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文化旅游融合精选(九篇)

文化旅游融合

第1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关键词:文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4;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91-01

一、文博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博旅游

文博旅游是一种题材多样的、内容广泛的知识性旅游形式,它主要借助于遗存着的人类历史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博物馆、陈列馆等,还有一些文化遗址,例如古代陵园、近现代建筑、石窟、石刻、寺庙等等。

(二)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人的智慧和高科技技术来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改造,通过开发、运用知识产权,产生出高附加值(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包含三项内容,分别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创意产业主要强调文化对旅游发展的支持与推动。

二、文博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文博旅游体验性不强

文博旅游刚刚兴起,目前很多方面还在发展中,对于新时代科技的运用,很多博物馆陈列馆已经将高科技引进历史文化中了。比如,南昌八一纪念馆中融入了很多现代科技产品,语音介绍,触屏电视纪律片放映,在当地,中老年人、热爱历史及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会去观看,一般人对此的热枕不高,尤其是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在其他很多地方,对博物馆、陈列馆的改造也有同样的尴尬。其实这并非偶然,因为体验已成为人们旅游娱乐需求的重要工具,这种缺乏体验性的文博旅游发展的空间自然而然就会受到限制。

(二)我国大部分游客对文博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在我国,目前这一代经济富裕的人的素质及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也就是说,富人中暴发户的“含金量”较高。这些人旅游所选择的大多数是著名风景区,繁华街道及购物中心,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的程度很低,为文博旅游的认知度很低;另一方面,小学教育中,我国大部门小学并未带队参观博物馆陈列馆,于是小学生就没有文博旅游的意识;初中以上教育学校都不允许带队旅游的,文博旅游选择与否都属自愿。这几个方面都阻碍文博旅游在人们群众中的认知度。

(三)文博旅游市场化还没有形成规模

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文化为对象,利用科技技术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参观――闲暇之余学习历史文化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博物馆一直都是以一个历史文化的教育者而存在,从一开始就给它盖上了一层面纱,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从而拉远了文博旅游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导致博物馆的存在成为了一种虚设,它的立场也岌岌可危。而大部分的博物馆都设在城市郊区,从城市中心到郊区有较长路程需花费太长时间,博物馆自然就成了人们忽略的对象。

三、文博资源与文化创意设计

(一)增加文化类建筑的特色设计

在很多旅游地,建筑成为旅游景点的原因是建筑具有特色,比如首都鸟巢。要引起人们对文博旅游的关注,可以将文博旅游与创意设计结合,把文化馆建筑建设成当地具有特色的标志性的建筑物,从外观上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这仅仅针对于还未建设的部分,对于已经建设成立的文化馆可以在外观上做些改造,或者增加内部的摆设设计,给建筑本身加分。

(二)增加产品开发

当地的博物馆收藏本地奇珍异宝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围绕这些优势,开展多渠道的产品开发,举办有轰动效应的特色专题展或者研讨会议,引入市场经营模式。博物馆需要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工艺技术等元素,为创意的旅游产品提供有效参考。

(三)增加馆内现代化信息融入

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现代科技占据了大部分,已经离不开科技产品。在博物馆中引入现代科技,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为一体,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参观者,给人耳目一新又记忆深刻的效果。比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内战介绍展览厅里有一个3D电影放映室,该放映室是将炮轰重庆事件以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3D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给人直观的感受,又让人记忆深刻。此外,该馆也使用了微信公众号,也是眼下人们喜爱的一种社交工具,此微信提供视频欣赏及语音导览。这些优秀的例子都值得借鉴。

四、结语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华夏儿女,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些历史文化,并将此发扬光大。为此,要有效的增加文博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第2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世界旅游组织曾预言,21世纪文化旅游将成为吸引力最强的旅游产品之一。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众多的文化资源,对于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联合协同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文化为引领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当然,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口号和目标,需要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充分考虑两大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所具备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价值导向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合基础。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为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旅客提供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游客在欣赏风景以及名胜古迹的同时,应了解当地的文化与民俗。而两大产业的融合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当地优秀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载体。所以,依靠各省独有的文化资源,以持续性发展为经营理念,深度开发旅游项目,就是对当地经济的一种发展保障,也是传承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旅游业的创新性发展促使两大产业积极融合。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游客在进行旅游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风景是否优美,相关的地方文化与民俗也不断被游客重视起来,旅游业从原先的观光型模式向着个性化、大众化的新模式转变。而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真正融合,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地选择项目,而这些项目设计的背后或多或少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欣赏可以使他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学习到一些知识,满足了游客多层次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价值

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功能、优势与特色,而这些不同内容的交叉融合往往会催生新的概念和元素,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就文化产业来说,其所具有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和民族、地域特质使得该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关联方式,最终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创新。而其中,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是主要的、典型的四种融合路径。

资源融合。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文化产业中的高科技形式与创意思想等元素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转化为新型旅游产品,来不断满足旅游者的性化、多元化的高层次需求;而旅游产业又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从而很大程度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空间。

技术融合。旅游产品的创新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撑,而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拥有一定的技术元素,在与旅游产品的融合中能够发挥文化元素中独有的技术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与供给。

市场融合。旅游业具备强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巨大的受众市场,而文化产业以其新颖时尚的特色获得广大群体的青睐与追求,但是文化由于其所具备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往往在空间上受到发展的局限,旅游产业的流动性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实现市场的良性融合。

功能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是集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由于注入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相应地,旅游产业中融入合适、丰富的文化内容,能够实现产品功能的融合。

除此之外,两大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旅游业新型化的实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收信息手段的多样,对于旅游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风景观光单一层面上,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加。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一方面可以丰富旅游内容,使得人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旅游度假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产业的获利空间。在过去传统旅游产业运行中,获利的主要模式是靠门票以及旅游地相关产品的交易,而文化产业的融入可以使得旅游产业获利模式增加,通过一些文化娱乐节目来实现增值,如景区举办的民俗表演等。总之,无论在旅游项目方面,还是在经营模式方面,两大产业的融合都有助于实现旅游行业新型化的发展。

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宣传和管理,是阻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原因

融合缺乏主动性与有效性。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属于不同的领域,在实现真正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众多的协调与包容。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虽然市场上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都能够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但是企业间的运行往往是独立的,缺乏双效互动,产业融合缺乏实质的载体。就当前基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各省市的文艺团体竞争性不强,导致文艺团体主动性较弱,文艺活动融入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这样自然不能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第二,两大产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目前旅游管理部门主要以经济发展为方向,注重各项显性指标的实现,缺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文化产业部门主要从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对于旅游功能的融入考虑较少,两大产业之间缺乏沟通,阻碍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统一规划与运作。第三,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缺少深层次的有效合作,以致于有些领域仍然会出现旅游供应体系低效率运作的现象。由此可见,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宣传和管理,势必会造成旅游与文化产业无法合理进行融合,久而久之会严重阻碍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同化、弱化现象严重,文化传承渠道不畅。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文化的强势“登陆”,为了拓展客源市场,欧美等国家开发“新鲜”之旅,实施多种价格优惠政策、措施,甚至出现“零团费”“负团费”的现象,引诱国内游客纷纷前往,出国旅游人数大幅提高。同时,由于年轻人生活于网络、选秀等嘈杂浮躁的氛围,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致使民族文化氛围不断消散,历代绵延不断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着断裂的危险。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而文化又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内涵,因此,一旦传统文化被同化或弱化,就会使旅游项目失去中国传统特色和活力,对游客的吸引力和价值塑造也就无从谈起,这在根本上给两大产业的融合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缺乏综合型创新人才,产业融合缺乏智力支持。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撑,尤其是软实力产业和行业,更多地依靠人才的创新性,因此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之路上,对于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从业者及其结构来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十分稀缺,尤其是高端管理人才。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课程来培养此方面的人才,人才供给出现盲点,不利于产业融合的正常开展。

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注重时代性,要顺应和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潮流

注重科学发展,突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各省市应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逐步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对于省市管理范围内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来说,一方面,发挥地区优势,确保旅游与文化规划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在保证整体发展规划合理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突出本地文化资源特色,做到“以整体规划为指导、以实际细节为依据”,杜绝盲目、无序、低水平的资源开发与使用,防止一哄而上和急功近利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注重打造地区文化、旅游精品。例如,对于延安、西柏坡等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做好“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的开发,将红色经典文化与人文景观进行有效结合,培育出精品名牌,提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以及旅游历史文化品味,强化人文思想教育与发展。同时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线上模式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立足文化营销,提升旅游品位。其一,各地区在继续举办传统节庆旅游活动基础上,适时打造新型旅游节目。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张家口怀来葡萄节、石家庄植物园荷兰郁金香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极大地展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集中向外界鞔锵拭鞯穆糜尾品和形象。其二,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相关主体要加大主流媒体的广告宣传力度,有效利用影视营销、活动营销以及会展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方式来开展密集化宣传,强化对旅游目的地新形象的推广。要借助国内的主流媒体或者权威媒体,通过“硬广告”形式在黄金时段以及头版头条反复推介各省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扩大受众范围,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当地文化,这样才能为旅客量的增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实现与网络媒体的“联姻”,发展并壮大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时代性,就当前来说,要顺应和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渠道来扩大产品营销的时间、空间范围。企业可以从建立健全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在线预订、人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等方面着手完善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利用互联网来完善网页设计,透过视频特效、声音特效与图像特效,向客源市场推介宣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产生震撼效应。

挖掘经济领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新兴旅游市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文景观众多。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经济领域的历史文化,以点带面,实现旅游产业的经济化。同时,新兴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可以强化受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播感。

加强兼具旅游与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引进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内部选拔。同时,也要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帮助学校开展课程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同步发展。此外,各地区管理部门要注重产业融合平台建设,鼓励相关主体通过学习访问、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来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将优秀的管理经验与本地文化进行融合、创新,使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YD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史建强、赵俊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互动研究》,《经济问题》,2014年第4期。

第3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看似不相关联,各有各的市场、运作形式、宣传手段,但从本质上而言,两者同属于第三产业,在地域特征、经济情况、创造性方面都具有一致性。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旅游模式,特指文化事业与各类旅游元素的渗透,通过创新旅游和文化传递的形式,加速创新,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究其根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看与欣赏,是枯燥无味的,也很难让游客对景点产生更深的印象,无法突出旅游景点的特色。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繁荣和发展旅游业,以政策法律的形式助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双向互动,旨在打造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本文就以我国文化旅游融合的现状为背景,谈谈如何做好发展工作,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打造文化强国的主要办法。多次强调,我国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打造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文化的创新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旅游热潮的来临,开设文化旅游景点,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与广大游客的内在诉求和精神文明建设也紧密相关。例如,我国开设的“红色井冈山景点”就是文化与旅游业完美融合的产物,它有效借助旅游业实现了文化传播,对打造文化强国具有巨大的意义。

第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国家的经济腾飞。现如今,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在假期时间旅游外出,是观察世界、开阔眼界的好机会。然而,原有的旅游景点都过于单一,无法再次拉动经济的腾飞发展,开设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新项目,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旅游方式,将文化渗入其中,还有助于掀起新一轮的旅游热潮,带动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突破传统的粗放旅游模式,催生出更具特色和多样化的旅游新成果。

第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建设和谐中国的主要手段。据调查统计,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游客与导游的争端屡见不鲜,他们的关系无法保持融洽,不利于构建和谐旅途,影响国家的全面建设。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在一起,能切实改善这一不足,通过文化与旅游兼具教化功能的特点,构建和谐的旅游项目,在欣赏景色的同时推进文化发展,将知识贯穿于旅游的各个环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导游人员,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热情,提升服务质量,与游客平等交流和沟通,用诚信完善服务,进而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中国。

二、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为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递,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我国各地政府都加强了对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视度,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总的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旅游的方式,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受到了百姓的喜爱。一方面,各地区努力结合实际,找到自身的旅游特色和悠久文化,实现两者的结合发展,并安排专项基金支持产业融合发展,例如,贵州立足旅游繁荣特色文化、云南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的目标;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旅游业中的融合,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景点的文化内涵。仅丽江一个旅游景点,在去年内就接待游客1 700万人次,而江西打造的红色景点旅游更是掀起热潮,创造经济收入将近4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文化旅游的新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更加细化,不仅有红色旅游,还有民俗民风、美食文化、艺术宗教、古代字画等旅游项目,全面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业。

然而,在外表一片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我国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两者的融合领域还较为单一,合作方面不宽广,机制体系不健全,政府的支持度也不够。主要来说,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很多区域的悠久文化得不到彰显,对景点特色的定位不准确,忽视了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创新性上存在问题。文化旅游的合作也不够畅通,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各旅游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不严格,工作流程混乱。另外,各地政府在政策支持上缺乏力度,没有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资金鼓励不到位,在税收、财政上的政策甚少,导致旅游市场还不够规范,文化得不到传播。

三、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科学对策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论述,我们已能清晰直观地了解我国在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它的现实情况。为更好地协调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打造新的旅游热点,我们一定要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一)创新文化旅游融合体系,实现两者的无缝连接

文化与旅游分属于两个项目,在融合发展两者的同时,一定要从宏观上做好分析。首先要创新融合体系,打造旅游精品项目,结合区域优势和文化背景,构建更具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其次,要协调好区域之间旅游集团的融合发展,组建文化旅游局,实施统一的管理和方案的制定,完善营销战略和宣传手段,推动旅游热潮的兴起。

(二)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代表,同属于精神消费内容,两者相互支持,互为表里,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相似性。在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同时,我国政府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给予优惠倾斜,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结合的“红利”。一是要全面、完善、科学地编制融合战略,统筹全局;二是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将两者的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丰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形式

我国国家文化部与旅游局曾联合了一个新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与旅游要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借鉴原有旅游景点特色的基础上,还要弘扬特色文化,丰富新的旅游模式,将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倡导主题、专业、红色、娱乐等特色项目的建立,切实推进旅游景点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在打造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应注重知识内涵的发掘,尤其是要建立特色景点,将吃、住、行串联成一个链条,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构筑以龙头旅游业为主导的、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

第4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产出表;产业融合;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52-03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

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论述。徐群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主要指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1]。龚绍方指出,文化旅游产业化就是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的企业化、系统化、市场化、规模化基础性产业运动[2]。万圭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核心,带动饮食、交通、娱乐、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商业活动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3]。李云涛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邵金萍从文化和旅游的本质着手,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以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4]。根据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旅游业归于文化产业圈层结构的层,这说明现代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文化旅游业。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这样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还模糊不清。然而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到文化产业或是旅游产业。它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渗透交叉的产业,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产业融合的结果。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分析

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或其他产业的支持,同时也会带动它们的发展。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通过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5%。所以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光明的前景。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为了使研究更全面,把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餐饮和住宿也加入表中。

本文参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2007 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旅游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十个部门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由于是研究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所以把旅游业单独列出。通过对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调整合并,得到以下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见表1)。

通过表1和表2发现:(1)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要大于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的投入,可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2)在旅游产业的总产出中,有近13.6%的投入来自文化产业,而在文化产业的总产出中,只有约0.17%的比重来自旅游业;然而从上页表1中看,旅游业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量要大于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量。可见虽然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较多,但由于文化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内涵和外延比较清晰,已涵盖文化产品行业、文化服务行业、文化附加值行业和文化制造业,文化产业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内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有着高度的投入产出的多向关联,而旅游业对其产出影响较小。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可以借助旅游市场这个平台,高起点的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旅游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文化的保护和保存。

文化产业在旅游业的产出中所占比重较大,可见文化对旅游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表现在:(1)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托,旅游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资源的加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公布的相关文件,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觉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与自然十个方面。中国的文化遗产、社会文化活动和环境与自然等文化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资料”。(2)文化产业拓宽和延长了旅游产业链。从横向上看,文化产业融入到与旅游相关的各产业中,增加其附加值,也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从纵向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生产、销售、管理、消费等众多环节渗透、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条。(3)旅游产品因文化的渗透而更富有内涵,形成产品的差异性,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最终形成品牌。旅游企业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4)文化产业中的新兴媒介越来越多,如:微博、团购等,为旅游营销提供了新手段。旅游产品借助新媒体、新营销渠道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从表3看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说明两个产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超过产业平均值1,这说明文化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关联度高,而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两个产业容易发生融合,且产业融合度也比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两者融合,形成双赢模式。

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分析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文化产业链是一个关于文化产业中围绕文化产品而展开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概念[5]。文化产业链从纵向上看,形成了上游环节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中游环节的对文化资源的深加工和包装,提高文化产品的价值量;下游环节的文化产品经营,提供客户满意的文化产品。从横向看,文化产业已涉及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事业等。旅游产业链是指在旅游者到目的地的空间转移及旅游消费过程中,为其加工、组合并提供旅游产品,以助其完成到达目的地的旅行与游览[6]。

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政府管制的放松,文化资源市场化和旅游市场文化需求提高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突破各自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边界和运作边界及市场边界,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产业活动领域,使得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生解构,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和业务流程。

通过融合过程的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创意设计开发、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都存在很好的切入点。在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商品的设计中可借鉴创意、融入文化要素,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规划时也要融入旅游的思想,通过两者的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或生产基地可以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如手工作坊、影视基地、创意产业园都已成为新的文化旅游景观,同时,文化产业可以借助文化旅游增加效益,得到传播和保护。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分析

经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产业,然而文化旅游产业要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构筑文化旅游产业链,并对其拓展延伸,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制约因素,较少研究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产业链和文化产业链的接通和对二者的延伸,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在为文化旅游者提供服务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如图1所示)。可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所包含的相关产业以及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1.从旅游环节的角度看,随着旅游者素质的提高,对旅游过程中关于文化内容和活动的需求增多,要求也提高。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的比例为40%。在欧洲和美国,许多旅游活动都是被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某种艺术等所拉动的。而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并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中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对接,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增强了旅游的文化属性,为旅游者提供了一次完善的文化旅游经历。

2.文化旅游产业链是以文化旅游景区或旅游集团为核心企业。产业链的形成需要核心企业的主导,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在整个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经济实力强、辐射面广、竞争能力大、行业带动能力强。文化旅游景区可以提供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大型的旅游集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产业内的资源。华侨城紧抓政策导向,开始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它拥有主题公园、博物馆、演出队伍和电子信息产业,也具备了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如果转型成功可以培育为核心企业,发挥带动作用。要注意的是,要确立和发挥文化旅游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3.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涉及不同产业的垂直、水平和斜向合作,包括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商业、制造业、金融业、通讯业、IT、教育行业等,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横向扩张。如利用视频网络、微博等对新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进行互动式交流,进而改进产品;还可以通过文化类旅游商品与制造业进行融合。此外,还涉及不同部门领域的衔接配合,包括政府、投资者、产业管理者、教育科研、产品设计和开发、基础设施等。

4.从产业链的纵向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上游环节的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游环节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的运营;下游环节的品牌包装与公关营销。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延展性,可以在原有产业链要素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要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延伸已涉及出版传媒、影视、会展、动漫游戏、文艺演出、体育等,而这些动漫、文艺表演等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场。

四、总结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转变,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兑现;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促进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升文化和旅游人才创造力。此外,两者的融合出现了更多的消费需求、产品变化,从而驱动了企业通过投资、合作等手段,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而推动了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人才互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群.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J].北方经贸,1999,(12):128-129.

[2] 龚绍方.制约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7-69.

[3] 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8):17-19.

[4] 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29-32.

[5] 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张朝枝.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分析[J].旅游学刊,2010,(6):19-23.

第5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一)重庆旅游业现状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嘉陵江与长江从其境内穿过。地理景观丰富,高山、峡谷、溶洞、溪水、甘泉、密林、瀑布各类景观坐落其间,例如耳熟能详的长江三峡,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等。它的人文景观同样极为可赞,古代时期它作为巴国、大夏国的都城,近代时期又作为抗战的陪都,它是一座故事之城,历史赋予重庆独特的文化内涵。重庆的旅游业蒸蒸日上,旅游业对当地GDP的贡献率连年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重庆接待的游客人次已经突破两亿大关。但是我们深知与其他地区旅游产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重庆的旅游总收入位于全国中游,重庆市的旅游资源仍然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重庆文化产业现状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近年来重庆一边加紧对古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一边推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各类文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近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快速发展不代表先进,同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497亿元相比,重庆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风险与机遇并存,重庆的文化产业处于成长期,不稳定因素众多,缺乏科学的管理,创新力的不足都有可能使文化产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挖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寻找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迫在眉睫。

(三)重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两者本就是互助互利的一个过程。重庆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它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创新点的补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使优秀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急需的展示平台,拥有了更多的出镜率,打响了知名度;与此同时,先进科技与优美风景的结合,增添文化产业的素材,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我们深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经济理论为产业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很多种模式选择,例如:渗透型、整合性、延伸性等。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二、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对策

(一)加强重庆基础制度环境建设

政府要向服务型产业转变从而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就需要政府具有正确的引导策略。首先,产业的融合要做到制度先行。制度是经济活动正常运作的保障,是投资者的定心丸。良好的制度体系可以提升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其次政府要为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出台银行借贷的扶持条款,降低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新领域的开拓总需要依托雄厚的资金,然而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政府设立人才培训班,为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政府牵头,带领企业到先进地区去参观学习,引入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法律、资金、人才都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二)推进重庆旅游和文化企业的合作

政府的引导作用是有限的,要实现两者的真正融合需要企业的主动参与,摸索出融合的道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的合作意识。目前重庆市的产业融合模式大多为政府主导的,因政府不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与公司方面相比,存在经验不足,或滞后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商业合作模式必然有其局限性。因此企业要本着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强强联合,参照国外的先进的商业模式,在了解自己的产业行情基础上开发新的合作模式。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先进的技术对延伸型融合模式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它是连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桥梁。

(三)优化消费引导策略

所有的产品开发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融合要适应游客的消费需要,要更新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受外界影响,这为主动营销提供了可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广泛,企业要利用好现代化媒体的传播作用,宣传新的消费观念,刺激消费者对旅游与文化产品的需求。采用经验交流,课堂讲座等形式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信息,也可以开展免费体验活动,使消费者更真切的了解旅游文化创意新产品。

三、结论

第6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关键词:京族;京族文化;特色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也正在加快。正是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因为没有得到切实保护与合理开发而受到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渐渐地消亡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另一些民族文化,却因为发展旅游业而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与保护,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京族地区民族文化越是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开发,就越能展现其所独具的个性和魅力,就越能转化成为旅游优势乃至经济优势和社会价值。同时,旅游发展了也会促进民族文化的更好保护。

一、丰富多彩的京族文化

京族,主要居住在京族三岛,属于东兴市,京岛(或曰“京族三岛”,即巫头、万尾、山心)是广西防城港市省级旅游度假区,也是京族文化富集的京族聚居区。这里高品质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所构成的南国滨海风光旖旎多姿,与之相交融的京族民俗文化氛围浓郁而独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为发展旅游事业,对京岛自然环境和京族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与保护,使美丽富饶而又风情无限的京岛旅游与京族文化实现了共同发展。

(一)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京族传统文化。京族历史源远流长,因为一直生活在海边,文化主要以海洋文化为主。生产传统古老朴素。京族的祖先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居住在今越南北部的骆越人的后裔,后逐渐往四周迁移。根据京族老人的口述,山心、巫头、万尾、潭吉、红坎、恒望等地的京族,是从越南的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来的,距今至少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

(二)京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吸引力强。京族文化艺术也丰富多彩,其形式主要有歌谣、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谚语等。此外,还有戏剧、音乐、舞蹈等。这些文化艺术,都是珍稀的旅游资源,对中外宾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京族男女都爱唱歌,一般是男女对唱,以一问一答为最多,也有独唱。歌的调子约有30多种,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宗教歌、盘歌等。这些民歌具有悠长的花腔、低细的音调、缓慢的旋律等特点,纤细、婉转、优美、流畅,而且节奏多变,使人听了有柔和、悦耳、抒情的感觉。京族口头传承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内容丰富,情节生动。长期以来,由于京、汉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影响,京族人民吸取了不少汉族的文化艺术。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北宋苏轼的《赤壁怀古》以及汉族民间的长篇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的故事》等,在京族地区广为流传,并经过京族人民的加工和改编,逐渐适合于用京语或粤语口头诵唱,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地方风格,深受人民的热爱。

(三)哈节是京族文化的代表。最隆重、最热闹、最代表京族海洋文化特征的是唱哈节。“哈”或“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之意。传说在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借传歌授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反动统治,受到京族人民的敬仰,所以后人修建“哈亭”,并在哈亭举行唱哈活动来纪念他。哈节是京族人民最为重大的节日庆典,京族三岛的哈节内容一致但举行时间各不相同。万尾哈节是农历六月初九到十五,巫头的是农历八月初一到初七,山心的是农历八月初十至十五。哈节作为京族人民最为重大的节日庆典,既是京族最隆重的最热闹的民族节日,又是京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以“敬圣神、庆丰收、求平安、传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盛大活动,富有京族传统文化特点,有着深远的影响。2006年5月20日,哈节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汉莅临京族三岛,写下了“哈亭只惜清规在,欲唱情歌不自由”的慨叹。每年的哈节,来京岛地区旅游的人数不胜数,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一线生机。

(四)京族生活习俗风格奇异,闻名遐迩。京族从越南深山迁来这里定居,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在生活习俗方面受当地汉族影响颇深,许多生活习俗与汉族大体相同,或是大同小异。但是,一些京族固有的、独具一格的生活习俗,至今仍然保留和延续下来。

二、具有潜力的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京族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其中“上山下海又出国”是京族地区旅游的格局。特色旅游业是21世纪全球旅游业竞争的主要内容,其宗旨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以奇制胜”的原则招睐旅客,繁荣和发展旅游业。也就是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就必须发展特色旅游。京族地区的特色旅游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已开发京族海洋文化资源和发展了中越边境的特色旅游,等等。

立足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地缘优势,促进中越边境旅游市场的客源互动、资源共享及整体连动发展东兴市濒临北部湾,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是我国大西南通往越南和东盟其他国家最便捷的海、陆口岸。东兴的滨海风光,除了美丽的金滩以外,在海岸上还拥有红树林、万鹤山、南国雪原、亚热带次生林等许多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再加上独特浓郁的京族海洋文化风情和界碑、教堂、古街、妈祖庙、中越大桥、胡志明亭等人文景观,这在国内众多的滨海城市和风景名胜区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东兴在发展旅游业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和强劲的吸引力,成为国内外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此外,自1992年国务院把东兴市列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后,东兴的中越边贸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次,由于东兴与越南经济特区芒街仅一河之隔,距越南首都河内仅308公里,距世界级著名风景区、有“海上桂林”之称的越南夏龙湾仅180公里,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东兴成为中外游客的集散地,进出境游客逐年上升。据东兴市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1994年从东兴出境旅游的人数为7万人,2002年出境旅游的人数为32.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06%。2003年虽受非典疫情影响,但出境旅游人数仍达到2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00多万元。目前,东兴中越边境旅游线路有芒街一日游、下龙河内海防多日游等,出境旅游人数占通过广西赴越旅游人数的70%以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2004年起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东兴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东兴作为连接中国和东盟、南亚市场板块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东盟、南亚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程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借助便捷的区位优势,拓展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等东盟和南亚异国风情游,又使东兴成为旅游的集散地。东盟、南亚独特的山水、海滨、宗教、城市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吸引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者前往观光考察。这无疑将使东兴与境外旅游市场实现客源互流、资源共享。东兴旅游市场与东盟、南亚旅游市场实施整体连动发展。一方面在向国内推出东盟和南亚旅游市场、开发境外市场的同时,向东盟和南亚的相关国家推出东兴的旅游市场、开发东兴的旅游市场,做到东兴各大旅行社在把大量的中国旅游团交给境外旅行社的同时,也让境外的旅行社大量组团到东兴;另一方面在向国内推出东盟、南亚旅游市场的同时,对东兴旅游市场的推出,可能让国内赴境外的旅游者能在东兴停留一两天,以此实现“借鸡下蛋”、整体连动发展的最终目标。

这个地区还拥有“边海山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边境跨国旅游、滨海旅游、森林旅游已发展成重点旅游产品。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民俗风景名胜区、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均已成为广西大旅游圈的知名产品和热点旅游区域。边境跨国旅游已成为旅游的龙头产品,除原有的陆路旅游线路外,还开通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形成了陆路和海路两大跨国旅游通道。边境跨国旅游已经成为广西旅游精品、全国热点旅游线路之一,且已经发展成为中越边境旅游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

三、京族文化与特色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考

既然京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特色旅游,那么全面挖掘京族风情品牌的文化内涵,组织民俗风情表演,将京族文化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将京岛全力打造为滨海民族风情休闲中心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民族文化风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各地竞相开发。东兴中越边境的旅游优势,除了出境游、滨海游和界碑、教堂等历史人文景观外,最有开发价值的是京族海洋文化风情。京族是中国大西南现在唯一滨海的少数民族,其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发展旅游产业具有突出的优势和较强的吸引力。具体来讲,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将京族文化与特色旅游融合:

(一)加强思想教育,积极推进京族文化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思想教育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京族文化与特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全方位、多层面、广角度的合作发展,两者水融、互利共赢。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可以取得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与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为强大经济优势的要求相比,文化与旅游的发展仍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务必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强京族文化思想教育,改变孤立强调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的思想,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二)提升京族文化内涵,促进特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京族作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越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越能吸引游客,越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因此,要用京族文化的魅力来发展特色旅游,以文化要素来提升旅游景点的综合服务力。旅游产业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强调旅游功能配套的同时,融入现代时尚文化,合理开发娱乐休闲项目,把京族文化历史和现代化科技融入到旅游业中,利用现代科技,促进特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在特色旅游市场的基础上,让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原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加快重点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突出打造中越边境跨国游、十万大山森林健身度假游、京岛民族风情观光度假游、江山半岛滨海休闲游等特色的旅游精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同时,让民俗文化,比如“唱哈”融入到重点旅游景点的项目中。东兴地区拥有中国最大的海洋沙滩体育训练竞赛地和大众化休闲娱乐地,中国南方唯一的边海旅游区。将优美的滨海风光、独特的边关风貌和浓郁的京族文化风情相融合,将别有一番风味。

(四)创新机制体制,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铺平道路。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联手为文化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提供服务与支持,以期取得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成果。研究制定旅游与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定期通报发展动态,及时解决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四、结论

京族作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经济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文化与特色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代表性。在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保护利用京族文化和协调发展特色旅游业,全面展现海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京族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质,兼具自然与人文价值,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民族文化。挖掘特有的文化内涵并将它创造性地进行现代转换,是指为民族文明的传承,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特色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把京族文化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居里,陈家柳.京族―广西东兴市山村调查[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韩肇明.京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周建新,吕俊彪.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钟珂.浅议中国京族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J].社科论坛,2008.6.

第7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当前,安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国发2号文件把一些事关安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大事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对安顺实现提速发展、赶超跨越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黔党发1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安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了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把安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安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发挥安顺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提速赶超之路。具体来讲,要力求做到以下方面。

注重低碳环保,着力在生态建设上提速赶超。要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提速赶超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按照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江河水系污水治理等工程,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让安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馨。三是加快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进度。以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为主题,以山城、水城、林城、花城为特色,以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让安顺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让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全面树立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加和谐的城市新形象。通过营造“科技林”、“三八林”、“共青林”、“成长林”、“安顺名人林”、“家庭林”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植绿”的积极性,增强美化家园的绿化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增强自觉自信,着力在文化建设上提速赶超。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黔中文化,奋力构筑“精神高地”,着力提升安顺文化软实力。一是着力创作黔中文化精品。依托安顺丰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关山度若飞》等一批影视剧、《亚鲁王》等一批舞台剧,出版《安顺文化旅游丛书》等一批书籍,加强“红崖天书”等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推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等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建设原生态摄影、影视创作、书法创作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文艺精品。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十二五”期间建成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实现全市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各级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各项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黔色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和展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推进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大明屯堡影视城等省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文化、地质文化和奇石文化、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人文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强统筹规划,着力在旅游发展上提速赶超。抓住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强规划布局。以省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做好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景区的规划修编工作,以黄果树景区为重点集中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游,以坝陵河大桥、紫云格凸河为重点打造极限运动和山地体验游,以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重点打造科考探险游,以王若飞故居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黄果树、“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构建由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景区组成的旅游要素全、产品多元化、服务功能强、旅游时间长的精品旅游圈。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打造滇黔二省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协作区,联合遵义市打造“红色之旅、清凉之夏”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桂林市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精品旅游线路。三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要素集群化、产品特色化、服务国际化、进出便利化、环境优质化,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旅游产品供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旅游产业发展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

生态文化旅游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生态是文化旅游的保障。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乏活力的,没有生态的文化旅游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安顺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撑,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的理念,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提升生态水平,用旅游承载文化内涵、展现生态魅力,用生态拓展文化创意、保障旅游发展,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三者有机融合,互动并进,共生共荣,全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把安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提速赶超之路。(作者系安顺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周德瑞)

第8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一、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甘肃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是农牧文明和工业文明交杂的地区;从文化积淀的角度来看,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及多民族的聚集区域。这样的区域性质,使得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又是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通道,历史悠久,文化类型多样,资源底蕴深厚,民俗特色浓郁。因此,促进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1、文化资源类型多样,个性特征鲜明

据统计,目前甘肃有野外文物点1.33万处,石窟群23处之多,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5处;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历史文化名镇7座;全省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4项。古文化遗址、石窟寺、长城及古城遗址星罗棋布,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古文化类型近10个,其中大地湾各期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齐家、辛店等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闻名中外。全省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被誉为“石窟艺术之乡”。敦煌是世界文化宝藏,敦煌学是甘肃文化辉煌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标志,丝绸之路旅游线被国家确定为向全球推介的十二条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之首。现存明代长城里程居全国之首。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物遗产代表作之一。

2、标志性事件和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和民俗民族文化厚重

(1)历史文化资源。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在这里推八卦、授渔猎,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也曾在此停留,周先祖在庆阳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先河。作为中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秦安大地湾文化、先秦与伏羲文化,阳关古道等。古丝绸之路上历经千年而不毁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还有安西县的榆林窟、玉门的昌马石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马蹄寺石窟、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武山县的水帘洞石窟、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等,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石窟文化。

(2)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甘肃的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如兰州的太平鼓、庆阳的小香包、武威的攻鼓子、平凉的纸织画;临夏的砖雕、永登的高跷、青城的小调、河州的花儿……。香包、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并称为庆阳五绝,其中尤以香包底蕴最为浑厚。曾一度失传平凉的纸织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再现于世。通渭的书画作品交易辐射到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大漠风雨雕已成为嘉峪关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代名词。

(3)民族文化资源。由于甘肃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形成了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甘肃民族文化与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并称为甘肃省的三大文化体系。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素有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中心之说,有着不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藏族的文化表现形式;宁夏回族自治州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伊斯兰河州文化。特别是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三个独有民族,文化独特,特色鲜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饰、风情和装饰图案绚丽多彩,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雕刻彩绘精巧多姿。

3、红色文化富集,现代文化发展势头强劲

全省共有重大革命文物遗址300多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个。甘肃不仅是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地和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还留下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具有甘肃特色的“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舟曲救灾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同时甘肃还有较多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发行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享誉全球,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之一。

二、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甘肃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目前,甘肃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文化资源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来要求,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开发和深度开发,对外开放力度不够;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等许多问题。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为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政策优势。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研究的新内容。

1、以文化与旅游融合为助力,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发展机制

“十二五”期间,是甘肃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加快旅游行政管理改革步伐,建立调控有力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政策;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协调机制,打破行业壁垒,扫清资源整合中的障碍。

2、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确立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整合优势旅游资源,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构建具有独特性的、潜在市场优势的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为重点,以兰州为中心,河东和河西为副中心,六大板块联动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

一是陇东高原文化产业区:以庆阳、平凉为代表,主要围绕先周文化、农耕文化、崆峒文化、红色文化来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二是陇中丘陵文化产业区:以天水为代表,主要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麦积石窟文化、休闲文化为中心进行文化产业旅游开发;三是陇南山地文化产业区:以陇南为代表,主要围绕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生态文化为主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四是兰州河谷文化产业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白银、定西、临夏,主要围绕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来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五是甘南草原文化产业区:以甘南为代表,主要以草原生态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为主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六是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区:以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为代表,主要围绕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五凉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

3、以景区整合为抓手,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甘肃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大、系列全、品质高、配套完善的景区,在凸显黄河特色、民族风情、红色军旅、丝绸之路、神秘敦煌、远古文化、生态文明上做出品牌、做出效应。一要以知名景区为龙头,对周边中、小景区进行整合。二要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对相同文化类型的景区景点进行整合。三要以地文景观为核心,对景观区域内的景区进行整合,使自然景观注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对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产品。通过文化与旅游的全面融合,实现“景区建设―景区服务―旅游服务―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大产业―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层次递进,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4、依托文化开发旅游项目,提升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首先,提升优化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打造丝路文化旅游品牌。以石窟文化、陇西李氏文化为依托,重点开发天水麦积山、甘谷大像山、陇西李氏堂等高品质资源,构建丝绸之路甘肃东部旅游环线。以敦煌文化、长城文化等为依托,构建丝绸之路河西环线。

其次,拓展延伸大香格里拉旅游线路,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以古动物化石遗存和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发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夏河拉卜楞寺、碌曲郎木寺等旅游景区,着力提升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生态休闲组合产品内涵。

再次,开发建设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路,打造多元文化旅游品牌。以黄河文化、周先祖农耕文化、道家文化为依托,重点建设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寿鹿山、平凉崆峒山、庆城周祖陵、庆阳公刘庙、农耕文化产业园等旅游景区,打造“道家养生”、“崆峒武术”、“庆阳民俗”等品牌旅游产品,形成集多元文化特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最后,积极培育两条成长型文化旅游路,一是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培育红色主题旅游品牌。重点建设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等7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项目,完善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等8个红色经典景区旅游要素配置,提升景区服务水平。二是以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依托,开发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品牌。重点建设礼县大堡子山秦文化公园、祁山堡、街亭古战场、甘谷姜维墓等旅游景区,初步构建天水―陇南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5、整合不同层次的文化资源,进行优势再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9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

一、寨英古镇简介

寨英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城西南部,地处部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距县城58公里,铜仁市78公里,大兴机场107公里。东与普觉镇毗邻,西与乌罗镇接壤,北与孟溪镇相连,南与江口县的怒溪乡、太平乡交界。

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万历年间,贸易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裕国通商”口岸,历史上有“小南京”之称。清代设寨英里,民国设寨英乡,建国后曾设寨英乡、寨英公社,1985年设寨英镇,1992年合并原落满乡、邓堡乡组建为现寨英镇。古镇民族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特别是滚龙艺术享有盛誉,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独具特色名镇四块金字招牌,2014年又获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寨英古镇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古城墙、古城门、青石板街道、红石板梵净古道,别具一格;金山寺、万寿宫、福寿宫、观音山、乌龟董、石板天然画、独岩冲、小金顶,景态万千;三公里长的浑水洞电站库区及十里飞瀑,山色水景美如画;壮丽的四方山溶洞奇观和风格独特的“寨英滚龙艺术”吸引着八方来客。

二、寨英古镇的佛庙寺院

梵净山佛教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刹众多,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寨英古镇佛教文化属于梵净山佛教文化圈的一部分,古镇辖区内和佛教有关的文物有著名的宫庵寺、金山寺、观音山、小金顶。

(一)宫庵寺

该寺座落在古镇旁寨英河左岸,80年代初修建,占地200多平方米,呈小四合院布局,主殿供奉有如来佛、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左边殿主要供奉玉皇大帝等神像,右边殿空闲。该寺有6人轮流值守,平时香火较旺,寺庙所收得的香火钱勉强能维持平时的生活及维修。2014年12月,由于该周围田地政府要进行大规模开发,宫庵寺开始筹划搬迁,在文华仙等人的组织下,筹得善款100多万元。2015年2月在镇中学旁边寨英河下游劈开一山脚,开始修建新的宫庵寺,新寺占地30多亩,规模比前宫庵寺大得多,目前正处在二期工程中,计划在农历6月19日进行竣工暨开光大典。

(二)金山寺

金山寺距古镇大概有3公里,是前往古镇必经之处。它建在西部旅游环线交通路边的一个小山包上,占地约3000平方米,寺庙被葱郁的树木掩盖住,站在公路边就只能看见山下金山寺的前门。穿过前门就开始往山上爬,上山的小路曲径通幽,蜿蜒曲折,环境优美,颇有佛门胜地之感。上到山顶,一刚刚修建完工不久的庙宇马上映入眼帘,正殿门匾上书写着“大雄宝殿”四个金字,走进殿里,就看见供奉的有佛祖如来像、观音菩萨像、文殊菩萨像。殿的右边有一个小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地王菩萨、药王、财神像。据守庙的两个老婆婆介绍,因为当地人经常往还于松桃(廖皋)、重庆秀山烧香拜佛,路途遥远,奔波劳累,故在九十年代初修建金山寺,至今已有22年时间。2014年下半年,由于寺庙残破漏水,新寺庙开始修建,并于2015年正月十九完工,修建费化了1.8万元。该寺香火比较旺,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现在皈依的年轻人也有70多人,但是烧香许愿、还愿的香客捐的香火钱都比较少,现在是将香火钱累积后逐渐偿还木匠的工钱。

(三)观音山与观音寺

观音山地处寨英镇亥冲,在金山寺与寨英古镇之间。道光《松桃厅志・寺观》就已记载有观音山寺。由于年代久远,护守不力,山上的观音寺早已毁掉,当地人现在正计划筹备资金重修观音寺。

(四)小金顶

小金顶是相对于梵净山上的金顶而言,由于其山势险峻与金顶无异故名,山上无庙宇。

三、佛教文化与古镇旅游开发

(一)佛教文化与佛教文化旅游

佛教于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原,经过不断的改造和演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广大,佛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宗派、教义、仪式等,这些佛教文化遗产中除了佛教经典外,还包括作为景观存在的各种寺庙、石窟、塔、经文石刻等。这些景观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在旅游业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

旅游是一种文化型产业,在旅游文化中,宗教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宗教文化旅游是指者或宗教研究者以朝觐、朝拜、传教、宗教交流或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和开发佛教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二)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古镇近几年在不断地获取多项殊荣及媒体的推介下,其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前来考察、观光的外来人员也不断增加。但是,近几年来古镇的旅游业一直呈现一种青黄不接、旅游发展不起来的态势。笔者采访镇政府党政办的周主任并向他索取这几年有关于古镇旅游的统计材料时,他说政府没有此类资料,估计一年中前来旅游的游客大概在2000人次左右。据他分析说,造成如此低的游客量,大概原因有三,一是县政府重视不够,二是基础设施差,特别是交通环境差,三是还没有完全把古镇的文化介绍出去,特别是滚龙艺术,古镇还是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他说,市委市政府也曾经规划从江口坝盘高速口修一条高速直达寨英,预算经费6个亿,但至今未见落实动工,现在梵净山旅游环线松桃―孟溪―寨英段,路面凹凸不平,有的路面大坑、小坑不断,很多司机都怕行驶,政府也不见维修,去年市委市政府曾经规划从江口坝盘高速口修一条高速直达寨英,预算经费6个亿,但至今未见落实动工。

(三)佛教文化与古镇旅游的融合开发

首先,注重佛教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在完善古镇的修缮与保护规划中,加入古镇佛教寺院的保护内容,利用梵净山佛教文化圈的有利条件,开发和保护古镇佛教寺庙,复建观音寺,对原有的金山寺、宫庵寺扩建或修复,加强管理,深挖佛教文化内涵,增强宗教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可以考虑在没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景点增设有关的内容,定期举行佛教文化活动仪式,譬如,参禅、浴佛、食斋、放生、开光等。让游客感受到强烈的佛教文化震撼力与感染力,“人类原本存在着类宗教意识,由求神拜佛、积极向善而产生的对神灵的尊崇与敬畏,使得游客不仅不排斥并不了解的宗教景观,而且多会对其有一种发自本能的趋近心理,这是宗教景观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其次,将古镇旅游开发与佛教文化资源整合。佛教景点的保护应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佛教文化遗产的研发,不仅抢救传统文化,而且开辟了旅游景点。寨英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获得众多的部级金子招牌,在大力宣传古镇旅游的同时,亦可大打佛教文化牌。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加大促销力度,举办佛教旅游节庆、佛教开光等活动,不断提高古镇“佛教旅游名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古镇的滚龙艺术,融合佛教文化、民俗风情,可以举办风情晚会表演。在此期间,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有适当的投入,精心策划和宣传。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为古镇旅游提供服务。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旅游服务业特别是饮食业、旅行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古镇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各个群体的不同要求。形成有特色的佛教饮食文化,留住游客的胃就留住了游客的心。不管是团体还是散客,他们来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当地的居民,特别是服务业中的工作人员,饭店服务人员、旅行社导游要求具有一定的佛教文化知识,建议导游资格考试中增加宗教文化知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