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精选(九篇)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

第1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关键词:美丽;景与物;人与情;哀愁;语言

一、王奎山简介

王奎山(1946―2012),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1987年创作小小说,已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多篇,结集出版了《加尔各达草帽》、《王奎山小小说》、《偶然》等。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多次获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佳作奖,2003年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代表作品:《红绣鞋》、《蓝围巾》、《羽绒服》、《刨树》、《水仙》、《凤桃》、《一缕轻烟》、《雨中的玲》、《别情》等。

二、王奎山小小说创作

王奎山的小小说创作始于1987年,作品多为农村题材,其间洋溢着朴素、恬淡、浓郁的生活基调,表现乡村生活的原生态。在乡村生活的原生态中,王奎山敏锐地捕捉他所熟悉的乡村生活的风土与人情,感受乡村人物命运里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世事变迁。王奎山小小说中乡村世界写得情真意切,信手拈来,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三、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美丽”

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作家的作品渗透着深刻的哲理,读罢掩卷让人陷入深深的思索;有的作家的作品挖掘人性的深度,把人性中的假恶丑裸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读罢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而王奎山的作品给人怎样的感受呢?“在风尘生垢的世界,我们用疲乏的眼睛所看见的一切,只是空虚、疲惫。但有时会有一位真性情的人出世,禀着他纯洁的心灵,张着天真的眼睛,在破烂不堪的世界里发掘出最后的宝藏,发现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崭新的光明,他便是王奎山”。[1](P185)王奎山借助乡村传奇景与物、人与情的叙写给我们展现了属于他自己乡土世界的那份独有的“美丽”。

(一)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景与物

作为叙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如果作品中没有家乡的山水草木、牛羊马群,则未免有些牵强。当王奎山把创作思路引向乡村题材时,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作品中出现,或为作品中人物服务,或为辅助情节向前发展,或交代环境,或表达象征。王奎山最熟悉的莫过于家乡的景与物,也正是家乡的景与物激发着王奎山的创作灵感,描绘出一幅幅乡村生活的风俗画,使作品洋溢着朴素、自然、清新、质朴的气息,展现着乡土世界的独特“美丽”。

纵观王奎山创作的小小说,家乡的景与物是为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作陪衬的。作品《冬天里》开篇写到:“冬天来了。冬天不是一下子来到的,而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先是上学的时候,路两边的枯草上面都结了雪白的霜。然后是一天比一天冷,风刮到脸上像刀子割的一样疼。然后就开始温雪,也不刮风了,也不像过去那样冷了。可是,突然一天傍晚,大风一刮,鹅毛大雪就刷刷地下起来了。”[2](P111)冬天如期而至,白雪缓慢而来,开篇对于大雪的描述是为东升和爷爷下“吊坯”捉狗獾作陪衬的。对于雪天东升和爷爷下“吊坯”捉狗獾其乐融融场景的描述,实则表现出王奎山对于远逝的少年时代和田园生活的深情回眸和美好记忆。王奎山笔下对于驴子的描写值得一提,“驴”在王奎山笔下不只是一种为乡村人民驾车劳作的动物,更是成为了乡土生活的一种符号和象征。《驴子的歌》中如是写道:“我有多年乡村生活的经历,对驴子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驴子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情感,那两个字是温暖。”[3](P177)王奎山作品中写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驴子,不管是任劳任怨,不计任何报酬的驴子;抑或是只顾痛快,斗一时之气吃了大亏的驴子;又或是打麦场上由于欲望之火而铤而走险最终得逞的驴子,毋庸置疑的折射出作家王奎山对自己所叙述的乡土世界的熟知和不由言说的深情。

总而观之,王奎山小小说笔下乡土世界的景与物是作为故事的陪衬而出现的,但是这种陪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象征着乡土生活的历史与积淀,代表着作家对故乡最深沉的回忆和爱意,增添了最真实自然朴素的乡村气息,展现着最独特的乡村“美丽”。

(二)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人与情

在王奎山极其平凡简单的乡村日常生活中,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他们朴实能干、心地善良、既热情似火又恪守道德,构成了王奎山小小说多姿多彩的人物画廊。他们对爱情的忠贞、执着、宽容让我们喟叹;他们对亲情的渴望、表达与珍惜让我们感动;而邻里乡亲之间相处之情的那份单纯又让我们向往。平凡的生活,简单的话语往往传达出最真挚的感情,体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真善美,使乡土世界的“美丽”表现到极致。

《红绣鞋》中的麦苗还未来得及嫁到贵家,贵就阵亡在前线了。麦苗另嫁他人之时,以儿媳妇的身份向贵的母亲下跪请饭,跪地认贵母为亲娘,并且交代麦叶帮着贵母担水劈柴,同时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麦苗在出嫁的当天把一双红绣鞋留在了贵的遗像前。这一片耀眼的红是麦苗对贵的所有爱情,同时又是麦苗自己的象征,人走心却永远陪在贵的身边。

王奎山乡土小说中忠贞、执着的爱情让世人喟叹,而对于亲情的渴望、表达和珍惜更让人动容,人间的真情在他笔下表达的淋漓尽致。《羽绒服》中写了远在厦门打工的女儿原本打算回家陪男人和女人过年,但是由于厂里临时接到了大批订单,过年回家的愿望无法实现。在春节的前夕,女儿给远在故乡的男人和女人邮递了一个包裹,里面有两件羽绒服,分别是给男人和女人的。收到女儿邮递过来的羽绒服,老两口自然很开心,但是夜深人静之时,男人却感觉到女人的身子一抖一抖的,忙伸手往女人的脸上摸,摸到的是一手的泪水。“一抖一抖”、“摸”、“一手水”,简单的几个词语使父母对儿女的无限思念之情跃然纸上。电话铃响起时,男人扑到电话机那里报告羽绒服的暖和,并且趁机告诉女儿“你娘昨夜里很想你,想得都哭了。女儿大声抢白道,想啥想?有啥好想?我昨儿一点也不想哩。说着,叭地一下挂断了电话。女人无奈地放下了话筒。然后,和男人相视而笑。就仿佛,受了抢白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情一样。”[4](P10)女儿的大声“抢白”、“叭”地一下挂断电话,看似无情却隐藏着内心最汹涌真挚的情感。“抢白”的背后,“叭”地挂断电话的背后定是泣不成声和不由言说的思念之情。

四、 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流淌着的淡淡“哀愁”与“忧伤”

“在生命的浪潮当中,有一滴晶莹的真露,那是人们最不愿涉及的纯粹,里面藏着淡淡的美,藏着淡淡的忧伤。”[5](P185)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奎山某些乡土作品恰如其分,那这份淡淡的忧伤又是什么呢?那便是王奎山最不愿触及的人性中的“肤浅”与“城府”,抑或是“恶”的成分。

王奎山乡土小说于嬉笑中鞭策“刻薄”,彰显“宽容”。作品《刨树》中写了石头与结实的故事。石头要搭一个猪圈,缺一根檩条,就去刨屋后的洋槐树,而结实却出面阻止。原因是石头家的这颗洋槐树是结实家洋槐树的根串过去而长成的,两人对于拥有这棵树洋槐树的所有权深信不疑,谁也不退让,场面僵持不下。村主任出面调解无果,“两人像是比赛砍柴一样,你一下,我一下,不一会,那颗三把粗可以当檩条用的洋槐树,就被劈成了一堆碎片片。”[6](P7)这个关键场面在其他作者手里,也许正是一个大笔泼墨的时机,但是王奎山却笔锋一转,让故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而去。“围观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被两个人的行为逗乐了,都嘻嘻哈哈的笑。有的人,甚至笑得捂着肚子蹲到了地上。大家都说,真好玩儿!弄到最后,连石头和结实两个人也不得不跟着大伙儿笑了起来。就这样,一场悲剧变成了喜剧。”[7](P7)正如杨晓敏所说:“刨树言近旨远,通过树根树干的无奈纠缠,透视中国农村亘古封闭的乡间邻里关系,于斤斤计较中显得宽容,牵扯出人性的藕断丝连般的黑色幽默感。”[8](P3)王奎山对于“不善”与“刻薄”的表现从来就是点到为止,留有空白,不作主观的评价与判断,却让读者肃然起敬,从中受训,留有内省与反思的空间。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村主任评理》、《割韭菜》、《水仙》、《游戏》、《小椅子》等,作家正是通过作品中以德报怨的方式给世间减少了些许人性中本不该有的“肤浅”与“城府”,增添了一份温暖。

王奎山乡土世界中流淌着的哀愁与忧伤,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人性中本不该有的“肤浅”与“城府”,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渺的个体在时代的车轮碾压之下的无处可逃和坚强生存。在《一缕青烟》中,万佳芬响应党的号召来山区小县任教,因与教语文的肖老师排演话剧招来闲话而调到乡下中学,并且在期间受到很大冲击以至于一生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流言的散播和时代因素使得万老师的人生如一缕青烟随风逝去。

朴素、自然、本色,如“信天游”一般的语言表达同样增添了王奎山乡土世界中的“美丽”与“哀愁”。“品读王奎山的作品没有陌生的词语,有的只有熟悉的味道,每个人物都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在读者的心中徜徉,宛如划过天空的信天游,悠扬的歌声传遍在蔚蓝的上空,人们会以熟悉的心灵体会欣赏着,还会给予相同的回应”,[9](P190)这段优美的文字正是王奎山叙述语言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2012年,“麻雀”之王因病逝世,而乡村传奇定会百世流芳。王奎山始终在追寻真诚、善良、美丽的人性,为此,他笔下乡土世界的景与物、人与情才如此美丽。同时,王奎山笔下也写了人性中的“肤浅”、“城府”以及人世的不尽沧桑。实则是:王奎山想借助他小小说乡土世界的“美丽”与“哀愁”这种具有对比性的创作,从而来实现纯真、善良人性的回归。(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媛媛、刘天平.划过天空的信天游――王奎山小小说创作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2]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3]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4]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5] 陈媛媛、刘天平.划过天空的信天游――王奎山小小说创作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6] 王奎山.别情[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7] 王奎山.别情[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第2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摘要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现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都以擅长描写大自然而闻名于世。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以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山水、动植物为主,他把对大自然的喜爱、崇尚之情贯穿于诗文中,表达了对大自然充满和谐、欢乐、恬静生活的向往;弗洛斯特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继承了华兹华斯的写作风格,其诗记述美国新英格兰乡村生活的自然情趣为主。两位诗人对大自然格外“钟情”,但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大自然 诗人 美丽 荒芜 快乐 孤独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他的诗歌对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诗歌影响很大。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诗篇中体现了对大自然和人的朴素天性的崇拜。他把自然界生活中每一幅快乐的画面,看作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在他的心目中,自然的美丽风光就是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他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爱和崇尚,得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回应。弗罗斯特一生中写了大量自然抒情诗,也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大自然诗人。二位诗人都坚持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对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是对纯朴美德的回归。但他们的诗中却蕴含着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弗罗斯特三分之一的诗,涉及的是对秋天和冬天的描绘,他所记述的新英格兰秋天和冬天的自然风光,和华兹华斯描绘的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春天和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 自然画面的描写

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中,享受自然,并认为大自然所具有的魅力,值得去描绘。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新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诗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在那度过。幼小的华兹华斯充分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尽情享受了大自然的壮丽山水。在他的诗中,河水和高山就像人一样会说话,风和云可以与人交流。

华兹华斯大部分的诗记述了春天和夏天的景色。春天万物新生,植物开始生长,花开了,新的枝叶发芽了。白色、粉色和黄色的花儿装饰着春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农民们在天野里播下的种子,鸟儿在欢快得啼鸣,传递着春的信息。春天是一个令人娱跃、奋发向上的季节。华兹华斯的《早春三月》(Written in March)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快乐季节的幸福描写:“溪水流汩汩/雄鸡啼喔喔/小鸟鸣啾啾/明湖闪烁烁/沉睡的绿色田野沐阳光……”在语言清新质朴,意趣盎然的诗句中,人与自然都是快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读弗罗斯特的诗我们会发现,在他的诗歌里,诗人大量运用了描写秋天、雪以及冬天的意象。同华兹华斯记叙春天和夏天的诗句相比,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描写的冬天、雪以及树林永远在黑暗的笼罩中,诗歌的主题主要是表现“自然界的冷漠、残暴及人类的孤独、困惑”(杨金才,2002:142),如描写秋天和冬天的代表作《荒凉之地》、《一个老人的冬夜》和《摘苹果之后》。

《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描写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夜色茫茫中观赏雪景,大地和自然界中的一切被雪覆盖,面对苍茫大地,诗人孤身一人,内心孤寂,无法排解。《荒凉之地》(Desert Places)实质上想要表达的是诗人荒凉的孤寂的内心世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界往往能抚慰人的心灵,使孤独的人不再孤独,但是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新英格兰凄凉的冬天画面。人类不仅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安慰,反而变得更加孤独。

二 对大自然的态度

对浪漫主义诗人来说,大自然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它能治愈诗人受伤的心,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他们崇尚大自然,甘居乡村,过田园生活。通过与大自然交流,他们感受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带来的欢乐。华兹华斯称:“(那时)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Nature then to me was all in all),我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I, so long a worshipper of Nature)。”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他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精神生命之根,未来生命的归宿。

华兹华斯在经历了人生失意后,于1793年8月他与他妹妹罗西重游葳河,写下了著名诗篇《丁 寺》。他听见潺潺作响的山泉,又目睹岸边的危崖陡峭,还有那黑压压的槭树、村舍院落、森森的果园和树林中冉冉升起的团团青烟,不禁发出了由衷感叹:“多少次/我在精神上求助于你!穿过树林蜿蜒流去的葳河啊/我的灵魂多少次求助于你!”从自然那里找到安慰,是大自然使孤独而敏感的他,在经历了心灵的创伤后,却仍有着美好童年的回忆,他可以在自然那里擦干身上的血迹,又重新站起来。因此,自然是他“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是他的“精神世界核心”。每当他人生遇到了失意,心灵受到了创伤,大自然总会给他滋养与抚慰。

华兹华斯和弗罗斯特都被誉为田园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唤起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然而弗罗斯特的诗,与华兹华斯的诗歌《丁 寺》完全不一样。弗罗斯特的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惧怕,大自然具有破坏性,令人厌恶,而不是盲目的爱。他的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自然总是被描述成邪恶的产物,是有邪恶的元素构成的,对人类具有掠夺性。他想象的世界,也许被令人吃惊的黑暗设计所控制,他的这一想法在他的著名诗歌《设计》(Design)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Design)讲的是作者在早晨,发现一只白色的蜘蛛在一朵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首诗重复最多的是这两个字“白色”(white)和“死亡”(death)。蜘蛛在白色的花朵上捕捉了一只白色的飞蛾,整幅画面就像一块坚硬的白色布料上,布满了死亡和枯萎的气息,像巫师做的有毒的汤药的配料一样,已经死去的飞蛾的翅膀就像白色的纸风筝一样。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白色的恐怖气息几乎使人窒息,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诗的最后诗人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蜘蛛刚好落到那样的高度去捕捉一只飞蛾呢?是黑暗的设计吗(Design)?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说飞蛾,但实际上,飞蛾象征着人类,蜘蛛象征着冷酷的宇宙。在残酷的宇宙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是软弱的,人类永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只飞蛾一样,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而死去。这首诗揭示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深不可测!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包括山川、河流、电闪、雷鸣等等。太阳、月亮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统一。大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中每一件物体都有它的特殊价值,它的涵义很广。

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诗人喜爱描述的对象。华兹华斯从大自然中得到创作灵感,他认为“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二为一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大自然既是美丽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自然界的和谐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智慧和知识。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早春吟》(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中,表达了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和谐的。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和睦相处,人们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德。诗中写道“I heard a thousand blended notes.While in grove I sate reclined.”描写的是一天诗人来到小溪边休憩,听见有百曲千歌的谐唱交响,快乐的思绪涌上心头,在小溪边,他还看到“绕着绿阴下的葱葱樱草/长春花绾出了个个花环/我深知每朵花的心奥/如吐纳氤氲而觉着心欢”。长春花和樱草在绿荫下和睦相处,它们共享大自然的自由和欢乐。与祥和快乐的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充满了烦恼和冲突,诗的最后两句写道:“Have I not reason to lament/What man has made of man?”诗人有足够的理由悲哀,因为人类社会的不幸福和不公,人们应向大自然学习。

根据浪漫主义的特点,大自然不仅美丽,还能给人们提供知识,人们真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令人不厌的奇书,能启发人的智慧,教给人真理。在华兹华斯《转折》(The Tables Turned)一诗中有明显的阐述:“Books! Is a dull and endless strife,Come, hear the woodland linnet,How sweet his music! On my life,There is more of wisdom in it.”华兹华斯告诉人们,林间红雀甜蜜的歌声包含着智慧,小画眉的歌声也是不同凡响的,他号召人们都来聆听自然的教导。大自然中有丰饶完美的宝藏,能启发人的智慧。而自然这本书永远读不够的。

再看弗罗斯特的诗,唯一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自然以各种各样的消极、负面形象出现,或者冷酷残忍,或者荒凉漠然,或者潜伏着危险,或者阴险狡诈,根本就无视人类的存在,自然不仅不能抚慰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

如《一个老人的冬夜》,诗中“屋顶白雪”是老人的白发,“墙上的冰凌”是老人的眼泪,暗示老人与屋子之间的关系,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大自然的威胁。老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夜晚他只能与月亮为伴,表达了人与外界的隔阂,强调老人的孤独、绝望和无助。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华兹华斯诗歌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朴素、生动的日常口语,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不幸与质朴,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开创了一种清新、自然、抒情的新诗风。弗罗斯特诗歌风格是语言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自然界的冷漠无情。他在看到冷漠的宇宙同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四 两位诗人不同自然观的成因

从以上对两位诗人的诗歌比较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两位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不同的自然画面和他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这与两位诗人所生活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兹华斯出生在新英格兰的西北部湖区内,湖区以秀丽的山色和星罗棋布的湖泊闻名,他在那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代,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他深受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影响,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华兹华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敏感。

而弗罗斯特可谓尝尽世间的艰辛困苦,他幼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担起生活的重担。婚后不久,第一个孩子夭折。他的妹妹死于精神病。1938年,妻子心脏病突发而死。1940年,他成年的儿子自杀身亡。从他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来看,死亡、宇宙的冷酷、命运的无情、未来的无法预测等等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弗罗斯特诗歌深受华兹华斯的影响,他也以自己生活的新英格兰乡村和乡下人为素材,描绘了大自然以及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两位诗人都对英语语言的诗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Bateson,F.W. Wordsworth:A Re-Interpretation. 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54.

[2] Baym,Nina.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 Literature. New York:Norton and Company,Inc.1994.

作者简介:

第3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写写景作文时,千万不要觉得无从下手。首先找准一个立足点,如“我站在山脚”“我站在小溪旁”,然后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对景物进行描写就可以了。例如,先选一些远处的山,再写一写稍远处的树,接着写近处的花丛。

1.任何一个风景区里都有很多事物,如树林、花丛、溪流、小动物……我们不必对这些事物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只要把一处的景色写好就行。

2.在很多时候,仅仅是描述一个事物,总会让作文有种干巴巴的感觉。但是,如果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如拟人、比喻等,就能让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同时也能让作文更加生动、活泼。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容景物时,一定要注意感彩。例如,在一个优美的风景区,我们可以把那些漂亮的花朵形容成美丽的小姑娘的脸,但却不能把它说成是腐烂的西红柿。主题解析:写景不能凭空想象,胡编乱造例文:沿着小路向前走,来到了果园,果林里一片万紫千红,变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粉红色的是桃花,一大串一大串,挨着挤着挂在枝头,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姑娘,还有那白色的梨花,好像一片片晶莹的水晶,花瓣上还滚着露珠儿呢!还有白色中点缀着粉色的海棠花,迎风招展,好像在和着春风的节奏跳舞。花丛中,蜜蜂忙着采蜜,蝴蝶忙着嬉戏,真是热闹极了!透过这些美丽的花朵,我仿佛看到了秋天来临之后,满树挂满了硕果,纷纷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红红的柿子……农民伯伯在树下开心幸福地笑着……例文解读:通过这个小小的片段,把春天果园千姿百态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才是春天的果园,真实的美景!小编总结:写作小窍门:如何写出真实的美景 (1)仔细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景。很多小朋友在写写景作文的时候总是皱眉头,觉得没什么景物可写,于是只好纯靠想象,脱离实际,自己瞎编一片美景出来,闹出很多笑话。殊不知,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美景,如果你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生活,你就可以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例如,你在写雨天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雨后的彩虹;你在写雪景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雪后银装素裹的远山;你在写清晨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草叶间滚动的露珠儿……

你看,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的景色值得我们去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只有经过仔细观察,我们才有对美景的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的美景作文。

(2)虚实结合――真实的美景也可加入合理的想象。

景物描写可以分为实景描写和虚景描写。实景就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而虚景则是想象出来的景物。在写景的时候,适当加入了一些虚景描写,可以使得我们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作文主题更加深刻。

比如例文中,根据眼前的花联想到秋天的果实,表现了这些果树的生机勃勃,和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和喜悦,这就让文章更有内涵了。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问,既然虚景也是想象出来的,那和胡编乱造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困惑还是让小编来为你解开吧!

写虚景不等于胡编乱造,而是由眼前的场景,联想到过去发生的。或者未来会发生的场景,是一种符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例如,小草到了冬天就会枯萎,枯萎的小草能让我们联想到,到了春天它又会长出新芽,变得绿油油的,这种联想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假如我们写冬天的小草是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这种说法就是不符合实际的虚构了,聪明的读者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所以,小朋友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虚景,给自己的作文增色添彩。但是不能毫无根据地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此处小结:在很多时候,写景作文中适当加入一些想象的成分,可以让作文的主题更加深刻。例如,由开满花的苹果树联想到丰收时的场景,以及农民伯伯的微笑,就会让人们更喜欢春天,更喜欢春天的景色。主题解析:把景物的特征描写具体例文:美丽的田野昨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田野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大自然真美啊!刚踏进这片田野,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浓浓的泥土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你看,远远看去,草地上一片浅绿,好像延伸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了。但是凑近了看,小草只是刚刚冒出头,灰头土脸的,好像还没睡醒呢!高大的柳树刚刚发芽,嫩黄的柳枝上挂满了圆圆的“小疙瘩”,多么像一颗颗小水珠啊!河水解冻了,闷了一个冬天的鱼儿们,现在终于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你看,它们正随着水里的浪花翻滚着呢!还有那一望无际的麦田,现在换上了绿茸茸的衣服,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条深绿色的大毛毯,让人忍不住想要躺上去打几个滚儿的欲望!刚刚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此时也不知疲倦地唱着歌,三三两两互相在空中嬉戏着,多调皮!你看,这春天的田野,就是一副美景图!我爱春天美丽的田野!例文解读:这篇文章,不仅把春天不同事物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来,而且还很形象,很具体。让大家读起来感觉身临其境!看来,要想真正写好写景的作文,必须要仔细观察静物特点,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活。小编总结:写作小窍门:如何抓住景物特点(1)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

这一点很好理解,如北方和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

生长在北方的小朋友,见惯了北方雪花飘飘的场景;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则习惯了南方阴雨绵绵的天气。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小朋友,见到的是大片大片一马平川的田野;扎根在高山上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座又一座起伏跌宕的山峰。只有我们了解这些区别,才能真实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景色的特点。例如有这样一段活:山村的夜静极了。一轮圆月从东方蹦出,像一只银盘挂在天改字体边。皎洁的月光洒在松软的乡间小路上,与地上稀疏的灯光交相辉映,整个乡村显得格外宁静、清幽。阵阵清风,吹动了秋日的败叶,吹过粗糙的树干,带来了一股泥土的清香。这段话描写的是山村月夜里的景色。乡间小路,稀疏的灯光,泥土的清香,这些都是山村里特有的美景。通过细致的描绘,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了山村夜景的特点。(2)时间不同,景物的特点也有所变化。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景色特点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景色的不同便是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上。拿北方来举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刚刚苏醒,河水解冻,燕子北归,花儿绽放;夏天,蝉声蛙声一片,空气闷热,阳光毒辣,植物都是蔫蔫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树上挂满了果实,大雁开始往南飞,草木开始枯萎,树叶变黄;冬天,白雪纷飞,寒风怒号,动物开始冬眠……其次,景色的不同特点也表现在清晨黄昏一天不同时间的变化里。清新的空气,路边的花草精神抖擞着,草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儿,一切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傍晚时分,当你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边还燃烧着姿态万千的火烧云,路边的花草早已蒙上一层金黄的光环,迎着阳光回家,身边的景物仿佛都镶上了一层金边….

由此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在写景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不同时间里景物的不同特点来写。

(3)从不同角度入手,才能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得要全面。

通常,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形态甚至声音等几方面入手。

第4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摘 要:莫言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激情澎湃的感情倾诉、奇幻丰富的想象力抒写着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平实质朴的故事。其作品的语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奇异,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等特点。莫言在勾勒每一个淳朴的生活画面时,都是以他极具个性的语言来展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人生。本文以《红高粱》、《四十一炮》等作品为例,来探讨莫言小说中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特点;启示

1、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故乡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这与他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农村劳动的经历是密切相连的,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过早的辍学,过早的参加繁重的农村劳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留给他的是孤独、饥饿、穷困、苦难的记忆,因此,莫言小说叙述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如《白狗秋千架》中的一处描写“知道不知道的,没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说“要是不嫌你小姑人模狗样的,就抽空来耍吧,进村打听‘个眼暖’家,没有不知道的。”“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她款款地从桥下上来。站在草捆前说,“行行好吧,帮我把草掀到肩上。”这是男主人公回到家乡偶遇暖小姑的一次对话,描写暖的语言如“人模狗样”、“耍”、“个眼暖”、“行行好”等词语,这与女主人公的农妇身份和生活境遇相符,描写男主人公的语言时也呈现了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身为大学老师的我衣锦还乡,面对眼前憔悴不堪的农妇与十几年前貌美如花的暖判若两人的形象令我难以置信,而我的这种复杂的心理和有一定文化身份相符合,接下来的谈话内容自然而然的转到农事上,及其复合人物的普通农民身份。

2、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

莫言喜欢用民间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曾说:“老百姓讲话都是借助于某个事物,它多数都是务实的,没有什么空的东西,因此非常具有文学性。”我们知道这种民间的没有加工的语言都是原汁原味的,它保持了文学最初的味道。莫言小说语言“民间口语”的构成可以从句式、词汇、修辞这几个方面来认定。

莫言小说在句式运用上是别具一格的,其中的短句、插入语、整句都带有鲜明的民间口语语体特征。如在《司令的女人》中“出身贫农,阶级不错;三间草屋,一个大院;四只大鹅,八只母鸡;一个老娘,两头猪崽。”由此可见,莫言小说语言中的短句较常见的是四字格短语。它继承了汉民族口语文化的最佳传统格式,言简意赅、节奏感强;插入语具有表情功能,在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上使句子更加完善,如在《金发婴儿》中“有钱花,有饭吃,娘,你还愁什么?――不愁。什么也不愁――前几天有两个燕子在屋檐下打着旋飞,看样子要在咱家垒窝呢。”插入语在形式上破坏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在内容上起到了补足句意的作用,叙述的随意性较大,有明显的口语特点;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叙述描写方面有较强的表现力。莫言小说语言的韵律节奏大多是由整句表现出来的,音调和谐、内涵丰富。如在《生死疲劳》中“公路笔直宽阔;路旁花树葱笼;路上车辆稀少;小胡开车贼猛。”句式整齐,节奏匀称,上口悦耳,类似民间说唱。

莫言小说在词汇运用上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方言、民间谚语、歇后语、粗俗骂詈语等雅俗共存。如在《红蝗》中“兵们都乜斜着眼,绕着四老妈转圈,九老爷被推来搡去,前仆后仰。”这里“乜斜”是个方言词,指眼睛略眯而斜着看,使得兵们对四老妈轻蔑和讥诮的心理跃然纸上。如在《生蹼的祖先们》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遇顶风也能开;蜂虿入怀,解衣去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里列举事理谚语,告诉人们用一种思辨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如在《檀香刑》中“睁着眼打呼噜――装鼾(憨)呢;六月天的高粱――窜得快哪;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这些歇后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市井乡村世俗生活的生动写照。在《生蹼的祖先们》“臭们!臭大粪!我就知道,你们只要钻进帐篷就要装神弄鬼。”;“范碗儿掀着鼻子,轻蔑地哼哼着:‘杂种!你有什么资格当司令官?司令官应该由我来当!’”这里的“臭”“臭大粪”“杂种”都是些粗俗骂詈语,这些不雅的词语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充满了生活味,用的恰到好处。

3、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

莫言小说的色彩语言非常丰富,他就像一个画家,用颜色去描写他笔下的各色人物,从人物的服饰、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到单纯的自然景象上面都描绘得五彩斑斓、淋漓尽致,这些色彩语言不仅丰富了他的小说艺术而且也为读者营造了绝美的意境。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绚丽的色彩语言广泛运用其作品中,从他的小说题目中就可见一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白狗秋千架》、《白棉花》、《金发婴儿》……这些带有色彩语言的题目在无形中驱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主观想象中构筑一个感性的色彩世界。在莫言小说营造的不同的语境中,每一种色彩语言都表达着不同的情态。莫言巧妙地运用色彩语言来刻画人物、描摹自然,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五彩缤纷、精妙绝伦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客观生活,正是这种艺术构思体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4、魔幻现实主义的启示

80年代中期,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传入中国,许多作家不自觉地应用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代表作家有莫言、实、贾平凹、扎西达娃、阿来等作家,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但是有些作家始终与诺奖无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认为作家在借鉴的同时,创新才是真正的目的,多数作家都知道借鉴的重要性,都愿意在创新实践中更好地吸收外国文学中优秀的成分,莫言大胆地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狂欢化的语言糅为一体,以恣肆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辉煌瑰丽的小说世界。

莫言的小说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说这是在刻意模仿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的成功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更远的方向眺望,也就是说莫言继承了那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写作手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莫言的创作在经过大规模的借鉴、选择性的继承之后,最终糅合传统文学,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现代小说叙事风格,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吐故纳新,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莫言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学习有借鉴但更多的是超越,从而在继承和发展中得以升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结语:

莫言小说记录了平凡而又朴素的老百姓的乡村生活,折射出与那个年代的背景相称的真实。莫言小说的语言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语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奇异,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他小说中独有的,更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因此给予了后来者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启示。(作者单位: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邱晓岚.南瑛.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第5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关键词]贾平凹;《商州初录》;生态意识;和谐

[中图分类号]D0;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102-06

[作者简介]张 丽(1980—),女,山西汾阳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一、引 论

生态文学起源于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虽然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但却使不同阶层的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变化,浪漫主义文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产生。为了弥补心理上的落差,浪漫主义作家运用超越现实的方法,把他们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追求目标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为了表达对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不满情绪,他们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这种自然既有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提倡,也有对纯朴人性回归的呼唤。发展到现代,生态文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考察自然在经典文学中的作用,抒发明确的自然意识,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分析中揭露人对自然的种种成见;二是恢复自然写作传统,检讨主流写作的生态意识,研究作家生活的环境;三是考察自然物的意象象征,提出生态诗学、生态女性主义等概念范式。①由于生态文学的逐步发展,与此相对应的生态批评也逐渐成熟。生态批评在解读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关照自然在文本中是怎样被表述或压制的,对文本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从而形成具有哲学意味的生态批评方法。在更深层面上,生态批评关注人类之间的社会生态和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态。它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为目标。随着现代化的加快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进入了非常狂热的阶段,这些导致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失衡状态,人类忘记了自己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是生态整体中的组成部分,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摧残。同时,现代文明逐渐失去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指引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物质利益面前变得冷漠、无情,空气污染、噪音、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使得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于此相随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诸如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再次唤醒了人类对自然的关注。当自然环境失衡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由于类似的生态竞争而导致心态异化,这就是社会生态失衡。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失衡同时导致人类精神层面的异化。“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在生态文明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缓解生态危机,必须改革人类的思想文化。”②因此,生态哲学家们提出了整体主义生态观,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互动统一的整体。并认为“生态批评是一种向行为主义和社会责任回归的标志。”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也随着生态问题和生态意识的逐步加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考察中国当代文学,读者会发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家笔下的自然都具有独立的价值,表现了作家不同的文化景观和审美追求,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文化便是一个特例。

贾平凹是中国文学界比较独特的一位作家,他所生活的乡村世界是他创作的背景和内容,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来叙述身边的事情,他对乡村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爱也有恨,有依恋也有嫌弃。由于他开始一直在农村生活,后来,虽然他成为城市里的一员,但城市中的一切对他来讲很陌生,因为他是城市里的异乡人,因此,他又想起了乡村中的美好生活,对乡村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他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使他把笔下城市中的人物很多定为乡村文化中的外来者,这样,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发现,即使是城市人身上也可以感受到乡村人的质朴与纯洁,也可以判断出城市人与乡村人之间的道德差距。同时,生活在城市中的乡村人身上具有另外一层内涵,即由于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乡间平静的生活,乡村人带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来到城市,被城市中的一些现象感染,从而破坏了乡间古老而美好的温情世界。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文学界,很多作家由于有着乡间生活的经验,他们身在城市,但却对城市的嘈杂,人与人之间的冷酷、隔阂感到厌倦,因此,他们开始怀念曾经的乡村生活,从而把写作的视角投向乡村,把他们内心的空虚、寂寞寄托在安详、静谧,友善的乡村世界中,从而达到内心深处心灵的寄托。“解甲归田、退隐山林”在中国古代便是文人逃避纷繁世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用到当代中国作家身上,既是一种对理想生存态势和情境的描述和寄托,也是填补城市人内心人感情寂寞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中国古代圆融化合、多维共生生态思想的一种继承。

在众多的文学创作方法中,贾平凹最擅长的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体现超现实的审美意象和人生追求。从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看,他时刻关注着现实,能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和表现农村中那些具有现代观念、但又不被老一代农民所理解的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中的新一代农民。贾平凹通过对改革大潮中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故事的描述,体现他们曲折的心理过程,对改革的结果,在赞颂的同时,也有忧虑。贾平凹的创作过程和思想体现了他对现实的强烈参与意识,也表现了他对个体-社会-文化多重超越的努力。同时,在这些作品中,贾平凹表示了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态度。这种认同除了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家乡民俗、风土人情的真实展现外,还体现在他作品中对自然的描述,把自己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对自然的个人感情和自我心理融入到自然中,从而组成了他理想中的生态世界。这种生态世界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上,也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商州初录》中,贾平凹便表现出了他的这种生态意识。

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个时代,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指引下,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趋势,很多乡村人加入到大城市的建设中去,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和效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使命感很强的作家,贾平凹在冷静审视和思考这些变化所付出的代价,除了现代文明和价值观对传统文明和价值观的冲击外,他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感到担忧,他深深懂得,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发读者“不仅以解读世界为目的,还需要跨越文本与现实的鸿沟,通过改变读者的意识及其同作品关系的方式来改变世界。”①这种忧患意识表现了作家高度的责任感。

《商州初录》1983年5月发表于《钟山》,这是一部由引言和14小节组成的散文游记。整个《商州初录》都集中在“商州这块富饶、美丽而且充满着野情野味的神秘的地方,这块地方的人勤劳、勇敢而又多情多善。”②与其他的作家不同,《商州初录》以农民的视角关照20世纪80年代的商州是一个充满乡野气息而又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在商州人自然、诗意的生活方式中,既有充满野性活力的各类人物,又有诗意盎然的陕南风情。《商州初录》使贾平凹手中的商州世界成为一种文化的表征,一个被充分意象化了的文化符号,贾平凹创造的这个世界,一方面似乎是让人们远离冷漠、嘈杂的现实世界,能给人带来暂时心灵上的宁静和沉思。譬如,“在冬天下着雪,星星点点,像进了三月的梨园里,车上的人们就会把头伸出来,用手去接那雪花儿取乐。车走了一个钟头,山终于合起来了,车已经开上了山脉的最高点,看得见树了,却再也不是那绿的,由根到梢,全然冰霜,像玉,更像玻璃,太阳正好出来,晶亮的耀眼。”③另一方面,在大自然中,反思现代文明给人类所带来的创伤,从而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人永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今“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以人的需要来进行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但这种人工化的发展往往使人又失去了单纯,清净,而这块地方便显出它的难得之处了”。④

《商州初录》由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开始,里面穿插了各类人物的故事,贾平凹在这里根据自己的观察,真实准确地描述了纯粹的自然,将自然人化,将人自然化。把对自然的经验融入到自己要构建的理想生态世界中,这也体现了作者的生态观的实质,即从社会矛盾与自我描写进入到生态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从而发掘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的?作品的主题是否真正反映了生态环境意识?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二、《商州初录》所体现的生态和谐观

(一)人与环境共生相长的和谐

《商州初录》是由14个小短文组成的一个带有游记性质的散文,虽然文学界有学者把它定位为中篇小说,但从总体上看,14篇基本上根据地理方位来排列,叙述者以一位游客的眼光,从北到南的顺序来排列各部分故事。在从西安到商州的过程中,每一个地方,包括《黑龙口》《莽岭一条沟》《桃冲》《龙驹寨》《白浪街》《镇柞的山》等这几个地方以地名为题名,叙述者每到一处,就把这一处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物产资源都介绍给读者,而且还会追溯到这个地方的历史,展现这些地方的历史底蕴,由于商州具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所以对每个地方历史渊源的介绍,从而展现该地域从社会到自然比较完整的构成形态,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空间感。

另外,《商州初录》发散的结构,使它的写作手法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作者以原生态的方式表现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把山水、草木、鸟兽放在了与人一样平等的层面进行叙述,给人与自然全方位的关照,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如,《莽岭一条沟》中,介绍了莽岭一条沟是洛南和丹凤相接的地方,横亘着无尽的山岭,蜿蜿蜒蜒,成几百里地,有戴土而出的,有负石而来的,负石的林木瘦耸,戴土的林木肥茂;及时一座山的,木在山上土厚之处,便有千尺之松。那里的人家门前屋后,绿树细而长,向着头顶上的天空拥挤,那极白净的炊烟也被拉直成一条细线。而在悬崖险峻处,树皆怪木,枝叶错综,使其沟壑隐而不见,白云又忽聚忽散,幽幽冥冥,如有了神差鬼使。山崖之间常会夹出流水,轰隆隆泻一刀瀑布。潭下却寂寂寞寞,水草根泛出的水泡,浮起,破灭,全然无声无息。莽岭山脉,看山的北面,每条沟里都有水,水流向北;山的南面,每条沟里也是有水,水流向南。水与水的发源地,几乎都是一个无息的泉眼。《桃冲》中主人公老汉的家就住在平台上。这台上台下,潭里潭外,都种植了桃花,三月天里,桃花开得夭夭的,房子便只能看出黑的瓦顶,到了桃花败的时候,红英坠落,河里就一道一溜红的花瓣兜着漩涡向下流去。走进沟里四十里的地方,你会走到一个仙境般的去处,山势莫名其妙地形成一个漩涡状,一刀小溪,鸣溅溅地响,溪上架着一座石拱桥,不是半圆,倒是满月,桥头左一棵大柳,有一颗大柳,枝叶叫错,如驻一片绿云,百鸟不见其影,却是一片啁啾,似天乐从天而降。

在如此令人神往的自然境界中,孕育了商州儿女,他们由于生活在一种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保持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精神生态,即纯朴的人生情感和单纯的道德观念,商州儿女身上具有历代劳动者所遗留下来的勤劳、善良、勇敢的品质,在这种景与人结合的理想世界中,真正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也是作者所理解和构建的一种几乎完美的生态世界。

(二)人与人相处中的和谐

《商州初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淡化了故事的情节,形式超越了内容,从而使文本的内容有了多种阐释和意义。14篇中,除了是以地方命名,其他部分,如《一对情人》《石头沟里一位复退军人》《龙驹寨》《捕鱼捉鳖的人》《刘家兄弟》《小白菜》《一对恩爱夫妻》则以人物命名,提到人物,顾名思义想到的是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因此,这几部分又以小说的形式讲述题目中人们的故事,在这有单纯的人际关系,单纯而又直接的人际关系,男女之间率真的爱恋都成了作家所极力赞扬的美。他不遗余力地对商州世界中人们的热情、勇敢、善良的品德作了赞美。这里的人善良,秋天里,山里是异常丰富的,到处都是核桃,栗子,山梨,柿子,过路人经过,廉洁之人,大开眼界,更是坐怀不乱,而贪心营私之徒就禁不住诱惑,寸心大乱,感谢偷偷摸摸勾当。主人家发觉了,却不是责骂,善眉善眼儿的,招呼进家去吃。这里的热情,在这条沟家家门前,石条上放着黑瓷罐字,白瓷粗碗,那罐子里的竹叶茶,尽喝包饱,分文不收。这几乎成了他们的家规,走山路的口干舌燥,似乎这与他们有关,舍茶供水是应尽的义务呢。假若遇着吃饭,也要筷子敲着碗沿让个没完没了。《白浪街》是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地方,界碑就是一块仄石。一条街上分为三省,虽然三省的人是三省人的特色,他们的语言不同,经营的商店不同,但他们却和谐地在这条街上相处,因为地域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分裂仇恨,他们各自保持着本省的尊严,但团结友爱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游客们进入到商州,体验着商州所具有的现代社会中缺少的道义与文明,在向游客介绍的同时,作者也在极力把商州文化与商州世界推荐给更多的外来游客:“我曾呼吁:外来的游客,国内的游客为什么不到商州去啊?那里虽然没有通上火车,但山之灵光,水之秀气定会使你不知汽车的颠簸,一到那里,你就会失声叫好,真正会感觉到这里的一切似乎是天地自然的有心安排,是如同地下的文物一样而特意要保留下来的胜景。”①作者难以割舍商州世界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他始终坚守着商州世界中社会、自然、精神上的和谐之美,这种自然之美与人们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境界成为影响贾平凹以后城市题材小说创作的精神旨归。

(三)城市与乡村融合中的和谐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也向城市步伐迈进,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城乡如何融合,在《商州初录》里,贾平凹也给了自己理想中的城乡融合情景。整齐的店面,诚信的经商原则。“真正的黑龙口也就是一个极小的镇子,只有一排房舍,坐北向南,房是草顶,门面墙却是木板。黑龙口的人不多,几乎家家都在做生意,生意非常有规律,九点前,荒旷无人,酒店已到,生意摊骤然摆齐。”②《龙驹寨》中对热闹集市的描述,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之间也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乡村的安静、和谐、优美的环境逐步被破坏,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桃冲》中,由于黑石崖,表面铁黑,里面就是石灰石,白的刺眼,老汉的儿子长大后,开始开凿石灰石,于是周围的人也开始开凿了,一家接一家,日夜烟火不熄,滩上的人富了,但窑烧过一年,烟火就熄灭了,窑坑也塌了,水鸟在上边屙下一道一道的白屎。十年,十八年过去了,桃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它的周围建了很多电站、水库。河水渐渐小多了。老汉的儿子又回到了桃冲,老汉的孙子开始放炮开石,挖窑烧灰,摆渡的老人在水边的桃花林里,一抬头,看见河对面的石崖下,石灰窑的烟雾正袅袅而上,日光照在水面,又反映过去,烟雾却再也不是白的、灰的,却成了淡淡的综合色,分不清是红的,白的,黄的,蓝的?传统农业文明所积淀下来的家园情节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城市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和谐。

《白浪街》中描述了湖北人、河南人的经商方式,他们不论到哪里都忘不了推销自己的东西,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乡村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倾向,而在这种城市化倾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乡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似乎是作者在文本中要求读者所思考的东西。因为“小说要虚构的与其说是故事,毋宁说是将思想发展成行为的方法,这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找不到……历史因为强调的是外在原因,是由宿命观主导的,而小说中却没有宿命;小说中的一切都以人性为基础,主导的情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一切都是有意图的,哪怕是激情与犯罪,哪怕是惨痛。”①贾平凹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把具有商州特色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自我的生命体验中,从而形成了他人与自然、人与人、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相长的生态观。商州作为贾平凹记忆和想象中的精神文化发源地,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地域文化的代表,既是作者乡土小说的题材和文化基础,商州系列的发展显示了作者对愚昧、落后、文明、先进文化等之间关系的反思和重估。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商州这样的精神领地越来越难得,“他们虽然不像城市人那样向现代化迈进的节奏迅速,但你却热羡这里水好,用不着漂白粉,这里的空气好,用不着除尘器,这里的花草好,用不着在盆里移栽。城里的好处在这里越来越多,这里的好处在城里却越来越少了。”②

第6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普通的西部农村女老师张美丽的平凡感人的故事。她被愚昧夺去了丈夫和孩子,面临着巨大的人生苦难,却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她痛感愚昧的伤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为了使农村的“娃儿们”不再愚昧,她请求村长开办了一所乡村小学,当上了村里唯一的老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后辈的责任、丧夫有丧子的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寄生孩子们身上,用她的母性去关爱孩子们,江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所教的孩子们,年轻的女孩夏雨从北京来到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做志愿老师,她的到来就像以场精神大雨,把现代城市的甘露洒进这个宁静的小乡村,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山村躁动起来,也激活了所有的希望。

观看了《美丽的大脚》我感慨万千,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在平凡中超越。

以前,我总觉得伟大的情感与凡人的距离很元的,英雄只属于太过于华丽恢宏的史诗,不在凡人的眼里,可是当片子展现哪灰黄的背景和那群灰不溜秋的人,他们寒伧着,嗑碰着上演这些伟大的情感时,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泪水还是抑不住流了出来,我被美丽真诚的感动了,影片的主题丰富。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平凡中超越,她唯一出众的地方就是双能穿43.码鞋的大脚,她总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太成功,所以竭尽所能的让村里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平凡的张美丽没有平平常常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她总想“成功”,因为她深深知道命运苦于短暂和无常,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来慰藉平凡的人生,她是个坚定的理想时间者,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完成了她一个平凡人的超越。

二、在粗糙中体现美丽。

何为真正的美丽?有人说,人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又有人说,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张美丽常说自己不成功,一是“脚大心大”,二是长相不美,对一个唯美的人来说,那一群黄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着,实在谈不上美丽。当城市的人往他们身边一站,更显得他们寒伧。张美丽是那么忘情地投身与教育事业,可是她从来不懂得为自己打算并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无怨无悔。她的心灵是至纯至美的,她没有选择城市,而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影片最后电影放映员王树将光束打到小学校舍上,把学校装点成一座庄严的圣殿,那庄严的画面除了缅怀那张美丽圣洁的人性光辉外,也唤起了普通人心底的酸楚。

三、让心灵的光环照遍每一个贫穷的角落。

第7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战争:

美丽村庄里的一家人

《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阿富汗。那儿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叫巴格曼村,这也是本书的主人公小男孩儿亚默的家乡。每年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亚默总是和哥哥哈伦一起摘果子,可今年夏天,哥哥却因为他们的国家被战火笼罩,当兵打仗去了。于是,亚默要承担起哥哥的责任,去帮爸爸卖水果。那天,亚默和爸爸带着小驴子奔巴和甜甜的李子、红彤彤的樱桃,早早地出了家门。来到镇上,有卖炒豆子的,卖烤羊肉串儿的……看到这些热闹的景象,小亚默的心怦怦直跳。终于有一个小女孩来买樱桃了,还有一个去打过仗,在战场上断了一条腿的叔叔也来买樱桃了。他还说:“巴格曼的樱桃世界第一!”

亚默卖完樱桃的时候,爸爸的李子还没卖完呢!吃过午饭后,爸爸送给亚默一个“惊喜”。爸爸花掉所有的钱给家里买了一只雪白的小羊。亚默高兴极了,他给小羊取了个美丽的名字――“巴哈尔”,是春天的意思。到了春天,上了战场的哈伦哥哥就该回家了,他们就能全家团聚了!可是,春天真的会如愿而来吗?

故事的主题是战争,却通篇没有半点对战争场景的正面描写,作者只是在静静地叙述孩子平静的生活,极尽铺陈之力把生活中的欢喜和幸福描绘得淋漓尽致,用色调和明暗表现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色彩随着小男孩亚默情绪的起伏而变化。最后,在一片黄沙般的色彩上,安安静静地出现了一行字,告诉我们书中描述的那个美丽的村庄在一次战火中都付之一炬。这就是战争吧,没有滚滚硝烟的画面,也会让人有荡气回肠的伤感。

在绘本的封底,画着小男孩亚默一家的全部成员(除了已经上战场的哥哥哈伦):妈妈抱着弟弟坐在小驴奔巴的背上,爸爸右手牵着奔巴,左手牵着亚默,而亚默则牵着他心爱的小羊。这幅画不仅令人心动,也希望引起读者的遐想:也许亚默一家像是在凝望着被摧毁的村庄,又或许像是在去往他乡流浪的路上。望着他们的背影,让我们默默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走出战火,重建美好的家园吧。

和平:

你和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朋友

《和平是什么》

和平,可能是这样的:不打仗,不扔炸弹,不破坏房屋和城镇。因为,希望喜欢的人总能在你身边;饿了,谁都有饭吃;学习,还能和朋友在一起。和平,也可以是这样的:可以在大家面前唱自己喜欢的歌。不赞同的事,就算一个人也敢说不。做了错事,就说对不起……和平――就是,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真好。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真好。还有,你和我能成为朋友。

和平是一个很抽象的词,但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非常具象的画面和语句来描述,例如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和平不就是从很小的对不起开始吗?当你惹了别人又不说对不起的时候,就开始有敌意产生了。再如书中先说不打仗不用炮弹,然后提到你爱的人、喜欢的人可以一直在你身边,画面随之配着妈妈抱着小孩……书中的撞色特别鲜亮,一句一句像诗一样的话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气场和能量,这本书的气场非常宁静。可是,当我们为孩子读这本书时,不管孩子对这本书能理解多少,甚至不用太多的介入和对话,这本书的气韵、画面像河流一样,会让他们感觉到。

林静:

生活中如何理解和平,处理矛盾

她不仅是图画书的译者,还是两个女儿的妈妈,是为更多孩子讲故事的阅读推广人,当提到在翻译“和平”系列的图画书时,她说和平重在交流: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阅读人与听者的交流,还有孩子之间的交流……

和平的基石,用美好的语言去交流

林静讲到由于儿时自己和父母沟通得少,以至于当自己有了孩子后,发现不知道怎么样和孩子交流,和孩子说怎样的话比较合适。但如果有了绘本就不同,绘本就是一个道具或者一个戏剧的脚本,父母拿到它就会有话说,一页一页地翻,一页一页地读,和孩子的对话就可以这样开始。此时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可以自然地建立一个和孩子沟通的渠道,仿佛拥有了一个魔法道具可以走进孩子的世界,而且和不会说话的孩子也可以有心灵间的对话。因此,在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时,不仅可以填充自己苍白的语言和贫瘠的内心,而且丰富了和孩子交流的话题和词汇,丰富了整个家庭的精神世界。如果一家人总可以用美好的语言去交流,那么一定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家庭里孩子间的纷争

林静有两个女儿,在家里生活中也常会出现女儿间的矛盾,她说自己在处理女儿间的矛盾时常犯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评判她们。尤其是当着孩子们的面,指出谁对谁错时,会发现越是想护着一方,那么另一方就越要维护自己。“我的价值观和评判趋向造成了女儿之间的矛盾,并激化了她们之间的矛盾。”因此,林静在处理女儿间的矛盾时要做保持中立的态度,同时必须坚持和强调自己制定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和言善语乃仁心的磁石,也就是说有纷争时不可以恶语相向。第二就是团结,家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谁把谁打败,团结在一个家庭中是最重要的。

林静

资深绘本阅读推广人。旅日期间接触到第一本绘本,由此对幼儿绘本产生浓厚兴趣。2002年回国后,当林静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发现在国内很难找到绘本时,她找到了《父母必读》杂志的绘本阅读栏目,结识了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从事着早期阅读推广工作。近年来她致力于绘本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小小一步”系列、《小毯子哪儿去了?》、“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鸡蛋哥哥》《小鞋鞋走一走》等。

更多

“战争与和平”绘本:

《迷戏―秦淮河一九三七》 那一晚,我为京戏深深迷醉,可是,那段美妙的生活画卷已经看不到了……

《敌人》 写给孩子的战争反思录。

《火城―一九三八》 以温暖怀旧的情调、朴实壮观的画面纪念“文夕大火”前的古城长沙。

《非武装地带的春天》 那片狭长的无人区域,拦不住人们的思念和乡愁,老爷爷只能登上t望台,凝望铁丝网那边的故乡……

《神马》 质朴的国画,古老中国的动人故事,战场上的神马越来越悲伤。

《你能听见我的声音吗?》 当眼泪汇成河流,当灵魂升上苍穹,一个战争亡灵叩问人心:“为谁而战?为谁杀人?为何死去?”

第8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这个叫卓玛的人要加我好友,我感到很新奇。我点击到其个人资料中查看,发现她是青海玉树的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已发表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还是一名省作协会员。

和卓玛成为QQ好友后,通过QQ交流,我对卓玛有了更多的了解。卓玛问我,你知道玉树这个地方吗?我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不知道。

卓玛兴奋地告诉我,玉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遗址”,相传这里就是格萨尔王建立领国的地方,再加上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传说以及充满激情的康巴歌舞,这里被人们称为人间“最后的天堂”。每年的巴塘草原赛马会上美丽的藏族姑娘和伟岸的藏族小伙子会告诉我们的家乡有多美。在玉树,夜晚躺在草原上,望着星空,你会在瞬间感到,繁星触手可及,不再遥远。高原的气候和岁月的变迁,如刀一般刻画了玉树人古铜色的面孔,同时也铸就了高原民族的特质。

卓玛还告诉我,玉树有结古寺、文成公主庙、唐番古道、勒巴沟岩画等等,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是莲花大师,他一生戌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名扬四海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卓玛说起她的家乡、说起她的玉树,竟如数家珍,一一道来。看的出,卓玛一定是一个心地细腻、善良的女孩子。

卓玛是名小学老师,她常常跟我谈起她的学生。说到她的学生,卓玛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看的出,卓玛很爱她的学生。在教学之余,她深深地爱上了写作。她写草原、她写牦牛、她写美丽的玉树、她写康巴人的姑娘和小伙,写她们的爱情。她常常将她写的文字发到我的信箱里,让我先睹为快。看着她那细腻地描写,热情奔放的语言,仿佛把我带到了美丽的玉树,带到了格萨尔王身边。

每天打开电脑,我总看到卓玛的QQ头像亮着的。她的QQ头像标识,是一只飞奔的骏马卡通画。这是她自行设计的。有时,我向她发一句问候,她发来一大束的鲜花或者是一个开心的笑容。有时我就静静地看着QQ头像的闪烁,这是一种静默的祝福。尘世间,最幸福和美好的是不外乎是你在、我在,都在好好地活着,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这才是一种最幸福的事。

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消息传来,我立刻想到的是我的文友卓玛。我飞快地打开了电脑,开通了QQ。我希望看到卓玛在线上,她在向我报着平安。可是,我的心凉了下来:卓玛不在线上,她的QQ头像是暗淡的。我心不甘,不停地在她QQ里发送着一句句问候。我宁愿相信卓玛是处于隐身状态。

一天,又一天,没有卓玛的任何消息。我一直坚信,卓玛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她说过,她还要写她的学生、写她的玉树、写她的格萨尔王……此时此刻,卓玛一定正在抢险现场,她正在搬运救灾物资,她正在帐篷里教孩子们上课……

现在她太忙了,待一切都安定下来,卓玛一定会出现在QQ上的,她会向我描述玉树地震中,那一幕幕动人抢险情景、描述玉树人的坚强和勇敢、描述玉树人重建家园的雄心壮志……

第9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

莫言通过“高密东北乡”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这样的文学地理世界。他几乎所有小说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处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他的文学表达有一种本能的喷吐,气质弥漫着原始生命力。早期的莫言写乡下的生活,注重的是命运感的表达,《白狗秋千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就流淌着这样的精神。这里有恶的存在对生命的冲击,美丽的心被无边的苦难吞噬了。《白狗秋千架》对少年女友命运的描述,有对叙述者“我”的谴责,也有对苦楚的环境的冷观。一个美丽的女性因为意外的事故而失去自由生存的空间,只能嫁给残疾人,而养育的孩子也意外地都是残疾者。小说在巨大的反差里,衬托出命运对人的戏弄。这个经验,鲁迅在《故乡》里也表达过。鲁迅的叙述,有对文化秩序的思考,莫言则是带着对宿命世界的拷问,文化的解释被天命的无奈感代替了。原始生命感受的气韵笼罩在他的世界,没有清晰的理论模式,只有模糊神秘的网。小说处处有奇笔,那些存在只有感觉可以印证,左翼文学的模式对他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参照。

在最初的写作里,莫言一直关注的是表达的突围。他觉得传统的技法和自己内心丰富的体验比,还是有很大的冲突。《红高粱》就淡化叙述的逻辑线条,把家乡的生活图景和历史的多彩的存在浓缩在一个奇幻天地间。那里有一种印象主义绘画的痕迹,也使人想起肖斯塔科维奇雄浑的交响。到了后来,关于家乡历史的展示的《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作品里,叙述的丰富性更为浓烈。他在文字里不断释放着一种野性的情愫。而这种野性,是美丑难分,交织一体的。儒家温情的道德话语被颠覆了,作者呈现了一个混沌无解的原生态的世界,但不是颓废与逃逸,而是力量感的表达。在这里,精神的冲荡之气渲染着耀眼的诗篇。

神灵与魔鬼共舞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在推介《铁流》、《静静的顿河》和《士敏土》的时候,就注意到多声部咏叹的美学效应。但那时候的左翼作家还不能意识到在混乱驳杂里呈现存在的意义。中国的作家只学会了对确切性的勾勒,却不幸把存在的荒诞与不可知性遗漏了。莫言唤回了这些东西,他知道那些存在的价值,在回望生命的过程中,神灵与魔鬼在同样的空间里舞蹈着。三十年代后的作家,形象思维越来越单线条化,而莫言终止了这样的滑动。他重回到鲁迅的世界,回到曹雪芹、蒲松龄的世界,开始了陌生的精神之旅,但又不放弃左翼传统的闪亮的光泽。精神内核的热能便一次次爆炸性地辐射到读者的世界。

他描绘了那么多的苦难,却绝无沉沦、消极之色。他在最不安定的生活里,依然有热情的喷发。《檀香刑》是一唱三叹的文本,《天堂蒜薹之歌》有冲破禁忌的放浪形骸之美,《酒国》的惨烈之笔,却有不羁的悲悯之情的涌动。传统的左翼小说曾对不幸的生活有诸多描述,但很少关注左翼自身的悖论和信仰之外的存在。莫言对各类对立元素的排列,有宽容之笔,亦多善恶的互衬。但在他那里,美丽与丑陋是在一个空间并存的。他对一些不能入文的丑陋存在入木三分的描述,运用着一种非传统式的表达。这不仅是儒家的禁忌,也有不合于左翼传统的杂音。那时候他受到一些批评家的挑剔,表明了其审美意识与环境的巨大差异。

吸取民间叙事经验

在后来的写作里,传统叙述的经验越来越多,歌谣、民间小调给了他快意的形式启示。他善于在传奇里以俗音的流布来暗示精神内力的伟岸,却没有回到五四以来乡土世界单一性的景观里。既没有赵树理那样的简洁,也没有孙犁式的寂寞。莫言的乡村常常是轰鸣的,蛙声、水声、死魂灵声、高粱叶声齐鸣。他喜欢歌谣体的表达,由此避开了文人腔,避开了观念化的逻辑。在俗语俗调里,把人间的难言之处表达出来。《丰乳肥臀》在混浊、血腥里有童贞之梦的飘动,故乡混乱的秩序背后的强力扭动了苦楚的时空。《生死疲劳》以六道轮回意象,表达了生活的荒谬。笔法越发有民谣体的特点,但狂放之意不失,更有本土的气息。《会唱歌的墙》在五味杂陈的声音里,听到了神灵般的心曲:传说、梦幻、自然之舞,汇聚成乡土的神异之美。广大无边的天启般的神谕,与其说是他发现出来的,不如说是创造出来的。

在这里,他改造了民谣,也改造了汉语思维。他和那些羞羞答答的文学书写完全不同了。莫言在一个缺少个性的时代表现了自己的个性。这有他对自己的生命感受的尊敬,对乡间经验的尊敬。他在回望历史时,不掩饰自己对人间多色彩的好奇与全景的打量。在他看来,旧的语言的表达似乎不能切中感知的要害,原始意象的神秘体验覆盖的空间,比道德思维涉猎的存在要广阔得多。

他的词语富有色彩和轰鸣的摇滚的特点,一方面是文不雅驯的土语的流溢,一方面有绘画感与音乐感的词语的点染,但那些都是大地的精灵的舞动,是直面苍天后的一种神灵的互动。这里有《三国演义》式的纵横捭阖,也有《聊斋志异》的诡秘,但更多的是高密东北乡的谣俗之调的流转。他借用了梵高式的零乱不规则的画面感,从带着土地气息的词语里找到了个人生命的感知方式。

大胆尝试超越伦理思维底线

莫言在鲁迅的资源和传统小说的资源里找到参照,意识到文学有别样的可能。每个人的路都与别人不可能是重复的。鲁迅给他的体会是,生活有着语言所无法穷尽的意象,人只能以敞开的胸怀直面那些消失在作家视野里的存在。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在迷乱和痉挛里的智慧喷吐,对汉语世界而言也并非没有可能。他内心对于那些夭折了的前辈的文本的叹息,也一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