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电力安全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电力安全现状分析

第1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对各个行业的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不仅提高了电力调控的工作效率,而且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问题更加的重视,对于安全问题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的管理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如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的安全管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就是对机房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原因及措施。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硬件设备现状

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内的硬件设备主要是键盘,鼠标以及显示器这类外部设备,这类外部设备一方面会给机房空间造成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硬件设备较多需要维护的地方也随之增加这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

另外硬件设备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主要是因为机房内的机器运行时会发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不仅会损坏机器甚至会导致火灾。

(二)软件设备现状

1.存在病毒感染的隐患

由于机房内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调度中心的系统是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的,两者之间的操作自由度较高,能够相互访问并且进行数据的修改,同时还可以通过网桥与MIS系统进行连接,由于MIS系统是与外部的互联网连接的,所以容易感染病毒,当MIS系统感染了病毒后,机房内的系统就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侵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2.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

由于系统的人机界面是由操作系统作为平台,所以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安全补丁或者系统升级的安装,都有可能导致不法用户对机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入侵,对机房内的系统造成危害;其次,由于操作系统都是在防火墙跟路由器的保护下运行的,所以如果安全策略存在不合理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防火墙跟路由器的保护功能;另外,当内部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在运行或者维护时,外部邮件会带来病毒从而侵略系统,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3.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都是与电能计量、EMS扩展等其他的电网生产管理的调度系统都是直接相连的,中间并不存在一些安全隔离结构而且相连的端口很多,这就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机房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MIS系统之间也没有安全隔离结构,整个系统结构中,系统独立的边界比较模糊,网络的拓扑结构也较为混乱,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不完善,导致系统之间的数据与信息都会存在泄漏的风险,危险系数随之增加。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应措施

(一)硬件设备的问题

1.存在原因的分析

硬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硬件设备的发展速度较慢,跟不上系统的发展速度,另外,机房内的系统拓扑结构安排不合理导致机房内的各种硬件设备数量较多,从而容易产生一些空间上的问题;最后是资金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硬件设备也不能换成最新最好的。

2.解决硬件问题的措施

对于硬件发展较慢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措施就是依赖于研究人员的技术,可以对研究人员进行技术的提升培训,尽早研发出最适合机房内系统的硬件设备;对于系统拓扑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可以请专业人员对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调整,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所用硬件设备数量少的拓扑结构的安排方案;对于资金问题,一种方式是可以向上级申请拨款,另一种方式是可以拉赞助,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增加解决硬件问题的资金。

(二)软件设备的问题

1.病毒感染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及相应措施

机房内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之所以容易感染病毒,是因为该系统与MIS系统连接而MIS系统又与外界的互联网相连接,外界的互联网容易感染到病毒,间接使得机房系统容易存在病毒感染的隐患。

对容易产生病毒感染问题的解决,可以在机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MIS系统的连接之间增加病毒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加一个杀毒、防毒的软件,减小病毒进入机房系统的几率。

2.系统本身的漏洞问题的分析及相应措施

系统本身的漏洞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在于系统研发时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无法得到解决,只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进行完善。

系统的漏洞问题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问题的产生,像及时的安装安全补丁或者升级来降低不法分子能对系统进行入侵的可能性;其次要建立多层的安全防护体系,合理的设置安全策略,保证防火墙与路由器的保护功能,防范黑客与病毒的入侵;最后当进行内部网络隔离的措施时,断开互联网的连接,停止电子邮件的服务,防止外部邮件带来病毒危害整个系统。

3.系统安全防护机制不完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系统安全防护机制不完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整个系统的结构比较混乱,包括安全隔离结构不完整、系统独立的边界也比较模糊等问题。

由于该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数据与信息的丢失,因此可以在数据与信息上采取保护措施,像及时进行数据的备份,避免由于硬件或者人为的原因造成数据的丢失,同时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的入侵导致数据的破坏。另外要调整整个系统的结构,根据现实需要合理安排设备,增加安全隔离结构,确定系统独立的边界。

三、总结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早已成为电力产业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正由于该系统的重要作用,所以更需要重视安全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的安全管理,分析了如今的现状即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敏.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现实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3.

[2]杨然.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安全管理与网络的维护手段分析[J].科技风,2012,22:151.

第2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大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发展,因此加强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在电气工程中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着力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以此确保电气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分析

1.1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从应用角度上讲,在电力系统工程中,保证电路系统供电的安全性、经济性、优质性有利于实现整个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对电气工程的生产自动、现代化管理也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有调度主站系统、运动装置系统。根据该配置结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1.1稳定、持续地监控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与相关动作

电力调度员在对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比如周波指标、潮流指标、负荷指标、电压指标等)进行监控管理的同时,也可以让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具体运行情况和相关工作指标(包括用电指标、用水指标等)全部得到完善、可靠的反映。而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保证上述的各项监控指标的取值满足规范要求,还可以保证电气工程的终端用户在电能、汽能及水等方面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

1.1.2保证电网系统开展调度工作的经济性、可靠性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可以在实现对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监督控制前提下,有效控制并合理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能源损耗问题,同时满足现代化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多发电、多供电等要求,确保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1.1.3科学分析并有效处理电网运行状态下所发生的安全事故

实践表明,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运行事故或异常性运行问题,其发生的原因都十分复杂,而且大多数的运行安全事故都是顺发行,因此,如果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科学判断并恰当处理这类电网运行事故,则会严重威胁到电力运行系统覆盖范围内的运行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用电设备的安全。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实现电力工程工作与电力调度自动化化技术的有效结合,为科学分析电网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还能提供对应的有效的事故处理方式和电网监控策略,从而最大化地避免发生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对实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1.2电气工程中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支持来讲,发电自动化化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有动力机械自动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三方面。尤其在我国,根据发电厂的不同运行方式,一般都把国内现阶段的发电厂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火电厂自动系统以及水电厂自动系统。但应重点注意的是,不管该发电方式是以水电为主,还是以火电为主,或者属于其他类型的发电方式,其在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和技术运用时,都表现出不少的相似之处。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2.1电气工程中关于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为确保整个电气工程应用质量的稳定、可靠、充分发挥,往往要求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具备含有水轮发电机组系统、水轮机装置、调速器装置等在内的模块。鉴于自动化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水电厂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梯级综合自动化模式、单机模式、全长自动化模式、公用设备模式等类型。从实际应用方向讲,在电气工程中结合应用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及其对应技术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水电厂的经济性,增加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并为供电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1.2.2电气工程中关于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火电厂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同样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有机炉主控系统、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等方面,通过计算机的实时监视和有效数据的全面共享方式,科学保障了电气工程应用的可靠性。而从实际应用角度看,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不仅具有信息与数据综合处理功能,而且还具有自动保护运行设备功能、自动检测运行状态功能、综合管理功能、运行控制功能等。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2.1管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从理论角度上讲,电气工程中的管控一体化技术是指重点针对电气工程的不同通讯环节,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充分发挥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性、集成性优势。而集成控制系统在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中,能够用一种集成的综合的方式把处于正常应用状态下的电气工程所应用的信息控制网络完整表现出来。

2.2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从应用视角上讲,电力工程中的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定位为:通过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方式,重点发挥其在故障诊断、状态监视方向的综合功能,并提供状态检修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状态信息和数据,并有机结合该部分数据有效预测电气工程对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潜在的安全隐患或故障因素。根据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由传统的故障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新模式的转变。从电气工程的实践应用的角度讲,状态检修技术在电气工程实践工作过程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对应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定期故障检修模式存在的遗漏性问题和缺陷,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实践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意义重大,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能够提高电网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保证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断电等对社会生产、居民生活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气施工人员,在电气工程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应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从而有效控制、监督、调节和管理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推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广泛和深度应用,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降低安全施工的发生概率,保证电网设备及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第3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钳 动作 失效问题

1.电梯安全钳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受力分析

1.1.电梯安全钳工作原理

电梯安全钳系统主要是由限速器、张紧轮、安全钳及其他连部件所组成(见右图),其工作原理为:当电梯出现时失控快速下降,或电梯下行速度超过限速器设定的限制速度时,限速器卡紧机构动作,从而停止限速轮转动,限速绳在限速器轮槽摩擦力影响下,带动安全钳动作,此时电梯轿厢仍才保持下行状态,相对轿厢而言,安全钳钳块作向上运动,通过钳块提起并与导轨紧密结合,从而对电梯轿厢制停,避免电梯下坠引起安全事故。

1.2.电梯安全钳系统受力分析

图2为在不同状况下,电梯安全钳钳块受力况:

在电梯轿厢被钳块完全卡住,电梯安全钳钳块受力状况如图1中a图所示,此时,钳块共承受6个力:轿厢施加给钳块的正压力F,轿厢施加给钳块的摩擦力F'',钳块自身重量P,拉杆弹簧施工给钳块作用力R,限速绳摩擦力T,导轨施加给钳块的正压力Q,导轨施加给钳块摩擦力Q'',此时,相对于F及Q受力值,R值与P值很小,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

图2中b图,显示的是安全钳没有发生动作时钳块所处的受力状况,因钳块与导轨之间没有出现接触,则此时F=0,F''=0,Q=0,Q''=0。当有异物进入到安全钳与导轨之间时,钳块受力状况如图1中c图所示,此时,钳块受到N=Q1-F1cosθ-F1fsinθ的合力与拉杆施加给钳块的R作用力,在这种状态下,导轨施加给钳块的摩擦力Q1小于电梯正常制停时导轨施加给钳块的摩擦力Q'',则F1

在电梯安全钳发生动作时,钳块受力状态会出现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为钳块与导轨没有接触时,钳块受力只包括其自重P、拉杆弹簧施加作用力R、限速绳摩擦力T,当T-P-R的值大于0时,则钳块被提起,反之,则安全钳系统不发生动作。第二个阶段,当钳块与导轨处于接触状态时,钳块受到多种作用力,此时T+N-P-R值大于0。由此,在进行拉杆弹簧力设置时,其弹簧力如太小,则会导致钳块误动作,如弹簧力太大,则可能导致安全钳失效。

2.连接导轨螺栓预紧力

在电梯安装相关规范中,要求电梯导轨接头台阶在0.05mm以内,如超过0.05mm,则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平处理。通过螺栓将导轨与接导板连接形成电梯导向系统。如导轨连接处出现位移,则会导致安全钳发生误动作,由此可见,需要对连接导轨螺栓的预紧力进行研究,当螺栓所施加的最大预紧力所产生摩擦力大于接导板位置所受力,则导轨连接处不会出现位移,如螺栓所施加的最大预紧力所产生摩擦力小于接导板位置所受力,则导轨在连接位置会出现位移,导致安全钳误动作。

根据电梯螺栓规格及其他条件,可以计算出螺栓最大预紧力。当前,重型电梯导轨连接螺栓多应用的是M12、M14、M16三种规格,根据实际螺栓规格,计算螺栓预紧力计算,本文以M12型号螺栓为例。M12螺栓直径d为12mm,三角形高度P为1.52,螺距P为1.75mm,螺纹底部直径为10.106mm,危险剖面AC为84.267m㎡,危险剖面选择Q235或40Cr,螺栓抗拉强度Q235为440MPa,40Cr螺栓抗拉强度为885MPa。在安装电梯过程中,应用定力矩扳手或侧力矩,在螺栓安全系

数上S上选择为1.8,拉应力[σ]1=440/1.8=244.44N/mm?;[σ]2=885/1.8=491.67N/mm?。最大预紧力F1=[σ]1×AC=244.44×84.267=2059.8kgf;最大预紧力F2= [σ]2×AC=4143.3kgf。通过计算获得,最大摩擦力F1''=205.95kgf,F2''=414.33kgf。

3.电梯安全钳系统失效检验分析

一般在电梯安全钳系统失效检验时,用以下检测方法:检测是由两个工作人员协作完成,一个工作人员位于机房内,一个工作人员位置电梯轿顶,如电梯采取的是瞬时式安全钳,则保持轿内额载,并以额定速度下行,通过机房内手动限速器动作,查看安全钳是否被提起牢固夹紧导轨,实现轿厢制停;如电梯应用的是渐进式安全钳,则保持轿内125%额定荷载量,其下行速度以检修速度为准,通过手动控制让限速器动作,查看安全钳是否被提起牢固夹紧导轨,实现轿厢制停。通过电梯安全钳系统失效检验试验,获得以下两点:第一,安全钳弹簧力小于限速器限速轮轮槽摩擦力与限速绳摩擦力之和;第二,安全钳拉杆提升量可以实现安全钳块与到导轨之间的间隙为0,即可以实现安全钳与导轨的安全可靠夹紧。

然而在进行以上电梯安全钳系统失效检验时,其检验并不能保证安全钳不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为此,在完成以上检验之后,还需要杂对钳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如钳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小于2mm,则可以判断其间隙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将两者之间的间隙放大调整。然而将钳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调整后,可能会引起安全钳拉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安全钳在执行动作时,不能顺利的与导轨紧密拉合,从而出现安全钳失效问题。

4.防止电梯安全钳误误动作及失效的措施

在操作中,如增加了安全钳拉杆弹簧力,或对安全钳钳块与导轨间隙放大调整后,需要重新进行安全钳可靠性试验,保证安全钳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在减小安全钳拉杆弹簧拉力或将安全钳钳块与导轨间隙缩小时,需要通过试验分析,避免安全钳出现误动作;在进行荷载较大轿厢电梯检测时,需要综合考虑螺栓规格、材料等因素,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5.结语

电梯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设置有电梯安全钳系统。安全钳系统主要针对电梯失控超速下坠时自动制停的一种安全装置。然而异常的因素,有可能导致安全钳系统误动作或失效,从而无法制停电梯,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电梯安全钳动作受力状况的分析,对安全钳误动作及失效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保障电梯安全钳发挥有效作用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萌.电梯安全钳夹紧机构与自锁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41,39.

[2]卢健恩,唐平.电梯安全钳检验及常见故障问题分析[J].科学之友,2011,(18):35-36.

第4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火电厂;设备检修;状态检修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wer pla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work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can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s good.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state overhaul management, an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it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The state overhau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

一、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重要意义

1、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的前提条件。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2、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计划检修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现象出现:

①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②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存在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

③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于设备安全运行,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增加了大量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以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发电厂检修规程》也提到:“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

二、状态检修中的管理问题

1、数据综合管理

要实行状态检修,必须要有能描述设备状态的准确数据。也就是说,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用于分析与决策,这就涉及到状态数据的综合管理。现代数据综合管理的概念是数据库和分析系统的有机结合。状态检修数据管理的基础是一系列的数据库,包括运行记录、设计数据、检修历史记录、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机组性能分析数据等。正确完整的技术数据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因此,结合电厂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建立状态检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MIS)是推行这一体制的基础性工程。

2、检修风险分析与决策

状态检修的决策是建立在各种科学分析之上的,其中的重要根据是检修风险分析结果。火电厂检修风险分析包括:推迟检修或不检修以致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分析、故障或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分析和资本资金风险分析、停机检修对电力生产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的分析、检修中人员安全及费用风险分析等。

火电厂检修决策中,风险分析和预测要考虑的问题是:

①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及状态信息不完备性;

②检修对火电厂机组乃至整个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③延长设备或部件寿命带来的系统可用率降低风险;

④检修或不检修可导致的人身、财产风险等。

3、备品备件管理

检修中的设备部件更新、更换工作需要备用品的及时供应。检修中所必须用到的特殊或专用设备以及工具也应该随时满足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在火电厂储存大量备品备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管理维护方面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优化检修计划

检修计划是从电厂设备的安全、经济与健康状况等要求出发,确定检修的对象、时间和组织实施的一种方案。

按状态检修的要求来编制电厂设备检修计划,有可能做到:

取消不可行的检修计划项目;

取消或改善效果差的项目;

③增加检修项目以处理被忽略但是重要的故障模式;

④修改检修的频度;

⑤用效益好、耗费少的状态检修代替昂贵的大修工作;

5、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

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靠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决策,有针对性地按项目和诊断结果的检修取代了以往的带有盲目性的强制计划检修,其结果是减少了不足维修带来的强迫停运损失和事故维修损失,减少了过剩维修,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增加了机组可用率,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

状态检修要能够实施并取得成功,除了完善的技术手段外,必须有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都是一些复杂问题,需要借助优化数学模型来解决。采用状态检修将取得巨大收益。但是,状态检修的推行需要较大的初期资金投入,投入量取决于电厂的实际情况和实施状态检修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资金投入并不意味着增设大量昂贵设备,而是充分利用电厂原有仪器设备,加上一些核心新技术的应用而形成一套状态检修方法。美国EPRI—M&D工作经验表明,在实施状态检修时,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比收集更多的数据更重要,对设备的某一部分进行彻底的状态分析比对所有设备进行简单监测更重要。

实施状态检修的初期工作量(如调查分析,人员培训等)也是比较大的。对某些设备、某些情况来说,还需要具体分析采用状态检修策略后是否能取得预期效益,这样才能真正使状态检修取得成功。

三、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作为基层单位的某电站,当然不能从宏观制度上去寻找改革的路子。近几年,在机组小修工作方面,某水电厂在计划性检修制度的框架下,对具体的检修次数和天灾作了重新安排和调技,几乎每年都取消一次机组小修机会(12天),每次小修的时间也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作出的决定。状态检修管理实践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

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分门别类地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

②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③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④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⑤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四、结束语

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第5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1 供电企业传统设备检修方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主要采用定期维护和故障维修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护作用。虽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传统维修模式所具备的基本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定期维护模式缺陷

定期维护即是在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下,在约定的时间内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检验。即是如果达到社会检修时间,无论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都需要停机配合检修,其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角度:

①随着社会的不断,人们对电力资源需求量始终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电力系统运行设备持续增量,人力及物力投入全部有所增加。定期维护即是要求无论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达到检验时间后,都需要停止运行配合设备检修,这从经济角度分析是缺乏一定合理性的,会造成电力企业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

②设备检修会造成一部分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给其他运行系统带来超负荷压力,导致不必要问题的出现。

③任何电力设备的检修都会对系统零部件进行拆卸,拆卸活动过于频繁也是系统正常运行所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不仅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有时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质量的降低。

1.2 故障维修模式缺陷

①所有故障维修都是在系统已经出现故障后进行的,其被动性十分明显,由于大部分社会故障都会一阶段的潜伏期,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一旦引起故障发生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②由于电力企业无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判断设备故障发生的准确状况,则所有的设备零部件都需要储备,以备在故障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维修,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状态。零部件储备需要大量成本资金的投入,直接导致故障维修成本增加。

③由于电力系统负荷性十分巨大,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现象,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维修工作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通常状态下,为了抢占维修时间,很多故障维修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直接导致故障维修水平的下降,造成系统运行出现新安全隐患。

所以,采用传统维修模式完成电力系统维修是存在较大缺陷的,不仅会造成企业利益的直接损失,电力系统运营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改变电力系统检修模式是相关管理部门首要解决问题之一。

2 供电企业实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意义

状态检修是通过科学仪器分析系统运行数据,确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故障现象,排除系统安全隐患,维持系统稳定发展状态。由于状态检修具有十分明显的可预见性,所以也被称之为预知性检修。状态检修与传统检修模式相比较,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全面排斥系统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采用状态检修模式有效避免因定期设备检修给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通过状态检修,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不良状况,对受损部件进行维修,还可以全面降低设备检修所需的维修工作投入量,为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充分保障。通过应用状态检修模式,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应用效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有效降低维修成本投入总值,延长系统运行时间,为电力行业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 供电企业设备状态检修的应用策略

3.1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状况

在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状态是该模式应用的核心内容。初始状态和运行状态都是了解社会状况必须包含的两点内容。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设备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避免因为设备先天性缺陷而投入使用,造成电力系统整体受损。通常,设备在进入电力企业以后,相关管理部门会组织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验,记录出厂信息,并详细登记设备安装的整个过程,一旦在日后状态检修中发现问题,初始信息记录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正确方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数据可以通过在线监测仪器来全程记录、登记。

①在线监测仪器。状态检修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线监测仪器充分发挥作用,是现代系统维修模式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殊运行状态,启用在线监测仪器记录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为状态检修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现代维修方式的典型发展特征。通过光谱、红外线等信息,可以全面监控系统运行状态,查找不正常现象出现的根源,及时向系统错误报告,以备工作人员完成进一步数据分析。在线监测仪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特殊注意:首先,主变是大型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尤其在电压超过110 kV的状态下,变压器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整个电力系统都会瘫痪,所以要格外关注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其次,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全面判定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后续维修工作指出明确方向。

②综合素质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及在线监测数据的全面分析,可以了解电力系统任意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其中,历史数据包括设备的出厂信息、安装信息等。同时,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判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运行是否会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为是否需要进行设备维修提高可靠的理论基础。

3.2 了解状态检修基本流程

DL/T596是传统电力检修模式参照的唯一执行标准,但该模式无法利用在状态检修流程中,如果强制按照此模式开展状态检修,会给电力企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电力系统检修流程,所以,在电力系统状态检修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发展状态,尽快完成施工流程设计,为技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3 从根本上加强检修人员素质锻炼

第6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调度运行;危险点;应对方法

电力运行的安全状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安全的基本保障,由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许多危险点,这些危险点对调度运行的安全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调度运行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1 运行方式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1.1 运行方式批复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运行方式批复危险点主要表现为部分电网不能输送高压电能,当电压大于电网的承受能力后,电网会出现停止运行的状况。因此,在批复电力调度运行方式时,要了解电网的承受能力,为避免电压问题引起电网停止工作,要对电网的正常方式进行分析,定期对电网设备和机组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出现送电受阻的现象。在进行调度运行时,要清楚一次方式变化对二次方式的影响,对电网负荷进行预测,确保送电工作的顺利完成。

1.2 电网设备临检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电网设备的临检能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进行电网设备临检时,如果不能做好准备工作,很可能在临检过程中,出现问题。电网设备临检前,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临检方式,进行设备临检时,要保证设备停止工作,从而保证临检人员的生命安全。

1.3 新设备启动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设备被引用在电力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在进行新旧设备更换时,存在一定的危险,由于新设备有多种启动方案,但并不是所有的启动方案都适合调度运行,一些电力企业在选择新设备启动方案时,比较随意,很容易造成新设备不能适应调度运行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新设备启动方案时,必须到现场深入了解设备及相关资料,掌握设备管辖范围,确认设备的名称、编号,对设备的使用效果进行科学的预测,在正式启动设备前,要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从而保证新设备的正常运行。

1.4 接收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接收检修危险点主要表现为工作申请内容填写不明确,具体检修设备名称、编号填写不正确,检修设备的状态填写不明确,检修停电范围不明确等。因此,在接收检修时,认真的填写工作申请内容,并对申请内容进行核实,要根据设备的情况确定停电范围,做好检修准备工作后,才能进行检修工作。

2 调度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2.1 调度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在进行调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有出现错误调度、错误下令,调度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不佳,操作前没有分析危险点,没有使用统一的操作术语、调度术语。因此,在进行调度操作时,调度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尽量不要在负荷高峰期进行操作,调度工作人员在操作前要进行危险点分析,掌握事故应急方案,调度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操作票进行操作。进行区间调度配合操作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移交清设备状态。在调度操作过程中,要使用统一的操作术语和调度术语,的指令要清晰、准确,出现事故后,要及时的停止操作,对事故进行分析,确认事故处理完成后,才能继续操作。

2.2 拟写调度操作票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拟写调度操作票危险点主要表现在拟票时没有考虑停电、送电对相关设备和系统的影响,没有进行“四对照”。因此,在拟写调度操作票时,要对照模拟盘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对照工作申请票、对照操作注意事项、对照已执行的操作记录,确保调度操作票内容的准确、合理。

2.3 审核操作票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在审核操作票过程中,调度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认真审核,没有审核操作票的操作内容合理性和准确性,没有考虑停电对系统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危险。因此,调度工作人员要认真的审核操作票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操作票中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调度工作人员要正确预测操作过程中,电压变化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2.4 检修工作申请答复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检修工作申请答复危险点有工作票申请设备和工作情况不同,工作申请和方式批复不相同。在进行工作申请答复时,要对工作票填写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查,明确工作票内容,要填写清楚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3 调度事故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3.1 事故信息收集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事故信息收集危险点主要表现为信息收集不完整,事故对系统的影响判断不准确。对于这类危险点,调度工作人员要全面的收集事故信息,并且根据收集的信息,初步分析事故对系统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的状况对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

3.2 事故分析判断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事故分析判断危险点有调度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没有正确的了解事故对系统的影响及设备的状况。在进行这类危险点控制时,电力企业可以不断的提高调度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调度工作人员要准确的了解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掌握事故处理原则,了解事故范围内设备状况及系统状况,并及时的上报给调度单位。

3.3 事故处理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事故处理危险点有没能掌握正确的电网系统运行方式,没有根据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从而扩大事故影响。控制这类危险点时,要正确的掌握电网系统运行方式,根据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避免因联系不周、情况不明等造成的事故判断错误,从而引起事故扩大。要根据规定及时的处理系统出现的异常现象,避免电网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

3.4 调度自动化危险点及控制方法

调度自动化危险点有数据监控不到位,遥信、遥测信息收集不正确。对于这类危险点,调度工作人员不能被动的等待告警提醒,要注定的查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遥测信息和遥信信息的一致,根据潮流计算,确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 总结

电力调度的安全状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电力调度中存在许多危险点,因此,要及时的分析电力调度危险点,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事故发生率,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若彤.浅析调度运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1).

[2]何樱.对调度运行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2(03).

[3]罗卫明.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浅析[J].科技资讯,2011(04).

第7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一、背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电厂对发电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如何合理的减少维修费用,同时有效提高运行安全性己是当务之急。汽轮机、锅炉等主机虽然是关键设备,但其制造技术已较成熟,监测技术也较完善,故其可靠性都比较高,由于火电厂系统复杂,而一些辅机设备往往是火电厂设备状态监测的薄弱环节,是造成机组非计划停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保证辅机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厂日常维护和维修的重要内容。同时,任何一个系统或主要辅机设备的故障都会影响电厂的经济性,造成发电成本的增加。因此,开展火电厂辅机状态监测工作,保证火电机组主要辅机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优化检修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针对辅机部件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辅机部件(电动机和转动部件等)的状态监测技术已经成熟。主要的技术包括:

1.振动诊断技术;

2.油液分析技术;

3.红外线设备诊断技术;

4.超声波泄漏监听技术。

振动监测技术主要是应用在线和便携式振动监测仪器,对设备的振动频谱进行连续或经常性检测,以分析设备的振动特性,判断运行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油液分析主要是对油的成分、污染度、机器磨损状况进行检测,以掌握油的变质情况,判断磨损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红外线设备诊断技术主要是使用便携式红外线检测仪,对电机设备的外壳超温状况进行检测,以发现设备的超温部位,采取及时维修措施。

声波泄漏监听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对设备发出的微小泄漏声音进行检测,以找出设备的泄漏部位,采取及时维修措施。

国外辅机部件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成熟,监测装置和分析软件也比较先进,在国内电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在应用中发现,这些监测技术往往是独立的,主要是针对具体部件点的状况,并不能够全面监测辅机系统的状况;一般不能够全面综合的分析设备变化趋势,即不具有综合诊断故障功能。如何给出设备的整体状态诊断结果,为维修决策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依据,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辅机状态检修关键技术研究简介

该研究项目是国家电力公司状态检修课题的子项目,并作为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和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课题,列为福建省电力公司2000年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辅机状态检修模式的探讨;

?辅机状态监测技术的选择与实施;

?系统安全性监测技术的开发;

?系统运行经济性监测技术的开发;

?辅机状态综合诊断系统的开发;

?依托工程电厂实施;

通过3年的努力。福建实施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并通过了福建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太仓电厂实施项目仍在进行中。

1.辅机状态检修基本模式的探讨

研究表明,辅机的维修类型主要包括:设备故障导致功能下降而维修,系统安全性下降导致的维修,系统性能(经济性)下降导致的维修等三个方面。以往的监测技术,主要注重辅机部件点的状态变化,而在系统层面上的变化没有给以重视,显然是不合理的。

目前在国内推行的辅机振动状态监测方式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在线方式费用高,信息量大,已在山东等一些电厂采用。而离线监测方式实际上早已在电厂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监测仪器的性能提高,离线监测的准确性已相当高,完全可以满足设备状态监测的需要,因而没有必要采用在线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为此,热工研究院设计了辅机设备离线与在线相结合,安全性监测与经济性监测相结合,设备监测与系统监测相结合的新模式,即:

离线设备状态监测

+在线系统安全性监测

+在线系统运行经济性监测

+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决策支持

该模式充分考虑到中国电厂辅机运行状况和状态检修技术需求,力图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国电厂辅机状态检修整体解决方案。

2.辅机状态监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该课题在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公司300mw1、2号机组主要辅机上进行试点。采用国外成熟的振动监测、油液分析、电机马达监测和红外热成像等多种监测技术,定期对电厂主要辅机(旋转机械设备)的状态进行离线监测,包括有送、引风机、一次风机,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等。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辅机设备的振动、油品质、电机的运行状况,转子笼条断裂、定子和转子间的机械偏心,设备的热像图(温度分布图)等。经过各方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监测工作己逐步走向规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振动监测方面,1a引风机开始监测时,其1号瓦(电机外伸端)、2号瓦(电机联轴器端)的轴向振动逐步增大,超过合格值4.5mm/s,最大分别为10.13mm/s和5.52mm/s,尤其是1号瓦振动接近危险值,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根据分析,1号瓦轴承垂直和水平振动均在合格范围内,为1.2mm/s和3.3mm/s,说明引起轴向振动偏大的原因不是由于激振力大引起,分析其频谱图,主要是3倍频和5倍频的分量为主,而且2号瓦存在同样的问题,初步分析为风机转子止推轴承工作游隙过大引起的振动异常。由于1a引风机轴承自投用以来5年没有更换,决定在2002年4月的小修中对1、2号轴承及风机的止推轴承解体检查,确认止推轴承工作游隙过大。经更换1、2号轴承并调整好止推轴承工作间隙后,故障消除,其振动均在合格范围内。

2001年5月,采用电机故障诊断仪对辅机设备进行监测,成功地诊断出2号机组电动给水泵电机出现的笼条断裂故障,电厂据此对电机进行及时的检修,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2001年11月5日和12月10日在电厂1号机辅机,包括引风机和液压系统、一次风机、送风机、凝结水泵、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循环水泵共计14台设备的轴承油系统进行取样分析时,发现1a、1b引风机电机油箱内存在大量可见的悬浮硬颗粒,1a、1b循环水泵在推力轴承故障后没有进行彻底清理而残留大量的磨损颗粒,颗粒度检测结果均超过nas12级。由于大量颗粒超过滤芯精度,将会引起滤芯失效和破损,同时滤芯的堵塞会造成供油不稳,影响轴承转动面油膜的厚度,引起不良;另外大颗粒进入轴承转动面间,还会引起磨料切削磨损,加剧了轴承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影响辅机运行稳定性。同时,由于颗粒度基数太大,不仅会掩盖轻度磨损的检测,而且还会堵塞传感器,损坏仪器。为此及时向电厂提出处理建议。进行油箱滤油处理,跟踪内部颗粒度变化情况。

在红外监测方面,对主要辅机电机轴承进行监测。2001年5月大修后不久发现1a引风机轴承温度偏高。经检查发现由于轴承方向放置不当引起轴的轴向位移导致导油环和甩油环之间严重的磨损,2002年4月份机组小修时更换轴承,故障排除,截至2002年11月,1a引风机的轴承温度有所下降。

3.系统安全性监测技术的开发

辅机系统的安全时电厂关心的重要方面,为此开发了烟风系统、泵组的安全监测系统。如电站风机尤其是轴流式风机,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失速区,当风机运行在该区域时,风机内气流压力波动剧烈,当气流压力波动频率与叶片本身固有频率成整数倍时,容易引起风机叶片谐振、导致断裂,同时亦造成一次、二次风压及炉膛负压剧烈波动,影响燃烧、导致机组跳机。

各种风机因其叶型不同,其失速区范围亦不同,我们通过冷态试验进行标定,同时建立实时失速报警系统,则当运行点接近失速区时,可提前采取措施。

4.系统运行经济性监测技术的开发

电站风机实际运行状况体现了锅炉运行的烟风阻力特性。而锅炉的烟风系统的阻力特性是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变化的,可通过电站风机的实际运行参数描绘锅炉不断变化的烟风阻力特性,同时显示出风机运行效率的变化,检测表盘开度与实际开度的偏差,为锅炉大修和风机改造提供依据。

?系统体现了电厂专用辅机设备监测的特点,弥补了电厂dcs和mis系统中辅机运行状态监测的一些功能盲点,增加系统安全性、经济性监测功能,为维修和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根据电厂设备类别,内置了所需要的计算公式和分析模型,集成了电力专家的知识库,具有诊断功能,

?具有一定的组态功能;

?采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多层分布软件开发技术,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

?系统实施方便,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扩展性强、界面友好,维护量小。

同时,开发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远程诊断功能,可采用就地管理+远程管理的二级管理的模式,在电厂设立一级状态监测工作站,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监测技术进行具体的监测工作,并将采集的离线数据输入到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支持系统,这项工作由经过培训的电厂点检人员完成。远程设立设备状态监测中心,通过广域网远程访问发电厂侧的状态监测工作站,对辅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利用故障分析和诊断系统对设备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判断设备状态的发展趋势,并向电厂定期提交短、中长期趋势分析和诊断报告。

三、结束语

通过三年的研究开发,热工研究院在辅机状态检修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际应用,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电厂实施辅机状态检修的一种新模式;

2.将多种监测技术如振动监测、油液分析、电机马达监测和红外热成像等集成在一起,实现对主要辅机的运行状态综合离线监测,效果比在线监测好,费用少。

3.开发的系统安全性监测系统在线监测辅机整体的安全性,开阔了监测的范围,弥补了单个设备监测的不足,实现了硬故障和软故障的同时监测,具有创新性;

4.开发的系统经济性监测系统在线监测辅机整体的性能,确立了监测经济性而完善维修决策的方法,实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监测以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周期新模式,具有创新性;

第8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在线分析 状态估计 调度方法 参数估计

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能成为各项能源中位居首要位置的地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提高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合格率的调试,把有效的电能进行合理分配应用到现实中,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率,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系统的应用进一步解决了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提高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合格率的调试方法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1 加强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研究的必要性

电网状态估计调试因素是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都要服从于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的分配。任何电网状态估计调试都不是完善的,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一步一步去完善机制。难免机制中会出现一些不适合当下机制相符合的因素。不合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权限不严谨,导致内部人员无法运用到内部网络,这样,电力系统数据的掌握和备份必然不完整,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没有很好的备份,就无法恢复数据,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电网状态估计调试不当,导致系统的数据更新不及时,任何系统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更新,有些电力自动化系统,很长时间不会对系统数据进行更新,导致系统漏洞频发,威胁到电力系统自动化调试的有序进行。

2 状态估计从发散到收敛的调试方法

电力系统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总的指导原由是无论是状态估计是否收敛,都不要急于从调试,而要立足于整个系统的高度,结合网络结构、元件参数和量测等各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和调试,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2.1 网络结构

社会在发展进步,科技在进步,网络漏洞永远是不可能完善的一个问题,有进步,就有不足,出现问题永远在被发现之后,网络环境的漏洞,成为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影响到电力自动化系统调试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常电力调度数据网平台、VPN和MPLS技术把各终端连起来,根据可获取的量测数据估算动态系统内部状态的方法,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量测而得到的数据能反映系统的外部特性,而系统的动态规律需要用内部(通常无法直接测量)状态变量来描述,通过状态估计来了解和控制电力系统。

2.2 元件参数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通在远动主战那里汇集,远动主战把信息处理之后,这些数据被运用到电网调度中,而这时就必须要发挥元件参数的作用,电力调度系统,通过有功发散的调试,检查主变参数、线路参数、拓扑分析结果,优化电网保障电网合理运行,与此同时,通过开发与之相关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软件,能够更合理的应用,更加提高评估能力,能够更大效率提高电网运载电的能力。

2.3 发散调试

电力系统发散到收敛主要体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发散调试对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靠web网络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相互连接,通过web系统进行身份和密码的登录,当与外界隔离措施做的不好时,发散调试会趁虚而入进入系统,破坏系统。第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接入外部的网络,外部网络上的病毒就有可能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感染,造成电力自动化调试系统的破坏,导致系统的崩溃瘫痪,这里就需要通过调试,将迭代信息进行转移,确保其与电网模型数据保持一致。

3 提高状态估计合格率的调试方法

状态估计合格率的调试方法在电网安全的运行中发挥着很多功能,并直接影响到国家电网安全运行一个必要的安全保障,面对现实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提高状态估计合格率的调试方法,对电力自动化调试系统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保障电力自动化调试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保障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1 调试原理

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在线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第二,离线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通常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是通过按时间的小时来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或者是按照调度值班班次电网状态估计调试,往往后者是人们在电网状态估计调试中应用最多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方式。对于网损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以人工方式对程序进行分析和测试,在同样的时间内,网损最少的人员,给予奖励,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网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电能力,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2 优化电网状态估计调试

电网状态估计调试能够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电网状态估计调试。如电量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拉电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等项目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所以,在电力维护等方面需要充分检查所有数据经过处理后所的结果是否正确,包括负荷电网状态估计调试子系统,实现电网的优化,从电量、拉路调次、符合率等方面通过调度值值班人员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对电力调度的规范化等方面,提高电路的运电效率。

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容易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因为,威化网络系统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通过采取以下的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第一,通过技术的提高,来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可以采取物理隔断、更新杀毒软件等,以此来减少网络攻击的次数。第二是,对电网状态估计调试系统进行加强和完善,提高人员的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意识,加强电网状态估计调试权的应用,禁止外来人员使用网络,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及时修复漏洞,对数据进行备份和电网状态估计调试,以此达到网络数据的安全,保证电力自动系统的正常合理运行。第三,对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引起重视,通过突如起来的自然灾害,不能预知,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可以通过加强硬件设施质量的提高来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除了自然灾害,就是认为因素对电力系统的破坏,可以通过保护有利。破坏出发的相关政策措施来加强对于电网的保护,以此来警示那些破坏电网行为的发生。

4 基于状态估计计算的参数估计方法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化电能应用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电网运行和可靠保障,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国家电网运行的必须条件之一,国家电网的有序运行,需要相关的电力企业与调度值班人员的共同努力,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状态估计调试方法分析需要参照很多方面的数据的分析,不能从单个方面去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那样出来的数据分析是不准确的。状态估计计算的参数估计,早期的正规方程(NE-Normal Equations)迭代方法,由于其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很大,使方程出现病态,因此,直接求解(Gauss消去或Cholesky分解)时的数值稳定性很差,导致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问题收敛很慢甚至不收敛。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中的病态经常出现,给各种不同的测量配置很大和很小的权因子(如虚拟测量和伪测量有很大和很小的权因子),包含大量的注入测量,长线和短线相连等都可能导致病态的出现,以致方法的收敛出现问题。正交变换法(Orthogonal)[1~3]和混合法[4]通过直接对Jacobian矩阵的QR分解,使得正规方程求解的数值稳定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对系数矩阵条件数较大的正规方程能够得到可靠的解。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状态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现代化,这是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不可分开的。自动化发展的要求是人员的减少,工作效率的提高,电脑的应用在以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保证好网路的安全运行,保证国家电网的合理正常运行,提高国家电网的运电效率,是保证国家经济大发展的一个前提,对于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状态估计调试方法分析的合理性、全面性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可靠保障,只有通过全面的合理性,才能减少电网中的损失,加速电网的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 航.浅析维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

[2]邹湘静.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

[3]黄媛,刘俊勇,伍言.电力调度信息的定制技术[J].现代电力,2012(3).

第9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93-02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自动化技术的成熟,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在电力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还能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因此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技术是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此,笔者对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

1 智能电网下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调控一体化系统要能有效的发展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1.1 实时性

具体体现在下述两方面:

第一,通过电力系统的厂站遥测、遥信技术,及时准确的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真实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传输到信息数据库中,以便调控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和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第二,电力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对传递过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实现遥控指令的快速响应,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厂站端,以便实现对厂站端的有效控制。

1.2 开放性

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技术要以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为基础,构造开放性、兼容性的平台,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及通讯的有效连接。

1.3 系统性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下述三方面:

第一,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中所有网架和变电站的实时监控,一旦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能及时迅速的向控制中心报警;

第二,通过分析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如状态评估、潮流分析、安全性分析等,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第三,对数据库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便工作人员能及时根据数据信息评估和判断电力系统的状态并做出正确决策,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智能电网下调控一体化的主要功能

2.1 实时监控及智能告警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分析,为了实现该目标,智能电网下调控一体化的设计必须考虑下述几方面:

第一,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及电力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监测,以便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监视全景化;

第二,变电站集中监控。对变电站运行的监控包括故障信号、远程控制、防误闭锁等;

第三,自动电压控制,要实现对电压的控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采集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在确保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在线优化控制,以便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网损;

第四,智能告警。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状况,智能告警功能及时发出警告,该功能还能实现对各类告警信息的汇集、分类和管理,还能通过显示屏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告警提示。

2.2 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采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使用第三方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对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具体包括下述几方面:

第一,状态估计。对量测的估计值进行求解,并将所得到的结果作为判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是否异常的检测依据,并未其他方面的应用提供精准的数据;

第二,潮流分析。根据数据信息使用者的具体状况在电力系统的模型上进行投运数据设置,然后对潮流进行计算,并根据结果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潮流分布变化进行分析,并及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调整;

第三,安全分析。按照调度工作人员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电力故障进行组合定义,显示出故障结果,并及时将故障的危害程度告知调度工作人员。

2.3 智能分析及辅助决策

智能电网下的调控一体化系统为了减少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电力系统运行的数据信息帮助调度工作人员对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决策,在不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能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完成,不仅有效的减少调度员的工作量,还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3 智能电网下调控一体化的发展

3.1 配网管理具有统一模式和标准

智能电网下的调控一体化是一项繁琐、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调控一体化管理,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和参考标准,以具有可操作性和互换性。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构建调控一体化时,必须要实现人机的有机结合,根据绿色电力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的关键要确保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有许多复杂的电力设备、变电设施及电缆,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对电力系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

3.2 充分利用GI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