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电影行业的特点精选(九篇)

电影行业的特点

第1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专项资金扶持是激励

《通知》提出,要继续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促进电影创作生产,主要用于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支持中国电影企业走出去、支持重要电影工业项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资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加强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五方面。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植5到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

减税是扶持重头戏

除了专项资金支持之外,减税成为支持发展政策中的重头戏。意见指出,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对于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针对性、差异化的金融扶持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适应电影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电影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

积极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电影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特点,有效衔接信贷业务与结算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有效整合银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鼓励银行、投资基金、保险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电影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第2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电影企业大体上被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就是几家上市的电影民营企业和“中影”、“上影”等大型国企;第二梯队是虽然没有上市,但是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精品并有独特竞争力的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第三梯队则是新入行的一些企业以及以小成本、小规模立足的企业。在第一梯队中,“中影”、“上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小马奔腾”、“光线传媒”等企业纷纷凭借企业的独特定位和市场领先地位继续扩大着自己在中国电影行业的优势,这些企业在最近两年都加强了在电影创作战略上的投入力度。“中影”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中影集团青年导演电影制作计划”,扶持宁浩、陆川、徐静蕾等青年导演,成绩斐然。2011年,“华谊兄弟”启动“H计划”并一直延续至今。“H计划”强调出品有灵魂的高品质电影,打造经得起时光检验的银幕经典,在影片类型的拓展、新晋导演的扶植、电影技术的更新之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求跨越合作,力图完善从筹备制作到营销发行的每个环节,勤恳耕耘踏实前进,为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完善贡献一己之力。《中美电影协定》签订之后,更多好莱坞大片被引进到中国,国内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将资金更多地集中在已成名导演身上以规避风险,而“光线影业”则始终把扶持新人导演作为公司的创作战略。除了扶持新人导演外,“光线影业”还有规划地打造品牌,利用系列片的形式来树立起企业独特的品牌形象,如高群书的警匪三部曲、《四大名捕》系列、《上海滩》(上、下),《人再囧途之泰囧》续集等。属于中国电影第二梯队的有天津北方电影集团等国企,以及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西河星汇等中等规模的企业。虽然没有第一梯队那么有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但是他们出品的电影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电影定位清晰。他们或者着力于艺术片,或者注重某种特定类型的商业电影,或者主打创作者牌,或者主打类型牌。由于他们的独特定位和对市场的清晰判断,他们的电影往往能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黑马,久而久之,就逐渐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和认知度。而中国电影的第三梯队往往是一片公司或者很多支持导演处女作的企业,由于缺乏规划和包装,缺乏长远的战略计划,因此这些企业以及他们出品的电影往往面貌模糊,很难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为中国电影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电影人才,充当了电影人才储备库的作用,所以也是中国电影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创作战略的实施

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创作战略,我们认为中国电影企业可以借鉴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模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各种不同的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战略来填补市场的空隙,形成一个层次分明而又完整的电影市场,让不同的电影消费者在市场中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电影产品,在这点上,除了国企外,几家民营公司做得比较好。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成本领先。目前,中国中小电影企业大部分实行的都是成本领先战略。在和几大上市影视公司竞争的时候,很多中小企业既缺乏雄厚资金的支持,缺乏行业精英的加盟,也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来分散成本,因此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成本上的优势和独特的故事和创意来争夺市场和受众。2008年6月,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在《密室》、《密室2》、《气喘吁吁》等电影作品中,“盛世华锐”投资运用其六字方针:故事、特色、档期来选择剧本和确定投资规模,以中小成本的投资获得了中高质量,达到了中高票房收入,成为成本领先战略的最佳诠释者。其中《密室》开发了万圣节档期,形成了中国式推理片这样一种电影类型,而《叶问》、《密室》等系列电影的运作模式则打破了中国电影几十年没有续集的历史,取到了很好的商业回报。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化战略可以有很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运用差异化战略树立了自己公司的市场地位。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投拍了三部电影《非常完美》、《钢的琴》、《失恋33天》,但是这三部电影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都充当了中国影坛黑马的角色,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艺术成就与商业成绩双丰收的电影代表作。仔细分析这些电影获得成功的因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其实行的差异化战略。《非常完美》摆脱了观众一贯熟悉的单一线性叙事或者三段式叙事,采用了非常规的段落式叙事,以漫画、手绘画的方式讲述女主人公为了吸引男主人公而采用的爱情招数。同时,女主角章子怡在本片中也一改以往凌厉、凶悍、张扬的表演风格,改走喜剧、搞怪、可爱路线,这种差异化的表演方式新鲜中带着小清新,打破了观众对章子怡的一贯印象,极大地调动起观众对明星的消费欲望,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钢的琴》的视角对准的虽然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下岗工人,但是它把时下非常流行的怀旧、复古、追逐梦想等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又以温暖的色调和生活化的喜剧效果描绘了一幅当代底层中国人的浮世绘,成为2011年中国影坛的最大一匹黑马,横扫各大电影节,是对这部电影实行差异化战略的最佳注解。而《失恋33天》则主打都市白领和大学生群体,台词戳中了观众的泪点、笑点,尤其最后字幕出现时的失恋访谈再次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该片打造了光棍节这个档期和中国“治愈系”爱情电影,以独特的定位和档期意识成为小成本电影中的代表作品。

(三)目标集中战略

目标集中战略是指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链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虽然低成本与产品差异化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目标聚集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每一项职能性方针都要考虑这一目标。“西河星汇”成立于2006年,其主要负责人为著名导演贾樟柯。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保护导演的创作,使其成为华语新锐导演的聚集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举办了首届青年导演训练营,挑选20位青年导演接受培训。2009年,公司又筹资一亿元扶持青年导演拍戏,命名为“添翼计划”,致力于推动年轻导演的发展。现阶段,“西河星汇”正在利用贾樟柯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跨国合作,这是公司未来的一个方向。我们可以看到,“西河星汇”的每一个举措都在尽力开拓新的创作思路,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国际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西河星汇”的独特性不太具有可复制性,但是公司的商业成功及其坚持扶持青年人才的创作战略也可以被中国电影企业学习和借鉴。

三、电影创作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指以战略的实施过程及其结果为对象,通过对影响并反映战略管理质量的各要素的总结和分析,判断战略是否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战略评估一般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个层次。无论是电影投拍前的市场、受众评估,还是电影拍摄过程中或者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亦或是电影上映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国电影创作战略评估的不同环节都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起到战略评估应有的作用。

(一)国家层面

中国目前对电影产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十分少,电影评论、电影咨询、电影评奖等电影产业服务和引导机构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水平也有待大幅度提升。而美国从1927年起,政府就免费对电影产业提供全世界的电影咨询,对电影题材等方面提供建议,这是需要中国政府好好借鉴的。同时,“金鸡奖”、“百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等活动的指导性不高,很多获奖影片或者影人只是在国内的电影圈子或者军队、作协、文联等特定的圈子内有一些影响,对于市场和大众并没有太大影响力,多数电影人还是靠在国外获奖出名,《萧红》的获奖就是典型的案例。如何利用这些活动的平台为电影人和观众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如何打造活动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民众的关注焦点?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之成为中国电影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都是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企业层面

对于电影企业来说,与相关专业公司展开合作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观众,如映前的市场调研、映后的市场反馈以及电影广告效果评估,这样有助于电影企业及时调整战略。电影市场调研不只是关心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水平,还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如何在不同的观众群里传达不同的信息。社交平台是市场调研的关键,平台上复杂的信息涵盖了观众在映前映后对电影的反应。映前调研虽然不完全是票房预估,但是现在业内很多人都把它当做票房预估工具来使用。其实,映前调研还可以利用预期效果和真实效果的比较反映出电影营销战略的有效性。所以,在目前的中国,电影企业应该与豆瓣网、时光网等专业影评网站以及人人网、微信等社交网站建立起深度的战略合作,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推广电影,和观众实时互动,让观众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让他们在体验中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中来,从而让电影消费成为一个社会事件。《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电影的尝试都是经典的个案。

(三)专家层面

在新世纪商业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电影评论越来越流于宣传,或者溜须拍马,或者大放厥词,两级分化明显。专家学者的评论都在自说自话,而报刊杂志网站上的评论也多是企业雇佣的,这种极度失范的评论让观众无所适从,很多时候只能被过度的营销手法忽悠进影院。所以目前中国专业评论处在几乎集体失语的状态。

(四)战略评估模型的建构

学者高红岩在《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建构了电影项目成功的三个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度量指标。而在2011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推行了新节目评估体系,提出了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维度评价模型。2012年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布76号文,在央视评价模型上,增加了电视对新媒体发展融合能力方面的评判。基于高红岩的评估体系和广电系统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我们可以建构中国电影战略的评估模型。在这个评估体系中,我们把观众评估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所有电影战略的终极目标就是吸引观众,从而才能达到引导主流价值观、创造商业价值、树立品牌效应、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电影类型并最终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四、结语

第3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影视行业;风险控制

影视行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文化创意类子行业,在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中被视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业务开拓的“新蓝海”。但该行业内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淘汰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大力发展影视行业授信的同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在梳理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归纳出该行业的风险特征,并据此提出适应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风控模式。

一、国内影视行业基本现状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业内惯例,本文从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三个维度来衡量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来看,影视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从千亿级别向数千亿级别规模迈进的趋势。一是电影票房收入迈入“450”时代,单片票房记录不断刷新。自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发行放映改革全面展开,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296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票房总额累计达3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2015年全年内地电影票房市场有望突破45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2020年电影市场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0亿元),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与不断扩大的电影总票房相适应,单片高票房记录被不断刷新,今年七月份《煎饼侠》、《捉妖记》等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市场追捧,创下了单周票房1.77亿的电影史上最高纪录。三是网剧迎来爆发式增长,话题剧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剧以其方便、快捷、可互动的特点,广受年轻网民亲睐,发展迅速。如《盗墓笔记》登录爱奇艺平台后,观看剧次已达10亿级别,引发正版剧付费热潮。同时,除了专门制作的网络剧,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与电视台同步播放电视剧,也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收获。如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超越其它众多黄金强档的电视剧《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应视频网站上也同样获得150亿次的超高点击播放量。2014年网剧市场规模约15亿元,预计2017年网剧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

二、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向教育、科技、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从历史数据来看,影视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影视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逆周期特点,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性机遇期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颁布关于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业法规及财税实施细则,整体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互联网助推行业发展。互联网+为影视文化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提供了包括:热门IP、线上销售、股权众筹、BAT、网剧平台等全新的发展方向,全行业正在加速向互联网渠道迁移。资本追逐热情高涨。2014年是影视文化产业并购的井喷年,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投资热情延续到2015年,截止2015年6月末,影视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5起,涉及金额约250亿元。

(三)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电影制作及电影发行领域长期存在格局分散,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2013年,电视剧内容制作公司TOP10占据市场规模整体的47.7%,占据制作集数的15.67%。进入2014年之后,伴随着电视剧市场作品数目的收缩和渠道对视频内容的投资收益比考量的提升,市场的集中度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全年,前8大制作商的制作集数占到整体的11.20%,较2013年提升7.2%,但整体仍较为分散。随着行业内并购热潮的持续升温,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80%以上的资源会掌握在10%的影视企业中。目前如华谊兄弟、上海文广、华录百纳、光线传媒等行业龙头已初具规模。

(四)跨界延伸和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IP多元衍生趋势下,影视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布局,向游戏、文学、动漫等领域延伸,从单一化的影视制作公司转向为打造多元化影视传媒集团。2014年,以跨界延伸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并购案达到159起,涉及资金达到1000亿元。

三、影视行业风险特征

(一)监管风险格外显著

目前,国家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影视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电视剧市场未完全市场化,仍受政府调控和管制。2015年电视剧市场由于受到“一剧两星”政策影响,投放量整体下滑。某新三板挂牌影视公司原计划发行的两部抗日剧受到广电总局整治过度娱乐化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影响,被迫推迟发行,造成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这就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有较强把握题材的能力,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

(二)产品投产后现金流不稳定

单个影视作品周期较长,从启动投资到拍摄到实现销售收入并回笼资金往往需要1.5年以上的周期,且普遍存在跨期现象。在影视作品摄制和发行过程中,资金持续流出直至发行结束,而影视作品发行结束后资金的回笼往往在某几个时点发生,呈明显的间歇性。如果个别剧目未能按原定计划发行,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紧张。

(三)风险缓释措施缺乏

影视行业,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以创意、剧本、渠道、知识产权为其核心竞争力和主要资产。上述特征决定了影视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且资产主要体现为存货及应收账款(平均占比超过60%),因此无法提供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存货主要为影视剧、在制剧目以及剧本,其变现渠道单一,评估价值难以把握,作为风险缓释手段效力偏弱。应收账款相对质量较好,但又由于下游电视台处于强势地位,不愿配合操作而无法实现应收账款的封闭管理,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应收账款质押对风险的缓释程度。

(四)行业竞争激烈

影视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是市场参与数量众多,供给面存在严重的相对过剩。我国共有制作机构数量超过6000家,每年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超过一万集(部),但真正能够实现电视台播出或院线上映的不足8000集(部),播出率仅为54%;二是盈利能力分化日趋严重,马太效应显著。高成本、高投资的“砸钱”行为,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目前中国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分之一;三是市场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以电影产业为例,2014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电影制片机构市场占比合计为30%,其中占比最大的中影占比仅为4%,市场集中度极低,而同期发行市场上,仅排名前两位的发行公司中影和华夏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55%。这种上下游集中度的极大不一致,使得制作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削弱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议价能力。

四、影视行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从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风险特征来看,风险控制要从优选客户入手,之后再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全流程管控弥补担保方式不足。具体思路如下:

(一)关注盈利能力

借助政府平台,掌握企业历年盈利能力情况,以此实现对客户的第一次筛选。

(二)持续跟踪管理

对于通过第一轮筛选进入目标客户名单的企业,进行为期1年到2年的跟踪管理。

(三)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

要求企业质押应收账款并在授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控制企业现金流及交易流,把握实质风险。

(四)依据企业需求定制授信方案

依据企业实际需求不同可以将产品细分为影视制作贷款、并购贷款、项目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五、商业银行影视行业授信风控模式建议

根据影视行业特点,建议对客户采取“锁定范围、名单准入、分类管理、注重现金流量、深化行业龙头”的风险控制模式。

(一)采取“试点式”区域选择策略

无论是关注盈利能力、持续跟踪管理还是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都必须以充分了解行业,充分了解企业为前提,因此在区域选择上,不宜大范围推广,建议首先要借重区位优势,以影视行业集聚区为试点开展授信业务,例如率先在大部分影视企业总部云集的北京、上海以及产业链完善,云集全国90%以上影视企业的横店地区试点开展业务。

(二)实行“名单制”管理模式

依据企业历年获得的纳税返还规模制定基本准入标准,原则上准入上年纳税额超500万元客户,重点支持处于上市关键阶段的企业。在准入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过往作品、或有负债、实际控制人四个维度对客户分类,并提出差异化的授信支持意见和业务合作方案,最终形成目标客户名单。

(三)尝试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风险监控手段

影视制作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影视剧播放权销售收入。其下游通常为省级卫视等优质企业,普遍信用良好,付款实力有保障,但普遍谈判地位较高,配合度较低,配合企业依照商业银行现有标准应收账款质押流程操作几乎无法实现。商业银行可考虑在充分判断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和把握实质风险基础上,通过接受非标准化操作的应收账款质押+约定以指定银行账户为唯一回款账户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控。

(四)形成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的全流程管控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的的审批模式

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为风险控制核心手段,根据历史盈利情况筛选客户,采用现金流+交易流监控控制掌握企业经营动向,在传统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上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影视文化专项资金奖励返还作为补充还款来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影视文化行业金融服务的发展。

(五)试水“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

基于在增发、并购过程中存在“融资”“融智”需求的已上市影视企业,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等多元化产品,充分发挥表内资金及理财资金募集优势,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合作,搭建基金架构,为已上市影视公司资本运作提供结构设计、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重点客户的产品覆盖率。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融资服务,提高客户黏性,加深对客户整体情况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作者:郑胤冠 单位:中信银行杭州分行风险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郦彬,孔令超,朱俊春.国信证券新兴消费业研究系列之二:影视消费业,看似成长,实为周期[R].2015(08)

[2]徐艺.国联证券传媒娱乐研究报告[R].2015(11)

第4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非正规性; 电影; 电视;转型

在非洲的媒介景观中,过去20年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的诞生和发展是最令人振奋的现象之一。瑙莱坞诞生于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它力图建构一种独特的制作和发行模式并在本土和区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将关注瑙莱坞录像制作和发行网络的非正规性、录像本身的特殊形式。

瑙莱坞诞生于尼日利亚胶片电影正消失的时期。然而,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电影产业的制作而言,它所制作的产品介于电影和电视之间。这种独特的融合给那些试图识别瑙莱坞作品的定义特征的学者和批评家带来了一些困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导致瑙莱坞被定义为“二等”电影产业以及一种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特征方面更为有趣的东西,而它作为媒体产品的特殊性却被漠视。瑙莱坞特殊性的定义不能忽略该产业最近所发生的转变。它的制作和发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正规的,它的美学和叙事方式是混杂和变动的。

一、非正规性和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经济

在有关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经济以及西非经济的讨论中,“非正规性”一词被无数次提及。但这一词的用法及定义经常被争论。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珍妮特・路伊特曼强调的,“形容词‘非正规性的’已成为一个描述许多经济事务和经济逻辑的统称”。这一称呼的广泛使用使得定义变得含混不清,甚至自相矛盾。“非正规性”这一特性在瑙莱坞录像行业上的滥用造成了一种特定的现象表达,并通过一些电影节在全球广为流传。根据这一表达,瑙莱坞录像行业就是一个没有受到管制的经济冒险活动,并且该活动是无计划的、非专业的。该行业运作模式的特殊性通常被认为是诸多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偶然结果,并且该行业被认为是一种剥削体制,被“快速致富”这一心态所控制。

当我们谈论“非正规性”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指一些“无管理”或者“非官方”的经济活动。在一般的用法中,“非正规性”已成为“无组织”的同义词,通常和“边缘化”“非法”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对一些“非正规性”的现象进行更为仔细的分析后会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非正规化的经济以及流通网络实际上具有高度组织性,它们通常占据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非洲或后苏联地区),并游走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尽管瑙莱坞录像行业的经济结构大体上来说是无管理的,但参与者(制片人、导演、演员、技工、营销人员)之间的关系却是有着很强的组织性的。

瑙莱坞录像从业者是在一种体制的裂纹和裂缝之间活动,他们被迫去适应这一环境,并创造性地对之做出反映。这一体制根本没有预见到他们的存在。瑙莱坞的发展未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政府通常将它视为一个麻烦,而不是尼日利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源。这样一种在间隙中进行的运作模式是瑙莱坞产业经济“非正规性”的构成要素。此外,瑙莱坞产业的经济以及非正规的运作具有一种根茎组织,而正规经济具有一种能够识别组织中心的结构。非正规经济体制以一种分段结构来运转,在这一体制下,相互联系的网络通过许多节点来相互作用并不断转变自己。这一方面突出了瑙莱坞非正规性的另一特征:流动性。瑙莱坞录像行业的经济和结构快速转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状况。这种流动性是一种资源,同时也被看成是一个弱点。瑙莱坞录像行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实际上使得它非常脆弱。在尼日利亚这样的环境之中,版权制度一直以来都无权威性。模仿的电影大行其道,未受到任何的管理,使得该行业的非正规经济陷入一种饱和与瓦解的循环之中,管理的缺失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体制的生存。

在尼日利亚媒体环境之中,非正规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间隙的、分割的、流动的、根茎的、脆弱的经济运作模式,它在尼日利亚的经济之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

二、小屏幕电影:定义瑙莱坞媒体模式的特殊性

1992年,肯尼斯・奈布制作出第一部风靡瑙莱坞的电影Living in Bondage并直接将它发行到录像市场。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被认可,它可以填补电影和电视所留下的鸿沟。之前的媒体体验在这一国家被转化成一种新的形式,并且这一混合产品很好地适应了尼日利亚后结构调整社会和经济的特性。

这一媒体形式的特征是什么呢?发行模式是瑙莱坞的标志。瑙莱坞的录像作品被直接发行到市场。通过这种发行模式,制片人可以给那些对电视节目失望的观众提供本地内容,同时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这些内容,特别是在一个社会不安全感广为传播的时代。

尼日利亚的录像制品在社会的最底层最为流行,底层人民经常买不起正版。因此,当地的影碟出租店、录像厅成为最受欢迎的观看地点。和社区观看中心一样,这些观看地点的观众体验到的是一种公共的,而不是个体的接受,近乎于在电影院看电影。如果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外国电影录像的商业化给影碟出租店和录像厅带来了发展的空间,那么瑙莱坞的录像作品就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观看习惯,并将之变成本地制作内容的主流发行方向。

这种发行模式的非正规性也和尼日利亚电影人独立发行电影的实践有关。在电影胶片时期,电影导演会带上他们的电影到全国各地放映以便更好地防止盗版、控制放映收入。在录像带时代,这种未在电影院放映过就被的策略可以让他们绕开由电视预算危机和电影院瓦解所施加的约束。一方面,这种非正规的发行模式降低了电影作品在媒体市场上的可获得性(一个导演不可能像官方胶片发行商那样去发行自己的电影,一个录像带营销员不可能接触到一个电视频道所能接触到的观众);但另一方面,这成比例地增加了导演和制片人的收入,因为这减少了发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以这种方式,瑙莱坞的录像模式从胶片电影的发行和展映模式中以及尼日利亚的早期电视中借用了一些东西(非正规发行以及公共接受)。但同时它具有一些独特的元素,比如和观众之间具有一种新的时空关系。录像作品可以独立放映,不需受到审查委员会的限制。这种转变可以让瑙莱坞的录像作品绕开后殖民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控制。尽管审查委员会会监控电视以及胶片电影,但它不会去处理这种新媒体模式所产生的问题。

瑙莱坞这种电影和电视的重新组合就是一种“小屏幕电影”。它的制作模式具有可获得性、间隙性和非正规性,它的放映具有集体性,它的材质具有可携带性,它的发行难以管理,偶尔会采用政治手段。

三、录像行业经济的正规化:

新的发行体制及其局限在过去几年中,制作英文片的瑙莱坞录像行业陷入了一个深深的制作危机。该危机或许将瑙莱坞带出录像繁荣的时代,也使瑙莱坞的录像行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

该转变和尼日利亚电影审查委员会所采用的新发行体制有关。瑙莱坞录像行业经济的非正规结构是该制作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非正规的发行实际上影响到该行业的收益,也就意味着新片的预算会减少,新片的质量会越来越差,观众也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从而将该行业推向更深的经济混乱之中。

按照这一逻辑,新的体制要求所有的发行商拥有一个许可证,以便监控发行并保护其合法收益。许可证费会根据一个发行商所关注的市场份额(全国的、区域的或本地的)而有所不同,这样就生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经济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一个人想控制的市场份额越大,他所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该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规范化,同时可以减少参与其中的人的数量,提高从业者的商业专业化水平。

2007年,该新体制一实施就造成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影从业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些制片人和市场销售人员申请了许可证,但很多人却并未申请。这样就逐渐破坏了该新体制的效力。

新体制所提出的正规制度和从早期就调节该行业经济的非正规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使得两者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从而将尼日利亚的录像带行业经济带入一个停滞的境地。

四、永不结束的转型:

从小屏幕电影到卫星电视和复合式影院尼日利亚电影审查委员会新发行体制失败后,出现了两个媒体转型主角:南非卫星电视公司Multichoice和尼日利亚连锁电影院Silverbird。

Multichoice 是一家提供数字卫星业务的公司。2003年,它在非洲大陆开播了一个全新的频道“Africa Magic”,该频道播放的电影几乎被尼日利亚电影所占据。尽管瑙莱坞的电影从业者对它的引入颇有微词,但实际上它推动了瑙莱坞电影在国外的流行,并且让瑙莱坞逐渐从原有的发行媒介――录像带中分离出来,将名字写进电视媒介中。

1998年,瑙莱坞的电影开始在电视频道AIT和许多地方频道播放。但所有的这些频道从不支付播放费用。电影制片人期望电视台能播放他们的老影片,但作为回报,电视台应开播栏目来推销他们的新作。这种具有交易性的合作在电视台和瑙莱坞的制片人之间产生了相互怀疑的氛围。这就减缓了瑙莱坞向电视转型的速度。

在这一环境之下,Africa Magic频道的引入逐渐改变了尼日利亚的媒体景观,开创了电影和电视企业合作的先河。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由MNet(Multichoice的姐妹公司)所制作的肥皂剧Tinsel。这一由瑙莱坞明星主演的肥皂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证明了电视作为发行渠道的经济可行性,并让无数瑙莱坞企业家调整自己的方向,转向电视制作。

Multichoice对瑙莱坞转向电视制作的过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Silverbird却对尼日利亚电影文化的重新引入起到了关键作用。2004年,第一家Silverbird复合式影院在拉各斯开业。该影院的门票很贵且只放映外国影片,当它开业时,没有人认为它是瑙莱坞的转折点。之后,众多放映外国电影的复合式影院在尼日利亚开业。瑙莱坞的制片人和营销人员指责这些电影公司忽视了本地的影视产业,而这些影院的老板辩解说,瑙莱坞的技术水平还不适合宽银幕,如果达到了技术水平,他们还是很乐意去放映瑙莱坞电影的。因此,许多制片人开始制作更高预算的电影以达到电影院发行的标准,好的票房成绩让很多制片人相信,回归电影院发行是解决制作危机的有效办法。之后,尼日利亚的高成本电影增多了,出现了尼日利亚电影的“新浪潮”。然而这一“新浪潮”的出现只代表该产业制作的一小部分,它所带来的转型却对录像行业的整体结构有着长远的影响。电影院发行的成功推动许多企业家投入到电影院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新建商业影院,新建社区电影院。这种录像向电影形式的转型在未来的几年中会加速。

[基金项目] 本文系长江大学基金项目:长年科技创新团队基金“图像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cqt05)。

[参考文献]

[1] Odukomaiya,S.Television and film drama production and presentation in Nigeria[1900―2002][M].Abeokuta:Link Publication,2005.

[2] Larkin,B.Signal and noise: Media,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 culture in northern Nigeria[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8.

第5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品牌 电影营销 特许经营

品牌传播能够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为公司带来效益。当然,品牌传播也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着公司的销售。发挥品牌的效应,对营销将产生巨大的作用。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令消费者满意的品牌形象,并将这种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目标顾客,然后才可能促成顾客发生购买行为。营销活动又是品牌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品牌是通过包括营销在内的各种方式的传播中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在营销活动中,企业的品牌通过营销的开展进行传播,营销为品牌的形象和价值提供了展示平台,使品牌为消费者熟知,从而达到扩大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因此,品牌传播和企业营销活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电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它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社会文化。电影反映着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同时,它又对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有着反作用。消费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电影,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而且,电影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某部电影深受观众喜爱,借助电影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企业利用电影营销进行自身品牌的传播是一种明智的决策。

总体来说,中国当前的电影营销模式主要包括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电影素材拍摄广告、联合促销、主人公代言和特许经营等。它们无一不是联系电影自身和商家的有力手段。那么在这些时下的电影营销方式中,企业品牌是如何得到传播的呢?它们有哪些优势,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电影贴片广告

所谓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在电影放映前或放映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广告的形式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这是一种传统的电影广告宣传方式。

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影贴片广告进入了一个规范运作的时代,但总体上讲,该市场的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2004年6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了电影贴片广告的积极的作用在于扩大了对产品的宣传,在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企业品牌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能得到充分展现。但在贴片广告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影片的贴片广告时间过长,影响了观众的正常观看,使观众产生焦躁和怨愤情绪。《英雄》放映前的贴片广告长达10多分钟,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子年把浙江翠苑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和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这种过于冗长的广告造成了负面的传播效果。企业和电影从业者不仅要考虑怎样达到传播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还要考虑这种传播方式是否适度或合法。

另外,《通知》强调影片贴片广告必须严格执行广告管理的有关规定,内容要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部分电影贴片广告的内容庸俗不堪,情节设置过分夸张,这对企业形象来说无疑是致命伤。因此,电影贴片广告的内容应该积极健康,老少皆宜,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

二、植入式广告

合作企业往往通过赞助的方式介入到电影剧情当中,即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企业本身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剧情中,直接或间接地暗示消费者,从而达到对企业或品牌进行宣传的目的。

首先,电影中植入的广告元素能以娱乐的表现形式让受众接受,它的出现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反复出现。

其次,植入式广告是直观、细节化的传播方式。它通过生动的形象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小到手机、项链,大到汽车、航班,植入式广告能使消费者对该品牌或产品产生愉快的联想,进而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和偏好。《天下无贼》里刘德华强迫傅彪写了一个汽车转让书,并大声念了一遍“宝马汽车”四个宇。在寺庙中,刘德华偷了一袋子的手机,拉开袋子,观众看到,每一款都是诺基亚。

再次,植入式广告能使制片方获得巨额的赞助费,保证了电影的质量,也就达到了维护企业品牌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的设置有其特殊要求,导演要根据电影剧本大纲整理出广告与电影可能的结合点,使广告自然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众多电影元素――场景、人物、语言以及道具等方面的配合。由于植入式广告的商业属性,使电影更加商业化。有时候,制片人和导演为了满足赞助企业的要求,不惜改变电影初衷,破坏电影的艺术性。就这一点而言,电影工作者应该在不破坏电影艺术性的基础上,适当插入企业品牌形象,让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达到融洽的结合。

三、电影素材拍摄广告

企业利用电影中的剧情拍摄广告,借助电影放映期间形成的效应达到关联影响效果。运用电影素材拍摄广告,引起大众关注,既宣传了电影,也扩大了品牌影响。

华谊兄弟公司继《天下无贼》之后,为淘宝网拍摄了一部广告片。在该广告片中,傻根使用“支付宝”――这个网络支付的最新手段,通过“支付宝”把6万元钱打回了家,同时免去了邮局高额的手续费。其广告词为“用支付宝,天下无贼”。“支付宝”利用《天下无贼》的知名度吸引大众关注,同时用电影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使网上安全支付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进而引领更多人使用这一工具。

四、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推广是指在电影放映期间,合作企业与电影票房销售进行合作促销,这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商家所采用。购买企业的产品送电影票,或者买电影票抽中大奖获得企业产品等形式。为了宣传《玩具总动员》,达到促销目标,广东省电影公司与添美食快餐集团间相互宣传合作关系。“电影公司与快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添美快餐店张贴影片海报,给食客造成视觉冲击和形象认知;在快餐店举行‘吃套餐送彩卡’活动,彩卡是特制的玩具彩页。这样,电影公司送出了彩卡,快餐店买出了套餐,皆大欢喜。”]

联合促销是有其优势的。首先,联合促销降低了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成本其次,它能将娱乐体验自然地融入到企业或产品的内涵中去,更贴近消费者,联合促销还可以 帮助产品接触到更多传统广告无法企及的消费者。

不过,利用电影进行产品的促销,不能仅仅立足于电影本身与品牌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借助电影的效应,加强媒体传播的力度,进行品牌的宣传和炒作,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扩大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最终逐步树立起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主人公代盲

“有道是商品有价、品牌无价。大牌明星本身就是一大笔难以估价的无形财富”。当今商品世界日趋娱乐化,以科技产品、化妆品和服装等为主的品牌标榜时尚。而明星无疑是传统与时尚的最好结合点,他们在每个时代都是时尚的符号。不少国际知名厂商长期使用大牌明星为其产品代言,从奥黛丽・赫本代言的夏奈尔服饰到沙朗・斯通代言的迪奥产品。

但同时,电影主人公为企业品牌代言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要正确地选择为产品代言的电影明星。主人公代言是品牌人格化方式的一种,其关键在于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公众人物以自身的形象赋予商品以独特的魅力和气质。选择明星应该从明星气质与产品内涵的契合度出发,让消费者有一种拥有此种商品就如同自己有了明星的某种特质,或者由于与明星使用同一产品随即产生了亲近感及认同感。

第二,主人公代言存在着脱离电影情节的问题。在《十面埋伏》热映期间,刘德华和章子怡所代言的品牌都相应地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南方高科手机仍采用原有的广告片,与热映电影没有关联,这样的带动效果也就比较微弱。此时可以考虑采用剧情广告加明星效应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因为这样就很容易把观众从对电影的关注上转移到对品牌的关注上来,从而使企业品牌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六、电影特许经营

2004年以来,中国的特许经营体系已超过1000家,所涉及的行业超过50个。在全国连锁百强中,特许经营企业占61家。可见,特许经营在我国发展的势头良好。而目前国产电影特许经营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电影特许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特许经营引入中国后,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只有在近几年它的发展步伐才开始加快。中国企业进行电影特许经营也是在外国电影品牌的带动下进的。2005年11月16日,迪斯尼授权TCL,在中国大陆使用其品牌和卡通形象进行开发、制造、销售迪斯尼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电视机、MP3、电话、空调和数码摄像机等。同年12月6日,华特迪斯尼(上海)有限公司与三枪集团联手,推出了带有迪斯尼卡通元素的少儿内衣。在借助外国知名电影品牌进行自身的品牌推广过程中,中国企业利用电影特许经营将日渐成熟,从而推动国产电影特许经营的发展。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对电影特许经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方面,电影企业的授权意识不浓。我国电影企业大都采用旧的营销模式运作,即对电影的商业开发还局限在对电影本身的发行上,没有特许授权意识。另一方面,商家对电影的利用停留在诸如广告贴片、主人公代言、电影素材拍广告等一些广告层面,仅注重广告的传播效应,却忽视了对电影进行后产品开发。从而没有更好地达到企业品牌与电影品牌相结合的双赢效果。

要想利用电影的特许经营为企业晶牌传播服务,应该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电影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体,具备后产品开发意识。同时,企业要有品牌意识。品牌授权的基本原理在于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唤起消费者的联想,也可以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潜在的需求。《星球大战》的影迷对其电影衍生产品极度热衷,“佐治亚州的汤姆和莘莘收集了各式各样的伊库斯(Ewoks)玩偶,共计549个并且持续增加中。即使是从火舌中抢救下来的伊库斯,他们也同样珍爱,并尽力为其修正毛发。所以玩偶还各有名字以辨认。”为了利用品牌的这种价值,其拥有者将它的名称、标识或者其他关于该品牌的特征授权给被授权人,用在被授权人的产品或服务上。

第二,企业利用电影的特许经营进行品牌传播时要注重市场细分,也就是分众行销。根据品牌的自身特点和目标消费群来开发相关的系列产品。这种系列产品的开发要求针对市场的变化,将产品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者,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电影企业借鉴国外的特许经营经验,有授权意识。主动将电影品牌授权给生活用品、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及房地产等各个领域的企业。在美国,迪斯尼的特许经营是值得称道的。每年迪斯尼在特许经营上就有10亿美元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迪斯尼发展了4000多个拥有其特许经营权的商家,产品包括铅笔、书包、手表、汽车等各种类型,甚至涉足房地产领域。1996年,华纳公司对《空中大灌篮》一片,采用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攻势。其中就包括华纳公司在美国国内100家及全球150家华纳的商品单位同时销售相关产品。

现阶段,中国企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影资源,将电影特许经营进行有力地推进。特许经营是企业突破传统营销观念的重要方式,以无形资产为依托,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实现低成本扩张。

结论

电影营销是企业与娱乐产业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娱乐营销可以使企业达到传播其知名度的目的。因此,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对自己品牌传播有利的电影营销方式。

第6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近日,腾讯强力推出《殇情夜》和《剩男突围记》两部解读现代年轻人情感困惑的微电影,引起无数关注和热议,同时也正式把微电影带进大众视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3G、多媒体等各种视频载体的普及和应用,快速、便捷、多元化的影视音产品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社会步入了“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把目光投到微电影上。

微电影,微创新

微电影不仅是概念上的简单创新,更多反映的是科技创新及大众生活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海量增加,快速便捷的视觉盛宴越来越受到青睐。这是电影产业的又一次创新,是时代赋予电影、电视剧的新理念,同时,也是电影、电视剧艺术的另一个阶梯。

相对于传统影视,微电影“新”在哪?

影视微型化区别于传统影视,微电影有三大“微特征”:“微(超短)时”、“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当然这是视具体情况而定。微电影播放时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为30~600秒;微电影内容简洁且播放时间短,制作时间也随之压缩在几天或数周之内;微投资规模是相对而言的。微电影依然属于电影行列,其制作水平需要达到一般电视台的播出标准,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完成,其投资规模需要根据影片性质及投资公司对该片的期望而定。而一般视频短片面对的是草根大众,随性休闲且价格低廉。实际上,微电影因“微”特征反被设置更高门槛――在短时间内将中心信息正确传达到大众心智,需要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承载平台移动化、网络化、大众化相对于传统影视,微电影主要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包括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如3G手机、手机电视等)、具有无线移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移动视频接收设备。互联网是微电影的主要播放媒体,国内知名网站如网易、腾讯、优酷、土豆、六房间等,都对网络用户免费开通视频上传服务,这是“微电影”得以广泛传播的基础。换言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移动设备上传、观看短片。如今,观看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大部分网民的生活习惯,他们也乐于在各种平台分享自己喜欢的视频。?

微电影,为实用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目前国内微电影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企业纷纷投资拍摄企业微电影,想利用微电影为广告宣传添翼。然而充斥网络的雷人或浮夸粗俗的短片,逐渐疲惫了消费者的视觉,也顺带着抹杀了企业的良苦用心。因此,当新的宣传媒体出现时,企业应当慎重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的营销战略。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微电影平台。一些企业喜欢跟风,他们往往忽略企业自身性质及资源配置能力,盲目采用新的宣传方法,结果可想而知。有些企业不懂微电影特点,企图通过网络雷人或浮夸粗俗的剧情快速吸引消费者注意,纯粹娱乐的心态只会给企业品牌形象带来致命伤害。企业在面对新的宣传渠道时,需要慎重考虑以下几点:新媒体的受众是哪类群体;目标顾客是否习惯使用该媒体;公司的资源能否支持新媒体。了解上述几点,企业即可明白有没有必要采用新的宣传媒体。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是网络视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喜欢进行网上购物。对这样的客户群进行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微电影推广,效果明显。因目标顾客群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网络化,互联网网站、汽车行业、电子产业等较为适用微电影推广的方式。

微电影表达的内涵应与企业产品(服务)核心价值、品牌形象相吻合。目前,企业微电影趋向采用炙手可热的明星、无懈可击的剧情、名牌制作团队等来确保微电影质量,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关联――电影能否与企业产品(服务)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形象相吻合。消费者一开始容易被“魅力明星+精彩故事”吸引,而其获得的仅是视觉、听觉上的感官享受,并未对企业产品(服务)或品牌形象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背离了企业的初衷。毋庸置疑,明星的知名度、故事的创意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步,但他们仅仅是企业产品(服务)的衬托物,千万不要喧宾夺主。企业微电影的实质是广告宣传,广告的作用是给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与目标顾客的心智之间搭上一座桥梁,让企业走进消费者的心里。明白这一点,企业应当从“重视投资规模”转到“重视传递企业核心价值”层面。以企业产品或服务核心价值与企业品牌形象宣传为核心,辅之以创意剧情和超级大明星,让整个广告宣传达到它真正的目的。《一触即发》以吴彦祖为男主角、一流的制作团队、紧张刺激的007剧情将大众的眼光紧紧攫住的同时,又不留痕迹地将凯迪拉克产品优势传递到消费者脑海中,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企业微电影宣传案例。

寻找消费者心灵诉求,引发共鸣。企业在给产品(服务)或品牌形象的微电影准备前期工作时,需要深思熟虑目标顾客内心需求是什么。微电影《玩大的》描述从红白机到街机折射着游戏的成长历史,真实地反映了1980、1990年代青少年的社会娱乐文化生活,以及与小伙伴之间那份真挚的友谊。“80后”一代被影片情节打动,称影片十分贴近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有似曾相识之感。《玩大的》这部微电影短短一天之内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达到6位数,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这是极为成功的情感营销,利用游戏平台将大家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带到眼前;这亦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成功挖掘,目前大多数“80后”面临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扰,复杂的现实和童年简单纯真的世界相背离,内心难免惆怅无奈。征途2团队敏锐地抓住了“80后”对这两个时段的冲突的感觉点,一鼓作气打入消费者心坎。一旦企业摸清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再借助微电影平台传递给消费者,其宣传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7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实施教学,同时也必须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实训场所的建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随着影视特效动画产业不断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PC或苹果平台的影视后期、剪辑、特效、音频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和独立完成影视动画制作工作的从业人员,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影视特效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影视特效动画产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影视特效动画课程开发的主要步骤

1、 影视特效动画行业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影视特效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不断被影视创作所应用,影视动画随着各种动画电影特效、影视后期制作、电视栏目包装中3D技术的普遍应用逐渐深入人心,频道意识、频道战略和频道设计等电视理论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和全面实施。影视特效动画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更是让我们相信,数字艺术可以改变生活。影视动画特效制作在影视剧的制作环节中日渐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延伸和制作软件的丰富,三维数字影像技术打破了影视拍摄的局限性,在视觉效果上弥补了拍摄的不足。在许多场景中,运用电脑制作比实拍所需费用要低得多,还可以为剧组节省因预算费用、外景地天气、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而等待的时间。

电视栏目包装可以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音、音乐、音效)、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栏目包装成为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数百种类型的节目和栏目。各台、各频道、各栏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观众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又有非常大的盲目性。电视栏目包装动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栏目的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栏目包装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2、影视特效动画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学生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质,还应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持续发展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以下三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事三维影视特效动画职业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具备剧本创意及动画表现能力,精通PC或苹果平台的影视后期、剪辑、特效、音频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和独立完成影视动画制作工作。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创新能力,精通创意方法和信息处理。社会能力良好的客户心理把握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有高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

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影视特效动画专业课程体系

第8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微电影;互动传导;整合营销传播;政论微视频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断取代传统电脑,碎片化浏览渐渐成为主流,催生了“微时代”这一信息传播界的革命。微电影一般指情节较完整、片长较短、制作投入较小、制作周期较短,主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影片。在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超过5.45亿的当下,微电影凭借其“短平快”的特质和巨大的商业潜力成为电影界的热门话题。

一、微时代下的微电影

1.微时代的背景分析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人们渐渐意识到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可以在短短百余字内完成,这种互联网的新动态成了微时代的前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已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的发展和4G网络的不断完善与资费下调,碎片化浏览进入白热化发展阶段,自微博后,微信、微小说、微视频、微课,都举着“微”的大旗前来报到,“微时代”应运而生,这是微电影蓬勃发展的沃土。2.微电影的现状分析微电影只是“微时代”的一小块领地。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微电影产业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年产量两万多部;据《新媒体影视行业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微电影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3月5日开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网络剧导演姜联随即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微电影+”计划,并于2015年4月21日获得国家版权局认可。微电影正朝着“微电影+”的方向不断拓宽疆域,即借助互联网传播技术和微电影这一载体,让微电影与各行各业产生有机融合,形成“微电影+旅游”“微电影+教学”“微电影+公益”等百花齐放的景象。

二、微电影的优势

1.创作层面(1)平民化的快速生产香港电影人钟敏强曾对微电影有过这样的评价:“通过简单的工具,不多的投资,把梦想变成现实。”微电影的创作者可以是普通的电影爱好者和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专业团队,“微投资”给了更多人“拿起机器记录生活”的机会和空间。2016年6月,宜宾导演李杰放出微电影《再见那年》的预告片,不到一小时网络点击率就过万,这个影片的剧组在横店临时组成,影片成本只有八千元左右,这是新时代微电影平民化生产的范例。实际上,若刨去人力成本,微电影的资金投入可无限降低,甚至趋于零,微电影平民化的拍摄条件、成本投入、演员构架以及诸多电子设备厂商对感光材料不断进行研发改造,优化摄制器材的制作工艺,让原创短片的制作门槛大幅度降低,使平民化与快速生产的特质成为短片摄制领域的常态。(2)自由化的创作空间微电影时长短,成本低,创作者在获得创作灵感后,可以随即开展微电影的制作,而不是像传统电影一样需要充分考虑题材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这使得微电影的创作更加自由化、随意化。网络环境的相对宽松也给了微电影更多的自由,正如导演陆川所说:“微电影由于传播渠道不同,比大电影更能享受创作自由。”自由化的创作空间使得微电影的视野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2.传播层面(1)短视频的海量点击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微片长”特点使其传播和接收更为快捷。由于微电影的互联网传播特质,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免费下载或付费下载,在传播过程中摆脱了电视媒体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受众可以利用各类移动终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观看微电影。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4.5%,随着4G网络资费的下调以及技术的完善,网民在新媒体平台收看短视频的行为日趋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了微电影的点击率。(2)深入化的互动传导德国美学大师姚斯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只有通过接受者的裁决过程,艺术作品才能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性中。接受主体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参与,更表现为主动参与。”微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单向传播模式,给了受众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其互动传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网页、手机WAP、视频专题网站、社交网站等媒介终端来观看微电影;二是基于网络传播平台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受众通过分享转发进行跟帖评论,体现出更为主动的参与互动特质。微电影产业以一种亲民姿态达到了与网民互动的良好效益。3.营销层面(1)“短平快”的广告效益新媒体平台出现前,电视媒体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进行企业文化宣传的主要平台,企业不得不在电视媒体投入高昂的广告费用。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互联网已将电视机前和电影院里的受众“打散”,且营销已进入“80后、90后社会”,这一群体正是互联网的集中消费者,传统电视硬广告强烈的宣传灌输难以达到好的广告传播效果,而微电影的短小精悍和艺术化处理则更符合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碎片化浏览习惯。植入广告和定制广告是微电影营销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对于品牌商而言,植入广告和定制广告的微电影能帮助其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更加强有力的品牌宣传。2010年,凯迪拉克成功推出其投资拍摄的《一触即发》,影片情节紧凑,制作精良,其凭借这部广告短片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关注。大众汽车为宣传其新款汽车辉昂而推出的《辉昂人生》系列微电影,更是一举包揽了全国性优秀微电影(微视频)中国排行榜之十大品牌微电影的金银奖。微电影广告常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将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使商业微电影获得相对投资少、制作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营销优势。(2)立体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短平快”是微电影广告在传播速率上的量的优势,立体化整合营销传播则是微电影在质的层面为企业和产品带来的巨大营销机遇。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整合传播营销”这一概念,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微电影营销完美地实现了与目标群体的互动,较为精准地区隔消费者,既适应了快速消费的时代需求,又与消费者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广告传媒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三、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1.把握精品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走向(1)追求创意制胜,抓准互联网思维特征微电影产量之大带来的是其市场的强烈竞争,要么赢得“海量点击”,要么“石沉大海”。微电影的发展必须不断追求精品化,精品化的核心在于“创意制胜”,这是互联网思维时代微电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诸多提供微电影免费或付费点播的播放平台上,微电影的点播期通常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在微电影高产的背景下,只有精品化的微电影才能快速吸引受众,赢得“海量点击”。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谈及互联网思维时认为,互联网思维要强调“体验为王”,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他如此比喻,“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这就超出我的体验”。微电影的包装可以保有平民化色彩,而内容则需不断超越和突破。(2)摒弃“低俗低质”,把握传播法规微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低俗化”和“低质化”的问题。其“低俗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泛滥:以为噱头博人眼球,如《绿茶妹》《海天盛筵》《青春期》。二是伦理失衡:以多角恋为主题,如《漂亮老婆带小三回家抓小四》。三是导向偏离:以错误的价值观为主导,误导受众。除低俗化外,“低质化”亦影响着微电影的前途,抄袭、无病的微电影铺天盖地。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涉及电影制作放映的法律,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微电影的发展正式进入法治化时代。把握传播法规,告别管治空白时代,是微电影发展的必然之路。2.力求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1)追求广告效益,丰富广告样态微电影不会以纯艺术的形式存在,而是将营销和创作结合,逐渐形成固化的微电影平台,不断提升微电影广告的质量。提升微电影商业化水平,是微电影行业“造梦”的绝佳途径。根据中国广告协会的《2015年中国广告市场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国广告业5000多亿元的支出中,互联网广告支出占所有广告支出的48%,微电影广告势必不断发展壮大,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元。(2)锤炼艺术效果,彰显品牌内涵无论是商业微电影还是其他形式的微电影,艺术效果都是微电影成功的核心力量,纯粹的商业化只会把微电影带上绝路,只有不断将商业化与艺术性巧妙糅合,才会迎来微电影的春天。2017年1月4日,徐福记推出贺岁微电影《铁树银花》,这是国内首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位“打铁花”的民间老艺人为了使这门手艺后继有人,与儿子的梦想所发生的矛盾,最后在“打铁花”绚烂绽放中与儿子冰释前嫌的故事。徐福记的代表产品“酥心糖”多次巧妙地出现在镜头当中,映射着男主角深刻的儿时记忆,既有力地宣传了徐福记产品,又不唐突地展现了源自于北宋时期“打铁花”表演的无限魅力,这一颇具艺术效果的微电影,赢得了超高点击率和媒体的颇多好评,也彰显了徐福记的品牌内涵。3.打造平民化与专业化的内容(1)保留草根视野,寻求社会共鸣微电影使得“人人都能当导演”成为现实,是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的乐土。微电影发展需要保留草根视野,发挥其平民化特质带来的独特优势,关注草根阶层的现实意志与生存状态,扎根百姓生活,给民众提供交流与展示自我的平台,构建起人们释放压力、群体呐喊的狂欢场。在把生活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同时,民众获得了自嘲或是戏谑他人的谈资,正如红极一时的《老男孩》,把梦想与现实惨烈的碰撞展现出来,在获得社会共鸣的同时亦发挥着极大的治愈效果。微电影需从老百姓的生活中寻求创作的源泉,用接地气的视野描绘故事细节,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互动传导机能,成为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2)优化制作水平,建立专业团队“草根”是一种视野,但绝不等同于粗制滥造;“专业化”则是一种追求,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明星大腕创作,只有朝着不断优化制作水平的方向发展,才能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专业团队的不断产生对微电影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必然。一方面,大批传统电影大腕转战微电影市场,这是微电影专业团队的根基;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的影视专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微电影拍摄的训练,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影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成为微电影专业团队强大的后备力量。4.寻求品牌化发展与“微电影+”的传播拓展(1)开拓品牌化之路,丰富传播内容微电影市场目前存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微电影势必要开拓品牌化发展之路。微电影的品牌化可以是名导演品牌、名演员品牌,或是如“腾讯出品”“优酷出品”“爱奇艺出品”这种形式的名平台品牌,再或是名微电影团队品牌,品牌化是微电影在信息泛滥时代的形象识别武器。(2)借力行业融合,拓展“微电影+”空间微电影是微时代的宠儿,微电影与各行业的融合也带来了“微电影+”的春天,“微电影+”是微电影发挥整合传播营销优势的实践。2016年6月27日,《用典》政论微视频正式上线,这个系列的微视频一共十集,它以人民日报评论部编写的《用典》一书为基础,用可视化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引经据典的讲话内容,视频在中央媒体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推送,打破了传统政治传播的枯燥格局,突出了微电影互动传播的优势,实现了全媒体宣传的立体效果,获得了民众的喜爱和高点击量,见证了“微电影+政治”模式的成功运用。微电影应突出行业融合,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微电影+旅游”“微电影+公益”“微电影+婚恋”“微电影+运动”等都将成为微电影发挥其艺术魅力的广阔空间。

四、结语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微时代是一场信息传播界的革命。在信息大爆炸和“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短平快”的艺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快速且自由的创作特质保证了微电影的生命力,短小且具有强烈互动效果的传播特质深化了微电影的感染力,高效且潜力无限的营销特质聚合了微电影的爆发力,这一切带给微电影光明的发展方向,微电影应该成为流淌着艺术血液的商业传播,包裹着亲民气息的信息快递,集结着立体内核的产业生态。

|参考文献|

[1]庄晓东,阮艳萍.微电影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

[3]沈鲁,崔健东.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现状与趋势探析[J].传媒,2016(9):88-89.

[4]何润.微电影产业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研究生院,2015.

第9篇:电影行业的特点范文

CINE CHINA:制作特辑应该是在电影项目形成初期就介入呢?还是后期介入?

从《西风烈》之后,国产大片开始逐步意识到制作特辑在电影营销中的作用。但是,电影制作特辑应该是在电影初期介入,还是后期制作完成开始宣传阶段再介入?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不同电影的不同营销理念和市场策略,所以没有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因为一部电影的宣传周期会很长,三个月,甚至五个月左右,那么你只靠两三款预告片你撑不了那么长时间,就从视频来说,那怎么办,制作特辑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很有效的,向观众传递影片的一个方式和载体,所以当这个片方意识到他有这个需求的时候,那么实际上在电影的宣传预算制订的时候,就需要片方把这块预算留出来,而不是说等电影开始进入营销阶段后,再拍脑袋说现去找人。

我们太空堡垒的制作特辑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制作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片方的不同预算和不同需求,量身定做专属的制作特辑服务。

我们现在为片方提供制作特辑服务分为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当影片准备开机时,我们就已经介入制作特辑的生产了。它一般分为前期策划、跟组拍摄、前期采访、素材管理和反馈、前期宣传服务等。一般只有充足预算支持的中型成本类型片或国产大片才会采用这种方案,如《黄金时代》(许鞍华导演)、《警察故事2013》(丁晟导演)等影片,我们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国产中小成本类型片,它们因为受到预算、档期、市场策略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像国产大片那样很早地就能确定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它们需要更加灵活机动的服务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是在电影刚杀青的时候介入到整体营销宣传的策划,明确片方的具体市场诉求,如哪些点是需要推广出去的。然后我们会根据片方的明确诉求,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专属的制作特辑方案。这个方案里面,它的表现形式,它的具体的预算都会涵盖其中,然后片方根据这个,再去做最后的宣传预算的总体调整。

CINE CHINA:国外制作特辑是不是已经有一套标准的工业流程了?眼下国内对制作特辑这一块重视吗?现状是什么?其实很多同行的人认为:太空堡垒制订了国内制作特辑标准,对吧?

制作特辑(making of)在好莱坞电影营销体系中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也有标准的工业流程。我们在制定太空堡垒的制作特辑制作流程时,必然会参考最成熟的工业体系标准。基本上,我们的制作理念、制作流程和制作标准,已经很接近好莱坞的工业标准了。

制作特辑它其实跟常规电影制作流程是紧密结合的,分为前期和后期两块。前期就是咱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影剧组都有跟组纪录摄影,这个已经是制作标配了。跟组摄影在现场用抓拍所有可能的素材,然后当把这些素材记录下来,到后期之后,然后我们再根据这部电影的营销宣传计划和方向,以及它所可能针对的目标群体,然后再去做分类整理,进行主题化制作,然后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推广。

这是现在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先拍摄,后计划。但是现在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片方现在开始跟我们合作,是采用一揽子计划――就是在影片还没有开始拍摄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介入了,跟组摄影师也是我们派出的,然后在跟组摄影师拍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这个影片的这个情况,根据前期的这些宣传的特点,然后逐步的就开始做一个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是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完成,到,我们是全程参与和监督的,并会提供重要的观众反馈数据分析,供下一步的市场营销做参考。

但是对于目前国内的电影工业体系来说,大部分的电影还做不到这么细致的这么一个系统化的规划,我们只能说是现在配合片方,一块去共同摸索制订这个体系的标准。

国内电影工业体系中的制作特辑流程,只能说是叫初具雏形,就是某个项目的好坏,跟这个项目的执行人有直接关系,你找的这个人靠谱这事就靠谱,你找的这人不靠谱,那就麻烦很多。但是所谓的工业体系是什么?就是你是有一个质量控制的,不管是谁在这个岗位上,你出来的东西应该是符合标准的。

但是标准从何而来,就是你首先得有需求,你有了需求之后,你才会有体验,你有了体验你才会应用,应用之后才会有标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先有个需求。但是对于咱们现在目前国内的整个电影制作环节来说,大家的需求千头万绪,大家完全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但这个东西没办法,这就是现在中国电影现状,所有人都在共同的很艰难的摸索着一条适合咱们市场的这么一个工业化道路,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未来还将持续下去,而且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就是像我们这个行业,其实就是在这个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出现的,再早两年都不会有这个行业。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基本确立了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制作特辑制作理念和流程。好莱坞的那一套标准体系很好,但是只要它拿到中国来,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这个是几乎在各个环节都遇到的问题。我们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就是我们借鉴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工业体系的标准,但是我们了解中国本土的环境和本土的市场,所以说我们现在正在逐渐的正在建立起一套适合咱们本土市场的标准。换句话说,我们是先行者,我们是走在第一个的人,我们面前是一片荒芜之地,人烟罕至,怎么办?那我们只能一边走,一边打这个界桩。我们就是制订标准的人。

CINE CHINA:其实太空堡垒也做预告片、病毒视频、片头制作??跟视觉有关的宣传物料或者内容服务?

太空堡垒是一家为影片市场营销环节提供视频宣传物料全案服务的内容服务商。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分为电影预告片和电影制作特辑两个领域。同时还提供病毒视频、片头制作等相关业务的服务。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我们是为电影片方提供服务的内容服务商,而不是一家机房。我们为电影提供全套视频宣传物料的制作服务,同时也为电影的市场营销提供高效的、数据化的、本土化的咨询和顾问服务。

简单地说,我们主动地将视频物料环节放在电影的整体营销环节中,提供从前期策划、前期执行、营销策略顾问、后期执行,以及效果监控等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

我们现在已经广泛参与到电影营销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的制作经验,我们对这个电影本身的理解,给片方提供一个最适合电影本身的执行方案,这个方案里包含了制作方案,包含了营销点的判断和选择,包含了营销渠道的主动配合,包含了后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尽可能地为片方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数据化的全案服务。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开始接到全案服务,可以将预告片、制作特辑进行有效整合,并对这些宣传物料的传播效果、传播途径、投放反馈等进行有效控制,并及时反应到我们的制作执行环节。

当然,我们所有的方案都是经过片方评估之后,最后决定采纳,然后我们去实施的。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报价里面,是包含了这一部分等于是创意和策划的费用在里头。

CINE CHINA:能简单介绍下太空堡垒的历程吗?合作过的名导名作有哪些?

太空堡垒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专业提供电影EPK制作服务的内容服务商。公司主要为电影提供预告片、制作特辑、病毒视频、电影片头制作等宣传物料的策划、创意和全流程制作服务。

公司由在中央电视台和影视制作领域工作多年的专家和资深人士联合创办,至今已与国内外各大电影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众多院线上映的国内外知名影片量身打造预告片和制作特辑。经过三年的发展,太空堡垒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预告片和制作特辑内容服务商,能为各种类型和成本的国产电影提供相关的专项服务或全案服务。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扩大,我们也开始为国外电影公司在内地的市场营销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其中《画皮Ⅱ》、《白鹿原》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制作特辑优酷网点击量高达数百万,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及广泛的影响力。

公司拥有专业的影视后期剪辑设备,后期录音棚、电影5.1混音棚,并有专属的特效工作室,能够为电影、电视和影视宣传物料提供全方位的影像和声音后期内容和技术服务。公司团队由30多位资深剪辑师、特效师、音效师和编导组成,能够满足多层次不同定位的制作需求。同时,多名业内知名的影视策划和项目运营专家还能为电影提供专业的营销策略,并在技术执行团队的配合下,最终形成宣传营销策略、宣传物料的创意和制作的一条龙服务。

太空堡垒成立至今,已为近百部在内地市场公映的中外电影提供了相关专业服务,其中被广泛熟知的有:《西风烈》(高群书导演,2010)、《刀见笑》(乌尔善导演,2011)、《关云长》(麦兆辉、庄文强导演,2011)、《大武生》(高晓松导演,2011)、《与时尚同居》(尹丽川导演,2011)、《龙门飞甲》(徐克导演,2011)、《我愿意》(孙周导演,2012)、《匹夫》(杨树鹏导演,2012)、《黄金大劫案》(宁浩导演、2012)、《杀生》(管虎导演、2012)、《飞越老人院》(张扬导演、2012)、《画皮2》(乌尔善导演、2012)、《听风者》(麦兆辉、庄文强导演,2012)、《边境风云》(程耳导演、2012)、《白鹿原》(王全安导演、20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导演、2012)、《铁线虫入侵》(朴正宇导演、2012)、《大上海》(王晶导演、2012)、《越来越好之村晚》(张一白导演、2013)、《小时代》(郭敬明导演、2013),等等。

CINE CHINA:制作一部电影的制作特辑需要多长时间完工,有多少道工序?

一部电影的制作特辑工作分为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影来制定不同的方案。如果是全程参与,那么目前时间最长的是《黄金时代》,我们从影片前期筹备就开始参与,到目前位置仍未结束,预计到电影上映后才能结束,周期可能在两年半左右。一般情况下,一部全程参与的电影的制作特辑工作,全流程时间大致在一年左右时间,即从影片开机算起,到影片公映首周之后结束。

另一种情况,就是从影片后期制作基本完成,宣传计划即将启动之前,我们开始介入制作特辑的制作工作。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四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

具体到制作特辑的执行环节,大致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所需工序大致是前期看片及策划、素材接受及整理、和片方、营销方反复会议沟通、方案讨论及确定、宣传流程及时间表、文案撰写、文案确认、粗剪样片、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声音及画面精修、特效包装、最终成片、效果监督、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根据宣传效果修订后续制作,等等。

预告片和制作特辑的制作和环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并不是一次性完成所有制作并交付,而是根据影片的整体营销进程,随时监控和修订,以确保我们的物料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CINE CHINA:如果由你操盘制作特辑的电影被市场认为是烂片,你会如何想?你自己被其他制作特辑“欺骗”过吗?

我们是为片方提供专业服务的专业人士,我们一视同仁地为所有客户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专业内容服务。每一部电影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更好的电影提供专业的服务。

关于“烂片”的话题,我多说两句。其实大多数所谓的“烂片”,只是因为观众没有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娱乐或情感元素。这就涉及到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消费期望值管理”的概念。

现在我们的业务重点已经发展为电影预告片和电影制作特辑两个领域。作为电影预告片制作公司,我们认为预告片并不仅仅只是广告,电影和汽水这样的快消品并不同,观众之所以花钱进电影院,是因为银幕上承载着观众的梦想和欲望。而我们的预告片,则是一座连接观众、电影和市场的桥梁,我们希望预告片能够帮助观众找到本应属于他们的电影,帮助电影找到本应属于他们的市场,帮助市场找到本应属于他们的机会。

CINE CHINA:太空堡垒参与了这么多电影的制作特辑、预告片等,有没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电影预告片和制作特辑是服务于电影和市场的。我们从不把电影预告片和制作特辑当成是单独的作品,而是看它是否有效地服务于影片及它的市场策略。所以我们评估自己的产品时,更看重的是它的最终效果。这其中并无个人好恶成分。

CINE CHINA:作为中国电影界制作特辑的代表人物,你觉得太空堡垒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太空堡垒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品牌,我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制作特辑领域的代表,也是预告片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懂电影、懂市场、懂营销,能够为电影片方提供高效的、专业化的、集约式的整合服务。我们还将为电影的整体营销提供更好的深化服务,帮助电影公司完成整体化的营销理念建设,而不仅仅只是为单片提供合约式服务。

CINE CHINA: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2010年,我们在尝试可能性,在发现市场;2011年,我们看到市场,并且被市场看到;2012年,我们开始寻找标准,并且建立标准。从2013年开始,太空堡垒预告片公司终于初步实现了我们一开始就建立的目标,我们成长为一家专业化、正规化的内容服务商,可以为中国电影提供类型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预告片、制作特辑的制作服务,并成为正在逐渐成形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很幸运,赶上了中国电影大发展的时代,并且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变革年代。我们将会伴随中国电影共同成长,并与诸位新老朋友一同携手努力,为更好的明天和更好的电影而一同奋斗。

CINE CHINA:2013年、甚至2014年许多准备上映的大片你已经提前看过了,那么你预计这两年中国的商业电影整体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