畅销书之列。“青春文学市场的泡沫化已在滋滋作响。”显然,青春文学的消费开始近似于时尚用品消费,马太效应已经十分明显,市场的热点实际上只是围绕着少数的作者。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也曾对国产青春文学图书在年度文学图书排行榜中的数据比例做过调查,并且得出“80后作家群已跌入出版低谷”的结论。青春文学图书市场是否已经走入瓶颈期了呢?

青春文学图书市场这种营养失衡的状况与80后作家群内部的分化是直接相关的。事实上,很多80后作家都对“80后”这一集体称谓表示不满,作为对一个写作群体的概括,80后从最初的年代意义发展到后来囊括个性、青春、边缘、市场化、商业化等多重含义,其中还不乏偏见和质疑色彩;同时这一概念也不足以涵盖作家彼此的个体差异。随着80后作家的成熟,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了专为市场写作的“当红炸子鸡”,而另一部分则努力摆脱这一不太情愿的“头衔”,纷纷转型,强调个人对文学的坚持。如果说前者属于同一派系的内部分化,那么后者这部分作家则有着更为明显的对抗色彩,他们主动将自身排除在“萌芽/新概念”阵营之外,并被专嗜炒作的媒体贴上了“实力派”的标签。他们集结成所谓的“非萌芽”阵营,向郭敬明、韩寒领军的“萌芽”集团发出挑战,打出拯救80后文学的旗号,拒绝商业,回归文本。再从对文坛的不同态度来看,有的作家积极向主流文学靠拢,并已经成功加入作协,融入主流行列之中;但如韩寒等人却叫嚣着“文坛是个屁”。此外,尚有大批80后活跃于网络之中,拥有着庞大的点击阅读量,出版策划人也常常将触角伸向他们,让这部分们的得意之作能够出版,尽管成名者寥寥,却也可以视为80后作家群中备受期待的新鲜血液。

二、80后图书出版的“幕后推手”

探究目前80后图书市场的出版现状,其背后“黄金推手”们的作用不可小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那些毫无资本、毫无经验的青春们如何向大众输出他们的作品。这样的数字着实令人震惊。将近4亿的网民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亦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阅读和分享往往同时发生。各种各样的论坛,形形的博客,轻而易举地注册成功,使得80后们几乎不用争夺就取得了“话语权”。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平等”和“零门槛”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控制力量。而另一方面,网络“人人平等”的精神也让80后们面临全新的挑战――要想获得高点击率,就得吸引人的眼球;他们绞尽脑汁地修饰作品、装点“门面”(网页)乃至包装他们自己。在这里,市场意识俨然成为80后一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时至今日,在80后图书市场火爆得一塌糊涂的情形之下,网络依然是80后文学的重要根据地。

从最初的萌芽,到后来的春风文艺、长江文艺、二十一世纪等,各个出版社都在打造自己的青春文学写作团队和青春文学品牌,走产业化道路,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出版模式。与最初的纯个人化生产相比,如今的青春们都得到了出版东家的大力支持,纷纷转变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系列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青春文学产业链。以春风文艺出版社为例,在成功包装郭敬明等作家引领青春文流的同时,进而又提出建立青春文学基地、打造“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品牌”的目标,为青春文学树立标杆,也就是读者熟知的“布老虎青春文学系列丛书”。由此形成了所谓“春风模式”――利用“布老虎”品牌、培养挖掘作者、启动“明星计划”,极大地拓展了国有出版社的宣传营销策略。畅销书运作的成功案例还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该社与榕树下文化公司、贝塔斯曼书友会、聚星中文网联合打造了青少年流行文化本土偶像郭妮,旗下推出的郭妮作品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销出200余万册,显示了较为强大的品牌包装和市场运作能力,形成了青春文学出版的“郭妮模式”。

而今,扛起80后文学大旗的几位代表人物相继出品杂志且蔚然成风,郭敬明的《最小说》、明晓溪的《公主志》、张悦然的《鲤》、蔡骏的《悬疑志》以及筹划了一年有余、吊足了大家胃口的韩寒的新杂志《独唱团》等构成了文坛的另一番景致。“杂志书”是青春文学图书出版开辟的全新模式,80后作家在“黄金推手”的商业运作下成为明星符号,蕴涵着丰富的所指。同时,他们利用个人的明星化效应为杂志提供了可靠的市场保障,成为读者“可信赖”的品牌、出版机构“可信赖”的销量保证。

由此可见,80后文学已经由单打独斗的单品种出版走向了联动发力的系列化出版,各大出版社有的热衷于独霸市场,有的则倾向于强强联合。另外,作品的系列化又造就了品牌化,大大拉动了相关品种图书的销售,并对打造畅销品牌产生了强劲推动力。这种系列化被认为是图书出版业不断专业化、个性化的标志,是现代出版企业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发展策略广泛而深入运用的标志,更是图书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发生转向之前,80后图书出版市场依然会继续已经日趋成熟的系列化、品牌化模式,以保证稳定的市场收益。

三、80后图书出版的“个性”神话

2000年,韩寒的代表作《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甫一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经多次加印,销售量已逾200万册。对于出版商来说,这一数字简直就是“神话”。而事实上,这则“神话”也一直在继续。作为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作为七科考试不及格的“高材”留级生,作为中国教育制度的强力反叛者,韩寒的出名随着《三重门》的大热而一发不可收拾。高中一年级休学,拒绝复旦大学抛出的“橄榄枝”,与文学评论家白烨的“据理力争”,通过个人努力成为职业赛车手等一系列行为打造了韩寒的公众形象,叛逆不羁、犀利辛辣、狂妄傲慢,既是其性格特色,又是其文字风格。身为“文坛的自我流放者”,韩寒对主流总是保持着疏离和警惕。对一切言“不”的姿态反而使韩寒得到更多的关注。典型的韩寒式语录充斥着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抗和批判,他越是反抗就越是受到年轻读者的追捧。不难发现,韩寒始终将“叛逆”作为自己的旗帜,矢志不渝地追求个性的自我,而其公众性格与文字风格是明显勾连的。大批的青年读者将其视为偶像,直接推动了图书市场的火爆。

与韩寒的反叛疏离所不同的是,郭敬明、张悦然等一大批80后作家选择了一条更为讨巧的路线――明星化。其中,郭敬明凭借不同的身份保持与大众的亲密联系,造星式的商业运作裹挟着文字的忧郁气质扑面而来,使得无数少男少女沉迷。事实上,从《幻城》开始,郭敬明就对时尚元素钟爱有加;《幻城》的动漫与玄幻、《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青春与忧伤、《小时代》的都市与物质,无不暗合着时下年轻读者群的兴趣燃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敬明的图书不再是文学,已经变成了粉丝追星的道具。不论是郭敬明还是张悦然,他们实际上都使得青春文学写作进入了“粉丝文化”时代―― 粉丝作为消费意义上的生产主体,“不仅消费别人创作的故事,还生产自己的粉丝故事和小说”。年轻的读者在阅读中消费个性,获得只属于这代人的独特生存体验,并在想象的话语权力中确认个体的存在感。不同于韩寒“叛逆者”的形象,郭敬明为自己选择了时尚、青春、商业的路线,他的明星气质和性格为他赢得了大批忠实的粉丝,图书畅销自然不在话下。

从“被出版”的80后作家来看,他们无不张扬着一种个性的自我,不论这种性格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80后的一代成长在“巨变中国”的影像里,社会的急速转型和发展让80后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断裂感,因此他们的作品里常常呈现出对于童年的依依不舍;而对于长大的迷茫焦灼,则源自于社会尚不能向他们提供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体系;此外,考试压力、就业压力、单身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又形成了新的挤压,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他们没有纯粹的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也没有纯粹的享乐主义和反叛精神,作为被广泛关注的一代人,80后在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方面其实是虚弱的。所以在他们的审美趣味中,“个性”是极其重要的诉求和冲动。不论是嚣张叛逆的“独行侠”,流行耀眼的“文化新贵”,抑或是疯狂难挡的粉丝读者,都不能逃脱一种想象性的自我塑造。

四、80后图书出版的文化分析

“80后作家”作为一种象征性身份的集体出场,却遭遇来自内部的分化。尤其是80后作家的作品进入大规模的图书出版发行阶段之后,不同的市场命运让这些年轻的们开始分道扬镳。市场作为新一轮的筛选机制,个中胜出者已初见端倪。人们似乎已经从那些畅销的或不畅销的图书背后嗅到一丝共通的气味――文化趣味所潜藏的巨大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80后写作从隐匿的网络走向图书出版,本身就是文化趣味的一次选择。在这里,图书不再是文学被动的呈现手段,而首先作为一种“商品”身份出场,并且反过来影响甚至控制文学创作的趣味。也许可以这样说,80后图书作为其文学作品的“物化”形式,已经踩着大众文化时代的步伐,参与到“文化工业”的生产链条之中。原本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价值被其出版图书的“物”的质感与魅力所掩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80后图书的大规模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证实了“物神”的持续在场,只是这次不是咖啡或者红酒。通过购买图书来获得个人文化身份的一种想象,这是现代年轻人参与时代生活、祛除焦虑感的内在需求。

有趣的是,80后作家与80后文学所具备的某些品格又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消费时代图书出版的要求。截至目前,80年代出生的作家均已超过20岁,他们已不再是十几岁的懵懂少年,有的甚至可能已经为人父母;“文学票友”(白烨语)的尴尬处境让他们急需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时今日,图书出版仍旧比网络阅读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如此一来,80后作家出书成风也是自然的趋势。再者,与其说80后作家身上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真性情”,不如说是一种“伪个性”。看起来独特鲜明,其实内在却是大体雷同的。正像上文所分析过的,他们被乔装打扮成类型各异的偶像,图书是其必备的道具,就如现今的唱片市场非常低迷,但是歌手仍旧需要不断地出版唱片一样。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造星”运动中,明星作家、图书出版以及粉丝读者被批量化地生产出来。因此,80后作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所处的时代、本身的特性等都催促着80后图书的诞生。

显然,80后图书出版是有利可图的。随着中国出版业的企业化进程,图书能否占领市场攸关其性命存亡。出版商正是看准了80后文学的巨大市场潜力,才使出浑身解数造就了今日80后图书出版的繁荣景象。然而,维持这一文化生产流水线的关结点――青春,正在从80后文学的作家和读者身上不断消失。一方面,80后作家不再对青春主题乐此不疲;另一方面,由80后文学培养起来的一代粉丝读者也走出了偶像崇拜的年纪,不复当年的狂热。但是,这也不完全说明80后图书出版的必然终结。“青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每个时代的青春又是不尽相同的。在与90后作家的对抗中,不能被新一代年轻读者接受的80后图书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过,80后图书出版已然形成的文化生产模式会比80后图书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如果说眼前的80后图书出版主要是市场成功的话,那么如何使80后文学本身获得成功以便抵御住时间和历史的淘洗,这也许才是80后作家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5篇:青春韩寒范文

2、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1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____韦庄《台城》

11、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____秦观《如梦令·春景》

1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韩愈《晚春》

16、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1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1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1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0、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____陆游《沈园二首》

21、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4、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5、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____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26、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____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2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第6篇:青春韩寒范文

杨丞琳:假的不能真

吴宗宪:首先有请第一位嘉宾:邵小珊

杨丞琳:邵小珊,女,26岁,北京人

邵小珊一身火辣装束

吴宗宪:来来,直接走个台步先.

邵小珊走台步,回来时差点摔倒.

杨丞琳:差点跌倒

吴宗宪:这大家要理解,是因为局部突出(指她胸部大)重心不稳,你胸部这么大,生活会不会比较累?

杨丞琳:你头这么大,脖子会不会酸?

吴宗宪“啊”地一声,头侧歪倒,靠在邵小珊肩上.

杨丞琳:还乘机吃豆腐!

吴宗宪:不是啦,(哭腔)是我的头太重,我好辛苦,借我放放.好了,像话吗!她是一个演员,几位猜一猜,她的职业是什么?

杨丞琳:演员啊?!你刚不是说了吗?

吴宗宪:哦?我说过?啊,对不起.

杨丞琳:你真是没脑子诶!

吴宗宪:这刚好印证了那句成语:胸大无脑.

杨丞琳:她胸大,你就无脑哦.哈哈哈

吴宗宪:好,就用胸大无脑和包青天造句,看谁胸大无脑,丞琳,你先来

杨丞琳:包青天胸大无脑?可以吗?

众人笑

吴宗宪:看不出你胸小也无脑哦,春春

李宇春:包青天和胸大无脑?

吴宗宪:对

李宇春:包青天把杨贵妃的头砍了,她的尸体胸大无脑!

众人笑而鼓掌

李宇春:宪哥,轮到你造了

吴宗宪:皇上赐给包青天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胸大无脑.

众人笑:什么东西啊!

吴宗宪:(对邵小珊)啊!?你竟然是章子怡的替身,是真的吗?

邵小珊:真的啊!

吴宗宪:章子怡有你大吗?

邵小珊:当然没有,她顶多b罩^^^^^^

吴宗宪:不是啦,我是问年纪了(坏笑)

众人笑

邵小珊:年纪差^^^差不多吧,不过我比她更显年轻

吴宗宪:是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撒谎的?

众人笑

邵小珊:章子怡就是身材不如我,才找我做替身的

吴宗宪:朋友说你长得也像章子怡

邵小珊:恩.

吴宗宪:他们为什么要骗你呢?

众人笑

吴宗宪:曾参演电影《夜宴》的拍摄,担当章子怡的替身,但因为后来片方没有打自己的名字字幕,想状告制片方.

邵小珊:对啊!我只是想说我也是一个演员,为什么付出努力,连字幕也没有一个

吴宗宪:对!做人就是要为自己讨公道,要有一种骨气,来,我们一起抬头挺胸

邵小珊和丞琳一起挺胸

吴宗宪:丞琳,你没有胸就不要挺了.

众人笑

吴宗宪:好了好了(对邵小珊)那后来呢?你抬头挺胸^^^^^

邵小珊:后来我就跟导演讲^^^^^^^^^^

吴宗宪:不是,我是问你挺胸的时候,有没有把对方撞倒.(模拟,一人分饰两角演挺胸撞人与被撞)

杨丞琳:你真的很爱演诶!

吴宗宪:废话,我也是一个演员.

杨丞琳:你演的都不是什么大片,人家演《夜宴》

吴宗宪:不是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不是大片?

杨丞琳:周杰伦演得那个吗?你也有演吗?

吴宗宪:当然,有一场戏是周杰伦骑马杀死一个追兵

杨丞琳:你演那个追兵啊

吴宗宪:不!我演马!

众人笑

吴宗宪:好了,身材这么好,你会考虑拍写真集吗?

邵小珊:是哪种的?不是的那种吧?

吴宗宪:当然不是!会发一双袜子给你!

杨丞琳:全身,然后穿一双袜子,哈哈哈

邵小珊:要有内衣内裤啦

吴宗宪:也有

邵小珊:有内衣内裤可以啊

吴宗宪:真的啊?要有内衣内裤嘛,很简单,你可以一只手拿内衣,一只手拿内裤,身上就不用穿了

众人笑

吴宗宪: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

邵小珊:又高又帅,像宪哥这样的

韩寒:你的条件好矛盾哦!

众人笑

吴宗宪:那你现在有男朋友吗?我是替韩寒问这个问题的.

邵小珊:没有.我已经结婚了,孩子都有了

韩寒:宪哥,该下一位了吧!

吴宗宪:我宣布一号是假的,当场淘汰,来人啊!拉下去砍了!

杨丞琳:你们也太现实了吧!你孩子多大了

邵小珊:刚学会吃奶

杨丞琳:吃奶还要学啊?

吴宗宪:她是说她老公了.(众人笑)两个人吃会不会不够?(众人笑)

杨丞琳:宪哥,她说她还发生过当众露乳事件.

吴宗宪:怎么回事?快讲!

邵小珊:就是当时孩子很饿,哭得不行,我就拿衣服披着给他喂奶,后来衣服掉了

吴宗宪:那两面日本国旗就露出来了

邵小珊:是啊,幸好有个好心的妈妈给我捡起来盖上了

韩寒:结果那好心的妈妈被群殴了吧!

众人笑.

吴宗宪:好了,这就是我们的一号.

画外音:一号邵小珊她说自己是章子怡的替身,你相信吗?

吴宗宪:一起欢迎我们的二号,莫小新,唷!

杨丞琳:莫小新,男,今年55岁.广西百色人

吴宗宪:哦,这一看就是真的嘛!直接上台子,我们一起欢迎三^^^^^^^^

杨丞琳:宪哥,还没问哪!

吴宗宪:长得也太忠厚老实了,绝对是真的,不信我问他,你叫莫小新吗?

莫小新:是

吴宗宪:回答正确,我就说是真的嘛!欢迎最后一位^^^^^^^^^

杨丞琳:宪哥,如果说出他的事迹,你就会大吃一惊了!

吴宗宪:是吗?你是说他是章子怡的替身?好大吃一惊哦!

杨丞琳:什么啊!那是一号了,不过他也是哦,他是国内教学第一人.

吴宗宪:啊?真的吗?乱哈啦的吧!会不会是你那天去上课忘了穿衣服.

莫小新:我是当场脱

吴宗宪:全脱吗?有穿内衣内裤吗?

莫小新:全脱

吴宗宪:裤子也脱?

莫小新:也脱

吴宗宪:内裤也脱?

莫小新:也脱

吴宗宪:胸罩也脱?

莫小新:也脱^^^^^^^^

众人大笑,郭敬明笑得很大声

吴宗宪::(问莫小新)你有男朋友吗?我是替郭敬明问的.不回答就是默认哦!

莫小新:没有

吴宗宪:郭敬明,你还有机会哦.

杨丞琳:你是教什么的?

莫小新:我是教人体艺术和性教育启蒙的

吴宗宪:哦,那还好,如果说是教数学,教马克思主义那就怪了

杨丞琳:可是当场也很怪啊!有女的上课吗?

莫小新:有

吴宗宪:啊?也有女教授来上课的吗?

莫小新:不是女教授,是女学生

吴宗宪:女学生也,什么时候我也去上堂课.

莫小新:学生不用脱.

吴宗宪:你这样学校允许吗?

莫小新:不支持也不反对!

吴宗宪:真的吗?几位相信吗?我看是假的,有什么要发问的,春春

李宇春:你上完课之后,衣服会穿回去吗?

众人笑

莫小新:会

吴宗宪:这是什么问题啊?下一位,韩寒

韩寒:我问个正常点的,你会考虑拍写真集吗?

众人笑

吴宗宪:喂!象话吗!胡戈,正常点的

胡戈:听说你是宪哥的替身,是真的吗?

众人狂笑

吴宗宪:好了好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画外音:二号这位老伯是国内第一位教学的教授,你相信吗?

吴宗宪:欢迎最后一位,赵丽华

杨丞琳:赵丽华,女,廊坊人

吴宗宪:哟!是位辣妈哟!我猜有个惯例,凡是美女都要走个台步.刚才一号就走过了.

赵丽华做好走台步的姿势等待音乐.

吴宗宪:赵女士,跟观众sayhello

杨丞琳:宪哥,你不是要她走台步吗?

吴宗宪:没有啊!我是说美女都要走啊!

杨丞琳:你很坏耶!

吴宗宪:好了好了!走个台步先!music(自己东窜西窜的走出去)

杨丞琳:不是叫你走啦!有请赵丽华女士.

赵丽华走台步,背景乐是农村曲.

吴宗宪:赵女士,你知道我猜只有美女才能走台步这个惯例吗?今天这个惯例就被你打破了

杨丞琳:宪哥,我猜不是也只有帅哥才走台步的吗,你还不是经常走.

吴宗宪:好了好了!大家猜猜她的职业是什么?跟她今天的穿着,大家注意她的穿着,她的职业跟她的穿着^^^^没有任何关系

众人笑

杨丞琳:那你还让注意什么啊!

吴宗宪:韩寒

韩寒:他的职业啊?

吴宗宪:对,跟你的职业还有点关系哦

韩寒:跟我的职业有关系?哦,我知道了,她是给汽车加油的

众人笑

吴宗宪:什么东西啊!跟你的职业有关了.

韩寒:是啊!我是职业赛车手啊!

杨丞琳:什么,你是赛车手,好酷哦!

吴宗宪:韩寒,你真行!我身边这位赵女士,认识了她,你的车子以后都不用花钱加油了

韩寒:她真的是给汽车加油的??!!

吴宗宪:不是啦!我是说她以后负责帮你推车了!

众人笑

韩寒:宪哥,你想象一下,我是开赛车的,一群赛车在赛道上跑,你在后面推着我的车子跑,这很怪!

杨丞琳::(看韩寒的手)宪哥,他真的是赛车手耶,你看他手上还有茧子

吴宗宪;哦,手上长茧跟他正处于青春期有关

众人笑

音乐周杰伦的<开不了口>响起

吴宗宪:(唱)没有你在我都自己来,自己来^^^^^^^^^好了,郭敬明,跟你的职业也有点关系哦!

胡戈:哦,我知道了,她是人体摄影模特儿

众人笑

郭敬明:她是作家?

吴宗宪:差不多了,她是一个诗人.是真的吗?

赵丽华:真的啊!

吴宗宪:大家都知道,诗人都封号,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位就是我国著名的女诗人,封号诗体.

杨丞琳:尸体啊!哈哈哈

赵丽华:我是有封号了,不过是网友给我取的^^^^^^

吴宗宪:亡友给你取的!那就真的是尸体了!

众人笑

赵丽华:是网络上的朋友,他们叫我梨花教母.

杨丞琳:梨花教母?还蛮不错的啊!

韩寒:跟芙蓉姐姐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丽华:是有人叫我诗坛芙蓉

吴宗宪:诗坛的芙蓉姐姐,为什么,是因为你身材的关系吗?

赵丽华:不是了,是因为我诗的原因.

杨丞琳:她的诗被各大网站转载,甚至引发网络争论.

吴宗宪:这就是你写的诗吗?(念诗)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你是跑去数蚂蚁啊!

杨丞琳:宪哥,我这里 也有几首有意思的,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吴宗宪:你是卖烧饼的吧!还诗人.

杨丞琳:还有《刘又源睡觉的时候是个孩子》

刘又源

一个人

在玩

手机

游戏

1是x-战机

2是空间大战

3是我的宠物

一整个上午

他没有停下来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吴宗宪:《事实胜于雄辩》

一辆车和另一辆车追尾

不是一条公狗在嗅一条母狗

反过来也不是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这些都是你写的诗吗?

赵丽华:是啊!

吴宗宪:可是读起来怪怪的

赵丽华:这些诗歌是我2002年刚上网时的即兴之作,当时的想法是要卸掉诗歌众多的承载,负担,还有一些教条的东西,完全凭直觉,随性的

吴宗宪:你是说你是2002年刚学会上网时写的这些诗

赵丽华:对

吴宗宪: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还不怎么会用电脑,写几个字按一下回车键,结果就成诗了!

众人笑,韩寒笑得最大声

韩寒:宪哥

你说的话

是全天下

最好笑的

吴宗宪:韩寒

一个人

1是按回车

2是按回车

3还是按回车

一整个晚上

他都没有停下来

胡戈:韩寒和宪哥

一个是男的

另一个也是男的

现在他们两个在写诗

郭敬明:一个诗人分行,

两个诗人分行,

一群诗人分行,

可能还有更多诗人分行

韩寒:一个诗人和另一个诗人在写诗

不是一条公狗在嗅一条母狗

反过来也不是

杨丞琳:好了!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录

节目时

光说话

大笑

不停

的人

众人鼓掌大笑

吴宗宪:(回头看赵丽华)哦,不好意思,诗人好!你会介意吗?

赵丽华:没什么,我,反正已经,习惯了,无所谓

韩寒:你刚才又在写诗吗?

众人笑

杨丞琳:宪哥,她还得过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奖,中国诗歌学会奖,”诗神杯”金奖

吴宗宪:这么厉害,得奖是对一个人的肯定,像我就得过金曲奖最佳方言歌手奖.

杨丞琳:你就才这一个而已啊!

吴宗宪;谁说的!?

杨丞琳:那你还得过什么啊?

吴宗宪:我得过的多了!我还得过肠胃炎,胃病,痔疮^^^^^^

众人笑

吴宗宪::(继续一本正经的)能得到这个胃病,首先要感谢cctv,mtv和我的父母,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是得不到这个胃病的.

众人大笑

吴宗宪:好了,就采访到这了

画外音:三号女士是一位成名女诗人,你相信吗?不过她写的诗是怪怪的

吴宗宪:好了,今天就这三位了,你觉得谁是假的

韩寒:我一开始觉得是一号,但后来觉得二号也蛮假的,最后综合一下,我选择三号.

众人笑 韩寒:初二的水平

吴宗宪:为什么选三号?是因为只有她没裸过吗?

众人笑

韩寒:不是了,她一定也裸过啊,不然穿着衣服洗澡吗?我选她是因为我觉得现代诗和现代诗人没有存在的必要

吴宗宪;你这样说,如果三号是真的,你就惨了

韩寒:是诗人惨了

吴宗宪:郭敬明

郭敬明:我选二号

吴宗宪:(坏笑)明白明白

郭敬明:宪哥,老娘是男的耶

吴宗宪:南南(男男)合作,南北对话,明白明白,春春

李宇春:我选的也是二号

吴宗宪:跟郭敬明抢哦!

李宇春:不是了,我看过这个报道,但好象不是他本人

吴宗宪:呃?有见解,胡戈

胡戈举起一号的牌子

吴宗宪:你也选二号

胡戈:是一号啊

吴宗宪:好,请说说选二号的理由

胡戈:我选的是一号

吴宗宪:那就请说说不选二号的理由

胡戈:不敢跟郭敬明抢啊

众人笑

胡戈:不是了,我觉得二号很真啊

吴宗宪:那为什么选一号

胡戈:因为她左边第二根头发开叉了,我喜欢头发柔顺的

吴宗宪:果然观察的很仔细,一起来看看答案揭晓,倒数590秒

54321

吴宗宪:一号是假的

除胡戈外,其他人被喷干冰.

吴宗宪:二号就是真的了,一起来看vcr

vcr播放莫小新教学的事件回顾

吴宗宪:厉害了,是真的啊,失敬失敬,希望以后再接再厉,名言说得好,人要活到老,脱到老

众人笑

吴宗宪:三号也是真的啊,但是关于诗歌的问题,我就不是很懂了,但是赵女士的诗,我们就更看不懂了,但不管怎样,我希望赵诗人都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我们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众人笑

杨丞琳:说错了你

吴宗宪:哦,应该是按自己的回车键,让别人读诗去吧!好了,一起进入下一单元,叫做是

第7篇:青春韩寒范文

二、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三、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四、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五、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李商隐《楚宫》

六、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七、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八、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九、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李贺《塞下曲》

十、有泪无言对晚春。——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十一、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十二、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十三、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十四、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十五、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十六、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十七、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十八、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元结《贼退示官吏》

十九、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二十、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二十一、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二十二、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

二十三、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二十四、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二十五、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二十六、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二十七、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十八、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二十九、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三十、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三十一、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谢灵运《登池上楼》

三十二、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王沂孙《齐天乐·蝉》

三十三、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三十四、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三十五、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杜甫《别房太尉墓》

三十六、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三十七、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三十八、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三十九、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四十、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四十一、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四十二、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四十三、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四十四、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四十五、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四十六、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四十七、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四十八、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

四十九、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五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五十一、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五十二、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韩愈《听颖师弹琴》

五十三、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五十四、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五十五、黄昏疏雨湿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五十六、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五十七、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五十八、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五十九、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六十、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六十一、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六十二、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六十三、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六十四、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六十五、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六十六、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六十七、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六十八、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第8篇:青春韩寒范文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韩寒是“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青春与成长叙事是韩寒的创作核心,具有“自叙传”的色彩。在新旧世纪之交成长起来的“80后”,在个体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强烈地追寻“另类自我”,以此来昭示自我存在,在叛逆、出走、受挫、回顾的历程中完成了“未完成”式的成长。

关键词 :韩寒;成长;“80”后;“半成人”

中图分类号:1207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160—03

韩寒的小说基本上写的是少年期11—15岁)、青年初期(15-18岁)、青年晚期(18-25岁)年龄段的成长故事,它展示的是成长的过渡性,创造出的人物形象具有半成人”特质。可以说,传统成长主题小说是现实写作”,它由成年人写给未成年人阅读,旨在引导未成年人成长。现实写作基于“教育维度”,带有很强的目的指向性,小说本身的人物、情节和背景形成了自洽、有机的内部逻辑。“80后”写作是现在写作”,它是感时而发的,作者对人物未来的发展轨迹缺乏清楚明晰的设计,对过去的人和事更多的是缅怀和自省,没有明确的方向感的规定。所以:整个写作多是呈现状态的写作,具有很强的情景化色彩和生命现场感”。韩寒的成长小说以个体内在精神为成长主线,成长的结构模式相对模糊,但依然可以发现其中天真善良的年青人“叛逆漂泊愈加困惑精神蜕变”的成长脉络。

一、“闯不出的三重门”:反叛与空虚

少年期是人各方面剧变时期,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随着身体的日渐成熟,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兴趣和交际范围的扩大等多种因素,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要求开始强烈起来。他们觉察到新的自我在扩张,即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相对来说,青少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他们进入主流社会之前,他们是受社会主导文化塑造的对象”。如今处于边缘化地位的青少年,相比过去,更多的是在来自外界学校、家庭、社会)的名利关切中感受到被塑性乃至被阉割的无奈,他们与环境形成了紧张的对立关系,所以这个时期的少年,会出现叛逆心理,抗拒权威。

韩寒的成长小说具有自叙传”特点,主人公带有少年韩寒的影子,是一代应试教育制度捆绑下的80后”学生的写照。韩寒将家庭、学校、社会比喻为三重门”,门里的少年犹如困兽,在闯出大门的尝试中撞得头破血。《三重门》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个很有批判精神的少年,他忤逆父亲的意志,偏偏不爱古文,甚至连韩非子是何许人都不知道了”。得到语文老师马德保的赏识后,林更是恃才狂妄。在父母反复“谈心”、补课、托关系下,林不得己以体育生的身份进入市重点,迎来了了无生趣的高中生活。无休止的长跑训练使雨翔身心疲惫,数理化英语门门挂科使他无地自容,但这都没有磨平他身上的棱角,他热爱批判现实主义”,在周记中针对学校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并努力当上了文学社社长。他也因此成为了政教处针对的对象”,且他的文学理想在僵化的校园体制下也破灭了。《像少年啦飞驰》中的我”和铁牛是比林雨翔更典型的问题少年”。这两位看似老实的少年,入帮、打架、早恋,做出一系列荒唐幼稚之举。其中有两次提到铁牛跟我”设想杀死老师的过程,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与家族叙事中的弑父”有同种意味,具有强烈的解构色彩。《长安乱》是一部解构经典的武侠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故事中的我”从小被困在四面高墙的寺院内,对自己的出身、父母一概不知,也不知何时有了个师傅。平淡无味的日子与活泼好动的天性格格不入:我”一心想探宄自己的身世,并且渴望高墙外的天地,与师兄趁夜逃出寺院,还对意外发现的神秘的洞”充满幻想。可以说,少林寺的高墙无异于学校的围墙:我”也无异于天性贪玩、好奇的中小学生。

叛逆的高涨使少年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心灵困境。身处从儿童向成人跨越的过渡时期,少年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愿桎梏于长辈设定的模式,从童年时编织的童话世界中解脱出来。然而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需要时间和经验,又不甘融入既有的成人世界,于是,心灵深处出现了断层,困惑路在何方:实际上,80后的反叛往往是为反叛而反叛,不清楚反叛之后的道路,当他们真正实现了反叛之后,结果也并不是一种满足,而是一种新的空虚与迷茫。这也许是青春一代反叛的必然和代价吧。”《三重门》中,雨翔萌生出出走的想法,却对前路充满恐惧,只感觉“也许放开这纷扰就自在,但放不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怕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放不该放”。《像少年啦飞驰》中的铁牛被学校开除,而小说也没有再接待铁牛的去向,根据铁牛早逝的结局,他走出学校后的经历可想而知。《长安乱》中的我”被师父要求离开寺庙独自闯荡,可是面对渴望己久的自由,竟不知出行的目的,徘徊不知前路。可见,青春期的少年越是反叛,越是空虚,他们的内心交织着理不开的躁动与脆弱。

二、漂泊在“一座城池”:流浪与迷茫

如果说《三重门》中的林雨翔还徘徊于“留守”与“出走”之间,那么,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出走”已经不只是内心的声音,也是社会、人生对青少年的要求。“流浪”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路上”的孤立无援将人置于自我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全新的经历迫使青年重审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成长写作都会深入“流浪”这一阶段,追踪主人公长大成人的重要经历。在这里,我们把韩寒的小说中,主人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学校和家庭远走他乡,都称作流浪”。

流浪的路途中,世界向青年们展示了现实:暴力、交易、欺骗、人性的丑恶……肮脏与阴谋无所不在,这是一个与幻想相背离的景象。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面前,他们对自我与真实产生怀疑,世界观与价值观发生急剧的动荡。韩寒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的在漂泊的路上陷入迷茫,或多或少有所改变。他们有的在现实的锻炼中艰难蜕变,以牺牲天真的本性换取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如《长安乱》中的释然。从小与世隔绝的释然天性纯真,不谙江湖险恶。在旅途中他多次遭遇暗杀,中了好兄弟”万永的阴谋;林一夜之间遭受了灭门之灾,这激起了他的复仇欲望,他用剑杀害了四十几个人。“生在江湖,身不由己”,释然渐渐褪去了天真。此外,大部分的主人公被迫丧失了自我,他们的理想纷纷化为阳光下的泡影。例如《像少年啦飞驰》里,曾经心怀文学梦的中文系学生我”和老枪在盗版公司艰难谋生,现实磨平了他们的棱角,当年的张狂青年堕落为这个社会上最平凡的小人物。又如《一座城池》,藏垢纳污的社会将我”和健叔这两个灰色人物”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低,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销蚀,他们浑浑噩噩度日,如同行尸走肉。更沉重的是,有的主人公以失去爱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换取成长之门的入场券”。《他的国》中,左小龙环游中国的梦想刚要开始便破灭了,交警因他的摩托车是走私车而扣罚了他,左小龙灰溜溜地回到了镇上,他想在高楼上思考,却被误认为是轻生者,在围观人群疯狂地逼迫下,他不得己跳了楼。等他醒来后,两个女人都离开了小镇,失去说话能力的他也丧失了与唯一的朋友交谈的能力。在韩寒笔下,初入社会的青年必然经历身心的激烈变迁,如《1988》中的青蛙实验”。温水是煮不了青蛙的:我”坚信现实没有想象的强大,不要拿现实改变自己做借口。为了证明我”的理论,“我”为女友孟孟演示这个实验,青蛙忍受不了高温要跳出锅时,孟孟猛地盖上了锅盖任青蛙在里面垂死挣扎,告诉“我”说,“这才是现实”。

以上成长受挫是必然的,因为未成年与成年世界有着厚厚的隔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各自遵循着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便意味着未成年人所依傍的青少年亚文化向成人把持的主流文化妥协,被合并和消融。人类文化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青少年亚文化无非有两种流向:自动消亡或臣属于主流文化。无论是哪种流向,都注定会让成长者感到诸多不适,甚至迷茫、痛苦。妥协、放弃和无条件认同的阵痛,是青少年通往成人世界别无选择的选择。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永难填平的沟壑,让成长者注定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基于此,有人将青春期比喻为一片难以通过又必须通过的沼泽地或雷区。可见,成长书写必须深入这个染色”期,将生活中的丑的包装撕开来呈现在少年面前时,使他们真正接受一场成长洗礼。

三、“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回顾与前行

任何一代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80后”也不例外,虽然经受了染色”阶段的磨砺,但青年不可能顿时长大成人,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这些经验,在对过去的回顾、回味与顿悟中渐渐成熟。传统成长小说中,一般都会出现一个引路人”,使情节发生突转,成为主人公成长道路的里程碑。但是80后”很难认同传统的思维观点,他们沉湎在自己的遐想中,对代表主流地位的权威人物父母、师长)不信任,甚至排斥,即使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乏他者或长者的指点,但是他们的成长转折并不是由引导者”的出现带来的,而是在自省”中渐渐实现,虽然过程缓慢,但结果是光明的。于是,曾经垮掉的一代”开始实现他们的突围,他们面对陌生的社会不再惊慌失措,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积累了成长的经验,前行的目标犹如乌云后的阳光,引导着青年追求新生。

经过染色阶段”的洗礼,青年面对现实不再惶惑如初。《1988: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是韩寒的新作,续写着成长主题,展示出80后”在成熟道路上的跨越。它采用了插叙、倒叙结合的手法,讲述了经过受挫和迷茫后?我”辞去了记者的工作,开着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去监狱接一位朋友的骨灰。此时的主人公目标是坚定的,并且能以戏谑嘲讽的眼光消解荒唐的见闻给他的震惊。

同时,在不断的自我回首中:80后”开始明白“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哪里”等人生命题。《1988》里,“我”不断回忆着少年时期的往事,怀念着在我”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们。勇于吞下对手的大子弹的英雄10号,多才多艺、热爱自由的高材生丁丁哥哥,修好了“1988”的朋友……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崇拜他们,“我发现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热血的人们,虽然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温的,我总是喜欢看见那些热血的人们,我希望我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我天生佩服他们,希望他们身上的血能够温热我的身体”。然而10号死于车祸,丁丁哥哥在去北方和这个世界谈谈”后就再没能回来,修车的朋友袭击化工厂被处决。“我”认识到是他们的性格导致了结局”,但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走他们的道路。即使我”迷失过,为了生存违背本心,但此刻的我”敢于做出主动选择,决定自己的去向。

于是?我”挣脱了社会的同化,坚信人性的真善美,对处境悲惨的娜娜动了恻隐之心,一路帮助她。小说最后,娜娜将孩子转交给“我”抚养,因为她相信孩子跟着善良的“我”会有更美好的人生。娜娜也许是去世了,或者怕自己的身份沾染了孩子。于是我”带着这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执着地要与这个世界谈谈。如娜娜说过的给你的,都是好的”,孩子是世上最纯净的生灵,寓意着新生和希望,“我”接受了孩子,也接受了自己的新生。小说的结局我”撒骨灰想到:“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其实10号,丁丁哥哥,刘茵茵,修车朋友,他们对于主人公的意义早己升华为一种象征,承载着自由、力量、纯真,这也宣告了主人公对成长道路的选择:依然要沿着本心出发。

由此可见,经过染色”阶段后,主人公能够在自省中获得一种顿悟”——原是佛教用语,意指苦修之后的明心见性,灵光闪现。“顿悟”一词后被引进经典成长小说,寓指主人公得以长大成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即经历了诸多挫折和磨难之后,主人公在心性方面获得突破,褪去了青涩的外衣走向成熟。但是,在韩寒笔下,主人公顿悟之后虽有启发,却未能获得长大成人的契机。正如《1988》的结局,在充斥着虚伪、罪恶和冷漠的现实中?我”一个人单枪匹马企图冲出包围,寻找并开始一个真、善、美的新世界。“也许我会在那里结识一个姑娘,有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会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你也许会为我流泪,但也许心中会说,你太蠢了。”明知不会实现,“我”毅然出发,寻找的无疑是一个令人心动的乌托邦,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我”展示着不愿与社会同流的成长姿态。

这也是80后”成长主题的特点。传统成长小说往往讲述主体被改造的社会化过程,而80后”的叛逆精神强于前辈,他们拒绝成长,演绎着正在进行的未完成”的成长,甚至是反成长”的成长。“青春期的拉长”是这个时代的趋势,“诚如有些专家预言的那样,我们的时代由于进入了冗余时代,娱乐化和青春化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表征”,。时代特征渗透进成长写作中,使成长者形象具有半成人”特质。因此,韩寒的小说运用开放式的结尾,仅仅对主人公的成熟和未来发展做准备,并未具体指明主人公的未来生活。尽管到文本结束时,主人公还或多或少处于迷茫的心境,作者没有明确交代他们是否可以长得成人,但是字里行间己透露出成功的光亮。

第9篇:青春韩寒范文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问(唐)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张继(唐)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王禹俏(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杨万里(宋)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程颢(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磐(明)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1)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2)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3)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5)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唐·宋之问《途中寒食》

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8)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9)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10) 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