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对病理学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病理学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病理学的看法

第1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看图对话;健康教育;糖尿病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e education with conversation map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SHEN Qing-bao, SHI Xiu-lin, LIN Ming-zhu.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wo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Methods 136 cases of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received interactive education with conversation ma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ethods. The diabetic Knowledge and self-care behavior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diabetic Knowledge and self-care behaviors were not difference in diabetic patient of two groups before education (P>0.05).After nuring intervention, the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self-movement, die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rates i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interactive education with conversation map; health education; daibetes

作者单位:361003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1],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9200万人,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的质量,取决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也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糖尿病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时,患者会“忍受” 医疗专业人员的说教,但他们最终还是按自己得出的结论我行我素。糖尿病看图对话是一种新型互动教育模式,由国际糖尿病联会审核通过,具有科学性,特点:①有人辅导的集体、探索性学习。②结合直观图像的学习原则。③启发思想的苏格拉底式对话(通过提问引导对话和得出结论)相结合。本研究把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糖尿病患者136例,诊断依据为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64例;对照组68例,男35例,女33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66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4.06±10.0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学历占63.43%,初中以下学历占36.57%;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病程(8.36±11.07)年。排除神志不清,明显智力障碍,严重精神病或多器官衰竭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及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本研究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院知情同意后进行第一次问卷测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予药物治疗和相应的常规护理,随后的一年当中定期参加我科举行的健康教育活动,观察组采用看图对话工具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育,糖尿病专科护士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措施执行状况进行测评,由内分泌专科医生和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每周1次,每次60 min、持续1年。1年后重新进行测评,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询问方式,由专科护士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并填写调查表。

1.2.2 健康教育内容 观察组:患者以8~10例为一组,分期轮流采用看图对话的教育模式进行讨论,4套看图对话工具(①“与糖尿病同行”。②“什么是糖尿病”。③“健康饮食和运动”。④“和胰岛素同在”)与一本辅导员指南,辅导员与患者围绕铺有幅长1.52 m、宽0.91 m的彩色图画的桌子而坐,直观的图像可以触摸,诱发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由辅导员抛出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低血糖的症状、急、慢性并发症、饮食控制及食谱计算、运动的方式、时间、胰岛素的种类、保存、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糖尿病自我护理等。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谈心得、收获及体会,并可进行咨询、答疑。每周1次,每次60 min、持续1年。对照组:用电化教学通过幻灯、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集体授课,这是糖尿病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血糖监测”、“糖尿病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治疗”等授课内容。每周1次,每次60 min、持续1年。

1.2.3 测量工具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糖尿病知识问卷[3]:糖尿病知识方面的测量主要通过糖尿病知识问卷来评估。该问卷共计39个问题,分5个方面,包括糖尿病的症状知识4题、危险因素知识8题(主要高危人群)、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知识11题、预防控制措施知识9题、治疗措施应用技能7题,每个问题采用“是”或“否”评分法,“是”表示知道该项内容,“否”表示不知道该项内容。记分方法为每题回答“是”得1分,累加得总分,满分39分。②自护行为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4]:(Diabetes Self-carScale,DSCS)进行评定。此量表曾在我国台湾地区及内地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本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8 a值为0.88。包含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血糖异常的处理6个分量表,并采用5点记分法,5完全做到。4经常做到,3有时做到,2很少做到,1完全没有做到。调查时,先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量表填写方法,然后请其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完成,当场填写问卷并收回检查,对有疑问的地方当场校正。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干预前后的指标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组患者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与教育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的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护行为的比较 两组患者教育前自护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行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规范用药、足部护理、血糖异常的处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看图对话工具的教育模式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护行为有显著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式教育,直观的图像,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分享体会,患者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来接受新知识,往往事半功倍,主动参与决策过程,应该设定什么目标,采取什么干预方法,让患者感觉到自己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掌控自己的健康结果。对照组在传统健康教育前、后的依从性提高不明显,可能与患者被动接受教育、知识受限的因素有关。提示看图对话工具的教育模式显著优于传统教育方式。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护行为的比较(分,x±s)

a教育前组间比较,P>0.05;b教育后组间比较,P

3.2 看图对话教育模式- 看图对话工具有助于把一些复杂的糖尿病概念分解成简单易懂的常识。辅导员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可以鼓励患者通过回答问题找到自信,感到自豪,可以引导大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让大家各自管理好自己的糖尿病。这样得出的结论远比告诉他们怎么做更有意义。当有相似经历的一些人集中到一起,他们会惺惺相惜,很容易展开交流讨论。大家都想为参加讨论的人出主意想办法,他们也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经验。看图对话学习的过程中,对话+讨论至关重要,看图对话工具能吸引人参与讨论,帮助大家增加记忆的信息量,因为学习过程中涉及了不同的承诺方式,所以知识保留率(记忆效率)大大提高,并促使他们按自己的学习收获采取行动 (即,改变自己的行为),通过学习,带来行为改变,从而改善临床指标,长此以往就可以改善整个健康状态。

3.3 辅导员-专科健康教育者 应具糖尿病专科相关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调动氛围,不要冷场,要不断地抛出问题,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要学会倾听、包容、要有亲和力。辅导员的角色的转变不再是一个填鸭式的宣教者。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讨论过程中如何掌控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难以预见的状况等,对组织讨论的辅导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患者之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这就要求辅导员思绪条理清晰,掌控力强,能适时引导患者,具有更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辅导员特别要让大家把重点放在所讨论的话题上,尽量避免随便乱说,脱离主题,谈论毫不相干或者对大家没有什么价值的内容。

3.4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失明,肾功能衰竭,肢体坏疽,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等[6]。糖尿病并发症极大地增加了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7],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患者有正确的糖尿病知识,足够的依从性,主动配合,使治疗和护理得到更好的延续,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控制除了合理治疗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知识和信念,遵医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监控[8],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其本身也是一种治疗[9],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实施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对患者控制血糖,避免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大“法宝”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和糖尿病教育。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武器、血糖控制是保障、而教育是核心。如何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变患者自护行为,已成为目前糖尿病防治的重要问题[10]。因此,护士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制定全面系统的教育课程,在糖尿患者群中进行推广。如何将看图对话工具巧妙的结合中国国情在广大糖尿病患者中广泛运用将成为我们之后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Yang WY, Lu JM, Weng JP,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 I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3]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01.

[4] Onozato Y,Ishihara H,1izuka H,et al.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nd large flat adenomas.Endoscopy,2006,38(10):980-986.

[5] 高井全,邹继华,杨金伟.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2009,9(5):43.

[66]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控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

[7] 沈洪兵,俞顺章,徐耀初.我国糖尿病的发病变化及其经济负担研究.上海预防医学.1998,10(9):387-390.

[8] 沈清华,袁艳玲,孟虹,等.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护理杂志,2005,22(4):9.

第2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多读书,借鉴前人经验

“书读百遍,其义白见。”多读书,奠定了李炳文丰厚的医学理论功底,使他站在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进行传统中医药的研究。

李炳文自幼就被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自从踏上学医路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反复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对书中的一些重要章节都做到了能背诵,以深入领悟原著的精神实质。他说:“读书为学最忌一知半解、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只有精读细研,才能加深理解、提高悟性,才能在临床上真正备随时之需,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似地阅读学习是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的。在研读经典医学著作时,李炳文不是埋头于烦琐的考证或进行由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推演,而是注重学习前人的思维方法,善于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从临床实践中寻找答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借古创新的目的,真正将庞杂的理论归纳得条理化。他认为多读书的目的在于吸取前人治病的经验,学习前人不在于一方、一病、一药,而在于学习前人的思维方法。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李炳文教授非常重视自然医学和人文医学的关系,他读书的范围也很广泛,不仅有医学方面的书,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书。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天、地、人和动植物应处在一个和谐相处的状态,这也符合我们现在所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李炳文在读《内经》时认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更在于它集当时自然、生命、人文诸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大成,确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从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摄生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形成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脏象学说,并提出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学说,创立了“邪生于阳”和“邪生于阴”的病因分类法。李炳文还用现代的观点对《内经》进行了译释,编著出版了80余万字的《素问今释》,成为今人研究《素问》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多看病,积累临床经验

“据经以洞其理,验病以悟其经义”。李炳文教授认为,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比较大,其中需要意会的东西比较多。但事实上,看病实践和书本上讲的理论不完全一样,看病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他主张要把学到的医学理论用于临床验证,通过验证使之再回复到理论上来。他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作为医生,要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去看病,要带着问题去看病,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清晰的结论。看完病后,还要对病人病情的好与坏仔细地进行回想,要想想“为什么看好了,为什么没看好”,绝对不能敷衍病人,要从每一个病人身上积累经验和教训。

1968年,刚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的李炳文,积极响应当时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志愿到甘肃一个艰苦的山区基层卫生院工作。有一年,当地流行一种中毒性消化不良性疾病,患病的儿童上吐下泻,病情发展到后期患儿就会严重脱水,直至死亡,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治疗这种病效果最好的药物是新霉素,可当地基层医院根本就搞不到这种药。一天,一个满脸是汗的农民抱着昏迷的孩子找到了李炳文,求他给想想办法、救救孩子。望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望着孩子焦急无助的父母,李炳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为孩子开了一个中药处方。没想到,孩子在服下汤药的第二天就奇迹般地苏醒过来,而且在又服几剂汤药之后就痊愈了。孩子的家人对他万分感激。从那以后,李炳文在当地也变得小有名气了。

李炳文在甘肃工作期间,一位大队书记腿上皮肤破损后去浇地,伤口不慎碰到脏水,第二天就出现高烧、全身肿胀症状。当时对这种病,西医一般用抗生素及激素控制感染,而中医的常规治疗是进行利水、利尿处理。李炳文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温病调辨》的相关理论,诊断病人是“气营两燔”。其后,他为病人熬制了“清营汤”。病人服下后,效果非常好,3天后就烧退肿消,两周后全身脱了一层皮,就完全恢复劳动能力了。

李炳文教授的心中始终装着病人,病人也在心里刻下他的名字。虽然他的名气渐渐大了,但他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没有变,他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和老师。

多思考,及时总结经验

“医之病,病在不思。”李炳文教授认为读书时还要学会思考,他说:“读书要读无字处,要读它的肓外之意,要学会延伸思考。”对于中医理论书上有些“古奥而简约”的文字中那些一时理解不了的,他就背诵下来,通过临床实践加深理解。他深刻领悟了中医药学赖以产生、发展的“气一元论”宇宙观,把握了其“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执中致和”的思想精髓,提出了体现中医药的学术特色及优势的“整体系统观”、“时空动态观”、“协调中和观”、“灵感医意观”及“辨证施术观”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内涵。

李炳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医道同治道,病人说到的,你要想到;没说到的,也要想到。对病人,不光要看实的一面,而且要看虚的一丽。要学会换位思考,就如同我们常讲的要整体、全面、系统地看问题。”在临床诊治实践中,他恪守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看病中重视色诊和脉诊,确信以“一元之气”为基础的质、能、信息i者的统一、和谐,决定了“色”“脉”的客观全息特征,传承深化了传统中医药的诊法理念。

第3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偶尔有点儿痰,她就怀疑得了肺炎;鼻涕带了点儿血丝,非要向我咨询鼻咽癌的问题;她还能把几种严重心脏病的症状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她的心脏根本没有问题,只是偶有窦性过速。我只能对她说:阿姨其实您身体好得很,您活100岁都没问题。

其实医生经常要面对这样的病人――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在医生那里得不到确切的回答,于是就自己去翻医书。结果看着那些书上讲的症状,哪一条好像都对着自己――这下好,本来是为了排除疾病,反而怀疑自己是真患病了,只好再次找医生求证,非要做各种检查或化验。医生不给做,他们不放心;做了没有异常,还是不放心……

每每此时,医生们也无可奈何,只能请亲属劝一下,不要再让他们看医书了,不然以后还要看出新的烦恼来。中国的医学传统不是有“病家不读医书”之说嘛!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焦虑――即便是医生自己,也存在这个问题――关键是这种焦虑如何能得到疏导。如果怀疑得了某种疾病,就到相应的医书中去找,很可能找到符合自己症状的只言片语,最终只会加深自己的焦虑。

必须要指出的是,医学教材和医生业务交流的专业书籍,都是“疾病导向”的,说白了就是对有病的人进行研究,其视野不是面向健康人的。医书里讲了这个病那个病,就是不讲怎么样是没有病,怎么样是略有异常而算不上病――这些东西在医生的基础技能训练里已经有了。但普通人或许分不清这个界限,直接读医书就会产生误会。

除了一些基础性的学科,医学各科的研究对象就是病人,论述的是疾病,并有自己严格的语言和研究体系。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的人,恐怕难以真正理解医学术语和医书的语言。

但这里并不是说,中老年人研究自己的养生方法的时候,不能读医学书籍。

第4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在观察法中,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疾病或健康现象进行描述,揭示疾病或健康现象的三间分布情况,这种方法体现了哲学认识事物的最初过程。在具体的描述流行病学中,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如实地展现出来,即疾病的三间分布。通过仔细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分析疾病现象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并找出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病因假设,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从哲学的角度看,首先观察疾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现象,是利用调查或已有资料这一实践过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仔细分析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流行病学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是由一些本质因素导致该现象的产生,而这个本质因素恰恰就是流行病学工作者苦苦寻找的病因线索。分析流行病学,就是对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的病因假设进行检验。其具体方法也体现出哲学思维,如设立对照组,采用对比的方法透过现象观察是否存在本质差异,寻找导致差异的原因,这是对描述性研究提出的假设采用检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的过程。对流行病学分布现象的描述、观察、分析、对比的过程体现了哲学思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二、流行病学病因假设的提出与哲学思维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研究疾病发生或流行的状况,对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推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病因假设。正确的病因假设应该能合理地解释发生的疾病现象,同时还能够对疾病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并能指导人们有意识地去验证。病因假设的提出主要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觉思维;另一种是采用富有哲学思维的逻辑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求同法、求异法、排除法和类比法。病因假设的提出是病因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与哲学思维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流行病学工作者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准确地寻找病因假设。在实际的研究中,如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研究中就渗透着哲学思维,体现出哲学思维与流行病学的有机融合。

三、假设证明与哲学思维

判断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假设及其推论进行分析,判断其内容是否科学,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完整,这是理论检验;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即实践检验。形成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哲学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地去修正假设,甚至原来的假设,建立并继续验证新的假设,直至其符合客观事实。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病因假设的证明要灵活运用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否定中探求真理,直至对事物形成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一个原因未明的疾病,可从多个角度提出假设,但是真正的病因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则需要验证。所以在提出假设及验证的假设的过程中,要经过提出假设,检验,否定;再提出假设,再检验,再否定……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至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这种哲学思维的充分体现。

四、论证研究结果真实性与哲学思维

在流行病学的抽样研究中,样本的研究结论是否符合目标人群,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是否是真实的,与客观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如何,研究结果是否存在误差,这是流行病学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研究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符,就称为误差。在医学研究中,误差分两类:一类是抽样误差;另一类是偏倚。前者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大小可以精确计算,而且可以采用增大样本含量的方法来降低误差。而偏倚是由固定因素造成的,具有方向性,是在流行病学研究整个过程中包括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数据分析阶段均可能出现的误差,它的存在影响着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采用一些质量控制方法加以控制。所以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是否真实,必须加以检验。在原因不明疾病病因的论证上,流行病学采用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它包括演绎法和Mill准则,主要有以下病因论证标准:(1)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关联强度越大,该因素成为某疾病病因的可能性越大,采用RR或OR值的大小来反映。(2)因素与疾病联系的普遍性。即不管什么人、不管在什么时间、在什么人群做出的研究,结果均应一致。(3)时间顺序。就是前因后果的时向关系。(4)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即因素的地理分布应与疾病的地理分布一致。(5)因子的去除带来了发病率的下降。反证这个因素与疾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6)剂量反映关系。如暴露某因素的剂量越大引起该病的危险性越大。(7)特异性。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是一对一的特异。(8)关联的合理性。主要指符合医学及生物学知识和原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几条标准充分体现出哲学思维,说明哲学思维已融入了原因不明疾病病因推断的整个过程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人们对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判断病因的难度越来越大,这给流行病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就是因果的判定,而因果关系的判断原本就是一门深奥的思维科学,所以有人把流行病学说成是医学中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充分运用哲学思维来解决医学复杂问题。

五、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分析的哲学思维

第5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多价抗烟草病毒病;疫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95-0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剂:烟草多抗微生物制剂,由山东农业大学提供。试验烟草品种:NC5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沂水试验站进行,每个示范点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T1:使用多抗微生物制剂进行灌根,施用量30 L/hm2;使用等量清水进行灌根作为对照(CK),具体如表1所示。

1.3 试验方法

在移栽时和封井时(移栽后20 d左右)用多抗微生物菌剂制剂1和制剂2进行2次灌根;每次各使用制剂15 L/hm2。

第1次使用(1号制剂):烟苗移栽后,用清水对多抗微生物制剂进行500倍稀释,将多抗微生物制剂稀释液混入定根肥水里面灌根,每窝用250~300 mL稀释液;第2次使用:在封井时(移栽后20 d左右),用清水对2号制剂进行500倍稀释,灌根,每窝用250~300 mL稀释液。注意不能与杀菌剂同时混用[1-2]。对照处理用等量清水灌根。其他农艺措施同常。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间的生育期存在差异。处理T2生育期为125 d,而处理T1生育期只有118 d;主要原因是处理T2的顶叶成熟较晚,导致生育期最长。

2.2 植物学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叶色方面,处理T1为深绿色,处理T2为绿色,其他处理无差异。由此可见,不同处理对植物学性状的影响差别较小。

2.3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4可以得出,从株高上看,处理T1最高,为120.4 cm;从茎围上看,处理T1最粗,为11.3 cm;从叶数上看,2个处理差异不明显;从上部叶最大叶来看,处理T1上部叶最大,叶长、叶宽分别为61.8、33.2 cm;从中部叶最大叶来看,处理T1中部叶最大,叶长、叶宽分别为65.9、35.6 cm。由此表明,使用多抗微生物制剂进行灌根的烟田好于对照烟田,烟株叶色较深,烟叶的开秸、开片好,烟株长势良好,株高高于对照烟田。但示范区内烟田整体不均,保水好的地块明显好于保水差地块,各地块的烟叶长势差异性较大[3]。

2.4 田间病害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各处理的PVY、TMV赤星病、缺钾症发病较轻,病情指数都在0.4以下;气候性斑点病和野火角斑病发病较重,病情指数都在1.0以上,病情指数较高,处理T2的气候性斑点病发病最高,病指为1.7;对黑胫病及青枯病而言,处理T1发病较轻,处理T2发病较重,病情指数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使用多抗微生物制剂进行灌根的烟田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烟田,说明多抗微生物制剂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4-5]。

2.5 主要经济性状统计

由表6可以看出,各处理的主要经济性状存在差异。从产量看,处理T1的产量高于处理T2,处理T1的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都较高,分别为23.2元/kg和75.78%;从单叶重来看,处理T1最重,为9.8 g。

3 结论与讨论

从当前的试验结果来看,在大田生长期,无论是田间长势还是病害发病率方面,施用多价抗烟草病毒病制剂都明显强于清水对照处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烘烤方面,施用多价抗烟草病毒病制剂底脚叶、顶叶成熟较早,采收结束时间较早,烘烤质量较好,产值效益高于清水对照。由此可见,使用多抗微生物制剂进行灌根的烟田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烟田,进而增强烟株长势,增加产值效益。

2015年,由于天气情况特殊,移栽后天气干旱较严重,5月、6月、7月是烟株生长的重要时期,但有效降雨少,日照时数少,影响了各处理的田间表现,进而影响了各处理的产值效益。

4 参考文献

[1] 刘鹏,刘训理.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学学报,2013,3(3):26-31.

[2] 郭永利.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4):134-136.

[3] 滕桂香.微生物有机肥对陇东烤烟的双重调控机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第6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看图对话;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49-02

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有新的方法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上有着新的突破,经过中华医学会的的研究,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所进行看图对话教育已经在我国医院上线推广[1~2]。自从其上线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时从糖尿病的教育过程中,采用的看图对话式的教育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现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能展现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其人文关怀思想,以一种较为独特的教育模式来推动看图对话教育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了解关于治疗的一些问题提供平台,使得这些患者能够能够科学的运用治疗手段与护理手段,以此来实现整体糖尿病治愈的比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对这些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此120例患者均要进入看图对话教育的辅导班进行培训,经由指定的辅导员进行教育,此120例患者中,男性占75例,女性占45例,年龄在21~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2.1)岁,在进行调研问卷的人中,医生有7名,护士有18名,均属于糖尿病治疗科室。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本次医院的调查主要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问卷的调查,其主要的内容是关于看图对话教育,在调卷的内容上包含了看图对话教育的次数、糖尿病患者的看图对话教育原因、在接受看图对话教育的难点问题、看图对话教育的形式进行评分按照(差、一般、良好)三等评分、改进建议等,在进行调查问卷的时候,采用开放式进行问卷调查,因此问卷调查的老师要在当场进行及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同时做好人数的统计工作,以实现信息的真实反映。

1.2.2 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于看图对话的教育模式分析,要根据护士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的需求上所改变,需要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做出自护需要的评估,给予糖尿病患者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信息来正确认识患者的疾病状况,因为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则是看成了是不治之症,这种错误的认识要从看图对话的教育中进行更正,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会长期的注射胰岛素,这些会对患者产生一些紧张的情绪,所以在看图对话教育过程中要切实的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并且还要从饮食的控制上着手,对糖尿病患者按照图进行饮食的控制,及时的从生活习惯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以此来实现健康的生活。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看图对话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同时还是一种治疗的手段,通过对患者认识的提升来使得患者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糖尿病治疗效果。

2 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患者在进行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对于对话教育的一些态度问题,在120例患者中认为一般的有20例患者,认为不行的有10例,认为内容良好的有90例患者,则其比例分别为:16.7%、8.3%、75%,则根据结果做调查报告 根据当前糖尿病的治疗形式,通过看图对话教育的形式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则本文根据相应的调查问卷来分析其效果,在本院从2012年1月~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相应的调查问卷报告,对其结果进行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中,其中认为一般的有20例患者,认为不行的有10例,认为内容良好的有90例患者,则其比例分别为:16.7%、8.3%、75%,在进行看图对话教育的时候,需要医务人员拥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而且还需要其拥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其认识进行提升,使得糖尿病的患者对其患病进行认识,同时还可以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治疗的时候,看图对话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的挑战,通过看图对话的辅导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可以提高患者的对于其疾病的兴趣,伴随着看图对话中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糖尿病知识技能的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3~4]。

参考文献

[1] 周俊辉,毛庆华,邱玉红. 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J]. 护理学报,2011,07:74-76.

[2] 黄金,杨玲凤,张孟喜,周秋红,李海洋. 综合医院开展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的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11,19:25-27.

第7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病人实施医疗行为及病人病情变化的完整记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病历的概念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从医学历史上看,病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医务人员主动简略记录到医务人员被动完整记录的过程。这是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处于医务人员被动完整记录病历的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充分研究病历的管理问题,才能实现病历的有效管理。

从医学发展层面看,医学发展已进入循证医学阶段,首先要求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医学检查,最终确诊病人的疾病,再根据病人病情变化了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医学检查判定诊疗效果,并分析研究诊疗的有效性,不断总结经验,认识疾病,促进医学的发展。这就要求病历的管理必须实现病历的完整性,不应有缺漏之处,否则就失去了对病人病情诊疗转归的真实性观察,阻断人们对疾病诊疗认识的科学性,进而阻碍医学的发展。

从社会发展层面看,病历已成为处理医疗相关问题不可缺少的证据。人身伤害、交通肇事的人身损害赔偿,医疗保险等医疗费用报销、商业医疗保险有关给付,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费用报销等等,都以最小最合理的支出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并将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做为审查报销、医疗费用给付的依据,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部分不予承担。只依据收据进行报销、给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一点有些地区反应比较强烈,有些地区相对差些。反应强烈的地区,病人的医疗费用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理,因为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中存在不足或记录不全,而最终由医务人员承担。医务人员喊冤,不能接受,最终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接受,只能自认倒霉。医务人员心理不平衡,社会人群也不理解,病人治病,医务人员出钱,历史上罕见。但病人的医疗支出能否得到合理解决,医疗机构的病历记载,是唯一的证明材料。病历已成为社会各界处理与医疗有关事宜的普遍审查对象。这是社会发展对医疗服务的载体――病历的完整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研究有关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进工作,不能被动适应,处于不利地位。

从医疗服务者层面看,我国医疗服务者基本上是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技能,并受传统的医学观念影响,病人求医治病,医方主动、患者被动服从观念根深蒂固,但市场经济改革后,直接涉及个人经济利益的影响深刻,经济利益趋势作用很快被多数人接受并发挥作用。反映在病历上,不能充分实现病人的权利,不能主动有效记载医疗行为的过程,并出具了一些不适宜的医疗文书,做出了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医疗行为,最终不能被社会认可,或被社会否定,而承担不利后果。医务人员的病历,成为不利于医务人员的主要证据已成为现实,但并没有被医院管理者和医疗工作者普遍重视。

病历的有效管理,应该是医院管理者主动认真研究的课题。首先,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加强市场经济有关知识教育培训,尤其应提高法律、规范意识,使医疗服务市场每一主体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即经济利益趋动应在法律规范、医疗规范这种有效规范下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不符合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裁。其次,应主动为医务工作者补上有关法律方面的课程,有计划、有步骤扎实的进行这项工作,使每个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依法进行医疗行为的重要性,并将所有医疗行为认真记入病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社会各方权利,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再次,医疗服务管理者,应主动将法律规范融入医疗规范,及时制定出符合需要的医疗规范,使病历具有丰富的内涵,而适应社会的综合需要。

第8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一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这类疾病虽不能根治,但有成熟的疗法。不过,有些人却希望能让疾病得到“根治”,于是便给“游医”们以可乘之机。他们往往宣称现在常用的药物都有毒性、不能长期服用,而他们却有“祖传秘方”可以根治。

二是一些难治之症,诸如晚期肿瘤、中风后遗症、一些神经系统性疾病等。其实无论中西医皆无良策,但有人则宣称有“治愈”之法。

三是一些病人不愿启齿之疾,如性病、障碍等。其实此类疾病并不难治,但一些人因为是“隐私”,而去那些非正规医院治疗,结果消耗大量金钱,疾病未必能治好。

除了有病看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还希望不生病,希望自己更健壮、漂亮、聪明、长寿。对此,医学上倡导的健康之道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且要持之以恒,这便让一部分人感到为难,他们希望有便捷的方法立竿见影地达到效果。

目前,在保健方面宣传最多的是“提高免疫力”。在许多人的概念中,免疫力提高了便可以不生病。其实,如今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病皆与免疫力无关。其次是“抗氧化”“排毒”之类,似乎抗了氧化、排了毒,便可以抗衰老,可以长寿。还有一类是针对女性养颜、男性“补肾”而来――“补肾”还常常隐喻着增强的意思。

除了故弄玄虚的“保健”之法,许多保健品商人还违规宣传保健品有治病的奇效,影响病人接受正规治疗,甚至误人性命。这些非正规的医疗机构、保健品商人深谙“心理学”,推销手法多样:登广告、网上宣传、无偿赠书、开办讲座;或称有祖传秘方、m廷用药;或请“托儿”现身说法,用魔术当场演示……总之掏空你的钱包为止。损失点钱事小,耽误了治病事就大了。

第9篇:对病理学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梅毒;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更为突出是患了性病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性病?给我们临床医生提出了新的课题。

1梅毒防治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1.1社会因素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根据流行病学调研分析,三间分布(人间、空间、时间)在梅毒临床中的意义很大,高危人群中如歌舞厅女招待、者发病率就高。临床实践中各种性病相互作用,性病和艾滋病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人际关系中工作状态、朋友交往、上网网恋、娱乐休闲和非法黄色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等精神卫生问题值得思考。婚姻家庭、失业失意、职业因素等在性病患者中比例高,服务性行业中小姐发病多,商人发病多。地域分布以经济发达地区多、城镇多,流动人口中低文化者发病多等等。

1.2心理因素

性病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失诊率高、治愈率低。由于性病患者多是由于与异性中感染性病,一旦患病不仅产生生理痛苦,而且也将对其心理带来重大打击。尤其是女性患者,必须要考虑个人名誉损失可能带来的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性是神秘的,谈性是黄色的。社会对性病病人的看法,周边对性病病人的看法,家庭和病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朋友交往、工作单位对病人的看法造成了心理因素的形成。很多病人认为性病是脏病,是见不得人的下流病,是违背传统道德的,故谈性色变,谈性可耻。

在门诊最常见性病病人看病匿名,有的病人在门诊门口转了几次才敢进门。许多患者在就诊时极怕遇到熟人,就诊时如坐针毡。有的这里治几天,那里打几针,不完成治疗,不能坚持疗程。有的怕医生不保密,有的怕上报会追访,有的怕被工作单位发现会处理。故许多患者不找大医院就诊,更不到自己合同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的心理是找专科医院就诊,而公办的又往往是传染病院。为避开追访,许多人只好按照小广告找村野游医或到小医院就诊。因为这种心理作怪,许多人不到忍受不了的时候就不去医院;而治疗中一旦见效,马上就走,殊不知性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根除性治疗。

由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正面宣传,受非法宣传品的影响,受虚假广告和游医的欺骗,患者付出了高昂的医药费,且被误诊和误治。有的正规医院医生对性病解释不当,如梅毒的血清固定问题,AIDS、CA、HSV等尚无生物学治愈方法,客观造成患者长期处于患病和带毒状态,对医治失去信任,悲观失望。

另一类病人是恐梅症。国际上1957年Macpaine氏就有报道,患者怀疑自己得性病,怀疑自己未治愈,怀疑医生技术低,怀疑化验单不准确。有的害怕性病的人,别人家的凳子不敢坐,与医生不敢握手,对家庭成员中用具、衣物过分小心。

在社会高阅历者中更有虚拟症状,应引起诊治医生高度重视,有的患者叙述自己在什么地方、经某教授诊治过,化了几千、几万元钱,什么地方好与坏。鉴于上述,主诊医生要慎重处置,必要时要核查化验结果(如梅毒血清),必需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

2梅毒防治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2.1重视临床流行病学对诊断性病的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并用以控制健康问题的学科。

流行病学的两个重要架设前提是: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有原因的;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有规律的。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和探索健康问题的规律是什么,它用疾病发病的频率、疾病患者的分布特征和什么因素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研究的基本问题。搞清楚这样三个基本问题,将使我们明白疾病的严重情况,同时对防控某种疾病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是有利于防治策略的制订。

2.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三间分布”

由于梅毒属社会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WHO认为,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城市化扩大,西方生活方式是发展中国家性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在流行病学调研中,应注意分析人间、空间、时间的分布在梅毒流行中的作用,得出的结论对防治工作,对防治策略的制订都颇具意义。

2.2.1人间诸如性别差异、年龄分布、教育水平、职业分布、经济收入、婚姻构成、传染来源、发病情况等等。

2.2.2空间诸如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思想观念大变化,由封闭转向开放,市场经济大发展,社会人口大流动。该地区性病发病及、吸毒贩毒、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综合治理和梅毒流行情况,沿海开放城市和内地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情况,城市与农村,社会与家庭,民俗习惯,文化结构等等。哪一种空间易传播?

2.2.3时间诸如感染时间、发病时间、感染后的治疗情况、死亡情况等等。

2.3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本文南方以广东、北方以新疆为例,检索了两地在20世纪90年代梅毒流行情况,分析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部分情况。

2.3.1广东省1987~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情况

(1)梅毒的发病情况:广东省21个市79个县的性病防治及医疗机构上报1987~2001年累计报告梅毒55213例,年增长从1987年0.08/10万~2001年14.10/10万,年平均增长率70.41%。1987~1993年梅毒发病每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