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粮食安全;动态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38-05

1.引言

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城镇化与其他“三化”息息相关,并具有空间载体和组织衔接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当前开放市场条件下,城镇化加速发展势为必然。城市化加速发展影响到我国各个方面,其中粮食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城市化发展诱导粮食生产资源和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威胁到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是一个硬约束条件,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粮食安全状况将极大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

究竟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冲突如何,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讨论。郭剑雄等(2005)认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粮食供需缺口扩大,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必将随城市化推进变得异常严峻[1];臧武芳(2001)从历史角度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认为受粮食安全影响,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上升、倒退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2];黄季(2004)从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来分析,认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暂时不存在较大冲突[3];马其芳(2004)则利用江苏省的数据分析,认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目前还没有粮食危机[4]。

上述研究对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均持不同态度,观点分歧主要在于缺乏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系统性考虑,并且从历史演进角度,也仅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动态定量分析。因此,这些研究将无法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冲突,冲突程度多大,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基于此,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建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并选取能够衡量两大系统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以期给出两者的耦合关系,从而为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和粮食产销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分析

2.1 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十分复杂,是把“双刃剑”[5]。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存在负面影响。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换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由于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城市化将促使直接粮食消费降低,但畜牧产品、酒类等间接粮食需求增加更快,因此,城市人口增长将促使粮食需求增加。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目大量增加,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大量耕地,特别是城市周围的优质高产田被占用,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在粮食单产不可能大规模提高的情况下,耕地数量减少将引起粮食总产减少。其三,城市化过程促使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转换,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和升级,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增加了粮食种植的机会成本,会驱使粮农改变种植结构,减少粮食供给。其四,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城市文明等向农村地区的渗透、扩散和传播,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生活习惯和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农业的态度改变,对城市的依赖性加强。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对粮食安全也有正面影响。其一,城市化若能真正走上正轨,其聚集效应必将更有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我国目前乡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城市的两倍①,城市人口增加,将释放大量乡村建设用地。其二,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得农村土地可以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从而为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更有利于粮食供给稳定。其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及第三产业势必蓬勃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将会不断增强,这便可以为农业提供比较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支持。通过农业支持性补贴,强有力的城市经济将构成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条件。

2.2 粮食安全对城市化的影响

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硬约束。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农业剩余向城市转移集聚的过程,而农业最根本的剩余就是粮食剩余。只有存在充分的粮食供应,才有足够的食品供应保障。只有在粮食生产率提高,粮食供给量增加时,才能释放出大量耕地和劳动力,才能将这些资源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中去。从历史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曾经多次受到粮食安全的制约而不能顺利发展[2]。

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从正反两面影响到粮食安全,而城市化的任何一个层面也都受到粮食安全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约束,这种限制和约束伴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如果说人口的集中、用地的扩展等构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圈,那么粮食安全就形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圈。

3.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

3.1 理论模型架构

在明确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上,借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可以建立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从而测度两者的耦合程度,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其理论模型构建如下:

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都是非线性系统,其动态演化方程为[6-7]

dx(t)dt=f(x1,x2,…xn);i=1,2,…n;f为xi的非线性函数。(1)

李雅普若夫第一近似定理指出,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取决于一次近似系统的特征根的性质,以此理论为基础可以略去高次项而保证运动的稳定性,用得到的近似线性系统:

dx(t)dt=∑ni=1αixii=1,2,…n

按上述方法建立城市化(CT)与粮食安全(FS)系统的一般函数:

f(CT)=∑ni=1aixii=1,2,…n(2)

f(FS)=∑ni=1bjyjj=1,2,…n(3)

其中,x,y为两系统的元素(均为时间的变量函数);a,b为各元素的权重。

鉴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我们把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由于这个系统只有f(CT)与f(FS)两个元素,为整个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则系统演化方程,即动态耦合模型的形式为:

A=df(CT)dt=α1f(CT)+a2f(FS)

B=df(FS)dt=β1f(CT)+β2f(FS)(4)

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城市化子系统与粮食安全子系统的演化状态。

在系统(4)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受自身与外界影响下,两子系统演化速度为:

VA=dAdt,VB=dBdt (5)

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所以有V=f( VA,VB),且VA与VB的夹角α满足tgα=VAVB,所以有α=arctgα=VAVB。根据的取值,就可以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f(CT)与f(SE)的耦合关系。

3.2 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α称作为耦合度,根据α的取值,就可以确定城市化过程与粮食安全两个子系统的耦合程度。显然,包含f(CT)与f(FS)两个元素的整个系统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系统重组四个阶段。由表1可知:

4.实证分析

4.1 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准确评价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按照简明科学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可比、可录、可行性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后形成了反映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内容,由非农业人口比重,中心城镇人口规模等10个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7];而反映粮食供给安全和粮食需求安全两方面内容的评价我国粮食安全态势的综合指标体系,由粮食播种面积波动、粮食产量波动等4个指标组成[8] (见表2) 。

4.2 数据的量化处理及耦合演变轨迹的综合评估

对于上述指标的样本值,可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FAO数据库,直接查得或通过间接计算可得。此外,为得到评价城市化水平和粮

食安全的单一指标,可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归纳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的原始数据②。其中,原始的城市化综合指标对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贡献率)有95.7%,原始的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对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有67.4%,且两综合指标均通过99%的Bertlett球型检验,可用作后文分析。

为了消除数据的数量级以及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选择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公式为:Z^it=Zit-min(Zi)max(Zi)-min(Zi),这样处理后,数据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由此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具体数据见表3。

由两系统的动态变化看出,我国城市化的演化轨迹大致为抛物线状,粮食安全的演化轨迹则具有周期波动形态,可按照傅立叶级数理论,展开成若干个三角函数形式。因此,分别将两系统按照抛物线方程和傅立叶级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结果。

4.3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态势分析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城市化进程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的演化态势,根据表4绘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演化曲线,如图1。总体上看,除开1993年,1980年到2004年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不存在大的相互矛盾。1993年为异常年份,其原因在于当年粮食市场开放,使得粮食安全系数波动剧烈。由图1分析,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0到199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耦合度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波动,说明该阶段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相互制约关系并不明显,两者处于独立发展和低级协调共生时期。(2)在1998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而粮食安全水平略有下降,两者耦合度稳定在第一象限,说明二者已有相互胁迫关系,但是值较小,处于15°左右,可见二者矛盾并不突出。(3)在2003后,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略有减速,但是粮食安全水平下降较大,造成城市化和粮食安全耦合度超过20°,进入矛盾共生时期。

结合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变动轨迹,发现在1980年至1996年,我国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标维持在0.5以下,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维持在0.8以上,低城市化发展水平和高粮食安全水平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矛盾较少的黄金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后,城市化综合指标一直维持在0.5以上,而粮食安全水平则持续下降,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低粮食安全保障使得经济发展处于矛盾共生阶段。

然而,进一步我们也应看到,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人口仍以每年1 200至1 300万的幅度增长。据有关方面预测,至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 5亿的最大值。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必然继续增加。人均粮食需求量还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日前仅为390公斤,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460公斤左右。其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是7. 59亿吨。在今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一二十年时间里,必须使我国的粮食产量比目前再增加3亿吨以上,才能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度将进一步增加,若不对此进行协调,有可能进入矛盾极限发展阶段。

5.结论

综上可知,1980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粮食安全水平曲折波动。其中,1980年到1997年,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不存在较大矛盾,相互影响不大,二者处于独立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来,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已存在相互胁迫关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协调耦合度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已经进入粮食安全危机潜伏阶段。以保障粮食安全延缓城市化进程,将阻碍国民经济增长,也无助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放弃粮食安全保障,不仅要承担巨大的政治、社会风险,也可能陷入经济发展的“李嘉图陷阱”。寻求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某种统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统一发展的路径无疑是相当狭窄的,但协调的可能性也存在。

5.1 应当把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经验表明,人口密集型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遭受耕地资源的损失,耕地面积减少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代价,那么粮食产量的增长,只有通过土地节约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差距,作物单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不放弃城市化水平合理提高的前提下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进步是比控制耕地面积减少更为现实的选择。

5.2 必须走出一条节约耕地资源的城市化道路

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②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化的城市化路径。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随居民规模的下降呈显著下降态势。小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是特大城市的近1倍,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则超过特大城市的1倍,我国与粮食安全目标相协调的城市规模结构选择,只能是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辅。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07BZZ040)和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ysz08002)支持项目。

注 释:

①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

②原始的综合指标数据来源于各指标经因子得分系数折算后的数值,具体为,城市化各指标因子得分系数为x1(0.103)、x2(0.104)、x3(0.096)、x4(0.102)、x5(0.104)、x6(0.1)、x7(0.104)、x8(0.103)、x9(0.103)、x10(0.103);粮食安全各指标则为y1(0.317)、y2(0.351)、y3(0.253)、y4(0.288).

参考文献:

[1]郭剑雄.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279~282.

[2]臧武芳.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J].社会科学,2001,(3):11~17.

[3]黄季琨.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4~10.

[4]马其芳,黄贤金. 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

[5]何格,欧名豪. 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9):349~352.

[6]李崇明,丁烈. 小城镇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34~139.

[7]乔标,方创林.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11):30~39.

[8]高中贵,彭补拙. 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性度量研究[J]. 人文地理,2006,(1):80~84.

[作者简介]李海鹏(1980-),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2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10-03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待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第1项主要任务,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再次重申,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中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一些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危机,国家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有: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及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审慎的思考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本文从粮食可获得的角度,通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来分类整理中国现有的粮食安全研究成果,尝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

一、研究现状

(一)基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的分析

1.耕地与水资源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数量、质量变化势必影响到中国粮食生产。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被非农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不断锐减,使中国人地矛盾日趋激化,因此国内学者基于耕地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研究最为广泛。傅泽强(2001)指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部分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转为非农用地,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崔亚平(2011)也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1]。傅泽强、蔡运龙等(2001)通过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指出在物质、技术投入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耕地资源数量增减变化对粮食生产起强约束作用,同时耕地质量的优劣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影响[2]。余振国、胡小平(2003)则提出,中国未来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既不能过多地依靠保持现有耕地的数量又不能过多地依赖粮食进口,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强耕地生产能力。陈百明、周小萍(2004)在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后,指出耕地面积年变化率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相反,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率和粮食产量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尹成杰(2005)则用数据指明,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可增产粮食0.88%[3]。要保证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封志明(2000)指出需要从“藏粮于库”转移到“藏粮于土”战略,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李天杰等(2006)具体地从土地质量、生产能力的角度,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估算粮食生产能力的方法探讨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陈百明、周小萍(2005)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需求量以420kg为准,计算出中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0%时,中国近期最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为人均0.056hm2 [4]。上述从耕地资源角度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大家的观点可以看出,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保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生产力是增加粮食产量、保护粮食安全的一项最基本的措施。

2.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为中国农业生产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朱希刚(1999)通过对粮食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测算,指出在耕地面积略有下降的趋势下,中国粮食增产主要通过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运用,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必须努力克服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障碍[5]。钱万强、刘燕美等(2010)提出了影响粮食单产的基础科学问题,并从优良品种培育、高产栽培和农田土壤等方面总结了973计划的成就,同时对农业重大基础研究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建议。为达到用18亿亩的耕地保护16亿人的粮食安全的目标,姚辰、唐欢等(2013)认为粮食增产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的原因,而是提高单产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加大科技和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据赵芝俊等(2006)测算,近二十年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总体上不断提高,由1986年的20.52%上升到2003年的46.55%。卢昆、郑风田(2007)分析表明在其他投入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费用的增长率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0.119%,因而从政府的角度,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7]。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中国粮食单产,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重大科研成果比较少,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种粮主体的影响

农户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种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粮食安全。种粮农户视角下的粮食安全着重从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劳动力素质、农户理性选择等角度进行分析。张宁、陆文聪(2006)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中国农业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质力素质提高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更具有显著作用[8]。张鹏(2012)指出短期之内粮食补贴政策对于农民种粮行为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刺激,而非经济利益的刺激作用,粮食补贴政策在对粮食生产有所激励的同时也在刺激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9]。张全红(2011)通过历次粮食周期性波动的考察,总结出粮食政策调整能够引起的粮食周期波动,并提出应在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对粮农进行补贴,以调动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10]。张鹏(2012)认为农户行为不仅取决于农户是否种粮,更取决于农户对市场结构、价格、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农户作为一个理性人,面对种粮和外出打工的相对收益不断下滑,农户的理性选择就是对家庭内部资源进行调整,越来越多的兼业型农户出现,造成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大量耕地被撂荒。

(二)基于粮食流通安全角度的分析

历来粮食生产是研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然而,粮食流通问题也越来越受政府及学者的重视。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粮食流通体制,采取适当的流通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邵立民(2007)指出,为当前中国必须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体系,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粮食流通供给是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桥梁,田新平(2011)指出,粮食流通安全状况主要受粮食的储备水平,国际贸易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流通速度与价格来反映,同时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普遍规律,因此建议中国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洪凯(2008)以东南亚粮食危机为例,指出此次东南亚粮食危机无法及时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交通、仓储等粮食物流基础非常落后,因此中国要大力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11]。翟书斌(2013)认为应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流通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流通产业支持政策[12]。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立足国内自给,余额进口调节的粮食安全战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李成贵(2002)指出在新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联系起来,中国利用国际市场,有利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13]。然而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担忧,向颖佳(2008)认为,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农产品市场,同时,部分国际组织的原则和政策加强了跨国公司的控制程度,因而国际贸易对不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从国外进口粮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以虚拟水、虚拟土地的形式进口水资源、耕地资源。马静等(2006)通过分析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得出外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水资源短缺约束力日渐增强的背景下,虚拟水战略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柯兵、柳文华等,2004;柳长顺、陈献等,2005;鲁仕宝、黄强等,2010)。成丽等(2008)的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虚拟耕地净输入国家。由于虚拟水、土资源对于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14]。

(三)基于粮食消费安全角度的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为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产品的消费比重增加,而口粮消费则相对减少,进而引起粮食需求结构及总量的变动。高铁生(2013)研究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升级,更多地追求质量和品质保证,而不仅仅满足于数量上的安全。黄季(1999)研究显示,一个居民从从村转移到中小城市,其口粮年消费量将减少58.3公斤,转移的特大城市减少64.2公斤,同时,转移到中小城市其畜产品年消费量增加4.2公斤,转移到大城市增加7.2公斤。王铮、郑一萍(2001)通过模拟全球变化条件,分析发现粮食安全还受全球变化的外部强迫影响,在保持人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中国未来粮食生产有可能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存在7%~8%的粮食缺口。陈一茗(2010)从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得知世界各国生物燃料计划的启动,极大地冲击了粮食需求,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国应该积极引导对粮食的合理消费,调整农产品消费结构,在保证居民对粮食的需求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生物能源的发展规模[15]。综合相关研究观点发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必然导致口粮消费的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居民对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会扩大工业用量及饲料用量的消费,因而中国未来口粮消费是否会减少还要考虑诸多因素[16]。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涉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深入地探讨粮食安全问题,这便于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粮食安全态势。但是现有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现有的研究结果多数以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较少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研究粮食消费环节,多数研究是从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因素进行思考,较少地从居民个体的视角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粮食消费安全与居民的消费偏好、理性选择、从众心理等有关。二是粮食安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安全,在考虑问题时,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过于分散的研究只能得出较为片面的结论,因而可以将其联系起来,结合当代社会的变化,动态地考虑问题。三是粮食安全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问题,它还涉及到农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综合各个学科,寻找更有利的分析工具。但是现有的文献分析问题时使用的工具比较局限于模型建立、经济假设、供给需求理论等,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用公平与效率、博弈论、公共选择等工具。

参考文献:

[1] 崔亚平.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2011,(3).

[2] 傅泽强,蔡运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4).

[3] 尹成杰.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4] 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5,(2).

[5] 朱希刚.中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9,(7).

[6] 姚辰,唐欢.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粮食安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3).

[7] 卢昆,郑风田.财政支农科技投入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8] 张宁,陆文聪.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

[9] 张鹏,钟昱.中国粮食安全的多维思考: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2,(10).

[10] 张全红.中国粮食政策性波动分析[J].农业经济,2011,(5).

[11] 洪凯.世界粮食危机影响下的东南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策[J].东南亚研究,2008,(6).

[12] 翟书斌,蔺长平.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支持政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4).

[13] 李成贵,王红.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J].中国经济,2002,(3).

[14] 成丽,方天,潘春玲.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2008,(6).

[15] 陈一茗.地球环境恶化与人类粮食危机[J].经济研究导刊,1998,(10).

[16] 黄季.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吗[J].科技导报,2004,(9).

A Literature Review on China’s Food Security

WANG Rui-bin,ZHAO Cui-p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city,Zhengzhou 450000,China)

第3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粮油食品;安全监测;防范手段

1 我国粮油行业的现行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粮食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现在是粮食出口和油原料出口的大国,这种贸易方式直接有利于我国的粮油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粮油行业相较于其他的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发展优势。正是这种优势,帮助了我国的粮油行业不断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粮油在出口的过程中,品种和数量都是非常可观的,粮油的质量还是上乘,这样就使得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粮油商同我国的粮油商进行合作,这种合作不断的提升着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粮油行业的出口的繁荣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粮油行业的进步,我国的粮油行业在科技进步中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本行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这样可以帮助粮油行业生产出更多品种的粮油产品,现阶段我国的粮油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可以处在世界的先进行列,甚至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没有更好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中国相比。伴随着我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国的粮食大国的地位,我国的粮油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种规模的扩大就使得我国粮油产品的生产能力不断的提升。从另一个方面,我国的粮油产业已经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长久可靠的依托和支柱。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民以食为天的真理上。不论国家有多富足,粮油永远都是必备的食品保障。粮油行业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多有益的地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粮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粮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包括了粮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粮油产品的生产问题等,这些粮油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和解决,会演化成社会问题,会对我国的长久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产生一定障碍,我们要格外的重视。

2 粮油行业中的食品质量的存在的问题

关于粮油行业中的食品质量的存在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粮油行业将好坏产品混淆,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粮油行业在粮油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监测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粮油行业在对粮油产品的安全监测技术上还是较为落后的。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2.1 粮油行业将好坏产品混淆,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

我国的粮油行业的产品品种繁多,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千差万别,人们在选择丰富的同时还会被很多以次充好的粮油产品给蒙蔽。现在市场中有很多的粮油产品在出厂之前没有进行有关的质量检测,更严重的情况是粮油产品会存在质量问题,有问题的粮油产品流入市场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现阶段,人们对于粮油产品的质量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和清晰的防范。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在购买产品时,市场会上当,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切身利益,最严重的是会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

2.2 粮油行业在粮油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监测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粮食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对粮油的检测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的政府部门有时候也会对粮油产品的检测工作给予忽视,检测的全过程没有全程的监控,对没有按照规章检测的行为没有进行严厉的查处,在检测的过程中,会省略掉很多的过程和步骤,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会直接的影响着粮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种行为就从一个方面上给予那些以次充好的粮油产品一个生存的空间,有关部门会将来历不明的粮油产品归为合格的粮油产品,这样就会让我国的人民受到经济和健康的损失。

2.3 粮油行业在对粮油产品的安全监测技术上比较落后

鉴于我国对于粮油产品的检测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粮油产品的安全监测技术严重的发展滞后,现在的我国的粮油食品的安全监测还没有形成规模体系,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安全监测技术和相关的仪器严重的滞后。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的粮油产品监测变得形同虚设。我国的大型城市中的粮油产品没有过精密的安全监测,我国的落后地区的粮油食品的安全监测就相当于空白,这样会严重的危害我国的偏远地区人民的健康。现阶段我国的粮油食品的安全主要是依靠着生活中的常识来判断,这种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能的办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3 对于粮油行业的食品安全监测的若干建议

关于粮油行业的食品安全监测的建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是我国要对粮油行业的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第二是粮油行业在进行粮油产品的检测工作时要有严谨和科学的工作态度。第三是粮油行业要不断的增强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方法。下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3.1 我国要对粮油行业的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想对粮油食品的安全给予保障,就必须对监测过程给予明确,我国首先要建立健全有关的粮食安全的法律和法规,我们要用科学的手段来保障粮油产品的检测全过程的安全,可靠,我们要用理性的判断取代感性的认知。我们要用法律来规范粮食安全的检测工作。

3.2 粮油行业在进行粮油产品的检测工作时要有严谨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在粮食的安全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关的检测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好的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要坚决的树立起粮油产品的安全监测的责任意识,要落实责任人,要求每一个安全监测人员做到爱岗敬业和严谨办公。在安全监测的过程中,我们明确安全第一的责任,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为粮油食品的安全监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3 粮油行业要不断的增强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方法

粮油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全。因此我们要提升粮油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要将食品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在购买粮油产品时,要提高警惕,要科学的区分产品的好坏,严防上当受骗。在购买时,要优先选择高知名度和质量信得过的粮油产品。

参考文献

[1]李雅莲,冯厉,徐弘彦.粮油质检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6(6):46-47.

[2]高秀贤.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J].粮食加工,2010(3).

[3]李洪远,陈义飞,王代强.粮油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有关问题[J].养殖技术顾问,2011(9).

第4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1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预警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抚顺市行政区划图、人口数据,以及抚顺市公布的最近今年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其他研究中的数据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统计所得。

1.2预警指标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有关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有很多,比如“四因素法”,主要包括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和人均粮食占有率,“五因素法”在上述四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了粮食表彰水平这一指标。考虑到本研究的实际需要,以及抚顺市的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作为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粮食安全的指标,在粮食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决定了该地区每个人可用于生存的粮食数量,其与粮食安全水平之间是正比关系,人均粮食占有量越高,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也就越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反应的是一定条件下,粮食总产偏离趋势产量的程度,其公式为:Vt=(Yt-yt)/yt在该公式当中,Vt表示在第t年的粮食波动系数,Yt表示的是第t年粮食实际总产量,yt表是第t年的趋势产量。|Vt|越大说明实际产量偏离趋势产量也就越远,粮食产生的稳定性比较差,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也就越低,反之则表明偏离趋势产量较小,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也就越高。

1.3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

1.3.1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警限在预警指标警限确定上,本文采用误差理论和3σ方法来处理,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是在正常的粮食生产单各种,系数偏离一个稳定数,这个数可以用μ表示,将其作为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划分的一个指标。由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有粮食安全程度之间的反比关系,假设[0,μ]为安全区域,将偏离μ1倍标准差区间[μ,μ+σ]作为轻警,将偏离μ2倍标准差区间[μ-σ,μ+2σ]作为中警,将偏离μ3倍标准差区间[μ+2σ,μ+3σ]作为重警,将偏离将偏离μ3倍以上的作为巨警,得到5个警度区间,作为预警指标警限的指标区间。运用3σ法,需要先确定一个安全与不安全的分界点,在这里可以将抚顺市多年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分界点(见表1),根据收集到的抚顺市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可以将抚顺市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见表2)。1.3.2人均粮食占有量警限根据我国粮食产量的地区差异,以及粮食分配因素的影响,我国将人均粮食占有量分为4个等级,也就是248.56kg、300kg、360kg和400kg,其中248.56kg是维持一个人生存的最低标准,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当中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最低下限,也就是最低警限。300kg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减少粮食减产对人及粮食安全威胁的标准,简单的来说就是温饱标准,360kg在温饱基础上的营养缓冲标准,400kg以上为真正的营养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可以确定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警限(见表3)。

2预警模型构建

2.1粮食生产安全指数

粮食生产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影响一个城市粮食生产的因素有很多,导致在某些环节上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某些环节上则表现出很低的安全性,也就是在不同环节上安全状况不一致的现象,这就意味着很难对某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状况作出准确判断。从研究的情况来看,一些学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引入粮食生产安全指数的概念,用λ来表示粮食生产安全指数,由一个地区各项粮食安全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后所得综合值,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粮食安全的总体水平。在计算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之前,先对抚顺市的粮食生产安全进行假设: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可以由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两个指标完全解释,也就是完全由上述两个指标决定。上述两个指标对粮食生产安全指数λ的影响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可得:λ1=(∑λj)/2在该公式当中,λj表示抚顺市j项指标的取值。当λ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时候,λ值无线接近于1,这表明抚顺市的粮食生产安全水平越高,当λ取值接近于0时,说明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水平较低。根据前面计算的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警限和人均粮食占有量警限,以及本节当中提出的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计算方法,得到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警限(见表4)。

2.2GIS运算模型

根据前面计算的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计算方法及警限,将数值输入ARCGIS中,在ArcToolbox下简历模型,并实现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警情确定。具体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在ARCGIS软件当中打开ArcToolbox,按照ConversionToolsToRasterFeaturetoRaster的功能和步骤,逐步将抚顺市的行政图从矢量转化为栅格,其中栅格值表示抚顺市的粮食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逐年变化情况。(2)打开ArcToolbox,按照SpatialAnalystToolsReclassReclassbyTabie的功能和顺序,对栅格值后的抚顺市的粮食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进行重新分类,以达到数据标准化的目的。(3)根据前面确定的指标权重,在ArcToolbox中,按照ToolboxSpatialAnalystToolsMathPlusDivide的功能和顺序,对栅格内的数据进行运算,详细计算出每个栅格上的粮食生产安全指数。(4)根据前面确定的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指数警情分类及其判断标准,运用重分类方法对完成粮食生产安全指数的各个栅格进行重新分类,确定每个栅格的实际警度。(5)在ArcToolbox当中,SpatialAnalystToolsLocalCombine的功能和顺序,对所得每个栅格的精度及栅格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出与之对应的警度栅格值。完成上述步骤以后,将步骤(5)当中所得的数据,输入EXPORT命令,并以DBF格式导出图片,再打开JOIN命令,将抚顺市的行政图与DBF结果进行多层覆盖,形成最终的抚顺市粮食生产安全预警图。

3结果分析

第5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粮食流通;物流体系;物流管理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传统粮食流通业在与现代粮食物流业对接中所发生的体制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现代粮食物流理论,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现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归纳。

一、国外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外针对粮食物流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而且大多只研究粮食的运输、仓储,尚未检索到以粮食物流体系为关键词的文献。

VOLLMERS(1980)分析了物流系统的组织对密歇根拇指地区粮食市场的费用产生的影响。CHOW,MING-HONG(1984)研究出口小麦从不同物流体系出口的经济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物流系统对铁路费用的变动高度敏感,铁路费用的增加改善了商用卡车和驳船运输的竞争地位。Priewe,Steven Roger(1997)在推进粮食商品的运输服务保障的基础上,研究了管理粮食物流托运人新的战略工具,构建随机模拟模型评估在航运战略的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混合策略可以减少风险的预期收益水平。承包和交货计划也可能导致风险大幅减少。McVey,Marty Jay(1997)分析了从基于商品的物流体系向质量差异化物流体系转变的经济影响。

Jessup,Eric L(1998)构建了物流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运输系统模型,分配粮食运往特定的公路、铁路设施和驳船设施。Mruss,Kerrin L(2004)探讨了在交通运输应用区域货运预测的重要性,构建货运预测模型,包括货物的产生、货物配送、货物的转让三个步骤,并用于估计在马尼托巴省农村公路网粮食运动。Kilima,Fredy(2004)根据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效益确定仓库设施的最佳数量水平。Berruto,Remigio(2004)通过系统仿真方法研究物流作业点接收装置和作业策略,认为批处理队列管理优于“先进先出”。

Yu,Tun-Hsiang(2005)关于对密西西比河上游和伊利诺伊州航道拥塞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海运费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发现上游驳船运输在短期内需求无弹性。对粮食在伊利诺斯州河驳船需求的价格弹性始终缺乏弹性。冬季河洪水对密西西比河上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伊利诺斯河的驳船在冬季需求增加。

Amer Y.Badawi(2005)、石海光(2005)分别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粮食物流和运输体系建设情况。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运输学院院长Barry prentice运用现代物流学理论,第一个提出了粮食集装箱运输理论,提出了建立包粮流通、散粮流通、集装箱运粮共存互补的粮食运输系统。澳大利亚的Champ博士经过研究提出:随着各国国有粮食流通体系逐步公司化,现代运输系统的设备逐步更新,小批量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用特殊的设备防止混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集装箱运输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粮食物流系统将会实现各种形式的自动化和集装箱单元化。

二、国内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内关于粮食物流系统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尤其关于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文献几乎没有。国内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及发展、粮食物流政策环境、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食物流组织与管理、粮食物流科技、粮食物流安全保障、粮食物流区域布局等方面。

(一)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和发展方面的研究

侯立军(2002),朱明德(2005),王遐见(2006),吴志华、胡非凡(2006)等对粮食物流进行了定义,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提到了粮食物流一般包括粮食收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活动。

郭经田(2003)对中国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并就发展粮食物流进行了对策分析。董立淳等(2005)剖析了当前中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指出粮食现代物流存在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通道网络不完善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三大制约瓶颈,建议通过大力推广粮食散化流通技术、建立粮食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和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等措施,推动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曹兰英(2005)阐述了目前中国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具体构想。何毅(2005)提出了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十年的努力,建成高效、顺畅的跨省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通道,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在稍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李林轩(2005)根据粮食商品的特性,提出在构建现代粮食物流总体目标上必须把握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二是突出需求导向、企业主体和对现有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三是突出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先进适用粮食物流设备的推广应用。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对策和建议。王永刚等(2005)指出,中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由政府在政策、投资等多方面提供及时、充足的准公共产品,来推动产业组织、技术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市场主体、市场环境的培育。刘笑然(2010)指出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对粮食物流的研究由理论向实际转移;二是粮食物流模式由横向递进向纵横并存转变;三是粮食直销比例呈上升趋势;四是粮食转化加工向产区转移明显;等等。

(二)粮食物流政策环境方面的研究

李友华、丛丹阳(2003)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和评析。《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2003)一书,介绍了42个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国近年来粮食生产、流通、储藏、消费、加工和贸易,以及农业和粮食政策、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市场和供求变化等情况。此外,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专著有3本。石太林撰写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该书前半部分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粮食流通状况和政策体制,后半部分对前几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变化进行了介绍,对粮食流通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有一定的价值。隆国强著《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对中国粮食流通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展望,并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经验。王晓明著《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粮食流通的全过程,对美国与欧共体的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粮食流通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粮食流通的一个目标模式。邓亦武在《粮食宏观调控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指出现代粮食物流不仅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减少流通成本,而有利于将理论的粮食供求平衡转化为现实的供求平衡,进一步促进粮食宏观调控。

关于中国具体的粮食政策和法规,主要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以及有关粮食流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等。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设散粮物流节点,形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尽快建立全国散粮物流体系,实现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提出要制定一部《粮食法》来进一步规范、加强粮食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指定该项立法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目前《粮食法》已经经过多轮修改,将于2011年一季度报送国务院。

(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

何毅主编的《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一书,精选了中国粮库建设方面资深专家学者的代表之作,总结了中国粮库建设的历史经验,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集中了中外粮库建设的智慧。该书对如何实现中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福君(2005)结合对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和运输条件的分析,特别是将现有粮库仓容规模及地区分布、现有仓储设施的交通运输条件与中央储备粮目前的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储存布局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合理性标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原则和对区域布局、品种布局和储存布局的调整目标。同时,为了实现这些调整目标,提出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建议。

夏玉森等(2006)认为,物流中心选址是建立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李凤廷等(2009)分析了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运用神经网络选址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模型,并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王薇等(2009)通过对国内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以往研究缺乏系统的选址决策体系。通过列举实例,从物流量、交通、自然条件、现有设施利用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应遵循的选址原则及依据。

(四)粮食物流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洪岚等(2005)等提出政府必须调整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基于粮食供应链行使管理与调控职能;完善农业管理的法律体系,改革粮食管理制度,建立综合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粮食供应链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粮食产量和产能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与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平等合格的粮食市场主体,促进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丁根安(2006)针对国内许多粮食企业在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上还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套做法现状,提出很有必要了解供应链思想,用供应链思想管理粮食物流,提高粮食物流的服务水平,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林华(2008)以吉林省蛟河市为例研究了该市为实现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促进粮食销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提出采用农户+粮食收纳库+粮食中转库、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转库、农户+粮食经纪人+中转库、第三方粮食物流等粮食供应链模式。孙宏岭等(2009)认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五)粮食物流科技方面的研究

屈平(2004)指出,散装运输是将某些传统的袋装货物改变为散装运输方式,以提高其运输效率及经济性。散装运输可以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降低成本。高兰、王淮(2004)指出,粮食“四散”流通技术(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是实现粮食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朱建华(2005)对粮食集装箱运输的主要优点和成本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指出集装箱运输是粮食物流中一种新的比较有潜力的方式。袁育芬、高兰、陈艺(2005)指出粮食流通中常有散装、包装(90kg袋)、集装箱和集装袋4种模式,并对4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场合进行了比较分析。谢维治(2005)分析了中国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粮食物流包装问题的对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尽快完善和制定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行业管理、市场监督的办法,规范市场的运作;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绿色粮食包装等方面。

贺庆祝、王明哲(2005)认为建立完善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可以采取粮食销售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等形式。李小化、陈莲(2005)阐述了现代粮食物流的供应链、粮食物流体系的主体、现代粮食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必须做的几方面工作。李玉华(2009)指出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是由软件结构及硬件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结构主要指在完成物流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软件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同层次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主要分布在应用层和共享信息层。应用层分为管理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其中应用子系统分为粮源管理系统、粮仓管理系统、粮食配送系统、运输设备调度系统等;管理子系统分为运输设备管理系统、粮食综合信息系统、海关报关系统等。

(六)粮食物流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吴志华、胡学君(2003)指出,在中国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应特别强调粮食安全的经济性,要确立“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龙方(2008)指出,粮食的储备率是一个反映宏观的、应对未来各种风险的粮食安全指标。

何蒲明(2009)提出,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大,而流通环节的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其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科学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割制度,可以促进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七)粮食物流区域布局方面的研究

高源(2007)指出,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此外,林曙光、丁一、姜建华等也都就东北地区粮食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熊焰、王忠华(2006)指出,上海粮食物流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粮食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大系统,要实现上海粮食物流的跨越式发展,解决目前发展中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采用系统化的发展思路,实现重点发展与全而发展的相结合。李义伦(2006)指出,粮食物流通道的重要作用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已经日益显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后,从其目标定位、坚持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政策建议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粮食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细分出来的分支领域,由现代物流的发展演绎而来。国外学者对粮食物流的研究也仅就粮食物流的某些方面、视角进行研究探讨,没有形成粮食物流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解决方案。大多集中在粮食物流的成本与效益、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粮食物流的配送最优路径、粮食物流运输技术等,未对整个粮食物流进行系统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对粮食物流发展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其中有些学者的观点和思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由于物流在国内还是个新兴事物,国内学者对物流理论、粮食物流理论还处于理论学习认识、研究探讨阶段,具体运用、实践较少。这需要一个理论引进、转化与吸收的过程。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有以下特征和问题:第一,概念性、描述性、框架性研究较多。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粮食物流的研究刚刚起步,物流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大家大多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要深入其内部本质尚待时日,这也正为本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时机和突破口。第二,抽象理论研究多,具体实证研究少。国外物流理论与实践都很成熟,在国内还是处于引进的初期阶段,对其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学者大多处于学习、研究认识其理论并将其介绍推广的过程中,在具体的使用、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积累经验。第三,定性的研究多,定量的研究少。大多提出问题,对问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宏观研究较多,很多研究较空泛,具体性、针对性不强,具体解决问题的定量研究较少,这还需要做许多细致、艰苦的工作。第四,对物流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物流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客观要求,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矛盾,还不适合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体系,需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粮食物流也一样。这要求我们仔细甄别、遴选,制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和粮食物流体系。第五,很多研究对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不同角度分散研究较多,很少有学者将这些物流要素纳入到一个系统来展开论述,大多是孤立的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对粮食物流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较少,即使有,也考虑不够精准、全面,需要修正和补充,并不断完善。

因此研究粮食物流,实现理论创新,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Vollmers A.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 grain logistics of a grain logistics system:a Michigan case Ph.D.Dissertation[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0.

2、Chow, Minghong. Economicimpacts of structuralchangsinthe system:exporting winter wheat from twelve countries in northwest Kansas. Ph.D.Dissertation[D].Kansas State University,1984.

3、Priewe, Steven Roger.Stochastic simulation analysis of rail options for shipping grain.M.S.Dissertation[D].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1997.

4、McVey, Marty Jay. Valuing quality differentiated grains from a total logistics perspective.Ph.D.Dissertation[D].Iowa State University,1997.

5、Jessup, Eric L.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marketing for commodity flow, private shipper costs, and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mpact analysis.Ph.D.Dissertation[D].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v,1998.

6、Mruss, Kerrin L.P. A commodity-based methodology for freight forecasting on rural road networks.M.S.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Manitoba(Canada),2004.

7、Kilima, Fredy TimothyMlyavidoga. An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fertilizer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application systems f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Ph.D.Dissertation[D].Olaahoma State Universitv,2004.

8、Yu, Tun-Hsiang. Essays on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Illinois Waterway and United States grain market. Ph.D. Dissertation[D].Texas A&M University,2005.

9、Amer Y.Badawi.US Grain Logistics[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2005.

10、石海光.Logistics and Marketing at the CWB[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2005.

11、侯力军等.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朱明德.中外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作用比较[J].粮食流通技术,2005(4).

13、王遐见.粮食流通业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江苏粮食物流现代化能力建设研探[J].税务与经济,2006(1).

14、吴志华,胡非凡.粮食物流2005年取得长足进展2006年将会整合提升[N].现代物流报,2006-02-13.

15、郭经田.浅谈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与发展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3(10).

16、董立淳,任新平.如何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J].粮食流通技术,2005(5).

17、曹兰英.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18、何毅.发展粮食物流要有系统规划[J].中国合作经济,2005(6).

19、李林轩.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思考[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20、王永刚,王永强.完善中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4).

21、刘笑然.当前我国粮食物流发展趋势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0(1).

22、李友华,丛丹阳.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9).

23、聂振邦.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4、石太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25、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6、王晓明.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邓亦武.粮食宏观调控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8、何毅,肖春阳.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9、李福君.我国粮食储备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30、夏玉森,周海云.模糊综合评判在军事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1).

31、李凤廷,邵开丽.基于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9(9).

32、王薇,王文,陈国富.关于粮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3).

33、洪岚,尚珂.我国粮食供应链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2).

34、丁根安.对构建粮食物流供应链的思考[J].中国粮油学报,2006(3).

35、林华.吉林省蛟河市粮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8(6).

36、孙宏岭,张大利.基于“虚拟物流”理念的粮食物流市场运行体系建设. 粮油加工,2009(9).

37、屈平.散装运输:粮食物流发展趋势[J].现代物流,2004(11).

38、高兰,王淮.现代物流和粮食“四散”流通技术[J].粮食流通技术,2004(3).

39、朱建华.试论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物流中的比较优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

40、袁育芬,高兰,陈艺.粮食流通模式比选及使用场合评述[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41、谢维治.浅谈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5(8).

42、贺庆祝,王明哲.我国粮食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及优化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43、李小化,陈莲.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初步研究[J].粮食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3).

44、李玉华.吉林省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9).

45、吴志华,胡学军.中国粮食安全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46、龙方.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8(12).

47、何蒲明.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9(2).

48、高源.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系统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5).

49、林曙光.关于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4.

50、丁一.发展东北粮食物流的探讨[J].综合运输,2002(12).

51、丁一.建立东北地区智能粮食物流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05(4).

52、姜建华.构建科学的粮食物流体系加快东北地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J].中国粮食经济,2006(5).

第6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一、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一)、狠抓粮食购销工作,全县收购入库粮食20215吨,粮食销售16950吨,实现购销总量37165吨;安全储存省、市、县三级政府储备粮按规定比例30%按时完成轮换,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规划目标。

(二)、认真做好全县17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破产改制工作。到2010年11月底,历时两年的粮改工作基本结束。拍卖资产132宗,成交额 4645 万元,拍卖增值40%,全县涉及破产安置的884人中,安置职工820人,总安置金额2361.22万元(不含统一上缴的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医保补助),人员的安置率92.76%,未安置人员主要是因差欠购房款账务差错以及外出打工人员。在改制中本着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办理全员有偿解除劳动关系手续,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安抚工作。一是在兑现补偿金之前发放基本生活费150万元;二是解决职工困难补助6万元;三是解决困难职工住房132套,为我县安全维稳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正在组织对清算组内部财务审计,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档案的清理移交和资产的移交等相关善后工作,改革工作做到了基本平稳结束。

(三)、新公司的组建工作。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伤害,巩固全县上下多年努力发展起来的有机红粮产业成果,切实履行政府与茅酒厂的原料供给协定,而粮食收储公司又是红粮产业链中身居中间环节,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国有粮食企业破产改制后,由下岗职工集资组建两个民营公司(即红都粮油收储公司和丰田粮油收储公司)来承担有机红粮“订单种植”、“合同收购”、“计划”运销以及军供粮、水返粮、救济救灾粮和放心粮工程等有关政策性粮油的购销工作。两家公司解决就业157人,公司于9月30日正式挂牌营业。

1、有机红粮收储运销工作。由于原国有粮食收储公司破产,新组建的公司无资产抵押,无法解决贷款问题,靠职工集资的350多万元是远远不够,预计需收购资金6100万元。为了筹到资金,我带领相关人员多次到省、市有关金融单位、企业求援,最终得到了“中央储备库”遵义直属库的信任和支持,经协商达成协议:一是2010年我县有机红粮预计收购10000吨,需收购资金6100万元,全部由中储备库支付;二是我局对企业收购资金、粮食质量、仓储管理、运销工作进行全面监管。资金安全由粮食局签字担保;三是6100万元的收购款按照农发行贷款利率6.8‰支付;四是在今年的收购工作中,我局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组织工作组对收购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12月20日止,全县共入库红粮13055吨,向农民支付售粮款7964万元,并在企业利润中提取70多万元投入到红粮产业发展工作中。今年初已提取30万投入园区的建设,近期开总结会还提取40万作为奖励费用。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开展收购工作的同时,按照茅酒厂的安排,我县调销茅酒厂红粮8750吨,基本完成了09年的酒原料购销计划。

2、为推动我县有机红粮生产发展。我在资金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投入近4万元资金,在良村的吼滩、羊化两个大村分别建立了两个有机红粮示范园区,共三千一百亩,今年生产获得大丰收,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

(四)、2010年全国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立即在相关单位和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于2010年4月1日-5日对全县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全面的清仓查库。认真按照要求,做到了“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财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认真测算粮食容重,逐仓丈量粮堆尺寸,并认真与统计,财务的账面数进行核对,对储备粮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质量完好,储存安全。

(五)、安全生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治并举”的方针,切实处好改革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决拒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仁怀三合“10.17”粮仓重大垮塌事故发生后,我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对全县收储企业进行一次突击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16处安全隐患,下发了整改通知,企业对16处隐患进行了有效处置。我始终把仓储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止事故发生。

(六)、行政执法工作。随着粮食流通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和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年来多次积极与县工商、食药监等部门配合开展粮食市场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七)、“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粮油食品质量,保障身体健康,投入近三十万元,建立起了一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并配备了车辆专门送货上门,方便服务,我们将把放心粮油逐步推进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满足城乡居民对粮油产品安全和便民服务的消费需求。

(八)、严格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一年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三件,我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佐证材料,作出了明确回复,四位代表都表示满意。

二、党风廉政建设自律方面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管住自己的手、嘴、腿,做到生活上廉洁俭朴,在工作上秉公办事,经济上公私分明,严格要求自己,率先重范,大事 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处以一个领导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讲党性、重品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和地位观,在这次粮食企业改制中,增强了在新形势下防腐败变的能力,同时我 还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树立起全局求真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坚决抵制人情风、送礼风,严格按照县纪委有关文件办理,不该办的事不办,严格要求自己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拒绝收受各类纪念品和其他赠送物品,没有公车私用,自驾公车,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等现象,总之,自己做到自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有效地推进了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工作头绪过多,少数工作存在落实到位难,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2、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仍需加强,在工作中努力克服轻理论学习,重业务工作的现象。

四、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抓好对各项制度的落实,优化管理,抓好班子建设,提升整体工作实效。

第7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粮食贡献;2020;情景分析;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48-04

2008年爆发的粮食危机使得许多缺粮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导致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也使粮食安全再次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2010年世界粮农组织发表报告称,2011年受自然灾害和粮食价格上升影响,世界粮食危机将再现。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必须立足自给,依靠本国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能满足人民生存和健康需要的粮食,保障粮食总量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2]。今后20~30年,我国粮食等食物的发展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人口将达到高峰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耕地的减少、水资源的紧缺,都会对我国食物安全形成巨大的压力。因此,科学判断届时我国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粮食供给能力的空间格局是制定合理政策的必要前提。

“情景”是对未始状态向未来状态发展的一系列事实的描述, 最早出现于1967 年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和维纳(Wiener)合著的《2000年》一书中[3], 基于“情景”的“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 是在对经济、产业或技术的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详细地、严密地推理和描述来构想未来各种可能的方案[4]。情景分析法在西方最早被应用在军事上,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政府的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中。基于情景分析方法有着在解决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和人的能动性问题等方面的优势,我国学术界和政府也开始运用这一方法,如在地理研究领域用于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研究[5,6],但在我国粮食安全和人粮关系的研究方面的应用未见报道。我国粮食安全和人粮关系不仅需要面对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导致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利用情景分析可以识别影响人粮关系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并构建、分析和评价不同情境,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决策参考。

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中的13个粮食生产大省之一,2008年粮食产量为4 260.5万t,在31个省级单位(港、澳、台除外,下同)中位居全国第二。以人均粮食消费400 kg为标准来计算历史年份的粮食盈亏量可知, 1990年山东省粮食亏缺59万t,2000年盈余206万t,2005年粮食盈余218万t,可见山东省在国家粮食供给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了解山东省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利用状况和生产潜力,明确山东省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安排农业资源、分工协作,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种面积单产、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讨论不同情景下山东省分县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向省级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山东省人粮关系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山东省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我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情景分析法是设置一定的先决条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及其后效作出科学的判断。本研究首先根据农业资源的保障程度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确定山东省未来粮食的生产能力;其次根据山东省未来人口总数和人均粮食消费需求的可能变动情况,对未来粮食消费总量做出预测;最后,通过对比山东省未来粮食消费总量与粮食生产能力,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未来粮食安全的贡献力做出分析预测。

1.1未来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能力的设定是本研究的核心,粮食生产能力由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播种面积及单产共同决定,公式见下:

粮食生产能力=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播面单产(1)

研究分别设定2020年的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的不同条件,根据不同条件的组合计算出不同情景下山东省各县域单元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并向省级层面上汇总。

1)耕地面积。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计算,我国耕地必须确保有1.2亿hm2(18亿亩)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即基本农田应该保有1.06亿hm2(16亿亩)。《“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hm2(18亿亩)。因此,本研究对2020年耕地面积分三种情景进行设定,即全国耕地分别保持高、中、低供给水平下的1.2亿hm2(18亿亩,100%耕地保有量)、1.14亿hm2(17.1亿亩,耕地保有量的95%)和1.08亿hm2(16.2亿亩,耕地保有量的90%,与基本农田保有量数量接近)。山东省耕地面积则在国家总体耕地保有量基础上根据现有数量推算而得来。

2)复种指数。耕地复种率是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也称复种指数。本研究计算山东省1990~2000年的复种指数,选取该省各县域单元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计算其中间值,考虑到种植业比较利益相对较低的现实,本研究对复种指数的选取以比较保守的态度,选取1990~2000年复种指数的最低值作为情景分析的低值、1990~2000年复种指数的中间值作为情景分析的高值。

3)粮作比例。研究计算1990~2000年的各县市的粮作比例,选取其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计算其中间值,考虑到粮食生产比较利益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本研究对粮作比例的选取同样以比较保守的态度,选取1990~2000年的最低值作为2020年情景分析的低值,1990~2000年的中间值作为情景分析的高值。

4)粮食播面单产。本研究首先根据基于GIS的农业气候-土地生产潜力模型计算出的县域播面单产的生产潜力[7,8]和历史年份的现实播面单产作趋势外推,确定各县域单元2020年的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具体推算方法是:①首先以2001~2003年的平均播面单产作为基期单产,根据基期单产占潜力值的比重,将全省县域单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期单产已达潜力的95%或更高的,研究认为这些县域生产能力已达潜力水平;第二类是基期单产低于潜力的95%的。②对第一类单元,将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设定为潜力值;③对第二类单元,根据1980~2000年各县域单产年变化量最高值趋势外推计算2020年的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播面单产=基期单产+年增长量最大值×年数

(2)

对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县域土地生产潜力的95%进行比较,对推算结果高于潜力95%的县域单元,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设定为潜力值的95%,对推算结果低于潜力95%的县域单元,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设定为趋势外推值;其次设定以上推算出的播面单产高等生产水平的90%为低等生产水平。

1.2未来粮食消费状况

未来人口总量的预测方面,本研究采用的是国家人口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高生育+2000年以后无‘非农化’+2005年起城乡同开双独+2005年起农村开单独+2020年起城市开单独+开放二孩递进生育率=0.99”方案的预测结果,即2010年、2020年和2033年中国人口将分别增至13.53亿、14.36亿和14.73亿;人口高峰将在2033年到来,届时人口总数将为14.73亿。山东省人口预测数量是在国家总量基础上根据现有数量推算而得来的。

消费水平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食物发展规律决定的,中国科学院陈锡康等[9,10]和陈百明等[11]、农业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卢良恕等[12]都对中国未来人均粮食消费需求进行过预测。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和国务院办公厅的《2001~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居民的膳食营养将接近亚洲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水平,向富裕生活阶段迈进。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在2003年提出的中国食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中,2020年中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后,居民人均占有粮食达437 kg。基于国务院2000年制定的上述发展纲要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2003年提出的中国食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考虑到中国粮食生产与食物消费的现状与趋势,综合采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人均粮食占有量425~450 kg作为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的低限和高限标准。

2 2020年山东省粮食贡献分析

研究根据以上情景设定方法,计算2020年不同情景条件下山东省分县的耕地面积、总播面积、粮播面积,粮食产量和承载力,在省级层面上进行汇总,结果共有18种可能性,其中最低产量为2 780万t,最高粮食产量为4 892万t,后者是前者的1.76倍。在18种可能性中选取以此种方法计算后全国承载力人口较为接近但高于2020年全国预测人口的情景,即耕地高供给能力,高复种指数、高粮作比例、低单产、高消费的情景,计算2020年此种情景下全国分县的耕地面积、总播面积、粮播面积,粮食产量和承载力,在省级层面上进行汇总,比较2000年人口与承载力之间的人口可增长量(人口发展空间),计算人口可增长率,结果见表1,计算公式为:

人口可增长量=承载力-现实人口 (3)

人口可增长率=人口可增长量/现实人口×100%

(4)

由表1可知,2020年我国31个省级单位中粮食产量最高的是河南,其次依次是江苏、山东、黑龙江、四川、安徽、湖南,这7个省市粮食产量均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以上,山东省总产量为4 403万t,占国家粮食总产量的6.79%,在31个省级单位中位居第三;就人口可增长量而言,在31个省级单位中,有21个省级单位具有人口发展空间,其中山东人口可增长量为787万人,在21个省级单位中位居第13,人口发展空间最高的是黑龙江,人口可增长量高达5 174万人。其余10个省级单位现有人口已高于2020年的承载力,其中人口超过承载量最多的是福建,其次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等;就人口可增长率而言,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人口可增长率为144%,其次依次为吉林、内蒙古、贵州等。山东位居第17,人口可增长率为8.75%。

由研究结果可知,2020年如果山东省各个县域单元都能保证耕地的高供给能力、高复种指数、高粮作比例、中单产、高消费的条件,山东省仍能保持在国家粮食生产中较为重要的地位,其生产能力位居前列,只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空间有限,为国家提供余粮的作用有限。

3结果和讨论

研究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讨论不同情景下山东省分县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向省级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山东省粮食生产状况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山东省2020年粮食产量在2 789万t和4 892万t之间,不同的生产方式对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作用;如全国均处于耕地高供给能力,高复种指数、高粮作比例、低单产、高消费的情景下,2020年山东省的粮食总产量为4 403万t,占国家粮食总产量的6.79%,在全国31个省级单位中位居第三;与2000年相比,人口可增长量为787万人,在全国31个省级单位中居第13位,人口可增长率为8.75%,在全国居第17位。山东省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地位较为重要,生产能力位居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空间有限,提供余粮的作用有限。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世界粮食危机引发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4):4-9.

[2] 张晶.中国人粮关系的区域差异和国家粮食安全[J].经济地理,2009,29(11):1894-1917.

[3] 罗绍荣,甄峰魏,宗财.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情景分析方法的运用―以临汾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9):29-34.

[4] 岳珍,赖茂生.国外“情景分析”方法的进展[J]. 情报杂志,2006,25(7):59-64.

[5] 除多,张镱锂,郑度.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6):869-877.

[6] 范泽孟,岳天祥,刘纪远,等.中国土地覆盖时空变化未来情景分析[J]. 地理学报,2005,60(6):941-952.

[7] 封志明,杨艳昭,张晶,等.从栅格到县域: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区域差异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747-755.

[8] 付修勇, 张晶,王景平,等.基于栅格的中国一季稻生产潜力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9-103.

[9] 陈锡康,郭菊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3):197-202.

[10] 陈锡康,潘晓明.21世纪中国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与预测[J].科学决策,1997(1):33-36.

第8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合理存储就是要使存储的粮食品种适销对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经常更新,既不积压,也不脱销,从而使批发企业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做到蓄而不死、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粮食存储分析的意义:一是可以掌握粮食存储规律,确定合理存储,以保证粮食销售、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可以改善粮食存储结构,提高存储粮食质量和适销程度,加速存储粮食的更新速度:三是可以减少粮食积压。减少粮食损耗和损失。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二、存储决策在粮食企业中的应用

存储决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多长时间订购一次粮食,每年订购的数量作出决策,即对订购次数和订购量作出决策。这个过程又叫库存策略。衡量库存策略的直接标准,就是看它的订购费用(订购成本)和库存费用(持有成本)是否最低。存储问题(决策)的数学模型,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确定型模型,即模型的数据皆为确定的数值;另一类叫随机型模型,即模型中含有随机变量,一般用概率求解。两种模型的类型很多,在此,仅介绍一些实用性较强且较常见的存储模式。

1 经济订购批量。粮食企业经济订购批量是指粮食企业在保证粮食正常供应的条件下,全年粮食保管费用和订购费用总和最小的一次进货量。一般来说,假定粮食销售具有较稳定的态势,订购批量与保管费和订购费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

(1)列表法。从最小订购成本,持有成本着眼。寻找出最经济的订购批量,可用列表法。此法适用于库存粮食较简单的情况,也可利用其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以说明经济批量的含义。假设某企业耗用某种粮食的总量为118万kg该粮食的每次订购成本为54元。其存粮持有成本0115元/kg。则可列表比较每年订购1、2、3次的订购成本持有成本和库存总成本(采购成本与持有成本之和),并决定最优采购批量和最优采购次数。

所列8种订购方式。把全年所需粮食发5次(批)订购,得到最优库存总成本540元。即等分为5批购进全年所需该种粮食。每批订购18000+5=3600kg最经济的订购批量,所支付的库存费用最小。从表中看到,当存货的持有成本下降时(因平均库存数量下降引起),则订购成本即上升(因订购次数增多而引起),只有当订购成本与持有成本相等时。总成本才最低。

(2)最佳每次订购量。假设:C代表库存总成本:C1代表订购成本;C2代表单位存粮持有成本;Q代表全年粮食需要总量;q代表最佳订购量,则全年订购成本为O/qCl,全年持有成本为q/2C2。由列表法已知当全年订购成本等于全年持有成本时,有最佳订购每次批量和最低库存总成本,得最佳订购量q=,到上例中计算可得:最佳订购量q代人上式,可得到C的另一种计算公式:C=2x18000x54x0115=540(π)

(3)最佳每批订购金额。这里与上述内容的区别在于不是用实物表现每次批量,而是用金额表现批量。持有成本也是按各类粮食平均占有金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一般叫持有成本率。如上“列表法”例中,该项粮食每妇单价为2元,持有成本百分比为01075。以C2代表持有成本率,其他字母代表的经济内容与前面相同。不过这里均用金额表现。例如0在前例中为18000kg,在前面则为18000x2=36000元。

2 不确定型库存模型。不确定型库存模型亦称随机型库存模型。随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库存粮食供应过程中,交粮时间的不确定,产生随机性的延迟拖后现象:二是在生产系统中,由于生产的不均衡性,使粮食的出库数量产生随机波动。无论是到期购进粮食不能运达入库,还是出库数量超出限额,均会出现仓库腾空,粮食供不应求。解决上述两种缺粮问题的可行办法即设置安全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是为了防止到粮迟误、过量使用或其他非正常情况发生。保证正常供应。满足生产或市场需要而设置的库存量。它是保险性质的额外库存,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运用的库存。

当过量使用时。须运用安全存量,以应付额外之需。安全存量运用多少,应在下次到粮时便发生订单。迅速补充。可见,安全存粮量的设置,将减少因缺粮带来的损失。但同时也会增加粮食的储存成本。由于安全存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动用。特殊情况下动用期限也很短,且用了立即补充,故计算平均库存量时应直接加入安全库存量,而不必再除以2。假设图中经济批量为140t,安全批量为60t,则平均库存量=140/2+60=130(t)安全库存量的多少。对储存成本大小的影响,远大于经济批量。为防缺粮发生,安全存量的确定要慎重,要有科学根据,才不会影响企业效益。

第9篇:论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际主要粮食价格;价格谱分析;趋势性分析;周期性分析;波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31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06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粮食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国际粮食贸易已成为了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不仅关系到全球的粮食安全,而且间接影响全球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国际粮食价格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际粮食价格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国际粮食价格历史分析是国际粮食价格研究的起点,而国际粮食价格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是国际粮食历史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价格时间变化特征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趋势分析,受粮食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影响,长期来看国际粮食实际价格或处于下降趋势[1];二是国际粮食价格周期性特征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共出现了五次高峰(1973-1974、1980-1981、1989-1990、1995-1996和2007-2008)[2-5],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点,主要粮食贸易种类价格波动周期平均为6年左右[4];三是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性特征分析,重点探讨国际粮食价格周期的时间段、频率、持续性和波动幅度,认为伴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在加大,周期在缩短,不稳定性在逐渐增加[6, 7]。

总体来说国内外对国际粮食价格变化规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以统计描述分析为主[8-11];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分析角度也比较窄,不够全面,集中于国际粮食价格的某一个或两个角度[12-14]。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相比以往研究,本文着重从时间角度,在对主要作物国际粮食价格进行数据信息分离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方法——谱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和全面解析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趋势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特征,最后得出区别与已有研究一些结果,相关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粮食价格研究服务。

1 研究方法

本文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特征分析主要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数据信息分离的基础上,分析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时间特征。

国际主要粮食价格从时间角度来看属于时间序列数据,鉴于价格数据信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分析时有必要对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不同信息成分进行分离。对于年度变化的价格时间序列通常包含三种数据信息成分:长期趋势成分、周期性成分和不规则变动成分。长期趋势成分代表价格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周期性成分则代表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变动,不规则变动成分又称为随机变动因子(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等),其变动通常无规律可循[8]。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针对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不同成分,采用不同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周期性成分和不规则成分由于在形式上难以区分和方法上较难分离,所以在本文分析中将二者统称为周期性成分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信息分离方法和价格时间序列特征分析方法。数据信息分离方法——HP滤波法,即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起源于Hodrick和Prescott 1980年对美国战后经济的分析,该方法是目前价格时间序列分析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通过设置λ参数值(年度数据λ=100)可以很好的分解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和非周期性成分,具体原理可参考相关的计量经济书籍和文献[15,16]。

在价格时间序列特征分析中,包括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趋势性分析、波动性分析和周期性分析。其中,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趋势性和波动性分析,主要是在数据信息分离的基础上,采用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国际主要粮食价格周期性成分的周期性分析主要采用了谱分析法,谱分析法是分析经济周期规律的有效工具,其基本思路是把时间序列看作互不相关的不同频率分量的叠加,利用傅立叶变换等手段将各频率分量加以分解,通过谱密度函数来衡量各分量的相对重要性以找出序列中存在的主要频率分量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经济变量不同频率下的重要周期长度[17]。运用谱分析法可以检测和识别时间序列数据不同尺度的周期,发现时间序列数据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2 价格测定和数据信息分离

2.1 价格测定

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目前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测定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绝对水平,主要是是指某个商品交易所的价格,这种价格数据真实性强,但来源不统一,比较繁杂,可操作性差,不易分析;二是国际主要粮食价格的相对水平,以FAO的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指数为代表,优点是易于操作,便于分析,但不足之处在于粮食种类过多,研究的针对性不强。本文在统一数据来源的基础上,测定四种国际主要粮食种类wheat(小麦)、maize(玉米)、rice(水稻)和soybeans(大豆)的价格,四种粮食作物贸易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90%以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