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设计与环境的关系精选(九篇)

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第1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环境艺术 关系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 艺术 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 自然 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 现代 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 发展 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第2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作为室内空间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本质是人们为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以支持人类生存的各种意义。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觉效应达到最佳的状态。

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而环境的感知效应是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其主题的象征性、文化内涵有着必然地联系。我们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只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室内的空间形态、界面、结构、陈设等感觉体上,使得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感知效应,成为了一种载有人的情感意识的感觉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空间中,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使人不自觉地将该空间与历史进程、社会环境、文化心态等模式联系在一起,当形式和内容与人们活动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时,该室内空间便能支持人们活动时的情感,使心理的结构稳定。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如果设计师没有这样的精神创造,室内的环境空间也不会引起人们内心活动的形式特征。人们也无法区别这类空间的特质;无法在情感上与空间进行交流。因而使得空间形式与意义的感觉效应模式无法建立起来。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在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相聚合的秩序。这些实例不胜枚举,如莱特的考夫曼别墅、米斯一凡德罗的范斯澳斯住宅、勒。柯布西埃所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格罗皮斯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关系的研究等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使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环境的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个人空间。

21世纪即将到来,人们环境心理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二、环境创造的要求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首先,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和工作、生活合适的环境;而且还要求创造性一个文雅、舒适、美观的环境,以美化生活。因此,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的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并在室内设计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人们盼望着环境与人关系和谐,并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环境模式,人们基于对生存质量的深刻认识与反省以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异化”现象中,努力寻求情感上的平衡。而室内设计也正向着更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发展,其环境理念包含了室内环境与文化;室内环境的表现层次与表现系统;室内环境艺术与审美信息传播;室内环境与人的心理作为;室内环境与形态构成学;室内环境与社会学;室内环境与民俗学等等。这些理念发展与研究必将开阔室内设计师的眼界,使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二,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学科。在创作中体现了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渗透。它可以更广泛、更直接、更生动地传递各种信息。即将到来的21世纪正是处在新的边缘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不断出现的时代,许多新的学科既是分化的产物又是综合的产物。作为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正是处于分化与综合的辩证过程。它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从“室内环境学”的角度来研究和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调节、控制以达到利用、改造室内环境的目的。

第三,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它已不再仅仅是对环境空间的美学要素或是主观情感的某一方面分析,而是在识别室内环境的各种构成要素时,不只是去分析情感的本身,而是在分析产生情感的复杂的刺激物,这样,人们就可以研究环境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是把人的情感和环境实体空间放在一起研究。室内设计师在进行环境空间的创造时,把客观对象的性质与人的心理因素结合在一起描述,并加以综合分析,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及交*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从室内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修养、知识、技能和文化心理结构。应具有丰富的室内环境的工程设计的经验。

其二,从室内设计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它是丰富人们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室内设计师捕捉创作灵感的重要手段。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直觉的理解能力;其作用是在整体把握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审美信息所传递的特有意味,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

第3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户外广告环境空间设计动态空间

1.户外广告环境空间的创造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空间,也是户外信息的大载体,在户外的空间中存在着多种环境因素,即自然的、人工的(建筑、景观等)以及人文的多种形态,这些都是“围绕着人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文化的因素”,是“对于建筑物内部或外部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的总和”。而户外广告虽然身处室外广阔的空间中,但它创造的是一种信息环境,即为商品促销活动而创造的一个特殊的空间环境,它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信息场,由多元的群体构成。因此,要想研究户外广告的特征规律,还需从城市建设规划的布局以及商业营销环境特定物之间的场合效应综合来考虑。

户外广告设计,就空间结构而言,没有一个确切规范的模式,因为其表现往往是由许多松散的媒体进行客体的表达,内容和形式都存在许多差异。尽管如此,当它们处在同―特定的空间环境之中,彼此就产生了一定的关系,即立体形态(积极形态)和空间形态(消极形态)的关系,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完美的空间环境。无论是实体的建筑,还是不同形态的信息媒体,都对虚拟的空间起着限定作用,前者着眼于实在,后者着眼于空隙。

户外广告主要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因此它与人们的活动场所――环境与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换言之,只有合理的处理和解决整体视觉环境与艺术的组构协调,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特殊的空间形态。但在这里应明确,我们所使用的这个概念,它的属性外延是很广泛的,从其视觉和知觉感受的角度来讲,它包括形、色、光不同性质的空间形态;就其时空概念而言,信息环境的构成又具有一定的宏观因素(如一个繁华的商业社区组成的空间环境),一定的中观因素(一条街、一家商场所构成的外部空间形态),还有微观因素(户外广告的媒体所占有的空间和其具有的造型特征)。所以,在户外广告的设计中必须充分强调环境意识。户外广告不同媒体的设计是存在于人与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的,在具体设计时必须从它们存在的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的设计创意。要依据它们所处环境的建筑、街道的空间面积、色彩及人流量等方面的特点,从整体的布局上研究广告的创意和构思,然后在理性原则的指导下,对所要进行改造的增减部分,进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如建筑墙体的承载能力;广告媒体的重心与行人安全问题;媒体形态空间组构和不同媒体的空间关系问题,经过系统的考察和规划设计,使设计与周围环境能够产生一种呼应和谐的关系,同时还要避免与其它媒体设计形式上的相互雷同和相互干扰。

2.动态空间形式户外广告设计

户外广告的设计,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上的一种传播媒体形态设计(就空间形式而言),其研究的对象涉及到两个方面问题,即环境与广告媒体的关系――点、线、面体的空间组成形式和造型特征;不同媒体间的区别与融合――个性风格的展现和多元群体调和,这种既强调个性情感,又强调个性与环境的和谐,正是户外设计广告的一个难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协调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兼有实用和审美两种功能。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总体设计时,很少考虑广告媒体的存在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广告媒体个性的表达,同时也决定了户外广告媒体对环境空间选择的局限―只能依附于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及公共环境周围去考虑媒体的位置,设计媒体的形状。

现代城市建筑是环境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注重于静态和动态的设计格局,其动态的形式往往是通过点、线、面、体的结合来体现。而户外广告的平面或立面的规划,也可以利用建筑布局造成不同的空间效果;采用几何直线构成的平面的流线,使人有一种理性的、秩序的空间效果,采用有机形式或弧形的流线则可以使空间显得活泼,而立体的广告可以合理的利用环境空间的高低错落变化,营造出富有节奏、韵律动感的媒体形态。

现代户外广告设计,充分运用了科学技术成果,利用现代声像技术,激光全息摄影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挥各种媒体的综合效应,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场”,使观众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信息环境的“时间隧道”。

总之,户外广告动态空间的设计要体现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环境,同时结合国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形成新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

3.户外广告设计的环境空间设置

3.1户外广告媒体形态的尺度与比例

第4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您如何理解医院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内涵?

谢 熠:室内建筑装饰设计是在原建筑方案的基础上引进深化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前提,使得流程合理、功能运行高效有序,使现代科技同文化艺术结合,使高超医疗技术同情感相融合,通过独具匠心的创意,利用光、影、色的精心组合来影响室内氛围和人们的心理情绪,塑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理念是什么?

谢 熠:医院建筑装饰就是重塑这一特殊公共建筑的亲和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为主要因素。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和医院息息相关,一生的生、老、病、死都发生在那里,要提高生命的质量,享受人生,医院的作用就更为显得重要。因此,设计理念中在满足医技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表现室内环境的亲和性,舒适方便,消除患者的压抑和恐惧感,创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以利患者康复。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您如何理解个性化的医疗功能空间设计?

谢 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满足现代化医疗设备设施的环境要求、符合先进的和迅速发展的医技功能需求、适应这一特殊群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医疗环境的重塑。因此,对于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装饰应从建筑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与人体学等诸多方面着手,营造室内环境和气氛。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对特殊部位的装饰设计有什么要求?

谢 熠:主要指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micu)及各类实验室、检验室等。其中手术室我国也早已颁布建筑标准,这是医院的重要部份。它的装饰设计要点就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极大地满足医疗功能要求,并达到各种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使饰面服从设施,服从医疗功能需求。

第5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人物形象;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视觉环境;听觉环境

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27-01

戏剧舞台剧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设计,是由形象设计师在原文学剧本中的形象和环境描述上进行的修改。人物形象的设计与戏剧环境的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在许多的戏剧表演设计中,舞台形象设计师往往会忽略这二者的联系,导致了表演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凸显出来,造成了表演的整体效果不高。如何调整这二者的关系来使得戏剧表演更加打动人心成为了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一、人物形象与外部环境设计

人物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活动的。戏剧人物的形象与戏剧环境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戏剧场面一般是发生在相应的戏剧环境之中,可见,两者是紧密契合的。1935年,南开新剧团根据莫里哀《悭吝人》改排的《财狂》上演。曹禺撰写了介绍剧情、布景和谈感受的文章:一座庭院,几张藤椅,一张圆桌,葡萄架,小楼,扶梯,栏杆,走廊,窗,客厅,飞廊,叫我们悬想主人盖成这房屋的时候,主人会常常凭着花漆的栏杆,洋洋得意自己的经营。舞台剧的外部环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物活动和成长的空间。当外部环境与戏剧人物的活动紧密结合的时候,景物本身就介入了剧情的发展,甚至具有了独立的生命这样的外部环境,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氛围。

曹禺又分析了戏剧人物与戏剧环境的关系:在主人诗兴来的时候,主人会吟园中的诗趣,什么松呀菊呀……识过字,做了官,也应该风雅风雅。人物附庸风雅、吟诗作对的形象需要依托园林这个平台来实现。绕过亭子,这一转弯,可以题为“曲径通幽”;这池塘边上,连着紫荆,在晚上看可真称得起“月移花影”;这一角略微走十几步,就是古人咏景,所谓的“柳暗花明”。亭台楼阁构成的外部环境,正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物由贫而富的形象特征,在这片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主人在冬天早晨,当着风口,缩着脖子捧着一碗滚烫的热稀饭,一头喝着一头睨视着街头苦眉眼的丐儿,其辛苦遭逢,原来也并不总是斯文尔雅的样子。在都中再有钱的主儿也不肯拿金子似的地皮种花果,何况主人有一片地也要用来盖起房屋,收租金呢,原来他也要从事房地产事业了,诗文风雅的形象变化了。

二、人物形象与内部环境设计

高明的剧作家写环境,其实都是为了写人。如《雷雨》序幕:一间客厅,门面的漆已经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没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人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又富贵过一时的。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不摩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老留学生和温和老人其实都是周朴园。舞台环境其实是人物精神的外化。这样的室内环境,处处透露着即将出场人物的“前史”,引领观众进入戏剧规定情境。舞台剧的内部环境,在戏剧人物上场之前,已经营造出故事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当前处境。正是在这样的内部环境之中,发生了一对老夫妻的重逢。鲁贵第一次出现:“捧着水果酒瓶、同酒菜,脸更红,步伐有点错乱。”其身份是仆人,在一整天侍候主人之后,也要享受一点人生“乐趣”。他并不是酒鬼,只是通过自斟自饮求得口腹之欲的满足。脸色与步伐透露出人物的陶醉。第二次出现:“脸上冒着油,唱着春曲,眼迷迷地望着鲁妈同四凤。”他常年在外打工,难得全家团聚。此刻由于妻子的到来,一家人在异地会合,洋溢着温馨的家庭氛围。他的服饰、面容、声音、眼神,都构成人物形象的瞬间特征。鲁贵的这个形象造型,与此前他在周家服侍主人时的形象,此后面对周萍、大海时的形象以及要挟女主人时的形象,都有很大变化。由此可见,人物形象是随着剧情进展和环境变动而不断变化的。

三、人物形象与视觉环境设计

观众既然是来“看戏”,舞台上的视觉环境设计就是首当其冲的因素。我们再看《雷雨》的序幕:墙色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色。陈设富丽,但呈衰败。十字架上的耶稣。壁炉燃煤,火焰熊熊,照着圆椅,映出红光,一丝温暖,古屋生气。“衰败的景象”中“还有一些生气”,这就是本场戏的视觉环境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演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登场的。壁炉,煤斗,木柴,画轴;紫檀小衣柜,暖水壶,白饭碗,旧黄铜盘。长方小地毯;紫檀长几,圆凳。壁龛,红木漆桌,旧烛台。画轴、紫檀、黄铜、壁龛、烛台……显示出这个家庭曾经富足的身世。大而旧的古油画,有玻璃的精巧的紫檀台,狭长的矮桌,宽大深色的沙发,长桌,短几,黄色的站灯,茶几,小油画,地毯,大沙发,圆桌,白桌布。油画、玻璃、沙发、站灯、地毯……说明主人公曾经的西洋背景。“以前摆设瓷器、古董,现在堆着桌布、床单”,“原为放古董,现在空空的”,这样的笔墨,简直不是写环境,而是写人物命运。这样的舞台剧视觉环境,有种“先入为主”的作用,有些观众甚至能够预感到将有何等人物上场,他们将会演出何等故事。舞台剧的视觉环境设计,对于演出的成功,具有先决性的重要意义。

四、人物形象与听觉环境设计

舞台剧演出过程中,除了视觉环境之外,还有听觉环境,两者相得益彰。普通观众感受到的是视听综合效果,而受过专业训练的观众能够分别感受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例如《雷雨》的序幕,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歌同大风琴声,最好是Bach: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o Nomini――屋内静寂无人。这样的听觉环境与上文所述的视觉环境密切配合,营造出人物上场所需要的戏剧氛围。

《雷雨》第四幕中三个女性主人公的陆续登场,都伴随着风雨声、雷电声:首先,“繁漪由中门上。不做声地走进来,雨衣上的水还在往下滴,发鬓有些湿。……爱和恨烧尽了女人一切的仪态,她像是厌弃了一切,只有计算着如何报复的心念在心中起伏。”继而,“四凤由中门进,头发散乱,衣服湿透,眼泪同雨水流在脸上,眼角黏着淋漓的鬓发,衣裳贴着皮肤,雨后的寒冷逼着她发抖。”昏迷之后,“周萍拿凉水淋在她面上,四凤渐醒,面呈死白色。”然后,“鲁妈的声音因为在雨里叫喊哭号已经暗哑,眼皮失望地向下垂,前额的皱纹很深地刻在面上,……头发还有些湿,鬓角凌乱地贴着湿的头发。”接下来,周萍的自杀场面,更是把听觉环境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人声嘈乱,哭声,吵声,混成一片。鲁妈由中门上,脸更呆滞,如石膏人像。老仆人跟在后面,拿着电筒。书房枪声,屋内死一般的静默。环境从安静到嘈杂,人物从生到死,剧情激烈起伏,观众受到极大的视听震撼。

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与舞台上的戏剧环境统一,包含两层含义,即人物形象与视觉环境的统一和人物形象与听觉环境的统一。与视觉环境的统一是比较便于感知的,大幕拉开,一目了然。与听觉环境的统一,也不难感知,因为观众的五官是同时工作的。例如《雷雨》第三幕中,四凤拒绝周萍从窗户进入自己家:四凤(心里一块石头落下来,自语)他走了,哦,(摸自己的胸)这样闷,这样热。(把窗户打开,立窗前,风吹进来,她摸自己火热的面孔,深深叹一口气)唉!(周萍到底越过窗进来,他满身泥泞,右半脸沾着鲜红的血。)台上人物打开窗户,舞台效果部门就需要放出风声效果,使观众感觉到有风吹进来。四凤摸脸、烦躁闷热的形象造型,正是在风雨交加的听觉环境中实现的。

戏剧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应该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戏剧环境是对自然环境的筛选、提炼,本身也具有表情功能,因此,在演出中能够与人物配合,起到情景交融的重要作用。舞台剧的人物形象与戏剧环境的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结语

从以往大量的戏剧作品中,我们可以肯定舞台剧的人物形象与戏剧环境设计的关系十分紧密。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在戏剧的演出中就不仅要注重演员表演质量,更加要注意形象与环境的相得益彰,并且通过优良的设计使表演更加完美,给观众美的享受,这样才能使戏剧表演能更好地往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 公共空间 环境 行为空间 空间艺术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lations and behavioral design methodologies.Key words: urba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he public space space space art

中图分类号:P42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城市化的格局。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回顾公共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透析城市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环境与人的关系、人性化原则设计等设计手法都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以及开放性。

城市中,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例如—城市广场。户外活动质量和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 39页)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 33页),例如—邻里街区。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是为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舞台,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比城市空间本身更为有意义。所以,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因此它必然要求作为载体的城市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对于空间的开场和围合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围合的目的就是要在大环境之中,通过空间分隔对当地进行直接占有,从而形成独特的场所感。可以说,为何是影响场所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围合就是通过空间界定,在现有的环境中为人的活动划定各种活动范围。(林玉莲,环境心理学 259页),对于城市而言,这些场所不是别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它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正是由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才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即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艺术变现形势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环境应在理想意境。‘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因此今天的公共空间应该关注自然属性的特征。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这种互动性体现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这样能强化场所特质,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共与环境之间形成两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文化环境因此得到营造。它的存在可以让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去领略其精神,进而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获得教益。它可以表现历史、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背景表现。使其具有人性化的味道,让人们感到亲切。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进行设计,要分析其特性、作用与功能。实用性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分类中并服务于公众的空间,体现对公众的关怀。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便利性满足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此类设施的功能性设计是首要的,对物材料、结构、视觉感受进行反复的调整试验,使其符合人的使用习惯、视觉习惯、心理习惯。比如说如何适当的布置公共设施: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照明设施、护栏、指示牌、展示橱窗、候车亭、电话厅、报亭、邮筒、座椅等,只有创造好的条件、完善的功能才能够让人们感到合理的适当安排,才能有可能长时间的逗留或者说不会侧目而过。(扬·盖尔,交往与空间159页)而装饰性的公共空间艺术是为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而不是过于装饰。它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势,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本质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的体现,更要注意在城市中存在的价值。每件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放置并不是孤立的装饰,要考虑与其它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广场、街道、公园等都有不同的个性。其装饰效果要满足人类的心理需要。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常常将忽视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都被忽略。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城市空间呈现出 “重物轻人”的倾向:让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所以说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焦点,不仅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并且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公共空间最重要的因素,各种功能设施都切实沿街布置。(扬·盖尔,交往与空间89页)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而且构成了都市的人文风貌。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性有密切的关系。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标志是城市意向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使用的频繁度和独特性也是影响城市意向的主要因素。儿童熟知小学和幼儿园,家庭妇女熟悉的菜市和商场,病人牢记常去的医院,这是因为反复使用会强化与实际有关神经联系。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会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可能记载不住北京那么多胡同,即使它们命名为“百花深处”或“什锦花园”,但及得住“大栅栏”和“大碗茶”,记得起摊群、吆喝、老字号、人挤人的热气和异味。(林玉莲,环境心理学 239页)人类活动大部分内容分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各种行为的需要,设计时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按类型和特征可分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园林广场、集散广场。广场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欧洲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我国一些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这些设施不仅有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有满足人们经审核情感需求的装饰性和意向性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反应,此类作品的创作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但又收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的价值非常大。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而且可以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而这些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营造和谐精神空间。人不仅是依靠视觉来感知世界,而是通过各种感观来接收外界的刺激。显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存在对视觉的偏好,导致了对其他感知需求的漠视。对躯体觉的忽视无疑限制了人的空间,环境的意象不是惟一感觉的体验,忽略多种感知体验的空间设计理念已经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思路的创新,人需要通过感觉来认知环境,渴望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取美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赐给了大众视觉感知的权利,也给予了人们通过躯体感觉来认知环境、获得愉悦的机会。因此,人不仅需要环境成为视觉上的艺术,更希望它拥有可触知的美丽。对外界环境的求知与求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应该注重观者在作品场中不同方位的艺术感悟。

总结:人的活动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空间性质的多样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不但包括视觉上的多层次、多岗位的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环境观、公共性、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等因素。这种综合性特点受到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等。总之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是设计是在环境与大众之间建立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的活动。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设计师应该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在城市空间空间表现特征、公共空间的酝酿、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满足人类的需要,对空间美学意义等加以设计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人类需求。只有这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价值。

参考文献

第7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景观照明设计师一般从实践中理解所设计环境要素,而相对缺乏对光源光谱以及景观形成的深刻理解,从而导致不能预期景观照明最终带来的效果,目前景观照明中存在照明情境不符、过度照明、光污染等问题。通过从光谱理论的角度探讨光源色与物体色的关系,以及光谱与物体反射的作用理论,并以某一物体色样作为参考,探讨了传统光源、LED光源以及各种单色光谱对于色样照射产生的效果,分析了光源光谱与环境作用关系,得到景观照明效果的一般性结论。由此可以从理论上对建筑照明设计中照明效果进行预期以及选用合适光谱的光源。基于光谱理论的推导、计算,使得景观照明效果能够完全定量化。

关键词:

景观照明;光谱;光源色;光谱反射曲线

中图分类号:

TU1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4)05-0076-05

Theoretic Analysis on Effect of Light Sources’ Spectrum on Environment i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Lighting

Yao Qi, Shi Yue, Zhao Haiti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1,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

Generally, lighting designs originated from designer’s experience, and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spectrum and landscape formation results in unexpected effect, like discrepancies of lighting and landscape, excessive lighting, light pollution, etc. Based on spectrum the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uminant color and object color had been discussed, and through taking an object color sample as a reference, lighting effect of traditional light sources, LED light source and a variety of monochromatic spectrum light sources had been studied. Effect of light sources’ spectrum on environment had been analyzedand, general rules of landscape lighting effect are achieved.The results make it possible to theoretically predict architectural lighting design effect in the design procedure and help to choose appropriate light spectrum. Based on spectrum theory, landscape lighting effects can be fully quantified.

Key words:

landscape lighting; spectrum; illuminant color; spectrum reflection curve

建筑景观照明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定性的研究,从实际经验出发的设计,以亮化为目的;近几年来学者们和照明设计师逐渐认识到要对景观照明进行一定的参数定量研究[1-3],以使景观照明设计中具有理论性的依据,同时使各式照明设计有据可依。

国内景观照明工程很多,但是效果良莠不齐,很多建筑和景观照明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照明不能展现景观特点,夜间呈现照明效果差,视觉不舒适[4],能源浪费以及光污染[5]等问题。设计师或是工程师由于缺乏对光源光谱的理解,对于光源选择存在问题,导致照明效果不理想;同时设计师会混淆重塑、再现问题,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分不清是要重塑建筑景观,使其展示不一样的效果,还是以再现景观为主要目的,从而使设计出的效果不能让人满意。白光且光谱较为丰富的光源[6]对于物体的再现性效果较好,基本上与自然光下照射效果偏离不是很大,使建筑景观整体感觉更为自然;光谱相对缺失较多的光源,照射效果较差,更偏向于其本身的光源色,偏离建筑景观的固有色。

城市的夜景照明分为整体性照明和局部性照明[7],整体性照明规划了整个区域夜景光色的基调,而局部性照明,主要体现在单独一处景观的特殊设计。不管是整体性照明还是局部性照明,都要考虑光源色与景观色整体效果。景观照明光源自身的光源色与建筑景观本身的固有色[8],将会互相作用[9],形成与白天不一样的感觉,营造整体气氛,需要对于建筑景观整体的把握,对于光源也需要清晰的理解。因此,从光源光谱与物体反射光谱曲线[10]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清晰的分析光源与物体所对应的色度。通过使用不同的光源色对选定物体色进行作用分析,得到光源与物体间光谱作用的基本关系,并且应用于实践分析,可以对景观照明效果得到更直观的预期。

1 传统光源光谱对景观物体的作用关系

在进行景观照明设计时,要深刻理解光源色与物体色,这样才能对于所做的照明设计效果做到前期估量。对于建筑景观照明来说,通常采用高压钠灯、金卤灯、LED等光源,而一些单色光谱的小功率光源自身则多作为景观的装饰。

不同建筑或是景观,由于其表面材质差异很大,其光谱反射曲线也不尽相同,为了进行光谱研究,选定一种物体样品(绿色光谱反射曲线)作为研究对象,如图 1(b)所示。自然光光谱、以及典型的高压钠灯、金卤灯、LED光源光谱与各类单色光谱光源[12]作为照明光源照射,其中金卤灯、LED光源都是白光光源。

典型光源光谱作用于物体样品后,光源光谱及相应物体反射后光谱如图2所示。自然光下照射效果十分接近于样品色度值。图3为光源色及相应光源照射物体色(图中参考物体色为等能白光下物体色),以自然光下作用效果作为参考,LED光源[13]光谱作用后效果也非常好;金卤灯照射后,有一定距离偏离[14],其整体效果也能够接受;高压钠灯[15]光谱的作用效果一般,偏向于黄域,偏离样品色度值。光谱相对较为丰富的白光光源对于物体的还原性较好,而光谱缺失较多的光源,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偏色。

4 景观物体光谱反射曲线的影响

通过设置景观物体光谱反射曲线变化,研究光源照射后物体色变化规律。由物体光谱反射曲线逐渐过渡到等能光谱反射曲线,分别设置出5条逐渐变化的光谱反射曲线,如图 8所示。光谱反射曲线1、2、3、4、5色度以及传统光源照射下相应色度变化,如图 9所示。当光谱反射曲线为等能光谱反射曲线,光源照射下物体色与光源色一致,当光谱反射曲线逐渐变化越来越大时,光源光谱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明显。高压钠灯由于光色偏黄,其与景观作用后,相应物体色都处于偏黄色区域;而白光金卤灯和LED照射下,其相应物体色与参考色度相对较为接近。

5 结 论

景观照明中,光源与被照的环境共同决定了最终夜间景观的呈现效果,通过使用传统光源以及LED的光谱进行了光谱作用分析,探讨了不同光源对于建筑照明设计效果的影响;而采用单色光源光谱对景观环境进行照射分析时,又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由景观照明中光源光谱与环境作用关系理论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光谱作用可以视作减色过程,相对丰富的光源光谱对于物体色的减色少,还原性更好。

2)单色光源光谱作用于物体,依据减色原理,反射光谱集中于相对应波段,光色接近光源色。

3)光源色的纯度按照不同方向变化时,物体色从接近参考物体色到接近光源色变化。

4)景观物体呈现颜色,倾向于光源色或是光谱反射曲线相对色度饱和度较强的一方,当光源色饱和度和物体固有饱和度都较强时,则效果难以预测。

当然,一定范围色度的偏离,对于人们的感知相对影响较小,从而使光源的选择面更广一些,对于光谱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偏差大时,整体效果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如果设计师考虑需要重塑景观时,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光谱,以达到与自然状况下感觉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考虑的是再现景观时,则最好采用光谱较为丰富的白光。参考文献:

[1]

Ma J, Xiao J H, Niu S N, et al.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color emotions for double chromatic light in landscape illumination [C]//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Wuhan, 2010: 4262-4265.

[2]赵海天,王少健,姚其,等. 城市景观照明的光色系统[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30(5):504-507.

Zhao H T, Wang S J, Yao Q, et al. Color-brightness system in urban landscape lighting [J].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30(5): 504-507.

[3]杨春宇,郑文崇,陈士群. 夜景亮度及建筑材料光反射特性与照明节能[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31(5):90-94.

Yang C Y, Zheng W C, Chen S Q. Light refl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nergy saving of nightscape luminance [J]. Journal of Civil,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9, 31(5): 90-94.

[4]郝洛西. 关于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发展的几点思考[J]. 建筑学报,2002(7):39-41.

Hao L S. 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ight scene illumination in domestic city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2(7):39-41.

[5]杨春宇,刘炜,陈仲林. 城市生态与光污染控制[J]. 城市问题, 2002(2):53-55.

Yang C Y, Liu W, Chen Z L. Urban ecology and light pollution control [J]. Urban Problem, 2002(2):53-55.

[6]Rea M,Freysinnier J. Color rendering: a tale of two metrics [J]. Colou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08,33:192-202.

[7](日)日本建筑学会. 光和色的环境设计[M]. 刘南山,李铁楠.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朱介英. 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Wang T, Ma J, Liu G, et al. Research on a quantificational method for chromatic-light emotions of architectural wall coatings in landscape illumination [J].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2010, 4(4):498-502.

[10]Kimball A R. Relating reflectance spectra space to munsell color appearance space [J]. Journal of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25(3): 658-666.

[11]周太明. 光源原理与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12]Yao Q, Ju J Q, Liang R Q,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wavelength and dominant wavelength of light sources based on vector-based dominant wavelength calculation method [J]. Leukos, 2014,10:1-8.

[13]Shakir I, Narendran N. Evaluating white LEDs for outdoor landscape lighting application [J]. Proceedings of Spie, 2002, 4776:162-170.

第8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第9篇: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信息架构;图表设计;空间规划;空间认知;环境导视;互联网移动终端交互设计

1 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及发展

1.1 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

环境图形设计(EGD)是一门亲源关系复杂的交叉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平面、建筑、室内、景观和工业设计。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环境图形设计师协会(SEGD)将环境图形设计定义为: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中规划、设计指示系统以及其他视觉传达形式并制作成型的职能活动。专业杂志SegdDesign的定义是:环境图形设计与寻路(Wayfinding)的视觉层面有关,属于传播识别性和信息塑造场所概念。

从环境图形的定义来看,不难发掘其概念之宽泛、体系之模糊。也不难理解尽管其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在众多艺术设计专业中这一概念也并不陌生,都曾开设过类似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却至今没有较为明晰、稳定和成熟的体系。笔者尝试通过本次课题项目的机会整理概念来源、发展,通过与教学课程结合建立较为合理、饱满的学科体系。

1.2 学科的发展

1.2.1 建筑指引系统

从19到20世纪,西方建筑与城市开始发展起作为城市公共环境指引系统的环境标识设计。从21世纪初,建筑标识标志设计项目也在此影响下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起初这部分的设计主要由一些平面广告公司和传统标牌制作公司承担,设计任务多是环境指引中差漏补缺性质的零散标牌设计,这些就是最初非正式的环境图形设计项目。此时国内部分高校开始研究环境导视与信息设计、环境心理相关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建筑规模、城市区域规划以及城市信息逐步开放的意识越来越强,此类型的建造项目、改造项目越来越多,规模随之越来越大。建筑指引项目也开始进入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公司,作为其中一种新旧项目的配套业务类型被固定下来。

1.2.2 场所营造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西方,随着建筑表皮材料与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环境图形设计也逐渐超越起初独立与环境的方向指引与识别标牌单体,开始与整体环境空间融合,创造本身即极具个性化和场所感的空间图形。1984年,设计师苏斯曼(DeborahSussman)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了彩色的大型场地图形,成功示范了以图形为主体视觉特征创造三维空间、塑造场所感的设计尝试。

自此,新艺术运动之后运用图形塑造空间形式的装饰风格再次兴盛起来。环境图形结合材质、灯光、建筑构件甚至空间错觉,将场所特征结合导视特征对环境进行分区、标注、引导。“环境图形”这一概念也更加饱满,图形设计师开始加入到空间设计的团队中,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跨界合作。

1.2.3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产品逐渐大面积普及,西方城市中的重要公共性建筑与环境均引入了网络导航系统。包括机场、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建筑;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场馆成为数字媒体导航系统的主要对象。对于大型空间中如何快速、实时的进行空间认知与识别通过新的载体形成新的工具。

环境图形在实体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虚拟平台拓展,图形元素完成了从平面向空间的扩展之后再如何创造性的回到平面?这也成为了图形设计师、环境设计师、交互媒体设计师共同参与的课题。

2 教学案例

2.1 国外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据相关院校网站上的课程资料显示,目前西方开设环境图形设计课程的院校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下与建筑、景观、室内并列开设,共同构成空间设计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奥蒂斯艺术设计学院(OtisArt&DesignCollege)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就有“室内/环境图形”这样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工作室课程。其二是在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环境图形设计选修课或高级图形设计(AdvancedGraphic Design)课程,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理论、观念技巧及设计方法论的应用,属于专业特色课程。

2.2 国际机构、培训及国际大赛

环境图形国际权威机构―――SEGD的全称是SocietyFor EnvironmentalGrapicDesign(环境图形设计协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教育组织,主要为在环境图形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们提供资源,致力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推进。SEGD协会有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他们都是在环境标识设计、展台设计、主题环境设计等方面非常优秀的设计师。

从1998年开始,SEGD每年都会举办环境图形设计大赛,并评选出SEGD大奖,评选出的优秀设计作品会春季召开的成员会议上宣布,作品也将在随后的展览中展出。SEGD大奖是该领域唯一的国际级设计奖,也是传达设计届的5大赛事之一。从2013年开始,该奖正式在中国区进行推广。

SEGD在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ADA)之前20余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和指导环境图形与建筑传达在无障碍方面的设计。法案之后,SEGD协同ADA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无数关于无障碍方面的workshop培训课程。除此之外,SEGD还有许多以交通枢纽建筑导向、品牌商业建筑场所感图形环境等为主题开展专题workshop培训课程。

2.3 国内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目前为止,国内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大部分将环境图形归属于视觉传达、平面设计专业下较高年级的实验性课程―――导视设计。比如广州美院的《导向设计》既是面向视觉传达专业3年级的实验性必修课程。课程中以空间环境为背景,讲解图形的公共信息传达机能及导向标识系统的建立模式,形成对公共环境图形设计的认识和导向标识的方法。教学内容中包含城市景观、城市结构、信息传达以及人体工学标准。

相比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设计系统教育中所强调的环境认知、空间序列等基本设计理念对于导入环境图形识别非常有力。但是,环境图形设计在国内艺术院校归属环境设计专业下的情况却实属少见。这也直接导致从事空间设计的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缺少图形与环境结合增强使用者对空间理解的观念,使得许多空间存在导视设计条件先天不足的情况。

从环境图形的学科性质不难看出其包含平面图形、空间设计、环境心理以及人机工程等各方面内容的交叉学科特征,非常适合跨专业公共选修或工作室课程。然而目前来说,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的国内高等院校几乎没有。

3 《环境信息设计》教学实例

笔者在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阶段已开展关于环境导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国内外学术著作以及实际项目操作中环境导视的概念与方法,并撰写《寻路行为与导视设计》硕士论文。从事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环境设计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之后,在学校和专业开明的课程设置中,有幸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取得《环境信息设计》的课程教学机会。同样面对没有相关教学先例的情况下,经过近5年不断探索,课程体系逐渐合理化,教学成果也逐渐现现。

3.1 课程介绍

环境信息设计课程自开课以来已有五年时间,就课程内容的探讨和设定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课程是面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室内与景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共48学时,3学分,为期两个多月。

开课之初即设定课程将信息论作为课程的基础方法论之一。初期阶段,如同国内大部分类似课程一样,主要关注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但环境设计学生在图形设计能力上的先天不足让课程成效甚微。在近期的改革中,把课程分为三段,第一阶段引入运用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方法对设计概念进行策划的思维方式;第二阶段进入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第三阶段加入信息媒体和载体,将互联网手机终端APP交互设计与环境导视中的图形设计配合。这一改革将信息设计不仅仅作为图形表现的方法,更增强了信息化的逻辑思维对设计前期、中期相对严谨的控制,甚至将信息技术直接引入设计成果中。在课程之后同学们的其他项目实践运用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3.2 课程特点

考虑到信息学、交互媒体设计、图形设计等交叉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中结合课程阶段加入了多次图书管理学、信息交互设计、环境导视设计等行业专家的讲座,在课程后期甚至通过网络平台与交互设计师在网络会议平台上边体验边指导。课程让多个不曾有交往的学科和企业集合在一起,学校图书管理团队、思科中国网讯交互设计团队、腾讯CDC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中心团队、现代设计集团环境图形所、复旦尚科交互设计机构因为环境信息课程聚集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跨学科指导专家组。

3.3 课程在过程中的关注

3.3.1 信息组织、用户研究与图表设计

信息学(台湾称资讯学),又称信息科学、资讯科学,旧称情报学,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我们也能在信息学中“信息架构”概念的英文“informationarchitect”中看到它与空间设计之间有趣的关联。探究两者不难发现,其中“信息组织”的方法在空间设计前期策划、空间序列与组织方法中隐约可见。

信息组织方法中的“分类法、聚类法、主题法、标签法、本体法”结合用户研究中典型的“卡片分类法”的操作形式将空间规划中的各个功能区域根据的形式、事件、情境、时间、用户等等形成各种发散性的策划方案。一个设计项目中看似没有关联的众多条件,经过这样的整理归纳,设计角度、方案概念层出不穷,通过概念拼图帮助理清项目条件和设计思路。

这一阶段另外引入的是平面设计中已有些发展的“图表设计”(diagrams)概念。延承自数据统计的统计图形学(statistical graphics)在1970年代首次被提出,在美国也常被称为文档设计(documentdesign)。这种通过视觉图形将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快速清晰的表达方法目前已经深入国内不少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类似“信息设计”课程。这种手法对于环境设计前期策划与概念构思阶段大量“无特征”数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甚至更为实际有效,但类似的教学训练却少有看见。课程教学实践证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清晰明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关系密切。3.3.2 寻路、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

根据经典著作林奇的《城市意象》中对城市空间认知的归纳―――区域、边界、路径、节点、标志物,结合Passini《Wayfinding inArchitecture》中对建筑空间认知的归纳―――分区、通道、节点、标志物,基本能够了解人们对空间认知从点到线到面的学习过程。Passini的专著中还提出寻路动线的概念,也就是在执行到达目标场所的任务前,人们需要制定预先的行动计划。计划中寻找目标地的过程恰恰是空间认知过程的倒序―――从面到线到点。

能够通过清晰的寻路(事件―――路径模型)分析产生空间导视信息标注的重要前提是空间规划层次清晰、动线明确。这一先天条件的优劣对导视设计成败的重大影响越来越被认识到。换句话说,空间规划只有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使用习惯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环境。因此不论建筑内部、户外环境还是城市区域的设计者都必需了解这一过程,明确的区分区域、醒目的标志物、综合信息中心的节点、流畅清晰的路径、内外一致的边界形式,同时了解事件―――路径模型,这些是第二阶段课程的重点。根据空间认知特征及寻路模型理清空间层次、序列关系,最终产生合理的界面形式。

3.3.3 互联网交互技术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上的APP运用越来越普及,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建筑甚至城市旅游区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导航系统,数字导航与空间导航的虚拟与现实将成为一个新的结合点。同样基于信息架构技术的建筑规划与互联网APP程序设计在这里很容易相互对接。

通过思科网讯的技术支持,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UCD(User CenteredDesign)设计流程―――确定人物与情境、确定需求、解决方案、评估设计。同时引入程序设计流程中线框图表到界面形式的概念。这些流程与方法与空间导视规划与设计流程如出一辙,也验证了两种设计类型来自同一根源的事实,也让环境图形设计在空间与虚拟平台通过这一课程对接顺利。

4 总结与更多尝试

环境图形设计对应的课程名称从开始的“界面设计”到“环境图形设计”到近来的“环境信息设计”。变化的过程并非盲目,而是越来越清晰于空间规划与图形的关系以及新技术载体对空间图形的转换。课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将课程性质定位跨专业合作课程,虽然通过课程设置避免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图形能力的缺陷,但是对于完整课题来说仍是很大的不足。

课程内容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关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探讨却又产生了新的理解。新的技术对环境图形的影响仅仅只是载体的变化么?或许新技术在图形的成形和成型上都能产生空前的影响。正如当下参数化设计以及分形技术对图形语言、空间形式语言甚至空间概念设计思维方式的影响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否会是环境图形设计的新方向,笔者也正在这个领域中与相关的专家和设计师共同探索,希望在“现代技术下环境图形设计”的题目下继续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PetraSchmidt,Birkhauser.PatternsinDesign,Artand Architecture[M].2007.

[2]Space&EnvironmentalGraphicsYasuhikoTaguchi[M].株式会社六耀社,2010.

[3]莫洛根.信息架构学:21世纪的专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岳小莉,曹存根.信息设计和知识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斯宾塞.卡片分类:可用类别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赫什伯格.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黄维达.寻路行为与导视系统设计[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

[8]MarkSmiciklas.thePowerofInfographics[M].

[9]JasonLankow.Inforgraphics,thepowerofvisualstorytelling[M].

[10]新图表设计,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的新方案[M].李鸿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平,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13]RomediPassini.wayfindinginarchitecture[M].1992.

[14]隆格.城市导视,城市公共指引系统[M].王婧,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UCDChina.UCD火花集2,有效的互联网产品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6]徐卫国.数字建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