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村庄污水处理措施精选(九篇)

村庄污水处理措施

第1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认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推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改变城乡环境状况,促进清洁家园建设。

三、工作内容

(一)生活垃圾处理

在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乡镇、村庄垃圾处理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

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沿江地区和地震灾区,县域内已建有垃圾集中中转、处理设施并达到环保要求的地区,城市周边乡镇、村庄的垃圾应采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运输距离较远的乡镇、村庄目前可采用就近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逐步实现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在民族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推行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力争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有卫生填埋处理、堆肥化处理、焚烧处理和多元化垃圾综合处理等。

(二)生活污水处理

平原、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的乡镇生活污水必须采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方式;村庄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方式,村庄集中聚居区根据经济情况,可采用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

丘陵地区、盆周山区乡镇所在地的场镇应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在建设方面可采用运行可靠、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处理方式;缺水地区处理达标后废水尽量考虑农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或居民区可采用分散、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与农用相结合的方式。

民族地区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应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处理。

农村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有生化处理、自然处理或强化生化与自然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有沼气池、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方式。

四、工作标准

(一)集镇: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必须≥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镇生活污水、垃圾集中收集、运贮、处理,依法有序。

(二)农村:各种生活污水、垃圾依法集中收贮、运输,按规定要求有效处理,不得乱排乱放。生活污水处理率≥7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80%,秸秆综合利用率≥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各地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村,明确具体责任人,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

(二)积极争取,加大投入

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认识。

(四)加强指导,分类治理

分类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提出指导意见,做到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选择投资少、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实用工程。

第2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水生态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农村村庄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2011年工程实施情况,现就2012年全区农村村庄综合整治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按照“力争两年、确保三年”全面完成综合整治工程的工作要求,2012年将主要河道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和水质监测断面周围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全面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范围。围绕生活污水处理的推进,加快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年内完成村庄综合整治的村庄必须达到3年总目标任务的35%以上。

二、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一)处理方式。根据城镇建设规划、自然环境、农村经济条件和城镇污水管网布局情况,继续采用污水接管、污水外运、微动力处理等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方式。

(二)年度工作安排。2012年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共涉及自然村432个,其中接管178个,外运25个,微动力处理229个。

三、村庄整治

(一)整治类型。在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推进的基础上,及时跟进开展村庄整治。根据村庄规划保留情况、现状基础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继续按照康居村、生态村和传统村三种类型分别整治。

(二)年度工作安排。2012年村庄整治工程共涉及自然村246个,其中康居村2个,生态村13个,传统村233个。农村规划保留村庄必须在2012年底前完成整治。

(三)申报要求和程序。凡申报整治的村庄,要对照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村庄整治书面方案。康居村和生态村通过自愿申报、公开竞标、上网公示、择优选定的方式确定。各有关村根据全区村庄整治工作部署和时间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自愿提出申请。村级申请经所在镇(街道)研究并签署初审意见后,由镇(街道)统一报至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区建设局),经审核并报区委、区政府同意后实施整治工作。

四、资金筹措与拨付方式

(一)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由区级统一免费提供污水管及附件、微动力处理设备、外运车辆设备,由各镇(街道)按照年度工作安排,提供用量计划,报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审核申领。

(二)农村村庄整治由区财政实行定额补助,传统村按照10万元标准,生态村按照40万元标准予以补助。以行政村为单位创建康居村,另行补助50万元。

区级补助资金按建成期、巩固期两个阶段拨付。建成期当年验收合格后拨付50%。一年巩固期内经不定期抽查验收合格再拨付50%,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巩固期再延长半年,经抽查合格后资金减半拨付,抽查不合格的不予拨付。

区建设局、区委农办、区监察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照“工程完工一批、检查验收一批、资金拨付一批”的方式,根据每个自然村整治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每2个月向区政府集中申请办理一次建成期的补助拨款手续。

(三)开发区(云林街道、厚桥街道)、商务区(安镇街道)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庄整治资金自行安排。

五、工程项目管理和验收

(一)开发区、商务区,各镇(街道)应按照属地原则,对政府投资的村庄整治项目,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进行项目上报审批立项。

(二)各镇(街道)应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项目方案设计,供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实施。

(三)区级提供的管材、附件、设备和服务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其中污水处理的管材、微动力设备委托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各镇(街道)凭整治台帐手册领用单据和管网设计图纸,经建设局审批后领取管材和附件,未经审批不得从供应商处领用材料。

(四)区建设局、区委农办、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相应的指导,各镇(街道)要落实专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

(五)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图纸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六)工程完工后,经镇(街道)初审合格后,报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申请竣工验收。

1.申请验收审计材料: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招标备案资料一套、管材领用单据、施工单位领用单、隐蔽资料验收单、竣工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工程结算资料(包含材料费、人工费等)等。涉及采用微动力设备处理村庄需另附以下审计资料:小吨位设备(1T/D,2T/D)管网设计图和管材领用单、土建工程估价单、土建工程结算资料。

2.验收准备:各镇(街道)会同所在行政村负责准备村庄整治检查现场和检查路线,在一般情况下,微动力设备应预留进出水样取水检查口。

3.原则上各镇(街道)上报审计材料后,向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申请验收。各镇(街道)负责将审计资料汇总上报,先由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审核后,报送区审计局基建审计科审计。

4.微动力设备水质监测原则上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村庄综合整治验收一并进行,各镇(街道)负责向环保部门提供相关村庄的《微动力设备验收表》。

5.区审计局对工程审计合格后,由区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根据通过验收的整治村庄名单,分批向区政府申请定额补助资金。

六、时序进度

原则上,村庄综合整治工作应在2012年12月15日前基本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一)2012年3月:设计单位现场踏勘,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二)2012年4月:编制工程预算,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三)2012年5月至9月:完成工程施工建设;(四)2012年10至12月:全面实施综合考评验收。

七、保障措施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真抓实干,有序推进,确保村庄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污水处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对这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区推进办公室各责任部门要对照分工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具体为:区建设局牵头负责工作协调、技术指导、进度汇总和信息上报;区委农办负责协助做好整治规划设计和督促推进;区监察局负责工作推进、材料领用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的纪律监察;规划分局、锡东新城规划办负责指导村庄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区环保局负责对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区城管局负责村庄污水外运的接收管理;区审计局负责对工程决算资料进行审计;区财政局负责资金及时拨付;区政府采购中心负责管材、微动力设备采购;电力、电信、广电、自来水等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村庄整治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意见,减免规费或降低收费标准;各镇(街道)要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牵头做好整治规划、招标投标、工程监管、初步验收、资金物资使用监督等工作,及时按照要求上报推进进度和工作信息。各行政村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主要责任,积极做好地块落实及周边群众工作,涉及微动力处理的村庄要及时协调用电问题,做好一手资料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工作推进。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化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认真排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和工作措施。要根据整治项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时序要求,倒排计划,明确职责,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确保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不脱节、不落后,实现任务达标。要进一步推行月度上报制、季度例会制、质量督查制、项目补贴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做到工作进度及时上报、难点问题及时解决、质量监督有效跟进、基层动力有效激发,进一步凸显村庄综合整治成效。

第3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一、2017年住建厅下达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户。截止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户,按照住建厅要求剩余**户于2018年的6月30号全部完成。各旗县区住建部门对历年房屋竣工验收农户信息资料已全部录入系统。

二、2018年自治区住建厅下达我市第一批危房改造指标63户已下达**区,目前开工42户,剩余21户正在筹措准备。

三、截止目前我市2018年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约为105户全部为***区。

四、目前,由各旗县区住建部门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第三方专业检测鉴定机构成立农村牧区危房鉴定领导小组,对建档立卡等贫困户房屋危险等级进行鉴定,我市将于6月10日前全部完成。

五、我市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档案经过自治区住建厅、市住建委多次工作检查及规范性要求,农户危房改造档案材料齐全规范,真正做到一户一档、资料核验、动态管理。

六、市财政局与我委联合对历年危房改造资金进行专项清理检查,每年年底各旗县区危房改造完成竣工验收后,相应资金均能按照要求拔付到位。

七、按照自治区住建厅工作安排和部署,2017年以来,我委对各旗县组织两次“雁过拔毛”检查,并于今年4月4日对住建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到各旗县区住建部门,按照要求对农村牧区危房改造中“两项工作重点”和“九项重点检查指标内容”做了深入细致核查,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八、我市根据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出台了《****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兜底保障和社会救助扶持对象范围、政策措施,明确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工作目标以及在政策衔接、对象衔接、标准衔接和管理衔接方面的重点任务,兜底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纳入脱扶攻坚扶贫范围,各旗县区政府已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施兜底保障。

九、各旗县区政府对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制定了专项扶贫措施,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各地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已于当年全部完成。

二、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要点

一、按照自治区住建厅、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和安排,我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一个规范、三个方案”既:《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技术规范》、《****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市2018年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及《****市农村厕所建设管理三年实施方案》,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了目标、范围、标准、做法、步骤、措施等。

二、****市下辖*个旗县区,**个苏木乡镇,**个行政村。截止目前,*个旗县区全部完成了县域乡镇建设规划,占全市旗县区100%。我市各旗县区正在组织力量制定相应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个苏木乡镇已全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个行政村全部编制完成村庄规划,达100%。

三、我市于**年制定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各旗县区正在逐一推进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落实情况。我市各旗县政府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参与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规划、垃圾污水处理及卫生厕所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建立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对农村牧区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共卫生厕所等公用设施和村庄绿化建立了管护长效制度。进行有效维护、管理和监督。截止目前完成后续管护村庄3050个,约占71%。

三是建立健全农牧民主体机制落实情况。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广泛动员农牧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牧民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和长效管护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落实情况。市委政府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加强资金筹措、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配备工作人员,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长效管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是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落实情况。建立市职部门和旗县区政府协调联动机制,按照职责分工,统筹解决全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六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情况。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完善督查机制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范围,对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

第4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为充分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巩固2018年“保障美丽**环保专项行动”和“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结合我处实际,2019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尤其是空气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利用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等宣传形式,发挥微信平台、村庄广播等平台的作用,抓好“6.5”世界环境日、组织企业负责人培训等时机,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目标:使环保观念和空气质量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责任部门:环保办

时间节点:全年

二、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措施:

1.制定下发关于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明确秸杆禁烧的各项要求。

2与各村庄签定秸秆焚烧责任书,落实责任,建立办事处、管区、村庄、村巡查小组”四级网格化巡查和防控体系,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3.加强宣传引导,制作宣传横幅,发放秸秆焚烧告知书。

4.完善奖惩机制,发放秸秆禁烧还田奖补资金。

5.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安排消防车在麦收(秋收)集中区进行24小时值守,确保发现火情能及时处置。

目标:全处全年不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的现象。

责任部门:环保办、各社区、各村

时间节点:全年,重点是夏收和秋收期间。

三、巩固燃煤小锅炉排查整治成果

措施:

1.加大排查力度,定期对各社区、村庄和工业园区进行排查,发现新增燃煤小锅炉立即通知整改。

2.加强监管,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严防已拆除的锅炉死灰复燃。

3.指导业主做好燃煤小锅炉的改造工作。

目标:全面掌握辖区燃煤小锅炉拆除情况,确保无重启无新增。

责任部门:环保办、各社区、各村

时间节点:全年,重点是取暖季节。

四、推广洁净能源和环保炉具

目标:2018年,我处已完成6个村庄共计1600余户天然气改造,130户居民采用了天然气取暖。共推广环保炉具9台,洁净煤近百吨。2019年,计划继续对5个村庄进行天然气改造,更好的推广洁净能源和环保炉具。

责任单位:环保办、处村建设中心、各社区、各村

时间节点:2019年12月份

五、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监管

措施:积极与辖区内建设单位对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并加强巡查。

目标:按照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要求,达到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百分之百、出入车辆冲洗百分之百、拆迁工地湿法作业百分之百、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百分之百、施工现场地面硬化百分之百和物料堆放覆盖百分之百的目标。

责任部门:环保办、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处村建设中心

时间节点:全年

六、加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

措施:

1.积极协调机场建设指挥部、机场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市公路管理局胶州分局、**市水利局等单位做好相关路段的路面保洁和洒水抑尘工作。

2.加强辖区内东外环路段、工业园区道路和村庄道路的路面保洁和洒水抑尘工作。

目标: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责任部门:环保办、机场办、环卫所、公路养护站

时间节点:全年

七、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的污染监管

措施:

1.加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环保设备运转正常,排放符合标准。

2.继续做好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严防辖区新增散乱污企业和已取缔散乱污企业擅自恢复生产。

3.督促企业办理和完善环保手续。

目标:确保全处企业无违规排放对空气可能造成污染的气体或烟尘。

责任单位:环保办

时间节点:全年

八、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措施:严格环保节能准入机制,凡是环评手续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予落户。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培植节能环保产业。

目标:力争培植或新上一家环保节能型企业,并对3-5家大型企业进行环保除尘设备的升级改造。

责任部门:招商部、项目推进部、环保办

第5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一、总体要求

根据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今年年底前,全县农村清洁庭院要达到80%以上,清洁村庄和胡同硬化要实现全覆盖,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在家多、外出少,在确保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要立足于提升农民卫生健康水平和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失时机的在全县农村广泛深入开展“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

自主治理行动要坚持党建引领、村为主体、自主治理、共建共享,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广泛深入开展“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着力解决家庭卫生和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创造农村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人居环境,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重点

(一)创建“四净”整洁家庭

按照美丽庭院“三净、四美、五有”创建标准和目标,制定家家能够达到的整洁目标要求,集中行动期间力求80%以上的家庭达到“四净”标准:

1、居室净。房屋门窗和门帘窗帘干净,室内家具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被褥床单衣物干净整洁、叠置整齐,桌面、地面无尘土污物,墙壁房顶无灰尘蛛网。

2、庭院净。庭院内外整洁有序,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无垃圾污水,庭院地面平整清洁,生产生活用具、农资摆放整齐,家禽家畜圈养整洁卫生,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定点投放。庭院绿化美观实用,打造瓜果飘香庭院。

3、厨厕净。厨房无污水、无腐烂霉变食物、无乱堆乱放杂物,炉具、灶具、灶台和地面清洁卫生,餐具用完及时清洗并摆放整齐,厕所清洁卫生、无异味,地面无积水、无垃圾。

4、房前屋后净。发动群众“自扫门前雪”,清理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砌,做到家家院外干净整洁。院外经允许种植的菜园要做到整洁有序,隔挡能有效避免泥土外溢。

无自主治理能力的贫困户和鳏寡孤独老人,要采取邻里互助、志愿者帮助、政府兜底等方式帮扶治理,确保家庭卫生提升不落一户。

(二)创建“四无”清洁村庄

延续“平清种增改”有效做法,与乡村文明行动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广大群众自己干好自己的事。集中行动期间所有村都要达到“四无”标准:

1、无乱堆乱放生活垃圾、生产杂物、畜禽粪污。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坑塘沟渠和空闲地的积存垃圾、柴草杂物、畜禽粪便、废弃包装袋农膜,做到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及时清运,柴草及其它生产杂物整齐有序摆放,废弃空闲地干净利落。

2、无污染坑塘沟渠和自流生活污水。清理村内外坑塘沟渠、路旁排水沟积存垃圾杂物和水域漂浮物,做到坑塘沟渠无垃圾杂物。搞好实用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适时启动建设或改造,规范排放生活污水,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3、无杂乱无序宅院和成片裸露土地。清理废弃宅院残垣断壁和杂草杂物,整齐砌垒各类墙体和绿化遮挡体。对清理出的空闲地和路旁空地,见缝插绿种植绿化美化效果好、经济价值大的果树苗木,零散空闲地允许群众种植瓜菜绿化,也可划归为集体用地,用于修建广场、停车场、物品集中存放处等,尽量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

4、无晴天土、雨天泥道路胡同。清理已硬化道路胡同两旁土堆,对路面泥土污染源采取实用隔挡措施。对没硬化的胡同,硬化与排水、绿化统筹考虑,一体设计,自主治理达到要求后铺设硬化路面。

三、促进方式

(一)推行户积分管理。由街道对各户“四净”治理情况开展全覆盖量化积分管理,达到“三净”标准的命名为“清洁庭院”,达到“五星”标准的命名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并分别兑现适当物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可从村集体经济收入或扶贫产业项目受益中列支,成效明显的示范村给予财政资金奖补。

(二)实施村达标创建。街道对各村“四无”治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经上级验收达到“四无”标准且“四净”整洁家庭达到80%的,命名为“清洁村庄”,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推荐示范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将疫情防控、自主治理一并列入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阶段性工作即时考核,并拉开差距兑现绩效奖励。

(三)开展村分类排队。由街道党委、政府对各村庄自主治理情况,按“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档次分类排队,实行差异化财政资金奖补。对组织不力、被动落后的实行重点关照、公开约谈、跟踪督办,明显不担当不作为的采取相应组织调整措施。

(四)进行村庄排名通报。对村庄实施自主治理情况统一进行全覆盖暗访抽查,户抽查暗访面不低于35%。根据抽查暗访情况,各村庄分别进行排名通报。

四、组织实施

(一)压实基层党组织落实责任。自主治理行动由街道组织、村级落实,各村庄要高度重视,具体制定落实措施,将其作为敢担当善作为够不够、组织力执行力强不强的重大考验和现实检验。村级党组织要大力提升组织力,党员干部要干在先、做示范,发挥党员胡同长作用组织家家“自扫门前雪”,划定党员责任区分别整治各类脏乱差问题,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组织广大群众“共建清洁家园、共享文明生活”。要在疫情防控和自主治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果断撤换。

(二)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自主治理关系。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自主治理有利于提高农民卫生健康水平,要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与自主治理两不误、两促进。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引导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使“人人讲卫生、家家爱干净”蔚然成风。坚持以安全为前提,多搞家庭治理、就近治理、分散治理。各项暗访检查和排名通报,一律安排在疫情结束后集中进行。

第6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工作。严格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标准》、《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清洁整治由村内公共空间向庭院延伸,实现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规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对标对表开展工作。

(二)聚焦重点任务。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私搭乱建、农户乱堆乱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任务。

(三)注重实际实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防止陷于形式主义。瞄准任务目标,对照各项整治标准,逐项、逐点排查整治,拿出实实在在的干劲,彰显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整治内容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群策群力,从4月初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为期6个月的村庄清洁行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院内越冬积存垃圾、边沟渠道积存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塑料袋、“三小五堆”:柴堆、草堆、粪堆、土石堆、垃圾堆)等。巩固垃圾收运体系成果,推行常态化、制度化保洁,建立日统计、调度衔接垃圾转运工作机制,以保障运输、处置环节无缝衔接,及时有效清运垃圾,随满随运,保证日产日清,无漏点,无死角,收集满的环保深埋桶垃圾存放不能超过一天以上,保证各清运点能随时倾倒。各村要组织固定保洁人员,坚持以村为单位,负责本域内的垃圾收集投放、环保深埋桶盖的开闭及安全,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根据村的实际,要配备相应的垃圾收集及清扫工具(三轮车、扫帚)等,逐步改造或者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收集场所、设备。鼓励村民利用筐、桶等已有器具,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确保垃圾的有效收集。

(二)清理村内塘渠。各村、党建办、水管站等部门要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村可以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加强清河护岸日常工作,开展河道白色垃圾和岸坡生活垃圾清理,禁止投畜禽粪便、生物化肥、饲料或拦网围网养鱼。加强农村水井、堰塘、小河沟、臭水沟、污水沟等清淤治理。各村要引导监督村民将生活污水归入粪池,适时清理还田,确保雨水不流入粪池,粪水不外溢。

(三)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药包装物、肥料包装物、废旧农膜、废旧农菌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各村和畜牧站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散养户畜禽粪污治理始终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也是今年春季整治的重中之重。要教育引导广大饲养户发展畜禽与粪污治理同步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治理机制,通过教育引导、建章建制、加强监督等多种措施,规范和落实散养户清理畜禽粪污责任,做到随产随清、日产日清,杜绝随意堆放、粪水横流,防止污染农村环境。

(四)清理拆除“八乱”建筑物。各村、自然资源所和城建办要重点解决好庭院私搭乱建、乱摆乱放问题。要组织群众拆除和迁移柴草垛杂物,具备条件的村提倡迁移玉米楼子,实行统一堆放。要继续加大力度拆除废弃的房屋、仓房、圈舍、厕所、棚架、院墙、板杖子、残垣断壁等八乱建筑物,做到应拆尽拆,综合治理脏乱差。

(五)全面加强庭院整治。庭院整治是今年村庄清洁行动的主要任务,从5月份开始由“村村干净”转向“家家干净”整治行动。各村要以春季村庄清洁行动为载体,以治理“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为重点,分区包保以家庭为单位搞好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及时清理农户周边及庭院内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

(六)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各村、党建办和各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从学生抓起,通过“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活动,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通过各种方法,集全村之力,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的内容,从而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制作宣传栏、印发宣传单、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在每个村固定宣传标志牌。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并以“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教育引导农户定点倾倒垃圾,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落实农户门前包卫生管理、包路面清扫等“三包”责任制等。建立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推动以点带面辐射效应,推动全区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持久开展。

(七)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各村要把建立健全村庄清洁整治管理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循序推进。要通过建章建制和持续不断的整治,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八)坚持清理消毒并重。各村要继续消毒消杀力度不放松,坚持在清理中及时搞好消杀消毒工作。要以抗击疫情为重点,全面加强对村庄垃圾点、厕所、畜禽圈舍、室内外等重点部位的消杀和消毒,及时消灭病毒病菌,消除农村蚊蝇等孳生繁殖,切断传染源。

四、保证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强化责任,村书记和村主任要亲自部署、亲自组织,要深入村屯,抓好具体工作的实施。镇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实行包村、包片责任制。村级党组织要发挥好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村书记是本村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各村要对照目标,快速推进工作,确保9月末完成工作目标。

(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村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工作成效宣传,各村要通过悬挂标语、板报等形式宣传村庄清洁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村三委”自治组织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中,依靠群众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三)加强协作综合施策。城建办、自然资源所、农业办、林业站、水管站等相关部门特别是有执法权的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履行好监管责任,全力配合,主动作为,各尽其责,形成合力,采取各种措施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各包村部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积极靠前,深入百姓,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中,及时有效地完成村庄整治各项任务。

第7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因地制宜治污水。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婺城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求有条件的近郊村、平原村必须上马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采取无动力厌氧处理、湿地处理、阿科曼处理、沼气池处理等不同处理模式,一次性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而对人口少、排污少的偏远山村更多的是采取污水治理的方式,允许先进行简单的处理,分步推进治污工作。主要通过河道疏浚、改水改厕、水面保洁和重点污染源整治,逐步清理农村污水塘、臭水沟、露天厕,使污水不沉积、不横流、不外溢、不堵塞,促进城乡水体有效循环。一年来全区已有101个村完成了污水治理,4634家农户建设了污水净化沼气池,49个禽畜规模养殖场完成了污染治理,有11个村全面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埋设了污水治理管道,建造了生态池、过滤池等各类净化处理设施,从而形成了点成线、面成片、特色明、效果显的污水治理态势。

全面彻底清垃圾。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婺城区始终把农村垃圾处置作为重点突破口来抓,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大会战。春节前后,通过领导挂帅,干部带头,全民动手,全面清理地面成堆暴露的历史性垃圾,彻底消灭沿路沿河沿岸和环城环镇环村的卫生死角,仅一个月左右时间,全区共发动9万多人次,清除陈年垃圾12458吨,为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按照“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房、镇有转运站、片有填埋场(焚烧站)”的要求,建设和配套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着力解决垃圾出路问题。全区共建垃圾池(房)1817个,垃圾箱18510只,建造垃圾中转站10座,沙畈乡还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接纳全乡31个村庄的生活垃圾焚烧站。

持之以恒保清洁。村庄保洁是一项长期任务,婺城区从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建立了一整套长效保洁机制。一是完善卫生保洁制度。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将卫生保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柴草堆放、卫生清扫、树木管护等都做出明文规定,要求做到“垃圾入箱、家禽圈养、菜园围栏”,并由党员干部定期督查、确保整洁。二是落实卫生保洁人员。采取承包或招投标办法,成立卫生清扫专业队和绿化维护专业队,目前全区已落实专业保洁员1060名。乾西乡雅宅村还以老年协会为依托,成立了一支由20多名老年人组成的保洁队伍。三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按照“户集村收、村镇联运、区域处理”的机制,全区已有乾西等9个乡镇实行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已达70%以上,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治理效果好、辐射作用大。

注重生态绿家园。村庄绿化是村庄品位的重要标志。婺城区十分重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绿化工作。要求各村根据村情地貌,按照“种一片树、成一片林、遮一片荫”的要求,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在村边路旁植树造林,在荒坡陡地退耕还林,着力营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化效果,一年来全区累计栽种各种树木11万余棵。在植建环村林、公共绿地和绿化景点过程中,婺城区还积极探索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模式,引导农民种植石榴、杨梅等经济林,谋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如琅琊镇棠坑源村300多人种植杨梅400多棵,既绿化了村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农村独具特色的“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田园风光景象。同时,积极争创各级绿化示范村、生态示范村,全区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6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区级绿化示范村10个,区级生态村99个、市级生态乡镇5个,平原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实施村庄美化行动一年来,婺城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使农村“宅旁臭水沟、杂物满地堆、垃圾到处飞”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同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整体规划,变“无序建设”为“有序实施”,着力解决规划滞后的问题。规划是龙头、是灵魂。开展村庄美化行动,必须首先搞好规划,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把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谋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此,婺城区在村庄美化行动的启动阶段就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区域污水处理、城乡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专项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末全区农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工作目标,以及年度的工作任务,并在全区规划建设了城市片区、金西片区、南部山区3个不同的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系统,城郊村、平原村、山区村等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或治理模式。同时坚持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对每个村庄的卫生设施、村庄道路、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坚持在规划的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避免无序建设,提高建设品位。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着力解决合力不强的问题。村庄美化行动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虽然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高,但观念、习惯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投入等问题也困难重重,因而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为此,婺城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将村庄美化行动作为一项惠民实事和重点工作来抓,层层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村庄美化行动与正在开展的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康庄工程、水利工程等专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村庄美化行动开展到哪里,政策资源就整合到哪里,项目、资金、服务就跟到哪里,力求取得协同作战、集中扶持的良好效果。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着力解决主体不明的问题。农民群众是村庄美化的受益者,更是村庄美化的建设者。婺城区自始至终坚持从群众最急的问题抓落实,从群众最怨的问题促整改,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事情抓起,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系列宣传报道,分层面组织开展评比创建活动,分批次组织农民群众到示范村考察学习,用事实教育群众,用典型感化群众,用活动熏陶群众,逐步培养村民良好的文明意识和卫生习惯,唤醒全体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村庄美化行动的良好氛围。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政策引领、多方筹措,变“单一来源”为“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村庄美化行动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成本高,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大,仅靠政府或集体单一资金来源,解决不了最终问题,只有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才有可能破解资金困局。为此,婺城区采取“财政挤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运用市场机制筹一点”的办法,多管齐下解决资金难题。在区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并对村庄整治村增加人均100元的补助,重点用于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充分利用好村集体自有资金的基础上,发动农民群众和社会人士,投资投劳、捐款捐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投入、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认真总结完善并逐步推广琅琊等乡镇的经验,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做法,对保洁、绿化、治污等可以推向市场的项目,尽可能采用项目承包、招投标和冠名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尽量减少运行成本。逐步推行有偿服务收费,向受益单位和个人合理收取一定费用,以解决建设资金和长效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第8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引滦水源;生态环境;问题;措施;于桥水库

一、引滦水源现状

引滦入津工程1983年建成通水,至今已整整32年,国家环保部历次在引滦宜兴埠泵站后池监测的水质结果,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据了解,天津市各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86%,高于95%的国家标准。引滦的水质虽然一直保持地表水Ⅲ类水平,但总氮、总磷总体呈上升趋势。总氮、总磷上升,将会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暴发蓝藻的风险加大,这将严重影响天津城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引滦水质氮、磷营养物质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来自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及其上游的污染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内养鱼网箱总数近70000箱,每年投放饵料140 多万t,饵料的沉淀腐蚀和死鱼等造成了水体水质的严重污染;潘、大水库上游有排污企业近千家,连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近7000万t;两座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有近800家矿选厂,年排入河道尾矿砂300多万t、污水4000多万t;库区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村落污染物直接入库。据了解,潘家口水库总氮、总磷自2000年以来上升趋势明显。

2.来自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以下、于桥水库以上河北境内的污染

于桥水库上游有沙河、黎河、淋河等3条主要入库河流,沿河共有铁选厂200多家,年排入河道污水近2 000万t;沙河河道内存在近千个养鱼网箱;黎河是引滦输水借用的天然河道,沿岸分布7个乡镇79个自然村,共6万余人,生活垃圾未经收集转运,这些面源污染随着汛期降雨直接排入河道,进而汇入于桥水库;在3条主要入库河流上还分布着很多支流,支流汇集的污染物随雨水冲入主河道。

3.天津市境内的污染

于桥水库周边有耕地近13万亩(15 亩=1 hm2,下同)、果园3万多亩,尤其是22 m以下警戒区内有4万多亩耕地仍施用化肥农药,有1万多亩鱼池;保护区内有百余家餐馆、农家院,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库区周边有197个村约15万人,其中86个村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有35万m2 的畜禽养殖粪便未经处理;于桥水库以下为封闭式管理,直接的污染并不存在,但输水沿线周边生活垃圾未完全实现收集转运,从水环境管理与保护的角度讲,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1.加强水源保护立法,为城市供水管理保驾护航

1998年出台了《天津市引滦工程管理办法》,2002年出台了《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这两部地方性法规,划定了引滦水源地保护区以及引滦明渠保护范围和管理范围,规定了禁止行为,为保护水源工作提供了依据。成立了引滦水政支队,同武警、公安、渔政和管理人员一起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巡护机制,并实施常态化管理,为城市供水安全保驾护航。

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引滦水源污染

2002―2007年投资24 亿元实施了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新建34.14 km输水暗渠,解决了利用天然河道州河输水带来的排沥矛盾和水污染问题;对64.2 km的引滦明渠进行了全断面衬砌、堤岸绿化,安装隔离护网,实现了封闭式管理。2009―2012年投资3亿元完成了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实施了水体生态修复、村落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沼气池建设、沟道坑塘支流治理、湖滨带生态防护、库区周边鱼池清除和黎河支流口治理示范工程等项目。安排大修和专项维修资金开展水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在平交口门建设截污墙工程,在重点部位设置警告警示标识牌,对黎河西铺、龙湾、马各庄和庄沟等沿河区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等。

3.加强日常管理,预防水源污染

建立了跨省界水文水质监测断面,引滦沿线共设水质监测断面54个,还就外来水以及交叉河流水源等实施监测监控,及时掌握水源地水质、汛期沥水、周边外水水质和供水水质变化。增添了藻类、藻毒素等检测设备,于桥实验室已开展34项地表水监测项目,且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沿线及周边区域开展污染源调查,编制污染源调查报告,明确污染源位置,绘制污染源示意图,积极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三、做好引滦水源保护工作的思考

2013年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天津市水务局进一步编制实施了《关于加强引滦水源保护的工作方案》,全力构建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引滦水源保护机制,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全覆盖,保证引滦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改善,并力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引滦水质。

1.率先做好天津境内的引滦水源保护工作

努力实现引滦入津工程全封闭管理,果河两侧设立护栏网,环于桥水库警戒区建设湖滨带、截污沟、护栏网、巡视路,对引滦输水明渠、尔王庄水库周边封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引滦入津水源保护警示标志标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监控监测设施,建设果河沿线、于桥水库警戒线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引滦输水明渠视频监控系统,增加水质水量在线监测断面;理顺于桥水库渔政管理体制,将于桥水库渔政管理和执法权委托水库管理部门,延长休渔禁渔期,严厉打击机动船捕鱼和毒、电、炸、钓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环保、水务、规划、水产、公安等部门常态化执法机制,并与沿线地方政府定期开展水污染联合执法活动;对北辰区和蓟县段暗渠保护范围内违章占压设施彻底清理。

2.全面加强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防治

按照《蓟县新城规划》,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早日实现“南迁北管”的建设目标;调整于桥水库周边种养殖业结构,水库警戒区内农耕地及鱼池实施“退耕还库”“退渔还库”。保护区内养殖业实行生态养殖,实现无污染零排放;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于桥水库周边和引滦明渠、尔王庄水库保护区范围内村落全部建成文明生态村,率先实现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能源清洁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村庄绿化美化;完成于桥水库周边剩余86 个村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天津市境内于桥水库汇水流域村落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全覆盖。落实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费、垃圾处理费和设备维护更新费;建设于桥水库保护区内医院、宾馆、餐馆、农家院和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库周边剩余84 km2 汇水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封山育林和生态林、经济林建设,完成时临河、关东河等沟道的治理。

第9篇:村庄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目前,我国日益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不愿意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道路,很多地区精心设计其产业结构,对污染进行控制,对于各地的积极态度应当予以充分的认可,但实际情况却与之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新型城镇化实行的过程有所侧重,有的地区将大量的资金放在了房屋的建筑上面,在外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楼房,但不远的隐蔽处却有一个发臭的垃圾场,这对村庄的整体环境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村庄整体环境的协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只顾面子工程,而让村民从内里感到不舒服.只有真正的做到了新型城镇化与村庄环境的协同发展,社会、人文、经济才能整体普遍的提高.

2村庄环境治理现状问题分析

本文的现状分析是深入农村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数据来源分别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合肥市肥西县,池州市青阳县,南京市溧水县,天津市武清区等地的近20个村庄.主要调研方法有问卷和访谈.

2.1环境治理行政主体涉及多部门

我国目前村庄环境是由多个部门合作管理的,其中涉及国家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在做任何一项决策的时候都会经过各个部门的协商调整,大大的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效率.本文所采用的调研方式主要是走基层,从走访的过程中基层政府的各个部门及职能也是大相径庭,亳州市主管环境工作的是美好办,合肥是文明办,池州是农委等等.对于治理部门和治理情况的不统一没有一个出台的政策或者方法来衡量,不利于激发各地治理的积极性.

2.2资金支持与基本设施不完备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申请财政资金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优惠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滞后,难以形成治污市场.而且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对于一些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非常受农村地区的欢迎而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防污设施的落后导致农村出现只破坏不治理的现象,因此农村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2.3技术支持与相关指导不充分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而农村工业薄弱、经济落后,解决污染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短期内还很难达到.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但真正深入农村的一些工作人员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技术问题还有欠缺,并且目前能深入农村研究,指导的学者、专家也非常少.因此,农村环境在一些大问题的决策方面还不能做到很准确的进行控制,导致一些污染已经发生或者正在进行.

2.4涉农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自我突破,积极招商引资,以优厚条件吸引企业落户本村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相关部门政策措施的不完善与部分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造成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污染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农村污染源的首要因素.因此,相关涉农企业的环保意识与企业的污染程度对当代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很难有企业能够了解并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毕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以经济利益最大为目标.

2.5农民环境意识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造成农村普遍留守老人和孩子较多,环保意识较低,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人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较容易造成环境破坏的情况.从问卷统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都认为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农民自身就可以发现问题,却难以改变.

3村庄环境治理现状的原因

3.1污染源多样化

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是复杂多样的,下表是我们将各个调研地污染源种类及比例的数据.污染源的多样化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更大,任务更多,处理更复杂,不是像以前那样单一的处理一项或几项污染,而是有更多的污染情况以及在此背景下各污染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更加系统化,整体性把握,全局意识,统筹实施。

3.2政策制度不健全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才被持续关注,所以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措施的出台也就相应滞后.表现为:一是政策的局部性,相关农村环境政策的数量少,针对性小,不能完全覆盖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二是政策的滞后性,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污染也是不断变化的,而政策的出台受某些方面的影响比较缓慢,这就导致一些政策往往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滞后性;三是政策实施的效率低,由于某些原因,如农民对政策的理解性不足、执行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够、执行背后的权钱交易等因素,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3.3政府单一主导,社会力量不足

从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接近1/4的人对政府工作表示不满意,很多人认为政府并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但是由我们调研走访的政府部门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政策资料来看,政府部门是很重视农村环境问题的,不管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支持方面,都做得比以前好了.那么,这就反应出农村环境治理单一依靠政府是不正确的,这种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成本高,资金来源少,可持续性差,且效果不理想.农村环境管理的监督绩效工作都交由政府,不仅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其他环境主体的责任未落实.并且农民反映环境问题的渠道有限,与此同时政府处理问题的周期长,环保机构设置不合理,这也就造成了农民认为政府不重视环境问题的印象.

3.4农村环境建设、管理水平不均衡

由于经济差异的存在以及上级领导及各界人士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环境管治情况也各不相同.目前农村大都是优先投资建设的中心村,由于资金不足分批建设的原因,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得不到重视.比如有的村子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而其他村庄可能没有建设.而且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成本高,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扶持相关环保产业,而且作为政府方面也非常为难,建设有先后是必然的,先建设的地区先享受,但同时一些先进的技术无法享用,后建设的地区虽然建设较晚但设备设施更为齐全.农村环境的建设管理差异非常大,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

3.5管理部门职能交叉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建设落后与污染控制,政府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能分散,例如合肥市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文明办主办,亳州市是由美好办主办,而池州市主要是农委负责,各个城市的管理职能各不相同,治理情况自然也大相径庭.在调研过程当中我们就看到有某些环境问题村民多次反应却被各个部门互相推辞的情况.形成了一种有的部门什么都要干,有的部门形同虚设,闲置的状态.

3.6宣传教育工作不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村民都没有接受过宣传,其中一部分群众对政府的环境保护宣传甚至是一点都不知道,而在对政府的访问中,笔者了解到基层宣传工作开展的难处,大多数农民并不积极响应,觉得事不关己,久而久之,基层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也就没了信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基层政府自身的素质不足,部分村镇干部是由当地村民选举上来的,自身素质不高,更加没有带动群众共同治理村庄的想法,宣传教育在他们眼里的价值本身就不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环境建设对策

4.1村庄环境建设的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我国村庄环境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大幅度降低的,而人文素质也因为村庄环境的不断破坏而随之降低.前几十年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于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渴望的,因此各地村镇政府大量引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今天,人们开始反思,只有全民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才能够更高效的解决目前存在的村庄环境问题,笔者经过思考,认为多元的参与主要是政府,也就是行政主体,第二个就是当地村民,或者说一切对村庄环境有影响或会被影响的群体,第三个主体就是在农村或者农村周边会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的企业.

4.2村庄环境建设意见

4.2.1完善行政主体的职能整合,提高效率本文所谁说的行政主体主要是指政府等相关单位.调研发现,部分部门职能不够明确,而且在一些措施方面表现出互相推诿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政府职能要想真正的高效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进行职能整合,将分管同一问题的部门整合到一起,调整组织内部结构,高效的为群众服务.另外各个地区分管环境工作的部门大相径庭,因此各地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有的注重开发,有的注重保护,不过正是这样才有了差异的存在.但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职能整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国村庄环境急需改善的今天,高效才能带来更大的便捷,那么,笔者认为职能整合是最好的出路.

4.2.2强化行政调控,落实涉农企业环保责任针对企业实施行政调控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对于企业的监督.具体做法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做一个科学的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公开透明的展示给公众.在经济圈中,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从农民的土地中获取生产资源,又在利益提升的过程当中破坏者资源,因此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列当中.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政府要强化行政调控,对企业做出详细明确的引导,并对其奖惩及限度做出明确的规定,直至企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村庄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

4.2.3构建绿色经济模式,实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可以有倾向性的选择可以进入农村的企业,随着村庄环境的恶化,各地区对于企业的加入也开始有所限制,而一些聪明的企业则会在村庄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发现绿色商机,综合调查的结果,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一种绿色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如全天候监控无毒无害的绿色蔬菜,或者是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同时,又有效的对村庄环境进行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