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精选(九篇)

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第1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 农药残留 现状 因素对策

1 农药残留现状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农药防治面积达3 亿hm2 次左右,且每年以0. 133 亿hm2 的速度递增。年农药使用量达80~100 万t ,居世界首位。农药结构很不合理,杀虫剂占农药总量70 % ,在杀虫剂中,有机磷杀虫剂占70 % ,其中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等高毒杀虫剂又占70 % ,这就是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的“3 个70 %”。由于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剧毒、高毒农药品种居多,形成农药污染的源头。使用方法不当,以及对农药残留监管不力,过多过滥地使用农药,致使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蔬菜、水果、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相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近年威胁百姓餐桌的突出问题。据农业植保部门抽样调查, 叶菜上使用高浓度农药的菜农占种植户的32. 8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蔬菜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全国不少地区仍在使用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和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2 农药残留的因素

农药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无论环境条件或外界因素怎样改变, 有些农药在植物或环境中总是分解快些, 而另一些农药则残留期较长。常用的有机磷农药, 在环境中易分解, 在生物体内易代谢降解, 在人、畜体内很少积累, 如敌百虫、敌敌畏等有的剧毒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期稍长, 应禁止在果蔬上使用, 如1605 有的剧毒农药, 残留期长, 只能用于拌种, 如% 3911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除峡喃丹外, 毒性较低, 性质不稳定, 易分解, 残留期短, 残留量少。有机氮中的杀虫眯、有机汞等高残留农药, 化学性质稳定, 在植物及环境中不易分解, 且能通过食物链浓缩, 在人畜体内积累, 应禁止使用。有的农药本身毒性不高, 性质也不稳定, 但由于其中的杂质而造成残留毒性, 如含有二恶英的除草剂, 可对动物致畸。

2.1农作物的影响

施用在农作物上的农药最初以物理方式沉积于农作物表面, 但沉积量与农作物的形状有关, 在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茶叶、叶菜类有较高的原始沉积量, 而苹果等果实, 单位重量

的表面积小, 原始沉积量低。一般蔬菜虽然承受药量大, 但生长速度快, 残留量则迅速下降。

2.2施药方式

不同的施药方式对残留量的影响很大, 种子处理或将颗粒剂施于土壤中, 则残效期长, 喷雾法则残效期短。

3 农药治理及其控制残留的对策

3.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的持久性, 易于通过食物链进行浓缩, 富集于食品, 对哺乳动物毒性高。因此, 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不再使用, 如六六六、滴滴涕、汞化合物、狄氏剂、七氯、六氯苯、三环锡、内吸磷、氰化合物、敌枯双、杀虫眯、毒鼠强、除草醚等。

3.2大力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根本措施。近年来, 随着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不断禁止使用, 市场上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植物农药和激素农药不断增

多,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时, 要大力应用这些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防治螟虫用杀虫丹、

23 乳剂、三哇磷等取代水胺硫磷、甲基1605等:;用骡马、巨星等取代甲磺隆防除麦田杂草;用嗅敌隆取代毒鼠强灭鼠等。

3.3 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

施用农药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 提高防洽效果, 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从而减少农药残留。一要选择对路农药。根据防治对象对路用药, 一针见效, 防止用药不对路而造成农药的残留。二要掌握施药适期。以提高防治效果, 减少用药次数, 减少农药残留。三要严格用药量。按照各种农药介绍的低量和低浓度使用, 减轻农药残留。四要选择正确的施药方法。尽量减少种子处理和颗粒剂撒施, 多来取低量喷雾技术、大棚栽培采取烟熏技术。

3.4 注意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最后− 次施用农药到作物收获时的间隔天数。它是根据农药的性质, 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 规定最后− 次施药距离收获的最少天数。因此, 在施用农药时, 不能低于安全间隔期, 使农药残留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 保证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不超过规定标准。

3. 5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管

目前我国虽然已公布了农药管理条例,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等一系列法规、条例和标准,但推荐性条例多,强制性法规少,更缺

少处罚条款。出现农药质量、中毒等问题,无法可依,是造成农药中毒事故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控制和监管力度。

3.6 严格登记制度,调整和优化农药结构

农业部门作为农药登记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登记制度,严格登记要求,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尽快解决目前高毒农药品种过多问题,引导和促进农药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扶持生产企业研制和开发安全、高效、低毒、经济的农药新品种,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尽快淘汰和取代对人畜毒性高、残留量容易超标、安全性差的农药品种。

3.7 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控制体系,加大市场监测力度

第2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二、是否所有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病虫草害危害,因此,需要用农药进行防治,只不过有的有机农业使用天然的生物农药,所以,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国农产品是,国外农产品也是。其实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药的使用量越大,因此,发达国家农药使用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发展中国家的1.5~2.5倍。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农药使用技术等限制,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植物上的农药残留主要保留在作物表面,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部分会吸收到植物体内。植物上的农药经过风吹雨打、自然降解和生物降解,在收获时,农药残留量是很少的。但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要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但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安全是各国农业和农药管理的工作目标。

三、能不能不用农药?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老百姓会有“能不能不使用农药”的疑问?其实世界使用农药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期间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口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草、控高、脱叶、座果等措施,以利于机械化操作。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一是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二是正确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量;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农业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开展这些工作。

四、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不能吃?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为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各国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主要是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和居民食物结构等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超标农产品则存在安全风险,不应食用。需要补充的是,在制定残留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理论上讲,即使误食残留超标农产品也可能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我国对农药安全性进行严格管理,农药登记需要进行二年18项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等安全试验,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我国还对高毒农药采取了最严格的管理,先后禁止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其中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广泛使用的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少到了不足2%,而72%以上的农药是低毒产品,农药安全性已大幅提高,农村生产中毒发生减少,喝药自杀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这并不是说我国的农产品是绝对安全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农药比以前的更加安全。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大家在吃鲜食蔬菜和水果时也可以采取水泡和削皮等措施去除可能的残留。

五、那些农产品的残留风险更大一些?

一般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因为对所用的农药以及使用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农药残留相对较小,超标的情况少,相对比较安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储存期也长,大部分农药残留会降解掉,而且又要经过加工和烹调,残留会进一步去除和降解,相对比较安全。蔬菜和水果由于大部分是鲜食的,农药残留降解少,因此国家对蔬菜和水果使用的农药管理较严,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外,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严格规定使用技术和安全间隔期,正常的生产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于一些连续采收的鲜食蔬菜和水果,残留风险可能相对大一些。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由于各国对农药及其残留进行严格的管理,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的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要增强安全意识,但也不必谈药色变。农药残留的量是非常少的,其危害远小于一些环境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

六、农药残留的标准如何确定的?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首先是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进出口各环节需要及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产品(或食品)和农药组合;然后开展农药残留降解模拟动态试验、国民膳食结构调查和农药毒理学研究,分别获得农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残存于农产品(或食品)中的残留值(包括中间值、最大残留值等)、我国消费者膳食数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每种食用农产品或食品的每天消费数量)和农药的毒性(包括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得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荐值;最后经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定残留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执行最严格的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举例来说,如果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将标准定为0.5mg/kg。

七、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是否比欧美低?

人们往往喜欢比较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在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方面,由于欧美农药管理历史长,残留制定的数量比我国多。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从技术层面讲,各国的农业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食物结构等不同,因此,残留标准会存在一定差异。从管理层面讲,尽管制定残留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但现在各国越来越将农药残留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必要时进而用作政治筹码。

各国农药残留标准差异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本国不生产不使用的农药,往往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而本国使用的农药特别是在出口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松。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对本国没有登记使用的农药按照一律限量标准(即0.01~0.05mg/kg)执行,而这个浓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仪器都难以检测;但是在本国登记使用的农药,即使农药毒性高,其标准却松。如美国规定高毒农药甲胺磷在芹菜上的标准为1mg/kg,花椰菜上为0.5mg/kg,日本规定芹菜上为5mg/kg,花椰菜上为1mg/kg。二是本国没有或主要依靠进口的作物上的标准严。如氯虫苯甲酰胺是个新杀虫剂,欧盟在葡萄上的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茶叶上为0.02mg/kg,按理葡萄可鲜食,标准应该更高,但葡萄是欧洲的优势作物,因此制定的标准松;再如常用的杀菌剂百菌清,欧盟在直接食用的苹果、梨上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在茶叶上为0.1mg/kg。三是同一作物,各国标准也不同,如安全性不很高的杀菌剂克菌丹在稻谷中的残留标准,日本是5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100倍;又如高毒农药甲基对硫磷,日本为1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50倍。

为了协调和统一残留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农药残留国际标准,但即使有国际残留标准,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执行自己的本国标准,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定残留标准能力弱,往往只能执行国际标准。我国是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标准委员会的主席国,因此,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尽可能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而不是欧美日标准)接轨,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低,但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高。如新农药甲氧虫酰肼我国在甘蓝中的标准为2mg/kg,而美国和日本的为7mg/kg;马拉硫磷是老农药,我国在柑橘、苹果、菜豆中的标准为2mg/kg,在糙米中为1mg/kg,在萝卜中为0.5mg/kg,均严于美国8mg/kg的标准;嗪草酮在大豆中标准为0.05mg/kg,而美国的为0.3mg/kg、欧盟和日本为0.1mg/kg的标准;常用杀菌剂噻菌灵我国在蘑菇中的标准为5mg/kg,美国为40mg/kg、欧盟10mg/kg、日本60mg/kg,分别比他们严格8、2和12倍。我国制定农药残留标准主要考虑安全,很少涉及贸易保护问题。由此可知,不管各国残留标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残留标准都是根据安全风险评价而制定的,只要符合残留标准,农产品是安全的,不能用别国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不能用一国标准否定别国的标准,这缺乏科学性。因为农药残留标准是不仅仅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来制定,也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因素。

八、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近年不断好转,总体现状较好,但仍存在隐患。具体来说,一是全国每年3~5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逐年好转和大为改善的结果,不仅表现于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持续下降,已从十年前的超过50%到目前的10%以下;而且表现在残留检出值也是明显降低,十年前检出超过1mg/kg农药残留量的蔬菜数量较多,但现已很少见,仅偶有检出超过1mg/kg的。二是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总体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达98%以上,蔬菜和茶叶也达95%以上。三是目前农药残留状况尚不稳定,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如南方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夏季由于病虫害发生重、农药使用量大、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又如在设施反季节栽培情况下由于农药用量大并且不易降解、也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还有随着国内外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或监测农药种类的增加、原来不超标的农产品变成了超标;特别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太小,有众多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加上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造成监管更加困难。同时,我国农药残留的标准数量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少,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九、如何去除农药残留?

第3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质量安全;现状;对策;江苏扬州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50-02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 in Yangzhou City

WANG Long-gen CHENG Qiang XU Jin-jing CHEN Hong-yan WU Hong-jun

(Yang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The situations of vegetable excessive pesticide residue of Yangzhou City in 2006—2008 was analyzed.Aimed at the status of the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 in Yangzhou City,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monitoring of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 in Yangzhou City.

Key words vegetable;pesticide residue;quality safety;status;countermeasures;Yangzhou Jiangsu

农药的使用给人们的农产品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肯定农药在保护蔬菜、防治病虫害、铲除杂草、增加蔬菜产量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农药对蔬菜造成的残留已日趋严重,同时农药残留也成为评价蔬菜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笔者在总结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促进扬州市蔬菜健康快速发展。

1 扬州市开展蔬菜质量监测现状

扬州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知》,同时要求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跟踪掌握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状况,并公布检测结果。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予以禁运和销毁,保证上市的农产品均为合格的、达标的产品。实行了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合格的蔬菜不允许其流入市场。从2005年起在全市5家蔬菜批发市场和30家农贸市场设立了农药残留检测室,每年用快速检测法共检测蔬菜150万批次,确保进入市场的蔬菜无农药残留超标。2006年又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知识普及[1]。并于2006年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行了蔬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质量全程控制,取得较好效果。

2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2.1 不同月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6—2008年,农药残留超标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3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图1可以看出,1—3月温度低,病虫害较少,施用农药少,所以这3个月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低。4月温度开始回升,病虫害的发生开始严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呈上升趋势,至7月超标率达到较高值。究其原因,随着温度的上升,蔬菜生长旺盛,正值病虫害的高发期,农药施用频繁和用量加大所致。8月以后,气温逐渐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相对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率也较低。

2.2 不同蔬菜品种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按照抽样检测涉及的蔬菜种类,将其归纳为六大类,即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

从表2可以看出,在抽样检测的各类蔬菜中,绿叶菜类和白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茄果类、豆类和甘蓝类次之,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最轻(图2)。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绿叶菜类和白菜类蔬菜生长迅速、生长期短、气温高、病虫害发生较重,菜农用药次数相对多、用药量相对大而引起的,还有就是有部分菜农使用部分禁用农药,或非禁用农药打药后未达到安全间隔期就上市。由于茄果类蔬菜生长期长,用药次数多,为防治斑潜蝇等虫害,杀虫剂用量相对增加。豆类蔬菜为防治红蜘蛛危害,使用一定数量的杀虫剂。甘蓝类蔬菜主要是本地菜农习惯用有机磷农药灌根,为防治小菜蛾使用杀虫剂。瓜类蔬菜病虫害相对少一点,因此菜农用药相对较少,从而农药残留就轻。由以上分析可知,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不按照农药安全检查间隔期上市也是目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3 对策

3.1 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

对进入蔬菜生产基地的农药要严格检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在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时,要将不准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明确标识在经营范围一栏,从源头上控制违禁农药、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生产基地[2]。农业执法机构会同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农药经营门市部和流动小商贩开展综合执法。在农药使用高峰期,积极开展“打假扶优护农”活动,防止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

3.2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用药意识

加强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用药知识,了解农药使用范围,严格控制施药次数、施用量、施用浓度和施用方法等,确保广大农民做到科学、合理施用农药[3]。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在安全采收期上市[4]。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如何确定农药喷洒后的蔬菜收获间隔期”问题时,有42.4%的农民回答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安全间隔期观念淡薄[5]。轮换或复配用药是有效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途径[6]。同时,针对农民生产者方式落后和对新技术不能及时运用于生产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将国家禁限用农药和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印发到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培训班办到乡村和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7]。

3.3 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市场准入制度

2006年11月开始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利用各种报纸、电视、广播、明白纸等多媒体形式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生产意识,让广大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测中来[4]。抓好市场准入制度,对所有流入市场的蔬菜都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才能进行销售。建立快速蔬菜农残检测室,严把蔬菜上市关,对严重超标的蔬菜要予以销毁。

3.4 大力推广规模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

一是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全面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三是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密切联系农户和公司,使农户生产的无公害蔬菜能够及时销售出去。按照蔬菜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合理进行区域布局,将蔬菜生产和经营产业化,使蔬菜生产上规模。

3.5 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

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而控制蔬菜农药残留是需要多个部门合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政策、法律、管理、技术等[8-9]。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市、区(县)、乡三级层层建立农药残留监测点,市级以大型仪器进行定性定量为主,而区(县)和乡则以速测卡与速测仪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此外,应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实行工作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检测结果要及时予以记录和公示。对蔬菜农药超标的要进行查处,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要立即销毁,并依照线索找出高毒农药的来源,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积极推广蔬菜农药快速检测方法,并以适当的形式公布检测结果,使消费者能够正确选择安全食品[10]。严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进入市场,把好蔬菜基地和流通市场2个关口[11-15]。

4 参考文献

[1] 李玉浸.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及要点解释[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1-5.

[2] 徐景新.蔬菜使用农药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园艺,1999(6):28-30.

[3] 董东风.浅谈蔬菜农药残留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1):74-75.

[4] 黎施展,陆燕,林之桂,等.南宁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状分析[J].广西农学报,2009,24(2):41-43.

[5] 田子华,张绍明,龚伟荣.江苏省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原因及控制措施[C]//邵振润,梁帝允.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2001.

[6] 刘步洲.蔬菜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7] 马仲宗.安徽省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101-157.

[8] 姚建仁,郑永权,董丰收.浅谈农药残留污染、中毒与控制策略[J].植物保护,2001,27(3):31-35.

[9] 杨永珍.美国农药残留监控概述[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1,22(3):9-10.

[10] 丁常荣,曹学文.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5(3):101-102.

[11] 毕晓磊,林之桂,彭荣峰,等.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J].广西学报,2007,22(1):39-42.

[12] 张心明.稻米中农药残留累积规律及治理策略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13] 庞琢,陈俊科,苏敏莉,等.呼和浩特市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339-342.

第4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食品 农药残留 控制方法 检测技术

一、食品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病虫害属于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害生物约为2000多种,其中仅病虫害就占1600多种。这些生物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成灾条件也比较复杂,且发生频率较高。若是不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防治,每年将会造成粮食总产量损失15%、蔬菜25%。在病虫害的防治中,按照当前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水平,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仍是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解决措施。特别是遇到各种突发性灾害时,仍旧没有任何一种治理方法能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如我国02年时发生的特大蝗灾便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的,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预见,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离不开化学农药。然而,在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农药残留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高达300多万,其中仅有机磷中毒的就占70%。而我国每年农药中毒的人数约为10万左右。

二、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分析

农药残留主要是指在施用农药后,食品表面或是内部残存的一部分农药,其中包括农药自身以及农业发生降解和代谢后的生成物等等。一旦人们食用了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便有可能导致农药中毒。为何食品中会有农药残留,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1.农药是病虫害防治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大多数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从而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对农药使用的正确认识,很大一部分农民认为,农药杀虫效果好,起效快、成本低,所以习惯用农药进行杀虫。同时因为农民不了解用药技术,一经发现效果不佳时,便采取加大农药剂量的方法来提高防治效果,这样不仅加重了农药残留,而且还使一些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只要一发生抗药性强的病虫害,农民便会不断加大用药量,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此外,更加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农民为了一己私利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如果这样的食品流入市场,那么对人们身体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2.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十分明显,大多数农民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认识也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屡有发生。杀虫剂类农药是影响蔬菜质量的主要农药产品之一,其中又以有机磷类为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个70%,即70%的农药为杀虫剂、70%的杀虫剂为有机磷类、70%的有机磷类农药为高毒、剧毒和高残留。据有关调查显示,很多农民都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农药,往往认为一些低度、无公害的农药不仅价格昂贵,并且见效慢,所以不是好农药。正是农民的这一思想和农药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方法及检测技术

1.农药残留的控制方法

1.1农药选择。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农药是控制农药在食品中残留的最佳途径。以往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农药的价格及其防治效果,而当前应在考虑这两个指标的同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农药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上面。表1对于农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合理对农药进行使用。具体包括农药的使用时期、浓度、最大使用次数以及安全间隔期等等。这些都在农药使用指南中有详细规定,建议使用者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尽量杜绝什么药好用就用什么药或用药过量的情况发生。虽然这些控制方法比较简单,但却是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基础、最有效的措施。

2.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

2.1超声波萃取。又被称为超生化学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声波使物质的化学反应加速,或发生新的反应,以此来提高化学反应产率及提取效率。大量文献都对超声波萃取技术应用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分析进行了详细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十分良好。

2.2固相萃取。这是一种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机制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固体吸附剂吸附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使之与干扰化合物及基体分离,再利用洗脱液进行洗脱,以此来达到净化与分离的目的。现阶段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农药对水资源污染的检测当中。如果将其与HPLC相结合便可以实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2.3微波辅助萃取。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波能对溶剂的萃取效率进行强化,借此来使被分析的物质从基体中分离出来。其具有分离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3.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1生物传感器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生物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压型生物传感器、安培型电极、光纤生物型、电位型电极等等。随着近年来提取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已能同时对上百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3.2气象色谱检测法。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常被用于挥发性农药的检测当中,其特点是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离效果良好等,是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3.3液相色谱法。具体是指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检测法,其能够对分子量大、极性强和离子型农药进行分离检测,也可用于易受热分解的农药检测。较为常见的仪器有荧光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等等。

3.4色质联用法。该方法是指利用气相或是液相与质谱联合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它不仅具备色谱检测分离效能高的优点,并且还兼具质谱检测能够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优点。该方法可以同时达到定量和定性检测的目的,十分适合应用于农药降解物及代谢物的检测。

四、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对农药残留的分析、控制和检测已经势在必行。由于各种食品的组成成分都比较复杂,并且基本都不相同,加之农药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这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务之急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上,这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小粉.董全.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农药残留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6).

[2]季颖.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现状与展望[A].第九届农药发展年会文集汇编[C].2007(9).

[3]曾琪.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第5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原理;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已成为十分必要的监管措施。

目前,常用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是一种生化检测法。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根据乙酰胆碱酯酶被抑制的程度(抑制率)来检测蔬菜上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用于蔬菜中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酯类等物质的检测不会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造成干扰,具有快速方便、前处理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现场定性和半定量测定,特别适合在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农产品检测部门开展快速检测工作。该方法可对有农药残留的蔬菜进行粗筛,将一部分农药残留含量较高的蔬菜控制在市场之外,避免因农药残留发生中毒事件。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叶菜类、果菜类、豆菜类、根菜类(除胡萝卜、茭白、韭菜、蘑菇等)中的有机磷类(如甲胺磷、氧化乐果、对硫磷、甲拌磷、久效磷等)和氨基甲酸酯类(如克百威、抗蚜威等)等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1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原理

该方法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导致昆虫中毒致死的原理而设计[1]。如果蔬菜中不含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后,水解产物可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如果蔬菜中含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种酶就不能被水解,从而无显色反应。在溶液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和显色剂,用此判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是否存在。在溶液中反应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抑制率,当抑制率小于70%时为合格,以此判断蔬菜中含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情况。

2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该技术对生化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影响因素,致使检测同一批次的蔬菜样品重现性不好,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1)检测室室内的温度影响。检测室温度在20~30 ℃之间时,使用改进后的酶,可以直接在室温下培养,22 ℃左右培养20 min,25 ℃以上培养15 min;如果室温低于20 ℃,必须放进37~38 ℃培养箱中培养[2]。

(2)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的影响。检测药品在贮藏过程中要保证药品的贮藏温度,尤其是酶试剂及底物要在0~5 ℃温度条件下保存,以确保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3]。

(3)分光光度计调试的影响。分光光度计要经常进行较准调试,如进行调百位、调零等,以确保仪器的测试准确度。

(4)待测样品放入分光光度计速度的影响。待测样品加入底物后,应马上摇匀,放入测定仪,否则影响数据准确性。经实践,在菠菜样品测试中,立刻放入的抑制率为21.4%,1 min后放入的为51.7%,可见,加试剂后放入测试仪的速度快慢可影响其准确性。

(5)比色杯的透光度影响。保持比色杯的清洁,使比色杯有好的透光度是减少检测误差的必要条件。经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比色杯进行检查校准,对超出范围的比色杯定期用乙醇清洗。

(6)药品配制过程中的影响。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一定要用蒸馏水、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不可使用矿物质水,否则在测量过程中干扰较大,影响准确性。

(7)微量移液器的影响。微量移液器要专用,贴上标签,避免交叉使用造成试剂污染;试剂从试剂瓶吸出后,不能再放回瓶中,坚持只吸不进的原则,防止试剂污染[4]。使用定量加液器的加液量的误差太大,建议使用量筒来称量提取试剂。

(8)蔬菜自身的影响。葱蒜类、香菜、韭菜、番茄、胡萝卜、茭白、蘑菇、花椒等农产品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因此,处理这类样品时,可采取整株蔬菜(或大块蔬菜)浸出提取液的方法(不要搞烂样品)。对叶绿素含量较高的蔬菜,也可采取类似方法。

(9)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影响。蔬菜样品的前处理时,摇床时间为2~3 min,摇床转速在200左右为宜,若转速过多和时间过长,易将样品搞烂,使提取液中的蔬菜色素过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测量。

3参考文献

[1] 张伟,马天博,张焱屾,等.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73,177.

[2] 樊建英.蔬菜农药残留监控的难点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2):118-119,122.

第6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规律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1,2]。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增加蔬菜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3,5]。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没有被分解而残留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等的总称。蔬菜中残留的农药被人取食后,长期积聚会引发慢性中毒,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6,7]。随着农药残留危害的凸显,许多研究者对蔬菜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8,9]。许宇飞等人根据各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进行逐级评价,提出了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方法[10]。李聪等人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农药残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11]。Chen等人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蔬菜农药标准对出口的影响[12]。Steven则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定量化比较[13]。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14]。也有不少研究者对部分地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5],但多是对短期数据的分析[16,17]。为了解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和安全程度,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衡东县2005~2014年10a间的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数据,以期找出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全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进行抽样。从2005年2月~2014年12月共抽检蔬菜样品18326批。

1.2 检测方法

按NY/T48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RP-410型全自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酶试剂为乙酰胆碱酯。

1.3 检测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以拟制率(%)表示,并判定拟制率70%的样品为合格率,R70%的样品为不合格,属农药残留超标。农残超标率=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抽检样品×100%,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显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2004年以来10a全县共抽检蔬菜样品总数18362批。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见表1。可以看出衡东县的蔬菜整体安全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3.0%,下降了7.8%。与全国蔬菜农残超标率平均值由2005年的8.6%降到2014年的3.7%,下降的4.9%比较,比“国检”的多下降了2.9%。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的年度变化见表1,可将10a内衡东县例行监测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年以前的快速下降期,与全国相比,这一阶段变幅较大,农药残留快速下降;第2阶段为2007~2009年规律波动期,期间逐年下降幅度不大;第3个阶段为2010~2014年持续稳定期,年度幅度较少,呈稳定水平,并保持和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规范之内。将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2个时间段的蔬菜例行监测结果与对应时间段内 “国检”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2),从分析结果可见,2005~2009年间蔬菜农残超标率衡东县的与“国检”的有显著差异,说明2005~2009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2010~2014年间衡东县的已接近“国检”的水平了,蔬菜农药残留在可控规范之间,蔬菜质量安全可靠。

2.2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检了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经整理统计分差分析为表3,10a间4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值在3.08%~7.06%之间,不同类型蔬菜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豆类的最高为7.06%,与瓜果类的3.08%差异显著;叶菜类、茄果类的分别为5.68%、5.66%,与瓜果类有差异但不显著,且两者无差异。

2.3 不同季节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将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情况按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月~次年1月)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表4。不同季节蔬菜农残超标率差异显著,以秋季的6.52%最高、夏季的5.58%次高、春季和冬季的较低比较接近。

2.4 不同抽检点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10a来,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主要是在全县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抽样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按超市、农贸市场、基地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5。不同抽检点的蔬菜农药残留差异显著,以超市的6.52%为最高、农贸市场为5.45%次之,专业生产基地最低为4.03%,超市的比专业基地高2.49%。

2.5 不同来源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衡东县每年有20%左右的蔬菜从衡阳市、衡山县蔬菜批发市场贩运而来,其主要品种有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结球甘蓝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省等生产的。根据蔬菜产地来源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6。明显表明本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低于外地蔬菜,年平均分别为4.833%和6.682%,低1.849%,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地蔬菜质量安全还是比较可靠的。

3 讨论与结论

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近10a来衡东县共抽蔬菜样品18362批,平均每年近2千批。农残超标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的3.66%,而且逐年下降,近五年已接近“国检”水平,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范围之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衡东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经10a的数据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1a之中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后下降的趋势,各季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与许多研究者的调研结果类似。

蔬菜农药残留随种类变化。不同种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不同,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这种变化规律与本地的气候和种植特征有关。

蔬菜农药残留随地域变化。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也高于本地蔬菜,是因为每年1~4月和11~12月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贩买外地蔬菜,特别是贩来的豇豆、辣椒、茄子、大白菜、苦瓜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已影响到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

4 控制对策与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民对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所造成的危害认识,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的关键。为此,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培训讲座、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宣传,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广大菜农科技素质不高,不能正确识别蔬菜病虫害种类,不能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应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对菜农进行培训,在蔬菜上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菜农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利用生物技术,如防虫网、黄板诱虫、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物理技术,如土壤覆盖高温消毒、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技术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保证生产的蔬菜无公害。

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田间地头是农产品的生产关键,只有把好这一关,才有可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和督促蔬菜基地建立检测室,对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速测,对速测不合格的推迟采收上市,可大大减少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凡未经检测蔬菜一律不放行批发销售,及时销毁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杜绝异地销售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

着力建设蔬菜基地,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千家万户分散式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经营,为此,要加大投入,鼓励菜农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的奖励和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专业蔬菜基地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园。走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蔬菜生产道路;要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引导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超市+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蔬菜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生产出质量安全的蔬菜。

参考文献

[1] 黄卜,韩磊.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河南科技, 2014(07):248.

[2] 王绪芬,袁素芳. 瓜类蔬菜农药残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6694-6702.

[3] 侯军梅. 芜湖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7):139.

[4] 古丽加汗・哈克木. 蔬菜农药残留的产生与控制措施[J]. 北京农业, 2014(24):274.

[5] 王洁莲.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2):28-29.

[6] 张军钱,秦志前,白新明, 等. 鲜食性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急性膳食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200-205.

[7] 庞莺莺.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 现代园艺, 2014(01):70-71.

[8] 张星联,张慧媛,唐晓纯, 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蔬菜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259-267.

[9] 方永美,孙凌洁,廖鉴康, 等.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3):194-197.

[10] 许宇飞. 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6,15(1):32-35.

[11] 李聪, 黄逸民.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罗娜,甘宁,李晨光. 2012年-2013年鞍山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3):399-400.

[13] 孙建东,李华,黄剑飞, 等. 如东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上海蔬菜, 2015(02):11-13.

[14] 高洁,李拥军,范淑娇, 等.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137-138.

第7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必要性;优点;存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人们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已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领域中的监管措施也在不断的强化与加大[1]。快速、准确地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有利于防止农药残留,不断强化对上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并通过引进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利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全市的各大超市、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8个县区的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定期开展抽样检测,为有效防止“毒菜”进入市场,净化百姓餐桌做出贡献。多年来,沈阳市农业检测中心通过引进农药残留速测技术——酶抑制法,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农药残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实践充分说明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

1应用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是生产和使用农药的大国。由于农药具有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尤其在蔬菜生产上,加大用药量,滥用和乱用剧毒、高毒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市场上时常出现“毒菜”,不少食用者出现急性与亚急性中毒。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精确定量检测方法存在着样品处理步骤复杂,分析时间长,并且设备庞大,无法进行现场检测等问题,而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2]。我国蔬菜产业目前仍属于小农经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小而散,产销方式多为即采即售。如果要有效防止“毒菜”流入市场,无疑需要很大的检测量,而建立既简便、快速又经济有效的检测方式,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2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及优点

2.1速测原理及方法

农药残留速测技术——酶抑制法,即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根据这一昆虫毒学原理,将其应用于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中[3]。如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就不被抑制;反之,如果蔬菜的提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抑制率,便可判断出蔬菜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速测方法为国家推荐执行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ny/t448—2001)[4]。速测仪器使用rp-410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2.2优点

依据酶抑制法,采用丁酰胆碱酯酶,对不同农药在蔬菜上的敏感性进行测试,说明丁酰胆碱酯酶对不同农药在蔬菜上的敏感性反映有一定差异,结果显著。其具有的优点如下:

(1)快速。样本无需净化,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2)涵盖范围广。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样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不需要单一的农药标准品,省去大量工序,方便、实用。

(3)经济。该技术对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使用普通的农药残毒速测仪,就能直接读取抑制率,进行定量分析,省去测算上的麻烦,且仪器价格低廉、实用。

(4)简便。该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3存在的问题

酶抑制法的优点是能对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农药品种进行快速灵敏地检测,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适用于现场测定。但该方法使用的酶、底物、显色剂有一定的特异性,需控制的条件比较多,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除此之外,化学干扰假阳性、假阴性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植物组织细胞中有大量的微粒体氧化酶和解毒酶,这些酶有的可以把农药氧化为毒性更高的化合物,例如把对硫磷(1605)氧化成毒性更高的对氧磷(1600),乐果氧化为氧化乐果;但大部分氧化酶、水解酶都可以快速把众多杀虫剂通过羟基化、裂解等方式,转化为低毒甚至无毒的化合物。因此,检测人员只能通过选择有较好活性、较强敏感性的酶来尽量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至于化学干扰的排除则应是科研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 邓小银.罗定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87-188,214.

[2] 王亚飞.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09,31(1):42-44.

[3] 杨慧,王富华.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5):67-72.

[4] 钱允辉,陆自强,汪世新,等.农药残留速测技术方法与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8,34(5):85-88.

第8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蔬菜农药残留,是指蔬菜在喷施农药后残留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及有毒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蔬菜大多数生长期短,病虫害比较严重,种植过程中需多次施药,加上施药后采摘间隔短,造成蔬菜残留农药过量不可避免。常见的残留农药的品种主要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如氧化乐果、马拉硫磷、久效磷、倍硫磷、百克威、抗芽威和西维因等。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无法避免地发生各种病变。国际绿色和平组织近日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进行的常见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结果触目惊心,选取的45个样品中,40个样品检测出50种农药残留,30个样品残留着至少5种以上不同的农药。

一、农药残留超标的根本原因

1.违禁农药大量使用

多数蔬菜种植者法律意识淡薄,仅注重剧毒农药的药效,仍然继续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如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导致蔬菜农残超标。另外,不定期有敌敌畏、甲基1605、杀虫醚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大量使用,近两年用量还在持续增长。而一些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却难以得到推广。

2.生产环节监管不利

农民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以及农药性质,如高毒、剧毒、内吸等特性缺乏了解,而随意加大使用剂量,甚至超范围使用。还有一些菜农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随意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使用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致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而导致食菜性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除了检测外,政府没有其他的手段对生产过程的监控。

3.农药市场管理有漏洞

有些农药如对硫磷是2004年5月份农业部公布的蔬菜区禁用农药,可以在大田作物上使用。市场销售的很多农药是多种成分的,标签上没有直接标注“对硫磷”名称但本身含有的农药,使用后会导致所产蔬菜中此成分农药超标。这是农药市场管理中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4.生产方式落后,质量控制难度大

药残超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目前有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质量检测服务机构,农民外销产品还是凭经验和运气。

5.优质蔬菜难以实现优价,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优质的蔬菜如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等,由于其生产方式所决定,产品的质量提高但产量下降,必须有较高的价格来确保农民的利益。由于市场体系尚不规范,法制不够健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产、经营者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假冒绿色食品等现象,使得市场经营中无序现象,无产地,无商标,无质量认证的产品时常能够见到,混淆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使得损害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实行倒追究制度

打击禁用农药的违法使用和限用农药超范围使用的违法行为,净化市场,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要采取禁用农药流向登记制度和农药违法使用可追溯制度以及农户田间管理档案登记制度。即:通过例行抽检,发现农药超标,要进行倒追究制度,要求农药经营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

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评比活动

以政府名义,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抽检,通过抽检,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评比,排出名次,并向全市通报,作为年底评选先进的重要指标。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进行追查,堵住违禁农药流入基地的渠道。并通过检验结果追查农药来源,由此打击违法销售农药的不法商人。同时,要将检测结果在媒体进行公布,对那些管理不利,连续两次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基地,取缔无公害生产基地资格。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生产方式落后,对新技术不能及时运用于生产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是将国家禁限用农药、兽药名录和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印发到农户。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培训班办到乡村,消灭死角,做到家喻户晓。

4.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检测密度

通过政府投入,在蔬菜菜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设立速测检测点,可以利用酶定性的检测出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有条件区域在县级设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对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利用气相色谱法定性检测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含量。蔬菜是人们必需的食品,产区的质量管理,必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工作力度,而这些机构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技术机构,我们要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增加检测的密度,确保把检测工作作好。

第9篇: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蔬菜;农药残留;原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7.7;TS20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74-01

蔬菜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农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蔬菜安全问题。同时,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发生农药中毒事件逾10万例,死亡3 200人。因此,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蔬菜食用安全,采取有效的手段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大致q可分为三大类:第1类是生物测定法(bioassay),第2类是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第3类是兼生物及化学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检测法。由于蔬菜、水果类鲜食农产品保存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生化检测法中的快速检测技术——酶法。

1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优缺点

1.1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作用机理

昆虫神经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被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使乙酰胆碱积累,影响正常传导,导致昆虫中毒而死。它能与昆虫或人体中的酶(酯酶、胆碱脂酶)分子中的丝氨酸上的羟基牢固地结合,从而强烈地抑制酯酶和胆碱脂酶的活性。以有机磷农药为例,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结合,阻碍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导致神经肌接头和体内其他部位乙酰胆碱的过量积聚,神经中毒症状继而发生。

1.2 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作用原理与具体应用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一方面,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与乙酰胆碱是竞争性作用于胆碱酯酶,即胆碱酯酶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催化乙酰胆碱生成乙酰和胆碱;另一方面,若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结合,会阻断反应[1-4]。因此,利用胆碱酯酶的催化反应的抑制法,设计一种检测方法,即通过颜色的变化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残留[1,5]。因此,酶法是利用某种酶受影响的程度反映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如将乙酰胆碱脂酶(AchE)置于薄层色谱板、纸片或者,当乙酰胆碱脂酶(AchE)与样品混合并提供合适条件时,酶促使底物进行反应,产物本身具有颜色或通过显色剂显色;而若样品中有农药残留时,可抑制酶活性,导致底物不反应而无产物,故不显色。目前利用此原理已开发出相应的各种速测卡和速测仪,如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农药速测卡法(酶抑制显色纸片法)[4,6]。

1.3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1.3.1 优点。整个检测过程最多需20 min,简单方便,快捷。

1.3.2 缺点。酶试剂易失活,导致反应不稳定,重复性不好,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实际应用中的确认率为60%~70%[1,7-10]。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2 使用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常见问题

2.1 空白值偏小

比色时记载的空白3 min前后吸光值差值在0.3~0.8为好,如果空白吸光值低于0.3,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酶活性不够;二是温度太低。

2.2 检测结果中抑制率为负值

酶分解底物,分解物与显色剂结合的过程很快,检测员稍有耽搁或技术不熟练都会产生人为误差,导致抑制率为负值。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操作人员操作不熟练造成的系统误差;二是检查酶失去活性;三是样品无农药检出。

2.3 假阴性与假阳性

假阳性、假阴性可能会由于反应过程中化学、物理干扰而发生[5-8]。假阴性即表现出无农药残留的假象,而这种假象是由于某些农药对酶抑制作用很小或无作用而导致的。因为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底物不与之反应,从而不能被水解,无法与显色剂结合显色,即为假阳性[1-7]。

2.4 样品吸光值偏高

主要是由于反应中化学、物理的干扰以及样品颜色深,使透过光被额外的吸收或被散色,透光率变小,吸光度表现为数值增大[5]。

3 对策

3.1 定期维护、校准仪器,加强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每年或仪器维修后应进行计量校准,确保仪器稳定性;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检测技能培训,规范试验操作,如:提取液的量取、试剂的添加要准确,比色前后3 min的时间要卡准,以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1]。

3.2 规范操作,科学使用、保存酶

该方法检测过程中,所用水建议使用蒸馏水。电子天平在使用前应注意检查水平仪中的水泡是否置于正中,所要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称量容器中或称量纸上,千万不能直接把物品放在称量盘上。不能用水冲洗所需检测的蔬菜样品的可食部分,若其沾有泥土或水时,可用干净毛巾擦,再切碎,用四分法称量。样品加入底物后应立即上仪器检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否则空白值变小。严格控制检测环境温、湿度,尤其是温度应控制在20~25 ℃,确保酶的活性。酶的种类、活性、纯度、贮存以及酶的浓度都会对测试结果造

(下转第276页)

(上接第274页)

成很大影响[4-5],应严格控制试剂保存条件。夏季,酶、底物、显色剂易变质失效,应对配制过的溶液分装,即取即用[1,10]。需在0~5 ℃下保存显色剂、底物、解冻后的酶。酶粉必须在冰箱的冷冻层保存,使用时再溶解。解冻后的酶最好在1周内用完,如果当时用不完还需重新冷冻,反复解冻不能超过2次[11-13]。

4 参考文献

[1] 邢建民,乔传令.农药残留污染的生物整治[C]//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会议论文集.2001:44.

[2] 钱允辉,陆自强.农药残留速测技术方法与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8,34(5):85-88.

[3] 赵丽丽,陈宁,张克旭.果菜中常用有机磷农药快速测方法的研究[J].食用科学,2001,22(6):54-57.

[4] 普春,欧阳继敏.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J].云南农业科技,2009(S2):97-98.

[5] 蒙迪冰.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常用技术比较[J]. 北京农业,2011(9):69-70.

[6] 曾艳红,辛焕发.常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2):31-32.

[7] 郝峻纬.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检测常见问题[J].新疆农业科技,2012(5):44.

[8] 赵亚玲.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29.

[9] 李 凌.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比较[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43.

[10] 刘永杰,张金振,曹明章,等.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药,2004(2):25-27,42.

[11] 俞晓.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技,2010(11):3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