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青春作伴好还乡精选(九篇)

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1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关键词】营造;轻松愉悦;课堂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学科;而很多学生却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数学老师呆板机械。原因是学生认为数学与抽象的定义、概念,单调的公式、定理以及一成不变的数字、符号分不开。数学课无非是向学生讲授在某一定义下的定理是如何推导的,又是如何应用这个定理来解决一类问题等等。由于这些观点的产生,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只是迫于升学压力而不得不被动地学习数学,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学好数学呢?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授课氛围,尽量给学生带来欢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学习数学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诚如杜甫在诗中写到的“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一样,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益。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一、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语言要幽默诙谐,亦庄亦谐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说的是笑能使人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幽默诙谐这种教学的佐料佳品不仅能使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会使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例如:在讲授“映射”与“函数”的定义时,结合定义中的一一对应和多对一的特点,可以讲,这种关系就好象是人民打击外国侵略者一样,一对一的胜,多对一的更是胜,一对多时就要壮烈牺牲了。又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问题中初中与高中的区别时,可以讲,初中的二次函数就好象大自然的一只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无拘无束;而高中的二次函数常常有固定的区间,犹如一只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从此有了限制。因而,研究二次函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是否有一定的限制和制约。学生听到这些比喻后开心的笑了,在开心的笑声中难点得到了化解。再如:“函数”就是含着一个数;“代数”就是代替一个数;“复数”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数等等,这些语言一方面就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刻画,另一方面也是事物形象的升华!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听这样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有了这样的感觉,还有学不好的数学吗?

二、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要悬念迭起,跌宕起伏

1.教师授课思路要巧布疑团,让学生大彻大悟。孔子云:“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心创设疑虑情境,并通过质疑、释疑去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高一新生对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方程ax2+bx+c=0,(a≠0)的根为什么是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引导学生发现方程左边即是函数y=ax2+bx+c,(a≠0)而右边却是x轴的表示形式,由此观之,学生此时恍然大悟:左边是一条曲线右边也是一条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横坐标即是方程的解!学生能产生出这种认识,不能不说他们已经大彻大悟了。还如:求T=(a-b)/(x+y)的最大值,这里a、b、x、y均为小于或等于10的不重复的正整数。一些学生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有些同学使用代入法代入求解,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甚至是无法正确求解的。在学生经过探讨产生深深的疑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该式的特点,从而向学生介绍数形结合的方法,这里的T可看作点A(x,a)与点B(-y,b)连线的斜率,这里的A,B两点均为整点,且要高度注意这四个字母不能有重复现象。这样就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了仿佛围棋盘的在第一第二象限的图象,指导学生描绘出斜率最大时的直线即可,这种解法令人拍案叫绝!解完这个题,学生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是非常舒畅的,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大彻大悟之感。通过以上的用疑激疑,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使学生获得了一种独立探索成功后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在课堂上的过程安排要故设陷阱,也悲也喜。陷阱者, 圈套是也,它是对学生因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有力刺激,使之产生竟有此事和原来如此的情感,从而引以为戒。例如:求函数y=4-2x- 的值域。分析:解决这类函数值域问题的通常想法是:化无理式为整式,教师可安排学生采取“平方”的手段,从而设置陷阱。即使变形为“y+2x-4=- ”后也不会出现比较好的结构。此时的学生掉进了陷阱,深深的不可自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被开方数,会发现配方后将有好的形势出现。转眼之间大悲转化为大喜!略解:由已知函数可得(y-2)+2(x-1)=- ①令b=y-2,m=x-1,n=- 代入①得n=2m+b。易看出n2+m2=4(n≤0)(表示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下半圆)。于是问题转化为直线n=2m+b与半圆n2+m2=4(n≤0)有公共点的问题。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图象间关系解方程n=2m+b,m2+n2=4组成的方程组。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换元,将其函数表达式的较隐蔽的几何背景挖掘出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直观的表现出问题的实质。学生刚接触此类题时,也许会无所适从,避而远之。当学生感到悲观失望时,老师适时地指点迷津,从而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般的迷惘,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时的惊喜!

三、课堂上研究数学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应结伴求索,共荣共辱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一种异常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道涵盖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常会使人绞尽脑汁,其结果有时却是枉费心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掩盖自己在备课解题时的艰苦的探索过程,而把最佳的解法和盘托出,有时还自鸣得意。这样的结果只是让学生看到了一场“魔术师”的“魔法”表演,也许还认为老师真“神”。其实学生的印象不一定深刻,甚至于感到迷惘与困惑,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只能望“题”兴叹。例如: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性质后,在课堂上可以引导他们研究这样的问题: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m=n,an=m(m≠n)则am+n=____

2.已知等差数列{an}中,sm=n,sn=m(m≠n)则sm+n=____并结合数列的函数特点进行深刻的挖掘扩充。之后及时趁热打铁,拿出这样的变式:在等差数列{an}中,sn是前n项和,已知sm=sn(m≠n),则sm+n=____,同学们围绕等差数列的性质,围绕数列的函数实质想办法、作研究,大约总结出了五、六种常见方法。如果教师不管这些就自顾自的来一番高谈阔论,自我欣赏般的拿出事实真相,那么,学生也只有欣赏、羡慕的份了,哪还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呢?有的同学说:“用函数的观点来理解数列,用几何的对称性来理解等差中项,使我知道了许多不很清楚的知识,此刻的学习好象变得很有意思了”。其实,这堂课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学生共荣共辱、结伴求索,紧紧地抓住了学生思维的神经。通过这样的形式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的目的,从而提升了数学能力。这种做法,就象教师与学生结伴闯关,南冲北突,东奔西跑,看哪条路畅通无阻,哪条路布满荆棘,从而选择一条平坦的道路乘胜前进。

而当课堂上面对难题时教师更应心平气和,和学生同苦同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莫不能仅仅只要思路不要计算,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时要和学生同甘共苦,认真扎实的去躬亲力行。在解析几何中,很多问题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待定系数不只一个,这类题通常采用整体代换,系数约简等技巧,每堂课与学生一起“心平气和”地演算一道题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也会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第2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袁怡芳

乡间小路上,飘散瓜果的芳香;月色池塘下,倾听青蛙的欢唱;宽广山坡旁,目送成群的牛羊……快快迈开脚步吧,一起去欣赏美丽的乡村风光!

家乡的老屋由黄土筑成,四周用土砖相围。记得奶奶在屋前的园子一角,搭起木架,种上葡萄,周围还栽着桃树,枇杷树,竹子。春天来了,桃花妹妹总是面含笑容,不住得向行人问好。瞧,她还挺害羞的,小脸都红了。一旁的竹子哥哥也不闲着,挺直着腰杆高声喊着:“我要长高,我要长大。”几场春雨后,出来走走,四处瞧瞧。看,好多尖尖的小脑袋啊,在四处张望,啊,今年刚出生的笋弟弟也迫不及待地探出头,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得看着周围的一切。 家里的小鸡,小鸭也不闲着,东游西逛,四处找食,甚是热闹。。闭上眼睛,张开双手,转几圈,就觉得这种景色与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颇有几分相似。夏天,我和小伙伴在桃树上摘桃子,还不时的把还未长大的小桃子扔向小伙伴。秋天到来,葡萄慢慢的成熟了,变成一个个玲珑剔透的青色葡萄。冬天,大伙在园子里嬉戏,在落叶上打滚,好不开心。

傍晚,要是我们常常出来走走,就会看见人们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天上飞过归巢的小鸟,真是如诗如画啊!月华如水,辛苦一天的人们,伴着旷野中蛐蛐的鸣唱,安然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第3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春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而对家的思念却早已油然而生,未曾止步。万家灯火是如此的娇艳又是如此的真切,而却可望不可触碰。一片片的思绪伴着着火树银花沸腾,祝愿,祈望,一切安好。

除夕,团圆夜,一个守岁的相聚,在不远的地方遥望,遥望久违的脚步,遥望没有飘远的亲情和气息。

眷恋的是故乡,还有故乡的伙伴和一路走来的记忆,是岁月的手腕剥离的还在的熟悉,是时光的肩膀削弱了依稀的路程,是风烟的回眸伤感了不散的那山那水还有那些记忆里的微笑。

不敢走近除夕二字,就怕不仅仅是潮湿了眼还会打湿夺眶的思念。

爱在天空,因为天空能飘到故乡,能寄去我的祝福和不舍。

图片

两地咫尺却犹如天涯,游子就是夜空的晚霞,有着美丽,有着多彩,更有着不及言语的表达,也会伴着秋雨落泪萧萧下。

摇曳的灯光和漫长的路伸向远方,我对故乡的思念也在蔓延,隔阻着春山秋水,但方向还在记忆的牵引下走近归途,走近那一片不会遗忘的热爱。失散的是风景,失散不了脚印也荒芜不了家的温暖和味道。

清脆的音乐在耳边响起,犹如和故乡在对话,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没有距离,有的只是暂时的分隔。韶华已逝,芳菲争艳,曾经的彩虹不在是过眼的风景,曾经的风雪不在是季节的更替,而是一段岁月的开始和延续,我坚持,坚持彩虹更美,风雪更浓,那才是故乡,那才是家。

图片

情难留,爱难往。在相聚,再停留。

滴答的旋律在耳旁轻语,是你捎来的问候,是你留下的爱意,是你再来的预约。

满天的思念飞舞在想到的那片宁静,剪去尘埃,理掉残絮,拥一世空旷的温暖,不在是寂寞如潮。

命运如繁花、寂寥的梦境,在每个人心底沉积成各样的色彩,勾描成不一样的情怀。依稀的余温在摇动的杯里安静的诉说,回首宛如已是消瘦的回眸,在光华里蕴藉和安慰自己空冷的那份段落。有谁在这样的时日里和我一样的举起酒杯,清饮云烟,慢味情丝。

在喧嚣纷繁的小巷,有着轻舞的曼影,有着游离的暖味,还有灯火的阑珊斜卧在如昼的夜空,

繁华落尽,明月逐来。在若隐若现的痕迹里我们观着隔岸的树,身侧的花,这树这花也曾长在故乡的桥头,这时已不在天涯。

新岁到,春风吹皱池水,一片鹅黄正绿,一水隔尘,非是变迁。

时间是山水画卷,有杏花白桃花纯,春柳翠冬雪清,携未尽的风雨一路轻描淡写,书绘对未来的水墨和明日的曾经。

在来日的痕迹里有你,有我,还有流水弦音------。

图片

登重楼,看落霞,故乡是否也是眼前的落木萧萧,长河滚滚。敞开心笺,望断故乡,宠爱那轮还没走到故乡的明月。

寂寥的青苔,是因为脚步不曾来,禅静的红叶,是知音还未来。剪时光,点染这半阙浮华。

良宵时节,举浓烈的酒,修剪祝福,赠与故乡,馈予朋友,报之亲人。

第4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即便历经几千年,中国人骨血中仍改不了那份对家园的固守,无论漂泊在何处,总幻想着有一天能衣锦还乡。每年的春运,就是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可当你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故乡,你的故乡还在吗?

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们身处一个从乡土中国向现代化中国转型的时代,急不可耐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将故乡连根拔起,每个野心勃勃的故乡小镇都要变得和另一个一模一样,你记忆里的老屋、河岸、田野、山洼,都被神奇地规划成了经济开发区,种一模一样的假树、盖一模一样的新房、建一模一样的广场,变成了一模一样的新农村,变得更像一座城。巴掌大一块地方,也要有CBD,有滨江路,还有步行街和立交桥,不在乎“千城一面”,着急的是,如何建起比邻县更高的地标,最好还有什么宝贝能申请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时间上的故乡消失,比空间上的故乡消失更令人扼腕。我们先是失去了故乡的形式,然后便失去了故乡的内容。那种左邻右舍串门找乐子,红白喜事围坐大院吃流水席,你出腊肉我出酒凑份子分食,让人心里头暖融融的故乡一去不重返了。如今的故乡乡情,已经变得强悍、坚硬、虚荣,没有个性且心机太重。

不知不觉,故乡成了他乡,我们却又把他乡当作了故乡。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当我们确定自己回不去了,恍忽间才发现,其实,在外打拼的无数日子里,故乡早已成了他乡,我们也已把他乡当作了故乡。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故乡吗?有人说:“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你在哪站稳了,哪就是你的故乡”。经济学家赵晓在微博上讲了一种类似的观点:“对于男人来说,有事业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乡。”也许,故乡并不只是地点,而是由父母、亲人、朋友、熟人构成的生活圈,对你知根知底,知冷知热。当你在他乡找到了人生的座标,找到了安全感和内心的平静,你已经为自己建筑了一个新的故乡。

离家三千里

熊景冬(学者,资深媒体人,籍贯安徽,现居海口)

离家三千里,在外二十年,一想到回家,总觉得温暖。

家在北方,小县城古朴、安静,人也不多。

早几年回家过年,车子未到,人已是“近乡情切”。城南城北走上一圈儿,遇到熟人打个热乎,很舒坦。

这几年搞城镇化发展,街宽了,人多了,几角旮旯里都建满了房子,闹哄哄象个集贸市场。莫说是起早锻练,就算是饭后遛弯儿,也没个象样的空地儿。人,拥在街流中,感觉故乡已是他乡。

年饭夜宵都是在酒楼里度过,虽然也是满满一大家子,却感觉不象个家,也不象个年。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似乎人人都在为别人的红白喜事而忙碌,而我们这些外归的浪子确乎成了不折不扣的局外人。

自从有了手机之后,拜年这两个字似乎只存在于短信中。从初一到初三,家里偶有串门拜年的,也大多是白发老者。所幸老父老母尚在,家,还是个家,年,还是个年。再过些日子,再经些年头,那会还剩下什么呢?

中国人大约不是一个喜欢漂泊的民族,但凡离家出外打拚,多半是为了衣锦还乡之时。可是如今,当你发现你还乡的锦衣已经过时,你熟悉的故乡已成了他乡,你大概只剩下乌乎哀哉,唯嘘而已。

渐行渐远 却愈来愈清晰

郭谆(专栏作者、全职太太,籍贯湖北,现居海口)

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故乡,于渐行渐远之中,却愈来愈清晰。

我的故乡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长江中下游最为九曲回肠之处,那儿就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在交通不是太发达,连汽车也很罕见的年代,显然这里是一个相对繁荣的口岸。过往的船只都在这里停歇打烊。他们在这里歇歇脚,换换心情,然后又驶向远方。小时候,常常听人议论,哪儿哪儿盖房子挖地基,挖出了几个骷髅,还有好多铜钱,哪哪又挖出了装着银元的坛子……,那时听着觉得既神秘又害怕,现在想来,小镇,其实是一个古镇的啊。

故乡,于我来说,是清晨的时候,走在铺满青石板的小街上,去集市上熙攘的人群中找买菜的妈妈要拐角那个早点小铺的油糍粑;是黄昏的时候,和小伙伴在长江边大堤的草甸子上翻滚,滚一身的草香;是春天的时候,在金灿灿的油菜花地里疯跑;是夏天的时候,看风吹着江边的芦苇一波一波的摇曳。故乡是青砖瓦楞上疯长的灌木,是斑驳泛旧的红漆门窗内晃动的身影,是踢着的用铜钱、鸡毛和布条自己制作的毽子。故乡是饭熟时,站在老槐树下的饭堂的穆爹扯开喉咙喊的那一嗓子:开饭――,带着浓浓的乡音和乡韵;故乡是过年过节时相邻各家相互送去自家炸的翻饺子。

成何几时,被思念牵着脚步停驻在我儿时嬉戏的地方。房子后的池塘不见了,那颗几个人都抱不住的老得空了心的老杨树也不见了,那常有各种蛇出没的青砖瓦房不见了,穆爹也早已过世,将自己那洪亮的嗓门带到了地下。周围的人用我熟悉的口音讲着我陌生的人和事。他们用诧异的眼神打量我这不速之客。在他们的眼睛里,我俨然就是一个外乡人。没有了熟悉的人,也没有了熟悉的景。一切都是陌生的,恍惚间进入了异乡。

是啊,在故乡,我度过了我童年的时光,可是,我却在异地更为长久的挥洒青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异地度过,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早已和故乡异化。其实是故乡已成他乡,他乡已成故乡。

在海南出生的宝宝老是问我:妈妈,我到底是哪里人啊?我到底是哪里人啊?是啊,到底是哪里人呢?说是海南人不会说海南话,说是湖南人连湖南都没有去过更不会说湖南话。我说:你呀,是中国人啊,想是哪里人就是哪里人。

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的故乡。故乡,永远只存留在我记忆中的故乡。

故乡从未改变,只是你的青春走远

杨志(北京师范大学讲师,藉贯海南,现居北京)

一次回家,抄了本书路上读。作者廖一梅,《恋爱的犀牛》编剧。开篇叫《我爱过的男孩都老了》,谈了一些多年前的文青。最后,她说:还是青年时那个世界好,现在,人们没有爱了。不由感叹唏嘘,差点坐过站……

不是要谈这本书,而是要谈谈还乡这件事。

每一次还乡,都恍恍惚惚,有些惆怅。走在路上,物是人非。一半是真实,一半如幻觉。一日突然想到:印象里的家乡,其实联系着自己的青春(你也这样吗?)。我不怎么能区分两者。

杜甫很忧郁,人们说,他只写过一句快乐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他的“青春”,指春日,但我常理解成“青春活力”。在我看来,“青春”+“还乡”,而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是颓唐的。

但是:我们无法回到青春,正如我们无法回到想念的“家乡”。我们真正想回到的“家乡”,是青春里的那个家乡,然而,谁能回到青春呢?一切皆流,物是人非,都过去了。我们就像山间的竹笋,来到这世上,有老竹与竹皮的呵护,直到一天,不知不觉,一切蜕落,只剩下已经长成高竹的我们,直面山间的寒气。那个竹笋的国度,烟消云散了。

一个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发现:“当年宏大的国度,如今在我脚下,可悲泣的小……”能够抵达的家乡,不是你真正想回到的家乡。这个真实的家乡:父母衰老了,兄妹生疏了,同学发福了,你不认识他们而他们也不认识你的孩子们,到处都是。你是一个渐渐陌生的外人,越来越难以走进。有一天,你将是一个陌生人……

我们的家乡,哪里去了?

答曰:其实,家乡就在那里,并无变化,一样的男欢女爱,一样的追名逐利,一样的尔虞我诈,改变的是我们――我们的青春没了。青春,是每个人理所当然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恋,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这是青年人的特权。我们以为,这个世界是为了我们特别准备的,永不改变。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哄骗吧:为了成年后,我们都自认为有过一个美丽过人的青春,一个无比美好的家乡。

大麻哈鱼的乡情

朱非(专栏作者、私企老板,籍贯四川,现居海口)

生活在北半球寒冷水域的大麻哈鱼,破卵而出后,就沿着河水进入海洋,4年后,在海洋周游一圈的鱼子长大了,无论如何都会返回出生地。每到七八月份,秋高气爽,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河口的渔民,就守候在河面狭窄处,在河面水流处拦一张网,等待中那些返乡的大麻哈鱼“自投罗网”。个大体肥的大麻哈鱼总是争相恐后往上游挤,朝着故乡的方向,拼命冲网,被挂在网上,或跳跃过渔网,有的当场死亡,有的遍体鳞伤,但始终在挣扎,成群结队的大麻哈鱼,甚至用死亡,用生命本体,祭奠母体,祭奠故乡。

每到春节,对于我们这些在外地漂泊的人来说,不是在家乡,就是在返乡的路上。就像大麻哈鱼一样,不管在外做什么,荣华还是贫穷,不论老少,远近,每到春节,回家,必须的。岁岁返乡路,年年辛酸情。

我的一个老乡,40多岁,在外打工已经30年了,在广州都已经有房了,但每年春节,都要回四川老家过年从没拉下一年。2004年春节买不到票回家,几个老乡包了一辆小货车,天寒地冻,几张报纸一铺,坐在冰冷的货车里,老乡们紧挨着用各自的身体给对方取暖,快到家时,车子滑到了路边的沟里,可怜他60多岁的老父亲,就永远倒在了离家只有几十公里的山沟里,自己的左腿也摔了个残废。2005年春节,他没有回去,但随后的每年,他还是每年必回老家。用他的话说:外地再好,哪怕自己有车有房,也没有在老家那个味儿。每年,他都拖着自己残缺的腿,开着车,拖家带口,忍饥挨饿,颠沛流离,辗转来回,回到几千里之外的故乡,为的,只是那顿年夜饭?

那场景,那画面,是一般人不能体感到的。

每年春节,几亿外地人开始潮汐一样返乡,他们装着一年的见闻,一年的心酸,一年的积蓄,一年的甘乐,潮汐般涌向自己的老家。花很多钱不说,而且舟车劳顿,既耗马达又耗油,为什么呢?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符号,不但辞旧迎新,而且是增进“根文化”认同的感叹号。更是一道程序,不断刷新,不断储存,不断升级的程序。更是一份情愫,迷恋母体,祭奠心灵的情愫。谁说中国人没有?“乡情”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对“母体,故乡”的依恋,这才是人类最原始的信仰,这才是真正的宗教。就像可爱的大麻哈鱼一样。

有老家的地方不一定有故乡

王波(资深媒体人,藉贯甘肃,现居北京)

春节期间,经常看到一句话――有亲人的地方便有家。可是,有家的地方不一定有故乡。

至少父亲明白这个道理。从我大学毕业那年春节起,无论过年见或不见,父亲年前跟我的谈话,总会与老家那个村子有关――谁死了,谁还活着;谁家搬进了城,谁家的老房子倒了;他遇见了从城里回去上坟的谁……

父亲知道,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内心深处,我们离那个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村子越来越远了。只有那些我们共同熟知的旧人、旧物和旧事,可以像风筝线一样,把我这颗四处游荡的心拴住。

第5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对于春天的估量、把握、感知、融合,我有自己的方式,既传统又新潮――我让春从口入。我晓得,春虽无形,但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触摸,甚而可以想象。然而,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条:春是可以品尝的,比如我,还会用吃的方式吸纳春天。这事说来话长,作为乡下人的后代,我是从长辈那里,传承了他们的经验与体会。

一场细雨,一阵微风,草色遥看近却无。约三两小伙伴,提上竹篮,去蔡大凹拾地衣,再到北山松林采松菇,待到晌午,第一缕春天的气息,就顺顺当当进入一家人的身体里了――这时,外公准会告诉我们,这叫:春从口入。接下来,不管是阴是晴,南塘埂有挖荠菜的,龙王岗有挑马兰头的,大桥畈有采青蒿的,此时此刻,不一定非得呼朋唤友,赵钱孙李,任凭各人所喜。只有一件,不宜单独行动,那就是到汤家小河湾里捞篓蒿,这小河湾虽然不曾见过岸芷汀兰,初春的沙洲上,却长满了篓蒿,绿茵茵嫩生生的一片,无论刀割,或者手捞,轻易可得,但世事往往存在吊诡,危险与容易同在――春二三月,是桃花春汛常发的季节,刚才河水尚不能没膝,一眨眼,就窜到腰深,你一门心思割啊捞啊,河水趁你不备,把你推倒,这时若是没有同伴扶持,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野地,便是一家一户的菜园里,同样会爆出惊喜:越冬的青菜抽了苔,躲进地下的韭菜露了芽,缩成一团的豌豆伸长了腰……它们同样是春的载体,同样富含春的元素,历来受人青睐,不然,怎么连诗圣都有“夜雨剪春韭”的兴致!

地衣、松菇、荠菜、马兰头、青蒿、蒌蒿、灰灰菜、香椿头、菜苔、春韭、豌豆苗……一旦被挑选出来,就不单是野菜或家蔬了,它们成了春的化身,它们是有形之春。它们让春的色彩、气味、能量、节奏、智慧与感情,成为具象,让春从口入,成为可能。让春与人的交感、交流、交融,成为可能。

让春从口入,这样的好事,乡下人从来不敢专美――头一天,乡下的餐桌上有什么,第二天早晨,它们必定在城里的菜摊上现身。蒌蒿、香椿头,被扎成一把一把的,松菇按大小分类,灰灰菜、荠菜就论堆了吧。它们来自何方,城里人是不管的,见青见绿,就是见春。既然赏心悦目,即使惯于斤斤计较的人,也会慷慨解囊,把大地之春,变成自家之春。凉拌,爆炒,放汤,包饺子,抟圆子,摊煎饼,各显身手,各美其美。城里人爱讲究,他们会让春从嘴里经过之时,更有滋味些,甚或,更有情调些,这就是城乡差别吧,不过,春却殊途同归,无适也,无莫也。春的注意力,就放无远弗至、无孔不入上,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什么佐料,摆弄什么花头,无庸置喙。

我后来变成了城里人,并且读了点书。我在那些书中,偶尔会碰到零星的文字,记录古人怎样用舌尖同春拥抱,如何以杯盘与春共舞。然而,我翻捡许多典籍,却一直没查到“春从口入”的出处。多少年过去了,我才恍然大悟:那一定是外公杜撰的。

第6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从开封市的一师礼堂里,年月日。不时传来阵阵的掌声,这里正在举行着河南省第十届中学英语优质课大赛。绚丽的舞台上,学生们手持自制的标语卡片,踊跃上前倡导健康生活。渐渐地,一棵茁壮的大树出现在黑板上。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健康。如此巧妙的活动设计再加上学生们精彩的表现,博得了数千名与会老师的高度赞扬,掌声雷鸣,经久不绝。谁在上课,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就是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的青年英语教师—这节课最终获得了省优质课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不仅仅是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的骄傲,更是为新乡市的教育教学增光添彩。就连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姚连荣主任也禁不住这样高度的评价说:讲课思路清晰、语言风趣、语音纯正、课件精美、环节设计巧妙。独具魅力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第一次参加新乡市优质课比赛,老师是伴随各种各样的赛课不断成长起来的年。所做的Canyoucometomyparti一课,就荣获新乡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年,又以《Isthereacomputinyourstudi一课,荣获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更是先后两次荣获“新乡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

日益成长为新乡市初中英语教学专家,基本功扎实、勤奋努力。新乡市英语优质课比赛评委。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富有激情,成为全校师生公认的最富有亲和力的青年教师。

视“课”如根靠“新”立命

用激情和智慧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老师热爱课堂教学。坚持做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挑战的教师。

第一次接到参加新乡市优质课比赛的通知。没有任何大赛的经验,还记得年。略显稚嫩的教学技巧,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照顾,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彭老师的拦路虎。但是没有退缩,伴随着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伴随着不断和老教师智慧的碰撞,伴随着一遍又一遍的磨课,终于,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凭借着对新课程深刻的理解,老师一举成功,荣获了全市一等奖。通过这次比赛,彭老师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园地,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沃土之上,才会结出香甜的果实。为了历练自己,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多次参加各类创优课比赛,比赛中积累经验,汲取成长的养分,教学上日益成熟起来。尤其是年,代表新乡市参加了河南省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参赛的3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省级一等奖,而且是新乡市近十几来省优质课大赛的最好成绩。

靠“新”立命。课堂这片沃土之上,视“课”如根。老师就是凭着立足实际、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实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生涯中的一次次美丽蜕变。

与“书”为伴以“思”促写

阅读是教师汲取营养的最佳方式。彭老师热爱阅读,教育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仅从专业书籍中吸纳、借鉴精华,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增强自己对课堂调控能力;同时,还坚持阅读国内外教育专著,这为她踏上名师之路指明了方向。

第7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元宵节刚过,在乡下老家居住的父亲打来电话,说村里正月二十五要请专业剧团唱戏,利用春节余韵再喜庆一把,要我有时间一定带妻儿回家乐乐。放下父亲的电话,蓦然间想起儿时老家唱大戏的情景,且愈思愈浓,竟至夜不能寐,其情其景,久久挥之不去。

当年村里所唱剧目多是传统评剧,老辈人俗称落子,偶尔也唱曲目不多的河北梆子(印象中好像只听过《辕门斩子》一出),但从来没唱过二人转,也许是家乡虽属东北,但地理民俗更近京冀的原故吧。那时唱戏纯属于村民的自娱自乐,从组织者到演员再到观众都是普通村民,从没有专业人员参与,记忆中最大的角是位因天生好嗓子差一点被县剧团选中的剧团漏子。

演出时间通常是在正月,筹备工作却早在头一年的入冬就已开始。当大雪封地,数九寒天,田里再也无法耕作时,人们便孩子老婆热炕头聚在一起,年长的戴上闲置了一年的花镜,翻箱倒柜找出老辈流传下来的戏文,传教士般向小辈们口传心授起来。村中几位爱好文艺的小青年更是走东家串西家遍访村里的“名角”,选定剧目,确定人选,天然的成为了这项活动的组织者,人们通常把这样的人叫做“团长”。“团长”的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因种种原因被某位“名角”挑了理,摔了茶杯、拍了桌子的新闻总会不时传出。

戏中角色确定后,还要像模像样的排练一翻,排戏场所多在村部、学校或是某位大腕的家里,须全部演职人员到场,一切按正式演出的样式照着剧本走上几遍,每每这时村里的“名流”也多半会来指点江山,而爱凑热闹的小孩子们就只有在外面扒窗缝的份了。通常是戏还没开排,屋里有威望的往窗外一声断喝,窗外叽叽喳喳的一群小脑袋早已是人扬马翻,屁滚尿流了。

戏排好后准备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等到过年东风一到,通常是正月里破五的饺子刚一落筷,村中心土戏台上苫布一苫,幕布一拉,一阵动人心弦的齐得隆咚戗声过后,伴随着庄里庄外,前村后店越聚越多的人群,好戏便开台了。

大幕拉开,生、旦、净、墨、丑悉数登场,干惯了农活的乡亲只要一登台,一招一式确也风韵无限,你看昨天还在耧田扒粪的王老汉一时间平步青云,官至八府巡案,早没了往日的灰头土脸;而刚刚娶了媳妇,正可谓喜事盈门的张家小子却忽然成为阶下囚,哭的凄凄惨惨,忘尽了昨日的风光……当然也有蹩脚的演员,不是忘了词就是跑了调,或是晕了台,手足无措木在那里。台下的观众颇有点裁判员的味道,每个演员登台出场都要评头品足一翻,台上的张三饰的包公唱串了词,台下一连串的嬉笑怒骂,李四演的春红灵巧动人,引得台下齐刷刷的伸长了半尺的脖子,看到入境时和台上的人物一齐长吁短叹,一齐手舞足蹈,台上台下形成共鸣。

一场戏唱下来,曲终人散后总有一段段佳话房前屋后,村头村角流传着,“镇台指挥”老杨头因为三丫头演的角色忘了词使其感到颜面尽失,当场就给了女儿几锣捶;演戏多年的张老汉这回竟然和侄子媳妇合演丑角夫妻打浑插科,弄得台下看戏的老伴脸红脖子粗;刘家媳妇唱的大段哭戏弄得老张的老婆回家在灶火炕一边做饭一边哭,被老伴一顿臭骂;孙家老爷子演的百姓见着儿子演的县官,当场下跪,高呼给大老爷叩头,弄的儿子扭头就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并不褒贬之意,只不过乐于其给生活增添的那抹色彩。

演出的戏目多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戏,《茶瓶记》、《铡美案》《金水桥》等似乎每年都要拿出来重唱一翻,不时也有《墙头记》等新剧目给大家换换味口。看戏的人多半不在乎剧目的新旧,似乎老戏听起来更有嚼头,更能使大家评头品足一翻。当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戏是《包公铡赵王》,只记得开场锣鼓吹打得极威风,幕布一拉,便兔子般窜出一群横行霸道的衙役,“赵如意出城来地动山摇”的唱词也极震撼。远胜于年年都要唱的《茶瓶记》里“春色恼人柳色青,闺房闷坐龚秀英”小旦那伊伊呀呀的大段唱词。那时村里的戏在附近的十里八村是相当有名的,最精彩的是一出名叫《大劈棺》的带彩的夜戏,具说此戏演出时常常把看戏的吓的腿肚子转筋回不了家。各村为得到戏中出彩的“秘籍”常常想尽办法终究没能如愿,儿时总想亲眼看看其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吓人,但每当此剧上演时奶奶总是不由分说摁我上炕睡觉,因此直到今天也未能如愿。

第8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春天是光彩夺目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还是新生活的开始,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我的家乡?具有八卦城称号的特克斯是一个美丽草原城市,它在春姑娘的装扮下显得独具魅力。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无声地来到我们的身旁。顿时万物复苏,江水回春。鸭鹅都在水中游玩嬉戏,鱼儿也成群结队地在水草中穿梭。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叮叮咚咚地流向“母亲”的怀抱。

太阳公公从被窝里不情愿地钻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催促着小草起床。小草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了出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柳树姐姐正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而杨树叔叔则穿了一身碧绿的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立在自己的岗位上,显得精神抖擞,松树弟弟也脱掉了冰甲,正三三两两地在一起窃窃私语呢!

此时,春姑娘又是一位超级化妆师和魔术师,她奇迹般地把我们的大山变成了绿洲,,翠绿色、鲜绿色、墨绿色,仔细瞧这青草的色彩,绿的发光,绿的鲜亮,这绿像是话剧舞台上用纯绿色染出的布景,又像是动画片里的童话仙境。而五颜六色的野花则零零星星地点缀在草地上,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粉的……发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羊群在此起彼伏的山间漫步,享受着美味佳肴,像一团团白色的大花,点缀着山坡。牧羊人悠闲地躺在绿毯上,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9篇:青春作伴好还乡范文

包尔盖农场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西北六十公里处,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前缘,距蒙古人民共和国二百余公里。1960年筹建,1962年扩建并成立。时任磴口县县长、巴盟中级法院院长的老红军袁成忠被任命为包尔盖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1963年,内蒙古首批知青及下放职工近三百余人分别从呼和浩特、包头、乌达等地来到包尔盖农场支援边疆建设。沉睡千年的沙漠中,他们住窝棚,与原场职工一起挖渠、打堰、平沙丘,从磴口引进黄河水,日夜开着拖拉机开荒种地。1966年,包尔盖农场改建为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四个作业区改称四个连队。1969年,又接纳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等地来的知青约三千余人,扩建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1978年,兵团体制撤销,包尔盖农场恢复旧称,隶属于巴彦淖尔盟农牧场管理局。目前,包尔盖农场拥有耕地5万余亩,林地3万余亩,人口4000余人,下设9个农业分场,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有企业。

随着包尔盖农场的体制变化,内蒙古首批知青的名称也随之不断变化。1963~1965年,称“知识青年”或“下乡知青”;1966~1968年称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战士”;1969~1977年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战士”;1978年以后,继续留场的老知青称“农场老职工”。

内蒙古首批知青可谓包尔盖农场的“三朝元老”。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六团(现阿拉善盟巴音毛道农场)时又抽调五团一个连的知青前往支援。内蒙古首批知青又成为现阿拉善盟巴音毛道农场的建场元老。当年,他们到包尔盖农场时大部分是十六七岁的高小、初中在校生或毕业生,年龄大一点的也仅是高中生或待业青年。他们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到保卫祖国边疆和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浇灌和滋润了这片土地,他们将包尔盖农场和巴音毛道农场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五十年过去了,现在他们都年过花甲,但他们心中一直难忘这片生命中的土地,难忘那个年代在这里朝夕相处共度青春的伙伴,更难忘长眠在这片土地上敬爱的老书记和其他领导及战友们。

7月7日,是这批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的日子。

上午,他们分乘四辆大巴车来到包尔盖农场,受到现巴彦淖尔市农牧场管理局、河套灌溉总局的领导以及包尔盖农场全体职工的热烈欢迎。在欢迎大会上,农管局香书记和农场张书记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介绍了农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下午,大家又乘车来到巴音毛道农场,同样受到了农场领导及留场老知青的热烈欢迎。老知青赵津川动情地说:“看到美丽如画的巴音毛道农场,我们感慨万千,我们的血和汗没有白流,没有虚度此生。农场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永远忘不了农场。”

得知7月3日两个农场遭受特大冰雹和暴风雨灾害,老知青们纷纷自愿捐款。在两场欢迎仪式上,老知青代表白绳武宣读了大家的慰问信,并向两个农场分别捐款3000元。

老知青们还向包尔盖农场赠送珍贵的纪念品“鼎盛千秋”,象征着老知青老职工永远热爱第二故乡;向巴音毛道农场赠送珍贵纪念品“木雕地球仪”,象征着五湖四海的老知青永远热爱第二故乡。

除了听取两个农场的介绍外,大家还参观了包尔盖农场的综合办公大楼,游览了巴音毛道农场的滨河大道和园外园文化广场,走访了留场的老知青。看到两个农场的巨大变化和留场知青的幸福生活,大家十分高兴,从心里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也期盼第二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7月8日上午,大家胸佩白花来到磴口县公墓,祭奠已故老书记袁成忠及农场、兵团已故领导和战友,向他们敬献花圈。大家含着热泪向他们默哀,向着袁书记的墓碑深深三鞠躬。

时光流逝,知青们从少年进入了老年,但他们心中老书记的形象和分量都永远不变。老书记的精神——艰苦奋斗、一心为公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升华为包尔盖精神、兵团精神、知青精神,永远在他们心中闪光,在他们身上延续。

老书记就是他们心中的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老书记就是乌兰布和的焦裕禄。大家永远热爱他,崇敬他,他永远是大家心中的丰碑。

7月8日中午,在磴口县水晶宾馆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会,老知青们一同回忆这难忘的50年。老知青李艳芳、刘勇任主持人。老知青宁清袖向大会敬献了精心制作的《青春献给包尔盖》《喜鹊登梅》两幅书画作品,李艳芳朗诵了《忆五十年》长篇诗歌。会上,包尔盖农场的老领导刘世富说,这次活动适逢两个50年,一个是包尔盖农场建厂50周年(1962~2012),一个是内蒙古首批知青到包尔盖农场50年(1963~2012),意义重大。他勉励大家要珍惜现在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要好好活着,健康地活着。老大学生吴高才在回忆当年兵团岁月时泣不成声,老知青宁可己说:“这次活动办得太好了,我们太高兴了,我代表大家向筹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谢意。”特邀嘉宾、国家一级作家李廷舫老师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做了精彩的发言,他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当年包尔盖知青、战友的聚会,每次参加都让我有新的感动,我认为这次聚会是怀旧之旅,朋友们没有忘记当年的领导、战友和曾经生活和劳动过的土地;又是一次感恩之旅,朋友们为这片土地奉献了青春,也感激这片土地和岁月的给予;这是一次青春之旅,大家到这里寻找青春的足迹,现在我们身上焕发出了青春的气息,显示出了青春的活力。”他还说:“今天是我们第二次参与祭奠当年包尔盖农场袁书记的活动,2007年第一次参加纪念活动,听了大家的回忆,袁书记的高尚品格和奋斗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同时也为了老知青朋友们,对袁书记能够延续几十年的缅怀、深情而感动。参加这次活动,又让我受到了新的感动,我还会写下新的文字。回报大家对我的邀请和盛情,也进一步加深与各位朋友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