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精选(九篇)

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1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有意忽略”及其内因

《余华评传》按照时间顺序对余华的创作道路进行历时分析。概括地看,洪治纲对余华创作生命的整体路径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其一,上世纪80年代余华在不断吸收川端康成、卡夫卡等人的创作养分基础上进行的先锋尝试时期,代表作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死亡叙述》、《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等;其二,自1990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后,开始注重小说人物的生命感,向精神先锋转向时期,代表作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洪治纲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两个时期的创作形式和观念之转变的描述中完成了余华先锋转向的叙述,但自始至终没有对余华小说“形式”与“精神”的内在关系进行阐释。只是从抽象的角度对转向进行了模糊概括,“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再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不仅跨越了纯粹的理性主义向感性主义回归的重要鸿沟,而且还找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精神通道,使自己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重新发现了传统文学的内在价值”。这种转向和跨越的描述是准确的,但是忽略了其中的内核问题:形式如何实现精神之表达?在笔者看来,直面这一问题存在着逻辑难点和评述的自相矛盾因素,因此洪治纲研究中选择了“忽略”观照余华作品中先锋的“形式”和“精神”的实质关联。具体原因有三:

其一,关联的具体性。从作家对先锋形式的不断尝试这一现象上来看,“先锋精神”的独特性必然与先锋叙事形式相关联。但这种关联的具体形态究竟如何?怎样的先锋形式有助于先锋精神的表达,怎样的先锋形式又会陷入“语言游戏的怪圈”?很难得出普适性的结论,只有基于具体作品进行个体分析或类别分析。洪治纲抛弃阐述“形式”对“精神”表达的作用,避免了具体分析中的前后矛盾。

其二,逻辑的内在矛盾。洪治纲认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余华先锋小说在形式上的特点为极端先锋叙事,而上世纪90年代转向后开始缓解和传统写作模式的关系,引入古典叙事手段。洪治纲肯定这种创作模式的变化,换言之,他认为先锋和传统形式的融合更有助于“先锋精神”的表达。若对这种观念进行详述,那么上世纪80年代的极端化先锋形式下的作品,便很难如洪治纲评述的那样实现了“精神先锋”意味上的挺进。两个阶段之间的评价态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三,本质主义的要求。为求理论的整饬性,洪治纲将长篇小说的初创《在细雨中呼喊》,作为形式转向的标志点,以实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小说尝试和上世纪90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本质区别。这种转向标志点的划分方法有意忽略转向的渐进性,避免在转向过程中分析的创作心理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带来的难题。但需要明了的是,余华小说创作前期乃至整个创作道路上,传统写作手法总是有意无意、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例如,在《在细雨中呼喊》之前,中篇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一文,已经大量充斥着传统叙事手段,与先锋叙事策略结合构成二元叙事模式。又如,更早的《四月三日事件》和《现实一种》中依然可以看到传统叙事策略的影子。

二、“忽略”后的沉思:二元叙事及其合法性

既然说洪治纲是“有意”的忽略,那么这种“忽略”背后总能窥见或明或暗的一些思考和例证。在笔者看来,这种沉思即为:二元叙事转向。余华的先锋转向在形式上表现为:从单一先锋叙事转向先锋叙事和古典叙事融合的二元叙事模式。中国当代先锋作品大量存在古典叙事策略和手段,这里所谓的古典叙事泛指区别于先锋叙事的经典的、传统的叙事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符合现实经验感受和知识理性逻辑。当然,洪治纲的论述中未提及“二元叙事”的概念,也没有从叙事学的角度明确提出和严格分析二元叙事策略,但《余华评转》也间接、零散地提出了一些二元叙事策略合法性的佐证。如此可以窥见洪治纲在对叙事策略的“有意忽略”后依然对此问题有着思考的蛛丝马迹。

首先,精神先锋性与理性知识之间是互融互斥关系,这种关系从形式上可通过二元叙事模式展开。正如上文所述,形式上的先锋性尝试,是先锋小说的初期形态。精神自由和内心真实才是先锋小说的最终价值诉求。精神自由和内心真实可追溯到取决于人的先验规定性的生命真实,因此精神自由和内心真实可以看作生命真实的体验。余华在前期偏爱通过暴力和死亡(洪治纲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论述了这和其自小生活环境有关系)来表达这种生命真实,从《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到《四月三日事件》中都可明显看到。对于先锋小说家而言,生命真实与经验世界是相互对立的。正如洪治纲引用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之言,“人类思想的悲剧性历史,根本就是理智与生命之间的冲突的历史”。在此意义上,先锋作家对经验理性应做出“生命化”的利用,以补充精神自由和内心真实的内涵。古典叙事和先锋叙事的互融互斥,正是这种“生命化理智”和“理智化生命”的叙事手段体现。

其次,从创作论角度而言,二元叙事模式符合先锋作家创作的“可诉性”要求。虽然余华认为“经验只对实际的事物负责,它越来越疏远精神的本质。”要把握内心之精神真实则需远离虚伪经验的迷惑。然而,洪治纲认为这一观念仅仅是从小说内在精神表达之诉求而言的,即“精神先锋性”的追求。从叙事策略上看,余华并没有放弃小说外在“虚伪的形式”。余华和洪治纲都认识到了古典叙事对于“精神先锋性”表达的工具意义。先锋性的彻底表达,应是冲破虚伪形式、解构经验现实和理性逻辑的力量展示。小说叙事形式上,也应兼有“先锋性”力量和作为解构对象的古典叙事形式。

第2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纲举目张:突破答题瓶颈的基本要求

非选择题的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考查考生理论知识的储备与运用,而且考查考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特别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与运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确立答题逻辑的关键。答题逻辑不清,实质是思维方法的问题。坚持能力立意的高考试题,特别注重考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的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思维)的欠缺,是当前考生非选择题得分偏低的深层次原因。

确立答题逻辑,“有话好好说,把话说清楚”,是解答非选择题的基本要求。这里的答题逻辑,是指审题和解题的思路。答题逻辑分为“大逻辑”和“小逻辑”。“大逻辑”是指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基于材料信息和问题呈现方式的不同,答题“大逻辑”主要有四种:“事实”逻辑、“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小逻辑”是指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基于设问指向不同,答题“小逻辑”各异,如描述事物,要求概括“是什么”;阐释事物,要求说明“怎么样”;论证问题,要求分析“为什么”;探究问题,要求回答“怎么办”;等等。不论哪种指向,组织答案时,都要求将学科理论与材料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演绎分析。其中,在论证问题时,还需要采用“三段论”推理的范式。

“大逻辑”强调“构思”,说的是从哪些层次回答问题,“大逻辑”合理,意味着答案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小逻辑”强调“构答”,说的是这些层次如何展开,“小逻辑”合理,表明论证充分、思维缜密。

纲举目张,“大逻辑”引领“小逻辑”,“小逻辑”呼应“大逻辑”,答好非选择题,两者缺一不可。就当前备考实际来说,答题“大逻辑”是考生的软肋,亟待提高。在备考中,既要重视答题的“小逻辑”,更要重视答题的“大逻辑”。如何确立答题的“大逻辑”是当前解题指导的重要方面。

二、题组反思:掌握答题逻辑的基本方法

1.概括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答题

信息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考试题关注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基本能力。因此,基于材料信息,依据“事实”逻辑展开分析是答题的基本要求和“铁门坎”。以2016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9题第(2)问为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违背生理学”“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了二十多分钟,始终一动不动”。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考情分析]本题满分10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3.35,难度0.34,属于中等难度(0.30~0.70)试题。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简单照搬教材关于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要点,不会结合材料信息,从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出发分析问题,导致得分偏低。

[试题分析]从设问指向看,本题属于探究措施题。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提出的措施一定要有学科理论依据,答案要点应采用演绎式表述,即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演绎到具体的材料信息中,形成具体措施。

本题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有人捏造抹黑英雄形象的谣言有人误信并传播谣言英雄形象被抹黑,价值信念动摇、迷失。针对上述问题,从正面来“立”,首先是“拒绝”,即不信谣(教材理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表述时要结合材料信息加以演绎);其次是“抵制”,不仅不转发谣言,而且要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事实真相、批驳错误言论;再次是“宣传”,即奏响主旋律,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宣传和弘扬英雄精神。

大逻辑: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三个层次:拒绝抵制宣传)

小逻辑:基于材料信息和理论依据进行演绎分析(调用关键词回答怎么办)

[参考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题组反思]一般来说,描述信息、探究措施类问题多以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材料信息较为丰富,信息呈现较为具体,材料信息的层次决定答题的层次,材料信息的逻辑直接“呼应”试题的答案。由于这类问题一般没有较为固定的“理论”逻辑支撑,或者说需要考生依据材料信息的逻辑临场重构理论逻辑。因此,忠实于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调动和运用知识储备,是解答此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2016年全国文综试卷中,基于“事实”逻辑答题的典型试题还有如卷Ⅲ第38题第(1)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本题的“大逻辑”有三大层次:一是中央是如何做的;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做的;三是国务院(发改委)是如何做的。“小逻辑”为:概括材料信息+演绎分析。

2.分解设问层次,基于“问题”逻辑答题

作为选拔性考试,近年来高考试题经常设置较为复杂的设问,以保持一定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对于此类问题,切莫“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需要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合理分解复杂设问,“化繁为简”,在分解设问的基础上形成“问题”逻辑,引领问题的分析,做到“条分缕析”。回顾全国新课标试卷,最为经典的是2015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第39题第(1)问: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考情分析]本题满分12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60,难度0.22,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考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依据(时政知识)不熟悉,设问指向把握不住,问题的层次分解不到位,答题逻辑混乱。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复杂的关系论证题,设问较为复杂,需要考生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分解设问层次,然后结合材料信息,调用学科(时政)理论展开论证。设问要求说明“记住乡愁(A)”“传承中华传统美德(B)”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的作用。先分解:一是B何以影响C?(思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A何以影响C?(思路:记住乡愁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综合: A、B何以影响C?具体分析如下:

依据《文化生活》理论,文化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建立“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必须引入“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亦即: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乡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混合着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上传奇故事的记忆及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依恋等。材料将“记住乡愁”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设问将“记住乡愁”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并提,已经提示了建立“乡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路径,亦即:记住乡愁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立起“乡愁”“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后,再回归论题,阐明“记住乡愁(A)”“传承中华传统美德(B)”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的意义,即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大逻辑:基于设问分解的“问题”逻辑(三大层次,先分述后综述)

小逻辑: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大前提),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小前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结论①,分述:BC)。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依恋之情(小前提),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结论②,分述:AB);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总结论,总述:A+BC)。

[题组反思]一般来说,归因论证类问题多以基于设问分解的“问题”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完全支撑问题的回答,设问规定的知识范围也较为宽泛,而设问中蕴含的信息较为丰富,答题时需要进一步分解设问的层次,然后调动和运用相应的学科知识展开分析。

2014年北京卷第38题第(4)问也具有典型性,值得大家关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本题的“大逻辑”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什么要改变地铁投资方式(由财政全额投资到“PPP模式”)?第二层,为什么要引入民间资本修建地铁?第三层,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民间资本?小逻辑为:必然性分析+重要性分析(关键词:财政、民间资本、市场化手段)。

3. 拓展知识层次,基于“理论”逻辑答题

高考试题的每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的知识类别一般会指明清楚,或宏观布局,或微观具体。为考查考生对理论掌握的深度,考查考生阐释事物的能力,命题人经常设置基于某一具体知识阐释某一问题的问题。考查的具体知识,往往是学科中思维含量大、逻辑层次强的核心主干知识。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试题,且多为哲学试题。回答此类试题,既需要考生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也需要考生拓展具体知识的层次确立“理论”逻辑展开分析。以2015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第39题第(1)问为例: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考情分析]本题满分10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60,难度0.22,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考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是,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结合材料信息演绎分析不到位。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哲学具体知识演绎分析事物,属于阐释类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能动的反作用又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二是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014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Ⅲ第39题,是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教学观念的作用,主要考查“指导作用”;而本题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来分析抗战精神的作用,主要考查“调节与控制作用”。本题答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述原理;第二层次,结合“调节与控制作用”演绎抗战精神的作用,即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第三层次,结合材料分析抗战精神作为精神动力的具体表现,即激发斗志、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持久抗战。

大逻辑:基于知识拓展的“理论”逻辑(围绕意识的能动作用展开)

小逻辑:理论依据+演绎分析(理论隐藏在材料分析之中,概念转换+保留关键词)

[参考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题组反思]一般来说,阐释类设问多以基于知识拓展的“理论”逻辑回答。此类试题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着力考查从“普遍”到“特殊”的演绎分析的能力,对思维深度有较高的要求,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

2016年全国文综三套试卷都有此类试题,如卷Ⅱ第39题第(2)问: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卷Ⅰ第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卷Ⅲ第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考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设问中限定的“具体知识”的范围、层次把握不全面、不深刻:二是习惯归纳分析,不习惯演绎分析,演绎思维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演绎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步,根据试题要求,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哲学原理或方法论);第二步,以理论要点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第三步,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理论要点中的抽象概念及关系(类似于数学中的“代入法”),实现由抽象到具体、一般到个别的转化,从而将理论要点转换成试题答案要点。

4.联系社会实际,基于“生活”逻辑答题

新课标政治试卷,经常设置开放性试题,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侧重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现象和问题,具备综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全国新课标试卷,历年的第39题第(3)问多为此类问题,最为经典的是2015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第38题第(2)问的“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考情分析]本题满分8分,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2.50,难度0.18,属于高等难度(难度值0.30以内)试题,是近几年内难度最大的非选择题。多数考生只能答出财政的三个作用,得分很难超过3分。

[试题分析]高中生对财政并不陌生,不论是历史学科,还是政治学科,对财政都有集中讲解,因此,财政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本题的特殊性在于,材料没有揭示财政赤字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无事实依据),设问没有提出可用的具体知识,属于“双无”(无具体材料信息、无明确理论依据)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考生掌握财政赤字资金的“常识”,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用好财政赤字资金,需要从财政赤字资金的性质角度来论证,还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注意财政赤字资金的公平性。从客观实际来看,用好财政赤字资金,首先需要做好预算,这就需要优化预算赤字资金支出结构,优化即能够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是管理到位,要把赤字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赤字资金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再次是注重公平,与企业资金不同的是,财政赤字资金安排属于再分配范畴,要更加注重公平,即需要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大逻辑:基于现实问题的“生活”逻辑(熟悉财政赤字资金使用的“常识”)

小逻辑:调用关键词回答怎么办(计划、管理、公平)

[参考答案]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题组反思]一般来说,开放性问题多以基于现实问题的“生活”逻辑回答,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既没有太多的具体材料信息支撑,也没有具体的知识范围提示。从试题的答案来看,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又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究的结论不拘泥于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对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具体演绎。回答此类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理论支撑,并将理论推演到具体实践中,重新组织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惯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达到这一层次,需要考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实际,积淀生活常识,形成学科素养。

第3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高职院校老师读《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其中,我对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印象最为深刻。

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院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并通过选修课、举办讲座、参观古迹、社团活动等形式,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们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要以学前教育和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为重点,编写中华优秀文化读物,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民族服饰和手工等作品,在《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并通过官网、微信、微博、微电影、广播站、橱窗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

第4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④为今天中华各民族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工程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

①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③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④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012年2月4日,中国戏曲学院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新增了黄梅戏等七个本科教育剧种,引发了社会及广大考生的极大关注。据此回答3~4题。

3. 黄梅戏被誉为“中国乡村音乐”,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旧称“黄梅调”,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地区形成的采茶调基础上,吸收青阳腔、徽剧和当地民歌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发展繁荣。这体现了( )

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文化创新的实质是文化发展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黄梅戏既借鉴、吸收其它文化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黄梅戏优秀剧目《天仙配》《牛郎织女》《蓝桥会》等使人津津乐道,百看不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剧本写得质朴细致,雅俗共赏,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建立家庭的美好精神向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梅戏剧本这种文学艺术( )

①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能够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5. 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除了有自己民族的特性外,也存在相互交融的特点:如在汉文学精品中,也渗透着少数民族的贡献,汉化蒙古人蒲松龄著《聊斋志异》、旗人曹雪芹著《红楼梦》便是明例。又如医学方面,汉族医术渊深博大,藏医、蒙古医也别具异彩,且与汉医相互启迪、补充,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带有区域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6. 依据上题的表述,下列对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

①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华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的瑰宝 ③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8. 下面对民族精神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民族精神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2年2月3日晚8时,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我国“奋力挺起民族脊梁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朱光亚榜上名。据此回答9~10题。

9. 朱光亚称“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这体现了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感,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它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对有“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之称的朱光亚,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这充分体现了( )

A. 自强不息精神逐步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 整体意识得到全民族每个人的普遍认同

C. 民族精神只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才会发生作用

第5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虽然很容易对译为外语,但它们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意味却在对译时丧失殆尽。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很多都代表着中国式的文化意蕴。本文主要明确了汉语言元素,即汉字的演变,阐明了词语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将明月、流水等具有中国式特色普通词语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中华意蕴。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苏东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

国人面对狂澜的汪洋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著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第6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按照《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2020〕5 号)文件要求,结合队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效的组织领导保障大宣教工作落细落实

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将大宣教工作摆在重要日程,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精准度和有效性,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强有力政治引领筑牢大宣教思想基础

党委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先导,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精心组织专题学习,以学习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为主线,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系统学习领会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实践要求的认识和把握。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增强党员干部共同体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

三、发挥 优势实现大宣教工作见成效

按照《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分工方案》要求,党委对干部教育培训、教研咨政工作、宣讲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努力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第7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精神生产;文化软实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充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着力点是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该理论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人文精神的基础亦是要热爱劳动。劳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号召人人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已成为当今时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论述,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观,认清劳动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弥补和优化已损害的环境。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能通过劳动优化环境,也就是说通过劳动,人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对他人、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明确良知是人与动物最关键的本质区别,认清自利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产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

人类的进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性劳动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通过劳动,逐步形成了语言、思维、意识等理性特征。有了理性后,首先在心理上产生变化,对记忆和想象时碰到困难和伤害的痛苦产生同情心;然后开始形成思维,并通过思维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理解社会关系并懂得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等道理,逐步形成了是非观、荣辱观等道德,使人性由个人向集体的方向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合作和谐,由此才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数千年绵延传承、血脉相连。

所以,合作、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石。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论述,明确教育与创新是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认清教育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就是要发展文化。

当今社会,科技和人才是第一发展力,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竞争力。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学习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并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硬道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第8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摘要:从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形式越简洁凝练且内容越丰富深刻,越容易被广大人民吸收和理解。依据的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概括为“德论”、“化论”、“根论”三个内容,并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浓缩而成“三论说”。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论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十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三论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目标、路径、立足点等内容以浓缩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更加简洁、凝练。

一、简述“三论”:德论、化论、根论

(一)德论

1、德之内涵:这里的“德”特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目前的说法,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德”以新的内涵。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一语道破,让人豁然开朗。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遵循,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3]

2、德之意义:这里即是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德者,本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德治历来受到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遴选要求更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北宋司马光对此曾有精辟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当前,我们对于“德”的重要性也有清醒的认识。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梦,是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5]

3、德之养成:即是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来看,德之养成,其实是使知、情、意、行达到一致的过程。在这里,德之养成包含“化论”和“根论”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二者缺一不可。“化论”为德之养成指明了方法路径,而“根论”则为德之养成提供了营养源泉。

(二)化论

“化,教行也”(《说文解字》)。也就是说教化施行的意思,内在包含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清代段玉裁注解:“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讲的是上行下效的意思。

1、化之目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化之方法:简化、感化、细化

简化:根据人的思维特点,化繁为简,才能以简驭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简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24字,更加简洁明了,易懂易记,便于学习和宣传教育。

感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思想。对待不同的个体,首先要以同理心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进而尝试理解和尊重他。在此基础上,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真情流露去感化他、激励他、鼓舞他、启发他、引导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之以思,导之以行,从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思并进,知行合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在家庭、社会、学校、企业中形成人人崇德向善,人人自觉践行美德的良好氛围。

细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细化到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各自的作用,并使其形成强大合力,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化之原则: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理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日常化,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把它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具体化,就是要把它落小、落细、落实,真正融入自己的具体学习生活之中。形象化,就是要作用多种表达形式和教育艺术,将它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生活化,就是要接地气。只有做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4、化之路径: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就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并发挥其带头作用,进而鼓舞和启发大家共同参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见大,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根论

1、根之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广泛而深远。

2、根之意义: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方能叶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下,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光芒依旧却发展式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令人忧虑。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凸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根之养护: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全面否定,也不能通盘吸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颗苍翠大树,无疑为中华儿女提供了智慧的荫蔽和精神的家园。然而,当今中国,中华文化却有衰微之势,令人忧虑。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对汉字,古诗词的教育的不重视,到书法、中医、京剧在全球化大潮中处于劣势的现状,再到原始风貌的古城古建筑的荡然无存,到礼义廉耻和淳朴民风已经成为历史回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追寻我们走过的漫长历程,然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要找寻的,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爱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二、简述“三论”的内在联系

德论是灵魂,化论是路径,根论是本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德论”,贯穿“三论说”的始终,是“三论说”的精神实质和灵魂,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没有“化论”,德论也就没有实现其价值的路径,而成为一纸空文。正是“化论”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使得我们有所遵循。而没有“根论”,这一切也就如镜中花,水中月,无本无源。“根论”为“德论”提供了极其厚重的底蕴和精华,也使得“化论”有所依托。总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简述“三论”的实践逻辑

(一)化巨为细,从小事做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的积累,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二)以点带面,注重感化。首先,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抓好重点地区,就是要抓好具有强大地区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城市和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抓好重点领域,就是抓好学校教育、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领域。抓好重点人群,就是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习,带头践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自己德可为师,行可为范。号召人们向史来贺、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代表学习。其次,要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典范,以点带面,引导人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三)循序渐进,重视养成教育。古人云:“习惯成自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以及严格的自律精神,需要一点一滴的培养。因此,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

(四)知行合一,崇德向善不忘本。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必须正确处理知与行,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明白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中华文化这片沃土汲取养分长大,并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强调知行合一,首先在于强调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怡情养志、涵育文明。其次,特别强调落实。也就是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3]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第9篇:论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走在前列,共建金华” 逻辑起点 历史基础 内涵与要求 承续与弘扬

认清“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基础,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理论前提和根本保证。的“四个全面”战略是“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逻辑起点,优秀传统婺学文化是其历史基础。换而言之,只有在“四个全面”战略的大格局下,并将其置于传统优秀婺学文化的历史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精准把握“浙江的金华时代”的内涵、建构的正确方向及路径。

一、逻辑起点:内涵与要求

“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是浙江省委对金华在“十三五”期间及今后一段发展时期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要求,是对关于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的具体化、细分化。而这些具体战略和要求,都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的根本目标和归旨。

的“四个全面”战略,重点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坚持和发展”上。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整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他说过,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显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体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十后的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因此,在这“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是根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这是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对“四个全面”战略作出的深刻阐述,也是我们今后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或说逻辑起点和根本归旨。的这些经典论述,是实现“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南和逻辑起点。由此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认清“共建金华”或说“金华时代”的内涵和要求。“浙江的金华时代”,必须是“更加公平正义”的时代,必须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时代,必须是全体金华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的时代!

实现金华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成果卓著,而且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独具优势,独领。这是建设“金华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我们在谋划“金华时代”蓝图时,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建设“金华-义乌都市区”,实现金华“跨越式发展、赶超型发展”“大开放大发展”的意义,更要用理性的眼光审视“金华时代”的历史必然和样本意义。浙江从“温州(台州)时代”,发展到“杭州湾时代”,再到“金华时代”,这样的发展路径有其必然的逻辑线。也就是说以前的模式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浙江 “昨天”的发展轨迹和成就。那么,浙江的明天将如何发展?“金华时代”必须承载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金华时代”的发展模式,绝对不是过去那种盲目追求GPD的增加,仅仅只考量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要重点考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改革才是有意义可持续的改革,只有带着金华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才是党、国家及人民所需要的“金华时代”的发展模式。由此,也证明了“金华时代”的历史必然和样本意义。为什么过去的“温州模式” “杭州湾模式”,需要革新,需要推进,理由皆在于此。如果舍此而求它,那么金华的经济无论发展得多好,也不是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所期望的。也就是说离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这一根本归旨,“金华时代”必定将失去其样本意义和历史价值。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就可以对金华时代的内涵和目标作出科学理性的解释,以便精准谋划其实现路径。它告诉我们,在建设“金华时代”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当今金华在浙江区域内的经济引领,努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金华全市乃至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的同时,更要把注意力放在的“共建共融共享共赢”层面上,真正实现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金华人民。金华的区位特点除了“浙江乃至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的桥头堡,沿海向内陆传导的战略节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重要区域”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人人皆知,浙江中西部地区是存在不少贫困区域。浙江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也是发展最平衡的省份。但,浙江省2015年年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22万户、43万人,占全省人口1/54。金衢丽更是总体相对落后,金华也是2015年底前才全面消除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人口。如经济比较发达的永康市,2015年初共有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3597户4729人,在市、镇、村三级组织和社会各届的共同帮扶下,以“联村帮户、分类施策、结对帮扶”等方式为载体,通过永康市民政、财政等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下,到2015年底,脱贫工作才基本完成,全市贫困人口的年收入全部达到4600元以上。这些刚刚走出贫困线的金华农民如何实现小康,应该是“金华时代”首先必须予以解答的问题。同时,“金华时代”还将担当党和国家赋予的带动衢州――丽水区域人民全面奔小康的重任。如果,不能完成这两项历史使命,“金华时代”必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

二、历史基础:承续与弘扬

金华优秀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构建“金华时代”的历史基础和文化自信。金华的优秀历史文化尤以南宋以降的婺学为代表。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之学,倡导尊史包容;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之学,强调务实经世;以义乌徐桥为代表的文清学派,专注于儒家“心性之学”的传承,在开启明朝阳明心学的同时,为我们树立起构建人们“精神家园”的楷模。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金华时代”构建的精神命脉所在。金华是历史的金华,当代金华人是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走来的历史金华人。因此,“金华时代”建设必须从优秀的传统婺学中汲取丰厚的文化滋养。

在对待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上,为我们指出了引领,指明了道路。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当今世界不稳定、冲突的因素在增多。力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和合”“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协和万邦”等优秀思想资源,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合作共赢的思想,以求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一难题。治国理政方略贯穿着最根本的一条红线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这一维度使治国理政方略与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而成为当代中国正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其中贯穿着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对中华文明传统的认同、坚持和弘扬,即中国传统。传统的维度使治理政思想有了“根”,有了“源”,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窝提倡讲实理求实用、经世致用、崇尚事功,强调“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所谓“经世”,即“经世致用”。“经世”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达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吕学的求实经世精神直接影响金华民风民俗,演化为金华历代人民皆有很强的事业心,能干一行爱一行。在“道义”与“功利”关系问题上,吕学主张二者统一,认为“道”存在于“日用之间”的“事”中,即国计民生之中。道德修养不能徒事空谈,而要通过实事实功来实现。反对那种“百事不理”“尽废天下之实”的所谓“道德性命”之说。这种“功利”与“道义”相统一的义利观,对历代金华人起着积极激励作用。建设“金华时代”更需要这种正确的利义观作为指导,让每个金华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都能做到“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做到心怀大局,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共建大金华。

在人的本质问题揭示上,魍橙寮矣凶拧耙灰怨嶂”的“心性”之论。孔子认为,“食色”性也;这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他又强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强调人的“交往关系”,考量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孔子还把人性上升到精神层面,提出了“心之精神是谓圣”的命题。元代东阳大儒陈樵把孔子的这一命题发展成为“心之精神曰性”,直接把心的精神性定义为人性的内涵之一,从而完成了对儒家“心性之学”最终构建:出自“人心”之性,既有“食色”的基础一面,更有其“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超越。“精神”之说可谓儒家“心性之学”的核心所在。牟宗三等认为,人的心性与天道的合一是儒家的信仰,内在超越是儒家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性就是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依据所在。

“精神家园”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形象概念,它是人们心灵(灵魂)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是由文字或文化搭成的精神空间,并充实以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其基本功能是安顿人们的心灵。精神家园的“本体”并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一种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是一种源于历史而又重构历史的信念,是一种源于实践而又变革实践的智慧;真理是精神家园的基石。精神家园建设实质上是核心价值观建设,“金华时代”建设离不开精神家园建设。当前,金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金华人的精神家园构建找到了现实载体,这种以安顿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素质为归旨的文化礼堂建设,是“金华时代”所必备的重要精神元素,是金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金华人的丰厚滋养,更是金华人共同走“富且贵”之路的有力举措。

总之,以“四个全面”战略为逻辑起点,以金华传统婺学为历史基础的“浙江的金华时代”,必须是“更加公平正义”的时代,必须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时代,必须是全体金华人民朝着“物质富裕精神高贵”方向稳步前进的时代。我们只有精准把握这一内涵,才能担负起光荣的使命,将预设变为事实,真正迎接浙江发展的金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坚持和运用好活的灵魂/[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2].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3]韩庆祥.继往开来,掌舵扬帆:治国理政思想的四大逻辑[EB/OL].新华网,2016-01-08)[2016-03-20].

[4]孙向军.治国理政思想的三个重要维度[EB/O

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3-10[2016-03-20].

[5]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顾旭明.陈樵及其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