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大国崛起读后感精选(九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

第1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读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后,对我心灵的触动特别大。我深深地感受到我身上有一份重任——为祖国的振兴而出一份力。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人人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民族,具有异常的辉煌历史、具有独特的智慧才能,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由此说明我们中华子孙具有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应该把我们身上的这种潜能发挥出来,为中华的振兴发展而充分准备着。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着为国读书的抱负和胸怀,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总理在《为中华之崛起》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他大伯说的:“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为什么?中华不振啊!”读后,我感触深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落后于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别国的欺负和侮辱,甚至是野蛮的侵略。所以,我们要振兴中华,让我们有处说理,不受欺负,就像周总理提到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第2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在近代世界历史舞台上忍气吞声二、三百年的中国,如何看待这些年已经成功崛起的国家?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大国崛起观后感,请您阅读。

大国崛起观后感1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题记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2017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从152017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本书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本书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观后感2《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这就对本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大国崛起》一书以“九大国”的兴衰为主线,剖析其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大国崛起探究其对世界历史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书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在中国全力争取和平崛起,大国复兴的战略发展时期,此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时代性。激发了读者对中国崛起强盛的希望和激情,这也就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九大国家应运时代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崛起。通过本书不难发现,本来西方大国的定义并不是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他们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以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二,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就是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或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总之,《大国崛起》一书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启迪人们:崛起,以前瞻性的眼光瞄准事物变化趋势,立足创造性地化解难题,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的过程。进入二十世纪后,寻求摆脱危机的良策,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则是崛起的必然要求。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大国崛起观后感3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读诗,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睿智。当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时深深地感到,历史的车轮,势不可当,他造就了无数英雄的豪情壮志,使其为后人千古铭记......而我,也通过《大国崛起》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智慧,有了一些收获。

大不列颠帝国的繁荣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但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顶峰却是从工业时代开始的。

有人评价说:牛顿发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瓦特拿着“钥匙”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却倡导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法则。没错,牛顿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把人们从迷信神学转变到了崇尚科学,把我们现在认为“很弱智”的问题解决了,让人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方式,并悄悄地告诉了当时的人:工业时代将会很快来临。而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向人民宣告了: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亚当斯密发现了自由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让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工业时代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

英国在18世纪工业时代把英国领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也让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确是一个增长知识拓展智慧的的好地方。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这一幕幕历史的缩影,在《大国崛起》中为我们所呈现,这也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力量。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一起去寻味这深远的智慧。

大国崛起观后感4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国崛起观后感5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众多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教学片”,是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9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学习。

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在过去的500年间,中国所谓的盛世已经持续至清康乾时代,期间还包括明初郑和浩大船队的远洋。但这只不过是古老的“中华龙”惯性繁华的回光返照。而从14世纪开始的300年间,欧洲文兴复兴击碎了中世纪宗教的神学桎梏,将人们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放出来,在精神方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翘楚的新时代。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

对中国而言,读懂这9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9个大国在过去的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

半个世纪前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如何摆脱历代王朝“兴勃亡忽”的质疑时,给出的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这句话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大国地位的标准时,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作为软实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响力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第3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我们尊敬的总理始终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更倡导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灵需求,在读书中学做人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一种高尚精神的思想境界和追求。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去读,去思考的读;读出精神,读出人生智慧,明智的去读书,读出做人之道理,读出立身处世;书本中传递出做人智慧和经验,带着强烈的时代感去读书,全心全意读书,全心全意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感觉影响我以后人生的好书是《道德情操论》。

今天,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事业单位转制改革、房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家质检部门对所有奶粉进行检查,发现有奶粉问题的多系人们认为完全可以信赖、绝对安全的名牌企业和免检产品,于是人们的安全心理大厦立即倒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只是奶粉产品和企业,而是整个奶制品以至整个食品安全,不仅只是对企业的信任危机,而且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了《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受到剑桥学子热烈欢迎。演讲中,他批评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道德缺失,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并进而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它使得某些行业某些企业某些个人道德的丧失和情操的低下被暴露无遗,说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千万不能丧失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为斯密设想和倡导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没有同情、仁慈、公正、责任心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富之路”与“德之路”必须统一。

弘扬道德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道德情操可以没有上限,但是不能没有底线,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更加要注重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道德失衡、情操失守、行为失范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有:公仆意识淡化、创新精神失落、本位主义严重、腐败现象蔓延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道德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和意志力,才能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4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后来,上了初中,学习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结果学了那么久,老师从来没有跟我们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就像念口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全没有我们的感情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学越笨的关键。

初中后,还是一直坚信,我的那个答案是正确的,以为我想,中国崛起了,但是,中国没有“崛”起来。从某种理由上说,这句话还是对的。isn't it?

第5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大国崛起一般都会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一、物质层面;二、制度层面;三、民族精神层面;四、文化更新层面。其中,后三个层面多少属于体制和思想史的范畴。以此划分,所谓的现代化其实可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前者可称为物质现代化,后者则称为制度和精神现代化。

我们将大国崛起之路划分成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其中,第一次现代化主要集中物质层面,又可分为高速发展阶段和平衡发展两个阶段;而第二次现代化则集中于制度和精神层面,尤其包括对民主精神世界的梳理和自我文化更新。笔者认为,就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现状而言,实际上尚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刚刚结束的时期。

观点提出后,引起观众和读者的一些反响,主要是和笔者讨论精神现代化如何展开,尤其是民族精神世界如何梳理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也不乏沉重的负担,以致阻碍了自身对现代文明思想的吸纳。梳理民族精神世界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操作的突破口,而这一突破口则是理性精神的建立和培养。

西方理性精神:起源、演变、解读

《大国崛起》播出后,引起的不同反响中,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认为大国崛起的经验显示,只有西方民主机制才是成功之本;而另一种则认为电视片偏向西方和忽视八国联军等暴行。这两种解读其实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西方大国崛起背后的成功因素,抑或成功因素背后的某些精神,才是今天处于崛起期的中国国民所需关注的。

从希腊开始就影响西方的理性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知识,而非对信仰的追求,这直接导致了西方知识界怀疑能力的发展,亦即所谓“让天空出现裂缝”;二是对终极知识,而非仅现实谋生手段的追求,这在相当程度上发展了西方知识界的思辨性和穿透力;三是对情绪的剥离和超越,西方精神传统中的妥协、秩序、法制、民主等元素很大部分即来源于此;四是对人体和艺术的赞美和迷恋,这在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对生命尊重、对人的尊严的再尊重。

古希腊理性精神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见之于今天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许多精神财富。因此,探讨导致西方成功的精神元素,不能不最后归结于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精神。当然必须承认,在西方崛起的过程中,伴随着对外扩张乃至侵略和掠夺;但在导致西方成功的因素中,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和人道主义运动之后,有个值得关注的合二为一现象:是人性弱点和自我更新和超越能力的合二为一。在观察西方成功因素的同时,切忌简单化思维,从而或照搬或全盘否定西方经验。大学:中国培养理性精神的关键

第6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从今年年初开始,《大众软件》,这个有着金字招牌的老牌游戏杂志如塞万提斯笔下的没落骑士,四处碰壁,但仍提剑走自己的路――这本最高期发行量38万册、月发行量超过70万册的杂志曾是游戏界的传奇,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影响了几代游戏爱好者。自2012年杂志盈利状况持续下跌后,大软终于在今年高调众筹激活读者群,宣布转型移动端。杂志的年轻人们想在移动互联网大干一场。可,这将会是另一条赛道上的故事。

8月28日,石景山附近写字楼里的《大众软件》编辑部,杨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作为《大众软件》的编辑部主任,他的名片上很快将印上最新头衔――大众软件移动端“游态度”联合创始人。

2002年,杨立刚刚成为《大众软件》的编辑。“那时游戏杂志的编辑很容易成为偶像。”杨立对《财经天下》周刊回忆道。他在大软的笔名是八神经,这个名字现在还会出现在百度贴吧中为老游戏迷所怀念。

2013年,杨立成为《大众软件》的编辑部主任。但此时的《大众软件》已经身陷囹圄,2012年盈利状况下跌以来经历了几次停刊传言――2013年6月,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还是收回了杂志刊号。同年7月,大批编辑记者离开,留下不到10人勉力支撑着《大众软件》。

从当时的行业背景来看,它的未来很不乐观:在国内游戏玩家中具有同样影响力的游戏杂志《家用电脑与游戏》结束了20年的历程,主编刘威在微博宣布停刊;曾与《家用电脑与游戏》《大众软件》开启游戏杂志三国时代的《电子游戏软件》也宣布停刊。

很多读者和玩家开始相信,《大众软件》的停刊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杨立和他的同事撑到了2014年,并让自己成为微博上的热点话题――4月23日,《大众软件》官方微博“大软果然棒”公告,《大众软件》要转型做移动媒体,同时继续保留纸质版杂志。推出移动端的方式是在“中国梦网”启动了众筹活动,希望能在2014年6月20日前筹集到100万元,同时宣布移动端在同年10月上线。

据杨立说,2013年年底,很多投资人找上门来,对《大众软件》和整个编辑团队都很感兴趣。游戏平媒一再衰落,但手机游戏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的战场。投资人看中杨立和编辑团队的行业资历,希望杨立带整个团队去游戏公司做手游APP。

投资人的登门没有动摇杨立的立场,反而让他们清醒:纸媒不断衰落,他们的能力和价值却不会一同跌落。

忘记昔日荣耀

翻到《大众软件》创刊号里的读者来信,杨立兴奋地回忆道,“那时候一期读者来信起码有一千多封,都用麻袋装着。”

创刊于1995年的《大众软件》崛起得非常快,自问世以来就处于盈利状态。那时电脑游戏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玩家需要游戏资讯。当时公认做得好的游戏平媒也就三家,《电子游戏软件》《家用电脑与游戏机》和《大众软件》。

《大众软件》很赚钱。杨立回忆,当年很多中关村的商家在杂志上投放广告,广告部的同事去中关村结广告费时,许多商家一听到《大众软件》的名字都会到处躲。

《大众软件》在2002年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评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突出的“双效期刊”。也是在2002年前后,《大众软件》达到了史上最高期发行量――38万册。12年前的场景在杨立的记忆中依然深刻,“编辑部还专门开会,定了下次的突破目标。这次是我们第一次突破35万,下一次要到40万!”

杨立分析《大众软件》的迅速崛起归功于三个原因:严格的文字质量和流程;借国产单机游戏崛起之东风;多元化的内容组合则是《大众软件》支撑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2000年左右,别的游戏媒体没有记者组,《大众软件》设立了记者组,很多栏目都靠记者调查采写做专题。编辑交上来的文字到出版印刷会经过5次校对。

《大众软件》在玩家中影响较大的是“GAME龙虎榜”,由全国读者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游戏。境内PC GAME的第一张榜单诞生在1995年8月《大众软件》创刊号上。《仙剑奇侠传》在此榜上连续多年占据榜首,成为单机游戏界的传说。

杨立向《财经天下》周刊坦承,《大众软件》能够一开始就卖得那么好,与杂志推出《仙剑奇侠传》攻略有一定关系。“正版出售的游戏里是没有攻略的,如果有,也没人会去看杂志上的攻略了。”软星科技的总经理姚壮宪对《财经天下》周刊说,他身后的柜子里放着仙剑游戏全集。

姚壮宪认为《大众软件》在一定意义上扩增了仙剑的影响力,“那时候《大众软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唯一的宣传渠道。当时只要我们出游戏,他们就经常来,前期曝光、最终报道、研发内幕、上市前后,经常看到他们。这些报道从前期到后期,跨越的时间很长,也是深度的报道。现在可能找不到这样的游戏媒体了。”

《大众软件》前半本是软件、硬件内容和互联网话题,后半本主要是游戏。《大众软件》编辑部副主任陈子在加入编辑部前,是有着14年阅读经历的读者。“《大众软件》的记者专题很多是与社会话题相关的。《大众软件》能够挺到现在,就是因为它相对多元化。”

没有一种辉煌会一直延续――2009年开始,美国共有105家报刊被迫关闭或改为电子版,国内报刊休刊的新闻不断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行业背景,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互联网技术演进一步步颠覆新闻行业,《大众软件》无法幸免。2012年开始,杂志盈利持续下跌――在“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阴影下,《大众软件》不知不觉中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三次战斗

这次转型移动端,《大众软件》并不在队伍前列。这本老牌游戏杂志在转型路上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作为一家生于电脑时代的游戏杂志,《大众软件》其实做过三次转型。

2005年,暴雪娱乐制作的《魔兽世界》风靡中国。大众软件和盛宣鸣数码科技公司合作创建“大众游戏网”。招来了很多新员工,试图借“魔兽”东风再攻下新城池。但由于投资人中途撤资,资金链断掉,网站持续烧钱,“大众游戏网”赔了钱,全靠杂志收入输血。“此时杂志的收入还很好,尽管38万册纪录之后销量一直下跌,但一年下来就跌几千本,并不影响盈利。”杨立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2012年以后,《大众软件》管理层又开始寻找资金,找人合作,试图将《大众软件》的品牌及读者资源向互联网转移。这是第二次转型尝试。

“当时的主编在外面找投资人,找来投资的同事后来离职,这事儿就没人管了。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管理层就有点光火,不太信任找投资的事儿了。我提了很多建议,包括做电子版、移动端,他们都不同意。”杨立解释《大众软件》很早就想转型,但是主管单位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转让和入资入股,这期间某上市公司、某房地产公司、某国有传媒公司及某资本均向大软伸出过橄榄枝,都被无情折断。

按照杨立的说法,《大众软件》2013年上半年才开始赔钱,主管单位觉得赔钱趋势是不可逆的,决定把刊号收回。2013年6月,很多编辑出走,陈子就是其中一员。杨立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同事四处奔走寻找能租用的刊号,“刚开始想用《家用电脑游戏》杂志的刊号,但是别人也想用,我们就没去。最后到广西借用《电脑游戏新干线》的刊号。刊号使用费只有过去科协收的管理费的百分之十几,也减少了一些资金压力。”

借用刊号后,《大众软件》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三次转型。不然只能等死。“有同行说,不是你们做得不好,是时代把你们淘汰掉的。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延续这个品牌去顺应时代呢?”杨立说。

他把第三次转型的开端定为在中国梦网众筹,随后宣布转型移动端。从今年4月23日起,60天内,杨立们从5120名投资人处筹集到了203万元,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移动端转型。

“众筹就是要证明大众软件的品牌,白手起家不如借助品牌转型。”这句话是众筹之后才有勇气说出来的。众筹发起的初期,编辑部上下都很担心,“刚开始上线一天多都没敢宣传。过去了快40小时,才发了第一条微博。当时里面只有几百块钱。”之后每天的资金增长都超过了编辑部的预期,不到一半的时间就筹齐了一百万全款,也让他们对众筹决定感到放心,“众筹救了大众软件。”陈子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杨立认为众筹与融资目的不同,融资纯粹是面对商家、企业,而众筹是面对玩家,是一个呼吁玩家关注的过程。“众筹的人都是第一线的玩家。他们不是数字,不是手游媒体里说到日活跃用户几万个,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用户。”杨立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对于大软大张旗鼓的第三次转型,同行黎争有自己的看法。黎争是计世传媒集团总裁。2014年6月,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杂志《计算机世界》(美国版)宣布推出最后一期印刷杂志后将全面转型数字渠道。黎争认为,《计算机世界》停止印刷并不是纸媒衰落的又一佐证,而是证明该杂志在美国的转型是成功的。据黎争透露,《计算机世界》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在线收入可观,利润比做平媒时还要高。

现在,《计算机世界》(中国版)和《大众软件》仍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电脑类期刊之一。2008年,《计算机世界》所属的计世传媒集团以“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的新定位在转型之路上先走了一步。黎争认为内容为王是对的,应该再往下走,“是服务和产品为王”。

按照计世集团旗下平媒业务用户群体内容需求的差别,计世将用户细分成CEO、CFO、CRO、CMO等,提供细分的内容和服务。比如计世集团会成立CMO俱乐部,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内容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包括线下活动和在线的商务社交网站。

通过这样的提供方式,计世集团在纸媒原有的广告商业模式之外又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黎争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许多平媒将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只是介质的转变,并没有与用户产生关联,“内容简单地在互联网上传播,是难以实现变现的可能的。但当你的内容和用户产生紧密关联时,就会带来新的变现方式。”

现在,第三次转型的《大众软件》也将移动端产品“游态度”定位为“内容服务”。其slogan是“我们最懂游戏”。

“游态度”上线后将有三个板块:随阅、公榜和后院。“随阅”代表游戏媒体的行业性和专业性,内容包含原创的行业、产品深度和热门新闻,每日更新十余篇,针对移动阅读习惯,篇幅在1500字左右。“公榜”则延续大众软件最权威的产品排行榜,所有游戏产品都会陆续建库。“后院”的体现方式会像垂直的游戏微博,以游戏行业的意见领袖为主,如《仙剑奇侠传》之父姚壮宪、《轩辕剑》之父蔡明宏。后期加入用户到了一定数量,会引入“游戏化社区”概念。

苏醒

“游态度”迟迟未和大家见面,但大软编辑部不得不做出改变。

“过去编辑部非常强势,”说完这句,陈子收起微笑,承认编辑部里仍存在短板,“编辑部最大的困难在于自我意识的转换。编辑对游戏行业很了解,但传统媒体思维太重,过于注重内容,众筹的时候大家才醒悟过来。缺乏营销意识是《大众软件》最大的弱点。”

转型,就必须输入新鲜血液。杨立找到了曹崛。

“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编辑出好的内容,我包装成好的形态,让用户能接受。”曹崛一边说着一边按掉手机来电,擅长市场推广、商务合作、研发运营的他,目前是《大众软件》移动端产品“游态度”的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曹崛曾三次创业,PC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都做过,加入《大众软件》前,他的最后一个头衔是正点科技市场营销副总裁,专注智能手机工具类APP的研发和运营。在正点科技两年多的时间里,曹崛获取了移动互联网知识和行业规则,这正是《大众软件》团队所缺少的。“他带来的团队跟我们现有的团队是互补的,丰富、完善了产品的形态。”杨立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1995年,曹崛曾在《大众软件》待过两天,当时面试他的是现在还在大软的编辑杨文韬。虽然只待过两天,但是曹崛与大软编辑部的联系却维持了十几年。第二次转型时,杨立曾找到在游戏行业创业三次的曹崛,因为体制原因,转型事宜未果。

解决体制问题后,今年4月份发起众筹前,杨立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曹崛。5月,曹崛离开正点科技,组建好自己的团队准备寻找下一次创业机会。“杨立告诉我现在能够放开手脚做事情了,我俩商量好了移动端的大方向,以半年时间为版本更新节点。6月下旬,我就带着团队过来了。”曹崛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曹崛和他的团队都是移动互联网出身,除了给《大众软件》带来新的研发部门和市场团队,还有他们所熟悉的行业思维和方法。这些新事物给此前一直强势的《大众软件》编辑部带来了转换思维意识的挑战。

“绝对不会像过去一样事事都是编辑部说了算。”杨立对《财经天下》周刊说。新旧团队磨合的早期,他和新团队也经常发生碰撞。曹崛来到《大众软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编辑部输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方法论,“我刚来那会,觉得他们是一帮特别纯洁的人。有时候讨论一个特别普世的价值观,他们不care,‘觉得我是一个很有操守的媒体人,用户就会理解我’。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产品化,你再好,用户看不到,还是不行。”

争执时有发生。曹崛有次和杨立等编辑在办公室讨论一个产品细节,两方各执一词讨论到凌晨一点,辩输了的请吃夜宵。唯一没有争论过的一点:必须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质量第一是《大众软件》创刊至今的第一准则,曾有读者来信询问游戏新旧的问题,编辑部是这样回答的:“游戏好坏最主要的是它的内在质量,而不在于时间上的新旧,但本刊会尽量增加一些新游戏的。 ”

曹崛认为最懂游戏的人和《大众软件》的高质量内容是长线竞争中的优势,“现在的移动产品形态是过去不曾存在的,所以感觉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质量。”曹崛看来即便只是依托高质量内容,《大众软件》也可以存活下去,“如今很多用户量巨大的内容服务平台是没有能力产出这样高质量的内容。”

《大众软件》还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老读者的断层和吸引新用户。两个群体的阅读需求看起来就是一个悖论,老读者注重质量,而新用户注重体验。曹崛认为读者年龄跨度决定了《大众软件》APP是平台化的产品,“我和有妖气的CEO聊过,他们的目标用户有固定的标签,向用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就可以。《大众软件》读者的跨度很大,从不排斥到能了解再到理解,各方意见都有。这就决定了我们是平台,不是小众的阵地,平台产品的特点存在于功能。”曹崛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这么多年,不是读者抛弃了大软,是大软抛弃了读者。‘游态度’移动端初版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大软还活着!” 曹崛说,因为体制的束缚,《大众软件》没赶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潮,但集媒体、评测和社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游戏移动端的市场空白使他坚信――在移动端,《大众软件》还有机会。

如何适应时代?

平媒走上数字化之路已是大势所趋。早在2009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新闻行业与全球经济的其他产业一道陷入了严重衰退,这一年被认为是世界报业的转折年。同年3月16日,美国《西雅图邮报》的发行人罗杰・奥格尔斯比宣布将在17日发行最后一期纸质报纸。至此,关于“传统印刷品的未来该何去何从”的话题从未停息。

黎争认为,《大众软件》转型移动端与互联网团队创业是一样的,而互联网里“资源”的定义却与平媒时代里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化只是平媒转型的一个大的趋势,但互联网并不能包治百病,“互联网在机制上有游戏规则,如果在机制上无法匹配的话,很难有一流的人才和好的创新产品。没有机制、团队、人才,很难与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原来做媒体的资源,某种程度上是国家赋予你的准入机制。现在这种资源在瓦解,关键还是创新能力。”黎争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现在的《大众软件》更像是一个创业公司,“技术、设计、产品执行人员都是我找来的,总共不到十个人。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相当于在创业,每个人同时要盯好几个模块。”曹崛说。他很感动团队成员降薪归来,省下了不少成本。

据曹崛介绍,“大众软件・游态度”会于11月中旬上线安卓版,iOS版将在年底上线。曹崛和杨立还在筹拍一部读者和《大众软件》故事的微电影。创刊将近20年,游戏行业内的各大企业管理层中很多人都是《大众软件》的读者。

微电影是“大众软件・游态度”初版推广策略中的一个渠道,曹崛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告诉读者,大众软件还活着,只是演进成了移动端。同时,也会召回遗留在QQ群、贴吧、微信公众账号上一万个左右的种子用户,“‘游态度’出来后,我们通过市场商务,希望尽快将用户做到百万级。”曹崛说。

第7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史料、解说词、专家观点、电脑特技,几乎每一个片中元素,都引起观众莫衷一是的评说和媒体乐而不疲的讨论。随便用一个搜索引擎一搜,《大国崛起》的关联文献竟高达2,840,000条之巨!中国的精英们纷纷撰文力挺此片。2006年11月24日首轮播映结束后的第三天,第二轮紧跟着推出。这一反常安排依旧满足不了观众们的收视兴致,而其他任何一种可以分载热流的渠道随之辅佐进行:观众与主创人员每天的在线交流成为央视国际网站最热门的板块;同名系列丛书首印1万册数日内售罄;《大国崛起》的盗版碟成为让街头小贩进账最多的摇钱树……

来自遥远历史的声音激发创作灵感

总编导任学安称,《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用影像梳理500年世界近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500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她的诞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他们力图用12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通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事实上,决定拍摄这部号称“巨大工程”的电视纪录片,缘起是一条偶然听到的广播新闻,从而激发了他的灵感。

2003年11月底的一个清晨,总编导任学安在上班途中听到收音机里播报了一条新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9大国?500年?”在北京嘈杂拥堵的三环路上,突然之间听到来自遥远的历史声音,一个念头让他激动不已。任学安想,能不能用影像的方式来梳理500年的世界近现代历史,并通过它来发现世界的坐标,查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中国在其中的位置。任学安至今还觉得,这是历史的召唤。从这个“影视史学”的念头产生之初,任学安等电视人就和文化学者麦天枢进行了沟通。后来,麦天枢作为总策划之一全程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工作。

在与几个好友商谈后,任学安决定向中央电视台上报这一选题,后来在台里一路开“绿灯”。为此,他们开始了3年的艰苦跋涉。

2004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制片方的要求,完成了对九国崛起历史的整理;9月,电视节目内容大纲完成;年底,电视脚本的初稿基本成型。至此,任学安率领的团队完成了对电视片主体内容和主题的确认。

“这一年是我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任学安说,“在经过了近一年的走访、研讨,跑遍北京各大书店买来了几百册历史书,数易其稿,做了大量案头准备。”

“在面对浩淼历史的时候,我认为最难的是删繁就简,清晰表达。”

“在形成电视语言的时候,我认为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情理兼顾。”

“在7个摄制组准备出发的时候,我认为最难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找到要找的人,拍到要拍的场景。”

“在6台编辑机摆在面前的时候,我认为最难的是从几百盘带子里挑出合适的画面……”

这些话语现在说来显得简单而从容,但在当时,却是任学安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与压力。

“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再去拍人家的花花草草、风光、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我们希望人民了解别国历史,懂得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教授、纪录片的学术指导钱乘旦说。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认为,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需要GDP,还需要软性力量,这要我们理性地思考,而“误读就有违我们的初衷”。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寂寞打磨一剑

现在回头看看,《大国崛起》一片用了近3年的时间。3年,一般电视记者可以做出几十个节目,而任学安等人用3年的时间孤寂地打磨一剑。

任学安说,如何客观公允地解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国的崛起史,脚本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他们用去整整一年半时间,先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家做好历史脚本后,又探访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讨论脚本中的相关阐述。千头万绪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众说纷纭的因果、巧合、偶然、必然……这些一股脑儿涌来,经过几乎可以算得上“痛苦”的反复比对和取舍,脚本才得以逐渐成形。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如今又引起极大关注的《大国崛起》,任学安不敢说得意。如果说《大国崛起》有点亮色的话,在于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外的权威专家和珍贵史料,第一次如此集中地汇聚其中。仅拿文物为例,片子就呈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493年签订的划分世界的条约和地图、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的账册、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的最早印刷本等。

任学安说:“《大国崛起》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关注,首先,国外的权威专家和珍贵史料第一次如此集中地汇聚其中。很多中国人对国外的历史文化其实是有很强的了解欲望的,但国内这类片子少,《大国崛起》因此让他们觉得新鲜。其次,它不是以全面呈现一国历史为目的的教科书的电视版,也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考古式纪录片;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文明的比较,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我们的意图是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进而让我们思考,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

“后期制作也是一项极其艰苦繁杂的工程。”任学安说,“我们的团队没日没夜地扑在编辑机上,从几百盘带子里寻找最好的素材。3年时间,我们这个创作团队坚持了下来,毕竟,电视人一辈子都不容易碰到这么好的题材。”

面对浩瀚历史,最难的是删繁就简

说起创作时遇到的困难,任学安说:“面对浩瀚历史,我认为最难的是删繁就简,清晰表达。在形成电视语言的时候,我认为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情理兼顾。”

然而,每一座山的后面还屹立着一座山,困难接踵而来。看得到山亦看得到山背面绚烂的未来,工作人员用疲惫却饱蘸激情的容颜将感动定格成3年的每一个画面。

任学安在《大国崛起》丛书的后记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第一轮的难题是创作一个可以指导境外拍摄的脚本。2005年4月20日,全部电视脚本终于通过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审看。

第二轮的难题是完成7个摄制组前往9个国家的出国手续和拍摄联络。2005年7月31日,第一个摄制组终于出发了。

第三轮的难题是境外拍摄和采访。2005年10月29日,最后一个摄制组顺利回来了。

……

幸好,我们不是一支电视创作的孤军。

3个365日的风雨兼程,对帮助我翻越每一座高山的师长和朋友,我心怀感动:

难忘――负责审校的钱乘旦教授已年届五十,审片时他24小时坐在编辑机前。三年来,他没有拿剧组一分钱,全部是义务付出。这种精神是历史学家对国家、对历史的一种责任;

难忘――剧组的“三朵金花”周艳、万剑英、刘颖,三年的时间把所有心思扑在同一件事情上,长期超负荷付出,万剑英在节目播出前累得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至今还在医院里跟病魔做斗争;

难忘――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剧组的所有人员把个人空间全部交付给这一部片子。困了,就随便倒在沙发上睡,饿了,一个饼子就能支撑一天。

……

对于一些历史片段,图书比电视更详细

电视片和图书撰写的这种紧密联系,使电视脚本成了图书的初稿。《大国崛起》也不例外,丛书的编撰始终与电视片的制作同步进行。“具体讲,就是从电视片的创作初期,图书的出版事宜就列入了总体规划之中。”丛书的责任编辑赵卜慧拿到《大国崛起》的初稿是在2005年7月份,那只是一份5万多字的电视节目解说词。在选题的总体策划过程中,电视台编导和出版社领导一致认为,解说词单独出版,分量不够厚重。后来在剧组主创人员和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责任编辑策划下,决定出版一套在解说词基础上增加历史内容、珍贵图片、导演手记、人物采访等内容的再创作的图书。

“如果说,纪录片寻找的是巨人一跃而起之前最得力的那一点,那么丛书寻找的是巨人从慢跑到跃起的整个过程,有时甚至包含它的陨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大国崛起》总监制罗明在系列丛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书稿由最初5万多字的电视脚本初稿到图书出版的8本共235万字,实现了对同一主体进行不同层次立体传播的有益尝试。“与以往影视作品出版物不同的是,《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更追求精品化和原创性。”赵卜惠说,“这套与电视片同名、同步推出的系列图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受制于电视节目,又独立于节目之外,它完全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转换为图书的传统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立体开发的崭新模式,它不是电视片的一份拷贝、一次简单的克隆,它更注重的是对电视作品的深度加工和再次创作,注重的是对作品原创性和世界历史知识的巧结合、妙梳理,巧妙地将电视片相关内容与图书编撰内容融为一体。”

赵卜惠说,对于一些历史片段,图书比电视更详细,图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能够把电视无法承载的内容放大。比如,书中的“独家访谈”,就是出自《大国崛起》剧组在上述9国的采访。电视摄制组在9个国家共采访了近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那些专家的访谈,电视片中只能用他们的几句话。而图书则原汁原味地把采访内容记录下来,谈话内容既有对历史细节的追述,也有独家观点的阐释。

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

《大国崛起》总策划麦天枢认为,拍这部片子是出于中国现实的需要。这部片子虽然没有直接讲中国,但很多内容对中国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对照,来寻求中国的出路。它试图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需要在一些问题上建立一个基本的社会理性。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目标是什么?改革方向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目标和方向并不是我们自己杜撰出来的,而是源于几百年前从欧洲发端的现代化浪潮。

“我们需要了解世界,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需要看到其他国家灵魂深处的东西;中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让百姓自信,有了一种大国意识。”任学安说。

“当然,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本相复杂而难辨,没有人能够还原真正的历史岁月,著史和读史的人都免不了当下的情怀与眼光。因此,我们也只是提供一家之言。”丛书的撰稿人之一章晓宇说。

第8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中国合伙人》;中国崛起;民族寓言;他者;意识形态

新世纪以来,讲述有关“中国”“中国崛起”的故事,已成为大陆文学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这些仪式性的宏大文本中,不难读出“崛起的中国”寻找其象征符码的努力。然而,在这些巨型的象征文本中,受制于仪式性和时间性,“传统中国”如何化育催生出“当下中国”,“当下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崛起,这些历史性的经验情绪都付之阙如。在整合普通大众的历史记忆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上,这些仪式性的象征文本不能不说差强人意。

因此,在“中国崛起”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议题和大陆政府的自我意识的当下,如何迅速及时地寻找到“中国崛起”的承载主体、故事象喻和表征系统,完整而形象地讲述一个“中国崛起”的故事,就成为许多文艺人将要面对的问题。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一、讲述“中国”的故事

在论及第三世界的文学时,杰姆逊说:“所有第三世界的本文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本文当做民族寓言来阅读。”[1]这种观点固然存在绝对和偏颇之弊,但在解读中国当下的许多文本时,仍不失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国合伙人》虽是一部取材于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的电影,但其故事讲述,始终围绕着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迁而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景观:改革开放、出国热、下海经商、自主创业、股份制改造、企业融资上市等,都能从电影中看到;三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灵律动也在电影的显影之中:僵化体制之下的卑微压抑和疏离感,对西方的崇拜幻想,对美国失望后的民族主义的张扬,贫困的农村,激情挥洒的青春,一波三折的爱情,温馨动人的友情,创业的艰难,发展的曲折……《中国合伙人》成功地将过去和现在、事业和情感、西方和中国、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具有多个向度和丰富蕴涵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赋予电影多义的解读空间和开放的能指性,从而召唤起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观众的自我经验记忆和情感认同,获得较广泛的共鸣。

正如陈可辛强调的那样,“《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绝不是‘新东方’的大型宣传片,绝对不是‘新东方’的传记片,(它)是中国人一起经历的30年”[2]。《中国合伙人》借“新东方”的躯壳,演绎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人”和“中国”的宏大故事。因此,电影才在“合伙人”前面冠以“中国”二字,在片尾一一展览代表“中国”的符码:杨澜、俞敏洪、徐小平、王强、柳传志、马云、张朝阳、王石、“老干妈”……细心的观众也不难在“新梦想”和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上找到某些联系。

二、寻找新的“主体”符码

要讲述“中国崛起”的故事,首先必须安置“中国”这个宏大的主体,抽象的“国家”主体总要落实在一些具体的符码上面。为何《中国合伙人》要将“中国”的指称重任赋予“新梦想”(或者说“新东方”)这样一个与国有大企业相比体量还不够巨大的民营企业呢?不妨来看看“新梦想”具备哪些新质,导演力图以哪些元素来完成“中国”新主体的塑形?或者说符号化的“新梦想”具有何种社会表征意义?

“新梦想”是一家民营教育企业,起自民间和草野,没有国有大企业的官方色彩和垄断性以及由此衍生的惰性和霸道,草创时期的“新梦想”非常窘迫,无校舍,受到体制的排挤打压。无依无靠的弱势地位、“根正苗红”的纯市场身份使得“新梦想”的发展被赋予反体制惰性的挑战色彩,极易获得观众的同情。同时,以消费者(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理念,去家族化,股份制,国外上市融资的发展思路使得“新梦想”成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和改革合法性、正当性、优越性的象征。从人员的构成来看,“新梦想”的三个管理者身上已没有中国传统企业基于官本位的人身依附性和权力异化,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率真做人,追求理想,恪尽职守,充分发展个性,尽情释放生命潜能。尽管在公司如何发展上存在矛盾分歧,但为了多年的友谊,公司的前途,他们最终能团结合作,彼此尊重。既是“新梦想”的下属和客户,也是基于各自的“梦想”而集合在一起的中国“新人”。因此,“新梦想”不仅是新的生产力的象征,也是新型生产关系、“中国新人”的“梦工厂”。

从这个“中国”主体新符码上面,可以看出西方经济现代性的诸种要素:独立、平等、自由竞争、管理科学、效率至上、个人价值实现等。作为市场理性和现代人格的复合体,“新梦想”寄寓着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和想象,折射出大众意识形态对西方现代性的迎合。

三、剥离“旧我”

“自我意识只有通过扬弃它的对方(这对方对于它被表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才能确信它自己的存在。”[3]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主体的建构往往需要通过指认“他者”来完成,“自我”是在和“他者”的对立互动中来确立自身的。中国“崛起”的故事,内含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上,“新我”如何扬弃“旧我”而创生;空间上,“自我”如何压倒“他者”而确立。这就决定了《中国合伙人》要讲述一个双线的故事:“中国”如何扬弃“旧我”和如何战胜“他者”。

电影的前半部分,构成叙事动力的是“新梦想”如何顶住陈旧僵化的体制压力,寻找市场生存之路。对旧体制的嘲弄和批判,固然能帮助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找回记忆,引起共鸣,也容易招致官方意识形态的警惕和反感。但电影以后半部分叙事的翻转成功化解了可能来自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责难。“新梦想”的成长和壮大固然是“新梦想”集团的努力,但也与“中国”体制的自身成长难以分离。“中国”这个主体,也在与“新梦想”的同步成长中告别僵化守旧,弃旧图新,渐渐进步,“新梦想”在美国的上市就是“中国”体制的自我进步的一个表征和结果。最后,电影将新东方、新浪、联想、搜狐、万科、万通、“老干妈”等都纳入这个“中国”新主体之中。可见,电影将“新梦想”的个人、企业和“中国”的成长紧紧缝合在一起,三者具有同一性。“新梦想”的成长也是“中国”的成长,“新梦想”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同样,对于“中国”旧主体的批判也是“中国”的自我批判。电影肯定当下,否定昔日,肯定现存的“中国”,否定昔日的“中国”,将“中国”的“旧我”从“中国”这个主体身上切割和剥离开来,并借昔日中国这个参照物来确证“中国”当下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电影叙事上的先抑后扬,对体制的新旧切割和有选择性的批判,既疏泄了一些反体制力量的情绪,迎合了他们的诉求,同时又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宽容和肯定,满足了多元的观众期待,获得了满意的票房。

四、建构“他者”

在剥离中国“旧我”的同时,电影还为“中国”的崛起故事建构起一个强大的“他者”——“美国”。这个“美国”意象在电影前半部不仅是作为“中国”旧体制的对立面出现,而且是平等、独立、自由、富裕、文明、人性的象征。因此,孟晓骏、成冬青、王阳、苏梅这些有理想的青年都对“美国”顶礼膜拜,把去“美国”当成人生的梦想。然而,孟晓骏等人历尽艰难抵达“美国”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幸福,他们洗盘子、在实验室里养小白鼠,过着卑微而又屈辱的生活,苏梅也抛弃成冬青嫁给了美国人。美国给予这些“美国梦”的追寻者们不仅是理想的破灭,还有情感的失落,人格的羞辱。当年的“美国梦”原来不过是对“美国”的一厢情愿的幻想和误读。正是“美国梦”的破灭,才使得孟晓骏最终决心回到中国,加入“新梦想”,追寻“中国梦”。美国人的傲慢自大,曾经屈辱、卑微的美国生活,也成为孟晓骏推动“新梦想”激进改革的动力。使他从一个自私的个人主义者、反体制的自由主义者、充满幻想的“美国至上主义者”,成为一个在想象的层面复仇“美国”的民族主义者和皈依“中国”的集体主义者,实现了成长,重建了“中国性”。正是借助于“美国”这个他者,电影将华裔在美国底层的辛酸奋斗经历和“新梦想”内部的权力利益纷争成功转化为中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之争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个人遭遇、单个企业行为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从而以“中国梦”取代“美国梦”,以“民族主义”收编了“自由主义”,以“集体主义”收编了“个人主义”,弥合了“中国”的裂痕,凝聚了“中国”,确证了“中国”的合法性。

“他者”不仅能转嫁“自我”的压力,弥合可能出现的“自我”裂痕,还能彰显“自我”,确证“自我”。《中国合伙人》最引人深思的是对盗版事件的处理,“新梦想”公司大量盗版美国教材,被美国公司诉诸法律。这本来是一场知识产权纠纷,一件纯粹的经济诉讼案件。在面对美国人索赔的时候,“新梦想”三人慷慨陈词。他们委屈的是: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变,进步。然而,不变的是美国人的傲慢自大,仍用老眼光看待中国,怀疑中国考生的分数,质疑“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他们之所以据理力争,就是要在美国人面前展现中国人实现“中国梦”所怀的决心和勇气,所要求美国的不是减少赔偿,①而是为了获得美国人的承认和尊重,至于金钱,乃在其次。因此,这场两个公司之间的经济谈判,毋宁是一场百年悲情的中国在面对想象的“他者”、世界秩序中的中心——美国——的一种倾诉和演讲,“美国”这个“他者”被“崛起的中国”所征用,倾听着“中国”的不平、哀怨,亲眼见证着“中国”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自信和坚韧。在美国人震惊的眼神中,中国人骄傲自豪而又被自己的言说所感动。只有在这个时候,“中国”才真正摆脱了昔日的屈辱和压抑,驱走盘踞心中的心魔,昂首实现了精神上、心理上的“中国崛起”。在雅克·拉康看来,一切“他者”都是自我的镜像,显然这个按照“中国”需要而逆向建构起来的“美国”,实际上也是“中国”的自我镜像,它是“中国”被压抑的“大国意识”的投射和“中国崛起”的认同焦虑症的反映。

注释:

① 成冬青在电影中甚至申明,“新梦想”还愿意多加赔偿,因为他们的赔偿金越高,美国人对“新梦想”的认同度就越大,新梦想的未来市场价值就越大。

[参考文献]

[1]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张京媛,译.当代电影,1989(06).

[2] 兰萨道.《中国合伙人》被指“三观不正”[OL].http:///1t7982t1/.

第9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范文

师:轻轻把笔放下,让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少年的哪几件事?(生默读思考)

师:谁来说,写了哪几件事?

生:这篇课文写了的伯父说不能去外国租界地,很好奇。有一次,跟同学闯进了外国租界地,看到外国人在租界地很无礼。有一天,老师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在这些事当中,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生:在租界的所见所闻。(板书:租界见闻)

师:刚到沈阳的时候,伯父告诉他——

师:(师提示)在与伯父的对话中,引起了的——

生:好奇心。(板书:对话起疑)

师:还有哪件事?

生:他在课上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就是他树立了远大的——

生:理想。

师:说得好!(板书:立下志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几个词语。

生:(齐读)对话起疑 租界见闻 立下志向

师:把这三个故事串联起来,就能帮助我们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了这三件事,你对有怎样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是个志向远大的人。

生:我觉得很爱国。

生:我觉得富有正义感。

【点评】本段教学最成功的地方是,教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过程比较充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建立起了课文的整体图式,既为后续的阅读理解提供了观照的背景,又于潜移默化中传授了阅读方法。这既体现了“课标”关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新理念,又避免了以往在中年级段的训练中概括段意的繁琐分析。

【教学片段二】

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立下了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从第1~6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第1~6自然段中读懂了:东北是外国的租界地。

师:那什么是“租界地”?

生:租界地就是给别人租的地方。

师:给谁?

生:给外国人。

师:给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的条约把弱国的土地强行占据,这就是租界地。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是通过伯父跟他的对话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才下了这个决心,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我还读懂了当时中国还不是很强大。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来了,那就是“中华不振”。(屏显“振”的解释)

师:“振”字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在课文中“振”是哪一个意思?

生:我觉得应该是奋起的意思。

师:那“中华不振”指的就是——

生:“中华不振”的意思就是中国不奋起。

师:利用工具书,就可以很好地帮我们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学生浏览课文)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看出“中华不振”:如果惹出麻烦,没处去说理。

师:(板书:中华不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却没处说理,这真是中华不振。还从哪儿看出来了?

生:我从第8自然段能看出来。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车轧死了,而巡警没有帮她惩罚那个洋人,反而把妇女说得哭了。

师:这是后面的内容。在第1~6自然段中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中华不振”?

生:我可以从第6自然段,“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句中看出“中华不振”。

生:我从第1自然段他伯父说的话看出来,“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没事不可以去那里玩呢?

师: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却要受这样的屈辱。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伯父叹了口气”。如果中国很厉害,那伯父就会很骄傲,如果中国不厉害,伯父肯定就会不高兴。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惭愧的心情。

师:还能换成哪个更准确的词语?自己的国土却要忍受这样的屈辱。

生:可以换成“耻辱”。

师:是呀,有理没处说,有苦无处诉,这就是——“中华不振”。

师:(课件播放图片,配乐)同学们,早在1840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就与英国在南京——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签订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割地、赔款,中华民族从此走进了屈辱的历史,由此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同学们,这就是“中华不振”。

【点评】本段教学最成功的是教学话题的设计和实施有很高的质量,始终围绕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去读书、思考,既给了学生读书、表达的空间,又处处指向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避免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琐碎的问题成堆的现象。如何理解“中华不振”,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怎样来突破教学上的这一难点也就成为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点之一。霍老师能因文而宜地引领学生在读中抓住课文的前后联系来突破这样的难点。“联系上下文”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达,既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又指导了学习的方法,更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可谓“一箭三雕”式地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实效。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例如有的学生对“中华不振”的语意表达为中国“很厉害”和“不厉害”就很欠妥,教者本应及时地发现并予以点拔、纠偏。但从教学实况来看,教者却没有这样做。同时,这也失去了对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极好机会。

【总评】霍斯茵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的亮点还有“深文浅教”,也就是说面对很深的课文,教者能用较浅的方法来教学生习得。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旨本身就己够深奥难懂的了,课文的背景也很复杂,且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课文中直接出现和间接涉及到的“外国租界地”“帝国主义”“惹出麻烦”“不平等条约”等词语和语意,学生也是很难理解的,但又不可回避。如,霍老师用教师先“前引”、学生后“接说”、教师再“深述”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租界就是强国“利用不平等的条约把弱国的土地给强行地占据”。又如,霍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不振”的语意时,直接出示“振”在字典中的四种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选择是“奋起”的意思。再如,对于清朝政府被迫和英帝国签订的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背景内容,则用课件播放直观形象的配乐图片来辅助解读。这些 “深文浅教”之法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很有实效。

同样,瑕瑜互见,美中不足之处还是有的。一是结合本课特点,资料性资源的使用还可以再适当作些灵活运用,二是理解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还不够强,训练也欠到位。但瑕不掩玉共欣赏,教坛新秀高素养。美中不足相与析,教海探航逐新浪。相信年轻有为的教坛新秀霍斯茵老师在今后的教海探航中定会乘胜逐浪向前行,勇立潮头唱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