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孙思邈的著作精选(九篇)

孙思邈的著作

第1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用毕生精力研究医药学,所著《千金方》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三千余个药方,史称“药王”。

这位药王学医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给父母治病。

孙思邈出生于陕西耀县的一个贫苦家里,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匠。在他七岁时,父亲得了雀目病(即夜盲症),母亲患了粗脖子病。有一次,父亲在锯木时,看到他在一边发呆,便问他:“孩儿,你长大了也要做木匠?”孙思邈回答说:“不,我要做一名医生,好给父母亲治病。”父亲见他一片孝心,心里十分感动。第二天就带孙思邈去城外一座大窑里上学。当孙思邈十二岁时,父亲送他到附近的药农张七伯家去当学徒。

孙思邈走进张七伯家,只见院子里里外外堆满了药草,十分高兴,心想:要是在这些草药里找到治父母亲病的药,那就太好了!在张七伯家当学徒的三年,他经常向师父问这问那,常常使师父十分为难。

后来,他才知道师父只会用一些土方治病,根本不懂药理。师父也懂得徒弟的心思,就对他说:“你聪明好学,我不能耽误你的前程,从这里北去四十里的铜官县有位名医,是我的舅舅,你到他那里去学医吧!”说完,还送了他一本《黄帝内经》。

孙思邈到了铜官,找到了这位名医。在他那里学了一年,一边研究《黄帝内经》,医学知识长进了不少。但这位名医也不知道如何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这使他十分失望。

第二年,孙思邈回到家乡开始给乡亲们治病。在行医时,他不贪财物,对病人同情爱护,渐渐地在家乡有了点名声。有一次,他治好了一位病人的痼疾,病人到他家来答谢,得知孙思邈父母也身患痼疾,就对孙思邈说:“我听说太白山麓有一位叫陈元的老医生能治你母亲的病。”孙思邈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就往太白山。从家乡到秦岭太白山有四百里路程,孙思邈走了半个月才打听到陈元医生,并拜他为师。陈元见他一番孝诚之心,就收他为徒。在那里,孙思邈终于学到了治粗脖子病的祖传秘法,可是如何治雀目病却毫无头绪。

一天,孙思邈问师父:“为什么患雀目病的大多是贫苦人家,而有钱人家却很少见这种病?”

陈元听后说:“你的话很有道理,不妨给病人多吃点肉食试试。”

孙思邈按照师父的话,要一位病人每天吃几两肉,但病人试了一个月仍毫不见效。于是他再翻遍大量医书,终于找到“肝开窍于目”的解释,他就给那位病人改吃牛羊肝,不到半个月果然见效。孙思邈回家时立即用在太白山学到的方法给父母亲治病。不久,他父母亲的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都痊愈了。(周恒)

第2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

好学圣童 淡泊名利

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7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精通道教兼通佛典,被人称为“圣童”。他18岁时候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20岁的时候对《老子》、《庄子》以及佛教经典已经无所不通了。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后,召他入京,见到他7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皇帝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被孙思邈拒绝了。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应允,尔于情面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说徒弟好学,年轻有为,高宗就应允后立即安排刘神威进了太医院。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就连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

孙思邈的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思邈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辩证施治 造福后世

他坚持辩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症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著。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书中收载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思邈又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第3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关键词:药王;孙思邈;表演

2004年,铜川市秦剧团推出大型古装剧《药王孙思邈》,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演出,获得10个奖项,并被列为全省重点加工剧目。该剧在全省各地市的参演剧目中拔得了头筹,争得了荣誉,鼓舞了士气,丰富了演出剧目,为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遗产作出了令人欣慰的贡献。至今想来,我们依然会沉浸在当时那种久违的成就感和不辱使命的自豪之中。

在这个戏中,笔者饰演了主人翁孙思邈,这在笔者的演艺生涯中,不能不说是值得记忆的,也是值得回顾的一段艺术实践过程。

这是一部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历史题材剧,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作品,是和一般纯现实主义或纯浪漫主义手法截然不同的艺术样式。也就是说,它是一部用浪漫主义手段揭示现实生活、深化其人文内涵的传奇故事。笔者想,导演这样界定这个戏的艺术样式,是与获取到孙思邈的史料和具有浓厚色彩而且非常生动感人的民间传闻息息相关的。塑造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仅靠有限的史料不行,仅靠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也不行,前者仅有人物骨架而缺乏血肉,后者又显得散乱而缺乏主旨。这是我创造这个艺术形象时最大的困惑。

在耀县(当时称为华源),孙思邈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至今一些老人还津津乐道。他的遗著《千金要方》至今仍被视为中医中药学的基本教材之一,走遍名山古刹,不论南方北方,几乎所有庙宇集中的地方都会有一处供奉孙思邈的“药王庙”。这说明孙思邈在中医中药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广泛影响,也说明他深深植根于民间的从医生涯轨迹和令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塑造这样一个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名人形象,必须从散乱而有限的史料理出线条,必须从真伪难辨的民间传闻中分辨出实质,才能给观众描绘出一个真实的、感人的孙思邈形象来。

戏的开场是用孙思邈带着徒儿张信理采药进入故事的,这种平实无华的艺术手段为孙思邈人物基调奠定了一个起点:他来自民间、来自生活。鉴于这种理解,笔者在人物上场时尽可能地让他低调一些、平实一些,使其不张扬、不奢华,给人的印象几乎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采药老人。当他看到黑牡丹扭伤了脚腕以后,亲自俯下身去,为她挽起裤脚,涂抹就地采来的草药。按照当时社会生活的习俗,男女老幼之间都保持着比较明确的尊卑关系,这个舞台动作的设计,使得孙思邈的第一个上场行为产生了比较强的草根色彩。

紧接着的一场戏是孙思邈与神汉巫婆的一场斗争。这场戏描述的是由于瘟疫蔓延,老百姓求医无门,神汉巫婆乘机装神弄鬼,不惜以贻误人命来骗取钱财。这时候的孙思邈已经在百姓中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他的上场是百姓所期盼的。即便在这种时候,笔者依然努力使他成为老百姓中的一员,从席地而坐给病患者扎针到不顾有被传染瘟疫的可能给病儿口对口喂药,完全按照一个怀有慈悲心肠的老人去塑造他。而当他面对神汉巫婆的时候,又极力表现出一种不怕黑暗势力的果敢和勇毅,体现他为了挽救生命而不计后果的精神。这种爱憎分明的精神境界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孙思邈的形象闪现出了个性的光彩。

这场戏的收场颇有喜剧意味:县官老爷奉朝廷命令四处寻找孙思邈,要他进宫为皇妃看病,当他见到孙思邈以后如获珍宝,竟然把自己的马匹让给孙思邈骑,身为父母官的县官却为他牵马开道。这在官尊民卑的封建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作为“读书人”的孙思邈也不可能逾越封建礼法去骑县太爷的马。但是,作为一种喜剧处理,这个情节是能够成立的,关键在于演员如何把握分寸。我的处理办法是客客气气地推让,恭恭敬敬地上马,心安理得地骑马下场。这样的效果迎合了官员讨好皇帝的功利之心,满足了老百姓对官员的鞭笞与嘲弄,张扬了孙思邈骨子里鄙视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员的孤傲个性,使这个情节收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这个戏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是孙思邈与鄂国公尉迟敬德之间的个性冲突:唐太宗李世民要封孙思邈为药王,尉迟敬德不服。尉迟敬德仗着自己半世“出生入死”,曾经“血染战袍”的政治资本,处处刁难孙思邈,竟至于在两人迎娶新娘的当日拦住孙思邈迎亲的花轿,与他比肩论功。孙思邈出于知识分子那种论道理不论势力、论是非不论尊卑的思想个性,是不肯屈服的,而当尉迟敬德夺过他手中的“药囊”(相当于现在的病历或医学档案)时,孙思邈顿时一反常态,竟然不顾尊严、不顾人格的屈辱,向他哀求起来。这是因为,“药囊”里装着他一辈子治病救人的经验积累,装着他识别草药、识别病症的详细记录,装着他遍访民间得来的验方医论。万一“药囊”被毁,意味着半世心血毁于一旦,这就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剧本在这里写了一大段哀求尉迟敬德的台词,笔者在处理这段台词时,尽量不去刻意追求戏曲韵白的节律性,尽量不让戏曲锣鼓点插入,而是借用话剧“独白”的表现手段,用近似于朗诵的口吻,使人物的语言更真切、更诚恳、更有力度,从而也更有感染力。每次演到这里,我自己都会潸然泪下,从而也征服了观众。

这个戏的高潮戏是“试针”一场:尉迟敬德的妻子黑牡丹难产,眼看生命垂危,此时的敬德已经认识到了孙思邈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人格,为了妻子的生命,他不得不放下架子登门求医。孙思邈不顾以往的过节,不顾自己妻子的强烈反对,依然背起药箱登门医治,而黑牡丹的病情却使他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在自己身上试针。徒儿张信理明知他选择的这几个穴位会有生命危险,故而极力阻挡,他却全然不顾自己,竞至于晕针几乎死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准确的穴位,为黑牡丹解除了病痛。

这一段戏的舞台表现,按常态应该充分揭示孙思邈复杂的矛盾心情,在自我冲突中走出自我,完成一个“伟大医者”的形象塑造。而导演并没有按照常态去处理,没有去表现他的心理矛盾,而是让他满脑子只装着一个舞台任务――抢救病人。从选针、试针到晕针,不能表现一丝犹豫,以一个毫无杂念的“大医”的形象去感染观众。笔者的理解是,孙思邈崇高的医德是在一辈子的行医过程中养成的,对他来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已经成为一种秉性,是一种做人的基本态度,不会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丝毫犹豫,否则,他就不会成为世代颂扬的一代名医。鉴于这种认识,笔者在“试针”过程中极力表现他全神贯注体验针感的专注神态和急病人之所急的高度负责精神,从而使孙思邈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第4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扁鹊故里的传说

济 世

河北内邱县城西22公里处,峻伟秀丽的太子岩脚下有个神头村,传说这里是古代名医扁鹊采药行医居住过的地方。至今,这一带流传着许多扁鹊的动人传说,也保留着不少扁鹊的遗迹,尤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占地37200平方米的扁鹊庙而著称。

据《顺德府志》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据司马迁《史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渤海莫州人(今任邱),他长期为医,既通内、外、妇、儿各科,又精针砭,是望、闻、问、切的创始人。

扁鹊周游晋国时,治愈了晋国大夫赵简子昏迷5天不省人事的怪病,既以中丘之蓬山赐地四万亩,此后,扁鹊常在这里居住采药,给人治病,深受人们的爱戴。后人感念他的恩德,在这里修建寺庙,树碑立石,谓之神应鹊王。

据介绍:鹊王庙始建不详,汉唐有之,现存扁鹊庙为元代建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墙碧瓦的扁鹊庙隐在苍郁的古柏之中。在这里,满是进香祭祀的农民‘。他们面对扁鹊雕像虔诚地叩拜。扁鹊行医的这片故土上,多少朝代兴衰交替,曾出现过多少显赫一时的王侯将相,但为什么惟有扁鹊世世代代受到黎民百姓的崇拜和怀念?

在鹊王庙前的碑楼前,有一块充满神话色彩的透灵碑。传说它有求必应,只要求医的人站在碑前,向神医祈祷,患者的五脏六腑就会映照在透灵碑上,神医会依此开出处方,医治顽疾。

近前细细观看这座透灵碑,是用整块汉白玉调成,碑面光亮可鉴,碑文也依稀可辨,上面记载着扁鹊“乃游四方,随俗为变“,深入民间为民除疾的事迹。

扁鹊庙向北约l公里,还有“涮肠沟”和“石炕”的遗迹。传说太子跟随扁鹊上山采药,太子突然患起中“绞肠”,腹内疼痛难忍,扁鹊就地以大青石作手术台,为太子做手术,他把肚肠取出来,在山沟泉水冲洗,又重新接好,使太子病愈。从此人们把冲洗肚肠的小溪称为“涮肠沟”,把当作手术台的大青石成为“石炕”。

村名神头与扁鹊是否有关呢?扁鹊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引起了秦国太医令的嫉妒,他自知医术和扁鹊相差甚远,便对扁鹊下了毒手,派人把扁鹊杀害于秦都咸阳,人们满怀悲痛,不远千里,把扁鹊的头颅悄悄偷出咸阳,运回内邱,埋葬于蓬山脚下,为纪念扁鹊,所葬之地焦子村和狼家庄两个小山村合而为一,取名神头。

药王孙思邈拜师

济 世

药王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

当年,药王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呢。

第5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笔者经仔细而全面地学习孙思邈的著作,认为孙思邈的养生论述,着重于顺应自然、动静结合、讲究卫生和饮食适宜四个方面。

顺应自然孙思邈认为,自然环境对人体有利,也可能有害。顺则有利,逆则有害。因此,孙思邈说,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强调养生不可不察“阴阳之宜”。他举例说,春冻未泮,衣欲下厚上薄,养阳收阴,继世长生;养阴收阳,祸则灭亡。故云,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他认为,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所以他在长期观察自然界和人生活动的过程中,并结合自己的养生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逐月养生法”:“正月,肾气受病……宜减咸酸,增辛味……早起夜卧,以缓形神。二月,仲春气正,宜节酒,保全真性。三月,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两风。四月,宜增酸减苦,宜避西北两边风,宜沐浴披发。五月,卧起俱早,宜沐浴。六月,勿用冷水浸手足……宜戒斋沐浴。七月,宜安宁性情,增咸减辛。八月……忌远行。九月,宜戒斋沐浴。十月……忌远行。十一月,慎避邪贼之风。十二月,勿冒霜露,勿减及汗”(《孙真人摄生论》)。就是用现代的医学眼光分析,这套逐月养生法的许多内容也是符合养生要求的。

动静结合孙思邈认为,将动静这一对矛盾很好地运用在养生实践中,可以相辅相成。他说,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又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因此,养生贵在于“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又提出运动应有限度,不可超出人体的正常生理负荷量。“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正所谓,才所不逮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所以,孙思邈认为,养生也要有“静”,这种静当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样子。要像道家的“坐忘”、佛家的“禅定”,犹“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般。具体讲,就是要做到“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心无所思”。诚然,他又指出“凡人不可无思”,但“当以渐遣除之”,以达到入静的要求。他曾介绍一种入静方法:“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人顶,如雨初晴,云人山,透皮如内,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不过,静也不能“久坐久卧”,因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所以,孙思邈认为,养生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讲究卫生孙思邈认为,养生须注意卫生。首先是要注意生理卫生。他说,是以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慎。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当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他认为,凡饮食不已,房室无节,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抄写多年,雕细作,博弈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过多,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等,都是养生中所不可取的。故孙思邈指出,养生应讲究卫生,使生活有规律。不欲甚劳,不欲甚佚,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只有这样,方可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他还告诫人们:“深忧重恚,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走跳喘乏,伤也;懂唿哭泣,伤也。积伤至尽,尽则早亡。”因此,他要求人们在养生活动中能做到:其志闲而少欲,其心安而不惧,其形劳而不倦。

其次,孙思邈认为应注意心理上的卫生。他认为:养性者应与名与利,若存若亡;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他说:“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好、少恶行。”认为这些都是,养性之都契也。与此相对,孙思邈又提出了十二多及其危害。他说:“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悴无欢。”如果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他又说:“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故喜怒不节,寒暑失度,生乃不固。”因而他希望人们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从而做到“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饮食适宜 孙思邈认为,饮食可以滋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荣卫四肢。故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但饮食应当适宜,他认为“人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所谓饮食适宜,首先就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他还认为,荤食虽能“添髓强筋,补中添骨”,但一定要注意适量。“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保证“每食不用重肉”。

所谓饮食适宜,其次就是“五味不欲偏多”。孙思邈认为,酸多会伤脾,苦多会伤肺,辛多会伤肝,咸多会伤心,甘多会伤肾。由于“五味克五脏五行”,所以他主张要节制五味。

所谓饮食适宜,再次就是饮食要有规律。孙思邈认为“常时不可极饥而食,极饱而方彻。常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饮酒也“不欲使多,多则速吐之为佳。勿念至醉,即终身百病不除”。孙思邈总结道:“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因此,他提出“莫强食,莫强欲”。最好“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莫教足”。

所谓饮食适宜,再就是不吃生冷食物。“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孙思邈指出:“勿食生食伤胃,一切肉惟须煮烂,停冷食之。”并提出饮食加工要冷热适当,认为“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因此,“虽热不得灼唇,虽冷不得冻齿”,指出“冷热相攻而为患”。孙思邈要求“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上不得语”。告诫说:“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

第6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水蛭,又名“蚂蟥”。在我国古书《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以干燥全体入药,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我国古代的“药王”孙思邈就曾利用蚂蝗的吸血本性,为小伙子疗治好了眼睛的瘀肿。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的一只眼睛被什么东西撞了,立时,那只眼肿得就像一个熟透的桃子,痛得他直叫唤。小伙子被人搀扶着来找孙思邈治疗。孙思邈一看患处已经发青,充满着瘀血。他认为应先排除瘀血,然后再给用药。但是伤患的地方在眼部。用针挑吧,一不小心就会把眼球刺坏,太危险,不行。他又苦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只见他急忙跑到后院去,在水池边捞了一会,捉了几条虫拿回来,叫病人躺在炕上。将那虫放在瘀血上边,旁人一看,原来是几条蚂蝗。用它怎么治病呢?真是感到稀奇。

眨眼之间,只见那蚂蝗蜷曲了几下,便叮破了红肿的瘀血,吸吮起来。不一会儿,蚂蝗的身子越来越粗,病人的瘀血越来越少,快要吸完了。孙思邈马上把蚂蝗拿掉,用清水洗净患处,再给敷上些药膏。叫病人休息着。

不过一个时辰,小伙子就完全轻松不痛了。他起身对孙思邈感谢道:“孙医生,我的眼睛刚才肿得那么厉害。一会儿工夫就被您老人家治好了。真是神仙呀!您这种治疗方法真是奇妙。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呢!”

孙思邈笑着说:“这也是以前从百姓中学来的,今日恰好给你用上了。”嗣后,孙思邈蚂蝗吸血肿的神奇妙法一时盛传,他的名声也就更大了。

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有蚂蝗吸血治红白血肿的生动记述。据说。在中世纪的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也曾盛行过用蚂蝗吸血治疗某些脑溢血、急性青光眼、局部充血症。

蚂蝗在它叮人吸血时,会从唾液腺分泌出抗凝血的水蛭素注入伤口,血液不会凝固而源源不断流入蚂蝗肚腹。蚂蝗还有一绝招,就是一边吸一边“拉尿”,通过排泄器官拼命“榨”出血液中水分,让血液中营养成分贮存于体内。所以,蚂蝗一次吸血量竞相当于自身体重的2.5―10倍。一条一英寸长的蚂蝗,20分钟,可吸血6~10毫升。

在许多人看来,利用水蛭治病是一种古老的医术。但在世界各地,水蛭也发挥着一些医疗作用。

法国医生雅克诺德将蚂蝗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将蚂蝗置于移植部位,通过蚂蝗吸血使再植部位的血液流通,迅速解除移植部位的血与水肿,使再植部位血管慢慢吻合,形成新的血循环,从而使再植成功。整形外科医生利用医蛭消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减少坏死发生,从而提高了组织移植和形成等手术的成功率。医生在再植或移植手指、脚指、耳朵、鼻子时,利用医蛭吸血,可使静脉血管通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古代的白内障治愈术

在婆罗门时代,印度人就开始对人体进行研究,而且在外科上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他们能够运用100余种外科手术器械,比较合理地处理骨折、脱臼、蛇咬伤等病。他们将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分为切除、牵引、抽吸、缝合、摘除、划痕等多种,能做截肢术、膀胱结石摘除术、剖腹术、胎儿倒转术和眼睛科手术,并能运用药物进行麻醉。

可以看出,古印度的外科治疗术已经相当高超。他们进行的眼科手术主要就是治疗白内障。

我们都听说过白内障,就是病人在患病后,他们眼的晶状体逐渐变得浑浊,以至于最终全部阻挡了进入眼睛的光线。白内障在老年人中是很经常见的。

现代人做这样手术,主要是将晶状体切除,人就能重见光明,尽管要看清楚还要借助眼镜。即使在今天,成功地施行这种简单但却精细的手术并不简单。想象一下,近3000午前的印度,苏斯塔第一个进行这种手术,造成了怎样的轰动!

苏斯塔是怎样治疗白内障的呢?他让患白内障的病人挺直坐好,手术开始时,他向病眼呵气,使眼睛温热+然后再用大拇指揉搓,直到看到瞳孔内的白内障。接着,他让助手扶住病人的脑袋,病人目不转睛地盯住自己的鼻尖部,他用一根金针从角膜的外侧边伸进瞳孔,刺破内障,让水和黏液流出来,把内障推到眼底。最后,他用油棉在创口上连敷7天。

油棉去掉后,病人就可以重见光明,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即使现代,也需要戴眼镜才能看清东西),但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第7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摘要】 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利用历代名医生平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医德的教育,论据充分,说服力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 医德 《中医各家学说》

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医生的工作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在医学类高校的教学中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疗人才,非常重要。在《中医各家学说》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在医家生平简介中贯穿了医德小专题,纵横结合,综合提炼了历代名医的道德闪光点,充分论证“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德才兼备正是历代名医成功的秘诀,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列举我们进行的几个小专题,以飨同行。

1 淡泊名利,仁心济世

历代名医中,孙思邈的《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篇堪称为医德的精华,其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强调苍生大医首先要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如刘完素,其一直在民间行医,朝廷多次请其做官均不就。正是这份淡泊名利的济世仁心,才使其排除世事烦扰、安心于医学事业,成为了医学史上影响力非凡的大医。又如薛已,其曾升任院使,却在位高权重时辞官还乡,治病救人,著书立说。试想如其安坐于院使之位,沉醉于锦衣玉食,终日为杂事所累,还有我们后来的著名的《薛氏医案》吗?还有我们温补学派的先锋吗?在此,教师告诫学子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守得住寂寞,扎根于自己的专业,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

2 心怀恻隐,厚德爱人

儒家文化中的“仁民爱物”讲的是要厚德爱人,以大慈大悲之心去爱人、待人。儒家文化对中医的渗透是很深的,历代名医中从来就不乏“扶危济困”之士。对此体现得最充分的要算李杲与缪希雍了。李杲在济原作税务官时正值“大头天行”肆虐,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李杲心怀恻隐,苦寻应对之策,创制了著名的“普济消毒饮”,并在大获良效的情况下,令人将此方刻于木板上,立于路口,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是何等博爱的胸襟。后来他在汴梁时,城围三月解后却有大批人发热不退后死亡,仍是李杲深入了解病者症状,潜心思索病因,提出其脾胃内伤学说。可以说如果没有其厚德爱人之心的支持,就不会有李杲著名的脾胃内伤学说及后来著名的补土派。另一个代表人物缪希雍,其认为“业作医师,为人司命,见诸苦恼,当兴悲悯,详检方书,精求药道,谛察深思,务期协中”。正因为有了这份厚德爱人之心,才会有后来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就此教师可提示学生:今天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很完善了,古时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惨状已经不复存在,但仍有很多顽固可怕的病魔在威胁着人类,我们应该作一个孙思邈所说的具有“大慈大悲之心怀”的大医,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医学难关。

3 学贯古今,大医精勤

孙思邈指出“普救众生者”应具备的高超的业务能力,而学贯古今,勤精不倦才能铸就大医的高超医技,其指出“凡欲为大医,必谙素问、甲乙黄帝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言于医道者矣”。名医朱丹溪,其44岁才开始正式学医,不可谓不晚,但凭着一颗赤诚的心与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他后来居上,成为一代名医,创立丹溪学派,所创滋阴降火之法在临床上大放异彩。著名的温病学家叶桂治学更是宏搜博览,学究天人。但其凡听到有擅长医术之人,无不虚心讨教,10年间先后拜名师17人,汲取诸家之长,融会古今,成为一代名医。这儿我们要勉励我们的同学,大医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乎?医学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只有刻苦钻研,才有可能获得非凡的成就。

4 恪尽职守,勇赴危难

第8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药王山五峰环峙,高低错落有致,山势高而不险。北台(峰)与其他诸台(峰)之间为大窒分隔,有通元、遇仙二桥相连。满山古柏葱郁,植被丰富,空中四处弥漫着中草药香。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陕西药王山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陕西药王山导游词1我们面前就是有名的药王山碑林。它始创于清末,最初为保护河中发现的两通《四面干佛造像碑》而建立。以后此处又陆续收集了散落在耀州的碑石。到1934年时逐渐形成规模并被命名为“耀县碑林”。当时共收集碑石63件,其中一些魏碑碑石拓片散落到了各地,引起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有任先生和来西安讲学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注意。次年,《中国博物馆汇报》以“耀县大批魏碑”为题进行了报道,耀县碑林从此名声大噪。经过多次搬迁,碑林于**年搬至药王山北洞现在这个位置。此处原为药王山集谋宫遗址。现碑林共收藏有各类碑石300余通,数目位列全国第五。其中有北魏、西魏、北周及隋唐时期的碑石近100通,尤以北魏时期的碑石收藏最多,达35通。魏碑俗称"孩儿体。,在外地鲜有收藏。它处于汉字书法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往往是隶中有楷,楷中存隶,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面前这通《魏文郎造像碑》,此碑刻于公元424年,比云冈石窟早期五窟还早30多年,为佛道合雕造像碑,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道教天尊形象。与其相邻的为《姚伯多造像碑》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为一道教四面造像碑。碑上刻字古朴有力,浑厚苍劲,被誉为“三绝”。这些魏碑不仅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它们还为古耀州宗教历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陕西药王山导游词2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药王山摩崖造像。它主要分布于药王山的东南隅。游客到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坡上这一巨石,名日“醉翁石”。石面自上而下分别刻着“拂云”、“悟石”、“二水在望”、“醉翁石”和“眠仙石”等宇,字体大小不一,书法各异。大字如桌面,小字似茶盘。行、楷、草体皆有运用。笔法或遒劲有力,或端庄秀丽,实为字中上品。相距“醉翁石”不远处可见“关帝庙石刻”,为关平牵马浮雕。马为关羽驰骋疆场时的坐骑赤兔马。关羽义子关平站立马前,披甲戴盔,威武异常。马后雕有松、猴、蜂、鹤、鹿等图形,既寓意“封侯挂印”,又沤歌关帝赤胆忠义的高风亮节。此浮雕是在1839年修建关帝庙时所刻。接下来就是药玉山摩崖石刻。在长约叨米的崖面上凿有7座洞窟、23个佛拿、45尊造像和20余处摩崖题记,为北周、唐、五代、宋、元和明代的杰作。这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地宗教的发展历程和其艺术水平。其中第六窟之坐佛,高4.06米,凿于明代,为摩崖造像中最大的一座,无论其造型和艺术工艺都已具有典型的“中国化”的特征。第一、第五和第七、第八、第九尊怎菩萨像造型风格基本相同,都为唐代作品。其中尤以第五宝中的佛与菩萨像雕工最为细腻,形象饱满,神态逼真,衣饰线条流畅,肌肤隐约可见,实属药王山摩崖造像之佳作。而第二窟中的弥勒佛像高3,3米,为北周时期的作品,是这里雕琢最早的一尊佛像。从其雕刻艺术上来看,它己摆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的神秘色彩而趋于世俗化。

陕西药王山导游词3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在岩石上雕亥4着佛像和菩萨遣像,时至今日,每日还有人丁丁东东地凿着石头。大家请看,千佛崖前面育无数玛尼堆,这是朝拜者们留下的石头堆。药王山地处拉萨的充转经道上,每日来这里的朝拜者众多,玛尼堆也特别高大。藏历四月萨嘎达瓦节时,转经路上整日人潮淮滚,千佛崖前也是人山人海。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萨嘎达瓦”节,相传四月份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和圆寂月。佛说:“此月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因此僧俗人民有不杀生、不吃肉食,放生牛羊,朝佛供佛等习俗。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拉萨人早早起来转经.围绕大昭寺的内、中、外3条转经道,人潮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涌动,各种转经筒在初复的阳光里反射出千万道弧光,诵念六字真经的声音轰鸣于整个圣城。漫漫转经路上,到处烟云缭绕,彩旗飞飘,两旁有刻玛尼石的,有印刷经咒的,有出售小泥佛的,有说唱宗教故事的,还有人用绳子拴着经石在水面起起落落。初来拉萨的观光客,以为他们在钓鱼,其实是在每片水渡上印刷经文以表达对佛的虔诚。来自东藏的红教徒,以他们魁梧的身躯、奇特的打扮、洪亮的嗓音、巨型的转经筒引人注目;尼姑们三五成群地坐在路边,手中的法鼓同时起落,特别整齐划一,带舞蹈动作;她们念经的曲调也很优美,嗓音甜润,比唱歌还动听。转经的人潮,最后汇聚在布达拉宫北面的龙王潭林卡。这就是“萨嘎达瓦”节。你们大家也可以融人茫茫的人流中,去体验一下转经的感觉。

陕西药王山导游词4今天我们将参观一位活了101岁的历史名人的故里,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有 “药王”美誉的隋唐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今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原乡孙家原村人。因7岁时已能日咏千余言而被誉为“圣童”。年轻时就已熟读百家学说而声名鹊起。隋文帝曾昭其为国子监博士。唐太宗时也被授予爵位。高宗之时又被拜作谏议大夫。孙思邈却都以各种理由固辞不受,三朝不仕。当时社会名士纷纷“执师资之礼以事”。而视富贵如浮云、不囿于名利的孙思邈,于公元682年“辞病请归”,隐居故里五台山之上。年少时,因体弱多病,孙思邈立志学医。20岁之后他就已经悬壶济世,行走于乡间故里。孙思邈不仅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在医药史上是他首次提出了严谨可行的医德规范。无论患者贫富贵贱,都能一视同仁,甚至为穷者倾囊相助。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他悉心研究古典医学,虚心请教乡野名医,最终成为我国医药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在中国医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唐太宗李世民在诗中称为“凿开径路,明魁大医----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一生笔耕不掇,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传世著作70有余、100多卷。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等。其中《千金要方》首创复方,是我国医药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有“东方医学圣典”之美誉。而《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二书则被认为是世界医德法典的起源。682年,孙思邈去世,享年101岁。因其盛名,百姓尊崇孙思邈为“药王”。将其药方刻到碑百上,立于闹市街口以供患者参照治病。

陕西药王山导游词5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海拔812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原名磐玉山,由五座顶平如台的山峦组成,故北宋时被称做“五台山”。又因与终南山的“南五台”遥相对应,亦名“北五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风景名胜区。其石刻艺术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9篇:孙思邈的著作范文

跟华佗学运动

东汉末年的华佗不仅是后人景仰的医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养生家。据《后汉书》记载,他年过百岁,依然满面红光,当时的人都说他矍铄的样子像是仙人一般。

华佗最重要的,也是最出名的养生法是五禽戏。这套保健操可有点来头。相传他年轻时有一次上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内有两位白发长须的老人正在谈论医道。两位老人不仅向华佗传授了许多奇妙的医术,还把五禽戏传给了他。

华佗不但自己练,还把这套操传给了两个弟子吴普和樊阿。结果,前者活到了90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坚;而后者则活到了百余岁。

推荐养生法:五禽戏

五禽戏动作是模仿虎扑动前肢、鹿伸转头颈、熊伏倒站起、猿脚尖纵跳、鸟展翅飞翔的动作而成的。因此,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一套动作下来,让人气血流畅,祛病长寿。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套操是怎么做的吧。

虎戏:增强人体肝胆的疏泄功能,对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辅助疗效。

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然后,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把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抬至口前时,两拳翻转模仿虎爪张开的样子,向前按。

鹿戏:益肾固腰

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上身也随之逆时针旋转。

熊戏:增进消化,促进睡眠,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双臂自然下垂,两脚平行站立。先右腿屈膝,身体重心往右移,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也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重复一遍。

猿戏:增强记忆力,改善四肢发冷的症状

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取物样探出,手掌成勾手,手腕自然下垂。

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手掌成勾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然后,左脚向后退步,重复一遍。

鸟戏:调和呼吸,疏通经络,增强肺功能

两眼平视前方,两脚平行站立。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然后,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跟孙思邈学起居

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然而,也许你不知道,他少年时却是个体弱多病的人。为了改变体弱多病的状况,孙思邈很早就下决心攻读医学。只要听说某人在医药知识或养生保健方面有经验,他便不远千里前往拜师求教。因保养得法,他成了当时的大寿星——享年101岁,也有人说他活了141岁。

推荐: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在陕西省耀县的孙家塬--孙思邈的故乡,有一座药王山,山上立有一百多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就刻有孙思邈所著“养生铭”,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医学家确实从日常细微入手,自有一套养生法。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一套按摩养生法,归纳起来有十三条,每条简单易行,只要有心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轻松做36下。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力和听觉。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摩面。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摄谷道(即提肛):吸气时提肛,即将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膝常扭:立正姿势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脚常搓:(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跟龚廷贤学饮食

明代御医龚廷贤活到97岁,是个老寿星。他家世代行医,父亲、弟弟、儿子、侄子都是太医院医馆。年少时,他随父亲学医,白天从父侍诊,闲暇时攻读医书,刻苦钻研。后来他进入太医院任职后,利用供职皇家的机会,致力于发掘整理宫廷医籍,见到了很多珍本、孤本,结合自己的实践,编撰了《万病春回》、《寿世保元》等巨著。尤其后者在中国养生史上地位重要,受到明清以来养生名家的青睐,

推荐:调养脾胃食方两则

在养生方面,龚廷贤主张形神并养,即顺应自然以防疾病,量力而行以防劳伤,清心寡欲以养精神,吟诗写书以怡情悦志,特别要注意饮食来调理脾胃。他说,人衰老的原因之一是脾胃气弱,所以人们想要益寿延年就要时刻照顾好脾胃。

同时他还留下了很多延年益寿的秘方,有些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两则:

阳春白雪糕

取白茯苓(去皮)、淮山药、芡实仁、莲子肉(去心去皮)各120克,打成细末。陈仓米250克、糯米250克、白糖适量。先将细末和米用麻布袋盛放在锅内,蒸至熟透后取出,放在容器中,加入白糖搅匀,揉成一块,用小木模具压成饼子,晒干储存,无论男女老幼均可食用。

扶桑至宝丹

取嫩桑叶洗净晒干,与等量的黑芝麻一起研为细末,加入蜂蜜做成小丸子,每天服药2次,每次就着白开水吃几颗。这个方子,老年人长期服用,可以达到步健眼明、须白返黑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消痰生津、补髓添精的作用。

链接:李时珍的参术膏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