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商超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商超盈利模式

第1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商誉主要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兼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誉)称为“外购商誉”,对后者(即未发生企业合并活动前企业自身创造的商誉)称为“自创商誉”。有人认为,既然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就应确认自创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不符合会计上的一致性原则。那么,到底应不应确认自创商誉?如果确认,应如何确认?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是什么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商誉的本质。然而,据笔者观察,对商誉本质认识的流行观点是不恰当的,这也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主要原因。

一、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

我们首先对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做一简要的概括和,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出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根据中外财务会计实务,我们可以对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特点做如下概括:(1)主要目标是对外传输会计信息;(2)必须遵循统一的财务会计规范;(3)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4)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5)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并由此盈亏;(6)以成本(交换价格)为主要计量属性;(7)反映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或其他事项。

其中第四个特点是指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商品的选择,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相当容易地被用来提供综合性的信息——财务信息。假定币值不变是为了省略繁琐的币值换算;如果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币值不变假定不再符合实际,建立在该假定之上的会计程序和就难以有效运用了。货币计量在给财务会计带来方便和表现出优势的同时,也给予财务会计很难克服的局限性,比如企业中的许多无形资源项目(或其反面,我们可姑且称为负无形资源)未能得到确认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原因之一就是很难用货币计量(确切地说,这些项目如用货币计量很难符合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这样的例子有人力资源、市场份额和客户关系、品牌、研究与开发等等。我们认为,这些由于货币计量的局限性未能计量的无形资源项目(或负无形资源)在企业兼并时被表现出来,它们就是外购商誉。因此我们说,外购商誉是财务会计局限性的反映。

二、商誉的本质

从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这一论点出发,我们可以对商誉的本质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于商誉本质,目前有如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超额收益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即预期的超额盈利按一定贴现率贴现的现值。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两教授认为:商誉“实际上是预计超额盈利能力——预计净收益超过有形资产按正常报酬率所获得的收益的数额,即贴现值。”超额收益观比较流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注册会计师用书中对商誉的定义均采用了超额收益观。我们认为超额收益观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

(1)尽管商誉具有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但其他无形资产也具备这一特点,即使有形资产,若运用得当,同样可以获得超出正常报酬率的超额盈利能力。所以超额收益观使商誉的范围人为地扩大了,以此为依据对商誉进行计量还会造成资产的重复计量。

(2)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计量商誉,使商誉的计量属性与其他资产尤其是其他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失去了一致性。若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计量商誉,那么人们会问:为什么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性质相同而采用的计量属性不同呢?尽管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最能体现资产的本质——未来经济利益,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却不是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计量资产的,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是通过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得到反映的。为什么这样呢?除了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外,还有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原因。会计分期要求按照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包括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如果所有资产均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计量的话,那么企业盈亏的确定就不是采用收入费用相配比的方式了。

2、剩余价值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持此观点者甚至不把商誉作为资产,而是作为一个“总计价账户”。剩余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1)它实质是外购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且这种计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2)按这种方法计量的外购商誉,受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双方谈判技巧等因素的。

(3)这一观点反映了商誉的现象,但未能揭示商誉的本质。

3、无形资源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例如专有技术和诀窍、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声誉、卓越的管理队伍等等。Rey.S Gynther认为:“所以有商誉存在是由于资产代表的不仅是列示出来的有形资产。像‘特殊技能和知识’、‘极强的管理能力’、‘垄断的地位’、‘良好的和企业关系’、‘好名称和好声望’、‘有利的形势’、‘优秀的雇员’、‘贸易名称和已建立起来的顾客’等都是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就是商誉的价值。”我们认为,无形资源观说明了商誉产生的源泉。

上述三种观点反映了商誉的不同侧面,都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一步认识商誉:

1、商誉是在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即各种无形资源,构成了企业的商誉,这种商誉我们称为商业商誉。

2、商业商誉中的一部分,在现行财务模式下,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商业商誉中的另一部分,即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我们在商誉的确认、计量中讨论的商誉概念,我们称之为会计商誉。可见,会计商誉和商业商誉并非完全一致,会计商誉比商业商誉的外延小。

3、会计商誉在企业兼并时表现出来,表现为外购商誉;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

4、在没有企业兼并活动时,相对于外购商誉概念,会计商誉被视为自创(会计)商誉。

三、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表内直接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是不现实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知识的,各类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日益活跃的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外购商誉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在这种形势下,要求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的呼声日益高涨。

中外较流行的观点是:以超额收益观为依据,将未来若干年企业持续获得的超额利润以预计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其贴现值作为自创商誉。我们认为这种存在明显的缺陷,理由是:

1、超额收益观使商誉的范围人为地扩大了,以此为依据对商誉进行计量会造成资产的重复计量。

2、通过前述论证可知,会计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也就是说,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会计商誉的存在,如果对会计商誉进行确认的话,那么首先应确认的是无形资产,而不是会计商誉本身。

3、未来年度超额利润和贴现率的预测,主观性太强,难以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当前可行的做法是:对自创商誉用间接法进行评估,并在表外揭示

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塑新的财务会计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期的探索和完善。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做法是用间接法计量商誉,但必须在表外揭示。

用间接法计量自创商誉的依据是商誉的无形资源观。具体方法是:先评估企业总体价值,然后以企业总体价值减去账面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差额即为(自创)商誉。企业总体价值在经济意义上应等于未来盈利的现值,所以未来盈利的预测和贴现率的选择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未来盈利等于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乘以预计的报酬率。预计报酬率通常根据企业过去的盈利情况。通过对企业过去若干年盈利情况的分析,剔除其中偶然性因素的,结合现在和将来可能影响盈利的因素,即可确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实际可能达到的盈利水平。由于商誉带来的未来盈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选择的贴现率通常应高于正常的投资报酬率。贴现期的估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未来盈利的主观判断、企业过去盈利的稳定性、行业风险程度等因素。

如果企业是上市公司,可以股票价值代替企业总价值。因为股票市价从总体上反映了全体股票投资者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股票的市价总额近似地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价值。但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里,股票市价不宜作为企业总价值。

五、关于负商誉

会计商誉在企业兼并活动中表现出来。当购买成本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被作为(外购)商誉确认和计量;当购买成本低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相对于商誉而言被称为“负商誉”。负商誉和商誉有相反的性质和特征,它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未能计量的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于一般水平。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是各国会计界颇有争议的。在世界范围内,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入各期收益;二是将其按比例调减长期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若不够抵减时,剩余部分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销为收益;三是将负商誉确认为资本公积。

第2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1相关概述

1.1进出口企业

进出口企业俗称外贸公司,比起其他型的企业公司,进出口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是专门从事进出口业务或进出口业务的公司。他们可以自营经营范围之内的产品,也可以其他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或个人进口和出口营业范围内的产品。只需要收取相应费用。

1.2 B/S电子商务系统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

1.3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又叫商业模式。公司盈利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公司是靠什么来赚钱的。即公司利润产生的行业、产品和利润结构是什么。它可以用来解释公司的销售收入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又需要支出哪些成本和费用。

2进出口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缺陷

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居多,整体呈现“散、乱、差”的状况,良莠不齐。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进出口企业生存空间日益狭窄。部分进出口企业违规操作、重复质押、借资投机,最终导致爆仓事件频发,“信用危机”阴云不散。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单一进出口企业转型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进出口企业再不转型,走下去只有死路。

进出口企业产能过剩严重,过剩经济下必须要求物流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网络化程度都要高,能够快速调动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产品、服务全覆盖,打造一站式服务的进出口企业物流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进出口企业亟待建立B/S电子商务系统盈利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进出口企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成为营销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和渠道,电子商务与传统进出口企业经营模式的对接,成为了撬动企业发展和飞跃的一个重要支点。传统进出口企业进军电子商务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新的驱动力。

目前,大部分的进出口大型企业都已经实现了盈利模式的转变,与商超渠道相比,中粮集团电子商务“我买网”就是一个网上食品超市,不但卖中粮自有品牌的产品,也其它优选的产品。作为以央企集团为背景的B2C网站,中粮集团“我买网”无论在企业声誉、产品品质、产品储存、专业物流和售后保障体系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我买网”的建立对于中粮集团来说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我买网“B2C业务”并不仅仅是中粮自己开设一个网站来销售自有的系列产品,而是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来销售各种品牌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买网’就是一个纯粹的电子商务零售企业。中粮“我买网”的实质相当于打造一个网上的“食品专业大卖场”,其运营的内涵中就是一个电子商务+零售的概念,而并非一种渠道那样简单。

4进出口企业建立B/S电子商务系统盈利模式的措施

目前阶段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试运行,需要从人才培养、企业培养、监管政策优待等方面提升服务管理及盈利模式。

(1)急需培养综合型人才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晚,电子商务整体起步较晚,基础也稍弱。跨境电商还面临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一个通病:人才缺乏。关于企业的电子商务培训,全国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很多企业不知道如何用电子商务,甚至有企业觉得自己有网站就是电子商务了。可以说,现在是电商平台发展得比企业快,在与企业对接的成效上有差距。而跨境电子商务需要的交叉型人才,不仅要懂外贸,还要懂电子商务。这方面人才缺口非常大。

(2)加大培育大批对外贸易电商企业

只有企业聚合,才能产生规模效应。不少做电子商务的企业,缺乏做外贸的眼光和魄力。因此,还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加以引导,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加以支持。扶持使用电子商务从事跨境交易的企业发展。

(3)监管要对接市场需求

现今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给世界贸易交流带来了方便。外贸小单批发、跨国在线零售等模式和构想层出不穷。跨境电子商务模式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化演变,让我们看到不少值得期待的新亮点。但在不少做国际贸易的人士看来,目前的监管政策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3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根据南方经济医药研究所的数据表明,去年上半年全国医药商业企业的亏损面为35%。形势十分严峻。

有人说,发生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这些商业企业的网点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所致;也有人说这是目前连锁药店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所致;还有人说这是药价不断下滑、招标购药等因素造成获利能力下降所致。

有人认为是各种经营成本:仓储、配送、管理、场租、人工等费用过高。

有人认为是平价药品超市的超低价位竞争。

有人认为是国家政策:药品连续八次降价、药店及连锁药店的准入堡垒解除与条件放松。

当然这些原因并没有错,但从更深的层次看,这些只不过是现象而已,竞争的关键是盈利模式。那么连锁药店的盈利模式又有哪些呢?

目前在中国,连锁药店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高毛利低流量低成本模式。

据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调查显示,国内的传统药店原来垄断经营执照时可保持40%的毛利率,但垄断被打破后,毛利率已降至20%左右。传统药店连锁药店较少有无执业药师、职业经理人、高素质的店长和市场开拓人员,基本上是坐商。

目前不少连锁药店就是靠这一模式盈利的,降价潮的多次涌动,平价药品超市的杀入,市场竞争的选择,使这种盈利模式越来越难,不少连锁药店已经到了微利边缘甚至亏损。

第二:低价低毛利,高流量模式。

流量高,销售额就高从而通过快速周转提高资产回报率。目前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平价药房,就是靠这种盈利模式来赢利的,并且迅速胜出。

那问题就产生了,高毛利模式不怎么起作用了,平价药房卖得不错,那连锁药店只能走平价路线了吗?

当然不是。在解释其他出路之前,先说明一下平价药房面临的危机。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消费者去平价药房最主要购买的产品是备用药和老年人常用药。一旦平价药房开业超过三个月,备用药购买比例将不断下降,或者老年人行动不便时,此时的平价药房若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眼球,经营也会遇到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药品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每日生活必需品,因此降价并不能产生持久性的高周转。大部分药品没有价格需求弹性或弹性很小,因此降价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使需求量扩大。换句话讲,低价高流量的模式对经营药品的零售商业-药店来说并非最佳选择。

那对于连锁药店来说,采取何种盈利模式,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盈利模式只要能适合企业发展现状,只要能够增加盈利,就是"好样的"。但采用与平价药品超市一样的价格竞争肯定是死路一条。

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从根本上说,只有三个出路,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销售额,三是提高获利水平。

因此,笔者对根据中国连锁药店的分析,目前最适合中国连锁药店的盈利模式是高产品利润盈利模式,因为任何药品商业企业都能够适用。

主推高利润产品,才能提高利润

如果你对中国药品营销环境了解深透的话,高利润产品机会大把。中国有6000家药品生产企业,药价高主要是指外资企业的药品和新特药、炒作的药品上,且药价高主要是高在流通环节上。广大的普药(也叫大路品种)对于厂家和渠道各个环节几乎都是微利。价格低到保本甚至亏损。中国药品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普药竞争白热化、模仿跟进品种白热化、替代品多得不计其数。比如板兰根有上千家有批准文号,六味地黄丸有几百家有批准文号。不同厂家由于原料、地域、人力成本的差异,价格相差很大。

于是在同类产品中主推高利润产品模式就出台了。在所有的药品品类中,各自选择该品类中的一个到两个差价空间大、利润水平高的产品,在自己的连锁门店中,由店员强力主推或者以制度要求店员必须首推。提高单位营业额的利润水平就是主推高毛利率产品模式。

比如我不卖脑白金,但我可以找一个褪黑素产品替代它,其进货价比脑白金便宜多了,利润自然高了。销售泰诺毛利率太低了,与泰诺相同成分的日理达,作为新品牌的感冒解热镇痛药由于知名度不太高,供货价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毛利率就可以很高。

要采用这种方式去提高盈利,在操作方法上有以下一些注意点:

一、利润点:盈利产品组合模式:

1、保证产品品种齐全与产品质量

主推产品质量无论如何要保证,最好由药师根据处方来鉴定该产品的疗效如何,并经过一定的分析论证,进店前经过质检部门分析,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店的名誉负责。有些连锁店只要是产品利润高就推,甚至允许驻店促销,出了事有厂家负责,可是你店的名誉也要受损啊!在质量保证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

品类齐全原则:不同种疾病药品要齐全。

中西药齐全原则:治疗不同种疾病中西药皆有。

剂型规格齐全原则。

有限选择的原则:每类主推产品给消费者1-2个选择。

疗效第一的原则。严格把关质量和疗效。保证回头客。

2、改变思维模式,变被动从医药公司调货为主动自己寻求

从医药公司调货,有时虽然可以不支付现金,但是利润水平大大降低,畅销产品不盈利已经是普遍现象了。这就要求连锁药店自己直接寻求高利润产品,具体思路如下:主推高毛利率产品必须自己有强大的采购功能或者是有一群现款进货的个体供货商为你供货。

3、精心挑选高利润品类产品中的1-2个。

选择主推产品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条:

思路一:找完全竞争的品种来主推。由于是完全竞争品种谁也不去主推,反过来就是没有竞争。

思路二:找竞争不激烈的品种来主推,找偏门品种、独家品种、全新剂型来主推。避开竞争。

思路三:找新特药和高端产品、进口产品来主推。

思路四:寻找价格高,价差大的保健食品来主推。

思路五:独家品种作为主推。

思路六:找知名品牌的替代品来主推。

4、选择不同品类的原则:

首先要盘点自己的产品结构,对于自己产品结构中没有的产品,马上寻找主推品种,对于品类不齐全的马上补足,同时要注意产品的流行周期,选取最近可能流行的品种主推。一般地说,100平米的药店,能经营的品种也就2000个左右,因此品种齐全并不是说同一产品可选择性越多越好,一般一个品类的一个剂型的产品,给消费者1-2个选择足矣。产品结构中确定思路是:如果为了引客上门,则可以用一个知名畅销品种加上两个你的主推产品。须知你的品种再多,也多不过大型平价药品超市。

二、利润杠杆打造--运作执行是关键

1、成立开拓型主推品种采购部,采购产品的质量、价格、销路与采购人员绩效奖励直接挂钩。   成立专门的主推品种采购部,其任务就是专门在全国各地各个厂家中挑选价格差特大的品种,从厂家直接现金采购,或者由商供货。

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全国各级各类药品交易会。

全国各大药市。

全国各大药品物流公司:九州通、双鹤等。

直接向厂家采购。

医药平面媒体采购。

医药招商网站。

各地个体商:可以占用其资金。

2、主推利润水平的界定

业内已经形成行规,现款方式的品种,购进的扣率在批发价的30%以内,即三零扣。如果是直接从厂家现款买的,则按照零售价出售,或者零售价的80%出售,你的产品利润水平都会远远高于从医药商业公司调货来零售的利润水平。你的毛利率就有50%以上。

3、商业联合采购,或者商商联合采购。

如果你的流动资金不是很充分,这一模式就难以实施,或者你的门店少,规模小,此法也较难实施,这时你可以降低扣率到50%,让商帮你出钱采购,可以几家连锁药店联合采购,互通有无,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这一做法,成立采购联盟,以对抗平价药品超市。

4、保证主推的内部管理措施

这一模式要有效推行,还要注意连锁药店内部的管理机制。以保证采购回来的高毛利率产品能顺利卖出,原因是利润高的产品都是知名度低的产品,和不是畅销的产品,卖出去是有一定难度的。靠以下制度和措施,就能顺利出售。

店面系列主推产品主推制度。

对内部店员定期进行主推品种制度化教育。主推产品销售指标量化,每店、每柜、每人都定下相应主推产品销售指标。订立任务指标,完不成的给予 不同档次的处罚办法。

保证在自己的门店的货柜或者货架上,陈列在最佳位置上,同时主推产品价格抱歉作特殊标记,便于店员认识。

系列主推产品主推激励制度

主推产品利益与店员挂钩,一般主推产品店员提成高于其他品种,达到6-10%,具体每个产品按照进货价格和所有自己的主推产品的整体利润水平确定,给店员的提成兑现一定要及时且足量给出。否则店员会对这一法逆反。对于完不成主推指标的营业员则给予适当处罚。

主推产品优先配送制度

主推的产品一定要优先及时配送,保证不断货,不脱销。陈列位置高度、陈列面最佳。

主推产品推广方法培训制度

设立专门的产品经理或者产品培训专员,最好是医学或者药学专业毕业,编写《主推产品手册》:主推产品的详细介绍,建立主推产品方法。

对产品知识从病理、药理、消费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找出销售说辞,定期对店员进行主推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活动,并进行考核,以保证店员了解产品和会卖这些主推产品。

三、用营销策划提高连锁药店营业额

积极主动开拓市场,抢夺定位准确的顾客。扩大商圈和上门服务。

与媒体联合举办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大力开展广告功势。

与厂家、个体商联合开展促销活动。

举办系列的促销活动。

把单体店定位成特色店、专科店。

盈利模式越清晰、执行得越好,利润越多

日本的"Mat-sumoto Kiyoshi"是日本第一家以连锁药店为经营业态的上市公司(1999年8月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年销售额平均每年有14%的速度增长,同时由于其利润水平稳定,所以每年的利润同样能有14%的增长。

而它采用的主要盈利模式正是百货集客,高利润药品盈利的模式。

第4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报业联合网 数字报纸 广告 平台 销售

报纸因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夕阳产业”,传统纸媒能否与数字化的今天接轨成为了其是否尚具生命力的标志。根据《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0年,报网融合态势进一步加强,很多报纸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汉王合作力推数字阅读;《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日报》等报纸针对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开发了客户端阅读软件。①在报纸“试水”网络的各种手段中,“数字报纸”成为各家纸媒与网络“联姻”的必然选择。

“数字报纸”是报纸将内容进行网络化传播最直接的手段,然而又是“鸡肋味”最浓的手段。绝大多数报纸只是将新媒体作为渠道而不是盈利渠道,虽然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全国首份付费的数字报纸,但对报纸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的盈利模式依旧是“水月镜花”,尚未成熟。因此,“报人的热情与数字报业发展的尴尬境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多数数字报纸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境地”。②

本文以数字报纸的盈利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从广告盈利、平台盈利、销售盈利这三个维度探讨“报业联合网”如何通过搭建“新闻超市”而形成数字报纸的“合围”之势,以此对数字报纸的现实处境进行商业化“突围”。

一、数字报纸的盈利环境

数字报纸的盈利环境始终迎不来“春天”,难以形成付费阅读机制是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都关注过。尹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大众化报纸没有差异性等问题使中国的数字报纸收费机制没有市场。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营运总监李宇西认为新闻同质化、网民不习惯二次付费以及受众的阅读习惯是报纸电子版付费阅读暂行不通的三个因由。④总体说来,受制于网络环境、新闻同质化、受众习惯这“三座大山”压制的数字报纸产业很难效仿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纸,以付费阅读作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数字报纸就没有出路呢?数字报纸是内容提供商,“售卖内容”以及受众的“二次注意力”是传统报业的盈利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内容”与“受众的注意力”依旧是报纸盈利的本钱,只不过当“报纸”成为“数字报纸”后,寻找到更加符合互联网价值规律的售卖手段成为数字报纸盈利模式形成的关键。例如,“售卖内容”是传统的B2C模式,报纸如何通过搭建平台使其成为B2B――B2C模式,从而在B2B的过程中分一杯羹;数字报纸如何通过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从而扩大产业链等问题都值得思考。

本文提出的“报业联合网”模式摆脱了“付费阅读”的路径,以“免费的新闻超市”作为基点,从平台、广告以及销售三个维度探讨数字报纸的盈利模式问题。

二、“报业联合网”模式解析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出的新书《免费:商业的未来》里面提到一个观点:“由于信息的充裕和商品化,信息的免费将是必然的。”⑤尤其是对于报纸这种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悄然被“渠道为王”所代替。笔者认为,对于数字报纸盈利模式的思考应该跳出“售卖内容”的框架,而是以“内容”为依托,搭建一个多渠道的售卖受众“二次注意力”的平台,同时,通过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来扩大自身的产业链。笔者将“报业联合网”模式绘制如图1所示。

对用户来说,“报业联合网”是一个免费信息平台,它尽可能多地包罗全国各地的数字报纸,发挥“集群效应”,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受众注册成为“报业联合网”的用户后,读者即可享受“我的报纸”这一个性化服务。“我的报纸”是一个由“宏内容”转换成“微内容”的过程,完全由受众自主操作。例如一位武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免费订阅《人民日报》的时政版、《南方周末》的评论版、《楚天都市报》的本埠新闻和《上海壹周》的娱乐新闻构成一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报纸。正是基于此,笔者将这一平台定义为“新闻超市”。依托互联网技术,琳琅满目的信息跨域地域疆界的限制集于“报业联合网”这一平台,在这个“新闻超市”里,人人都是“主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品位来自主操控这一免费的信息平台。

当“新闻超市”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形成后,“报业联合网”就可以通广告、平台与销售这三种渠道售卖受众的“二次注意力”。从横向来看,在“报业联合网”搭建的平台上投放广告是较为传统的盈利方式,除此以外,“报业联合网”可以通过利用数字报纸集群形成的强大支持与门户网站竞争,成为搜索引擎的内容提供商,也可以和社交网站(SNS)、微博等合作扩大自己的B2B渠道。从纵向来看,将“我的报纸”这一个性化服务以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形式售卖给手机用户,使其成为付费的手机应用程序也是报纸延伸其产业链的有效手段。总之,围绕“新闻超市”这一平台,基于免费的内容提供,“报业联合网”可以从横纵两个方向以广告、平台、销售作为自身的三大支撑,达到盈利的目的。

三“三驾马车”拉动“报业联合网”的“破冰之旅”

根据CTR的2010年第四季度媒介受众调研报告,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相当多元化(见表1)。其中涉及到报纸的三种组合中,连带PC网与报纸的人数比例为10.6%,已经超过单纯的电视+报纸模式。而通过使用移动网即手机用户获取信息的人数比例为6.1%,“报业联合网”将报纸、PC网与手机用户“三位一体”地连接到一起,可以为传统报纸争取到额外16.省略/jingji/yaowen/201103/

t20110328_507833331.省略/jingji/yaowen/201103/

t20110328_507833331.html

⑦Jennifer D. Greer:New ways of connecting with readers: How community newspapers are using Facebook, Twitter and other tools to deliver the news,grassroots editor,2010

第5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随着佣金率的大幅下降,经纪业务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正逐步减弱。从2010年开始,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证券公司向重资产模式的转变。2010年至今,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增加了近116倍,使得证券公司对资本金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2014年以来,多家证券公司公布了再融资计划。

券商一季报相继公布,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券商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究竟如何?

不少投资者仍然将券商股作为纯粹的周期股看待,而对其业绩的成长性抱有较大的怀疑。但从整体上看,未来2-3 年券商业绩稳定增长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一方面是融资融券等加杠杆业务的稳步开展;另一方面是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销售、做市等创新业务的较大发展空间,此外,IPO再次开闸也将使得投行及创投业务收入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

券商ROE和PB的关系

美国证券行业经历了中国证券行业类似的转型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证券行业也是轻资产的盈利模式,其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在70%左右,自佣金率放开以后,由于资产证券化、衍生品的大发展,美国证券行业逐步转向重资产的盈利模式,即以资本中介业务占主导的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经纪、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占比从70%下降至30%;另一方面,杠杆水平不断提升。

在1970-2010年之间,美国证券行业的ROE水平最高为30%,中枢水平为15%-20%。美国证券行业的龙头公司高盛除在上市之初ROE在30%以上,之后的15年ROE均在30%以内,ROE中枢水平在15%-20%。金融危机之后ROE水平在10%左右。

美国证券行业的另一巨头摩根士丹利的ROE自上市以来也在30%以内,过去18年ROE的均值在10%-15%之间。

高盛的PB估值水平与其ROE水平高度相关,在上市之初ROE较高,PB最高达3.5倍,之后随着ROE不断下降而下降,在金融危机之后下降至1倍以下,当前在1倍左右。金融危机之前估值水平集中在2-2.5倍PB,金融危机之后集中在1-1.5倍PB。

摩根士丹利的PB估值水平最高值为4倍,金融危机之前的中枢为2-2.5倍PB,金融危机之后为1倍PB左右。

从盈利模式的角度看,未来证券行业转型的方向与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类似,即通过增加杠杆,赚取利差,发展资本中介的业务,银行业的杠杆水平一直在15倍以上。过去十年银行业务的ROE水平在20%左右,最高30%。

上市银行的历史最高PB估值水平为2007年的6-7倍,在2005-2013年,银行业迎来高速增长的10年,行业总资产规模从40万亿元增加至150万亿元,行业净利润从2500亿元增加至1.74万亿元。在如此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并且在2007年超级大牛市下,银行业的最高估值水平达到6-7倍PB。

显而易见,即使未来证券行业转型为重资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其ROE水平仍会相对稳定,且有上限中枢水平均在15%-20%;而且,维持高ROE水平需要高杠杆,这样又将面临资产质量的问题。

从商业模式与估值的角度看,在不考虑资产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如果一个行业未来10年ROE水平维持在15%-20%,其合理的PB估值水平在2.2-2.5倍左右。由于重资产模式需要维持较高的杠杆水平,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很容易出现资产质量问题,此时PB估值会急剧下降,甚至降于1倍以下。

2010年之前,券商股为轻资产的盈利模式,当市场较好的时候,交易额大幅增加,券商在几乎不需要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将市场对交易额大增的需求承接下来,从而导致行业的ROE大幅提升。在这种模式下,行业的ROE几乎没有上限,一个极端的案例是,2007年证券行业的ROE曾达到100%左右。这种模式类似于当前的传媒和手游的盈利模式,因此PB估值很高。此时就是所谓的“牛市买券商”,弹性大,从操作上就是市场大涨之后追涨券商即可。

在2012-2014年,证券行业由轻资产的盈利模式逐步转型为重资产的盈利模式,然而由于受到净资本监管体系和负债渠道的限制,导致行业的有效杠杆上限仅为3倍左右,这样ROE上限仅为10%-11%,因此,在2012-2014年,600多个交易日中,75%的交易日券商指数在上下10%的区间波动,弹性很小。

这段时间券商股就是“高抛低吸”: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券商股会跌到1.2倍PB,这就是底部(因为券商的杠杆低,资产质量很实在,因此即使清算仍能收回1倍净资产的现金,另外,经纪、投行等轻资产业务不需要消耗资金就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因此1.2倍是底部);涨到2倍PB卖出,这就是高点(因为券商的杠杆上限为3倍,ROE上限为10%-11%,很难支持更高的PB估值)。

2014年之后,净资本监管体系和负债渠道有所放松,券商杠杆空间逐渐打开,从而打开ROE的上行空间,股价弹性增强。但由于其模式仍在重资产的模式之下,ROE仍然如同国际投行和银行一样,存在上限,因此估值也存在上限。

对于券商的盈利模式而言,其合理的PB估值水平为2.2-2.5倍,2014年11月,券商股领涨市场,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大部分券商涨幅在150%以上。原因何在?

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当时券商股整体PB为2倍左右,大券商估值水平仅为1.4-1.6倍,严重低估。当时市场大家都期盼大牛市,又都害怕错过大牛市,但由于经济下滑趋势仍在,改革尚不明朗,一时间缺乏可以买入的品种,券商改革方向明确,且确定性受益于大牛市,这时资金全部堆积在券商股,导致其超涨。

在券商股的带动下,市场出现板块轮动,日交易额首次出现1.2万亿元,过去三年市场日均仅为2000亿元,这给投资者很大的心理冲击,因此,券商股会出现很大的行情。

从结构性的资金短缺到过剩

近两年,证券公司相继开展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和股权质押回购等资本中介业务,此类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证券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加大,因此,近几年证券公司杠杆水平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末,证券行业剔除客户保证金后的杠杆水平达3.14倍。

由于目前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均有上限,因此,证券公司杠杆倍数也受到限制。根据申万宏源的测算,在当前的限制下,把当前所有债务融资工具都用满的情况下,证券公司能够融到的负债上限为净资产的2.5倍左右,即对应的有效杠杆的上限为3.5倍。

2014年年报显示,大型证券公司的杠杆水平已接近有效杠杆上限,因此,短期内证券公司可能面临结构性资金短缺的情况。长期来看,证券行业将从结构性资金短缺转化为结构性资金“过剩”。但资金需求类的业务不会无限地增长下去,而是有一定的需求空间,初步估计,这类业务的规模总体在3.8万亿-5.1万亿元之间。

按照国际经验,融资融券余额市值占比应在3%-4%的区间内,在目前A股总市值52万亿元左右的水平下,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区间应为1.5万亿-2万亿元。从日本、中国台湾等的际经验来看,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余额在未来一段时间或许都处于成长初期,该业务后续的增长点包括国人较强的赌性、融资融券标的的进一步扩容、融资融券业务门槛的进一步下降等。券商目前的资本足够支持该业务达到万亿元以上的级别,同时该业务未来对券商营业收入的贡献有望达到30%的量级。

股票质押融资是继融资融券业务之后券商又一重要的资本中介业务,由于股票质押融入的资金没有使用限制,证券公司在做此项业务方面,无论是在利率价格、放款速度和折扣率方面,均比银行的股票质押信贷、信托的股票质押式信托要有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银行和信托的股票质押业务预计有5000亿元,未来几年股票质押融资的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10000亿元。

新三板做市商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一项创新业务。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为2162家,总市值为5829亿元,估计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将达到8000-10000家,市值将达到2.5万亿元,若其中15%的挂牌公司选择做市,规模大约在3500亿元左右,因此,新三板做市商业务未来的需求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左右。

目前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包括股票、债券、现金业务等)的规模大约在3000亿-3500亿元,估计未来三年有望达到5500亿元。2013年底直投规模接近400亿元,且过去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左右,估计未来三年可能达到1500亿元,因此,大自营业务整体规模有望达到7000亿元。

2月9日,上证50 ETF期权推出,未来推出股指期权、其他ETF期权乃至个股期权已是大势所趋,这将进一步打开券商衍生品业务的发展空间。目前券商主要在自营和做市两方面从事衍生品业务,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消耗在标的资产和保证金上。由于衍生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规模不会很大,但未来几年规模会增长很快,券商对资金的需求也会加大,预计未来衍生品业务的资金需求为5000亿-10000亿元。

截至2015年2月底,证券行业净资产已经达到9800亿元,2015年还有多家上市券商启动再融资计划,除此之外,一些非上市券商也积极准备上市,也就是说,证券行业的净资产规模将会快速增长,这样不仅能够摊薄目前较高的杠杆倍数,也能为证券公司的债务融资带来更多空间。

收益凭证亟须放开

目前证券公司的负债渠道包括短期融资券、公司债、次级债、收益凭证、转融资、融资融券收益权转让以及融出资金资产证券化。这些负债渠道中,每一项均有或多或少的限制。

首先看短期融资券,根据《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规定,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最长期限不得超过91天,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实行余额管理,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不超过净资本的60%。

再看公司债,根据《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和《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证券公司发行公司债最低期限为1年,可以公开发行,也可以定向发行给合格投资者,其中定向发行需要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而且证券公司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得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还有短期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债是指证券公司以短期融资为目的,约定在一年(含)以内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证券公司可以在沪深交易所和报价系统发行和转让短期公司债,投资者不得超过200人。证券公司短期债实行余额管理,不得超过净资本的60%。

发行次级债的条件也很多,根据《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规定,证券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分为两种,长期次级债和短期次级债:短期次级债是期限在3个月以上(含3 个月)、1年以下(含1年)的次级债,而且不可以计入净资本;长期次级债是期限在1年以上的次级债,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到期期限在3、2、1年以上的,原则上分别按100%、70%、50%的比例计入净资本,但计入净资本的数额不得超过净资本(不含长期次级债累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的50%。证券公司发行次级债只能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每期机构投资者不得超过200人。

最后来看收益凭证,收益凭证是指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挂钩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债权、信用、基金、利率、汇率、指数、期货及基础商品。根据《证券公司开展收益凭证业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规定:证券公司发行的收益凭证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投资者不超过200人;收益凭证可以在柜台市场或报价系统发行和转让收益凭证,如果在柜台市场发行,单个投资者的资金数额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如果在报价系统发行,单个投资者的资金数额由市场监测中心规定;收益凭证的发行余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净资本的60%。

按照国外经验,证券公司做大做强需要高杠杆经营,在现有的负债工具中,我们推测收益凭证的限制会被放开。与其他负债工具相比,收益凭证更能体现证券公司金融属性,也更具有想象空间。

一方面,收益凭证兼具融资工具与金融产品的双重属性,期限、规模灵活,既可以是本金保障型又可以是非本金保障型,同时证券公司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上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期限需求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收益凭证限制放开打开了证券公司加杠杆的空间,使得证券公司能够像银行、保险公司一样高负债经营,步入高速发展期。

第6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盈利模式;规模效应;信息化;智能化;网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04-2

一、引言

截止2008年,外商投资零售业企业零售额已经达到2499.9741亿元、门店总数14713个,分别占我国全部零售业零售额的17.40%、店铺数量的8.73%。在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部分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却因经营管理水平有限、服务意识淡薄、盈利空间压缩严重等问题宣布破产倒闭或者退出局部市场,这点在长春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荣德超市1999年12月开业时会员最多达31万人,在2004年2月却出现了数百供货商连夜撤货的混乱局面,不久宣布倒闭;长春最强大的本土民营企业――恒客隆也未能幸免于难,其布局在重庆路商圈的门店由于难以抵御沃尔玛强有力的挑战不得不关闭。

没有盈利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只有树立了保证稳定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基业长青。因此对于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盈利模式研究存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长春市零售业环境分析

长春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2008年长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6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5.7亿元,均在2001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同时,长春地区的总人口也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2008年全市人口达到752.5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近50万人,相当于再造了一座中国小城市。巨大的经济总量背后是巨大的商机。伴随长春地区经济的发展及人均GDP的增长,长春市居民对于零售店铺,特别是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需求将会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以长春市和上海市作比:长春市2008年全市人口752.5万人,零售门店862个,营业面积742095平方米;上海市2008年全市人口1700多万人,零售门店16913个,营业面积7298244平方米。经计算可得长春市万人零售门店数为1.146个,万人拥有营业面积数为986.17平方米;上海市万人零售门店数为9.95个,万人拥有营业面积数为4293.08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万人零售门店数,还是万人拥有营业面积数长春市都远远落后于上海市,由此说明长春零售市场的饱和度较低,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1.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普遍规模小、实力弱

相对于沃尔玛、家乐福雄厚的资本实力、巨大的规模效应,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可谓小巫见大巫。例如,沃尔玛1997年的销售额就相当我国当年全年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对中国任何一家连锁超级市场都是不可想象的。总体而言,虽然长春市场出现了几家本土的大型连锁超级市场,比如恒客隆和欧亚,但零售市场的集中度还是较低,主体还是以中小零售商为主。规模小、实力弱决定了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在资本运营、降低成本方面都形成了先天的障碍。随着更多国际零售巨鳄进入市场开疆辟土,这块短板将带给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2.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低,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低

所谓领先一步就是领先一路。国际零售业巨头借助其母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系统及强大的研发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引领零售业市场的潮流。而时至今日长春大型连锁超级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主观、低效地运营公司的财务、采购、物流运输、营销等整体流程。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人工方式在运营管理上存在诸多弊端:(1)主观性较强、客观性弱,在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运营管理上因为经验主义的盛行,或者由于规模过大而造成人力难以完全掌控,都会产生主观性上的失误,偏离客观的轨道;(2)效率低,时效性差,例如沃尔玛总部本顿维尔对全球8000多家店铺信息的梳理只需要一个小时,而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对本来规模就不大的市场体系梳理所用时间是沃尔玛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不仅效率低,而且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盈利模式建立的建议

1.建立战略合作同盟,加快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形成适度的规模效应

规模小、实力弱是长春市大型连锁超级市场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对此必须解放思想、舍小求大,增强企业的外部公关能力,从两个方面增强规模效应:一个方面是,摒弃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单打独斗的局面,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及互利共赢,成立行业内的战略合作同盟,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统一体;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实力相对强大、内部领先的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资本运营能力,通过收购兼并,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并优化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在实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便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在对上游供应商的谈判中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和议价权。例如采取统一采购政策,加大进货量,从而降低进货成本。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规模效应将得到有效发挥,将辐射到物流运输环节,无论是建立共同的物流系统,还是借助第三方物流都会因规模而相应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2.增加企业信息化硬件建设投资,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零售商转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可以跳过原有的发展阶段,直接应用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运营管理企业,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定信念,并做好为支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采购相应硬件设施的准备,同时要做好克服信息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搭上时展的潮流,才能高效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7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正在兴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于条件,也给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和管理方式造成很大冲击,为了对该产业特性有进一步了解,必须对其发展与竞争环境进行观察和预测,了解其发展潜力,明确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一)电子商务含义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存在三种主流理论:(1)官方组织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在贸易活动中,实现各个交易环节的电子化。这种方式无需通过直接面谈完成交易,它集合了多种技术,主要包含获得数据、交换数据等。(2)温斯顿与卡拉科达教授认为可从多个角度解释电子商务概念,从业务流程上看,电子商务属于工作流程与业务交易自动化业务;从服务上看,它既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可满足企业需求,可通过对其进行管理,使产品质量得以改善,同时使其服务速度大大提升;从通信上而言,电子商务可经计算机网络、电话或其他手段,实现服务、产品、信息的传递;从在线角度上看,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提供了在线服务,它具有买卖信息与产品的能力。这种电子商务定义相对而言更加全面,也解释了电子商务在交易环节中所依赖的手段,明确了其服务目的和服务对象。(3)电子商务模型化定义。这一定义由美国的3名教授提出,他们对于电子商务有不同理解,具体如下:市场组成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主体、过程、产品。主体实际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卖家和买家,同时也包括中间商;产品就是指待交换的商品;市场组织与产品活动所指的就是产品交易过程。虽然人们对于电子商务有多种定义,但是他们也存在共同点,那就是电子商务通过使用电子技术,使商务活动形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它属于现代商业方法,有利于使服务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可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使传递速度也能够得到提升,便于降低企业成本。

(二)电子商务基础组成结构电子商务基础组成包括:(1)商业服务。如电子目录、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等。(2)网络技术。如移动网络、电信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增值网、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等。(3)信息传递。例如超文本传输、电子邮件、电子资料交换等。(4)多媒体。如万维网、JAVA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等。(5)接口。如与用户的接口、数据库接口等。

(三)电子商务特征电子商务发展同传统商务模式不同,它有着自己的特征:(1)数字化特征。电子商务的运作时,其商务信息的存储、传递均表现为数字化,数字化有利于使其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控制企业成本。同时在网络经济中,其发展规律也不同于传统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如果产品产量增加,其成本基本不会产生太大波动,而在以往的经济中,产量增加后,其成本也会相应增加。(2)全天候服务。电子商务不需要占用具体空间,可24小时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以往的商务交易往往需要实体店面,并且交易也会受到时间限制,无法做到24小时服务。另外,电子商务可通过使用电子工具,将个体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以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C2C、B2C、B2B。正因其不受时空限制,才使得个体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便于双方互动。双方互动增强后,可以让客户了解到电子商务的具体功能,也能够使其对电子商务企业更加信任。(3)信息传递具有高效性。电子商务可借助网络工具完成交易,这使得其在信息传递上更加快捷,实现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随着网络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商务交易活动也变得更加方便。从商务模式上看,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均为一种与服务、产品相关的运作机制,不过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以往的商务模式为实物交易,而电子商务交易客体与主体的交易过程处于虚拟状态,所有环节均不用直接当面进行,只需经互联网,即可实现网络交易。网络管理机构会接收到卖方申请的域名,域名经管理员通过后,卖方变可制作网络主页,并对产品信息进行组织,将其公布于网上,买方看到网上广告后,可以自身需求为依据,对产品进行选择,并将信息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手段,传递至卖家,通过建立这种互动关系,可在网上签订电子合同,最终进行电子支付。从信息流上而言,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卖方与买方可通过在网上签约、洽谈等,完成网上交易,通过利用高效信息传输,有利于确保网络信息的核对,可提升其透明度。

二、盈利模式概述

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生成过程、利润来源进行探求的一种方法,企业能够获得最佳利润,完全取决于其盈利模式建立的有效性。盈利模式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企业成败。在以往的商务交易中,就有盈利模式的存在,不过在工业时代中,企业盈利模式大多都比较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出现以后,盈利模式也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一)盈利模式含义盈利模式可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而言,它是指企业在参与经营活动的同时,建立的业务与商务结构,这种结构设置的目的就是盈利。商务结构是企业外部所需选择的与交易相关的方式、规模、内容、对象等内容;业务结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商务结构的需求,主要指企业的生产、产品研发、采购、管理等内容。商务结构可将企业资源分配效率反映出来,业务结构可将企业资源分配效益反映出来。从狭义上看,盈利模式就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方法和手段。

(二)企业盈利模式的基本结构企业盈利模式结构主要包括:(1)利润点。利润点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盈利的服务和产品,它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基本条件。对于好的利润点而言,它既要与市场需求相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让利源客户享有一定价值,这样才可确保为企业带来利润。(2)利润杠杆。利润杠杆就是指集团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从而提供服务、完成产品生产等活动,它是实现企业实现最大化利益的关键要素。(3)利润源。利润源指的就是目标市场,若企业想有较好的利润源,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还需深刻了解消费者行为,善于发现潜在利润源,或者能够创造新的利润源。(4)利润通道。利润通道就是指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渠道,它可将产品、信息、资金、服务等反映出来,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需要完成的一个环节。(5)利润屏障。利润屏障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竞争对手对自身企业经济利益进行掠夺。

三、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现状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在互联网出现后,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是货物交易与信息交流的媒介,目前涉及的交易范围非常广,且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电子商务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一)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因部分电子商务管理者对企业发展认识不足,在控制成本上仍然单纯过于注重其软件、硬件、分销、运输成本,而对于物流成本、对员工培训成本上还未能引起重视,这表明企业需要将其控制重点进行转移,管理者还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与隐性成本。

(二)盈利模式陈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仍然需要依靠收取会员费用、广告收入等获取利润,其盈利模式比较单调,且没有及时更新。依然还存在有些网站未能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且常常模仿他人的盈利模式结构,实际上,企业盈利模式的建立需要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若一味模仿他人的盈利模式,并不利于企业发展。在目前电子商务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必须要创新盈利模式,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未能充分发挥网站作用电子商务网站要想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遵循服务网站模式原则,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依赖感,对其服务感到满意,网站需要获取消费者信任。而从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上看,企业还没有使网站作用得到完全发挥,这给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四、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的评估方式

当企业对各个连接环节与组成部分进行决策时,首先要知道该选择哪种盈利模式,然后才能够做出相应决策。在分析竞争者盈利模式的同时,也要将其与自身企业盈利模式相互对比,明确哪种方式更能够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衡量盈利模式的盈利性盈利模式设置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盈利模式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盈利性水平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若企业现金流或收入与竞争对手相较明显要多,则表明该企业的盈利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评估企业是否能够获取利润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均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企业可将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若自身企业得分较高,则表明该盈利模式有效,可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衡量盈利模式结构的合理性单纯依靠预测盈利模式相关影响因素,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企业还需评价盈利模式结构是否合理,这有利于了解盈利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可首先将评估内容置于表格中,然后再对其进行评估,这样有利于提高评估的可靠性,了解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优势。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将突出企业独特性,并且对消费者需求与范围进行明确,了解界定的业务范围。有效的盈利模式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其长远发展。

五、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一)科学分析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误导,部分人认为小公司利用互联网后,便可与大企业抗衡,因为小企业也通过互联网,也可面对很多客户。实际上,大企业拥有更多优越条件,例如大企业在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与雄厚资金,而小公司则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企业必须要对成本效益进行明确,效益分析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其中主要有成本效益、时间效益、质量效益等。

(二)盈利模式需长期存在设置盈利模式的原因就在于获取长远利益,这表明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而非单纯注重短期利益目标,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必须长期存在,它具有持久性特征。虽然目前利用互联网盈利的手段非常多,但是必须要依靠盈利模式,才可保证企业拥有更多利润。若企业只追求临时、短暂利益,这便是一种失败的盈利模式。

(三)扩展性特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要想使其长期存在,必须要注重其扩展性特征。盈利模式扩展性实际上就是让企业通过目前所有的相关活动、技术、顾客基础等资源,重新改造或设计一些新的连接环节与组成部分,便于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客户。

六、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措施改进

通过对电子商务完善盈利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若这些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则不利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难以取得消费者信任,无法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企业需要在盈利模式上做出一些创新,这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还可以使企业赢得更多利润,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推动作用。

(一)转移企业关注重点 电子商务企业要及时更新软件,实现自动化交易,并且将其集成于网站上,让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能够看到产品信息,实时购买。产品订单可发至仓库,仓库接收到订单后,便可直接发货,减少了以往商务交易中的很多环节和流程,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在交易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通过点击订单并确认后,便可将订单发送至仓库,避免订单复制,控制了差错发生率。通过这种方式对订单进行处理,可提升订单准确率,这对于降低退货率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二)提供高质量产品 为了能够取得客户信任,赢得更多客户青睐,电子商务企业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产品的体积、外观、功能、形状等方面进行考虑,除此之外,还需实现个性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贴心服务,可有效获取消费者信任,给消费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三)注重服务的高效性 高效服务现阶段也是消费者非常注重的一个要素,也是电子商务企业竞争的焦点。在电子商务网站中,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服务是否高效存在很大关联。电子商务企业可经最终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做出反应,这可将其服务能力表现出来。如果受到客户投诉,网站管理者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给客户留有良好印象。企业与企业间要形成有效合作关系,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同时还可以对客户订单进行分工管理,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也可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使网站优势突出展示电子商务网站可通过多种手段使其收入增加,例如增值服务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当网站建立之后,可为人们提供市场信息、产品、商业服务等信息,并且还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网上认证等操作,这些服务的提供可充分展现网站的优势,同时还可增加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

(五)创新盈利模式 目前,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仍然以单一的产品销售来获取利润,不过并未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以往单一的盈利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若仍旧沿袭以前的管理模式,便不能将其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已经在盈利模式上进行了创新,转变了以往模式单一的局面,盈利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以淘宝网为例,淘宝网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网络广告,为了使网络广告效益得以提升,淘宝网还与报纸、电子等媒体展开合作,便于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传媒资源可实现社会资源、商业资源的重新整合,便于凸显企业价值。淘宝与央视合作后,不但促进了其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也给淘宝创造了更多潜在发展空间,不断有新的盈利增长点形成。

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一)延伸业务业务的延伸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进行。(1)横向业务延伸。即便电子商务网站所提供的产品不同,他们也可以形成一个联盟,致力于为客户打造更为满意的服务。例如目前通常有电子商城、农贸市场等,电子商务网站也可采用这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样也便于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让人们轻易记住,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2)纵向业务延伸。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求的商品,可通过建立一条龙服务,让消费者满意。例如主要销售电子产品的卖家,还可以销售一些与电子产品相关的原材料、零件等。另外,在销售过程中,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样才可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

(二)电子商务网站会越来越专业化现阶段,有些电子商务网站虽然拥有丰富的产品,不过产品分布比较复杂,消费者难以及时找出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以至于很多客户因此流失,无法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因此,网站还需变得更加专业化,这样才能够取得消费者信任。如图1所示:

(三)盈利模式的转变 单一的盈利模式会阻碍企业发展,为了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同时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盈利模式必将会产生新的变化,将出现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局面。企业可将主导盈利模式与多种盈利模式共同发展,以主导盈利作为重点,其所占的比例应该超过60%,同时还可实施其他盈利模式,有利于实现盈利模式发展的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盈利模式发展比较难度较大,则需放弃这种模式,以免造成巨大企业损失。

有效的盈利模式可促进电子商务网站的长远发展,盈利模式对于电商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意识到其重要性。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以解决,才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措施,有利于为日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申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顾焕:《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第12期。

[3]尹明:《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期。

[4]金恒:《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分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第8期。

[5]孙学文:《我国B2B网站盈利模式创新与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26期。

[6]罗小芳、祝美芳、邹维、龚舒:《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研究》,《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第11期。

[7]袁绍鸿:《中国网站盈利模式分析》,《现代商业》2007年第29期。

[8]文凡:《我国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才智》2009年第1期。

[9]王洁霜:《C2C电子商务网站――eBay盈利模式分析》,《管理观察》2009年第18期。

[10]梁晓音:《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李柱:《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国内研究综述》,《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第11期。

[12]宋园林:《国内B2C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8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9元内衣连锁的崛起,是从传统的内衣专卖店与前几年流行的2元超市连锁进行了有效嫁接,打造了一个内衣9元的低价概念,应该讲这是内衣专卖连锁的一个市场细分,但从目前市场9元内衣的疯狂招商、承诺、市场操作来看,笔者认为9元内衣正在陷入一个“概念”的怪圈,更多的运营者是停留在表层面上的表演,更多在盲目的追求、放大这种概念来吸引加盟商,而对支撑这种内衣连锁盈利的模式、体系缺少更多实质内容的系统操作提炼,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种模式的推广与持久,很可能也会象2元超市一样鱼目混珠、昙花一现,成为市场操作中一种短暂“招商圈钱”的过客,这将是更多9元内衣连锁运营者、加盟商要深深反思的关键!

一、9元内衣连锁,不要陷入“概念的误区”

从国内内衣渠道模式来看,主要集中在百货商场、专卖店、流通批发三个主要通路,而9元内衣连锁是在专卖店渠道通路基础上进行细分的加盟连锁操作、是在流通批发价位基础上的扁平零售,在一定程度上会迎合内衣大众化、超值化的品牌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操作空间,其最大优势的发挥在于产品的低价位与系列全,低价位依托于生产控制销售数量,系列全依托于运营的定位、盈利模式设计等,而这一起最终立足市场市场的竞争力将是规模化门店张数量的积累、系统化操作盈利的突破、品牌化效应的形成,但真正实践操作确需要一个坚持专注的过程。

笔者认为,9元内衣连锁未来的走势,关键在于企业运营者与创业加盟商的一个定位,定位于以9元为核心的大众消费群体具体是哪部分人群、组合什么样的产品来形成高中低产品线组合,适合在什么样的区域城市、什么样的地段来开店、定位于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开拓与运营……,而目前很多企业品牌、加盟商在这个运营的圆心上是缺失的,具体表现为一个9元的内衣概念任何地方交钱就可以做、做个就9元内衣超市肯定能火,往往在注重一些品牌外层“虚”的东西来吸引加盟商与消费者、并且很多运营机构并不具备产品生产、货源采购、门店盈利操作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这种内衣连锁店很难持久运营下去,浮躁圈钱、缺乏系统的运营支撑将是中国很多加盟连锁项目存在的最大弊病,也是众多连锁项目遭遇“短命”的关键。

连锁加盟将是未来一个渠道的发展趋势,对于针织内衣而言,无论是9元内衣连锁、还是区域常规、家居的连锁,都存在很大的机会空间,其存在持久的关键不是一个概念、一个美丽的市场描绘、一套漂亮的VI、店面形象,而是支撑连锁加盟的市场定位、产品组合、运营体系等方面的基础修炼,也希望更多的内衣运营者不要再注重概念与模式的神化,好的概念不一定有好的突破与盈利。

二、9元内衣连锁,更要注重“实效的盈利”

无论是对于9元内衣连锁,还是其它的连锁加盟项目,其能迅速发展扩张的核心支撑点在于单店的盈利能力,只有有效抓好加盟连锁店盈利能力提升,才能有效带动货品组织、产品成本、扩张影响、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大规模的招商加盟扩展与企业自身的模式、队伍能力不匹配,只会加速项目失败的进程,而这种单店盈利能力也一定注重区域消费与运营模式的匹配,绝对不是模式的照搬照用。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很多9元内衣连锁也组合了很多品牌、很多品类、门店位置也不错、店面形象也很漂亮,就是盈利比较差,其根源在哪里?内衣作为贴身穿的一种服饰,决不等同于2元、3元的生活家居用品,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与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异。那么9元概念吸引得消费群体又会有不同,那么围绕消费群体的终端门店盈利体系将成为9元内衣连锁超市的关键。

1、 如何做试点?

从目前很多招商加盟连锁项目来看,更多的是在总部设置一个形象展示门店,而很少有企业品牌针对自身的定位、模式来做设点、来验证调整提炼模式,所以更多加盟连锁项目的招商推广在前期还处于一种“纸上谈兵”、一种“包装”,我想对于很多9元内衣连锁项目也不例外,对于自身的定位、消费者的了解缺少实践的基础上招商推广,也就无法进行相应产品品类的有效组合、价位设计与促销推广,这将成为一个市场操作的很大缺陷。

同时更多的9元内衣连锁需要通过上游来采购产品来供应连锁加盟商,如果缺少对市场、对消费者的了解,其对产品的开发、供应、库存也会形成很大难题,将很难从最基础的产品上形成对市场的竞争力与加盟商盈利支持。特别是针对加盟连锁项目,企业一定要通过自身来操作一个样板试点门店来强化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模式的应变能力、队伍的操作能力,否则扩张推广将是很难保证实效的效果。

2、 在哪里开店?

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9元内衣连锁必须寻找适合自身定位的市场空间方能快速发展,而一、二级市场消费能力相对较高,三、四级市场的专卖店基本已经成型,所以其发展的市场空间一定是差异性的,就是针对大众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人群较为密集、店铺租金成本较低的城乡结合、县镇级市场或普通的社区密集区,通过有效的目标人群来快速带动店面的日常销售。

从目前很多招商加盟连锁项目来看,往往是对加盟商的店址要求过高或是指导不足,从而在开店前期就注定了半途夭折,往往店址选好了这个店盈利保证的成功率就达到了60%,9元内衣连锁项目的定位也注定了店址的匹配性,一定是适合的是最好。

3、 产品如何组?

对于任何一个店面,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对应的产品组合将是店面盈利动销的根源,而9元内衣连锁的产品组合一定要结合这个大众化的定位来进行匹配,否则高端的产品只能是滞销,常规往往是文胸、底裤、束身衣、睡衣的组合,而这种系列化的内衣笔者认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自身的盈利,9元内衣连锁的概念、定位一定是快速消费服饰及辅助用品的组合,在做好常规低端产品组合的基础上,其是否可以再有效借鉴小饰品的店面,将适当的小饰品进行补充陪衬组合,也许更能符合这种定位与快速的动销。

第9篇:商超盈利模式范文

截至3月18日,多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公布2010财年年报或业绩快报,从已披露的年报或业绩快报来看,实现盈利或预告盈利的公司约占九成,多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不过,数据显示,在去年高通胀压力、网点快速扩张后利润摊薄,以及大幅度促销所带来的“购销两旺”等因素影响下,大部分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增收不增利十分普遍。

超市提高毛利有两大途径,或者进行差异化生存,或者进行规模化生存。这方面,大本营同处于福建的永辉超市和新华都是两大代表。

超市增收不增利

超市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其收入规模对CPI非常敏感。在金融危机冲击下,2008年与2009年上半年很多超市的同店增长大幅下滑,但随着CPI由负转正,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底,很多超市的同店增长都有了一定增长,但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超市三项费用也在迅速走高,再加上租金成本上升导致的固定资产摊销费用上升,其净利润率增长越来越难,很多超市在2009年净利润都出现大幅下滑,目前,随着CPI的大幅走高,超市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新华都2009年净利润率是2.2%,去年降到了1.7%;步步高2009年净利润率是2.9%,去年降到了2.5%。新华都的净利润增长率去年是26.02%,这远远小于其去年营收40.94%的增幅,步步高3.44%的净利润增幅也远远小于其营收18.25%的增幅,这都说明很多超市是增收不增利。

超市的毛利水平一般不高,衡量超市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资产周转率。这一方面要求超市不断提高存货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坪效,其次扩张还要低成本。超市的辐射半径很短,其内生增长要低于百货业的同店增长,但超市的复制能力强,连锁扩张潜力大。目前来看,区域内扩张仍是主流,超市的异地扩张受各地普通消费品的商体制,以及越来越稀缺、也越来越贵的优质商业地产制约也比较大,所以,超市必须要创新模式,寻找到好的突破口,进行异地扩张。

目前在扩张方面,很多超市或大卖场选择了渠道下沉,仅2011年1月中旬,大润发超市新开的10家门店中,就有7家布局在二、三线城市。华润万家 2010年在全国范围新开400余家门店,其中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的一家新店如果要实现全面盈利至少要2~3年,这是它们未来的机会,也是风险所在,因为首先是二、三级城市的购买力不足,二是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体系信息化等建设,这样超市就负载了很重的资产和沉淀成本,这种巨大的投资在这种购买力下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是个很大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超市的销售额逐年“增肥”,但实际利润却被摊薄。近两年,大部分以超市为主业态的企业其门店数量虽然还在增长,但门店数量增速在下滑。而扩张后的门店租金也在逐年增长,这也成为除通胀重压之外,导致2010年各企业净利润增幅普遍较低的原因。这种形势下,加强成本控制,适当提高毛利率成为了竞争的关键,所以,很多超市都加大了直采规模并加强了自有品牌开发力度,同时,在存货管理、价格与促销管理、供应商管理方面,超市也进行了管理优化,以控制成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要首推去年刚刚上市的永辉超市,它通过大规模生鲜直采提高了毛利水平。

永辉超市:厚利多销

虽然在中国现在背景下,超市跨区域扩张还很困难,但困难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永辉超市选择了生鲜作为切入点――成功实现了跨区域扩张,永辉的切入点生鲜类商品避开了区域分割的商品流通格局这一制约中国超市业态扩张的最大难题。生鲜农产品在品牌、规模、分销渠道方面与日用消费品的重大差异,使得以生鲜产品为主要经营品类的超市企业在异地扩张难度上要远远小于日用消费品类的超市企业。

同时,在网络购物日益侵蚀传统卖场市场份额的时代背景下,以生鲜类产品作为主打产品,可以较好地避免其冲击效应。

不仅如此,永辉超市能在10年之内取得这种超常规的发展,是因为它拥有一个杀手锏“生鲜部”。永辉和人人乐、好又多、新华都等这些超市最大的区别在于:生鲜产品的营业面积很大,占到总营业面积的40%以上,不仅菜品齐全,而且价格低廉。

相比于日用品等产品至少20%的毛利,通常生鲜类产品的毛利率只有7%左右。但价格低廉的永辉的生鲜,却创造了16%毛利率,这得益于公司的直采战略。

目前,永辉超市生鲜产品主要有几种来源――直接采购、订单农业、自有基地三者灵活运用。

永辉没有走传统的从批发商进货的路子,而是在全国建立20多个采购基地,直接去农户家采购。在全国几十个生鲜产品原产地里,永辉有个超过300人的采购团队常年在其中寻找货源,他们2~3人一组在一个基地工作。而且,与其他超市一个很大的不同,永辉的每一个生鲜单品都由几个人同时负责,这易于形成监督机制,避免商业贿赂。

此外,永辉建立起一批自营和合作结合的养殖与蔬果生产基地,并在全国建立了远程采购体系。它还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农业,以“订单农业”等各种形式,使各地的农产品通过永辉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保证采购成本达到最低。

生鲜的保鲜期比较短,因此生鲜的损耗也是所有商品中最高的。永辉降低损耗的办法是,根据销售情况,随时理货。

比如在很多超市里,冷冻肉是一天摆放一次,而在永辉,每2小时,理货员就要补一次货,甚至是随时补货。每一种生鲜商品不会一次摆放很多,如猪排骨,一次就摆放5块左右,然后根据销售状态,现卖现补。

通过集中管理和陈列,永辉在北京店生鲜产品的损耗只有3%左右,而许多超市甚至会达到20%。损耗的降低可以进一步降低商品的成本,使生鲜商品比集贸市场的更为便宜。

另外,永辉的密集布点也能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有效地降低损耗和物流成本。

永辉还建立了生鲜物流配送中心,改变了以前农户直接面对永辉卖场模式。现在都是农户直接将货物交予配送中心,然后配送中心统一向永辉卖场配货。这样,永辉的配送车队一天的配送频率可以达到3次之多,由于送货频率较高,某一单品一次送好几家店,能很快被消化掉,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这些竞争力在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也能体现出来,同时,永辉超市的资产周转率明显高于同行。公司不仅实现了高毛利,还实现了“厚利多销”。

新华都:20%的毛利率哪里来?

2010年,新华都营业收入43.64亿元,同比增长40.95%;实现利润总额8247万元,同比增长14.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0万元,同比增长26.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26万元,同比增长25.23%。营收增长明显快于净利润增长,公司费用增长过快,年报显示,公司的三项费用2010年同比增长了50.78%,高于同行。

根据测算,近几年公司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超市门店的快速扩张,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随连锁超市面积扩大而增长。由此可见,未来数年超市的外延式扩张仍将是驱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异地收购门店是新华都扩张的一个特点,2010年3月,新华都抛出了上市两年半以来的第一个增发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606万元,欲在福建、广东、贵州等地以租赁店面的形式开设38家连锁超市和3家百货。

但这种扩张模式的症结在于租赁店面常常不能到位。2010年中报显示,新华都原计划开设的6家超市,均因为“原物业无法交付”,而导致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并减少连锁超市发展项目投资资金754万元。

数据显示,新华都内生能力也较强。2010年,新华都实现营业总收入436419.15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40.95%,售销毛利率也从2009年的18.93%提升到了2010年的20.07%。

但是,新华都总部统采比例45%,低于同行业60%~70%的水平。且公司多数产品通过向省级或市级采购,直采比例偏低,这些都制约了毛利率提升空间。

那么,公司如此高的毛利从何而来呢?公司对此解释说,其综合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消费和零售行业的景气度明显回升以及CPI的影响;二是发挥规模优势,加大对供应链的优化整合,降低成本,提升了盈利空间。

但业内人士表示,其高达20%的毛利很可疑,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优势,但也仅限于福建地区。其实,其现金毛利率只有0.0578,这也说明了,其盈利质量不高,获得同样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太高。

需要说明的是,新华都规模化生存背靠的是新华都集团,集团实力雄厚,不仅可为上市公司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亦可与相关产业合作(如集团房地产分部为零售业务提供稳定经营场所),实现快速扩张。这可能是其毛利较高的关键所在,就像国美的两栖模式一样,它的高毛利也许来自于集团支持所造成的不对称的成本优势。

虽然背靠集团,但纵观新华都最近几年财报,其净利润率一直在下滑,2007~2010年分别为4.4%、2.8%、1.9%、1.7%。此外,公司总资产周转率除今年外,也基本在下滑,2007~2010年,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分别为3.41、2.87、2.53、2.73。这反映公司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费用控制需要加强;应做好开店规划,控制开店成本,减少无谓损失;应进一步加快物流以及信息化建设,以配合门店的扩张,加快资产周转,提高资本效率。

百货业要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增长,或者进行盈利模式的创新,或者连锁扩张、资源整合以形成规模效应或协同效应。

百货业费用控制不力,净利润率偏低

目前百货业的净利率比较低。重庆百货近几年的净利润率一直在3%以下,王府井百货在4%以下,即使盈利模式比较独特的天虹商场其净利润率也只有5%左右,距离在香港上市的百盛集团的8%净利润率还有很大差距。

从财报上看,国有百货受制于体制的因素仍旧很大,费用控制的动力不足。未来百货公司特别是国有的百货如果能破除体制障碍的话,其利润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需要这些公司压缩费用、释放业绩空间。除此之外,通过盈利模式创新提高毛利水平,通过与房地产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也将会为百货业净利润率的提升带来机会。

百货店的盈利模式目前仍以联营为主,商场管理的核心以品牌招商+VIP服务为主,商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招商能力、谈判能力。由于门店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定位和品牌差异,而且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还有个区域的,因此,通过连锁,来提高谈判能力并且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促进效益提升的模式还不明显,除非是具有较强低成本外延扩张的能力(比如集团资源共享,能拿到廉价土地等),否则规模效益难以实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对费用的控制就成为了提高净利润率的关键。

2010年,在收入规模上,很多百货公司实现了增长,但如果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原因,多数百货企业实现的总额增长可能并没有表面的数字那么耀眼,百货业应该警醒。由于通胀压力加大,国内消费名义增速维持高增长,而消费实际增速呈现持续的下滑状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4%,国内消费名义增速维持高增长。扣除价格因素之后,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8%,同比上年下降2.1%。

重庆百货:快速“增肥”背后的隐忧

目前,百货业通过连锁扩张和资源整合获得收益是一条主线,如全国性连锁百货王府井、天虹百货,区域性扩张的重庆百货、鄂武商、合肥百货、银座股份。除了连锁扩张外,国资委主导下的区域性资产重组,如重庆地区的重庆百货收购新世纪百货、北京地区的西单商场收购燕莎控股,上海地区的友谊股份吸收合并百联股份未来也将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会给百货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010 年12 月28 日,重庆百货和新世纪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控股股东将其控制的另外一家零售资产――新世纪百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就了公司在重庆市零售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

截至目前,商贸类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最高的当属重庆百货。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达211.77亿元,与2009年的73.12亿元相比,增幅达189.60%,可谓通过并购快速实现了增肥。但如果去除新世纪百货的因素,重庆百货营业收入只增长14.4%,并不高,同时其2.4%净利润率也显示,公司需要加强费用控制。

年报还显示,重庆百货2010年资产周转率相对于2009年出现了大幅下滑的局面,这反映出二者的整合还有待深入,以提高资本效率。

老重百创始于1950年5月,主营百货、超市和电器连锁销售,定位于大众百货。新世纪百货成立于1994 年,其经营定位于精品时尚。新世纪注入上市公司之后,一方面可以夯实公司在重庆乃至整个地区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补齐公司百货经营的产品线,提高议价能力。

新世纪注入上市公司之前,老重百和新世纪之间的正面竞争非常激烈,重百和新世纪几乎在重庆市的每一个核心商圈都存在着正面的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打折促销、供应商独家经营等,重百和新世纪的内耗导致公司的毛利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期间费用率也相对较高。尽管由于国有机制的原因,重百和新世纪在人员和机构方面的整合进程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可以预计,资产重组之后,随着公司内耗的消失和规模增大导致的议价能力的提升,将使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出现较大程度的改善。

预计2011年二者的整合将主要集中在后台层面的整合,将实现部门商品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招商方面能共享品牌资源,这样也就避免了价格战和其他恶性竞争。此外,重庆地区两江新区规划、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将加速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从而拉动这一地区的消费。

2011年增长主要来自于:超市统一采购具备谈判优势获得的利润;新世纪、重百双品牌发展百货业务,外延扩张带来的增长;重组后管理提升带来的增长。作为这一地区的最大零售商,重庆百货相对于外来零售商将占得一定先机。

天虹商场:高毛利背后的盈利模式创新

天虹商场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01.74亿元,同比增长了26.28%;实现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36.25%,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增幅。但最吸引人的不是这些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模式,数据显示,近几年其毛利率一直高达23%左右,这一数字背后是其独特的盈利模式。

天虹商场作为定位社区型购物中心的全国连锁商业零售企业,每年新开店都维持在8~10家左右。并且通过融入当地社区,获取了中国城镇化率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所带来的消费增量。不仅如此,这种社区型扩张模式就像当初沃尔玛在社区建立大店一样,容易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从而获得了溢价销售的能力。别的想进入的企业,必然会预期到供应过剩而不敢贸然进入。

另外,天虹百货在国内首创了“百货+超市+X”的业态组合模式,提高了超市和其他相关业态在百货商场的地位和作用,将超市打造成为可与百货共享顾客群体的精致超市,这样它的超市的提价与成本转嫁能力较高,有利于维持较高的毛利率。公司还根据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灵活配置“X”部分。弹性定制的业态组合模式,强化了业态间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满足顾客一站式的购物需求。

成商集团:费用控制很给力

成商集团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其营收虽然下降了0.67%,但净利润却增长了 8.18%,同时,其三项费用增长率去年下降了4.41%;公司2009年在营业收入大增20%的情况下,三项费用只增长了7.32%,税后净利润增长了 24.90%。过去两年,其净利润增长快于营收的增长,这显示出了公司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这在其他百货企业费用猛增的情况下,十分罕见。

租金成本越来越高,直接挤压了百货利润。成商集团借助于茂业集团的商业+地产开发能力,结合自身拥有的大量廉价土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扩张中的高租赁成本。

成商集团2010年总收入略下降0.67%至17.11亿元,主要是公司在2010年初转让下属汽车销售公司后,2010年不再包含此项收入。而单从公司主营的百货零售业务看,2010年同比增长22.39%至15.49亿元,增速良好。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8.19%。净资产收益率达23.36%,同比上升近1个百分点。业绩增幅虽然不大,但其结构较2009年更为扎实。

公司坚持“茂业百货”和“人民商场”双品牌发展战略,在对现有门店实施调整增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新门店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计划于2011年10月开业的茂业中心项目、于2012年5月试营业的盐市口南区商业裙楼项目等。公司还积极在成都市及四川省内经济实力较强的二、三线城市进行项目考察,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好门店拓展的项目储备,计划于2011年内新开2家门店,新增约12万平米商业经营面积(含茂业中心)。迟滞较久的外延扩张项目有望自2011年开始逐步贡献增量收入和利润。

随着渠道下沉,家电连锁正从原来的轻资产模式过渡到了重资产模式,这需要家电连锁业提升资本效率。

家电连锁资本效率下降

纵观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到目前,大卖场、超市、实体百货店、实体家电连锁正在走向成熟期,而化妆品连锁、家居连锁还处于成长期、B2C网上商城仍处于引入期。所以从财报上分析,这些连锁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以超市为主要业态的企业和家电连锁企业随着渠道下沉,呈现出了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资本效率,也就是资产周转率在下降。

家电连锁业近年来在财报上主要呈现的特点是营业收入增长仍很迅速,其中苏宁电器2008~2010的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16.84%、29.51%,但其相对于2006年、2007年动辄50%以上增速已经明显放缓。随着营业收入的放缓、开店成本的上升以及渠道下沉,它们的资本效率(资产周转率)已经明显下降,ROE也开始了下滑。这逼迫着它们对同店增长、坪效越来越重视,已经开始向管理要效益,注意单店经营质量,而不是仅靠外延扩张来扩大销售规模。

苏宁电器:资本效率有待提高

苏宁电器去年虽然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但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却同比下降了30.13%,盈利质量不高,与此同时,其应收账款也远远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表明公司有虚增收入或渠道填塞存货的可能。但最大的问题是公司的资产周转率继续下降,资本效率不高。

2010年其资产周转率由2009年的2.03下降到了1.89,与之对应的是其存货周转率也出现了下滑。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这说明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存货周转。这也可以从其要打造高科技苏宁的蓝图中得到印证。

苏宁电器2004年上市之后到2007年,其ROE(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但近三年来其ROE开始趋势性下降。这是因为,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房地产调控,2008年开始其收入增长开始放缓,同时,随着公司向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的拓展,物流中心和配送站的铺设加大了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样,其资产周转率快速下滑。这反映了家电连锁正在从原来的轻资产粗放高增长阶段过度到需要依靠内在管理去提升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